You are on page 1of 2

第六单元 世事洞明

四、马说
作者:韩愈

介绍: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这篇文章共有3段,以马为喻,谈
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
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第一段 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祗:同“只”,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第二段 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粮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石,十斗为石。
食(sì):同“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第三段 策:鞭打,动词。
之,指千里马,代词。
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尽其材:全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鸣之:(马)嘶鸣。
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恐怕,表示推测。
邪(y​ĕ​):同“ 耶”,表示疑问。
知:懂得。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
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不用“千里马”的称号
称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食物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
的特点来饲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
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还办不到,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
通晓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赏析:(重点内容)
文章用千里马来代指人才,“食马者”(养马的普通人)代指不懂识别人才的人,通常指的是
上司。
《马说》的第一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直接说
出懂得识别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难得可贵。正由于 “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代指人才)不仅找
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指懂得识别人才的人),而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简
单地来说就是怀才不遇,更可怜的是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或惋惜。
作者刻画出“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千里马的食量大,需要吃饱才能发挥才华,可是
养马的人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养千里马,导致千里马没办法展现它能一天跑千里的体能,还被当成
普通马来看待,埋没了才华。简单地来说就是好好的一个人才被没眼光的上司糟蹋,才华被埋没了
,更可悲的是还被人批评说无能。
最后,作者间接地讽刺那些没眼光,不懂装懂的上司。明明是自己不懂识别人才,还好意思
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才,简直就是愚昧专横。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