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1

總 目 錄

壹、引擎基本檢查 ································································································ 1
一、正時鏈條與 VVTi 可變正時凸輪軸機構安裝校對方法··································· 2
● 安裝校對方法 ···························································································· 2
● 安裝正時鏈條程序 ····················································································· 3
二、引擎附件驅動皮帶 ······················································································ 6
三、引擎基本怠速與點火正時檢查····································································· 7
貳、引擎系統診斷 ································································································ 9
一、引擎系統故障診斷 ·····················································································10
二、引擎系統診斷故障碼分析···········································································12
● TOYOTA 儀錶板閃碼診斷故障碼表 ··························································32
● OBD II PXXXX 系統引擎診斷故障碼 ························································34
三、清除診斷故障碼 ·························································································39
四、引擎電腦 PIN 腳說明 ·················································································40
參、變速箱系統診斷 ····························································································47
一、變速箱系統讀取故障碼與診斷分析·····························································49
二、清除變速箱診斷故障碼 ··············································································66
三、變速箱系統診斷故障碼表···········································································67
四、變速箱電腦 PIN 腳說明··············································································68
五、變速箱分解與組合 ·····················································································69
1. U341E 變速箱分解與組合··········································································69
● 變速箱本體與大修包·················································································69
● 扭力變換器、油泵、驅動板 ······································································70
● 變速箱外殼、油底殼·················································································71
● 車速感知器被動齒輪·················································································72
● 離合器片 ··································································································73
● B1 與 B2 制動離合器片 ············································································74
● 前行星齒輪、B3 活塞與副軸齒輪 ·····························································75
● 上閥體與濾網 ···························································································76
● 上閥體細部分解 1·····················································································77
● 上閥體細部分解 2·····················································································78
● 上閥體細部分解 3·····················································································79
● 上閥體細部分解 4 (單向珠配置圖) ····························································80
● 下閥體細部分解 1·····················································································81
● 下閥體細部分解 2 (單向珠配置圖) ····························································82
● 下閥體細部分解 3 (單向珠配置圖) ····························································83
● 手動閥桿 ··································································································84
● 冷卻油管 ··································································································85
● 外殼與差速器 ···························································································86
2. A245E/A246E 變速箱分解與組合 ·····························································87
● 變速箱本體與大修包·················································································87
● 扭力變換器、油泵、驅動板 ······································································88
● 變速箱外殼、油底 ····················································································89
● 車速感知器被動齒輪·················································································90
● 超速傳動齒輪 ···························································································91
● 制動帶與多片離合器·················································································92
● 中央支架與行星太陽齒輪 ·········································································93
● 第 3 制動離合器、1 檔與倒檔制動離合器 ·················································94
● 行星齒輪、制動活塞與副軸齒輪·······························································95
● 閥體與濾網·······························································································96
● 電磁閥體細節 ···························································································97
● 手動閥桿 ··································································································98
● 變速箱外殼·······························································································99
肆、ABS 系統診斷 ···························································································· 100
一、ABS 系統診斷方法 ·················································································· 102
二、ABS/BA/EBD 系統故障碼診斷 (1.8E 與 1.6E) ········································· 104
三、ABS/BA/EBD/TRC/VSC 系統診斷 ··························································· 113
四、ABS/BA/EBD/TRC/VSC 系統故障碼診斷 ················································ 115
伍、SRS 系統診斷 ···························································································· 134
一、SRS 系統故障碼診斷··············································································· 135
陸、中控防盜系統診斷 ······················································································ 144
一、晶片鑰匙設定與複製程序········································································· 145
二、中控系統徵狀診斷 ··················································································· 149
三、晶片防盜系統故障碼診斷········································································· 152
柒、儀錶板系統診斷 ·························································································· 154
一、儀錶板完全失效 ······················································································· 155
二、車速錶失效 ······························································································ 156
三、轉速錶失效 ······························································································ 158
四、燃油錶失效或不準確················································································ 159
五、水溫錶失效 ······························································································ 160
六、儀錶板系統元作位置圖 ············································································ 161
捌、空調系統診斷 ····························································································· 164
一、空調系統故障碼診斷················································································ 167
玖、修護技術規格 ····························································································· 178
● 引擎一般規格 ···························································································· 178
● 引擎大修主要螺栓鎖緊扭力 ······································································· 179
● 冷卻與空調系統規格·················································································· 180
● 點火系統規格 ···························································································· 180
● 變速箱修護規格 (U341E)·········································································· 181
● 變速箱修護規格 (A245E/A246E) ······························································ 182
● 冷卻潤滑剎車規格 ····················································································· 183
● 輪胎規格/前輪定位 ···················································································· 184
TOYOTO COROLLA ALTIS 元件位置圖 ··························································· 185
引 擎 室 保 險 絲 盒 ········································································· 186
車內元件········································································································· 187
車頂元件········································································································· 188
引擎室保險絲 / 繼電器盒 (左前避震器處)······················································ 189
手套箱繼電器盒 (手套箱內側) ········································································ 190
引擎室 #5 保險絲 / 繼電器盒 (右前避震器處) ··············································· 191
ABS 保險絲 / 電器盒 (右前避震器處)···························································· 192
儀錶板左下方保險絲盒 1/2·············································································· 193
儀錶板左下方保險絲盒 2/2·············································································· 194
引擎室元件位置圖 ·························································································· 195
儀錶板元件線束位置圖 1/2·············································································· 197
儀錶板元件線束位置圖 2/2·············································································· 199
車身元件線束·································································································· 201

TOYOTO COROLLA ALTIS 糸統線路圖 ··························································· 203


TOYOTA 車系專用線色對照表········································································ 203
電源分配系統線路圖 1/2 ················································································· 204
電源分配系統線路圖 2/2 ················································································· 205
啟動與點火系統線路圖 ··················································································· 206
充電系統與後窗除霧線路圖 ············································································ 207
晶片防盜與引擎糸統線路圖 ············································································ 208
引擎系統線路圖 ······························································································ 209
頭燈與自動燈光系統線路圖 ············································································ 210
頭燈與倒車燈系統線路圖················································································ 211
尾燈與後霧燈線路圖 ······················································································· 212
照明系統線路圖 ······························································································ 213
方向燈與危險警告燈線路圖 ············································································ 214
剎車燈與喇叭線路圖 ······················································································· 215
車內燈光線路圖 1/2 ························································································ 216
車內燈光線路圖 2/2 ························································································ 217
前霧燈、鑰匙與燈光提醒················································································ 218
ABS 附 VSC 系統線路圖 1/2··········································································· 219
ABS 附 VSC 系統線路圖 2/2··········································································· 220
ABS 未配備 VSC 系統線路圖 ········································································· 221
氣囊系統線路圖 ······························································································ 222
變速箱系統線路圖 1/2····················································································· 223
變速箱系統線路圖 2/2····················································································· 224
雨刷系統線路圖 ······························································································ 225
中控門鎖系統線路圖 ······················································································· 226
TVSS 防盜系統線路圖···················································································· 227
遙控後視鏡系統線路圖 ··················································································· 228
電動窗系統線路圖 ·························································································· 229
天窗、排檔鎖系統線路圖················································································ 230
點煙器、數字鍵、安全帶電磁閥線路圖··························································· 231
駐車輔助系統線路圖 ······················································································· 232
免持聽筒行動電動系統 ··················································································· 233
音響與導航系統線路圖 ··················································································· 234
音響系統線路圖 ······························································································ 235
儀錶板系統線路圖 1/2····················································································· 236
儀錶板系統線路圖 2/2····················································································· 237
冷卻風扇系統線路圖 ······················································································· 238
恆溫空調系統線路圖 1/2 ················································································· 239
恆溫空調系統線路圖 2/2 ················································································· 240
手動空調系統線路圖 1/2 ················································································· 241
手動空調系統線路圖 2/2 ················································································· 242
附錄 A 應用資料 - 扭力單位快速換算表 ······················································ 243
附錄 B 長度單位與壓力單位快速換算表 ······················································· 244
附錄 C 應用資料 - TOYOTA 車輛線路圖標準線色對照表 ····························· 245
壹、引擎基本檢查
說明:
TOYOTA ALTIS 採用新型引擎,有 1600 c.c.與 1800 c.c.兩種排氣量供車主選擇,
1600 c.c 引擎型號為 3ZZFE,而 1800 c.c. 為 1ZZFE,兩種排氣量的引擎都是利
用鏈條驅動汽門機構並附有 VVT i 可變汽門正時控制系統,作動原理與 M.BENZ、
BMW 系統大致相同。(上圖:TOYOTA VVTi,下圖:BMW DOUBLE VANOS)

1
一、正時鏈條與 VVTi 可變正時凸輪軸機構安裝校對方法

● 如果已經將 VVTi 可變正時凸輪軸機構拆卸,則必須先依照以下敘述的方法將


該機構安裝至進氣凸輪軸:

1. 使進氣凸輪軸直插銷對準鏈輪總成插銷槽孔,將兩個元件暫時接合。
2. 面對鏈輪方向,凸輪軸保持不動,逆時鐘方向旋轉鏈輪總成直到死點 (這個位
置是可變正時機構的最大提前位置)。

3. 確認凸輪軸與鏈輪總成之間完全沒有間隙,將鏈輪總成中心螺栓鎖緊。
(標準鎖緊扭力 54 Nm,或 40 ft.lbf)
4. 將已經接合完畢的凸輪軸總成裝上汽缸蓋。
5. 面對鏈輪方向,凸輪軸固定不動,確實將 VVTi 鏈輪朝順時鐘方向旋轉到底,這
個位置即是可變正時機構的最大延遲位置,安裝正時鏈條期間務必確認該機構
保持在這個位置。

以上程序是安裝本引擎正時鏈條機構最關鍵的程序,請作業者詳細閱讀並確認已經
完全了解安裝方法,不得任意嘗試一切不確定的動作。

2
● 請依照以下程序安裝正時鏈條:
1. 將曲軸轉至上死點位置
2. 將進、排氣側的凸輪軸鏈輪圓點記號相對,如下圖:

排氣側 進氣側

3. 裝上曲軸皮帶盤螺栓,將曲軸鍵轉至正上方

4. 裝上曲軸鏈輪,檢視準備安裝的正時鏈條與各個鏈輪,應該保持清潔,不得有
污物沾粘其上。
5. 正時鏈條上應有三個黃色記號,其中有兩個記號的距離僅 8 節 (凸輪軸用),另
外一個記號則距離這兩個記號較遠 (曲軸用)。

3
6. 曲軸鏈輪上有一個圓點記號,將正時鏈條距離較遠的記號裝配於該記號上
(參考下圖) 注意:並非將鏈節黃色記號對正曲軸鍵 !

7. 將正時鏈條距離較短的兩個記號裝配於如圖的兩個凸輪軸正時圓點記號上

4
8. 以上程序簡單圖示如下:

8. 安裝正時鏈條張力器,逆時鐘方向旋轉曲軸使張力器卡鉤與卡銷分離,再順時
鐘方向旋轉曲軸使柱塞自動伸出,如果無法伸出則用一字起子輔助其作動。

5
二、引擎附件驅動皮帶

1. 如下圖順時鐘方向扳動驅動皮帶張力器釋放器,即可放鬆皮帶並取下檢查或更
換。

2. 順時鐘方向扳動驅動皮帶張力器釋放器,即可再將皮帶裝回。

6
三、引擎基本怠速與點火正時檢查

● 本引擎的怠速與點火正時程式已經燒錄在引擎電腦內部的 PROM 中,。除非拆


下該 PROM 晶片修改程式,否則怠速與點火正時只能觀察,不能做任何調整。

如果引擎怠速過高或過低,或點火正時偏差等,都表示引擎系統有故障,應該
實施的是故障診斷作業而不是嘗試調整引擎。

如何觀察引擎怠速:

1. 如下圖,將外接式轉速表接於 OBDII 診斷接頭第 9PIN,即可觀察到引擎轉速,


如果使用數字式轉速表,則將紅色探針插入第 9PIN,黑色探針碰觸搭鐵良好的
位置即可。
2. 使用診斷儀器點選數值分析選項,即可看見引擎轉速。

● 本系統無須觀察基本怠速,引擎目前轉速符合規範值即通過檢查

怠速規格:700 ± 50 rpm

▲ 注 意:[1] 檢查怠速時,冷卻風扇不得運轉
[2] 檢查怠速時,不得開啟空調、燈光等的任何電器附件

7
如何觀察引擎點火基本正時:

1. 如下圖,跨接 OBDII 診斷接頭第 4 PIN 與第 13 PIN,再使用可以測量低壓點火


信號的正時燈觀察點火基本正時。

2. 跨接 OBDII 診斷接頭第 4 PIN 與第 13 PIN,使用診斷儀器點選數值分析選項,


即可看見引擎點火基本正時。
3. 跨接 OBDII 診斷接頭第 4 PIN 與第 13 PIN,拆下一缸的點火線圈 (線路接頭仍
連接住),取一堪用的點火高壓線連接點火線圈與該缸的火星塞,再利用傳統式
正時燈夾住高壓線觀察點火基本正時。

點火正時規格:10 – 18° BTDC (上死點前 10 - 18°)

▲ 注 意:[1] 檢查怠速時,變速箱必須是在空檔
[2] 將引擎加速至 1000 - 1300 rpm,觀察引擎 5 秒鐘之後是否會返回
怠速運轉

8
貳、引擎系統診斷
說明:
Corolla Altis 採用 1ZZFE (1.6) 與 3ZZFE (1.8) 引擎,配備 VVTi 可變汽門正時機
構,與前一代的進口 GOA Corolla 相同,但是噴射系統則有所差異;前一代的 GOA
Corolla 3ZZFE 採用歧管壓力感知器 (MAP),Corolla Altis 則採用 5 PIN 的空氣流
量計偵測引擎負荷。

在點火系統的設計上,前一代的 GOA Corolla 採用兩個點火線圈負責 4 個汽缸的


點火,Corolla Altis 則為每一個汽缸設置一個點火線圈,目的在提高點火的準確度。

根據工研院測試數據,在相同的條件下,舊款 GOA Corolla 1.8 的馬力為 126 PS,


Corolla Altis 1.8 則達到 136 PS,當然,在馬力提昇的同時,油耗性能也獲得大幅
的改進。

9
一、引擎系統故障診斷

如同我們熟知的多數 TOYOTA 車輛,新型 Corolla Altis 的引擎與變速箱系統一樣


由同一個電腦所控制,該電腦位於中控台音響下方或手套箱內,具有四組插座。

正常狀態下,打開點火開關而引擎沒有發動時,儀表板的引擎故障燈會亮起,引擎
發動後警告燈則會熄滅,如果沒有熄滅或是熄滅後又亮起,表示系統中有故障。

本系統在偵測到感知器、作動器或電腦本身故障時,會使儀表板的 CHK ENG 燈點


亮,而且該故障會被記憶在電腦內部,如果該故障已經被排除,則儀表板故障警告
燈會自行熄滅,但是診斷故障碼仍然會儲存在電腦記憶體內。

本車使用 OBD II 診斷接頭,除了可以用診斷儀器實施完整的診斷之外,它也提供


跨接診斷接頭讀取故障碼的功能,本章節會有詳細故障排除作業程序。

10
● 確認電瓶電壓高於 11V、節氣門完全關閉、檔位在 P 或 N 檔而且冷氣 OFF。

● 找出儀表板底下的 OBD II 診斷接


頭,如右圖跨接第 4 PIN (CG) 與
第 13 PIN (Tc)。

● 打開點火開關,觀察儀表板引擎故
障警告燈,如右圖連續不斷的閃爍
時,表示系統正常。

● 系統中有故障時,儀表板引擎故障
警告燈將會閃爍故障代碼。
讀取方法舉例如右圖:
分別為 12 號 (曲軸位置感知器)
與 31 號 (空氣流量計線路故障)

● 儲存的故障碼全部顯示完畢後,燈
光會熄滅 4.5 秒,然後再從第一個
故障碼開始重複閃爍。

注意:故障碼是依照故障號碼大小為順序;由小到大輸出,與故障被記憶的時間順
序無關。

11
二、引擎系統診斷故障碼分析

說明:由於診斷方法分儀器診斷與跨接讀取等兩種方法,前者的故障碼為 OBD II
碼,後者為雙碼。使用儀器診斷時可以參考儀器數值分析再搭配本章節實施
作業,無儀器者則可自行測量元件數值。本章節將同時列出兩種故障碼以
供比對。

OBD II 碼:P0100
空氣流量計線路故障
閃碼:31

故障徵狀:
1. 車輛耗油
2. 加速遲鈍
3. 在進氣管路時常聽見啵、啵的回火聲響
4. 引擎發動困難

元件量測:
PIN 1:EFI 主繼電器 +12VDC 電源
PIN 2:空氣流量信號
● 怠速 A/C OFF 時 1.0 - 1.5DCV,急加速或重負荷時應高於 4.0 DCV
PIN 3:KEY ON +12DCV
PIN 4:進氣溫度信號
PIN 5:感知器搭鐵

12
OBD II 碼:P0110
進氣溫度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24

● 進氣溫度感知器與空氣流量計為同一個總成
故障徵狀:
1.車輛耗油
2.加速稍微遲鈍
3.引擎偶而發生爆震

元件量測:
PIN 1:EFI 主繼電器 +12DCV 電源
PIN 2:空氣流量信號
PIN 3:KEY ON +12DCV
PIN 4:進氣溫度信號
20℃時約 0.5 - 3.4 DCV
60℃時約 0.2 - 1.0 DCV
PIN 5:感知器搭鐵

● 亦可拆開接頭,量測感知器 PIN 4 與
PIN 5 之間的電阻值,參考電阻-溫度
曲線圖。(右圖)

13
OBD II 碼:P0115
引擎冷卻水溫度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22

故障徵狀:
1. 車輛耗油
2. TCC 離合器無法接合
3. 冷車不易發動
4. 冷車怠速不穩或熄火
● 有怠速不穩或熄火的徵狀時,如果拆開該感知器接頭之後引擎運轉狀況大為改
善,表示水溫感知器故障的機率極大。

元件量測:
PIN 1 (白):水溫感知器回饋信號
KEY ON 水溫 20℃時約 0.5 - 3.4 DCV
KEY ON 水溫 80℃時約 0.2 - 1.0 DCV
PIN 2 (棕):感知器搭鐵

● 亦可拆開接頭,量測感知器本身 PIN 1 與 PIN 2 之間的電阻值:


水溫 20℃時約 2000 – 3000Ω
水溫 80℃時約 200 – 300Ω

14
OBD II 碼:P0120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41

故障徵狀:
1. 自動變速箱鎖在 D3 檔
2. 加速反應不良
元件量測:

PIN 1:KEY ON 引擎電腦送出


5.0 DCV 電源
PIN 2:節氣門位置感知器回饋信號
KEY ON 節氣門全關 = 0.7 DCV
KEY ON 節氣門全開 = 5.0 DCV
KEY ON 節氣門由全關緩慢轉至全開,電壓應該由 0.7 緩慢增加至 5.0
DCV,期間的數據應該平順遞增,不可有驟增驟減的狀況。
PIN 3:感知器搭鐵

● 亦可拆開接頭,量測感知器本身 PIN 2 與 PIN 3 之間的電阻值:


量測觀察重點:
節氣門由全關緩慢轉至全開,電阻值應該由 200Ω緩慢增加至 10.2KΩ,轉動期間
的數據應該平順遞增,不可有驟增驟減的狀況。

15
OBD II 碼:P0130
含氧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21

故障徵狀:
1. 車輛耗油、排放黑煙
2. 加速遲鈍
3. 暖車後怠速不穩
● 讀取到本故障碼時,務必先檢查含氧感知器加熱線路,請見次頁說明。

元件量測:
PIN 1:含氧感知器加熱器電源 (主繼電器供應)
PIN 2;引擎電腦含氧感知器加熱器控制線路
PIN 3:感知器搭鐵
PIN 4:含氧感知器回饋信號,如下說明:

使用數位式電表監視
引擎發動至充分溫熱的程度,保持 2000 rpm 運轉,數值應該在 0.35 - 0.7DCV 之
間變動,變動頻率每秒約 1.5 次。

使用示波器監視
引擎發動至充分溫熱的程度,保持 2000 rpm
時應有如右波型 (變動頻率每秒約 1.5 次)

16
OBD II 碼:P0135
含氧感知器加熱器線路故障
閃碼:21

故障徵狀:
1. 車輛耗油、排放黑煙
2. 加速遲鈍
3. 暖車後怠速不穩
● 因為車輛徵狀與含氧感知器線路故障幾乎相同,而且故障閃碼也與含氧感知器
線路故障相同,修護者務必確定加熱電源是否送至感知器 PIN 1,而感知器的
PIN 2 是否受引擎電腦控制搭鐵,使用跨接閃碼診斷者請特別注意,以免誤換
元件。

元件量測:
PIN 1:含氧感知器加熱器電源 (KEY ON 時主繼電器供應+12 DCV)
PIN 2;引擎電腦含氧感知器加熱器控制線路 (控制搭鐵)
● 拆開接頭,使用歐姆表量測感知器本身 PIN 1 與 PIN 2 之間的電阻,
標準數值 = 11 - 16Ω (感知器加熱線圈電阻值)
PIN 3:含氧感知器回饋信號感知器搭鐵
PIN 4:含氧感知器回饋信號,參閱上頁詳細說明

17
OBD II 碼:P0171
燃油系統混合比過稀 (FUEL TRIM)
閃碼:25

說明:
使用儀器診斷車輛的工作者時常對儀器顯示的 Short term fuel trim (短效燃油修正)
或 Long term fuel trim (長效燃油修正) 感到困惑而不知所云。
其實短效燃油修正指的是引擎電腦根據 O2 感知器的混合比信號,立即對噴油嘴噴
油時間做出修正反應,過稀時增濃;過濃時減稀。
因為引擎運轉一段時間後各汽缸磨耗狀況的差異,或燃燒室積碳的程度不同,短效
燃油修正不一定有辦法完全地掌握住理論混合比,導致混合比中心修正值的偏移,
長效燃油修正就是為了漸漸偏離中心修正值的混合比所做的補償。
這也可以說是引擎電腦學習引擎運轉條件的一種修正。

一般而言,短效燃油修正與長效燃油修正的總合如果在±25%以內都算是正常的,
長、短效燃油修正如果超出一定的濃稀程度,則表示系統有故障,會使引擎故障警
告燈亮起。

故障徵狀:
1. 車輛加速反應較緩慢,車主抱怨引擎無力
2. 怠速不穩

故障可能原因:
● 在診斷上,單獨讀取到本故障碼的機率可說非常的小,通常它會伴隨其他的故
障碼或者得到儀器進階的說明,這時請先處理其他的故障碼或作引擎基本檢
查,將本故障留在最後處理,因為時常在排除其他的故障之後這個故障也一併
被排除了。

1. 噴油嘴阻塞 6. 進排氣管路洩漏
2. 火星塞不良 (或規格不合) 7. 含氧感知器故障
3. 燃油壓力異常 8. 引擎水溫過低
4. 空氣流量計故障 9. 引擎電腦故障
5. 點火正時偏差

18
OBD II 碼:P0325
爆震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52

故障徵狀:
1. 點火正時固定
2. 加速時引擎爆震 (因為點火正時固定所導致)
3. 加速反應不良 (因為點火正時固定所導致)
4. 重負荷時引擎過熱 (因為點火正時固定所導致)

灰色接頭,白色線路

元件量測:
● 爆震感知器無法使用電錶量測
● 使用示波器檢測,4000 rpm 時的正常波型如下:(示波器應切至 AC couping)

19
OBD II 碼:P0335 曲軸位置感知器線路(NE)故障
閃碼:12 或 13 (讀取到 12 號閃碼者必須再另外檢查凸輪軸感知器)

注意!曲軸位置感知器與凸輪軸位置感知器的故障閃碼同為 12 號,使用儀表閃碼
讀取故障者必須同時檢查這兩項元件
故障徵狀:
1. 引擎無法啟動 (不點火,不噴油,感知器完全故障)
2. 怠速穩定,但引擎加速反應稍微遲鈍
3. 怠速穩定,但引擎無法加速至 4000 – 6000 rpm 的中高轉速區域 (類似引擎遭到
限速斷油,但發生在限定的轉速之前,這是波型振幅無法隨轉速升高的典型故障
徵狀,降檔急加速超車時必定發生)

20
元件量測:
● PIN1 與 PIN2 之間約 850 – 1650 Ω(僅可用於引擎無法啟動的初步判斷)
● 使用頻率表,未打啟動馬達時 0 HZ,打啟動馬達時可達數百 HZ,如果引擎可
以發動,頻率將與轉速成正比升高。
● 使用電表的 ACV 檔位,未打啟動馬達時 0.0 VAC,打啟動馬達時至少 0.4 VAC,
如果引擎可以發動,電壓將與轉速成正比升高。
● 使用示波器觀察,應有如下的標準波型,如果引擎可以發動,頻率、電壓將與
轉速成正比升高:

21
OBD II 碼:P0340 凸輪軸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12 (讀取到 12 號閃碼者必須再另外檢查曲軸感知器)

注意!曲軸位置感知器與凸輪軸位置感知器的故障閃碼同為 12 號,使用儀表閃碼
讀取故障者必須同時檢查這兩項元件
故障徵狀:
● VVT i 可變凸輪軸機構不作動,無法得到預期的動力輸出
● 各缸噴油嘴呈現同時噴射,而不是順序噴射,作業者可以在各缸的噴油嘴接上
LED 燈檢查閃爍狀況。LED 閃爍速度很快,必須將它們併攏,反覆觀察。
● 車輛較耗油
● 引擎怠速不穩

元件量測:

22
元件量測:
● PIN1 與 PIN2 之間,約 1630 - 3225Ω
● 使用頻率表,未打啟動馬達時 0 HZ,打啟動馬達時可達近百 HZ,如果引擎可
以發動,頻率將與轉速成正比升高。
● 使用電表的 ACV 檔位,未打啟動馬達時 0.0 VAC,打啟動馬達時至少 0.4 VAC,
如果引擎可以發動,電壓將與轉速成正比升高。
● 使用示波器觀察,應有如下的標準波型,如果引擎可以發動,頻率、電壓將與
轉速成正比升高:

23
OBD II 碼:P0500
車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42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 (於 D3 檔)
● 儀表板的車速表不動作

說明:在很多的 TOYOTA 車輛上,引擎電腦所得到的車速信號是由儀表板所輸出


的,而儀表板車速信號才是直接由變速箱車速感知器所提供的。

3 PIN 式霍爾車速感知器本身需要 12V 電源,其小齒輪轉動一圈會產生 4


個方波,輸入儀表板後會轉換成更精確的方波再輸出,但是輸入與輸出波型
的頻率都相同。

在引擎系統讀取到”車速感知器線路故障”時,第一個動作應該是檢查儀表板
車速表是否正常,在此並不建議直接量測車速感知器。
參考下圖:

(本圖為 ALTIS 的車速信號配置架構,但多數 TOYOTA 車種只是線色與 PIN 腳不


同,其基本架構都相同)

24
元件量測:
● 入檔轉動車輪並參考上頁簡圖,用電表量測所有車速信號的路徑,應有隨車速
升高的頻率值,如有示波器應該觀察到下圖的方波,波型振幅 5 VDC,頻率隨
車速升高而升高。

量測車速感知器
PIN 1 (紅/藍):IG1 繼電器供應+12V 電源
PIN 2 (棕色):搭鐵
PIN 3 (白/藍):車速信號,波型振幅 5 VDC,頻率隨車速升高而升高注意方波不可
有過多雜訊。

25
OBD II 碼:P0505
怠速控制電磁閥線路故障
閃碼:33

故障徵狀:
● 引擎有額外負荷時不提速 (開冷氣、入檔等)
● 怠速不穩
說明:本車的怠速控制電磁閥內部含有 IC 控制晶體,功用在接收引擎電腦的負荷
比例信號再轉換成驅動信號,並非只有單純的電磁線圈繞組,因此無法量測
其電阻值,也不得用簡單的設備供電嘗試驅動電磁閥,否則極易造成損壞。

元件量測:

PIN 1:引擎電腦負荷比例信號 (DUTY CYCLE)


PIN 2:EFI 繼電器電源供應 +12V
PIN 3:搭鐵
● 初始作動檢查:拆下怠速控制電磁閥總成,接上線路接頭,請助手打開點火開
關,注意觀察閥門在 0.5 秒鐘以內應該開始如下動作:半開→全關→全開→半開,
如果電磁閥能完成這個動作則其故障的可能性極低。

26
OBD II 碼:P1300
第一缸點火線圈線路故障
閃碼:14

OBD II 碼:P1305
第二缸點火線圈線路故障
閃碼:15

OBD II 碼:P1310
第三缸點火線圈線路故障
閃碼:14

OBD II 碼:P1315
第四缸點火線圈線路故障
閃碼:15
故障徵狀:
● 引擎不點火
● 因點火不良引發混合比

說明:
ALTIS 採用 DIS 直接點火系統,每缸配置一只 4PIN 的高壓線圈總成,該總成本體
內部附有功率放大晶體。
引擎電腦根據曲軸位置信號、凸輪軸位置信號、水溫信號、負荷信號等計算出最佳
點火時間之後,依點火順序分配 IGT 點火信號至各點火線圈以觸發點火動作,各
點火線圈如果完成點火將會送回 IGF 確認信號回引擎電腦,提供作為故障偵測信
號。

27
元件量測:
PIN 1:點火開關+12V 電源
供應
PIN 2:拆開點火線圈,點火
開關 KEY ON 應有
+5 VDC,接上點火
線圈,引擎運轉時會
有脈衝信號
(參考如下 IGF 波型)
PIN 3:引擎運轉時應該有點
火觸發信號
(參考如下 IGT 波型)
PIN 4:搭鐵

● 引擎怠速時 IGF/IGT 標準波型

28
OBD II 碼:P1346
VVT 感知器/凸輪軸位置感知器信號超出範圍
閃碼:18

故障徵狀:
● VVT i 可變凸輪軸機構不作動,無法得到預期的動力輸出

檢修說明:
● 檢查正時鏈條是否安裝錯誤或跳齒
● 檢查正時鏈條是否過度伸長 (或鏈條張力器疲乏)
● 參考 P0335/12/13 曲軸位置感知器與 P0340/12 凸輪軸位置感知器故障檢修元
件量測

29
OBD II 碼:P1349
VVT (可變汽門正時) 系統故障
閃碼:59

故障徵狀:
● VVT i 可變凸輪軸機構不作動,無法得到預期的動力輸出

說明:
ALTIS 的 VVT i 系統藉由油壓電磁閥控制可變凸輪軸機構的機油道,即可使進氣凸
輪軸機構作一定角度的偏轉,因此可以提前或延後進氣門開啟/關閉角度。

元件量測:
● 檢查引擎機油是否充足,再檢查油路控制閥濾網是否阻塞,如下圖:

● 發動引擎保持怠速,拆開 VVT i 油壓電磁閥接頭,直接將 12V 電源送至電磁閥


本體 PIN 腳,應可以聽見電磁閥作動的喀咑聲,而且可以明顯感覺到引擎怠速
開始不穩。電磁閥位置參考下圖。(發電機上方)

30
OBD II 碼:P1656
OCV (VVT i 油壓控制電磁閥) 線路故障
閃碼:39

故障徵狀:
● VVT i 可變凸輪軸機構不作動,無法得到預期的動力輸出

元件量測:

PIN 1:(黃) OCV+


PIN 2:(黑/黃) OCV-
● PIN 1 與 PIN 2 之間為 6.9 - 7.9Ω,拆開接頭供應 12V 電源時應可聽到電磁閥
作動的喀咑聲
● 接上電磁閥接頭,將 PIN 1 與 PIN 2 連接至示波器,點火開關 KEY ON 不發動
引擎時應有以下的標準波型:

31
TOYOTA 儀表板閃碼診斷故障碼表
適用於所有年份與所有車型 (單碼為 88 年以前之車種使用)

1 系統正常
2 空氣流量計信號
3 點火信號
4 引擎冷卻水溫感知器信號
5 含氧感知器
6 RPM 信號(曲軸角度脈衝)
7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信號
8 進氣溫度感知器信號
9 車速感知器信號
10 啟動信號
11 開關信號
11 ECU/ECM (電腦故障)
12 爆震控制感知器信號 (較少使用)
12 RPM 信號 (NE, G1, G2)
13 爆震控制 CPU (ECM)
13 RPM 信號 (G1, G2)
14 渦輪增壓器壓力 (配備渦輪增壓車種)
14 點火信號 (IGT, IGF)
21 含氧感知器
22 引擎冷卻水溫感知器信號
23 進氣溫度感知器信號
24 進氣溫度感知器信號
25 混合比過稀
26 混合比過濃

32
27 副含氧感知器信號
28 No. 2 含氧感知器信號
31 空氣流量計信號 (真空感知器信號)
32 空氣流量計信號
33 怠速空氣控制電磁閥 (IAC) 信號
34 渦輪增壓器壓力信號 (配備渦輪增壓車種)
35 渦輪增壓器壓力感知器信號 (配備渦輪增壓車種)
35 HAC (高海拔修正) 感知器信號
41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信號
42 車速感知器信號
43 啟動信號
51 開關信號
52 爆震感知器信號 (LH Bank)
53 爆震感知器信號
54 中間冷卻器 ECM 信號 (配備渦輪增壓車種)
71 EGR 系統
72 斷油電磁閥信號
78 燃油泵控制信號
81 TCM 通信錯誤
83 TCM 通信錯誤
84 TCM 通信錯誤
85 TCM 通信錯誤

33
OBD II PXXXX 系列引擎診斷故障碼

P0100 空氣流量計線路

P0101 空氣流量計線路範圍/性能

P0105 歧管絕對壓力線路

P0106 MAP/BARO 線路範圍/性能

P0110 進氣溫度線路

P0115 引擎冷卻水溫度線路

P0116 引擎冷卻水溫度範圍/性能

P0120 節氣門踏板感知器開關 "A" 線路

P0121 節氣門踏板感知器開關 "A" 線路範圍/性能

P0125 冷卻水溫度過低,無法進入閉迴路控制

P0130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1 感知器 1

P0133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反應過慢 Bank 1 感知器 1

P0135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1 感知器 1

P0136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1 感知器 2

P0141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1 感知器 2

P0150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2 感知器 1

P0153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反應過慢 Bank 2 感知器 1

P0155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2 感知器 1

P0156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2 感知器 2

P0161 加熱式含氧感知器線路- Bank 2 感知器 2

34
P0170 燃油修正故障

P0171 系統過稀

P0172 系統過濃

P0201 噴油嘴線路- Cyl. 1.

P0202 噴油嘴線路- Cyl. 2.

P0203 噴油嘴線路- Cyl. 3.

P0204 噴油嘴線路- Cyl. 4.

P0205 噴油嘴線路- Cyl. 5.

P0206 噴油嘴線路- Cyl. 6.

P0300 不定汽缸失火

P0301 偵測到失火 - Cyl. 1.

P0302 偵測到失火 - Cyl. 2.

P0303 偵測到失火 - Cyl. 3.

P0304 偵測到失火 - Cyl. 4.

P0305 偵測到失火 - Cyl. 5.

P0306 偵測到失火 - Cyl. 6.

P0325 爆震感知器 1 線路

P0330 爆震感知器 2 線路

P0335 曲軸位置感知器"A" 線路

P0336 曲軸位置感知器"A" 線路範圍/性能

P0340 CMP 感知器線路故障

P0385 曲軸位置感知器"B" NE2 線路

35
P0401 EGR 流量過低

P0402 EGR 流量過高

P0420 觸媒系統效率低於臨界值

P0430 觸媒系統效率低於臨界值 Bank 2

P0440 EVAP 控制系統

P0441 EVAP 控制系統淨化流量不當

P0446 EVAP 控制系統通風控制

P0450 EVAP 控制系統壓力感知器

P0451 EVAP 控制系統壓力感知器範圍/性能

P0500 車速感知器

P0505 怠速控制系統

P0510 節氣門關閉位置開關

P1100 BARO 感知器線路

P1120 加速踏板位置感知器線路

P1121 加速踏板位置感知器範圍/性能問題

P1125 節氣門控制馬達線路

P1126 電磁離合器線路

P1127 ETCS 作動器電源線路

P1128 節氣門控制馬達鎖定

P1129 電子節氣門控制系統

P1130 空氣-燃油感知器線路範圍/性能

P1133 空氣-燃油感知器線路回應

36
P1135 空氣-燃油感知器加熱器線路回應

P1150 A/F 感知器線路範圍/性能

P1153 A/F 感知器線路回應

P1155 A/F 感知器加熱器線路

P1200 燃油泵繼電器線路

P1300 點火器線路- No. 1.

P1310 點火器線路- No. 2.

P1335 No 曲軸位置感知器信號 – 引擎運轉中

P1349 VVT 系統.

P1400 副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P1401 副節氣門位置感知器範圍/性能問題

P1405 Turbo 壓力感知器線路

P1406 Turbo 壓力感知器範圍/性能問題

P1410 EGR 閥位置感知器線路

P1411 EGR 閥位置感知器線路範圍/性能

P1500 啟動信號線路

P1510 增壓壓力控制線路

P1511 增壓壓力-低

P1512 增壓壓力-高

P1520 剎車燈開關信號

P1565 定速控制主開關線路

P1600 ECM

37
P1605 爆震控制 CPU

P1630 循跡控制系統

P1633 ECM.

P1652 怠速空氣控制閥控制線路

P1656 OCV 線路

P1658 Turbo 洩壓閥控制線路

P1661 EGR 線路

P1662 EGR 旁通閥控制線路

P1780 P/N 開關

38
三、清除診斷故障碼

● 讀取到診斷故障碼之後將點火開關關閉,再打開點火開關時因為引擎電腦已經
離開診斷模式而故障警告燈不會再亮起,但是故障記憶仍然會被儲存在引擎電
腦中,要清除這個記憶有以下的方法:

1. 使用診斷儀器實施故障記憶清除指令,將記憶清除
2. 拆下 EFI 保險絲數秒鐘再裝回 (位置在左避震器處的長條型保險絲盒內)
3. 拆開電瓶負極線數秒鐘再裝回 (較不建議採取這個方法)

清除故障記憶之後駕駛一段距離作道路測試,再回到廠中讀取故障碼,如果仍然
讀取到故障碼,表示故障未被排除,務必再次重新實施故障診斷作業,直到故障
不再出現。

39
四、引擎電腦 PIN 腳說明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1 紅/白 永久電源 +12V
2 白/紅 至 TVSS 防盜電腦 -

開路繼電器(Circuit Open Relay)


3 綠/紅 KEY ON 時 12V,怠速時 0V
(控制搭鐵)

4 - 空 PIN -
5 白/黑 搭鐵 0V
6 - 空 PIN -
7 淺綠 O/D 開關 (僅 1.6 引擎) 切換開關時 0 或 12V 變化
8 黑/橙 點火開關電源 KEY ON 時 12V
E6 9 - 空 PIN -
10 - 空 PIN -
11 藍/紅 OBDII 診斷座#7PIN,Sil 信號 -
12 - 空 PIN -
13 藍/黃 儀表板 3 檔指示燈 (僅 1.8 引擎) 0 或 12V
14 - 空 PIN -
KEY ON 時 0V,
15 紅/黃 引擎故障警告燈
引擎啟動後 12V
16 黑 EFI 主繼電器電源供應 KEY ON 與引擎起動時 12V
17 黃/綠 儀表板水溫信號 依水溫而定,約 0.2 – 4.5V

40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18 黃/紅 A/C 空調信號 -
19 - 空 PIN -
E6 20 - 空 PIN -
21 紅/藍 A/C 空調溫度信號 -
22 白/黑 OBDII 診斷座#4PIN CG,搭鐵 0V
1 - 空 PIN -
2 紅/黑 檔位開關 R 檔信號 排入 R 檔時 12V
3 淺綠/紅 檔位開關 2L 信號 排入 2L 檔時 12V
4 - 空 PIN -
5 粉紅/黑 OBDII 診斷座#13PIN TC KEY ON 時 5V
踩下剎車 12V
6 綠/白 剎車燈開關
未踩剎車 0V
E7 7 粉紅 晶片防盜放大器密碼通訊 鑰匙插入時產生短暫脈衝
8 黃 氣囊控制模組通訊 -
9 - 空 PIN -
開小燈時 12V
10 綠 尾燈繼電器
未開小燈 0V
打啟動馬達 12V
11 黑/白 啟動信號
未打啟動馬達 0V
12 淺綠/黑 檔位開關 LL 信號 排入 LL 檔時 12V

41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KEY ON 排入 P/N 檔時 0V,
13 黑/紅 啟動繼電器允許信號 (P/N 檔)
排入 P/N 之外的檔位時 12V
14 - 空 PIN -
15 綠 晶片防盜放大器密碼通訊 鑰匙插入時產生短暫脈衝
16 - 空 PIN -
開鎖時 0V
17 藍/黑 開鎖警告開關
未開鎖時 5V
18 - 空 PIN -
19 淺綠 儀表板 O/D OFF 燈(僅 1.6 引擎) 0V 或 12V
後窗除霧 ON 時 12V
E7 20 白/紅 後除霧提速信號
後窗除霧 OFF 時 0V
KEY ON 時 12V
21 黑/白 EFI 主繼電器控制 (控制+12V)
KEY OFF 時 0V
KEY ON,車輪轉動時產生
22 紫/白 儀表板車速信號
方波脈衝
23 藍/橙 換檔模式開關 (PWR/NORM) 按下 PWR 時 12V
24 藍/黑 檔位開關 D 檔信號 (僅 1.6 引擎) 排入 D 檔時 12V
25 - 空 PIN -
26 紫 晶片防盜放大器密碼通訊 鑰匙插入時產生短暫脈衝
27 - 空 PIN -
28 - 空 PIN -

42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引擎怠速 A/C OFF 時 1.0 -
1 藍/白 空氣流量信號 1.5 DCV,急加速或重負荷時
應高於 4.0 DCV
2 黃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5V 電源 KEY ON 時 5V
3 粉紅 含氧感知器加熱器 (控制搭鐵) KEY ON 與引擎發動時 0V
EVAP 活性碳罐電磁閥 KEY ON 時 12V,引擎發動時
4 藍/黑
(控制搭鐵) 有脈衝波型
5 綠/白 防滑控制模組通訊線 -
6 - 空 PIN -
7 - 空 PIN -
E8
8 白/黑 搭鐵 OV
9 綠 防滑控制模組通訊線 -
10 紅 防滑控制模組通訊線 -
11 綠 空氣流量計專用 12V 電源 KEY ON 時 12V
引擎保持 2000 rpm 運轉,數
12 紅 含氧感知器信號回饋 值應在 0.35 - 0.7DCV 之間,
變動頻率每秒約 1.5 次。
13 白/藍 ATF 油溫回饋 (僅 1.8 引擎) 隨 ATF 油溫變化電壓信號
KEY ON,
14 白 水溫感知器信號回饋 水溫 20℃時約 0.5 - 3.4 DCV
水溫 80℃時約 0.2 - 1.0 DCV

43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15 黑 凸輪軸位置感知器回饋 打啟動馬達時約 0.4 VAC
16 黑 曲軸位置感知器回饋 打啟動馬達時約 0.4 VAC
17 棕 感知器搭鐵 (E1) 0V
18 棕 感知器搭鐵 (E2) 0V
19 白 防滑控制模組通訊線 -
20 黑 防滑控制模組通訊線 -
E8 21 - 空 PIN -
進氣溫度信號回饋 KEY ON,
22 黃/黑 (進氣溫度感知器與空氣流量計 20℃時約 0.5 - 3.4 DCV
為同一個總成) 60℃時約 0.2 - 1.0 DCV
KEY ON,
23 淺綠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信號回饋 節氣門全關 = 0.7 DCV
節氣門全開 = 5.0 DCV
凸輪軸與曲軸位置感知器
24 白 0V
共同搭鐵 (NE-)
1 黃 第 1 缸噴油嘴 (控制搭鐵)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2 黑 第 2 缸噴油嘴 (控制搭鐵)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3 白 第 3 缸噴油嘴 (控制搭鐵)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E9 4 藍 第 4 缸噴油嘴 (控制搭鐵)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5 粉紅 油壓控制電磁閥 + 怠速時有 PWM 百分比波型
6 紅/白 油壓控制電磁閥 - 怠速時有 PWM 百分比波型
7 - 空 PIN -

44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8 紅/黃 #1 換檔電磁閥 (控制+12V) 0V 時不作動,12V 時作動
9 藍/白 TCC 鎖定電磁閥 (控制+12V) 0V 時不作動,12V 時作動
10 紅/藍 第 1 缸點火線圈控制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11 黃/綠 第 2 缸點火線圈控制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12 灰 第 3 缸點火線圈控制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13 白 第 4 缸點火線圈控制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14 - 空 PIN -
15 黑 渦輪轉速感知器+ (僅 1.8 引擎) 入檔運轉時產生脈衝
16 白 渦輪轉速感知器- (僅 1.8 引擎) 入檔運轉時產生脈衝
17 - 空 PIN -
E9 KEY ON 數秒與引擎發動時
18 黑/藍 怠速空氣控制閥
產生 PWM 脈衝
19 - 空 PIN -
20 藍 #2 換檔電磁閥 (控制+12V) 0V 時不作動,12V 時作動
21 白/黑 搭鐵 (E01) 0V
冷卻風扇高速運轉時 0V
22 淺綠/黑 #2 風扇繼電器 (控制搭鐵)
冷卻風扇低速運轉時 12V
KEY ON 與引擎運轉時產生
23 黑/黃 凸輪軸正時機油控制電磁閥(-)
PWM 脈衝
KEY ON 與引擎運轉時產生
24 黃 凸輪軸正時機油控制電磁閥(+)
PWM 脈衝

45
接頭
PIN 線色 功能 標準數值
組別
25 藍/黃 點火確認信號回饋 (IGF) 引擎運轉時產生脈衝
26 - 空 PIN -
27 黑 爆震感知器信號回饋 引擎運轉時產生微弱雜波
28 - 空 PIN -
ST 電磁閥 (控制+12V)
E9
(ST 電磁閥用來調整 O/D 與 2
29 藍/橙 0V 時不作動,12V 時作動
檔離合器的作動時間,僅用於
1.8 引擎 U341E 變速箱)
30 - 空 PIN -
31 白/黑 搭鐵 (E02) 0V

46
參、變速箱系統診斷
說明:
COROLL ALTIS 採用了三種自動變速箱,分別為 A245E、A246E 與 U341E,其
中 A246E 是從舊款 GOA COROLLA 的 A245E 變速箱改良而來,基本結構相似度
極高,只是電磁閥數量不同,茲區分如下:

A245E → 3 個電磁閥 (2 個換檔電磁閥,1 個 TCC 鎖定電磁閥),僅裝配使用於


3ZZFE 1600 c.c.引擎上
A246E → 4 個電磁閥 (2 個換檔電磁閥,1 個 TCC 鎖定電磁閥,1 個油壓控制電
磁閥),裝配使用於 1ZZFE 1800 c.c.引擎上 (多為中等級的 1.8E、1.8J
車款,部分 3ZZFE 1600 c.c.引擎亦配備此型變速箱)
U341E → 5 個電磁閥 (2 個換檔電磁閥,1 個 TCC 鎖定電磁閥,1 個油壓控制電
磁閥,1 個換檔正時電磁閥),並附有一 ATF 油溫感知器,裝配使用於
1ZZFE 1800 c.c.引擎上 (多為頂級的 1.8G 車款)

47
COROLLA ALTIS 在 1.8 G 頂級車型配備歐系車常用的鋸齒狀排檔桿,目的在防
止駕駛人在行駛中排入不當的檔位而導致變速箱損壞。

在安全性方面,配備鋸齒狀排檔桿的自動變速箱,設計了一個 SHIFT LOCK 按鈕


(參考下圖),其功能等於傳統排檔桿上端的排檔開鎖按鈕,這種設計強迫駕駛人將
“按下排檔開鎖按鈕” 與 “移動排檔桿入檔”區分為兩個動作,避免駕駛人粗心使車
輛”爆衝”發生危險,這也是目前汽車防呆安全設計的一個趨勢。

48
一、變速箱系統讀取故障碼與診斷分析

● 本車採用 OBD II 診斷接頭,變速箱系統除了可以用診斷儀器實施完整的診斷之


外,也提供跨接診斷接頭讀取故障碼的功能,讀取方法與引擎系統相同,故障
碼也是從儀表板的引擎 CHECK 燈閃爍顯示,本章節會有詳細故障排除作業程
序。

● 如何讀取變速箱診斷故障碼:
1. 確認電瓶電壓高於 11V、節氣門完全關閉、檔位在 P 或 N 檔而且冷氣 OFF。
2. 找出儀表板左下的 OBD II 診斷接頭,如下圖跨接第 4 PIN (CG) 與第 13 PIN
(Tc)。

49
3. 打開點火開關,觀察儀表板引擎故障警告燈,如下圖連續不斷的閃爍時,表示
系統正常。

4. 系統中有故障時,儀表板引擎故障警告燈將會閃爍故障代碼。讀取方法舉例如
下圖:42 號 (車速感知器)

注意:故障碼是依照故障號碼大小為順序;由小到大輸出,與故障被記憶的時間順

序無關。

50
OBD II 碼:P0500
車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42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 (固定於 D3 檔),起步無力
● 儀表板車速表不動作

說明:在多數的 TOYOTA 車輛上,引擎電腦所得到的車速信號是由儀表板所輸出


的,而儀表板車速信號才是直接由變速箱車速感知器所提供的。

3 PIN 式霍爾車速感知器本身需要 12V 電源,其小齒輪轉動一圈會產生 4


個方波,輸入儀表板後會轉換成更精確的方波再輸出,但是輸入與輸出波型
的頻率都相同。

在引擎系統讀取到”車速感知器線路故障”時,第一個動作應該是檢查儀表
板車速表是否正常,在此並不建議直接量測車速感知器。
參考下圖:

(本圖為 ALTIS 的車速信號配置架構,但多數 TOYOTA 車種只是線色與 PIN 腳不


同,其基本架構都相同)

51
元件量測:
● 入檔轉動車輪並參考上頁簡圖,用電表量測所有車速信號的路徑,應有隨車速
升高的頻率值,如有示波器應該觀察到下圖的方波,波型振幅 5 VDC,頻率隨
車速升高而升高。

量測車速感知器
PIN 1 (紅/藍):IG1 繼電器供應+12V 電源
PIN 2 (棕色):搭鐵
PIN 3 (白/藍):車速信號,波型振幅 5 VDC,頻率隨車速升高而升高,注意方波不
可有過多雜訊。

52
OBD II 碼:P0710
ATF 油溫感知器線路故障 (僅 U341E)
閃碼:38

OBD II 碼:P0711
ATF 油溫感知器超出範圍/性能不良 (僅 U341E)
閃碼:38

故障徵狀:
● 換檔時機過早或過晚

元件量測:

1. 拆開變速箱電磁閥接頭,量測 PIN 1 與 PIN 6 之間,應有以下的電阻變化結果:

10℃ → 6.4 KΩ
25℃ → 3.5 KΩ
110℃ → 0.2 KΩ
150℃ → 0.09 KΩ

53
OBD II 碼:P0750
換檔電磁閥 S1 機械故障 (僅 U341E)
閃碼:62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車輛行駛無力

元件量測:
● 這個故障碼並非表示換檔電磁閥 S1 線路上的故障,而是引擎電腦偵測實際車
速、檔位,與記憶體的程式比較後出現不符合的狀況,判定電磁閥有機械上的
故障產生,此時建議修護者先檢查 ATF 油質,然後實施變速箱油循環清洗,如
果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則必須拆卸變速箱電磁閥體,檢查電磁閥是否洩漏或阻塞。

54
OBD II 碼:P0755
換檔電磁閥 S2 機械故障 (僅 U341E)
閃碼:63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車輛行駛無力

元件量測:
● 這個故障碼並非表示換檔電磁閥 S2 線路上的故障,而是引擎電腦偵測實際車
速、檔位,與記憶體的程式比較後出現不符合的狀況,判定電磁閥有機械上的
故障產生,此時建議修護者先檢查 ATF 油質,然後實施變速箱油循環清洗,如
果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則必須拆卸變速箱電磁閥體,檢查電磁閥是否洩漏或阻塞。

55
OBD II 碼:P0770
SL 電磁閥 (TCC 鎖定電磁閥) 機械故障 (僅 U341E)
閃碼:64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車輛行駛無力

元件量測:
● 這個故障碼並非表示鎖定電磁閥 SL 線路上的故障,而是引擎電腦偵測實際車
速、檔位,與記憶體的程式比較後出現不符合的狀況,判定電磁閥有機械上的
故障產生,此時建議修護者先檢查 ATF 油質,然後實施變速箱油循環清洗,如
果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則必須拆卸變速箱電磁閥體,檢查電磁閥是否洩漏或阻塞。

56
OBD II 碼:P0753
S1 換檔電磁閥線路故障 (僅 A245/A246E 變速箱)
閃碼:62

OBD II 碼:P0758
S2 換檔電磁閥線路故障 (僅 A245/A246E 變速箱)
閃碼:63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起步無力

說明:
變速箱換檔電磁閥由引擎電腦直接送出+12V 控制其作動,如果有一個電磁閥故
障,電腦會保持控制其餘正常的電磁閥,但是此時車輛駕駛性能已經相當惡劣了,
參考下表即可了解電磁閥作動時機與故障時的檔位操作:

正常 S1 換檔電磁閥故障 S2 換檔電磁閥故障 S1 與 S2 都故障

檔位 電磁閥 電磁閥 電磁閥 使用手動排檔模式


檔位 檔位 檔位
S1 S2 S1 S2 S1 S2 的檔位

ON OFF 1 X ON 3 ON X 1 O/D

ON ON 2 X ON 3 OFF X O/D O/D


D
OFF ON 3 X ON 3 OFF X O/D O/D

OFF OFF O/D X OFF O/D OFF X O/D O/D

ON OFF 1 X ON 3 ON X 1 3

2 ON ON 2 X ON 3 OFF X 3 3

OFF ON 3 X ON 3 OFF X 3 3

ON OFF 1 X OFF 1 ON X 1 1
L
ON ON 2 X ON 2 ON X 1 1

備註:
X 表示故障

57
元件量測:

1. 拆開電磁閥接頭,量測電磁閥 PIN 3 與搭鐵,應有 11 – 15 Ω (冷車時)


(這是 S1 換檔電磁閥的電阻值)
2. 拆開電磁閥接頭,量測電磁閥 PIN 6 與搭鐵,應有 11 – 15 Ω (冷車時)
(這是 S2 換檔電磁閥的電阻值)
3. 將 12V 電源送入接頭 PIN 3 (S1 換檔電磁閥),應聽見電磁閥作動的喀咑聲
4. 將 12V 電源送入接頭 PIN 6 (S2 換檔電磁閥),應聽見電磁閥作動的喀咑聲

58
OBD II 碼:P0773
SL 電磁閥線路故障 (TCC 鎖定電磁閥)
閃碼:64

故障徵狀:
● 變速箱鎖檔,無法跳檔
● 車輛耗油
● 無引擎剎車作用

元件量測:

1. 拆開電磁閥接頭,量測電磁閥 PIN 2 與搭鐵,應有 11 – 15 Ω (冷車時)


(這是 SL 電磁閥的電阻值)
2. 將 12V 電源送入接頭 PIN 2 (TCC 鎖定電磁閥),應聽見電磁閥作動的喀咑聲

59
OBD II 碼:P1520
剎車開關線路故障 (僅 U341E 變速箱)
閃碼:95

故障徵狀:
● 車輛中、高速行駛時,踩下剎車引擎熄火
說明:
車輛中、高速行駛時 TCC 鎖定離合器一般是接合住的,但是緊急剎車時因為車速
降低過快,引擎電腦沒有足夠的時間逐步降檔並分離 TCC 鎖定離合器,導致熄火。

這個狀況有如駕駛手動變速箱車輛,緊急剎車時忘了踩離合器或打入低速檔或空
檔,使引擎轉速過低而熄火,引擎電腦之所以需要剎車信號,是因為要在第一時間
先分離 TCC 鎖定離合器以避免這個現象。

元件量測:
1. 先檢查保險絲盒內的保險絲是否燒毀
2. 量測引擎電腦 E7/6 PIN:未踩剎車時應低於 1.5V
踩下剎車時應有電瓶電壓

60
OBD II 碼:P1725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僅 U341E 變速箱)
閃碼:37

故障徵狀:
● 換檔時機不正確
● 換檔頓挫感較大

元件量測:
1. 拆開接頭,量測感知器 PIN 1 與 PIN 2 之間,
應該有 560 - 680Ω
2. 接上接頭並將引擎發動使用頻率表量測 PIN 1 與
PIN 2,應有隨轉速升高而增加的頻率信號。

61
OBD II 碼:P1760
SLT 電磁閥線路故障 (管路壓力控制電磁閥)
閃碼:77

故障徵狀:
● 換檔頓挫感極大
● 怠速油壓正常,加速時油壓無法提昇,導致離合器片壓力過低而燒毀
● 變速箱鎖檔,無法跳檔 (不一定會發生)

說明:
SLT 是一個百分比電磁閥,即脈衝寬度調節式(Pulse Width Modulating, PWM)電
磁閥,由引擎電腦根據引擎負荷來調節通電的百分比,藉以調節變速箱的管路油壓。

PWM 示意圖:
負荷比= A / (A+B)X100%

62
元件量測:

1. 拆開電磁閥接頭,量測電磁閥 PIN 1 與 PIN 4,應有 5 – 5.6 Ω (冷車時)


(這是管路壓力電磁閥的電阻值)
3. 接上電磁閥接頭,發動引擎怠速運轉,量測電磁閥 PIN 1 與 PIN 4,應該有以下
的波型:

63
OBD II 碼:P1780
P/N 檔位開關線路故障 (僅 U341E 變速箱)
閃碼:97

故障徵狀:
● 啟動馬達無法運轉
● 變速箱鎖檔

元件量測:

PIN 1:藍/紅,P 檔指示燈


PIN 2:紅/黑,R 檔指示燈
PIN 3:紅/藍,KEY ON 時
IG1 繼電器電源供應
PIN 4:綠/紅,2 檔指示燈
PIN 5:藍/白,N 檔指示燈
PIN 6:白/黑,搭鐵
PIN 7:藍/黑,D 檔指示燈
PIN 8:淺綠/黑,L 檔指示燈
PIN 9:黑/紅,啟動繼電器與引擎電腦 ST 信號

排入檔位 應導通的端子
P PIN 1 與 PIN 3 PIN 6 與 PIN 9
R PIN 2 與 PIN 3 -
N PIN 3 與 PIN 5 PIN 6 與 PIN 9
D PIN 3 與 PIN 7 -
2 PIN 3 與 PIN 4 -
L PIN 3 與 PIN 8 -

64
OBD II 碼:P1790
ST 換檔正時電磁閥線路故障 (僅 U341E 變速箱)
閃碼:65

故障徵狀:
● 換檔頓挫感較大
● 變速箱鎖檔 (不一定會發生)

說明:
ST 換檔正時電磁閥接收引擎計算的速度與負荷信號,用來調節 O/D 制動離合器與
2 檔制動離合器的作動時機,

元件量測:
1. 拆開電磁閥接頭,量測 PIN 2 與搭鐵,
應有 11 - 15Ω
2. 拆開電磁閥接頭,將+12V 送入電磁閥接
頭 PIN 2,應可聽見作動的喀咑聲

65
二、清除變速箱診斷故障碼

● 讀取到診斷故障碼之後將點火開關關閉,再打開點火開關時因為引擎電腦已經
離開診斷模式而故障警告燈不會再亮起,但是故障記憶仍然會被儲存在引擎電
腦中,要清除這個記憶有以下的方法:

1. 使用診斷儀器實施故障記憶清除指令,將記憶清除
2. 拆下 EFI 保險絲數秒鐘再裝回 (位置在左避震器處的長條型保險絲盒內)
3. 拆開電瓶負極線數秒鐘再裝回 (較不建議採取這個方法)

清除故障記憶之後駕駛一段距離作道路測試,再回到廠中讀取故障碼,如果仍然
讀取到故障碼,表示故障未被排除,務必再次重新實施故障診斷作業,直到故障
不再出現。

66
三、變速箱系統診斷故障碼表

OBDII 碼 閃碼 內容
P0500 42 車速感知器故障
P0710 38 變速箱油溫感知器線路故障
P0711 38 變速箱油溫感知器信號超出範圍 / 性能不良
P0750 62 S1 換檔電磁閥機械故障
P0753 62 S1 換檔電磁閥線路故障
P0755 63 S2 換檔電磁閥機械故障
P0758 63 S2 換檔電磁閥線路故障
P0770 64 SL (TCC) 鎖定電磁閥機械故障
P0773 64 SL (TCC) 鎖定電磁閥線路故障
P1520 95 剎車燈開關故障
P1725 37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P1760 77 SLT 管路壓力電磁閥故障
P1780 97 P/N 檔位開關線路故障
P1790 65 ST (換檔正時) 電磁閥故障

67
四、變速箱電腦 PIN 腳說明

● Corolla Altis 的變速箱電腦與引擎電腦為同一個單元,PIN 腳說明已經涵蓋於:


貳、引擎系統診斷之章節四、引擎電腦 PIN 腳說明,請讀者自行查閱,本章節
將不再贅述。

~~~ 筆 記 ~~~

68
五、變速箱分解與組合

1. U341E 變速箱分解與組合
● 變速箱本體與大修包

69
● 扭力變換器、油泵、驅動板

70
● 變速箱外殼、油底殼

71
● 車速感知器被動齒輪

72
● 離合器片

73
● B1 與 B2 制動離合器片

74
● 前行星齒輪、B3 活塞與副軸齒輪

75
● 閥體與濾網

76
● 上閥體細部分解 1

77
● 上閥體細部分解 2

78
● 上閥體細部分解 3

79
● 上閥體細部分解 4 (單向珠配置圖)

80
● 下閥體細部分解 1

81
● 下閥體細部分解 2 (單向珠配置)

82
● 下閥體細部分解 3 (單向珠配置)

83
● 手動閥桿

84
● 冷卻油管

85
● 外殼與差速器

86
2. A245E/A246E 變速箱分解與組合
● 變速箱本體與大修包

87
● 扭力變換器、油泵、驅動板

88
● 變速箱外殼、油底殼

89
● 車速感知器被動齒輪

90
● 超速傳動齒輪

91
● 制動帶與多片離合器

92
● 中央支架與行星太陽齒輪

93
● 第 3 制動離合器,1 檔與倒檔制動離合器

94
● 行星齒輪、制動活塞與副軸齒輪

95
● 閥體與濾網

96
● 電磁閥體細節

97
● 手動閥桿

98
● 變速箱外殼

99
肆、ABS 系統診斷
說明:
Corolla ALTIS 的剎車系統依照車型等級而定,加裝了共五種的附屬車輛主動性安
全配備,條列並簡述如下:

1. ABS 防鎖死剎車系統

在額定的條件下,偵測到車輪輪速接近 0 或等於 0 時,ABS 電腦對 ABS 作動


電磁閥連續送出減壓、持壓、增壓的信號,使車輪不斷滾動但幾乎瀕臨鎖死,
此時車輛的制動力最大,但因為車輪並未鎖死,可以保有緊急剎車時的操控性。
2. EBD 電子剎車力分配系統

由於車輛左、右側載重不平衡造成車輪負荷的不平均,導致剎車時的平穩性下
降,EBD 系統會根據四輪的荷重變化調整左右車輪的制動力 (剎車力),提高
了剎車平穩性。
3. BAS 剎車輔助系統

根據研究,當駕駛人意識到危險將發生時,緊急剎車的踏板踩踏力道時常會過
低,因而使 ABS 的功效大打折扣,BAS 能依照剎車條件來輔助駕駛人的剎車
力道,使車輛在短時間內提高到相當的制動力,有效縮短緊急剎車距離。

4. 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整合節氣門位置信號、輪速信號、加速度信號、搖擺感知器信號、方向盤轉角
信號,經電腦計算後可以預測車輛是否處於危險狀態 (例如即將甩尾),再控制
車輛剎車系統與動力系統以幫助駕駛人迴避危險路況。
5. TRC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車輛起步時若加速過猛或地面過滑時,可能會導致驅動輪打滑、車身偏移,而
TRC 系統會在此時介入,削減引擎輸出動力以達到控制打滑的目的,早期使用
在較大馬力的車輛上,近來亦配備在中小型車輛上,用於提高濕滑路面急加速
起步穩定性。

100
ALTIS 車型等級 / 剎車系統配備表

剎車配備 1.8G 1.8E 1.6E 1.6J


ABS ● ● ● X
EBD ● ● ● X
BAS ● ● ● X
VSC ● X X X
TRC ● X X X

備註:
● 配備
X 未配備

101
一、 ABS 系統診斷方法

為避免混淆,吾人特將本章節分為兩個單元,一個單元為 1.8E 與 1.6E 中等級車


輛 ABS/BA/EBD 系統,另一為 1.8G 頂級車輛的 ABS/BA/EBD/TRC/VSC 系統,
因為這兩個系統的線路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為了避免贅述,這兩個系統在內容中如果沒有必要詳細區分,將一律稱之
為”ABS”系統。

● 1.8E 與 1.6E 等級採用整體式 ABS 控制單元總成,亦即控制電磁閥體與 ABS

電腦整合成為一體,以修護者的角度而言,確實簡化了故障排除的程序。
● 頂級 1.8G 採用分離式 ABS 電腦 (四組接頭:31+24+28+22 PIN))與 ABS 控制
電磁閥體 (24+3 PIN)。
● 這兩個系統都具備自我診斷功能,除了可以利用診斷儀器實施故障排除之外,
也可以跨接 OBDII 接頭讀取診斷故障碼。

預先檢查:
1. 釋放手剎車拉桿,打開點火開關時下圖的兩個指示燈應該亮起 3 秒鐘,然後熄
滅。
● 如果不是以上結果,應先檢查儀表板燈泡或線路
2. 拉起手剎車拉桿或剎車油量異常時,剎車警告燈應該亮起。
3. ABS 系統異常時,ABS 警告燈應該亮起。

102
如何讀取診斷故障碼:
1. 跨接儀表板左下方的 OBDII 診斷座第 4 PIN 與第 13 PIN。
2. 打開點火開關,由 ABS 警告燈讀取閃碼。

3. 如上圖中,如果警告燈快速閃爍,即表示系統正常,無故障碼。
4. 如上圖右,如果系統有記憶故障碼,則依據閃爍間隔讀取閃爍故障碼 11 號 (ABS
作動電磁閥繼電器斷路) 與 21 號(SFR 電磁閥故障)。

如何清除診斷故障碼:

1. 跨接儀表板左下方的 OBDII 診斷座第 4 PIN 與第 13 PIN


2. 點火開關 KEY ON
3. 在 5 秒鐘內踩放剎車踏板 8 次以上,即可清除 ABS 電腦記憶的故障碼
4. 檢查 ABS 是否快速閃爍 (正常碼)
5. 拆離診斷座跨接線

103
二、 ABS/BA/EBD 系統故障碼診斷 (1.8E 與 1.6E)

OBD II 碼:C0200
右前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1

OBD II 碼:C0205
左前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2

OBD II 碼:C0210
右後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3

OBD II 碼:C0215
左後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4

說明:

每個車輪內部均有一個輪速感應轉子,
轉子皆為 48 齒,磁感式的感知器感測
後將它轉為電壓/頻率信號送至 ABS 電
腦。電壓、頻率應與車輪轉速成正比。

元件量測:

1. 量測感知器兩 PIN 腳之間的電


阻值,應為 1400 – 1800 Ω
(四個車輪都相同)

2. 使用電表頻率檔位量測感知器
的兩 PIN 腳,車輪轉速越高頻
率越高,再使用 ACV 檔位,車
輪轉速越高,AC 電壓值也越高

3. 使用示波器時,應有如右波形,
電壓、頻率應與輪速成正比

104
OBD II 碼:C1235
異物附著於右前輪速感知器
閃碼:35

OBD II 碼:C1236
異物附著於左前輪速感知器
閃碼:36

OBD II 碼:C1238
異物附著於右後輪速感知器
閃碼:38

OBD II 碼:C1239
異物附著於左後輪速感知器
閃碼:39

排除方法:
1. 檢查感知器感測頭端與感應齒輪是否髒污。
2. 檢查感知器是否安裝不良 (翹曲、未鎖緊)。
3. 連接示波器至感知器端子,轉動車輪時檢查波形中是否雜訊過多,如果雜訊過
多可能是感知器與感應齒輪髒污或缺齒或線路不良。

105
OBD II 碼:C0246
SRR 電磁閥不良
閃碼:23

OBD II 碼:C0256
SRL 電磁閥不良
閃碼:24

OBD II 碼:C0226
SFR 電磁閥不良
閃碼:21

OBD II 碼:C0236
SFL 電磁閥不良
閃碼:22

OBD II 碼:C1225
SBAR 電磁閥不良
閃碼:25

OBD II 碼:C1226
SBAL 電磁閥不良
閃碼:26

排除方法:
● 故障碼中所敘述的各個電磁閥都與 ABS 電腦、ABS 作動器總成為一體,無法
獨立更換單一個電磁閥亦無法量測電磁閥的數值,只可以更換整個總成。

106
OBD II 碼:C0274
ABS 泵馬達繼電器短路
閃碼:14

OBD II 碼:C0273
ABS 泵馬達繼電器斷路
閃碼:13

排除方法:
● ABS 泵繼電器與 ABS 電腦、ABS 作動器總成為一體,無法獨立更換繼電器,
只可以更換整個總成。

107
OBD II 碼:C0279
ABS 電磁閥繼電器短路
閃碼:12

OBD II 碼:C0278
ABS 電磁閥繼電器斷路
閃碼:11

排除方法:
● ABS 電磁閥繼電器與 ABS 電腦、ABS 作動器總成為一體,無法獨立更換繼電
器,只可以更換整個總成。

108
OBD II 碼:C1241
IG 電源電壓過高或過低
閃碼:41

排除方法:
1. 檢查 ECU IG 保險絲是否燒毀 (參考上圖,位於儀表板保險絲盒內)。
2. 檢查電瓶狀況是否良好。
3. 檢查充電系統是否正常。
4. 檢查 ABS 電腦電源線路 (參考下圖,ABS 電腦/作動器總成接頭)。

109
OBD II 碼:C1246
剎車壓力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46

排除方法:
1. 檢查 ABS 總成第 18 PIN (綠/白) 剎車燈開關信號,踩下剎車應有 12V。
2. 剎車壓力感知器位於 ABS 總成內部,必須利用診斷儀器讀取壓力變化數值,如
果車輛以 7 km/h 以上的速度行駛而踩放剎車時壓力數值都沒有變化,則判定感
知器故障,應更換 ABS 總成。

110
OBD II 碼:C1249
剎車燈開關線路故障
閃碼:49

排除方法:
1. 踩下剎車,請助手檢查剎車燈是否亮起
2. 檢查 ABS 總成第 18 PIN (綠/白) 剎車燈開關信號,踩下剎車應有 12V
3. 如果不是以上所述的測試結果,更換剎車燈開關或檢查剎車燈開關線路

111
OBD II 碼:C1251
ABS 泵浦馬達咬死
閃碼:51

排除方法:
1. 檢查剎車油液面是否充足。
2. 鑰匙開關 KEY OFF,請助手連續踩放剎車踏板十次以上。
3. 再請助手將點火開關 KEY ON,此時注意聆聽 ABS 總成,應有平穩的馬達運轉
聲數秒鐘,如果沒有運轉聲則檢查 ABS 保險絲,如果運轉聲不平穩或有任何異
音則更換 ABS 總成。

112
三、ABS/BA/EBD/TRC/VSC 系統診斷

為避免混淆,吾人特將本章節分為兩個單元,一個單元為 1.8E 與 1.6E 中等級車


輛的 ABS/BA/EBD 系統,另一為 1.8G 頂級車輛的 ABS/BA/EBD/TRC/VSC 系
統,因為這兩個系統的線路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為了避免贅述,這兩個系統在內容中如果沒有必要詳細區分,將一律稱之
為”ABS”系統。

預先檢查:
1. 釋放手剎車拉桿
2. 將點火開關 KEY ON,如右圖的 5 個警
告燈應該全部亮起,然後自動熄滅。如
果不是這個狀況表示儀表板燈泡或線路
故障。
3. 拉起手剎車拉桿或剎車油量異常時,剎
車警告燈應該亮起。
4. 系統記憶故障碼時,儀表板 ABS、VSC
與 TRC OFF 警告燈會亮起。
5. 圖中的車輛打滑警告燈在 TRC/VSC 系統作動時會亮起,表示系統正在抑制車
輛打滑的傾向。

113
如何讀取診斷故障碼:
1. 跨接儀表板左下方的 OBDII 診斷座第 4 PIN 與第 13 PIN。
2. 點火開關 KEY ON,由 ABS 與 VSC 警告燈讀取閃碼。

3. 如上圖中,如果警告燈快速閃爍,即表示系統正常,無故障碼。
4. 如上圖右,如果系統有記憶故障碼,則依據閃爍間隔讀取閃爍故障碼 11 號 (ABS
作動電磁閥繼電器斷路) 與 21 號(SFR 電磁閥故障)。

如何清除診斷故障碼:

1. 跨接儀表板左下方的 OBDII 診斷座第 4 PIN 與第 13 PIN


2. 點火開關 KEY ON
3. 在 5 秒鐘內踩放剎車踏板 8 次以上,即可清除 ABS 電腦記憶的故障碼
4. 檢查 ABS 是否快速閃爍 (正常碼)
5. 拆離診斷座跨接線

114
四、ABS/BA/EBD/TRC/VSC 系統故障碼診斷

OBD II 碼:C0200
右前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1

OBD II 碼:C0205
左前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2

OBD II 碼:C0210
右後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3

OBD II 碼:C0215
左後輪速感知器線路故障
閃碼:34

說明:

每個車輪內部均有一個輪速感應轉子,
轉子皆為 48 齒,磁感式的感知器感測
後將它轉為電壓/頻率信號送至 ABS 電
腦。電壓、頻率應與車輪轉速成正比。

元件量測:

1. 量測感知器兩 PIN 腳之間的電


阻值,應為 1400 – 1800 Ω
(四個車輪都相同)

2. 使用電表頻率檔位量測感知器
的兩 PIN 腳,車輪轉速越高頻
率越高,再使用 ACV 檔位,車
輪轉速越高,AC 電壓值也越高

3. 使用示波器時,應有如右波形,
電壓、頻率應與輪速成正比

115
OBD II 碼:C1235
異物附著於右前輪速感知器
閃碼:35

OBD II 碼:C1236
異物附著於左前輪速感知器
閃碼:36

OBD II 碼:C1238
異物附著於右後輪速感知器
閃碼:38

OBD II 碼:C1239
異物附著於左後輪速感知器
閃碼:39

排除方法:
1. 檢查感知器感測頭端與感應齒輪是否髒污。
2. 檢查感知器是否安裝不良 (翹曲、未鎖緊)。
3. 連接示波器至感知器端子,轉動車輪時檢查波形中是否雜訊過多,如果雜訊過
多可能是感知器與感應齒輪髒污或缺齒或線路不良。

116
OBD II 碼:C0246
SRR 電磁閥不良
閃碼:23

OBD II 碼:C0256
SRL 電磁閥不良
閃碼:24

OBD II 碼:C0226
SFR 電磁閥不良
閃碼:21

OBD II 碼:C0236
SFL 電磁閥不良
閃碼:22

OBD II 碼:C1225
SM 電磁閥不良
閃碼:25

OBD II 碼:C1227
SRC 電磁閥不良
閃碼:27

排除方法:
1. 電表切至電阻檔位,紅色探針固定於 ABS 作動器總成第 16 PIN (藍),用黑色探
針分別量測 PIN 5、PIN 6、PIN 7、PIN 12、PIN 14、PIN 18 與 PIN 20,應有
4.0 – 4.6 Ω,這些分別是 SRLR、SFRH、SRLH、SFRR、SRRH、SFLR 與
SFLH 電磁閥的標準電阻值。
2. 電表切至電阻檔位,紅色探針固定於 ABS 作動器總成第 16 PIN (藍),用黑色探
針分別量測 PIN 3 與 PIN 10,應有 4.9 – 5.5 Ω,這是 SRM 1 與 SRM 2 電磁閥
的標準電阻值。
3. 電表切至電阻檔位,量測 ABS 作動器總成第 22 PIN 與 23 PIN 之間,再量測第
13 PIN 與第 21 PIN 之間,應有 8.1 – 9.1 Ω,這是 SM1 與 SM2 電磁閥的標準
電阻值。

117
ABS 電磁閥體線路圖

118
OBD II 碼:C0274
ABS 泵馬達繼電器短路
閃碼:14

OBD II 碼:C0273
ABS 泵馬達繼電器斷路
閃碼:13

排除方法:

1. 檢查引擎室左側的 VSC 保險絲是


否燒毀
2. 檢查 MTR 繼電器
3. 參考線路圖,檢查 ABS 泵馬達線

119
OBD II 碼:C0279
ABS 電磁閥繼電器短路
閃碼:12

OBD II 碼:C0278
ABS 電磁閥繼電器斷路
閃碼:11

排除方法:
1. 參考線路圖,檢查繼電器與線路

120
OBD II 碼:C1201
引擎控制系統故障
閃碼:51

說明:
如果引擎系統發生任何故障,ECU 將終止 BA/TRC/VSC 的控制。

排除方法:
1. 讀取引擎系統診斷故障碼,並根據故障碼排除任何故障。
2. 如果無法讀取引擎系統故障碼,判定引擎電腦損壞。

121
OBD II 碼:C1203
引擎電腦連線故障
閃碼:53

排除方法:
1. 參考線路圖,檢查以下引擎電腦與 ABS 電腦的通訊線路。
2. 如果線路良好,更換 ABS 電腦,如果更換之後仍讀取到此故障碼則必須再更換
引擎電腦。

122
OBD II 碼:C1210
未實施搖擺感知器歸零校正
閃碼:36

OBD II 碼:C1336
未實施搖擺感知器歸零校正
閃碼:39

說明:搖擺感知器與減速感知器為一體的總成,位於中央扶手底下
排除方法:
1. 實施感知器歸零校正:
(1) 點火開關 KEY OFF
(2) 排入 P 檔,將方向盤轉至正中央
(3) 將 OBDII 診斷接頭第 4 PIN 與第 14 PIN 跨接
(4) 啟動引擎,VSC 燈應該閃爍
(5) 將方向盤轉至左死點,再轉至右死點,再轉至正中央
(6) 排入 D 檔以 5 km/h 的速度行駛,向左或向右轉動方向盤 90 度以上,使車
輛迴轉 180 度。迴轉後應盡量與原方向平行,誤差 5 度以內,然後停車排
入 P 檔,見下圖:

*車速不可過快,避免車輪空轉

(7) 停止車輛排入 P 檔後,應可聽見蜂鳴器響起 3 秒鐘,這即表示感知器正常,


同時也完成了設定
(8) 重新讀取故障碼,確定警告連續閃爍,故障碼不再出現

123
2. 檢查感知器線路,參考線路圖:

124
OBD II 碼:C1223
ABS 控制系統異常
閃碼:43

排除方法:
1. 再次讀取 ABS 系統故障碼,如有其他故障碼則優先處理
2. 檢查儀表板警告燈線路

OBD II 碼:C1224
NE 信號線路短路或斷路
閃碼:44

排除方法:
1. 啟動引擎怠速運轉
2. 參考下圖,用示波器量測引擎電腦與 ABS 電腦之間的線路,應該有隨轉速提
高頻率的方波脈衝,這是引擎電腦傳送給 ABS 電腦的引擎轉速信號。

125
OBD II 碼:C1231
轉向感知器線路短路或斷路
閃碼:31

OBD II 碼:C1335
轉向感知器線路短路或斷路
閃碼:35

排除方法:
1. 點選診斷儀器數值分析選項,轉動方向盤時直接觀察感知器數值變化

2. (1) 拆開感知器接頭,將+12V 送至感知器第 3 PIN,搭鐵送至第 2 PIN


(2) 將示波器探針接在感知器第 9 PIN 與第 10 PIN 之間
(3) 左右往復緩慢旋轉方向盤,觀察波型:
如下圖,會有方波顯示在螢幕上,再將方波放大觀察,這些方波是由數個小
方波所構成,因為轉動條件不同,在此並無標準波形

126
OBD II 碼:C1232
減速感知器故障
閃碼:32

說明:減速感知器與搖擺感知器是一體的總成,位於中央扶手底下
排除方法:
1. 實施感知器歸零校正:
(1) 點火開關 KEY OFF
(2) 排入 P 檔,將方向盤轉至正中央
(3) 將 OBDII 診斷接頭第 4 PIN 與第 14 PIN 跨接
(4) 啟動引擎,VSC 燈應該閃爍
(5) 將方向盤轉至左死點,再轉至右死點,再轉至正中央
(6) 排入 D 檔以 5 km/h 的速度行駛,向左或向右轉動方向盤 90 度以上,使車
輛迴轉 180 度。迴轉後應盡量與原方向平行,誤差 5 度以內,然後停車排入 P
檔,見下圖:

*車速不可過快,避免車輪空轉

(7) 停止車輛排入 P 檔後,應可聽見蜂鳴器響起 3 秒鐘,這即表示感知器正常,


同時也完成了設定
(8) 重新讀取故障碼,確定警告連續閃爍,故障碼不再出現

127
2. (1) 拆卸中央扶手,找出減速 / 搖擺感知器總成 (8 PIN,黑色接頭) ,將+5V
送入感知器第 8 PIN (白) ,第 5 PIN (綠) 接地以供應感知器電源。
(不便取得 5V 電源者,可用三個 1.5V 乾電池串聯成 4.5V 代用)
(2) 連接電表,量測感知器第 4 PIN (黃) 的電壓如下:
車輛水平 → 2.3VDC
車輛前傾 → 0.4 – 2.3VDC
車輛後傾 → 2.3 – 4.1VDC
(3) 連接電表,量測感知器第 2 PIN (藍) 的電壓如下:
車輛水平 → 2.3VDC
車輛前傾 → 2.3 – 4.1VDC
車輛後傾 → 0.4 – 2.3VDC

3. 檢查感知器安裝方向是否正確

128
OBD II 碼:C1233
未實施搖擺感知器歸零校正
閃碼:33

OBD II 碼:C1234
搖擺感知器故障
閃碼:34

排除方法:
1. 實施搖擺感知器歸零校正,參考 C1232/32 故障碼故障排除方法 (前 2 頁)
2. 拆卸中央扶手找出感知器總成,拆下感知器但不拆開接頭,點火開關 KEY ON,
水平轉動感知器時觀察診斷儀器搖擺數值是否變動。
3. 拆卸中央扶手找出感知器總成,不拆開感知器接頭,點火開關 KEY ON,量測
感知器第 1 PIN (紅) 與第 5 PIN (綠) 應有 2.5VDC,量測感知器第 6 PIN (黑)
與第 5 PIN (綠) 應有 5.0VDC。

129
OBD II 碼:C1241
電瓶電壓過高或過低
閃碼:41

排除方法:
1. 檢查儀表板保險絲盒內的 ECU-IG 保險絲是否燒毀。
2. 檢查電瓶狀況。
3. 檢查發電機充電狀況。
4. 參考下圖,檢查系統電源電路。

130
OBD II 碼:C1246
剎車壓力感知器故障
閃碼:46

OBD II 碼:C1261
第 2 剎車壓力感知器故障 (BA 電磁閥故障)
閃碼:61

說明:
這兩個感知器皆裝置於 ABS 電磁閥總成內部,其中第 2 剎車壓力感知器為獨立的
三角形 3 PIN 灰色接頭,兩個感知器都用來測量剎車油壓力回饋給 ABS 電腦。

排除方法:
1. 利用診斷儀器 DATA LIST 選項,直接讀取感知器數值,踩下剎車時,壓力應該
會變化。(參考下表數值)
2. 沒有診斷儀器的狀況下,使用電表量測 ABS 電磁閥總成 PIN 8 (白) 與搭鐵之間
的電壓。(參考下表數值)
3. 沒有診斷儀器的狀況下,使用電表量測第 2 剎車壓力感知器 (三角接頭) PIN 1
(黑) 與 PIN 2 (白) 之間的電壓。(參考下表數值)

● 儘可能取得剎車油壓表實施測試,以求結果正確無誤。

前分泵剎車壓力 標準輸出電壓
0 kgf/cm² (0 psi) 0.37 – 0.63 V
60 kgf/cm² (853 psi) 1.57 – 1.83 V
120 kgf/cm² (1706 psi) 2.77 – 3.03 V

131
OBD II 碼:C1249
剎車燈開關線路故障
閃碼:49

排除方法:
1. 踩下剎車,請助手檢查剎車燈是否亮起。
2. 檢查 ABS 電腦接頭 C (S12) 第 13 PIN (綠/白) 剎車燈開關信號,踩下剎車時應
該有 12V。
3. 如果不是以上所述的測試結果,更換剎車燈開關或檢查剎車燈開關線路。

132
OBD II 碼:C1251
ABS 泵浦馬達咬死
閃碼:51
排除方法:
1. 檢查剎車油液面是否充足。
2. 鑰匙開關 KEY OFF,請助手連續踩放剎車踏板十次以上。
3. 再請助手將點火開關 KEY ON,此時注意聆聽 ABS 總成,應有平穩的馬達運轉
聲數秒鐘,如果沒有運轉聲則檢查 VSC 保險絲。
4. 亦可將+12V 電源直接送入 ABS 電磁閥總成接頭第 1 PIN (紅粗線),第 2 PIN (白
/黑粗線) 搭鐵,檢查 ABS 泵浦馬達是否運轉與是否有異音。

133
伍、SRS 系統診斷
說明:
ALTIS 配備雙氣囊系統,這個系統有 3 個碰撞感知器,兩個感知器位於左前與右前
方輪拱內側,另一個內建於氣囊電腦中 (電腦位於排檔桿前下方,接近地板處)。
SRS 系統提供自我診斷功能,可跨接 OBDII 診斷座由儀表板氣囊警告燈讀取故障
碼,也可以利用診斷儀器實施故障排除作業。

134
一、SRS 系統故障碼診斷
● 預先檢查
1. 點火開關 KEY ON,觀察氣囊警告燈是否點亮 6 秒鐘,然後自動熄滅。
2. 如果一直不亮或即使點火開關已經 KEY OFF 燈光仍不熄滅,參考線路圖檢查儀
表板燈光線路。
3. 如果氣囊警告燈不在 KEY ON 6 秒鐘後熄滅,或一直閃爍,表示系統已經記憶
故障碼。

● 如何讀取診斷故障碼 (歷史故障碼)

1. 找出儀表板左下方的 OBDII 診斷接


頭,如圖跨接第 4 PIN 與第 13 PIN

2. 打開點火開關,等候約 60 秒鐘
3. 觀察儀表板氣囊警告燈的閃爍次數。

● 如何讀取診斷故障碼 (目前故障碼)
1. 打開點火開關,等候約 60 秒鐘。
2. 跨接 OBDII 診斷接頭第 4 PIN 與第
13 PIN。
3. 觀察儀表板氣囊警告燈的閃爍次數。

系統正常碼的讀取: 系統 “曾記憶故障碼” 與” 系統完全無故障碼” 閃爍方式不同


1. 系統曾記憶故障碼:連續閃長碼,參考下圖左
2. 系統完全無故障碼:連續閃短碼,參考下圖右

135
系統故障碼的讀取:

1. 本系統為雙碼制故障碼,先出現的故障碼為十位數,後出現的為個位數,中間
約間隔 1.5 秒鐘。
2. 如果系統中有一組以上的故障碼,則在第一組閃爍完畢之後,間隔 2.5 秒鐘會
再顯示下一組故障碼。
3. 全部的故障碼都顯示完畢之後,間隔 4 秒鐘又會重複閃爍剛才的故障碼。
4. 輸出的故障碼是以數字大小為順序,與故障被記憶的時間順序無關。
5. 如下圖範例,分別為 11 號 (駕駛側氣囊線路短路至搭鐵)與 31 號 (電腦故障) 的
故障碼。

● 如何清除診斷故障碼
點火開關轉至 OFF 位置時,故障碼即會自動清除,如果故障碼沒有被清除,必須
再實施如下的操作: (或參考次頁的故障碼清除時序圖)
1. 將 OBDII 診斷座第 13 PIN 碰觸搭鐵
2. KEY ON 等候 6 秒鐘
3. 顯示出故障碼
4. 將第 13 PIN 離開搭鐵
5. 警告燈將熄滅 2 – 4 秒然後又亮起,等候 5 秒鐘
6. 將第 13 PIN 碰觸搭鐵,警告燈將亮起 2 – 4 秒,然後熄滅
7. 將第 13 PIN 離開搭鐵 5 秒鐘
8. 將第 13 PIN 碰觸搭鐵,警告燈將亮起 2 – 4 秒,然後熄滅 1 秒鐘
9. 故障警告燈閃爍正常碼 (連續快閃) 即完成操作

136
TOYOTA SRS 系統故障碼清除時序圖

備註:T4 出現的 21 號是記憶的故障碼

137
OBDII 碼:B0100
駕駛座氣囊線路短路
閃碼:13

OBDII 碼:B0101
駕駛座氣囊線路斷路
閃碼:14

OBDII 碼:B0102
駕駛座氣囊線路短路至搭鐵
閃碼:11

OBDII 碼:B0103
駕駛座氣囊線路短路至 B+
閃碼:12

警告!
1. 嚴禁使用電表量測任何氣囊。要了解該氣囊是否堪用時,務必利用電阻模擬法
實施檢查。
2. 拆下來的未引爆氣囊務必使金屬面朝下放置,以免意外引爆時遭到氣囊底座彈
射,導致人員傷亡。

排除方法:
1. 優先檢查方向盤下方的游絲彈簧是否短路或斷路
2. 檢查游絲彈簧接頭是否連接妥當
3. 拆開游絲彈簧接頭,連接一個 1 Ω的電阻以替代氣囊,嘗試清除故障碼,如果
故障碼能被清除,表示氣囊不堪用,必須更新。
如果仍然無法清除該故障碼,表示線路故障或氣囊電腦故障。

138
OBDII 碼:B0105
乘客座氣囊線路短路
閃碼:53

OBDII 碼:B0106
乘客座氣囊線路短路
閃碼:54

OBDII 碼:B0107
乘客座氣囊線路短路
閃碼:51

OBDII 碼:B0108
乘客座氣囊線路短路
閃碼:52

警告!
2. 嚴禁使用電表量測任何氣囊。要了解該氣囊是否堪用時,務必利用電阻模擬法
實施檢查。
2. 拆下來的未引爆氣囊務必使金屬面朝下放置,以免意外引爆時遭到氣囊底座彈
射,導致人員傷亡。

排除方法:
1. 拆開乘客側氣囊接頭,連接一個 1 Ω的電阻以替代氣囊,嘗試清除故障碼,如
果故障碼能被清除,表示氣囊不堪用,必須更新。如果仍然無法清除該故障碼,
表示線路故障或氣囊電腦故障。

139
OBDII 碼:B0130
駕駛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短路
閃碼:63

OBDII 碼:B0131
駕駛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斷路
閃碼:64

OBDII 碼:B0132
駕駛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短路至搭鐵
閃碼:61

OBDII 碼:B0133
駕駛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短路至 B+
閃碼:62

OBDII 碼:B0135
乘客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短路
閃碼:73

OBDII 碼:B0136
乘客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斷路
閃碼:74

OBDII 碼:B0137
乘客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短路至搭鐵
閃碼:71

OBDII 碼:B0138
乘客座安全帶束緊器線路短路至 B+
閃碼:72

排除方法:
1. 參考線路圖,檢查各個安全帶束緊器線路。
2. 嘗試將束緊器左右對調,檢查故障碼的變化,據此判定元件是否堪用。

140
OBDII 碼:B1100
氣囊電腦故障
閃碼:31

說明:
這個系統的氣囊電腦內含一個碰撞感知器。
排除方法:
1. 檢查電瓶電壓與充電系統是否正常 (電瓶電壓不得低於 9V)
2. 嘗試是否能清除故障碼
3. 更換氣囊電腦

OBDII 碼:B1135
氣囊電腦接頭接觸不良
閃碼:24

排除方法:
1. 確實連接氣囊電腦接頭並檢查其狀況,實施氣囊電腦重置程序:
(1) 點火開關 KEY OFF,拆開電瓶接頭數秒鐘再接上
(2) 點火開關轉至 LOCK,等候 20 秒鐘
(3) 點火開關 KEY ON,等候 20 秒鐘
(4) 實施故障碼清除程序
(5) 再將點火開關轉至 LOCK,等候 20 秒鐘
(6) 再將點火開關 KEY ON,等候 20 秒鐘
(7) 讀取故障碼,本故障碼不得再次出現,否則判定電腦故障

141
OBDII 碼:B1156,
B1157 右前氣囊感知器故障
閃碼:15

排除方法:
1. 檢查感知器線路是否短路或斷路
2. 量測感知器兩 PIN 腳之間的電阻值:約為 820 Ω
3. 嘗試左右調換感知器,檢查故障碼的變化
(僅限讀取到單側感知器的故障)

142
OBDII 碼:B1158,
B1159 左前氣囊感知器故障
閃碼:16

排除方法:
1. 檢查感知器線路是否短路或斷路
2. 量測感知器兩 PIN 腳之間的電阻值:約為 820 Ω
3. 嘗試左右調換感知器,檢查故障碼的變化
(僅限讀取到單側感知器的故障)

143
陸、中控防盜系統診斷
說明:
本車配備晶片式防盜系統 (Immobilizer) 與 TVSS 遙控中控防盜警報系統。
TVSS 系統用遙控器 LOCK 鍵設定之後,如果沒有按下 UNLOCK 鍵將防盜解除,
啟動馬達將無法運轉,無法啟動引擎,但是如果這輛車沒有配備晶片防盜系統,仍
然可以輕易地跨接啟動繼電器將引擎發動。

如果這輛車配備了晶片式防盜系統 (Immobilizer),則車主將鑰匙抽離點火開關之
後,該系統即會自動設定作動,即使竊盜自行接電試圖啟動引擎仍然無法順利將引
擎發動,因為本系統沒有被解除或有故障時,將會切斷噴油嘴的供油,此時引擎只
會發動約 2 秒鐘然後熄火,無法行駛。

晶片式防盜系統 (Immobilizer) 於點火開關處裝有一感應環,將鑰匙插入點火開關


時它會接收鑰匙晶片的密碼脈衝,再將此脈衝送至引擎電腦,比對後如果密碼通過
識別,引擎系統即解除噴油嘴的鎖定,等待駕駛人將引擎發動。

拆開電瓶不會造成晶片防盜系統鎖定,請放心作業。
(但須確認點火開關在 OFF 的位置)

144
一、 晶片鑰匙設定與複製程序
說明:
● 本車出廠時配備三把鑰匙,兩黑一灰,黑色為主鑰匙,可以啟動引擎並開啟任
何車門與行李箱等。
灰色為副鑰匙,與主鑰匙功能的差異在於這把鑰匙無法打開行李箱,擁有這把
鑰匙的目的是為了請別人代為泊車時,將它交給泊車者,避免行李箱中的重要
物品遭到翻動。(此時亦無法從車內開啟行李箱)
● 欲備份晶片鑰匙時務必取得主鑰匙,若主鑰匙遺失則無法實施任何作業,而且
必須更換引擎電腦才可以設定主鑰匙。

更新引擎電腦後必須操作的晶片鑰匙設定程序:

1. 防盜警示燈不斷閃爍
2. 將鑰匙插入點火開關 → 防盜警示燈點亮數秒鐘
3. 防盜警示燈熄滅,表示正在載入密碼中
4. 防盜警示燈點亮,表示密碼載入完成 (如果無法載入,警示燈會閃爍代碼 11 號)
* 若不想再載入任何鑰匙,則不要抽出鑰匙,在 15 秒內踩放剎車踏板 5 次以上,
程序到此結束
5. 若要載入另一把鑰匙則抽出剛才設定完成的鑰匙,再插入另一把鑰匙,重複程
序2–4
6. 完成所有鑰匙的載入後,不要抽出鑰匙,在 15 秒內踩放剎車踏板 5 次以上,結
束本程序

◎ 如果設定程序期間插入一把已經載入完成的鑰匙,則防盜警示燈會閃爍代碼 22

◎ 最後載入的一把鑰匙會被設定為副鑰匙
◎ 這項作業完全不需要轉動點火開關

145
新增主鑰匙程序:

● 最多可以擁有 7 把主鑰匙 (含原始主鑰匙)

1. 將原始主鑰匙 (能啟動引擎的主鑰匙) 插入點火開關


2. 在 15 秒鐘之內踩放加速踏板 5 次
3. 在 20 秒鐘之內踩放剎車踏板 6 次,並取抽出主鑰匙
4. 在 10 秒鐘內將新鑰匙插入點火開關
5. 在 10 秒鐘內踩放加速踏板 1 次 → 此時防盜警示燈閃爍
6. 等候約 1 分鐘,防盜警示燈熄滅即完成載入
* 如果不想再載入任何鑰匙,則在警示燈熄滅 10 秒鐘之後抽出鑰匙,於 10 秒內
踩放剎車踏板 1 次,程序到此結束
7. 如果要再載入另一把鑰匙則抽出上一把鑰匙,重複程序 4 – 6
8. 載入所有鑰匙後,在警示燈熄滅 10 秒鐘之後抽出鑰匙,於 10 秒內踩放剎車踏
板 1 次即完成程序。

◎ 這項作業完全不需要轉動點火開關

146
新增副鑰匙程序:

● 最多僅能擁有 3 把副鑰匙

1. 將能啟動引擎的主鑰匙插入點火開關
2. 在 15 秒鐘之內踩放加速踏板 4 次
3. 在 20 秒鐘之內踩放剎車踏板 5 次,並取抽出主鑰匙
4. 在 10 秒鐘內將新鑰匙插入點火開關
5. 在 10 秒鐘內踩放加速踏板 1 次 → 此時防盜警示燈閃爍
6. 等候約 1 分鐘,防盜警示燈熄滅即完成載入
* 如果不想再載入任何鑰匙,則在警示燈熄滅 10 秒鐘之後抽出鑰匙,於 10 秒內
踩放剎車踏板 1 次,程序到此結束
7. 如果要再載入另一把鑰匙則抽出上一把鑰匙,重複程序 4 – 6
8. 載入所有鑰匙後,在警示燈熄滅 10 秒鐘之後抽出鑰匙,於 10 秒內踩放剎車踏
板 1 次即完成程序。

◎ 這項作業完全不需要轉動點火開關

147
取消鑰匙代碼程序:

● 如果有任何一把鑰匙遺失(包含副鑰匙),為避免日後該鑰匙遭到有心人士不當
利用,必須實施取消鑰匙代碼程序。這個程序完成後將只剩下主鑰匙可以啟動
引擎,視需要再重新設定其他鑰匙。
操作這項程序的意義有如提款卡遺失時,申請掛失止付以防遭人盜領存款,日
後再補辦新卡。

1. 將主鑰匙插入點火開關
2. 在 15 秒鐘之內踩放加速踏板 6 次
3. 在 20 秒鐘之內踩放剎車踏板 7 次 → 此時防盜警示燈會閃爍
4. 在 10 秒鐘之內抽出鑰匙 → 此時防盜警示燈仍閃爍
5. 完成鑰匙代碼清除程序

◎ 這項作業完全不需要轉動點火開關

148
二、中控系統徵狀診斷

徵狀一、中控系統完全不作動

排除方法:
1. 檢查儀表板左下方保險絲盒 “ DOOR“ 保險絲是否燒毀
2. 檢查儀表板左下保險絲盒後方的綜合繼電器
3. 參考線路圖檢查線路

徵狀二、僅能擇一使用鑰匙或中控開關操作 (其中一項無法操作)

排除方法:
1. 檢查左前車門中控主開關
2. 檢查儀表板左下保險絲盒後方的綜合繼電器
3. 參考線路圖檢查線路

徵狀三、無法使用車門鑰匙開關操作

排除方法:
1. 檢查左前車門中控主開關
2. 檢查儀表板左下保險絲盒後方的綜合繼電器
3. 參考線路圖檢查線路
4. 拆開車門內飾板,檢查連桿是否鬆脫

149
徵狀四、防止鑰匙留置功能故障

排除方法:
1. 檢查儀表板左下保險絲盒後方的綜合繼電器
2. 檢查防止反鎖偵測開關 (位於車門鎖總成內)
3. 檢查車門燈開關
4. 參考線路圖檢查線路

轉至上鎖位置時,PIN 3 與 PIN 5 → 導通
轉至 OFF 位置時,PIN 腳之間完全不導通
轉至開鎖位置時,PIN 4 與 PIN 5 → 導通

馬達測試:
● PIN 1 供應 12V 電源,PIN 2 搭鐵時,門鎖馬達應會轉至上鎖位置
● PIN 2 供應 12V 電源,PIN 1 搭鐵時,門鎖馬達應會轉至開鎖位置

150
徵狀五、僅單一個門鎖不作動

1. 檢查門鎖馬達,參考徵狀四的馬達測試
2. 參考線路圖檢查線路

151
三、晶片防盜系統故障碼診斷

說明:
● 本系統僅可使用儀器實施故障診斷 (某些儀器可能需要加裝防盜系統診斷卡或
升級軟體,詳情請洽儀器供應廠商),無法藉由跨接診斷接頭讀取故障碼。

OBDII 碼:B2795 鑰匙密碼不符

排除方法:
1. 鑰匙損壞
2. 插入的新鑰匙未實施密碼載入程序,請對該鑰匙實施 新增主鑰匙程序
如果引擎不能發動,請實施 更新引擎電腦後必須操作的晶片鑰匙設定程序
(重新設定主鑰匙)

OBDII 碼:B2796 晶片防盜系統通訊失效

排除方法:
1. 檢查是否所有鑰匙都能發動引擎,不能發動的鑰匙重新設定後若依然無法使用
則判定為故障
2. 檢查線路
3. 如果所有鑰匙都無法發動引擎,更換晶片鑰匙放大器 (即點火開關晶片感應環)
4. 更換晶片鑰匙放大器仍無法發動引擎者,更換引擎電腦

152
OBDII 碼:B2797 通訊失效 1

排除方法:
1. 檢查線路
2. 更換晶片鑰匙放大器
3. 更換晶片鑰匙放大器仍出現該故障者,更換引擎電腦

OBDII 碼:B2798 晶片防盜系統通訊失效

排除方法:
1. 檢查線路
2. 更換晶片鑰匙放大器
3. 更換晶片鑰匙放大器仍出現該故障者,更換引擎電腦

153
柒、儀表板系統診斷
說明:
本車之儀表板系統不提供自我診斷功能,利用專用儀器也僅能讀取儀表相關數據,
儀表板系統並無診斷故障碼輸出。
本章節將針對儀表板常見的問題,提供讀者線路分析與量測技巧。

154
一、儀表板完全失效
排除方法:
1. 檢查引擎室 DOME 保險絲是否燒毀
2. 檢查儀表板左下方保險絲盒的 GAUGE 是否燒毀
3. 檢查儀表板電源 (PIN 4、PIN 5) 與搭鐵 (PIN 2)

155
二、車速表失效
說明:
在很多的 TOYOTA 車輛上,引擎電腦所得到的車速信號是由儀表板所輸出的,而
儀表板車速信號則是直接由變速箱車速感知器所提供的。

3 PIN 式霍爾車速感知器本身需要 12V 電源,其小齒輪轉動一圈會產生 4 個方波,


輸入儀表板後會轉換成更精確的方波再輸出,但是輸入與輸出波型的頻率都相同。

元件量測:
● 入檔轉動車輪並參考上頁簡圖,用電表量測所有車速信號的路徑,應有隨車速
升高的頻率值,如有示波器應該觀察到下圖的方波,波型振幅 5 VDC,頻率隨
車速升高而升高。

156
量測車速感知器
PIN 1 (紅/藍):IG1 繼電器供應+12V 電源
PIN 2 (棕色):搭鐵
PIN 3 (白/藍):車速信號,波型振幅 5 VDC,頻率隨車速升高而升高注意方波不可
有過多雜訊。

157
三、轉速表失效

排除方法:
1. 檢查引擎轉速信號線路是否短路或斷路 (參考下圖)
2. 使用頻率表量測,應有與引擎轉速成正比的頻率信號,或使用示波器量測,應
有隨引擎轉速升高而變密集的方波波形。

158
四、燃油表失效或不準確

排除方法:
1. 檢查燃油表信號線路是否短路或斷路 (參考線路圖)

2. 拆下燃油液面計 (整合於燃油泵),量測燃油液面與電阻值變化的結果

浮筒角度 浮筒高度 標準電阻值


F 53.0 ± 3 4.0 ± 1 Ω
1/2 5.8 ± 3 55.0 ± 3 Ω
E 56.2 ± 3 107.0 ± 1 Ω

159
五、水溫表失效

排除方法:
1. 檢查引擎系統是否有水溫感知器的故障碼
2. 檢查儀表板線路

160
六、儀表板系統元件位置圖 1

161
儀表板系統元件位置圖 2

162
儀表板系統元件位置圖 3

163
捌、空調系統診斷
說明:
COROLLA ALTIS 配備恆溫空調系統,系統故障時可以由冷氣面板讀取故障碼實施
故障排除。

164
讀取空調系統故障碼 (感知器檢查):
1. 同時按下 AUTO 與車內循環鈕,將點火開關 KEY ON,系統即進入診斷檢查模
式。

2. 空調面板此時會點亮所有 LCD 液晶段位與所有燈光,並閃爍四次。


3. 如欲離開,按下 OFF 鍵即可取消診斷模式。

4. LCD 與指示燈光閃爍完畢之後,空調系統故障碼會出現在面板的溫度顯示區,
直接讀取該數字對照故障碼診斷表實施修護作業。

165
作動器檢查:
1. 讀取診斷故障碼之後,按下空調面板車內循環鍵即可進入作動器檢查模式。
2. 進入之後,空調系統的各個馬達、繼電器會自動依序作動,此時可以注意聆聽
元件的作動聲響。
3. 按下 OFF 鍵可以隨時取消本測試模式。

空調系統作動器檢查模式分析表

作動 空調面板 鼓風機 壓縮機 冷/熱


出風閥門 循環閥門
順序 螢幕顯示代碼 作動 離合器 混合閥門

1 0 0 上吹 外循環 OFF 全冷
2 1 1 上吹 外循環 OFF 全冷
3 2 16 上吹 外循環 ON 全冷
4 3 16 上吹 外循環 ON 全冷
1/2 冷
5 4 16 上吹 內循環 ON
1/2 熱
1/2 冷
6 5 16 上/下吹 內循環 ON
1/2 熱
7 6 16 下吹 內循環 ON 全熱
8 7 16 下吹 內循環 ON 全熱
9 8 16 上吹/除霧 內循環 ON 全熱
10 9 31 除霧 內循環 ON 全熱

166
一、空調系統故障碼診斷

故障碼
系統正常
00

排除方法:無

故障碼
車內溫度感知器線路故障
11

排除方法:
1. 參考線路圖,檢查是否短路或斷路
2. 量測感知器回饋電壓:25°C → 1.8 – 2.2 VDC
40°C → 1.2 – 1.6 VDC
3. 拆開感知器接頭,量測感知器本身兩 PIN 之間的電阻:
25°C → 1.6 – 1.7 KΩ
40°C → 0.8 – 0.9 KΩ

167
故障碼
車外溫度感知器線路故障
12

排除方法:
1. 參考線路圖,檢查是否短路或斷路
2. 量測感知器回饋電壓:
25°C → 1.4 – 1.8 VDC
40°C → 0.9 – 1.3 VDC
4. 拆開感知器接頭,量測感知器本身兩 PIN 之間的電阻:
25°C → 1.6 – 1.7 KΩ
40°C → 0.8 – 0.9 KΩ

168
故障碼
蒸發器溫度感知器線路故障
13

排除方法:
1. 參考線路圖,檢查是否短路或斷路
2. 量測感知器回饋電壓: 0°C → 2.0 – 2.4VDC
15°C → 1.4 – 1.8VDC
3. 拆開感知器接頭,量測感知器本身兩 PIN 之間的電阻,參考如下的電阻/溫度變
化曲線圖表:

169
故障碼
水溫通訊線路故障
14

排除方法:
1. 檢查引擎系統是否有 P0115 / 22 (水溫感知器線路故障) 故障碼被儲存,如果有
則優先排除之。
2. 檢查空調面板與引擎電腦之間的線路,參考線路圖。

170
故障碼
陽光感知器線路故障
21

排除方法:
1. 參考下圖檢查感知器線路。
2. 量測感知器回饋電壓值;
用布完全包住感知器使它完全無光線時,應為 4.0 – 4.5VDC,
用強光照射感知器時,應在 4.0VDC 以下。
3. 量測感知器電阻值;
用布完全包住感知器使它完全無光線時,應為 O.L (電阻無限大),
用強光照射感知器時,約為 10KΩ,緩慢移開光源時,電阻值應緩慢變大。

171
故障碼
壓縮機鎖定感知器線路故障
22

說明:
壓縮機後方裝有一只轉速感知器,它將轉速信號送至空調面板,空調面板將該信號
與引擎轉速比較,經由計算來判斷壓縮機是否打滑,如果發生打滑則空調面板會切
斷壓縮機的運轉。

排除方法:
1. 參考上圖檢查感知器線路。
2. 發動引擎並打開冷氣,量測壓縮機接頭第 1 PIN 與第 2 PIN,應有感知器輸出的
信號波型,如下圖。

172
故障碼
冷媒雙壓力開關線路故障
23

排除方法:
1. 檢查感知器線路,參考線路圖。
2. 跨接壓力開關第 1 與第 4 PIN,檢查冷氣是否作動正常

173
故障碼
溫度混合閥門位置感知器線路故障
31

排除方法:
1. 量測作動器第 1 與第 2 PIN,
應有 5V 感知器電源供應。

2. KEY ON,用手扳動閥門桿,
量測作動器第 3 PIN,應該有
0.5 – 4.5VDC 的電壓變化。

3. 拆開感知器接頭,用手扳動閥
門桿,量測作動器第 3 PIN 與
第 2 PIN 之間,應該有
3.8 – 1.45KΩ 的電阻變化。

4. 將 12V 送入作動器 PIN 4 與


PIN 5,應可觀察到閥門的作
動。

174
故障碼
風向閥門位置感知器線路故障
33

排除方法:
2. 1. 量測作動器第 1 與第 2 PIN,
應有 5V 感知器電源供應。

2. KEY ON,用手扳動閥門桿,
量測作動器第 3 PIN,應該有
0.5 – 4.5VDC 的電壓變化。

3. 拆開感知器接頭,用手扳動閥
門桿,量測作動器第 3 PIN 與
第 2 PIN 之間,應該有
0.5 – 6.8KΩ 的電阻變化。

175
故障碼
溫度混合閥門馬達線路故障
41

排除方法:
1. 發動引擎打開空調系統,將溫度設定由最冷調到最熱,再從最熱調到最冷,量
測閥門作動器 PIN 4 與 PIN 5,電壓應由 12V 降至 0V,再從 0V 升至 12V,這
樣即表示空調電腦送至作動器的信號正常。
2. 實施上個操作時注意觀察閥門機構是否作動。
3. 亦可拆開接頭直接供應 12V 電源至閥門馬達第 4 PIN (紅/白),第 5 PIN (藍) 搭
鐵,再反向供應,12V 電源至閥門馬達第 5 PIN,第 4 PIN 搭鐵,閥桿應該平穩
的順轉再逆轉到死點。

176
故障碼
風向閥門馬達線路故障
43

排除方法:
1. 發動引擎打開空調系統,將溫度設定由最冷調到最熱,再從最熱調到最冷,量
測閥門作動器 PIN 4 與 PIN 5,電壓應由 12V 降至 0V,再從 0V 升至 12V,這
樣即表示空調電腦送至作動器的信號正常。
2. 實施上個操作時注意觀察閥門機構是否作動。
3. 亦可拆開接頭直接供應 12V 電源至閥門馬達第 4 PIN (紅/黑) ,第 5 PIN (黃/黑)
搭鐵,再反向供應,12V 電源至閥門馬達第 5 PIN,第 4 PIN 搭鐵,閥桿應該平
穩的順轉再逆轉到死點。

177
玖、修護技術規格
引擎一般規格

引擎型式 1ZZFE 3ZZFE

汽缸排列型式

排氣量 1,794 c.c. 1,598 c.c.

缸徑 / 行程 79.0×91.5 (mm) 79.0×81.5 (mm)

汽門類型 DOHC 16V + VVTi 進氣凸輪軸可變正時機構


怠速 700±50 rpm

點火順序 1、3、4、2
點火正時 10 – 18°BTDC
壓縮比 10.0
壓縮壓力 標準189 psi (13.3 kgf/cm²),差異極限14 psi (1.0 kgf/cm²)

進氣門間隙 0.15 – 0.25 mm (0.006 – 0.010 in.) 冷引擎時測量


排氣門間隙 0.25 – 0.35 mm (0.010 – 0.014 in.) 冷引擎時測量
火星塞型式 Denso K16R-U11 或 NGK BKR5EYA-11
火星塞電極間隙 1.1 mm (0.043 in.)
燃油壓力 40 – 50 psi (3.1-3.5 kgf/cm²)
高於 4.3 psi (0.3 kgf/cm²) (怠速)
機油壓力
43 – 78 psi (3.0 – 5.5 kgf/cm²) (3000 rpm.)
10W/30 或 10W40,SJ/A1 – 98
引擎機油 含機油濾清器容量3.7公升
不含機油濾清器容量3.5公升

178
引擎大修主要螺栓鎖緊扭力

項目 鎖緊扭力
1). 鎖緊 25 Nm (18.4 ft.lbf)
汽缸蓋 2). 鎖緊至 49 Nm (36 ft.lbf)
3). 順時鐘方向 + 90°
1). 標記 No.1 的鎖緊至 23 Nm (17 ft.lbf)
凸輪軸承蓋
2). 標記 No.3 的鎖緊至 13 Nm (10 ft.lbf)
連桿大端軸承蓋 1). 鎖緊 20 Nm (15 ft.lbf)
(小波斯) 2). 順時鐘方向 + 90°
1). 鎖緊 22 Nm (16 ft.lbf)
曲軸主軸承蓋 2). 鎖緊至 44 Nm (32 ft.lbf)
(大波斯) 3). 順時鐘方向 + 45°
4). 順時鐘方向 + 45°
曲軸皮帶盤 1). 鎖緊至 138 Nm (102 ft.lbf)

凸輪軸鏈輪盤 1). 鎖緊至 54 Nm (40 ft.lbf)

飛輪 (驅動板) 1). 鎖緊至 88 Nm (65 ft.lbf)

179
冷卻與空調系統規格

冷卻風扇耗電標準電流 10 – 16A

冷卻風扇低速電阻 1.17 – 1.43 Ω

節溫器開啟溫度 80 – 84 °C
節溫器閥門升程 95 °C 時高於 10 mm
水箱蓋釋放閥開啟壓力 10.7 – 14.9 psi (0.7 – 1.0 kgf/cm²)
冷卻水容量 7.5 公升
冷媒定量充填 530 ± 30 g

壓縮機電阻值 165 – 205 Ω


更換冷凝器 40 c.c.

冷凍油 (ND – OIL 8) 添加量 更換蒸發器 40 c.c.


更換壓縮機 120 c.c.

點火系統規格

DENSO K16R – U11


火星塞型號
NGK BKR5EYA - 11

火星塞電極間隙 1.1 mm (0.043 in.)

火星塞鎖緊扭力 25 Nm (18 ft.lbf)

曲軸位置感知器電阻值 1630 – 2740 Ω (冷車時)

凸輪軸位置感知器電阻值 835 – 1400 Ω (冷車時)


點火正時 10 – 18°BTDC

180
變速箱修護規格 (U341E)

怠速 (700±50 rpm)

D檔 54 – 60 psi (3.8 – 4.2 kgf/cm²)


R檔 85 – 100 psi (6.0 – 7.0 kgf/cm²)
管路壓力
失速 (2300±200 rpm)
D檔 164 – 178 psi (11.5 – 12.5 kgf/cm²)
R檔 256 – 284 psi (18.0 – 20.0 kgf/cm²)
N – D < 1.2 秒
入檔延遲時間
N – R <1.5 秒
1 → 2 (節氣門全開) 55 – 62 km/h
2 → 3 101 – 113 km/h

3 → OD 158 – 172 km/h

3 → OD (節氣門全開) 33 – 38 km/h
D
OD → 3 152 – 166 km/h

換檔 3 → 2 96 – 107 km/h

時機 2 → 1 43 – 48 km/h
1 → 2 (節氣門全開) 55 – 62 km/h
2
3 → 2 101 – 113 km/h

2 → 1 43 – 49 km/h

L 3 → 2 (節氣門全開) 101 – 113 km/h


檔 2 → 1 47 – 53 km/h
3 檔 ON (節氣門開度 5%) 95 – 107 km/h
鎖 (O/D
OFF (節氣門開度 5%) 92 – 103 km/h
定 OFF)
點 ON (節氣門開度 5%) 71 – 78 km/h
O/D
OFF (節氣門開度 5%) 63 - 69 km/h

181
變速箱修護規格 (A245E / A246E)

怠速 (700±50 rpm)

D檔 53 – 59 psi (3.7 – 4.1 kgf/cm²)


R檔 92 – 111 psi (6.5 – 7.8 kgf/cm²)
管路壓力
失速 (2300±200 rpm)
D檔 113 – 129 psi (7.9 – 9.1 kgf/cm²)
R檔 228 – 275 psi (16.0 – 19.3 kgf/cm²)
N – D < 0.7 秒
入檔延遲時間
N – R <1.2 秒
1 → 2 (節氣門全開) 52 – 60 km/h
2 → 3 100 – 110 km/h

3 → OD 134 – 150 km/h

3 → OD (節氣門全開) 32 – 39 km/h
D
OD → 3 127 – 142 km/h

換檔 3 → 2 90 – 100 km/h

時機 2 → 1 40 – 47 km/h
1 → 2 (節氣門全開) 52 – 60 km/h
2
3 → 2 96 – 106 km/h

2 → 1 40 – 47 km/h

L
2 → 1 47 – 53 km/h

3 檔 ON (節氣門開度 5%) 59 – 67 km/h


鎖 (O/D
OFF (節氣門開度 5%) 52 – 60 km/h
定 OFF)
點 ON (節氣門開度 5%) 59 – 67 km/h
O/D
OFF (節氣門開度 5%) 52 - 60 km/h

182
冷卻/潤滑/剎車規格

分類 容量 等級
冷卻系統 6.5 公升 油性或半油性添加劑

含濾清器 3.7 公升
引擎機油 API SJ 10W/30 或 10W/40
不濾清器 3.5 公升

大修放乾重新添加 6.85 公升
U341E 變速箱
保養換油 2.9 公升 T-IV 型 式 專 用 變 速 箱 油 或

A245E/A246E 大修放乾重新添加 7.3 公升 DEXRON III / MERCON ®

變速箱 保養換油 3.0 公升


剎車油 - DOT 3 或 DOT 4

183
輪胎規格 / 前輪定位

30 psi (市區)
輪胎尺寸 185/70 R14 88H
胎壓規格 36 psi (高速)
(冷胎時) 30 psi (市區)
輪胎尺寸 195/60 R15 88V
36 psi (高速)
總和前束 0° ± 0.2° (0.0 ± 2.0 mm)
齒條端長度差值 < 1.5 mm
前輪定位 外傾角、內傾角 -0.52° ± 0.75°
內、外傾角左右誤差 < 0.75°
後傾角 11.32° ± 0.75°
後傾角左右誤差 < 0.75°

184
TOYOA COROLLA ALTIS 元 件 位 置 圖

185
引擎室保險絲盒

186
車內元件

187
車頂元件

188
引擎室保險絲 / 繼電器盒 (左前避震器處)

189
手套箱繼電器盒 (手套箱內側)

190
引擎室#5 保險絲 / 繼電器盒 (右前避震器處)

191
ABS 保險絲 / 繼電器盒 (右前避震器)

192
儀表板左下方保險絲盒 1/2

193
儀表板保險絲盒 2/2

194
引擎室元件位置圖

A1 A/C 車外溫度感知器 B12 剎車作動器


A3 壓縮機離合器與鎖定感知器 B13 剎車作動器
A4 A/C 雙壓力開關 C1 凸輪軸位置感知器
A5 ABS 作動器與電腦 C2 凸輪軸可變正時控制電磁閥
A6 ABS 左前輪速感知器 C3 曲軸位置感知器
A7 ABS 右前輪速感知器 E1 變速箱電磁閥
A8 空氣流量計 E2 引擎水溫感知器 (EFI)
A9 左前氣囊感知器 E3 引擎機油壓力開關
A10 右前氣囊感知器 E14 引擎蓋開關
A11 發電機 F1 左角燈
A12 發電機 F2 右角燈
B2 剎車液面警告開關 F3 左前霧燈
B11 剎車增壓電磁閥 F4 右前霧燈

195
F5 左前方向燈 J1 線路接頭
F6 右前方向燈 J22 線路接頭
F7 雨刷馬達 J23 線路接頭
F12 左側邊方向燈 K1 爆震感知器
F13 右側邊方向燈 N1 檔位開關
H11 左遠光燈 N2 點火雜訊濾波器
H12 左近光燈 P2 動力轉向機油壓力開關
H13 右遠光燈 R1 冷卻風扇馬達
H14 右近光燈 R2 冷卻風扇低速電阻
H15 喇叭 S1 車速感知器(連接至儀表板,3 PIN)
I1 第 1 缸點火線圈 S2 啟動馬達
I2 第 2 缸點火線圈 S3 啟動馬達
I2 第 3 缸點火線圈 T1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I4 第 4 缸點火線圈 T2 被動渦輪轉速感知器 (變速箱)
I5 第 1 缸噴油嘴 U2 左前超音波感知器
I6 第 2 缸噴油嘴 U3 右前超音波感知器
I7 第 3 缸噴油嘴 V2 活性碳罐電磁閥
I8 第 4 缸噴油嘴 W1 雨刷噴水馬達
I9 怠速控制電磁閥 - -

196
儀表板元件線束位置圖 1/2

A16 空調放大器 A31 煙灰缸照明燈


A17 空調風速控制晶體 (恆溫空調) A34 空調面板 (手動空調)
A18 蒸發器溫度感知器 A35 自動燈光控制感知器
A19 車內溫度感知器 B4 鼓風機馬達
A20 陽光感知器 B5 鼓風機電阻 (手動空調)
A22 空調進氣伺服馬達 B6 鼓風機開關
A23 空調混合風門伺服馬達 B8 駕駛座安全帶扣開關
A24 空調通風模式伺服馬達 C4 點煙器
A24 空調通風模式伺服馬達 C5 點煙器照明燈
A26 氣囊電腦 / 感知器總成 C6 數字鐘
A28 乘客座氣囊 C7 儀表板
A29 駕駛座氣囊 C8 綜合開關
A30 天線放大器 C9 綜合開關

197
C10 行動電話插座 E7 引擎電腦
C11 空調面板 (恆溫空調) E8 引擎電腦
C12 空調面板 (恆溫空調) E9 引擎電腦
C13 駐車輔助系統電腦 E15 變速箱換檔模式開關
C14 儀表板 F14 前霧燈繼電器
D1 OBDII 診斷接頭 H5 危險警告燈開關
D13 二極體 (乘客側室內燈用) H6 含氧感知器 (排氣管上)
D16 二極體 (TVSS 防盜系統用) H8 鼓風機繼電器
E6 引擎電腦 H9 喇叭開關

198
儀表板元件線束位置圖 2/2

I10 點火開關照明燈 J30 線路接頭


I11 點火開關 J31 線路接頭
I12 線路接頭 J32 線路接頭
J2 線路接頭 J33 線路接頭
J12 線路接頭 J34 線路接頭
J13 線路接頭 J35 線路接頭
J14 線路接頭 J36 線路接頭
J24 線路接頭 O1 O/D 開關
J25 線路接頭 P3 手剎車開關
J26 線路接頭 R3 音響主機
J27 線路接頭 R4 音響主機
J28 線路接頭 R5 遙控後視鏡開關
J29 線路接頭 R15 音響主機
I10 點火開關照明燈 R16 音響主機

199
R17 後霧燈開關 S14 轉向感知器
R18 後窗除霧開關 S15 短路接頭
S4 防盜指示燈 (SECURITY) T3 晶片鑰匙放大器
S5 排檔鎖控制開關 T4 方向燈閃光繼電器
S5 排檔鎖控制開關 T7 行動電話免持聽筒麥克風
S7 剎車燈開關 T8 電話接收器與音響喇叭繼電器
S8 排檔桿照明燈 T9 電話接收器與音響喇叭繼電器
S9 ABS/VSC 蜂鳴器 T10 防盜電腦
S10 ABS 電腦 T12 防盜繼電器
S11 ABS 電腦 T13 循跡控制開關
S12 ABS 電腦 U1 開鎖警報開關
S13 ABS 電腦 Y1 搖擺感知器

200
車身元件線束

A32 左後 ABS 輪速感知器 D15 右前車門禮儀燈


A33 右後 ABS 輪速感知器 F9 左前喇叭
B14 左倒車燈 F10 右前喇叭
B15 右倒車燈 F11 燃油泵與燃油位計
C15 CD 換片機 H10 第三剎車燈
D5 左前車門開關 I13 車內燈
D6 右前車門開關 J37 線路接頭
D7 左後車門開關 J38 線路接頭
D8 右後車門開關 J39 線路接頭
D9 右前中控馬達 L1 左牌照燈
D10 左前中控馬達、門鎖偵測開關 L2 右牌照燈
D11 左後中控馬達 L3 行李箱燈開關
D12 右後中控馬達 L4 行李箱燈
D14 左前車門禮儀燈 M1 天窗開關與繼電器

201
M2 天窗馬達與定位開關 R11 後窗除霧器
N3 雜訊濾波器 (後窗除霧用) R13 左後視鏡
P4 個人室內燈 R14 右後視鏡
P5 右前電動窗開關 R19 後霧燈
P6 左後電動窗開關 R20 左後喇叭
P7 右後電動窗開關 R21 右後喇叭
P8 電動窗主開關 T5 左前高音喇叭
P9 左前電動窗馬達 T6 右前高音喇叭
P10 右前電動窗馬達 T14 安全帶電磁閥
P11 左後電動窗馬達 T15 防盜喇叭
P12 右後電動窗馬達 U4 左中後駐車超音波感知器
R6 左後燈總成 U5 左後駐車超音波感知器
R7 右後燈總成 U6 右中後駐車超音波感知器
R10 後窗除霧器 U7 右後駐車超音波感知器

202
TOYOTA COROLLA ALTIS 系 統 線 路 圖

TOYOTA 車系專用線色對照表

線色 代號 原文
黑 B BLACK
棕 BR BROWN
藍 L BLUE
綠 G GREEN
灰 GR GRAY
淺綠 LG Light GREEN
橙 O ORANGE
粉紅 P PINK
紅 R RED
紫 V VIOLET
白 W WHITE
黃 Y YELLOW

203
電源分配系統線路圖 1/2

204
電源分配系統線路圖 2/2

205
啟動與點火系統線路圖

206
充電系統與後窗除霧線路圖

207
晶片防盜與引擎系統線路圖

208
引擎系統線路圖

209
頭燈與自動燈光系統線路圖

210
頭燈與倒車燈系統線路圖

211
尾燈與後霧燈線路圖

212
照明系統線路圖

213
方向燈與危險警告燈線路圖

214
剎車燈與喇叭線路圖

215
車內燈光線路圖 1/2

216
車內燈光線路圖 2/2

217
前霧燈,鑰匙與燈光提醒

218
ABS 附 VSC 系統線路圖 1/2

219
ABS 附 VSC 系統線路圖 2/2

220
ABS 系統未配備 VSC 系統線路圖

221
氣囊系統線路圖

222
變速箱系統線路圖 1/2

223
變速箱系統線路圖 2/2

224
雨刷系統線路圖

225
中控門鎖系統線路圖

226
TVSS 防盜系統線路圖

227
遙控後視鏡系統線路圖

228
電動窗系統線路圖

229
天窗、排檔鎖系統線路圖

230
點煙器、數字鐘、安全帶電磁閥線路圖

231
駐車輔助系統線路圖

232
免持聽筒行動電話系統

233
音響與導航系統線路圖

234
音響系統線路圖

235
儀表板系統線路圖 1/2

236
儀表板系統線路圖 2/2

237
冷卻風扇系統線路圖

238
恆溫空調系統線路圖 1/2

239
恆溫空調系統線路圖 2/2

240
手動空調系統線路圖 1/2

241
手動空調系統線路圖 2/2

242
附錄 A:
應用資料 – 扭力單位快速換算表
牛頓 - 米 呎 - 磅 牛頓 - 米 呎 - 磅 牛頓 - 米 呎 - 磅
Nm lb ft Nm lb ft Nm lb ft
10 7.4 37 27 64 47
11 8.1 38 28 65 48
12 8.9 39 29 66 49
13 9.6 40 30 67 49
14 10.3 41 30 68 50
15 11.1 42 31 69 51
16 11.8 43 32 70 52
17 12.5 44 32 71 52
18 13.3 45 33 72 53
19 14.0 46 34 73 54
20 14.8 47 35 74 55
21 15.5 48 35 75 55
22 16.2 49 36 76 56
23 17.0 50 37 77 57
24 17.7 51 38 78 58
25 18.4 52 38 79 58
26 19.2 53 39 80 59
27 20.0 54 40 81 60
28 20.6 55 41 82 60
29 21.4 56 41 83 61
30 22.1 57 42 84 62
31 23 58 43 85 63
32 24 59 44 86 63
33 24 60 44 87 64
34 25 61 45 88 65
35 26 62 46 89 66
36 27 63 46 90 66

243
附錄 B:
應用資料 – 長度單位與壓力單位快速換算表

長度 壓力

mm inch bar Lb/in²


0.05 0.00197 1.0 14.5
0.06 0.00236 1.1 16.0
0.07 0.00276 1.2 17.5
0.08 0.00315 1.3 19.0
0.09 0.00354 1.4 20.5
0.1 0.00394 1.5 22.0
0.2 0.00787 1.6 23.0
0.3 0.01181 1.7 24.5
0.4 0.01575 1.8 26.0
0.5 0.01969 1.9 27.5
0.6 0.02362 2.0 29.0
0.7 0.02756 2.1 30.5
0.8 0.03150 2.2 32.0
0.9 0.03543 2.3 33.5
1 0.03937 2.4 35.0
2 0.07874 2.5 36.0
3 0.11811 2.6 37.5
4 0.15748 2.7 39.0
5 0.19685 2.8 40.5
6 0.23622 2.9 42.0
7 0.27559 3.0 43.5
8 0.31496 3.1 45
9 0.35433 3.2 46.5
10 0.39370 3.3 48.0

244
附錄 C

應用資料 – TOYOTA 車輛線路圖標準線色對照表

線色 代號 原文
黑 B BLACK
棕 BR BROWN
藍 L BLUE
綠 G GREEN
灰 GR GRAY
淺綠 LG Light GREEN
橙 O ORANGE
粉紅 P PINK
紅 R RED
紫 V VIOLET
白 W WHITE
黃 Y YELLOW

● 各廠家使用之線色代號大同小異,讀者宜熟記線色英文代號,以利電器系統故
障排除作業,或將本表影印置於桌面,方便隨時對照。

24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