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主要考点梳理
一、文言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1.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
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二、文言翻译的方法
留、调、补、贯、删、换
1、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
2、换: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3、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4、补: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
5、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6、贯: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1、留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
句读了。
题面:
(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总结: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① 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② 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③ 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④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2、删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题面:
(1)夫战,勇气也。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总结: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如:
“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

第1页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语气助词)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

3、换
题面: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璧有瑕,请指示王
(5)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总结: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或词的结构古今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
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4、调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
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题面:
(1)甚矣,汝之不惠。
(2)何陋之有?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还自扬州。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夫晋,何厌之有?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8)“甚矣,汝之不惠!”

总结: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5、补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题面:
(1)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竖子,不足与谋。
(4)今以钟磬置水中。
(5)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6)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6、贯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
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题面: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第2页
(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可意译为“鄙人”或“您的仆人”)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文言文翻译备考提示:
1、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2、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3、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4、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5、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6、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金题精讲
题一: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课后拓展练习
注:此部分为老师根据本讲课程内容为大家精选的课下拓展题目,故不在课堂中讲解,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练习
并对照详解进行自测.

题一:翻译下列句子: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题二:翻译下列句子:
(1)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题三:翻译下列句子:
(1)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举孝廉不行。
(5)穷且益坚。
(6)蟪蛄而不知春秋。

题四:翻译下列句子:
(1)吾谁欺?欺天乎?
(2)何为不去也?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赵氏求救于齐。
(5)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第3页
(8)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矣。

题五:翻译下列句子:
(1)委命下吏。
(2)鞣以为轮。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5)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题六:翻译下列句子: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第4页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讲义参考答案
主要考点梳理
1、
(1)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2)陈胜是阳城县人,字涉。
2、
(1)译:打仗,是靠勇气的。
(2)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
(3)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3、
(1)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2)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的意见。
(3)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
(4)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5)译: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要治疗他们……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使它们保全。(为动用法,使动
用法)
(6)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响应他,都带者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名词作状语)
4、
(1)调:汝之不惠甚矣(主谓倒装)
译:你太不聪明了。
(2)调:有何陋?(宾语前置)
译:有什么简陋呢?
(3)调: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定语后置)
译: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
(4)调:自扬州还。(状语后置)
译:我从扬州回来。
(5)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6)译:有什么满足的?
(7)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8)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5、
(1)补: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
(2)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
(3)补: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
(4)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省略介词)
(5)补:(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人)无御之者。
(6)补: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曰:“(廉颇)不若(秦王)也。”
6、
(1)译:太史公、像牛马一般的仆役,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2)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金题精讲
题一:
(1)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 ,
有不好的时候。
(2)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课后拓展练习

第5页
题一:
(1)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2)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
详解:(1)地名不翻译,直接留下来。(2)人名不翻译。
题二:
(1)唉!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不知道断句,不解决疑惑。
详解:(1)“之”“也”都是助词无义不翻译,直接删去。(2)“之”助词不译。
题三:
(1)蔺相如走上前进献缶,趁机跪着请求秦王击打。
(2)我离开父母亲戚来侍奉您的原因。
(3)汉朝的皇帝是我的长辈啊。
(4)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
(5)境遇艰难而意志应越发坚定。
(6)蟪蛄不知道一年中的四季。
详解:(1)“前进”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古义,“走上前进献”的意思。(2)“亲戚”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古义“父母兄
弟”的意思。(3)“丈人”是古今异义,这里是“长辈”的意思。(4)“不行”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古义“不应荐”的意思。
(5)“穷”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取古义是“境遇艰难”的意思。(6)“春秋”古今异义,在这里是古义,是“四季”的意思。
题四:
(1)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
(2)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3)千里马,吃一顿可能吃尽一石粟。
(4)赵国向齐国求救。
(5)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
(6)背对着青天,没有什么可以阻碍的。
(7)五亩的住宅,用桑树种在它的周围。
(8)(我的娘子)死的时候以嫁人时的衣服来收敛她,可见我多么贫穷啊。
详解:(1)“谁”做“欺”的宾语,前置了,翻译时要调到“欺”之后。( 2)疑问代词“何”做“为”的宾语,翻译时调到
“为”的后面。(3)“千里”修饰“马”属定语后置,翻译时要调到“马”之前。(4)“于齐”是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了,翻
译时要调到“求救”前。(5)“来”做“四方之士”的定语,属于定语后置,翻译时应该调到前面去。(6)“之”做“夭阏”的
宾语,提前了,翻译时调回到“夭阏”的后面。(7)介词结构“以桑”做动词“树”的状语。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到谓语的前
面。(8)“甚矣吾贫可知矣”正常语序应为“吾贫甚矣”,翻译时要调整。
题五:
(1)(百越之君)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
(2)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
(3)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4)(村人)看见渔人,(村人)吃了一惊,问他是从哪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5)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哪一个更快乐?”齐王说:“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与人一起欣赏
音乐快乐。”
详解:(1)原文省略了主语,应该补为(百越之君)委命下吏。(2)原句省略了介词宾语,应该先补为“鞣以(之)为轮”再翻
译。(3)原句省略了介词,应该先补为“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4)原文省略了主语,应该先补为“(村
人)见渔人,(村人)乃大惊,(村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再翻译。(5)原文省略了主语,应该先补为(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独乐乐)不若与人。”再进行翻译。
题六:
(1)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的官员。
(2)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详解:(1)“缙绅”是借代的修辞,应该把“缙绅”译为“官员”。(2)“坚”“锐”是借代的修辞,要根据它所代指的特点来
译。

第6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