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BCN 3093 散文

单元六 赋选读

赋选读

王粲《登楼赋》 苏轼《前赤壁赋》

A. 王粲《登楼赋》

1. 原文
登兹(1)楼(2)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3)。揽斯宇之所处 (4)兮,实显敞而寡仇 (5)。挟清漳之通浦
(6)
兮,倚曲沮之长洲(7)。背坟衍之广陆(8)兮,临皋隰之沃流(9)。北弥陶牧(10),西接昭丘(11)。华实蔽
野(12),黍稷盈畴(13)。虽信美(14)而非吾土(15)兮,曾何足以少留(16)!
遭纷浊而迁逝兮 (17),漫逾纪以迄今 (18)。情眷眷(19)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20)?凭(21)轩槛以遥
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22)。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23)。路逶迤以修迥兮 (24),川既漾而济深 (25)。
悲旧乡之壅隔兮 (26),涕横坠而弗禁 (27)。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28)。钟仪幽而楚奏兮 (29),庄
舄显而越吟(30)。人情同于怀土兮(31),岂穷达而异心(32)?
惟日月之逾迈兮 (33),俟河清其未极 (34)。冀王道之一平 (35)兮,假高衢而骋力 (36)。惧匏瓜之徒悬 (37)兮,
畏井渫之莫食(38)。步栖迟以徙倚(39)兮,白日忽其将匿(40)。风萧瑟而并兴(41)兮,天惨惨而无色(42)。兽狂顾
以求群(43)兮,鸟相鸣而举翼(44)。原野阒其无人(45)兮,征夫行而未息(46)。心凄怆以感发(47)兮,意忉怛而憯
恻(48)。循阶除而下降(49)兮,气交愤于胸臆(50)。夜参半而不寐(51)兮,怅盘桓以反侧(52)。

2. 注释

(1)

(2) 兹:此。 (10) 临皋(gāo)隰(xJ)之沃流:楼南市地势低洼


(3) 麦城楼(在现在湖北当阳东南) 的低湿之地.临,面临,指南面.皋隰,水边低洼
之地.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
(4) 销忧:解除忧虑。
(11) 北弥陶牧:北楼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
(5) 斯宇之所处:指这座楼所处的环境。
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6) 实显敞而寡仇:此楼的宽阔敞亮很少能有与
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牧,郊外。湖
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敌。
北江陵西有他陶朱公墓,故称陶牧。
(7) 挟清漳之通浦: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挟,
(12) 昭丘:楚昭王德坟墓,在当阳郊外。
带。清障,指漳水,发源于湖北南漳,流经
(13) 华实蔽野:(放眼望去)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
当阳,与沮水会合,经江陵注入长江。通浦,
华,同”花”。
两条河流相通之处。
(14) 黍(shW)稷(jL)盈畴:农作物遍布田野。黍稷
(8) 倚曲沮之长洲:弯曲的沮水中间是一块长形
泛指农作物。
陆地。倚,靠。曲沮,弯曲的沮水。沮水发
源于湖北保康,流经南漳。当阳,与漳水会 (15) 信美:确实美。
合。长洲,水中长形陆地。 (16) 吾土: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9) 背坟衍之广陆:楼北是地势较高的广袤原野。 (17) 曾何足以少留:曾不能暂居一段。曾,竟。
背,背靠,指北面。坟,高。衍,平。广陆, (18) 遭纷浊而迁逝: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纷
广袤的原野。 浊,纷乱混浊,比喻乱世.

1
BCN 3093 散文
(19) 漫逾纪以迄今:这种流亡生活已超过了十二 (36) 冀王道之一平:希望国家统一安定。冀,希
年。逾,超过。纪,十二年。迄今,至今。 望。
(20) 眷眷(juàn) :形容念念不忘。 (37) 假高衢(qú)而骋力: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
(21) 孰忧思之可任:这种忧思谁能经受的住呢? 负。假,凭借。高衢:大道。
任,承受。 (38) 惧匏(páo)瓜之徒悬: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被
(22) 凭,倚,靠。 白白地挂在那里。《论语·阳货》:“吾岂
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23) 开襟:敞开胸襟。
(39) 畏井渫(xiè)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却没有
(24) 蔽荆山之高岑(cén):高耸的荆山挡住了视线。
人来打水吃。渫,淘井。《周易·井卦》:
荆山,在湖北南漳。高岑:小而高的山。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25) 路逶迤(wēiyí)而修迥:道路曲折漫长。修,
(40) 步栖(qī)迟以徙倚:在楼上漫步徘徊。栖迟 ,
长。迥,远。
徙倚都有徘徊、漫步义。
(26) 川既漾而济深:河水荡漾而深,很难渡过。
(41) 白日忽其将匿(nì):太阳将要沉没。匿,隐
这两句是说路远水长归路艰难。
藏。
(27) 悲旧乡之壅(yōng)隔兮:想到与故乡阻塞隔
(42) 风萧瑟而并兴:林涛阵阵,八面来风。萧瑟,
绝就悲伤不已。壅,阻塞。
树木被风吹拂的声音。并兴,指风从不同的
(28) 涕横坠而弗禁:禁不住泪流满面。涕,眼泪。
地方同时吹起。
弗禁,止不住。
(43) 天惨惨而无色:天空暗淡无光。
(29)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据
(44) 兽狂顾以求群:野兽惊恐地张望寻找伙伴。
《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
狂顾:惊恐地回头望。
在陈、蔡绝粮时感叹:“归欤,归欤!”尼
父,指孔子。 (45) 鸟相鸣而举翼:鸟张开翅膀互相地鸣叫。
(30) 钟仪幽而楚奏兮:指钟仪被囚,仍不忘弹奏 (46) 原野阒(qù)其无人:原野静寂无人。阒,静
家乡的乐曲。《左传•成公九年》载,楚人钟 寂。
仪被郑国作为俘虏献给晋国,晋侯让他弹琴, (47) 征夫行而未息:离家远行的人还在匆匆赶路。
晋侯称赞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31) 庄舄(xì)显而越吟:指庄舄身居要职,仍说 (48) 心凄怆以感发:指自己为周围景物所感触,
家乡方言。《史记·张仪列传》载,庄舄在 不禁觉得凄凉悲怆。
楚国作官时病了,楚王说,他原来是越国的 (49) 意忉怛(dāo)而憯(cǎn)恻:指心情悲痛,
穷人,现在楚国作了大官,还能思念越国吗? 无限伤感。这两句为互文。憯,同惨。
便派人去看,原来他正在用家乡话自言自语。
(50) 循阶除而下降:沿着阶梯下楼。循,沿着。
(32) 人情同于怀土兮:人都有怀念故乡的心情。 除,台阶。
(33) 岂穷达而异心:哪能因为穷困和腾达就不同 (51) 气交愤于胸臆:胸中闷气郁结,愤懑难平。
了呢?
(52) 夜参半而不寐:即直到半夜还难以入睡。
(34) 惟日月之逾迈兮:日月如梭,时光飞逝。惟,
(53) 怅盘桓以反侧:惆怅难耐,辗转反侧。盘桓,
发语词,无实义。
这里指内心的不平静。
(35) 俟(sì)河清其未极: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
那一天。俟,等待。河,黄河。未极,未至。
3. 译文
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
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
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重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
陵墓。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
逗留。

2
BCN 3093 散文
(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心中思念故
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
敞开衣襟。(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道路弯弯
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
发出过“归欤”的叹息。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仕楚)做了大官虽在并呻
吟却还发出越地的声音。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
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
担心像葫芦瓢一样徒然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无人饮用。漫步游息徘徊,太阳很快就下
山了。(接着)刮起了萧瑟的寒风,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野兽慌忙地左顾右盼寻找兽群,鸟雀也纷
纷鸣叫着展翅高飞。原野一片寂静没有游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且感伤 ,
心中也充满了忧伤和悲痛。(于是)沿着台阶走下楼来,心中却气愤难平。(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 ,
惆怅徘徊翻来覆去睡不着。

4. 作者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
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
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
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
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
王粲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
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幕府名士。优越的家庭条件,加
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
等作品。当时,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
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
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我国古代幕府中的一
名佼佼者。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
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就《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著名的文学典籍《昭明
文选》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5. 文体介绍
赋:是诗的体制之一,亦是介于诗于散文之间的文体。《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体摹物象,抒写情志)也。……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刘向云 :
明不歌而颂(不合乐谱而,歌唱而出诸口语以朗诵)。班固称:古诗之流也。要言之,赋是:华采繁盛,
文体扩展,主文谲谏,曲合讽义之长篇朗诵诗。
它渊源于《诗经》,拓展于楚辞,两汉以降,始确立文学地位。赋的内涵与结构,迅速扩及多面。溯
自荀子,下至王粲,各具胜场。由西汉至三国,赋已大变,“体物”渐少。“写志”愈多。《登楼赋》是
一篇沉痛凄婉的抒情文。

6. 主题思想
本文是王粲滞留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赋中塑造了一位动乱离人的形象,抒发了因久客他乡,才能
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怀乡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 ,
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7. 内容大意

3
BCN 3093 散文
全文按“忧思”感情的逐步发展和层层深化,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初步透露心中隐含的忧思,确定了全篇的抒情基调。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把握全文结构的关键所在。首句中的“望”字,登楼时外在行
为的眼目,统摄了三段中的景物描写部分,说文中的写景,均为“望”中所见。次句中的“忧”字,是作
者内心情感的眼目,统摄了三段中的抒情部分。从“览斯宇之所处兮”到“黍稷盈畴”,是写景,承
“望”字而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二句,是抒情,承“忧”字而来。
第二段:抒发思乡欲归之情,集中表达了内心沉重的忧思。
开头四句,从上段“非吾土”转到抒发怀乡之情。“凭轩槛以遥望兮”一句中的“望”字,引出下面
的山高水长之景,把景物化为情思,目的仍在倾诉思念家乡的感情。
第三段:揭示忧思的政治内涵,完成了全篇的抒情主题。
思乡之情,自然过渡到抒发政治感慨,从怀念家乡推进到怀才不遇。

8. 艺术特色
1 篇幅短小
《登楼赋》体制小,全文仅三段,三段一段一韵,以白昼、黄昏、深夜的时间转移和登楼、览观、下
楼活动先后为序,依次描述,逐层扩展。
2 借用典故
此赋是作者有感而发,赋中所用的典故与作者的身世遭际相吻合,因而自然贴切,毫无铺陈堆砌之感。
“仲尼叹归”、“钟仪楚奏”、“庄舄越吟”形象地道出了人们思乡的普遍心理,“河清未至”、“匏瓜
徒悬”、“井渫不食”含蓄而准确地表达了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的忧虑。这些典故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大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3 形式和内容前后相应,首尾相连
以登楼游览的活动为顺序,以“忧”字贯穿全篇。开头写“登兹楼以四望”,结尾点出“循阶除而下
降”;登楼希望借览胜以“消忧”,下楼反而“气交愤于胸臆”,前后照应,首尾相连,形式与内容和谐
一致,构成徘徊俯仰、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
4 铺陈排比
“赋者,铺也。”赋体在表现上的特点;就是善于铺陈排比事物。本文中的景物描写,用的都是铺陈
手法,句式上是排比。如“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四句,分
别从东、西、北、南四方铺陈排比,一句一个方位,一个画面,既概括,又形象。这种铺陈,不像汉代大
赋那样面面俱到、堆砌累叠、呆板冗长,也体现了抒情小赋的特点。
5 通篇用韵,以尤韵、侵韵、职韵三易其韵。
第一段从「登兹楼以四望兮」到「曾何足以少留」止,共十四句,隔句押韵,韵脚是「忧、仇、洲、
流、丘、畴、留」七个字,都是广韵下平声尤韵。
第二段从「遭纷浊而迁逝兮」到「岂穷达而异心」止,共十八句,韵脚是「今、任、襟、岑、深、禁、
音、吟、心」九个字,都是广韵下平声侵韵。
第三段从「 惟曰月之逾迈兮」到「 怅盘桓以反侧」止,共二十句,韵脚是「极、力、食、匿、色、
翼、息、恻、臆、侧」十个字,都是广韵入声职韵。
作者选韵的艺术效果颇具匠心,第一、二段选平声韵,将忧愤之情抒发得委曲尽致,而第三段选择急
促的入声韵,则充分表达了力图摆脱现状的迫切及遭时不遇的愤懑。
6 句式整齐

4
BCN 3093 散文
如果依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对赋的分类,王粲的〈登楼赋〉,应归古赋之类。王粲为东汉末期
人,〈登楼赋〉当可归於汉赋。汉赋莫不遣词古奥,旨趣隐晦幽深,难以索解其意。而〈登楼赋〉却没有
一个怪字,遣词造句,既不古怪,也不难懂,与两千余年後之今日无异,读之丝毫不觉得生涩,证我国文
字音义,语法之稳定。《登楼赋》全文三百二十九字,分为三段,首段十四句,中段十八句,末段二十句,
每段句子都是偶数,句式排比,句子字数整齐,每两句为一组。除首段「北弥陶牧」至「黍稷盈畴」四句 ,
四四俳比而外,其余句子字数,都是上七下六的组合,可以说全文句式之基调为上七下六,去上句之虚词
「兮」不计,实为六言体,而每句之第四字又不作实字(几至通篇为然)。屈骚固楚辞之开祖,「兮」
字运用灵活而参差,如〈离骚〉「帝高阳而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为上七下六,且第四字为虚词,则
〈登楼赋〉固为骚体赋,而句式之整齐、字数之相类,又为前代之赋家所不及,是以全文音韵节奏为之抑
扬有致。
7 虚实相间
第一段以“四望”二字提起、入题,然后从东南西北写四方所见。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如漳水和
沮水,就抓住了这一带水流清澈、河道盘曲蜿蜒的特点,以一个“清”字、一个“曲”加以表现,再冠以
“挟”和“倚”两个富于动态感的字眼、传神的点出了麦城城楼与两水相互依存的关系,概括而又生动。
这是实写。接着两句:“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则由实转虚,字面上写地理位置,实质上表达了对两位
历史人物的怀念。范蠡(lǐ)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雪覆国之耻,功成身退,漫游五湖。楚昭王据史载是一位
深明用人之道的明君(见《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点明古人遗迹,写景浑然一体,而用意则极深隽,
恰暗示了作者未成功业、不遇明君的现实处境。写景一实一虚,使下文抒发的思乡之情,既有具体的环境
条件,又显得深沉悠远,耐人寻味。

8 明暗相映
第一段用色明朗的秋景反衬思乡之情。荆州城显敞,川原可赏,地方富庶,历史悠久,诚可以“信
美”一词简括之。但想到在这里长期寄人篱下,难展抱负,则荆州之富美,与我又何用!于是远游之客,
必生故土之思。文章第三段写景迥异,夕阳西沉,秋风萧瑟,天色惨淡,旷野无人。这一幅色彩昏暗的暮
景,与作者因徘徊沉吟而变得愈益难遣的惆怅忧思,显得相得益彰,十分和谐;甚至在这死气沉沉北京上
活动着的“求群”之兽,“相鸣”之鸟,也无不对作者离群索居、了无知音的悲哀起了感动兴发的作用。
9 主客相兼 
“主客相兼”是指写景与抒情关系的处理。第一、三段中,通过自然景象构成生动画面,来引发主观
感情,因而荆州“信美”想到“非吾土”,因暮色的寂寥惨淡而更心意凄怆,这是情随景迁,所写之景偏
于客观。第二段写作者凭栏遥望,展现了山高水长之景,但恐怕只是一种虚撰,只是把乡国之思借具体的
视觉形象传出,以关山重重来表示家乡暌隔而已。作者因情设景,千里于寸径之间,大大加重了感情的分
量。这种景物描写显然是偏于主观了。刘勰赞誉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
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文心雕龙·才略》)确实,仅凭这《登楼》一赋,王桀就足当建安“七子
冠冕”的称号。   
10 语言自然流畅
这篇赋风格沉郁悲凉,是为数不多的汉大赋中的名篇,也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其语言自然
流畅,比汉大赋朴素得多。清人评此赋:“全篇无雕镂之字、幽奥之词,但以直抒胸臆,言足达意而止,
较之汉赋,觉得清疏得多。”

5
BCN 3093 散文

6
BCN 3093 散文

B. 苏轼《前赤壁赋》

1. 原文
壬戌(rénxū)(1)之秋,七月既望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3)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
属客,诵明月之诗(4),歌窈窕之章(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6)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纵一苇(7)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8)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9)
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
(10)
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niǎo )
(11)
,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12)妇。
苏子愀(qiǎo)(13)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14),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15),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16)
者乎?方其破荆州(17),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lú)(18)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
(19)
酒临江,横槊(shuò)(20)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21)之上,侣鱼
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22)樽以相属;寄蜉蝣(fúyóu)(23)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
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24)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jiè)(25)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 注释:
1. 壬戌:元丰三年(1082 年)。 13. 愀:忧惧的样子。
2.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既望为十六日。 14. 夏口:在今湖北武昌。武昌:今鄂城县。
3. 赤壁:山名。有两处,一在湖北蒲圻,即周瑜 15. 缪:同“缭”,环绕。
破曹操处。一在湖北黄冈,苏轼误以为前者。 16. 周郎:指周瑜。
4. 明月之诗:指曹操在赤壁作的《短歌行》,中 17. 荆州:东汉时州治在襄阳,辖南阳、江夏等七
有“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 郡。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鹊南飞”之句。一说指《诗•陈风•月出》。
18. 舳舻:本指船头船尾,此指战船。
5. 窈窕之章:指《周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
19. 酾:斟酒。
君子好逑”之句。
20. 槊:兵器,即长矛。
6.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21. 渚:江中小洲。
7. 一苇:指小船。 
22. 匏:葫芦。
8. 冯:同“凭”。 
23. 蜉蝣:短命数小时至一周。
9. 羽化:成仙。后亦指道士的死亡。
24. 肴:菜肴。核:果品。
10. 美人:指心中所思慕者,常隐喻君主。
25. 狼籍:纵横散乱。藉:垫褥。枕藉:相互枕靠
11. 袅袅:形容声音不绝,若断若续。
而睡。
12. 嫠妇:寡妇。

7
BCN 3093 散文
3.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
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
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漂流到各处,
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
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
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
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
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轼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
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
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
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
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
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
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
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
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
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
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
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
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
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
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4.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
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
诣。他的书法与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
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5. 写作背景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 年),苏
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
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
“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 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
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

6. 中心思想

8
BCN 3093 散文
本文借游览赤壁,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内心深处有其复杂的思想斗争,终究归于热爱生活关
怀世事,人生态度仍是积极,欲有所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不甘沉沦,
忘怀个人得失,总想有所作为,觉得有价值的贡献不会成为过去,实属难能可贵。

7. 思想内容
1. 表达“变”和“不变”的理论。
 作者以水和月来阐明他的理论。他说眼前不断流逝的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但永远还是一江的水,
它实际上是并没有消失的;那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回环往复,既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
因此作者认为,如果从变的一面来观察认识事物,那么即使一般人认为万古不变的天地,在短暂的一瞬
间也是在变化着的;而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呢,那么天地万物和自己也都是没有穷尽, 不会消失的 。
既然宇宙万物和人生都既是变化的,又是不变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就用不着去羡慕长江的无穷而
哀叹人生的短促了。
 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 阐述“物各有主”的观点。
 作者进一步提出,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地享受那清风明月之美,因为这是上天的创造和赐予,不是
某个人的私产,是每个人都能由耳目所接自由自在地享受的。
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
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 感慨世事的纷扰与虚无
 本文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那就是当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1082 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
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客人说道“ 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代英豪也湮没在这明月清风里了,何况你我二人?
千百年之后,又有谁会想得到,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只小船,你我两个在这里做“渔樵问答”?天地
靡远,人生其间仿佛沧桑一粟;岁月靡久,百年也不过蜉蝣一度,同样面对的却是同古人一样的虚无和
无奈啊。
4. 高明和孤傲的心境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极为清幽的环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荡舟于赤壁之下,看见“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换了是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飘飘然乘风而起,顿时把曹操、周郎,统统地不放在眼里了。数百年前的
那场厮杀,于苏轼眼中、于这江明月、于这崖清风,实在并没有改变什么,过去了吧,就在这样的秋夜。
5. 作者内心的复杂
 文章里的苏轼和客人可以解成是苏轼内心与自己的对话。这种主客对答,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独白,表
达出苏轼思想感情上波折、挣扎、解脱的过程。苏轼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
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作者
拥有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
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6. 达观的人生境界

9
BCN 3093 散文
 文章之所以能够名留千古,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以
“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
与朋友家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
入苦闷。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
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
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
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由此可见,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思想内
容。人生中难免会有挫折,可贵的是作者达观的人生境界。

8. 艺术特色
1. 虚拟的主客对答结构形式。
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
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
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
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2. 句式错落有致。
 本文在句式是很典型的。就句式而言,全文既有不少散句,又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和对偶句,有整有散,
起落有致。在散句中,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
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在
散句之中,穿插了一些是对实不对的偶句,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有些句子,似散
而实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有些句子,似整而实散,如“相
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散句与偶句如此交互使用,显得舒卷自如,颇有行云流水之妙。
3. 用韵疏密相间
 就用韵而言,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如出天籁,只在每节的结束略加强调。随着温情的抑扬起伏,文句的
整散错落,用韵也时疏时密,有时隔句押韵,有时则三、四句押韵。犹可注意的是,如句末是虚字,韵
脚就不在句末一字,而在虚字前一字押韵,如“顺流而动也”和“固一世之雄也”中,就在“东”和
“雄”两字上押韵。这样处理,声调显得和谐优美,而终归于散文那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此外,本文
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
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
4. 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
 文章虽从记游写起,但重点不在模山范水,探幽寻胜,而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因而具有很
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但这种哲理性并不是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纯粹的逻辑思辨来体现,苏轼采用的是
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手法,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统一。前段描写江上秋景,是因景生情。中段
与后段的议论,是借物喻理。苏子反驳,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全篇文章,
议论赋予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
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理趣之美。例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 文章构架布局
 作为全赋中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
宣泄和哲理发挥,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乃至缺乏基础了。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就记
游来说,仅此一段,文意就已独立自足。这一段的描写,主客的情绪是愉快的,轻松的。彼此都陶醉在

10
BCN 3093 散文
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接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渡,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
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一过渡自然园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
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并且欣然同意这段对话乃是情理之
所必有,正如对话结束,愁结解开以后的喜笑也是情理之所必然一样。全赋的架构布局可说是天造地设,
无暇可击的。
6. 文章形式
 在形式上,这篇赋既抛弃了通常作赋的架势,捐除了“若夫”、“尔乃”、“是以”等通常赋体中常用
的辞语,是感情的流动转折十分畅遂;用韵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如出天籁,只在每节的结束数句稍加强
调。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客曰”一段
的“鹿”、“属”、“粟”与“穷”、“终”、“风”,以及下一段的“主”、“取”与“色”、
“竭”、“适”等。

9. 文学与哲学观点
苏轼的这篇《前赤壁赋》正是“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绝妙佳篇,文中写景、抒情、文
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组成了一个玲珑剔透的文学“水晶球”,把作者忧患于人生的巨大苦闷和
更为惊人的自我解脱力,和盘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前赤壁赋》通过月下泛舟,主客对话,反映作者贬谪生活中的矛盾心情和对人生的见解。构
思奇巧,波澜起伏;情、景、理融为一体。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和作者对历史英雄
人物的感慨。又通过客与主的对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作者在政治上受
到挫折时的苦闷心情和当他从庄子、佛家思想出发观察宇宙人生时的洒脱态度.
第一 、 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
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
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 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
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
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 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
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
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 、 《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
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
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
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
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