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下次记得叫我来

马汉

郭宇泽
曹舒敏
蓝慧馨
严薇莹
杨慧君
作者简介

• 作者马汉,原名孙速蕃。
• 本地多家学生刊物的编务顾问,也替本地华文报章的少儿投稿原地主持文章评析工作。
• 曾经在中小学校里执教31年,51岁提早退休,专职从事写作、编辑与出版工作
• 现任《嘉阳小作家》首席编务顾问,并担任松柏教育中心院长。
• 他出版过15种以上的文艺创作,30多本儿童文学,100种以上的儿童读物及超过40本
的参考书可作文辅导读物
• 2008年荣获第10届“马华文学奖”,2010年荣获第8届“亚细安华文文学奖”
2011年荣获亚洲文艺基金会颁发“文学 终身成就奖”。
内容大意
志伟没交小童篮球
陈老师告诉校长志 校长写信给志伟的
循环赛的家长同意 原因:爸爸反对志
伟在篮球队里的重 父亲请他到学校
书而被叫进教师办 伟打篮球。
要性。 “面商”。
公室。

第二天,志伟的父 爸爸想起自己的童
亲在找校长时,无 年,也想起自己也 爸爸不再反对志伟
意间看到志伟在球 曾是个“篮球迷”。 参加篮球赛了。
赛中卓越的表现。
主题明确
主题
1.父亲对孩子的期望
• 篇章里的父亲是一位很重视教育的人。他希望他的儿子以后能出人头地,好好念
书,以后不要像他一样艰苦谋取生活。

2.父子之间沟通上的矛盾
• 现在的家长关心孩子们的学业多过他们的个人发展。这篇篇章里,刘志伟是一位
热爱打篮球的小运动员但是得不到父亲的认同和支持导致他们父子之间出现了矛
盾。
例子:刘亚才原本不同意让自己的儿子——刘志伟参加篮球比赛。在曹校长的精
心安排下,刘亚才目睹了刘志伟在篮球场上的出色表现,因此回忆起自己小时候
不幸的童年回忆。最后,刘志伟赢了篮球赛,让刘亚才无比高兴,并同意刘志伟
继续打篮球,还要刘志伟下次记得叫我来观看。
人物形象鲜明
人物形象鲜明
• 作者把小说里的人物的性格描述得很鲜明,并用了大量的对白来
塑造出人物的形象,使得文章读起来口语化和浅白易懂。
• 刘志伟(个子高,篮球队队长)
听从长辈的话
例子:“我爸爸说―我爸爸说我是到学校来念书的,不是来打
篮球 的 ,他反对我去参加篮球比赛!”
热爱运动
例子:“他个子高,传球既好,投篮又准,打球时又有头脑,有策略,
体育精神也很好,我们的校队全靠他呢!”
• 作者仅仅用了36个字描绘刘亚才的职业、年龄、体型及容貌。
• 刘亚才
例子:刘亚才是一个开铲泥机的司机,约四十五岁。虽然他的个子高大,
体格健硕,可是,却一脸皱纹,满脸风霜。
严厉
例子:刘志伟说:“我爸爸说… …我爸爸说我是到学校来念书的,不是来
打球的他反对我去参加篮球比赛!”
冲动
例子:要不是妻子劝他不要太冲动的话,他早就到学校来找校长和老师
理论了。
疼爱孩子、注重孩子前途
例子:他一心一意指望着要子女努力把书读好,将来长大后方不必像他
一样,做牛做马来谋生活。
• 曹校长
耐心
例子:他和颜悦色地问刘志伟:“志伟,为什么你爸爸不肯签家长同意
书?”
温和
 虽然志伟没交上同意书,但是校长并没有责怪他,反而非常温和地询
问原因。
例子:“你爸爸怎么说,来,说给校长听!”曹校长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关心学生、注重孩子个体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 他不止注重学生的学业,也非常重视他们体能方面的发展。
例子:虽贵为一校之长,但是曹校长却愿意放下身段,指导学生打篮球。
纯真美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发展
• 志伟没交家长同
发展 • 爸爸到学校去, 结尾
意书而被老师骂。 • 校长写信请志伟 无意间看见志伟 • 爸爸终于答应让
的爸爸到学校 在篮球赛中的英 志伟参加篮球比
“面商”。 姿。
赛。
开头 高潮
故事结构
刘志伟善于打篮 通过刘亚才童
年不幸的遭遇
球,却被父亲反
对,直到父亲亲
描绘出父亲的
人物形象,也
双线
眼目睹儿子打篮
球后才支持自己
反映了父子之
间沟通上的矛
并行
儿子的故事。 盾。
故事结构
• 故事曲折/紧凑
• 情节上曲折的安排,可以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小
说变得生动。
• 例子:刘亚才原本极力反对儿子参加比赛 – 刘亚才来学校
“面商”,结果看见自己儿子比赛的身姿 – 赞成儿子参加比
赛,并要求下次记得叫他来
• 作者以叙述的方式带出小说的情节,情节的发展都是一件
事情接着下一件事情连续发展,使小说的情节非常紧凑。
• 陈老师召见刘志伟,询问他为什么还没有交篮球比赛的家长同意书。陈老
事情1 师和校长得知刘志伟的父亲并不同意刘志伟继续打篮球。

• 曹校长写信给刘亚才要他到学校来聊一聊,想要试着说服他同意刘志伟出赛。
事件2

• 刘亚才去学校所遇到的事情。刘亚才看到刘志伟在球场上出色的表现。
事件3

• 刘亚才回忆起自己不幸的童年,想起自己以前也是十分喜欢打篮球。
事件4

• 刘志伟赢了篮球赛,让刘亚才无比高兴,并同意刘志伟继续打篮球,还要刘志
事件5 伟下次记得叫他来观看。
语言

艺术
写作 特色
手法

特色
写作手法
叙述手法——插叙
人物心理描写
设下悬念,激发兴趣
叙述手法——插叙
• 文中两处运用了插叙手法。
刘亚才是一个铲泥机司机,约四 他的脑子里,思潮在翻滚着……
十五岁。虽然……他暗地里想: 刘亚才想起不幸的童年,想
正好来和校长理论一番,当面责 起 …… “没有父母的孩子,书
问他“为什么不教我儿子好好读 不好好念,还要学人打篮
书?整天叫他去打篮球!” 球! ...... ”
交代刘亚才的背景与 刘亚才忆起儿时回忆
反对志伟打篮球的原因 以及对篮球的热爱

到学校与校长理论 支持志伟打篮球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的发展显得合情合理
人物心理描写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想法。
他暗地里想:正好来和校长理论一番,当面责问他“为什么
不教我儿子好好读书?整天叫他去打篮球!”

说明了刘亚才对校方安排志伟打球之事早有耳闻,并且为此感
到不满与不解。这也揭示了他不愿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业以外的
事上。

“堂堂的一个大校长,也要打球?”刘亚才心中嘀咕着。
表现了刘亚才对校长也打篮球之事感到疑惑与怀疑。他潜意识
里认为校长的身份尊贵,按常理来说,校长没有必要亲自下场
去指导学生打篮球。
设下悬念,激发兴趣
• 作者巧妙地设下悬念,引起小读者的好奇心,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为什么志伟的爸爸不肯签
名?
志伟的爸爸对此事备感不满,校长和
志伟的爸爸面商时会发生冲突吗?
悬念 刘亚才看到正在打球的志伟,会有
什么反应?
志伟最后能够获得爸爸的允许,参加比赛
吗?
激起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以及对情节发展的期待。
语言特色
浅易性
趣味性
语言特色
1. 浅易性
(a) 语言浅白易懂

•这篇小说的用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贴切,没有深奥的字眼,语言的表达通
俗易懂,让读者们能够更形象地了解小说,从而走进作品的世界里。

•这篇小说里运用浅白的字带出了刘志伟与刘亚才父子之间的矛盾和志伟对
篮球的热爱。
(b)口语化
•整篇篇章多数是以对话方式带出小说的内容和故事情节。
•它使文章的语言富有变化、有生气,不会沉闷呆板。
•口语化的语言,也使读者容易理解小说内容。
•例子:
“你爸爸不肯签?”陈老师一脸狐疑,对着刘志伟,
再一次严声地问道,“你爸爸为什么不肯签?”
“我……爸爸……”
2. 趣味性
(a) 运用修辞手法
i. 比喻
•暗喻
•例子1: 他记得小时候自己也是一个“篮球鬼”

•小说里运用了“篮球鬼”来形容刘亚才以前也是一个喜爱打篮球
的人。
ii. 反复
•小说里运用了反复来增强所要表达的语气。
•例子1: “老师,我。。。我爸爸。。。我爸爸不肯签!”

“我爸爸说——我爸爸说我是到学校来念书的,不是来
打球的,他反对我去参加篮球比赛!”
“我爸爸反对我打篮球,他说。。。他说。。。”刘志
伟讲到这里停住了,不敢往下说。
•刘志伟就是例子,要表达的是刘志伟心里很害怕,所以他说话吞吞
吐吐,结结巴巴。
• 例子2:
“不,不,不反对!”刘亚才连连摇头,急不可待地回转
过头来,对儿子说道:“下次有球赛,记得叫我来!”
• “不”这个字反复出现,强调了刘亚才看到自己儿子在打篮球方面
的本领后,认同和支持儿子,并感到非常欣慰。
iii. 回文
•例子: 他不认识任何人,任何人也不认识他。
•描写出刘亚才第一次来到育民小学的球场看球赛时的陌生,同时
也衬托出球赛的热闹和精彩。
(b)稚拙美
•当刘志伟被陈老师责骂为何不交上家长同意书时,刘志伟才鼓起勇
气告诉老师实情。
•这里显示出小朋友被大人责问后,感到害怕,最后全盘托出,真情
流露。
•例子:  “老师,我……我爸爸……我爸爸不肯签名!”刘志伟看见老师
发怒了,只好鼓勇气答道。
 “我爸爸说,送我到学校来念书,不是来打球的,他不准我参加
篮球比赛,甚至今后连球也不能 再打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