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2 文化位階與不平等

定義 指文化之間因為接觸而產生高低或優劣的區分現象
文化
造成文化產生【1 強勢 】與【2 弱勢 】的差別,出現文化之間的不平
位階 影響
等現象
定義 擁有政治、經濟、大眾傳播優勢的文化
傳播 1. 透過殖民、戰爭等強迫方式,容易引發被侵略者的抵抗或衝突
方式 2. 透過商品促銷或媒體包裝,弱勢文化會不自覺地接受
強調文化優越感,對文化進行 例如: 日治時期,在臺灣推行日本語
強勢
優劣區分,壓迫弱勢文化的發 言的政策,壓迫其他語言的使
文化
展 用空間
影響
強勢文化若不斷擴張,弱勢文 例如: 過去政府長期推動國語運動,
化會逐漸式微,甚至產生嚴重 在語言之間形成高低優劣的文
的【3 認同 】危機 化位階,多數人不願意說母語

根據文化位階的說明,我們可以明白,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競爭並不公平,會造成弱勢
文化的消亡。
在歷史上,有許多案例都能說明這種現象,請判斷下列現象符合哪種文化位階。
選擇項目:(A)強化文化位階 (B)破除文化位階

1.(A) 日治時期,透過法令制定與掌控教育體制,推行日本語言。
2.(A) 戒嚴時期,官方語言有合法權威性,壓迫其他語言的使用空間。
3.(A) 美國以豐厚的資源與資金製作電影,並大舉促銷至其他國家。
4.(B) 解嚴之後,政府開始推廣本土語言教育,提出相關的語言認證。
5.(A) 缺乏使用環境,許多人不願意花時間學習本土語言,認為沒有使用價值。
6.(A) 社會大眾認為學英、日語等外語才能培養國際競爭力。
7.(B) 立法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保障各族群的自然語言和臺灣手語。
8.(A) 因為發音不標準,說了一個和大家不同的詞語,遭到取笑。
1-2 文化位階與不平等
1.(D) 在民國 50 年代,政府禁止原住民社會使用母語,要求原住民縮短祭典時間,並視原住民
傳統服飾為不雅的象徵。請問:上述現象顯示當時未能落實下列何項多元文化精神?
(A)了解與認同世界文化
(B)促進社會統整與共識
(C)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
(D)尊重不同文化的特色。

2.(A) 根據統計,臺灣放映美國電影和國片的比例約為 97:3,也就是說,100 部電影中平均國


片比例只含 3%,而此現象也是全球影視的概況。請問:上述凸顯出目前全球影視產業的
哪一種現象?
(A)強勢文化壓迫弱勢文化的生存空間
(B)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品質出色
(C)亞洲電影人才普遍不足
(D)政府過度保護國片產業。

3.(D) 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各族群間不要有強勢弱勢之分,應先由了解、欣賞,進而達到彼此
尊重與學習的境地。當前應以文化分享替代族群分類,以文化交流取代族群融合,並以豐
富多元觀點來確保少數族群文化的地位。」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哪一種說法最符合文
章的觀點?
(A)降低各族群文化的差異,有助於統治者管理
(B)提倡多元文化,可落實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C)族群地位,應以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源來衡量
(D)族群融合,易造成弱勢族群文化的沒落消失。

4.(B)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要求臺灣民眾學日語、參拜日本神社、禁止說其他語言,強迫民眾接
受日本文化。請問:這樣強制的文化推廣可能得到什麼結果?
(A)日本文化完全無法影響臺灣社會
(B)民眾抵抗或產生文化衝突
(C)民眾心甘情願放棄自我文化
(D)日本文化將完全同化臺灣社會。

5.(D) 從北投公園兩側的光明路或中山路,沿著北投溪而上,有時會發現廢棄的溫泉旅社,有時
會進入一座日式的寺院或廟宇,甚至會見到日式風味的房舍,隨處可發現日本文化的蹤
跡。請問:日本文化開始大量進入臺灣的主要原因是下列何者?
(A)推廣文化多樣性
(B)消弭文化衝突
(C)移民帶入
(D)殖民政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