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6・
  JCAM .May。
2012,
Vo1
.28 NO.
5 

赋 》文 冠 之 以名 ,
分 别 为“烧 山火 ”与 “透天 凉 ”,
就 热效  活 而不 拘执 。笔 者简 评 原 文 ,
认 为在 正 确 解 读 原 文 的 
应 与 凉效 应 的程 度加 以强 调 。原文 之所 以没 有叙 述详   基 础上 ,
“烧 山火 ”、“透天 凉 ”针 刺法 将 不再 复杂 难懂 ,
 
细 的操作 方 法 ,
一 是 因为 四六 字 为 主 的歌 赋 文 体 的 限  不再是一个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操作 的高难度技术 ,
希 
制,
二是 因为这两 种 方法并 不 是孤 立 的 、
完全 区别 于其  冀 借 以抛砖 引 玉 ,
愿 与 同道更 进一 步探 讨 。
 
它刺 法 的针 刺方 法 ,
仍 然 以基 本针 刺补 泻方 法 为基础 。
  参 考 文献 :
 
[1] 明 ・
徐凤.针灸大全[M].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1958:
62—63 
原 文虽 然简 洁 ,
且多有重复 ,
然 而 通 读 全 文 ,尚不 难 理 
[2]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
2003:
77—8
0 
解;
但现 代 “烧 山火 ”、
“透 天凉 ”均 匀分 层 、
直 入 直 出 的 
[3]
  明・
汪机.针灸问对 [M].
上海: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 ,
1959:
73 
图文解 说方 式 ,
看似 明确 ,
实 际在 不 可 视 的 情 况 下 ,
操  [4] 明 ・
杨继洲.针灸大成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0:12
4 
作 十 分 困 难 ,尤 令 后 学 望 而 生 畏 。 现 代 医 家 纪 青  [5] 郑魁 山.郑 氏针灸全集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 
[6] 陆瘦燕.“烧 山火”与 “透天 凉”手法 的探讨 [J].中 医杂 志 ,
1963 
山 ]、朱 复 林  、 贾 成 文  等 人 均 有操 作 可 不 分 层 次 

9):
9一l2
 
的认识 ,
但 皆为个人 经验 总 结 ,
未 能对 原赋 文 明确解 说  【7] 马士林.扬州名 医朱 复林针 法特 点 [J].中 国针灸 ,
2002,
22(1):
 
和释 疑 ,不足 以启 示青 年后 学 。
  35—36 


8] 刘冬梅 ,
刘伟.烧 山火 透天 凉手法 应用心 得 [J].辽 宁 中医杂志 ,
 
传统 医 学 自实 践 中来 ,并 在 实 践 中不 断 丰 富 、完 
19
97,
24(1
2):
564 
善、
发 展 。 以数 字 化 、
固化 的观 点来学 习传统 医学 是不  [
9] 乔云英 ,
吴春娥 .
贾成文教授 临证 经验举 隅 [J].山西中 医学院学 
足取 的 。传 统 医 学 的某 些 方 法 不 同于 现 代 科 学 的定  报,
2007,
8(3):
49—5
O 

义、
定理 、
公式 ,
不 具有 绝对 性 和唯一 性 ,
学者 思 维应灵  收 稿 日期 :
201l—ll一09
 

《内经 》针 灸 治痫 心 悟 
程 光 宇 
(香 港 浸会 大学 中医药 学 院 ,
香港 )
 

摘  要 :以《内经》治疗 疾病 的基 本原 则 ,
从 审 阴阳、识病 机 、明缓 急 、查 脉 象 、
针 守神 等 5个 方 面 ,
讨 论 了 
对 于痫证 的针 灸取 穴及 治 疗 。从 癫 痫 的风 、火 、
痰、瘀 、郁 、虚 、水 、
毒 的病 机 角度 ,
分 别提 出了治疗 痫证 的 
8组 针 灸处 方和 不 同的针 法 灸法 ,并 以脉 象虚 实强调 了针 灸 治痫 的虚 补 实 泻和 急 则 治标 、缓 则 治本 的 基 
本思 想 ,为针 灸 治疗痫证 提供 了一 定的 思路 。
 
关键 词 :内经 ;
针 灸治 疗 ;癫痫 
中 图分类 号 :
R24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005—0779(
201
2)005一O0O6—02
 

《内经 》中将痫 证 归属 为 癫证 、癫疾 、


痫厥证 ,
探 讨  鸣,
痰从 口出 ,
或发 怪 声 ,
脉 弦 或大 ,
舌 紫红 ,
苔黄 厚 腻 。
 
了癫痫 的病名 、
发病 因素与 相应 的脉 证 ,
指 出了针 灸治  阴痫 多 因痫证 日久 ,
脏腑气 血 虚弱 ,
风 痰上 扰脑 神 。 阳 
疗癫痫 的若干原则 和方法 。本研究就学习《内经》中  痫 多为 痰热 内阻 ,
风 火相煽 ,
上犯 神 明。针 灸治 疗 阴 阳 
针 灸 治疗 痫证 的感 悟 叙述 如下 。
  二痫 ,
虽 然 分别遵 循 病机 ,
或 调脏 腑气 血 、
熄风 豁痰 ,
或 
1 审阴 阳 ,明配穴 处 方  平 肝熄 风 、泻 火 涤痰 ,
但 应 重 视 《灵 枢 -根 结 》篇 … 所 
阴 阳是 中 医的精髓 ,
凡诊 治疾病 时 ,
必先 识别 该 病  指 出的 原 则 :“用 针 之 要 ,在 于 知 调 阴 与 阳 。调 阴 与 
的 阴 阳属 性 ,
癫痫 是 发作性 神 志异 常 的疾病 ,
临 床分 阴  阳,
精气 乃 光 ,
合 形 与气 ,
使 神 内藏 。
”合 理 的选 择 针 灸 
痫、
阳痫 。 阴痫 的症 状 为 发 病 时 出 现 昏厥 ,抽搐 ,四肢  配穴处 方 。如 治痫 基本 方 :
百会 、
丰隆 、
太 冲,
阴痫 者 加 
拘急 ,
双 眼半 开半 合 ,面色 青紫 ,口吐涎 沫 ,
一般 不伴 有  膻 中、
阴郄 , 阳痫者加问使、 足临泣。百会属督脉 , 为诸 
啼 叫声或 声音 微小 ,脉 弦或 弱 ,
舌淡 红 ,
苔 白厚腻 。 阳  阳经之 会 ,能调 脑神 、补髓 海 ; 丰 隆为 胃经 络穴 , 善 治一 
痫病 发前 多 伴 有 头 晕 、
头 痛 、四肢 喜 伸 缩 或 无 明 显 症  切痰疾 ;太 冲 为肝 经 输 原 穴 ,是 熄 风 之 要 穴 。 三 穴 相 
状,
病发 突 然 ,
旋 即仆 倒 ,
面 色 或 紫 红 或 苍 白 ,口唇 青  配,能 调理 阴阳 、
祛 痰熄 风 。膻 中属任 脉 , 为气 海 ,
善 调 
紫,
牙关闭合,
两 目上 视 ,背 项 强直 ,肌 肉抽 搐 ,喉 中痰  理周 身气 机 ;
阴郄 为 手 少 阴心 经 要 穴 ,
能养血安神 , 膻 
中配 阴郄 ,
共奏 调气 血 、
宁神 智 、
止 阴痫 之 功 ;
问使 为 手 
作者 简 介 :
程 光 字 (1
987一),
男,2
011级 中 医 学 (针 灸 方 向 )硕 士研 究 生 ,
研  厥 阴心包 经经 穴 ,
能 清 心火 、安心 神 ;足 I
临泣 为 少 阳 胆 
究方向 :
针 灸 治 疗 癫 痫 和 小 儿 自闭 症 的研 究 。
 
经输 穴 ,
功 能 为清泻 肝 胆 之 火 ,
二 穴 与 主穴 相 配 ,能 泻 
针灸临床杂 志 2
012年第 28卷第 5期  ・
7・
 

肝熄 风 、
宁 神止 痫 。
  虚实论》
  对癫疾的脉象与病症的虚实和预后 的关系 
2 识病 机 。
针法 灸法 迥异  做 了描述 :“帝日: 癫疾何如?岐伯 日: 脉搏大滑, 久 自 
《素问 ・奇病论》
  指出痫证的发生与先天失养、
  已;脉 小坚 急 ,
死 不 治 。”“帝 日 :
癫疾之脉 , 虚实何如?  
禀 赋不 足 有 关 ,如 “此 得 之 在 母 腹 中 时 ,其 母 有 所 大  岐伯 日:脉实大 , 病久可 治 ; 脉 悬 小 坚 ,病 久 不 可 治 。”
 
惊,
气 上而 不 下 ,
精 气 并 居 ,故 令 子 发 为 癫 疾 也 ”。外  《内经》中认 为,
五脏中不同脉象 ,
可以反 映出与之相 
感 六淫 、内伤 七 情 、
饮 食失常 、
跌扑损伤 皆可引起 风 、
  应 的不 同临床表 现 ,如心脉 和脾 脉急甚 则手 足抽搐 ,
肺 
火、
痰、瘀、
郁、虚、
水、毒,
即 引起痫 证 的八 种病理 变 化 。
  脉 急甚 则发 为癫 疾 ,
肝 脉急 甚则 发恶 言 ,肾脉 急甚则 发 
脏 腑气 机逆 乱 ,
脑 神失 司 ,
神 明 失用 ,发 生 癫痫 。脑 为  生骨癫 疾 ,
五部 脉象 不 同 ,五脏 气 血 逆 乱 ,
各 表现 不 同 
髓海 ,
为元 神之 府 ,
位 于巅 顶 颅 腔 之 中 ,
古 人 将 痫 症 定  病症 ,
治 疗 时正如 《灵枢 ・九 针 十二 原 》篇  所说 :“凡 
位于巅顶之处 ,
故为癫疾。《灵枢 ・癫狂》篇¨
 指 出:
  将 用针 ,
必先诊脉 ,
视 气 之 剧 易 ,乃 可 以 治 也 ”。痫 证 
“巅 疾 始生 ,
先不 乐 ,
头重痛 ,
视举 目赤 ,
甚 作 极 己而 烦  脉 大为 实证 重症 ,
应用 泻法 如泻少 冲 、
关冲、
风府 ;
脉 涩 
心 … …”治疗 痫证 应 根 据 八种 病 机 变 化 与脑 主 元 神 的  时多 为血瘀 , 可泻 血会 膈 俞 ;尺 弱多 为精 亏髓 少 ,
可 补 
关系 ,
在选 取 相 应 腧 穴 的 同 时 ,
重 视 针 法 和 灸 法 的 变  髓 会悬 钟 和肾经 的经 穴复 溜 。《灵 枢 ・小 针解 》…载 : 
化 。风 扰神 明 ,
火动 脑神 ,
痰 阻脑 窍 ,
瘀 阻脑 络 ,
脑 气 郁  “虚则实 之 者 ,
气 口虚 而 当补之 也 。满 则泄 之 者 ,
气15 
结, 髓海失充 ,水浸脑神 , 毒 伤神明,而至神乱痫 发 , 据  盛 而 当泻 之 也 。宛 陈则 除之 者 ,
去 血脉 也 。”针 灸 治痫 
此 酌情 选取 相应 的对 穴 ,
如泻 风池 和风 府 ,
可熄 五脏 之  应 脉象 三部合 参 ,
谨 查九 侯 ,
做到虚 则补之 ,
实 则泻之 ,
 
风 而止 抽搐 ;
泻 太冲 和 间使 ,
使 火退 神安 ;
泻丰隆、
补 阴  不 虚不 实 以经调之 。
 
陵泉 ,
健 脾 化痰 、
醒 神开 窍 ;
补膻中、
泻血 海 ,
益气 化瘀 、
  5 针守 神 。
则神安 痫 除 
通 窍止 痫 ;
泻 囟会和 脑 户 ,
可疏通脑之气机 ,
使 神 安 痫  神是 生命 活动 的外 在表 现 ,
又指 人 的思维 、
意 识和 
止;
补悬 钟 及命 门 ,使 脑 髓充 足 ,
脑 神得 养 ,神有 所 司 ;
  精 神活 动 。针 刺 治 疗 痫 证 必 须 如 《灵 枢 ・九 针 十二 
补 肾俞 、
泻水泉 ,
通调水道、利水肿 ;泻百会 、
大椎刺血 ,  原 》篇 …所 言 :
“粗 守 形 ,
上 守 神 。”守 神 是 指 在 治疗 癫 
祛毒热之邪 ,养脑安神。《素 问 ・通评虚实论》   云:
  痫 的整个 过程 中 ,
医者 要 思 想 集 中 ,
凝神静气 ,
恬淡 虚 
“络满经虚 ,灸阴刺阳;经满络虚 ,刺阴灸 阳。”若气虚 、
  无,
心无 杂念 ,
才能 辨 证 准确 ,治则 合 理 ,
取 穴恰 当 ,
处 
血虚 、
津虚 、
液虚 者 可艾 灸 任 脉 的神 阙 穴 ,
该 穴 为 先 天  方精 要 ,
补泻 手法 正确 ,
运 针 或施灸 自如 ,
得气迅 速 ,
疗 
之 元 阴元 阳所 系之处 ,
艾 灸可 益气 血 、
补津液、
调阴阳、
  效 明显 ,
正如 《素 问 ・宝命 全 形 论 》0
  言 :“凡 刺之 真 ,
 
扶正固本止痫。正如《灵枢 ・官能》篇¨
 载:
“针所 不  必 先治神 ”。《灵 枢 ・本 神》… 中言 :“凡 刺 之法 ,
先 必 
为,
灸之 所 宜 。”
  本 于神 。”医 者在 治疗 痫 证 的 同 时应 要 求 病 者积 极 配 
3 明 缓急 。
刺有 标本 逆从  合,
精神 集 中 ,
心态 平 和 ,体会 和告 知 得气 的部 位 和感 
《素 问 ・标 本 病 传 论 》_
2 载 :“病 有 标 本 ,刺 有 逆  觉,
迅速 达到 气速 至而速 效 的效 果 。守神 之时 ,
又应治 
从 。”针 灸 治 疗 癫 痫 之 时 ,首 先 要 区 别 癫 痫 病 变 的程  神,
痫 证 为脑神 被扰 、
神 明失 司 的发作 性 疾 病 ,
间歇 期 
度,
病机 的特点 ,
症状 的表 现 形 式 ,
是 否 为 发 作 期 或 间  酌情 选用 针灸 治神 之 方 ,即督 脉 的神 庭 ,
心经的神门,
 
歇期 ,
发作 期应 急治 其标 ,以醒脑 开窍 、
醒神 止痫 为 主 。
  督脉 的神 道 、
至阳,
扬 刺 百会 、四神聪 ,
从 而 脑 神得 安 ,
 
发作期的针灸处方可取任脉 的人 中向鼻根处强刺激 ,   神 明有 司 ,
而痫 去体 安 。
 
能 醒神熄 风 、开 窍 止 痫 ;或 取 手 少 阴心 包 经 的 井 穴 中  6 小结 
冲, 刺 血 以达 到 通 心 窍 、宁 心 神 、醒 脑 神 、止 癫 疾 的作  本研 究就 《内经 》治疗 疾 病 的基 本 原则 ,
探 讨 了有 
用, 正如《灵枢 -癫狂》篇¨  指出: “痫疾始作 , 先反僵 ,  关痫 证 的针灸 治疗 方法 和选穴 ,
根据 临床 阴痫 、阳痫 的 
因 而脊 痛 ,候 之 足 太 阳 、阳 明 、太 阴 、手 太 阳 ,血 变 而  特点 及风 、
火、痰、
瘀、郁、
虚、水、
毒 的病理 特征 ,
提 出了 
止 。”间歇 期 应 脉 证 相 参 ,分 析 其 病 因病 机 ,脏 腑 气 血  治痫 的基 本 方 ,
治 痫 对 穴 和 调神 方 ,并 强 调 了急 则 治 
逆 乱 的特点 ,
逆 者正 治 ,
从 者反 治 ,
以调 整脏腑 、和调气  标、
缓 则 治本 ,
针灸 根 据脉 象 治 痫 的 虚实 补 泻 原则 ,探 
血、
宁神 定 志 、
镇 惊熄 风 为主 。间歇 期应 按 引起痫 症 的  讨 了针灸 治痫 中守 神 和治 神 的 意 义 ,
为 临 床提 供 了若 
八种 病机 辨 别证 型 ,
取 其 治痫 基本方 并 加其相 应对 穴 ,
  干参 考 。
 
《灵枢 ・官能》篇…所 云 :
“用针之理 ,
必知 形气之所  参 考文 献 :
 
1]
  田代华 ,
刘更 生.灵枢 经 fM].北 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I】
05:1— 
在,
左右 上 下 ,阴阳 表 里 ,
血 气 多少 ,行 之逆 顺 ,出入 之 
143 
合,
谋伐 有过 。”则 “得 邪所 在 ,
万刺 不殆 。”
  【
2]  田代华.黄帝 内经 素问 f
 M].北 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005:
53— 
4 查脉 象 ,
知补 虚泻 实  1, 

脉 学是 四诊 合 参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素 问 ・通 评  收稿 日期 :
2011—1
l—l
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