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9

選課須知

1. 二年級或以上選課日期(八月七日至十三日)
一年級選課日期(八月廿三日至廿八日)
所有年級更改選課日期(九月三日至九月十七日)

2. 選課詳情,請參閱內頁的課程組別資料。

3. 部份課程,設收生限額。

4. 上課時間及授課老師,以學院最後公佈為準。

印刷日期: 2018 年 6 月 21 日

課程手冊,一經付印後,如有任何改動,均以學院最後於網上公佈為準。
中文學院簡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成立於 1927 年,九十年來,我們以傳承國粹、貫通中西文化為辦學宗


旨,歷經幾代學者的辛勤開墾耕耘,建立起深厚的學術傳統和學科規模,成為具有國際影響
的漢語言文學、歷史、翻譯的重要教研機構。中文學院目前由學院本部、中文增補課程及漢
語中心三部分組成。

學院本部開設的學士課程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中英翻譯等三種主修及副
修課程。中國語言文學課程分為語言和文學兩類,前者重在從語言學的角度學習和研究漢語,
後者研習文學理論、寫作、中國古代和現代文學作品以及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脈絡。中國歷史
文化課程含斷代史、宗教史、思想史、教育史、交通史、華僑史、近代史、科技史、法制史、
文化史等,目的在指導學生學習與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培養史學人才。中英翻譯課程內容包
括翻譯理論、語文研究、譯文評析、翻譯實習等課題。

本院的研究生課程分修課式和研究式兩類。我們目前開設有中國語言文學和中國歷史研
究兩種修課式碩士課程,廣受現職教師和社會人士歡迎。翻譯專業的研究生課程也正在籌備
中。至於論文式碩士和博士課程,則全日制、兼讀制兼備,並設有獎學金;課程內容涵蓋全
面,惟名額有限,競爭相當激烈。

中文增補課程提供全校必修的實用中文課程。內容包括漢語知識、溝通技巧和各類文書
寫作方法。課程設計以學習效果為本,強調學生主動探索及研習。教學上加強專業寫作訓練,
更多地採用電子平台和引入普通話元素,並將繼續與各對應院系商議協作,務求令課程內容
更切合同學需要。

漢語中心主要提供普通話及廣州話課程。開設一至八級的漢語課程,廣州話初、中級課
程,以及各種中國文化課程,以供國際學生選修。中文證書課程為二年制密集式語文訓練課
程,主要供中文非母語的人士修讀。此外,漢語中心也提供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本科生普
通話課程供同學選讀。

注重學術研究是中文學院的優秀傳統,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人才輩出,研究基金充足,
在各個研究領域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實力,學術成果斐然。學院每年都主持或參與國際學術交
流活動,定期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定期出版《東方文化》和《明清史集刊》兩種具有國際
影響的學術期刊。我們的目標在於從事具有最前沿的學術視角而又是扎根於最牢固的實證基
礎上的關於中國文史與翻譯的研究,充分利用香港作為東西方碰撞和交融的焦點位置,培養
有關方面的尖端研究人才,推動中西學術深層交流,成爲在國際上領先的中國語言文學、文
化歷史、以及中英翻譯的研究和教學機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吳存存主任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員表

學院主任: 白先勇教授 Professor HY Pai


吳存存教授 Professor C Wu 單周堯教授 Professor CY Sin
蘇維初教授 Professor WC So
教授: 丁新豹教授 Professor Joseph SP Ting
史書美教授 Professor SM Shih 詹伯慧教授 Professor B Zhan

副教授: 訪問教授:
陳永明博士 Dr WM Chan 吳兆朋教授 Professor E Almberg
馮錦榮博士 Dr KW Fung 劉 俊教授 Professor J Liu
許振興博士 Dr CH Hui 潘建國教授 Professor J Pan
李忠慶博士 Dr TK Lee
名譽副教授:
林姵吟博士 Dr PY Lin
潘漢光先生 Mr Joseph HK Poon 陳萬成博士 Dr MS Chan
宋 剛博士 Dr Gang Song 陳遠止博士 Dr YC Chan
宋 耕博士 Dr Geng Song 周錫韋复博士 Dr SF Chow
鄧小虎博士 Dr SF Tang 馮張曼儀博士 Dr Mary MY Fung
謝耀基博士 Dr YK Tse 黎活仁博士 Dr WY Lai
楊彬彬博士 Dr B Yang 劉潤和博士 Dr Tommy YW Lau
余文章博士 Dr Isaac MC Yue 梁紹傑博士 Dr SK Leung
陸人龍博士 Dr Michael YL Luk
助理教授: 鄧昭祺博士 Dr CK Tang
朱銘堅博士 Dr MK Chu 王愛和博士 Dr A Wang
柯夏智博士 Dr Lucas R Klein 楊永安博士 Dr Henri WO Yeung
梁淑雯博士 Dr SM Leung 楊玉峰博士 Dr YF Yeung
吳雅珊博士 Dr Eva NS Ng 余 丹女士 Ms Diana Yue
鄧佩玲博士 Dr PL Tang 詹杭倫博士 Dr HL Zhan
魏 寧博士 Dr Nicholas M Williams
名譽助理教授 / 講師:
楊文信博士 Dr MS Yeung
陳少紅博士 Dr Natalia SH Chan
講師: 林學忠博士 Dr HC Lam
蔡崇禧博士 Dr SH Choi 李琰紅女士 Ms Miranda YH Lee
蕭敬偉博士 Dr KW Siu 馬楚堅博士 Dr CK Ma
孫瑩瑩博士 Dr Y Sun 尚維瑞博士 Dr Katherine VS Shang
黃俊賢博士 Dr John CY Wong

名譽教授:
查良鏞教授 Professor Louis LY Cha
陳志誠教授 Professor CS Chan
陳福霖教授 Professor Gilbert FL Chan
陳耀南教授 Professor YN Chan
鄭愁予教授 Professor WT Cheng
張光裕教授 Professor Alex KY Cheung
趙令揚教授 Professor LY Chiu
饒宗頤教授 Professor TI Jao
鄺健行教授 Professor KH Kwong
李家樹教授 Professor KS Lee
廖明活教授 Professor MW Liu
雷金慶教授 Professor Kam Louie
宋漢廷鄭佩蘭紀念獎學金(直至獎學金用完為止)
頒發予本年度修讀不少於 24 學分的中國古代語言文學或 / 和中國歷史課程,而獲得最佳成績的兩位同學,每
人可獲獎學金港幣 10,000 元。

最佳成績獎(直至獎學金用完為止)

科目編號及名稱 獎項名稱 名額 每名金額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及中國文史 林仰山中文獎 1 視捐款利息多寡而定
翻譯 翻譯獎 1 視捐款利息多寡而定
中國歷史文化 賴際熙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2000 元

中國語言文學 馬蒙中國語文文學獎 1 港幣 2000 元

三年級中國歷史文化 羅香林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2000 元

二年級中國歷史文化 趙令揚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四年級中國語言文學 陳榮根中國語文文學獎 1 港幣 5000 元

CHIN1103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陳榮根中國語言文學獎 1 港幣 5000 元

CHIN1107 創意與創作 朗文文學獎 5 港幣 1000 元

CHIN1109 中國婦女文學 曾紀蓉中國文學獎 2 港幣 1000 元

CHIN1115 經學與現代社會 吳榮治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116 現代漢語通論 陳榮根中國語言文學獎 1 港幣 5000 元

CHIN1117 古代漢語導論 陳榮根中國語言文學獎 1 港幣 5000 元

CHIN1118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 陳榮根中國語言文學獎 1 港幣 5000 元

CHIN2121 歷代散文 何沛雄中國散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2 專家散文 何沛雄中國散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3 歷代詩 何竹平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4 專家詩 何竹平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5 歷代詞 徐應春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5 歷代詞 潘小磐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6 專家詞 潘小磐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6 專家詞 羅忼烈教授紀念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27 中國古典小說 李國詠中國小說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30 中國現代文學(1917-1949):小說 羅翠瑩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32 中國當代文學:小說 黃逸思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36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 蘇文擢教授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38 文字學 岑才生中國學術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39 聲韻學 張念平中國語言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45 元明清戲曲 陳嘉慧中國戲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46 病美人:明清文學中的性別與疾病 何善衡夫人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47 古籍研讀 何善衡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49 社會視角下的中國語文 岑維休中國語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50 漢語語言學概說 劉世仁中國語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51 男男女女:明清小說與明清時期的
岑啟基中國學術獎 1 港幣 1000 元
性與性別問題
科目編號及名稱 獎項名稱 名額 每名金額
CHIN2152 20 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與國族 羅翠瑩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53 華語語系文學與電影 黃逸思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55 華語語系文學專題研究 蘇文擢教授中國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62 粵語語言學 馬蒙中國語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64《論語》與中國文化 張念平中國語言文學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68 現代漢語語法 劉世仁中國語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169 現代漢語修辭 岑維休中國語文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1 中國歷史專題 黃世仲紀念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2 中國史學概論 黃世仲紀念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2 中國史學概論 吳榮治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3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及文化 王齊樂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5 中國歷史概略 利錦桓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利錦桓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孔安道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陳麗玲博士中國文化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21 秦漢史 戴東嶽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22 魏晉南北朝史 蘇小韞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23 隋唐史 王齊樂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24 宋遼金元史 譚華正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25 明史 譚華正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26 清史 丁日昌中國歷史獎 2 港幣 1000 元

CHIN2231 中國道教及民間宗教史 湯國華道教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34 中國政制史 黎時煖中國學術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41 中國民族文化史 岑淑婉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43 中國科技史 岑淑婉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46 史學名著:《史通》 金中樞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51 中國哲學Ⅰ: 儒家思想 湯恩佳儒學獎 2 港幣 1000 元

CHIN2252 中國哲學Ⅱ: 道家思想 湯國華道家思想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53 中國哲學Ⅲ: 佛家思想 黎時煖中國學術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59 中國史學史 翟冰霞中國歷史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64 中國性文化史 陳麗玲博士中國文化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268 中西文化交流史 葉濤中國歷史文化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1311 翻譯入門 文壽堂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351 譯文評析 陳書琴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352 語文研究Ⅰ 信報月刊 30 周年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336 口譯工作坊 I 文壽堂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361 翻譯工作坊 (英譯中) 楊志強廿一世紀明日之星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365 應用翻譯研究 楊志強廿一世紀明日之星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CHIN2362 翻譯工作坊(中譯英) 陳書琴翻譯獎 1 港幣 1000 元


目 錄

A 組:中國語言文學(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1

CHIN1103 Introduction to standard work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003


下學期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6 學分)
CHIN1107 Creative writing 005
上或下學期 創意與創作 (6 學分)
CHIN1109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007
上學期 中國婦女文學 (6 學分)
CHIN1114 Contrastive study of Cantonese and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009
暫不開設 廣州話普通話對比研究 (6 學分)
CHIN1115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anons and modern society 011
暫不開設 經學與現代社會 (6 學分)
CHIN1116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013
上學期 現代漢語通論 (6 學分)
CHIN1117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015
下學期 古代漢語導論 (6 學分)
CHIN1118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017
上學期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 (6 學分)
CHIN1119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ies 019
上學期 文學概論 (6 學分)
CHIN1120 Global approaches to Chinese literature 021
下學期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學 (6 學分)
CHIN1121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023
下學期 中國當代文學導論 (6 學分)
CHIN1122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025
下學期 二十世紀華文文學 (6 學分)
CHIN2121 Prose 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027
下學期 歷代散文 (6 學分)
CHIN2123 Shi poetry 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029
上學期 歷代詩 (6 學分)
CHIN2125 Ci poetry 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031
上學期 歷代詞 (6 學分)
CHIN2127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033
上學期 中國古典小說 (6 學分)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CHIN2122 Prose: selected writers 035


暫不開設 專家散文 (6 學分)
CHIN2124 Shi poetry: selected writers 037
下學期 專家詩 (6 學分)
CHIN2126 Ci poetry: selected writers 039
暫不開設 專家詞 (6 學分)
CHIN2130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1917-1949 ) : fiction 041
上學期 中國現代文學(1917-1949)
:小說 (6 學分)
CHIN2132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 since 1949 ) : fiction 043
上學期 中國當代文學:小說 (6 學分)
CHIN2136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045
上學期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 (6 學分)
CHIN2138 Chinese etymology 047
上學期 文字學 (6 學分)
CHIN2139 Chinese phonology 049
下學期 聲韻學 (6 學分)
CHIN2145 Chinese theatre during the Yuan, Ming, and Qing periods 051
下學期 元明清戲曲 (6 學分)
CHIN2146 The "sickly beauties": gender and illn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053
暫不開設 “病美人”:明清文學中的性別與疾病 (6 學分)
CHIN2147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055
下學期 古籍研讀 (6 學分)
CHIN2149 Chinese language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057
暫不開設 社會視角下的中國語文 (6 學分)
CHIN2150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Chinese linguistics 059
上學期 漢語語言學概說 (6 學分)
CHIN2151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ing and Qing fiction 061
下學期 男男女女:明清小說與明清時期的性與性別問題 (6 學分)
CHIN2152 Literature, Modernity and N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063
上學期 20 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與國族 (6 學分)
CHIN2153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film 065
下學期 華語語系文學與電影 (6 學分)
CHIN2154 Taiwan literature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the 1990s 067
下學期 台灣文學專題:日治時期到 90 年代 (6 學分)
CHIN2155 Topical studies of Sinophone literature 069
暫不開設 華語語系文學專題研究 (6 學分)
CHIN2156 Topical studies of literary theory 071
上學期 文學理論專題研究 (6 學分)
CHIN2157 Topical studies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from China 073
暫不開設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專題研究 (6 學分)
CHIN2159 Chinese documentation 075
暫不開設 中國文獻學 (6 學分)
CHIN2162 Cantonese linguistics 077
下學期 粵語語言學 (6 學分)
CHIN2164 The Analects and Chinese culture 079
上學期 《論語》與中國文化 (6 學分)
CHIN2168 Modern Chinese grammar 081
上學期 現代漢語語法 (6 學分)
CHIN2169 Modern Chinese rhetoric 083
上學期 現代漢語修辭 (6 學分)
CHIN2170 Study of Zuo Zhuan 085
暫不開設 《左傳》導讀 (6 學分)
CHIN2172 Hong Kong literature 087
上學期 香港文學 (6 學分)
CHIN2173 Topical studies of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089
上學期 中國古典小說專題研究 (6 學分)
CHIN2174 Literature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091
上學期 近代文學 (6 學分)

(四年級總結性學習體驗課程)
CHIN4101 Top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093
上或下學期 中國語言文學專題研究 (6 學分)

B 組:中國歷史文化(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5

CHIN1201 Topical studies of Chinese history 097


上學期 中國歷史專題 (6 學分)
CHIN120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099
上學期 中國史學概論 (6 學分)
CHIN1203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101
下學期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及文化 (6 學分)
CHIN1205 Chinese history: a general survey 103
上學期 中國歷史概略 (6 學分)
CHIN1206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hought 105
下學期 中國思想概論 (6 學分)
CHIN1207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107
上學期 傳統中國文化 (6 學分)
CHIN1211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09
上學期 中國歷代經濟與社會發展 (6 學分)
CHIN1212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111
下學期 中國通史 (6 學分)
CHIN1213 Folklore and modern Chinese culture 113
暑期 民俗學與現代中國文化 (6 學分)
CHIN1215 History of Relig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5
下學期 帝制中國宗教史 (6 學分)
CHIN2231 Religious Daoism and popular religions in China 117
暫不開設 中國道教及民間宗教史 (6 學分)
CHIN2241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119
下學期 中國民族文化史 (6 學分)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CHIN2221 History of the Qin and Han periods 121
暫不開設 秦漢史 (6 學分)
CHIN2222 History of the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and-Southern periods 123
暫不開設 魏晉南北朝史 (6 學分)
CHIN2223 History of the Sui and Tang periods 125
下學期 隋唐史 (6 學分)
CHIN2224 History of the Song and Yuan periods 127
下學期 宋遼金元史 (6 學分)
CHIN2225 History of the Ming period 127
下學期 明史 (6 學分)
CHIN2226 History of the Qing period 131
下學期 清史 (6 學分)
CHIN2233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133
上學期 中國法制史 (6 學分)
CHIN2234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135
上學期 中國政制史 (6 學分)
CHIN2235 Sources and methodology 137
下學期 中國歷史研究的材料、工具與方法 (6 學分)
CHIN2243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139
下學期 中國科技史 (6 學分)
CHIN2245 History of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141
暫不開設 中國考試史 (6 學分)
CHIN2246 Historical writings: texts and styles 143
暫不開設 史學名著:《史通》 (6 學分)
CHIN2251 Chinese philosophy I : Confucianism 145
暫不開設 中國哲學Ⅰ:儒家思想 (6 學分)
CHIN2252 Chinese philosophy II : Daoism 147
上學期 中國哲學Ⅱ:道家思想 (6 學分)
CHIN2253 Chinese philosophy III : Buddhism 149
暫不開設 中國哲學Ⅲ:佛家思想 (6 學分)
CHIN2254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 151
暫不開設 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 (6 學分)
CHIN2255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Part I) 153
上學期 中國學術思想史Ⅰ(秦漢至隋唐) (6 學分)
CHIN2256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Part II) 155
暫不開設 中國學術思想史Ⅱ(宋代至清代) (6 學分)
CHIN2259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157
上學期 中國史學史 (6 學分)
CHIN2264 Chinese eroticism 159
下學期 中國性文化史 (6 學分)
CHIN2266 History educ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 161
下學期 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 (6 學分)
CHIN2268 History of China-West cultural exchanges 163
下學期 中西文化交流史 (6 學分)
CHIN2269 History of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165
下學期 明清易代史 (6 學分)
CHIN2272 Schoo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167
暫不開設 中國學校教育史 (6 學分)
CHIN2273 Socio-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169
上學期 中國社會經濟史 (6 學分)
CHIN2274 History of material culture 171
上學期 中國物質文明史 (6 學分)
CHIN2275 The culture of flower in China 173
暫不開設 中國花卉文化史 (6 學分)
CHIN2276 Religions on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times 175
暫不開設 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宗教 (6 學分)
CHIN2278 Trave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story 177
上學期 中國旅遊與經濟史 (6 學分)
CHIN2280 Publishing and culture in Chinese history 179
下學期 中國出版文化史 (6 學分)
CHIN2281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societies in south China in the Ming-Qing period 181
明清時代中國南部的區域發展與地方社會
下學期 (6 學分)
History of early China: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periods in transmitted,
CHIN2282 183
palaeographical, and archaeological sources
暫不開設 早期中國史——傳世文獻、古文字與考古資料中所見夏、商、西周史 (6 學分)

(三、四年級總結性學習體驗課程)
CHIN3221 Thematic study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185
上或下學期 中國歷史文化專題研究 (6 學分)

A、B 組:中國文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7

C 組:翻譯(一、二年級 糿級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CHIN131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191


上或下學期 翻譯入門 (6 學分)
CHIN2336 Interpretation workshop I 193
上或下學期 口譯工作坊Ⅰ (6 學分)
CHIN2361 Translation workshop E – C 195
下學期 翻譯工作坊(英譯中) (6 學分)
CHIN2362 Translation workshop C – E 197
上學期 翻譯工作坊(中譯英) (6 學分)
CHIN2333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199
上學期 文化與翻譯 (6 學分)
CHIN2352 Languag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I 201
下學期 語文研究 I (6 學分)
CHIN2364 Bilingualism and Law: Perspectives from translation 203
暫不開設 翻譯視角下的雙語語境與法律 (6 學分)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CHIN2365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207


上學期 應用翻譯研究 (6 學分)
CHIN2351 Translation criticism 209
下學期 譯文評析 (6 學分)
CHIN2332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society 211
下學期 香港翻譯實務 (6 學分)
CHIN2339 Translation for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213
上學期 行政及商務文件翻譯 (6 學分)
CHIN2340 Film translation workshop 215
上學期 電影翻譯工作坊 (6 學分)
CHIN2341 Translating writings on art 217
上學期 藝評文章的翻譯 (6 學分)
CHIN2342 Interpretation workshop II 219
下學期 口譯工作坊Ⅱ (6 學分)
CHIN2343 Legal interpreting 221
下學期 法律口譯 (6 學分)
CHIN2344 Short stories: East and West 223
上學期 短篇小說翻譯 (6 學分)
CHIN2346 From page to stage: A workshop on drama adaptation and translation 225
下學期 劇本翻譯工作坊 (6 學分)
CHIN2348 Bilingual studies in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227
暫不開設 媒體與流行文化雙語研究 (6 學分)
CHIN2357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 229
上學期 雙語傳意與翻譯 (6 學分)
CHIN2358 Journeys to the East: Translation and China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he West 231
下學期 東遊記: 翻譯與中國在西方文學中的想像 (6 學分)
CHIN2363 Intermediate translation workshop C – E 233
暫不開設 中級翻譯工作坊(中譯英) (6 學分)
CHIN3312 Travel writing,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235
暑期 旅遊、文學、翻譯 (6 學分)

(四年級總結性學習體驗課程)
CHIN2320 Long translation 237
下學期 長篇翻譯 (6 學分)

文學士及教育學士(語文教育)—— 中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9


A 俓᧶₼⦚崭岏㠖⸇

001


⃊≽䞮㉔檗≽帏ₜ⺠㡋72⸇⒕䤓䦇桫嵁䲚᧨␅₼▔㕻᧶
1. ΋ǵΒԃભѸঅࣽҞǺ12Ꮲϩ
! a. ύ୯ᇟ‫ق‬ЎӷಔձǺCHIN1116‫܈‬CHIN1117 (6Ꮲϩ)
! b. ύ୯ЎᏢಔձǺCHIN1103‫܈‬CHIN1118 (6Ꮲϩ)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Ǻ12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Ǻ42Ꮲϩ
4. Ѥԃભ‫ޑ‬ᕴ่‫܄‬ᏢಞᡏᡍፐำǺ
! CHIN4101ύ୯ᇟ‫ق‬ЎᏢ஑ᚒࣴ‫( ز‬6Ꮲϩ)*

⓾≽䞮㉔檗≽帏ₜ⺠㡋36⸇⒕䤓䦇桫嵁䲚᧨␅₼▔㕻᧶
1. ΋ǵΒԃભѸঅࣽҞǺ6Ꮲϩ
! CHIN1103ǵCHIN1116ǵCHIN1117ǵCHIN1118ǴҺᒧ΋ࣽ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Ǻ12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Ǻ18Ꮲϩ

*ᕴ่‫܄‬ᏢಞᡏᡍፐำȐCHIN4101ȑ
ǴࣁЬঅғѸঅፐำǴό೛ୋঅғᒧ᠐Ƕ

2015/16㄃ㄵ㒥⃚ⓜ⏴⸇䤓⚛⸇嵚㽷㎞᧶
1. 2016/17ԃࡋଆǴCHIN1101ǵCHIN1105ς࿶ଶᒤǶ
2. Ьঅ‫܈‬ୋঅύ୯ᇟ‫ق‬ЎᏢѸঅࣽҞ
ΠӈฝԖۭጕ‫ޑ‬ϤঁࣽҞǴҺᒧ΋ࣽǺ
CHIN1103
CHIN1116 Ȑς࿶ֹԋCHIN1101όёঅ᠐Ԝࣽȑ
CHIN1117 Ȑς࿶ֹԋCHIN2163‫܈‬CHIN2158όёঅ᠐Ԝࣽȑ
CHIN1118 Ȑς࿶ֹԋCHIN1102‫܈‬CHIN1105όёঅ᠐Ԝࣽȑ
3. ӕᏢӵςֹԋଶᒤ‫ࣽޑ‬ҞȐCHIN1101ǵCHIN1105ȑǴ‫܌‬ளᏢϩϝ཮
ीᆉ‫ܭ‬ፐำ‫ޑ‬ѸঅࣽҞϣǶ

002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1103
課程名稱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中文)
Introduction to standard work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劉俊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增進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知識
2. 認識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及理論
3. 加深學生對小說、散文、詩歌及戲劇的代表作的認知
4. 提升學生鑒賞及分析文本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了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概況
2. 掌握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及理論
3. 熟悉小說、散文、詩歌及戲劇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4. 能深入研讀及分析文本

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一門導論性的學科,一方面增進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知識,
並透過不同的批評方法以解讀各類型作品,學以致用,借以提升學生的鑒
賞及理解能力。
課程內容主要分為“概論”和“選析”兩部份。首先,“概論”將介紹中國(包括
台灣)現代、當代文學的流變和各發展階段的特點,宏觀地認知兩岸文學的
不同發展脈絡和各種文類的代表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會對現、當代文學
中的一些重要文學現象進行解剖和分析,並在這個過程中,對現今中外流
行的文學批評方法和理論,如精神分析學理論、闡釋學理論、社會文化理
論、讀者反應理論、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等,進行簡要介紹,讓
學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學批評知識,得以開拓視野和提升閱讀的思辯力。
至於“選析”部份,將從四大文類小說、散文、詩歌、話劇中選取較重要及
具代表性的範本,運用適切的批評方法進行分析,此舉不僅能深入理解作
家與作品的風格和特色,而且通過批評方法的應用試驗,更可鞏固學生的
理論知識及增進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本課程除了大課(lectures)以外,另輔以小組導修,讓學生能於小組討論中
就各類或各家作品進行分析交流,暢談個人意見,與導師、組員互相切磋,
借以提升學習成效。期終學生需繳交一篇閱讀報告習作,並參加期末考試。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0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講授大綱 1. 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概況
2. “五四”新文學與魯迅
3. 自由體的先鋒──胡適、郭沫若詩選析
4.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
5. 周氏兄弟(魯迅、周作人)的散文
6. “新月派”的詩論(聞一多)與詩作(聞一多、徐志摩)
7. 反封建的倫理悲劇──曹禺《雷雨》
8. 張愛玲和錢鍾書的小說
9. 余光中、穆旦詩作選析
10. 大社會與小舞臺──老舍《茶館》論
11. 白先勇〈永遠的尹雪豔〉與〈遊園驚夢〉
12. 文化回歸(汪曾祺)與反對新殖民主義(陳映真、黃春明)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2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選材取自個別作家作品)。

主要閱讀材料 1. 唐弢等: 《中國現代文學史》1-3冊,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80


年。
2.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年8月。
3. 吳秀明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上中下冊,杭州:浙江大學出
版社,2002年6月。
4. 劉登翰主編:《台灣文學史》,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5. 呂正惠、趙遐秋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北京:昆侖出版社,
2002年1月。
6.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4月。
7. 韋勒克、沃倫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北京:三聯書店,1984
年。
8. 李敏儒等譯:《當代西方文學理論導引》,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
年11月。
9. 張隆溪:《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7月。
10. 朱棟霖主編:《文學新思維》,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年。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004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1107
婚䦳⎵䧙 ∝シ冯∝ἄ炷ᷕ㔯炸
Creative writing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 (;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上、下學期各開設一組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林浩光⌂⢓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䎦䔞ẋẍᷕ㔯∝ἄ䘬ᶱ栆㔯橼炷㕘娑ˣ㔋㔯␴⽖✳⮷婒炸䘬䘤⯽
㤪㱩冯䈡刚ˤ
2. 怠嬨䚠斄㔯⬠ἄ⑩炻㍸⋯岆㜸傥≃ˤ
3. ∝ἄ䚠斄㔯栆炻㍸⋯⮓ἄ㈨ⶏ⍲∝ἄシ㫚ˤ

枸㛇⬠佺ㆸ㝄 1. ≈㶙⮵䎦䔞ẋᷕ⚳㕘㔯⬠䘬➢㛔娵嬀ˤ
2. ㍸⋯ᷣ≽教嬨㔯⬠ἄ⑩䘬冰嵋ˤ
3. ㌴㎉岆㜸㔯⬠ἄ⑩䘬䩭攨ˤ
4. ▿娎∝ἄ䚠斄㔯栆炻⺽䘤∝シ⍲⮓ἄᾉ⽫ˤ

婚䦳䯉ṳ 1. ẍ嫃婚㕡⺷炻↮⇍ṳ䳡䎦䔞ẋ⽖✳⮷婒ˣ㔋㔯ˣ㕘娑␴忁ᶱ栆㔯橼䘬
䘤⯽㤪㱩⍲℞䈡刚ˤ
2. 怠嬨䎦䔞ẋᷕ㷗⎘⍲㴟⢾䚠斄Ἓἄ炻᷎㟡㒂㚱斄㊯⺽炻ẍ⮷䳬妶婾㕡
⺷炻⃰ἄ岆㜸炻ℵ㕤➪ᶲ⋗⟙ˤ炷㛇攻Ḱẍ怑䔞⺽⮶⍲墄⃭ˤ炸
3. 䁢惵⎰㔁⬠ℏ⭡⍲忚⹎炻悐↮㔁䭨⮯⬱㌺➪ᶲ⌛㗪∝ἄˤ
4. 㕤㭷栆㔯橼嫃㌰⼴炻⏰Ṍ䚠斄∝ἄᶨ䭯ˤ炷悐↮ἄ⑩㚫怠ἄ婚➪Ḻ≽
妶婾ᷳ䓐ˤ炸

嫃㌰⣏䵙 1. ⽖✳⮷婒⮶婾
2. ⽖✳⮷婒岆㜸冯∝ἄ䞼佺
3. 㔋㔯⮶婾
4. 㔋㔯岆㜸冯∝ἄ䞼佺
5. 㕘娑⮶婾
6. 㕘娑岆㜸冯∝ἄ䞼佺
7. ⬠䓇ἄ⑩岆㜸冯∝ἄ䞼佺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2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005
ᶨˣḴ⸜䳂 ⇅䳂婚䦳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㚠朊∝ἄ (㔯⬠∝ἄ) 80%炷~ᾳṢ {⮷䳬烉 3 ;䭯 †ấ †㫉炻ℙ 6000 ⫿/ ↮揀炸
婚➪娎⮓ (∝ἄ䶜佺) 20%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6-8 ;㫉炻ℙ 2000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傉⚳岊炷1995炸烉˪㭷␐ᶨ娑˫炻楁㷗炻䌚䙲↢䇰ḳ㤕㚱旸℔⎠ˤ
2. 傉⚳岊 (1997)烉˪嵛嶉炽−⼙炽⚆倚ņņ楁㷗㕘娑婾普˫炻楁㷗炻娑暁
㚰↲↢䇰䣦ˤ
3. 傉⚳岊炷䶐炸(2001)烉˪楁㷗役Ḽ⋩⸜㕘娑∝ἄ怠˫炻楁㷗炻℔ℙ⚾㚠
棐ˤ
4. 斄⣊⋿ˣ叱廅炷䶐炸炷2002炸烉˪楁㷗㕘娑怠嬨˫炻楁㷗炻桐晭↢ 䇰
䣦ˤ
5. 䌳渿䑲䫱炷䶐炸炷2007炸烉˪㷗炽⣏炽娑Ṣ˫炻楁㷗炻⓮⊁⌘㚠棐ˤ
6. 㜿㴑⃱ (2005) 烉˪㕘娑䘬掉冯尉˫炻楁㷗炻旧㸗⚾㚠ˤ
7. 㜿㴑⃱炷䶐炸炷2008炸烉˪楁㷗㕘娑⮶岆˫炻楁㷗炻⋗㘢↢䇰䣦ˤ
8. 湫䆎䃞炷ᷣ䶐炸(2011)烉˪楁㷗䔞ẋἄ⭞ἄ⑩⎰普怠ņņ娑㫴⌟˫炻楁㷗炻
㖶⟙㚰↲↢䇰䣦ˤ
9. 昛㯠⹟炷2011炸烉˪㕘娑嬨⮓➢㛔㱽˫炻楁㷗炻⋗㘢↢䇰䣦ˤ
10.Eva Hung (ed.)炷2008炸烉To Pierce the Material Screen:An Anthology of
20th- Century Hong Kong Literature,Vo. I & II.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11.⏪⮹佌炷䶐炸炷1998炸:˪楁㷗ἄ⭞㔋㔯⮶岆˫炻楁㷗炻㖶䨿↢䇰䣦ˤ
12.䥨⮎炷ᷣ䶐炸炷2003炸烉˪儡婆ņņ楁㷗㔋㔯⭞怲⎫怲婯˫炻楁㷗炻旧
㸗⚾㚠ˤ
13.斄⣊⋿炷䶐炸炷2007炸烉˪楁㷗㔋㔯怠嬨˫炻楁㷗炻桐晭↢䇰䣦ˤ
14.㜙䐆ˣ䥨⮎炷䶐炸炷1995炸:˪楁㷗ἄ⭞⮷⮷婒怠˫炻楁㷗炻䌚䙲↢䇰ḳ
㤕㚱旸℔⎠ˤ
15.㰇㚦➡ (1998)烉˪⽖✳⮷婒䘬䈡⿏冯㈨ⶏ˫炻楁㷗炻㖶䨿↢䇰䣦ˤ
16.厗㔯⽖✳⮷婒⬠㚫炷2002炸烉˪ 共炷厗㔯⽖✳⮷婒普炸˫炻楁㷗炻䌚
䙲↢䇰ḳ㤕㚱旸℔⎠ˤ
17.㜙䐆ˣ昛岲ᶨ炷䶐炸炷2004炸:˪楁㷗⽖✳⮷婒怠˫炻楁㷗炻䌚䙲↢䇰ḳ
㤕㚱旸℔⎠ˤ
18.嵁⭞䑏炷ᷣ䶐炸炷2003炸烉˪ᷕ⚳㕘㔯⬠⣏䲣˫炷⼙⌘㛔炸炻ᶲ㴟炻ᶲ
㴟㔯喅↢䇰䣦ˤ
19.ἁ⃱ᷕ䫱炷䶐炸炷1972炸烉˪ᷕ⚳䎦ẋ㔯⬠⣏䲣˫炻⎘⊿炻ⶐṢ↢䇰䣦ˤ
20.ἁ⃱ᷕ炷ᷣ䶐炸炷2003炸烉˪ᷕ厗䎦ẋ㔯⬠⣏䲣˫炻⎘⊿炻ḅ㫴↢䇰䣦ˤ

006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1109
婚䦳⎵䧙 ᷕ⚳⨎⤛㔯⬠炷ᷕ㔯炸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楊彬彬⌂⢓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㤪奥㬟㛅⨎⤛㔯⬠䘬䈡刚
2. ㈲㎉ᷕ⚳⨎⤛㔯⬠䘬䘤⯽㕡⎹
3. 䝕妋⨎⤛⛐ᷕ⚳㔯⬠䘤⯽⎚ᶲ䘬届䌣
4. 慵溆↮㜸慵天⤛娑Ṣˣ⤛ἄ⭞䘬ἄ⑩

枸㛇⬠佺ㆸ㝄 1. ⼊ㆸ⮵㬟㛅⨎⤛㔯⬠䈡刚⍲䘤⯽䘬㤪奨
2. 㖶䝕⨎⤛⛐ᷕ⚳㔯⬠䘤⯽⎚ᶲ䘬届䌣
3. ㈲㎉⮵慵天ἄ⑩䘬䳘嬨㈨ⶏ␴↮㜸傥≃
4. ⬠㚫⮯ἄ⑩䲵ℍ䣦㚫ˣ㔯⊾䘤⯽㼖㳩ᷕ≈ẍ↮㜸

婚䦳䯉ṳ ᷕ⚳⨎⤛㔯⬠䘤⯽炻㕡冰㛒刦烊⯌℞㗗Ḵ⋩ᶾ䲨ẍἮ炻晐叿⤛⿏ᷣ佑⿅㼖
⣏埴℞忻炻ᷕ⚳⤛ἄ⭞䘬∝ἄ炻⁁⍿嬨侭斄㲐炻侴ᷕ⚳⨎⤛㔯⬠䞼䨞ḇㆸ
Ḯ姽婾⭞䘬䅙攨婚柴ˤḳ⮎ᶲ炻⤛ἄ⭞⛐ᷕ⚳㬟㛅ᶵ᷷℞ṢˤḼ⚃㕘㔯⊾
忳≽ᷳ⼴炻⤛⿏⽆ḳ⮓ἄ䘬Ṣ㔠グ䙲⡆⣂炻᷎⏰䎦↢㕘䘬䘤⯽㼖㳩ˤ忁攨
婚䦳䘬䚖䘬㗗⮵ᷕ⚳⨎⤛㔯⬠䘬䘤⯽忚埴庫䁢䲣䴙䘬ṳ䳡炻忂忶⬷奨㤪奥
␴⽖奨䳘嬨炻嬻⎴⬠䝕妋ᷕ⚳⤛⿏䘬㔯⬠䓇㳣␴㬟㛅⨎⤛㔯⬠䘬䈡刚炻ẍ
⍲⤛娑Ṣˣ⤛ἄ⭞⛐ᷕ⚳㔯⬠䘤⯽⎚ᶲ䘬届䌣ˤ

嫃㌰⣏䵙 1. ᷕ⚳⨎⤛㔯⬠䘬䘤⯽␴䈡刚
2. ⤛⿏ᷣ佑␴ᷕ⚳⨎⤛㔯⬠䞼䨞
3. 㘂㖶曺㦻ㇵ⤛冯敐䥨娑Ṣ
4. 㶭ẋ敐䥨娑Ṣ䘬ⳃ崟冯⤛⿏ㇵ厗ᷳ䇕
5. 唬␥ㇵ⤛冯㔯⊾゛⁷
6. ˪㬋⥳普˫冯⤛⿏冒ㆹ彗嬟䫾䔍
7. ⤛⿏㇚㚚∝ἄ
8. ⤛⿏㔀ḳ㔯橼䘬冰崟
9. 䥳䐦娑娆䘬“晬⊾”シ嬀
10. 䎦ẋ⤛⿏䘬徥⮳烉匶厚⤛⢓䘬⚘べ
11. 㛶㖪˪㭢⣓˫䘬⤛⿏ᷣ佑⁦⎹

007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35 ↮揀炸
;妶婾 10%炷;⮶ᾖ †⣏婚炸
;㚠朊⟙⏲ 20%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1 ấ炻ℙ 4000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㛔婚䦳ᶵ⮰姕婚㛔炻ᷣ天教嬨㛸㕁婳䚳ᶳᶨ枭ˤ
2. ⍫侫㚠䚖娛夳⬠㛇婚䦳⬱㌺ˤ

ᷣ天教嬨㛸㕁 1. 傉㔯㤟䶐烉˪㬟ẋ⨎⤛叿ἄ侫˫炻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1985⸜⡆
妪㛔ˤ
2. ⊿Ṕ䣦㚫䥹⬠昊㔯⬠䞼䨞㇨烉˪ᷕ⚳䔞ẋ曺⸜⤛ἄ⭞姽⁛˫炻⊿Ṕ烉
ᷕ⚳⨎⤛↢䇰䣦炻1990⸜ˤ
3. 喯侭倘烉˪⬳ẋ⤛⿏㔯⬠˫炻㬎㻊烉㬎㻊⣏⬠↢䇰䣦炻1997ˤ
4. 惏䲭㠭烉˪⤛⿏娆⎚˫炻㾇⋿烉Ⱉ㜙㔁做↢䇰䣦炻2000⸜ˤ
5. 䚃劙ᷣ䶐烉˪Ḵ⋩ᶾ䲨ᷕ⚳⤛⿏㔯⬠⎚˫ᶲᶳℲ炻⣑㳍烉⣑㳍Ṣ㮹↢
䇰䣦炻1995⸜6㚰ˤ
6. ⬇〭ˣ㇜拎厗烉˪㴖↢㬟⎚⛘堐ņņ䎦ẋ⨎⤛㔯⬠䞼䨞˫炻㱛⋿烉㱛⋿
Ṣ㮹↢䇰䣦炻1989⸜ˤ
7. (≈)㕡䥨㻼ˣ(伶)櫷ッ咖䶐烉˪嶐崲敐攨烉㖶㶭⤛⿏ἄ⭞婾˫炻⊿Ṕ烉
⊿Ṕ⣏⬠↢䇰䣦炻2014⸜ˤ
8. Dorothy Ko.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Stanford U. Press, 1994.
9.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 Stanford U. Press, 1997.
10. Wilt Idema, Beata Grant. The Red Brush: Writing Women of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Press, 2004.

008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1114
婚䦳⎵䧙 ⺋ⶆ娙㘖忂娙⮵㭼䞼䨞炷ᷕ㔯炸
Contrastive study of Cantonese and Modern Standard Chines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唕㔔῱⌂⢓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妻䶜⎴⬠㌴㎉䱝㘖ᷳ攻⛐婆枛␴娆⋗ᶲ䘬䔘⎴
2. 妻䶜⎴⬠㌴㎉䱝㘖ᷳ攻䘬婆㱽ⶖ䔘
3. ⡆⻟⎴⬠⮵⺋ⶆ娙␴㘖忂娙䈡溆䘬䎮妋
4. 妻䶜⎴⬠䎮妋⤪ỽ⮯䱝㘖⮵㭼䞍嬀ㅱ䓐㕤㕡妨⛘⋨䘬㘖忂娙⬠佺ᶲ

枸㛇⬠佺ㆸ㝄 1. ㌴㎉䱝㘖ᷳ攻⛐婆枛ˣ娆⋗ˣ婆㱽ᶲ䘬⮵ㅱ斄Ὢ
2. 傥⣈⮵䱝㘖ᷳ攻䘬婆枛ˣ娆⋗ˣ婆㱽ⶖ䔘ἄ䲣䴙↮㜸
3. ㌴㎉㕡妨冯ℙ⎴婆ᷳ攻䘬斄Ὢ炻啱ẍ㍸檀婒娙␴⮓ἄ㈨ⶏ

婚䦳䯉ṳ 㛔婚䦳⽆婆枛ℍㇳ炻ṳ䳡⺋ⶆ枛␴⊿Ṕ枛䘬婆枛䲣䴙⍲䈡⿏炻䃞⼴忚埴倚
㭵ˣ枣㭵ˣ倚婧䘬㭼庫炻᷎䓙婆枛⮵ㅱ䘬ᾳ⇍䎦尉㬠䲵↢ℑᾳ枛䲣䘬⎴䔘ˤ
䱝㘖⮵㭼ḇ⊭㊔娆⋗␴婆㱽㕡朊䘬↮㜸炻᷎ℤ⍲㕡妨冯ℙ⎴婆䘬斄Ὢˤ㚨
⼴㍊妶⤪ỽ⮯䞼䨞ㆸ㝄ㅱ䓐㕤㕡妨⛘⋨䘬㘖忂娙⬠佺炻⮵㍸檀⬠⒉䘬䎦ẋ
㻊婆䞍嬀㚱ᶨ⭂⸓≑ˤ

嫃㌰⣏䵙 1. ⺋ⶆ娙␴㘖忂娙枛䲣䘬䈡⿏
2. ⺋ⶆ娙㘖忂娙倚㭵䘬⮵ㅱ斄Ὢ
3. ⺋ⶆ娙㘖忂娙枣㭵䘬⮵ㅱ斄Ὢ
4. ⺋ⶆ娙㘖忂娙倚婧䘬⮵ㅱ斄Ὢ
5. ⺋ⶆ娙␴㘖忂娙娆⋗䘬䈡溆
6. ⺋ⶆ娙娆⋗Ἦ㸸㍊㜸
7. ⺋ⶆ娙㘖忂娙娆⋗⮵㭼↮㜸
8. ⺋ⶆ娙␴㘖忂娙婆㱽䘬䈡溆
9. ⺋ⶆ娙㘖忂娙娆栆⮵㭼↮㜸
10. ⺋ⶆ娙㘖忂娙婆⸷⮵㭼↮㜸
11. ⺋ⶆ娙㘖忂娙⎍⺷⮵㭼↮㜸

009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3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40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30%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40%炷 3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䌳≃灼˪⺋㜙Ṣ⾶㧋⬠佺㘖忂娙˫炻⊿Ṕ灼⊿Ṕ⣏⬠↢䇰䣦炻1997⸜ˤ
2. 㛶㕘櫩灼˪⺋㜙䘬㕡妨˫炻⺋ⶆ灼⺋㜙Ṣ㮹↢䇰䣦炻1994⸜ˤ
3. 㛶㕘櫩䫱灼˪⺋ⶆ㕡妨䞼䨞˫炻⺋ⶆ灼⺋㜙Ṣ㮹↢䇰䣦炻1995⸜ˤ
4. 㕥ẚ媨烉˪⺋ⶆ枛⊿Ṕ枛⮵ㅱㇳℲ˫炻⺋ⶆ灼㙐⋿⣏⬠↢䇰䣦炻2001
⸜ˤ
5. 檀厗⸜烉˪⺋ⶆ㕡妨䞼䨞˫炻楁㷗灼⓮⊁⌘㚠棐炻1980⸜ˤ
6. 堩⭞槲䫱灼˪㻊婆㕡妨㤪天˫炻⊿Ṕ灼㔯⫿㓡朑↢䇰䣦炻1989⸜䫔2䇰ˤ
7. ⻝㳒⸜烉˪楁㷗䱝婆婆㱽䘬䞼䨞˫炻楁㷗灼楁㷗ᷕ㔯⣏⬠↢䇰䣦炻2007
⸜⡆妪䇰ˤ
8. 㚦⫸↉灼˪⺋ⶆ娙Ʉ㘖忂娙婆娆⮵㭼䞼䨞˫炻楁㷗灼楁㷗㘖忂娙䞼佺
䣦炻1995⸜ˤ
9. 㚦⫸↉灼˪⺋ⶆ娙Ʉ㘖忂娙⎋婆娆⮵嬗ㇳℲ˫炻楁㷗灼ᶱ倗㚠⸿炻2002
⸜ˤ
10. 㫸春奢Ṇ灼˪㘖忂娙⺋ⶆ娙䘬㭼庫冯⬠佺˫炻⊿Ṕ灼ᷕ⚳䣦㚫䥹⬠↢
䇰䣦炻1993 ⸜ˤ

010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1115
婚䦳⎵䧙 䴻⬠冯䎦ẋ䣦㚫炷ᷕ㔯炸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anons and modern societ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唕㔔῱⌂⢓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䴙䴻⬠␴₺⭞䴻℠䘬㟠⽫ℏ⭡
2. ➡梲⎴⬠⮵⁛䴙䴻⬠␴₺⭞䴻℠䘬䎦ẋ₡ῤ䘬娵嬀
3. ⺽⮶⎴⬠㖶䝕ᷕ⚳⁛䴙䴻⬠冯䎦ẋ䣦㚫䘬斄Ὢ

枸㛇⬠佺ㆸ㝄 1. ⯽䎦⮵ᷕ⚳⁛䴙䴻⬠⍲℞㬟⎚䘬➢㛔娵嬀
2. 忂䚌䝕妋⎌ẋ₺⭞䴻℠䘬➢䢶ℏ㵝
3. 傥⣈彐㜸⎌ẋ₺⭞䴻℠䘬䎦ẋ₡ῤ

婚䦳䯉ṳ 䴻㚠⛐⎌ẋᷕ⚳ṓ㚱ⲯ檀⛘ỵ炻䴻⬠⇯㗗ᷕ⚳⁛䴙㔯⊾䘬㟠⽫ℏ⭡ˤ㛔婚
䦳嫃徘ᷕ⚳䴻⬠␴䴻㚠䘬ℏ㵝炻᷎㍊妶ᷕ⚳⁛䴙䴻⬠冯䎦ẋ䣦㚫䘬斄Ὢ炻
⽆侴⸓≑⎴⬠䝕妋䴻⬠䘬䎦ẋ₡ῤ␴シ佑ˤ

嫃㌰⣏䵙 1. 䴻冯䴻⬠
2. ˪␐㖻˫䘬⿅゛ℏ⭡⍲℞䎦ẋシ佑
3. ˪⯂㚠˫䘬⿅゛ℏ⭡⍲℞䎦ẋシ佑
4. ˪娑䴻˫䘬⿅゛ℏ⭡⍲℞䎦ẋシ佑
5. ˪䥖姀˫䘬⿅゛ℏ⭡⍲℞䎦ẋシ佑
6. ˪㗍䥳˫䘬⿅゛ℏ⭡⍲℞䎦ẋシ佑

011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3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40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40%炷;ᾳṢ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30%炷 1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䌳⮏ˣ䤯㔴㜘䫱灼˪⋩ᶱ䴻婒䔍˫炻⊿Ṕ灼ᷕ厗㚠⯨炻2015 ⸜ˤ
2. 䙖拓䐆烉˪䴻⬠忂婾˫炻⊿Ṕ灼ᷕ厗㚠⯨炻1954 ⸜ˤ
3. 䙖拓䐆叿炻␐Ḱ⎴㲐慳烉˪䴻⬠㬟⎚˫炻⊿Ṕ灼ᷕ厗㚠⯨炻2004 ⸜ˤ
4. 㛙䵕拂烉˪ᷕ⚳䴻⬠⎚⋩嫃˫炻ᶲ㴟灼⽑㖎⣏⬠↢䇰䣦炻2002 ⸜ˤ
5. ⬱ḽ⮷⣒恶䫱叿炻㜿ㄞ⼘ˣ忋㶭⎱嬗灼˪䴻⬠⎚˫炻冢⊿灼叔⌟㦻⚾
㚠㚱旸℔⎠炻1996 ⸜ˤ
6. ␐Ḱ⎴叿炻㛙䵕拂䶐灼˪␐Ḱ⎴䴻⬠⎚婾叿怠普˫炻ᶲ㴟灼ᶲ㴟Ṣ㮹
↢䇰䣦炻1996 ⸜⡆妪㛔ˤ
7. ⼸⽑奨烉˪ᷕ⚳䴻⬠⎚䘬➢䢶˫炻冢⊿灼冢䀋⬠䓇㚠⯨炻1982 ⸜ˤ
8. 叱⚳列ˣ⢷攟㧠ˣ㛶昮䌣灼˪䴻⬠忂婾˫炻冢⊿灼⣏⬱↢䇰䣦炻2005
⸜ˤ
9. ∱ⷓ➡叿炻昛⯭㶝㲐灼˪䴻⬠㔁䥹㚠˫炻ᶲ㴟灼ᶲ㴟⎌䯵↢䇰䣦炻2006
⸜ˤ
10. 漼洔䦳ᷣ䶐灼˪嬨䴻㚱䓂湤䓐˫炻ᶲ㴟灼ᶲ㴟Ṣ㮹↢䇰䣦炻2008 ⸜ˤ

012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1116
課程名稱 現代漢語通論(中文)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hinese languag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蕭敬偉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1101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現代漢語的基本內涵
2. 瞭解現代漢語語音、詞匯和語法系統
3. 鞏固對現代漢語文運用的基本概念

預期學習成果 1. 同學能夠全面認識現代漢語的基本知識。
2. 同學能夠掌握現代漢語語音(以粵音為主)的結構和特點。
3. 同學能夠瞭解現代漢語的詞匯系統。
4. 同學能夠掌握現代漢語的語法結構。

課程簡介 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掌握好漢語知識,有助於提高語文學習和
語文運用的能力。本課程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範疇出發,講授現代漢
語的內涵和特點,從而幫助同學掌握現代漢語的基本知識。

講授大綱 1. 廣州話的語音結構和特點
2. 粵音與反切
3. 詞的形式和結構
4. 詞義的分析和發展變化
5. 詞匯的來源系統
6. 詞類及其劃分標準
7. 句子成分分析

01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15%(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40 分鐘)
討論 5% (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20%(個人 1 篇,共 2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香港:
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2014年第二版。
2. 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3. 宋玉柱︰《現代漢語語法基本知識》,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4. 李家樹、陳遠止、謝耀基:《漢語綜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1999年。
5. 何文匯:《粵音平仄入門 粵語正音示例》,香港︰明窗出版社,2009
年。
6. 邵敬敏主編:《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
二版。
7. 胡裕樹:《現代漢語》,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8. 孫常敘︰《漢語詞彙》(重排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9. 張斌主編:《簡明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 黃伯榮、李煒主編:《現代漢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014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1117
婚䦳⎵䧙 ⎌ẋ㻊婆⮶婾炷ᷕ㔯炸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
炷;ᷣᾖ ᷕ⚳婆妨㔯⬠/ᷕ⚳㔯⎚* ;∗ᾖ ᷕ⚳婆妨㔯⬠/ᷕ⚳㔯⎚*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惏ἑ䍚⌂⢓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2163 ㆾ CHIN2158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䳸⎰㔯妨㔯䭯䪈䘬䞼嬨炻娵嬀⎌㻊婆⛐婆㱽ˣ娆⋗ˣ婆枛␴㔯⫿䫱㕡
朊䘬䈡溆烊
2. 䝕妋⎌Ṳ㻊婆ᷳ攻䘬ⶖ䔘炻㌴㎉⎌Ṳ䔘佑䘬㔯妨娆婆⍲䈡㬲䘬㔯妨⎍
⺷烊⍲
3. 忳䓐⎌㻊婆䞍嬀㕤℟橼䘬婆妨↮㜸ᷕ炻㍸㖯教嬨⍲䎮妋⎌ẋ℠䯵䘬傥
≃ˤ

枸㛇⬠佺ㆸ㝄 1. 㬋䡢教嬨冯䎮妋ⷠ䓐⎌䯵烊
2. ↮㜸⍲婒㖶⎌㻊婆⛐婆㱽ˣ娆⋗ˣ婆枛␴㔯⫿䫱㕡朊䘬➢㛔䈡溆烊⍲
3. 㸾䡢妋慳㔯妨ⷠ䓐娆␴ⷠ夳⎍⺷炻ẍ⍲⮯㔯妨䭯䪈㬋䡢侣嬗䁢䎦ẋ㻊
婆㚠朊婆ˤ

婚䦳䯉ṳ ⎌ẋ㻊婆㗗㊯冯䎦ẋ㻊婆䚠⮵䘬㻊㮹㕷⎌ẋ婆妨ˤ㛔婚䦳忂忶娆⋗ˣ婆㱽ˣ
㔯⫿⍲枛枣➢䢶䞍嬀䘬嫃㌰冯妶婾炻嬻⬠䓇䝕妋⎌Ṳ㻊婆ᷳ攻䘬ⶖ䔘炻㌴
㎉⎌Ṳ䔘佑䘬㔯妨娆冯䈡㬲䘬㔯妨⎍㱽炻᷎ῇ≑㔯妨㔯䭯䪈䘬䱦䳘嫃嬨炻
㶙⊾⬠䓇㕤⎌ẋ㻊婆䘬デ⿏娵嬀ˤ㛔婚䦳䎮婾冯⮎䓐ℤ慵炻昌Ḯ➢㛔䎮婾
䘬ṳ䳡⢾炻Ṏ⻟婧⎌㻊婆䞍嬀⛐℟橼婆妨↮㜸ᷕ䘬忳䓐炻⽆侴㍸㖯教嬨⍲
䎮妋⎌ẋ℠䯵䘬傥≃ˤ

嫃㌰⣏䵙 1. ⮶婾
2. 㔯妨㔯䘬⎍嬨␴㧁溆
3. 娆䘬⼊ㆸ␴㥳忈
4. 娆佑䘬䘤⯽␴嬲⊾
5. ⎌㻊婆䘬娆栆
6. 娆栆䘬㳣䓐
7. ⎌㻊婆䘬婆⸷
8. ⎌㻊婆䘬⎍⺷
9. 㔯⫿⬠➢㛔䞍嬀
10. 倚枣⬠➢㛔䞍嬀
11. 㔯妨㔯䘬䱦嬨冯㲃嬨

015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5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8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炷;⮶ᾖ 5 % †⣏婚 %炸
;㚠朊⟙⏲ 30%炷;ᾳṢ 1 䭯炻ℙ 2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50%)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䣦㚫䥹⬠昊婆妨䞼䨞㇨䶐烉˪⎌ẋ㻊婆嘃娆娆℠˫炻⊿Ṕ烉⓮⊁
⌘㚠棐炻1999⸜ˤ
2. ⣒䓘彘⣓叿炻哋䳡ヂˣ⼸㖴厗嬗烉˪ᷕ⚳婆㬟⎚㔯㱽˫炻⊿Ṕ烉⊿Ṕ
⣏⬠↢䇰䣦炻2003⸜ˤ
3. 䌳≃烉˪㻊婆⎚䧧˫炻⊿Ṕ烉ᷕ厗㚠⯨炻1980⸜ˤ
4. 䌳≃ᷣ䶐烉˪⎌ẋ㻊婆˫炻⊿Ṕ烉ᷕ厗㚠⯨炻1999⸜炷䫔3䇰㟉妪慵㌺
㛔炸ˤ
5. ⎹䅡烉˪䯉㖶㻊婆⎚˫炻⊿Ṕ烉⓮⊁⌘㚠棐炻2010⸜ᾖ妪㛔ˤ
6. Ⓒἄ喑烉˪枛枣⬠㔁䦳˫炻⊿Ṕ烉⊿Ṕ⣏⬠↢䇰䣦炻2002⸜䫔3䇰ˤ
7. 㣲ỗⲣˣỽ㦪⢓烉˪⎌㻊婆婆㱽⍲℞䘤⯽˫炻⊿Ṕ烉婆㔯↢䇰䣦炻2001
⸜ᾖ妪㛔ˤ
8. 墀拓⛕烉˪㔯⫿⬠㤪天˫炻 ⊿Ṕ烉⓮⊁⌘㚠棐炻2013⸜ᾖ妪㛔ˤ
9. 哋䳡ヂ烉˪⎌㻊婆娆⋗䵙天˫炻⊿Ṕ烉⊿Ṕ⣏⬠↢䇰䣦炻1989⸜ˤ
10. 漼⋫䀶烉˪ᷕ⚳婆㱽⬠⎚˫炻⊿Ṕ烉婆㔯↢䇰䣦炻1997 ⸜ᾖ妪㛔ˤ

* 2015-16 ⸜⹎ㆾᷳ⇵ℍ⬠怑䓐
016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1118
課程名稱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中文)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魏寧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1102 或 CHIN1105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介紹中國古典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與文體
2. 培養學生解讀、分析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3. 奠定學生日後深入研究中國文學的基礎
4. 讓學生以比較文學及跨文化的視野重新審視中國文學

預期學習成果 1. 掌握古典文學名篇的文學技巧、歷史背景和文化意涵等各方面
2. 用清晰流暢的語言分析並欣賞文學作品
3. 反思古典文學作品的現代意義

課程簡介 「古典」不等於「古代」,凡與悠久文學傳統接軌的作品也可視為古典文
學。因此學習古典文學的最好方法是「細讀」:一種透過文學鑒賞、字詞
訓釋、歷史研究等方法,始終不離文本的詮釋過程。本科目擬培養學生分
析與討論古典文學作品的能力,深入瞭解文學作品的不同層面,尤其是文
學作品的形式和與傳統連繫的成份,藉以鍛鍊精研古典文學的堅實基礎。
主要閱讀對象為《詩經》等先秦文學經典,以及後世詩文的不朽典範《昭
明文選》。

講授大綱 1. 怎麼讀文學作品?
2. 先秦詩歌:《詩經‧國風》
3. 先秦詩歌:《詩經‧雅頌》
4. 先秦詩歌:《楚辭》
5. 先秦散文:《莊子》
6. 漢朝文學:《史記》
7. 漢朝文學:漢賦
8. 六朝文學:陶淵明
9. 六朝文學:《世說新語》
10. 六朝文學:《昭明文選》
11. 古典文學的將來

017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5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10%(導修 10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12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20%( 1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5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陳文新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2. 郭預衡 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
3. 周建忠 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4. 喻守真 編著:《唐詩三百首詳析》。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重校本。
5. 上彊村民 重編,唐圭璋 箋註:《宋詞三百首箋註》。香港:中華書
局,2012年重校本。
6. Watson, Burton. Chinese Lyric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7. Mair, Victor H., ed.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8. Waley, Arthur. The Book of Songs. Allen & Unwin, 1937.
9. 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Penguin, 1973.
10. Knechtges, David R. Wen xuan: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018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1119
婚䦳⎵䧙 㔯⬠㤪婾炷ᷕ㔯炸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i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䐑䐑⌂⢓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䝕妋㔯⬠䘬➢㛔㤪⾝ˣ䭬䔯冯㔯⬠㈡姽䘬➢㛔埻婆
2. ㍸檀⬠䓇䎮妋ˣ↮㜸ˣ姽婾⣂䧖㔯⬠橼塩䘬傥≃ˤ
3. ㍸⋯⬠䓇妋嬨㔯⬠ἄ⑩䘬傥≃ˤ

枸㛇⬠佺ㆸ㝄 1. 傥⣈娵嬀➢㛔䘬㔯⬠䎮婾冯㤪⾝ˤ
2. ㌴㎉慵天䘬㔯⬠䎮婾埻婆冯㔯⬠䞼䨞㕡㱽ˤ
3. 傥⣈忳䓐⣂䧖㕡⺷䞼嬨㔯㛔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忂忶ṳ䳡➢㛔䘬㔯⬠㤪⾝␴㔯⬠䎮婾炻㍸⋯⬠䓇䎮妋ˣ⇾㜸⍲姽婾
ᷕ⚳㔯⬠ἄ⑩䘬傥≃ˤ䳸⎰℟橼䘬㔯㛔炷⊭㊔娑㫴ˣ⮷婒ˣ㇚∯䫱炸炻㛔
婚⮯㔁㌰⤪ỽ忳䓐ᶵ⎴䘬㔯⬠䎮婾㈡⇌⛘教嬨㔯⬠ˤ忂忶㛔婚䘬⬠佺炻⬠
䓇⮯㍸⋯妋嬨㔯⬠㔯㛔䘬傥≃炻⡆≈⮵㕤㔯⬠␴㔯⬠䞼䨞䘬冰嵋ˤ

嫃㌰⣏䵙 1. 㔯⬠䘬⭂佑ˣ崟㸸冯䘤⯽
2. 㔯⬠㳩㳦冯桐㟤
3. 娑喅烉⤪ỽ教嬨娑㫴
4. 㔀ḳ烉⤪ỽ教嬨⮷婒冯㔋㔯
5. ἄ侭冯㔯㛔䘬䓇ㆸ
6. 㔯⬠ἄ⑩䘬㍍⍿
7. 㔯⬠䘬≇傥
8. ䷥䳸烉㔯⬠妋嬨䘬⣂䧖⎗傥

019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4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60%)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炻婚➪冒䶐嫃佑

ᷣ天教嬨㛸㕁 1. 䪍ㄞ䁛ᷣ䶐烉 ˪㔯⬠䎮婾㔁䦳˫ 炷⊿Ṕ烉檀䫱㔁做↢䇰䣦炻2008 ⸜䫔 4


䇰炸 ˤ
2. 漼洔䦳烉˪㔯⬠㔋㬍˫ 炷⊿Ṕ烉㜙㕡↢䇰䣦炻2014 ⸜炸 ˤ
3. ⹾䁛よ䶐叿烉 ˪斄挝娆 200烉㔯⬠冯㈡姽䞼䨞䘬忂䓐娆⼁˫ 炷冢⊿烉湍䓘
↢䇰炻2003 ⸜炸 ˤ
4. 㰒㬋漵䶐叿烉 ˪㔯⬠䎮婾䞼䨞⮶⺽˫ 炷⋿Ṕ烉⋿Ṕ⣏⬠↢䇰䣦炻2006 ⸜炸 ˤ
5. 㛙䩳⃫烉 ˪䔞ẋ大㕡㔯喅䎮婾˫ 炷ᶲ㴟烉厗㜙ⷓ䭬⣏⬠↢䇰䣦炻1997 ⸜炸 ˤ
6. Andrew Bennett and Nicholas Royle: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 ork, NY:
Routledge, 2016.
7. Cai Zongqi: 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8. E.M. Forster: Aspects of the Novel,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62.
9. Jonathan Culler: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 René Wellek and Austin W 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73.

020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1120
課程名稱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學(中文)
Global approaches to Chinese litera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魏寧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古代文學的國際研究情況
2. 增進對中國文學批評和詮釋的理解
3. 探討中國文學的新閱讀方法
4. 提升學生鑒賞和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的傑出譯文
2. 認識主要外國漢學家
3. 討論中外不同詮釋方法的得失

課程簡介 歐美學者(日本學者自不待言)對中國文化的全球接受過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雖然西方
漢學的成就從來紮根於中國的學術傳統,但卻提供了不少創見和嶄新視角。本科擬介紹一部分
中國文學名作如何在國外經翻譯並詮釋。課程範圍包含儒家經典、唐詩、
《紅樓夢》等具有代
表性的文本。課程將從中外文體的對比、物質文化的研究及比較美學等方面作專題探討。

European and American (not to mention Japanese) scholars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interpreting
Chinese culture for a global audience. While their work has been grounded in Chinese scholarship,
they have also offered original insights and new perspectives. This course aims to introduce key
monuments of Chinese literature as they have been translated and interpreted globally, from the
Confucian classics up to Story of the Stone. Special topics may includ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genres, the importance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comparative aesthetics.

講授大綱 1. Objectives and Interpretations


2. Translating the Classics
3. Reading The Book of Songs as Poetry
4. Literary Genres: Epic vs. Shi
5.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s: Material Culture
6. Exotic Objects in Medieval China: The Peaches of Samarkand
7. A Banished Immortal: Reading Li Bai’s Poetry
8. Chinese Aesthetics and Comparative Aesthetics
9. Narrative: Reading Story of the Stone
10. Student Presentations

021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 %(導修 10% 大課 10%)
書面報告 50 %(個人 1 篇,共 4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功課 30%(個人 小組: 4 篇 份 次,共 2000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Knechtges, David. “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Th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34.1 (2004): 123–49. 
2. Wong, Man Kwong. James Legge: A Pioneer at Crossroads of East and West.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Pub Co., 1996. 
3. Wang, C.H. From Ritual to Allegor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Waley, Arthur. The Book of Songs. London: Allen & Unwin, 1937. 
5. Knechtges, David. “Gradually Entering the Realm of Delight: Food and Drink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7.2 (1997): 229–39. 
6. Schafer, Edward.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in T’ang Exo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7. Kroll, Paul. “Li Po’s Purple Haze.” Taoist Resources 7.2 (1997): 21–37. 
8. Kroll, Paul. “Li Po’s Transcendent Di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6.1 (1986): 
99–117. 
9. Egan, Ronald. The Problem of Beauty: 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10. Jullien, Francois. In Praise of Blandness. New York: Zone Books, 2004. 
11. Plaks, Andrew. 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 Yu, Anthony C. Rereading the Stone: Desire and the Making of Fict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 Hawkes, David and John Minford. Story of the Stone. Five volumes. Hammondsworth: Penguin, 
1973–1980. 
 
 

022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1121
課程名稱 中國當代文學導論(中文)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梁淑雯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認識大陸、香港、台灣以及馬華當代文學的發展概況。
2. 認識不同文類作品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概況。
3. 認識不同文學流派和文藝思潮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概況。
4. 認識文學創作和生產與其文化歷史語境之間的關係。
5. 掌握閱讀及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能夠對大陸、香港、台灣以及馬華當代文學有基本的瞭解;
2. 能夠掌握不同文類在主題和形式上的特點;
3. 能夠掌握不同文學流派和文藝思潮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概況。
4. 能夠掌握文學創作和生產與其文化歷史語境之間的複雜關係;
5. 具備鑑賞及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
6. 能夠撰寫有組織的文學學術論文。
課程簡介 本課程第一部分講授 1950 年代以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歷程,當中通過選
取代表作家及作品,向同學介紹中國當代文學中不同文類的發展和成就,
並且借助相關文藝理論分析重要的文學作品,來探討中國當代文學與其文
化歷史語境之間的關係。本課程亦介紹中國當代文學中不同文學流派和文
藝思潮發展概況,如傷痕文學、尋根文學和先鋒文學等等。

本課程第二部分通過選取代表作家及作品,簡略介紹香港文學、台灣文學
以及馬華文學的發展概況。
講授大綱 1. 導論:中國當代文學背景簡介
2. 大陸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文學發展概況
3. 文革文學
4. 傷痕文學
5. 尋根文學
6. 女性文學
7. 朦朧詩
8. 高行健與實驗戲劇
9. 先鋒文學
10. 香港文學
11. 台灣文學
12. 馬華文學
02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20%(個人 次,共 分鐘;小組 1 次,共 25 分鐘)
討論 10%(導修 10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1 份,共 4000-4500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4000-45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 陳思和主編: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3. 許子東:
《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4.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5. 季紅真:《文明與愚味的衝突》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6。

6.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編:
《追跡香港文學》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社,1998。

7. 劉登翰主編:
《香港文學史》
。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

8. 陳芳明:
《台灣新文學史》
。台北:聯經出版事情股份有限公司,2011。

9. 王德威:
《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10. Yeh, Michelle.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1937 to the Presen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Kang-i Sun Chang and
Stephen Owen, vol.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0, pp.
565-705.

024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1122
課程名稱 二十世紀華文文學(中文)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劉俊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幫助學生建立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整體觀
2. 深化學生對二十世紀華文文學基本形態和發展歷史的認識
3. 分析二十世紀華文文學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
4. 探討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總體風貌和發展軌跡的成因

預期學習成果 1. 對二十世紀華文文學形成總體認識
2. 瞭解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基本特點
3. 對二十世紀華文文學中的重要作家作品有較為深入的瞭解
4. 以動態多元的視野認識和理解二十世紀華文文學

課程簡介 本課程將二十世紀全球範圍內的華文文學作為一個文學共同體/文學整
體,進行介紹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結合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對世界
各地不同區塊的華文文學創作,進行特徵剖析和歷史描述,對重要作家、
作品和文學現象進行分析,對不同區塊間華文文學的彼此關聯和相互滲
透,進行闡釋。

本課程的授課內容包括: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發生和概念形成;二十世紀
華文文學的總體形態和發展歷史;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源頭和流布;二十
世紀華文文學的東南亞形態;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北美形態;二十世紀華
文文學的歐洲形態;二十世紀華文文學不同區塊間的聯繫和互滲;二十世
紀華文文學中一些共同問題(啟蒙、革命、現代性、家族、性別、認同、
離散等)的區域性表現;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藝術風貌及美學成就等。

導修部分將配合大綱內容,就一些問題(如何看待二十世紀華文文學、二
十世紀華文文學的總體特徵和區域特質、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藝術成就、
重要作家作品分析等)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與導師、組員互相切磋,
以提升學習成效。期終學生需提交一篇閱讀報告習作,並參加期末考試。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25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講授大綱 1. “二十世紀華文文學”概念的由來
2. 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形成和演變
3. 中國大陸: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源頭
4. 臺港地區: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重鎮
5. 東南亞: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南洋風
6. 北美: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雙流彙聚
7. 歐洲:二十世紀華文文學的前世今生
8. 白先勇:《臺北人》·《紐約客》·昆曲《牡丹亭》·細說《紅樓夢》
9. 施叔青:《壁虎》·“香港三部曲”·“臺灣三部曲”·《度越》
10. 黃錦樹:《M 的失蹤》·《傷逝》·《死在南方》·《魚骸》
11. 嚴歌苓:《白蛇》·《少女小漁》·《扶桑》·《陸犯焉識》
12. 黎紫書:《州府紀略》·《山瘟》·《迷城》·《告別的年代》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 導修 %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20%( 個人 1 篇,共 4000 字;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自備講義)

主要閱讀材料 1. 孔範今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 年 6
月出版。
2. 劉登翰主編:《臺灣文學史》,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 年 9 月出版。
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聯經出版公司,2011 年 12 月二版。
4.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年 4 月出版。
5. 陳平原、陳國球、王德威編:《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
大學出版社,2015 年 3 月出版。
6. 饒芃子、楊匡漢主編:《海外華文文學教程》,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年 7 月出版。
7.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論析》,萬卷樓
圖書有限公司,2001 年 12 月出版。
8. 張永修、張光達、林春美主編:《辣味馬華文學——90 年代馬華文學
爭論性課題文選》,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
2002 年出版。
9. 白先勇作品(五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年 1 月出版。
10. 選讀歐陽子、聶華苓、李永平、張貴興、張翎、陳河等作家的作品。

026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21
課程名稱 歷代散文(中文)
Prose 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何貴初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加強感悟,提高理解和賞析古代散文的能力。
2. 提高閱讀古代散文的興趣,廣泛閱讀不同類型的古代散文。
3. 啟迪情思,滌蕩性靈,豐富生活體驗,擴展生命領域,傳承中國文化。

預期學習成果 1. 掌握散文基礎知識,理解和分析古代散文的內容及形式。
2. 運用散文基礎知識,從不同角度賞析、評論古代散文的思想性和藝術
性。
3. 聯繫生活經驗,體悟古代散文作家的思想情懷。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分「概論」和「分論」兩部分:
1.「概論」:總述散文之源流、演變及各朝代散文之特點、古文文體之認
識。
2.「分論」:分先秦、唐、宋、明清四部分。先秦以《孟子》、《莊子》、
《韓非子》、《左傳》、《國策》為主。唐以韓愈、柳宗元為主。宋以歐
陽修、蘇軾為主。明清以歸有光、袁宏道、姚鼐為主。透過面與點的結合,
認識歷代散文發展概況;大家名篇,率先講錄;珠翠芳草,擷擇而論。

講授大綱 1. 概論(I):散文和古文名稱、古文體裁、古文鑑賞方法。
2. 概論(II):散文發展分期、古文總集和選集簡介。
3. 分論(I)先秦散文:先秦散文發展概況。
4. 分論(I)先秦諸子散文:孟子、莊子、韓非子散文選讀。
5. 分論(I)先秦史傳散文:《左傳》、《戰國策》選讀。
6. 分論(II)唐代散文:唐代散文發展概況。
7. 分論(II)唐代散文:韓愈、柳宗元散文選讀。
8. 分論(III)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發展概況。
9. 分論(III)宋代散文:歐陽修、蘇軾散文選讀。
10. 分論(IV)明清散文:明代、清代散文發展概況。
11. 分論(IV)明清散文:歸有光、袁宏道散文選讀。
12. 分論(IV)明清散文:姚鼐散文選讀。

027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馮其庸等選注《歷代文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年)。

主要閱讀材料 1. 陳柱《中國散文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2. 郭預衡《中國散文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3.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上
編.中國散文」。
4. 〔德〕顧彬(Kubin, Wolfgang)《中國古典散文》(上海:華東師範
大學出版社,2008年)。
5. 周振甫《文章例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
6.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7.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年)

028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23
課程名稱 歷代詩(中文)
Shi poetry 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何貴初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介紹古典詩之源流正變、批評用語及概念
2. 提高學生對古典詩學之理解和欣賞
3. 培養學生獨立研習古典詩之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了解中國詩歌的起源與形成
2. 認識詩歌的主要類型和技巧
3. 表現對古典詩歌抒情方式的理解
4. 掌握中國詩話傳統的重要批評概念和話語

課程簡介 中國乃詩之國度,由先秦至清代名家輩出。本課程選講古代詩人的代表作,
旨在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興趣、閱讀、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高文
學修養。講授內容包括:一、古典詩歌之發展與變化軌跡;二、歷代詩之
藝術風貌和技巧;三、古典詩之文化解碼與賞析方式;四、詩話傳統的批
評話語。

講授大綱 1. 詩歌的意義與起源
2. 詩經與先秦文化
3. 漢詩與樂府
4. 魏晉詩歌
5. 六朝詩
6. 唐詩
7. 宋詩
8. 明清詩

029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9)。


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 (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
3. 羅宗强:《唐詩小史》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4. 許總:《宋詩:以新變再造輝煌》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5. 錢仲聯 審定 ; 朱則杰 編注《元明清詩》 (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
6. Lin, Shuen-fu and Stephen Owen, eds.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Princeton Uni. Press, 1986.
7. Watson, Burton. Chinese Lyric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8. Kroll, Paul W. Essays in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History.
Ashgate, 2009.

030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25
課程名稱 歷代詞(中文)
Ci poetry up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何貴初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了解詞的起源及其發展。
2. 了解詞作為一種音樂文學的特性。
3. 了解從唐到清末的主要流派和重要詞人。
4. 掌握欣賞和分析詞作的基本知識。
預期學習成果 1. 掌握從唐代到清末的詞史的發展脈絡,了解詞作為一種文體的獨特性
及其與詩的區別。
2. 了解中國詞史上的重要流派和詞人。
3. 了解歷史上的一些重要詞學理論。
4. 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分析熟悉歷代詞作名篇。
課程簡介 詞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形式特殊的詩,與音樂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從唐代
一直到清末,詞的發展經歷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時期,吟誦的內容十分豐富,
出現了眾多的流派和風格,形式上亦愈趨嚴密。本課程將通過點與面的結
合,選講歷代詞的名篇佳作,探討詞的發展史和著名詞家的特色。同時亦
簡要介紹國內外關於詞的研究概況。
講授大綱 1. 概論:詞的釋名、起源、特性、鑑賞方法。
2. 分論(I):敦煌曲子詞概說
2.1 「大輅椎輪」:敦煌曲子詞選讀
3. 分論(II)唐五代詞發展概況
3.1 「深美閎約」:溫庭筠詞選讀
3.2 「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李煜詞選讀
4. 分論(III)兩宋詞發展概況
4.1 「清切婉麗」「詞情蘊藉」:宋初婉約詞選讀
4.2 「骫骳從俗」:柳永詞選讀
4.3 「結北開南」:周邦彥詞選讀
4.4 「曲子中縛不住」:蘇軾詞選讀
4.5 「別是一家」:李清照詞選讀
4.6 「大聲鞺鞳,小聲鏗鍧」:辛棄疾詞選讀
4.7 「清空醇雅」:姜夔詞選讀
4.8 「深得清真之妙」:吳文英詞選讀
5. 分論(IV)金元明清詞發展概況
5.1 「東坡後身」:元好問詞選讀
5.2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性德詞選讀

031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1. 龍榆生編選:《唐宋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2. 龍榆生編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主要閱讀材料 1. 〔美〕 Kang-i Sun Chang(孫康宜),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from late T’ang to Northern Sung,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994 年。
2.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年。
3. 龍榆生:《詞學十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年。
4. 錢鴻瑛:《詞的藝術世界》,上海:上海藝術出版社,1992 年。
5. 王國維:《人間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6. 〔日〕村上哲見著,楊鐵嬰等譯:《宋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2 年。
7. 繆鉞、葉嘉瑩:《靈谿詞說正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8. 胡雲翼選注:《宋詞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9. 上彊村民重編,唐圭璋箋注:《宋詞三百首箋注》,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79 年新 1 版。
10. 俞平伯選釋:《唐宋詞選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年。
11. 沈祖棻:《宋詞賞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032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27
課程名稱 中國古典小說(中文)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潘建國 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深入瞭解中國小說史的起源、發展脈絡及其特性。
2. 加強感悟,提高理解和賞析中國古典小說的能力。
3. 瞭解二十世紀東西方學者對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成就和動向。

預期學習成果 1. 瞭解中國小說史的基本發展脈絡及其重要作品。
2. 通過選讀名作瞭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性。
3. 掌握分析、討論古代小說的基本方法和理論。
4. 聯繫生活體驗,體悟古代小說家的思想情懷。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分「導論」和「分論」兩部分:
「導論」:析「小說」之名、小說技巧、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脈絡。
「分論」:一為魏晉筆記小說、次為唐代傳奇、三為宋元話本及明清擬話
本、四為明清章回小說、五為清代傳奇。

講授大綱 1. 導 論(「小說」釋名、小說技巧、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脈絡)
2. 分論(I)魏晉筆記小說(「志人」「志怪」釋名、發展概況)
3. 分論(I)魏晉筆記小說作品選讀
4. 分論(II)唐代傳奇(「傳奇」釋名、發展概況)
5. 分論(II)唐代傳奇選讀
6. 分論(III)宋元話本及明清擬話本(「話本」釋名、發展概況)
7. 分論(III)宋元話本及明清擬話本選讀
8. 分論(IV)明清章回小說(「章回小說」釋名、發展概況)
9. 分論(IV)明清章回小說作品選讀〔節錄〕
10. 分論(V)清代傳奇選讀

03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20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2. 〔美〕C.T.Hsia(夏志清),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5.

主要閱讀材料 1. 〔英〕Edward Morgan Forster(佛斯特), Aspects of the novel, New York :


Harcourt & Brace, 1927.
2. 〔日〕內田道夫編,李慶譯:《中國小說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2 年。
3.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修訂版),北京:三聯書店,2015 年。
4.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修訂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1 年。
5.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年。
6.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年。
7.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年。
8. 〔美〕馬幼垣、劉紹銘編:《中國傳統短篇小說選集》,台北:聯經
出版社,1979 年。
9. 汪辟疆校:《唐人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
10. 程毅中輯注:《宋元小說家話本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年。

034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22
課程名稱 專家散文(中文)
Prose : selected writer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吳存存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加強感悟,提高理解和賞析古代散文的能力。
2. 提高閱讀韓柳散文的興趣,廣泛閱讀韓柳不同類型的散文。
3. 啟迪情思,滌蕩性靈,豐富生活體驗,擴展生命領域,傳承中國文化。

預期學習成果 1. 深化對韓愈和柳宗元的認識,領受其人生與藝術精華。
2. 培養研究經典散文、經典散文作家的能力。
3. 聯繫生活體驗,體悟古代散文家的思想情懷。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分「導論」和「分論」兩部分:
「導論」:析古文、散文之名,介紹二十世紀韓愈、柳宗元的研究概況。
「分論」:一為韓愈及其散文研讀、次為柳宗元及其散文研讀、三為韓柳
二家比較及影響。

講授大綱 1. 導論(析古文、散文之名,二十世紀韓愈、柳宗元研究概況)
2. 分論(I)韓愈與古文運動(生平、古文理論)
3. 分論(I)韓愈散文概論(題材內容、藝術特色)
4. 分論(I)韓愈散文名篇賞析
5. 分論(II)柳宗元與古文運動(生平、古文理論)
6. 分論(II)柳宗元散文概論(題材內容、藝術特色)
7. 分論(II)柳宗元散文名篇賞析
8. 分論(III)韓柳比較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35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1. 近代.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7 年。
2. 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

主要閱讀材料 1.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 年。
2. 錢基博:《韓愈志》,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 年。
3. 近代.林紓:《韓柳文硏究法》,香港:龍門書店,1969 年;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年。
4. 蘇文擢:《韓文四論》,香港:自印本,1978 年。
5. 〔美〕Charles Hartman(蔡墨涵), Han Yu and the T’ang search for unity.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6. 羅聯添:《韓愈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增訂版)。
7. 孫昌武:《柳宗元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年。
8. Jo-shui Chen(陳弱水), 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9. 蔣凡:《文章並峙壯乾坤:韓愈柳宗元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1 年。
10. 翟滿桂:《柳宗元永州事跡與詩文考論》,上海:三聯書店,2015 年。
11. 〔日〕清水茂:《柳宗元的生活體驗及其山水遊記》,收入作者《清
水茂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036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24
課程名稱 專家詩(中文)
Shi Poetry : selected writer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何貴初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提高閱讀李白詩歌的興趣,廣泛閱讀李白不同類型的詩歌。
2. 加深對李詩經典性的認識,掌握深度地閱讀、領會古典詩學的能力。
3. 啟迪情思,滌蕩性靈,豐富生活體驗,擴展生命領域,傳承中國文化。

預期學習成果 1. 深化對李白的認識,領受其人生與藝術精華。
2. 培養研究經典詩歌、經典詩人的能力。
3. 聯繫生活體驗,體悟古代詩人的思想情懷。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分「導論」和「分論」兩部分:
「導論」:詩與歌、古、近體詩格律。
「分論」:一為李白生平和思想、次為李詩藝術風貌、三為李詩體裁特色、
四為李詩題材內容。

講授大綱 1. 導論:詩與歌,古、近體詩格律
2. 分論(I)李白生平、思想
3. 分論(I)「身是酒星魂」:李白與酒
4. 分論(I)李杜交誼與詩歌酬唱
5. 分論(II)「豪放飄逸」:李詩藝術風貌
6. 分論(III)「歌行變革」:李詩體裁之一
7. 分論(III)「以古行律」:李詩體裁之二
8. 分論(III)「絕句天仙口語」:李詩體裁之三
9. 分論(IV)山水詩:李詩題材之一
10. 分論(IV)送別詩:李詩題材之二
11. 分論(IV)婦女詩:李詩題材之三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37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1. 清.王琦輯注:《李太白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
2. 詹鍈校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年。

主要閱讀材料 1. 李長之:《道敎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澳門 : 文集書店,1967 年;


瀋陽:遼寧敎育出版社,1998 年。
2. 黃國彬:《中國三大詩人新論》,香港:學津書店,1981 年。(李白
部分)
3. 羅宗强:《李杜論略》,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年。
4. 〔日〕松浦友久著,張守惠譯:《李白:詩歌及其內在心象》,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
5. 安旗:《李白縱横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
6. 周勛初編:《李白研究》,武漢:湖北敎育出版社,2003 年。
7. 周勛初:《李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
8. 葛景春:《李杜之變與唐代文化轉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年。
9. 施逢雨:《李白詩的藝術成就》(修訂版),台北:斑馬線文庫公司,
2016 年。
10. 《李白詩選注》編選組:《李白詩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11. 郁賢皓選注:《李白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新 1 版。

038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26
婚䦳⎵䧙 ⮰⭞娆炷ᷕ㔯炸
Ci poetry: selected writer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㕘侩ⷓġ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ẋ堐娆⭞⦄⢼䘬娆ἄ喅埻ᷳ䞼妶
2. 娆⎚ᷳ㸸㳩冯⦄⢼ᷳ⛘ỵ
3. ⦄娆ἄ⑩娛嫃
4. ㌴㎉娆䘬㔯橼䈡⿏⍲℞ἄ㱽

枸㛇⬠佺ㆸ㝄 1. 䅇〱娆橼䈡⽝
2. ⋿⬳娆䈡⽝
3. ⦄娆䘬䌐䈡喅埻

婚䦳䯉ṳ 本課程南宋代表性詞家姜夔及其詞作為講授重點,在詳讀姜詞作品的基礎
上,探討其藝術的特點,並藉此而明詞體在南宋時代之演變。檢閱有關白
石生平、詞旨等舊注、舊說,以達到較準確的解讀。重點在於充分展示姜
詞特殊的藝術魅力,並其後續的影響。

嫃㌰⣏䵙 1. ⦄⢼娆䘬䞼䨞㬟⎚
2. ⢷㈧䆦⛐⦄⢼䞼䨞ᶲ䘬ㆸ⯙
3. ⦄⢼䘬䓇⸛冯㗪ẋ㔯⊾䈡⿏
4. ⦄娆娛妋

03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4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40%炷;ᾳṢ 2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60%)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䘥䞛娆䶐⸜䬳㟉炻ᶲ㴟⎌䯵↢䇰䣦

ᷣ天教嬨㛸㕁 1. 《唐宋詞通論》,吳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
2. 《全宋詞簡編》,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1986

040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30
課程名稱 中國現代文學(1917-1949):小說(中文)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7-1949): fiction(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劉俊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加強學生對中國現代小說發展的知識
2. 探討重要作家的思想及其小說創作的特點
3. 分析小說創作與社會文化思潮的關係
4. 提升學生鑒賞及分析小說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認識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概況
2. 重要作家的思想及其小說創作的特點
3. 理解小說創作與社會文化思潮的關係
4. 掌握鑒賞及分析小說的方法和理論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介紹和討論 1918 至 1949 年間中國白話小說的發展,以及其間


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務使學生能對現代小說有深刻的認識。課程分為兩部
份講授:
1.中國現代小說發展概況:
重點講述各階段出現的小說流派和創作思潮,例如寫實主義、浪漫主義、
左翼思潮、新感覺派、京派等,說明它們的成因、風格特點及成就。以宏
觀角度檢視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脈絡和不同小說家群體的創作傾向。
2.小說作家作品選讀:
深入討論個別作家或小說流派,選取他們的代表作,從思想性和藝術性兩
方面作具體的分析和評價,並以適切的研究角度,細致地考察作家自我經
驗、客觀環境與文本創作的緊密關係。選讀的作家包括:魯迅、郁達夫、
冰心、茅盾、老舍、巴金、丁玲、穆時英、蕭紅、沈從文、錢鍾書、張愛
玲等。
本課程除了大課(lectures)以外,另輔以小組導修,讓學生能於小組討論中
就相關小說文本或作家進行分析,暢談個人意見,與導師、組員互相交流,
借以提升學習成效。期終學生需繳交一篇論文習作,並參加期末考試。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4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講授大綱 1、魯迅小說選講(《狂人日記》、《阿 Q 正傳》)
2、郁達夫的自敘傳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
3、“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婦女文學概述(冰心、廬隱、淩叔華、馮沅君等)
4、社會剖析派小說:茅盾小說選講(《子夜》)
5、新感覺派小說:穆時英、施蟄存小說(《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裏的五個人》)
6、老舍、巴金小說選講(《駱駝祥子》、《激流三部曲》)
7、中國現代小說的散文化:蕭紅(《生死場》,《呼蘭河傳》)
8、參差對照:張愛玲小說選講(《金鎖記》 、
《傾城之戀》
、《紅玫瑰與白玫瑰》
、《封鎖》)
9、“圍城”的象徵與諷刺:錢鍾書長篇《圍城》論
10、鄉土小說:沈從文的“湘西世界”與生命哲學(《邊城》)
11、抗日救亡小說簡介:淪陷區、國統區、抗日民主根據地小說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20%(個人 1 篇,共 4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選材取自個別作家作品)。

主要閱讀材料 1.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年 9
月-1991 年 5 月。
2.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
社,1979 年 9 月 1 日。
3. 易新鼎:《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發展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
4.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5.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年
8 月。
6. 楊聯芬:《中國現代小說導讀》,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年 2
月。
7. 郭志剛:《中國現代小說論稿》,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 5
月。
8. 方錫德:《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年 6 月。
9. 賈劍秋:《文化與中國現代小說》,成都:巴蜀書社,2003 年 9 月。
10. 雷銳:《中國小說現代化五十年》,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年 4 月。
042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32
課程名稱 中國當代文學:小說(中文)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1949): fiction(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劉俊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加強學生對中國當代小說的知識
2. 探討重要作家的思想及其小說創作的特點
3. 分析小說創作與當代政治社會及文化思潮的關係
4. 提升學生鑒賞及分析小說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認識中國當代小說的發展概況
2. 了解代表性作家的思想及其小說創作的特點
3. 明瞭小說創作與當代政治社會及文化思潮的關係
4. 掌握鑒賞及分析小說的一些方法和理論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介紹和討論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小說的發展,以及其間的代表
作家和作品,務使學生能對當代小說有深刻的認識。課程分兩部份講授:
1.中國當代小說發展概況:
重點講述中國自1949年以來各階段出現的小說和當代政治社會、文化思潮
的關係,例如建國十七年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小說、文革期間的創作、新
時期的多樣化小說等,分析它們創作的時代背景、特點、成就與局限。以
宏觀角度檢視中國當代小說的發展脈絡和不同小說家的創作傾向,說明當
代文學創作與社會現實之間的關係。
2.小說作家作品選讀:
深入討論個別作家的小說創作,選取他們的代表性文本,從思想性、社會
性和藝術性等方面作具體的分析和評價,並以適切的角度,考察作家的自
我經驗、客觀的政治環境與文本創作的關係。諸如有關“抗美援朝”、“干預
生活”、“文革傷痕”、“改革開放”、“尋根意識”、“意識流”、“女性主義”、
“先鋒文學”等反映中國當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小說,
都是研讀的對象。而選取的作家包括:路翎、劉賓雁、王蒙、宗璞、盧新
華、劉心武、陸文夫、莫言、余華、蘇童、王安憶、張賢亮、賈平凹、池
莉、嚴歌苓、陳染、池子建、閻連科等。
本課程除了大課(lectures)以外,另輔以小組導修,讓學生能於小組討論中
就相關小說文本或作家進行交流,暢談個人意見,與導師、組員互相切磋,
借以提升學習成效。期終學生需繳交一篇論文習作,並參加期末考試。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43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講授大綱 1. 中國當代政治社會和小說的風貌
2. “抗美援朝”與《窪地上的戰役》、《團圓》
3. 知識份子題材和革命歷史題材小說
4. 文革的創痛──“傷痕小說”論評
5. 東方意識流小說──王蒙解讀
6. 小巷文學──陸文夫小說評析
7. 尋根意識與阿城的小說
8. 女性主義與陳染、林白及池莉的創作
9. “西北風”小說的代表曹乃謙
10. 論莫言《紅高粱家族‧紅高粱》
11. 王安憶小說選析
12. 蘇童及其小說創作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20%(個人 1 篇,共 4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選材取自個別作家作品)。

主要閱讀材料 1. 朱寨主編:《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年5月。
2.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年9月。
3. 吳秀明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年6月。
4. 洪子誠主編:《當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5. 李運摶:《中國當代小說五十年》,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6
月。
6. 金漢:《中國當代小說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年4月。
7. 王萬森:《新中國中篇小說史稿》,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3月。
8. 陳美蘭:《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年10月。
9. 楊樹茂:《新時期小說史稿》,廣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5月。
10. 鄧時忠:《新時期小說與西方文學思潮》,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8 年 9 月。

044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36
課程名稱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文)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孫瑩瑩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古代文學批評的主要概念與理論。
2. 培養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特色的瞭解。
3. 增進對於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現代價值的認識。

預期學習成果 1.理解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基本術語、概念及發展歷程
2.能夠深入了解古代文學批評的原典和重要理論
3.結合現代文藝理論批判性地反思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價值

課程簡介 本課程通過閱讀經典的中國古代文論作品,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理
論、術語、概念及方法,以此考察中國文學批評的發展歷程與特色。同時,
課程也將結合當下中外學界的研究成果,探討中國文學批評的研究方向與
趨勢。

講授大綱 1. 中國文學批評的內涵及特色
2. 詩教觀念與先秦兩漢的詩歌批評
3. 文氣觀
4. 緣情綺靡說與詩歌的抒情特質
5. 興寄與興象
6. 詩歌的技巧批評
7. 古文運動與散文理論
8. 當行本色:宋詞的批評與風格取向
9. 小說批評

045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10%(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3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課堂自編講義

主要閱讀材料 1.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 


2.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年) 。 
3. 王運熙、顧易生: 《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年) 。 
4.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
5.   James JY Liu,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6. Steven Owen ed.: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 English Translation with 
Critic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ai Center, 1992. 
 
 
 
 
 
 
 
 
 
 
 
 

046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38
婚䦳⎵䧙 㔯⫿⬠炷ᷕ㔯炸
Chinese etymolog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惏ἑ䍚⌂⢓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㔯⫿⬠䘬➢䢶䞍嬀␴䎮婾炻䝕妋⎌㻊⫿⼊ˣ枛ˣ佑ᷳ攻䘬斄Ὢ烊
2. 忂忶⎌㻊⫿⫿⼊䘬䞼佺炻䎮妋㻊⫿䘬䳸㥳䈡溆冯㺼嬲夷⼳烊⍲
3. 娵嬀⎌㻊⫿㇨喲⏓䘬㔯⊾₡ῤ冯ℏ㵝炻䁢䚠斄⬠䥹䘬䞼䨞⤈ᶳ➢䢶ˤ

枸㛇⬠佺ㆸ㝄 1. ㌴㎉ℕ㚠䎮婾炻㬋䡢↮㜸⎌㻊⫿䘬⼊橼䳸㥳䈡溆烊
2. 䅇佺㔯⫿⬠ⶍ℟㚠䘬忳䓐炻婒㖶㻊⫿䘬⎌Ṳ㺼嬲冯䘤⯽烊⍲
3. 䝕妋⎌Ṳ⫿ˣ䔘橼⫿⍲冯忂`⫿䫱➢㛔䎮婾炻妋㰢℠䯵教嬨ᷕ䘬㔯䌣
䓐⫿⓷柴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㖐⛐忂忶㔯⫿⬠➢䢶䞍嬀䘬ṳ䳡炻嬻⬠䓇䝕妋㻊⫿⼊橼䳸㥳䘬䈡溆
␴夷⼳炻㌴㎉⎌㻊⫿⼊ˣ枛ˣ佑攻䘬斄Ὢ炻娵嬀⎌Ṳ㻊⫿㺼嬲䘤⯽䘬㬟䦳炻
᷎ᶼ忳䓐㇨⬠妋㰢℠䯵教嬨ᷕ䘬㔯䌣䓐⫿冯慳佑䫱⓷柴炻⽆侴㍸㖯℞教嬨
⎌㚠䘬傥≃ˤ

嫃㌰⣏䵙 1. 㔯⫿⬠⮶婾
2. 㻊⫿䘬崟㸸␴䈡溆
3. 㻊⫿䘬㳩嬲烉䓚橐㔯ˣ慹㔯ˣ㇘⚳㔯⫿ˣ⮷䭮ˣ晠㚠ˣ㤟㚠ˣ埴㚠␴
勱㚠
4. 姙ヶ冯˪婒㔯妋⫿˫
5. 㻊⫿䘬䳸㥳烉ℕ㚠婒ˣᶱ㚠婒⍲㕘ᶱ㚠婒
6. 㻊⫿䘬㔜䎮␴䯉⊾
7. 㔯⫿⬠䘬ㅱ䓐烉ῷ㕩冯悐椾ˣ⎌Ṳ⫿ˣ䔘橼⫿␴忂`⫿

04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5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8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炷;⮶ᾖ 5 % †⣏婚 %炸
;㚠朊⟙⏲ 25%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10%炷~ᾳṢ {⮷䳬烉 †䭯 1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50%)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烪㻊烬姙ヶ㑘炻烪⬳烬⼸懱㟉⭂烉˪婒㔯妋⫿˫炷旬㩊⫿炸炻⊿Ṕ烉
ᷕ厗㚠⯨炻1987 ⸜ˤ
2. 烪㻊烬姙ヶ㑘炻烪㶭烬㭝䌱塩㲐烉˪婒㔯妋⫿㲐˫炻ᶲ㴟烉ᶲ㴟⎌䯵
↢䇰䣦炻1981 ⸜ˤ
3. ⦂⬅忪烉˪姙ヶ冯婒㔯妋⫿˫炻⊿Ṕ烉ᷕ厗㚠⯨炻1983 ⸜ˤ
4. Ⓒ嗕烉˪ᷕ⚳㔯⫿⬠˫炻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2001 ⸜ˤ
5. ┇≇烉˪⎌ẋ⫿橼婾䧧˫炻⊿Ṕ烉㔯䈑↢䇰䣦炻1999 ⸜ˤ
6. ⻝㟪⃱烉˪㻊⫿⬠䯉婾˫炻⺋ⶆ烉⺋㜙檀䫱㔁做↢䇰䣦炻2004 ⸜ˤ
7. 㠩㜙㻊烉˪㻊⫿䘬䳸㥳⍲℞㳩嬲˫炻ᶲ㴟烉ᶲ㴟㔁做↢䇰䣦炻1965 ⸜ˤ
8. 㚦ㅚ忂ˣ㜿⽿⻟烉˪㻊⫿㸸㳩˫炻⺋ⶆ烉ᷕⰙ⣏⬠↢䇰䣦炻2011 ⸜ˤ
9. 湫⽟⮔烉˪⎌㻊⫿䘤⯽婾˫炻⊿Ṕ烉ᷕ厗㚠⯨炻2014 ⸜ˤ
10. 墀拓⛕烉˪㔯⫿⬠㤪天˫炻⊿Ṕ烉⓮⊁⌘㚠棐炻2013 ⸜ᾖ妪㛔ˤ
11. 哋┬⚳烉˪㻊⫿⼊橼⬠˫炻⊿Ṕ烉㔯⫿㓡朑↢䇰䣦炻1959 ⸜ˤ

048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39
課程名稱 聲韻學(中文)
Chinese phonolog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蕭敬偉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聲韻學基礎知識
2. 運用聲韻學知識,提高閱讀古籍及作獨立研究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同學能夠掌握聲韻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
2. 同學能夠熟習如何運用韻書、韻圖等工具書,考察古今漢語音變情況。
3. 同學能夠明瞭由中古音到現代北京音和廣州音的演變規律。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通過語音學和漢語聲韻學基礎知識的研習,讓同學認識漢語語
音系統的構成和發展,瞭解《切韻》系韻書和中古音的擬構,熟習如何運
用韻書、韻圖等工具書,並掌握聲韻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課程主要
講授中古音,同時兼及上古音和近代音的研究,從而幫助同學理解古今漢
語語音演變規律,並提高他們閱讀古籍和作獨立研究的能力。

講授大綱 1. 語音學基本知識
2. 聲韻學術語略釋
3. 韻圖原理
4. 《切韻》系韻書和中古音
5. 反切系聯法

049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15%(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40 分鐘)
討論 10%(導修 10 % 大課 %)
書面報告 15%(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1 份,共 6000-8000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王力︰《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1972 年。
2. 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年。
3.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第
二版。
4. 余迺永:《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定
稿本。
5.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 年。
6. 林燾、王理嘉:《語音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年。
7.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第三版。
8.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9. 趙彤︰《漢語音韻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年。
10. Baxter, William H.,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2).

050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45
課程名稱 元明清戲曲(中文)
Chinese theatre during the Yuan, Ming, and Qing period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何貴初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瞭解戲曲的源流與特點及曲之體制
2. 梳理元雜劇與明清傳奇的發展脈絡
3. 深入解讀重要作品
4. 瞭解戲曲表演的多種要素以及達成舞臺效果所需的綜合藝術

預期學習成果 1. 把握戲曲的源流、特點、曲之體制等基礎知識
2. 系統把握元雜劇與明清傳奇的發展脈絡
3. 把握對重要作品的細讀技巧和分析能力
4. 獲得對重要戲曲作品及其表演的鑒賞能力

課程簡介 本課程著眼於中國戲曲的黃金時期,著重介紹兩大戲曲傳統,即元雜劇與
明清傳奇;同時兼及:戲曲的源流與特點、曲之體制、元末明初南戲、戲
曲的“案頭化”趨勢、明代曲家之爭、清代地方戲種的勃興、以及戲曲對小
說的影響。課程旨在提高同學對中國戲曲傳統的把握和對重要戲曲作品的
鑒賞能力,一方面引導同學進行文本細讀與分析,另一方面幫助同學瞭解
戲曲表演的多種要素以及達成舞臺效果所需的綜合藝術。

講授大綱 1. 課程入門——戲曲的源流與特點
2. 曲之體制與元散曲選講
3. 元雜劇(一): 《竇娥冤》、《救風塵》
4. 元雜劇(二): 《西廂記》
5. 元雜劇(三): 《倩女離魂》、《趙氏孤兒》
6. 元雜劇(四): 《李逵負荊》、《梧桐雨》
7. 元末明初南戲:《琵琶記》
8. 明傳奇(一):《牡丹亭》
9. 明傳奇(二):《嬌紅記》、《貞文記》
10. 明傳奇(三):《玉簪記》、《紅梅記》
11. 清初傳奇(一):《長生殿》、《桃花扇》
12. 清初傳奇(二):《清忠譜》、《十五貫》

05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5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5%(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5%(個人 1 篇,共 4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50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本課程不專設課本,主要閱讀材料請看下一項。
參考書目詳見學期課程安排。

主要閱讀材料 1.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北京:中華書局再版,2010年。
2.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臺北:宮藝出版社,1977年。
3.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4. 顧肇倉選注:《元人雜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
5. 曾永義編注:《中國古典戲劇選注》,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年。
6. 徐大軍:《中國古代小說與戲曲關係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0年。
7. Birch, Cyril. Scenes for Mandarins: The Elite Theater of the Ming.
Columbia U. Press, 1995.
8. Crump, James I., Chinese Theater in the Days of Kublai Khan. U. of
Michigan Press, 1990.
9. Idema, Wilt, and Stephen West. Chinese Theater 1100-1450:a Source
Book. FranzSteinerVerlag,1982
10. Mackerras, Colin. Ed. Chinese Theater: From Its Origins to the Present
Day. U. of Hawaii, 1983.

052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46
婚䦳⎵䧙 “䕭伶Ṣ”烉㖶㶭㔯⬠ᷕ䘬⿏⇍冯䕦䕭炷ᷕ㔯炸
The “sickly beauties”: gender and illn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㣲⼔⼔⌂⢓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㶙ℍ㍊妶忁ᶨ㔯⬠⼊尉䘬㺼嬲
2. ẍᷳ䁢䨿⎋炻奨⮇䣦㚫ˣ㔯⊾ˣ㔯⬠㼖㳩䘬嬲⊾
3. ㍊䳊慓⬠䎮婾冯㔯⬠゛⁷ˣ㔯⊾奨⾝ᷳ攻䘬Ṍ⋗冯㺚德
4. 䝕妋忁ᶨ㗪㛇敐䥨叿徘ᷕ⣏慷↢䎦䘬䕦䕭ᷣ柴

枸㛇⬠佺ㆸ㝄 1. 㶙ℍ䝕妋忁ᶨ㔯⬠⼊尉䘬㺼嬲⍲℞冯䣦㚫ˣ㔯⊾⿅㼖ᷳ攻䘬斄Ὢ
2. ㈲㎉⮵慵天ἄ⑩䘬䳘嬨㈨ⶏ␴↮㜸傥≃
3. ⇅㬍䝕妋䚠斄柀➇䘬䞼䨞
4. ⇅㬍⼊ㆸ嶐⬠䥹䘬䞼䨞夾慶

婚䦳䯉ṳ 㛔婚䦳啱䓙“䕭伶Ṣ”忁ᶨ⺽Ṣ㲐䚖䘬㔯⬠⼊尉㍊妶㖶㶭㔯⬠ᷕ⿏⇍冯䕦䕭
䘬シ佑㥳⺢冯娙婆Ṍ⋗ˤ婚䦳椾⃰徥㹗忁ᶨ⼊尉⛐㖑㛇ᷕ⚳㔯⬠⁛䴙ᷕᷳ
㾓妜炻⤪敐⿐娑ᷕ㆐㆐䕭ン䘬⿅⨎⼊尉炻ẍ⍲ẍ䓟⿏娑Ṣẋ妨䁢ᷣ䘬⮓ἄ
⁛䴙ˤ侴⼴⽆ᶱ㕡朊⯽攳㍊妶烉䫔ᶨ炻㘂㖶ᷣね⿅㼖䘬㯦㾓冯忁ᶨ㗪㛇㔯
⬠ἄ⑩⮵“䕭伶Ṣ”䘬䎮゛⊾炻ℏ⭡㵝味ねデˣ㫚㛃冯䕦䕭ᷳ攻䘬斄Ὢẍ⍲
䓟⿏㔯Ṣ䘬ねデ㈽⮬炻⎴㗪ℤ⍲ᷣね⿅㼖䓙㖶军㶭䘬⁛㈧冯㳩嬲烊䫔Ḵ炻
ῇ慓⬠⎚䘬夾奺⇾㜸䕦䕭ˣ幓橼ˣ⿏⇍䫱㤪⾝䘬⺢㥳炻᷎㍊䳊慓⬠䎮婾冯
㔯⬠゛⁷ˣ㔯⊾奨⾝ᷳ攻䘬Ṍ⋗冯㺚德烊䫔ᶱ炻斄㲐忁ᶨ㗪㛇敐䥨叿徘ᷕ
⣏慷↢䎦䘬䕦䕭ᷣ柴炻⽆侴⯽䎦䎦⮎ᷕ䘬“䕭伶Ṣ”⤪ỽ⮵℞㔯⬠⼊尉≈ẍ
⇑䓐ˣ㧉ầˣ㓡⮓ᷫ军栃央ˤ

嫃㌰⣏䵙 1. 婚䦳ℍ攨——⽆喅埻⎚屯㕁婒崟
2. “ἛṢ唬␥”冯㔯⊾䎮゛炷ᶨ炸: 暊櫪ῑ⤛
3. “ἛṢ唬␥”冯㔯⊾䎮゛炷Ḵ炸: 㜄渿⧀
4. “ἛṢ唬␥”冯㔯⊾䎮゛炷ᶱ炸烉楖⮷曺
5. 㒜⯽教嬨炷ᶨ炸烉楖⣊漵ἄ⑩ᷕ䘬ね㫚ᷳ䕭
6. 㒜⯽教嬨炷Ḵ炸烉˪慹䒞㠭˫ᷕ䘬“䕭伶Ṣ”冯“农␥⤛⿏”
7. 㒜⯽教嬨炷ᶱ炸烉㛶㺩ἄ⑩ᷕ䘬㇚㒔
8. 㒜⯽教嬨炷⚃炸烉呚㜦漉ἄ⑩ᷕ䘬ね櫤ˣね⤾
9. 㒜⯽教嬨炷Ḽ炸烉˪䲭㦻⣊˫——“䕭伶Ṣ”䘬普⣏ㆸ侭
10. 敐䥨ἄ⑩炷ᶨ炸烉㜿溃䌱䘬敐ᷕ䞍⶙
11. 敐䥨ἄ⑩炷Ḵ炸烉⤛⿏䔓⁷冯冒䔓⁷
12. 敐䥨ἄ⑩炷ᶱ炸烉⤛⿏婾慓冯“㕘⤛⿏”䘬↢䎦
05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5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10% ⸛㗪ἄ㤕⍲婚➪⍫冯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50%)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㛔婚䦳ᶵ⮰姕婚㛔炻ᷣ天教嬨㛸㕁婳䚳ᶳᶨ枭ˤ
⍫侫㚠䚖娛夳⬠㛇婚䦳⬱㌺ˤ

ᷣ天教嬨㛸㕁 1. 漼洔䦳烉˪㘂㖶⿅㼖˫炻⊿Ṕ烉⓮⊁⌘㚠棐炻2005⸜ˤ
2. 嫅晵⏃:˪˪䈉ᷡṕ˫冯㖶㶭⤛⿏ねデ㔁做˫炻⊿Ṕ烉ᷕ厗㚠⯨炻2008
⸜ˤ
3. 䌳䑎䍚ᷣ䶐烉˪㖶㶭㔯⬠冯⿅゛ᷕᷳねˣ䎮ˣ㫚˙㔯⬠䭯˫炻冢⊿烉ᷕ
⣖䞼䨞昊㔯⬠㇨炻2009⸜ˤ
4. 厗䏳烉˪㖶㶭⨎⤛ᷳ㇚㚚∝ἄ冯㈡姽˫炻冢⊿烉ᷕ⣖䞼䨞昊㔯⒚㇨炻
2003⸜ˤ
5. 䌳Ṣ】烉 ˨暁㛐崟侴Ḵ楔⺊: 娎婾㜿溃䌱⼊尉⮵楖⮷曺䘬两㈧␴崭崲˩炻
˪㖶㶭⮷婒䞼䨞˫4 (2003)ˤ
6. Furth, Charlotte. A Flourishing Yin. U.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7. Huang, Martin W. Desire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 Press, 2001
8. Wood, Jane. Passion and Pathology in Victorian Fiction. Oxford U. Press,
2001.
9. Sontag, Susan. Illness as Metaphor.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8.
10. Zeitlin, Judith. The Phantom Heroine. U. of Hawaii Press, 2007.

054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47
婚䦳⎵䧙 ⎌䯵䞼嬨炷ᷕ㔯炸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text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櫷⮏⌂⢓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嬻⬠䓇⮵ᷕ⚳⎌ẋ天䯵炷⤪˪娑䴻˫ˣ˪㤂录˫ˣ˪ⶎ⁛˫ˣ˪匲⫸˫ˣ
˪㗕㖶㔯怠˫炸㚱➢㛔娵嬀
2. 嬻⬠䓇Ḯ妋䚠斄⎌䯵⛐⬠埻䓴䘬㍍⍿冯䞼䨞
3. 嬻⬠䓇㌴㎉䚠斄⎌䯵䘬䈡⽝冯㲐妋㕡⺷
4. ㍸檀⬠䓇䞼嬨⎌䯵䘬傥≃

枸㛇⬠佺ㆸ㝄 1. Ḯ妋ᷕ⚳⎌䯵䘬➢㛔䈡⽝冯䞼䨞㕡㱽
2. 堐䎦⮵⎌䯵㔯㛔⍲㲐慳䘬䞼嬨傥≃
3. 堐䎦⮵ᷕ⚳⎌䯵ᷳ㔯⊾ℏ㵝䘬䎮妋
4. Ḯ妋ᷕ⚳⎌䯵⛐⼴ẋ䘬㍍⍿⎚

婚䦳䯉ṳ 㛔婚䦳嫃㌰ᶨ䧖ㆾ⣂䧖ᷕ⚳⎌ẋ天䯵炷⤪˪娑䴻˫ˣ˪㤂录˫ˣ˪ⶎ⁛˫ˣ
˪匲⫸˫ˣ˪㗕㖶㔯怠˫炸炻㜸婾℞䶐㑘ˣ橼⇞ˣℏ⭡ˣ㔯录ˣ₡ῤ␴⼙
枧䫱炻⽆侴㍸檀⎴⬠䞼嬨⎌䯵ᷳ冰嵋冯傥≃ˤ㛔⸜⹎ᷣ天嫃㌰˪㤂录˫ˤ

嫃㌰⣏䵙 1. ⎌䯵䘬䞼䨞㕡㱽
2. ⎌䯵㇨䓊䓇䘬㗪ẋ側㘗
3. ⎌䯵䘬ㆸ㚠忶䦳
4. ⎌䯵䘬➢㛔ℏ⭡冯ℏ悐䳸㥳
5. ⎌䯵䘬㖑㛇㍍⍿冯䞼䨞
6. ⎌䯵䘬䎦ẋ㍍⍿
7. ⎌䯵⮵䎦ẋ㔯⊾䘬⼙枧
8. ⎌䯵䘬䎦ẋ侣嬗冯䞼䨞

05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35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20%炷 2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昛⫸⯽ˣ㜄㚰㛹烉˪娑䴻⮶嬨˫ˤㆸ悥烉⶜嚨㚠䣦炻1989ˤ
2. 嵁㱃暾 䶐叿烉˪娑䴻䞼䨞⍵⿅˫ˤ⣑㳍烉⣑㳍㔁做↢䇰䣦炻1989ˤ
3. ⻝Ṕ厗 㟉㲐烉˪匲⫸㲐妋˫ˤ攟㱁炻ⱛ渻㚠䣦炻2008ˤ
4. 湫拎扸烉˪匲⫸⍲℞㔯⬠˫ˤ冢⊿烉㜙⣏⚾㚠℔⎠炻1977ˤ
5. 唕䴙 䶐炻烪Ⓒ烬㛶┬ 㲐烉˪㔯怠˫炷ℐℕℲ炸ˤᶲ㴟烉ᶲ㴟⎌䯵↢
䇰䣦炻1986ˤ
6. 㳒冰䣾 㲐炻䘥⊾㔯䫱溆㟉烉˪㤂录墄㲐˫ˤ⊿Ṕ烉ᷕ厗㚠⯨炻2002ˤ
7. 慹攳婈ˣ吋㳒⇑ˣ檀嶗㖶㟉㲐烉˪⯰⍇普㟉㲐˫炷ᶲᶳ炸ˤ⊿Ṕ烉ᷕ
厗㚠⯨炻1997ˤ

056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49
婚䦳⎵䧙 䣦㚫夾奺ᶳ䘬ᷕ⚳婆㔯炷ᷕ㔯炸
Chinese language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嫅侨➢⌂⢓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䣦㚫⽫䎮奺⹎炻娵嬀妨婆䤩⽴䘬䎦尉␴性媙䘬䘤⯽ˤ
2. ⽆䣦㚫䘤⯽奺⹎炻䎮妋㷗⺷ᷕ㔯ˣ㼖㳩䓐婆䘬ㆸ⚈ˣ䈡刚␴ἧ䓐ね㱩ˤ
3. ⛐䣦㚫Ṍ晃夾奺ᶳ炻㖶䘥䥖婆ˣ伝婆䘬ἧ䓐⍇⇯ˣ㔯⊾⏓佑␴Ṍ晃≇
傥ˤ
4. ㌴㎉䣦㚫⚈䳈⮵婆妨忳䓐ˣ䘤⯽䘬⼙枧炻ẍ⍲䣦㚫冯婆妨䘬䚠Ḻ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䓇⮵䤩⽴婆ˣ⥼⧱婆ˣ㷗⺷ᷕ㔯ˣ㼖㳩䓐婆ˣ䥖婆ˣ伝婆䫱㚱⃭⮎
䘬娵嬀ˤ
2. ⬠䓇䎮妋䣦㚫⚈䳈炷⤪䣦㚫⽫䎮ˣ䘤⯽ˣṌ晃炸⮵婆妨忳䓐䘬⼙枧ˤ
3. ⯙ᷕ㔯⛐ᷕ㷗䣦㚫䘬ἧ䓐ね⅝ˣ䈡刚ˣ䘤⯽䫱㇨姕䘬嬘柴炻⬠䓇傥ἄ
↢↯䔞䘬↮㜸␴姽婾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ẍ䤩⽴婆ˣ⥼⧱婆ˣ㷗⺷ᷕ㔯ˣ㼖㳩䓐婆ˣ䥖婆ˣ伝婆䫱䁢柴炻⽆
䣦㚫⽫䎮ˣ䘤⯽ˣṌ晃䫱奺⹎炻㍊妶ἄ䁢㹅忂ⶍ℟䘬ᷕ㔯⛐ᷕ⚳⣏映ˣ楁
㷗䘬ἧ䓐ね㱩ˣ䈡刚␴䘤⯽ˤ⎴⬠ᾖ嬨忁ᾳ婚䦳炻⎗ẍ≈㶙娵嬀婆妨冯䣦
㚫䘬䚠Ḻ斄Ὢ炻䎮妋䣦㚫⚈䳈⮵ᷕ㔯忳䓐䘬⼙枧ˤ

嫃㌰⣏䵙 1. 婆妨冯䣦㚫⽫䎮
2. 妨婆䤩⽴
3. 䤩⽴婆⍲℞㚧ẋ⼊⺷
4. 婆妨冯䣦㚫䘤⯽
5. 㷗⺷ᷕ㔯
6. 㼖㳩䓐婆
7. 婆妨冯䣦㚫Ṍ晃
8. 䥖婆␴䥖尴⍇⇯
9. 伝婆冯䣦㚫㔯⊾

05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0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5%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㚚⼍㔴烉˪㮹὿婆妨冯䣦㚫䓇㳣˫ 炷⊿Ṕ烉䣦㚫䥹⬠㔯䌣↢䇰䣦炻2012炸ˤ


2. 㛶幵厗烉˪㻊婆⥼⧱婆䞼䨞˫炷⊿Ṕ烉ᷕ⚳䣦㚫䥹⬠↢䇰䣦炻2010炸ˤ
3. 㰰拓ΐ烉˪婆妨㔯⫿䘬性媙ˣ䤩⽴冯⥼⧱堐䎦˫炷冢⊿烉冢䀋⓮⊁⌘
㚠棐炻1996炸ˤ
4. 䓘⮷䏛烉˪楁㷗婆妨䓇㳣䞼䨞婾普˫炷⊿Ṕ烉Ṣ㮹㔁做↢䇰䣦炻2012炸ˤ
5. 䞛⭂㟑ˣ恝㔔㓷ˣ㛙⽿䐄烉˪㷗⺷ᷕ㔯冯㧁㸾ᷕ㔯䘬㭼庫˫炷楁㷗烉
楁㷗㔁做⚾㚠℔⎠炻2014炸ˤ
6. ⼸㛅㘱烉˪䔞ẋ㳩埴婆䞼䨞˫炷⺋ⶆ烉㙐⋿⣏⬠↢䇰䣦炻2013炸ˤ
7. 叱ⅈ暾烉˪㼖婆䚳ᷕ⚳˫炷楁㷗烉⣑⛘⚾㚠㚱旸℔⎠炻2011炸ˤ
8. ⬓䵕⻝ˣ⏪㖶冋烉˪䣦㚫Ṍ晃婆妨⬠˫ 炷攟㗍烉⎱㜿⣏⬠↢䇰䣦炻1996炸ˤ
9. 攮ⵠ烉˪婆妨䥖尴䘬娵䞍冯䘤⯽˫ 炷⊿Ṕ烉ᷕ⚳䣦㚫䥹⬠↢䇰䣦炻2011炸ˤ
10. ∱䤷㟡烉˪㻊婆姰娆䞼䨞烉㻊婆伝姰⮷⎚˫炷㜕ⶆ烉㴁㰇Ṣ㮹↢䇰䣦炻
2008炸ˤ

058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0
婚䦳⎵䧙 㻊婆婆妨⬠㤪婒炷ᷕ㔯炸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Chinese linguistic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昛怈㬊⌂⢓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Ṣ栆婆妨䘬䈡溆␴ἄ䓐
2. 㻊婆䘬婆妨䈡岒
3. 婆枛ˣ婆㱽␴娆⋗䘬Ḻ≽ἄ䓐
4. 㻊⫿䘬婆妨⿏岒

枸㛇⬠佺ㆸ㝄 1. ㌴㎉Ṣ栆婆妨␴≽䈑㹅忂㕡㱽䘬䔘⎴
2. 娵嬀㻊婆䘬㥳ㆸ⍲℞䈡岒
3. 䎮⿏忳䓐婆妨㈨ⶏ
4. 㖶䘥㻊⫿䘬婆妨ἄ䓐

婚䦳䯉ṳ 本課程以漢語言為基礎,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漢語進行深度的研究,分析其
源起及習得的途徑、語言操作的規則及機制、漢語的語言特點和中國文字
的語言特質,使學生對漢語的性質及運作,具有深入的認識。

嫃㌰⣏䵙 1. Ṣ栆婆妨䘬䓇ㆸ
2. Ṣ栆婆妨䘬䈡⿏
3. 㻊婆䘬婆枛䈡⿏
4. 㻊婆䘬婆㱽䈡⿏
5. 㻊婆䘬シ⎰⿏␴㫸⊾
6. 㻊婆䘬⎵䧙ˣ㺼嬲⎬夷䭬
7. 㻊婆䘬㔜橼⿏
8. 㻊婆䘬曰ⶏ惵伖烉婆㱽ˣᾖ录␴怷廗
9. 㻊⫿␴㻊婆䘬㚠朊婆

05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40%)
;⎋柕⟙⏲ 15%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40 ↮揀炸
;妶婾 5%炷;⮶ᾖ 5 % †⣏婚 %炸
;㚠朊⟙⏲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60%)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傉塽㧡˪䎦ẋ㻊婆˫
2. 湫ỗ㥖ˣ⹾⸷㜙˪䎦ẋ㻊婆˫
3. 叱囂倚ˣ⼸忂掀˪婆妨⬠䵙天˫
4. 傉⢗湇˪婆妨⬠㔁䦳˫
5. Jean Aitchison, 1983, Teach Yourself Linguistics
6. RL Trask, Language: The Basics

060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1
婚䦳⎵䧙 䓟䓟⤛⤛烉㖶㶭⮷婒冯㖶㶭㗪㛇䘬⿏冯⿏⇍⓷柴炷ᷕ㔯炸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ing and Qing fic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㔁㌰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䘬奺⹎䞼䨞ᷕ⚳⎌℠⮷婒ẍ⍲㔯⊾⎚䘬➢㛔㕡㱽␴䞍嬀
2. ⮵ᷕ⚳⁛䴙䘬⿏ッ␴⿏⇍䘬奨⾝䘬㶙ℍ䘬℟橼䘬䎮妋
3. ⮵ᷕ⚳⁛䴙⮷婒䘬㚜㶙⇣␴ℐ朊䘬䎮妋

枸㛇⬠佺ㆸ㝄 1. ⽆⿏⇍䘬夾奺↮㜸␴䞼䨞ᷕ⚳⎌℠⮷婒ˤ.
2. ≈㶙⮵ᷕ⚳⎌℠⮷婒䘬䎮妋ˤ
3. ㌴㎉↮㜸⮷婒䘬ᶨṃ➢㛔㕡㱽ˤ
4. Ḯ妋㚱斄柀➇䘬㚨㕘䞼䨞ㆸ㝄ˤ

婚䦳䯉ṳ ⿏ッ冯⿏⇍䘬⓷柴⛐⮷婒⎚ᶲ⎗媪㗗ἄ⭞Ᾱ㯠⿮䘬斄㲐溆ˤ㛔婚䦳⮯⽆⿏
ッ␴⿏⇍䘬奺⹎侫⮇㖶㶭⮷婒炻⸞ẍẍᶳ⸦ᾳᷣ柴⯽攳妶婾烉
1炸˪慹䒞㠭˫冯㘂㖶䘬䷙㫚ᷣ佑⿅㼖
2炸㖶㛓㶭⇅䘬刚ね⮷婒
3炸˪㬉╄⅌⭞˫冯㘂㖶悥ⶪ⸛㮹䘬⿏ッ奨⾝
4炸˪愺ᶾ⦣䶋⁛˫冯⿏嗸䎦尉
5炸⽆˪䲭㦻⣊˫䚳ᷕ⚳⁛䴙䣦㚫䘬ッね⨂⦣␴⭞⹕
6炸˪㜿嗕楁˫冯㖶㶭㗪㛇䘬⿏ッ忻⽟₡ῤ奨
7炸˪⑩剙⮞揺˫冯⢓Ṣ昶Ⰼ䘬⎴⿏ㆨ桐㯋
⬠䓇⮯⛐侩ⷓ䘬㊯⮶ᶳ䱦嬨␴妶婾ẍᶲ㖶㶭⮷婒䘬悐ấ䪈䭨␴㚱斄䘬䞼䨞
叿ἄ炻⸞怠㑯℞ᷕ䘬㚱斄柴䚖 嬨㚠⟙⏲ℑ䭯ˣ㛇㛓婾㔯ᶨ䭯ˤ㛔婚䦳⮯
ᶵẍ攱⌟侫娎䘬⼊⺷侫㟠ˤ

嫃㌰⣏䵙 1. ˪慹䒞㠭˫冯㘂㖶䘬䷙㫚ᷣ佑⿅㼖
2. ˪慹䒞㠭˫䇯㭝妋嬨
3. 㖶㛓㶭⇅䘬刚ね⮷婒
4. ˪㬉╄⅌⭞˫冯㘂㖶悥ⶪ⸛㮹䘬⿏ッ奨⾝
5. ˪㬉╄⅌⭞˫怠嬨
6. ˪愺ᶾ⦣䶋⁛˫冯⿏嗸䎦尉
7. ⽆˪䲭㦻⣊˫䚳ᷕ⚳⁛䴙䣦㚫䘬ッね⨂⦣␴⭞⹕
8. ˪䲭㦻⣊˫䇯㭝妋嬨
9. ˪㜿嗕楁˫ˣ㖶㶭㗪㛇䘬㬋䴙⿏ッ忻⽟₡ῤ奨冯⤛⿏⓷柴
10. ˪⑩剙⮞揺˫冯㶭ẋ⊿Ṕ⢓Ṣ䘬⎴⿏ㆨ桐㯋

06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50%炷;ᾳṢ 2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䃉⎵㮷˪㜿嗕楁˫炻㾳春烉㗍桐㔯喅↢䇰䣦炻1985
2. 嗕昝䪹䪹䓇˪慹䒞㠭˫炻楁㷗烉楁㷗⣒⸛㚠⯨1992
3. 大㷾㺩晙˪㬉╄⅌⭞˫炻ᶲ㴟烉ᶲ㴟⎌䯵↢䇰䣦, 1990.
4. 㚡暒剡ˣ檀浂˪䲭㦻⣊˫炻⊿Ṕ烉Ṣ㮹㔯⬠↢䇰䣦炻1995
5. 昛㢖˪⑩剙⮞揺˫炻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1988
6. 大␐䓇˪愺ᶾ⦣䶋⁛˫炻㾇⋿烉滲欗㚠䣦炻1993
7. McMahon, K. 1995. Misers, Shrews and Polygamists: Sexuality and
Male-Female Relations in Eight
8. Huang, M. 2001. Desire and Fictional Narrativ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
9. ⏛⬀⬀, 2000.˪㖶㶭䣦㚫⿏ッ桐㯋˫, ⊿Ṕ烉Ṣ㮹㔯⬠↢䇰䣦
10. 㛶㛐嗕叿炻倞⍳幵嬗烉˪㶭ẋᷕ⚳䘬䓟⿏冯⤛⿏˫炻⊿Ṕ⣏⬠↢䇰䣦炻
2014 ⸜

062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2
婚䦳⎵䧙 20 ᶾ䲨ᷕ⚳㔯⬠炻䎦ẋ⿏冯⚳㕷炷ᷕ㔯炸
Literature, modernity and n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㜿⦝⏇⌂⢓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䨞20ᶾ䲨ᷕ⚳㔯⬠慵天ἄ⭞⍲ἄ⑩
2. 䨩栗᷎⍵⿅⚳㕷冯䎦ẋ⿏婾徘⛐䎦ẋᷕ⚳㔯⬠ᷕ䘬シ㵝
3. 慵㕘㡛䎮Ḽ⚃㔯⬠℠䭬␴⮓⮎ᷣ佑䫱嬘柴⍲℞Ṿ桐㟤ᷳ㚠⮓
4. 怠⍾᷎ṳ䳡大㕡⬠䓴⮵䎦ẋᷕ⚳㔯⬠䞼䨞ㆸ㝄

枸㛇⬠佺ㆸ㝄 1. 䅇〱20ᶾ䲨ᷕ⚳㔯⬠䘬䘤⯽␴ᷣ天ἄ⭞⍲ἄ⑩
2. 䎮妋᷎慵䚩䎦䔞ẋ㔯⬠ᷕ䘬慵天婚柴冯婾䇕
3. ⮵大㕡㻊⬠䓴ᷳ䞼䨞℟➢䢶娵嬀
4. ➡梲㈡⇌教嬨傥≃᷎䁢㖍⼴ᷕ⚳䎦䔞ẋ㔯⬠ᷳ䞼䨞⺷婚䦳⤈

婚䦳䯉ṳ 䎦ẋ⿏䘬徥㯪冯⚳㕷⺢㥳㗗䎦ẋᷕ⚳㔯⬠⎚ᶲ䘬慵天婚柴ˤ㛔婚䦳ㇻ䟜
1949⸜䘬↮䓴␴㔯栆䭬䔯炻ℏ⭡⬱㌺ᶲ↠栗䈡⭂婚柴炻ẍ㬟⎚䁢庼炻䲣䴙
⛘ṳ䳡⽆㘂㶭⇘䔞ẋᷕ⚳㔯⡯䘬ᷣ天⿅㼖炻㔯⬠䣦⛀炻⍲⮓ἄ桐㟤冯㳩㳦炻
᷎憅⮵㭷ᾳᷣ柴怠嬨℟ẋ堐⿏䘬ἄ⭞ᷳἄ⑩ˤ

㛔婚䦳ḇㇻ䟜⛲攻ᶨ凔䎦ẋᷕ⚳㔯⬠⎚冒1917ㆾ1919攳⥳ᷳ婾徘炻冒㘂㶭
㔯⬠朑␥攳⥳徥㹗䎦ẋ㔯⬠⮵䎦ẋ⿏炷␴⚳㕷ᷣ佑炸䘬徥㯪ˤ⮵Ḽ⚃㔯⬠
怢䓊Ṏ⽆⚳㕷冯䎦ẋ⿏彗嫱⯽攳炻昌Ḯ⻟婧㔯㛔ℏ⭡炻ḇ慵夾㚠⮓䘬⼊⺷
炷⤪⍿大㕡⍲㖍㛔⼙枧䘬⮓⮎ᷣ佑冯㕘デ奢㳦炸炻᷎⻟婧㔯⡯炷㔯⬠⟜➇炸
ᷕ⣂⃫桐㟤䘬㚠⮓炷⤪⍿属㈹䘬泃泎圜圞㳦⮷婒炸ˤ

怠嬨㔯㛔ẍ⮷婒䁢ᷣ炻„Ỹẍ娑㫴暄㔯㇚∯炻Ṏ怑⹎ṳ䳡大㕡⬠䓴䘬䚠斄
䞼䨞ㆸ㝄炻ẍἧ⎴⬠Ᾱ傥⽆ᶵ⎴奺⹎Ἦ㍊妶㇨怠ᷳ㔯㛔ˤ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063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婾烉㘂㶭㔯⬠朑␥
2. 欗彭冯Ḽ⚃䘬℠䭬
3. 泃泎圜圞㳦ġ
4. ⮓⮎ᷣ佑䘬⮎嶸冯Ὗ旸ġ
5. ⶎ⎛⮵ⲁᶳ䘬㮹㕷㚠⮓
6. ⮓⮎ᷳ⢾烉㕘㚰㳦ˣ⎵⢓㳦ˣ␐ἄṢ
7. ⤛⿏ἄ⭞烉ⅴ⍼厗ˣᶩ䍚ˣ唕䲭
8. 㕘デ奢㳦
9. 㶒星⋨冯⚳䴙⋨㔯⬠
10. ⺞⬱㔯喅嫃娙⍲㔯朑㗪㛇
11. 㛎㛏娑冯⃰扺㳦⮷婒
12. ⓮㤕⮓ἄ冯㮹攻䩳⟜

姽㟠㕡⺷
1.㊩临姽㟠(6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5%炷;⮶ᾖ ;⣏婚炸
;㚠朊⟙⏲ 35%炷;ᾳṢ 1 䭯炻ℙ 4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40%) ;ℑ⮷㗪⓷䫼⌟ (侫娎Ỽ 40%炻⏓䯉䫼⍲䓛婾柴ˤ)
3.℞Ṿ( %) †
婚㛔 䃉炷侩ⷓ冒⁁嫃佑炸

ᷣ天教嬨㛸㕁 1. ⢷⽿㶭˪ᷕ⚳䎦ẋ⮷婒⎚˫
2. ␐唦˪⨎⤛冯ᷕ⚳䎦ẋ⿏˫
3. ⬱㓷ㆸ˪⮓⮎ᷣ佑䘬Ὗ旸˫
4. 㛶㫸㡝˪ᶲ㴟㐑䘣˫
5. 昛⿅␴˪ᷕ⚳䔞ẋ㔯⬠⎚㔁䦳˫
6. 欗彭˪⏞┲˫ˣ˪⼟⽐˫䫱ἄ⑩怠嬨
7. 㰰⽆㔯ˣ␐ἄṢἄ⑩怠嬨
8. ⅴ⍼厗ˣᶩ䍚ˣ唕䲭ἄ⑩怠嬨
9. ⻝ッ䍚冯㕘デ奢㳦ἄ⑩怠嬨
10. ἁ厗ˣ㭀暒ἄ⑩怠嬨

064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3
婚䦳⎵䧙 厗婆婆䲣㔯⬠冯暣⼙炷ᷕ㔯炸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fil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㜿⦝⏇⌂⢓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ṳ䳡厗婆婆䲣䞼䨞㟮㝞䘬䓙Ἦ冯ᶵ⎴⬠侭䘬⭂佑
2. ᷣ柴⿏ṳ䳡ᷕ⚳ˣ⎘䀋ˣ楁㷗䘬㔯⬠冯暣⼙
3. 䳸⎰大㕡䞼䨞䚠斄䎮婾Ἦ㶙ℍ↮㜸㇨怠㔯㛔
4. 忳䓐暣⼙↮㜸奺⹎Ἦ姽婾暣⼙㔯㛔

枸㛇⬠佺ㆸ㝄 1. ⮵厗婆婆䲣䞼䨞㟮㝞㚱㈡⇌⿏䘬䎮妋
2. ⮵㇨怠㔯㛔 㶙ℍᶼ⣂朊䘬↮㜸
3. 䅇〱䚠斄䘬大㕡䞼䨞奨溆␴冯厗婆婆䲣䚠斄䘬䎮婾
4. ℟⁁➢㛔暣⼙⃫䳈炷⟜㘗婧⹎ˣ−㍍ˣ㓅⼙ˣ枛㦪䫱炸ᷳ妋嬨傥≃

婚䦳䯉ṳ 㛔婚䦳ὅ䄏ᷣ柴ẍ⍲ᶵ⎴䘬ᷣ天厗婆婆䲣䓇䓊⟜➇炷ᷕ⚳ˣ楁㷗ˣ⎘䀋䫱炸
㊹怠㔯⬠ἄ⑩炷⮷婒䁢ᷣ炸冯暣⼙ ṳ䳡冯㶙ℍ妋嬨ˤ

椾⃰斉徘厗婆婆䲣㤪⾝␴䯉ṳ暣⼙↮㜸天䳈炻䃞⼴⇵⋲炷㔯⬠悐↮炸ṳ䳡
䌳⬱ㅞˣ檀埴‍ˣ⎘䀋⍇ỷ㮹㔯⬠ˣ楔厗㔯⬠ˣ大大ˣ吋⓻䪈䫱ἄ⭞ᷳἄ
⑩ˤᷣ天倂䃎婚柴⊭⏓❶ⶪ㔀ḳ␴娵⎴㓧㱣䫱ˤ

⼴⋲炷暣⼙悐↮炸怠嫃⏛㯠∃˪䤆⤛˫ˣ昛↙㫴˪曠䌳⇍⦔˫ˣ屰㧇㞗䫱
Ṣ暣⼙炻ẍ⍲⎘䀋㕘㴒㼖⮶㺼㣲⽟㖴ˣὗ⬅岊炻冯楁㷗⮶㺼䌳⭞堃䫱Ṣἄ
⑩ˤ昌Ḯ↮㜸暣⼙天䳈⢾炻ḇṳ䳡暣⼙栆✳炻桐㟤冯䚠⮵ㅱ䘬䣦㚫傰䴉ˤ

嫃㌰⣏䵙 1. ⮶婾烉ỽ䁢厗婆婆䲣䞼䨞烎
2. ᶲ㴟㚠⮓烉䌳⬱ㅞ䘬˪攟【㫴˫
3. 楁㷗㚠⮓烉大大˪ㆹ❶˫ˣ˪㴖❶娴䔘˫烊吋⓻䪈˪⛘⚾普˫
4. 㕷佌冯㛔⛇⿏烉㉻㉼㕗⟼䐒⋡䐒ˣ旧Ἦ
5. 楔厗㔯⬠烉㛶㯠⸛ˣ⻝屜冰ˣ悕㜦㢣
6. ⍣⚳㆟悱冯暊佌㔋⯭烉䘥⃰≯ˣ檀埴‍
7. 炷⡖句炸⤛⿏ˣ満䇯ˣず╄∯烉烉⏛㯠∃˪䤆⤛˫
8. ⤛⿏ˣ㬟⎚炾⎚娑㔀ḳ烉昛↙㫴˪曠䌳⇍⦔˫
9. ℵ䎦⎘⊿烉㣲⽟㖴˪ᶨᶨ˫
10. ℵ䎦楁㷗烉䌳⭞堃˪㗍⃱᷵㳑˫
11. ℵ䎦ᷕ⚳烉屰㧇㞗˪ᶾ䓴˫
12. 㬎ᾈ䘬ℐ䎫⊾烉⽆˪ᾈ⤛˫⇘˪再嗶啷漵˫
06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60 ↮揀炸
;妶婾 30%炷;⮶ᾖ ;⣏婚炸
;㚠朊⟙⏲ 55%炷;ᾳṢ 2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炷侩ⷓ冒⁁嫃佑炸

ᷣ天教嬨㛸㕁 1. 大大˪ㆹ❶˫ˣ˪㴖❶娴䔘˫烊吋⓻䪈˪⛘⚾普˫
2. 䌳⬱ㅞ˪攟【㫴˫
3. 大大˪ㆹ❶˫ˣ˪㴖❶娴䔘˫烊吋⓻䪈˪⛘⚾普˫
4. ㉻㉼㕗⟼䐒⋡䐒˨㉻㉼㕗⟼䐒⋡䐒˩烊旧Ἦ˨慶Ṣ˩
5. 㛶㯠⸛˨㉱⫸⨎˩ˣ⻝屜冰˨⻶↨炻嗕剙炻ⶎ廒㥵˩ˣ悕㜦㢣˨暒䚚˩
6. 䘥⃰≯˨剅≈⒍ᷳ㬣˩烊檀埴‍˪ᶨᾳṢ䘬俾䴻˫
7. Shu-mei Shih, Chien-hsin Tsai, and Brian Bernards eds.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8. Gilles Deleuze&Felix Guattari, "What is a Minor Literature",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9. David Bordwell and Kristin Thompson,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10. Stephen Teo, Chinese Martial Arts Cinema

066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4
婚䦳⎵䧙 ⎘䀋㔯⬠⮰柴烉㖍㱣㗪㛇⇘ 90 ⸜ẋ炷ᷕ㔯炸
Taiwan literature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the 1990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㜿⦝⏇⌂⢓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ṳ䳡᷎↮㜸⎘䀋㔯⬠ᷣ天ἄ⑩
2. 妋嬨⎘䀋㔯⬠䓇䓊側⼴䘬㔯⊾傰䴉
3. 䨩↢⎘䀋㔯⬠ᷳ㕤ᷕ⚳炻楁㷗㔯⬠䘬ℙ⿏冯䈡㬲⿏
4. 㡛䎮䎦⬀䘬㔯⬠⎚婾徘ᷕ䘬ᷣ天嬘柴冯姽婾⭞䘬⍾⎹

枸㛇⬠佺ㆸ㝄 1. ⮵20ᶾ䲨⎘䀋㔯⬠䘬䘤⯽㚱ℐ朊⿏䘬娵嬀
2. 䎮妋⎘䀋㔯⬠冯℞䓇䓊傰䴉ᷕ䘬斄Ὢ
3. ⮵怠嬨䘬ἄ⭞␴ἄ⑩㚱㶙ℍ⍲⣂奺⹎䘬Ḯ妋
4. ⮵℟䇕嬘⿏䘬婚柴℟㈡⇌⿏↮㜸傥≃

婚䦳䯉ṳ 㛔婚䦳ὅ䄏㗪⸷冯ᷣ柴炻䲣䴙⿏⛘ṳ䳡⎘䀋冒㖍㱣㗪㛇炷1895炼1945炸军
䔞ẋ䘬㔯⬠ἄ⑩炷ẍ⮷婒䁢ᷣ炸ˤ昌Ḯ怠嫃ᶵ⎴㗪㛇䘬㔯⬠ἄ⑩冯ᷣ天㔯
⬠⿅㼖炻ḇ“慵㔯⬠ἄ⑩䓊䓇側⼴䘬㬟⎚䣦㚫傰䴉炻ẍἧᾖ婚䘬⎴⬠Ᾱ傥
㶙⇣᷎⣂奺⹎⛘岆㜸怠嬨ᷳ㔯㛔ˤ

⣏婚䘬㌰婚ℏ⭡⮯⊭⏓烉㕘冲㔯⬠婾䇕炻䘯㮹㔯⬠䘬䲦吃炻㔯⬠ᷕ䘬㬟⎚
炷ἳ⤪ḴḴℓḳẞ炸䘬ℵ䎦炻⍵ℙ㔯⬠炻䎦ẋᷣ佑㚠⮓炻悱⛇㔯⬠婾㇘炻
悥ⶪ㔯⬠炻妋♜⼴䘬⍇ỷ㮹㔯⬠␴㔯⬠ᷕ䘬娵⎴㓧㱣炻⎘䀋㔯⬠⎚䘬㡛䎮
␴娖慳䫱ˤ

⮶ᾖ悐↮⮯惵⎰⣏婚ℏ⭡炻䨩栗ᶨṃ慵天婚柴炷ἳ⤪烉䘯㮹㔯⬠䘬婾䇕炻
䎦ẋᷣ佑冯悱⛇㔯⬠䘬彗嫱炻忂὿㔯⬠䘬䓇䓊炻⎘䀋㔯⬠⎚䘬⼴㬾㮹冯⼴
䎦ẋ㟮㝞䫱炸忚埴㶙ℍ妶婾ˤ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067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婾烉䦣㮹㔯⬠炻怢㮹㔯⬠炻冯⎘䀋㕘㔯⬠ᷳ厴剥
2. 㖍㱣㗪㛇炷ᶨ炸烉㔯⊾⓻呁炻㔯⋼ⶎ⁦炻䣦㚫⍫冯
3. 㖍㱣㗪㛇炷Ḵ炸烉䎦ẋ㳦⮷婒ᷳ厴剥炻崭䎦⮎ᷣ佑炻忂὿㔯⬠
4. 㖍㱣㗪㛇炷ᶱ炸烉㇘䇕㛇⎘䀋㔯⬠
5. ὗ⬅岊˪ずね❶ⶪ˫
6. ḴḴℓ炻⍣㖍㛔⊾炻ℵᷕ⚳⊾炻冯㇘⼴⇅㛇⎘䀋㔯⬠
7. ⍵ℙ㔯⬠炻⤛⿏㔯⬠炻悱⛇㚠⮓
8. 䎦ẋᷣ佑炷ᶨ炸烉䎦ẋ娑冯䎦ẋᷣ佑ᷳ厴剥
9. 䎦ẋᷣ佑炷Ḵ炸烉䎦ẋᷣ佑⮷婒ᷳ䘤⯽
10. 悱⛇婾㇘冯悱⛇㔯⬠
11. ⤛⿏㔯⬠炻㓧㱣㔯⬠炻冯悥ⶪ㔯⬠
12. ⼴䎦ẋ怬㗗⼴㬾㮹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30%炷;⮶ᾖ ;⣏婚炸
;㚠朊⟙⏲ 4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回應短文 30%炷~ᾳṢ {⮷䳬烉 2 ;䭯 †ấ †㫉炻ℙ 3000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炷侩ⷓ冒⁁嫃佑炸

ᷣ天教嬨㛸㕁 1. 叱䞛㾌˪⎘䀋㔯⬠⎚䵙˫
2. 昛剛㖶˪⎘䀋㕘㔯⬠⎚˫
3. ˪岜␴普˫烊˪㣲忝普˫烊˪⏪崓劍⮷婒ℐ普˫
4. ˪ 漵䐃⬿普˫烊˪佩櫏炻ⶓ㯠䤷炻䌳㗞晬⎰普˫烊˪␐慹㲊普˫
5. ˪䫈Ⱉ彚⟜˫
6. ˪⎘⊿Ṣ˫
7. 䌳㔯冰˪⭞嬲˫ˣᶫ䫱䓇˨ㆹッ湹䛤䎈˩
8. 湫㗍㖶˨⃺⫸䘬⣏䍑„˩ˣ˨喳㝄䘬㹳␛˩烊昛㗈䛇˨⣄埴屐干˩烊
䌳䤶␴˨⩩⥅ᶨ䈃干˩
9. ⸛嶗˨䌱䰛䓘ᷳ㬣˩烊堩䑲䑲˨冒⶙䘬⣑䨢˩
10. 㛙⣑⽫˨゛ㆹ䛟㛹䘬⃬⻇Ᾱ˩烊㛙⣑㔯˨ᶾ䲨㛓䘬厗渿˩

068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5
婚䦳⎵䧙 厗婆婆䲣㔯⬠⮰柴䞼䨞炷ᷕ㔯炸
Topical studies of Sinophone litera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㚠伶㔁㌰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N/A

枸㛇⬠佺ㆸ㝄 N/A

婚䦳䯉ṳ 㛔婚䦳㶙ℍ㍊妶䎦ẋ㔯⬠䞼䨞䘬ᷣ天㕘婚柴炻⤪ᷕ⚳⿏ˣ䧖㕷ˣ⣂⃫㔯⊾ˣ
暊㔋䫱炻㔯㛔⍫䄏Ṇ㳚⎬⚳␴㫸伶⎬⚳䘬厗婆婆䲣㔯⬠ˤ

嫃㌰⣏䵙 N/A

06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N/A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2000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3000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N/A

ᷣ天教嬨㛸㕁 N/A

070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56
課程名稱 文學理論專題研究(中文)
Topical studies of literary theo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史書美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Study classic texts of postcolonial theory from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2. Learn methods of critical reading
3. Learn about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at led to the creation of postcolonial
theory

預期學習成果 1. Able to understand complex theoretical concepts


2. Able to write critical essays analyzing theoretical texts

課程簡介 本課程深入探討當代文學理論的主要課題,這學年以「後殖民理論」為中
心,用比較的視野審視從世界各地不同的殖民經驗所整理出來的各種理論。

This course examines select topics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We will


focus on postcolonial theory. Using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we will study
various theorie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colonialism across the
world.

講授大綱 1. Introduction to postcolonial theory


2. Issues and Debates
3. Universality and Difference
4. Representation and Resistance
5. Nationalism
6. Hybridity and Creolization
7. Indigeneity
8. Settler Colonialism
9. Ethnicity and Race
10. Feminism
11. Language
12. Disapora
07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20%(導修 10 % 大課 10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80%(個人 2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1.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2.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主要閱讀材料 1.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2. Sinophone Sudies: A Critical Reader

072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7
婚䦳⎵䧙 ᷕ⚳⮹㔠㮹㕷㔯⬠⮰柴䞼䨞炷ᷕ㔯炸
Topical studies of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from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㚠伶㔁㌰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N/A

枸㛇⬠佺ㆸ㝄 N/A

婚䦳䯉ṳ 㛔婚䦳㶙ℍ㍊妶㻊婆⮓⯙䘬ᷕ⚳⮹㔠㮹㕷㔯⬠炻⤪啷㕷㔯⬠ˣ䵕⏦䇦㕷㔯
⬠ˣ⚆㕷㔯⬠ˣ㺧㕷㔯⬠䫱炻ᷣ天婚柴⊭㊔㕷塼ˣⷅ⚳ˣṾ侭⿏ˣ暁婆⿏
䫱ˤ

嫃㌰⣏䵙 N/A

07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N/A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N/A

ᷣ天教嬨㛸㕁 N/A

074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59
婚䦳⎵䧙 ᷕ⚳㔯䌣⬠炷ᷕ㔯炸
Chinese document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惏ἑ䍚⌂⢓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䎮妋ᷕ⚳㔯䌣⬠䘬➢㛔䭬⚵⍲ℏ⭡炻➡梲教嬨㔯䌣⍲㞍㈦屯㕁䘬傥≃烊
2. 娵嬀ᷕ⚳㔯䌣⬠䘬䘤⯽㬟䦳炻㌴㎉⎌䯵㔜䎮冯ㅱ䓐䘬䎮婾冯㕡㱽烊⍲
3. 䝕妋ᷕ⚳㔯䌣⬠冯婆㔯⬠ˣ㔯⬠⍲⿅゛⎚䫱䘬斄Ὢ炻忳䓐㔯䌣⬠䞍嬀
䞼佺䚠斄⬠䥹ˤ

枸㛇⬠佺ㆸ㝄 1. ㌴㎉ᷕ⚳㔯䌣⬠䘬➢䢶䞍嬀⍲䎮婾炻娵嬀䚖抬⬠ˣ䇰㛔⬠⍲㟉⊀⬠ᷕ
䘬慵天嬘柴烊
2. ↮㜸⍲婒㖶⎌℠㔯䌣⬠冯䎦ẋ㔯䌣⬠䘬ᶵ⎴⍾⎹冯䘤⯽烊
3. 吸普䚠斄㔯䌣屯㕁炻ㅱ䓐㔯䌣⬠䞍嬀忚埴⮰柴↮㜸冯䞼䨞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㖐⛐嫃㌰ᷕ⚳㔯䌣⬠䘬➢䢶䞍嬀炻忂忶㔯䌣䘬⼊ㆸ冯庱橼ˣ㳩⁛冯
㺼嬲⍲㍍⍿冯娖慳䫱婚柴䘬㍊妶炻ἧ⬠䓇⮵䚖抬⬠ˣ䇰㛔⬠⍲㟉⊀⬠䫱㚱
➢㛔䘬娵嬀炻㌴㎉⎌䯵㔜䎮⍲忳䓐䘬䎮婾冯㕡㱽ˤ㬌⢾炻㛔婚䦳Ṏ⻟婧㔯
䌣⬠冯℞Ṿ⬠䥹攻ᷳ斄Ὢ炻妻䶜⬠䓇ㅱ䓐㔯䌣⬠䞍嬀㕤婆㔯⬠ˣ㔯⬠⍲⿅
゛⎚䫱䚠斄⬠䥹䘬妶婾ᷕ炻⽆侴㍸㖯℞⬠埻䞼䨞䘬傥≃ˤ

嫃㌰⣏䵙 1. 䵺婾烉㔯䌣冯㔯䌣⬠
2. 㔯䌣䘬庱橼烉䓚橐ˣ慹䞛ˣ䯉䈀ˣⷃ㚠ˣ䳁⍲℞Ṿ
3. 䚖抬⬠㤪婒
4. 䇰㛔⬠㤪婒
5. 㟉⊀⬠㤪婒
6. 廗ἂ冯彐‥
7. 栆㚠冯⎊㚠
8. ䷥䳸

07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35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30%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1 ấ炻ℙ 7000-10000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䌳㫋⣓烉˪㔯䌣⬠嫃佑˫炻⎘⊿烉㔯⎚⒚↢䇰䣦炻1986 ⸜ˤ
2. ἁ▱拓烉˪⎌㚠忂ἳ˫炻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1985 ⸜ˤ
3. ⬳⫸䃞烉˪ᷕ⚳⎌㚠㟉嬨㱽˫炻ㆸ悥:⶜嚨㚠䣦炻1995 ⸜ˤ
4. 㛶⬠⊌叿烉˪䯉ⷃἂ䯵冯⬠埻⎚˫炻⋿㖴烉㰇大㔁做↢䇰䣦炻2001 ⸜ˤ
5. ⯰叔慴烉˪⎌䯵⮶嬨˫炻冢⊿烉倗䴻↢䇰ḳ㤕℔⎠炻1984 ⸜ˤ
6. 㳒㸃ὗ烉˪ᷕ⚳㔯䌣⬠㕘䶐˫炻㜕ⶆ烉㜕ⶆ⣏⬠↢䇰䣦炻1994 ⸜ˤ
7. 檀嶗㖶烉˪⎌䯵䚖抬冯ᷕ⚳⎌ẋ⬠埻䞼䨞˫炻⋿Ṕ烉㰇喯⎌䯵↢䇰䣦炻
1997 ⸜ˤ
8. ⻝凄⽥烉˪ᷕ⚳㔯䌣⬠˫炻惕ⶆ烉ᷕⶆ㚠䔓䣦炻1982 ⸜ˤ
9. ⻝凄⽥烉˪⚃⹓㍸天㔀嫃䔷˫炻冢⊿烉⬠䓇㚠⯨炻2002 ⸜ˤ
10. 楖㴑厚烉˪ᷕ⚳⎌䯵㔜䎮橼⺷䞼䨞˫炻⊿Ṕ烉⊿Ṕ⚾㚠棐↢䇰䣦炻1997
⸜ˤ

076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62
課程名稱 粵語語言學(中文)
Cantonese linguistic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蕭敬偉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粵語的基本歷史和內涵
2. 認識廣州話的語音系統和音韻歷史
3. 掌握廣州話的詞法和句法特點

預期學習成果 1. 同學能夠瞭解廣州話的語音系統和音韻歷史。
2. 同學能夠掌握廣州話的構詞系統和詞匯特點。
3. 同學能夠瞭解廣州話的句法特點。

課程簡介 本課程講述粵語的歷史及其在漢語方言中的地位,並著重從音韻角度,分
析廣州話的語音系統和拼寫歷史。此外,又從詞法、句法等方面,分析廣
州話的結構特點。同學修畢此科,能夠加深對粵語歷史、內涵的認識,並
提升其對粵語的分析和作獨立研究的能力。

講授大綱 1. 粵語的內涵和歷史
2. 廣州話的音韻系統
3. 廣州話的文白異讀和中古音與廣州音的比較
4. 廣州話拼寫的歷史
5. 語素和詞
6. 廣州話的詞類
7. 廣州話的句法成分

077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20%(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40 分鐘)
討論 10%(導修 1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30%(個人 1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40%( 1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李新魁︰《廣東的方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李新魁等︰《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施仲謀:《廣州音北京音對應手冊》,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
4. 高華年:《廣州方言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80年。
5. 袁家驊等:《漢語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第二
版。
6. 張洪年:《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
年增訂版。
7. 詹伯慧主編︰《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8. 鄧思穎︰《粵語語法講義》,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年。
9. Matthews, Stephen & Virginia Yip: Cantonese: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2nd edition).
10. Yue-Hashimoto, Anne Oi-kan: Phonology of Canto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11. *各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078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64
課程名稱 《論語》與中國文化(中文)
The Analects and Chinese cul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鄧佩玲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論語》的重要議題,瞭解古今學者的研究;
2. 通過《論語》篇章的研讀,理解該書所反映的道德、禮樂、政治及教
育等思想;及
3. 認識《論語》在學術史上的意義與地位,並以正確的方法與態度研讀
《論語》。

預期學習成果 1. 分析及說明與《論語》相關的文獻問題,包括書名、作者、成書、版
本及流傳等;
2. 梳理及比較古今學者的訓詁與詮釋,正確掌握《論語》所反映的思想
內容;及
3. 闡釋孔門學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思考《論語》於現代社會的價
值與意義。

課程簡介 《論語》為先秦儒家的代表作,於中國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本課
程就《論語》一書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與討論,除了探討其書名、作者、成
書時代、版本及流傳等問題之外,課程亦通過文本的精細講讀,引導學生
瞭解孔子的生平事跡,以及其於道德倫理、禮樂教化、社會政治及教育制
度等方面的思想主張,從而揭示《論語》與中國傳統文化間的關係。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論語》解題:書名、作者、成書年代、版本及流傳
3. 孔子生平及孔門弟子
4. 《論語》選讀
5. 《論語》中的孔門學說:道德倫理、禮樂教化、社會政治及教育制度
6. 《論語》與中國文化、現代社會的關係

079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10%(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35 分鐘)
討論 10%(導修 10 % 大課 %)
書面報告 30%(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1 份,共 9000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4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毛子水:《論語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3.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5.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990年。
6.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7. 楊樹達:《論語疏證》,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8. 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9. 錢穆:《孔子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10. 錢穆:《論語新解》,成都:巴蜀書社,1985 年。

080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68
婚䦳⎵䧙 䎦ẋ㻊婆婆㱽炷ᷕ㔯炸
Modern Chinese grammar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嫅侨➢⌂⢓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2143 ㆾ CHIN2148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䎦ẋ㻊婆娆㱽ˣ⎍㱽㚱庫䁢ℐ朊ˣ㚱䲣䴙䘬娵嬀ˤ
2. 傥⣈↮㜸ˣ姽婾㻊婆婆㱽䘬ᶨṃ慵天嬘柴ˤ
3. Ḯ妋䎦ẋ㻊婆婆㱽䘬䘤⯽␴䈡⿏ˤ
4. 傥⣈ᾖ㬋婆㱽㮃䕭炻⮓↢⎰᷶婆㱽夷䭬䘬⎍⫸ˤ

枸㛇⬠佺ㆸ㝄 1. ⬠䓇堐䎦↢⮵䎦ẋ㻊婆婆㱽㚱⃭⮎䘬䞍嬀␴㖶䡢䘬䎮妋ˤ
2. ⯙娆㱽ˣ⎍㱽䘬慵天嬘柴炻⬠䓇傥ἄ↢↯䔞䘬↮㜸␴姽婾ˤ
3. ⬠䓇傥㈲㇨佺⼿䘬婆㱽䞍嬀ㅱ䓐㕤㻊婆䘬夷䭬ἧ䓐ˤ

婚䦳䯉ṳ 婆㱽㊯婆妨ㆸ↮䳬⎰䘬㕡㱽ˣ夷⇯炻㌴㎉忁㕡朊䘬䞍嬀炻⮵婆妨䘬䎮妋␴
忳䓐㚱ᶨ⭂䘬⸓≑ˤ㛔婚䦳忂忶ἳ⫸炻嫃㌰䎦ẋ㻊婆娆ˣ婆ˣ⎍䘬䳸㥳夷
⇯ˣ婆㱽䈡溆冯䘤⯽䫱炻嬻⎴⬠⎗ẍ≈⻟⮵䎦ẋ㻊婆䳬娆忈⎍䘬娵嬀炻⎗
ẍ↮㜸ˣἧ䓐⎰᷶婆㱽夷䭬䘬婆⎍ˤ

嫃㌰⣏䵙 1. 婆㱽╖ỵ烉婆䳈ˣ娆ˣ䞕婆ˣ⎍⫸ˣ⎍佌
2. 娆㱽炷ᶨ炸烉娆䘬㥳ㆸ
3. 娆㱽炷Ḵ炸炛娆䘬↮栆
4. 娆㱽炷ᶱ炸烉娆䘬⼊ン嬲⊾
5. ⎍㱽炷ᶨ炸烉䞕婆栆✳
6. ⎍㱽炷Ḵ炸炛⎍⫸ㆸ↮ˣ⎍㱽ㆸ↮
7. ⎍㱽炷ᶱ炸烉⎍㱽↮㜸冯⚾妋
8. ⎍㱽炷⚃炸烉⎍✳炷╖⎍ˣ墯⎍炸ˣ⎍⺷
9. 婆㱽㮃䕭烉彐㜸冯ᾖ㬋
10. 䎦ẋ㻊婆婆㱽䘬䈡溆␴䘤⯽

08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0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5%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他(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慷ˣ 姙⼑暚ˣ 㗩䐆炷䶐叿炸烉˪䎦ẋ㻊婆婆㱽䞼䨞˫炻⋿Ṕ烉⋿


Ṕ⣏⬠↢䇰䣦炻2013 ⸜ˤ
2. 䌳䍐炷䶐叿炸烉˪䎦ẋ㻊婆婆㱽䞼䨞烉⮰柴炻䎮婾冯㕡㱽˫炻ᶲ㴟烉
ᶲ㴟Ṍ忂⣏⬠↢䇰䣦炻2010 ⸜ˤ
3. 㛶䥨炷䶐叿炸烉˪䎦ẋ㻊婆婆㱽⮰柴徘天˫炻⊿Ṕ烉ᷕ⚳䣦㚫䥹⬠↢
䇰䣦炻2012 ⸜ˤ
4. 恊䤷佑炷ᷣ䶐炸烉˪䎦ẋ㻊婆˫炻⊿Ṕ烉檀䫱㔁做↢䇰䣦炻2011 ⸜ᾖ
妪㛔䫔Ḵ䇰ˤ
5. ␐⚳⃱䫱炷䶐叿炸烉˪䎦ẋ㻊婆婆㱽䎮婾冯㕡㱽˫炻⺋ⶆ烉⺋㜙檀䫱
㔁做↢䇰䣦炻2011 ⸜ᾖ妪Ḵ䇰ˤ
6. 傉塽㧡炷ᷣ䶐炸烉˪䎦ẋ㻊婆˫炻ᶲ㴟烉ᶲ㴟㔁做↢䇰䣦炻2011 ⸜慵
妪㛔䫔ᶫ䇰ˤ
7. ⼸䅽曺炷叿炸烉˪䎦ẋ㻊婆婆㱽䘬⮇⽖冯㍊㕘˫炻㾳春烉 怤⮏⣏⬠↢
䇰䣦炻2009 ⸜ˤ
8. 㚦ⷠ䲭炷ᷣ䶐炸烉˪䎦ẋ㻊婆婆㱽˫炻攟㱁烉㷾⋿ⷓ䭬⣏⬠↢䇰䣦炻
2009 ⸜ˤ
9. 䦳䤍⽥ˣ䓘⮷䏛炷叿炸烉˪䎦ẋ㻊婆˫炻楁㷗烉ᶱ倗㚠⸿炷楁㷗炸㚱
旸℔⎠炻2013 ⸜ᾖ妪㛔䫔ᶨ䇰ˤ
10. 湫ỗ㥖ˣ⹾⸷㜙炷ᷣ䶐炸烉˪䎦ẋ㻊婆炷ᶳ炸˫炻⊿Ṕ烉檀䫱㔁做↢
䇰䣦炻2011 ⸜⡆妪㛔䫔Ḽ䇰ˤ

082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2169
婚䦳⎵䧙 䎦ẋ㻊婆ᾖ录炷ᷕ㔯炸
Modern Chinese rhetoric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嫅侨➢⌂⢓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2143 ㆾ CHIN2148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䎦ẋ㻊婆ᾖ录㚱庫䁢ℐ朊ˣ㚱䲣䴙䘬娵嬀ˤ
2. 傥⣈↮㜸ˣ姽婾㻊婆ᾖ录䘬ᶨṃ慵天嬘柴ˤ
3. Ḯ妋䎦ẋ㻊婆ᾖ录䘬⍇⇯ˣ㕡㱽␴䘤⯽ˤ
4. 岆㜸᷎㌴㎉ᶵ⎴ᾖ录ㇳ㱽䘬䈡溆␴堐忼㓰㝄ˤ

枸㛇⬠佺ㆸ㝄 1. ⬠䓇堐䎦↢⮵䎦ẋ㻊婆ᾖ录㚱⃭⮎䘬䞍嬀␴㖶䡢䘬䎮妋ˤ
2. ⯙ᾖ录䘬慵天嬘柴炻⬠䓇傥ἄ↢↯䔞䘬↮㜸␴姽婾ˤ
3. ⬠䓇傥㈲㇨佺⼿䘬ᾖ录䞍嬀ㅱ䓐㕤冒⶙䘬婆妨堐忼ˤ

婚䦳䯉ṳ ᾖ录㊯婆妨堐忼䘬㚱シ≈ⶍˤṢᾹἧ䓐婆妨炻昌Ḯ侫ㄖ堐忼㗗⏎㶭㤂ˣ㸾
䡢⢾炻怬㚫侫ㄖ堐忼䘬㓰㝄ˤ㛔婚䦳忂忶ἳ⫸炻嫃㌰ᾖ录⍇⇯ˣ录㟤䈡溆
␴忳䓐ˣ婆枛冯⫿娆⎍䭯䘬ᾖ录ˣ㔯⬠ἄ⑩ᾖ录岆㜸ẍ⍲㖍ⷠ䓇㳣ᷕ䘬ᾖ
录忳䓐䫱炻⯙䎦ẋ㻊婆ᾖ录ἄᶨᾳ⮰柴ˣℐ朊䘬妶婾炻嬻⎴⬠⎗ẍ≈⻟⮵
㻊婆ᾖ录䘬娵嬀ˣ㌴㎉␴ㅱ䓐ˤ

嫃㌰⣏䵙 1. ᾖ录䘬⍇⇯
2. 娆婆拀䃱
3. ⎍⺷怠㑯
4. 䭯䪈䳸㥳
5. ᾖ录㟤烉䈡溆ˣ彐嬀ˣἧ䓐ˣ㓰㝄
6. ⣏䛦⨺橼䘬婆妨忳䓐
7. ἄ⭞䘬婆妨桐㟤

08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0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5%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䌳ⶴ㜘炷叿炸烉˪㻊婆ᾖ录⬠˫炻⊿Ṕ烉⓮⊁⌘㚠棐炻2014⸜䫔ᶱ䇰ˤ
2. 䌳沛劙炷叿炸烉˪䭯䪈ᾖ录⬠˫炻⑰䇦㾙烉湹漵㰇Ṣ㮹↢䇰䣦炻2007
⸜ˤ
3. ⎚䆎㕡炷叿炸烉˪ᾖ录䎮婾冯婆妨ㅱ䓐䞼䨞˫炻⎰偍烉⬱⽥Ṣ㮹↢䇰
䣦炻2006⸜ˤ
4. ⏛䥖㪲炷叿炸烉˪䎦ẋ㻊婆ᾖ录⬠˫炻ᶲ㴟烉⽑㖎⣏⬠炻2012⸜ᾖ妪
㛔䫔Ḵ䇰ˤ
5. ⬿⺟嗶炷ᷣ䶐炸烉˪20ᶾ䲨ᷕ⚳ᾖ录⬠˫炻⊿Ṕ烉ᷕ⚳Ṣ㮹⣏⬠↢䇰
䣦炻2008⸜ˤ
6. 昛㛃忻炷叿炸烉˪ᾖ录⬠䘤↉˫炻ᶲ㴟烉⽑㖎⣏⬠↢䇰䣦炻2008⸜ˤ
7. 昛嗕楁炷叿炸烉˪㻊婆娆婆ᾖ录˫炻⊿Ṕ烉ᷕ⚳䣦㚫䥹⬠↢䇰䣦炻2008
⸜ˤ
8. 㣲㗍暾ˣ∱ⶮ炷ᷣ䶐炸烉˪㻊婆ᾖ录喅埻⣏录℠˫炻大⬱烉昅大Ṣ㮹
↢䇰䣦炻1995⸜ˤ
9. 湶忳㻊ˣ䚃㯠䓇炷ᷣ䶐炸烉˪㻊婆ᾖ录⬠˫炻⺋ⶆ烉⺋㜙㔁做↢䇰䣦炻
2006⸜ˤ
10. 嬂⬠䲼ˣ㾖Ἣ, 㰰⬇䑼炷ᷣ䶐炸烉˪㻊婆ᾖ录㟤⣏录℠˫炻ᶲ㴟烉ᶲ㴟
㔁做↢䇰䣦炻2010 ⸜ˤ

084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70
課程名稱 《左傳》導讀(中文)
Study of Zuo Zhuan(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蕭敬偉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2147(2015-16 年度或以前)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對《左傳》和相關古籍有基本認識
2. 提高研讀古代典籍的興趣和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同學能夠瞭解有關《左傳》的作者、成書、體例、性質等問題。
2. 同學能夠掌握《左傳》的思想內容和學術價值。
3. 同學認識古今學者對《左傳》的訓釋成果。

課程簡介 《左傳》乃《春秋》三傳之一,位在《十三經》之列,備受歷代學者重視。
惟有關是書之作者、成書、體例及其與《春秋》之關係等問題,盤根錯節,
不易明辨。此外,唐代劉知幾《史通》盛稱《左傳》之文采,謂其「工侔
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足見是書之文學價值。本課程
探討上述有關《左傳》的種種問題,另選取並詳解部分傳文,冀能提高修
讀同學研習古代典籍的興趣和能力。

講授大綱 1. 《春秋》及其作者問題
2. 《左傳》作者問題
3. 《左傳》所釋《春秋》體例
4. 《春秋》五情
5. 《左傳》傳文導讀
6. 《左傳》的文學特色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085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20%(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40 分鐘)
討論 10%(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30%(個人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40%( 1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0 年。
2. 高方︰《左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年。
3.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4. 單周堯︰《左傳學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
5. 單周堯、許子濱(導讀及譯注)︰《左傳》,香港︰中華書局,2015
年。
6.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年。
7.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
8. 張高評︰《左傳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 年再版。
9. 趙伯雄︰《春秋經傳講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
10. 趙生羣︰《春秋經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086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72
課程名稱 香港文學(中文)
Hong Kong litera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梁淑雯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HKGS2014 不可修讀此科
不可與 HKGS2014 同時選讀
CHIN2172 與 HKG2014 為跨課程學科,同學須選讀 CHIN2172 以獲取中
國語言文學課程學分
學習目標 1. 認識香港文學的發展歷程。
2. 認識香港文學在小說、散文、詩歌等文類的發展概況。
3. 探究香港文學創作和生產與其文化歷史語境之間的關係。
4. 掌握閱讀及評論文學作品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能夠對香港文學發展歷程有基本的瞭解;
2. 能夠掌握香港文學中不同文類在主題和形式上的特點;
3. 能夠掌握香港文化歷史語境與其文學生產之間的複雜關係;
4. 具備鑑賞及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
5. 能夠撰寫有組織的文學學術論文。

課程簡介 本課程講授 1920 年以降香港文學的發展歷程,當中通過選取代表作家及作


品,向同學介紹香港文學在不同文類,例如小說、散文、詩歌等方面的發
展和成就,並且通過分析重要的文學作品,探討香港文學與其文化歷史語
境之間的互動和對話。本課程亦關注香港這個文化生產空間,在不同時期
與中國大陸、台灣或是海外的文學因緣。

講授大綱 1. 導論:香港文學背景簡介
2. 戰爭與懷鄉:戴望舒、葉靈鳳
3. 創作風格的轉向與現實生活的反映:侶倫
4. 本土描寫與風景畫:舒巷城
5. 武俠小說與政治隱喻:金庸
6. 現代主義與實驗文學:劉以鬯
7. 身份認同的追尋:也斯
8. 香港的城市想像:西西
9. 九七大限:黃碧雲、陳冠中
10. 情愛和女性話語:李碧華、施叔青
11. 疾病, 身體書寫與香港想像:謝曉虹、韓麗珠
12. 香港散文:三蘇、董橋
13. 香港詩歌:鷗外鷗、馬朗、古蒼梧

087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40%)
口頭報告 10%(個人 1 次,共 10 分鐘;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10%(導修 1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20%(個人 1 篇,共 3500-4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60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1.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編: 《追跡香港文學》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社,1998年。
2. 劉登翰主編: 《香港文學史》 。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

主要閱讀材料 1.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編: 《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1927-1941)》 。


香港:天地圖書,1998年。
2. 盧瑋鑾、鄭樹森主編: 《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香港:天地圖書
有限公司,2013年。
3. 黄子平、許子東編: 《香港短篇小說選 2002-2003》 。香港:三聯書店,
2006年。
4. 張美君、朱耀偉編: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香港:牛津出版社,2002
年。
5. 黃仲鳴:《香港三及第文體流變史》。香港:香港作家協會,2002年。
6. 危令敦、林曼叔、陳國球等編: 《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 一九四九》
(全13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年。
7. 《香港文學書目》(顧問:劉以豐、陳炳良、陳寶珍、梁秉鈞)香港:
青文書屋,1996年。
8. ABBAS Ackbar,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 of Disappearanc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8.
9. LEE Ou-fan Leo, City Between Worlds: My Hong Ko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0. 網址:香港文學資料庫http://hklitpub.lib.cuhk.edu.hk

088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73
課程名稱 中國古典小說專題研究(中文)
Topical studies of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潘建國 教授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深入瞭解《西遊記》之文本生成史、思想文化價值及藝術貢獻。
2. 知曉《西遊記》的歷史影響與學術研究現狀。
3. 初步掌握古典小說文本細讀與闡釋研究的基本方法。

預期學習成果 1. 閱讀《西遊記》全書,精讀部分回目。
2. 大致瞭解《西遊記》的文學文化價值與學術研究現狀。
3. 撰寫若干篇《西遊記》小說的研讀心得報告。

課程簡介 本課程選取與中國古典小說相關的專題作詳細介紹與討論,本年度選講的
專題為「取經文學與文學取經:《西遊記》研讀」。

本課程擬系統講述《西遊記》小說文本的生成史、取經團隊形象的演化形
成過程、小說的結構方式以及情節增刪情況、語言風格與文學趣味、宗教
立場與文化意蘊、世界流播與當代接受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瞭解這
部古代小說名著的文學文化價值、學術研究現狀以及歷史影響;培養學生
閱讀小說文本、進行闡釋研究的實踐能力,並初步掌握古典文學研讀的基
本方法。評核方式:導修討論(30%)+ 書面報告(20%)+ 專題論文(50%)。
本課程不設指定教材,使用教師自編講義和PPT,提供推薦閱讀書目,包含
《西遊記》文本以及相關學術論著。

講授大綱 1. 從傳記到小說戲曲:《西遊記》文本生成史(上)
2. 從傳記到小說戲曲:《西遊記》文本生成史(下)
3. “江流和尚”與唐僧出身故事
4. 白猿精、哈努曼、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形象演化
5. “大鬧天宮”的原型、性質及其功能
6. 取經團隊之集結與定位:八戒、沙僧、白龍馬
7. 八十一難:《西遊記》的結構方式及其情節增刪
8. 諧謔或莊嚴:《西遊記》的語言風格與文學趣味
9. 心經與內丹:《西遊記》的宗教立場與信仰資源
10. 修心與自娛:《西遊記》的精神文化解讀
11. 大話西遊:《西遊記》的世界流播與當代接受
12. 課程餘論與相關問題研討

089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30%(導修 20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1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 %(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西遊記》一百回,李天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2.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李時人、蔡鏡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997 年
3. 《西遊記資料彙編》上下冊,蔡鐵鷹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4. 《西遊記漫話》,林庚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年
5. 《西遊記考論》,張錦池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 年
6. 《西遊記版本源流考》,曹炳建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
7. 《西遊記探源》,鄭明俐著,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8. 《西遊記形成史研究》,[日]磯部彰著,東京:創文社,1993 年
9. 《西遊記資料研究》,[日]磯部彰著,仙台:東北大學出版會,
2007 年
10. 《20 世紀〈西遊記〉研究》上下卷,梅新林、崔小敬主編,北京:文
化藝術出版社,2008 年

090
中國語言文學
課程編號 CHIN 2174
課程名稱 近代文學(中文)
Literature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孫瑩瑩 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瞭解晚清民初重要的文學流派與經典著作。
2. 掌握中國近代文學發展趨勢。
3. 對晚清民初的中國文學形成獨到見解。
4. 瞭解本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預期學習成果 1. 把握清末民初文學發展趨勢和代表性的文學著述。
2. 加強同學對清末民初舊體文學及其研究方法的認識。
3. 提昇同學評析近代文學的能力。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近代詩詞、散文、小說、戲曲、翻譯文學等為例,研究晚清民
初舊體文學的新發展與新變化。結合文學史與具體事例的解讀,本課程
關注在西方文化思想影響下中國文學、文體的諸種新變。通過梳理最新
的研究成果與方法,學生將深入學習如何重新評價文學轉型時代中國傳
統文學的價值。

講授大綱 1. 近代文學及其研究範疇
2. 近代文學發展概論
3. 黃遵憲與詩界革命
4. 遺民結社與詩詞創作
5. 林紓的小說翻譯
6. 南社與文人雅集
7. 旅行紀事與域外書寫
8. 近代女性寫作
9. 近代戲曲改良

09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15%(個人 1 次,共 15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5%(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20%(個人 1 篇,共 2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10% 平時作業及課堂參與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阿英:《晚清文學叢鈔》(北京:中華書局,1960-1962 年)。


2. 陳平原:《晚清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年)。
3.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
﹣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年)。
4.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5.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6.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5 年)。
7. 林立:《滄海遺音:民國時期清遺民詞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2009 年)。
8. Wang Dewei, Fin‐de‐siècle Splendor : 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 1849‐1911.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9. Liu He,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 Patrick Hanan, Chinese Fiction of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Wu Shengqing, Modern Archaics: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1900‐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2013.

092
ᷕ⚳婆妨㔯⬠
婚䦳䶐嘇 CHIN 4101
婚䦳⎵䧙 ᷕ⚳婆妨㔯⬠⮰柴䞼䨞炷ᷕ㔯炸
Top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婆妨㔯⬠/ᷕ⚳㔯⎚* †∗ᾖ ņ ņ炸
婚䦳䦳⹎ ~䷥䳸⿏⬠佺橼槿婚䦳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㔯䳬侩ⷓ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慸⭂⮰柴䞼䨞䘬婾柴ˣ䚖㧁ˣ㬍樇ˣ㕡㱽䫱ˤ
2. 㰚⍾㊯⮶侩ⷓシ夳炻᷎㊱䄏䞼䨞妰∫炻吸普ˣ忳䓐䞼䨞㛸㕁ˤ
3. 傥⣈ὅ㗪⬴ㆸ䞼䨞炻⮓ἄᶨ䭯⮰柴婾㔯炻㍸Ṍ䞼佺ㆸ㝄ˤ

枸㛇⬠佺ㆸ㝄 1. ⭂↢ᶨᾳ↯⮎⎗埴䘬⮰柴䞼䨞妰∫ˤ
2. ⛐侩ⷓ㊯⮶ᶳ炻傥⣈㊱妰∫忚⹎炻吸普ˣ㔜䎮ˣ↮㜸ˣ姽婾㚱斄䞼䨞
㛸㕁ˤ
3. 傥忳䓐㛸㕁炻圵⎰ˣㅱ䓐⬠佺㇨⼿䘬⬠䥹䞍嬀␴㈨傥炻⬴ㆸ⮰柴䞼䨞
䘬婾㔯⮓ἄˤ

婚䦳䯉ṳ ᷕ⚳婆妨㔯⬠⮰柴䞼䨞⮰䁢ᷣᾖᷕ⚳婆妨㔯⬠ㆾᷕ⚳㔯⎚䘬⚃⸜䳂⬠䓇侴
姕ˤ㛔婚䦳ᶵ姕⣏婚冯⮶ᾖ婚ˤ⎴⬠枰圵⎰ˣㅱ䓐⬠佺㇨⼿䘬⬠䥹䞍嬀␴
㈨傥炻⛐侩ⷓ㊯⮶ᶳ炻ᾳṢ忚埴᷎⬴ㆸᷕ⚳婆妨㔯⬠ᶨᾳ⮰柴䞼䨞炻㍸Ṍ
䞼䨞䳸㝄ˤ㛔婚䦳⛐ᶲ⬠㛇ˣᶳ⬠㛇⛯㚱攳姕炻Ữ⎴⬠枰ᶨ⼳⛐ᶲ⬠㛇怠
䥹旸㛇⇵炻冒埴怠⭂ᾖ佺⬠㛇炻᷎㕤9㚰1㖍⇵忂忶ᷕ㔯⬠昊䵚枩炻㍸Ṍ
ˬCHIN4101⬠䓇ᾖ嬨屯㕁˭ˤ㊯⮶侩ⷓ㚫䓙⬠昊䴙ᶨ⬱㌺ˤ⎴⬠枰冯㊯⮶
侩ⷓ倗䴉炻᷎㕤ᾖ佺⬠㛇ℏ䲬夳㊯⮶侩ⷓ㚨⮹ᶱ㫉炻⭂㗪⟙⏲忚⹎炻㍸Ṍ
⇅䧧ˤ⭂䧧ㅱ⛐ℓ⋫⫿ⶎ⎛炻枰㕤ᾖ佺⬠㛇䘬㹓佺␐炷Revision Period炸䳸
㜇㖍ㆾᷳ⇵炻ẍMS Word㔯㨼⼊⺷忂忶 Moodleᶲ庱㛔婚䦳䘬Turnitin
Assignment炻᷎⎎⢾㈲ᶨấ↿⌘㛔ṌḰ㊯⮶侩ⷓˤ⭂䧧⮯䓙㊯⮶侩ⷓ姽⮑ˤ

嫃㌰⣏䵙 侩ⷓ㟡㒂⎴⬠䘬䞼䨞⮰柴ἄᾳ⇍㊯⮶ˤ

093
⚃⸜䳂䷥䳸⿏⬠佺橼槿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1 ⮷㗪炻ℙ 3-6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100%炷;ᾳṢ 1 䭯炻ℙ 8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侩ⷓ㟡㒂⎴⬠䘬䞼䨞⮰柴ἄᾳ⇍㊯⮶ˤ

ᷣ天教嬨㛸㕁 侩ⷓ㟡㒂⎴⬠䘬䞼䨞⮰柴ἄᾳ⇍㊯⮶ˤ

* 2015-16 ⸜⹎ㆾᷳ⇵ℍ⬠怑䓐
094
!

B ௠ć̙઻፡Ϊ͚̻

095
!

͸࣑ϟτึᾖ᝜̘͋‫ٹ‬72ጮ̵‫࠸۝‬᙮ኜൿā‫̙׍‬Α߀ć

1. ΋ԃભѸঅࣽҞǺ6Ꮲϩ
‫ܭ‬ፐำጓဦCHIN12xxύǴҺᒧ‫ځ‬ύ΋ࣽ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Ǻ18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Ǻ42Ꮲϩ

4. ΟǵѤԃભ‫ޑ‬ᕴ่‫܄‬ᏢಞᡏᡍፐำǺ
CHIN3221ύ୯ᐕўЎϯ஑ᚒࣴ‫(ز‬6Ꮲϩ)

ગ࣑ϟτึᾖ᝜̘͋‫ٹ‬36ጮ̵‫࠸۝‬᙮ኜൿā‫̙׍‬Α߀ć

1. ΋ԃભѸঅࣽҞǺ6Ꮲϩ
‫ܭ‬ፐำጓဦCHIN12xxύǴҺᒧ‫ځ‬ύ΋ࣽ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Ǻ12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Ǻ18Ꮲϩ

*ᕴ่‫܄‬ᏢಞᡏᡍፐำȐCHIN3221ȑ
ǴࣁЬঅғѸঅፐำǴό೛ୋঅғᒧ᠐Ƕ


↉ᾖ嬨 &+,1ˬᷕ⚳㬟⎚㔯⊾⮰柴䞼䨞˭䘬⎴⬠炻⽭枰㕤ᶳ↿怠婚㖍
㛇⯮㺧⇵⎹ᷕ㔯⬠昊彎ḳ嗽怆Ṍ䴻㊯⮶侩ⷓ䯥会⎴シ䘬⮰柴䞼䨞妰∫炻ᾦ
ὃ⬠昊ᷣả㈡㟠炻ẍἄ怠婚㓞抬ᷳ䓐ˤ㍸Ṍ䴻㊯⮶侩ⷓ䯥会⎴シ䘬⮰柴䞼
䨞妰∫㚨⼴旸㛇䁢烉

ᶨˣᶲ⬠㛇烉8⸜㚰5㖍炷㗇㛇ᶱ炸
Ḵˣᶳ⬠㛇烉9⸜㚰6㖍炷㗇㛇三炸

096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1201
課程名稱 中國歷史專題(中文)
Topical studies of Chinese histo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馬楚堅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提高對中國歷史主要研究課題的認知水平
2. 培養對不同史料的敏感度及分析思辨能力
3. 訓練歷史專科的論文寫作技巧

預期學習成果 1. 對中國政治、宗教、社會等方面歷史的綜合了解
2. 對中西史學的重要理論進行批判式的評價
3. 提高分析歷史文化個案的寫作能力和技巧

課程簡介 本課程將按下述歷史、文化、思想、民族、政治、社會及宗教等各方面作
專題講授。

就中華民族起源與構成、中國文化起源與發展、中國歷史之特色、讀史之
體要、歷代政治治亂盛衰、中國社會由母系至父系之演進、中國文化特質
與精神、中國學術思想之演變、中國社會風俗承與時尚、中國宗教與文化、
中國古代科學與科技均予作專題探討,以見民族之成長,歷代政治盛衰因
果、邊疆民族與漢族政權之關係,中國歷史上的政治運作,以窺古代天人
合一觀、學術思想與文化特質,儒家倫理之「規範意識」在中國古代社會
思想上所起之作用,觀中國古代母系演進為父系之社會形態及其風俗變
遷,宗教發展、宗教與文化流變,古代科學與科技發展及礙滯倒退之概況。

講授大綱 1. 導論:中國歷史之特色及研究論文寫作綱領
2. 中華民族起源與構成
3. 中國社會之演進
4. 讀史之體要
5. 歷代治亂因果
6. 中國文化特質與精神
7. 中國文化起源與發展
8. 中國學術思想之演變
9. 中國社會風俗傳承與時尚
10. 中國宗教與文化
11. 中國古代科學與科技
12. 宗族發展與地域變遷
097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30%(導修 3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考勤 20%(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年)。
2. 汪暉:《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叙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年)。
3.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2年)。
4. 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5.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
書局,2011年)。
6.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2014年)。
7. 羅香林著,馬楚堅編校導讀:《中國民族史》(香港 : 中華書局(香
港)有限公司,2010年)。
8. 羅香林:《中國族譜研究》(香港:中國學社,1971年)。
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
10. Mote, F. W., Imperial China 900-1800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2.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年)。
13.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研究論文格式舉要》
http://web.chinese.hku.hk/format/format.pdf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098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1202
課程名稱 中國史學概論(中文)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新老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分析如何從不同角度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
2. 考察中國主要史家、史著和史學觀念
3. 學習撰寫史學論文,提高分析、鑒別史料能力
4. 總結研習經驗,探究中國史學的特色及其對外傳播

預期學習成果 1. 借鑒前人的治學經驗,提升史學評論能力
2. 對中國史學的主要課題有所認識,為史學研究打下穩固基礎
3. 能進行史學基礎研究,撰寫符合學術規範的短文
4. 擴闊歷史視野,掌握國際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

課程簡介 歷史學主要由史家、史著和讀史者構成。本課程從評價歷史人物入手,闡
述評價的不同立場及其與時代思潮的關係,然後綜論歷代史學的發展大
勢、著名史家與史著的特點和成就,並重點說明史學評論及史籍分類的沿
流發展,最後探討中國史學在亞洲的傳播,以突顯中國史學之承傳、創新
和影響力。

講授大綱 1. 導論: 人物評價與歷史研究


2. 歷史人物研究中的 “翻案 ”問題
3. 中國傳統史學之特色(一)
4. 中國傳統史學之特色(二)
5. 中國傳統史學之特色(三)
6. 近世中國史學之發展(一)
7. 近世中國史學之發展(二)
8. 中國史學評論之要點(一)
9. 中國史學評論之要點(二)
10. 中國古代史籍之分類 (一)
11. 中國古代史籍之分類 (二)
12. 中國史學在亞洲之傳播

099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10%(個人 1 次,共 10-15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30 % 大課 10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35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陳旭麓:《論歷史人物評價問題》 (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5)。


2. 逯耀東:《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
公司,1979)。
3.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2004)。
4. 杜維運:《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
5. 內藤虎次郎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6. 趙令揚:《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 (香港:學津出版社,1976)。
7. 姚名達撰,嚴佐之導讀:《中國目錄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8.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9. Twitchett, D.,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0. Beasley, W.G. [et al.],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100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1203
婚䦳⎵䧙 Ḵ⋩ᶾ䲨ᷕ⚳㬟⎚⍲㔯⊾炷ᷕ㔯炸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
炷;ᷣᾖ ᷕ⚳㬟⎚㔯⊾/ᷕ⚳㔯⎚* ;∗ᾖ ᷕ⚳㬟⎚㔯⊾/ᷕ⚳㔯⎚*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ˣ喯䵕⇅㔁㌰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Ḵ⋩ᶾ䲨“㬟⎚ᷕ䘬ᷕ⚳”ㆸ䁢“ᶾ䓴ᷕ䘬ᷕ⚳”䘬㬟䦳ˤ
2. 䝕妋Ḵ⋩ᶾ䲨ᷕ⚳ℏ㓧䘤⯽⍲℞冯㜙Ṇ媠⚳⢾Ṍˣ㓧㱣䘬Ḻ≽斄Ὢˤ
3. 娵嬀Ḵ⋩ᶾ䲨ᷕ⚳㔯⊾䘬䘤⯽␴䈡溆ˤ
4. 䝕妋Ḵ⋩ᶾ䲨楁㷗冯Ḵ⋩ᶾ䲨ᷕ⚳䘬Ḻ㴱Ḻ墄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傥⣈㌴㎉Ḵ⋩ᶾ䲨“㬟⎚ᷕ䘬ᷕ⚳”⤪ỽㆸ䁢“ᶾ䓴ᷕ䘬ᷕ⚳”ˤ
2. 傥⣈㈡姽Ḵ⋩ᶾ䲨ᶲ⋲叱ᷕ㖍斄Ὢ䘬嬲怟ˤ
3. 傥⣈㌴㎉Ḵ⋩ᶾ䲨ᶳ⋲叱ᷕ⚳ℏ㓧䘬嬲⊾ˤ
4. 傥⣈㈡姽Ḵ⋩ᶾ䲨ℑⱠᶱ⛘䘬㔯⊾䘤⯽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慵溆ṳ䳡Ḵ⋩ᶾ䲨ᷕ⚳㓧㱣⍲㔯⊾䘬䘤⯽ˤ㛔婚䦳↮䁢“㓧㱣䭯”
␴“⿅゛ˣ㔯⊾䭯”ℑ悐↮
嫃徘ˤ

嫃㌰⣏䵙 1. ⮶婾烉“㬟⎚ᷕ䘬ᷕ⚳”冯“ᶾ䓴ᷕ䘬ᷕ⚳”
2. 彃ṍ朑␥冯ᷕ厗㮹⚳䘬⺢䩳
3. 㮹⚳㗪㛇䘬㓧㱣䘤⯽
4. ᷕ⚳ℙ䓊源䘬∝䩳冯䘤⯽
5. ᷕ㖍㇘䇕冯㖍㱣㗪㛇䘬楁㷗
6. ᷕ厗Ṣ㮹ℙ␴⚳⺢⚳⼴军㔯朑䘬㓧㱣䘤⯽
7. Ḽ⚃㕘㔯⊾忳≽冯䎦ẋᷕ⚳⿅゛
8. Ḵ⋩ᶾ䲨ᶱˣ⚃⋩⸜ẋ⊿⸛ˣᶲ㴟ˣ楁㷗䞍嬀↮⫸䘬⿅゛⼊ン
9. Ḵ⋩ᶾ䲨ᷕ⚳䘬⨎⤛冯䣦㚫嬲怟
10. Ḵ⋩ᶾ䲨ᷕ⚳䘬⬿㔁䘤⯽
11. Ḵ⋩ᶾ䲨ᷕ⚳䘬⨺橼㔯⊾

101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悕⺟ẍ烉˪役ẋᷕ⚳⎚䵙˫(楁㷗烉ᷕ㔯⣏⬠↢䇰䣦炻1979 ⸜)
2. 㛶㕘ᷣ䶐烉˪ᷕ厗㮹⚳⎚˫(⊿Ṕ烉ᷕ厗㚠⯨炻2011 ⸜)

ᷣ天教嬨㛸㕁 1. J. K. Fairban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s.12,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1990)
2. J. K. Fairban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s.14, 15: The
People’s Republic, 1949-1982
3. Jerome Chen, The Military-Gentry Coalition : China Under the Warlords
(Toronto, 1979)
4. 㧳ⶅ㗪晬烉˪ᷕ⚳㔯⊾䓴Ṣ䈑䷥揹˫(⊿Ṕ烉ᷕ厗㱽Ẍ䶐⌘棐炻1940⸜)
5. ᾱ䞛㬎⚃恶䶐灼˪嬲朑㛇ᷕ⚳̯䞼䨞˫(㜙Ṕ烉ⱑ㲊㚠⸿炻㗕␴30⸜[1955])
6.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1960)
7. Lee Ngok ed., China: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Vols. 1-4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HKU, 1979)
8. Julian F. Pas ed., The Turning of The Tide: Religion in China Today( Hong
Kong, 1989)
9. Mabel Lee ed.,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Past (Broadway, Australia,
1993)
10. Julia C. Strauss ed.,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PR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2015-16 ⸜⹎ㆾᷳ⇵ℍ⬠怑䓐
102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1205
課程名稱 中國歷史概略(中文)
Chinese history: a general surve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朱銘堅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中國歷史發展的梗概。
2. 了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色。
3. 分析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因素。
4. 培養研習中國歷史的興趣。

預期學習成果 1. 知悉中國歷史發展的梗概。
2. 了解中國歷史發展的特色。
3. 分析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因素。
4. 培養研習中國歷史的興趣。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啟發同學研習中國歷史的興趣,課程內容主要以人物結合史事
分析歷代政治、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色,使同學能扼要掌握中國歷史
發展的梗概,明暸個中的特點,從而增強與鞏固個人對歷代史事與人物的
認識。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中國歷代的政治特色
3. 中國歷代的管理謀略
4. 中國歷代的統治藝術
5. 中國歷代的政治改革
6. 中國歷代的安民措施
7. 中國歷代的待外政策
8. 結語

10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50%(導修 10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金觀濤、劉青峰撰︰《興盛與危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
年。
2. 葛劍雄撰︰《統一與分裂 ── 中國歷史的啟示》,北京︰三聯書店,
1994年。
3. 劉澤華等撰:《中國古代王朝興衰史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4. 岳慶平撰︰《中國的家與國》,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5. 王學泰撰:《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6. 孫達人撰:《中國農民變遷論 —— 試探我國歷史發展周期》,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
7. 胡阿祥等撰:《兵家必爭之地 —— 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南京:
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
8. 饒勝文撰:《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北京:解放軍
出版社,2002年。
9. Ray Huang: China: a macro history, Armonk, N.Y. : M.E. Sharpe, 1988.
10. Valerie Hansen: The open empire :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 New York:
Norton, 2000.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104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1206
課程名稱 中國思想概論(中文)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hought(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鄧小虎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對於傳統中國思想有基本理解。
2. 學習儒家、道家、佛家及墨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主張及概念。
3. 分析及反思中國思想的特質,以及其與現代世界的關係。

預期學習成果 1. 描述及解釋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及佛家的主要概念。
2. 比較及討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及佛家對於社會及個人的看法。
3. 批判性地反省中國傳統思想對現代世界的可能貢獻。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引介中國哲學的主流思想及其演變,以揭示中國思想的整體圖
像,並藉此探究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課程重點在於儒、道、佛三家,但
亦會旁及其他思想流派如墨家和法家。課程亦會觸及中國思想與中國現代
化的關係。

講授大綱 1. 先秦儒學
2. 墨子與墨學
3. 老子與莊子
4. 道家與道教
5. 韓非子與法家
6. 佛學與中國
7. 中國思想和現代世界

105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30%(導修 3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課堂回應 20%(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馮達文、郭齊勇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2.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3 年)。
3. 周紹賢:《佛學概論》增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年)。
4.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53 年)。
5. 秦家懿、孔漢思:《中國宗教與基督教》(香港:三聯書店,1989 年)。
6. 張岱年編:《中華的智慧─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精粹》(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9 年)。
7. 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中國傳統文化再檢討.上篇》(香港:商務印
書館,1987 年)。
8.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年)。
9. 劉志琴編:《文化危机與展望:臺港學者論中國文化》第一冊(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9 年)。
10.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年)。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106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1207
婚䦳⎵䧙 ⁛䴙ᷕ⚳㔯⊾炷ᷕ㔯炸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
炷;ᷣᾖ ᷕ⚳㬟⎚㔯⊾/ᷕ⚳㔯⎚* ;∗ᾖ ᷕ⚳㬟⎚㔯⊾/ᷕ⚳㔯⎚*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ˣ㜿⬠⾈⌂⢓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䴙ᷕ⚳㔯⊾⛐㜙Ṇ㻊⫿㔯⊾⚰⁛㈧䘬㬟䦳ˤ
2. 䝕妋“⣑Ṣ␴媏婾”ᷕ“㔜橼⿅䵕”冯“⮵⼭奨溆”䘬 ⿅彐斄Ὢ ˤ
3. 娵嬀⁛䴙ᷕ⚳㔯⊾ᷕ䥹㈨㟤农⁛䴙䘬䘤⯽㧉⺷ˤ
4. 䝕妋⬿㕷⇞⹎ˣ⁛䴙忻⽟夷䭬䘬㬟⎚嬲怟冯㔯⊾₡ῤˤ

枸㛇⬠佺ㆸ㝄 1. 傥⣈㌴㎉⁛䴙ᷕ⚳㔯⊾⛐㜙Ṇ㻊⫿㔯⊾⚰⁛㈧䘬㬟⎚ˤ
2. 傥⣈㊯昛ᷕ⚳⁛䴙⿅䵕㕡⺷ᷕ“⣑Ṣ␴媏婾”䘬䎦ẋ₡ῤˤ
3. 傥⣈㌴㎉ᷕ⚳䥹㈨㟤农⁛䴙䘬䘤⯽⼊⺷␴㔯⊾䈡⽝ˤ
4. 傥⣈㈡姽⬿㕷⇞⹎ˣ忻⽟ΐ䎮夷䭬䘬㔯⊾シ㵝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㖐⛐≈⻟⬠䓇⮵ᷕ⚳㔯⊾䘬娵嬀ˤ

嫃㌰⣏䵙 1. ⮶婾烉⁛䴙ᷕ⚳㔯⊾ˣ䣦㚫冯ΐ䎮䘬ℕᾳ䭬䔯
2. ⁛䴙ᷕ⚳㔯⊾冯㜙Ṇ㻊⫿㔯⊾⚰
3. “⣑Ṣ␴媏婾”冯ᷕ⚳⁛䴙⿅䵕㕡⺷
4. “攳䈑ㆸ⊁”冯ᷕ⚳⎌ẋ䥹⬠㈨埻
5. ⬿㕷⇞⹎冯ᷕ⚳䣦㚫ΐ⸷
6. ⾈⬅奨⾝冯⁛䴙ᷕ⚳㔯⊾
7. ⿏⇍冯⁛䴙ᷕ⚳䣦㚫
8. 彚㤕⁛䴙冯ᷕ⚳㔯⊾
9. ⁛䴙⓮Ṣ冯ᷕ⚳䣦㚫

107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ⱙ䷥ᷣ䶐灼˪ᷕ⚳㔯⊾㕘婾˫(⎘⊿烉倗䴻↢䇰ḳ㤕℔⎠炻1981 ⸜)
2. 啃㖶㎂䶐烉˪ᷕ⚳⁛䴙㔯⊾㤪婾˫(ᶲ㴟烉⽑㖎⣏⬠↢䇰䣦炻2003 ⸜)

ᷣ天教嬨㛸㕁 1. 㞛姺⽝烉˪ᷕ⚳㔯⊾⎚˫(哉⯂⿅⮶嬨烊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2001
⸜)
2. 楖拎㥖䫱烉˪ᷕ⚳㔯⬠冯㔯⊾⮶婾灼⁛䴙㔯⊾冯㔯⊾嬲怟˫(楁㷗烉楁
㷗℔攳⣏⬠炻2005⸜)
3. ⻝ⱙ⸜ˣㆸᷕ劙䫱叿烉˪ᷕ⚳⿅䵕ῷ⎹˫(⊿Ṕ烉ᷕ⚳䣦㚫䥹⬠↢䇰䣦炻
1991⸜)
4. 姙▱䐸烉˪ᷕ⚳⎌ẋ堋梇ỷ埴˫(⊿Ṕ烉⊿Ṕ↢䇰䣦炻1988⸜)
5. ἁ劙㗪烉˪ᷕ⚳役ᶾ⬿㔁ΐ䎮冯⓮Ṣ䱦䤆˫(⎘⊿烉倗䴻↢䇰ḳ㤕℔⎠炻
1987⸜)
6. ḽᶲ⽡烉˪ᷕ⚳̯⬿㕷̩⚳⭞̯䥖⇞˫(㜙Ṕ烉䞼㔯↢䇰 炻2000⸜)
7. ⏪⥁剔烉˪⬅㱣⣑ᶳ烉˪⬅䴻˫冯役ᶾᷕ⚳䘬㓧㱣冯㔯⊾˫(⎘⊿烉ᷕ
⣖䞼䨞昊炻2011⸜)
8. 䌳慹䍚炻㜿䵕䲭ᷣ䶐烉˪⿏⇍夾奺烉㔯⊾冯䣦㚫˫(⊿Ṕ烉䣦㚫䥹⬠㔯
䌣↢䇰䣦炻2009⸜)
9. Chan, Alan K.L. and Sor-hoon Tan, eds.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Thought
and History (London, 2004)
10. Mark Elvin,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Stanford, 1973)

* 2015-16 ⸜⹎ㆾᷳ⇵ℍ⬠怑䓐
108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1211
婚䦳⎵䧙 ᷕ⚳㬟ẋ䴻㾇冯䣦㚫䘤⯽炷ᷕ㔯炸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
炷;ᷣᾖ ᷕ⚳㬟⎚㔯⊾/ᷕ⚳㔯⎚* ;∗ᾖ ᷕ⚳㬟⎚㔯⊾/ᷕ⚳㔯⎚*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哉ⲯ䥏⌂⢓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妶ᷕ⚳㬟ẋ䴻㾇冯䣦㚫䘬䘤⯽㤪㱩
2. ↮㜸ᷕ⚳㬟ẋ䴻㾇冯䣦㚫䘬Ḻ≽斄Ὢ
3. ↮㜸⼙枧ᷕ⚳䴻㾇䘤⯽冯䣦㚫廱嬲䘬⚈䳈
4. ➡梲傥≃㍊䨞ᷕ⚳㬟ẋ䴻㾇冯䣦㚫䘤⯽

枸㛇⬠佺ㆸ㝄 1. 娵嬀ᷕ⚳㬟ẋ䴻㾇䘤⯽冯䣦㚫廱嬲
2. 䎮妋ᷕ⚳㬟ẋ䴻㾇冯䣦㚫䘬Ḻ≽斄Ὢ
3. 䎮妋⼙枧ᷕ⚳䴻㾇䘤⯽冯䣦㚫廱嬲䘬⚈䳈
4. ℟⁁傥≃㍊䨞ᷕ⚳㬟ẋ䴻㾇冯䣦㚫䘤⯽

婚䦳䯉ṳ 㛔婚䦳嫃徘ᷕ⚳㬟ẋ䴻㾇䘬㤪㱩炻㎕䣢䴻㾇冯䣦㚫䘤⯽䘬䚠Ḻ斄Ὢˤ婚䦳
⮯ṳ䳡彚㤕ˣㇳⶍ㤕⍲⓮㤕䫱㕡朊䘬䘤⯽炻侫⮇彚㮹ˣㇳⶍ㤕侭ˣ⓮Ṣ⛐
䣦㚫ᶲ㑼䔞䘬奺刚炻㍊妶ṾᾹ䘬䣦㚫⛘ỵˤ

嫃㌰⣏䵙 1. ⮶婾
2. ⃰䦎䣦㚫䴻㾇䘬㺼嬲
3. 櫷㗱⋿⊿㛅䘬匲⚺䴻㾇
4. ⊿㛅军昳Ⓒ䘬⛯䓘⇞
5. Ⓒ⬳㗪㛇䘬❶ⶪ䘤⯽
6. 䓙Ⓒℍ⬳䣦㚫䴻㾇ᷳ廱嬲
7. ⬳ẋẍ旵䘬屐⸋㓧䫾
8. ⬳ẋẍ旵䘬㴟⢾屧㖻
9. 㖶㶭㗪㛇䘬Ṣ⎋䘤⯽
10. ䷥䳸

109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16炼18 ᶾ䲨ᷕ⚳⓮㤕朑␥˫炷⊿Ṕ灼䣦㚫䥹⬠㔯䌣↢䇰䣦炻2008 ⸜炸


2. ˪ᷕ⚳Ṣ⎋⎚˫炷ᶲ㴟灼⽑㖎⣏⬠↢䇰䣦炻2000 ⸜炼2002 ⸜炸
3. ˪ᷕ⚳⛇⛘⇞⹎⎚˫炷⊿Ṕ灼㕘㗇↢䇰䣦炻2006 ⸜炸
4. ˪ᷕ⚳䴻㾇⎚˫炷⊿Ṕ灼㕘㗇↢䇰䣦炻2008 ⸜炸
5. ˪ᷕ⚳䴻㾇⎚䞼䨞˫炷⊿Ṕ灼ᷕ厗㚠⯨炻2012 ⸜炸
6. ˪ᷕ⚳䴻㾇⎚婾⎊˫炷⊿Ṕ灼ᷕ厗㚠⯨炻2012 ⸜炸
7. ˪ᷕ⚳䴻㾇⇞⹎⎚婾˫炷⊿Ṕ灼㕘㗇↢䇰䣦炻2006 ⸜炸
8. ˪ᷕ⚳䴻㾇忂⎚˫炷⊿Ṕ灼ᷕ⚳䣦㚫䥹⬠↢䇰䣦炻2015 ⸜炸
9. ˪ᷕ⚳彚㮹嬲怟婾˫炷⊿Ṕ灼ᷕ⣖䶐嬗↢䇰䣦炻1996 ⸜炸
10. China upside dow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 2015-16 ⸜⹎ㆾᷳ⇵ℍ⬠怑䓐
110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1212
婚䦳⎵䧙 ᷕ⚳忂⎚炷ᷕ㔯炸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
炷;ᷣᾖ ᷕ⚳㬟⎚㔯⊾/ᷕ⚳㔯⎚* ;∗ᾖ ᷕ⚳㬟⎚㔯⊾/ᷕ⚳㔯⎚*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哉ⲯ䥏⌂⢓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妶ᷕ⚳㬟⎚䘬䞼䨞䉨㱩
2. ↮㜸ᷕ⚳㬟⎚䘬䘤⯽傰傛
3. ➡梲㍊䨞ᷕ⚳㬟⎚䘬傥≃

枸㛇⬠佺ㆸ㝄 1. 娵嬀ᷕ⚳㬟⎚䘤⯽䘬䈡刚
2. Ḯ妋ᷕ⚳㬟⎚䘬䞼䨞䉨㱩
3. ㌴㎉㍊䨞ᷕ⚳㬟⎚䘬㕡㱽

婚䦳䯉ṳ 㛔婚䦳ẍ忂⎚⼊⺷炻嫃㌰⃰䦎军㶭㛓䘬㬟⎚⣏䔍炻㖐⛐ἧ⬠䓇⮵⁛䴙ᷕ⚳
䘬㬟⎚㚱➢䢶娵嬀ˤ婚䦳⮯啱㶙ℍ㍊妶⼙枧㛅ẋ㺼嬲䘬⚈䳈炻ἧ⎴⬠傥㌴
㎉ˬ忂˭奨ᷕ⚳㬟⎚䘬䩭攨ˤ

嫃㌰⣏䵙 1. ⮶婾
2. 䘯ⷅ⇞⹎䘬⼊ㆸ
3. 䦎㻊䘬㱣⚳㕡憅
4. 㮹㕷堅䨩冯圵⎰
5. 䓙䴙ᶨ崘⎹↮塪
6. 昳Ⓒ䘬㱣⚳㍒㕥
7. ⣏Ⓒⷅ⚳䘬廱㉀
8. 普㪲⇞⹎䘬䘤⯽
9. ⢓䳛昶Ⰼ䘬⼊ㆸ
10. 怲⠫㮹㕷䘬䴙㱣
11. ᷕ厗ⷅ⚳䘬堘ṉ
12. ䷥䳸

111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䞼䨞ℍ攨炷⡆妪㛔炸˫炷⊿Ṕ灼䣦㚫䥹⬠㔯䌣↢䇰䣦炻2000
⸜炸
2. ˪ᷕ⚳⎚䵙天˫炷⊿Ṕⶪ灼Ṣ㮹↢䇰䣦炻2005⸜炸
3. ˪ᷕ⚳㬟⎚忂婾˫炷ᶲ㴟灼厗㜙ⷓ䭬⣏⬠↢䇰䣦炻2000⸜炸
4. ˪⊿伶ᷕ⚳⬠灼䞼䨞㤪徘冯㔯䌣屯㸸˫炷⊿Ṕ灼ᷕ厗㚠⯨炻2010⸜炸
5. ˪䃉㇨ᶵ⛐䘬῱≃˫炷冢⊿灼叔尉⚾㚠偉ấ㚱旸℔⎠炻1993⸜炸
6. ˪叔⎌㰇㱛˫炷楁㷗灼ᷕ厗㚠⯨˳楁㷗˴㚱旸℔⎠炻2006⸜炸
7. China: A New History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8.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9.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10. The Open Empire (New York: Norton, 2000)

* 2015-16 ⸜⹎ㆾᷳ⇵ℍ⬠怑䓐
112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1213
課程名稱 民俗學與現代中國文化(中文)
Folklore and Modern Chinese Cul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暑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宋剛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參觀考察、小組項目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了解中國民俗發展的傳承與變異,以及多元化特徵
2. 認清民俗文化對現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
3. 體驗中國傳統民俗及台灣地區的特色民俗

預期學習成果 1. 掌握民俗學、文學、文化研究等領域的相關理論
2. 培養對相關課題進行獨立分析、研究的能力
3. 熟悉民俗田野調查的基本方法

課程簡介 本課探討中國民俗學、民間文學領域的重要議題,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
事、戲劇、節日習俗、建築及民間信仰等。這些方面對現代中國文化和社
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課程亦將介紹民俗學、文學與文化批評等領
域的相關理論,幫助學生理解和反思中國民俗文化的核心特徵。本課特別
為學生提供體驗學習機會,參觀考察台北市區的孔廟、城隍廟、保安宮、
偶戲館、天主堂、原住民文化博物館等,以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和現代民
俗及台灣地區特色民俗的了解。

本課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與台灣大學中文系合辦。全部教學活動在台灣大
學及台北進行。赴台以團隊方式組織(老師及學生同去同回),行程由中
文學院統一安排。

講授大綱 1. 民俗學概論
2. 禮學與現代社會
3. 祭孔與孔廟文化
4. 民俗節日的傳統與現代
5. 古典戲曲的表演藝術
6. 近代中西婚喪禮俗
7. 故事新編的傳統與現代意義
8. 園林建築與文人生活
9. 日治時期的民俗書寫:以《民俗台灣》為例
10. 台灣原住民物質文化與習俗
11. 台灣民間文學中的族群:從吳鳳傳說到布農族神話

11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12 小時,兩週強化課程
導修 每次 0.5 小時,共 11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其他
參觀考察 每次 2 小時,共 6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30% 大課 10%)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小組項目 10%(個人 小組: 2 篇 份 次,共 1000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民俗學與現代中國文化”課程講義

主要閱讀材料 1.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

114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1215
課程名稱 帝制中國宗教史(中文)
History of Religions in Imperial China(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楊文信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研究秦朝至清朝中國宗教的歷史發展
2. 探討帝制時期中國主要宗教的基本教義
3. 分析王朝政策、宗教發展與社會活動的關係
4. 提高學生閱讀、說明部份宗教經典及原手歷史文獻的能力

預期學習成果 1. 對帝制時期中國主要宗教的歷史發展有概括認識
2. 能掌握外來宗教的教義及其華化歷程
3. 能綜合利用國際學術界研究帝制時期中國主要宗教的成果
4. 刺激學生對宗教、族群、政治、文化的相互關係及影響作更全面、更深
刻的思考

課程簡介 本課程的宗旨是提供帝制時期中國本土和外來宗教的歷史發展的綜合知
識。課堂中除了介紹主要宗教的經典、教義和重要人物,還會探論宗教、
社會、王朝統治之間的關係,並重點培養學生閱讀原手中國史料的能力。

講授大綱 1. 宗教信仰與古代王朝的宗教政策
2. 本土宗教與外來宗教的相遇與互動
3. 佛教與道教
4. 摩尼教、景教、祆教
5. 回教與儒家思想
6. 天主教與基督教
7. 民間宗教信仰
8. 宗教、歷史與文學

115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10%(個人 1 次,共 10-15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30 % 大課 10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35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韓書瑞著,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一四〇〇—一九〇〇)》
(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4)。
2.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聯
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3. 麻天祥:《中國宗教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4. 牟鍾鑑、張踐:《中國宗教通史(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07)。
5.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6. 楊森富:《中國基督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7. 姚崇新、王媛媛、陳懷宇:《敦煌三夷教與中古社會》(蘭州:甘肅教
育出版社,2013)。
8. 約翰.布克(主編),王立新、石梅芳、劉佳(譯):《劍橋插圖宗敎
史》(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9. Lieu, Samuel N.C., Medieval Christian and Manichaean remains from
Quanzhou (Zayton) (Turnhout: Brepols; NSW, Australia: Ancient Cultures
Research Centre, Macquarie University, 2012).
10. Standaert, N. and Tiedemann, R. G.,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 1 & 2 (Leiden: Brill, 2001-2010).

116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31
婚䦳⎵䧙 ᷕ⚳忻㔁⍲㮹攻⬿㔁⎚炷ᷕ㔯炸
Religious Daoism and popular religions in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炼炼 †∗ᾖ 炼炼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忻⭞冯忻㔁䘬⎴䔘ˤ
2. 娵嬀ἄ䁢ᷕ⚳㛔⛇⍇⥳⬿㔁䘬忻㔁䘬⼊ㆸ⍲℞䘤⯽㬟䦳ˤ
3. 䝕妋忻㔁⿅゛␴㔁佑䘬⼊ㆸ⍲℞冯忻䴻个ᾖ䘬斄Ὢˤ
4. 娵嬀忻㔁冯㮹攻⬿㔁ᷳ攻䘬Ḻ㴱ˣḺ≽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傥⣈⋨⇍忻⭞冯忻㔁䘬⎴䔘ˤ
2. 傥⣈㌴㎉忻㔁⛐⎌ẋ㜙Ṇ㻊⫿㔯⊾⚰ᷕ⤪ỽ⁛㈧⍲䘤⯽䘬䴻䶗ˤ
3. 傥⣈教嬨忻㔁℠䯵⍲䚠斄㔯䌣ˤ
4. 傥⣈㌴㎉忻㔁冯㮹攻⬿㔁ᷳ攻䘬Ḻ≽斄Ὢ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天嫃㌰⇅㛇忻㔁(味㊯⊿櫷⭯嫁ᷳ[365-448]ẍ⇵䘬忻㔁)ẍ彬慹⃫
㖶㶭㬟ẋ忻㔁ᷳ䘤⯽炻℞攻↢䎦᷎⺋㲃㳩埴ᷳ㮹攻⬿㔁Ṏ⮯娛䳘婾⍲ˤ

嫃㌰⣏䵙 1. ⃰䦎忻⭞冯⎌ẋ忻埻怢⬀
2. 㻊櫷ᷳ晃䘬忻㔁
3. ᶱ⚳ℑ㗱䘬忻㔁
4. Ⓒẋⷅ⭌冯檀忻䳈㍷
5. 忻䴻⍲忻啷个ᾖ冯忻㔁媠䤆嬄䲣
6. ℑ⬳ẍ彬㶭㛓䘬忻㔁
7. 役ᶾヰ┬䳸䣦ˣ⬿㔁䳸䣦ˣ䦀⭮䳸䣦冯㮹攻⬿㔁
8. Ḵ⋩ᶾ䲨ᷕ⚳㕘冰忻攨冯楁㷗忻⡯
9. 忻㔁ℏᷡ䃱梲ˣ⢾ᷡ湫䘥埻␴㚵梇
10. 忻㔁喅埻冯⊿彘⊿㔿ᾉẘ
11. 㳆⣑䤷⛘冯忻㔁⭖奨⺢䭱
12. 䎦ẋ忻⢓忻⥹䓇㳣⮎ン

117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Ṿ
㭷㫉 2 ⮷㗪炻ℙ 1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35%炷;⮶ᾖ 35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15% 䓘慶侫⮇(忻㔁⭖奨侫⮇⟙⏲)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姙⛘Ⱉ烉˪忻㔁⎚˫(ᶲ)[ᶲ㴟烉ᶲ㴟㚠⸿炻1991 ⸜⼙⌘㛔]
2. 㛶梲㬋烉˪忻㔁㤪婒˫(⊿Ṕ烉ᷕ厗㚠⯨炻1989 ⸜)
3.
ᷣ天教嬨㛸㕁 1. 冰Ṇ⬿㔁⋼㚫䶐烉˪忻㔁̯⮎ン˫(Ṕ悥烉 㚳⍳㚠⸿炻 1975⸜)
2. Isabelle Robinet, Taoism: Growth of a Relig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T. H. Barrett, Taoism Under the T’ang (London: Wellsweep Press, 1996)
4. ⎱ⶅ⾈⣓䶐灼˪ᷕ⚳⎌忻㔁⎚䞼䨞˫(Ṕ悥烉⎴㚳䣦炻1992⸜)
5. 嚪⯳恎⣓灼˪ᷕ⚳̯忻㔁烉̞̯㳣≽̩忻奨̯䎦䉨˫(㜙Ṕ烉㜙Ṕ⣏⬠
㜙㲳㔯⊾䞼䨞㇨炻1995⸜)
6. Kenneth Dean,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 U Press, 1993)
7. Yoshinobu Sakade, Livia Kohn, Taoist medit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
(Ann Arbor, 1989)
8. Fabrizio Pregadio, Great Clarity: Daoism and Alchem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Stanford, 2006)
9. 䤷ḽ⹟枮䫱䚋ᾖ烉˪忻㔁˫䫔ᶨˣḴˣᶱ⌟(㛙崲⇑䫱嬗炻ᶲ㴟烉ᶲ㴟
⎌䯵↢䇰䣦炻 1990 -1992⸜)
10. Livia Kohn ed., Daoism Handbook Vols.1& 2 (Boston; Leiden: Brill, 2004)

118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41
課程名稱 中國民族文化史(中文)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朱銘堅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漢民族與少數民族文化交流
2. 撇除傳統大漢主義,以公平公義目光回顧中國民族史
3. 皇朝史上的治亂興衰對民族視角的影響
4. 歷代民俗受外來文化濡染的程度

預期學習成果 1. 了解民族文化是官私和朝野間互動交流的成果
2. 領略漢文化在不同世代間的吸收與融和能力
3. 對過去中國歷史揶揄、詆詬少數民族文化的覺醒
4. 把過去的民族文化智識擴展至新時代地球村的大歷史體系之中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介紹歷代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其中將分析過去周邊如匈
奴、鮮卑、突厥、回紇、吐蕃、契丹、女真、蒙古和滿洲等民族的生活習
慣;並探究是否只有漢文化單向影響邊疆民族,同時亦會討論歷代政治環
境的轉變與文化交流的關係。本課程將集中在飲食、遊戲、衣飾、文字、
居住環境等問題上進行一系列的探討。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傳說時代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形態
3. 先秦至秦漢期間的民族關係與文化對流
4. 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與文化融和概要
5. 隋唐兩代的民族文化
6. 遼、宋、金三代文化的對峙與交往
7. 元朝的民族政策與文化互沾
8. 明朝民族關係的變化
9. 清代的民族政策與影響

119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50%(導修 10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羅香林:《中國民族史 》(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5)


2. 木芹:《兩漢民族關系史》(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3.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4. 王鍾翰(主編):《中國民族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5. 白翠琴:《魏晉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6. 盧勛、 蕭之興、祝啟源:《隋唐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7. 羅賢佑:《元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8. 楊學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9. 《東北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研究》(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7)
關捷:
10. 任崇岳、白翠琴:《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源流考》(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
出版社, 2012)

120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21
課程名稱 秦漢史(中文)
History of the Qin and Han period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朱銘堅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探究秦漢史的方法與途徑。
2. 知悉秦漢時期的歷史大事。
3. 了解秦漢時期歷史發展的特色。
4. 培養個人欣賞秦漢時期不同文化的素養。

預期學習成果 1. 具備探究秦漢史的能力。
2. 認識秦漢時期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與現象。
3. 了解秦漢時期歷史發展的特色。
4. 具備欣賞秦漢時期不同文化的素養。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分“導論”及“專論”兩部分。
“導論”部分扼要說明秦漢在中國歷史上之地位及簡介研究秦漢史之資料。
“專論”部分則就秦漢之政治大事、統治政策、重要制度、經濟及文化等範
圍作專題探討。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秦政反思:一統與代價
3. 秦末漢初的政體演變
4. 以文景之治為中心的漢政觀察
5. 以漢武帝為中心的漢政觀察
6. 文治的背後:獨尊儒學
7. 武功的背後:征伐匈奴
8. 巫蠱之禍的解讀:鹽鐵會議與漢初漢政的辯論
9. 漢政的反思:以王莽的新朝與新政為中心
10. 東漢政權的瓦解:東漢社會的構成及其凝聚力的消減
11. 總結

12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50%(導修 10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張蔭麟撰:《中國史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2. 錢穆撰:《秦漢史》,台北:東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 年。
3. 林劍鳴撰:《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 安作璋、熊鐵基撰:《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1985 年。
5. 安作璋撰:《兩漢與西域關係史》,濟南:齊魯書社,1979 年。
6. 田餘慶撰:《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7. 顧頡剛撰、王煦華導讀:《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8. 閻步克撰:《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
9. Ch'ü T'ung-tsu, Han Social Structure, Seatt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10.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22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22
婚䦳⎵䧙 櫷㗱⋿⊿㛅⎚炷ᷕ㔯炸
 History of the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and-Southern period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ᶱ⚳军櫷㗱⋿⊿㛅⣏↮塪㗪ẋ䘬㬟⎚䘤⯽冯䣦㚫⼊ン嬲⊾ˤ
 2. 䝕妋櫷㗱㗪㛇屜㕷䣦㚫␴攨敍⇞⹎⍲℞⛐㜙㗱ẍ⼴䘬⼙枧ˤ
3. 娵嬀櫷㗱⋿⊿㛅㗪㛇䘬傉㻊斄Ὢ␴⣟⢷奨䘬嬲⊾⍲℞⮵ᷕ⚳㬟⎚䘤⯽
䘬シ佑ˤ
4. 䝕妋櫷㗱⋿⊿㛅㗪㛇㓧㱣⇞⹎䘬㶝㸸冯㱧朑ˤ

枸㛇⬠佺ㆸ㝄 1. ⮵櫷㗱⋿⊿㛅攨敍⇞⹎䓙Ἦ⍲℞⮵䔞㗪␴⼴ᶾ䘬⼙枧㚱德⽡䎮妋ˤ
 2. 傥⣈㊯↢櫷㗱⋿⊿㛅㗪㛇⢓㕷⋯旵㴖㰱䘬㬟⎚䶋䓙ˤ
3. 傥⣈⽆櫷㗱ℕ㛅㗪㛇傉㻊斄Ὢ䘬⮵䩳冯ℙ圵䘬奺⹎↢䘤炻㍊妶䔞㗪㓧
㱣ˣ䣦㚫ˣ㔯⊾䫱⎬㕡朊䘬䘤⯽
4. ⽆㱧㳩冰朑䘬奺⹎㌴㎉櫷㗱⋿⊿㛅㗪㛇㓧㱣⇞⹎ᷳ攻䘬㺼嬲ẍ⍲⋿⊿
⇞⹎䘬䔘⎴ˤ

婚䦳䯉ṳ 櫷㗱⋿⊿㛅㗪㛇炻㊯⽆℔⃫ᶱᶾ䲨⇅军ℕᶾ䲨㛓䁢㬊䘬ᷕ⚳⎚ᶲ㚨㻓攟䘬
 㓧㱣↮塪㗪ẋˤỮ㗗⛐㔯⊾⎚ᶲ炻⬫⌣㗗冯㲊㕗啑䍲䌳㛅 (Sasanian Empire,
211-651)ˣ⌘⹎䪰⣂䌳㛅 (Gupta Dynasty, 320-480) 䫱䚃㛇᷎↿炻⏰䎦↢ẍ
㮹㕷圵␴ˣ䘤⯽䁢ᷣ橼䘬⣂⃫㔯⊾㟤⯨ (℞攻⏠䲵Ḯ␐怲㮹㕷䘬㔯⊾桐㟤)
侴攳↢䆎䃞⣂⦧䘬ℕ㛅㔯⊾炻ㆸ䁢ᷕ⚳㬟⎚ẍ军㜙Ṇ㔯⊾䘤⯽⎚ᶲ㤝慵天
䘬㗪ẋˤ㛔婚䦳ẍ⮰柴⼊⺷嫃㌰櫷㗱⋿⊿㛅㗪㛇㓧㱣ˣ䣦㚫ˣ㮹㕷斄Ὢˣ
㔯⊾䫱⎬㕡朊䘬㬟⎚䘤⯽ˤ

嫃㌰⣏䵙 1. 櫷㗱⋿⊿㛅⎚䞼䨞䘬⓷柴シ嬀⍲℞䎦ẋシ佑
2. 櫷㗱(傉㻊)屜㕷⇞䣦㚫䘬䡢䩳冯䘤⯽
3. 㻊櫷ᷳ晃䘬尒㕷
4. ᶱ⚳䘬↮冯⎰
5. 櫷㗱朑␥冯大㗱䴙㱣㓧䫾
6. 傉㻊㮹㕷斄Ὢ冯“⽁ㆶ”婾嬘
7. Ḽ傉媠⚳冰䩳䘬㧉⺷
8. 攨敍⢓㕷䘬“ℙ⣑ᶳ”冯㜙㗱⋿㛅䘬㓧㱣
9. ⊿㛅䘬㻊⊾冯㓧㱣
10. 櫷㗱❶ⶪ㔯⊾冯⛘➇䣦㚫䘤⯽
11. “㔯冯岒”烉⋿⊿⇞⹎䘬㶝㸸␴冰朑
12. 昳Ⓒⷅ⚳䘬䶈忈冯“㔯⊾ℵ䓇”
12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楖拎㥖烉˪ᷕ⚳ᷕ⎌⎚(╖⃫ᶱ)灼櫷㗱㗪㛇䘬㓧㱣˫(楁㷗烉楁㷗℔攳
⣏⬠炻1999 ⸜)
2. 楖拎㥖烉˪ᷕ⚳ᷕ⎌⎚(╖⃫⚃)灼㜙㗱⋿⊿㛅㗪㛇䘬㓧㱣˫(楁㷗烉楁
㷗℔攳⣏⬠炻1999 ⸜)

ᷣ天教嬨㛸㕁 1. ỽ勚ℐ烉˪ᶱ⚳⎚˫(⊿Ṕ烉⊿Ṕⷓ䭬⣏⬠↢䇰䣦炻1994⸜)
 2. 䌳ẚ䈾烉˪櫷㗱⋿⊿㛅⎚˫ᶲˣᶳ(ᶲ㴟烉ᶲ㴟Ṣ㮹↢䇰䣦炻1981⸜)
3. 䞊慶ᷣ䦭烉˪攨敍䣦㚫ㆸ䩳⎚˫(㜙Ṕ烉⚳㚠↲埴㚫炻1976⸜)
4. 察ⶅ忻晬䶐烉˪櫷㗱⋿⊿㛅昳Ⓒ㗪ẋ⎚̯➢㛔⓷柴˫(㜙Ṕ烉㰚⎌㚠昊炻
1997⸜)
5. Chen Qiyun, Hsün Yüeh (A.D. 148-20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6. Albert E. Dien ed.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0)
7. Jennifer Holmgren, Marriage, Kinship, and Power in Northern China
(Variorum, 1995)
8. P. Ebrey ed., Culture and Power in the Reconstitution of the Chinese
Realm, 200-600 (Cambridge, 20
9. M. Lewis, China Between Empire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Cambridge, 2009)
10. Andrew Chittick, Patronage and Community in Medieval China (Albany,
2009)

124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23
課程名稱 隋唐史(中文)
History of the Sui and Tang period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朱銘堅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中古時代隋唐盛世的面貌
2. 隋唐兩代衰亡的原因
3. 隋唐君主安內攘外的治術和權術
4. 學習隋唐時代的君臣相處之道

預期學習成果 1. 了解歷史的真實與假象
2. 瞭解居安思危的道理
3. 釐清隋唐時代國際圍堵與反圍堵的由來及預揣未來的發展動向
4. 運用學習所知應用於未來工作崗位,甚至人生戰場之上

課程簡介 本課程講授隋唐歷史的演進,包括隋代兩朝興衰之原因,唐初政局的變化
對唐代政治之影響;此外,女主當政及稱帝,宦官和藩鎮的禍亂及奪權,
士人風尚與當時城市生活概况等問題也將深入探討。本課程除內窺隋唐帝
主施政之得失外,最終目的,在使學生日後能對隋唐史作獨立之研究。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隋唐長安與洛陽
3. 隋文帝的再評價
4. 隋煬帝大業年間的治與亂
5. 唐太宗的治術與權術
6. 武則天執政期間的治績與施政手法
7. 唐玄宗--- 成與敗的獨行者
8. 唐代宦禍
9. 唐代軍事外交
10. 唐代藩鎮之亂
11. 唐代士風

125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50%(導修 100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5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Denis Twitchett(edited)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


( Cambridge: Cambridge
2. University Press, 1969)
3. Arthur F. Wright: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4. Arthur F. Wright: The Sui dynasty ( New York: Knopf. 1978)
5. Denis Twitchett(edit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3,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6. Part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1979)
7.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 中華書局 ,1982)
8.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 (北京:: 三聯書店, 2001)
9.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 三聯書店, 2001)
10.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26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24
課程名稱 宋遼金元史(中文)
History of the Song and Yuan periods(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蔡崇禧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探究宋遼夏金元史的方法與途徑。
2. 認識宋元時期歷史發展的大勢。
3. 了解宋元時期歷史發展的特色。
4. 培養個人欣賞宋元時期不同文化的素養。

預期學習成果 1. 具備探究宋遼夏金元史的能力。
2. 認識宋元時期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與現象。
3. 了解宋元時期歷史發展的特色。
4. 具備欣賞宋元時期不同文化的素養。

課程簡介 本課程包括“概論”與“專論”兩部分。
“概論”部分著重介紹本斷代史的研究概況、宋遼夏金元的政治特色與歷史
地位。
“專論”部分分別就宋、遼、金、元各政權的皇位繼承、政治改革、國都建
置、民族政策、帝王教育與
制度興廢專題探討。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宋遼夏金元史的研究概況
3. 宋遼夏金元的政治特色
4. 宋遼夏金元的歷史地位
5. 宋遼金元的皇位繼承
6. 宋元時期的政治改革
7. 宋元時期的國都建置
8. 宋元時期的民族政策
9. 宋元時期的史學著作
10. 宋元時期的制度興廢
11. 結語

127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40 % 大課 %)
書面報告 10%(個人 1 篇,共 2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金毓黻撰:《宋遼金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年。
2. 何忠禮撰:《宋代政治史》,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2007 年。
3. 何忠禮撰:《南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
4. 李錫厚, 白濱撰:《遼金西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5. 周良霄、顧菊英撰:《元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6. 王承禮主編:《遼金契丹女眞史譯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年。
7.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 11、12 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8.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 13、14 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5, part 1, Cambridge :
Cambridge U. Press, 2010.
10.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6, Cambridge : Cambridge U.
Press, 1994.

128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25
婚䦳⎵䧙 㖶⎚炷ᷕ㔯炸
History of Ming period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㣲㔯ᾉ⌂⢓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㖶ẋ䘬⎚ḳ␴Ṣ䈑㚱ℐ朊娵嬀
2. ㍸檀教嬨␴⇑䓐㖶⎚⍇ㇳ⎚㕁䘬傥≃
3. 侫⮇⚳晃⬠埻䓴㖶⎚䞼䨞䘬㕘㼖㳩␴㕘ㆸ㝄
4. ䷥䳸䞼佺㖶⎚䘬䴻槿炻⍵⿅䔞ẋ䣦㚫䘬䎦䉨␴朊⮵䘬⚘暋

枸㛇⬠佺ㆸ㝄 1. ㌴㎉㖶㛅㛇攻ᷕ⚳ℏ悐䘤⯽␴⮵⢾斄Ὢ䘬天溆
2. ℟⁁⇑䓐⍇ㇳ⎚㕁㑘⮓⮰柴⺷㬟⎚婾㔯䘬䞍嬀␴傥≃
3. 㒜敲㬟⎚夾慶炻⎗ẍ⽆⣂奺⹎↮㜸ˣ姽婾㖶㛅䘬⎚ḳ␴Ṣ䈑
4. 傥圵㚫屓忂㬟⎚䞍嬀㕤ᾳṢ⬠佺ᷳᷕ炻㍸檀ᾳṢ⬠梲

婚䦳䯉ṳ 婚䦳ℏ⭡⊭㊔⮶婾⍲⮰柴嫃㌰炻⇵侭ṳ䳡役䘦⸜㖶⎚䞼䨞ᷳね㱩␴䞼䨞㖶
⎚ᷳ➢㛔屯㕁烊⼴侭嫃徘⣒䣾⺢⚳ᷳ忶䦳炻㖶⇅㓧㱣ᷳ䘤⯽炻ṩ⭋ℑ㛅ᷳ
⃫侩㓧㱣冯⭎⭀⼿⊊ᷳ⍇⚈炻惕␴ᶳ大㲳ᷳ≽㨇冯㖶ẋ⮵⢾屧㖻ᷳ䘤⯽炻
㖶ẋ㔯⬠ˣ⎚⬠ᷳ䘤⯽冯㓧㱣ᷳ斄Ὢ炻㖶ẋ⿅゛㳩㳦ᷳ㤪㱩炻大⬠ᷳ廠ℍ
⍲℞⮵㘂㖶㔯⊾ᷳ⼙枧ˤ⮶ᾖ⮯㊱ᶲ徘⮰柴忚埴妶婾ˤ

嫃㌰⣏䵙 1. ⮶婾烉㖶⎚⛐⚳⎚ᶲ䘬⛘ỵ冯慵天⿏ˣ㖶⎚䞼䨞⚆栏
2. ⽆₏戊⇘䘯㪲
3. ⷅ䌳ᷳ㱣烉㖶⇅Ḽⷅ䘬㱣⚳䎮⾝冯⮎嶸
4. ⭎⭀⸚㓧烉⽆䌳㋗⇘∱䐦
5. ℏ敋㓧㱣烉⽆㣲⺟␴⇘⻝⯭㬋
6. 㘂㖶Ḫ⯨烉源䇕ˣ῕か␴㳩⭯
7. ⲯ䤶㬱⚳⇘⋿㖶央ṉ
8. 㔁做冯侫娎
9. ⬠埻⿅゛
10. ⎚⬠冯㔯⬠
11. 䣦㚫冯⬿㔁
12. ᷕ⢾斄Ὢ

12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30 % ;⣏婚 10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㢖㑘炻⓮⁛⮶嬨灼˪㖶⎚嫃佑˫炷ᶲ㴟灼ᶲ㴟⎌䯵↢䇰䣦炻2002炸ˤ
2. 嵁Ẍ㎂烉˪㖶⎚婾普˫炷楁㷗灼楁㷗⣏⬠ᷕ㔯䲣炻2000炸ˤ
3. 昛⬠暾烉˪㖶ẋṢ䈑冯⁛婒˫炷楁㷗烉ᷕ㔯⣏⬠↢䇰䣦炻1997 ⸜炸ˤ
4. 昛⬠暾烉˪㖶ẋṢ䈑冯⎚㕁˫炷楁㷗烉ᷕ㔯⣏⬠↢䇰䣦炻2001 ⸜炸ˤ
5. ⼸㱻烉 ˪Ḵ⋩ᶾ䲨ᷕ⚳䘬㖶⎚䞼䨞˫炷⎘⊿烉⚳䩳⎘䀋⣏⬠↢䇰ᷕ⽫炻
2011炸ˤ
6. 叔㖶ᷣ䶐 灼˪ 㘂㖶䣦㚫嬲怟 灼⓷柴冯䞼䨞 ˫炷 ⊿Ṕ 灼⓮⊁⌘㚠
棐 炻2005 炸ˤ
7. ⮷慶␴⫸叿炻㛶ㄞ嬗烉˪㖶⬋源䣦侫˫ 炷ᶲ㴟灼ᶲ㴟⎌䯵↢䇰䣦炻2006炸ˤ
8.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7 & 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998).
9. Robinson, D.M. ed., Culture, courtiers, and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0. Brook, Timothy,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130
ᷕ⚳㬟⎚㔯⊾
婚䦳䶐嘇 &+,1
婚䦳⎵䧙 㶭⎚炷ᷕ㔯炸
 +LVWRU\RIWKH4LQJSHULRG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 ᷳᶨ 炷†ᷣᾖ ņņ ġ †∗ᾖ ņ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昛㯠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1              ㇵ⎗ᾖ嬨㬌䥹
 †⶚䴻⬴ㆸ &+,1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䝕妋㶭ẋ㓧㱣ˣ䴻㾇ˣ䣦㚫␴㔯⊾䘤⯽䘬䈡溆烊
  䝕妋㶭ẋ慵⣏⎚ḳ䘬Ἦ漵⍣傰烊
 ㌴㎉㶭⎚䞼䨞䘬➢㛔屯㕁烊
 ㌴㎉㶭⎚䞼䨞䘬ᷣ天㕡㱽ˤ



枸㛇⬠佺ㆸ㝄  梲ㆸ⮵㶭⎚⓷柴䘬↮㜸␴娖慳傥≃烊
  梲ㆸ⮵忶⼨㶭⎚䞼䨞ㆸ㝄䘬彐嬀␴㈡⇌傥≃烊
 ℟⁁ἧ䓐㶭⎚⎚㕁䘬傥≃烊
 ℟⁁䌐䩳⽆ḳ㶭⎚䞼䨞䘬➢㛔傥≃ˤ


婚䦳䯉ṳ 㶭㛅㗗ᷕ⚳㬟⎚ᶲ䘬㚨⼴ᶨᾳ䌳㛅炻ḇ㗗䓙㺧㕷䴙㱣䘬⼩㚵䌳㛅ˤ忁ᾳ㛅
 ẋ⮵Ṳ㖍ᷕ⚳䘬䇰⚾⼊ㆸˣ㮹㕷圵␴⍲㔯⊾䘤⯽⛯㚱慵天䘬届䌣ˤ㶭ẋḇ
㗗ᷕ⚳㬍ℍ䎦ẋ⊾䘬攳⥳㗪㛇炻⚈㬌炻娵嬀㶭⎚炻⮵娵嬀Ṳ㖍ᷕ⚳㚱ᶵ⭡
⾥夾䘬シ佑ˤ㛔婚䦳↮Ⱦ忂澏ȿ冯Ⱦ⮰澏ȿ濆悐↮ˤ⇵侭嫃徘㶭ẋ濚⎚䘤
⯽䘬㤪㱩⍲㶭ẋ䘬濚⎚⛘ỵ烊⼴侭⯙㓧㱣ˣ䴻㾇ˣ㔯⊾䫱䭬⚵ἄ⮰柴㍊妶ˤ



嫃㌰⣏䵙  㶭ẋ䘬㬟⎚⛘ỵ冯㬟⎚䈡溆烊
 㶭⎚䞼䨞䘬➢㛔⎚㕁烊
  ⸜ẍἮ㶭⎚䞼䨞䭬⺷炷SDUDGLJPV炸䘬⪿嬲烊
 㶭ẋ䘬㓧㱣橼⇞␴䘤⯽烊
 㶭ẋ䘬䴻㾇䳸㥳冯㺼嬲烊
 㶭ẋ䘬䣦㚫⼊ン冯廱嬲烊
 㶭ẋ䘬㔯⊾㓧䫾冯ㆸ⯙烊
 㶭㓧⹄䘬䴙㱣㓧䫾烊
 㶭ẋ⇵㛇䘬ˬ䚃ᶾ˭烊
 㶭ᷕ叱䘬Ṣ⎋⡻≃冯䌳㛅䓙䚃廱堘烊
 ℏㄪ⢾かᶳ䘬冒⻟冯嬲㱽忳≽烊
 㶭ẋ䘬堘ṉˤ

13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临姽㟠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侫娎   †ℑ⮷㗪⓷䫼⌟ †℞Ṿ
℞Ṿ      † 
婚㛔  ⬇㢖烉˪㶭⎚嫃佑˫ ˤ⊿Ṕ烉ᷕ厗㚠⯨炻ˤ
 楖䇦⹟烉˪㶭⎚⎚㕁⬠˫ˤ⊿Ṕ烉㓭⭖↢䇰䣦炻ˤ

ᷣ天教嬨㛸㕁  㛶㳝䫱炷ᷣ䶐炸烉˪㶭ẋℐ⎚˫ˤ㾳春烉怤⮏Ṣ㮹↢䇰䣦炻炼ˤ
  䦎⚳䴻烉˪㶭ẋ㔯㚠㨼㟰⇞⹎˫ˤ⊿Ṕ烉ᷕ⚳㨼㟰↢䇰䣦炻ˤ
 ⷠ⺢厗烉˪㶭ẋ䘬⚳⭞冯䣦㚫䞼䨞˫ˤ⊿Ṕ烉Ṣ㮹↢䇰䣦炻ˤ
 㠩㝷≃烉˪塓婌妋䘬ᷕ⚳烉䚳㖶㶭㗪ẋ␴Ṳ⣑˫ˤ楁㷗烉剙⋫㧡↢䇰
㚱旸℔⎠炻ˤ
 唕ᶨⰙ烉˪㶭ẋ忂⎚˫ˤ冢⊿烉冢䀋⓮⊁⌘㚠棐炻ˤ
 &RKHQ3DXO$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1HZ<RUN&ROXPELD
8QLYHUVLW\3UHVV
 (OOLRWW0DUN& The Manchu Way. 6WDQIRUG6WDQIRUG8QLYHUVLW\3UHVV

 +XDQJ3HLReorienting the Manchus. ,WKDFD(DVW$VLD3URJUDP&RUQHOO
8QLYHUVLW\
 5RZH:LOOLDP7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DPEULGJH
0DVV%HONQDS3UHVVRI+DUYDUG8QLYHUVLW\3UHVV
 :DNHPDQ)UHGHULF-UThe Great Enterprise. %HUNHOH\8QLYHUVLW\RI
&DOLIRUQLD3UHVV







132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33
婚䦳⎵䧙 ᷕ⚳㱽⇞⎚炷ᷕ㔯炸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姙㋗冰⌂⢓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䨞ᷕ⚳㱽⇞⎚䘬㕡㱽冯徼⼹ˤ
2. 䞍〱ᷕ⚳㱽⇞⎚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㱽⇞䘬䘤⯽䈡刚ˤ
4. ㍊㯪ᷕ⚳㱽⇞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䨞ᷕ⚳㱽⇞⎚䘬傥≃ˤ
2. ㌴㎉䔞⇵ᷕ⚳㱽⇞⎚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㱽⇞䘬䘤⯽䈡刚ˤ
4. 䎮妋ᷕ⚳㱽⇞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㤪婾”冯“⮰婾”ℑ悐↮ˤ
“㤪婾”悐↮叿慵ṳ䳡ᷕ⚳㱽⇞⎚䘬䞼䨞⮵尉ˣ䞼䨞㕡㱽␴䞼䨞㤪㱩ˤ
“⮰婾”悐↮⯙ᷕ⚳㬟⎚ᶲ䘬䩳㱽ね㱩ˣ㱽⇞㱧朑ˣ⎠㱽忳ἄˣ㱽℠䶐个ˣ
㱽⼳⿅゛␴䔹㟰⅌䋬ἄ⮰柴
㍊妶ˤ

嫃㌰⣏䵙 1. ⮶婾
2. ᷕ⚳㱽⇞⎚䞼䨞㤪婾
3. ᷕ⚳㬟⎚ᶲ䘬㱽⇞䈡刚
4. ᷕ⚳㬟⎚ᶲ䘬㱽⇞㱧朑
5. ᷕ⚳㬟⎚ᶲ䘬㱽℠䶐个
6. ᷕ⚳㬟⎚ᶲ䘬䥖㱣冯㱽㱣
7. ᷕ⚳㬟⎚ᶲ䘬⭀↹冯䥩↹
8. ᷕ⚳㬟⎚ᶲ䘬⚳㱽冯⭞㱽
9. ᷕ⚳㬟⎚ᶲ䘬䔹㟰冯⅌䋬
10. ᷕ⚳㬟⎚ᶲ䘬㱽⇞冯䣦㚫
11. 䳸婆

13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㚦ㅚ佑㑘烉˪䘦⸜⚆䛠烉㱽⼳⎚䞼䨞⛐ᷕ⚳˫炻⊿Ṕ烉ᷕ⚳Ṣ㮹⣏⬠
↢䇰䣦炻2009 ⸜ˤ
2. 㣲ᶨ↉㑘烉˪慵㕘娵嬀ᷕ⚳㱽⼳⎚˫炻⊿Ṕ烉䣦㚫䥹⬠㔯䌣↢䇰䣦炻
2013 ⸜ˤ
3. ᾆ㥖㟡㑘烉˪₺⭞㱽⿅゛忂婾˫炻⋿⮏烉⺋大Ṣ㮹↢䇰䣦炻1992 ⸜ˤ
4. ⻝㗱喑㑘烉˪ᷕ⚳㱽⼳䘬⁛䴙冯役ẋ廱✳˫炻⊿Ṕ烉㱽⼳↢䇰䣦炻1997
⸜ˤ
5. ⻝㗱喑㑘烉˪ᷕ厗㱽⇞㔯㖶䘬㺼忚˫炻⊿Ṕ烉ᷕ⚳㓧㱽⣏⬠↢䇰䣦炻
1999 ⸜ˤ
6. 䝧⎴䣾㑘烉˪䝧⎴䣾㱽⬠婾叿普˫炻⊿Ṕ烉ᷕ⚳㓧㱽⣏⬠↢䇰䣦炻1998
⸜ˤ
7. T`ung-tsu Ch`ü: Law and 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 Paris: Mouton, 1965.
8. D. Bodde & C. Morris: Law in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 Press, 1967.
9. Michael R. Dutton: Policing and punishments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 Press, 1992.
10. G. MacCormack: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Athens: U. of
Georgia Press, 1996.

134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34
婚䦳⎵䧙 ᷕ⚳㓧⇞⎚炷ᷕ㔯炸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institution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姙㋗冰⌂⢓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䨞ᷕ⚳㓧⇞⎚䘬㕡㱽冯徼⼹ˤ
2. 䞍〱ᷕ⚳㓧⇞⎚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㓧⇞䘬䘤⯽䈡刚ˤ
4. ㍊㯪ᷕ⚳㓧⇞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䨞ᷕ⚳㓧⇞⎚䘬傥≃ˤ
2. ㌴㎉䔞⇵ᷕ⚳㓧⇞⎚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㓧⇞䘬䘤⯽䈡刚ˤ
4. 䎮妋ᷕ⚳㓧⇞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㤪婾”冯“⮰婾”ℑ悐↮ˤ
“㤪婾”悐↮ᷣ天ṳ䳡ᷕ⚳㓧⇞⎚䘬䞼䨞⮵尉ˣ䞼䨞㕡㱽␴䞼䨞ㆸ㝄ˤ
“⮰婾”悐↮⇯叿慵⽆“≽”冯“嬲”䘬Ⰼ朊炻⯙ᷕ⚳㬟⎚ᶲ㓧⇞冯㓧㱣ˣ䣦㚫ˣ
䴻㾇ˣ㱽⇞ˣ㔯⊾䫱䘬Ḻ≽斄Ὢἄ⮰柴㍊妶ˤ

嫃㌰⣏䵙 1. ⮶婾
2. ᷕ⚳㓧⇞⎚䞼䨞㤪婾
3. ᷕ⚳㬟⎚ᶲ䘬㓧⇞䈡刚
4. ᷕ⚳㬟⎚ᶲ䘬㓧⇞㱧朑
5. ᷕ⚳㬟⎚ᶲ䘬䘯ⷅ冯䘯㪲
6. ᷕ⚳㬟⎚ᶲ䘬䚠㪲冯㓧㱣
7. ᷕ⚳㬟⎚ᶲ䘬⚳悥冯⚳忳
8. ᷕ⚳㬟⎚ᶲ䘬㇞䯵冯㓧㱣
9. ᷕ⚳㬟⎚ᶲ䘬ℝ⼡冯⚳⊊
10. ᷕ⚳㬟⎚ᶲ䘬⭀⎷冯㓧㱣
11. 䳸婆

13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䘥护ᷣ䶐烉˪ᷕ⚳㓧㱣⇞⹎忂⎚˫炻⊿Ṕ烉䣦㚫䥹⬠㔯䌣↢䇰䣦炻2011
⸜ˤ
2. 㛶㱣⬱ˣ㜄⭞樍㑘烉˪ᷕ⚳⎌ẋ⭀₂㓧㱣˫炻⊿Ṕ烉㚠䚖㔯䌣↢䇰䣦炻
1993⸜ˤ
3. ⏛⬿⚳ᷣ䶐烉˪ᷕ⚳⎌ẋ⭀₂㓧㱣⇞⹎䞼䨞˫炻⊿Ṕ烉⊿Ṕ⣏⬠↢䇰
䣦炻2004⸜ˤ
4. ∱⺢幵㑘烉˪⎌ẋᷕ⚳㓧㱣⇞⹎⋩ℕ嫃˫炻ᶲ㴟烉ᶲ㴟Ṣ㮹↢䇰䣦炻
2009⸜ˤ
5. 㣲泣⸜ˣ㫸春搓㑘烉˪ᷕ⚳㓧⇞⎚˫炻㬎㖴烉㬎㻊⣏⬠↢䇰䣦炻2012
⸜ˤ
6. 䘥护㑘灼˪ᷕ⚳䘯ⷅ˫炻⣑㳍灼⣑㳍Ṣ㮹↢䇰䣦炻1993⸜6㚰ˤ
7. ␐列暬㑘烉˪䘯ⷅ冯䘯㪲˫炻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1999⸜ˤ
8. 䦎㴟幺ˣ䚏嶗㑘烉˪ᷕ⚳䘯ⷅ⇞⹎˫炻⣒⍇烉Ⱉ大⎌䯵↢䇰䣦炻1999
⸜ˤ
9. 㛶㱣⬱ᷣ䶐烉˪ᷕ⚳Ḽ⋫⸜ᷕ⣖冯⛘㕡斄Ὢ˫炻⊿Ṕ烉Ṣ㮹↢䇰䣦炻
2010⸜ˤ
10. Z.Y. Fu : Autocrat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 Cambridge
U. Press, 1993.

136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35
婚䦳⎵䧙 ᷕ⚳㬟⎚䞼䨞䘬㛸㕁ˣⶍ℟冯㕡㱽炷ᷕ㔯炸
Sources and methodolog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新老師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侫⮇ᷕ⚳㬟⎚䞼䨞ⶍ℟㚠䘬䧖栆␴䓐徼
2. ⬠佺⤪ỽ㚱㓰⛘㞍侫⚳ℏ⢾䈡⭂⎚⬠⮰柴䘬䚠斄屯㕁
3. ㍊䳊ᷕ⚳⁛䴙䚖抬⬠䘬䘤⯽␴㚠䚖䘬┇⮶ἄ䓐
4. ⏠㓞叿⎵⎚⭞䘬㱣⎚䴻槿炻⍵⿅ᾳṢ䘬佺⎚忚䦳

枸㛇⬠佺ㆸ㝄 1. ㅪ⼿㊱䈡⭂⬠佺婚柴㞍㈦䚠斄䘬⎚⬠ⶍ℟㚠炻㍸⋯⬠佺ㆸ㓰
2. 傥⣈⺋㲃㏄普䈡⭂⬠佺婚柴䘬䚠斄屯㕁
3. ⮵ᷕ⚳⎚悐䚖抬⬠␴⬠埻䘤⯽䘬斄Ὢ㚱㶙ℍ娵嬀
4. 德忶⎹⇵廑⎚⭞⬠佺炻䡢⭂ᾳṢ㱣⎚䘬㕡⎹冯䭬⚵

婚䦳䯉ṳ 㛔婚䦳㖐⛐⺽⮶ᾖ嬨侭㍸⋯℞䞼䨞ᷕ⚳㬟⎚䘬傥≃炻䞼佺ℏ⭡ᷣ天普ᷕ㕤
ᶱ悐↮烉
1. ᷕ⚳㬟⎚䞼䨞ⶍ℟㚠烉䯉ṳ䧥侫Ṣ䈑ˣ⸜ẋˣ⛘䎮ˣ⇞⹎ˣ℠䯵䫱㕡朊
䘬ⶍ℟㚠⍲⎬䧖⮰柴ˣ⮰䯵䳊⺽炻᷎㊯⺽⇑䓐Ḻ倗䵚䴉㞍侫屯㕁䘬徼⼹ˤ
2. ᷕ⚳⁛䴙⎚悐䚖抬⬠烉婒㖶ᷕ⚳⎚悐↮栆䘬㺼忚⍲㚠䚖䘬ἄ䓐ˤ
3. ᷕ⚳㬟⎚䞼䨞㕡㱽烉ῇ揹ㆹ⚳⬠侭䘬㱣⎚䴻槿炻↮㜸㬟⎚䞼䨞䘬㕡㱽␴
側⼴䘬䎮⾝炻᷎ẍ䈡⭂䘬⎚⬠⮰柴ἄ⺽Ỡ婒㖶ˤ

嫃㌰⣏䵙 1. ⮶婾烉Ḵ⋩ᶾ䲨ẍἮ䘬ᷕ⚳㬟⎚䞼䨞——⚆栏冯⇵䝣
2. ᷕ⚳㬟⎚䞼䨞ⶍ℟㚠怠ṳ
3. 㞍侫⚳ℏ⢾⎚⬠䞼䨞屯㕁䘬䦀始
4. 㨼㟰ˣ㔯䌣⎚㕁冯⎚⬠䞼䨞
5. ⽆䎦ẋ䞍嬀䭉䎮婯⎌ẋ䚖抬⬠
6. 㱣⬠㳍㠩——㚠䚖冯䁢⬠䘬斄Ὢ
7. ⎚悐䚖抬⬠䘬㱧㳩嬲⊾⍲℞䈡溆炷ᶨ炸
8. ⎚悐䚖抬⬠䘬㱧㳩嬲⊾⍲℞䈡溆炷Ḵ炸
9. 㬟⎚䞼䨞㕡㱽婾炷ᶨ炸烉㠩┇崭ˣ拊䧮
10. 㬟⎚䞼䨞㕡㱽婾炷Ḵ炸烉ỽ䁛㜦ˣ㜄䵕忳
11. 㬟⎚䞼䨞㕡㱽婾炷ᶱ炸烉㣲倗昆ˣ湫ṩ⬯
12. 㬟⎚䞼䨞㕡㱽婾炷⚃炸烉ỽ䁛㢋ˣἁ劙㗪

13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30 % ;⣏婚 10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Ⱉ㟡⸠⣓䶐炻䓘Ṣ昮䫱嬗烉˪ᷕ⚳⎚䞼䨞ℍ攨˫炷⊿Ṕ烉䣦㚫䥹⬠㔯
䌣↢䇰䣦炻1994炸ˤ
2. 㥖㕘㰇烉˪⬠埻妻䶜冯⬠埻夷䭬烉ᷕ⚳⎌ẋ⎚䞼䨞ℍ攨˫炷⊿Ṕ烉⊿
Ṕ⣏⬠↢䇰䣦炻2011炸ˤ
3. ⻝ỗ῱烉˪➇⢾㻊䯵䞼䨞ℍ攨˫炷ᶲ㴟烉⽑㖎⣏⬠↢䇰䣦炻 2012炸ˤ
4. ⦂⎵忼㑘炻♜Ỹᷳ⮶嬨烉˪ᷕ⚳䚖抬⬠⎚˫炷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
2002炸ˤ
5. 䌳慵㮹烉˪ᷕ⚳䚖抬⬠⎚婾⎊˫炷⊿Ṕ烉ᷕ厗㚠⯨炻1984炸ˤ
6. 㠩┇崭叿炻㜿㭭㟉溆烉˪㠩⓻崭⎚⬠婾叿ᶱ䧖˫炷楁㷗烉ᶱ倗㚠⸿炻
1980炸ˤ
7. 拊䧮烉˪ᷕ⚳㬟⎚䞼䨞㱽˫炷楁㷗烉㕘㮹㚠⯨䷥䴻扟炻1970炸ˤ
8. ἁ劙㗪叿炻恝㜙㕡䶐烉˪⎚⬠䞼䨞䴻槿婯˫炷ᶲ㴟烉ᶲ㴟㔯喅↢䇰䣦炻
2010炸ˤ
9. Wilkinson, E.P., Chinese History: A New Manua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
10. Elman, B.A., 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for Chinese History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6-).

138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43
婚䦳⎵䧙 ᷕ⚳䥹㈨⎚炷ᷕ㔯炸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ẋᷕ⚳Ṣ䘬⿅䵕㕡⺷冯ᷕ⚳㔯⊾ᷕ忻☐᷎慵䘬䥹㈨㟤农⁛䴙䘬
斄Ὢˤ
2. 䝕妋ᷕ⚳䥹⬠㈨埻⁛䴙⛐⎌ẋ㜙Ṇ㻊⫿㔯⊾⚰䘬䘤⯽ˣ⼙枧␴届䌣ˤ
3. 娵嬀ᷕ⚳⎌ẋ䞍嬀↮栆橼䲣冯䥹㈨㔯䌣␴䚠斄⚾⁷屯㸸䘬㇨Ⱄ悐栆ˤ
4. 揹岆ᷕ⚳⎌ẋ䥹⬠⭞⛐“䞍嬀攳㉻”␴“䞍嬀廱⊾”䫱⎬ᾳ㕡朊䘬ㆸ⯙␴
届䌣ˤ
枸㛇⬠佺ㆸ㝄 1. 傥⣈㌴㎉ᷕ⚳䥹㈨㔯⊾⁛䴙ᷕ䘬慵天㤪⾝(⤪“忻”ˣ“☐”ˣ“䎮”ˣ“㯋”ˣ
“㔠”)␴埻婆ˤ
2. 傥⣈教嬨ᷕ⚳⎌ẋ䥹㈨℠䯵⍲䚠斄⚾嬄␴㊯昛䔞ᷕ䘬㔯⊾天佑ˤ
3. 傥⣈㌴㎉ᷕ⚳䥹⬠㈨埻⁛䴙⛐⎌ẋ㜙Ṇ㻊⫿㔯⊾⚰ᷕ⤪ỽ⁛㈧⍲㖶䝕
℞ᷕ䞍嬀廱䦣䘬䴻䶗ˤ
4. 傥⣈揹岆“忻☐ℤ㑭”䘬ᷕ⚳⎌ẋ䥹⬠⭞⤪ỽ忈⯙“䞍嬀攳㉻”␴“䞍嬀廱
⊾”ˤ
婚䦳䯉ṳ ᷕ⚳㔯⊾㸸怈㳩攟炻廅䃴溶䚃炻冯“忻”ˣ“☐”(˪␐㖻˫˨专录ᶲ⁛˩婒烉“⼊
侴ᶲ侭媪ᷳ忻炻⼊侴ᶳ侭媪ᷳ☐ˤ”)㚱叿⭮↯斄Ὢ䘬㔯⊾婈䃞㗗ᷕ厗㔯⊾
䵄⎰橼ᷕ慵天ᶨ䑘ˤ⛐椾⮲₺⬠䘬⁛䴙ᷕ厗㔯⊾塷炻᷎㛒䓊䓇↢䎦ẋシ佑
ᶳ㇨媪䘬“䥹⬠”(Science)炻℞ℏ⛐⍇⚈㗗䓂湤␊烎ᷕ⚳䘬⁛䴙䥹㈨㔯⊾炻
⽆⃰䦎㗪㛇䘤⯽⇘⋩ℕᶾ䲨㛓䁢㬊炻悥嗽㕤ᶾ䓴柀⃰䘬⛘ỵ炻䁢䓂湤⬫䘬
䘤⯽ṵ⍿⍇⥳䘬ㆾᷕ⎌䘬⬠婒栆✳㇨旸⇞侴ᶵ傥忠↢“䴻槿䘬攟
⣊”(empirical slumber)␊烎冯㬌⎴㗪炻䔞ㆹᾹ⚆栏ᶨ䘦Ḽ⋩⣂⸜Ἦ⚳Ṣ朊⮵
大㕡䥹㈨堅㑲㇨㍸↢䘬婾婧(⤪“大⬠㸸↢ᷕ⚳婒”ˣ“ᷕ⬠䁢橼炻大⬠䁢䓐”
䫱)炻⌣䃉㱽⃵昌のそᷳデˤ㛔婚䦳↮䁢“⮶婾”␴“⮰柴”ℑ悐↮嫃徘ˤ“⮶婾”
⮰嫃㜙Ṇ㻊⫿㔯⊾⚰冯ᷕ⚳䘬“⚃⣏䘤㖶”␴㍊妶役ˣ䎦ẋ⬠侭⮵“㛶䲬䐇暋
柴(Needham’s Puzzle)烉䁢䓂湤ᷕ⚳㰺㚱役ẋ䥹⬠(Modern
Science)”ᷳ␥柴㇨ἄ䘬妋慳ˤ“⮰柴”ᷣ天↮䁢忻䭯␴☐䭯烊⇵侭慵溆嫃㌰
ᷕ⚳䥹⬠⿅゛␴“㟤农”⁛䴙䘬斄Ὢ炻⼴侭⇯娛䳘↮徘冒⃰䦎ẍ彬Ḵ⋩ᶾ䲨
ᷕ⚳⣑㔯ˣ㙮䬿ˣ⛘䎮廧⚾㷔丒␴慓⬠䘬㬟⎚䘤⯽ˤ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139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䦎媠⫸䘬冒䃞⿅゛
2. ᷕ⚳䥹⬠⿅゛⍇䎮烉昘春ˣḼ埴䎮婾⍲⃫㯋⬠婒
3. ᷕ⚳Ṣ䘬冒䃞奨⍲℞冯ᷕ慓⬠ˣ㛔勱⬠䘬斄Ὢ
4. ᶱ❋(䳓⽖❋ˣ⣒⽖❋ˣ⣑ⶪ❋)Ḵ⋩ℓ⭧ˣ˪㬍⣑㫴˫冯ᷕ⚳⎌ẋ⬯⭁
䎮婾
5. ˪␐㖻˫ᷕ䘬㔠䎮冯⎌ẋ妰䬿㕡㱽䘬䘤⯽
6. 昳Ⓒ⬳㖶㗪㛇䘯⭌屜㕷⮵䥹㈨䞼䨞䘬⍫冯␴㍐≽
7. ᷕ⚳凒㴟䘤⯽冯⛘䎮廧⚾䘬䶐墥
8. 㖶㛓㶭⇅⣑ᷣ㔁俞䧴㚫⢓廠ℍ䘬“大⬠”␴“大⬠㸸↢ᷕ⚳婒”䘬↢䎦
9. ⹟䅁冯Ḧ昮䘬“大㲳冰␛”(Western interest)
10. 楔䥖怄(Robert Morrison)冯䥹㈨侣嬗
11. ⋩ḅᶾ䲨㘂㛇ᷕ㖍凡㓧䪞岥
12. ᷕ⚳䥹⬠䣦冯䎦ẋᷕ⚳䥹⬠橼⇞⊾䘬䘤⯽(1914-1928)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Ho Peng Yoke, Li, Qi and Shu :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HK,1985)
2. 嵁Ẍ㎂ˣ楖拎㥖⎰䶐烉˪Ṇ㳚䥹㈨冯㔯㖶˫(楁㷗烉㖶⟙↢䇰䣦炻1995
⸜)
ᷣ天教嬨㛸㕁 1.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2. .Ho Peng Yoke,Chinese Mathematical Astrology: Reaching out to the Stars (Routledge
Curzon, 2003)
3. ᷕ⚳䥹⬠昊冒䃞䥹⬠⎚䞼䨞㇨ᷣ䶐烉˪ᷕ⚳⎌ẋ䥹㈨ㆸ⯙˫(⊿Ṕ烉ᷕ⚳曺⸜↢䇰
䣦炻1996⸜ᾖ妪㛔)
4. 䚏▱拓ᷣ䶐烉˪ᷕ⚳䥹⬠㈨埻⎚˫(⊿Ṕ烉䥹⬠↢䇰䣦炻1998⸜-)
5. S. Nakayama, N. Sivin ed., Chinese Science: Explorations of an Ancient Tradition (MIT
Press, 1973)
6. N. Sivin,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Variorum, 1995)
7. 㛶⃤ˣ拊⮞䏖烉˪㛶⃤, 拊⮞䏖䥹⬠⎚ℐ普˫(㾳春烉怤⮏㔁做↢䇰䣦炻1998⸜)
8. Ⱉ䓘ㄞ⃺䶐烉˪ᷕ⚥̯䥹⬎̩䥹⬎侭˫ (Ṕ悥⣏⬠Ṣ㔯䥹⬠䞼䨞㇨炻1978⸜)
9. KWFung, Upon the Plinth of a Barren Rock:130 Years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20
10. K.W. Fung ed., Mapping Ming China's Maritime World, Hong Kong, 2015

140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45
婚䦳⎵䧙 ᷕ⚳侫娎⎚炷ᷕ㔯炸
 History of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姙㋗冰⌂⢓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䨞ᷕ⚳侫娎⎚䘬㕡㱽冯徼⼹ˤ
 2. 䞍〱ᷕ⚳侫娎⎚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侫娎䘬䘤⯽䈡刚ˤ
4. ㍊㯪ᷕ⚳侫娎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䨞ᷕ⚳侫娎⎚䘬傥≃ˤ
 2. ㌴㎉䔞⇵ᷕ⚳侫娎⎚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侫娎䘬䘤⯽䈡刚ˤ
4. 䎮妋ᷕ⚳侫娎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㤪婾”␴“⮰柴”ℑ悐↮ˤ
 “㤪婾”悐↮叿慵ṳ䳡ᷕ⚳侫娎⎚䘬䞼䨞⮵尉ˣ䞼䨞㕡㱽␴䞼䨞ㆸ㝄ˤ
“⮰婾”悐↮⇯ẍᷕ⚳㬟⎚ᶲ⎬䧖侫娎䘬䓊䓇冯䘤⯽ἄ⮰柴㍊妶炻侫⮇㬌䫱
侫娎冯㓧㱣ˣ䣦㚫ˣ䴻㾇ˣ㔁做ˣ㔯⊾ˣ㱽⇞䫱䘤⯽䘬Ḻ≽斄Ὢˤ

嫃㌰⣏䵙 1. ⮶婾
2. ᷕ⚳侫娎⎚䘬䞼䨞㤪㱩
3. ᷕ⚳侫娎⎚䘬䞼䨞₡ῤ
4. ᷕ⚳侫娎⇞⹎䘬㶝㸸
5. ᷕ⚳侫娎⇞⹎䘬⼊ㆸ
6. ᷕ⚳侫娎䣦㚫䘬䡢䩳
7. ᷕ⚳侫娎䣦㚫䘬䘤⯽
8. ᷕ⚳侫娎⿅゛䘬㺼忚
9. ᷕ⚳Ṣㇵ⿅゛䘬䈡溆
10. 楁㷗䘦⸜Ἦ侫娎䘬䘤⯽
11. 䳸婆

14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惏▋䥡㑘烉˪ᷕ⚳侫娎⇞⹎⎚˫炻冢⊿烉冢䀋⬠䓇㚠⯨炻1967 ⸜ˤ
 2. 㣲⬠䁢ᷣ䶐烉˪ᷕ⚳侫娎忂⎚˫炻⊿Ṕ烉椾悥ⷓ䭬⣏⬠↢䇰䣦炻2008
⸜ˤ
3. 㣲⬠䁢ᷣ䶐烉˪ᷕ⚗侫娎⎚㔯䌣普ㆸ˫炻⊿Ṕ烉檀䫱㔁做↢䇰䣦炻2003
⸜ˤ
4. 䓘⺢㥖㑘烉˪ᷕ⚳侫娎⿅゛⎚˫炻⊿Ṕ烉⓮⊁⌘㚠棐炻2004 ⸜ˤ
5. ∱㴟Ⲙ㑘烉˪䥹冱⬠⮶婾˫炻㬎㻊烉厗ᷕⷓ䭬⣏⬠↢䇰䣦炻2005 ⸜ˤ
6. ∱㴟Ⲙˣ㛶ℝ㑘烉˪ᷕ⚳䥹冱⎚˫炻ᶲ㴟烉㜙㕡↢䇰ᷕ⽫炻2004 ⸜ˤ
7. 䌳㖍㟡㑘烉˪ᷕ⚳䥹冱侫娎冯䣦㚫⼙枧˫炻攟㱁烉ⱛ渻㚠䣦炻2007 ⸜ˤ
8.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Y: Columbia U.
Press, 1962.
9. B.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C. Press, 2000.
10. Thomas H.C. Lee: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 a history, Leiden: Brill,
2000.

142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46
婚䦳⎵䧙 ⎚⬠⎵叿烉˪⎚忂˫炷ᷕ㔯炸
 Historical writings: texts and styl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㣲㔯ᾉ⌂⢓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ẍ˪⎚忂˫䁢䩳嵛溆炻㍊妶ᷕ⚳⎚⬠姽婾䘬厴剥␴䘤⯽
 2. 䱦嬨˪⎚忂˫ᷣ天䭯䪈炻㍸⋯教嬨⎌䯵ˣ㫋岆⎌㔯䘬傥≃
3. ⽆“䔹⎌べ䴻”ˣ“⎚ㇵᶱ攟”婒↮㜸⇅Ⓒ㗪㛇䘬䴻⎚ˣ㔯⎚斄Ὢ奨
4. ䷥䳸˪⎚忂˫䘬䞼佺䴻槿炻⍵⿅䔞ẋᷕ⚳⎚⬠䘬䘤⯽忻嶗

枸㛇⬠佺ㆸ㝄 1. ⮵ᷕ⚳⁛䴙⎚⬠䘬慵天嬘柴㚱㶙ℍḮ妋
 2. 傥ℐ朊㌴㎉˪⎚忂˫ᶨ㚠䘬⿅゛ℏ⭡␴⼿⣙㇨⛐
3. 㒜敲ᾳṢ⬠埻夾慶炻䓙⎚⬠䞼䨞㕩⍲⬠埻⎚⍲㔯⬠⎚
4. 傥圵㚫屓忂˪⎚忂˫䘬⎚⬠夳妋炻寸⭴ᾳṢ⎚⬠ᾖ梲ˣ梲ㆸ㈡⇌⿅侫
傥≃

婚䦳䯉ṳ ˪⎚忂˫㗗Ⓒẋ∱䞍⸦䘬ẋ堐ἄ炻㚠ᷕ嬘婾“屓䨧⎌Ṳ炻㳆〱⇑䕭炻⮎朆⼴
 Ṣᷳ㇨⍲ˤ”㗗㚠䷥䳸⎌ẋ⎚⬠ㆸ⯙炻䁢叿⎚姽⎚侭㍸ὃ㊯⮶⍇⇯炻䌚℔娵
䁢ᷕ⚳⎚姽栆䘬⤈➢ᷳἄˤ
㛔婚䦳↮“㤪婾”⍲“怠嬨” ℑ悐↮ˤ⇵侭㤪徘˪⎚忂˫䘬ℏ⭡ˣ橼ἳ冯㳩⁛ˤ
⼴侭慵溆䞼嬨˨ℕ⭞˩ ˣ˨Ḵ橼˩ˣ˨䔹⎌˩
ˣ˨べ䴻˩␴˨⾌㗪˩䫱䭯炻啱㬌
㶙ℍ⇾慳˪⎚忂˫䘬ᷣ天奨溆炻⽆侴➡梲⎴⬠䞼䨞㬟⎚㇨暨䘬“ㇵˣ⬠ˣ嬀”ˤ
⮶ᾖ⮯怠⍾冯婚柴䚠斄䘬˪⎚忂˫䭯䪈忚埴妶婾ˤ

嫃㌰⣏䵙 1. ⮶婾烉⎚⬠冯⎚⬠姽婾ˣ˪⎚忂˫䞼䨞⚆栏冯⇵䝣
2. 䞍Ṣ婾ᶾ烉∱䞍⸦䘬䓇⸛冯Ⓒ⇅㓧⯨
3. ⎚⬠冯㓧㱣烉Ⓒ⇅䘬⎚⭀ˣ⎚棐冯⭀ᾖ⎚叿
4. ˪⎚忂˫䘬ℏ⭡冯橼ἳ炷˨ℏ䭯˩炸
5. ˪⎚忂˫䘬ℏ⭡冯橼ἳ炷˨⢾䭯˩炸
6. ˪⎚忂˫䘬䔹⎌べ䴻⿅゛
7. ˪⎚忂˫⮵⎌ẋ⎚⬠䘬䷥䳸
8. ˪⎚忂˫䘬⎚⬠奨
9. ˪⎚忂˫䘬䇰㛔ˣ㲐慳冯㳩⁛
10. ˪⎚忂˫⮵⼴ᶾ⎚⬠䘬⼙枧
11. 㔯⎚姽婾暁䑏烉˪⎚忂˫冯˪㔯⽫晽漵˫
12. ⎚姽䘬㈧⁛冯∝㕘烉˪⎚忂˫冯˪㔯⎚忂佑˫

14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30 % ;⣏婚 10 %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姙ⅴ暚烉˪∱䞍⸦姽⁛˫炷⋿Ṕ烉⋿Ṕ⣏⬠↢䇰䣦炻1994炸ˤ
 2. 䦳⋫ⶮ烉˪⎚忂䬳姀˫炷⊿Ṕ烉ᷕ厗㚠⯨炻1980炸ˤ
3. ⻝㋗䎖烉˪⎚忂䬳㲐˫炷屜春烉屜ⶆṢ㮹↢䇰䣦炻1985炸ˤ
4. 嵁⏪䓓烉˪⎚忂㕘㟉㲐˫炷慵ㄞ烉慵ㄞ↢䇰䣦炻1990炸ˤ
5. ⼕晭䍚烉˪⎚忂䘬㬟⎚⎁徘䎮婾˫炷⎘⊿烉㔯⎚⒚↢䇰䣦炻1993炸ˤ
6. 㜿㗪㮹烉˪⎚⬠ᶱ㚠㕘娖烉ẍ⎚⬠䎮婾䁢ᷕ⽫䘬㭼庫䞼䨞˫炷⎘⊿烉
⎘䀋⬠䓇㚠⯨炻1997炸ˤ
7. 嵁ὲ烉˪ˬ⎚忂˭䎮婾橼䲣䞼䨞˫炷㾳春烉怤⮏⣏⬠↢䇰䣦炻1990炸ˤ
8. 䌳▱ⶅ烉˪㶭⇵˨⎚忂˩⬠䞼䨞˫ 炷⊿Ṕ烉䣦㚫䥹⬠㔯䌣↢䇰䣦炻2013炸ˤ
9. ⱛ䲼ᷳ烉˪Ⓒẋ⭀㕡⎚⬠䞼䨞˫炷⣑㳍烉⣑㳍Ṣ㮹↢䇰䣦炻2003炸ˤ
10. Hung, William, "A T'ang Historiographer's Letter of Resignation", HJAS,
v.29 (1969), 5-52.

144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51
婚䦳⎵䧙 ᷕ⚳⒚⬠ I烉₺⭞⿅゛炷ᷕ㔯炸
 Chinese philosophy I: Confucianis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惏⮷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䎮妋⃰䦎₺⭞⍇℠ᷕ䘬ᷣ天䪈䭨ˤ
 2. ㌴㎉⃰䦎₺⭞䘬➢㛔㤪⾝ˤ
3. 㭼庫⍲姽₡⃰䦎₺⭞ᷕ䘬ᶵ⎴䩳⟜ˤ
4. ⍵⿅₺⭞⿅゛䘬₡ῤ␴⼙枧ˤ

枸㛇⬠佺ㆸ㝄 1. 䎮妋⃰䦎₺⭞⍇℠ᷕ䘬ᷣ天䪈䭨᷎妋慳℞シ佑ˤ
 2. ↮㜸␴妶婾⃰䦎₺⭞䘬➢㛔㤪⾝ˤ
3. 㭼庫␴姽₡⃰䦎₺⭞ᷕ⮵㕤Ṣ⿏⍲ṩ佑䥖䘬ᶵ⎴䎮妋ˤ
4. ㈡⇌⿏⛘⍵䚩₺⭞⿅゛䘬シ佑␴₡ῤˤ

婚䦳䯉ṳ 㛔婚㖐⛐⺽ṳ⃰䦎₺⭞⿅゛䘬➢㛔㤪⾝␴䎮婾ˤ⮯忂忶妋嬨␴↮㜸˪婾
 婆˫ˣ˪⬇⫸˫␴˪勨⫸˫䫱⍇℠炻㍊䨞₺⭞⿅゛䘬䈡⿏␴䘤⯽ˤṎⶴ㛃
慸㶭ˣ姽₡␴⍵䚩₺⭞⿅゛䘬䎮㒂␴㚱㓰⿏ˤ

嫃㌰⣏䵙 1. ˬ₺˭䘬㸸䓙
2. ˪婾婆˫ᷕ䘬ˬṩ˭冯ˬ䥖˭
3. ˬ⬅〴˭冯ˬ䁢㓧˭
4. ˪⬇⫸˫䘬⿏┬⬠
5. ˬ㯋˭冯梲⽫
6. ṩ㓧冯朑␥婒
7. ˪勨⫸˫ᷕˬ⿏˭䘬暁慵䳸㥳
8. ˬ⿏ら˭冯ˬ⊾⿏崟‥˭
9. 䥖↮冯ˬ梲㫚˭

14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5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2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45%炷;ᾳṢ 1 䭯炻ℙ 8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20%炷 2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烉˪㕘䶐ᷕ⚳⒚⬠⎚˫⡆妪䇰炻䫔ᶨℲ炷⎘⊿烉ᶱ㮹㚠⯨炻1984
 ⸜炸ˤ
2. 䈇⬿ᶱ烉˪ᷕ⚳⒚⬠⋩ḅ嫃˫炷⎘⊿烉⬠䓇㚠⯨炻1983⸜炸ˤ
3. 杳㓧忂烉˪ᷕ⚳⿅゛⎚˫炷⎘⊿烉⣏㜿↢䇰䣦炻1979-1980⸜炸ˤ
4. 杳㓧忂烉˪勨⫸冯⎌ẋ⒚⬠˫䫔Ḵ䇰炷⎘⊿烉⎘䀋⓮⊁⌘㚠棐炻1992
⸜炸ˤ
5. Ⓒ⏃㭭烉˪ᷕ⚳⒚⬠⍇婾ņ⍇⿏䭯˫炷⎘⊿烉⬠䓇㚠⯨炻1984⸜炸ˤ
6. ⼸⽑奨烉˪ᷕ⚳Ṣ⿏婾⎚烉⃰䦎䭯˫炷⎘⊿烉⬠䓇㚠⯨炻1978⸜炸ˤ
7. 昛⣏滲烉˪⫼⫸⬠婒˫炷⎘⊿烉㬋ᷕ㚠⯨炻1964⸜炸ˤ
8. 昛⣏滲烉˪勨⫸⬠婒˫炷⎘⊿烉ᷕ厗㔯⊾↢䇰ḳ㤕䣦炻1956⸜炸ˤ
9. ⹾⎵㗍烉˪勨⫸㕘㍊˫炷⎘⊿烉㔯㳍↢䇰䣦炻1994⸜炸ˤ
10. 哉ṩ⍂烉˪⫼⬇勨⒚⬠˫炷⎘⊿烉⬠䓇㚠⯨炻1984 ⸜炸ˤ

146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52
婚䦳⎵䧙 ᷕ⚳⒚⬠ II烉忻⭞⿅゛炷ᷕ㔯炸
 Chinese philosophy II: Daois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惏⮷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教嬨忻⭞⍇℠˪侩⫸˫␴˪匲⫸˫䘬傥≃␴冰嵋ˤ
 2. ⮵㕤侩⫸⿅゛␴匲⫸⿅゛㚱ᶨ➢㛔䘬䎮妋ˤ
3. ⿅侫侩匲⿅゛䘬䈡岒␴₡ῤˤ

枸㛇⬠佺ㆸ㝄 1. 䎮妋⃰䦎忻⭞⍇℠䘬ᷣ天䪈䭨᷎妋慳℞シ佑ˤ
 2. ↮㜸␴妶婾⃰䦎忻⭞䘬ᷣ天⿅゛ˤ
3. ㈡⇌⿏⛘⍵䚩⃰䦎忻⭞⿅゛䘬シ佑␴₡ῤˤ

婚䦳䯉ṳ 㛔婚㖐⛐㍊䨞⃰䦎忻⭞℠啱˪侩⫸˫␴˪匲⫸˫䘬⿅゛䎮婾ˤ⮯忂忶䞼嬨ˣ
 妋慳␴↮㜸˪侩˫ˣ˪匲˫㔯㛔炻䝕妋侩⫸␴匲⫸䘬ᶾ䓴奨ˣṢ䓇奨ˣ₡
ῤ䎮゛␴㓧㱣䎮⾝䫱ˤṎ㚫⿅侫忻⭞⿅゛␴䎦ẋᶾ䓴䘬斄
Ὢˤ

嫃㌰⣏䵙 1. ⮶婾烉忻冯忻⭞
2. ˪侩⫸˫烉℞Ṣ℞㚠
3. ˪侩⫸˫烉忻␴ᶾ䓴奨
4. ˪侩⫸˫烉冒䃞␴₡ῤ⿅゛
5. ˪侩⫸˫烉䃉䁢␴㓧㱣⿅゛
6. ˪匲⫸˫␴˨滲䈑婾˩
7. ˨徵态忲˩␴冒䓙
8. ˪匲⫸˫䘬㓧㱣␴ΐ䎮奨

14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5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2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45%炷;ᾳṢ 1 䭯炻ℙ 8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20%炷 2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昛溻ㅱ烉˪侩⫸姣嬗⍲姽₡˫炷⊿Ṕ烉ᷕ厗㚠⯨炻1984⸜炸ˤ
 2. 昛溻ㅱ烉˪匲⫸Ṳ㲐Ṳ嬗˫炷⊿Ṕ烉ᷕ厗㚠⯨炻1983⸜炸ˤ
3. 昛溻ㅱˣ䘥⤂烉˪侩⫸姽⁛˫炷⋿Ṕ烉⋿Ṕ⣏⬠↢䇰䣦炻2001⸜炸ˤ
4. ∱䪹㔊烉˪匲⫸⒚⬠⍲℞㺼嬲˫炷⊿Ṕ烉ᷕ⚳䣦㚫䥹⬠↢䇰䣦炻1988
⸜炸ˤ
5. 䌳恎晬烉˪侩⫸䘬⒚⬠˫炷⎘⊿烉㜙⣏⚾㚠炻1988⸜炸ˤ
6. 䌳⌂烉˪匲⫸⒚⬠˫炷⊿Ṕ烉⊿Ṕ⣏⬠↢䇰䣦炻2004⸜炸ˤ
7. ⏛㰅懆烉˪侩匲⒚⬠䘬䎦ẋ㜸婾˫炷⎘⊿烉㔯㳍↢䇰䣦炻1998⸜炸ˤ
8. 堩ᾅ㕘烉˪侩⫸⒚⬠ᷳ娖慳冯慵⺢˫炷⎘⊿烉㔯㳍↢䇰䣦炻1991⸜炸ˤ
9. 檀㝷⚺烉˪匲⫸ℏᶫ䭯⿅゛䞼䨞˫炷⎘⊿烉㔯㳍↢䇰䣦炻1992⸜炸ˤ
10. ∱䤷⡆烉˪侩⫸⒚⬠㕘婾˫炷⎘⊿烉㜙⣏⚾㚠炻1999 ⸜炸ˤ

148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53
婚䦳⎵䧙 ᷕ⚳⒚⬠ III烉ἃ⭞⿅゛炷ᷕ㔯炸
 Chinese philosophy III: Buddhis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惏⮷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ἃ㔁䘬➢㛔㤪⾝ˤ
 2. ⮵⣏Ḁἃ㔁䘬ᷕ奨⬠ˣⓗ嬀⬠␴⤪Ἦ啷⿅゛㚱➢㛔䎮妋ˤ
3. 䝕妋ᷕ⚳ἃ㔁ᷣ天㳩㳦䘬⿅゛ˤ

枸㛇⬠佺ㆸ㝄 1. 妋慳⍇⥳ἃ㔁䘬➢㛔奨⾝ˤ
 2. 妋慳⍲↮㜸⣏Ḁᷕ奨⬠⍲ⓗ嬀⬠䘬➢㛔奨⾝ˤ
3. 㭼庫⍲姽₡ᷕ⚳ἃ⬠ᷕ⣑⎘ˣ厗♜⍲䥒⬿䘬㟠⽫⿅゛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䨞ἃ㔁䘬ᷣ天⿅゛⍲℞⁛ℍᷕ⚳⼴䘬䘤⯽␴㺼嬲ˤ忂忶ṳ䳡⍇
 ⥳ἃ㔁ˣ⣏Ḁἃ㔁媠㳩㳦炻ᷕ⚳㛔⛇⬿㳦⤪⣑⎘ˣ厗♜␴䥒⬿炻ἧ⎴⬠⮵
㕤ἃ㔁䘬➢㛔㤪⾝␴ᷕ⚳ἃ⬠䘬⿅゛␴䈡刚炻㚱㇨䝕妋␴㌴㎉ˤ

嫃㌰⣏䵙 1. ⮶婾
2. ⍇⥳ἃ㔁㤪婾
3. ἃ㔁⇅⁛␴㟤佑
4. ⣏Ḁᷕ奨⬠⍲℞䘤⯽
5. ⓗ嬀⬠␴⤪Ἦ啷⿅゛
6. 㘢柿␴⣑⎘⬿
7. 㱽啷␴厗♜⬿
8. ˪⡯䴻˫␴䥒⬿

14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5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2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45%炷;ᾳṢ 1 䭯炻ℙ 8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20%炷 2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㰅懆烉˪ᷕ⚳ἃ⬠䘬䎦ẋ娖慳˫炷⎘⊿烉㔯㳍↢䇰䣦炻1995⸜炸ˤ
 2. ⹾㖶㳣烉˪ᷕ⚳ἃ㔁⿅゛徘天˫炷⎘⊿烉⎘䀋⓮⊁⌘㚠棐炻2006⸜炸ˤ
3. 㣲よ⋿烉˪ἃ㔁⿅゛䘤⯽⎚婾˫䫔Ḵ䇰炷⎘⊿烉㜙⣏⚾㚠炻2008⸜炸ˤ
4. ⌘枮烉˪ᷕ⚳䥒⬿⎚˫炷ᶲ㴟烉ᶲ㴟㚠⸿炻1992⸜炸ˤ
5. ⏛㰅懆烉˪⌘⹎ἃ⬠䘬䎦ẋ娖慳˫炷⎘⊿烉㔯㳍↢䇰䣦炻1994⸜炸ˤ
6. ⏛㰅懆烉˪⣑⎘㘢柿䘬⽫曰⒚⬠˫炷⎘⊿烉⎘䀋⓮⊁⌘㚠棐炻1999⸜炸ˤ
7. ⏪㼪烉˪ᷕ⚳ἃ⬠㸸㳩䔍嫃˫炷⊿Ṕ烉ᷕ厗㚠⯨炻1979⸜炸ˤ
8. 㕡䩳⣑烉˪ᷕ⚳ἃ㔁⒚⬠天佑˫炷⊿Ṕ烉ᷕ⚳Ṣ㮹⣏⬠↢䇰䣦炻2002
⸜炸ˤ
9. 㸗䓐⼌烉˪㻊櫷ℑ㗱⋿⊿㛅ἃ㔁⎚˫炷⊿Ṕ烉ᷕ厗㚠⸿炻1983⸜炸ˤ
10. 䈇⬿ᶱ烉˪ἃ⿏冯凔劍˫炷⎘⊿烉冢䀋⬠䓇㚠⯨炻1977 ⸜炸ˤ

150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54
婚䦳⎵䧙 ➢䜋⬿㔁冯ᷕ⚳㔯⊾炷ᷕ㔯炸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ˣ㣲㔯ᾉ⌂⢓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ẋ彬Ṳ➢䜋⬿㔁⛐ᷕ⚳䘤⯽䘬㬟⎚ˤ
2. 䝕妋ᶵ⎴㗪㛇䘬➢䜋⬿㔁䘬⎬ᾳ朊䚠⍲℞冯₺⭞㔯⊾䚠堅䨩䘬⍇⚈ˤ
3. 娵嬀➢䜋⬿㔁⁛㔁⢓⤪ỽ婧␴ẍ军圵⎰俞₺ℑ⭞⿅゛ˤ
4. 䝕妋➢䜋⬿㔁⁛㔁⢓䘬㔯⫿ḳⶍ⍲℞⮵ᷕ⚳㔯⊾䘬⼙枧ˤ

枸㛇⬠佺ㆸ㝄 1. 傥⣈娵嬀⛐厗➢䜋⼺㇨朊⮵䘬⓷柴⍲℞⚆ㅱ䫾䔍ˤ
2. 傥⣈教嬨斄㕤➢䜋⬿㔁⛐厗㬟⎚䘬⍇⥳㔯䌣ˤ
3. 傥⣈妋慳ᷕ⚳₺⭞㔯⊾冯➢䜋⬿㔁㔁䎮傥⣈ㆾᶵ傥⣈婧␴䘬⍇⚈ˤ
4. 傥⣈⺢䩳㈡⇌⿅侫炻↮㜸䔞ẋℐ䎫⊾婆⠫ᶳᶵ⎴⬿㔁冯ᶵ⎴㔯⊾䘬ℙ
⬀⓷柴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嫃徘⽆Ⓒẋ㘗㔁ẍ彬䔞ẋ➢䜋㕘㔁䘬䘤⯽㬟䦳ˤ➢䜋⬿㔁ℍ厗㬟⎚
䚠䔞墯暄炻ᶵ⎴㗪㛇䘬➢䜋⬿㔁炻朊䚠ᶵ䚉䚠⎴ˤ㛔婚䦳⯌℞⻟婧➢䜋⬿
㔁冯₺⭞⒚⬠䚠堅䨩ᷳ⓷柴炻᷎妶婾⁛㔁⢓⤪ỽ≒≃婧␴Ḵ侭炻ᷫ军圵⎰
Ḵ侭ˤ

嫃㌰⣏䵙 1. ⮶婾烉“➢䜋⬿㔁”ỽ㗪⁛ℍᷕ⚳
2. Ⓒẋ㘗㔁⍲˪⣏䦎㘗㔁㳩埴ᷕ⚳䠹˫
3. ⃫ẋḇ慴⎗㹓㔁
4. 俞䧴㚫䘬ㆸ䩳⍲℞䞍嬀奨
5. ⣑ᷣ㔁⁛㔁⢓㜙ἮṆ㳚冯冯大⬠㜙㻠
6. 㶭⇅⛐厗⣑ᷣ㔁ᷳ䘤⯽冯䥖₨ᷳ䇕
7. 㕘㔁㔁⢓冯䫔Ḵ㫉大⬠㜙㻠
8. ˪俾䴻˫䘬ᷕ㔯侣嬗
9. 㘂㶭㔁㟰
10. 㮹⚳军ᷕ厗Ṣ㮹ℙ␴⚳㗪㛇➢䜋㔁ᷳ䘤⯽

15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䌳㱣⽫烉˪ᷕ⚳➢䜋㔁⎚䵙˫(楁㷗烉➢䜋㔁㔯喅↢䇰䣦炻1979 ⸜)
2. Latourette, Kenneth Scott,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London, 1929)

ᷣ天教嬨㛸㕁 1. 伭楁㜿烉˪Ⓒ⃫Ḵẋᷳ㘗㔁˫(楁㷗烉ᷕ⚳⬠䣦炻1966 ⸜)
2. 㰇㔯㻊烉˪ᷕ⚳⎌ẋ➢䜋㔁⍲攳⮩䋞⣒Ṣ烉㘗㔁炻⃫㛅䘬ḇ慴⎗㹓炻
ᷕ⚳䘬䋞⣒Ṣ˫(ᶲ㴟炻1982 ⸜)
3. 嫅␴侸(Jacques Gernet)叿炻俧㖯嬗灼˪ᷕ⚳冯➢䜋㔁烉ᷕ大㔯⊾䘬椾㫉
㑆㑲˫(⡆墄㛔) (ᶲ㴟炻2003
4. 㚡⡆⍳烉˪➢䜋㔁冯㖶㶭晃ᷕ⚳䣦㚫烉ᷕ大㔯⊾䘬婧怑冯堅㑆˫(⊿Ṕ烉
ἄ⭞↢䇰䣦炻2006 ⸜)
5. 㣲㢖⭴烉˪ᷕ⚳➢䜋㔁⎚˫(冢⊿烉冢䀋⓮⊁⌘㚠棐炻1968 ⸜)
6. .栏堆㮹烉˪ᷕ⚳冯伭楔㔁⺟斄Ὢ⎚䔍˫(⊿Ṕ烉㜙㕡↢䇰䣦炻2000 ⸜)
7. 悺㋗䑘烉˪大㕡⁛㔁⢓冯㘂㶭大⎚㜙㻠˫(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2007
⸜)
8. 恊䤷⡆炻㠩⭞湇烉˪Ḽ⋩⸜ẋᶱ冒忳≽䘬䞼䨞˫(楁㷗烉⺢忻䤆⬠昊炻
1996 ⸜)
9. Standaert, Nicholas ed.,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 1.
635-1800 (Leiden: Brill, 2001)
10. Tiedemann, R. G.,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 2, 1800-Present
(Leiden: Brill, 2009)

152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55
婚䦳⎵䧙 ᷕ⚳⬠埻⿅゛⎚ I (䦎㻊军昳Ⓒ)炷ᷕ㔯炸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Part I)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楖拎㥖⌂⢓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䦎㻊军昳Ⓒ㗪㛇⬠埻⿅㼖冯㓧㱣ˣ䣦㚫䘬斄Ὢˤ
 2. 䝕妋ℑ㻊㗪㛇䴻⬠䘤⯽䘬㕡⎹ˤ
3. 娵嬀櫷㗱㗪㛇⬠埻⿅゛䘬⍾⎹ˤ
4. 䝕妋ℕ㛅㗪㛇ᷕ⢾㔯⊾堅䨩ᷳᶳ䘬₺⬠䘬䘤⯽⼊ン⍲℞⮵Ⓒẋ₺⬠䘤
⯽䘬⼙枧ˤ

枸㛇⬠佺ㆸ㝄 1. 傥㊯昛℔⃫⇵ᶱᶾ䲨军℔⃫ℓᶾ䲨⎬ᾳ㗪㛇㓧㱣ˣ䣦㚫嬲怟⮵ᷕ⚳⬠
 埻⿅゛䘤⯽䘬⼙枧ˤ
2. ⮵ℑ㻊櫷㗱㗪㛇ᷣ天⿅゛⭞␴䴻⬠⭞䘬⬠埻ᷣ⻝␴ㆸ⯙㚱⃭↮䝕妋ˤ
3. 傥䝕妋⋿⊿㛅㗪㛇䴻⬠ᷕ䘬㟤佑ᷳ⬠ẍ⍲嗽㕤㔯⊾堅䨩㗪㛇₺⬠嶇℞
Ṿ⬠婒䘬⿅゛奺≃冯⍿⭡ˤ
4. 傥䝕妋Ⓒẋ₺⬠䘤⯽ẍ⍲ᷕⒸẍ⼴₺ˣ慳ˣ忻ᶱ⭞⬠婒⛐䔞㗪₺⬠ᶾ
䓴ᷕ㑼䔞䘬奺刚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嫃㌰䦎㻊军昳Ⓒ㗪㛇ᷕ⚳⬠埻⿅゛䘤⯽ᷳ嵐⊊ˤ


嫃㌰⣏䵙 1. 䎮゛冯䎦⮎烉䦎㻊ᷳ晃㓧㱣冯⬠埻⿅㼖䘬Ḻ≽斄Ὢ
2. 㻊⇅湫侩↹⎵ᷳ⬠
3. 䴻⬠ᷳㆸ䩳⍲℞冯㻊ẋ䣦㚫䘬斄Ὢ
4. 吋ẚ冺冯⎠楔怟䘬⿅゛
5. 㻊ẋ˪㖻˫⬠冯嬾䶗㔯⊾
6. ㎂晬冯∱⎹ˣ∱㫮䇞⫸䘬⿅゛
7. 㜙㻊ᷳ䴻⬠冯惕䌬ˣ䚏㢵ˣ哉怽(旬婾勲ⶆ⬠㳦)
8. “㴖厗”冯朑㕘烉⢷ὗ䌬ˣỽ㗷冯䌳⻤䘬⿅゛
9. ℕ㛅₺䴻佑䔷ᷕ䘬“㟤佑”ᷳ⬠
10. ℕ㛅㗪㛇䘬㔯⊾堅䨩冯⣟⢷婾䇕
11. ⫼䧶忼˪␐㖻㬋佑˫⍲Ⓒẋ₺⬠䘤⯽
12. 杻グˣ㛶侙冯₺ˣ忻ˣ慳ᶱ⭞⿅゛

15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奨灼˪ℑ㻊⿅゛⎚˫1-3 ⌟(⎘⊿灼⎘䀋⬠䓇㚠⯨炻1976-1985 ⸜)
2. 㸗䓐⼌灼˪櫷㗱䌬⬠婾䧧˫(⊿Ṕ烉Ṣ㮹↢䇰䣦炻1957 ⸜)

ᷣ天教嬨㛸㕁 1. ⼸⽑奨烉˪ᷕ⚳䴻⬠⎚䘬➢䢶˫(⎘⊿烉⎘䀋⬠䓇㚠⯨炻1982⸜)
 2. 慵㽌ὲ恶烉˪⍇⥳₺⭞⿅゛̩䴻⬠˫(㜙Ṕ烉ⱑ㲊㚠⸿炻1949⸜)
3. 㖍⍇⇑⚳灼˪㗍䥳℔伲⁛̯䞼䨞˫(㜙Ṕ烉∝㔯䣦炻1976⸜)
4. ᷕ㛹䐳ℓ䶐灼˪䶗⬠䞼䨞婾⎊˫(㜙Ṕ烉⸛㱛↢䇰䣦炻1993 ⸜)
5. 楖拎㥖灼˨婾哉怽䘬⬠埻⿅゛˩ 炻˪ᷕ⚳⒚⬠˫䫔16廗(1993⸜) 炻128-172
枩ˤ
6. 楖拎㥖灼˨“㟤佑”冯ℕ㛅˪␐㖻˫佑䔷⬠˩炻˪㕘Ṇ⬠⟙˫21⌟(2001
⸜)炻113-136枩ˤ
7. ⎱ⶅ⾈⣓烉˪ℕ㛅䱦䤆⎚䞼䨞 ˫(Ṕ悥烉⎴㚳䣦炻1984⸜)
8. Sarah A. Queen, From Chronicle to Can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9. Rudolf G. Wagner, Language, Ontology,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China
(Albany, 2003)
10. Charles Hartman, Han Yü and the Tang Search for Unity (Princeton, 1986)

154
ᷕ⚳㬟⎚㔯⊾
婚䦳䶐嘇 &+,1
婚䦳⎵䧙 ᷕ⚳⬠埻⿅゛⎚ɛ炷⬳ẋ军㶭ẋ炸炷ᷕ㔯炸
 &KLQHVHLQWHOOHFWXDOKLVWRU\ 3DUW,, 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 ᷳᶨ 炷†ᷣᾖ ņņ ġ †∗ᾖ ņ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昛㯠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1              ㇵ⎗ᾖ嬨㬌䥹
 †⶚䴻⬴ㆸ &+,1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䝕妋⬳ˣ⃫ˣ㖶ˣ㶭⬠埻䘤⯽䘬䈡溆烊
  䝕妋ᷣ天⬠埻㳦⇍䘬䎮婾␴ᶵ⎴⬠婒ᷳ攻䘬䔘⎴烊
 ㌴㎉⬳⇅军㶭㛓ᷣ天⬠埻㳩㳦䘬➢㛔屯㕁烊
 ㌴㎉⬠埻⿅゛⎚䞼䨞䘬ᷣ天㕡㱽ˤ



枸㛇⬠佺ㆸ㝄  梲ㆸ⮵⬠埻⿅゛⎚⓷柴䘬↮㜸␴娖慳傥≃烊
  梲ㆸ⮵忶⼨⬳ˣ⃫ˣ㖶ˣ㶭⬠埻⿅゛䞼䨞ㆸ㝄䘬彐嬀␴㈡⇌傥≃烊
 ℟⁁ἧ䓐⬠埻⿅゛⎚⎚㕁䘬傥≃烊
 ℟⁁䌐䩳⽆ḳ⬠埻⿅゛⎚䞼䨞䘬➢㛔傥≃ˤ


婚䦳䯉ṳ ⬳ˣ⃫ˣ㖶ˣ㶭㗗ᷕ⚳⬠埻⿅゛䘤⯽䘬慵天㗪㛇ˤ㛔婚䦳嫃㌰⬳ẋ军㶭ẋ
 ⬠埻⿅゛ᷳ䘤⯽嵐⊊炻⊭㊔₺⬠⛐澱⬳䘬澴冰烊瀲⬠䘬⼊ㆸ冯䘤⯽烊⋿⬳
⬠㳦ᷳ攻䘬⿅゛澏䇕烊潘⃫ᷳ晃瀲⬠⛐澱㕡䘬⁛㑕烊⃫₺䘬⬠埻⍾⎹冯⿅
゛⬠澽䘬㺼嬲烊㖶⇅㛙⬠⭀⬠⛘ỵ䘬䡢灅烊㖶ᷕ澼瀲⬠⎹⽫⬠䘬廱嬲烊㖶
㛓㶭⇅䘬䴻ᶾ⬠澽烊㶭ẋḦ▱侫㒂⬠䘬䘤⯽烊Ṳ㔯䴻⬠ᷳ《澴烊ẍ⍲㶭㛓
⬠埻䘬廱✳ˤ

嫃㌰⣏䵙  ₺ˣ慳ˣ忻⎰㳩冯₺⬠⛐澱⬳䘬澴冰烊
 ˬ⊿⬳Ḽ⫸˭䘬⬠婒烊
 䦳㛙䎮⬠䘬⼊ㆸ冯䘤⯽烊
 ⋿⬳䎮⬠⎬⬠㳦ᷳ攻䘬⿅゛澏䇕烊
 潘ˣ⃫ᷳ晃瀲⬠⛐澱㕡䘬⁛㑕烊
 ⃫₺䘬㱣⬠⍾⎹冯⿅゛⬠澽䘬㺼嬲烊
 㖶⇅㛙⬠⭀⬠⛘ỵ䘬䡢灅烊
 㖶ᷕ澼瀲⬠⎹⽫⬠䘬廱嬲烊
 㖶㛓㶭⇅䘬䴻ᶾ⬠澽烊
 㶭ẋḦ▱侫㒂⬠䘬⼊ㆸ冯䘤⯽烊
 㘂㶭Ṳ㔯䴻⬠䘬《澴烊
 㶭㛓⬠埻䘬廱✳ˤ


15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临姽㟠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侫娎   †ℑ⮷㗪⓷䫼⌟ †℞Ṿ
℞Ṿ      † 
婚㛔  拊䧮烉˪⬳㖶䎮⬠㤪徘˫ˤ冢䀋烉冢䀋⬠䓇㚠⯨炻ˤ
 %RO3HWHU.NeoఆConfucianism in History. &DPEULGJH+DUYDUG
8QLYHUVLW\$VLD&HQWHU
ᷣ天教嬨㛸㕁  ἁ劙㗪烉˪⬳㖶䎮⬠冯㓧㱣㔯⊾˫ˤ冢⊿烉⃩㘐㔯⊾⮎㤕偉ấ㚱旸℔
 ⎠炻ˤ
 ἁ劙㗪烉˪㛙䅡䘬㬟⎚ᶾ䓴˫ˤ冢⊿烉⃩㘐㔯⊾⮎㤕偉ấ㚱旸℔⎠炻
ˤ
 䦎▱ㆧ烉˪䌳春㖶˫ˤ⊿Ṕ烉ᶱ倗㚠⸿炻ˤ
 昛Ἦ烉˪⬳⃫㖶⒚⬠⎚㔁䦳˫ˤ⊿Ṕ烉ᶱ倗㚠⸿炻ˤ
 昛㥖㌟烉˪⬳㖶䎮⬠ᷳ㤪⾝冯㬟⎚˫ˤ冢⊿烉ᷕ⣖䞼䨞昊ᷕ⚳㔯⒚䞼
䨞㇨䯴⁁嗽炻ˤ
 唕┇ㄞ烉˪⃫ẋ䘬㕷佌㔯⊾冯䥹冱˫ˤ冢⊿烉倗䴻↢䇰ḳ㤕偉ấ㚱旸
℔⎠炻ˤ
 拊㕘䣾炷叿炸炻揀㚰ⰹ䫱炷䶐炸烉˪ᷕ⚳⿅゛⎚嫃佑˫ˤ冢⊿烉冢⣏
↢䇰䣦炻ˤ
 (OPDQ%HQMDPLQ$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HUNHOH\8QLYRI
&DOLIRUQLD3UHVV
 (OPDQ%HQMDPLQ$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DPEULGJH+DUYDUG
8QLYHUVLW\3UHVV
 .HHQDQ%DUU\&NeoఆConfucian SelfఆCultivation.+RQROXOX8QLYHUVLW\RI
+DZDL¶L3UHVV







156
ᷕ⚳㬟⎚㔯⊾
婚䦳䶐嘇 &+,1
婚䦳⎵䧙 ᷕ⚳⎚⬠⎚炷ᷕ㔯炸
 +LVWRU\RI&KLQHVHKLVWRULRJUDSK\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 ᷳᶨ 炷†ᷣᾖ ņņ ġ †∗ᾖ ņ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昛㯠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1              ㇵ⎗ᾖ嬨㬌䥹
 †⶚䴻⬴ㆸ &+,1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䝕妋ᷕ⚳⁛䴙⎚⬠䘬䈡溆烊
  䝕妋ᷕ⚳⎚㚠橼ἳˣ个ᾖ㕡㱽␴冯ᷳ䚠斄䘬⎚⬠䎮婾烊
 ㌴㎉ᷕ⚳⎚⬠⎚䞼䨞䘬➢㛔屯㕁烊
 ㌴㎉ᷕ⚳⎚⬠⎚䞼䨞䘬ᷣ天㕡㱽ˤ



枸㛇⬠佺ㆸ㝄  梲ㆸ⮵ᷕ⚳⁛䴙⎚⬠⓷柴䘬↮㜸␴娖慳傥≃烊
  梲ㆸ⮵忶⼨ᷕ⚳⎚⬠⎚䞼䨞ㆸ㝄䘬彐嬀␴㈡⇌傥≃烊
 ℟⁁ἧ䓐ᷕ⚳⎚⬠䞼䨞⎚㕁䘬傥≃烊
 ℟⁁䌐䩳⽆ḳᷕ⚳⎚⬠⎚䞼䨞䘬➢㛔傥≃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嫃㌰⁛䴙ᷕ⚳⎚⬠䘬ℏ⭡冯䈡溆ˣ⎚⬠䘬崟㸸ˣ⎚㚠䘬橼塩␴瀞⇍ˣ
 姕灺ᾖ⎚䘬⇞灏⍲䴙㱣侭⮵⎚⬠䘤⯽䘬⼙枧ˤ

嫃㌰⣏䵙  ⎚⬠㤪⾝冯⎚⬠⎚䘬䞼䨞⮵尉␴㕡㱽烊
 ᷕ⚳⎚⬠䘬崟㸸烊
 ᷕ⚳⎚⬠⁛䴙䘬䡢䩳烊
 ᷕ⚳Ṣ䘬㬟⎚奨⾝⍲⎚⬠䎮⾝烊
 ᷕ⚳⎚悐ᷳ⼊ㆸ烊
 ˬ㬋⎚˭䲣嬄䘬↢䎦⍲℞冯ˬ㬋䴙婾˭䘬斄Ὢ烊
 ⎚⭀冯⎚棐⇞⹎䘬㸸㳩␴䘤⯽烊
 ᷕ⚳䘬⭀ᾖ⎚⁛䴙烊
 ᷕ⚳⎚㚠䘬橼ἳ烊
 ∱䞍⸦䘬⎚⬠䎮婾烊
 䪈⬠婈䘬⎚⬠䎮婾烊
 ⽆ℐ䎫夾慶ᶳ䚳ᷕ⚳役䔞ẋ⎚⬠䘬䘤⯽ˤ






15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临姽㟠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侫娎   †ℑ⮷㗪⓷䫼⌟ †℞Ṿ
℞Ṿ      † 
婚㛔  慹㭻溣烉˪ᷕ⚳⎚⬠⎚˫ˤ⋿Ṕ烉⋿Ṕ⣏⬠↢䇰䣦炻ˤ
 1J2QဨFKR 4(GZDUG:DQJ Mirroring the Past. +RQROXOX8QLYHUVLW\
RI+DZDLL3UHVV
ᷣ天教嬨㛸㕁  䌳㯶㢖烉˪役ẋᷕ⚳䘬⎚⭞冯⎚⬠˫ˤᶲ㴟烉⽑㖎⣏⬠↢䇰䣦炻ˤ
  ╔㱣⾈烉˪ᷕ⚳⎚⬠⎚˫ˤ⊿Ṕ烉ᷕ⚳Ṣ㮹⣏⬠↢䇰䣦炻ˤ
 湫ὲ‹烉˪₺⭞⿅゛冯ᷕ⚳㬟⎚⿅䵕˫ˤ冢⊿烉⚳䩳冢䀋⣏⬠↢䇰ᷕ
⽫炻ˤ
 暟⭞樍烉˪ᷕ⎌⎚⬠奨⾝⎚˫ˤ㕘⊿烉剙㛐嗕㔯⊾↢䇰䣦炻ˤ
 拊䧮烉˪ᷕ⚳⎚⬠⎵叿˫ˤ冢⊿烉ᶱ㮹㚠⯨炻ˤ
 嫅屜⬱烉˪ᷕ⚳⎚⬠⎚˫ˤ㬎㖴烉㬎㻊⣏⬠↢䇰䣦炻ˤ
 伭⽿䓘烉˪䴻℠㶉↢ᷳ⼴烉 ᶾ䲨ᷕ⚳⎚⬠䘬廱嬲冯⺞临˫ˤ⊿Ṕ烉
ᶱ倗㚠⸿炻ˤ
 6FKDEHUJ'DYLGA Patterned Past. &DPEULGJH+DUYDUG8QLYHUVLW\$VLD
&HQWHU
 6FKPLGWဨ*OLQW]HUHWDOHistorical Truth,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Ideology. /HLGHQ%ULOO
 7ZLWFKHWW'HQLV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DPEULGJH&DPEULGJH8QLYHUVLW\3UHVV







158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64
婚䦳⎵䧙 ᷕ⚳⿏㔯⊾⎚炷ᷕ㔯炸
 Chinese eroticism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㣲㯠⬱⌂⢓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㔯⊾㗗䣦㚫⎚ᶲ慵天䘬ᶨ枩
 2. ⁛䴙ᷕ⚳䘬⿏奨⾝␴䛇⮎ね㱩
3. ⤛⿏"⛘ỵ"⓷柴⍲℞䛇䚠
4. ⁛䴙㇧ᷕ埻ˣ⼴㇧ᷕ埻(⭮啷㬉╄⣑)␴⌘⹎⿏≃㳦䘬斄Ὢ

枸㛇⬠佺ㆸ㝄 1. Ḯ妋ᷕ⚳Ṣ䘬⿏㔯⊾冯₺⬠ˣ䴻㾇ˣ䥹㈨␴橼做䘤⯽䘬㴰攟㚱⭮↯斄
 Ὢ
2. 䞗㬋㘖伭ᶾ䓴⮵㬟ẋ⿏㔯⊾䘬ῷῂ夾奺
3. ⊦≺㬟ẋ⿏㔯⊾㰱䧵㛒夳䘬⎚⮎廒⹻
4. 㒜⣏ᷕ⚳冯℞Ṿ㫸Ṇ⎌㔯㖶(伭楔⍲⌘⹎)⿏㔯⊾᷎⬀␴㭼庫䘬夾慶

婚䦳䯉ṳ 㛔婚䦳㔁㌰䭬⚵⮯㵝央ᶲ⎌军㘂㶭炻⛐侫⎌ˣ䴻䯵ˣ⮷婒ˣ⿏☐冯㗍⭖䫱
 屯㕁ℏ⢾戌㰰晙䣽炻㖐天⛐㍊妶⁛䴙ᷕ⚳⮵ℑ⿏攻䘬䤩⽴炻᷎忂忶⼨㖼堐
朊ᾅ⬰䘬忻⽟奨㍑味ᶳ炻㕤ᶵ⎴㗪ẋ冯ᶵ⎴䣦㚫㔯⊾嬲怟䘬側⼴炻㏄⮳␴
㎕攳ᷕ⚳Ṣ䤆䦀朊䲿ᶳ炻⮵⿏ッ䘬䛇⮎ン⹎ˤ

嫃㌰⣏䵙 1. ⮶婾
2. 㚱斄⃰䦎⿏㔯⊾䘬┇䣢
3. 䦎㻊㛇攻䘬⿏㔯⊾
4. 㻊㗱军⋿⊿㛅㗪㛇䘬䔘嬲
5. 昳Ⓒℑẋ桐὿䘬ᾅ⬰冯攳㓦
6. ⬳⃫攻䘬⎎栆䔘嬲冯⼙枧
7. 㖶㶭ℑẋ䘬⿏⡻㈹冯⍵≽
8. 㖶㶭⨎⤛䘬⬰䭨␴屆䭨奨⾝
9. ⁛䴙ᷕ⚳⨎⤛䘬䣦㚫⛘ỵ
10. 㚱斄ᷕ⚳㬟ẋ"⎴⿏ㆨ"䘬㍊妶

15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5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50%炷;⮶ᾖ 5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Michel Beurdeley: The clouds and the rain : the art of love in China
 ( London : H. Hammond & Co.,
2. 1969) from the Han to the Ch'ing dynasty, B.C. 206-A.D. 1644 (HK:1987?)
3. "": Chinese Erotic Art(Rutland, Vt. : C. E. Tuttle Co., 1969)
4. Robert Hans van Gulik : Erotic colour prints of the Ming period : with an
essay on Chinese sex life
5. from the Han to the Ch'ing dynasty, B.C. 206-A.D. 1644 (HK:1987?)
6. ⮷㖶晬烉˪ᷕ⚳⎴⿏ッ⎚抬˫(楁㷗烉䰱䲭ᶱ奺↢䇰䣦炻1983)
7. ⏛⬀⬀烉˪㖶㶭䣦㚫⿏ッ桐㯋˫(⊿Ṕ 烉Ṣ㮹㔯⬠↢䇰䣦炻 2000)
8. Robert Hans van Gulik :Sexual life in ancient China :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Chinese sex and
9. society from ca. 1500 B.C. till 1644 A.D. (Leiden ; Boston, MA : Brill,
2003)
10. CC Wu : Homoerotic sensibil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ondon :
RoutledgeCurzon, 2004)

160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66
課程名稱 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中文)
History educ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許振興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探究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方法與途徑。
2. 知悉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研究狀況。
3. 了解百年來中國與香港的歷史教育特色。
4. 探求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互動關係。

預期學習成果 1. 具備探究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能力。
2. 掌握當前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研究狀況。
3. 了解百年來中國與香港的歷史教育特色。
4. 體會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互動關係。

課程簡介 本課程包括“概論”與“專論”兩部分:
1. “概論”部份著重介紹歷史教育的特色、價值、方法與途徑,歷史教育與
中國文化的關係,“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研究價值與研究成果。
2. “專論”部份則以歷史教育在中國與香港的發展為本,就中國文化對歷史
教育的目標、內容、形式與功能產生的影響作專題探討,藉以考察歷史教
育與中國文化在政治、社會、文化諸層面產生的互動關係。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研究
3. 歷史教育的特色與價值
4. 歷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5. 歷史教育與歷史研究的關係
6. 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7. 歷史教育在中國的發展
8. 中國百年來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9. 香港百年來的歷史教育
10. 香港百年來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11. 結語

16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40 % 大課 %)
書面報告 10%(個人 1 篇,共 2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白壽彝撰:《歷史教育和史學遺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
2. 寧裕先, 熊守清, 胡任敏主編:《歷史教育方法論》,桂林:廣西師範
大學出版社,1992 年。
3. 葉小兵、姬秉新、李稚勇等撰:《歷史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4 年。
4. 李良玉撰:《中国古代歷史教育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5. 羅永生主編:《二十一世紀華人地區的歷史教育》,香港:香港樹仁
大學,2011 年。
6. 李稚勇、周仕德、陳新民撰:《中外歷史教育比較研究》,長春:長
春出版社,2012 年。
7. 周靖主編:《百年中國歷史教育箴言集萃》,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
2012 年。
8. 尤學工撰:《20 世紀中國歷史教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14 年。
9. E. Vickers (ed.): Histor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ast Asia, NY:
Routledge, 2005.
10. F. Kan: Hong Kong's Chinese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1945, HK: HKU
Press, 2007.

162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68
婚䦳⎵䧙 ᷕ大㔯⊾Ṍ㳩⎚炷ᷕ㔯炸
 History of China-West cultural exchang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ℐ㕡ỵ侫⮇ᷕ大㔯⊾Ṍ㳩ᷕ橼䎦↢䘬䔘岒⿏␴ℤ⭡⿏
 2. ⮵ᷕ大Ṍ㳩⎚䞼䨞柀➇䘬慵天䎮婾忚埴㈡⇌⺷䘬姽₡

枸㛇⬠佺ㆸ㝄 1. ⽆ℐ䎫⊾婆⠫Ḯ妋ᷕ⚳䣦㚫ˣ㔯⊾䘬䘤⯽
 2. 䘤⯽嶐⬠䥹ˣ⣂⃫⊾䘬䞼䨞夾奺
3. ㍸檀↮㜸㬟⎚㔯⊾ᾳ㟰䘬⮓ἄ傥≃␴㈨ⶏ

婚䦳䯉ṳ 㛔婚㍊妶⽆Ⓒ炷7 ᶾ䲨炸军㘂㶭炷19 ᶾ䲨炸ᷕ⚳冯大㕡⛐㔯⊾柀➇䘬㍍妠


 冯Ṍ㳩ˤℏ⭡㴱⍲⬿㔁ˣ⒚⬠ˣΐ䎮ˣ喅埻ˣ䥹㈨䫱㕡朊䘬℠✳ᾳ㟰炻ἧ
⬠䓇㶙ℍ⿅侫ᷕ大㔯⊾Ṍ㳩ᷕ橼䎦↢䘬䔘岒⿏␴ℤ⭡⿏炻⍲ᷕ⚳Ṣ䘬㔯⊾
幓ấ⛐ᶵ⎴㬟⎚婆⠫ᷕ䘬廱嬲冯⺞临ˤ℞攻Ṏṳ䳡䚠斄䘬㕡㱽婾炻㖐⛐⻟
婧䵄⎰ˣ⣂⃫䘬䞼䨞夾奺炻崭崲ẍ⼨㫸㳚ᷕ⽫奨␴ᷕ⚳ᷕ⽫奨䘬⯨旸ˤ䦳
ẍ⮰柴嫃妋␴妶婾䁢ᷣ炻᷎庼ẍ夾⁷屯㕁⍲婚⢾⍫奨侫⮇ˤ

嫃㌰⣏䵙 1. ⮶ 婾烉ᷕ⚳䘬⣑ᶳ奨冯大㕡䘬ᷕ⚳⼊尉
2. ⮰柴ᶨ烉⣏䦎㘗㔁冯Ⓒẋ䘬大➇傉桐
3. ⮰柴Ḵ烉楔⎗㲊伭䘬⁛⣯㜙㕡ᷳ㕭
4. ⮰柴ᶱ烉惕␴䘬“大㲳”冯⒍ΐⶫ䘬“⌘⹎”
5. ⮰柴⚃烉俞䧴㚫⢓冯㖶㶭ᷳ晃ᷕ大㔯⊾Ṍ㳩
6. ⮰柴Ḽ烉㶭⭖大㲳桐冯㫸㳚ᷕ⚳䅙
7. ⮰柴ℕ烉┇呁忳≽ˣ㻊⬠冯ᷕ⚳₺⭞⿅゛
8. ⮰柴ᶫ烉㖑㛇㕭㫸䘬ᷕ⚳Ṣ
9. ⮰柴ℓ烉楁㷗冯㘂㶭大⬠㜙㻠
10. ⮰柴ḅ烉㲳Ṣ㲳㔁冯㘂㶭㮹攻䣦㚫
11. ⮰柴⋩烉ᷕ大㕘倆䔓⟙ᷕ䘬㔯⊾⮵夾

16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5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Ṿ
⍫奨⌂䈑棐 㭷㫉 2 ⮷㗪炻ℙ 1 㫉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婚➪妶婾 10%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㕡尒烉˪ᷕ大Ṍ忂⎚˫炷攟㱁烉ⱛ渻㚠䣦炻1987⸜炸
 2. Mungello, David E.,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MD: Rowman)

164
ᷕ⚳㬟⎚㔯⊾
婚䦳䶐嘇 &+,1 2269
婚䦳⎵䧙 㖶㶭㖻ẋ⎚炷ᷕ㔯炸
 +LVWRU\RIWKH0LQJ4LQJWUDQVLWLRQ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 ᷳᶨ 炷†ᷣᾖ ņņ ġ †∗ᾖ ņ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新老師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1              ㇵ⎗ᾖ嬨㬌䥹
 †⶚䴻⬴ㆸ &+,1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䝕妋㖶㶭㖻ẋ⛐ᷕ⚳㬟⎚䘤⯽ᶲ䘬慵天⿏烊
  䝕妋㖶㶭㖻ẋ㗪㛇慵⣏⎚ḳ䘬Ἦ漵⍣傰烊
 ㌴㎉㖶㶭㖻ẋ⎚䘬➢㛔⎚㕁烊
 ㌴㎉㖶㶭㖻ẋ⎚䞼䨞䘬ᷣ天㕡㱽ˤ


枸㛇⬠佺ㆸ㝄  梲ㆸ⮵㖶㶭㖻ẋ⎚⓷柴䘬↮㜸␴娖慳傥≃烊
  梲ㆸ⮵忶⼨㖶㶭㖻ẋ⎚䞼䨞ㆸ㝄䘬彐嬀␴㈡⇌傥≃烊
 ℟⁁ἧ䓐㖶㶭⎚⎚㕁䘬傥≃烊
 ℟⁁䌐䩳⽆ḳ㖶㶭㖻ẋ⎚䞼䨞䘬➢㛔傥≃ˤ

婚䦳䯉ṳ 㖶㶭ᷳ晃炻㗗ᷕ⚳⽆⁛䴙䣦㚫⎹役ẋ䣦㚫廱✳䘬嬲朑㗪㛇炻ḇ㗗ᷕ⚳㬟⎚
 ᶲ㚨⼴ᶨᾳ䌳㛅㚜㚧ˣ㻊Ṣ⬴ℐ䁢⢾㕷⼩㚵䘬㗪ẋˤ㖶ᷕ叱ẍἮ炻䘤⯽彭
忇䘬ⶍ⓮㤕␴⭴⹞⤊厗䘬❶ⶪ䓇㳣炻ᶵ╖ⷞἮ䣦㚫廱嬲炻ḇἧṢᾹ䘬⿅゛
嬲⼿⣂⃫攳㓦炻ᶵ⮹⁛䴙奨⾝Ṏ⚈㬌侴⍿⇘⇵㇨㛒㚱䘬㊹㇘ˤ㓡㛅㎃ẋ昌
Ḯ ㆸˬ⣑ⳑ⛘妋˭䘬㓧㱣≽䚒⢾炻Ṏ≽㎾Ḯ㖶Ṣ夾䁢䎮㇨䔞䃞䘬⣟⢷␴
⾈⏃ᾉ⾝炻従ἧ幓嗽㖻ẋ䘬Ṣ炻ᶵ⼿ᶵ慵㕘⮑夾㖊㚱䘬₡ῤ奨炻䁢㕘䓇㳣
⎎媨⬱幓䩳␥䘬ὅ㒂ˤ㛔婚䦳⮯⇾㜸Ὣἧ㖶ˣ㶭瀮ẋ䘬㶙Ⰼ⍇⚈炻㍊䨞㓧
㱣ᶲ䘬∯嬲炻⮵䣦㚫␴㔯⊾濆㕡朊ⷞ潻䘬堅㑲炻忚侴妶澏㕤忁㭝㗪攻炻㛅
慶ᷳ攻⤪ỽ慵㥳⢓Ṣ屔ả␴㔯⊾娵⎴䫱䣦㚫娙婆ˤ
嫃㌰⣏䵙  ℐ䎫夾慶ᶳ䘬⋩ᶫᶾ䲨ᷕ⚳烊
 㘂㖶䘬㓧ˣ䴻䘤⯽冯䣦㚫⌙㨇烊
 ⣑䀥忋⸜ᶳ䘬㮹嬲冯≽Ḫ烊
 ˬ⣑ⳑ⛘妋˭䘬㖶ˣ㶭溶朑∯嬲烊
 Ⰺ㇘Ⰺ㓿䘬⋿㖶炷ဨ炸㈿㶭忳≽烊
 㓡㛅㎃ẋ⍲䔘㕷䴙㱣ᶳ䘬㓧㱣娵⎴烊
 㶭㛅䴙㱣⎰㱽⛘ỵ䘬䡢䩳烊
 ˬ䓐⢷嬲⣟˭冯䔘㕷䴙㱣ᶳ䘬㔯⊾㈧⁛烊
 ˬ⣑ᶳ䁢ᷣ炻⏃䁢⭊˭冯ˬᶨ⥻ᷳ⾈˭䘬䞃䚦烊
 ˬ䓇㬣˭ˣˬ↢嗽˭冯⢓Ṣ⛐㖻ẋᶳ⮵冒幓䣦㚫屔ả䘬⍵⿅烊
 ⽆䷙㫚⇘䴻ᶾ䘬廱嬲烉㖶㛓ˣ㶭⇅⢓Ṣ䘬䴻ᶾね㆟烊
 㶭㛅⇵㛇⮵⋿㖶⎚䘬姀ㅞ␴㚠⮓ˤ


16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临姽㟠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侫娎   †ℑ⮷㗪⓷䫼⌟ †℞Ṿ
℞Ṿ      † 
婚㛔  栏婈烉˪⋿㖶⎚˫ˤ⊿Ṕ烉ᷕ⚳曺⸜↢䇰䣦炻ˤ
 :DNHPDQ)UHGHULF(-UThe Great Enterprise. %HUNHOH\8QLYHUVLW\RI
&DOLIRUQLD3UHVV
ᷣ天教嬨㛸㕁  ỽⅈ⼒烉˪䓇冯㬣烉㖶⬋⢓⣏⣓䘬㈱㑯˫ˤ冢⊿烉倗䴻↢䇰ḳ㤕㚱旸
 ℔⎠炻ˤ
 ⬓㔯列烉˪ ⸜ᷕ⚳䣦㚫⣏暯䚒˫ˤ⋿Ṕ烉㰇喯㔁做↢䇰䣦炻ˤ
 欂⬷Ṗ烉˪䞍嬀冯㓹ᶾ烉㖶㶭ᷳ晃䴻ᶾᷳ⬠䞼䨞˫ˤ⊿Ṕ烉⊿Ṕ⣏⬠
↢䇰䣦炻ˤ
 嵁⚺烉˪㖶㶭ᷳ晃⢓⣏⣓䞼䨞˫炷䫔Ḵ䇰炸ˤ⊿Ṕ烉⊿Ṕ⣏⬠↢䇰䣦炻
ˤ
 㦲㧡⽿烉˪㘂㖶⣏嬲⯨˫ˤ⊿Ṕ烉ᷕ厗㚠⯨炻ˤ
 嫅㬋⃱烉˪㶭⇅娑㔯冯⢓ṢṌ忲侫˫ˤ⋿Ṕ烉⋿Ṕ⣏⬠↢䇰䣦炻ˤ
 嫅⚳㤐烉˪⡆妪㘂㖶⎚䯵侫˫ˤ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ˤ
 %URRN7LPRWK\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HUNHOH\8QLYHUVLW\RI
&DOLIRUQLD3UHVV炻
 6WUXYH/\QQ$HGThe Qing Formation in World-Historical Time.
&DPEULGJH0DVV+DUYDUG8QLYHUVLW\$VLD&HQWHU
 6WUXYH/\QQ$HGTemporality, and Imperial Transition: East Asia from
Ming to Qing. +RQROXOX$VVRFLDWLRQIRU$VLDQ6WXGLHVDQG8QLYHUVLW\RI
+DZDL
L3UHVV







166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72
婚䦳⎵䧙 ᷕ⚳⬠㟉㔁做⎚炷ᷕ㔯炸
Schoo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姙㋗冰⌂⢓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䨞ᷕ⚳⬠㟉㔁做⎚䘬㕡㱽冯徼⼹ˤ
2. 䞍〱ᷕ⚳⬠㟉㔁做⎚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㟉㔁做䘬䘤⯽䈡刚ˤ
4. ㍊㯪ᷕ⚳⬠㟉㔁做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䨞ᷕ⚳⬠㟉㔁做⎚䘬傥≃ˤ
2. ㌴㎉䔞⇵ᷕ⚳⬠㟉㔁做⎚䘬䞼䨞䉨㱩ˤ
3. Ḯ妋ᷕ⚳⬠㟉㔁做䘬䘤⯽䈡刚ˤ
4. 䎮妋ᷕ⚳⬠㟉㔁做䘤⯽冯㗪ẋ䘬Ḻ≽斄Ὢ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㤪婾”冯“⮰婾”ℑ悐↮ˤ
“㤪婾”悐ấ叿慵ṳ䳡ᷕ⚳㬟ẋ⬠㟉㔁做䘬䘤⯽㤪㱩ˣ䞼䨞₡ῤ冯⬠侭䘬䚠
斄䞼䨞ㆸ㝄ˤ
“⮰婾”悐ấ⇯ẍᷕ⚳㬟ẋ⬠㟉㔁做䘬䘤⯽䈡刚䁢㛔炻↮⇍⯙ᶵ⎴㗪㛇ˣᶵ
⎴栆⇍⭀䥩⬠㟉㔁做䘬㔁做䚖㧁ˣℏ⭡ˣ⼊⺷冯≇傥ἄ⮰柴㍊妶炻啱ẍ侫
⮇⬠㟉㔁做冯ᷕ⚳㓧㱣ˣ䣦㚫ˣ䴻㾇ˣ㔯⊾媠Ⰼ朊䘬䧖䧖Ḻ≽斄Ὢˤ

嫃㌰⣏䵙 1. ⮶婾
2. ᷕ⚳⬠㟉㔁做⎚䞼䨞㤪婾
3. ᷕ⚳㬟ẋ⭀⬠䘬㺼忚
4. ᷕ⚳㬟ẋ䥩⬠䘬䘤⯽
5. ᷕ⚳㬟ẋ㔁㛸䘬䈡刚
6. 㘂㶭ẍἮᷕ⚳䘬⬠㟉㔁做
7. 㘂㶭ẍἮᷕ⚳⬠㟉㔁做䘬㔁㛸
8. 㘂㶭ẍἮ楁㷗䘬⬠㟉㔁做
9. 㘂㶭ẍἮ楁㷗⬠㟉㔁做䘬㔁㛸
10. ⬠㟉㔁做冯Ṣㇵ➡做䘬斄Ὢ
11. 䳸婆

16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慹㜿䤍ᷣ䶐烉˪20 ᶾ䲨ᷕ⚳㔁做⬠䥹䘬䘤⯽冯⍵⿅˫炻ᶲ㴟烉ᶲ㴟㔁


做↢䇰䣦炻2000 ⸜ˤ
2. 惕慹㳚ˣ䝧叮⣶㑘烉˪ᷕ⚳㔁做⬠䘦⸜˫炻⊿Ṕ烉㔁做䥹⬠↢䇰䣦炻
2002 ⸜ˤ
3. 堩⼩㑘烉˪⬠㟉⽿˫炻ᶲ㴟烉ᶲ㴟Ṣ㮹↢䇰䣦炻1998 ⸜ˤ
4. 㛶⻀䤢㑘烉˪⬠ẍ䁢⶙ : ⁛䴙ᷕ⚳䘬㔁做˫炻楁㷗烉ᷕ㔯⣏⬠↢䇰䣦炻
2012 ⸜ˤ
5. 㛶⚳懆ˣ䌳䁛䄏䷥ᷣ䶐烉˪ᷕ⚳㔁做⇞⹎忂⎚˫炻㾇⋿烉Ⱉ㜙㔁做↢
䇰䣦炻2000 ⸜ˤ
6. ᶩ护ᷣ䶐烉˪㬟⎚㕡榧冯䎦⮎ᷳ攻烉ᷕ⚳㔁做⁛䴙䘬䎮婾㍊䳊˫炻⊿
Ṕ烉㔁做䥹⬠↢䇰䣦炻2002 ⸜ˤ
7. 㕡榧ˣ䄲岊⏃ᷣ䶐烉˪楁㷗㔁做⎚˫炻攟㱁烉㷾⋿Ṣ㮹↢䇰䣦炻2010
⸜ˤ
8. Thomas H.C. Lee: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Leiden: Brill, 2000.
9. A. Sweeting :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1841 to 1941, Hong Kong :
HKU Press, 1990.
10. A. Sweeting : Education in Hong Kong, 1941 to 2001, Hong Kong : HKU
Press, 2004.

168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73
婚䦳⎵䧙 ᷕ⚳䣦㚫䴻㾇⎚炷ᷕ㔯炸
 Socio-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þ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新老師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妶⁛䴙ᷕ⚳彚㤕ˣㇳⶍ㤕ˣ⓮㤕䫱䘬䘤⯽
 2. 娵嬀㍊䨞ᷕ⚳䣦㚫䴻㾇⎚䘬㕡㱽冯徼⼹
3. ➡梲䞼佺ᷕ⚳䣦㚫䴻㾇⎚䘬冰嵋

枸㛇⬠佺ㆸ㝄 1. 娵嬀ᷕ⚳䣦㚫䴻㾇⎚䘬䘤⯽㤪㱩
 2. ㌴㎉㍊䨞ᷕ⚳䣦㚫䴻㾇⎚䘬㕡㱽冯徼⼹
3. ⮵䞼佺ᷕ⚳䣦㚫䴻㾇⎚デ冰嵋

婚䦳䯉ṳ 㛔婚䦳⊭㊔ˬ⮶婾˭⍲ˬ⮰柴˭悐↮ˤˬ⮶婾˭悐↮ṳ䳡ᷕ⚳䣦㚫䴻㾇⎚
 䘬䞼䨞㤪㱩⍲➢㛔屯㕁ˤˬ⮰柴˭悐↮⇯⯙叿䓇䓊ˣṢ⎋ˣ⭞㕷ˣ⛘➇䣦
㚫䫱慵天婚柴ἄ㶙ℍ㍊妶ˤ

嫃㌰⣏䵙 1. ⮶婾
2. ⛘➇冯䣦㚫䴻㾇
3. 彚㤕䘬䘤⯽冯䈡溆
4. ㇳⶍ㤕䘬䘤⯽冯䈡溆
5. ⓮㤕䘬䘤⯽冯䈡溆
6. ⁛䴙ᷕ⚳䘬㴰屣㔯⊾
7. ⁛䴙ᷕ⚳䘬Ṣ⎋㴰攟
8. 冒䃞䀥⭛冯䣦㚫䴻㾇
9. ䷥䳸

16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䴻㾇忂⎚˫炷⊿Ṕ灼ᷕ⚳䣦㚫䥹⬠↢䇰䣦炻2015⸜炸
 2. ˪ᷕ⚳屯㛔ᷣ佑䘤⯽⎚炷䫔ᶨ⌟炸˫炷⊿Ṕ灼Ṣ㮹↢䇰䣦炻2003⸜炸
3. ˪⣂夾奺䚳㰇⋿䴻㾇⎚炷1250炼1850炸˫炷⊿Ṕ灼䓇㳣Ʉ嬨㚠Ʉ㕘䞍
ᶱ倗㚠⸿炻2003⸜炸
4. ˪⬳ẋ㰇⋿䳴㶰⎚̯䞼䨞˫炷㜙Ṕ灼㰚⎌㚠昊炻2001⸜炸
5. ˪㖶㶭ẍἮ䘬悱㛹䣦㚫䴻㾇嬲怟˫炷⊿Ṕ灼㱽⼳↢䇰䣦炻2014⸜炸
6. ˪⑩␛⤊厗灼㘂㖶䘬㴰屣䣦㚫冯⢓⣏⣓˫炷⊿Ṕ灼ᷕ厗㚠⯨炻2008⸜炸
7. ˪䘤⯽冯⇞䲬˫炷冢⊿灼倗䴻↢䇰ḳ㤕偉ấ㚱旸℔⎠炻2002⸜炸
8. China and capit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9. China transformed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 The great divergence (Princeton, N.J.: Oxford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70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74
婚䦳⎵䧙 ᷕ⚳䈑岒㔯㖶⎚炷ᷕ㔯炸
 History of material cul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哉ⲯ䥏⌂⢓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妶ᷕ⚳㬟ẋ䴻㾇冯䣦㚫䘬䘤⯽㤪㱩
 2. ↮㜸ᷕ⚳㬟ẋ䴻㾇冯䣦㚫䘬Ḻ≽斄Ὢ
3. ↮㜸⼙枧ᷕ⚳䴻㾇䘤⯽冯䣦㚫廱嬲䘬⚈䳈
4. ➡梲傥≃㍊䨞ᷕ⚳㬟ẋ䴻㾇冯䣦㚫䘤⯽

枸㛇⬠佺ㆸ㝄 1. 娵嬀ᷕ⚳㬟ẋ䴻㾇䘤⯽冯䣦㚫廱嬲
 2. 䎮妋ᷕ⚳㬟ẋ䴻㾇冯䣦㚫䘬Ḻ≽斄Ὢ
3. 䎮妋⼙枧ᷕ⚳䴻㾇䘤⯽冯䣦㚫廱嬲䘬⚈䳈
4. ℟⁁傥≃㍊䨞ᷕ⚳㬟ẋ䴻㾇冯䣦㚫䘤⯽

婚䦳䯉ṳ 㛔婚䦳㖐⛐㍊妶ᷕ⚳䈑岒㔯㖶䘬䘤⯽㬟䦳⍲➢㛔䈡⽝炻㎕䣢䈑岒㔯㖶冯䓇
 㳣㕡⺷㺼忚䘬斄Ὢˤ婚䦳ẍ⮰柴嫃妋䁢ᷣ炻啱Ḯ妋ᶵ⎴㗪㛇㚵梦ˣ⭞℟ˣ
⺢䭱䫱㕡朊䘬嬲⊾炻㍊妶䓊䓇㬌䫱嬲⊾䘬䧖䧖⍇⚈炻ẍ⸓≑⎴⬠㖶䘥䈑岒
㔯㖶⛐㬟⎚䞼䨞ᷕ䘬䌐䈡シ佑ˤ

嫃㌰⣏䵙 1. ⮶婾
2. 㚵梦⇞⹎冯桐⯂
3. 㚵梦冯㔯⊾Ṍ㳩
4. ⎌ẋ䘬梚梇桐⯂
5. ⢾Ἦ梇⑩䘬⁛ℍ
6. ⚺㜿⬭䫔
7. ⭞℟㺼嬲
8. ⁛䴙Ṍ忂ⶍ℟䘬㺼嬲
9. 㕘⺷Ṍ忂ⶍ℟䘬⁛ℍ
10. ䷥䳸

17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Ṣ䘬䓇㳣㕡⺷˫炷ㆸ悥灼⚃ⶅṢ㮹↢䇰䣦炻2008⸜炸
 2. ˪ᷕ⚳⎌ẋ㚵梦䞼䨞˫炷⊿Ṕ灼⓮⊁⌘㚠棐炻2011⸜炸
3. ˪ᷕ⚳⎌ẋ䈑岒㔯⊾˫炷⊿Ṕ灼ᷕ厗㚠⯨炻2014⸜炸
4. ˪ᷕ⚳⬳ẋ⭞℟˫炷⋿Ṕ灼㜙⋿⣏⬠↢䇰䣦炻2010⸜炸
5. ˪䈑岒㔯⊾嬨㛔˫炷⊿Ṕ灼⊿Ṕ⣏⬠↢䇰䣦炻2008⸜炸
6. ˪⑩␛⤊厗˫炷冢⊿灼倗䴻↢䇰ḳ㤕偉ấ㚱旸℔⎠炻2007⸜炸
7. Metamorphosis of the private sphe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8. Superfluous Things (Urbana, Ill.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1)
9. The food of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0.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2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75
課程名稱 中國花卉文化史(中文)
The culture of flower in China(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蔡崇禧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探討中國花卉文化史的發展特色
2. 分析中國傳統名花的象徵意義
3. 培養欣賞傳統中國花卉文化的素養
4. 探討花卉在不同範疇的應用與特點

預期學習成果 1. 認識中國花卉文化史的發展特色
2. 了解中國傳統名花的象徵意義
3. 具備欣賞傳統中國花卉文化的素養
4. 了解花卉在不同範疇的應用與特點

課程簡介 本課程分「導論」及「專論」部分。前者介紹中國花卉文化的發展概況及
其研究成果,後者則講授不同種類的花卉在飲食、建築、民俗、消閒等文
化範疇中的特點,藉此探討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社會演變及文化發展。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賞花的風尚
3. 賞花的活動
4. 花藝的發展
5. 花卉的種植與銷售
6. 繪畫與花卉文化
7. 裝飾與花卉文化
8. 飲食與花卉文化
9. 節日與花卉文化
10. 總結

173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50 % 大課 %)
書面報告 10%(個人 篇,共 2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年)
2. 《中國荷花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年)
3. 《中國插花史研究》(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 年)
4. 《中國菊花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 年)
5. 《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10 年)
6. 《花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7. 《詠物文學與時代精神之關係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年)
8. 《蘭文化探微》(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年)
9. Ink Pl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10. The culture of flow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74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76
婚䦳⎵䧙 ⎌ẋ䴚䵊ᷳ嶗ᶲ䘬⬿㔁炷ᷕ㔯炸
 Religions on the Silk Road in ancient tim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㣲㔯ᾉ⌂⢓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㜸䴚䵊ᷳ嶗⛐㹅忂ᷕ大㔯㖶ᶲ䘬ἄ䓐
 2. ẍ㻊㔯⎚㕁䁢➢䢶炻侫⮇䴚嶗ᶲ媠⬿㔁ℍ厗ẍ⼴䘬冰堘
3. Ḯ妋⚳晃⬠埻䓴䞼䨞䴚嶗ᶲ媠⬿㔁䘬婚柴ˣ㕡㱽␴ㆸ㝄
4. ⍵⿅㻊㮹㕷⮵⼭⢾Ἦ⬿㔁䘬ン⹎

枸㛇⬠佺ㆸ㝄 1. ⮵䴚䵊ᷳ嶗␴䴚嶗ᶲᷣ天⬿㔁䘬㬟⎚䘤⯽㚱㤪㊔娵嬀
 2. 傥㌴㎉Ⱦᷕ⎌ᶱ⣟㔁ȿ䘬㔁佑⍲℞厗⊾㬟䦳㤪天
3. 傥䵄⎰⇑䓐⚳晃⬠埻䓴䞼䨞䴚嶗ᶲᷣ天⬿㔁䘬ㆸ㝄
4. 攳㉻ᾳṢ⿅゛炻⮵⬿㔁ˣ㮹㕷ˣ㓧㱣ˣ㔯⊾䘬䚠Ḻ斄Ὢ␴⼙枧㚱㚜㶙
⇣䘬⿅侫

婚䦳䯉ṳ 㛔婚䦳ᷣ天嫃㌰㻊㛅军Ⓒ㛅ᷳ攻䴚䵊ᷳ嶗ᶲ䘬ᷣ天⬿㔁炻⊭㊔大Ἦ䘬䣮㔁
 炷䐋伭Ṇ㕗⽟㔁炸ˣἃ㔁ˣ㘗㔁␴ᷕ⚳㛔⛇䘬忻㔁炻Ṏṳ䳡媠⢾Ἦ⬿㔁⛐
厗䘬䘤⯽ね㱩ˤ䴚嶗忋㍍⎌ẋ㜙大㕡㔯㖶炻䁢媠⬿㔁䘬Ṍ⋗溆炻䔁ᶳ䘬㔯
⊾怢䓊哂䁢⣯奨ˤ⯌℞㔎䃴䍵⮞⤪䞛䩇ˣ⟹⁷ˣ⡩䔓ˣ䴻⌟䫱䫱炻㔠慷ᷳ
⣂ˣ₡ῤᷳ檀炻ὫㆸḴ⋩ᶾ䲨栗崓䘬㔎䃴⬠ˤġ
娵嬀䴚䵊ᷳ嶗ᶲ䘬⬿㔁炻㖊⎗Ḯ妋ᶵ⎴⬿㔁䘬㔁佑ˣ㭼庫㜙大㕡⬿㔁䘬䈡
刚炻怬⎗ẍ䭉䩢⎌ẋᷕ大㔯⊾Ṍ㳩䘬䚃㱩ˤġ

嫃㌰⣏䵙 1. ⮶婾烉ᷕ大㔯⊾ˣṌ忂⎚ᶲ䘬䴚䵊ᷳ嶗
2. 䴚䵊ᷳ嶗冯㔎䃴⬠
3. 㬟⎚ˣ㮹㕷冯⬿㔁ᷳ攻烉䴚嶗ᶲ㖑㛇⬿㔁䘬䘤⯽
4. ᷕ⎌ᶱ⣟㔁ᷳ㐑⯤㔁炷ᶨ炸
5. ᷕ⎌ᶱ⣟㔁ᷳ㐑⯤㔁炷Ḵ炸
6. ᷕ⎌ᶱ⣟㔁ᷳ㘗㔁炷ᶨ炸
7. ᷕ⎌ᶱ⣟㔁ᷳ㘗㔁炷Ḵ炸
8. ᷕ⎌ᶱ⣟㔁ᷳ䣮㔁炷ᶨ炸
9. ᷕ⎌ᶱ⣟㔁ᷳ䣮㔁炷Ḵ炸
10. 䴚䵊ᷳ嶗ᶲ䘬ἃ㔁
11. 䴚䵊ᷳ嶗ᶲ䘬忻㔁
12. Ⱦ厗⣟ᷳ攻ȿ烉㻊㮹㕷冯⢾Ἦ⬿㔁
17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30 % ;⣏婚 10 %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䤆䓘╄ᶨ恶叿炻檀慶暒䫱嬗烉˪㔎䃴⬠Ḽ⋩⸜˫ 炷⊿Ṕ烉⊿Ṕ⣏⬠↢


 䇰䣦炻2004炸ˤ
2. 檀⚳喑烉˪㔎䃴⬠烉䘦⸜⎚徘天˫炷⎘⊿烉⎘䀋⓮⊁⌘㚠棐炻2003炸ˤ
3. 㜿ぇ㬲烉˪ᷕ⎌ᶱ⣟㔁彐嫱˫炷⊿Ṕ烉ᷕ厗㚠⯨炻2005炸ˤ
4. 㛶忚㕘烉˪䴚䵊ᷳ嶗⬿㔁䞼䨞˫炷䁷欗㛐滲烉㕘䔮Ṣ㮹↢䇰䣦炻2009炸ˤ
5. ⻝大⸛烉˪䴚䵊ᷳ嶗ᷕ⚳冯㫸㳚⬿㔁⒚⬠Ṍ㳩䞼䨞˫炷䁷欗㛐滲烉㕘
䔮Ṣ㮹↢䇰䣦炻2010炸ˤ
6. ⦄ỗ⊌烉˪ᷕ⚳䣮㔁喅埻⎚䞼䨞˫炷⊿Ṕ烉ᶱ倗㚠⸿炻2004炸ˤ
7. 䌳⩃⩃烉˪⽆㲊㕗⇘ᷕ⚳烉㐑⯤㔁⛐ᷕṆ␴ᷕ⚳䘬⁛㑕˫炷⊿Ṕ烉ᷕ
厗㚠⯨炻2012炸ˤ
8. Foltz, Richard, Religions of the Silk Roa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9. Hansen, Valerie, 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0. Lieu, Samuel N.C., Manichaeism i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Leiden ;
Boston: Brill, 1998).

176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78
婚䦳⎵䧙 ᷕ⚳㕭忲冯䴻㾇⎚炷ᷕ㔯炸
 Trave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stor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婚㗪攻 {㛔⬠⸜㙓ᶵ攳姕
 哉ⲯ䥏⌂⢓
㌰婚侩ⷓ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婚婆妨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㔁⬠⼊⺷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ᾖ嬨旸⇞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㜸⁛䴙ᷕ⚳㕭忲冯䴻㾇䘬䘤⯽䈡溆
 2. 㩊夾ᷕ⚳㕭忲冯䴻㾇䘬䞼䨞㤪㱩
3. ㍊妶ᷕ⚳㬟⎚ᶲ㕭忲冯䴻㾇䘬Ḻ≽斄Ὢ
4. ➡梲傥≃㍊䨞⁛䴙ᷕ⚳䘬㕭忲䘤⯽

枸㛇⬠佺ㆸ㝄 1. 䎮妋⁛䴙ᷕ⚳㕭忲冯䴻㾇䘬䘤⯽䈡溆
 2. ㌴㎉ᷕ⚳㕭忲冯䴻㾇⎚䘬䞼䨞㤪㱩
3. 䎮妋ᷕ⚳㬟⎚ᶲ㕭忲冯䴻㾇䘬Ḻ≽斄Ὢ
4. ℟⁁傥≃㍊䨞⁛䴙ᷕ⚳䘬㕭忲䘤⯽

婚䦳䯉ṳ 㕭忲㗗Ṣ栆䘬慵天㳣≽ˤ忁㳣≽嶇䴻㾇䘤⯽㚱叿⭮↯䘬斄Ὢˤ㕭忲㍐≽㕭
 棐㤕ˣ梚梇㤕ˣ忳廠㤕䫱䘬䘤⯽炻⽆侴Ὣ忚Ṣ栆䘬䴻㾇㳣≽ˤ䴻㾇䘬䘤忼
⍰Ὣἧ㚜⣂Ṣ↢攨㕭忲ˤ㛔婚䦳㖐⛐㍊妶ᷕ⚳㬟⎚ᶲ㕭忲冯䴻㾇䘬Ḻ≽斄
Ὢ炻ἧ⬠䓇⮵ᷕ⚳䘬䓇㳣㔯⊾冯䴻㾇嬲⊾㚱㚜㶙ℍ䘬Ḯ妋ˤ

嫃㌰⣏䵙 1. ⮶婾
2. 㕭忲㳣≽䘬䘤⯽
3. 叿⎵⛘溆冯㴰屣
4. ➇⢾㕭忲㳣≽
5. 㕭忲䚠斄㔯䌣
6. 㕭忲冯㕭棐㤕
7. 㕭忲冯梚梇㤕
8. 㕭忲冯Ṍ忂䘤⯽
9. ䷥䳸

17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1 䭯炻ℙ 2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ẋ埴㕭䓇㳣˫炷⊿Ṕ灼⓮⊁⌘㚠棐⚳晃㚱旸℔⎠炻1996 ⸜炸
 2. ˪ᷕ⚳⎌ẋ㕭棐⮷⎚˫炷⊿Ṕ灼⬠佺↢䇰䣦炻2011 ⸜炸
3. ˪ᷕ⚳㕭忲⎚˫炷㬎㖴灼㬎㻊⣏⬠↢䇰䣦炻2012 ⸜炸
4. ˪⬳ẋ㕭忲䞼䨞˫炷ᾅ⭂灼㱛⊿⣏⬠↢䇰䣦炻2007 ⸜炸
5. ˪役ẋ➇⢾忲姀䞼䨞炷1840炼1945炸˫炷冢⊿灼㔯㳍↢䇰䣦㚱旸℔⎠炻
2007 ⸜炸
6. ˪㘂㖶㕭忲⛘䎮䞼䨞炷1567炼1644炸˫炷⣑㳍灼⣑㳍⎌䯵↢䇰䣦炻2011
⸜炸
7. ˪㷠忻灼㖶㶭㕭忲㔯⊾˫炷冢⊿灼ᶱ㮹㚠⯨炻2010 ⸜炸
8. 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9.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10. Transformative journey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178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2280
課程名稱 中國出版文化史(中文)
Publishing and culture in Chinese history(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新老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探討中國出版文化史的發展與特點
2. 分析影響中國出版文化發展的因素
3. 分析中國歷史上出版與知識傳播的互動關係

預期學習成果 1. 認識中國出版文化史的梗概
2. 了解影響中國出版文化發展的因素
3. 了解中國歷史上出版與知識傳播的互動關係

課程簡介 本課程包括「概論」與「專論」兩部分。「概論」部分著重介紹中國出版
文化史的基本資料、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專論」部分則就出版業的特
色與發展、不同書籍的出版與影響、出版與知識傳播的互動關係等作專題
探討。

講授大綱 1. 導論
2. 版刻及活字印刷
3. 出版商與出版業
4. 版權保護與偽書
5. 書籍審查與禁書
6. 考試用書的生產
7. 圖冊與色情刊物
8. 西方書籍的傳入
9. 晚清報章的出版
10. 總結

179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4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40%(導修 40 % 大課 %)
書面報告 10%(個人 1 篇,共 2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50%(個人 1 篇,共 6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 《元代出版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3. 《宋代出版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4. 《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出版,2004)
5. 《明清文化傳播與商業互動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15)
6. 《中國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7.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8. Commerce in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
9.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in Medieval China (New York: Frederic C. Beil,
1983)
10. Printing for Profi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180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81
婚䦳⎵䧙 㖶㶭㗪ẋᷕ⚳⋿悐䘬⋨➇䘤⯽冯⛘㕡䣦㚫炷ᷕ㔯炸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societies in south China in the Ming-Qing period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㣲㔯ᾉ⌂⢓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Ḯ妋⚳⭞㪲≃␴⋨➇䘤⯽䘬斄Ὢ
 2. 侫⮇㰇⋿ˣⵢ⋿⍲大⋿ᶱ⣏⋨➇䘬⋨➇ℙ⿏␴⛘㕡䣦㚫䈡⿏
3. 㭼庫␴↮㜸⼙枧ᷕ⚳⋿悐ᶵ⎴⋨➇㬟⎚䘤⯽䘬⚈䳈
4. ㍸檀⇑䓐⛘㕡㔯䌣␴⬠埻⎵叿⽆ḳ㬟⎚䞼䨞䘬傥≃

枸㛇⬠佺ㆸ㝄 1. 傥㌴㎉㖶㶭㗪ẋ⋨➇䘤⯽␴⛘㕡䣦㚫䘬䈡刚
 2. 傥⽆⣂奺⹎⿅侫ᶵ⎴⋨➇䘬䘤⯽␴⛘㕡䣦㚫廱✳䘬⚈䳈
3. ℟⁁嵛⣈傥≃↮㜸⚳⭞㪲≃␴⋨➇䘤⯽䘬䧖䧖斄Ὢ

婚䦳䯉ṳ 㛔婚䦳ẍ㰇⋿ˣⵢ⋿␴大⋿ᶱ⣏⋨➇䘬䘤⯽䁢ᷣ柴炻⽆⚳⭞㪲≃ˣ⋨➇
 ℙ⿏ˣ⛘㕡䣦㚫䈡⿏䘬堅䨩␴婧␴䘬夾奺↢䘤炻㶙ℍ侫⮇㖶㶭ℑẋ䘬㬟
⎚ˤ侫⮇␴婾徘䘬ἳ⫸炻⊭㊔⛘㕡㓧⹄䘬㪲≃㝞㥳ˣ⬿㕷⓮屰䘬⛀橼⇑
䙲ˣ悱䳛㔯⢓䘬䣦㚫㳣≽ˣ❶悱䘤⯽䘬䚠Ḻ⼙枧ˣ⮹㔠㮹㕷䘬㻊⊾㬟䦳
ẍ军ᾳ⇍㕷佌␴⛘㕡䣦㚫䘬䈡㬲朊尴ˤ

嫃㌰⣏䵙 1. 㖶㶭㗪ẋ䘬⚳⭞㪲≃␴⋨➇䘤⯽
2. 㖶㶭㗪㛇䘬“⋿Ṣ”奨
3. ᷕ⚳⋿悐䘬㕡妨␴㔯⊾
4. ᷕ⚳⋿悐䘬䣦㚫␴䴻㾇䘤⯽
5. 㰇⋿⢓䳛䘬䣦㚫㳣≽
6. ⵢ⋿⓮屰␴㴟ᶲ屧㖻
7. 大⋿⮹㔠㮹㕷䘬㻊⊾㬟䦳
8. ⭊⭞㕷佌䘬怟⽁

18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1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30 % ;⣏婚 10 %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昛⺢厗烉 ˪ᷕ⚳㰇㴁⛘⋨⋩⚃军⋩ᶫᶾ䲨䣦㚫シ嬀冯㔯⬠˫ 炷ᶲ㴟烉⬠㜿↢䇰䣦炻


 1992炸ˤ
2. 楖岊Ṗ烉 ˪㖶㶭㰇⋿䘬ⶆ䷋埴㓧冯⛘㕡䣦㚫䞼䨞˫ 炷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2015炸 ˤ
3. ⽑㖎⣏⬠㬟⎚䲣炷䶐炸 烉˪嬲⊾ᷕ䘬㖶㶭㰇⋿䣦㚫冯㔯⊾˫ 炷ᶲ㴟烉⽑㖎⣏⬠↢䇰䣦炻
2016炸ˤ
4. ⣓楔忚炷叿炸炻ẵ帵ˣ㣲㔯ᾉˣ⻝⬠扺炷嬗炸烉˪ᷕ⚳┬㚫┬➪⎚䞼䨞˫炷⊿Ṕ烉⓮
⊁⌘㚠棐炻2005炸ˤ
5. 伭䁛䵧ˣ∱‍㖶炷ᷣ䶐炸 烉˪㖶㛓㶠⇅厗⋿⛘⋨㬟⎚Ṣ䈑≇㤕䟷妶㚫婾㔯普˫ 炷楁㷗烉
楁㷗ᷕ㔯⣏⬠㬟⎚⬠䲣炻1993炸ˤ
6. 䌳⭞劫炷ᷣ䶐炸 烉
˪㖶㶭㰇⋿⎚䞼䨞ᶱ⋩⸜炻1978-2008˫
炷ᶲ㴟烉ᶲ㴟⎌䯵↢䇰䣦炻
2010炸ˤ
7. 㣲㔯ᾉ烉˨娎婾晵㬋ˣḦ昮攻⺋㜙䘬“㬋枛忳≽”⍲℞⼙枧˩炻庱╖␐⟗ˣ映掉⃱ᷣ
䶐烉 ˪䫔ᶫ⯮⚳晃䱝㕡妨䞼妶㚫婾㔯普炽㕡妨⠿↲˫ 炷⊿Ṕ烉⓮⊁⌘㚠棐炻2001炸炻
枩 118-136ˤ
8. Anderson, James A. and Whitmore, John K. eds., China’s Encounters on the South and
Southwest: Reforging the Fiery Frontier over Two Millennia (Leiden: Brill, 2015).
9. Boxer, C.R. ed., South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Being the Narratives of Galeote
Pereira, Fr. Gaspar da Cruz, O.P. [and] Fr. Martín de Rada, O.E.S.A. (1550-1575)
(London: Printed for the Hakluyt Society, 1953).
10. Du, Yongtao, The Order of Places: Translocal Practices of the Huizhou Merchant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eiden: Brill, 2015).
11. Garrett, Valery M., Heaven is High, the Emperor Far Away: Merchants and
Mandarins in Old Cant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2
ᷕ⚳㬟⎚㔯⊾
婚䦳䶐嘇 CHIN 2282
婚䦳⎵䧙 㖑㛇ᷕ⚳⎚ȹȹ⁛ᶾ㔯䌣ˣ⎌㔯⫿冯侫⎌屯㕁ᷕ㇨夳⢷ˣ⓮ˣ大␐⎚炷ᷕ㔯炸
 History of early China: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Periods in transmitted,
 palaeographical, and archaeological sourc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㛙沛㿂㔁㌰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嗽㕤㖑㛇⚳⭞昶㭝䘬⎌ẋᷕ⚳㬟⎚䘤⯽㠿㤪⍲℞䈡溆㚱➢㛔䘬娵
 嬀DŽ
2. Ḯ妋㚱斄⃰䦎⍲㻊ẋ㬟⎚㔯䌣䘬ℏ㵝ˈ⬠㚫↮㜸冯⇑䓐㔯䌣⎚㕁ἄ䞼
䨞DŽ
3. 䞍㙱⎌㔯⫿⬠ǃ↢⛇㔯䌣⍲侫⎌⬠䘬ᶨṃ➢㛔䞍嬀⍲䞼䨞㕡㱽ˈ㉻⮔
䞍嬀䳸㥳冯⬠埻夾慶DŽ
枸㛇⬠佺ㆸ㝄 1. ⮵ᷕ⚳㖑㛇⚳⭞⼊ㆸǃ䘤⯽忶䦳㚱庫㶙ℍ䘬娵䞍ˈ⮵℞⛐Ṣ栆㔯㖶⎚
 ᷕ㇨栗䣢↢Ἦ䘬䈡⼩㚱冒⶙䘬䎮妋DŽ
2. Ḯ妋㛔婚䦳㇨㴱⍲⇘䘬⁛ᶾ冯↢⛇䘬⃰䦎ǃ㻊ẋ䘬㬟⎚㔯䌣䘬ℏ⭡冯
₡ῤˈ⸞傥⇅㬍⇑䓐䚠斄㬟⎚㔯䌣⍣↮㜸⓷柴DŽ
3. ⮵䞼䨞⃰䦎⎌⎚㇨⽭天䘬⎌㔯⫿⬠冯侫⎌⬠䘬➢㛔䞍嬀㚱⇅㬍䘬Ḯ
妋ˤ
4. ㍸⋯忳䓐⣂⬠䥹炷Ṣ㔯⬠䥹炸䘬䞍嬀冯㕡㱽ἄ⎚⬠䞼䨞䘬傥≃ˤ
婚䦳䯉ṳ 㛔䥹䚖㗗忂忶⁛ᶾ㔯䌣ˣ↢⛇䘬⎌㔯⫿炷䓚橐㔯ˣ慹㔯ˣ䯉䈀㔯⫿炸屯㕁
 冯侫⎌䘤㍀屯㕁炻⎹⬠䓇㈤天⛘嫃㌰㖑㛇ᷕ⚳䘬㬟⎚炷㖑㛇ᷕ⚳⛐忁墉㗗
㊯⢷ˣ⓮ˣ大␐ᶱᾳ䌳㛅㗪㛇䘬ᷕ⚳炸炻ἧ⬠䓇䞍㙱ἄ䁢⚃⣏㔯㖶⎌⚳ᷳ
ᶨ䘬㖑㛇ᷕ⚳⼊ㆸˣ䘤⯽䘬㬟⎚㠿㤪炻䝕妋㖑㛇ᷕ⚳䘬䣦㚫⼊ン冯䱦䤆㔯
⊾ˣ䈑岒㔯⊾䘬䘤⯽㯜⸛ˤ

嫃㌰⣏䵙 1. 㖑㛇ᷕ⚳㇨⛐ᷳ湫㱛ᷕᶳ㷠⛘⋨䘬冒䃞⛘䎮䑘⠫
2. 㔯䌣ᷕ㇨夳⢷䌳⚳冯侫⎌⬠ᷕ䘬Ḵ慴柕㔯⊾
3. ⓮Ṣ㖑㛇㳣≽年嶉冯⎚庱ᷳㆸ㸗⃳⢷
4. 惕ⶆ⓮❶㗪㛇䘬⓮⇵㛇䌳⚳
5. 䓚橐㔯䘬ᶾ䓴ȹȹ㭟⡇㗪㛇䘬⓮⼴㛇䌳⚳
6. ˪娑䴻˫ᷕ䘬␐Ṣ⎚娑ȹȹ⃳⓮⇵䘬␐⍇冯␐Ṣ䘤䤍⎚
7. 䇰⚾䨢⇵䘬大␐䌳⚳䘬⺢䩳ȹȹ㬎䌳⃳⓮冯␐⇅↮⮩
8. 慹㔯ᷕ㇨夳大␐䌳㛅ᷳ⼊⼊刚刚
9. 大␐⮩⚳䘬侫⎌⬠䘤䎦
10. 㶭厗䯉˪䲣⸜˫冯大␐㛓⎚ḳ
11. ⓮␐㗪㛇䘬⣑䤆ⲯ㊄ȹȹ⓮Ṣ冯␐Ṣ䘬Ⱦᶲⷅȿ␴␐Ṣ䘬Ⱦ⣑ȿ
12. 㖑㛇ᷕ⚳⎚䞼䨞䘬⎚㕁

18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10%炷;⮶ᾖ 10 % †⣏婚 %炸
;㚠朊⟙⏲ 20%炷†ᾳṢ 䭯炻ℙ ⫿烊;⮷䳬 1 ấ炻ℙ 3000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60 %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0̚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佑厗ᷣ䶐˪ᷕ⚳忂⎚㔁䦳˫炷䫔ᶨ⌟Ⱦ⃰䦎ℑ㻊㗪㛇ȿ炻⽑㖎⣏⬠
 ↢䇰䣦炻2005 ⸜䇰炸ᷳ䫔Ḵ䪈Ⱦ⢷ˣ⓮ˣ大␐㗪ẋȹȹ㖑㛇⚳⭞昶㭝ȿ
炷㛙沛㿂㑘⮓炸ˤ
2. 㛙沛㿂ˣ⼸≯䶐叿˪⃰䦎⎚䞼䨞㤪天˫炷⣑㳍㔁做↢䇰䣦炻1996 ⸜炸
ᷳ䫔ᶨ䪈烉䵺婾烊䫔Ḵ䪈烉⃰䦎⎚㕁ᷳ↮栆ˣ㤪⅝冯₡ῤ˄悐↮˅ˤ
3. ⻝⃱䚜烉˪ᷕ⚳曺戭㗪ẋ˫炻䓇㳣Ƹ嬨㚠Ƹ㕘䞍ᶱ倗㚠⸿炻2013 ⸜ˤ
4. 姙῔暚烉˪大␐⎚˫炻䓇㳣Ƹ嬨㚠Ƹ㕘䞍ᶱ倗㚠⸿炻2013 ⸜ˤ
5. ᷕ⚳䥹⬠昊侫⎌䞼䨞㇨烉˪ᷕ⚳侫⎌⬠Ʉ⢷⓮⌟˫炻ᷕ⚳䣦㚫䥹⬠↢
䇰䣦炻2003 ⸜烊˪ᷕ⚳侫⎌⬠Ʉℑ␐⌟˫炻ᷕ⚳䣦㚫䥹⬠↢䇰䣦炻2004
⸜ˤ

ẍᶲ 1ˣ2 ℑ䧖㔯䌣⮯⌘䘤䴎怠婚䘬⬠䓇ˤ

184
中國歷史文化
課程編號 CHIN 3221
課程名稱 中國歷史文化專題研究(中文)
Thematic study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
(主修 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史* 副修 ─ ─)
課程程度 總結性學習體驗課程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由中國歷史文化課程老師擔任指導老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掌握深入探究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方去與途徑。
2. 知悉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研究狀況。
3. 發掘個人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的興趣。
4. 反思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價值與影響。

預期學習成果 1. 具備深入探究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能力。
2. 掌握當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研究狀況。
3. 享受個人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的興趣。
4. 反思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價值與影響。

課程簡介 中國歷史文化專題研究專為主修中國歷史文化或中國文史的三、四年級學
生而設。本課程不設大課與導修課。同學須融合、應用學習所得的學科知
識和技能,在老師指導下,個人進行並完成中國歷史文化一個專題研究,
提交研究結果。有意修習者可於第三或第四學年的上或下學期開始前,向
相關的指導老師提交專題研究計劃,經由學院主任通過後,於選科時正式
辦理登記手續。同學須於修習學期內約見指導老師最少三次,定時彙報進
度,提交初稿。定稿應在八千字左右,須於修習學期的溫習周(Revision
Period)結束前繳交予指導老師。同學繳交的定稿須同時以 MS Word 文檔
通過 Moodle 上載本科的 Turnitin Assignment。定稿將由指導老師評審。

凡修習 CHIN 3221「中國歷史文化專題研究」的同學,必須向中文學院辦


事處遞交經指導老師簽署同意的專題研究計劃,俾供學院主任批核。遞交
相關文件的日期為:

一、2018-2019 學年第一學期修習者:不遲於 2018 年 9 月 5 日(星期三)。

二、2018-2019 學年第二學期修習者:不遲於 2019 年 1 月 16 日(星期三)。

185
三、四年級總結性學習體驗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小時,共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100%(個人 1 篇,共 8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其他 %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由同學與指導老師自行商定。

* 2015-16 年度或之前入學適用
186
!

AĂB ௠ć̙઻͚Ϊ

187
ύ୯ЎўȐAǵBಔȑхࡴύ୯ᇟ‫ق‬ЎᏢȐAಔȑϷύ୯ᐕўЎϯȐBಔȑ
ፐำǴѝ‫ٮ‬2015-16ԃࡋ‫܈‬ϐ߻ΕᏢ‫ޑ‬ӕᏢЬঅ‫܈‬ୋঅȐ2016-17ԃࡋ‫܈‬а
ࡕΕᏢ‫ޑ‬ӕᏢ٠ό፾ҔȑǶ!

͸࣑ϟτึ‫ٹ‬$˚%‫׋‬௠ኜൿ̵̙ҽ࣑᝜౴͋˗࣍ࡉϪĝЦҪ6ጮ̵āБ12
ጮ̵Ğāፊល࣑᝜‫ࡉ۝‬Ϫ̘͋‫ٹ‬72ጮ̵ā‫̙׍‬Α߀ć
1. ΋ǵΒԃભѸঅࣽҞǺ6Ꮲϩ
வ Aಔ CHIN1101ǵCHIN1103ǵ CHIN1105ǵ CHIN1116ǵ CHIN1117ǵ
CHIN1118 ‫܈‬΋ԃભBಔፐำύǴҺᒧ΋ࣽǶ
Ⱦ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Ǻ18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Ǻ42Ꮲϩ
4. ΟǵѤԃભ‫ޑ‬ᕴ่‫܄‬ᏢಞᡏᡍፐำǺCHIN4101‫܈‬CHIN3221Ȑ6Ꮲϩȑ*

ગ࣑ϟτึ‫ٹ‬$˚%‫׋‬௠ኜൿ̵̙ҽ࣑᝜౴͋˗࣍ࡉϪĝЦҪ6ጮ̵āБ12
ጮ̵Ğāፊល࣑᝜‫ࡉ۝‬Ϫ̘͋‫ٹ‬36ጮ̵ā‫̙׍‬Α߀ć
1. ΋ǵΒԃભ‫ޑ‬ѸঅࣽҞǺ6Ꮲϩ
வ Aಔ CHIN1101ǵCHIN1103ǵ CHIN1105ǵ CHIN1116ǵ CHIN1117ǵ
CHIN1118 ‫܈‬΋ԃભBಔፐำύǴҺᒧ΋ࣽǶ
Ⱦ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Ǻ12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Ǻ18Ꮲϩ

*ᕴ่‫܄‬ᏢಞᡏᡍፐำȐCHIN4101‫܈‬CHIN3221ȑǴࣁЬঅғѸঅፐำǴό
೛ୋঅғᒧ᠐Ƕ

$௠˗Ă˞я৹τ࣑ࡉϪᏳ᝜ึۡć
ŋ

1. 2016/17ԃࡋଆǴCHIN1101ǵCHIN1105ς࿶ଶᒤǶ
2. Ьঅ‫܈‬ୋঅύ୯ЎўѸঅࣽҞ
ΠӈฝԖۭጕ‫ޑ‬ϤঁࣽҞǴҺᒧ΋ࣽǺ
CHIN1103
CHIN1116 Ȑς࿶ֹԋCHIN1101όёঅ᠐Ԝࣽȑ
CHIN1117 Ȑς࿶ֹԋCHIN2163‫܈‬CHIN2158όёঅ᠐Ԝࣽȑ
CHIN1118 Ȑς࿶ֹԋCHIN1102‫܈‬CHIN1105όёঅ᠐Ԝࣽȑ
3. ӕᏢӵςֹԋଶᒤ‫ࣽޑ‬ҞȐCHIN1101ǵCHIN1105ȑǴ‫܌‬ளᏢϩϝ཮ी
ᆉ‫ܭ‬ፐำ‫ޑ‬ѸঅࣽҞϣǶ

188
!

C ௠ćᖘᛋ

189
!

͸࣑ϟτึᾖ᝜̘͋72‫ٹ‬ጮ̵‫࠸۝‬᙮ኜൿā̙‫׍‬Α߀ć

1. ΋ԃભѸঅࣽҞ (6Ꮲϩ)ǺCHIN1311٠ԵᕇCભ‫܈‬а΢

2. ΋ǵΒԃભ߃ભፐำ (30Ꮲϩ)Ǻ
хࡴѸঅࣽҞ (18Ꮲϩ)ǺCHIN2336ǵCHIN2361 Ϸ CHIN2362
3. Οԃભ‫ޑ‬ଯભፐำ (30Ꮲϩ)Ǻ
хࡴѸঅࣽҞ (12Ꮲϩ)ǺCHIN2351 & CHIN2365 (舊稱 CHIN2354)
4. Ѥԃભ‫ޑ‬ଯભፐำ (30Ꮲϩ)Ǻ
хࡴѸঅࣽҞ (6Ꮲϩ)Ǻ CHIN2365 (舊稱 CHIN2354)
5. Ѥԃભ‫ޑ‬ᕴ่‫܄‬Ꮲಞᡏᡍፐำ (6Ꮲϩ)ǺCHIN2320ߏጇᙌ᝿

ગ࣑ϟτึᾖ᝜̘͋‫ٹ‬36ጮ̵‫࠸۝‬᙮ኜൿā‫̙׍‬Α߀ć

1. ΋ԃભѸঅࣽҞ (6Ꮲϩ)ǺCHIN1311

2. ΋ǵΒԃભ‫߃ޑ‬ભፐำ (12Ꮲϩ)

3. ΟǵѤԃભ‫ޑ‬ଯભፐำ (18Ꮲϩ)

*ᕴ่‫܄‬ᏢಞᡏᡍፐำȐCHIN2320ȑ
ǴࣁЬঅғѸঅፐำǴό೛ୋঅғᒧ᠐Ƕ

190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1311
婚䦳⎵䧙 侣嬗ℍ攨炷ᷕ㔯炸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侣嬗 ;∗ᾖ 侣嬗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侽⌂⢓)ġ ;ᶳ⬠㛇(㼀㻊⃱⃰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侽⌂⢓ˣ㼀㻊⃱⃰䓇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佺➢䢶侣嬗䎮婾⍲㈨ⶏ
2. ⡆⻟暁婆傥≃炻㍸檀ᷕ劙侣嬗傥≃
3. ⡆⻟⮵⎗嬗⿏ˣ⮵䫱ˣ侣嬗㧁㸾䫱⓷柴䘬娵嬀

枸㛇⬠佺ㆸ㝄 1. Demonstrate adequate knowledge about majo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2. Apply the theories and skills learned from the course to practical E-C and
C-E translation jobs;
3. Develop a critical awareness of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s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
4.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about major concepts and issu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婚䦳䯉ṳ This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kills and theoretical issues of translation, with
guided practice in translating material of daily use. Coursework assessment will
be based on written assignments.

㛔婚䦳ṳ䳡侣嬗䘬ℍ攨䞍嬀炻嫃妋ᶨ凔䘬䎮婾⍲㈨ⶏ⓷柴ˤ⎴⬠枰⭂㛇丛
Ṍ佺ἄ炻䳗䧵≽䫮侣嬗䘬䴻槿炻ℵ⛐⮶ᾖ婚␴侩ⷓ⍲℞Ṿ⎴⬠ᶨ崟妶婾ˤ

嫃㌰⣏䵙 1. Translatibility, equivalence, and equivalent effect


2. Translation as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
3.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4.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5. The translation of abstract nouns
6. Negative and affirmative
7. Comparison and numbers
8. Passive voice
9. Sequence and long sentences
10. Translation for special purposes

191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5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50%炷 4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50%)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12 (2001).
2.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3. ______.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11.
4. Malmkjaer, Kirsten and Kevin Windle,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5. 哉⿅㝄烉˪楁㷗⬠䓇䘬ἄ㔯ņņ⮰婯怋娆忈⎍˫炻楁㷗烉楁㷗㔯⊾ḳ㤕
㚱旸℔⎠炻1979.
6. ⿅㝄烉˪侣嬗䞼䨞˫ˣ˪侣嬗㕘䨞˫ˣ˪嬗忻㍊⽖˫炻⊿Ṕ烉ᷕ⚳⮵
⢾侣嬗↢䇰℔⎠.
7. 湶侈䍵烉˪侣嬗姽岆˫炻楁㷗烉⓮⊁⌘㚠棐炻1996.
8. 昛⭂⬱烉˪劙㻊ᾖ录冯侣嬗˫炻楁㷗烉⓮⊁⌘㚠棐炻1996.

192
翻譯
課程編號 CHIN 2336
課程名稱 口譯工作坊 I(中文)
Interpretation workshop I(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主修 翻譯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吳雅珊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小組工作坊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使學生認識傳譯與翻譯的異同,掌握各種傳譯模式的基本技巧

預期學習成果 1. 掌握各種傳譯模式的基本技巧;懂得運用視譯和接續傳譯模式進行中
英互譯
2. 掌握接續傳譯的筆記技巧,懂得運用常用符號及縮略語作筆記
3. 了解傳譯員的專業守則
4. 認識不同傳譯場合及所需的傳譯模式

課程簡介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basic skills required for the three modes
of interpreting (consecutive, simultaneous and sight translation). It enables
students to acquire and develop note-taking skills for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and learn about interpreters’ professional ethics. This course also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brief history of interpreting and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settings. Training will focus on sight translation and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between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is a workshop-based course
supplemented by lectures.

本課程教授接續傳譯、同聲傳譯及視譯的基本技巧,幫助學生掌握接續傳
譯的筆記技巧及了解傳譯員的專業守則。本課程亦簡述傳譯歷史及介紹各
種不同傳譯場合。訓練重點為中英視譯及接續傳譯。教學模式以小組工作
坊為主,輔以講課。

講授大綱 1. 各類傳譯模式與相關術語
2. 傳譯與翻譯的對比
3. 傳譯員的特質
4. 傳譯簡史
5. 傳譯員的專業守則
6. 接續傳譯的筆記技巧
7. 不同傳譯場合的挑戰
8. 如何傳譯數字
9. 練習影隨法、訓練記憶力和運用筆記技巧
10. 練習接續傳譯、即時傳譯及視譯

193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小時,共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其他
大課 (首三周) 每次 2 小時,共 3 次
工作坊 (2-3 組) 每次 2 小時,共 10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50%( 1 次)
其他 %
課堂表現 40%(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1200 分鐘)
個人練習 5%(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 600 分鐘)
時事辭彙匯編及小測 5%(個人 小組: 5 篇 份 次,共 字/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Baigorri-Jalón, J. (1999).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From Modern Times to Space


Technology. Interpreting, 4(1), 29–40.
2. Cheng, Y. P. (1994).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how to use your symbols intelligently.
In R. K. Seymour & C. C. Liu (Eds.),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Bridging East and
West: Selected Conference Papers. Honolulu, Hawaii: College of Languages,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Hawaii and the East-West Center.
3. Dollerup, C., & Lindegaard, A. (Eds.). (1994).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4. Gaiba, F. (1998). Origin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The Nuremberg Trial. Ottawa:
Ottawa University Press.
5. Gentile, A., Ozolins, U., & Vasilakakos, M. (1996). Liaison Interpreting. Melbourne,
Australia: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6. Gile, D.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7. Henderson, J. A. (1987). Personality and the lingui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rsonality
profiles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and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Bradford: Bradford
University Press.
8. Jones, R. (1998).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9. Mikkelson, H. (1998).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Theory and Consecutive Note Taking
[video-recording]. San Diego, CA: ACEBO.
10. Rozan, J. F. (1956). La Prise de Notes en Interprétation Consécutive. Genevè: Librairie
de l'Universite Georg & Cie S.A.
194
翻譯
課程編號 CHIN 2361
課程名稱 翻譯工作坊 (英譯中) (中文)
Translation workshop E-C(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翻譯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黃俊賢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1311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提高英文閱讀能力和中文寫作能力
2. 認識中西文化的異同
3. 訓練英漢翻譯技巧
4. 應付香港社會、市場的翻譯需要

預期學習成果 1. 具備基本的翻譯技巧
2. 對中英語言文化認識更深
3. 能從事翻譯或相關的語文工作

課程簡介 本課程透過翻譯實踐與譯本分析,提高學生對中英語言文化的觸覺。教學
以大課、導修、小組報告的形式進行,重視師生雙向互動。翻譯習作包括
家課、堂課、測驗、小組合譯,以煅煉翻譯技巧,培養團隊精神,應付香
港社會實際的翻譯需要。

講授大綱 1. 講解"詞無定譯"原則,介紹翻譯的參考書和工具書
2. 長句的翻譯
3. 中國化與西化
4. 文學翻譯
5. 演講詞的翻譯
6. 新聞翻譯
7. 商業翻譯
8. 廣告翻譯,課堂練習
9. 電影字幕翻譯,課堂練習
10. 測驗,課程複習
11. 小組口頭報告,師生問答交流 (新聞翻譯)
12. 小組口頭報告,師生問答交流 (商業翻譯)

195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20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15 分鐘)
討論 15%(導修 15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25 %( 1 次)
家課 40 % (每篇 20%,共 2 篇)

課本 1. 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2. 思果:《翻譯研究》(台北:大地出版社,1972)。
主要閱讀材料 1. 潘漢光編著、黃兆傑中譯:《莎劇精選》(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2. 思果:《翻譯研究》(台北:大地出版社,1972)。

3. 思果:《翻譯新究》(台北:大地出版社,1982)。

4. 思果:《譯道探微》(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5. 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6. 周兆祥:《翻譯初階》(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

7. 周兆祥:《專業翻譯》(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

8. 劉靖之主編:
《翻譯論集》(香港:三聯書店,1981)。

9. 劉靖之主編:
《翻譯新論集》(香港:商務印書館,1991)。

10. 劉靖之主編:
《翻譯新焦點》(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
11. 金聖華、黃國彬主編:
《因難見巧—名家翻譯經驗談》(香港:三聯書店,
1996)。
12. 黎翠珍編:《翻譯評賞》(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

196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62
婚䦳⎵䧙 侣嬗ⶍἄ⛲(ᷕ嬗劙)炷ᷕ㔯炸
Translation workshop (C-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侣嬗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㞗⢷㘢⌂⢓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檀㻊劙侣嬗㯜⸛
2. ㍸檀劙㔯⮓ἄ傥≃
3. ㍸檀ᷕ㔯教嬨曰㓷⹎
4. ⬠佺侣嬗⬠䘬➢㛔䎮婾

枸㛇⬠佺ㆸ㝄 1. ⬠䓇傥⣈忚ᶨ㬍㌴㎉㻊劙侣嬗䘬㈨ⶏ
2. ⬠䓇䘬劙㔯⮓ἄ傥≃⎗ẍ㍸檀
3. ⬠䓇⮵㕤ᷕ㔯教嬨㚫㚱㚜㶙䘬曰㓷⹎
4. ⬠䓇℟⁁侣嬗⬠䘬➢㛔䎮婾

婚䦳䯉ṳ 㛔婚䦳德忶侣嬗⮎佺炻➡梲ᷕ劙暁婆䘬堐忼傥≃ˤ㔁⬠ẍⶍἄ⛲忚埴炻↮
㜸⍇㔯䘬婆妨ˣ桐㟤ˣ㔯⊾䫱㕡朊䘬䈡刚炻䚉≃徣嬗炻⚈暋夳ⶏ炻⯌℞㲐
シ⤪ỽ侣嬗⍇㔯䘬ㄋ䓐婆⎍ˤ
This seminar course is designed to develop students' competency in conveying
idea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hrough the studies of translation. Students
will not only be taught to analyze the linguistic, stylistic,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but also challenged to present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The acquisition of and familiarization with
various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will be emphasiz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嫃㌰⣏䵙 1. Introduction / overview
2. Methodology
3.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language of signage
4. Politics and English; the language of political posters
5. 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 the language of journalism
6.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editorial writing
7.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writing for an intellectual audience
8. Process of Translation; fiction 1
9. Skopos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fiction 2
10. Type, Kind and Individuality; fiction 3
11. Audience and Aesthetics; poetry 1
12. Revision; poetry 2

197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10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2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㭷忙侣嬗䶜佺 40%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3000 ⫿/ ↮揀炸
㛇㛓㚠朊⟙⏲ 40%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2000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Theoretical readings by Vinay & Darbelnet, Levy, Jakobson, Nida, etc.
2. Translation assignments from texts by Long Yingtai, Qian Zhongshu, Xi
Xi, Ouyang Jianghe, etc.

198
翻譯
課程編號 CHIN 2333
課程名稱 文化與翻譯(中文)
Culture and Translation(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之一)(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黃俊賢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了解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2. 探討雙語交際中的文化因素
3. 分析跨文化轉移的障礙

預期學習成果 1. 能夠從廣濶的文化層面思考跨語交際
2. 掌握透徹迻譯原文的技巧
3. 從文化的角度思考雙語傳意

課程簡介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cross-cultural dimension of translation. It examines


the most complex cultural barriers faced by the translator – such as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for instance - love, anger, fear), codes of
behavior (for instance intimacy, privacy, politeness), values and world views,
notions of gender, aesthetic taste, humour, and forms of symbolism and
metaphor. These issues arising from translation practice will be discussed in
light of current theories o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本課程以翻譯的跨文化層面為重點,探索翻譯過程中最複雜的文化障礙與
差異,包括情感表達方式、行為規範(如親昵、隱私、禮貌)、價值、世界
觀、性別意識、美學趣味、幽默以及象徵、隱喻形式等等。

講授大綱 1. 簡介翻譯、文化、理論
2. 成語和典故的翻譯
3. 顏色詞和擬聲詞的翻譯
4. 雙關語和比喻的翻譯
5. 幽默的翻譯
6. 廣告的翻譯
7. 翻譯理論
8. 稱謂的翻譯
9. 中英禮貌原則
10. 文化的衝突與共融

199
一、二年級 初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10%(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10 分鐘)
討論 15%(導修 15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35%(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 次)
家課 40% (每篇 20%,共 2 篇)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Claire Kramsch, Language and Culture (OUP)


2. George Yule, Pragmatics (OUP)
3. Eugene Nid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4.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g / History / Culture (Routledge)
5. 申小龍《中國文化語言學》(吉林)

200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52
婚䦳⎵䧙 婆㔯䞼䨞 I炷ᷕ㔯炸
Languag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I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李忠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劙婆␴㻊婆䘬䳸㥳⿏⋨⇍
2. ⮯⮵㭼婆妨⬠䞍嬀ㅱ䓐㕤侣嬗ⶍἄᶲ

枸㛇⬠佺ㆸ㝄 1. ㌴㎉劙婆␴㻊婆⛐娆⼁ˣ婆㱽␴娙婆㕡朊䘬⋨⇍
2. ⬠佺⤪ỽ⛐劙㻊侣嬗ᷕ婧䭨ℑ䧖婆妨䘬䳸㥳⿏⋨⇍

婚䦳䯉ṳ 㛔婚䦳䁢⮵㭼婆妨⬠䎮婾婚䦳炻᷎普ᷕ妶婾劙㻊侣嬗ˤ⬠䓇⮯䞼佺⤪ỽ⽆
婆妨栆✳␴娵䞍婆佑⬠䘬奺⹎↢䘤炻㭼庫␴⮵䄏劙㻊㔯㛔ˤ婚䦳ℏ⭡⊭㊔烉
⬌䩳婆冯⯰㉀婆ᷳ㭼庫ˣᷣ婆⃒⃰婆妨␴娙柴⃒⃰婆妨ᷳ㭼庫ˣᷕ劙塓≽
⎍⺷ᷳ䔘⎴ˣ⫿娆㫉⸷ˣ⿅゛デね冯㗪攻䘬晙╣炻ẍ⍲ἄ侭⤪ỽ⇑䓐娆⎍
㕤⬠埻婆⠫ᶳ⯽䣢ᾳṢ幓ấˤ⬠䓇Ṏ㚫⬠佺⤪ỽ⺢䩳⮵䄏婆妨⬠␴侣嬗⬠
䘬䞼䨞柴䚖炻᷎㸾⁁䯉⟙ṳ䳡柴䚖ˤ

This is a theoretical course o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with an eye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Students will learn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typology and cognitive
semantics. Topics covered include: isolating vs. inflectional languages;
subject-prominence vs. topic-prominence; the English passive vs. the Chinese
passive; word order;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emotion and time; and
expressions of author identit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s.
Students will also learn to formulate their own research topics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and prepare a presentation on their chosen topics.

嫃㌰⣏䵙 1. 婚䦳䯉ṳ烊ᷕ劙㏕惵㭼庫
2. ᷣ≽⺷冯塓≽⺷
3. Ṣ䧙ᷣ婆␴朆Ṣ䧙ᷣ婆
4. 䚜㍍冯攻㍍
5. 朄ン冯≽ン
6. ㉥尉冯℟橼
7. 䚩䔍冯慵墯
8. ⼊⎰冯シ⎰
9. ᷕ劙㬏佑㭼庫
10. ᷕ劙ᾉ〗䳸㥳㭼庫
201
ᶨˣḴ⸜䳂 ⇅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15 ↮揀炸
;妶婾 15%炷;⮶ᾖ 15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35%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15%炷1 㫉炸
;⭞婚 15%炷~ᾳṢ {⮷䳬烉 ℙ 1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ℑ⮷㗪⓷䫼⌟ †℞Ṿ
2.侫娎( %) †
3.℞Ṿ(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ㄞ˪㕘䶐㻊劙⮵㭼冯侣嬗˫炻⊿Ṕ烉ᷕ⚳⮵⢾侣嬗↢䇰℔⎠炻2010
2. 喯䳡冰˪劙㻊侣嬗 100 ⽫㱽˫炻楁㷗烉⓮⊁炻2008
3. 昛⭂⬱˪劙㻊㭼庫冯侣嬗˫炻楁㷗烉⓮⊁炻2003
4. 㞗⸛˪劙㻊冯㻊劙侣嬗˫炷ᾖ妪䇰炸炻⎘⊿烉㚠㜿炻1991
5. ⿅㝄˪侣嬗䞼䨞˫炷䫔 14 䇰炸炻⎘⊿烉⣏⛘炻2009
6. ⿅㝄˪侣嬗㕘䨞˫炷䫔 6 䇰炸炻⎘⊿烉⣏⛘炻2013

202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64
婚䦳⎵䧙 侣嬗夾奺ᶳ䘬暁婆婆⠫冯㱽⼳炷ᷕ㔯炸
Bilingualism and Law: Perspectives from transl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ᶨ)炷†ᷣᾖ ņ ņ ġ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㛶⾈ㄞ⌂⢓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ġ ġ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law
2.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bilingual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3. To appreciate the implications of translation for bilingual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4. To be able to execute legal translation at a competent standard

1. 䎮妋婆妨冯㱽⼳䘬斄Ὢ
2. Ḯ妋暁婆䩳㱽⛐楁㷗䘬℟橼⮎㕥⍲墯暄ᷳ嗽
3. 娵嬀⇘楁㷗婆⠫ᷕ暁婆㱽⼳侣嬗䘬䈡㬲ᷳ嗽
4. ⊅ả㱽⼳侣嬗ả⊁

枸㛇⬠佺ㆸ㝄 1. Understand issues relating to bilingualism and law,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Hong Kong legal system
2. Identify translation problems in relation to bilingual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and discuss them critically in the context of court cases
3. Develop informed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legal documentation
1. 䎮妋暁婆᷎䓐␴㱽⼳䘬䚠斄䞍嬀炻⯌℞㗗楁㷗⎠㱽㨇⇞ᷕ䘬暁婆㱽⼳
⇞⹎
2. 彐嬀↢楁㷗䘬暁婆㱽⼳ᷕ⬀⛐䘬侣嬗⓷柴炻᷎ᶼ倗专㱽⹕姜姇⮎ἳ忚
埴姽婾
3. 憅⮵ᶵ⎴栆✳䘬㱽⼳㔯ẞ炻㍉䓐䚠ㅱ䘬㕡㱽␴㈨ⶏ忚埴侣嬗

婚䦳䯉ṳ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lingualism. It looks specifically at the Hong Kong situation,
where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working languages in the judiciary and
where legislation is enacted and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two languages.
Through close reading of relevant court cases, students will identify the tens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Hong Kong statutes and the Basic
Law, and appreciate how interlingual issues interact with operations of the law
203
ᶨˣḴ⸜䳂 ⇅䳂婚䦳
in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jurisdictions. Students will acquire skills that
allow them to interpret pieces of legi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The course also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y their
hand at translating various sorts of legal documents.

㛔婚䦳慵⛐⽆暁婆ἧ䓐䘬奺⹎Ἦ㍊妶婆妨冯㱽⼳䘬斄Ὢ炻⯌䁢斄㲐楁㷗䘬
暁婆㱽⼳⇞⹎ˤ⛐楁㷗炻劙婆␴㻊婆悥䁢⎠㱽ⶍἄ婆妨炻㱽⼳㡅㔯⎴㗪ẍ
ᷕˣ劙ℑ䧖婆妨䇰㛔℔Ự␴䓇㓰ˤ忂忶䳘嬨䚠斄䘬㱽⹕姜姇⮎ἳ炻⬠䓇⎗
ẍ彐嬀↢楁㷗䘬ㆸ㔯㱽ἳ␴➢㛔㱽䘬暁婆䇰㛔攻㚱ỽⶖ䔘炻᷎ᶼḮ妋⛐暁
婆␴⣂婆⎠㱽⇞⹎ᷕᶵ⎴婆妨冯㱽⼳⮎㕥ᷳ攻䘬Ḻ≽斄倗ˤ䓙㬌炻⬠䓇傥
⣈佺⼿䚠斄㈨ⶏ炻⽆婆妨⬠␴侣嬗䘬奺⹎⮵㱽⼳㡅㔯忚埴妋慳ˤ㬌⢾炻⬠
䓇怬⎗忂忶娚婚䦳㍍妠ᶵ⎴栆✳㱽⼳㔯ẞ䘬侣嬗⮎⊁ˤ

嫃㌰⣏䵙 1. Bilingual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A brief history


2. Principles and issues in bilingual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I): Statutory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3. Principles and issues in bilingual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II): Common law
principles - the literal rule, the golden rule, the mischief rule (purposive
approach)
4. The linguistics of translating law (I): modal verbs; Latin expressions;
nominalized verbs; embedded clauses
5. The linguistics of translating law (II): passive verbs; lengthy sentences; ""if""
and ""where"" clauses
6. Translating law in a business context (I): Contracts
7. Translating law in a corporate financial context (II): Prospectuses;
Announcements; Circulars; Annual Reports
8. Bilingualism and the Basic Law
9. Legal 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

1. 楁㷗暁婆㱽⼳⇞⹎䯉ṳ
2. 暁婆㱽⼳妋慳䘬⍇⇯⍲䚠斄⓷柴炷ᶨ炸烉㱽⼳妋慳⍇⇯冯㊯⋿
3. 暁婆㱽⼳妋慳䘬⍇⇯⍲䚠斄⓷柴炷Ḵ炸烉㘖忂㱽䲣䘬妋慳夷⇯ȹ 㔯䎮
妋慳夷⇯ˣ湫慹夷⇯ˣ⺲䪗夷⇯炷䚖䘬婾妋慳㕡㱽炸
4. 婆妨⬠夾奺ᶳ䘬㱽⼳侣嬗炷ᶨ炸烉ねン≽娆ˣ㉱ᶩ㔯娆⼁ˣ≽娆⎵娆⊾ˣ
⳴ℍ⺷⽆⎍
5. 婆妨⬠夾奺ᶳ䘬㱽⼳侣嬗炷Ḵ炸烉塓≽ン≽娆ˣ攟⎍ˣif␴where⺽⮶䘬
⽆⎍
6. ⓮㤕婆⠫ᶳ䘬㱽⼳侣嬗炷ᶨ炸烉⎰⎴侣嬗
7. ẩ㤕慹圵婆⠫ᶳ䘬㱽⼳侣嬗炷Ḵ炸烉ⓖ偉䪈䦳ˣ℔⏲ˣ忂↥ˣ⸜⟙䘬侣

8. 暁婆᷎埴冯➢㛔㱽
9. 㱽⼳侣嬗借㤕

204
侣嬗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ὅ㔁㌰㗪攻⎎埴⬱㌺ġ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3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䳬 1 㫉炻ℙ 25 ↮揀炸
;妶婾 20%炷;⮶ᾖ 50 % ;⣏婚 50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20%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30%炷 1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1. Bilingual Law Information System: http://www.blis.gov.hk/eng/home.htm


2. Law Drafting Division. 1998. “A paper discussing cases where the two
language texts of an enactment are alleged to be different”,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eng/inpr.html
3. Drafting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12) How Legislation is
Made in Hong Kong: A Drafter’s View of the Process (relevant chapters as
assigned by instructor)
http://www.blis.gov.hk/blis/eng/pdf/2012/drafting2e.PDF
4. Drafting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12). Drafting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A Guide to Styles and Practices (relevant chapters as
assigned by instructor):
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is/eng/pdf/2012/Drafting_booke.PDF

205
ᶨˣḴ⸜䳂 ⇅䳂婚䦳
ᷣ天教嬨㛸㕁 1. Francis Bennion (2008) Bennion on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A Code. Fifth
edition, London: LexisNexis.
2. Anne S.Y. Cheung (1997) “Hong Kong and the unprecedented transfer of
sovereignty: Towards a bilingual legal system –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language”, 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Review 19: 315-336.
3. Michael Kam-hung Chuen (2001) “Effective bilingualism and Hong Kong
government translators – the way forward”, in Chan Sin-wai (ed.)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45-248.
4. Susan Kwan (2011) “The dilemma of conducting civil litigation in Chinese”,
Hong Kong Law Journal 41: 7-26.
5. Zhao Yuhong (1997) ‘Hong Kong: The Journey to a Bilingual Legal
System’, 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19 (2/3): 293-313.
6. Ng Kwai Hang (2009) Legal Bilingualism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Common Law in Two Voices: Language, Law and the Postcolonial Dilemma
in Hong Kong,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 㛶⃳冰 (2006)˪㱽⼳侣嬗䎮婾冯⮎嶸˫, ⊿Ṕ烉⊿Ṕ⣏⬠↢䇰䣦
8. ᵾ‫ݻ‬㠸 (2013)lj儈㍊⌅ᖻ㘫䆟㠷ማ֌NJˈेӜ˖ेӜབྷᆨࠪ⡸⽮
9. 䌳忻⹂ (2013)˪㱽⼳侣嬗䎮婾冯⮎嶸˫ ˳䫔Ḵ䇰˴, 楁㷗烉楁㷗❶ⶪ
⣏⬠↢䇰䣦

206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65
婚䦳⎵䧙 ㅱ䓐侣嬗䞼䨞炷ᷕ㔯炸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劊巾 †∗ᾖ ņ ņ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李忠慶⌂⢓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2354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大㕡侣嬗䎮婾
2. 忳䓐侣嬗䎮婾↮㜸侣嬗䎦尉
3. ㍸檀侣嬗冯嬗姽䘬㯜㸾

枸㛇⬠佺ㆸ㝄 1. ➡梲↮㜸␴㈡⇌⿅侫傥≃炻
2. 忚ᶨ㬍娵嬀侣嬗忶䦳ᷕ䘬⍾㌐炻
3. 忚ᶨ㬍娵嬀嬗侭䘬䚖㧁冯䩳⟜炻
4. 忚ᶨ㬍娵嬀侣嬗䘬㛔岒␴届䌣ˤ

婚䦳䯉ṳ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applied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d equips
them with basic terminology and notions in respect of translation as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ractice. It constructs a narrativ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at begins
in the late 1950s, focusing on three paradigms: the Equivalence paradigm; the
Functionalist paradigm; and the Refraction paradigm.

㛔婚䦳普ᷕ㍊妶“⮵䫱”ˣ“≇傥”ˣ“㉀⮬”ᶱ䧖䎮婾䘬⼊ㆸ冯㳩嬲炻㔁⮶⬠
䓇曰㳣忳䓐忁ṃ䎮婾⍣↮㜸侣嬗䎦尉炻ẍ㍸檀侣嬗␴嬗姽䘬⮰㤕㯜⸛ˤ

嫃㌰⣏䵙 1. 大㕡侣嬗䎮婾䯉ṳ
2. ⮵䫱䎮婾 (1)
3. ⮵䫱䎮婾 (2)
4. 婆➇䎮婾
5. ≇傥䎮婾 (1)
6. ≇傥䎮婾 (2)
7. ⣂⃫䲣䴙䎮婾
8. ㉀⮬䎮婾 (1)
9. ㉀⮬䎮婾 (2)
10. 䎮婾䘬⮵娙冯Ḻ≽

207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15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35%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15%炷 1 㫉炸
;℞Ṿ
⭞婚 15%炷 1 䭯炸
⮶ᾖ↢ⷕ䌯 15%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1. Lee Tong King (2017) Translation Studies: A Primer,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 Jeremy Munday (2016)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Abingdon:
Routledge

ᷣ天教嬨㛸㕁 1. Edwin Gentzler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 Antony Pym (2010) Exploring Translation Studies, Abingdon: Routledge

208
翻譯
課程編號 CHIN 2351
課程名稱 譯文評析(中文)
Translation Criticism(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主修 翻譯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黃俊賢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1311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2355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1. 細讀原著--準確理解原文
2. 譯本對比
3. 探討譯者如何靈活運用修辭手法
4. 建立一套有效的翻譯標準

預期學習成果 1. 培養分析和批判思考能力,
2. 進一步認識翻譯過程中的取捨,
3. 進一步認識藝術手法的再現,
4. 進一步認識語言手段的應用。

課程簡介 Selected translations will be examined in terms of specific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is course is more concerned with
understanding how translated texts work rather than value judgments, and seeks
to define the translator's method and purpose.

本課選取各種原文和譯本作比較,探討作者的創作意圖、寫作風格、作品
中心思想和特色,欣賞各譯本精彩之處。

講授大綱 1. 導論:譯評的目標、準則與方法
2. 宣傳稿的翻譯
3. 新聞稿的翻譯
4. 內部通訊的翻譯
5. 商業書信的翻譯
6. 商業年報的翻譯
7. 中國小說英譯 (1)
8. 中國小說英譯 (2)
9. 英文小說中譯 (1)
10. 英文小說中譯 (2)

209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2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1 小時,共 3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評核方式
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20%(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1 次,共 10 分鐘)
討論 15%(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35%(個人 1 篇,共 30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30%( 1 次)

課本 待定

主要閱讀材料 1. Peter France (ed.), The Oxford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2. Kathaine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210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32
婚䦳⎵䧙 楁㷗侣嬗⮎⊁炷ᷕ㔯炸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society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 — †∗ᾖ — —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㼀㻊⃱⃰䓇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Ḯ妋楁㷗䘬暁婆婆妨䎦尉
2. 娵嬀楁㷗䘬⎬栆侣嬗㳣≽⍲侣嬗埴㤕䘬䓇ン
3. 㖶彐ᷣ天⮎⊁侣嬗䘬㔯栆䈡刚⍲㯜㸾天㯪

枸㛇⬠佺ㆸ㝄 1. ㌴㎉⮎⊁侣嬗䘬➢㛔天始
2. 忂忶⮎ἳ↮㜸⇌⇍嬗㔯䘬檀ᶳ
3. ⡆⻢㈽幓侣嬗ⶍἄ䘬ᾉ⽫

婚䦳䯉ṳ Translators’ work demands specialised knowledge of the ways translation


functions in specific social contexts. The principal concern of this course is the
practic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various circumstances in which translation
serves its purpose a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either in the Government or in
the private sector. This course will be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a written seminar
paper presented orally and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

㛔婚䦳㍊妶楁㷗侣嬗ⶍἄ䘬⮎㱩炻嬻㚱⽿⽆ḳ⮎⊁侣嬗䘬⎴⬠炻㶙ℍḮ妋
㛔⛘嬗侭ㅱ㚱䘬ㇵ℟炻⍲⤪ỽ怑ㅱᶵ⎴㨇㥳ˣᶵ⎴䑘⠫䘬⮎晃天㯪ˤ怠ᾖ
㛔婚䦳䘬⎴⬠枰丛Ṍ佺ἄ炻ἄ⎋柕⟙⏲炻᷎䧵㤝⍫冯妶婾ˤ

嫃㌰⣏䵙 1. 楁㷗䘬侣嬗㳣≽冯侣嬗埴㤕
2. 楁㷗㓧⹄℔㔯䘬ᷕ劙Ḻ嬗
3. ᷕ⚳⣏映℔㔯ᷞ⏲䣢ᷞ⺋⏲䘬ᷕ嬗劙
4. ᷕ㔯⚃⫿婆䘬劙嬗
5. ⺋⏲侣嬗
6. 䥹㈨侣嬗
7. 㱽⼳侣嬗
8. 楁㷗䘬暁婆䎦尉

211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1 㫉炻ℙ 10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2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40%炷;ᾳṢ 1 䭯炻ℙ 5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20%炷 1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Basil Hatim & Ian Mason.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London:
Routledge, 1997.
2. ⿅㝄ˤ˪侣嬗㕘䨞˫ˤ⊿Ṕ烉ᷕ⚳⮵⢾侣嬗↢䇰℔⎠炻2001ˤ
3. ἁ⃱ᷕˤ˪ἁ⃱ᷕ婯侣嬗˫ˤ⊿Ṕ烉ᷕ⚳⮵⢾侣嬗↢䇰℔⎠炻2002ˤ
4. ∱曾ᷳᷣ䶐ˤ˪侣嬗㕘婾普˫ˤ楁㷗烉⓮⊁⌘㚠棐炻1991ˤ
5. ␐⃮䤍ˤ˪侣嬗⇅昶˫ˤ楁㷗烉⓮⊁⌘㚠棐炻1996ˤ
6. 卓娈岊ˣ柷⧱暚⎰䶐ˤ˪㻊劙劙㻊楁㷗侣嬗䓐婆⋗䶐˫ˤ楁㷗烉⓮⊁
⌘㚠棐炻1997ˤ

212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39
婚䦳⎵䧙 埴㓧⍲⓮⊁㔯ẞ侣嬗炷ᷕ㔯炸
Translation for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 — †∗ᾖ — —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㜿㴟䅽⤛⢓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娵嬀埴㓧⓮⊁㔯ẞ䘬ᶨ凔侣嬗天㯪ˤ
2. ⬠佺ᷕ劙Ḻ嬗埴㓧⓮⊁㔯ẞ炻⊁㯪㸾䡢䃉婌炻埴㔯㳩㙊ˤ
3. ⬠佺⤪ỽ⇌⇍埴㓧⓮⊁㔯ẞ嬗㔯䘬⃒≋檀ᶳˤ

枸㛇⬠佺ㆸ㝄 1. ⮵埴㓧⓮⊁㔯ẞ䘬ᶨ凔侣嬗天㯪㚱㇨娵嬀ˤ
2. 傥⣈ᷕ劙Ḻ嬗埴㓧⓮⊁㔯ẞ炻ᶵỮ㸾䡢䃉婌炻侴ᶼ埴㔯㳩㙊ˤ
3. 傥⣈⇌⇍埴㓧⓮⊁㔯ẞ嬗㔯䘬⃒≋檀ᶳˤ

婚䦳䯉ṳ This course examines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s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how it is used for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udents will practice translating papers
related to negoti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law arising from such contexts,
and explore suitabl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the process.

㛔婚䦳ṳ䳡侣嬗⤪ỽ⛐楁㷗䘬℔ℙ埴㓧⍲⓮⊁㳣≽ᷕ㑼䔞㹅忂ᷕ⢾䘬奺
刚炻᷎䁢⬠⒉㍸ὃᷕ嬗劙⍲劙嬗ᷕ䘬䶜佺炻ἧ℞傥⛐侣嬗⋼⓮㔯ẞˣ埴㓧
㔯ẞ⍲㱽⼳㔯ẞ䘬忶䦳ᷕ➡梲↢⎬㕡朊䘬侣嬗㈨ⶏˤ

嫃㌰⣏䵙 1. 埴㓧⓮⊁㔯ẞ⮓ἄ冯侣嬗徘天
2. ⑩姽嬗㔯冯侣嬗㈨ⶏ(ᷕ嬗劙)
3. ⑩姽嬗㔯冯侣嬗㈨ⶏ(劙嬗ᷕ)
4. ℔↥
5. 婒㖶㔯栆
6. 忂⏲栆㔯㚠
7. ⎬刚㔯ẞ冯㕘倆䧧
8. 㑖嬗
9. ὧ䬳冯愔愊㔯㚠
10. 㚫嬘㔯㚠
11. 㺼录ˣ䌣录ˣ⸷妨
12. 㱽⼳㔯㚠

21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70%炷 2 㫉炸
;℞Ṿ %
佺ἄ 30%炷~ᾳṢ {⮷䳬烉 †䭯 3 ;ấ †㫉炻ℙ 2000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㓧⹄℔㔯⮓ἄㇳℲ
2. 㓧⹄℔㔯⮓ἄ⮎ἳ
3. ㅱ䓐㔯
4. 㧁溆䫎嘇䓐㱽
5. ↢䇰䈑ᶲ㔠⫿䓐㱽䘬夷⭂
6. How to Write for the World of Work
7.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8. Glossaries of Terms Commonly Used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9.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10. On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and English

214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40
婚䦳⎵䧙 暣⼙侣嬗ⶍἄ⛲炷ᷕ㔯炸
Film translation workshop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蘇甘霖⃰䓇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德忶侣嬗䶜佺炻⬠㚫⫿ⷽ侣嬗䘬㈨ⶏ␴旸⇞
2. 䓙奨䚳婚➪䞕䇯䭬ἳ炻㍸⋯奨⮇≃⍲䎮妋傥≃
3. ⽆⮶ᾖ妶婾炻㍸⋯↮㜸≃⍲堐忼傥≃
4. 䴻⮷䳬⟙⏲炻姕妰⮰柴妶婾⍲⼙䇯墥ἄ
枸㛇⬠佺ㆸ㝄 1. Ḯ妋⫿ⷽ侣嬗⍇⇯⍲➢㛔墥ἄ⍇䎮
2. ㍸⋯婆妨䎮妋䘬㓷デ䦳⹎
3. 忚ᶨ㬍Ḯ妋侣嬗䘬㔯⊾⃫䳈
4. ⮶ᾖ妶婾㚱㓰≈⻟ᾳṢシ夳妋堐忼
婚䦳䯉ṳ We are having new films every day, and the translation of films should follow
appropriately. This is a practical course, and the film translation skills will be
introduced, discussed and actively applied.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tilize all
they know about translation and apply their talents to tackle the limitations in
subtitling. Through practical assignments and tutorials, student will get much
acquainted with the language culture in films, i.e. the dialogue, the script and
the language use. Group presentation and tutorials are essential learning tools in
this course.

暣⼙柴㛸㖍㕘㚰䔘炻暣⼙侣嬗ḇ天冯㗪᷎忚ˤ㛔䥹䁢⮎䓐侣嬗ⶍἄ⛲炻ṳ
䳡ˣ妶婾⍲忳䓐⼙夾侣嬗㈨ⶏˤ⎴⬠暨天⬠ẍ农䓐炻⃭↮䘤㎖⶚ㅪ䘬侣嬗
䞍嬀炻ㅱ䓐⛐㚱教嬨旸⇞⍲⫿㔠天㯪䘬⫿ⷽᷳᶲˤ德忶侣嬗䶜佺␴⮶ᾖ炻
⎴⬠⮵暣⼙⮵䘥ˣ∯㛔炻⍲婆妨忳䓐炻㚫㚱㚜㶙ℍ䎮妋炻忚侴娵嬀㚜⣂暣
⼙婆妨㔯⊾ˤ⮷䳬⮰柴⟙⏲炻⍲↮䳬⮶ᾖ妶婾炻⛯䁢慵溆䞼ᾖ㳣≽ˤ
嫃㌰⣏䵙 1. ⫿ⷽ侣嬗䯉ṳ⍲➢㛔夷⇯
2. ⫿ⷽ侣嬗㈨ⶏ
3. ⫿ⷽ墥ἄ㈨ⶏ
4. 娙婆↮㜸
5. 㔯⊾䘬侣嬗冯㎃ἳ
6. ㆸ婆ˣᾂ婆ˣ暁斄婆
7. 暣⼙㫴㚚侣嬗
8. 䱝婆⫿ⷽ
9. 惵枛䧧侣嬗
10. ⫿ⷽ䘬㬟⎚
11. 䇯⎵侣嬗
21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3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4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40%炷;⮶ᾖ 40 % †⣏婚 %炸
;㚠朊⟙⏲ 30%炷;ᾳṢ 3 䭯炻ℙ 6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10% 䎕ᷕ㳣≽⍫冯䦳⹎ (Participation)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ᾳ⇍䚠斄婾㔯炻㭷⸜㚜㕘

216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41
婚䦳⎵䧙 喅姽㔯䪈䘬侣嬗炷ᷕ㔯炸
Translating writings on art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 — †∗ᾖ — —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侇⬿㴑⃰䓇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㖍婆
㔁⬠⼊⺷ ;⣏婚 ;⮶ᾖ †ᾳṢ㊯⮶ ;℞Ṿ Field trips and renowned guests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㼬㶭␴妋慳喅埻侣嬗ᷳ⮰㚱⎵录
2. ≈⻟朆喅埻⬠昊⎴⬠⮵喅埻侣嬗䘬娵嬀
3. ṳ䳡侣嬗喅埻ⷠⷠ忯ᶲ䘬䚠斄㛸㕁炻℞ᷕ⊭㊔⽫䎮ˣ⒚⬠ˣ枛㦪ˣ䣦
㚫⬠䫱䫱
4. 㔁㌰䔞ẋ喅埻ㄋ䓐䘬㳩㳦ˣ⎵䧙⍲徘婆

枸㛇⬠佺ㆸ㝄 1. ㍸⋯⬠⒉⯙侣嬗喅埻㔯䌣䘬婆㔯傥≃
2. ⡆⻟⬠⒉⮵喅埻䘬娵䞍
3. ➡妻⬠䓇傥㳩⇑᷎ᶼ㸾䡢⛘炻ẍᷕ劙暁婆⌛㗪⁛嬗喅埻
4. 溻⊝⬠䓇⮯⬠佺ㆸ㝄炻⛐⛘㕡⁛⨺ᶲ䘤堐

婚䦳䯉ṳ 㛔婚䦳妻䶜⬠䓇侣嬗喅埻⎚ˣ喅埻㫋岆ˣ喅埻姽婾䫱㕡朊䘬 㔯䪈,䭬⚵㵝


味ᷕ大⎌Ṳ喅埻ᷣ天㳩㳦,㔁㛸⍾冒ᷕ⢾⌂䈑棐⍲ 䔓⹲↢䇰ᷳ㔯䌣,䓙喅埻
ἄ⑩㫋岆↢䘤,⺽⮶⬠⒉娵嬀ᷕ大喅埻 䘬㔯⊾側㘗,柀䔍喅埻⭞䘬Ṣ㟤⿅
゛,↮㜸喅姽㔯䪈䘬天溆,⮵ 㭼ᷕ劙埻婆⍲埴㔯䘬䈡刚,᷎⛐䶜佺⮎嶸ᷕ➡
梲ᷕ嬗劙⍲劙嬗ᷕ䘬⎬䧖㈨ⶏˤ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skills of translating with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history, art appreciation and art criticism. Chinese and
English writings on art will be studied, and textual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ncentrating on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aspects will be
discussed. Through the viewing of artworks and practice in sight translation and
written translation, students will acquire bilingual vocabulary and linguistic
expressions for describing a range of artworks and genres in specific
socio-historical, cultural and aesthetic contexts.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217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First Lesson- Ludwig Wittgenstein (translating philosophy and art.)
2. 2nd Lesson- Andy Warhol (translating American culture and art.)
3. 3rd Lesson- Michelangelo (translating Classical art.)
4. 4th Lesson- John Berger (translating Modern media in art.)
5. 5th Lesson- - Pina Bausch (translating dance in art.)
6. 6th Lesson- Frida Kahlo (translating Feminism in art.)
7. 7th Lesson- Van Gogh ((translating love, passion and mythology in art.)
8. 8th Lesson- PR Agencies (studying art terminology in media.)
9. 9th Lesson- Auguste Rodin (translating sculpture in art.)
10. 10th Lesson- Jackson Pollock (a case study of Modern legend in art)
11. Lesson 11- Marina Abramovic (translating Performance Art.)
12. Lesson 12- Pablo Picasso (the study of grandmaster of art and conclude the
course.)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5%炷;ᾳṢ 1 㫉炻ℙ 5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30%炷;⮶ᾖ 30 % †⣏婚 %炸
;㚠朊⟙⏲ 15%炷;ᾳṢ 1 䭯炻ℙ 4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30%炷;ᾳṢ 1 䭯炻ℙ 1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20% 侣嬗䶜佺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婚䦳ᷣ天ẍ教嬨㛸㕁䁢㛔炻⮯ᶵ姕婚㛔ˤ

ᷣ天教嬨㛸㕁 1.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2. Hal Foster- The Anti-Aesthetic
3. Marshall McLuhan-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4. Roland Barthes- Mythologies
5. Roland Barthes-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6. Jim McGuigan- Culture Analysis
7.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8. Kenneth Clark- Civilisation
9. Herschel Chipp- Theories of Modern Art
10. Rosalind Krauss- The Originality of Avant-Garde and Other Modern Myths

218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42
婚䦳⎵䧙 ⎋嬗ⶍἄ⛲ II炷ᷕ㔯炸
Interpretation workshop II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㔔㔯⌂⢓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䳬ⶍἄ⛲
ᾖ嬨旸⇞ ;枰⃰⬴ㆸ CHIN2336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䁢㚱シ㑼ả⁛嬗ⶍἄ䘬⬠䓇㍸ὃ柴㛸⣂㧋⊾䘬妻䶜

枸㛇⬠佺ㆸ㝄 1. ㌴㎉⎴倚⁛嬗␴㍍临⁛嬗䘬㈨ⶏ
2. ㌴㎉ᶵ⎴⁛嬗㧉⺷䘬冐⟜ㅱ嬲㈨ⶏ

婚䦳䯉ṳ This course prepares students for the pursuit of a career in interpreting. Students
will be provided with intensive training in interpreting on a variety of topics and
taught the improvisation skills in interpreting. This course also provides
training in the essential skills and techniques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ncluding shadowing, rephrasing, abstrac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plit
attention. This is a workshop-based course supplemented by lectures.

㛔婚䦳䁢㚱シ㑼ả⁛嬗ⶍἄ䘬⬠䓇㍸ὃ柴㛸⣂㧋⊾䘬妻䶜炻ṳ䳡⎋嬗䘬冐
⟜ㅱ嬲㈨ⶏˤ㬌⢾炻㛔婚䦳Ṏ 㔁㌰⎴倚⁛嬗䘬㈨ⶏ炻⊭㊔⼙晐㱽ˣ婆⎍慵
㔜㱽ˣ㑖嬗㈨ⶏ炻ẍ⍲➡梲⬠䓇ᶨ⽫ℑ䓐䘬傥≃ˤ㔁⬠㧉⺷ẍ⮷䳬ⶍἄ⛲
䁢ᷣ炻庼ẍ嫃婚ˤ

嫃㌰⣏䵙 1. ⎴倚⁛嬗䘬㊹㇘
2. ⎴倚⁛嬗䘬㈨ⶏ␴䩭攨
3. ⎴倚⁛嬗冯㍍临⁛嬗䘬㭼庫
4. ⎴倚⁛嬗冯㍍临⁛嬗䘬冐⟜ㅱ嬲㈨ⶏ
5. ⎴倚⁛嬗␴㍍临⁛嬗䶜佺
6. 㧉㒔㚫嬘⁛嬗
7. 䶐㔜娆⼁堐

21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Ṿ
⣏婚炷椾ℑ␐炸 㭷㫉 2 ⮷㗪炻ℙ 2 㫉
ⶍἄ⛲炷烂炼烃䳬炸 㭷㫉 2 ⮷㗪炻ℙ 10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20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40%炷 1 㫉炸
;℞Ṿ %
婚➪堐䎦 45%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1200 ↮揀炸
ᾳṢ䶜佺 5%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600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Chernov, G. V. (2004). Inference and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 Gile, D.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3. Gile, D. (2001). Consecutive vs. Simultaneous: Which is more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Studies, 1, 8-20.
4. Halliday, M. A. K. (1985).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Victoria,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5. Jones, R. (1998).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6. Seeber, K. G. (2001). Intonation and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ahiers de Linquistique Francaise, 23, 61-97.
7. Van Besien, F. (1999).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Meta,
44(2), 250-259.
8. Wilss, W. (1978). Syntactic Anticipation in German-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n D. Gerver & H.W. Sinaiko (Eds.),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p. 343-352). London: Plenum Press.

220
翻譯
課程編號 CHIN 2343
課程名稱 法律口譯(中文)
Legal interpreting(英文)
修讀模式 選修
必修(主修 — — 副修 — —)
課程程度 初階 進階
授課時間 本學年開設(上學期 下學期 全學期)
本學年暫不開設
授課老師 吳雅珊博士
授課語言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其他
教學形式 大課 導修 個人指導 其他:小組工作坊、法庭考察、模擬審訊
修讀限制 須先完成 CHIN 2342 才可修讀此科
已經完成 CHIN 不可修讀此科
學習目標 為有意從事法律口譯的學生提供所需的知識及專門訓練

預期學習成果 1. 了解法律語言特色,認識刑事審訊中常見的詞彙
2. 於聆訊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傳譯模式進行傳譯
3. 掌握聆訊過程中控辯雙方的訟辯技巧及策略,懂得如何處理傳譯過程
中譯員所面對的各項挑戰

課程簡介 This cours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egal system of Hong Kong and
familiarises students with trial procedures,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common terms pertaining to trial proceedings, as well as principles and
protocols associated with interpreting in the judicial system. Students will
practice sight-translating of legal texts and other court-related documents, and
interpreting – consecutively or simultaneously as appropriate – courtroom
speeches, including witness testimony, submissions by counsel, jury
instructions and court judgments. This is a workshop-based course
supplemented by lectures, a mock trial and a court visit to observe court
interpreters at work.

本課程介紹香港法律體制、審訊程序、法律英語的特點及法庭傳譯中常見
的詞彙,探討法律口譯的特質、原則及法規。訓練學生視譯、接續傳譯、
同聲傳譯各方面的能力。練習口譯法律文件、證人供詞、律師陳詞、陪審
團指引、法官判詞等等。教學模式以小組工作坊為主,輔以講課及法庭考
察。
講授大綱 1. 法律口譯的定義及訓練範圍
2. 普通法與大陸法系的比較
3. 香港法律體制及各級法院
4. 審訊程序
5. 法律與法庭英語的特點
6. 刑事聆訊常見雙語詞彙
7. 香港法庭傳譯的回顧與現狀
8. 法律口譯的特質及挑戰
9. 利用真實法庭聆訊錄音及法庭文件練習接續傳譯、即時傳譯及視譯

221
三、四年級 高級課程
上課時數
大課 每週 小時,上課週數依校曆編排
導修 每次 小時,共 次
個人指導 每次 小時,共 次
其他
大課 (首三周) 每次 2 小時,共 3 次
小組工作坊 (兩組) 每次 2 小時,共 10 次
評核方式
1.持續評核(100%)
口頭報告 %(個人 次,共 分鐘; 小組 次,共 分鐘)
討論 %(導修 % 大課 %)
書面報告 10%(個人 1 篇,共 1500 字; 小組 份,共 字)
書面創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專題/論文寫作 %(個人 篇,共 字; 小組 份,共 字)
測驗 45%( 1 次)
其他 %
課堂表現 40%(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1200 分鐘)
個人練習 5%(個人 小組: 篇 份 次,共 字/600 分鐘)
2.考試( %) 兩小時問答卷 其他
3.其他( %) 
課本 無指定課本

主要閱讀材料 1. Colin, J., & Morris, R. (1996). Interpreters and the Legal Process. Winchester: Waterside.
2. De Jongh, E. M.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Court Interpreting: Theory & Practice.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3. Fowler, Y., Ng, E., & Coulthard, M. (2012). Legal Interpreting. In C. Milan-Varela & F. Bartrina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pp. 417–430). London: Routledge.
4. González, R. D.,Vásquez, V. F., & Mikkelson, H. (1991/2012). Fundamentals of Court
Interpretation: Theory, Policy, and Practice. Durham, NC: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5. Levi, J. N., & Walker, G. A. (Eds.). (1990). Language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New York: Plenum
Press.
6. Mellinkoff, D. (1963). The Language of the Law.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7. Mikkelson, H. (2000/2017). Introduction to Court Interpreting.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8. Ng, E. (2009). The tension between adequacy and acceptability in legal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In S. Hale, U. Ozolins & L. Stern (Eds.), The Critical Link 5: Quality in interpreting -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9. Ng, E. (2013). Garment, or upper-garment? A matter of interpre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 26(3), 597–613. doi: 10.1007/s11196-012-9290-9
10. Ng, K. H. (2009). The Common Law in Two Voices: Language, Law, and the Postcolonial Dilemma
in Hong Kong.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Norton-Kyshe, J. W. (1971). The history of the laws and courts of Hong Kong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to 1898. Hong Kong: Vetch and Lee.
12. O'Barr, W. M. (1982). Linguistic Evidence: Language, Power, and Strategy in the Courtroo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3. Tiersma, P. M. (1999). Legal Langua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4. Salhany, R. E. (1988). Cross-examination: The Art of the Advocate. Toronto: Butterworths.
222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44
婚䦳⎵䧙 䞕䭯⮷婒侣嬗炷ᷕ㔯炸
Short stories: East and West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ἁ㔯䪈⌂⢓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䝕妋㇨⬠ἄ⑩䘬㔯⊾₡ῤˣ䣦㚫シ佑ˣ⏰䎦↢䘬シ嬀⼊ンẍ⍲㬟⎚⼙
枧烊
2. 忂忶⬠佺䝕妋教嬨␴↮㜸䞕䭯⮷婒䘬㈨ⶏ烊
3. 教嬨䚉⎗傥⣂䘬ᷕ劙㔯Ἓἄ烊
4. ⮵㔯⊾ⶖ䔘㚱㚜㶙䘬䝕妋ˤ

枸㛇⬠佺ㆸ㝄 1. ⯙ᷕ大㕡⮵㔯⬠ἄ⑩ᷕᾳ橼冯䣦㚫ᷳ攻斄Ὢ㇨㊩奨溆忚埴姽㜸␴妶
婾ˤ
2. ⮵㇨⬠ἄ⑩䘬㔯⊾シ佑ˣ䣦㚫₡ῤˣシ嬀⼊ン␴㬟⎚⼙枧㚱ᶨ⭂䘬揺
岆␴彐嬀傥≃炻᷎⿅侫忁ṃ冯㔯⬠侣嬗ᷳ攻䘬斄倗ˤ
3. ⎴⬠ㅱ⯽䣢↢傥⣈䱦䡢姽Ộ㝸䈡⭂䞕䭯⮷婒䘬㔯⬠₡ῤ䘬傥≃炻᷎ᶼ
➢㕤㬌炻忚ᶨ㬍⿅侫㚨Ἓ䘬侣嬗㕡⺷ˤ

嫃㌰⣏䵙 1. Fiction and Translation


2. Literature and Society
3. Violence as Art
4. Feminism
5. Cultural Identity
6. Colonialism
7. Decoding Colors
8. Gothic
9. Tragedy
10. Dealing with the Past
11. Culture, Hierarchy, and Society
12. Sentimentalism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8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婚㛔 䃉㊯⭂婚㛔

223
ᶱˣ⚃⸜䳂 檀䳂婚䦳
婚䦳䯉ṳ ᶨ䭯⃒䥨䘬䞕䭯⮷婒炻㇨℟㚱䘬喅埻␴⁛㑕₡ῤ炻⼨⼨㭼攟䭯⮷婒⯌㚱忶
ᷳˤ侣嬗忁栆㔯橼䚳Ụ䯉╖炻Ữ⮎晃㑵ἄ崟Ἦ᷎朆㖻ḳˤ⤪ỽ㸾䡢䎮妋⍇
⮷婒䘬⿅゛ℏ⭡␴喅埻櫭≃炻忚侴嬗↢⍇㔯䘬埴㔯桐㟤␴喅埻⿏炻ἧ嬗㔯
嬨侭䌚⼿冯⍇㔯嬨侭⎴㧋䘬⮑伶デ⍿炻ᷫ㗗忁攨婚䦳䘬㟠⽫⓷柴ˤ

℟橼侴妨炻㛔婚䦳㖐⛐忂忶䱦嬨␴揺岆↢冒ᶵ⎴ἄ⭞炻桐㟤䔘徜䘬䞕䭯⮷
婒炻ⷞ柀⎴⬠柀㚫⍇ἄ䘬ᷣ柴ˣね䭨ˣ䳸㥳ˣ婆妨桐㟤ˣ␴⮓ἄ䈡溆炻忚
侴⽆侣嬗䘬奺⹎炻柀䔍⮷婒䘬∝ἄ側㘗ˣἄ侭䘬㥳⿅シ⚾ˣ∝ἄ⿅゛␴⮓
ἄ㈨ⶏ⮵娚ἄ⑩䘬慵天⿏ˤ㛔婚䦳怠嬨䘬㔯橼炻柴㛸⺋㲃炻ᷣ天⊭㊔ẍᶳ
⸦ᾳᷣ柴烉1炸㗪ẋ側㘗䘬↠栗冯㴰晙烉侣嬗㗪⤪ỽ⮯∝ἄ䘬㗪ẋ刚⼑ˣ側
㘗刚⼑炷⤪⤛⿏ᷣ佑ˣ㬾㮹ᷣ佑䫱炸㺚德℞ᷕ炻↠栗㔯㛔側⼴䘬㶙Ⰼシ佑烊
2炸ᾖ录ㇳ㱽䘬ἧ䓐␴ᾖ录㓰㝄䘬怬⍇烉⤪ỽ⥍䔞嗽䎮⍇㔯䘬ᾖ录ㇳ㱽炷⤪
⮵㭼ˣ尉⼩ˣ⍵⽑䫱炸炻ἧ侣嬗㚜⤥䘬⏰䎦↢⍇㔯䘬㶙Ⰼℏ㵝炻㸾䡢⏰䎦
⍇㔯䘬晙╣䫱㓰㝄烊3炸ℵ䎦㔯㛔䘬娙婆䫾䔍烉⤪ỽẍ⎴㧋䘬Ṣ䧙␴夾奺ℵ
䎦⍇ᷣṢ℔䘬ℏ⽫ᶾ䓴␴䱦䤆ねデ炷⤪㔯⊾堅䨩䘬徟勓⣙句炻徸㬍奢愺䘬
䌐䩳シ嬀䫱炸炻⃭↮⯽䎦ᷣṢ℔䘬䌐䈡⽫䎮デ䞍烊4炸婆橼刚⼑␴ね䭨姕伖烉
⤪ỽ⛐嬗㔯ᷕ慵䎦⍇㔯䘬婆橼刚⼑炷⤪㘿䣢㓭ḳね䭨䘬刚⼑婆妨䫎嘇炸⍲
ね䭨㥳㝞ˤ

ἄ䁢婚䦳䘬侫㟠枭䚖炻ᾖ嬨㛔婚䦳䘬⎴⬠炻⛯暨天⚵丆ᶲ徘ᷣ柴⍫冯⮷䳬
妶婾␴㑘⮓ᶨ䭯ᶵ⮹㕤3000⫿䘬侣嬗䚠斄䞼䨞炻斉徘冒⶙䘬奨溆ˤ

This course aim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fundamentals of short story


composition and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ir translation. It also
aims to encourage them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unique narrative techniques
involved in the composition of short storie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o
encourage them to explore ways of re-creating such expositions in their
translations.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4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30 ↮揀炸
;妶婾 10%炷;⮶ᾖ †⣏婚 炸
;㚠朊⟙⏲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天教嬨㛸㕁 1. Jean-Paul Sartre, "What is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
2.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3. Charles E. May, Short Story Theories
4. ⼸⽿⸛ˣ湫拎䎈炻㔯⬠㤪婾

224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46
婚䦳⎵䧙 ∯㛔侣嬗ⶍἄ⛲炷ᷕ㔯炸
From page to stage: A workshop on drama adaptation and transl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䓇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ṳ䳡娙∯喅埻⛐楁㷗暁婆㔯⊾側㘗ᶳ䘬墯暄⿏炻≈㶙⬠䓇⮵ᷕ⢾㇚∯
䘬娵嬀ˤ
2. 德忶⮎䓐㚱嵋䘬∯㛔侣嬗妻䶜炻㍸⋯⬠䓇⮵侣嬗䎮婾冯⮎嶸䘬㌴㎉ˤ
3. ṳ䳡ᷕ⢾㔯⬠ἄ⑩䘬➢㛔岆㜸㕡㱽炻⎴㗪㍸檀⬠䓇䘬暁婆傥≃ˤ
4. 德忶⮎⛘准⎘侫⮇⍲㬋⺷准⎘⫿ⷽ䘬⮷䳬侣嬗䶜佺炻嬻⬠䓇橼槿侣嬗
冯䛇⮎㇚∯墥ἄᷳ攻䘬斄Ὢˤ

枸㛇⬠佺ㆸ㝄 1. ⬠䓇傥惵⎰楁㷗娙∯墥ἄ䘬暨天侣嬗准⎘⫿ⷽ⍲㓡䶐∯㛔ˤ
2. 德忶奒幓⍫冯炻⬠䓇傥䎮妋娙∯墥ἄ␴㇚∯喅埻䘬墯暄⿏炻⽆侴⮵娙
∯㺼↢忚埴㶙⹎岆㜸ˤ
3. ⬠䓇傥㌴㎉娙∯㺼↢ᷕ䘬⎬䧖夾奢䈡溆炻⽆侴㈲㔯⫿伖㓦⛐㚱シ佑䘬
婆⠫ˤ
4. ⬠䓇傥⯙冒⶙䘬侣嬗ᷣ≽ἄ↢冒ㆹ娖慳␴姽₡ˤ

婚䦳䯉ṳ The adaptation of literary classics into staged productions can be an extremely
rewarding pedagogic exercise. They not only demand from students an in-depth
rea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also writing and analytical skill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s of drama performance, as well as familiarity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hroughout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not only be
trained in the above areas, but by collaborating with a theatre company, they
will b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become involved in an actual
production of a literary classic.

㛔婚䦳妻䶜⬠䓇⽆ḳ∯㛔侣嬗炻⽆侴㍸檀⎴⬠⮵㔯⬠⍇叿䘬䎮妋␴⮓ἄ↮
㜸傥≃炻᷎嬻⬠䓇⮵娙∯堐㺼㚱➢㛔䘬娵嬀␴⮵侣嬗䎮婾㚱忚ᶨ㬍䘬㌴
㎉ˤ㬌⢾炻⎴⬠怬㚱㨇㚫冯∯⛀⎰ἄ炻奒幓⍫冯㇚∯墥ἄ炻忼⇘⬠ẍ农䓐
䘬䚖䘬ˤ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225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娙∯冯㔯⊾烉娙∯䘬㬟⎚⍲ᷕ⢾娙∯䘬䘤⯽冯㺼⊾
2. 楁㷗䘬娙∯烉楁㷗䘬暁婆㔯⊾側㘗⍲娙∯喅埻⛐楁㷗䘬䘤⯽
3. 娙∯冯㔯⬠烉ᷕ⢾娙∯冯ᷕ⢾㔯⬠䘬岆㜸
4. 娙∯䘬㺼↢烉娙∯㺼↢䘬夾奢䈡溆冯∯㛔䘬㔯㛔䈡⽝
5. 㔯⫿冯婒娙烉∯㛔ˣ⎘娆冯准⎘⫿ⷽ
6. 侣嬗冯喅埻烉⾈⮎ˣ廱㎃ˣ㓡⮓ˣℵ∝ἄ
7. 侣嬗冯奨䛦烉婆妨㔯⊾佌䣦䘬侫ㄖ
8. 㓡䶐冯侣嬗烉∯㛔䘬䦣㢵冯准⎘⫿ⷽ䘬侣嬗
9. 䎮婾冯⮎嶸烉∯㛔侣嬗䶜佺
10. 䎮婾冯⮎嶸烉娙∯墥ἄ䘬奨⮇⍲⍫冯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15%炷;ᾳṢ 1 㫉炻ℙ 10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5%炷;⮶ᾖ % ;⣏婚 %炸
;㚠朊⟙⏲ 10%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1 ấ炻ℙ 2000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50% ∯㛔侣嬗䶜佺 2 䭯炻5,000 ⫿
%炷~ᾳṢ {⮷䳬烉 4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1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Merchant of Venice


2. Harold Pinter, Betrayal
3. Eric Schmitt, The Visitor
4. 匶⢓㭼Ṇ˪⦩⯤㕗⓮Ṣ˫㻊婆嬗㛔炷嬗侭烉㛙䓇尒ˣ㠩⮎䥳ˣ㕡⸛ˣ
昛懆㼌炸
5. 昛懆㼌烉˨䞍嵛侭ˣ柣嬗㦪˩
6. 昛懆㼌烉˨⽆劙⚳䦣㢵⇘⣏ᷕ厗䘬˪⭞⹕ἄ⬥˫炼 ˪䞍嵛侭ˣ柣嬗㦪˫
临䭯˩
7. 昛懆㼌烉˨ἃⰙḴ䳛⢓䫔⋩Ḽ⣄ẚ⢷ᷳ欀 炼 嬗匶∯䘬冒䘥˩
8. 昛懆㼌烉˨䁢楁㷗奨䛦侣嬗㇚∯˩
9. 昛懆㼌烉˨⽆˪䫔⋩Ḵ⣄˫⇘˪⃫⭝˫˩

226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48
婚䦳⎵䧙 ⨺橼冯㳩埴㔯⊾暁婆䞼䨞炷ᷕ㔯炸
Bilingual studies in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宋耕⌂⢓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ἄ䁢侣嬗⮰㤕檀⸜䳂怠ᾖ婚, 㛔婚㖐⛐㍸檀⬠䓇䘬暁婆傥≃,⡆⻟ṾᾹ
⮵暁婆䑘⠫䘬㓷デ⹎.
2. ⽆㔯⊾䞼䨞䘬奺⹎⡆⻟⮵⨺橼␴㳩埴㔯⊾䘬娵嬀
3. ⽆㭼庫䘬奺⹎䞼䨞䔞ẋ⨺橼冯㳩埴㔯⊾,⬠佺䚠斄䎮婾.
枸㛇⬠佺ㆸ㝄 1. ㌴㎉㚱斄楁㷗冯ᷕ⚳⨺橼冯㳩埴㔯⊾䘬䚠斄䞍嬀
2. ㅱ䓐婚➪⬠佺䘬䎮婾ⶍ℟㈡⇌⿏教嬨暁婆㔯㛔
3. ⡆⻟侣嬗⨺橼冯㳩埴㔯⊾㔯㛔䘬傥≃
4. ⡆⻟㚱斄ℐ䎫⊾ˣ暁婆冯幓ấ娵⎴䫱㔯⊾⓷柴䘬䞍嬀
婚䦳䯉ṳ The course introduces mass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bilingualism and seeks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as a
cross-cultural dialogue. Discussions will focus on a wide range of popular
genres, including film,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 magazines, pop music and
internet culture,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Through critical readings of the
bilingual texts, cultural issues such as national and gender identities, ideology,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circulation of images and imaginary, and the
dynamics between cultural production, media technology, and political
discourses will also be explored.

The course serves two purposes. First, it serves as an advanced-level course that
focuses on improving students' bilingual proficiency and sensitivity. Second, it
allows a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ly informed investigation of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tudies.

㛔婚䦳⛐ᷕ劙暁婆婆⠫ᶳṳ䳡⨺橼冯㳩埴㔯⊾炻㖐⛐⡆忚⬠䓇⮵侣嬗冯嶐
㔯⊾⮵娙斄Ὢ䘬䝕妋ˤ怠⍾䘬㛸㕁⊭㊔ᷕ㷗⎘暣⼙ˣ暣夾ˣ⺋⏲ˣ暄娴ˣ
㳩埴枛㦪ẍ⍲䵚嶗㔯⊾䫱ˤ昌㍊妶㔯㛔䘬侣嬗炷ἳ⤪㕘倆侣嬗炸⢾炻ḇ⽆
㔯⊾䞼䨞䘬奺⹎㍊妶⚳㕷冯⿏⇍幓ấˣシ嬀⼊ンˣℐ䎫⊾冯㔯⊾䓊⑩䘬⁛
㑕䫱㔯⊾婚柴ˤ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227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暁婆㕘倆⮓ἄ冯侣嬗
2. 㳩埴㔯⊾冯侣嬗
3. 暣⼙冯シ嬀⼊ン
4. 暣夾
5. ẹ攺暄娴
6. 䵚嶗㔯⊾
7. 㳩埴㫴娆
8. 楁㷗幓ấ冯㳩埴㔯⊾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2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15 ↮揀炸
†妶婾 %炷†⮶ᾖ % †⣏婚 %炸
;㚠朊⟙⏲ 30%炷;ᾳṢ 2 䭯炻ℙ 1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50%炷;ᾳṢ 2 䭯炻ℙ 35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Lacey, Nick. Image and Representation: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2. McDougall, Julian. Media Studies: The Basics. London: Routledge, 2012.
3. Strinati, Dominic.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4. Morris, Meaghan. Identity Anecdotes: Translation and Media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6.
5. Strinati, Dominic.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Second Edi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6. Fiske, John.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Seco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2010.
7. Bagnall, Nicholas. Newspaper Language. Oxford: Focal Press, 1993.
8. Donald, Stephanie Hemelryk, Micheal Keane, and Yin Hong, eds., Media in China:
Consumption, Content and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2.
9. Hall, Stuart,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 1997.
10. Bai, Ruoyun and Geng Song, eds., Chinese Televis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ntertaining the Nation. London: Routledge, 2014.
11. Wright, Handel Kashope and Meaghan Morris, eds., Cultural Studies of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2012.
12. ⏛ὲ晬ˣ⻝⽿῱䶐炻˪教嬨楁㷗㘖⍲㔯⊾炻1970-2000˫炻楁㷗烉䈃㳍⣏⬠↢䇰䣦炻
2001ˤ
13. 湫䄄ˣ䚏ᷡ㆟ˣᾆ㖕炻˪᷎朆⏡㮃㯪䕝 - 楁㷗ᷕ㔯⟙䪈䘬婆妨冯⟙忻⓷柴姽㜸˫炻
楁㷗烉ᶱ倗㚠⸿炷楁㷗炸㚱旸℔⎠炻1998ˤ
228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57
婚䦳⎵䧙 暁婆⁛シ冯侣嬗炷ᷕ㔯炸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㛶⾈ㄞ⌂⢓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傥ᷣ佑奺⹎㌴㎉⁛シ冯侣嬗䘬斄Ὢ
ijį ㌴㎉⤪ỽ⽆⁛シ奺⹎↢䘤忚埴侣嬗ẍ⍲侣嬗㈡姽⮎嶸ġ

枸㛇⬠佺ㆸ㝄 1. Ḯ妋侣嬗⮎嶸䘬≽ン㛔岒炻ẍ⍲⁛シ冯侣嬗䘬斄Ὢ
2. ⬠佺⽆≇傥ᷣ佑夾奺姽₡⎬䧖䫮嬗䫾䔍
3. ⬠佺⽆⁛シ奺⹎↢䘤忚埴ᶵ⎴柀➇䘬侣嬗⮎嶸

婚䦳䯉ṳ 㛔婚䦳叿慵妶婾ˬ㔯㛔栆✳˭䎮婾炻᷎㒂㬌嫃㌰⮎䓐䫮嬗㕡㱽炷劙㻊ˣ㻊
劙炸冯㈨ⶏˤ⬠䓇⮯⬠㚫忂忶䲣䴙䘬㕡㱽炻彐㖶ᶵ⎴橼塩㔯㛔䘬栆✳⍲≇
傥炻ὅ㒂㔯㛔䘬Ṍ晃シ⚾㍉⍾䚠ㅱ䘬侣嬗䫾䔍ˤ㛔婚䦳怬姕㚱䞼妶䑘䭨炻
シ⛐⸓≑⬠䓇娵䞍侣嬗忶䦳ᷕ㍒录䓐⎍冯ᶵ⎴婆妨ˣ㔯⊾攻㔯㛔⁛シ䘬≽
ン斄Ὢˤ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written translation
(English-to-Chinese; Chinese-to-English),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ext-type
theory. It trains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identify the type and function of
written texts across various genres, and to develop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line
with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 of these texts. Through seminar discussion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critical awareness of 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choices in translation and textual communication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嫃㌰⣏䵙 1. 侣嬗⮎嶸䘬≽ン⿏
2. 侣嬗⬠䘬≇傥夾奺
3. 㓧䴻㺼嫃侣嬗
4. 屉䴻㔯ẞ侣嬗
5. 㱽⹕⟙⏲侣嬗
6. 㕘倆栆䭯䪈侣嬗
7. 㕭忲栆䭯䪈侣嬗
8. 㔯⊾栆䭯䪈侣嬗
9. ⺋⏲侣嬗
10. 侣嬗冯⛐⛘⊾⮎嶸ġ

ġ
229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3 㫉
†ᾳṢ㊯⮶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3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25 ↮揀炸
;妶婾 20%炷;⮶ᾖ 50% ;⣏婚 50% 炸
;㚠朊⟙⏲ 20%炷;ᾳṢ 1 䭯炻ℙ 1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30%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Valerie Pellatt and Eric T. Liu (2010) Thinking Chinese Translation: A
Course in Translation Method (Chinese to English), Abingdon: Routledge.
2. Feng Xiuwen (2017) On Aesthetic and Cultural Issues in Pragmatic
Translation, Abingdon: Routledge.
3. ␐⃮䤍 (1996)lj侣嬗⇅昶NJ炻楁㷗烉⓮⊁⌘㚠棐
4. ␐⃮䤍 (1996)lj侣嬗冯Ṣ䓇NJ炻楁㷗烉⓮⊁⌘㚠棐
5. ᵾᗧ匣 (2017)ljᯠ㚎㘫䆟˖৏ࡷ㠷ᯩ⌅NJ˄ㅜҼ⡸˅ˈ楁㷗烉俉⑟བྷ
ᆨࠪ⡸⽮
6. ᵾᗧ匣 (2007)lj䋑㏃䠁㶽㘫䆟˖䂞䟻㠷ሖ䑀NJˈ楁㷗烉俉⑟བྷᆨࠪ⡸

7. ᵾ‫ݻ‬㠸 (2013)lj儈㍊⌅ᖻ㘫䆟㠷ማ֌NJˈेӜ˖ेӜབྷᆨࠪ⡸⽮
8. ᵾ‫ݻ‬㠸 (2010)ljᔓ੺㘫䆟㠷ሖ䑀NJˈेӜ˖ेӜབྷᆨࠪ⡸⽮

230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58
婚䦳⎵䧙 㜙忲姀: 侣嬗冯ᷕ⚳⛐大㕡㔯⬠ᷕ䘬゛⁷炷ᷕ㔯炸
Journeys to the East: Translation and China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he West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 — †∗ᾖ — —炸
婚䦳䦳⹎ {⇅昶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㞗⢷㘢⌂⢓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佺大㕡⮵ᷕ⚳䘬デ䞍冯䎮妋
2. ⬠佺㻊劙侣嬗⎚
3. ㈡⇌⿏⿅侫㚱斄㜙㕡ᷣ佑⍲侣嬗栆䘬䎮婾
4. ㍸檀劙㔯嬨⮓傥≃

枸㛇⬠佺ㆸ㝄 1. ⬠䓇⎗ẍ橼㚫ᷕ⚳⛐大㕡娵䞍墉䘬㤪⾝
2. ⬠䓇⮵㕤㻊婆侣嬗⎚㚱㚜㶙ℍ䘬娵嬀
3. ⬠䓇⮵㕤㜙㕡ᷣ佑⍲℞シ嬀⼊ン䘬䚠斄䎮婾㚱㚜㶙⇣䘬䎮妋
4. ⬠䓇傥⣈㌴㎉㚜⤥䘬劙㔯嬨⮓傥≃

婚䦳䯉ṳ 侣嬗ᶵỮ堐忼㔯⫿⏓佑炻怬橼䎦㸸婆妨㔯⊾ˤ恋湤侣嬗㗗⤪ỽ冯℞⬫大㕡
㔯⬠ἄ⑩㇨⯽䎦䘬ᷕ⚳䚠Ḻἄ䓐䘬␊烎㛔婚䦳ὅ䄏⮵ᷕ⚳䘬㔯⬠゛⁷ᷳ⁛
䴙炷⍰䧙“㜙㕡⬠”炸Ἦ教嬨ᷕ劙㔯⬠侣嬗炻㍊妶侣嬗⤪ỽ嗽䎮ˣ≈⻟ˣ㓡
嬲⍲⼙枧大㕡娵䞍墉ᷕ⚳䘬㤪⾝ˤ教嬨㛸㕁⎗傥⊭㊔楔⎗·⬃伭ˣ厲ⶫ⯤
勚ˣᾆ䫔⽟ˣ䎮晭⎬ˣ❫勚㉱·漸⽟ˣ岥䍵䎈ˣ⃳匱㕗吪⦫ˣ䙾䐆·㕥侸䫱
叿⎵ἄ⭞⍲℞Ἓἄˤ

Translation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meaning of the statement translated, but
represents as well the culture of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statement originated.
How, then, have translations interacted with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on
display in other wor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By readi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longside the tradition of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China (sometimes known as "Orientalism"), this class will examine how
translation has engaged with, confirmed, altered, and shaped the notion of
China as understood in the West. Readings are likely to include Marco Polo,
Leibniz, Judith Gautier, James Legge, Ezra Pound, Pearl Buck, Julia Kristeva,
Gary Snyder, and others.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2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1 ⮷㗪炻ℙ 5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231
ᶱˣ⚃⸜䳂 檀䳂婚䦳
嫃㌰⣏䵙 1. Orientalism, Chinoiserie, Translation
2. Early representations of China in Europe
3. Early Modernity and Romanticism
4. China in Nineteenth Century France and England
5. China in Twentieth Century European Literature
6. China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t midcentury
7. China in literary theory
8. China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and English poetry 1
9. China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and English poetry 2
10. Postmodernist China
11.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12. China and Translation today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㭷忙≇婚 40%炷~ᾳṢ {⮷䳬烉 †䭯 10 ;ấ †㫉炻ℙ 2500 ⫿/ ↮揀炸
㛇㛓婾㔯 40%炷~ᾳṢ {⮷䳬烉 †䭯 1 ;ấ †㫉炻ℙ 2000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Hayot, Said


2. Mandeville, Marco Polo, Kircher, von Humboldt
3. Leibniz, Coleridge
4. Gautier, Legge
5. Segalen, Kafka, Borges, Fenollosa, Pound
6. Pearl Buck
7. Kristeva, Spivak
8. Rexroth, Snyder, Ashbery, Perelman, Weinberger
9. Calvino, Dung Kai-cheung
10. Ha Jin, Yiyun Li, Guo Xiaolu

232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63
婚䦳⎵䧙 ᷕ䳂侣嬗ⶍἄ⛲炷ᷕ嬗劙炸炷ᷕ㔯炸
Intermediate translation workshop炷C – E炸
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ȹ ȹ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㞗⢷㘢⌂⢓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2362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檀㻊劙侣嬗㯜⸛
2. ㍸檀劙㔯⮓ἄ傥≃
3. ㍸檀ᷕ㔯教嬨曰㓷⹎

枸㛇⬠佺ㆸ㝄 1. ⬠䓇傥⣈忚ᶨ㬍㌴㎉㻊劙侣嬗䘬㈨ⶏ
2. ⬠䓇䘬劙㔯⮓ἄ傥≃⎗ẍ㍸檀
3. ⬠䓇⮵㕤ᷕ㔯教嬨㚫㚱㚜㶙䘬曰㓷⹎

婚䦳䯉ṳ 㛔婚䦳䁢㚱シἄᷕ嬗劙䔊㤕姕妰䘬⬠䓇㇨姕炻忚ᶨ㬍➡梲䓐劙㔯堐忼ᷕ㔯
⿅゛䘬⮰㤕㈨傥ˤ德忶Ṽ䳘䞼䨞炻忚ᶨ㬍↮㜸⍇㔯䘬婆妨ˣ桐㟤ˣ㔯⊾䫱
㕡朊䘬䈡刚炻䚉≃徣嬗炻⚈暋夳ⶏˤ㛔婚䦳⊭⏓⮷䳬劙嬗䔞ẋᷕ⚳㔋㔯⮷
婒炻怠婚⇵㍸䁢ㆸ≇ᾖ䔊CHIN2362ᶼ䌚B–ㆾẍᶲ䫱䳂ˤ

Designed for students who intend to translate into English for the Final Year
Project, this course will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expertise in conveying in
English ideas first expressed in Chinese. Through close study, students will not
only be further taught to analyze the linguistic, stylistic,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but also challenged to present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The course will consist of team-transla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prose fiction into English.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CHIN2362 with a grade of B– or above is a prerequisite for registration.

嫃㌰⣏䵙 1. Introduction
2. Weekly assignment; weekly evaluation of peers' work

233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2 ⮷㗪炻ℙ 12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30%炷;⮶ᾖ 3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侣嬗⇅䧧 20%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5000 ⫿/ ↮揀炸
㛇㛓㚠朊⟙⏲ 50%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3500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Texts for translation selected by students from contemporary writers of fiction
or poetry in Chinese

234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3312
婚䦳⎵䧙 㕭忲ˣ㔯⬠ˣ侣嬗炷ᷕ㔯炸
Travel writing,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 — †∗ᾖ — —炸
婚䦳䦳⹎ {⇅昶ġ ~忚昶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ġ †ᶳ⬠㛇ġ †ℐ⬠㛇ġ ;᳁ᵏ⨝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ἁ㔯䪈⌂⢓
㌰婚婆妨 †䱝婆ġ ;㘖忂娙ġ ;劙婆ġ †℞Ṿ
㔁⬠⼊⺷ ;⣏婚ġ ;⮶ᾖġ ġ †ᾳṢ㊯⮶ġ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㶙娵嬀侣嬗ḳ㤕冯ᷕ⚳㕭忲ḳ㤕䘬䘤⯽冯⇵㘗ˤ
2. ⮵㔯⊾ⶖ䔘㚱㚜㶙䘬䝕妋ˤ
3. ⿅侫㕭忲㳣≽䘬㔯⊾シ佑ˣ䣦㚫₡ῤ␴シ嬀⼊ンˤ

枸㛇⬠佺ㆸ㝄 1. 㶙ℍḮ妋㕭忲㔯⬠⛐ᷕ大㔯⊾䘬㬟⎚␴₡ῤˤ
2. 忚ᶨ㬍㌴㎉㴟ℏ⢾㕭埴㔯⬠䘬䎮婾冯⮎嶸ˤ
3. ≈㶙娵嬀侣嬗ḳ㤕冯ᷕ⚳㕭忲ḳ㤕䘬䘤⯽冯⇵㘗ˤ

嫃㌰⣏䵙 1. ᷕ⚳㕭忲㔯⬠䘬㬟⎚冯⯽㛃
2. ᷕ⚳㕭忲ḳ㤕䘬䘤⯽冯⇵㘗
3. 大㲳㔯⬠⛐ᷕ⚳䘬侣嬗␴↢䇰⓷柴 (ẍ㕭忲㔯⬠䁢ᷣ)
4. ᷕ厗梚梇⁛䴙冯侣嬗
5. ⁛䴙㔯䈑⯽奥冯⌂䈑棐
6. 㕭埴侭冯㕭埴㚠䘬斄Ὢ

婚䦳䯉ṳ 㚱斄㕭埴䘬㔀徘ㆾ㗗ℏ⭡㴱⍲㕭埴䘬ἄ⑩炻冒㚱㔯⬠ẍἮ⯙㚱ˤ㬌栆ἄ⑩
⎗ẍ⯽䎦ἄ⭞㓦䛤ᶾ䓴䘬⚳晃夾慶炻⍵㗈↢⁛䴙㔯⬠䘤⯽䘬ᶨᾳ㕘朊尴ˤ
䁢Ḯ忚ᶨ㬍㍸⋯≈㶙㴁㰇⣏⬠␴楁㷗⣏⬠䘬⎰ἄ斄Ὢ炻ẍ⍲㍸⋯楁㷗⬠䓇
⮵⚳ℏ侣嬗ⶪ⟜䘬䝕妋炻楁㷗⣏⬠ᷕ㔯⬠昊冯㴁㰇⣏⬠侣嬗⬠䞼䨞㇨㒔㕤
2018⸜攳⥳炻䶈䳸䁢攟㛇⎰ἄ⣍Ờ炻᷎㕤㴁⣏姕䩳䁢㛇Ḵ␐䘬㛔䥹䓇㘹㛇
䞼佺䎕炻⮵尉䁢↮⇍Ἦ冒ℑ㇨⣏⬠䘬侣嬗ᷣᾖ䓇(Ḵˣᶱ⸜䓇䁢ᷣ)ˤ㛔婚
䁢㘹㛇⻟⊾婚䦳炻䓙㛔⬠昊冯㴁㰇⣏⬠侣嬗⬠䞼䨞㇨⎰彎,㌰婚ℐ悐⛐㴁㰇
⣏⬠忚埴炻䁢㛇Ḵ忙ˤ⚳⭞㔁做悐⮯㍸ὃ⭂柵墄≑慹ˤ⮵尉⃒⃰侫ㄖᷣᾖ
侣嬗䘬Ḵˣᶱ⸜䳂⬠䓇ˤ

235
ᶱˣ⚃⸜䳂 檀䳂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 2 ⮷㗪炻䷥ℙ⋩⣑
;⮶ᾖ ἄ䁢㘳ሏ⍫ࣘ䘬ᶨ悐ấ炻㭷⣑ 3-5 ⮷㗪炻ℙ 10 㫉
†ᾳṢ㊯⮶ 㭷㫉 ⮷㗪炻ℙ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40%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1 㫉炻ℙ 30 ↮揀炸
;妶婾 10%炷;⮶ᾖ †⣏婚 炸
;㚠朊⟙⏲ 50%炷;ᾳṢ 1 䭯炻ℙ 3000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ġ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1. Warner G. Rice, Literature as a Mode of Travel.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963.
2. Michael Kowalewski, Temperamental Journeys: Essays on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ravel.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2.

236
侣嬗
婚䦳䶐嘇 CHIN 2320
婚䦳⎵䧙 攟䭯侣嬗炷ᷕ㔯炸
Long translation炷劙㔯炸
ᾖ嬨㧉⺷ †怠ᾖ
;⽭ᾖ炷;ᷣᾖ 侣嬗 †∗ᾖ — —炸
婚䦳䦳⹎ ~䷥䳸⿏⬠佺橼槿婚䦳
㌰婚㗪攻 ~㛔⬠⸜攳姕炷†ᶲ⬠㛇 ;ᶳ⬠㛇 †ℐ⬠㛇炸
{㛔⬠⸜㙓ᶵ攳姕
㌰婚侩ⷓ ℐ悐侣嬗侩ⷓ
㌰婚婆妨 ;䱝婆 ;㘖忂娙 ;劙婆 †℞Ṿ
㔁⬠⼊⺷ †⣏婚 †⮶ᾖ ;ᾳṢ㊯⮶ †℞Ṿ
ᾖ嬨旸⇞ ;枰⃰⬴ㆸ CHIN ᷣᾖ侣嬗䘬㇨㚱⇅䳂婚䦳⍲⣏悐↮檀䳂婚䦳 ㇵ⎗ᾖ嬨㬌䥹
†⶚䴻⬴ㆸ CHIN ᶵ⎗ᾖ嬨㬌䥹
⬠佺䚖㧁 1. 䱦嬨⍇㔯
2. 䳘䶣徣嬗
3. Ⰺ㓡䙲䱦

枸㛇⬠佺ㆸ㝄 1. 䌐䩳嗽䎮攟䭯侣嬗䘬傥≃
2. 䵄⎰忳䓐侣嬗䞍嬀妋㰢侣嬗暋柴

婚䦳䯉ṳ The Long Transla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nslation degree. Its
commencement can beas early as the summer vacation between Years Three
and Four when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find and decide on the texts for their
translation. Close study of the chosen texts on the part of the students should
occur in the vac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semester in the Fourth
Year to about the end of April, the actual translation will be done by the studen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 teacher, in each case assigned by the teachers of
Translation. The length of 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about twenty pages; the
nature of the writing, as literary or practical as the individual student prefers.
The condit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this course requires the student to be a
Translation Major.

㛔䥹⎒㊃㓞⚃⸜䳂侣嬗ᷣᾖ䓇炻䓙怠㛸ᷞ⇅嬗ᷞ⭂㛇⮶ᾖ炻⇘㚨⼴⭂䧧炻
䁢㛇䲬ᶨ⸜ˤ⮎晃侣嬗䶜佺⇯⛐⚃⸜䳂䘬ᶳ⬠㛇忚埴ˤ怠㛸枰⼿侩ⷓ⎴シ炻
攟⹎䲬Ḵ⋩枩炻ℏ⭡ᶵ旸ˤ

嫃㌰⣏䵙 1. 妶婾⍇㔯
2. 妶婾侣嬗䫾䔍
3. 妶婾⍲ᾖ㓡⇅䧧
4. ⭂䧧

237
⚃⸜䳂䷥䳸⿏⬠佺橼槿婚䦳
ᶲ婚㗪㔠
†⣏婚 㭷忙 ⮷㗪炻ᶲ婚忙㔠ὅ㟉㙮䶐㌺
†⮶ᾖ 㭷㫉 ⮷㗪炻ℙ 㫉
;ᾳṢ㊯⮶ 㭷㫉 1 ⮷㗪炻ℙ 10 㫉

姽㟠㕡⺷
1.㊩临姽㟠(100%)
†⎋柕⟙⏲ %炷†ᾳṢ 㫉炻ℙ ↮揀烊 †⮷䳬 㫉炻ℙ ↮揀炸
;妶婾 20%炷;⮶ᾖ 20 % †⣏婚 %炸
†㚠朊⟙⏲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㚠朊∝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柴/婾㔯⮓ἄ %炷†ᾳṢ 䭯炻ℙ ⫿烊 †⮷䳬 ấ炻ℙ ⫿炸
†㷔槿 %炷 㫉炸
;℞Ṿ %
㚠朊侣嬗 80%炷~ᾳṢ {⮷䳬烉 1 ;䭯 †ấ †㫉炻ℙ 8000 ⫿/ ↮揀炸
%炷~ᾳṢ {⮷䳬烉 †䭯 †ấ †㫉炻ℙ ⫿/ ↮揀炸
2.侫娎( %) †ℑ⮷㗪⓷䫼⌟ †℞Ṿ
3.℞Ṿ( %) †
婚㛔 䃉㊯⭂婚㛔

ᷣ天教嬨㛸㕁 䃉㊯⭂教嬨㛸㕁

238
 

文學士及教育學士(語文教育)—— 中文
 
 
 
 

239
同學主修中國語言、文學及文化,必須修讀總共不少於 90 學分的相關課程,其中包括:

1. 核心(必修)科目:30 學分(於一、二年級完成)

a. 2018/19 年度或以後入學:
CHIN1103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CHIN1116 現代漢語通論
CHIN1117 古代漢語導論
CHIN1118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必須於上述 6 個核心科目中修讀其中 5 科,共 30 學分。

b. 2016/17 或 2017/18 年度入學:


CHIN1103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CHIN1116 現代漢語通論
CHIN1117 古代漢語導論
CHIN1118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c. 2015/16 年度或以前入學:
2016/17 年度或以後
2015/16 年度或以前核心科目
可選核心科目
CHIN1101 漢語通論 CHIN1116 現代漢語通論
CHIN1102 中國古典文學導讀
CHIN1118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
CHIN1105 中國文學發展概說
CHIN1103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CHIN1117 古代漢語導論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同學如已完成停辦的科目(包括 CHIN1101、CHIN1102、CHIN1105)

所得學分仍會計算於課程的核心科目內。另新設科目有修讀限制,修畢已
停辦的科目不得修讀其對應的替代科目。同學必須選讀 5 科,共 30 學分,
以達致核心科目的學分要求。
 

240
2. 選修科目:60 學分

a. 2018/19 年度或以後入學:
選修科目分屬「中國語言文學」及「中國文化」兩個範疇,同學必須修畢
至少 60 學分,當中包括不少於 36 學分的「中國語言文學」科目。同學須
共修讀不多於 6 學分的一、二年級初級課程,以及不少於 54 學分的三、
四年級高級課程。選修科目名單如下:

A. 中國語言文學(不少於 36 學分)

一、二年級初級課程:
CHIN1103 中國現代文學導讀
CHIN1107 創意與創作
CHIN1109 中國婦女文學
CHIN1114 廣州話普通話對比研究
CHIN1115 經學與現代社會
CHIN1116 現代漢語通論
CHIN1117 古代漢語導論
CHIN1118 中國古典文學導論
CHIN1119 文學概論
CHIN1120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學
CHIN1121 中國當代文學導論
CHIN1122 二十世紀華文文學
CHIN2121 歷代散文
CHIN2123 歷代詩
CHIN2125 歷代詞
CHIN2127 中國古典小說
三、四年級高級課程:
CHIN2122 專家散文
CHIN2124 專家詩
CHIN2126 專家詞
CHIN2130 中國現代文學(1917-1949):小說
CHIN2132 中國當代文學:小說
CHIN2136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
CHIN2138 文字學
CHIN2139 聲韻學
CHIN2145 元明清戲曲
CHIN2146 “病美人”:明清文學中的性別與疾病

241
CHIN2147 古籍研讀
CHIN2149 社會視角下的中國語文
CHIN2150 漢語語言學概說
CHIN2151 男男女女:明清小說與明清時期的性與性別問題
CHIN2152 20 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與國族
CHIN2153 華語語系文學與電影
CHIN2154 台灣文學專題:日治時期到 90 年代
CHIN2155 華語語系文學專題研究
CHIN2156 文學理論專題研究
CHIN2157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專題研究
CHIN2159 中國文獻學
CHIN2162 粵語語言學
CHIN2164 《論語》與中國文化
CHIN2168 現代漢語語法
CHIN2169 現代漢語修辭
CHIN2170 《左傳》導讀
CHIN2172 香港文學
CHIN2173 中國古典小說專題研究
CHIN2174 近代文學

B. 中國文化

一、二年級初級課程: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CHIN2231 中國道教及民間宗教史
CHIN2241 中國民族文化史
三、四年級高級課程:
CHIN2251 中國哲學 I:儒家思想
CHIN2252 中國哲學 II:道家思想
CHIN2253 中國哲學 III:佛家思想
CHIN2254 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
CHIN2264 中國性文化史
CHIN2266 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
CHIN2268 中西文化交流史
CHIN2272 中國學校教育史
CHIN2274 中國物質文明史
CHIN2275 中國花卉文化史
CHIN2278 中國旅遊與經濟史

242
CHIN2280 中國出版文化史
b. 2017/18 年度或以前入學:
同學必須修畢至少 60 學分的科目,當中分屬「語言」、「文學」及「文
化」三個範疇,每個範疇至少修讀 6 學分。同學須共修讀不多於 6 學分
的一、二年級初級課程,以及不少於 54 學分的三、四年級高級課程。選
修科目名單如下:

A. 語言(不少於 6 學分)

一、二年級初級課程:
CHIN1114 廣州話普通話對比研究
三、四年級高級課程:
CHIN2138 文字學
CHIN2139 聲韻學
CHIN2149 社會視角下的中國語文
CHIN2150 漢語語言學概說
CHIN2158 古漢語語法
CHIN2162 粵語語言學
CHIN2168 現代漢語語法
CHIN2169 現代漢語修辭

B. 文學(不少於 6 學分)

一、二年級初級課程:
CHIN1107 創意與創作
CHIN1109 中國婦女文學
CHIN1115 經學與現代社會
CHIN1119 文學概論
CHIN1120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學
CHIN1121 中國當代文學導論
CHIN1122 二十世紀華文文學
CHIN2121 歷代散文
CHIN2123 歷代詩
CHIN2125 歷代詞
CHIN2127 中國古典小說

243
三、四年級高級課程:
CHIN2122 專家散文
CHIN2124 專家詩
CHIN2126 專家詞
CHIN2130 中國現代文學(1917-1949):小說
CHIN2132 中國當代文學:小說
CHIN2136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
CHIN2145 元明清戲曲
CHIN2146 “病美人”:明清文學中的性別與疾病
CHIN2147 古籍研讀
CHIN2151 男男女女:明清小說與明清時期的性與性別問題
CHIN2152 20 世紀中國文學,現代性與國族
CHIN2153 華語語系文學與電影
CHIN2154 台灣文學專題:日治時期到 90 年代
CHIN2155 華語語系文學專題研究
CHIN2156 文學理論專題研究
CHIN2157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專題研究
CHIN2159 中國文獻學
CHIN2160 中日韓的傳統文學關係
CHIN2164 《論語》與中國文化
CHIN2170 《左傳》導讀
CHIN2171 明清女性自傳性的書寫
CHIN2172 香港文學
CHIN2173 中國古典小說專題研究
CHIN2174 近代文學

C. 文化(不少於 6 學分)

一、二年級初級課程: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CHIN1214 中西文化比較通論
CHIN2231 中國道教及民間宗教史
CHIN2241 中國民族文化史
三、四年級高級課程:
CHIN2251 中國哲學 I:儒家思想
CHIN2252 中國哲學 II:道家思想
CHIN2253 中國哲學 III:佛家思想
CHIN2254 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
CHIN2264 中國性文化史

244
CHIN2266 歷史教育與中國文化
CHIN2268 中西文化交流史
CHIN2272 中國學校教育史
CHIN2274 中國物質文明史
CHIN2275 中國花卉文化史
CHIN2277 伊斯蘭教與中國文化
CHIN2278 中國旅遊與經濟史
CHIN2279 宋明理學與當代宗教倫理
CHIN2280 中國出版文化史

* 總結性學習體驗課程:
同學須修讀教育學院提供的 BBED4402、BBED5402(共 24 學分),CHIN3221、
CHIN4101 並不適用。

24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