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备课参考

杜甫《登高》解读
李洪海 李 辉

一曲《登高》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诗人杜 白沙漫漫,这冷的色彩,又增一份寒意。鸟,正
甫那满脸的皱纹,紧锁的眉头,还有那天地之 是没有依靠所以徘徊而不肯离去,就像这时候
间孤独的背影。《登高》郁结了杜甫太多的悲 飘泊无依的杜甫,这只鸟是不快乐的。这也充
愁,字字读来都是诗人眼中的泪,心里的血。所 分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以我观物,物皆
以这首诗应细细去读,去感受那颗乱世中漂泊 著我之色彩”。
的心,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颔联——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 滚来”。
767 年)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 本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和“长江”。
塘峡口,以水急、
风大、
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 “落木”用“无边”、
“萧萧下”形容。体味诗句,我
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 们似乎看到秋风染得草木醉,苍翠的群山上弥
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 漫着枯黄的叶子,一阵秋风吹过,那枯黄的叶
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子从枝头飞下,纷纷扬扬飘落而下,走向自己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 生命的终结。远望群山,好像被黄色染过一样。
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 面对这一切的人自然也会想到人生就像这落
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 叶一样慢慢地走向生命的终结,于是会为年华
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 的逝去、青春的流逝而感到痛彻心扉。杜甫写
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 这首诗时 55 岁,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那秋风
的悲哀。 中慢慢飘落的枯叶,正是他漂泊一生的象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首联—— 秋风劲吹,无情地把他卷下树梢,他的飘舞因
飞回”。 命运不青睐反而变得更加壮美,纵然已经枯
这是作者站在高台之上,看到、听到的。诗 黄,他甘愿化做泥土,滋养着大树,融入那片他
人描写的主要意象有风、天、猿、渚、沙、鸟。风 所热爱的土地。
急、快,突出风的迅猛。风儿急急而去,是那样 “长江”用“不尽”、
“滚滚来”修饰。奔腾万里
的无情。无人陪伴已觉可悲,连那风儿也好像 的长江浩浩荡荡奔涌而来,这是何等的气势。
故意欺负作者,匆匆离作者而去,可以想见此 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让人想起“逝者如斯夫,不
时他那悲苦的心境。天高带给人一种苍凉、空 舍昼夜”
,个体生命、个人的成败在浩荡的长江
旷感,登上高台的人是何等的渺小。猿呢?作者 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自
用啸声,并且是哀凄的啸声。诗云,
“巴东三峡 然却是永恒的。作者因个体生命的短暂和个人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哀凄之声让人动 的渺小感悟到生命的悲哀,他用酣畅的诗句为
容,声声刺透他那几近破碎的心。 自己的生命唱出一曲悲歌。
渚,用“清”来形容,可见洲渚之上草木凋 通过以上各个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零,凸显萧瑟,传达凄凉之意。沙白,可见岸边 首联和颔联中的景物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15
2 0 1 2·8
备课参考

凄凉萧瑟的氛围。这里有无边落木和滚滚不尽 “吾庐独破”他依然想到“天下寒士”,所以“艰
的长江,凄凉之中有壮阔和深远。所以杜甫虽 难苦恨”中还有忧民的叹息。杜甫是宁苦身以
然悲愁,但是不哀婉,细细读来,景物描写字字 利人,这样的一个悲天悯人的伟大诗人独登高
关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 台,想到自己的漂泊、人民的流离失所,可以说
颈联——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是悲从心中来。
登台”。 “繁霜鬓”是自然的规律,更是“艰难苦恨”
“作客”可看出客居他乡,漂泊流浪,而“万 所致,而这更使杜甫“艰难苦恨”。
里”可看出地域之广,漂泊之远,
“常”可看出时 千般悲愁压于心头。在贫病交加中,杜甫
间之久,杜甫经安史之乱,十多年来一直漂泊 连喝酒浇愁的权利都没有了,更要命的是“新
在外,虽然有过短暂的稳定生活,但是一直漂 停”
,刚刚不敢喝酒,悲愁之深总对酒有一份向
泊西南天地间。“独”正是说明漂泊的结果,孤 往,情感的需要而理智却告诉自己不可以,真
独 一 人 ,无 亲 无 友 ,
“ 亲 朋 无 一 字 ,老 病 有 孤 是“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个人多大的不幸,
舟”。漂泊中适逢九月九日登高祈福之日,
“独 想到此真是又加一层悲愁。
登台”,自有对家的一种思念。 综观全诗,杜甫为萧瑟秋景而悲,为长年
人生百年,杜甫早已是垂暮老朽,总想叶 飘泊流浪而悲,为孤独登台而悲,为年老多病
落归根,终老故里,在“多病”的登高中自有对 而悲,为壮志未酬而悲,为国家百姓而悲,为潦
生命的叹息。而杜甫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 倒穷困而悲,为不能饮酒解忧而悲。《登高》是
的壮志。纵观杜甫一生,他仅仅做过
使风俗淳” 杜甫在乱世中为我们唱出的一曲悲歌。在这里
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低微的官职,回想 我们看到一个漂泊、思乡、孤独、悲秋、年迈、多
自己一生能不苦闷、能不忧愁吗?他在为自己 病、抗争、
潦倒、
贫困、
忧国、忧民的杜甫。
的生命流逝、
功业无成而悲歌。 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
满目秋景,凄凉萧瑟,满怀愁绪无法排遣, 了种种磨难,他用满含泪水的双眼审视着这片
秋景添悲意。杜甫虽然是年迈多病孤单一人却 他所热爱的土地,他用枯瘦的手拿起饱蘸人间
依然要登上高台祈福。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 悲苦的墨汁的巨笔书写下生命的感怀。
种对不幸的抗争精神。所以杜甫的诗歌虽悲却 杜甫如落叶,又如一株寒梅。在凄厉的冰
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霜下,他开得高洁如明月。他病弱憔悴,衣衫褴
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褛,却目光如炬,心宽如海。对天下之人报以亲
酒杯”。 切的怜悯,还有什么比这样一位老人博大的胸
“艰难苦恨”中虽有个人境遇的叹息,但年 怀更震撼人心呢?心中的光明,驱散了阴霾与
迈多病的诗人为何会长年漂泊,不能终老故 黑暗。留给人间的,是清风携来的寒梅的幽香。
里,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动乱。这时安史之乱 在凛冽的寒风中,他开得坚硬如磐石。千般无
虽已经平息,但地方割据乘机争夺地盘,民不 奈,万种悲愁压于心头,他却高扬起不屈的头
聊生。而杜甫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 颅。他的身体是残破的,精神却是完整的。无论
“艰难苦恨”中自有忧国的情怀。杜甫在《茅屋 经历多少艰难坎坷,他始终不曾向命运低头,
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面对浩荡的江水一吐胸中块垒,永不屈服的呐
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 喊伴随清风融入天地的正气,摇撼人间。
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纵使 作者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53017)

16
2 0 1 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