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40 卷 第 6 期(总 238 期)     自 然 辩 证 法 通 讯     Vol.40, No.6 (Serial No.

238)
2018 年 6 月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June 2018

• 科学技术史 •

为中国设计电码:美国传教士玛高温的《博物通书》
Designing A Telegraph Code for China: D. J. Macgowan and His Philosophical Almanac

龚缨晏 /GONG Yingyyan1 郑乐静 /ZHENG Lejing2


(1. 宁波大学历史系,浙江宁波,315211;2.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1. Department of Histor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2.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摘 要:学者们早就认为,美国来华传教士玛高温于 1851 年在宁波出版的《博物通书》,是最早介绍


西方电报知识的著作。但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这部著作。近来,我们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中发现了玛
高温的《博物通书》。在《博物通书》的序言中,玛高温通过引述儒家典籍,论证了中国“儒者”必须了
解西方的科技成就。玛高温在这部著作中除了介绍电磁学及电报知识外,还专门设计出了一套中文电码
系统,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套汉字电码方案。
关键词:玛高温 博物通书 电报 天一阁
Abstract: Although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D. J. Macgowan’s Philosophical Almanac published in Ningbo
in 1851 was the first book in Chinese about telegraph, scholars were not sure if any copy of this book still exists
in China. Fortunately, we have found one Philosophical Almanac in Tianyi Museum in Ningbo recently. In its
prefaces, D. J. Macgowan, by quot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expressed the necessity for Chinese scholars to
know about Wester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he not only discussed electromagnetism
and telegraph, but also designed a set of telegraph code for Chinese characters.
Key Words: D. J. Macgowan; Philosophical Almanac; Telegraph; Tianyi Museum
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94/j.1000-0763.2018.06.008

今天的世界,是以高度发达的电信技术为基 段全面进入到了大规模实用阶段,并且形成了几种
础的。而电信时代的序幕,则是由电报的发明而 实用的电报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大系统。第
拉开的。因此,早有学者将电报通信誉为“使世 一个是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电码式电报系统,它用
界社会情况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一大发明。 2013 [1]
不同长短的电信号来作为信息代码。第二种是磁针
年,美国《大西洋》(The Atlantic Monthly)杂志 式电报(needle telegraph)系统,它用磁针的左右
评选出“自车轮问世以来 50 项最伟大的技术突破”, 偏摆来表示不同的信息。第三种是钟盘式电报(dial
电报的发明被列在第 26 位。 [2]
telegraph)系统,它将信息符号直接刻在圆形钟盘
虽然欧洲人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知道了摩擦可 上。[4] 这样,到了 19 世纪中期,人类步入了电报
以生电,但真正研制电报是从 18 世纪开始的。在 时代。但电报是西方人发明的,西方人所使用的是
1837 年之前,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至少发明了 15 表音文字,而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则是表意文字。
种电报机。 [3]
从 1837 年到 1850 年,电报从实验阶 因此,要把电报引入中国,就必须设计出一套符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089)。
收稿日期: 2016 年 9 月 12 日
作者简介: 龚缨晏(1961-)男,浙江象山人,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督教与跨文化传播。Email: gongyingyan@
nbu.edu.cn
郑乐静(1983-)女,浙江温州人,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间环境学。Email: teirakusei@
hotmail.com
为中国设计电码:美国传教士玛高温的《博物通书》 51

汉字特点的电码系统,否则电报在中国根本无法应 知道,这两份报刊都将玛高温的这部中文著作译
用。第一个设计出汉字电码系统的,就是美国人玛 作 Philosophical Almanac,而没有写出其中文原名。
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 其 实, 伟 烈 亚 力(Alexander Wylie) 在 其 传 世 名
作《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纪念集》(Memorials of
一、玛高温和他的《博物通书》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中写得很清
楚:玛高温这部中文著作的名称是《博物通书》
(图
在 中 国, 早 在 19 世 纪 60 年 代, 就 有 不 少 西 1),Philosophical Almanac 则是这部著作的英文译
方人提出要引进电报,但都被清朝官员断然拒绝。 名。[11] 因此,玛高温的这部著作,其中文名称是《博
1870 年,欧洲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将电报成功 物通书》。黄嘉谟根据这部著作的英译名,而将其
[5]
引入上海。 这固然是中国电信史上具有里程碑 错误地回译成《哲学年鉴》。
意义的重大事件,不过,中国电信史的序幕其实
早已拉开,因为在此之前,玛高温已经将电报的
知识介绍给中国人了。
玛高温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福尔里
弗(Fall River), 是 医 学 博 士, 也 是 美 国 浸 礼 会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 传 教 士。 他
于 1843 年 11 月来到宁波,并且克服了重重困难,
创办了宁波最早的西式医院。此后,玛高温主要
在宁波行医。1862 年,他回到美国。此时美国正
值南北战争,玛高温以军医的身份参加了北方军 图 1 《博物通书》封面
队。1865 年,玛高温作为美国一家电报公司的代 玛高温的《博物通书》出版后,王韬曾评价说:
[6]
表来到上海,1893 年在此去世。 “玛高温之《博物通书》,言电气详矣。”[12] 不过,
1968 年,黄嘉谟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电报历 《博物通书》在中国的传播非常有限,1869 年出版
史的开拓性文章《中国电线的创建》。该文写道:
“电 的《西学书目表》(梁启超编)、1902 年出版的《增
报知识的输入中国,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咸丰元 版东西学书目》
(徐维则编)等都没有收录这本书。
年(一八五一)正月,宁波美教士马高温(Daniel “直到1990年我国学者似乎尚不知道有这本书”。[13]
J. Macgowan)用中文撰成的《哲学年鉴》出版, 相反,日本人对玛高温的《博物通书》却非常重视,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把西方的电报原理籍此传给中 此书“至迟在 1857年已流传日本”。[14] 还有人认为,
国人士;并希望此种科学原理能在中国应用,以 玛高温的《博物通书》可能是“近代最早传入日
期获致通讯迅捷的效果”,“马高温的《哲学年鉴》 本的汉译物理学书籍”。[15]
甫经出版,在上海刊行的《北华捷报》(The North 1977 年,日本学者布施光男率先对《博物通书》
China Herald)随即刊文详为报导,极其推崇此种 进行了探讨。在日本的一些图书馆中,收藏着分别
旨在把科学原理输入中国的工作,并呼吁上海方 题为《博物通书》及《电气通标》的手抄本。布施
面也应有类似的努力。在广东刊行的《中华丛报》 光男认为,《电气通标》其实就是《博物通书》。由
(The Chinese Repository)随着也将原书的内容择 于布施光男所依据的都是手抄本,因而他不知道原
要介绍,并希望此类意图将科学知识导入中国的 书是什么样子的,更无法确定其出版年代。[16] 后来,
努力都能获致预期的成功。”[7] 黄嘉谟的这一观点 日本学者八耳俊文指出,在日本的国立国会图书馆
以及《哲学年鉴》的书名,也被后来的学者所引 等地,就收藏了 9 部《博物通书》原刊本。他认为,
[8]
用。 黄嘉谟在其文章中注明,《北华捷报》关于 由于当时日本与宁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贸易联系,
玛高温的书评发表在 1851 年第一卷第 32 期(3 月 8 所以《博物通书》在宁波出版后就传入了日本。[17]
日)上、《中华丛报》(一般写作《中国丛报》)上 大陆学者同样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博物
的文章发表在第 20 卷第 5 期(1851 年 5 月)上。查 通书》最早介绍了电磁学和电报的初步知识”。[18]
阅《北华捷报》[9] 和《中国丛报》[10] 原文,可以 还有人写道:
《博物通书》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翻
52 《自然辩证法通讯》第 40 卷 第 6 期(2018 年 6 月): 50-56

译的西方近代科学著作。”[19] 虽然学者们对玛高温 后面是中西日历对照表,共 7 页。最后 1 页是“道


的《博物通书》评价很高,但由于这本书难以找到, 光二十九年洋商至中国各口船数”。书中有几页多
因而很少有人阅读过此书。美国学者本杰明 • 艾尔 处被蛀虫咬破,致使有个别文字难以辨认,甚至
曼(Benjamin A. Elman)在其名作《中国近代科学 缺失。此书封面为一张略呈黄色的纸张,在《博
的文化史》中介绍了《博物通书》,但所引述的则 物通书》书名的右侧印有“咸丰元年正月镌(真
是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20]
雷银照在 2010 年发表 神堂在宁城西门虹桥头,耶稣会堂在东门内大街
“笔者从 2005 年 5 月起陆续上
的论文中这样写道: 上)”,左侧为“耶稣降世一千八百五十一年(西
网访问过中国各大图书馆,均未查到《博物通书》”。 医士玛高温译述)”。全书没有其他标题,也无英文。
([13],pp.126-129)有人甚至认为“或许是由于 《博物通书》封里用篆书印有以下文字:
“耶稣
出版地偏僻,或是由于该书超前于中国人的意识, 会士西医玛高温,寓浙江宁波府城北门外爱华堂,
[21]
不久该书在中国失传”。 其实,宁波是中国的一 讲道劝人,施药治病,最恶鸦片害人,即中国所
个主要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对西方开放的“五 禁者。有人真心求解,可来本堂疗治。”熊月之在
口通商”城市之一。当时的宁波,不仅是欧美传教 名作《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引述过玛高温
士的主要活动基地,而且也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 写在《博物通书》上的这段话,[23] 但遗漏了前面
出版中心。所以,认为《博物通书》由于“出版地 的“耶稣会士”几个字。
偏僻”而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的说法是无法成立的。 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玛高温,自然清楚地知道
更加重要的是,本文作者近来在研究宁波天一阁所 中国人崇尚儒家经典、排斥外来文化的心理特点。
藏文献时,发现天一阁就藏有一部玛高温的《博物 因 此, 在《 博 物 通 书 》 中, 玛 高 温 以 序 言 的 形
通书》。 式,首先引述了儒家经典,以说明这本著作的重
要性。《博物通书》最前面的序言,题为“三言真
二、天一阁收藏的《博物通书》 诠”,它实际上由三篇短文组成。第一篇短文是“孙
奭言天惟一神”。序文开篇引述了北宋经学家孙奭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所藏《博物通书》原为朱 (962—1033)“天惟一神”的论述,而孙奭的这番
鼎煦(字酂卿,号别宥,1885-1968)先生的藏书。 言论又被收录在清代官修的《渊鉴类函》之中,
朱鼎煦出生于萧山的传统知识分子家庭。清朝灭 这样,借助于孙奭和《渊鉴类函》的权威,玛高
亡后,朱鼎煦长期在宁波生活,主要以律师为业, 温阐述了他所致力宣传的基督教上帝观念。第二
曾担任宁波律师协会会长。朱鼎煦学识渊博,兼 篇短文是“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通过
通中西,酷爱读书,嗜好藏书,年近 80,依然抄 引述孔子高足子夏的名言,论证了为什么要必须
书不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朱鼎煦在工作之余, 崇拜上帝。第三篇短文是“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
一直致力于收藏古籍,并在萧山、宁波两地建立 不亦乐乎!’”,从孔子的名言出发,论证了人们
了藏书之室,名为“别宥斋”。遗憾的是,1940 年, 必须信仰基督教,同时,又根据“儒者耻一事之
由于日军的扫荡,萧山别宥斋全部毁于战火,数 不知”的立论,推导出“儒者”应当去学习西方
量达 10 万卷左右,其中不乏珍版善本,可谓损失 新发明的结论。这样,通过这三篇短文,玛高温
惨重。而珍藏在宁波别宥斋的古籍,绝大多数被 既说明了他撰写这部著作的依据,又论证了中国
幸运地保存下来了。1968 年 7 月 24 日,朱酂卿在 “儒者”必须阅读本书的理由。
宁波去世。 1979 年,朱鼎煦的家属将别宥斋藏
[22]
在由三篇短文组成的“三言真诠”后面,就是
书 10 万余卷全部捐赠给了天一阁,其中就有本文 题为“电线通标序”的序言,全文为:
“西洋新法,
所讨论的玛高温《博物通书》。 凡通信移文,虽数千里,不刻可至,此宝贵之要法
天一阁藏《博物通书》全书共 42 页。前 5 页 也。无论国政民事,皆所必需。今欲详明其理,先
为 4 篇序文。接着是 45 幅示意图(共 3 页),每幅 从电线立论。高明者即此细究,自能知之。第一章
示意图都有编号,但并不是按照编号顺序排列。 引言,第二章电气玻璃器,第三章电气五金器,第
然后是正文 24 页,共 6 章。正文之后是介绍西方 四章噏铁石气,第五章电气连噏铁石,第六章通标。
历法(包括“安息日”)的“叙”,共 2 页。“叙” 此博物之事,不关耶稣圣教,予奉救主耶稣之道,
为中国设计电码:美国传教士玛高温的《博物通书》 53

渡重洋五万余里来此,以觉世拯灵、劝人为事,见 恒定律:
“此物之电气增,彼物之电气减,两者相近,
东土人士,博稽典坟,鲜究物理,故旁论及之,览 以减引增,亦必必均齐而后止。”
者即此以窥造化之妙则可,以为耶稣之道在是,失 玛高温《博物通书》第二章为“电气玻璃器”。
之远矣!”由此可见,玛高温除了介绍本书的内容 玛高温首先说:
“积电气法,须用机器”。玛高温此
外,还指出了中国学者注重儒家经典、轻视科学技 处所说的“积电气法”,就是静电的起电方法,而
术(“博稽典坟,鲜究物理”)的缺点,并且强调, “积电气”所用的机器,即现在所说的静电摩擦机,
基督教真理要远远高于科技知识。 其中包括 18 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的“莱顿瓶”,玛
现在有人根据“电线通标序”序言(图 2),认 高温称其为“用玻璃瓶贮电气法”。《博物通书》
为“《博物通书》又名《电气通标》”。 ([19],p.74)
[24]
第二章最后,介绍了 18 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富兰
更有人甚至误认为这是两本不同的著作:
“最早翻译 克林的重要发现:天上的雷电与摩擦所产生的电其
出版的西方物理学著作是玛高温翻译的《电气通标》 实是相同的;天上的闪电也是由于正负电相遇而产
和含有物理知识的《博物通书》,两书均于 1851 年 生的。玛高温这样写道:
“要知天上雷电何自而发,
[25]
刊行。” 其实,《电气通标》只是《博物通书》中 请言其故。云是有电气在者,假如一片云有电气增,
的一章(第六章),而“电线通标序”也只是四篇 一片云有电气减,两片云相近,其电气出彼入此,
序言中的一篇(前三篇合称为“三言真诠”)。 有光与声迸出,光即是电,声即是雷。何以知之?
试以苧麻线一条,上端放一纸鸢,下端系一铁竿,
用湿绳缚铁竿于柱上,适遇片云低垂,有电气增者,
其电气由纸鸢引至铁竿,人触之,即惊起,有声
响光亮出来,要小心,防杀人。”玛高温还写道:
“如房屋防雷电为害,须立一铁竿,上出于屋少许,
下入于土少许,以备之。”显然,这里所说的正是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玛高温《博物通书》第三章是“电气五金器”,
图 2 《博物通书》的“电气通标序” 实际上是讲电流。开头写道:
“五金为电气隐者,
通过上面这四篇序文,玛高温充分论证了撰 而用之为引,却易,如银与铅,皆无味者,而以片
写这部著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接着,玛高温转 银置舌上、以片铅置舌下含之,即有咸味,且略觉
入正文,由浅入深,系统介绍电报这一新发明。 热。”这里所讲述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在 18
《博物通书》正文共有 6 章。第一章为“引言”, 世纪中期所做的电流实验。而紧接着的文字则为:
其开首写道:
“雷电之气,磅礴乎宇宙万物,一气 “又如割一蛙腿,去皮不去骨,置铜板上,再以片
流通,无有勿具。然有隐有显。隐者,如五金、木炭、 铅一头置腿上,一头置铜上,此腿即挣动起来。或
水烟、蒸汽、冰雪,凡带湿者,是也。显者,如琥珀、 用蚱蜢腿,亦如之。”这段文字,则是指另一位意
玻璃、紫针、石硫磺、柄玉、丝皮等,是也。琥 大利科学家伽伐尼著名的蛙腿实验。正是伽伐尼的
珀用燥羊毛摩擦一边,此摩擦处,便能拾芥,主 这个实验,使科学家们从研究静电转而研究动电(电
是电气发现,似磁石噏铁一般。”这种“磅礴乎宇 流),从而开启了电学研究历史的新时代。
宙万物”的“雷电之气”,玛高温又简称其为“电气”。 伽伐尼蛙腿实验的最重要结果,就是伏打电
当时西方学者普遍认为电是一种流体,而玛高温 堆(又称伽伐尼电池、伏打电池等)的发明。玛
则借用中国传统的“气”来表示这种流体,因而 高温在《博物通书》第三章中重点介绍了伏打电池。
将其译成“电气”。玛高温所说的“电气”,相当 不过,玛高温并没有提到这种电池的发明人伏打,
于现代所说的“电荷”。他所说的具有“隐者”之 而是将其意译为“电气五金器”。
“气”的物质(玛高温又称其为“隐物”),就是我 《博物通书》第四章是“吸铁石气”
。从这一
们今天所说的“导体”,而那些具有“显者”之“气” 章开始,玛高温主要介绍电磁学知识。他先从磁
的物质(玛高温又称其为“显物”),就是“绝缘 铁讲起:
“大凡铁有二气存焉,但平时,隐而未现。
体”。此外,玛高温还用中文第一次表达了电荷守 若将二气分开,一气向这边,一气向那边,就是
54 《自然辩证法通讯》第 40 卷 第 6 期(2018 年 6 月): 50-56

南极气、北极气,与吸铁石同。其用有四:一,平 识。近代许多讨论电报的著作,也都是按照这样
指南北;二,侧照高低;三、呼吸开合;四、动气 的逻辑结构编写的。
交钢铁。”接着,就是对磁铁的四种功用进行叙述。
其中,特别介绍了吸铁石可以分为天然的磁石和 三、玛高温设计的汉字电码方案
人工制作的磁铁两种:
“吸铁石有两般。有生成者,
是石。有做成者,是铁。其做成之铁,比生成之石, 玛高温自己认为,掌握了《博物通书》前 5
力量尤大。”而人工制作磁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 章的知识之后,自然就知道了电报的原理。所以,
是用天然磁石对铁器进行磁化,另一种就是“五 他在该书第 6 章“电气通标”开首这样写道:
“高
金电气,能吸铁器”,即用通电的方法使铁器磁化。 明者,读以上诸说,可知通标之机矣。兹论作通
几千年来,电和磁一直被当作两个没有联系 标法。假如欲自广东通信北京,则于广东置一满
的独立现象。1820年,奥斯忒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积电气之所,如四十四图,汇各减线为一总减线,
从而为电磁学奠定了基础。电报的发明,就是建 又汇各增线为一总增线。两总线皆以丝密扎,令
立在电磁效应的原理之上的。更加重要的是,电 其气独在,虽相近不被引去。不然,则漏洩无用。
磁铁还是电报的最主要部件。《博物通书》第五章 一线在上,一线在下,直通至北京,而合为一线,
“电气连吸铁”一开头,介绍了奥斯忒的这个划时 即自广东至 北京又转而自京回广,二线实一线也。
代发现:
“通标之理,与电气吸铁气相连。人知雷 又于北京置一指南针,于上下二线之中,增线在上,
电能打乱指南针,或致隐,或反。嘉庆二十二年间, 减线在下,电气上来下往,针必转西,增线在下,
西洋人深究其理,将五金电器上增减两铜线,平 减线在上,电气上来下往,针必转东。若两线皆断,
接于指南针上,增线往南,减线在北,则针之北极, 电气无由来往,而针如故矣。”
必转而向西。接于针下,必转向东。若接于针旁, 玛高温上面所说的,其实是建议在北京和广
则无东西之移。但向减线之针端稍低,或以减线 州分别设立电报机,并且在两地之间架设电报线。
在上、增线在下,增线在上、减线在下,直接于 接着,玛高温重点介绍了欧美的两种“通字之法”
针腰,针俱不支。如移而北,或移而南,则上减 (即不同类型的电报系统)。对于第一种电报系统,
下增者,先吸后开,上增下减者,先开后吸。”嘉 他这样写道:
“至于通字之法,西人以二十六字母
庆二十二年,即公元 1817 年。这一时间,应当是 排连成字。假如针一东向,为第一字母,一西向,
玛高温的误记。 为第二字母,二次向东,为第三字母,二次向西,
玛高温《博物通书》的上述 5 章内容,初初 为第四字母,以此推之,固自易易。”显然,玛
一看好像是比较杂乱,各章之间缺乏联系。其实, 高温此处所说的就是磁针式电报。玛高温所介绍
玛高温是按照电磁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由浅入深 的第二种方法是钟盘式电报系统:
“今新法,又有
地介绍了与电报相关的基础知识。转换成现代话 用一圆板,周列二十六字母,穴其中,容枢加针,
语体系,《博物通书》第一章“引言”介绍了静电 如钟表之面,令针常随电气旋转,在彼以断法,
的相关知识,包括导体(“隐物”)、绝缘体(“显物”), 止其电气,俾在此者,观其针停何母,便知何字,
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等。第二章“电 辑续成书。”此外,玛高温还简要介绍了其他几个
气玻璃器”,主要讲述如何获取和储存静电。第三 方法:
“又一法,能以染色传彼。又一法,能以印
章“电气五金器”从讲述静电转为介绍动电(电流), 板字传彼。皆事甚奇,而法甚烦,殊难笔述”。在
并且介绍了可以通过伏打电池(
“电气五金器”)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知由于什么原因,玛高温
来获取电流。第四章讲述了可以借助于伏打电池 并没有介绍其同胞莫尔斯发明的电报系统。
来对铁器进行磁化,从而获得人造磁铁。而人造 更加可贵的是,玛高温根据欧美的电码系统,
磁铁正是电报最重要的部件。第五章“电气连吸铁” 专门为中国设计了一套传递汉字的电码输送方法。
讲述的是电流可以使磁铁发生偏转,即电磁感应。 由于玛高温本人最为熟悉的是钟盘式电报,所以,
伏打电池的发明,是电报得以诞生的基本技术条 他的汉字电码方案也是根据钟盘式电报机原理而
件之一,而电磁感应则是电报的基本原理。所以, 设计出来的。在中国传统书法中,“永字八法”代
上述 5 章的内容,所介绍的都是关于电报的背景知 表了汉字笔画的基本法则。因此,玛高温选取了
为中国设计电码:美国传教士玛高温的《博物通书》 55

“永字八法”中侧(点)、勒(横)、弩(竖)、趯 方案,完全不同于莫尔斯电码系统。我们知道,
(钩)、策(提)、掠(撇)
、啄(短撇 )、磔(捺) 包括英语在内的欧洲文字是表音文字,而汉字则
这 8 种基本笔画作为电码方案的根本依据,因为任 是表意文字。电报最初是为传递表音文字而设计
何一个汉字都可以拆解为这 8 种笔画。在汉字中, 出来的,用这样的电报来传递表意文字,本身就
这 8 种笔画都可能出现在上、下、内、外、左、右、 很困难,更何况在玛高温撰写《博物通书》时,
中间这 7 个不同的位置。此外,还有一个表示句 西方的电报系统刚刚问世,尚未完善,许多难题
子结束的圆圈。这样,玛高温的汉字电码方案就 还没有克服。因此,玛高温设计出这套汉字电码
由 16 个代码组成。玛高温以磁针摆动的不同方向, 方案,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说是中国电报
分别表示不同的代码(参见表 1)。 史的先声。不过,玛高温《博物通书》所介绍的
表 1 玛高温设计的汉字电码 电报及相关知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完全
序号 磁针的方向 所代表的意义或汉字笔画 陌生的。能够读懂《博物通书》的中国人大概少
1 ﹨ 上 之又少,能够理解这套汉字电码方案的中国人则
2 / 下
3 ﹨/ 内 更少了。事实上,玛高温的汉字电码方案并没有
4 /﹨ 外 实际应用过。玛高温的《博物通书》出版后,在
5 ﹨﹨ 左
6
中国影响很小,而且很快就被人遗忘了。他在这
// 右
7 ﹨﹨/ 丶 本书中所介绍的汉字电码方案,也随之被埋入了
8 //﹨ 一 历史的尘埃之中。
9 ﹨﹨// 丨
10 //﹨﹨
11 ﹨﹨﹨/ 四、结  语
12 ﹨﹨﹨// 丿
13 ///﹨
14 ///﹨﹨ 玛高温的《博物通书》问世后,1851 年 5 月出
15 ﹨﹨﹨/// 中 版的英文杂志《中国丛报》曾这样评论说:
“我们
16 ///﹨﹨﹨ 〇,句子结束。 希望,将来有一天,电报这一新发明能够为中国
注:﹨表示磁针向右摇摆一下;/表示磁针向左摇摆
人所使用,中国语文中那些妨碍电报应用的障碍
一下。
为了进一步说明他创造的汉字电码方案,他 也能够被彻底克服。像玛高温《博物通书》这样
还以“永”字为例,具体介绍了汉字电报拍发的 的著作,无疑有助于使中国人了解电报及相关科
步骤(参见表 2): 学的原理与方法;谁也无法预知,玛高温这部著作
表 2 “永”字的电报拍发步骤(根据玛高温方案) 所包含的信息会洒落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更不能
步骤 磁针代码 解说 预知它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10],p.285)今
1 ﹨ 表示即将书写的笔画位于上部 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报已经从中国
2 ﹨﹨/ 代表丶 的历史舞台上退出,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互联
3 //﹨ 代表一
网等现代通信工具不仅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
4 ﹨﹨﹨/// 表示即将书写的笔画位于中部
5 ﹨﹨// 代表丨 必需品,而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方式。
6 //﹨﹨ 代表亅 这样的事实,就是对一百多年前《中国丛报》所
7 ﹨﹨ 表示即将书写的笔画位于左边 提问题的最好回答:以电报为代表的西方近现代通
8 ﹨﹨﹨/ 代表
信技术,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9 ﹨﹨﹨// 代表丿
10 // 表示即将书写的笔画位于右边 而且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1 ///﹨ 代表
12 ///﹨﹨ 代表 [参 考 文 献 ]
注:﹨表示磁针向右摇摆一下;/表示磁针向左摇摆一 [1]W. C. 丹皮尔 . 科学史 [M]. 李珩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下。 1994, 284.
玛高温设计出来的这套汉字电码方案,是世 [2]Fallows, J. 'The 50 Greatest Breakthroughs Since the
界历史上第一套汉字电码方案。这套钟盘式电码 Wheel'[J]. The Atlantic Monthly, 2013, (11): 56-68.
56 《自然辩证法通讯》第 40 卷 第 6 期(2018 年 6 月): 50-56

[3]Highton, E. The Electric Telegraph: its History and [15] 关捷 . 日本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 [M]. 北京 : 社会科学
Progress[M]. London: John Weale, 1852, 40. 文献出版社 , 2006, 726.
[4]Sabine, R. The History and Progress of the Electric [16] 布施光男 .『電気通標』および『博物通書』について》
Telegraph[M]. New York: Virtue and Yorston, 1869, 54- [J]. 科学史研究 , 1977,(16): 74-75.
178. [17] 八耳俊文 .《漢訳西学書『博物通書』と「電気」の定
[5] 严中平 . 中国近代经济史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01, 着 [J]. 青山学院女子短期大学紀要 , 1992,(46): 120-

1298-1299. 124.

[6] 龚缨晏 . 浙江早期基督教史 [M]. 杭州 : 杭州出版社 , [18] 白寿彝 . 中国通史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817,

2010, 134-142; 223. 20.


[19] 冯志杰 . 中国近代翻译史 [M]. 晚清卷 , 北京 : 九洲出版
[7] 黄嘉谟 . 中国电线的创建 [J]. 大陆杂志 , 1968,(6、7):
社 , 2011, 27.
171.
[20] 本杰明 · 艾尔曼 . 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 [M]. 王红霞
[8]王尔敏. 近代经世小儒[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等译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9, 98.
2008, 310.
[21] 戴念祖 . 中国物理学史 [M]. 古代卷 , 南宁 : 广西教育出
[9]The North-China Herald [N]. 1851-03-08, 127.
版社 , 2006, 429.
[10]Chinese Repository [N]. 1851,(5): 284-285.
[22] 天一阁博物馆 . 别宥斋藏书目录 [M]. 宁波 : 宁波出版
[11]Wylie, A.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社 , 2008, 2.
Chinese[M].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23] 熊月之 .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
Press, 1867, 133.
学出版社 , 2011, 140.
[12] 王韬 . 瓮牖余谈 [M]. 陈戍国点校 , 长沙 : 岳麓书社 ,
[24] 关捷 . 日本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 [M]. 北京 : 社会科学
1988, 120.
文献出版社 , 2006, 726.
[13] 雷银照 . 第一本中文电磁学著作及其历史地位 [J]. 电 [25] 卢嘉锡等 . 中国科学技术史 [M]. 物理学卷 , 北京 : 科学
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10, 32(增刊): 126-129. 出版社 , 2001, 549.
[14] 王冰 . 中外物理交流史 [M]. 长沙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2001, 173. [ 责任编辑 王大明 柯遵科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