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国际汉学》正文体例与格式

一、 论文基本结构及要求
1. 来稿须有文题页,内容包括文章的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作者姓名、
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等)及其所属单位信息(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
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如为已刊原文的译文,原作者信息在译
者按里呈现,译者信息的内容与位置同作者信息。
2. 论文基本内容应包括:题名、作者、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其中英文题名、作
者、摘要、关键词放在本刊后的“英文目录和摘要”中。
3. 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切实必要时才加副标题,需翻译
成英文。题注用星号(*)表示,置于脚注位置。
4. 作者按署名顺序排列,姓前名后。如作者是外籍人士,其中文名(或译名)后须括注其
外文名(亚洲汉字文化圈的作者除外),名和姓的首字母均大写。外籍作者的国籍用中
括号,如[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注:脚注中著作责任人的国籍不用标注。
5. 论文都需要中英文摘要。摘要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中文摘
要一般不超过200字。摘要是全文的浓缩,对研究问题、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这
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建议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尽量客观叙述。摘要不能含有参考文
献,如用缩略语,应用括号加以说明。 原文未刊的译文首次在本刊发表,视为论文,应
有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文末需注明作者、译者的单位信息。
6. 中、英文关键词应为3-8个词。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一格;英文关键词除专有名词大写外,
全部小写;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7. 已刊原文的译文不用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但译者须撰“译者按”,内容包括原文作者
简介、原文首次刊载信息及译文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300字。
8. 访谈文章需在正文之前写“访谈按语”,交代采访的时间、地点、采访缘由以及采访对象
的基本情况。
9. 正文使用五号宋体简体汉字,译者按、访谈按语内容用仿宋字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10.题词页照片下不设姓名等文字。题词者的学术小传的格式同本刊正文格式,但不设注解。
二、正文
1. 正 文 中 的 各 级 标 题 采 用 “ 一 、 ” “ 二 、 ” “ 三 、 ” … … ,
“1.”“2.”“3.”……,“1)”“2)”……。“引言”(“序言”或者“引子”)、“结
论”(或者“结语”“跋语”“跋文”)不编号。
2. 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书名需翻译为中文并括注原名,人名原名之后要加注生卒年。外国
人有通用的中文名者应以其中文名称谓。没有中文名的外国人名通常采取标准音译,可
参考新华社编、商务出版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外国人名译名手册》。
如: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

丁韪良(W.A.P. Martin,1827—1916)

对于华裔作者,要使用原署名,不用拼音。

如:黄仁宇(Ray Huang,1918—2000)

1
其他西文人名的标注,应采用其原文或固定的拉丁化拼写方式。

如:比丘林(Iakinf Bichurin,1777—1853)

非亚洲汉字文化圈的作者,姓名后应附有拉丁化的拼写方式。

如巴萍(Prapin Manomaivibool)

日本等亚洲汉字文化圈的人名,由于通用汉字或汉名,一般不再标注。
3. 正文中出现大段引文(通常为五行以上)时,另起一段,段首缩进四个字符,字体改为
楷体。除非确有必要,引文为外文时,需要翻译成中文。
4. 插图需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同时以“先见文后见图”的原则进行编排,用阿
拉伯数字统一连续编号,如图1、图2。如果图片非原创,要确保获得使用许可。无论是否
原创,都需表明出处。文中避免出现“如上图所说”“下图表明”等字样,应用“图1表
明……”或者“……(见图1)”。
5. 表格需按照“先见文后见表”的原则编排表格。表应有序号,单篇文章按照“表1、表2、
表3……”连续方式排列,文中避免出现“如上表所说”“下表表明”等字样,采用
“表1表明……”或者“……(见表1)”的方式。表格必须有注释,用以说明表格资料
来源以及其他情况,通常开头使用“资料来源”字样,主要注明表格资料、数据的来源
以及表格本身的出处。
6. 时间、时态的表述要准确注明年份,不用“今年”“去年”“上个世纪”等表述。
三、 注释
1. 本刊注释采用脚注方式,注释序号为:①②③……,编号方式采取每页重新编号。
2. 直接引用的引文必须注明出处。出处文献的呈现对于学术论著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指
引读者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目,也是尊重其他作者学术劳动的表现形式。
3. 所涉文献来源需确保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作者、文献名、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时间和页码。中国著作责任方和责任方式、出版地与出版社之间用冒号
“:”,其他地方用逗号“,”隔开。外国作者中文译名按照“名·姓”(如卡尔·马克
思)的顺序排列,外国作者原名按照“名姓”(中间有空格,如Karl Marx)的顺序排列。
同本书或同篇文章多个作者之间,中文作者名间用顿号隔开,英文作者名间用逗号隔开。
如果通篇文章或者同本书共同作者超过三个,则用“等”(英文为et al.)来缩写。外文
作者前不括注国籍。
4. 中外文文献中出现表示年份起止关系的时间时,其符号用“一字线”,如1998—2003。
5. 西文文献中表示页码起止关系的符号用“连字号”(“-”),中文文献中则用“一字
线”(“—”)。
6. 西文文献信息中,作者须名在前姓在后,作者与文献名之间用逗号“,”,出版地前的
标点符号用句号“.”。
具体举例如下:

中文专著:著作者后不加“著”字,其他著作方式(如编、译,等),则在人名后需加

“编”或“译”等字。
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 2 版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
年,第 76 页。

外文专著:西文书名请用斜体,引文跨两页以上者用双“p”,如:pp.29-30。外文文献信

息可保持原样,不必翻译。但如译者觉得有必要译出文献名,可以将译文括注在外文文

献名后。
Geoffrey C. Ward and Ken Burns, The War: An Intimate History, 1941 —1945. New York:

Knopf, 2007, p.52.

Philip B. Kurland and Ralph Lerner, eds., The Founders’ Constit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12.

Michael Pollan, 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 Ed. Geoffrey

Ward and Ken Burns. New York: Penguin, 2006, pp. 99—100.

文集: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载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第 247—266 页。

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79 年,第 41 页。

李鹏程:《当代文化这些沉思·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2 页。

John D. Kelly, “Seeing Red: Mao Fetishism, Pax Americana,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War,”

Anthropology and Global Counterinsurgency. Ed. John D. Kelly et al..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p.77.

杂志/集刊/报纸文章:西文文章名用正体,加双引号,期刊与期号之间不加逗号,引文

所在页码需标注。例如: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 年第 3 期,第 13 页。

Kelly F. Albada, “The Public and Private Dialogue about the American Family on

Televis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4 (2000): 79(“50”表示总期数,“4”表示

本年度期数,“2000”表示出版年份,“79”表示页码)

鲁佛民:《对边区司法工作的几点意见》,《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5 日, 第 3 版。

会议文献

马勇:《王爷纷争:观察义和团战争起源的一个视角》,“政治与精英与近代中国”国际

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杭州,2012 年,第 9 页。

学位论文

陈默:《抗战时期国军的战区——集团军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3
2012 年,第 134 页。

Dana Cosby Simmon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orkplace Incivility, and Turnover: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s Practices.” Diss. U of Louisville, 2008, p.134.

档案文献

雷经天:《关于边区司法工作检查情形》(1943 年 9 月 3 日),陕西省档案馆藏陕甘宁边

区高等法院档案,档案号:15/149.

辞书类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年,第 952 页。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Psychology of culture contact ,”Vol.1,13th ed.,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ondon and New York, NY, 1926, pp.765-771.

电子资源:引用互联网资料的,需在脚注中标明网址及引用时间。

邱魏:《吴兴钱氏家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年。据中国优秀博硕士学

位论文全文数据,http://ckrd.cnki.net/grid20/Navigator,aspxID=2。

王 魏 : 《 夏 鼐 先 生 与 中 国 考 古 学 》 , 《 考 古 》 2010 年 第 2 期 , http :

//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AGU20100200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2 年 6 月 3

日。

周纪纶:《生态学研究方法》,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html,最后访问日期:

2008 年 3 月 29 日。

Philip B. Kurland and Ralph Lerner, eds. The Founders’ Constitu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0, http://press-pubs.uchicago.edu/founders/.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New York: Penguin Classics, 2007, Kindle edition.

古籍文献:作者前须括注朝代,如(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 43 卷。

引用中国古典文献材料一般只需注明书名和篇名。如:《论语·学而》。

翻译著作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冯克利译:《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28 页。
7. 同一中文著作及文章第二次出注时,省略出版社、出版年代、版本,只标注书名或文章名
以及页码,如:《中古文学史论》,第88页(如同一篇论文里来源文献同名,则须在文献
名前加作者姓名)。西文著作可用“作者姓 + op.cit + 页码”来表示,如:Pollan, op.cit.,
p.101. 如所引文献上下紧挨着,中、西文文献可用“同上”或者“Ibid.”来表示。
8. 论文译文保留原注解中的引文文献信息,可不予翻译,但需与本刊体例格式保持一致。
如译者觉得有必要译出文献名,可以将其译文括注在外文文献名后。注解中的说明性文

4
字需译出。
四、参考文献
本刊不另设参考文献,引文文献出处在脚注中体现。

《国际汉学》编辑部
2020 年 10 月 19 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