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PHIL2020 中國哲學史(一)(2023-24 學年上學期)

講者:鄭宗義

一、 導論:中國哲學與中國哲學史

1. 中國哲學
1.1 如何理解「中國哲學」,首先得視乎我們怎樣定義「哲學」這概念?下面
借用並發揮勞思光(1927-2012)的思考作一解說
 哲學的定義問題?
a. 簡單而不確切的定義:愛好智慧(love of wisdom)
b. 內 範 界 說 ( intensional definition ) 、 本 質 界 說 ( essential
definition)Vs 外延界說(extensional definition)
c. 功能定義:哲學是種怎樣的人類心智活動
 從兩方面來理解哲學活動
a. 哲學的起源(或目的):好奇、認知和了解 Vs 為吾人自身(以至存
有)的問題所引發;人底存在的關懷 Vs 知性滿足或智力遊戲
b. 哲學的形式:哲學思考(philosophical thinking)
1. 反省性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Vs 經驗性思考(empirical
thinking)
2. 經驗性思考:描述、報告、解釋(歷史學、政治學……)
3. 反省性思考:反省對象(事實、理念)如何可能?可能的條
件 ( conditions ) 、 原 則 ( principles ) 、 理 據
(justification);經驗分析 Vs 概念分析(歷史哲學、政治
哲學……)
 哲學活動(心智活動)並非哲學家的專利,乃是人的存在性格
 西方哲學傳統的形成:
a. 西方哲學傳統的形成在 Socrates 以後的文獻中,特別是在 Plato 與
Aristotle 學派中
b. 哲學反省的向度:人類自身的活動 。例如: 實體的反省(形上
學)、知識問題的反省(知識論)、價值問題的反省(倫理學)
等,但不限於這些
c. Pierre Hadot ( 1922-2010 ) ,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Michael
Chase trans.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995);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Michael Chase trans.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書中指出哲學的古義乃由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與 philosophy
as a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組成,二者有着既不可分(inseparable)
亦不可化約(irreducible)的關係

1
 哲學活動的兩大功能
a. 認知性(cognitive):尋求知識。認知性功能的強調與現代西方哲學
b. 引導性(orientative):著力於改變自我及其所理解的世界
c. 約略而言,西方哲學傳統著重認知性,中國哲學傳統著重引導性
d. 具體的說,現代西方哲學對引導性功能的遺忘?引導人生乃哲學活
動的原初目的(primordial goal)?
1.2 「中國哲學」
 歷史(觀念史)的考察
a. 「 哲 學 」 一 概 念 乃 明 治 初 年 日 本 啟 蒙 思 想 家 西 周 (Nishi
Amane,1829-1897) 所造,以翻譯英文的 philosophy
b. 1896 年前後,由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及黄
遵憲(1848-1905)等引介,「哲學」的譯名才逐漸在中國普及;
1912 年京師大學堂改組為北京大學,其中「理學門」改為「哲學
門」,1919 年再改名「哲學系」
 哲學是舶來品?西方學術分類?
a. 接受西方學術分類並以此重新安排傳統學術確是勢所必至,但其中
是否理固宜然?
b. 從事中國哲學的學者固用心思考上述問題,但一個世紀過去,「中
國哲學的合法性」或 Is there such a thing called Chinese philosophy 的
問題仍然存在
c. 一個簡單的回答:「名」(概念)Vs「實」(理念、事實)。但如何
証明傳統中國思想中有哲學活動之實
 傳統中國思想中有哲學活動之實?中國哲學缺乏概念性或思辨性?
a. 舉證中國思想中有概念性或思辨性的部分
b. 但這些部分並未形式像古希臘發展下來的西方哲學傳統,那它形成
了一個甚麼樣的傳統
 「為己之學」的傳統,(《論語‧憲問》:「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
之學者為人。』」)。其中包含 「宗」、「教」、「學」、「術」四方
面:
a. 「宗」:理想人生(包括:社群、自然、天道)的體悟、智慧;如
《莊子‧天下篇》謂「不離於宗,謂之天人。」
b. 「教」:實踐的方法,相當於 teaching;工夫及工夫論
c. 「 學 」 : 學 問 的 講 明 , 相 當 於
articulation、deliberation、justification,乃是宗與教傳承的必須條
件,同時亦是「教」的一種。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學問講明主要
是以經典解釋的方式來進行
d. 「術」:上述的應用,即經世思想
 中國哲學作為一引導性哲學?

2
a. 只強化「學」、「術」而捨「宗」、「教」?哲學化、理論化、抽
象化會與實踐本懷割裂?用傳統的話說是學不見道、枉費精神;用
現代的話說,是引導性功能的失效
b. 思辨引歸實踐(借 Pierre Hadot 的話說,思辨與實踐是 inseparable
及 irreducible);此即從智潤思進至德潤身
c. 宋明儒者已有義理養心的說法。《二程遺書》卷 15 記云:「古人
為學易, …… 有禮義以養其心, …… 今之學者,只有義理以養其
心。」
d. 甚 至, 依 此設 想( conceptualize)「哲學」,如 唐君毅 ( 1909-
1978)以為哲學的目標在成教;哲學是以如實知起真實行的知行合
一之學(參看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的導論) 〈導 論 〉)
 可知,「中國哲學」的設想:
a. 牽涉到把西方哲學概念變為己用(appropriation)的過程
b. 並且,從事中國哲學(doing Chinese philosophy)不可避免地牽涉
到比較的視域(comparative horizon)。易言之,西方哲學是一個永
遠在場的他者(the other)

2. 中國哲學史
2.1 哲學史(哲學及其歷史)Vs 哲學
 加入「史」的因素
a. 史料義(material)
b. 時間義(temporal)
c. 歷史性(historicity)
 重視史料義,即強調文本(texts);但文本除考證外,一進入意義的
了解,就終究是個解釋(interpretation)問題,即與文本密合至何種程
度的問題
 重視時間義,即考查哲學問題或觀念在過去的探究、討論與回答,以
見如何影響現在,並展望未來。此中涉及:
a. 觀念的歷史性;evolving ideas
b. 思想與時空的互動:內在理路(inner logic)與外緣因素(external
factors)
c. 人類精神、心智的步步開展(用傳統的話說,即思想、觀念的「開
(分)」與「合」)
d. Charles Taylor ( 1931- ) 說 : 「 哲 學 固 有 地 就 是 歷 史 的 」
(philosophy is inherently historical)
 重視歷史性,即進一步反省而察覺當前哲學史的論述亦離不開歷史或
傳統的影響
2.2 明乎「哲學史」的恰當設想,則知它思想史、觀念史、學術史的分別所在

3
 哲學史的工作是哲學而非歷史,其關注是哲學思想的「哲學意義」而
非「歷史意義」
 作為清理工作的「哲學史」Vs 作為思想開發工作的「哲學」;兩者既
分且合;哲學與哲學史相互依存的關係
 可知,哲學史的研習非可有可無的(optional)

3. 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方法
3.1 勞思光的思考(見氏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序言及後序) 〈序 言 〉及 〈後 序 〉)
 哲學史的清理工作(三部曲)
a. 問題意識的測定(「基源問題研究法」)
b. 理論系統的闡述
c. 理論效力的評估:區分「發生歷程」(genetic process)與「內含品
質」(intrinsic properties);cause Vs reason
 哲學思想的開發工作
a. 區 別 「 封 閉 成 素 」 ( closed element ) 與 「 開 放 成 素 」 ( open
element)
b. 突顯哲學傳統的時代相干性(modern relevance),表現其為一有生
命力的傳統
3.2 唐君毅的思考(見氏著:《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自序) 〈自 序 〉)
 哲學史的清理工作
a. 不應以歷史學的方法研究哲學史
b. 不應以六經注我的方法研究哲學史
 哲學思想的開發工作:「即哲學史以為哲學的態度」

4. 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史著作
4.1 胡適(1891-1962)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1919 年), 1958 年臺北
重印易名為《中國古代哲學史》
4.2 馮友蘭(1895-1990)的《中國哲學史》兩卷本(1931 年、1934 年),其學
生 Derk Bodde 的英譯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1953 年由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出 版 ; 另 有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1948
年),乃馮 1946-47 年間在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講稿整理而成,由
Macmillan Company 出版,後再由其學生涂又光譯為《中國哲學簡史》;又
從 60 年代以降至 80 年代,又有《中國哲學史新編》七冊
4.3 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三卷本(1971 年、74 年、81 年),先由香港中文
大學崇基學院出版第一卷,後由香港友聯出三卷本,復由臺北三民書局出
《新編中國哲學史》
4.4 不以「中國哲學史」命名的哲學史著作:唐君毅的《中國哲學原論》,分
別有《導論篇》、《原道篇》(三卷)、《原性篇》、《原教篇》;牟宗

4
三(1909-1995)的《才性與玄理》、《佛性與般若》、《心體與性體》

參考資料
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第一講引論:中國有沒有哲學,第二講中國哲學的重點何以
〈引 論 : 中 國 有 沒 有 哲 學 〉, 第 二 講 〈中 國 哲 學 的 重 點 何
落在主體性與道德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 臺 北 年。
2. 牟宗三:訪韓答問錄,收氏著:《時代與感受》,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訪 韓 答 問 錄 〉, 收 氏 著 : 《 時 代 與 感 受 》 , 臺 北
年。
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自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自 序 〉, 臺 北
年全集校訂版。
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序言 〈論—— 中國哲學史之方法,臺 〉, 臺
北:三民書局,1984 年。
5. 勞思光:哲學思想與教育,收杜祖貽、劉述先合編:《哲學、文化與教育》,香
〈哲 學 思 想 與 教 育 〉, 收 杜 祖 貽 、 劉 述 先 合 編 : 《 哲 學 、 文 化 與 教 育 》 , 香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8 年。
6. 勞思光:對於如何理解中國哲學之探討及意義,收氏著:《思辯錄
〈思 〉, 收 氏 著 : 《 思 辯 錄 ──思
光近作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年。
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第一章緒論,香港:三聯書店,1992 〈緒 論 〉, 香 港 年。
8.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上冊緒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緒 論 〉, 臺 北 年。
9. 關子尹:康德論哲學之本質,收氏著:《從哲學的觀點看》,臺北:東大圖
〈康 德 論 哲 學 之 本 質 〉, 收 氏 著 : 《 從 哲 學 的 觀 點 看 》 , 臺 北
書公司,1994 年。
10. 文德爾班著,羅達仁譯:《哲學史教程:特別關於哲學問題和哲學概念的形
成和發展》,上卷緒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緒 論 〉, 北 京 年。
11. 鄭宗義:哲學、歷史與哲學史
〈對—— 二十世紀中國哲學史撰寫的省察,收鍾〉, 收 鍾
彩鈞主編:《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
哲研究所,2017 年,頁 217-259。
12. 鄭宗義:論二十世紀中國學人對於「中國哲學」的探索與與定位,收氏著:《儒學、哲學與現
〈論 二 十 世 紀 中 國 學 人 對 於 「 中 國 哲 學 」 的 探 索 與 與 定 位 〉, 收 氏 著 : 《 儒 學 、 哲 學 與
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年,頁 1-28。
13. 鄭宗義:中國近現代思想中的「哲學」,收沙培德、張哲嘉主編:《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
〈中 國 近 現 代 思 想 中 的 「 哲 學 」 〉, 收 沙 培 德 、 張 哲 嘉 主 編 : 《 近 代 中 國 新 知 識 的 建 構
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年,頁 69-109。
14. 鄭宗義:如何充分繼𠄘勞思光先生對中國哲學研究的成果〉,《中國文哲研
〈如 何 充 分 繼
究通訊》,第 23 卷 4 期,2013 年 12 月,頁 63-74。
15. 鄭宗義:比較、分析與實踐
〈再—— 讀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哲
〉, 《 中 國 文 哲
研究通訊》,第 32 卷 4 期,2022 年 12 月,頁 3-17。
16. Carine Defoort,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Chinese Philosophy? Arguments of an
Implicit Debat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51, Number 3, July 2001,
pp.393- 13.
17. Robert Solomon, ““What Is Philosophy?” The Status of World Philosophy in the
Profess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51, Number 1, January 2001,
pp.100-104.

5
18. Pierre Hadot,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Trans. Michael Chas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Chapter 9,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pp. 172-233.

PHIL2020_2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