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 文明起源 、 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

曾    军

摘   要:与西方文论对话是中国文论话语转型、构建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进
程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文论借鉴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致力于在中西 “之间” 建
立起独立、平等、双向的对话性关系。弗朗索瓦·朱利安则提供了一种站在西方立
场处理 “中西”问题的研究范式,如 “经由中国,远西对话” “迂回与进入” “间距/
之间”等。但是这两 种 “之 间” 的 “中 西 对 话 ” 过 于 理 想 化, 无 法 解 决 “中 西 对
话” 的不对等、 “中西” 之间有同有异、 密切相关的 现 实 问 题。 因 此, 我 们 需 要 确
立 “在世界中” 的意识,超越 “中西” 二元对立。中西方文学和文化研究中陆续出
现克服和超越文化中心 主 义 的 学 术 倾 向, 中 国 文 论 也 正 试 图 基 于 “中 国 ” 与 “世
界” 的关系变化确定新的 “中 国 的 世 界 观”。 “在 世 界 中” 为 “中 西 对 话” 提 供 了
“之中” 的独特位置, “之中” 包含 “之间”,并非对 “之间” 的替代。 “多 元 网 络”
的外在多样性、“西学中的中学” 和 “中学中的西学” 的内在多样性、 “西化与化西
的双重变奏” 的未完成 性 以 及 以 “今 中” 作 为 学 术 立 场 的 “古 今 中 西 的 对 话”, 构
成了 “之中” 的中西对话何以可能的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对话主义   巴赫金   在世界中   之间   之中

作者曾军,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上海  200444)。

与西方文论对话是中国 文 论 话 语 转 型、构 建 中 国 特 色 文 论 话 语 体 系 进 程 中 极
为重要的方面。西方文论既是 中 国 文 论 辨 析 差 异、彰 显 特 色 的 镜 像,也 是 交 流 互
鉴 、 寻 求 共 识 的 他 者 。“对 话 主 义 ” (
Dia
log
ism) 最 初 是 对 巴 赫 金 思 想 的 命 名 , 后
来 演 变 成 一 种 学 术 研 究 范 式 。 巴 赫 金 和 弗 朗 索 瓦 · 朱 利 安 (又 译 “于 连 ” ) 共 同
提 供 了 “之 间 ” 的 “中 西 对 话 ” 的 基 本 思 路 , 却 有 着 过 于 理 想 化 的 问 题 。 它 无 法
解 决 中 西 对 话 现 实 语 境 中 的 不 对 等 问 题 , 也 无 法 处 理 “中 西 ” 之 间 有 同 有 异 、 密
切 相 关 的 状 况 。 为 此 , 需 要 确 立 “在 世 界 中 ” 的 意 识 , 超 越 “中 西 ” 二 元 对 立 ,
展 开 “之 中 ” 的 “中 西 对 话 ”。

*  本文 为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专 项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文 艺 理 论 基 本 问 题 研 究 ”
18VXK007) 阶段性成果。

· 186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一 、 将 “中西 ” 因素引入 “对话主义 ”

“对话主义 ” 的兴起与巴赫金思想的世界性影响密不可分 。 与 “对话 ” “对 话 主


义” 相关的理论资源非常丰富 。 从苏格拉底的诘问法 、 柏拉图的对话录到马丁 · 布伯
的 “我与你”、 伽达默尔的 “问答辩证法 ”、 哈贝马斯的 “交往理性 ” 等 , 可谓源远流
长 。 人类重要的知识生产和思想成果都是在交流对话 、 交锋回应中获得推进的 , 但我
们对 “对话主义” 的基本理解主要来自巴赫金 , 正是巴赫金将 “对话 ” 从一个日常用
语和文学批评术 语 上 升 到 人 文 科 学 方 法 论 的 高 度 。 虽 然 巴 赫 金 在 其 著 作 中 并 未 使 用
“对话主义” 一词 , 但深受其思想影响的同时代和后世学者普遍认为 , “对话主义 ” 可
以成为对巴赫金思想的概括和命名 。1983 年 , 俄国文艺理论家 、 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奠
基人尤里 · 洛特曼将巴赫金思想命名为 “对话主义 ”, 认为 “由巴赫金引入其著作中
的 ‘对话’ 概念 , 时常带有隐喻的性质 , 常常带有一种很不确定的性质”。① 这里所谓
的 “隐喻的性质 ” “不确定的性质 ” 正是巴赫金的 “对话 ” 有别于日常话语和文学批
评术语 “对话” 的特质 。 同样也是在 1983 年 , 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 · 德 · 曼指
出 ,“正是对话性的概念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 而非其他相关的巴赫金术语如 ‘时空体 ’
‘折射’‘众声喧哗’ ‘狂欢化 ’ 等 ”。② 法 国 结 构 主 义 运 动 的 推 动 者 、 叙 述 学 的 倡 导
者托多洛夫也将巴赫金的 “对话主义 ” 确定为与 “独白主义 ” 相对抗的价值立场 。③
中国文论对话意 识 的 自 觉 源 于 应 对 西 方 文 论 影 响 、 寻 求 转 型 发 展 的 内 在 需 求 。
改革开放之初 , 我们在选择主动 接 受 西 方 文 论 的 同 时 还 存 在 一 些 疑 虑 : 一 方 面 它 被
视为人类文明新的历史阶段出 现 的 新 思 潮 、 新 理 论 , 学 习 西 方 文 论 有 助 于 推 动 中 国
文论走向世界 , 但另一方面它 长 期 以 来 被 定 性 为 “资 产 阶 级 文 艺 思 想 ”, 经 常 面 临
“姓资姓社 ”“西马非马 ” 的质询 。 随着引进 、 吸收 、 消化西方文论的程度不断加深 ,
中国文论界出现了应对西方文论影响的三种态度 : 第一种是 “同步论 ”, 即认为我们
现在对西方文论的接受已经不再是囫囵吞枣 、 不再存在时差 (也就是 “落后 ”), 已
经能够及时跟踪 、 同步掌握西方 文 论 最 新 的 发 展 进 程 了 。 西 方 新 近 出 现 的 批 评 理 论
成为不少中国学者竞相追捧的 对 象 ; 某 些 炙 手 可 热 的 西 方 学 者 的 著 作 刚 一 出 版 , 便
出现了中译本或者书评介绍 。 但正如王宁所说 ,“他们确实已经走向了西方乃至国际

① 尤里·洛特曼:《巴赫金的遗产与符号学前沿问题》,周启超译, 周启超编选: 《俄罗斯


学者论巴赫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111 页。
② 保罗·德·曼:《对话与对话性》,王云译,周启超编选: 《欧美学者论巴赫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50 页。本文的原题 “
Dia
logue
 and 
Dia
log
ism” 应该翻译
为 《对话与对话主义》,本书对此有 “对话性” 和 “对话主义” 两种译法。
③ 参见茨维坦·托多 洛 夫: 《批 评 的 批 评———教 育 小 说》, 王 东 亮、 王 晨 阳 译, 北 京: 三
联书店,2002 年,第 85 页。
· 187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学术理论前沿 , 对西方文论的发展跟踪十 分 及 时 , 几 乎 达 到 了 同 步 的 境 地 。 但 是 我
们反过来看 , 我们中国的理论和中国的学术在西方的被关注度如何呢 ?”① 因此 , 这
只是中国对西方文论单方面的 同 步 , 而 非 西 方 了 解 中 国 文 论 的 同 步 , 能 够 真 正 进 入
西方文论学术视域中的中国文论问题依旧凤毛麟角 。 第二种是 “失语论 ”, 即认为中
国文论话语基本上只能借用西方文论的学 术 话 语 来 展 开 研 究 , “长 期 处 于 文 论 表 达 、
沟通和解读 的 ‘失 语 ’ 状 态 ”。② 为 了 克 服 这 种 严 重 的 文 化 病 态 , 摆 脱 被 西 方 文 论
“殖民 ” 的境地 , 中国文论开启了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 的努力 。 不过时隔二十多
年之后 ,“失语论 ” 的 主 要 代 表 曹 顺 庆 终 于 发 现 这 一 学 术 努 力 仍 然 走 的 是 “以 西 律
中 ” 的老路 ,“这一口号和路径误导了学术界 ”。③ 第三种是 “中国化论 ”, 即主张推
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 、 西方 文 论 本 土 化 , 使 之 适 应 当 代 中 国 文 学 和 文 论 的 发 展
现实 。 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 , 我们不能满 足 于 仅 仅 让 中 国 的 文 学 文 本 、 文 学 经 验
作为西方理论的注脚和材料 。 在 总 结 中 国 实 践 、 阐 释 中 国 经 验 和 解 决 中 国 问 题 过 程
中修正西方文论 , 发展出具有 中 国 风 格 、 中 国 气 派 的 理 论 形 态 是 我 们 的 努 力 方 向 。
这三种态度显 示 出 从 不 同 方 面 寻 求 并 确 立 当 代 中 国 文 论 主 体 性 的 努 力 。 巴 赫 金 的
“对话主义 ” 正好呼应了中国文论话语转型过程中的思想立场 , 成为中国学者克服单
向度接受西方文论 、 寻求交流互鉴的思想方法 。
经过中国学者的努力 , 在中西文论互鉴中发展中国文论 、 提升中国文论世界影响
力的主张逐渐成为共识 。 钱中文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他是第一位正式全面介绍巴
赫金理论的中国学者 。 早在 1993 年 , 他就提出 “对话的文学理论” 的主张 , 认为 “
20
世纪中国各种获得成就的文学理论 , 大体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获得发展 。 在发现东西文
论差异后 , 用外国文论中有用的异质性部分激活本国文论 , 使之融入自身进入创新 。
东西方文化在不断相互激活中将更趋繁荣 。
”④ 孙 绍 振 用 “西 方 文 论 在 中 国 文 坛 上 的
独白 ” 检讨改革开放以来 中 国 文 论 发 展 的 现 状 ;⑤ 谭 好 哲 也 用 “对 立 与 冲 突 多 于 对
话和交流 ” 来描述 20 世纪文艺理论的发展特点 。⑥ 倡导 “对话 ” 意味着对自我主体
性的强化 , 因为 “对话总是在承认双方思想存在差别的前提下进行的 ”;⑦ 倡导 “对
话 ” 同时意味着对全球文化多元 、 异质特 点 的 认 可 , 以 及 “话 语 独 立 ” “平 等 对 话 ”

① 王宁:《西方理论在中国:创造性接受与建构》,《文艺争鸣》2019 年第 6 期。
②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 年第 2 期。
③ 曹顺庆、杨清:《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反思》,《华夏文化论坛》2018 年第 2 期。
④ 钱中文:《对话的文学理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报》1993 年第 5 期。
⑤ 参见孙绍振:《从西方文论的独白到中西文论对话》,《文学评论》2001 年第 1 期。
⑥ 参见谭好哲: 《立足对话   面向综合———文论研究面向未来的一个思路》, 《江海学刊》
1997 年第 2 期。
⑦ 王元骧:《论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浙江学刊》2000 年第 4 期。
· 188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双向阐释 ”“求同存异 、 异质互补 ” 等原则的确立 。①


“对话 ” 的日常含义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 ” 或者是 “双方或多方
之间的接触或会谈 ”。 无论是 “两人 ” 还 是 “双 方 ”, 都 强 调 了 “对 话 ” 一 定 是 “主
体之间的对话 ”, 这是对话的前 提 。 中 西 文 论 互 鉴 中 的 主 体 是 中 国 文 论 和 西 方 文 论 。
它们的主体特征既有语境的分别 , 也有个 体 、 群 体 的 因 素 , 还 有 文 化 和 意 识 形 态 的
差异 。 因此 , 需要将 “中西 ” 因素引入 “对 话 主 义 ”, 以 便 更 好 地 应 对 20 世 纪 以 来
中西文论互鉴中遭遇的各种复杂问题 。
其一 ,“对话 ” 语境的差异性问题 。 “对 话 主 义 ” 在 西 方 的 出 场 有 着 深 刻 的 现 代
性危机的背景 。20 世纪的西方思想界经历了从尼采的 “上 帝 死 了 ” 到 福 柯 的 “人 死
了 ” 等被弗莱德 ·R.多迈尔称为 “主 体 性 的 黄 昏 ” 的 时 期 。② 人 被 降 格 为 非 理 性 的
受潜意识支配的动物 ; 人在 “语言的牢 笼 ” 中 , 主 体 性 被 消 解 ; 后 现 代 的 差 异 思 想
将一切意义的稳定性基础解构 殆 尽 。 因 此 , 西 方 思 想 界 看 重 的 是 巴 赫 金 对 话 主 义 中
与后现代思想相契合的 “狂欢 — 僭越 ” “复调 — 多元 ” “杂语 — 双重性 ” 等 因 素 ; 而
中国文论对 “对话主义 ” 的重视 则 源 于 西 方 文 论 引 入 之 后 , 对 本 土 文 论 传 统 断 裂 和
自我表达能力丧失的焦虑 。 因此 , 中 国 文 论 非 常 看 重 巴 赫 金 对 话 主 义 中 包 含 的 致 力
于摆脱弱势地位的 “平等 ” 追求 、 彰显中 国 特 色 的 “差 异 ” 强 化 、 以 及 通 过 与 西 方
文论对话来完成中国文论主体性确认的 “独立 ” 意识 。
其二 ,“对话 ” 主体的双重性问题 。 “双重性 ” 也是巴赫金的术语 , 是其对话 主
义 、 复调理论 、 狂欢化理论共享的理论思维方式 。“对话 ” 的双重性主要表现为主体
身份的双重性 。“对话 ” 虽然是在 “个人 ” 之间进行的 , 但这一 “个人 ” 不能仅仅只
代表自己 。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 在其现实性
上 ,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 社会关系深刻地影响到 “个人 ” 之间的对话 , 因
此 , 对话的主体便出现了 “个 体 ” 与 “集 体 ” (其 所 代 表 的 “社 群 ”、 民 族 、 种 族 、
国家等 ) 之间的双重性问题 , 出现了 “个 体 ” 与 其 社 会 关 系 (源 于 “个 体 ” 同 时 拥
有多种社会角色 ) 之间的双重性问题 。 任 何 “中 西 ” 之 间 的 “对 话 ” 都 是 依 托 中 国
或西方国家之 中 的 “学 者 个 体 ” 来 进 行 的 , 但 是 每 个 个 体 又 都 是 作 为 “中 国 ” 或
“西方 ” 的代言者来发声的 。 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 , 是否具有中国国籍的学者的
所有发言都可以被视为代表中国 学 者 声 音 的 发 言 ? 难 道 不 具 有 中 国 国 籍 的 学 者 就 不
能代表中国发言了吗 ? 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辨析 。

① 参见曹顺庆、支宇:《在对话中建设文学理论的中 国 话 语———论 中 西 文 论 对 话 的 基 本 原
则及其具体途径》,《社会科学研究》2003 年第 4 期;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
论对话》,《浙江大学学报》2008 年第 1 期。
② 参见弗莱德 · R.多 迈 尔 :《主 体 性 的 黄 昏 》, 万 俊 人 等 译, 上 海: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92 年。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 501 页。
· 189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其三 ,“对话” 类型的复杂性问题 。 巴赫金无疑是将 “对话 ” 类型充分复杂化的


理论家 。 他不仅确立了作为 “独白 ” 对立面的 “对话 ” 的位 置 , 还 进 一 步 将 “对 话 ”
区分为 “对话/潜对话” “大型对话/微型对话 ”, 提出了 “对话的独白性 ” “独白的对
话性” 等问题 。 也就是说 , 并非只要在文体上具备了 “对话体 ” 的形式特征 , 就可以
被视为具有 “对话性” 了 。 而在当前数字和网络时代 , “对话性 ” 则进一步突破了时
空的隔阂 , 可以以 “隔空喊话” 的方式通过传话人面向不在场的受众 。
因此 , 我们有必要充分重视 中 西 文 论 互 鉴 中 这 些 丰 富 而 复 杂 的 因 素 , 反 思 既 有
对话主义研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 实现对方法论的升级改造 。

二 、 中西 “之间 ” 的对话及其局限

在中西之间展开文论的交流 对 话 不 只 是 中 国 学 者 一 厢 情 愿 的 努 力 。 西 方 也 有 着
致力于在中西之间进行 “迂回 ” 的 “远西对 话 ” 的 学 者 , 如 法 国 的 弗 朗 索 瓦 · 朱 利
安 。 我们可以将两者放在一起 , 从对话主义 方 法 论 的 角 度 来 分 析 中 西 “之 间 ” 的 对
话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中国文论在巴赫金对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 致力于在中西 “之间 ” 建立起独立 、
平等 、 双向的对话性关系 。 反思中国学者 倡 导 的 中 西 “之 间 ” 的 对 话 , 需 要 同 时 处
理两个问题 : 一是巴赫金思想中 的 对 话 主 义 特 点 , 二 是 中 国 学 者 受 巴 赫 金 思 想 影 响
提出的对话主义主张 。 区分这两 个 问 题 的 重 要 性 在 于 , 并 非 所 有 巴 赫 金 对 话 主 义 思
想都被中国学者转化到中西文论 互 鉴 的 对 话 主 义 之 中 , 也 并 非 中 国 学 者 对 中 西 文 论
互鉴中的所有对话主义主张都源于巴赫金思想 。
巴赫金对话主义的思想形成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以民主、 平等、
自由等思想为基础的现代思想的影响, 二是具有矛盾性以及以东正教为主体的宗教性等
“俄罗斯性格” 的显著特征,三是巴赫金一生大起大伏,从身处学术思潮的洪流到流放到
学术研究的边缘,再到重新被发现的曲折历程。 巴赫金的 “对话” 可以被区分为作为文
体的 “对话” 和作为主义的 “对话”。 作为文体的 “对话”, 是指从苏格拉底对话体以来
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对话主义精神的 “复调小说” 所形成的 “对话” 式文体; 作为
主义的 “对话” 则强调沟通、 交流中的平等、 对对方的尊重, 以及整个话语系统中 “杂
语”(众声喧哗) 的狂欢化特征。具体来说,巴赫金对话主义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 , 有我的对话和有思想的主体 。 巴赫金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中指
出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话的基本公式是很简单的 : 表现为 ‘我 ’ 与 ‘他人 ’ 对立的
人与人的对立”;① 他还在 《镜中人》 中强调 “不是我用自己的眼睛从内部看世界 , 而

①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巴赫金全集》 第 5 卷, 白春仁等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340—341 页。
· 190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是我用世界的眼睛 、 别人的眼睛看自己 ; 我被他人控制着 。


”① 这一思想直接成为列维
纳斯的 “他者” 理论 、 拉康的 “镜像 ” 理论的先导 。 一方面 , 巴赫金的对话是 “有我
的对话”。 在巴赫金看来 , 真正的对话是 “我 ” 与 “他人 ” 之间的对话 。 只有将 “我 ”
的意识渗透到对话性之中 , 这种对话才是主体性之间的对话 。 将对话普泛化为人与人
之间的对话 , 是对话主义研究中经常犯的错误 。 另一方面 , 巴赫金的对话主体是 “有
思想的主体 ”。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 “对话性的主体 ” 的 , 也并非所有具有 “对话
体” 形式的对话都可以被称为巴赫金式的 “对话 ”。 巴赫金特别强调 “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主人公 , 着意之处不仅在叙说自身和自己身边的环境 , 还在于评说世界 。 因为他
不只是能意识到而已 , 他还是个思想者”。② 因此 , 对话的前提是对话者是有思想者 。
其二 , 时空语境与未完成性 。“时空体 ” 是巴赫金提出的概念 , 可以用来分析文
学作品中经过作家艺术地把握了 的 时 间 与 空 间 的 关 系 及 其 所 呈 现 的 形 式 。 所 有 的 对
话都是 “我 ” 与 “他人 ” 在特定的时间 、 空 间 以 及 时 空 关 系 之 中 展 开 的 , 因 此 , 对
话具有特定的 “时空性 ”。 与 “时空体 ” 相类似的 “语境 ” 也是巴赫金非常看重的问
题 。 巴赫金在 《人文科学方法论 》 中明确 指 出 , 相 较 于 自 然 科 学 , 人 文 科 学 的 独 特
意义正是在于拥有了 “语境意义 ”。 为此 , 他还区分了 “文本与其他文本 (语境 ) 的
关系 ”(即克里斯蒂娃所说的 “文本间性 ”)、“对话语境 ”、“遥远语境 ”(长远语境 )
等 。“时空性 ” 并不意味着对话一定要受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巴赫金由此强调了
对话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 : “从 对 话 语 境 来 说 , 既 没 有 第 一 句 话 , 也 没 有 最 后 一 句
话 , 而且没有边界 (语境绵延到无限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 )”。③ 换言之 , 这种 “无
边的 ” 语境 , 决定了对话的 “未完成性 ”。 首先 , 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共识 , 真
正的思想者之 间 的 对 话 是 会 永 远 进 行 下 去 的 , 不 可 能 你 消 灭 我 , 我 消 灭 你 。 其 次 ,
在对话中出现的任何一个涵义都不会消亡 。 这就是巴赫金所说的 :“不存在任何绝对
死去的东西 , 每一涵义都有自己复活的节日 。”④ 再次 , 这种 “未完成性 ” 为人文学
科提出了非常重要的 “长 远 时 间 ” 问 题 。 它 既 不 同 于 “暂 短 时 间 ” ——— 到 了 后 现 代
主义理论那里就成为 “现时 ” “此 刻 ”, 也 不 同 于 “永 恒 时 间 ” ——— 巴 赫 金 是 反 对 这
种 “永恒时间 ” 的 , 因为它的特征是固定 、 静止 、 不变 。⑤

① 巴赫金:《镜 中 人》, 《巴 赫 金 全 集》 第 4 卷, 白 春 仁 等 译, 石 家 庄: 河 北 教 育 出 版 社,
1998 年,第 86 页。
②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 第 5 卷,第 101 页。
③ 巴赫金:《人文科学方法论》,《巴赫金全集》 第 4 卷,第 391 页。
④ 巴赫金:《人文科学方法论》,《巴赫金全集》 第 4 卷,第 392 页。
⑤ 巴赫金在 《史诗与小说》 中有 非 常 精 彩 的 论 述, 认 为 “史 诗 的 过 去” 其 实 是 “绝 对 的
过去”,“这个过去既然同时又代表着一定价值 (等级),就失去了任何的相对性”。 (巴
赫金:《史诗与 小 说———长 篇 小 说 研 究 方 法 论》, 《巴 赫 金 全 集》 第 3 卷, 白 春 仁 等 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518 页)
· 191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其三 , 巴赫金的对话具有伦理价值的维度 。 对话是一种负责任的有价值的行为 。
在 《论行为哲学 》 中 , 巴赫金将伦理哲学作 为 第 一 哲 学 来 定 位 , 并 命 名 为 “行 为 哲
学 ”。 之所以要强调 “行为 ”, 源于巴赫金对 将 人 文 科 学 研 究 的 对 象 客 观 化 、 物 化 的
不满 , 也是对将人文研究对象的意义本质化 、 固定化的不满 。 巴赫金强调 ,“第一哲
学只能以实际行为作为自己的目标 ”, 而 且 这 一 “实 际 的 行 为 ” 是 有 主 体 性 的 。 “真
正的作为行为的思维 , 是含有情感与意志 的 思 维 , 是 带 着 语 调 的 思 维 , 而 且 这 种 语
调要深入地贯穿于思想的所有内容因素 ”。① 巴赫金对对话主体伦理维度的强调 , 使
得他的小说理论与韦恩 · 布斯的 《小 说 修 辞 学 》 一 起 , 开 启 了 新 叙 事 学 中 叙 事 伦 理
研究的先声 。
中国学者应对西方文论影响而倡导的 “对话主义 ”, 既有受巴赫金思想启发的因
素 , 也有对其他理论资源的借鉴 以 及 出 于 对 自 身 问 题 的 克 服 而 提 出 的 解 决 方 案 。 通
过对巴赫金对话主义思想中 “平等 ”“差 异 ” “独 立 ” 精 神 的 充 分 吸 收 , 中 国 学 者 明
确了建设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
一是 “中国立场 ”, 如巴赫金对话主义 所 强 调 的 “有 我 的 对 话 ”。 我 们 显 然 是 站
在 “中国 ” 的立场上提出 “中西 ” 问题的 。“我作为一个中国学者 ” 的身份意识深刻
地影响着我们对 “中西 ” 问题 的 看 法 。 “中 西 ” 问 题 之 于 我 们 , 不 是 一 个 纯 粹 客 观
的 、 第三方位置的知识论问题 , 而是一个因 “我 ” 的 参 与 和 介 入 而 被 赋 予 主 体 价 值
倾向的认识论问题 。 因为 “我 ” 的介入 ,“中西 ” 问题便具有了巴赫金所说的 “情感
意志语调 ”。 因此 , 中西 “之 间 ” 的 对 话 , 一 定 是 “我 作 为 中 国 学 者 ” 参 与 其 中 的
“中西对话 ”。 这个 “中 ” 是 作 为 主 体 的 “我 ”, 而 “西 ” 则 是 作 为 主 体 的 “他 人 ”。
同样是 “主体 ”, 一定要有 “我 ” 与 “他人 ” 之间的区分 ,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强调
的 “角色意识 ”。
二是 “中国理论”, 也即巴赫金对话主义所强调的 “有思想的主体 ”。 中国文论应
该首先阐释好中国文艺实践 、 中国审美经验 , 进而阐释世界文学 ,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建设 。 正如钱中文所言 , “我所说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交往与对话 , 表层的意义当
然在于双方 互 通 有 无 、 相 互 学 习 , 但 是 其 深 层 意 义 , 则 是 为 了 我 们 自 己 的 复 苏 与 生
存”。② 中西文论互鉴的目的是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
更重要的是 , 中国文论倡导 的 对 话 主 义 并 非 完 全 照 搬 巴 赫 金 的 对 话 主 义 , 其 中
包含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因过分强 调 多 元 文 化 而 导 致 的 相 对 主 义 、 虚 无 主 义 倾 向 并 没
有被中国学者接纳 , 例如巴赫金强调的 “一 切 都 是 手 段 , 对 话 才 是 目 的 ” 以 及 对 话
的未完成性等 。 中国学者所倡导的对话主义 强 调 的 是 “以 对 话 为 手 段 , 以 共 识 为 目

① 巴赫金:《论行 为 哲 学》, 《巴 赫 金 全 集》 第 1 卷, 晓 河 等 译, 石 家 庄: 河 北 教 育 出 版
社,1998 年,第 30、35 页。
②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1 期。
· 192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的 ” 的理念 。 如钱中文不仅阐发了巴赫金对 话 主 义 中 的 平 等 意 识 , 强 调 对 接 受 者 平
等地位的充分肯定 , 而且还借鉴鲁迅的 “拿来主义 ”, 主张对西方文论接受要 “为我
所用 ”, 并认为 “这与虚无主 义 和 全 面 认 同 都 是 断 然 有 别 的 ”。① 钱 中 文 征 引 的 理 论
资源更 看 重 的 是 巴 赫 金 后 期 对 人 文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论 反 思 的 文 章 (如 《文 本 问 题 》
1970—1971 年笔记 》), 并强调了其与伽达默尔在 “理解 ” 与 “解释 ” 问题上 的 差

异 。② 因此 , 中国文论 中 的 对 话 主 义 虽 然 受 到 了 巴 赫 金 对 话 主 义 思 想 的 很 大 影 响 ,
但也有明显的溢出 ,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
如果说中国学者受巴赫金对 话 主 义 思 想 影 响 , 在 中 西 文 论 互 鉴 中 倡 导 的 是 立 足
中国立场 、 建构中国话语 、 扩 大 中 国 影 响 的 话 , 那 么 , 弗 朗 索 瓦 · 朱 利 安 的 “经 由
中国 , 远西对话 ”“迂回与进入 ” “间 距 ” 等 一 系 列 理 论 主 张 则 提 供 了 站 在 西 方 立 场
处理 “中西 ” 问题的研究范式 。 朱利安撰写 了 大 量 中 国 研 究 的 著 作 , 但 他 一 直 坚 定
地反对别人称他为 “汉学家 ”。 他之所以要研究中国 , 并不是对中国问题感兴趣 , 而
是要解决欧洲自己的问题 , 但是欧 洲 自 己 的 问 题 的 解 决 又 不 能 仅 仅 在 欧 洲 文 化 内 部
找答案 , 必须要确立一个 “他者 ”, 于是朱利安找到了中国 。 他的这一研究思路与巴
赫金的 《镜中人 》 如出一辙 , 也与拉康的 “镜 像 期 ” 理 论 颇 为 神 似 , 更 与 本 文 思 考
的 “作为中国学者参与的具有中国立场的中西对话 ” 不谋而合 。
具体来说 , 朱利安的 “以 中 国 为 对 象 , 以 欧 洲 为 目 标 ” 的 “中 西 对 话 ” 有 如 下
几个特点 : 其一 , 中国被视 为 欧 洲 “惟 一 ” 的 他 者 。 换 言 之 , 只 有 中 国 才 有 资 格 构
成欧洲的他者 。 在朱利安看来 , 中国不仅脱 离 了 印 欧 语 系 、 脱 离 了 与 欧 洲 关 系 密 切
的历史联系 , 而 且 还 拥 有 保 存 完 整 、 相 对 独 立 的 文 化 传 统 , 从 而 分 别 有 别 于 印 度 、
阿拉伯和 希 伯 来 世 界 以 及 日 本 。 这 就 使 得 中 国 能 够 成 为 与 欧 洲 相 比 既 “不 同 ”

dif
fer
ent) 且 “无关 ” (
ind
iff
er t) 的 他 者 。③ 其 二 , 朱 利 安 “经 由 中 国 ” 的 方 式
en
是 “迂回 ”, 而非 “比较 ”。 所谓 “比较 ”, 就是将 “中西 ” 互为对象 , 展开同与异的
分析 。 但是朱利安认为中国和欧 洲 的 关 系 既 不 是 一 张 纸 的 两 半 , 也 不 是 一 张 纸 的 两
面 , 而是根本上就 “不属于同一张纸 (这就是我前面所指出的异 )”。④ 因此 , 对中
国和欧洲关系的研究只能采取 “移位 ”“迂回 ” 的策略 。 所谓 “迂回 ” 是指朱利安确
立的一个 “经由中国 ” 返回欧洲的路线图 , “迂 ” 就 是 绕 道 , “回 ” 意 味 着 “返 回 ”。
在这个路线图中 ,“中国 ” 只是一个绕道而重新进入欧洲的中介 。 这种 “迂回 ” 并非

① 钱中文:《对话的文学理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报》1993 年第 5 期。
② 参见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1 期。
③ 参见朱利安: 《间 距 与 之 间: 论 中 国 与 欧 洲 思 想 之 间 的 哲 学 策 略 》, 卓 立、 林 志 明 译,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第 15 页。
④ 弗朗索瓦·于连:《为 什 么 西 方 人 研 究 哲 学 不 能 绕 过 中 国?》,邹 琰 译, 乐 黛 云 等 主 编:
《跨文化对话》(
5),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第 150 页。
· 193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一次性的折返 , 而是多次甚至是无数次 的 绕 道 、 返 回 的 重 复 性 过 程 , 并 且 这 种 “迂
回 ” 还是一种中国方法 , 中国人 “不直接 ”“绕弯弯 ”“言此意彼 ”“意在言外 ” 的思
维方式正是朱利安特别看重的 “迂回 ” 的体现 。 其三 ,“经由中国 ” 但不中国化 。 这
种 “经由 ” 并不意味着 “停留 ”。 朱利安曾明确表示 , 自己的工作方法不仅逼使自己
“不停留 ” 于中国 , 而且还要 “抵 御 任 何 形 式 的 中 国 化 ”。 简 言 之 , “经 由 中 国 ” 是
指 : 既要 “进得去 ” 又要 “出得来 ”, 既能够深入中国思想文化的肌理和精髓 , 又能
够 “找到回家的路 ” 重返欧洲 。 这就是朱利安 所 说 的 “这 也 是 我 所 遭 遇 到 的 别 人 不
理解的要点之一 : 人们可以 ‘经由中国 ’, 犹如采取一个迂回路 , 可以进去 , 在那里
住下 , 然后利用之 , 以便更 好 地 看 别 处 ——— 直 到 回 归 。 当 人 们 学 了 汉 语 , 中 国 化 是
很有诱惑力的 。‘进入汉学 ’, 由它占据 , 人们再也出不来了 , 也不再想从中出来了 。
事实上 , 出来难 , 同进入一样的难 ”。① 不过 , 动机与效果可能也会发生偏离 。 朱利
安数十种中国研究著作中几乎没有或者极 少 有 “返 回 欧 洲 ” 的 讨 论 , 也 很 少 有 “从
欧洲出发 ” 的思考 , 这 或 许 也 是 朱 利 安 的 方 法 过 于 理 想 而 很 难 实 现 的 一 个 表 现 吧 。
其四 , 朱利安明确提出了以 “间距 ” 和 “之间 ” 为代表的方法论 。“间距 ” 观受惠于
解构主义又试图有别于 “差异 ” 论 。 与差 异 建 立 在 区 分 、 辨 别 的 基 础 之 上 不 同 , 间
距的产生首先来自彼此之间的距离 。 正因 为 “间 距 ” 拉 开 了 彼 此 的 距 离 , 从 而 也 打
开了 “之间 ” 的空间 。“之间 ” 是由 “间距 ” 产生的 。 在朱利安看来 ,“与其说 ,‘共
同 ’ 是以超越差异而取得的 ; 倒不如说 ,‘共同 ’ 是来自间距并且透过间距而被提升
的 ; 间距产生之间 , 共同在之间里才是实际的 , 不是人云亦云的想像 的 共 同 点 ”。②
这种 “之间 ” 的操 作 模 式 与 巴 赫 金 的 “对 话 ” 有 着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 他 们 都 建 立 在
“自我 ” 与 “他者 ” 的关系基础之上 , 都强调 “自我 ” 的问题不可能自己解决 , 必须
依靠 “他者 ”, 都强调 在 这 种 “自 我 ” 与 “他 者 ” 的 对 话 中 , 永 远 不 可 能 “同 一 ”
“一致 ”, 而只能 “共同/共有 ”。
从上 面 的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 朱 利 安 的 “间 距/之 间 ” “迂 回 与 进 入 ” 不 仅 可 以 与
巴 赫 金 的 “对 话 主 义 ” 形 成 强 烈 的 呼 应 , 并 且 能 够 很 好 地 将 作 为 空 间 、 区 域 概 念
的 “中 西 ” 引 入 具 有 主 体 间 性 的 “对 话 主 义 ” 思 想 之 中 , 使 得 “我 与 他 人 之 间 的
对立 ” 转 化 为 “中 国 与 西 方 之 间 互 为 他 者 的 对 立 ”。 中 国 学 者 要 追 求 的 是 从 中 国 立
场出发展开有中国问题意识的中西对话,朱 利 安 所 追 求 的 也 是 从 欧 洲 问 题 出 发 最
终 要 折 返 欧 洲 的 中 西 对 话 。 双 方 的 “中 西 对 话 ” 出 发 点 虽 各 有 不 同 , 但 共 享 的 思
维逻辑是一致的。
不过 , 无论是巴赫金的 “对话主义 ”, 还是朱利安的 “间距/之间 ”, 它们都解决

① 弗朗索瓦·于连、狄艾里·马尔塞斯:《(经由 中 国) 从 外 部 反 思 欧 洲———远 西 对 话》,


张放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年,第 177—178 页。
② 朱利安:《间距与之间:论中国与欧洲思想之间的哲学策略》,第 93 页。
· 194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不了一个基本问题 : 在现实的历史文化语境中 ,“自我 ” 与 “他者 ” 之间的对话既不


是巴赫金所理想的 “平等的对话 ”, 也不是朱 利 安 所 认 为 的 “中 国 ” 相 对 于 “欧 洲 ”
而言是 “不同 ” 而且 “无 关 ” 的 , 相 反 , 中 西 双 方 始 终 处 于 交 流 互 鉴 的 状 态 之 中 。
“西学东渐 ” 和 “中学西传 ”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 双方也始终处于 “不对等
对话 ” 的状态之中 , 比如知识上的 “不相同 ”, 中西文化生长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学土
壤 , 这种差异往往被简化为相对于 西 方 史 诗 和 戏 剧 传 统 的 中 国 文 学 的 “抒 情 传 统 ”;
再比如发展上的 “不平衡 ”, 近两 百 年 来 , “西 学 东 渐 ” 总 体 上 占 据 了 支 配 性 地 位 ,
而 “中学西传 ” 的比重 则 相 对 较 低 , 影 响 较 小 , 从 而 出 现 所 谓 的 “文 化 逆 差 ”, 等
等 。 所有这些都使得处于不对等 关 系 中 的 文 化 主 体 采 取 不 同 的 发 展 策 略 : 处 于 强 势
地位的文化主体更强调 “求同 ”, 通过寻求价值的普遍性来彰显自信 ; 处于弱势地位
的文化主体则更强调 “求异 ”, 通过寻求价值的特殊性来寻求自我更新的动力 。 在这
种不对等对话面前 , 中国文论如何在 “中学 西 传 ” 中 获 得 平 等 的 主 体 性 地 位 , 成 为
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 从这个角 度 来 看 , 巴 赫 金 的 “对 话 主 义 ” 只 是 提 出
了平等对话的理想 , 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实中的 “不平等 ”“不平衡 ” 问题 ; 朱利安的
“间距/之间 ” 固然强调了彼此间基于距离的 “间性 ”, 但同时也面临着对 “自我 ” 与
“他者 ” 的主体性消解的风险 。
因此 , 我们要充 分 认 识 到 巴 赫 金 “对 话 主 义 ” 自 身 所 存 在 的 无 法 解 决 的 难 题 ,
并引入更多有价值的理论资源来 丰 富 和 发 展 巴 赫 金 的 对 话 主 义 。 解 决 之 道 就 是 超 越
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 , 不再将 对 话 主 体 局 限 在 “我 与 你 ” 之 间 、 “自 我 与 他 者 ” 之
间 、“中与西 ” 之间 , 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更大的主体 ——— “世界 ”, 以实现 “在 世 界
中的中西对话 ”。

三 、“在世界中 ”: 重新理解 “之中 ” 和 “世界 ”

中西文论互鉴的 “对话主义 ” 要实 现 从 “之 间 ” 到 “之 中 ” 的 方 法 论 突 破 , 需
要超越 “中西 ” 二元对立 , 确立 “在世界 中 ” 的 意 识 。 这 个 “在 世 界 中 ” 不 仅 仅 是
海德格尔式的 “
bei
ng-i
n-t
he-wo
rld” 或 者 “
wor
ldng”, 而 且 还 包 含 着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对 “之中 ” 和 “世界 ” 的重新理解 。
首先 , 世界文学 和 文 化 研 究 中 陆 续 出 现 “在 世 界 中 ” 的 学 术 倾 向 和 研 究 实 践 ,
不约而同地指向对文化中心主义的克服与超越 。
如来自东亚的 “作为方法 ”, 这是由日本学者竹内好 、 沟口雄三以及中国台湾学
者陈光兴 、 中国大陆学者孙歌等先后发起 并 推 动 的 “东 亚 研 究 ” 范 式 。 “作 为 方 法 ”
的本质其实是 “区域 ” 作为方法 。 这才有了竹内好的 “作为方法的亚洲 ”、 沟口雄三
的 “作为 ‘方法 ’ 的 中 国 ”、 陈 光 兴 的 “东 亚 作 为 方 法 ”、 孙 歌 的 “作 为 方 法 的 日
本 ”。 他们的这些不同表述都有一个共同点 : 所选择的 “作为方法 ” 的区域都不是这
· 195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些学者国家 、 民族和文化身份认同的 “区 域 ”, 而 是 与 本 民 族 、 国 家 、 文 化 “区 域 ”
密切相关的 “他者 ” ——— 正是在这一点上 , “作 为 方 法 ” 与 朱 利 安 的 “迂 回 与 进 入 ”
“间 距/之 间 ” 形 成 了 鲜 明 的 对 比 。 以 “区 域 ” 为 方 法 的 目 标 是 “以 世 界 为 ‘目
的 ’”, 即沟口雄三所指出的 “以 中 国 为 方 法 的 世 界 , 就 是 把 中 国 作 为 构 成 要 素 之
一 , 把欧洲也作为构成要素之一的多元的世界 ”。① 更为重要的是 , “作为方法 ” 虽
然谈的是 “区域 ” 问题 , 但 其 关 注 重 心 却 是 “主 体 性 ” 问 题 。 正 如 竹 内 好 所 说 的 ,
“但是作为方 法 , 也 就 是 作 为 主 体 形 成 的 过 程 , 是 有 可 能 存 在 的 ”。② 因 此 , 这 一
“主体 ” 不仅仅 是 “个 人 主 体 ”, 而 且 还 是 “民 族 — 国 家 主 体 ” “文 化 — 文 明 主 体 ”。
区域作为方法 , 并非区域意 识 的 强 化 , 或 民 族 主 义 、 国 家 主 义 的 强 化 , 而 是 展 开 多
元文化 、 复杂社会条件下的世界主义 图 景 。 再 比 如 “复 数 ” 的 “世 界 主 义 ”。 “世 界
主义 ” 话语牵涉到了众多 学 科 的 介 入 , 形 成 了 至 少 十 种 以 上 的 “世 界 主 义 ” 话 语 ,
它提供了一种超越 “民 族 — 国 家 — 区 域 ” 框 架 之 外 的 视 角 , 一 方 面 外 在 于 具 体 的 个
别的民族 — 国家 — 区域 , 另一方面又包含它们 。 由此 ,“世界 ” 成为一个具有 “内在
多样性 ” 的更高层级的区域 概 念 。 “世 界 ” 预 设 了 一 个 “共 同 体 ” 意 识 , 但 并 不 像
“乌托邦 ”“大同世界 ” 那样 只 是 作 为 一 种 理 想 世 界 而 存 在 , 它 强 调 立 足 于 当 下 、 现
实 、 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展开 的 “正 在 形 成 中 的 共 同 体 ”。 与 此 同 时 , “世 界 主 义 ”
并非铁板一块 , 也并非想象中的美好 , 其复 数 性 也 使 其 内 部 充 满 了 “差 异 ” 和 “张
力 ”, 甚至不乏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对抗 。 又比如来自文学研究中的对 “世界文学 ” 的
反思 。 长期以来 , 我们都是将 “世界文学 ” 当作 “中国之外的外国文学 ” 来看待的 ,
并没有与歌德以来所倡导的作为与 “民族文学 ” 相对的整体的 “世界文学 ” 相等同 。
近年来 , 围绕 “世界文学 ” 的讨论又热了起 来 , 如 帕 斯 卡 尔 · 卡 萨 诺 瓦 的 《文 学 世
界共和国 》、 大卫 · 丹穆若什的 《什么是世 界 文 学 ?》 以 及 西 奥 · 德 汉 的 《世 界 文 学
简史 》、 弗朗哥 · 莫莱蒂 的 《世 界 文 学 猜 想 》 等 。 他 们 比 较 一 致 的 看 法 是 , 不 再 将
“世界 ” 视为理所当然的客观区域和空间 , 而是将之看作与民族文学 、 与个人阅读时
刻发生密切关系的建构性过程 。 简言之 , “世 界 ” 在 此 不 是 作 为 名 词 的 “世 界 ”, 而
是作为动词的 “世界 ”, 即 “世界化 ”。 为此 ,“世界文学 ” 的研究就需要在动态变化
中来展开 。 比如 , 迪特 · 兰 平 就 总 结 出 “交 际 性 、 规 范 性 、 全 局 性 、 互 文 性 、 分 布
性和跨文化性 ” 等一系列重新理解 “世界文学 ” 的概念 。③
其次 , 中国文学研究中也 已 陆 续 出 现 一 些 “在 世 界 中 ” 的 自 觉 意 识 , 并 试 图 重
新确定 “中国 ” 与 “世界 ” 的关系 。

① 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孙军悦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 年,第 131 页。


② 竹内好:《作为方法的亚洲》,熊文莉译,高士明、贺照田主编:《人间思想 04: 亚洲思
想运动报告》,台北:人间出版社,2016 年,第 242 页。
③ 参见迪特·兰平:《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个概念与它的诸多涵义》, 王诗齐译, 《三
峡论坛》2020 年第 5 期。
· 196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 , 重新打开国门 的 中 国 一 方 面 面 临 的 是 西 方 文 论 各 种 思 潮 流 派 的
大规模涌入 , 另一方面则 是 重 新 确 立 了 对 “世 界 ” 的 认 知 以 及 “中 国 ” 在 “世 界 ”
中的位置 。“今天的世 界 已 不 是 十 九 世 纪 的 世 界 , 今 天 的 中 国 更 不 是 清 朝 末 年 的 中
国 。 今日之中国 , 已经以 新 的 面 貌 , 屹 立 在 世 界 的 东 方 。”① 这 是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由
《走向世界丛书 》 所确立的新的 “中国的世界观 ”。 不过 ,“走向世界 ” 的口号包含诸
多矛盾 , 如是否暗示 “中 国 ” 置 身 “世 界 ” 之 外 ? 是 否 表 明 中 国 要 重 返 世 界 中 心 ?
是否强调 “走向世界 ” 即是 “走向西方 ”、 全盘西化 ? 等等 。 有鉴于此 , 王一川将这
一口号修正为 “走在世界 ”, 比较典 型 地 反 映 了 即 将 进 入 21 世 纪 的 中 国 学 者 的 学 术
心态以及对中国文论发展态势的判断 。 在王一川看来 ,“‘走向世界 ’ 不是一个纯地
理学口号 , 而是一个文化现 代 性 口 号 ”, 它 的 基 本 隐 喻 性 含 义 是 “走 向 世 界 中 心 ”,
并 “具体包含着走向西方中心和走向 (重建 ) 中国中心这两义 ”, 其中既存在同一性
又包含对抗性的关系 。 有鉴于当今 “‘世界 ’ 和 ‘中国 ’ 的形象都正发生变化 ”,“走
向世界 ” 的口号显然已不 足 以 准 确 描 述 并 适 合 当 今 的 形 势 。 因 此 , 用 “走 在 世 界 ”
来取代 “走向世界 ” 成为一种选择 , 并以此来 确 立 “中 国 文 学 生 活 在 与 全 球 各 种 文
化紧密交融的当下生存状态之中 ” 所应保持的一种平常心 。② 王一川的 “走在世界 ”
正是出于 这 种 “中 国 在 世 界 中 ” 的 自 觉 意 识 。2017 年 , 王 德 威 借 鉴 海 德 格 尔 的 思
想 , 用 “‘世界中 ’ 的中国文学 ” 来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结构框架 , 并赋予 “世界
中 ” 三个层次的含义 :(
1)“世界中 ” 的世界始终处于复杂变动 、 开放更新 、 不断被
2)“世界中 ” 是 “中国 ” 的一种 “凸显其兀自彰显的 ” 此在的
召唤和揭示的状态 ;(
存在方式 , 对 “中国现代文学 ” 的认 知 和 把 握 也 需 要 充 分 的 具 体 化 和 历 史 化 ; (
3)
“世界中 ” 可以 “作为一个批判性的观念 …… 不仅观察中国如何遭遇世界 , 也将 ‘世
界带入中 国 ’”。 基 于 此 , 王 德 威 用 时 空 的 “互 缘 共 构 ” (Ar
chi
tec
ton
ics
 of
 Spa
ce
Time)、 文化的 “交错互动 ” (
and  Dynami
cs 
of 
Trave
l and 
Trans
cul
tur
aton)、 “文 ”

与 媒 介 衍 生 (Conte
sta
tion o
f Wen and Med
iali
ty)、 文 学 与 地 理 版 图 想 像

Remappi
ng 
oft
 he 
Lit
erar
y Car
tog
raphy 
of 
Modern Ch
ina) 这 四 个 主 题 来 建 构 《新
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 的框架 。③ 陈思和对王德威 “‘世界中 ’ 作为一种方法论 ” 的做
法高度认可 , 认为这是对 “中国 ” 与 “世界 ” 关 系 的 一 次 改 写 。 如 果 说 以 前 只 是 强
调了 “世界 ” 对 “中国 ” 的决定与被决 定 、 影 响 与 被 影 响 、 制 约 与 被 制 约 的 话 , 那

① 戴鸿慈: 《出 使 九 国 日 记》, 长 沙: 湖 南 人 民 出 版 社,1982 年, “《走 向 世 界 丛 书》 总


序”,第 4 页。
② 参见王一川:《与其 “走向世界”,何妨 “走在世 界”?———有 关 一 种 现 代 文 化 无 意 识 的
思考》,《世界文学》1998 年第 1 期。
③ 参见王德威:《导论:“世 界 中” 的 中 国 文 学》, 《哈 佛 新 编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台
北: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 年,第 38—40 页。
· 197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么 ,“‘世界中 ’ 的中国文学 ” 更看重变化与互动 。① 近年来 , 刘康聚焦 “西方理论


的中国问题 ” 研究 , 认为我们必须 “纠正一 下 多 年 来 形 成 的 习 惯 , 把 中 国 视 为 世 界
的中 国 (Ch
ina 
oft
 he 
wor
ld), 而 不 再 用 两 分 法 来 区 别 , 强 调 世 界 与 中 国 (wo
rld
and 
Chna) 的不同 ”。② 应该说 , 上 述 “在 世 界 中 ” 的 思 考 既 与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中 国

与世界关系的不断变 化 密 切 相 关 , 也 部 分 受 惠 于 以 海 德 格 尔 为 代 表 的 “在 世 界 中 ”
的哲学思考 。 只有在 “世 界 ” 高 于 并 包 含 “中 国 ” 的 意 义 上 , 才 可 能 也 将 “西 方 ”
视为 “世界 ” 之一部分 , 进而破除将 “学习西方 ” 等同于 “走向世界 ” 的幻觉 。
最后 ,“在世界中 ” 的文论研究不仅需要有 “在 …… 中 ” 的自觉意识 , 更重要的
是用 “中国的世界观 ” 来赋予 “世界 ” 以新的内涵 。
所谓 “中 国 的 世 界 观 ” 是 指 中 国 对 世 界 的 认 知 以 及 对 中 国 与 世 界 关 系 的 确 定 。
这 里 的 “世 界 ” 并 非 仅 仅 关 注 地 理 、 空 间 、 区 域 等 自 然 属 性 , 而 且 还 包 含 着 世 界
不 同 区 域 中 的 人 们 对 于 世 界 的 想 象 。 中 国 古 代 的 “修 身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 的 认 知
框 架 与 现 代 文 化 中 “个 人 — 家 庭 — 国 家 — 世 界 ” 图 景 具 有 结 构 上 的 相 似 性 , 但 是
其内 涵 差 异 甚 大 。 中 国 古 代 的 “天 下 ” 更 多 是 指 以 中 国 为 中 心 的 基 于 “华 夷 之 别 ”
和 “朝 贡 体 系 ” 的 帝 国 体 制 ; 而 在 从 “天 下 ” 到 “世 界 ” 的 置 换 中 发 生 的 最 大 变
化 就 是 , 中 国 意 识 到 自 己 并 非 “天 下 ” 的 中 心 , 而 只 是 “万 国 ” 中 的 一 国 。 正 是
在这 个 意 义 上 , 梁 启 超 才 将 中 国 史 区 分 为 “中 国 之 中 国 ” “亚 洲 之 中 国 ” 和 “世 界
之 中 国 ” 三 个 阶 段 , 而 所 谓 “世 界 之 中 国 ” 阶 段 “即 中 国 民 族 合 同 全 亚 洲 民 族 ,
与 西 人 交 涉 竞 争 之 时 代 也 ”。③ 蔡 元 培 则 直 接 用 “世 界 ” 替 换 了 “天 下 ”, 强 调 在
“家 ”“国 ”“世界 ” 三者关系中 , 后者是前者的利害标准 , 唯有如此 ,“所谓国民者 ,
亦同时为全世界人类之 一 分 子 。”④ 这 就 不 难 理 解 , 为 什 么 王 国 维 会 以 “学 无 中 西 ”
“学无新旧 ”“学无有用无用 ” 来解释他 提 出 的 “世 界 学 术 ” “世 界 学 问 ” 的 内 涵 了 。
不过正如高翔所说的 ,“中 国 对 世 界 的 认 知 (简 称 ‘世 界 观 ’), 从 根 本 上 讲 是 由 两
个因素决定的 : 一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 , 特 别 是 经 济 文 化 发 展 水 平 ; 二 是 中 国 在
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⑤ 从 “三 千 年 未 有 之 大 变 局 ” 到 “百 年 未 有 之 大 变 局 ”, 中 国
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逐步发展成世 界 第 二 大 经 济 体 , 从 “中 华 帝 国 ” 到 “第
三世界 ” 再到 “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中国不断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 形成不同的

① 参见陈思和:《读王德威 〈“世界中” 的中国文学〉》,《南方文坛》2017 年第 5 期。


② 刘康:《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以学术范式、方法、 批评实践为切入点》, 《南京师大
学报》2019 年第 1 期。
③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 《梁 启 超 中 国 历 史 研 究 法   梁 启 超 中 国 历 史 研 究 法 补 编》, 长
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148 页。
④ 《蔡元培全集》 第 3 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55 页。
⑤ 高翔:《从 “天下” 到 “世界”———中国认知世界的观念变迁》,《人民论坛》2009 年第
20 期。
· 198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世界观 ”, 并构筑起 “在世界中的中西对话 ” 的底层逻辑 。


这一 “中国的世界观 ” 的变迁也深刻影响到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对话性关系 。
如果说 20 世纪 80 年代 的 “走 向 世 界 ” 曾 一 度 被 简 化 为 “走 向 西 方 ” 的 话 , 那 么 ,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 , 尤其是 进 入 21 世 纪 之 后 , 用 “世 界 文 论 ” (与 之 相
类似的还有 “世界主义文论 ”“世界诗学 ” 等 ) 来替代 “西方文论 ” 的主张开始逐渐
多了起来 。 比如 , 积极探索中国文论通过异域 传 播 而 融 入 西 方 文 论 体 系 的 “世 界 主
义文论 ” 主张 ,① 借鉴歌德 “世 界 文 学 ” 概 念 而 提 出 的 致 力 于 “建 构 一 种 具 有 普 遍
意义的文 学 阐 释 理 论 ” 的 “世 界 诗 学 ” 构 想 ,② 甚 至 出 现 构 建 “世 界 文 论 共 同 体 ”
的主张 。③ 这些文论建构的 主 张 共 同 点 在 于 , 试 图 用 “世 界 ” 来 消 解 中 西 文 论 对 话
中隐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 努 力 增 强 中 国 文 论 融 入 世 界 文 论 体 系 、 阐 释 世 界 文 学
现象的学术影响力 。

四 、“之中 ” 的 “中西对话 ” 如何可能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 如何将这种 “在世界 中 ” 的 意 识 转 化 为 中 西 文 论 互 鉴 中 具


体的 、 可操作的方法论 。“在世界中 ” 为 “中西之间 ” 增加了 “之中 ” 这一维度 , 使
得 “中西对话 ” 扩展为 “在世界中的中西方 文 论 学 者 之 间 的 对 话 ”。 需 要 强 调 的 是 ,
“之中 ” 的提出并非要实现对 “之间 ” 的 替 代 。 所 有 的 “对 话 ” 一 定 也 是 在 “之 间 ”
进行的 ;“之中 ” 为 “之间 ” 确 立 一 个 “对 话 语 境 ”, 从 而 超 越 和 克 服 了 “之 间 ” 对
话仅仅将注意力聚焦在对话双方的不足 。
其一 , 在一个 “多元网络 ” 中展开 “在世界中的中西对话 ”。
霍米 · 巴巴曾经非常形象地描述自己所 受 到 的 学 术 影 响 , 认 为 “影 响 不 是 一 条
思想的河流 …… 影响更像是网络 , 而不是整体性的思想传统 。”④ 过去的影响研究往
往局限于 “点对点 ” 的线性的 、 单向的影响 过 程 , 就 像 河 流 一 样 具 有 自 上 而 下 的 不
可逆的特点 。 但是 , 任何一个学者在思想上所 受 的 影 响 其 实 处 于 一 种 多 维 度 的 “网
络 ” 状态 。 任何接受者在接受 影 响 前 都 不 会 是 “白 板 ”, 都 有 其 知 识 背 景 和 期 待 视

① 参见代迅:《异域中国文论西化的两种途径———世界主义文论话语探究》, 《江西社会科
学》2010 年第 6 期。
② 参见王宁:《世界诗学的构想》,《中国社会科学》2015 年第 4 期。 与之相似, 张隆溪也
提 出 了 类 似 的 “世 界 诗 学 ” 的 主 张。 参 见 Zhang Longxi,
"The Poe
tic
s of Wo r
ld

ite
rat e,
ur "i Theo 
n  D'haen,Davi
d Damr
osch 
and Dje
lal 
Kadr,eds.,The 
i Rou
tledge
Compan
ion 
to 
Wor
ld 
Lit
era
t e,London 
ur and 
New 
York:
Rou
tledge,
2012, 356-364.
pp.
③ 参见杨玉华:《建构世界文论共同体》,《河南大学学报》2021 年第 5 期。
④ 生安锋:《后殖民性、全球化和文学的表述———霍米 · 巴巴访谈录》, 《南方文坛》2002
年第 6 期。
· 199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野 ; 任何接受者在接受某种影响源的同时 , 还 受 到 其 他 影 响 源 的 影 响 , 后 者 构 成 了
接受者的接受语境 ; 任何接受都不可能是 受 “整 体 性 的 思 想 传 统 ” 的 影 响 , 只 能 是
局部的 、 片面的 、 有选择性的 , 而且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当中的 。 因此 ,“影响更像
是网络 ” 的看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 义 。 首 先 , “中 西 ” 都 是 “世 界 中 的 中 西 ”。 既
然如此 ,“世 界 ” 一 方 面 成 为 “中 西 对 话 ” 的 共 同 空 间 , 另 一 方 面 也 成 为 “中 西 对
话 ” 的目标指向 ——— 对 “共 同 体 ” 的 建 构 。 这 就 是 沟 口 雄 三 强 调 的 “以 ‘世 界 ’ 为
目的 ” 的意思 。 其次 ,“在世界中 ” 并 非 只 有 “中 西 ” 存 在 , “在 世 界 中 ” 的 “非 中
西 ” 因素也构成了 “中西 ” 的对话语境 。 比 如 , 全 球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发 展 中 , 俄 国 十
月革命无疑具有关键节点的功 能 : 它 既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社 会 革 命 理 想 的 成 功 实 践 , 又
直接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 ”), 因此 , 当我们展开马克思主义的 “中西对话 ” 时 , 不可能忽略俄苏这个极
其重要的中介存在 。“以俄苏为 中 介 ” 不 仅 成 为 在 国 际 共 运 背 景 中 理 解 “西 马 东 渐 ”
的重要维度 ,① 而 且 也 成 为 重 新 认 识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西 学 东 渐 ” 的 重 要 参 考 。② 再
次 ,“中西 ” 也并非铁板一块 。 相对于 “西方 ” 来说 ,“中国 ” 往往会与 “东亚 ”“远
东 ” 等联系起来 , 成为他们含糊指涉的 “东 方 ”; 相 对 于 “中 国 ” 来 说 , “西 方 ” 除
了美 、 英 、 法 、 德等国之外 , 还 经 常 包 含 日 本 、 韩 国 等 东 亚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 而 且 更
为重要的是 ,“美欧 ”“美日 ”“英法德 ” 等各国各区域之间也有巨大的文化差异和利
益冲突 。 因此 ,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上述至 少 三 个 层 级 的 多 元 网 络 系 统 (即 以 “世
界 ” 为代表的超越个别的民族国 家 的 大 区 域 概 念 、 各 民 族 国 家 地 区 以 及 各 民 族 国 家
地区内部的多样性 ),“中西对话 ” 就不再成为 “点对点 ” 的简单对话了 。
其二 ,“在世界中的中西对话 ” 需要建立起 “内在多样性 ” 的意识 。
如果说 “多元网络 ” 还 只 是 处 理 主 体 间 “外 在 多 样 性 ” 的 话 , 那 么 , 当 我 们 进
一步来讨论主体间展开的具体内容的 “对 话 ” 时 , 还 需 要 建 立 起 “内 在 多 样 性 ” 的
意识 。 所谓 “内在多样性 ”, 简而言之就是实体的内部并非拥有统一的本质和一致的
特性 。 斯宾诺 莎 区 分 了 “实 体 ” (
subs
tan
tia)、 “属 性 ” (
att
ribu
tus) 和 “样 式 ”
(modus), 认为 “实 体 ” 是 “在 自 身 内 并 通 过 自 身 而 被 认 识 的 东 西 ”; “属 性 ” 是
“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 而 “样式 ” 则是 “实体的分殊 (
aff
ect
i s) …… 在他物
one
内 (
ina
lio 
est) 通 过 他 物 而 被 认 识 的 东 西 (
per
 al
ium 
conc
ipi
tur)”。③ 因 此 , “实

① 参见曾军、汪一辰:《“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新中国初期的理 论 旅 行 及 其 引 发 的 理 论 问
题》,《文艺争鸣》2020 年第 5 期。
② 不同于以往将改革开放 以 来 外 国 文 论 引 进 简 单 等 同 于 西 方 文 论 译 介 , 曹 谦 认 为, 改 革
开放初期,“中国文论借助外来思想文化的转型,是从对我们以 往 熟 识 的 俄 苏 文 论 在 中
国的 ‘复兴’ 开始的。” (曹 谦: 《俄 苏 美 学 及 文 论 在 20 世 纪 80 年 代 的 译 介 与 研 究》,
《学习与探索》2018 年第 1 期)
③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3 页。
· 200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体 ” 是自因的 , 而 “样式 ” 则是 “在 他 物 内 ” 的 ; “实 体 ” 可 以 不 证 自 明 , 而 “样
式 ” 则需要从外部得到确证 。 斯宾 诺 莎 的 这 些 讨 论 在 当 代 西 方 哲 学 中 得 到 进 一 步 的
回应和发挥 。 尤其是德勒兹将斯宾诺莎的哲学命名为 “表现主义 ”, 而且是一种 “实
体 ”“属 性 ” “样 式 ” 之 间 既 “揭 示 ” (
exp
lic
ar/exp
e lic
ate) 又 “包 含 ” (
invo
lve
re/

nvo
lve) 的 表 现 主 义 , 进 而 呈 现 出 “一 中 有 多 , 多 中 有 一 ” 的 复 杂 性

comp
lic
aton)。 这 种 哲 学 思 维 在 当 代 法 国 理 论 中 进 一 步 发 展 为 “独 异 性 ”


Singu
lar
ity) 理论 , 将 “多样性 ” 问题的思 考 从 外 部 引 入 内 部 , 认 为 “首 先 , 每 个
独异性都被一个外在于自身的多样性所界定 ”,“每个独异性都指向多样性本身 ”, 并
且 “独异性总是成为差异形成的过程 ”。 其结果就是 “构成了社会多样性和每一独异
性内在的多样性 构 成 的 不 断 变 化 ”。① 简 言 之 , “内 在 多 样 性 ” 强 调 的 是 : 无 论 是
“中国 ” 还是 “西方 ” 内部构成都有着多 样 性 、 异 质 性 的 因 素 存 在 。 “中 西 ” 之 间 的
对话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有相似之处 , 但 不 完 全 一 样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对 话 , 对 话 的
主体是相对明确的 ; 而 “中西对话 ” 的 情 形 要 复 杂 得 多 。 比 如 说 , 能 够 代 表 “中 西
对话 ” 的学者之间所展开的对话 , 既有学者 之 间 面 对 面 的 交 流 , 也 包 括 学 者 之 间 通
过学术著作之间的争鸣 ; 既包括 在 世 学 者 之 间 相 互 访 问 , 也 包 括 在 世 学 者 对 过 世 学
者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反思 。 更为重要的是 , 上 述 所 有 的 “中 西 对 话 ” 形 式 都 可 以 被
简化为在 “中 ” 或 “西 ” 内部的异质性交 融 问 题 。 比 如 说 , 我 们 经 常 说 的 用 西 方 理
论阐释中国经验的 “西方理论 , 中国经验 ” 问 题 。 西 方 理 论 对 中 国 经 验 的 阐 释 其 实
并非在 “中西之间 ” 展开 , 而首先是在 “中 国 内 部 ” 和 “西 方 内 部 ” 展 开 的 。 比 如
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关注 , 并非 “在 中 国 ” 研 究 , 他 曾 有 机 会 访 问 中 国 , 可 惜 未
能如愿 ; 也非 “面对中国学者 ” 发言 , 尽管在 他 的 创 作 生 涯 中 身 边 曾 经 有 过 几 位 华
人 。 再比如 “失语症 ” 问题 。“失语症 ” 批评了当代中国文论过分西化的问题 , 而这
首先是在当代中国文论内部发 生 的 。 批 评 所 针 对 的 , 正 是 由 于 部 分 中 国 学 者 过 分 强
调对西方文论的接受 , 才导致当代 中 国 文 论 话 语 体 系 中 涌 入 过 多 西 方 学 术 话 语 的 现
象 。 因此 ,“中西对话 ” 既可能 发 生 在 西 方 文 论 内 部 , 也 可 能 发 生 在 中 国 文 论 内 部 。
发生在西方文论内部的 , 可以称为 “西学中的中学 ”, 发生在中国文论内部的 , 可以
称为 “中学中的西学 ”, 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
其三 ,“在世界中的中西对话 ” 具有未完成性 , 体现为 “西化 ” 与 “化西 ” 的双
重变奏 。
“中西对话 ” 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的产物 , 先 后 经 历 了 从 “三 千 年 未 有 之 大 变 局 ”
到现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的历史剧变 。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中西关系 ” 很可能
仍然是 “在世界中 ” 的各种民族 、 国 家 和 区 域 关 系 中 的 主 要 矛 盾 以 及 主 要 矛 盾 中 的

① Michae
l Hardt
  and 
An t
onio 
Negri,
Commonweal
th,Cambr
idge,Ma
ss.:The 
Bel
knap
Pr
e s
s of 
Harvard Uni
versi
t Pr
y  e
ss,2011, 338-339.
pp.
· 201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主要方面 。 因此 ,“中西对话 ” 也 必 然 受 此 历 史 背 景 的 影 响 , 并 呈 现 出 不 同 的 状 态 。
具体来说 ,1840 年之后 , 西方现代文明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 , “西强中弱 ”
的格局决定了 “中西关系 ” 采取的是 “冲 击 — 反 应 ” 模 式 , 中 国 被 动 地 接 受 着 西 方
的影响 。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五四新文化 运 动 , 无 论 是 “中 体 西 用 ” 还 是 “全 盘 西
化 ”,“西方化 ” 都是这一时期 “中西对话 ” 的主导倾向 。 但是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
先后经历了 “全盘西化 ” 和 “以俄为师 ” 的屡次挫折之后 ,“中国化 ” 开始成为中国
的自觉选择 。 正如毛泽东在 1938 年 《中国共 产 党 在 民 族 战 争 中 的 地 位 》 中 所 说 的 ,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 即是
说 ,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① 毛泽东思
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 际 相 结 合 的 理 论 成 果 。 从 五 四 运 动 之 后 的 左 翼 文 学
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文艺再到新 中 国 之 后 以 “人 民 文 艺 ” 为 标 识 的 毛 泽 东 文 艺 思
想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逐 渐 形 成 了 一 整 套 属 于 自 己 的 话 语 体 系 。 毛 泽 东 文 艺
思想从 20 世 纪 40 年 代 之 后 陆 续 传 播 到 海 外 , 并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之 后 达 到 高 潮 ,
形成蔚为壮观的西方左翼思潮中的 “毛泽东美学 ”。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 , 西方
“毛泽东美学 ” 又以 “西方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艺 理 论 ” 的 面 目 引 进 到 中 国 , 成 为 与 中 国
“毛泽东文艺思想 ” 同源但又异质的文论形态 。② 这里包含着丰富的 “西化 ” 与 “化
西 ” 的双重变奏的因素 。 新时代以来 ,“中国文化走出去 ” 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 , 这
一文化战略从切近的目的来说 , 就是解决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 的问
题 , 从更长远 的 目 的 来 说 , 就 是 为 “构 建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 提 供 中 国 方 案 。 因 此 ,
作为一种 “正在进行中的 ” 学术努力 , “中 西 对 话 ” 也 将 持 续 在 “西 化 ” 和 “化 西 ”
的双重变奏中推进 。
其四 ,“在世界中的中西对话 ” 还需要引入时间意识 , 形成 “古今中西 ” 的对话
格局 。
这里的 “中 西 对 话 ” 不 是 作 为 客 观 对 象 的 “中 国 ” 与 “西 方 ” 的 对 话 , 而 是
“我们作为中国学者 所 参 与 的 有 着 中 国 问 题 意 识 、 体 现 中 国 学 术 立 场 的 中 西 对 话 ”,
因此 , 如何将 “中国问题 ” 和 “中国立场 ” 作 为 问 题 意 识 带 到 “中 西 对 话 ” 中 , 也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这就需要将 “古今 ” 这一历史维度引入 , 将 “中西对话 ”
变成 “古今中西的对话 ”。 童庆 炳 将 “古 今 对 话 ” 作 为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研 究 的 学 术 策
略 , 希望 “使文艺理论新形态的建设能在古今交汇中逐步完成 ”;③ 程相占也致力于

①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毛泽东选集》 第 2 卷, 北京: 人民出版


社,1991 年,第 534 页。
② 参见曾军:《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文学评论》2018 年第 1 期。
③ 童庆炳:《古今对话 ──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策略》,《文艺争鸣》1996 年第 4 期。
· 202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用 “古今中西的 互 动 诠 释 ” 的 方 式 推 进 “生 生 美 学 ” 的 建 构 。① 基 于 “古 今 中 西 ”
这一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 , 可以建构 起 以 “古 今 ” 为 横 轴 、 以 “中 西 ” 为 纵 轴 的
坐标系 , 并且划分出 “今中 ”“古中 ” “古 西 ” 和 “今 西 ” 四 个 象 限 。 要 明 确 “中 国
问题 ” 和 “中国立场 ”, 我们首要的选择 就 是 “今 中 ”, 即 将 “当 代 中 国 ” 作 为 展 开
“古今中西对话 ” 的立足点 和 出 发 点 。 相 应 地 , “古 中 ” 和 “古 西 ” 则 成 为 “今 中 ”
的学术思想资源 , 而 “今 西 ” 则 成 为 “同 时 代 ” 展 开 学 术 思 想 对 话 的 对 象 。 因 此 ,
“今中 ” 的角色意识在 “中西对话 ” 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同时 , 我们也要意识
到 ,“古今中 西 ” 这 四 个 象 限 也 并 非 简 单 的 两 组 二 元 对 立 , 在 “古 今 ” 之 间 和 “中
西 ” 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 , 比如 “古 今 ” 的 结 构 性 断 裂 与 错 位 。 当 我 们 指 认
“今中 ” 时 , 往往会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算起 , 而它与 1840 年之前的 “古代 ” 已有
一个 “现代百年 ” 的时差 ; 同样 , 当我们指认 “当代西方 ” 时 , 也往往会泛指 20 世
纪 , 而它又与 “当代中国 ” 有半个世纪的 时 差 。 再 比 如 “中 西 ” 的 历 史 性 断 裂 与 差
异 。“中国 ” 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 先后经历了从 “古代中国 ” 到 “当代中国 ” 的发
展 ; 与之相应 ,“中西 ” 关 系 也 先 后 经 历 了 从 “华 夷 之 辨 ” 到 “中 西 之 别 ” 的 演 变 。
相对于 “古代中国 ” 而言 ,“西方 ” 是指 “西 域 ” “西 天 ” “泰 西 ”; 相 对 于 “当 代 中
国 ” 而言 ,“西方 ” 则特指以美 、 英 、 法 、 德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因此 , 所
谓 “中西 ” 关系其实是中国近代以来的 发 明 。 中 国 在 对 待 与 “世 界 ” 的 态 度 上 , 也
经历了一个从 “走向世界 ” 到 “在世界中 ” 的 心 态 调 整 。 再 比 如 “古 今 中 西 ” 还 面
临着价值失衡与冲突的问题 , 在对待 “古 ” 的问题上 , 就存在着 “宗经 ”“征圣 ” 的
态度 , 在对待 “西 ” 的问题上也 存 在 “体 用 ” 之 争 、 “崇 洋 ” 等 不 同 倾 向 ; 在 对 待
“今 ” 的问题上 , 也存在 “古为今用 ”“厚今薄古 ” 等不同选择 。“中 ” 的问题也是一
样 , 有 “中学为体 ”“中国 化 ” “东 风 压 倒 西 风 ” “本 土 化 ” 等 不 同 面 向 。 因 此 , 在
“古今中西对话 ” 中一直存在着以 “古中 ” 对话 “今西 ” 的时空错位 、 以 “中马 ” 对
话 “西资 ” 的思想冲突 , 以及以 “东土 ” 对话 “西天 ” 的背景差异 。
因此 ,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应该是 “在世界中的中西对话 ”。 它既有对克
服不平等 、 不平衡对话的目标 追 求 , 又 需 要 处 理 现 实 交 流 互 鉴 中 面 临 的 诸 多 断 裂 、
错位和矛盾 , 由此成为在极为复杂的学术场域中确立中国文论主体性的实践智慧 。

〔责任编辑 : 张   跣   马   涛 〕

① 程相占: 《生 生 美 学 论 集———从 文 艺 美 学 到 生 态 美 学 》, 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2012 年,


“自序   生生美学的十年进程”,第 13 页。
· 203 ·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年第 3 期

also 
an impo
  rtant
 sub jecto
 f s t
ate gove rnance.Ove r  mo re than  four  hundred  years,
the Qin and  Han dyna sti
es  made  many  inn ov a
tion s i
  n rural  gove rnan c
e , pioneering
feudal China's"g r
and  unif
ication"mode l o
 f rural gove rnanc e by the  central
iz ed s
tate.
The evo
  lut
ion of society was  the fundamen t
a l driver  of the trans forma tion  of sta
te
governanc ,
e and t
 he  t
ransfo rma ti
on  ofs
  ta
te  gover nanc e reflected s ocia
l evo luti
on in
the po l
iti
cal sphere.So cia
l  change o c
cur ri
ng  fr om t he Sp r
ing and Au tumn and
Wa rring State
s periods on drove t
 he innovation  of
 st a
t e gove rnanc e unde rt
 he  Qin and
Han,a long witht
 he  a
ctive exp lora
tion of sta
t e gove rnanc e in the coun tryside.I n the
course oft h
   eevolution o
  fru rals
  o
ciety ,the st a
te' s co n
t ro
l an
   d gov e
r nm ent   a

f socil
mob i
lityt, he managemen to
 f social r
p oblems  brough t abou t by change si
 n rur al
 socia

structure,and  the  con t
rol and managemen t
 o f t he r ise o f c lan o rgan iza
tions,
embod ied the di
stincti
ve f
 eat ures of socialgove
  rnanc e in the  coun tryside unde r the
Qin and  Han.They  provide us  with both ri
ch  expe rienc e
 and  pr o
f ound l
 ess ons.

Di
alo
gism 
int
 he 
Mut
ual 
Lea
rni
ng 
of 
Chi
nes
e and 
Wes
tern 
Lit
era
r Th
y  eor
ies
Zeng Jun·186·

Dial ogue wi th We stern  l i


t erary  t heo ri
es i s  an  impo r tan t a spe ct o f
 t he
transf orma ti on  of t he  d i
s cour se  of  Chi ne se lit
er a
r y  theo ry  and  of t
  he  bu ilding of a
discour s e s ys tem o f l i
tera ry  t heo ry wi th Ch i
ne s e  cha ra cteris tics. Dr awi ng on
Bakh t in's d ial og sm, Ch
i i nes e l iterary   theory  is  co mm it ted  to  esta blishing an
independen ,
t e qua l  and  two-way d ialogue  relationsh ip be twe en  t he Ea st and  the
We st.Fr anç o is  Juli en , on t
   h e ot her  ha n d ,offers  a para di m
g    f or deali ng   he
with t
que stion  of"Ch i na and  the  We st"f rom  a  We stern st andpo i
n t,wh ich  incl ude s"pens er
d'un deho r (
s La  Ch ine en), tr eti
ens  d'ex tr ême-o c
c iden t (
" t h ink ing  fr om  t he ou ts
ide
[China] ,ta lks  f rom  the  far  We st) ," le  dé tour et l'ac cès" ( detour  and  a cces s),and
"l'éc art  et l'en tr e"( spa c e and  be twe en) etc.Howeve r,t he se two  kinds  of dialogues
be twe en  Ch i na   and  t he  We st  are  too ide alist
ic.Hi s  paradi gm  canno t  ove rcome  the
inequa lity  in  such  d ialogue s,no r can  it s olve the  rea list
ic is sue s  betwe en  Ch ina and
the  We st,wh ich  in clu d e bo
    th si m i
laritie s a
   nd dif
fe re n ces, a nd a
   r e clos ely re l
a t
ed to
each  ot he r.The r e
f o re,we  ne ed to  estab lish t
 he cons c iousne s s of be ing" in the  world"
and  trans cend  t he d icho tomy o f"Ch ina  and  the We st." An a c ademi c t endenc y of
ove rcomi ng  and  trans c end ing  cu l
t ural c en trism  has  eme rged  in  Ch ine se  and  Western

it er
a ry  and  cu lt ural  st udies,and   in the  fi el
d of Ch ine se l
it erar y  theo ry,e f
f orts
 are
also be ing  made  to i den tify a  new"Ch ine s e vi
ew  of t he  worl d"ba sed  on  the chang
  ing
relationsh ip  be twe en  Ch ina  and  t he  wo rl d.Be i
ng" in  the  wo rld"p rovi des  a unique
p osi
tio n f ro m  w ithin  fo r the  dialog u e bet w een Chin a  an dt
 h e W
  e st .T he  po sit
ion" in
the  mi dd le"i s  one   tha t inc lude s"be twe en, "no t  a  subs t
it u t
e  fo r"be twe en. " The
ex te
r na l div e rsit o
y   f th e" pl uralistic  ne t work ,
"t  h e intern al d iv ersity  o
f" C h
inese
learni ng  in We ster n l e arning" and "We stern le arn ing i n Ch i ne se l ea rning, "t he
un fi
ni shed  na t ur e of  t he"doub le  variati on  of We s ter nizat
i on  and  the  app l
ic a
tion of
We ster n le ar ni ng, "t he"d ialogue be twe en Ch ina  and  the We s t,and be twe en the
anc i
en t and  t he mode rn" wi th "p res en t-day Ch ina" a s t he  a cademi c po si
tion,
cons titut es t he  me thodo logica l bas i
s f
 o r t he possibilit y of the  dialogue  be twe en  China
and  the  We s t" in t
  he  mi dd le. "
■■■■■■■■■■■■■■■■■■■■■■■■■■■■■■■■■■■■■■■■■■■■■■
· 20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