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上海翻译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7 No. 1

翻译家伍光建译介考论
肖 娴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 我国近代翻译家伍光建曾译介西方文学著作百余种,得到了当时译界的大力推崇,但因其本人埋头翻译,著述极
少,
故沉寂于浩瀚译史不为人知,且因其在翻译中大量的删减改写而备受争议。本文通过考察伍光建在清末民初翻译场
域中的位置,与出版商、赞助人等的客观关系结构,分析伍光建的译者惯习,多维度还原伍光建的西方小说译介历程,发
掘其翻译理念以及他在近代翻译场域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当下中国文化翻译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伍光建; 西方小说译介; 近代翻译史; 场域; 惯习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358( 2017) 01-0073-06

引言 一、翻译研究对布尔迪厄场域概念的借鉴
翻译作为 一 种 社 会 实 践 ,要 求 译 者 在 保 留 原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多元化进程中,对翻译
文本固有文 化 性 质 的 同 时 ,不 减 损 原 文 的 意 旨 和 过程和译作生产、传播、接受等进行全面分析的需求
趣味 ,以增进文化间的了解与融合 ,因此译者的翻 使翻译超越了单纯的文本研究 ( text-bounded para-
译行为受到一定操作规范的支配 。 通常译者带着 digm) ,研究视角扩大到更广阔的文化研究、社会学
翻译筹码和 自 身 惯 习 ,在 翻 译 场 域 中 从 事 翻 译 实 等领域。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核心概念“场域 ”
践 ,进行权 力 斗 争 ,久 而 久 之 ,形 成 场 域 内 的 翻 译 理论被翻译学界借鉴,用来分析翻译的生产、传播及
规范 ( 邵 璐 ,2011: 124 ) 。 根 据 布 尔 迪 厄 ( Pierre 接受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运用的各种社会制约因
Bourdieu,又 作 布 迪 厄 ) 文 化 社 会 学 的 核 心 概 素。由于翻译在文化场域中长期处于屈从地位 ,译
念———“场域 ”( field) 理 论 ,在 各 种 同 时 并 存 的 结 者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因而只能遵从主流文化的场
构化空间里 ,译者作为空间的行为主体 ,其翻译实 域 ( Simeoni,1998: 7) 。 塞拉 - 谢菲 ( Sela-Sheffy) 将
践无法超越特定场域内的社会历史权力话语和价 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应用于分析译者策略 、翻译
值体系 ( Bourdieu,1993: 89 ) 。 以 布 尔 迪 厄 的 场 域 场域动态性建构以及译者行为模式独特性等要素为
理论探讨翻 译 作 为 文 化 生 产 的 社 会 活 动 特 征 ,为 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带来的新启示,他认为译者
翻译学提供 了 更 为 开 阔 的 理 论 视 野 ,有 助 于 从 新 并非在所有文化翻译场域中一直处于“屈从 ”地位
的角度考察翻译过程中各种权力关系的协调和适 ( Sela-Sheffy 2005: 1-26 ) 。 古 安 维 克 ( Jean-Marc
应 。 本文通过考察翻译家伍光建所处翻译场域与 Gouanvic) 则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探讨美国科
其他场域之间的互动 ,译者在权力场域中的位置 , 幻小说在法国文学场域的翻译生产过程中 ,代理人、
以及译者 与 出 版 商 、赞 助 人 、批 评 家 、读 者 等 的 客 文学机构、出版商多方的权力角逐 ( Gouanvic,
1997:
观关系结构 ,多 维 度 还 原 伍 光 建 西 方 小 说 译 介 的 123-152) 。国内学者主要从梳理布尔迪厄社会学理
文化生 产 和 译 者 主 体 性 在 特 定 场 域 中 的 历 史 轮 论框架关键词和借鉴相关理论分析译者行为入手 ,
廓 ,从而较为 全 面 地 梳 理 近 代 翻 译 家 伍 光 建 的 译 探究译者惯习的形成及动因 ( 李红满,2007; 邵璐,
介历程 ,考察 其 翻 译 理 念 及 翻 译 实 践 在 近 代 翻 译 2011) ,或考察翻译文化资本的运作和
2011; 王悦晨,
场域中的影 响 和 地 位 ,试 图 让 这 位 曾 在 清 末 民 初 传播模式( 杨柳,2003; 傅敬民,2009; 曾文雄,2013;
译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 ,却又沉寂于浩瀚译史 、不 屠国元,
2015) 。 从社会学角度对翻译现象及其社
为人熟知的翻译家浮出历史地表 。 会机制进行跨学科研究,成为阐释译者主体性、翻译
选材、译者翻译行为在历史演化进程中时代意义的

[基金项目] 广东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十 二 五”规 划 2015 年 学 科 共 建 项 目“粤 籍 翻 译 家 伍 光 建 研 究———布 尔 迪 厄 社 会 学 视 角”( 批 准 号:


GD15XWW10) 。
[收稿日期]2016-06-11
[作者简介] 肖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翻译史、文学翻译。

· 73·
有效理据,丰富了翻译学的理论维度。 伍光建的翻译既区别于林纾的文言翻译 ,也区别于
“场域”是贯穿于布尔迪厄理论作品的中心概 梁启超“为我所用 ”的翻译方法,具有鲜明的 个 人
念,从场域角度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 风格。
考,场域界定社会背景的结构,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 1. 近代翻译场域中西方小说的政治功能
为在各 种 位 置 之 间 存 在 的 客 观 关 系 的 一 个 网 络 经史子集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正统,小说被
( network) 或一个构型( configuration) ,场域涉及三个 认为是“君子弗为 ”的小道。《汉书·艺文志 》就有
必不可少并内在关联的环节: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
1) 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相对位置,即翻译在权力 之所为也。”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对西方的
场中的位置; 接受从格致器物到制度转到文学艺术,有识之士开
2) 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 始有了“睁眼看世界”,通过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作
结构; 用以感染并唤醒民众的需要。 小说,尤其是西方翻
3) 行 动 者 的 惯 习 ( habitus) ( 布 迪 厄,华 康 德, 译小说得到了空前重视和发展。 因此,中国近代西
2004: 143) 。 方小说的兴起是外患的步步进逼和内忧的不断自省
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大场域 ”中各个相互关 相互作用的结果。 梁启超认为,中土小说“自虞初
联的子场域之间充满了权力的争斗,并在争斗中保 以来,佳制盖鲜 …… 陈陈相因,涂涂递附 ”,大方之
持活力。通过考察译者所处的翻译场域在社会文化 家都不屑于谈论小说,而西方小说则是社会变革之
场域中的位置,可以厘清译者和赞助人对抗性位置 利器,可以新道德,新宗教,新政治,新风俗,新学艺,
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在翻译家伍光建根深蒂固的 乃至新人心、人格,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 ”( 梁
儒家思想视野里,他采用有利于本土文化的翻译策 启超,
1936) ,因此他断言,要学习西方文化,应先译
略和价值标准,凝视他者文化,这种姿态是一种权力 入西方小说。虽其本意是为政治变革服务,但梁启
话语操控的体现。 译者的翻译动因或出于学术兴 超的主张与实践为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兴盛拓展了
趣,或为稻粱谋,或因市场需求甚至政治因素,其翻 文化空间。 而胡适更是将翻译西方小说与家国命
译惯习受自身文化观、场域张力以及译者学术生涯 运、个人前途联系起来,并身体力行翻译西方小说。
和所掌握资本的影响。场域所涉及的上述三个内在 他在《国殇》译后的“译者曰 ”一文写道: “读者须知
关联的环节同时作用于伍光建的翻译活动中 。本文 死在槐荫下,以国旗裹尸,以万花送葬,较之呻吟床
拟从近代翻译权力场域在同时期文学权力场中的位 褥之间,寂寂郊原之下,何者为苦? 何者为乐? 祖国
置,译者与出版商、赞助人、读者等的客观关系结构, 青年,尚祈念之 ……”( 胡适,1909) 。 至民国初年,
微观的翻译策略和宏观的文本选择、译本生产中体 在思想革命和白话文运动的冲击下,文学翻译的场
现的译者惯习三个方面考察翻译家伍光建的西方小 域也在发生调适和改变,1917 年,胡适、钱玄同、刘
说译介。 半农在《新青年 》杂志上对以林纾为代表的晚清翻
译模式进行批评,提出了他们对书目选择、忠实原文
二、近代翻译场域与伍光建西方小说译介 以及运 用 白 话 文 翻 译 的 主 张 ( 陆 志 国,2013: 92 ) 。
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等级与权力置于至 据阿英统计,清末翻译的西方小说占小说总量的 2 /
高地位,认为对特定场域的研究应与更大的权力场 3,多达六七百种,优秀作品不多,但阅读、仿效者众
域的研究结合,且“不存在超越历史因素影响的场 ( 阿英,
1973: 1) 。在当时白话文翻译西方小说这一
域之间关系的法则 ”( 布迪厄,华康德,2004: 150) , 生产场域内,不同的译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实施个
因此,要研究伍光建所处的翻译场域,就得从更广阔 人的翻译策略,进行符号斗争,藉此积累资本,获得
的历史背景下的文学翻译场域说起 。翻译属于社会 场域内秩序的掌控权。 同时,译者为了增加文学声
文化生产场的子场域,在文学权力场域中处于被统 名或积累象征资本,也逐渐主动适应变化的场域,在
治地位。中国近代翻译场域大致是 1894—1916 年 译品选择和译作语言上形成各自的风格 。这一时期
( 邵璐,
2012: 78) ,即甲午战争到新文学革命中国小 的翻译活动正是通过斗争创造了自身场域的历史 ,
说的现代化进程开始这一时期。在此期间的文化场 五千年传统文化得以在“西学东渐 ”的大潮中新陈
域里,有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有其他文学形 代谢、兼收并蓄。
式与小说的此消彼长,也有翻译与创作的分庭抗礼。 2. “伍译”与西方小说译介的语体演变
· 74·
被称为“白话翻译第一人 ”的伍光建是从旧传 雄伟人之行为,兴起见贤思齐之心,树立奋发图强之
统里走出来的新文化传播者和建设者,他以传统学 念”( 邓世还,
2009: 153) 。1907 年,伍光建译述了大
者的身份,与“五四”前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翻译家 仲马的《侠隐记》。《侠隐记 》正续篇及《法宫秘史 》
一起开创了二三十年代西方小说译介的名著时代 。 共 60 余万字,从书名来看,伍光建并未迎合“救亡
作为晚清白话文翻译文学作品的拓荒者之一 ,伍光 图存”的政治需求,更多的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兴
建的译文明白晓畅、生动传神,译文较为忠实于原文 趣。这种略带文言韵味的白话小说,受到读者欢迎
( 邹振环,
2003: 24) 。 在清末民初,翻译还是以译述 并两次再版,与林纾小说一起入选商务印书馆《说
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译述多而庞杂,在作品选择上 部丛书》。 需提及的是,虽然他最先翻译了大仲马
也良莠不齐,大多数译者根据读者市场和个人爱好 的作品,却并未系统地介绍大仲马。《侠隐记 》全书
选择的翻译对象多是外国三流的文学作品,名家名 以节译为主、意译为辅,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拟“话
著翻译不多 ( 谢天振,查明建,2004: 17) ,而伍光建 本”语 体,自 创 白 话 语 体,堪 称“白 话 文 ”运 动 的
眼光独 到,他 所 选 译 的 作 品 多 成 为 后 世 经 典。 如 先声。
《侠隐记》( 今译《三个火枪手》) 、《二京记 》( 今译 发轫于 19 世纪末的白话文运动,从最初黄遵宪
《双城记》) 、《劳苦世界》( 即《艰难时世》) 、《孤女飘 提出“我手写我口 ”的主张发展到白话书籍大量印
零记》( 今译《简爱 》) 等。 其翻译生涯长达五十多 行,白话书面语体经历了“通俗—口语化—雅化—
年,所译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一百三十余种, 欧化”的语体演变( 郭延礼,
2011: 27) 。 清末白话文
近亿字 ( 伍蠡甫,1980: 1 ) ,有“翻译界圣手之称 ”。 运动之后,白话作为一种小说翻译的语体,逐渐被译
然而,国内学界对伍光建的研究较少,中国翻译史和 界认可,并最终取代了文言成为翻译小说的固定语
文学史对伍光建只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只字不提, 体。胡适认为,“君朔[伍光建]所用白话,全非钞袭
这与他的译作在当时的广泛传播和在翻译史上的影 旧小说的白话,乃是一种特别的白话,最能传达原书
响不符。仅有的几篇文章也仅限于后人对他生平的 的神气。 其 价 值 高 出 林 纾 百 倍 …… 故 我 最 佩 他 ”
回忆和译作 的 整 理 ( 伍 季 真,1993: 84-90; 邹 振 环, ( 胡适,
1998: 686) 。伍光建丰富多产且广为传诵的
2003: 24-26; 邓世还,2010: 153-158) ,也有个别研究 译作对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语体演变、白话文学语
者选取其译作《孤女飘零记》、《劳苦世界》、《侠隐 言的建构以及由雅趋俗的通俗化叙事同样产生了
记》等作为译本对比研究的语料,将其中的增删、改 影响。
写等与 当 代 译 本 进 行 一 分 高 下 的 品 评 ( 王 立 荣, 伍译《侠隐记 》删减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意
2008; 沈亚男,
2011; 柯彦玢,2013) 。 这些研究多认 象,对小说的句式、语调进行了一定的改写,舍弃了
为译文与原文相差甚远,其增删、改写和节译与翻译 作为舶来品的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将句式转为
规范不符,却忽略了干预译本生产的翻译场域 、赞助 陈述句,语言显得更平实质朴,但同时也减损了原作
人、读者需求、原语与译入语语言文化地位和话语权 活泼的语言风格。20 世纪 30 年代,茅盾通过对《侠
力关系等诸多因素。 在今天看来,内容和风格忠实 隐记》分段、加注、加标点,更新了语体规范,减少了
于原文可谓译事基准,但在多数译者都对原文进行 文化隔阂。《侠隐记 》译文简洁明了、句式匀称,翻
随意增删改写的清末民初小说翻译潮中 ,却并非如 译动作描写部分,“妇女们往大街上跑,小孩子们在
此。近代译者多称翻译为“译述 ”,表明其翻译并非 门口叫喊,男子披了甲,拿了枪赶到弥罗店来 ……”
逐字逐句对译,故译文忠实度有待商榷。 伍光建一 ( 伍光建,
1907: 1) ; 译外貌描写,“这位奥国的公主,
生只译不著,在《侠隐记 》等作品文末都标明“译述 年约二十六岁,正在盛年; 十分艳丽,举止名贵; 眼
者: 君朔( 伍光建笔名 ) ”。 其翻译方法在“五四 ”时 光射人,神情极流丽,而又带端庄; ……”( 伍光建,
期“意译”、“直译 ”等翻译原则确立之先,彼时翻译 1907: 123-124) 。 可见,伍光建所用白话文与现代
规范尚未确立,任意增删改译现象十分常见。 且当 白话文已经非常接近,通俗易懂,信达晓畅,因此在
时翻译西方小说所采用的原文本多是英文、日文的 当时有广泛的受众。
转译本,大量文本在被译成英、日文时就已经被改
动,中文译本与原本的出入可想而知 。 三、译者与出版商的权力博弈
伍光建在历史上留下的言论甚少,却也提到过 在文学翻译的场域里,翻译出版商作为赞助人,
自己的翻译动机: 即介绍西方国家“名儒之言论,英 在与译者的长期合作中彼此互相强化、增加象征资
· 75·
本,商业出版社的力量影响译者译本和翻译策略的 方式寻求各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
选择。场域中的文学代理人为译者获得译本,选择 位置,而译者在权力场域中通常占据的是被支配的
原作版本,争取翻译酬金,提高译著的销量和译者学 地位。 译者、出版商、赞助人、文艺评论家等在翻译
术声誉,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而出版商的经济利 活动中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权力场域 ,而翻译的操纵、
益与译作是否畅销有着休戚与共的关联 ,此时适合 改写和审查等正是权力场域张力的一种折射 。除了
大众阅读的章回体白话文翻译小说大量出现 ,客观 以上两点,行动者通过将一定类型的社会经济条件
上也促进了更多西方文学作品进入中国读者视野 。 内化为性情倾向系统而形成的惯习,也是对场域进
伍光建曾为新月书店、华通书局、启明书局和商 行分析必不可少的环节。
务印书馆供稿,其中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最重要的
出版机构,见证和推动了晚清小说的发展。 该馆继 四、译者惯习操纵下的译本生产
承了梁启超“西学为用”的小说翻译观,在翻译出版 从场域角度分析译者的翻译行为,就需要考察
上体现了开创性与文化责任感。商务印书馆善于把 译者惯习,因为翻译实践和文本生产就是通过惯习
握出版商机,主动发现有价值的原本,寻找合适的译 在个体内部生成的。如果说场域是一定历史文化语
者,保证译本质量的稳定性,且在版本选择、译者选 境下的翻译场所,布尔迪厄认为惯习则是一种“可
择、稿酬制度、注重市场与读者的需求上都自成体 持续、可转化的倾向系统,是习惯性的状态,特别是
系。当时翻译的侦探、言情和冒险小说以市场为导 一种嗜好、爱好、秉性、倾向 ”( 布迪厄,1997: 214) 。
向,以大众审美趣味为依据,却没有粗制滥造,审校 翻译行为是译者个性、惯习的外在表征,译者的惯习
极为谨慎、细致,为出版界树立了典范。学者邹振环 是可持续、可变通的。 译者惯习贯穿于伍光建翻译
编纂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 》一书里, 行为的始终,并伴随其人生轨迹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的晚清翻译小说就有九部。 此外,完善 一生只译不著的伍光建,没有传统文人重创作
的现代稿酬制度,也促成了小说的商品化与翻译家 轻翻译的思想,也因著述少,译作本身却不被今人熟
的职业化,如抽取版税提成,买断版权,根据译者名 知,我们只能通过其子伍蠡甫的追述来了解他的翻
气、译著质量、销售情况等支付不同的稿酬 ( 谢仁 译思想。伍光建认为翻译总共是理解和表达两件
敏,2009: 97-101) 。 被称为“中国出版第一人 ”的张 事,译者的外文表达力须足以领会原作者在遣词造
元济在 1902 年至 1910 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 意上的功力和妙处,加上好的中文功底,译文才高明
期间,商务印书馆出版小说 251 种,占各类图书总量 ( 伍蠡 甫,1980: 3 ) 。 他 以 辜 鸿 铭 用 五 言 古 诗 体 译
的近三分之一; 该馆于 1903 年 5 月创刊的《绣像小 《痴汉骑马歌》为例,说明倘若外文理解和中文表达
说》和后来创办的小说专业刊物《小说月报》、《外交 都很到家,外国诗歌也未尝不可译。 对于其师严复
报》、《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刊物聚集了一大批 提出的“信、达、雅”原则,伍光建并不苟同,他认为,
翻译家,伍光建与张元济私交甚笃,二人常书信往 为了译文准确,先得正确理解原文。正确理解,就是
来,讨论翻译事宜,在译本选择方面,张元济都会征 通过原文字面看到原作精神。这样可以避免在字句
求伍光建的意见,由伍氏提供一份译书名单,出版社 上锱铢必较,仅得其貌而失其神。反过来说,也不宜
权衡经济利益、社会影响与文学价值后,最终商定范 望文生义,故作铺张。 在“信、达、雅 ”三字上,“信 ”
围。1943 年,伍光建逝世于上海,老友张元济手书 当奉为译事圭臬,对于原文本身就“不达、不雅 ”的,
挽联“天既生才胡不用,士惟有品迺能贫 ”( 郑振铎, 却硬 要 求 达、雅,便 是 缘 木 求 鱼 了 ( 伍 蠡 甫,1980:
1943: 18-19) ,对伍光建的才华和品格都有极高的评 5) 。当时中国的近代翻译规范尚未成熟,而读者群
价。据伍蠡甫回忆,父亲 ( 伍光建 ) 所译西方哲学、 体又以士大夫文人为主,他们要求译文明白晓畅,甚
史学名著,基本上由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的王云 至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以满足他们的审美志趣,此
五推荐,文学作品则由父亲自己挑选,王氏同意,再 时的翻 译 标 准 更 多 地 强 调“译 笔 流 丽 ”( 林 微 音,
着手翻译( 伍蠡甫,
1987: 81-82) 。因此,从与商务印 1934: 792) 而非完全忠实于原文。 茅盾对伍光建根
书馆合作的时间跨度和交往深度上来看 ,伍光建都 据英译本转译的《侠隐记》、《续侠隐记 》的评价很
可以算得上是商务印书馆认可的重要译者 。翻译是 高,他认为译本的删节“很有分寸 ”,尽量不损原书
跨文化、跨学科的活动,其权力关系和资本运作结构 的精彩,而伍光建的白话译文,“既不同于中国旧小
比一般的场域更复杂,行动者或机构用各自独有的 说…也不同于‘五四’时期新文学的白话文,它别创
· 76·
一格,朴素而又风趣。”( 茅盾,1981: 416) 伍光建的 悖传统伦理纲常的内容采取略述、弱化的方法。 如
翻译对茅盾自身的翻译实践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 《阿当·贝特 》里,译者将女主人公怀孕、逃跑、葬婴
他甚至模仿伍光建的翻译手法。伍光建的白话文翻 等情节一笔带过; 将《革命故事 》中的第六至十一回
译小说的尝试作用于中国文学场域,适应了当时目 省去,仅用“译者注”简单介绍情节。
的场域对新小说的艺术性需求,参与构建了清末民 晚清小说翻译中的“译者注 ”集翻译和批评的
初白话文小说的新时期,并对“五四 ”新文化运动产 文本功能于一体,译者对原文的操纵表现在结合原
生了影响。 文内容针砭时弊,纠弹风俗,甚至抒发译者的感慨,
同时,在经年累月的翻译实践中,作为译者的伍 宣扬政治理想,同时,译者也考虑到纲常名教、传统
光建也通过在翻译场域里的位置对自身的客观位置 道德,删去一些被认为有“伤风败俗 ”之嫌的文字。
进行主观调适,并逐渐内化为自我行动意识。 伍光 例如《约 瑟 安 特 路 传 》( Joseph Anderews ) 中,类 似
建重视中文功底的惯习,是他在长年翻译实践中逐 “without having any regard to the lovely part of the
渐形成的,曾 任 清 廷 驻 日 使 馆 参 赞 的 吕 秋 樵 先 生 lovely girl which was on his back”这样的句子,伍氏
( 后成为伍的岳父) 曾建议他打好国学基础,这样翻 就认为有伤风化,将其完全删去。在译作选择上,伍
译的作品才会更富有语言魅力。吕秋樵先生还手书 光建看重的是能“把人情世故摸得很透,写来逼真、
对联“艾康万里,厉清八荒 ”鼓励他。 自 20 世纪 30 刻画入微、却不是大场面、大问题 ”的小说 ( 伍蠡甫,
年代始,伍光建卸去官职,以译为业。据女儿伍季真 1984: 361) 。如《劳苦世界·译者序 》里就提到,翻译
回忆,父亲伍光建“秉性孤高、乖僻,择交甚严,生活 这部小说是由于该书原著“形式规整、布局巧妙、文
极有规律。晚年清晨即起,除了吃饭即坐在书桌旁 字精炼……重天理人情 ”( 伍光建,
1933: 1) ,因此他
译书 …… 每 天 译 书 常 达 万 字 余 ”( 邹 振 环,2003: 选择以传统中国白话小说为模板,以章回体小说体
25) 。伍光建一生勤勉,笔耕不辍,“创造了中国翻 例节译,舍去意象,只留人物与故事,用通俗化的文
译史上数量空前的金字塔”( 同上) 。 字迎合大众读者趣味。“英汉对照名家小说选 ”丛
在特定历史情境中还原文学翻译最本原的文化 书将目标读者定位为英语的初、中级学习者,对一些
生态环境,有助于准确地分析翻译文学形成和发展 常用的英文单词都进行了标注,对文学手法、历史典
的时代原因( 谢天振,查明建,
2004: 14) 。 在清末民 故、思想背景等则使用“译者注 ”予以说明,重在普

初的小说翻译潮中 译者出于自身伦理道德接受因 及西方文学经典著作,选译、节译和删节也比较多。
素,或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旨趣等因素,在 对于译作的删节译者在“作者传略 ”中多有交代,如
翻译时普遍存在着将本土的审美标准、文学观念注 《伽利华游记》( 今译《格列佛游记 》) 中,伍氏对该
入译作中,将原作改译成适应国人欣赏习惯和审美 书的选本删节作了说明: “坊间的本子,每多删节,
判断的文笔和体例的现象。 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 今选译翻印的一七六二年原本。”可见译者是有版
写、人物心理描写多被删去,只译故事情节,甚至大 本意识和尊重原作的。 因此,在品评特定时期的译
刀阔斧地改动原文的叙事结构。 如《绣像小说 》刊 作“是如何”以及“何如是”时,应当将译者的翻译行
登的长篇翻译小说中,均将作品背景、自然环境描写 为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译者惯习的形成
省略,以“话说”、“却说 ”等章回体小说的体例取而 轨迹,解释资本操作背后的翻译选择、译作生产及接
代之,随即进入故事情节。 茅盾也曾认为伍光建的 受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以忠实与否的单一标准去衡
删减原则为缩小或节略景物、心理描写,删削西洋典 量译作。
故以及和结构、人物个性无关的议论。 经过译者的
增删改写,译文往往与原作相去甚远,而译文也多数 五、结语
被读者当作本土环境中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读 。 此 伍光建先生翻译数量最多、翻译生涯最长、最早
外,译者不仅是翻译家,还是批评家。译者在原著内 用白话文翻译,此“三最”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译坛
容的启发下,以叙述者的身份“针砭时弊、揭发伏 上鲜有良匹。他译笔浩繁、选材独具慧眼、译作流传
藏,纠弹风俗,或宣扬个人的政治立场和道德价值观 甚广,大量的西方小说译介更是为西方文学名著在
念”( 胡翠娥,
2007: 143) 。 中国的经典化进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此外,
伍光建虽接受了西方教育,但传统儒学思想的 通过白话文体和章回体体例对西方小说进行通俗化
浸润让他保留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感,对于原作中有 改写,对原文本增删、改译、添加译者注等都是翻译
· 77·
家伍光建在特定文化翻译场域中对变化的客观权力 [18] 邵璐. 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
场域进行主观调试的结果,并在译品选择和译作语 [J]. 暨南学报( 哲社版) ,
2011( 3) : 124-130.
[19] 沈亚男. 伍光建译《侠隐记》研究[D]. 北京: 北京大
言上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也构建了他作为白话
学硕士论文,
2011.
翻译西方小说重要译者的主体文化身份 。还原翻译
[20] 屠国元. 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 视 阈 中 的 译 者 主 体
家伍光建翻译活动的历史轮廓,审视伍光建先生在
性———近代翻译家马君武个案研究[J]. 中国翻译,
近代翻译场域下的西方小说译介历程,可反观当下
2015( 2) : 31-36.
中国的文化翻译战略,为提倡文化多元共存的同时 [21] 王洪涛. 中国社会翻译学研究十年( 2006—2016) ; 思
减少异质文化的隔阂,也为译者在翻译场域内争取 2016( 5) : 49-54.
考、回顾与展望[J]. 上海翻译,
话语权力,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22] 王立荣. 结构译者伍光建——— < 妥木宗斯 > 个案研
究[D].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
参考文献: [23] 王悦晨. 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 布迪厄社会学理
[1 ] 阿英. 晚清小说史[M]. 香港: 香港中华书局,
1973. 2011( 1) : 5-13.
论关键词解读[J]. 中国翻译,
[2 ] 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 与 反 思———反 思 社 会 学 导 引 [24] 伍光建译. 大 仲马. 侠隐记( 第一册) [M]. 上海: 商
[M]. 李猛,李康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务印书馆,
1907.
[3 ] 布迪厄.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上海: 上海人 [25] 伍光建译. 迭更斯. 劳苦世界: 译者序[M]. 上海: 商
民出版社,1997. 务印书馆,
1933.
[4 ] 曾文雄. 格义: 异域文化资本输入的模式[J]. 解放 [26] 伍季真口述,邹振环整理. 回忆前辈翻译家、先父伍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1) : 81-85. 光建[G].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 69 辑. 上海: 上海市
[5 ] 邓世还. 伍光建生平及主要译著年表[J]. 新文学史 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
1993.
2010( 1) : 153-158.
料, [27] 伍蠡甫. 伍光建翻译遗稿·前记[M]. 北京: 人民文学
[6 ] 傅敬民. 《圣经》汉译的文化资本解读[M]. 上海: 复 出版社,
1980.
旦大学出版社,2009. [28] 伍蠡甫. 伍光建的翻译观点[A]. 罗新璋. 翻译论集
[7 ] 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 武汉: 湖北教 [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育出版社,1998. [29] 伍蠡甫. 伍光建与商务印书馆[C]. 上海: 商务印书
[8 ] 胡翠娥. 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 馆,
1987.
文化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0] 谢仁敏. 晚清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小说发展中的典范
[9 ] 胡适.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M]. 上海: 上海古籍 2009( 6) : 97-101.
意义[J]. 出版科学,
出版社,1998. [31] 谢天振,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1898—1949)
[10] 胡适. 国殇译后[N]. 安徽白话报,
1909-08-26.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1] 柯彦玢.《艰难时世》与《劳苦世界》: 从“诗”到“史” [32] 杨柳. 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 中国翻译,
2013( 4) : 36-44.
的演变[J]. 外国文学, 2003( 2) : 10-12.
[12] 李红满. 布迪厄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J]. 中国翻 [33] 郑振铎. 悼伍光建先生[J]. 中学生杂志,1943: 18-
2007( 5) : 6-9.
译, 19.
[13]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关系,饮冰室文集之十[A]. 载 [34] 邹振环. 伍光建、伍蠡甫: 两代文化名流[J]. 世纪,
《饮冰室合集》第二册[C]. 北京: 中华书局,
1936. 2003( 2) : 24-26.
[14] 林微音. 伍光建的翻译[J]. 人言周刊, 1( 38) :
1934, [35] Bourdieu,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
792. 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M]. New York: Columbia
[15] 陆志国. 茅盾五四伊始的翻译转向: 布迪厄的视角 University Press,
1993.
[J]. 中国翻译,
2013( 3) : 89-94. [36] Gouanvic,J. M. Translation and the shape of things to
[16] 茅盾. 伍译的《侠隐记》和《浮华世界》,茅盾文艺杂 1997( 3) : 125-152.
come[J]. The Translator,
论集( 上) [C].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416- [37] Sela-Sheffy,R. How to be a ( recognized) translator: re-
417. thinking habitus,norms,and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17] 邵璐. Bourdieu 社会学视角下的重释中国近代翻译 [J]. Target,
2005( 1) : 1-26.
史———以并世译才严复、林纾为例[J]. 中国外语, [38] Simeoni,Daniel. The pivotal status of the translator
2012( 3) : 77-83. [J]. Target, 10( 1) : 1-39.
1998,

· 78·
Project-driven Training Mode for Patent Translator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Abstract] The current prevalence of mass innov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n urgent demand for patent translators. This paper,with an
exampl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the STS of XISU,illustrates a double-project-drive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for pa-
tent translator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explores in detail its design philosophy and specific operation pattern,and reports its cultiva-
tion effect on the basis of student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s well as students’feedback in the questionnair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is cultivation mode,as an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the teaching of patent transla-
tion,is hopefully to provide some food for thought for other institutions in their similar endeavors.
[Key words] patent transl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project-based teaching;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 Study of Translation Thought of Dong Qiusi,a Pioneer of China’s Translatology

[Abstract] Dong Qiusi put forward that translatology as a discipline had to be established in early 1950s. Considering that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d been included in translation theory,he separated translation criticism out from translation theory,and thus made transla-
tion criticism an independent branch of translatology. Moreover,he integrated translation history in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us,he con-
struct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ranslatology,including translation criticism,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history. Judging from
disciplinary nature,task,research objects and methodology,Dong Qiusi’s translatology thought obviously had the basic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ology. The paper shows that Dong Qiusi,as a Chinese scholar,made a great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to the es-
tablishment of modern translatology.
[Key words] Dong Qiusi; translatology thought; theoretical framework;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pioneer

WU-Guangjian’s Role as an Outsranding Translator and Mediator in Modem China

[Abstract] As a translator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WU-Guangjian translat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pieces of western literature
works,enjoying great fame nationwide. This paper aims to restore Wu-Guangjian’s translating course multi-dimensionally by analyzing
the literary field,and the habitus of the translator Wu-Guangjian,together with the way in which his social trajectories developed
through Pierre Bourdieu’s sociological theory. With the key notions of field and habitus,this paper explores WU-Guangjian’s transla-
ting notions and hi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hina’s nation-
al translation strategy planning today.
[Key words] WU-Guangjian; Western Novel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Field; Habitus

Longitudinal Study on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bstract] The paper defines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f sim-
ultaneous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udents were ob-
served dur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lasting for an academic year,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udents’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s taking a“fast
followed by slow”trend;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of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udents is almost up to that of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One of the serendipities in this study is that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of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present differences with various prac-
tical working experiences,namely,about 150 days and 300 days,which indicates tha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areer,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of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 is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Key word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udent;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metacognitive compete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Interpreter

[Abstract] The role of interpreters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duit or invisible ghost into an active participant or a
mediator in the communications. In another words,interpreters should be able to take more responsibilities than a pure language inter-
preter by acting some role of cultural mediators in the interac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rious terms about mediation and the inter-
action between interpreting and mediation,with a view of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interpreters,users and audiences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preters.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the interpreters’mediation are also analyzed.
[Key words] Interpreting; mediation; role perception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