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 81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
許庭榕 黃仲禹*

摘要
隨著臺灣高齡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人口也逐漸增加,進而造成照護者負擔、醫療照護與
社會福利之資源成本與日俱增,突顯失智症在照護與治療品質上之重要性。失智症治療照護可概
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照護,然而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且會引發諸多副作用,因此必須仰賴有
效的非藥物治療照護來改善或維持失智者的功能性狀態。近年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發展多元,
在國外更有數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進行探討與實證;反觀國內,目前雖有各別的非藥物治療照護實
證研究,但尚未有整合性非藥物治療照護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統合探討。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回
顧,將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進行統整分類,並就常見的非藥物治療照護活動進行介紹,包含現
實導向療法、懷舊治療、認知刺激/認知訓練/認知復健、認知刺激治療、確認療法、光照治療、
園藝治療、多感官療法、娃娃治療等,提供國內在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實務與研究上之參考與
應用。

關鍵字:失智症(dementia)、非藥物(nonpharmacological)、失智照護(dementia care)、行為與精
神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

前言 亦快速增加。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隨著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在社會醫療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於 2018年發佈的全
照護成本上正面臨龐大衝擊,而如何照護或 球失智症報告(World Alzheimer Report)中,估
治療失智者儼然成為重要議題。近年失智症 算2018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約有5千萬人,2050
非藥物治療照護日趨多元,在國外更有數篇 年人數更將成長至1億5,200萬人,平均每3秒
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反觀國內,目前雖有 新增1位失智者。1而在臺灣,臺灣失智症協會
各別不同的非藥物治療照護實證研究,但尚 (Taiwan Alzheimer Disease Association, TADA)
未有相關整合性非藥物治療照護研究文獻。 估計 2018年臺灣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8萬人,
因此,本研究將統整介紹常見的失智症非藥 占全國總人口數約1.20%,且平均每 40分鐘即
物治療照護,提供未來在失智照護上之參考 增加1位失智者。2在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之衝
與應用。 擊下,照護者負擔、醫療照護與社會福利之
內文 資源成本與日俱增,突顯了失智症在照護與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是老年 治療品質上之重要性。
人最常見的神經精神(neuropsychiatric)疾病 失智症常伴隨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y of
之一。隨著全球高齡人口增加,失智症人口 daily living, ADL)能力下降及造成行為與精神
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職能治療師 dementia, BPSD)等問題,其中約有90%以上的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doi:10.6666/ClinMed.202002_85(2).0014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內頁-臨床醫院2月刊506.indd 81 2020/2/27 下午 04:07:40


82 許庭榕、黃仲禹

失智者會在失智症任何時期中,出現一項以 衝突與指責,試著分散失智者的注意力到其
3
上的BPSD。 然而失智者因本身的個性特質、 他活動與話題上。如此透過非藥物治療照護
性格素養、所處的物理環境以及人際關係互 完善的溝通與照護技巧、活動安排、環境改
動所造成的心理狀態等影響,所表現的BPSD 造與輔具協助等,皆能進一步促進或維持失
皆有所不同。常見的BPSD有憂鬱、妄想(常 智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並減緩退化程度。6
見如被偷妄想)、幻覺、錯認、遊走、睡眠障 近年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發展日趨
礙、躁動、暴力行為等,這些症狀讓失智者 多元,在國外更有數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進行
無法適應日常生活而影響生活品質,也常造 探討,反觀國內,目前雖有各別不同的非藥
成照護者龐大壓力負擔,進而將失智者安置 物治療照護實證研究,但尚未有相關整合性
於機構式照護中。 非藥物治療照護研究文獻。本研究以2011年
在失智症治療照護中,照護與治療 O'Neil等人研究所提出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
BPSD是最為重要且複雜的處置。一般來說, 護分類作為基礎,7同時整合 2017年Abraha等
BPSD治療照護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 人、82018 年Scales等人、92018年Legere 等人
10
療照護。在藥物治療方面,抗精神病藥物 之系統性文獻回顧研究內容,統整出失智症
(antipsychotics)常被用來降低BPSD的發生頻 各類非藥物治療照護手法(表1),並針對各非
率與嚴重度,然而藥物治療對於BPSD症狀控 藥物治療照護分類中,就常見的治療照護活
制成效有限,且可能帶來藥物相關的不良反 動進行介紹,提供未來在失智照護實務上之
應(drug-related adverse effects),像是白天清醒 參考與應用。
度降低、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與心 現實導向療法
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4因此必須仰賴有效的 現實導向療法(reality orientation, RO)是項
非藥物治療照護,以改善失智者BPSD問題, 操作方便簡單、便宜且最被廣為使用於失智
盡可能維持目前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功 照護的治療照護活動。RO乃提供個案所處環
能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 境之相關資訊,幫助個案接受周遭環境訊息
非藥物治療照護已被公認為失智照護 以適應日常生活,所提供的內容資訊以現實
中重要一環,且被建議為替代藥物治療之首 為基礎之人物、時間、地點等定向資訊,並
5
要(first-line)執行介入方式。 非藥物治療照 依失智者的程度而有所調整,例如現在的時
護是安全、非侵入性且副作用風險最低的治 間與日期、季節時令、今天的天氣、最近的
療照護手法,乃由經過訓練的照護人員/者 節日、現在所在的地點與名稱、家人/朋友的
所執行,其涵蓋層面廣泛,包含在失智者的 名字、近期發生的事件(如新聞或感興趣主題)
日常生活中營造適切的人文環境、提供無障 等。而提供內容資訊的具體方式,常見使用
礙的支持性物理環境、各類照護活動安排與 現實導向板,上面記載地點、日期、月份、
技巧等,皆是非藥物治療照護的重要理念 季節、天氣、節日等,另外也有日曆、時
且缺一不可。在非藥物治療照護執行原則 鐘,或是因所提供的內容資訊需要用到的引
方面,秉持「3R」三大原則,分別為(1)保 導物(prompts),例如節慶圖片、報章雜誌、
證(Reassure):讓失智者感受到自己是被妥 相片等。11
善照顧、有安全感的,且意願會被受到尊 RO可和其他非藥物治療照護活動相互搭
重;(2)再考慮(Reconsider):照護者從失智 配使用,常見於活動開始時予以個案相關定
者的觀點、角度思考照護方式;(3)轉移焦點 向資訊。介入形式依參與人數可分為個別和
(Redirect):不針對失智者的 BPSD表現做正面 團體形式,而介入方式分成正式現實導向療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內頁-臨床醫院2月刊506.indd 82 2020/2/27 下午 04:07:40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 83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統整表
分類 治療照護活動
認知/情緒導向介入 現實導向療法(reality orientation, RO)、懷舊治療(reminiscence therapy,
(cognitive/emotion- RT)、認知刺激(cognitive stimulation)/認知訓練(cognitive training)/認知復
oriented interventions) 健(cognitive rehabilitation)、認知刺激治療(cognitive stimulation therapy,
CST)、確認療法(validation therapy)、情境模擬療法(simulated presence
therapy)等
感官刺激介入 光照治療(light therapy)、園藝治療(horticulture therapy)、多感官
(sensory stimulation 療法(snoezelen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therapy, SMST)、芳香療法
interventions) (aromatherapy)、指壓與穴位按摩(shiatsu and acupressure)、針灸
(acupuncture)、按摩/觸摸(massage/touch)、藝術治療(art therapy)、音
樂治療(music therapy)、跳舞治療(dance therapy)、透皮神經脈衝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等
行為處理技巧 行為或認知行為治療(behavioral or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特定
(behavior management 行為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of specific behaviors)、代幣制度
techniques, BMT) (token economies)、習慣訓練(habit training)、溝通訓練(communication
training)、漸進式肌肉放鬆(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個別化行為增
強策略(individualized behavioral reinforcement strategies)等
其他社會心理性介入 娃娃治療(doll therapy)、寵物治療(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運動
(other psychosocial (exercise)等
interventions)

法(formal RO)與非正式現實導向療法(informal 8. 預測個案是否有疼痛或不舒服之處,引起


RO)。正式現實導向療法為約3~6人的團體形 話題表達關心
式進行,活動時間每次約30~45分鐘,提供相 9. 向個案表示:「不管有什麼事,我會在您
關定向資訊活動;非正式現實導向療法又稱 身邊」,讓個案感到安心
為持續或24小時現實導向療法,照護者於每 10. 向個案說明接下來的治療照護活動或協助
次和個案互動過程中使用言語和視覺提示(如 事項,例如:「現在我要幫您…,可以
現實導向板),持續反覆提示以現實為基礎之 嗎?」
12
人、時、地等定向資訊。 11. 感謝個案的配合
日常生活中具體執行RO的方法與步驟 上述具體執行RO的方法與步驟,建議
為: 可融入於失智者的日常生活照護中,並視失
1. 向個案自我介紹 智者狀況適時調整提供,以提升失智照護品
2. 引導個案看時鐘、日曆、周圍景色,聊現 質。
在時間或天氣 懷舊治療
3. 與個案有眼神接觸並面帶笑容 懷舊治療(reminiscence therapy, RT)又稱緬
4. 用從容、緩慢、清晰以及個案聽得到的聲 懷治療,乃透過分享討論過去的活動、事件
音談話 與經驗(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過程中針對不
5. 使用簡單、明確的詞句 同懷舊主題可搭配引導物協助討論(例如:童
6. 善用身體語言、手勢動作促進溝通互動 玩、舊照片、老歌、軍徽等),幫助個案適應
7. 對有強烈不安、寂寞孤獨的個案,視情況 或補償已失去或正在失去的事物,並視其為
透過肢體接觸予以安慰 有意義的經驗重新檢視,讓個案感受到 「此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84 許庭榕、黃仲禹

時此刻(here and now)」的現實存在感,藉此 社會功能;認知訓練是透過重複實作於一系


達到自我統整進而拓展另一層面新的人生經 列標準化任務,來提升/維持特定認知功能反
13
驗,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滿足感與自我肯定。 應(如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能力
RT 常 是 失 智 照 護 很 好 的 切 入 方 式 , 可 等),並且依個案能力調整標準化任務困難
適用於輕度、中度失智者,於執行前可先瞭 度,以個別化或團體課程形式使用紙筆或電
解成員的生活背景。介入形式可分為個別和 腦化遊戲活動進行;認知復健則是一項個別
團體形式;在個別RT形式方面,除了目標為 化介入方法,依據個案不同的介入目標,由
收集個案資料之外,也需要注意失智者在分 治療師與個案、家屬共同設計策略的介入方
享時是否有焦慮狀況產生,以預防焦慮程度 案,著重目標在於改善每日生活表現,而非
上升進而誘發BPSD;而團體RT形式較常被 僅止於認知測驗上,以提升個案能力並發展
使用,過程中參與成員可自行決定或自由發 相關代償的方法。Clare與Woods更提出認知
言,以促進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常可使用 刺激的特色包括:(1)著重於認知功能及/或社
一系列懷舊主題進行分享討論,像是兒時童 交功能;(2)包含社交元素―常為團體形式或
玩、讀書求學、工作、結婚、旅遊、節慶等 是個別家庭照護者參與;(3)包含認知活動但
主題。介入頻率建議每週進行1~2次主題懷舊 並未著重於特定認知型態操作;(4)可為現實
活動(一期約共 10 次左右,可視團體帶領狀況 導向療程或課程。14
調整),團體參與人數約6~8人,每次活動帶 認知刺激治療
領時間約40~50分鐘為佳。 認知刺激治療(cognitive stimulation
執行基本原則包含勿考驗個案的記憶 therapy, CST)常包含許多不同的介入手法,像
力、勿否定/糾正個案所陳述的內容、勿催 是電腦化活動、記憶操作遊戲、社交談話互
促個案分享等。儘管經歷相同事件,但每個 動、文字遊戲、懷舊治療、現實導向療法、
人所記憶的部分略有不同,不必去質疑追究 生命回顧等,由於不同的認知刺激治療有不
失智者所分享內容的真實性,而在營造無挫 同的介入效益,且沒有標準化治療操作便無
折(failure-free)的活動情境下,以接納的態 法確認各種介入型式之效益,因此2006年
度予以正向回應,尊重個案所分享的信念與 英國Spector等人發展出標準化的CST操作手
價值觀,過程中積極耐心地傾聽,予以充分 冊。15透過標準化操作手冊可以提供不同操作
的時間反應,並適時提出開放性問題(how、 人員使用,也有利於使用在不同文化情境中
when、what、where、who)進行引導,促進互 都能有一致性的介入執行參考指引。
動及經驗分享。過程中主要仍著重於愉悅的 在CST操作手冊中,介入模式通常是
回憶分享,但不可避免的是仍有令人哀痛的 透過結構性團體活動療程,為期7週,每週
記憶可能會出現(例如戰爭的痛苦回憶),照護 2次,每次帶領時間為45分鐘。共有14項主
者必須適當地處理或轉移至其他主題上。 題,每一次的活動都遵循一個特定主題,包
認知刺激/認知訓練/認知復健 含︰(1)體能遊戲(physical games);(2)聲音刺
認知介入方法可分類為認知刺激 激(sounds);(3)孩提時期(childhood);(4)食
(cognitive stimulation)、認知訓練(cognitive 物(food);(5)時事討論(current affairs);(6)面
training)與認知復健(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孔/風景辨識(faces/scenes);(7)字彙聯想(word
根據2004年Clare與Woods研究定義,認知刺 association);(8)創造性活動(being creative);
激為一項包含各式活動與討論(常為團體方 (9)分類物件(categorizing objects);(10)定
式)之介入方法,其主要目的在於提升認知與 向感活動(orientation);(11)金錢使用(using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內頁-臨床醫院2月刊506.indd 84 2020/2/27 下午 04:07:40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 85

money);(12)數字遊戲(number games); 體中某位成員的問題。在執行技巧方面,包


(13)文字遊戲(word games);(14)小組測驗 含:(1)使用不具威脅性,闡述直接事實的語
15
(team quiz)/結業式。 在參與團體人數方面, 句來建立信任關係;(2)模仿失智者的措辭表
Spector等人建議5至8位之間,且失智者間程 達方式,意即照護者使用相同關鍵字覆述失
度越相近的團體,越能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智者所表達之重點,在過程中可模仿失智者
與期待,當然團體實際參與人數可依執行帶 說話音調的抑揚頓挫、姿勢及情緒,提升失
領者的臨床經驗判斷,以及環境設置需求做 智者的信任;(3)使用簡單具體的文字;(4)重
調整。一般CST可由任何從事失智照護的專業 述並解釋不清楚的口語溝通部分。8
照護人員來執行,如職能治療師、護理師、 光照治療
照護服務員等,執行場所包含養護之家、醫 光照治療(light therapy)是項簡單、不昂
院或日間照護中心等。在英國,國家健康 貴的治療照護活動。由於失智者在下視丘
與照顧卓越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Social Care Institute 退化,導致睡眠節律障礙(sleep-wake cycle
for Excellence, NICE-SCIE)於2006年所提出的 disturbance);研究指出,透過光照治療刺激
失智症照護指引中,透過系統性文獻回顧指 視交叉上核可延緩退化,並改善睡眠節律障
出CST能有效維持認知功能,並建議所有輕度 礙、調整睡眠,同時降低躁動行為與憂鬱情
至中度失智者,不管有無接受乙醯膽鹼酶抑 形。 8光照治療執行方式有光照箱、光療室與
制劑藥物,皆應參與結構性認知刺激治療方 自然光,可在早晨、黃昏或晚上進行,照光
5
案; 且於2007年英國政府更將把CST作為目 時間約半小時至兩小時,並可同時進行其他
前唯一建議非藥物介入改善認知功能之指引 日常照護活動,而在晨間接受自然光的照射
方針。再者,2011年國際失智症報告指出, 下散步最為推薦。光線照度為1,000~10,000勒
有相當實證支持認知刺激療程應例行性提供 克斯(lux),但不低於600勒克斯。另對於有日
16
給失智者。 因此,認知刺激治療(CST)已被 落症候群(sundown syndrome)合併日夜顛倒的
公認為一項對失智者認知功能維持與改善的 失智者,早、晚使用光照治療各一次,症狀
有效介入方法。 可獲得改善。在調整睡眠週期(sleep cycle)方
確認療法 面,若要延後失智者的睡眠週期,於最低體
確認療法(validation therapy)乃是與失智 溫前(即睡前,如傍晚)1.5~2.5小時進行照光;
者溝通的方法之一。一般執行原則為尊重失 若要提前失智者的睡眠週期,則於最低體溫
智者的口語與非口語表現,不去批判對錯, 後(如早晨)進行照光。17
帶有同理心地傾聽,接受失智者主觀所認為 園藝治療
的事實,讓失智者有機會去表達感受,以解 園藝治療(horticulture therapy)根據加拿大
決未處理好的衝突。介入形式可分為個別和 園藝治療協會(Canadi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團體形式;個別形式依個案當日狀況而定, Association, CHTA)定義,乃透過利用植物、
每天約是5~20分鐘,使用清晰、低沉具關懷 園藝活動以及自然環境來促進身心健康與
的聲音語調,保持真誠的眼神接觸,並使用 福祉。執行方式包含手工藝活動(如插花)、
開放性問題引導談話,過程中保持同理心, 團體活動、遠足、栽植(包含播種、扦插、
且不能對失智者說謊;而團體形式約5~10 換盆等活動)、戶外教學活動等,可以在戶
人組成,一週至少進行1次,每次約20~60 外、半戶外或室內進行,並分別有個別和團
分鐘,討論主題可由帶領者決定或是解決團 體形式。在園藝治療活動中,透過融入、體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內頁-臨床醫院2月刊506.indd 85 2020/2/27 下午 04:07:40


86 許庭榕、黃仲禹

驗、共鳴與分享等歷程,可在失智者的互動 元,在失智照護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且是
(interaction)、行為(action)與反應(reaction)上 治療失智者BPSD之首要(first-line)執行介入
能看到效果;並能提供失智者身體活動的機 方式。在執行失智者BPSD的非藥物治療照護
會,在簡單的操作動作下加強生理機能消耗 時,須瞭解每位失智者是獨特的個體以及其
體力,幫助改善睡眠節律障礙以提升睡眠品 職能歷史(即個人人生故事與經歷),包含過去
8
質,降低躁動行為表現。 是位什麼樣的人、工作或專長、過去與現在
多感官療法 的角色、個人的興趣嗜好、重視的價值觀、
多感官療法(snoezelen multisensory 過去的日常生活作息與習慣等;並找出失智
stimulation therapy, SMST)主要是利用燈光、 者目前實際仍能從事且對他/她有意義的職能
聲音、香精、食物、不同觸覺材質等刺激, 活動,20適時安排搭配符合需求的非藥物治療
促發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各種 照護活動。而隨著失智者的病程演進,透過
感官刺激。SMST大多於多感官治療室進行, 與專業照護人員討論,適時調整或改變現行
需要經過特別空間設計,佈置無壓力、放鬆 的照護方式,共同為失智者打造有尊嚴、安
環境,並提供多樣感覺刺激或物品材質,像 心、微笑、快樂且有生活品質的非藥物治療
是音樂、燈光色彩、芳香、泡泡管、光纖 照護。
束、投射系統等,增加失智者感覺刺激輸入 參考資料
及覺察周遭環境的能力,降低BPSD表現,以 1. Patterson C. 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8: the
促進適應行為、語言表達及人際互動。建議 state of the art of dementia research: new frontiers.
8
執行頻率為每週1~2次,每次至少30分鐘。 London: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8.

娃娃治療 2. 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The

娃娃治療(doll therapy)是近年發展的非 estimated report on the population of dementia

藥物治療照護活動(如日本Unazuki Kabochan in Taiwan. 2019. <http://www.tada2002.org.tw/


18
娃娃)。 娃娃治療是以個案為中心的治療方 About/IsntDementia>

式,建立一個治療性連結,提供感官刺激並 3. Cerejeira J, Lagarto L, Mukaetova-Ladinska

促進溝通能力與社交行為。在治療過程中, 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失智者和擬人化(anthropomorphic)娃娃可以有 dementia. Front Neurol 2012;3:73.

抱、聊天、餵食、輕拍安撫、穿衣等行為產 4. Hsu TJ, Tsai HT, Hwang AC, et al. Predictors

生。娃娃可視為是一項轉移性物件(transitional of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object),讓失智者在不熟悉及感到受威脅的環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behavioral and

境下,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及焦慮情緒,可透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older people with

過娃娃予以轉移,並提供安全感。建議對於 dementia. Geriatr Gerontol Int 2017;17:28-35.

需要執行娃娃治療的失智者有自己的專屬娃 5.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娃,提供短時間約 1~2 小時的使用,以避免 Excellence. Dementia: Supporting People with

失智者對娃娃感到沒有興趣。另外不可將娃 Dementia and Their Carers in Health and Social

娃作為談判籌碼要求失智者去做某件事情, Care: Quick Reference Guide 2006.

如此會讓失智者對娃娃有情感上的依附,進 6. B u d s o n A E , S o l o m o n P R . M e m o r y L o s s ,

而產生焦慮、躁動與攻擊行為。 19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ementia e-book: A


practical guide for clinicians. Elsevier Health
結論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近年發展漸趨多 Sciences 2015.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內頁-臨床醫院2月刊506.indd 86 2020/2/27 下午 04:07:40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照護 87

7. O'Neil ME, Freeman M, Christensen V, et database Syst Rev 2018.


al. A systematic evidence review of non- 14. Clare L, Woods RT. Cognitive training and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behavioral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for people with early-
symptoms of dementia. Washington: Department stage Alzheimer's disease: A review. Neuropsychol
of Veterans Affairs 2011. Rehabil 2004;14:385-401.
8. A b r a h a I , R i m l a n d J M , Tr o t t a F M , e t a l . 15. Spector A, Thorgrimsen L, Woods RT,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of non- Making a difference: an evidence-based group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to treat behavioural programme to offer Cognitive Stimulation
disturbance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dementia. therapy (CST) to people with dementia. Hawker
T h e S E N ATO R - O n To p s e r i e s . B M J O p e n Publications 2006.
2017;7:e012759. 16. Prince M, Bryce R, Ferri C. World Alzheimer
9. Scales K, Zimmerman S, Miller SJ. Evidence- Report 2011: The benefits of early diagnosis
based nonpharmacological practices to address and intervention. London: Alzheimer’s Diseas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International 2011.
dementia. Gerontologist 2018;58:S88-102. 17. Khalsa SBS, Jewett ME, Cajochen C, et al. A
10. Legere LE, McNeill S, Schindel Martin L, et al. phase response curve to single bright light pulses
Non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behavioural in human subjects. J Physiol 2003;549:945-52.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in older 18. O s a k a K , S u g i m o t o H , Ta n i o k a T, e t a l .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views. J Clin Nurs Characteristics of a Transactive Phenomenon in
2018;27:e1360-76. Relationships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Dementia,
11. Spector AE, Orrell M, Davies SP, et al. Reality Nurses as Intermediaries, and Communication
orientation for dementi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obot.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Rev 2000;CD001119. 2017;8:111-25.
12. Holden UP, Woods RT. Reality orientation, 19. Ng QX, Ho CYX, Koh SSH, et al. Doll therapy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confused for dementia sufferers: A systematic review.
elderly”, 2nd ed. Edinburgh: Churchill-Livingstone Complement Ther Clin 2017;26:42-6.
1988. 20. Bonder BR, Bello-Haas VD, eds. Functional
13. Woods B, O'Philbin L, Farrell EM, et al.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 3rd ed. Davis FA
Reminiscence therapy for dementia. Cochrane Company 2009.

臨床醫學:第八十五卷第二期 一○九年二月

內頁-臨床醫院2月刊506.indd 87 2020/2/27 下午 04:07:4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