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9

UDC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场冒
GB 500102010

混 凝 土 结 构设 计 规 范
for
Code ofconcrete
design str
Uctures

201008 18
一 一

发布 20n 一

07 01

实施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部
联 合发 布
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 总 局
中华人 民 共和 国 国 家标 准

混凝 土 结构设计规范
for
Code of
design structures
concrete

GBS肠 10 2010

主编部 门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


批准 部 门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
施行 日期 : 2 0 11 年 7 月 1 日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2010北 京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标准
混 凝 土 结构 设 计 规 范
for
Code design
ofconcrete
structures

GB500102010 一

中国 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出版 、 发行 (北京西郊百 万 庄 )
各地 新华书店 、 建筑书店经 销
北 京红 光制版公 司 制版
北 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 司 印刷

开 本 : 850 毫米
X 1168 1/32 印张 : 13
河 字数 : 千字
368

年 5月 第
2011 一
版 年 5月 第
2011 一

次印刷
定价 : 6900元

统 一
书号 : 15112

17966

版权所 有 翻 印必 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 可 寄本社退 换
(邮政编码 100037

本社 网址 :http
://? .
cabp
com . . cn

网上 书店 :http
://? - building
china Com cn . .
中华 人 民 共和国住房和 城 乡建设部
公 告

第 743

关 于发 布 国家标准
《混凝 土 结构设 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为 国 家 标 准 编 号 为 ,

GB 500102010自 2011 年 7月 1 日起实施 其 中 第 3 1 7


, 。 , . .

332
. .
、 413 . .
、 414
. .
、 422
. .
、 423
. . 、 851
. .
、 101 1
. .

111 3
. . 11 2 3 . .
、 113 1
. . 113 6. .
、 114 12 117 14条 为 强
. . 、 . .

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 土 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 。

同时废 止
2002 。

本规范 由我部标准定额 研究所组织 中国建筑 工 业 出版社 出版


发行 。

中华 人 民 共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年 8月 18日
2010
, '

前 曰

根据原建设部 《关 于印发 年 工 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


<2006 、

修订计划 (第 批 )> 的 通 知 》 (建 标 「

〕77号 文 ) 要 求
2006 ,

本规范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会 同有关单位 经 调查 研 究 认真总 ,

结实践 经 验 , 参考有关 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 , 并在广泛征求


意见 的基础 上 修订 完成 。

本规范 的主要 内容是 : 总则 、 术语 和符号基本设 计规定 、 材


料 、 结构 分析 、 承 载能 力极 限状 态 计算 、 正 常使用 极 限状 态 验
算 、 构造规定 、 结构构件 的基本规定 、 预应力混凝 土 结 构构件 、

混凝 土 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以 及有关 的附录 。

本规范修订 的主要 技术 内容 是 : 1 .
补 充 了 结构 方案 、 结构
防连续倒塌 、 既有结构设计 和无 粘结预应力设计 的原则规定 ; 2

修改 了 正 常 使用极 限状 态验 算 的有关 规 定 ; 3 .
增加了 500MPa

级带肋钢筋 , 级光 圆钢筋取代 了 235MPa


以 300MPa 级 钢筋 ; 4 .

补充 了复合受力构 件设计 的相关规 定 , 修改 了受剪 、 受 冲切承载


力计 算公式 ; 5 .
调 整 了钢筋 的保 护层厚 度 、 钢筋 锚 固长度 和 纵
向受力钢筋最小 配 筋率 的有 关规定 ; 6 .
补充 、 修 改 了 柱 双 向受
剪 、 连梁 和剪力墙边缘 构件 的抗震 设 计 相关 规 定 ; 7

补充 、 修
改 了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 的相关要求 。

本规 范 中 以 黑 体 字 标 志 的 条 文 为 强 制 性 条 文 , 必 须严格
执行 。

本规范 由住房 和 城 乡建设 部 负 责 管 理 和对 强 制性 条 文 的解


释 ,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 的解释 。 执行本规
范过程 中如有意见 或建议 , 请寄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国家标准
《混凝 土 结 构设 计 规 范 》 管 理 组 (地 址 : 北京市北 三 环 东路 30

号 , 邮编 : )
100013 。
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
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 :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
天 津大学
东南大学
郑州大学
大连 理 工 大学
哈尔滨 工 业大学
浙江 大学
湖南大学
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国家建筑 工 程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院
北京市建 筑设计研究 院
华东 建筑设计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 院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中国航空 工 业规划设计研究 院
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中建 国际建设公 司
北京偷构有 限公 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 赵基达 徐有 邻 黄小坤 陶学 康
李云 贵 李东彬 叶列平 李 杰
傅剑平 王 铁成 刘立 新 邱洪兴
邸小 坛 王 晓锋 朱爱萍 宋玉 普
郑文忠 金伟 良 梁兴文 易伟建
吴胜兴 范 重 柯长华 张凤新
左 江 贾 洁 吴小宾 朱建 国
蒋勤俭 邓 明胜 刘 刚
本规范主要 审查人员 : 吴学敏 徐永基 白生翔
汪 大绥 程愚望 康谷贻
王 振华 胡家顺 孙慧 中
耿 树江 赵君黎 刘 琼祥
章 一

萍 李 霆 吴 一

目 次

1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术语 和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基本设 计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结构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正 常使 用 极限状态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5
3 耐久性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36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7

既有结构设计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4 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41

混凝 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42

钢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5 结构 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5 1

基 本原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52

分析模 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53

弹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5 4 塑 性内力 重 分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55

弹塑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 6 塑 性极 限 分析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7
5 间接作用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6 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61


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6 2 正 截面 承载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63

斜截 面 承载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64

扭 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65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

66

局部受压 承载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67

疲劳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7 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1
7 裂缝 控制验 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72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

8 构造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81

伸缩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82

混凝土 保护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83

钢筋的锚 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84

钢筋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85

纵 向受力钢筋 的 最小配 筋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
9 结构构件 的基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

91

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

92

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93

柱 、 梁柱节点及 牛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
94

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

95

叠合构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3
96

装配 式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5
97

预埋 件及连接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7
10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101 .

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102 .
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0

103 预 应力混凝 土 构造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5
n 混凝 土 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n 1 .

般规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二

n 2 .
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6


n 3 .
框架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7
n 4 .
框架柱 及 框支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n 5 .
铰接排架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9
n 6 .
框架梁柱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1
n 7 .
剪力墙及 连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6

n 8 .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8

n 9 .
板柱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附录 A 钢筋 的公称直径 、 公称截面面积及理 论重量 … …


202

附录 B 近 似计 算偏压构件 侧移 二 阶效应 的增大系数法 … …


204

附录 C 钢筋 混凝 土 本构关系与混凝 土 多轴 强 度准则

… …
207

附录 D 素混凝 土 结构构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1

附录 E 任意截面 、 圆形及环形构件 正 截面承载力计 算 … …


226

附录 F 板柱节点计 算用 等效集 中反力设计值 ・ ・ ・ ・ ・ ・ ・・ ・ ・ ・・ … …


232

附录 G 深受 弯构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7

附录 H 无支撑叠合梁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4

附录 J 后张 曲线预应力筋 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 内缩
引起 的预应力损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1

附录 K 与时间相关 的预应力损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7

本规 范用词 说 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0

引用标准名 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1

附 : 条文说 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3
Contents

1 GeneralProvis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Termsandsymbo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Te助
.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Symbo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General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Gener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cheme
3 2 Structur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Ultimate
. Limit
Sta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35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36

Principles
Design
for of
Preventing Collapse16
Progressive … …

37

Principles
for ofExisting
Design Structures ・ ・ ・ ・ ・ ・ ・ ・ ・ ・ ・ ・ ・ ・ ・ … …
17
4 Materi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4 1 Concrete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二 ” 。 。 。 。 。 二 ” ・ 。 。 。 . … 。 。
19
. Reinforcement
4 2 Stee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5 StructuralAnalys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5 1 Gener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52

Analysis
Mode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5 3 Elastic

Analysi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54

Analysis
Plastic
Re
- distribution
on ofInternal
Forces ・ ・ ・ … …
31
5 5 Elastic

Analysis
- Plasti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5 6 Plastic

Analysis
Lim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5 7 Indirect
. Action Analysis
Effe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6 UhimateLimitstatesDesig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6 1 Gen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1O
6 2 Calculation
. ofFlexual
Axial
and Capacity
・ ・・ ・ ・ ・ ・ ・ ・ ・ ・ ・・ ・ … … ‘…
34
6 3 Calculation
. ofShear
Capad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6 4 Calculation
. of Capacity
Torsion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6 5 Calculation
. ofPunching
Shear
Capacity
・ ・ ・ ・ ・ ・ ・ ・ ・ ・ ・・ ・ ・ ・・ ・ ・… …
73
6 6 Calculation
. ofLocal
Compression
Capacity ・ ・ ・ ・ ・ ・ ・ ・ ・ ・ ・ ・ ・ ・ ・ … …
77
67
. of
Checking
Fatigu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7 CheckingofServiceabilityLimit
88 ・・ ・ ・ ・ ・ ・ ・ ・ ・ ・ ,・ ・ ・… …

71
. of
Cracks
Check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72
. Deflection
Checking
of of
Flexural
Me耳 由ers ・ ・ ・ ・ ・ ・ ・ ・ ・ ・ ・ ・ ・ , ・・ ・ 一
97
8 Detailing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 1 Expansionjoi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8 2 Concrete
. Cov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83
. ofSteel
Anchorage Reinforce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84
. of
Sphces
Reinforce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8 5 Minimum
. of
RatioReinforcernent
for
Flexual
and
Axial

Loading
Memb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
9 Fund ? ntsforstructural
田nentalRequir 辽 由ers
加Ie ・・ ・ … …
111
9 1 Slabs ・・ ・・ ・・ ・・
1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2 Bea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9 3 Columns
, , NodesandBracke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
9 4 Wal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
9 5 Members ‘ 133
Composit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 Precast
. Concrete
Structures
… … 。。… … , 。。. ・ ・ .・ ・ ・ ・ . . .. ・ … …
135
9 7 Embeded
. Parts
andConnecti
吧 Pieces
・・ ・ ・ ・ ・ ・ ・ ・ ・ ・ ・・ ・ ・ ・・ ・ … …
137
10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a
Members ・・ ・ ・ ・ ・ ・ ・ ・ ・・ ・ … …
141
101 Gener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102 Loss
. ofPrestr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0
103 . of
Prestressed
Detailing Members
Concrete ・・ ・ ・ ・ ・ ・ ・・ ・・・ … …
155
11 Seismic ofReinforced
Design
Structural
Concrete Members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1l
111 Gener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
n 2 Materi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6
n 3 Frame
. Bea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7
114 Frame
. COlumns
andColumns Structural
Supporting
Transfer
Memb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0
n 5 Column
. ofHinged
B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9
. of
n 6 Joints
Fram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1
n 7 Shear
. Walls
andCouPling
BeamS ・ ・ ・ ・・・ ・・ ・ ・ ・ ・ ・ ・ ・ ・ ・ ・ ・・ ・ ・ ・・… …
186
11 8 Prestressed
. Concrete Members
Structural . ・ ・ ・ ・ ・ ... ..・ ・ ・ ・ … …
198
119 Sla
. 卜Colu
? Joi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Appendix
A Nominal Sectional
Diameter Areas
and ,

Theoretical
Weight
ofSteel
Reinforce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
Appendix
B Approximate
Coefficientfor
Method Second
order
Effect Structure
ofSway ・・ ・ ・ ・ ・ ・ ・ ・ ・ ・・… …
204
C Constitutive
Appendix Relations
for
Steel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andthe
Rule
ofMulit
axial 一

for
Strength
Concret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7
Appendix
D Design
ofPlain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1
E Calculation
Appendix for
Flexual
Axial
and
of
Circular
Capacity Annular
and
Arbitrary ,

Cross
Sec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6
Appendix
F Design
Value
ofEquivalent
Concentrated
Reaction
Usedfor
Calculation
of
Slab
Column
Joi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2
Appendix
G Deep
Flexural
Memb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237
Appendix
H Composite
Beamand
Slab
Without
Shor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4
Appendix of
J Loss Prestress
ofCurved
Post
tensioned 一

12
DuetoAnchorage
Tendons and
Seating
Tendon
Shortening 251

K Time
Appendix of
Loss
dependent

Prestress 257

of
Explanation
in Code
This
Wording 260

of
List Standards
Quoted 261
of
: Explanation
Addition Provisions 263

l3
1 总 则

10 1
. .
为 了 在混凝 土 结构设计 中贯彻执行 国家 的技术 经 济政策 ,

做到安 全 、 适用 、保证 质量 制定本规范


经 济, , 。

102
. . 本规 范适用 于 房屋 和 般 构筑物 的钢筋混凝 土

、 预应力
混凝 土 以 及素混凝 土 结构 的设计 。 本规范不适用于轻骨料 混凝 土
及特种混凝 土 结构 的设计 。

1 0 3 本规范依据 现 行 国家标 准
. . 《工 程结 构可 靠性设计 统 一


准 》 GB 50 及 《建筑结 构可靠度设 计统
153 一

标准 》 GB 50068
原 则制定 本规 范是对混凝 土 结构设计 的基本要 求
。 。

104
. . 混凝 土 结构 的设 计除应 符合本规范外 , 尚应符 合 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 . 混凝 土 结构 Structure
concrete

以 混凝 土 为 主 制成 的结构 , 包括素混凝 土 结构 、 钢筋混凝 土


结 构和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等 。

2 12
. .
素混凝 土 结构 plain Structure
concrete

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 筋的混凝 土 结构 。

2 13
. .
普 通钢筋 Steel
bar

用 于 混凝 土 结构构件 中的各种非预应力筋 的总称 。

2 14
. . 预应力筋 tendon/
and
prestressing or bar

用于混凝土结 构构件 中施 加预应力 的钢丝 、 钢绞线和预应力


螺纹钢 筋等的总称 。

2 15
. .
钢筋混凝 土 结构 reinforced Structure
concrete

配 置 受力普通钢筋 的混凝 土 结构 。

2 16
. .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prestressedStructure
concrete

配置受力 的预应力筋 , 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 立 预加应力 的


混凝 土 结构 。

2 17
. .
现浇混凝 土 结 构 Castin

situ
Concrete

structure

在 现 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 而 成 的混 凝 土 结构 。

2 18
. .
装配式混凝 土 结构 Concrete
precast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 土 构件或部件装配 、 连接而成 的混凝 土 结构 。

219
. .
装 配 整 体式 混 凝 土 结 构 monolithic
assembled concrete

StrUCtllre

由预制混凝 土 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 、 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


以 连接 , 并 在 连 接 部 位 浇 筑 混 凝 土 而 形 成 整 体受 力 的混 凝 土
结构 。


2 1 10
. . 叠合构件 composite
member

由预制混凝 土 构件 (或既有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和后浇混凝 土


组成 , 以 两 阶段成 型 的整 体受力结构构件 。

2 1 11
. .
深受 弯构 件 flexural
deep member
跨 高 比小 于 5的受 弯构 件 。

2 1 12
. .
深梁 beam
deep
跨高 比 小 于 2 的 简 支 单 跨 梁 或 跨 高 比小 于 2 5 的 多 跨 连 .

续梁 。

2 1 13
. .
先 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prestresse
pretension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 台座上张拉预应力 筋后浇筑混凝 土 , 并通过放张预应力筋


由粘结传递而建 立 预应力 的混凝 土 结构 。

2 1 14
. . 后张法 预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post prestress
tensioned

ConCrete
StrllCtllre

浇筑混凝 土 并达到规定强度后 , 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结构


上 锚 固而建 立 预应力 的混凝 土 结构 。

2 1 15
. .
无粘结预应 力混凝 土 结 构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

Crete
StrllCtllre

配置与混凝 土 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 的无粘结预应力筋 的后张


法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

2 1 16
. .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llre

通 过灌浆或与混凝 土 直接接触使预应力筋与混凝 土 之间相 互


粘结而建 立 预应力 的混凝 土 结构 。

2 1 17
. . 结构缝 structural
joint
根据 结构设 计需 求而采取 的分割混凝 土 结构 间隔的总称 。

2 1 18
. .
混凝 土 保护层 concrete
cover

结构 构件 中钢筋外边缘 至 构 件表面范 围用于保护钢筋 的混凝


土 , 简称保护 层 。

2 1 19
. .
锚 固长度 length
anchorage

受力钢 筋依靠其表面 与混凝 土的粘结作用 或端部构造 的挤压
作用 而 达到设计 承受应力所需 的长度 。

2 1 20
. , 钢筋连接 reinforcement
of
splice
通过绑扎搭接 、 机械连接 、 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 之 间内力 传
递 的构造形式

2 1 21
. .
配 筋率 of
ratioreinforcement
混凝 土 构件 中配置 的钢筋面积 (或 体积 ) 与规定 的混凝 土 截
面面积 (或 体积 ) 的比值 。

2 1 22
. . 剪跨 比 ratio
ofshear to effective
span depth
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 高度 乘积 的 比值 。

2 1 23
. . 横 向钢筋 reinforcement
transverse

垂直 于 纵 向受力钢筋 的箍筋或间接钢筋 。

22

符 号

221
. . 材料性能
E。 混凝 土 的弹性模量 ;
Es 钢筋 的弹性模量 ;

C30 /mm
立 方体抗 压 强度标 准值 为 30N 的混凝 土 强
度等级 ;
HRB500 强度级别为 的普通热轧带肋钢 筋 ;
500MPa
HRBF400 强度级 别为 400MPa
的细 晶粒 热轧带肋钢 筋 ;
RRB400 的余热处 理 带肋钢筋 ;
强度级别为 40OMPa
HPB3OO 强 度级别为 300MPa
的热轧光圆钢筋 ;
HRB40OE 一
强 度级别为 40OMPa
且 有较高抗震性 能 的普 通 热
轧带肋钢筋 ;
fc
fcx 、 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度标准值 、 设计值 ;
ft
ftk 、 混凝 土 轴 心 抗拉强度标准值 设计值 ; 、

几 几k 、 ・
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屈服强度标 准值 ;
大tk 几th
, 普通钢筋 、 预应力 筋极 限强度标准值 ;
九 、 几 普通钢筋抗拉 、 抗 压 强度设计值 ;
几 、 f匆 预应力筋抗拉 、 抗 压 强度设计 值 ;
横向钢 筋的抗拉强 度设 计值 ;

巍 钢筋最 大力下 的总伸长 率 也称均匀 伸长 率
t , 。

222
. .
作用和作用效应
介介 轴 向力设计 值 ; 一 一

从 、 从 按荷载标准组合 准永久组 合计算 的轴 向力 值 ; 、

Nuo 构件 的截面轴 心 受 压 或轴 心 受拉承载力设计 值 ;


N冈 预应 力 构 件 混 凝 土 法 向 预 应 力 等 于 零 时 的 预
加力 ;
几少 一 一

弯矩设计 值 ;
从 、 城 按荷载标准组 合 、 准永久组 合计算的弯矩 值 ;
从 构件 的正 截 面 受 弯承载力设计值 ;
从 r 受弯构 件的正 截面开裂 弯矩 值 ;
手 扭矩设计值 ;
犷 一 一

剪力设计 值 ;
Fl 局 部荷载设计 值或集 中反力设计 值 ;
as
、 丐 正 截 面 承 载 力 计 算 中纵 向 钢 筋 、 预应 力筋 的
应力 ;
队 预应力筋 的有效预应力 ;
氏、 试 受拉 区 、 受压 区 预应力筋在相应 阶段 的预应力损
失值 ;
二 混 凝 土 的剪应力 ;
叨 曲 x 按荷载准永久组 合或标准组合 , 并考虑长期 作用
影 响的计算最大裂缝宽度 。

223
. .
几何参数
乙 矩形截面宽度 , T形 、 I形截面的腹板 宽度 ;

' 混凝 土 保护层厚度 ;
d 钢筋 的 公 称 直 径 (简 称 直 径 ) 或 圆 形 截 面 的
直径 ;
h 截面高度 ;
h。 截 面有效 高度 ;
Za
Zab 、 纵 向受拉钢 筋的基本锚 固长度 、 锚 固长度 ;

。 计 算跨度或计 算长度 ;
s 沿构 件轴线方 向上 横 向钢 筋的间距 、 螺旋筋 的间
距或箍筋 的间距 ;
x 混凝 土 受压 区 高度 ;
A 构件截面面积 ;
A 、 、 A: 受拉 区 、 受压 区 纵 向普 通 钢筋 的截 面 面 积 ;
A。 、 A二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截面面积 ;
A, 混凝 土 局部受压面积 ;
Acor箍筋 、 螺旋 筋 或 钢 筋 网所 围 的混 凝 土 核 心 截 面
面积 ;
B 受 弯构件 的截面刚度 ;
I 截面惯性矩 ;
W 截面受拉边缘 的弹性抵抗矩 ;
Wt 截 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

.24
2.
计 算系数及 其他

。 钢 筋弹性模量与混凝 土 弹性模量 的比值 ;
) 混凝 土 构件 的截 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
叩 偏 心 受 压 构件考虑 二 阶效应影 响的轴 向力偏 心 距
增大 系数 ;
入 计 算截面的剪跨 比 , 即从 伙 城 。 );

一 - -

纵 向受力钢筋 的配筋率 ;
Pv 间接钢筋或箍筋 的体积配筋 率 ;
井 一

表示 钢筋 直径 的符号 必
20表示直径 为 , 20
~ 的
钢筋 。
3 基本设计规定

31

般 规 定

3 11
. .
混凝 土 结构设 计应包括下列 内容 :

1 结构方案设计 , 包括结构选型 、 构件布 置 及 传力途径 ;


2 作用及作用效应 分析 ;
3 结构 的极 限状态设计 ;
4 结构及构件 的构造 、 连接措施 ;
5 耐久性及施 工 的要 求 ;
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 的专 门性能设计 。

3 12
. .
本规范采用 以 概 率理 论 为基础 的极 限状 态设计 方法 , 以
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 的可靠度 , 采用分项 系数 的设计表达式进
行设计 。

3 13
. . 混凝 土 结构 的极 限状态设计应包括 :

1 承载能力极 限状 态 : 结 构 或结 构 构 件 达 到最 大 承 载力 、

出现疲劳破坏 、 发生不适 于继续承载 的变形 或因结构 局 部破坏而


引发 的连 续倒塌 ;
2 正 常使用极 限状 态 :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 到 正 常使用 的某
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 。

3 14
. . 结构 上 的直接 作用 (荷 载 ) 应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 《建筑
及 相关标 准确 定 ; 地震作 用应根据 现
结构荷载规范 》 GB 50009
行 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 50011
确定 。

间接 作用和偶然 作用应根据有关 的标准或具 体情况确定 。

直接承受 吊车荷载的结构构 件应考虑 吊车荷 载 的动力 系数 。

预制构 件制作 运 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 的动力系数


、 。 对现浇结
构 , 必 要时应考虑施 工 阶段 的荷载 。

315
. .
混凝 土 结构 的安全等级 和设 计使用年 限应符合 现行 国家
的规 定
标准 《工 程结构 可 靠性设 计统 标准 》 GB 50153 一

混凝土结构 中各类结构 构件的安 全 等级 宜与整个结构 的安 ,

全 等级相 同 对其 中部 分结构构件 的安全等级 可根据 其重要程


。 ,

度适 当调整 对 于 结构 中重要构件和关键 传力部位 宜适 当提高


。 ,

其安全等级 。

3 16
. . 混凝 土 结构设计应考 虑施 工 技术水平 以 及实 际 工 程 条 件
的可行性 。 有特殊要求 的混凝 土 结构 , 应提 出相应 的施 工 要求 。

3 17
. .
设 计 应 明 确结构 的用途 , 在 设 计使 用 年 限 内未经技 术鉴
定或设计许 可 , 不得改变结构 的用途和使 用 环 境 。

32
. 结 构 方 案

321
. .
混凝 土 结构 的设计方案应符 合下列要求 :
1 选用 合理 的结 构体系 构件形式和 布置 ;

2 结构的平 、 立 面 布置宜规 则 各部分 的质量 和 刚 度宜均


匀 、 连续 ;
3 结构传力途径应简捷 明确 、 , 竖向构件宜连续贯通 、 对齐 ;
4 宜采用超静定结构 , 重要构件 和 关键 传力部 位应增加冗
余约 束或有多条 传力途径 ;
S 宜采取减小偶然作用影 响的措施 。

322
. . 混凝 土 结构 中结 构缝 的设计应 符合下列要 求 :
1 应根据结 构受力特点及建筑尺度 、 形状 、 使用功能要求 ,

合理确定结构缝 的位置和 构造形式 ;


2 宜控 制结构缝 的数量 并应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设 缝对 使 ,

用功能 的不 利影响 ;
3 可 根据需要设 置 施 工 阶段 的临时性结构缝 。

323
. .
结构构件 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连接部位 的承载力应保 证 被连接构件之间的传力性能 ;
2 当混凝 土 构件与其他材料构件连接时 应采取可靠的措施 ; ,

3 应考虑构件变形对连接节点及相邻结构或构件造成的影响 。

324
. .
混凝 土 结构设计应符合节省材料 、 方便施 工 、 降低 能耗
与保护 环 境 的要求 。

33 .
承载能力极 限 状态计算

331
. . 混凝 土 结构 的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计 算应包括下列 内容 :

1 结 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 (包括失稳 ) 计算 ;
2 直接承受重复荷载 的构件应进行疲劳验 算 ;
3 有抗震设 防要 求时 , 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 算 ;
4 必 要 时 尚应进行结构 的倾覆 、 滑移 、 漂浮验 算 ;
5 对 于 可能遭受 偶然作用 , 且 倒塌 可 能引起 严重后果 的重
要结构 , 宜进行 防连 续倒塌设计 。

332
. .
对持久设计状 况 、 短暂 设 计状 况 和地震 设 计状 况 , 当用
内力的形 式表达时 , 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 设 计
表达式 :
凡 S簇 R 【
3 3 2 1)


. .

R = R (fc
,fs
,ak,

)/玩 3 3 2 2)
( . .

式中: 几 结构 重 要 性 系 数 : 在持久设 计状 况 和 短 暂 设 计状 况
下 对安全等 级 为 级 的结构 构 件 不 应 小 于 1 1



对安全等级为 二 级 的结构构件 不 应 小 于 1 0, . 对安
全 等级为 三 级的结构构 件 不 应小 于 0.
; 对地震 设

计状 况 下 应取 10


S -
承载能力极 限 状态 下 作用 组 合 的效应设计值 : 对持
久设 计状 况 和 短 暂 设 计状 况 应按作 用 的基本 组 合计
算 ; 对地震 设 计状 况 应按作 用 的地震 组 合计算 ;
R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 计值 ;
R ( ) ・
结构构件的抗力 函 数 ;
玩 结构 构 件 的 抗 力 模 型 不 定 性 系 数 : 静 力 设 计 取
1 0 对 不 确定性 较大 的结构构 件 根 据具 体 情 况 取
. ,

大于 1 0 的数值 ; 抗震 设 计 应 用承载 力抗震调整 系


数 八 E代替 玩 ;

fcfs 、 混凝 土、 钢 筋 的强 度设 计 值 , 应 根据本 规范 第


4 1 4 条及 第 4 2 3 条的规定取值 ;
. . . .

ak 几 何参数的标准值 , 当几 何参数 的变异性对 结构性


能有 明显 的不 利影响时 , 应增减 一

个 附加值 。

注 : 公式 ( ) 中的 儿 S 为 内力设 计值 , 在本 规 范各章 中用 N
3 3 21 , .

M 、 v、 T 等表达 。

333
. . 对二 维 、 三 维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当按 弹性 或 弹塑性方法
分析并 以 应力形式表达时 , 可将混凝 土 应力按 区 域 等代成 内力设
计值 , 按本规范第 3 3 2条进行计 算 ; . .
也可直接采用多轴强度准
则进行设计验 算 。

334
. .
对偶 然作 用下 的结构进行 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设 计 时 公 ,

式 3 3 21
( ) . .

中的作用效应设 计值 S 按偶 然组 合计算 , 结 构重
要性 系数 凡 取不 小 于 1 0 的数 值 ; 公式 (
3 3 22
) . . .

中混凝 土 、

钢筋 的强度设计值 fcfs
改用强度标准值 fck
几 (或 几沙 ) 、 、 。

当进行结构防连续倒塌验 算时 结构构件 的承载力 函数应按 ,

本规 范第 3 6节 的原则确定 .

335
. .
对既有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 :

1 对既有结构进行安全复核 、 改变用途或延 长使用 年 限 而


需验算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时 , 宜 符合本规范第 3 3 2条 的规定 ;
. .

2 对既有结 构进 行 改建 、 扩 建 或加 固改 造 而 重 新 设 计 时 ,

承载 能力极 限状态 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 3 7节 的规定



34 . 正 常使用极 限 状态验算

3 4 1 混 凝 土 结构构件 应 根据其 使用功 能 及 外 观 要 求 ,


. .
按下 列
规定进行 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算 :

1 对需 要 控制变形 的构件 , 应进行变形验算 ;


2 对不允许 出现裂缝 的构件 , 应进行混凝 土 拉应力验算 ;
3 对允许出 现裂缝 的构件 , 应进行受力裂缝宽度验 算 ;
4 对舒适度有要求 的楼盖结构 , 应进行竖 向 自振频率验 算 。

342
. .
对 于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 , 钢筋混凝 土 构件 、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应分别按荷载 的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 的影 响或标准组
合并考虑长期作 用 的影 响 , 采用 下 列极 限状 态设 计 表 达式 进行
验算 :
S毛 C (3 4 2)
. .

式 中: S 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荷 载组 合的效应设 计值 ;



一 一

结构构 件 达 到 正 常 使用要 求所 规定 的 变形 、 应力 、

裂缝宽度和 自振频率 等的限值 。

343
. .
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的最大挠 度应按荷载 的准永久组 合 ,

预应力混凝 土 受弯构件 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 的标准组合 , 并均应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 , 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 343 . .

规定 的挠度 限值 。

表 3 4 3 受弯构件的挠度 限 值
. .

构件类型 挠度限值
手动吊车 。/
l 500
吊车梁
电动吊车 。/
l 600

当 l。< 7m 时 。/
l (
200l。/ )
250
屋盖 、 楼盖
当 7m镇l。簇 gm 时 。/
t 250
(l。/300

及 楼梯构件
当 l。> gm 时 。/
l 。/
300(l )
400

注 : 1 表中 l。为构件的计算跨度 ; 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 其计算跨度 l。按 ,

实际悬臂长度的 2倍取用 ;
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 使用上 对挠度有较高要求 的 构件 ;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 且 使用 上 也允许 则在验算挠度时 可将计算, , ,

所得的挠度值减去 起拱值 ; 对预 应力混 凝 土 构件 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 ,

的反拱值 ;
4 构件制作时的起拱值和 预加力所 产生 的反 拱值 不 宜超过构件在 相应荷载 ,

组 合作用下 的计算挠度值 。

344
. . 结构构件 正 截面 的受力裂缝控制 等级分 为 三 级 , 等级划
分 及要求应符 合下列规定 :

级 严格要 求不 出现裂缝 的构件



, 按 荷载标准组 合计 算
时 , 构件受拉边缘混凝 土 不应产生拉 应力 。

二级 一

般要求不 出现裂缝 的构件 , 按荷载标准组 合计 算


时 , 构件受拉边 缘 混凝 土 拉 应力不应 大 于 混凝 土 抗 拉 强度 的标
准值 。

三级 允许 出现裂缝 的构件 : 对钢筋混凝 土 构件 , 按荷载


准永久组 合并 考虑长期 作用影响计 算时 构件的最 大裂缝 宽度不 ,

应超过本规范表 3 4 5规定 的最 大裂缝宽 度限值 对预应力混凝 . . 。

土 构件 按荷载标准 组 合并考虑长期作用 的影 响计算 时 构件 的


, ,

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第 3 4 5条规定 的最 大裂缝 宽度限


. .

值 ; 对二 a 类环境 的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 尚应按荷载准永久 组 合


计算 , 且 构件受拉边缘混凝 土 的拉应力不应 大于混凝 土 的抗拉强
度标准 值 。

345
. .
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 型 和本规范第 3 5 2条 规定 的环
. .

境类别 , 按表 3 4 5的规定选用不 同的裂缝控制等 级及最大裂缝


. .

宽度 限值 二 、 。

表 3 4 5 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 最大裂缝 宽 度的限 值 (?


. .

钢筋混凝 土 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
环 境类别
裂缝控制等级 t切im 裂缝控制等级 双 飞m

0 30 (
. )
0 40 . 0 20.

三级
一 a 0 10.

三级
二 b 0 20
. 二 级
三 a、 三 b 一


注: 1 对处 于 年平均相对湿 度小于 60%地 区 类环 境下的受弯构件 其最大裂缝 一

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

2 在 类环 境下 对钢筋混凝 土 屋 架 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 其最

, 、 ,

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 0 20
? .
其最大裂 ; 对钢筋混凝 土 屋 面 梁和托梁 ,

缝宽度限值应取为 0 . 30
? ;

3 在 类环 境下 对预应力混凝土 屋架 托架及 双 向板体系 应按二 级裂缝



, 、 ,

控制等级进行验算 ; 对 类 环 境下的预应力混凝 土 屋 面梁 托梁 单 向

、 、

板 应按表中二 a 级环 境的要求进行验算 ; 在 类 和 二 a 类 环 境下需作疲



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土 吊车梁 应按裂缝控制等级 不 低 于 二 级的构件进行 ,

验算 ;
4 表中规定的预 应力混凝 土 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 和 最 大裂缝 宽度限值仅适用
于 正 截面 的验算 ; 预应力混凝土 构件的斜截 面 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
第 7章的有关规定 ;
5 对于 烟囱 筒仓和 处 于 液体压 力下的结构 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
、 ,

准的有关规定 ;
6 对 于 处于 四 五 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 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 门标准的
、 ,

有关规定 ;
7 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用于 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

12
续表 3 5 2 . .

环 境类别 条 件

盐渍 土 环 境 ;
三 b 受除冰盐作用环 券
海岸环 境
四 海水环 境
五 受人 为或 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 境
注 : 1 室内潮湿 环 境是指构件表面经 常处于 结露或湿润状态的环 境 ;
2 严寒和寒冷 地 区 的划分应符合 现 行 国家标准 《民 用建筑热 工 设计规范 》
的有关规定 ;
GB 50176
3 海岸环 境和 海风 环 境宜根据当地 情 况 考虑主导风向及 结构所处迎 风 背 , 、

风部位等 因 素 的影响 由调查 研究和 工 程经 验确定 ; ,

4 受除冰盐影响环 境是指受到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 境 ; 受除冰盐作用 环 境是指


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环 境 以及 使用除冰盐地 区 的洗车房 停车楼等建筑 、 。

5 暴露的环境是指混凝土 结构表面所处的环境 。

353
, . 设计 使用年限为 50年 的混凝 土 结构 , 其混凝 土 材料宜符
合表 3 5 3 的规定
. .

表 3 5 3 结构 混 凝 土 材料的耐久 性基本 要 求
. .

最大氯离子 含量 最大碱含量
环 境等级 最大水胶 比 最 低强 度等级
(写) /m3
(kg )

0 60
. CZO 0 30

不限制
一 a 0 55
. C25 0 20

二 b 0 50 (
. )
0 55 . )
C30(C25 0 15

30

二二 a

0 45 (
. )
0 50 . C35( )
C30 0 15

三 b 0 40
. C4O 0 10

注 : 1 氯离子 含量系指其 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 分 比 ;


2 预应力构件混凝土 中的最大氯离子 含量为 。 06%; 其最低混凝 土 强度等级 ,

宜按表中的规定提高两 个等级 ;
3 素混 凝 土 构件的水胶 比及 最低强 度等级 的要 求可 适当放松 ;
4 有可 靠工 程经 验时 , 二 类环 境中的最低混凝 土 强 度等级可降低 个等级 ; 一

5 处 于 严寒 和 寒冷地 区 二 b 、 三 a 类 环 境 中的混 凝 土 应使用引气剂 并 可 采 ,

用括号中的有关参数 ; 户

6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 对混凝 土 中的碱含量可 不 作限制 , 。

14
354
. .
混凝 土 结构及构件 尚应采取 下 列耐久性技术措施 :

1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中的预应力筋应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表


面防护 、 孔道 灌浆 、 加大混凝 土 保护层厚度 等措施 , 外露 的锚 固
端应采取封锚和混凝 土 表 面处 理 等有效 措施 ;
2 有抗 渗要 求的混凝 土 结构 , 混凝 土 的抗 渗等级应符 合有
关标准 的要求 ;
3 严寒及寒冷 地 区 的潮湿 环 境 中 , 结构混凝 土 应 满足抗 冻
要求 , 混凝 土 抗冻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
4 处于 二 、 三 类环境 中的悬臂构件宜采用悬臂梁 板 的结构 一

形式 , 或在其 上 表面增设 防护层 ;


5 处于 二 、 三 类环境 中的结构构件 , 其表 面 的预埋件 、 吊
钩 、 连接件 等金属部件应采取可靠 的防锈措施 , 对于后张预应力
混凝 土 外露金属锚具 , 其防护要求见本规范第 103 13条 ;
. .

6 处在 三 类 环 境 中的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可采用 阻锈剂 、 环


氧树脂涂层钢筋或其他具有耐腐蚀性能 的钢筋 、 采取 阴极保护措
施或采用可更换 的构件等措施 。

355
. .

类 环境 中 设计 使用年 限为 , 年 的混凝 土 结构应符


100

合下列规定 :

1 钢筋混凝 土 结构 的最低强度等级 为 C3O


; 预应 力混凝 土
结构 的最低强度等级为 C40;

2 混凝 土 中的最大氯离 子含量为 %;
0 06.

3 宜使用非碱活性 骨料 , 当使用碱 活性 骨料 时 , 混凝 土 中
的最大碱含量为 /
m3;
3 Okg

4 混凝 土 保护层厚度应符 合本 规范第 8 2 1条 的规定 ;


. .

采取有效 的表面防护措施 时 混凝 土 保护层厚度可适 当减小 , 。 .

356
. 二 三 类 环 境 中 设计 使用年 限 100
. 、 年 的混凝 土 结构应 ,

采取专 门的有效措施 。

3 5 7 耐久性 环境类别为 四 类 和 五 类 的混凝 土 结 构


. . , 其耐 久性
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 的规定 。

358
. .
混凝 土 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尚应遵 守下列规定 :

15
1 建 立 定期检测 、 维修制度 ;
2 设计 中可更换 的混凝 土 构件应按规定更换 ;
3 构件表面的 防护层 , 应按规定维护或更换 ;
4 结构 出现可见 的耐久性缺陷时 , 应及 时进行处 理 。

36
. 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

361
. . 混凝 土 结构 防连 续倒塌设计宜符合下列要 求 :
1 采取减小偶然作用效应 的措施 ;
2 采取 使重要 构件及关键 传力部位避免直接遭受偶 然作用
的措施 ;
3 在结构容易遭受 偶然 作用影 响 的 区 域增加冗 余 约 束 , 布
置备用 的传力途径 ;
4 增强疏散通道 、 避难空 间等重要结 构构 件及关键 传力部
位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
5 配 置 贯 通 水平 、 竖 向构 件 的钢筋 , 并 与周边构件 可 靠 地
锚固;
6 设 置 结构缝 , 控制 可 能发生连续倒塌 的范 围 。

362
. . 重要结构 的防连续倒塌设计可采用下列方法 :

1 局部加强法 : 提高可能遭受偶然作用而发 生局 部破坏 的


竖 向重要构件和关键 传力 部位 的安全储备 , 也 可直接考虑偶然作
用进行设计 。

2 拉结构件法 : 在结构局部竖 向构件失效 的条 件下 , 可根


据 具 体情 况 分别按梁 拉结模 型 一

、 悬 索 拉结模 型 和 悬 臂 拉结模 型
一 一

进行 承载力验算 , 维持结构 的整体稳 固性 。

3 拆 除构件法 : 按
定规则拆 除结构 的主要受 力构件 验 一

算剩余结构体 系 的极 限承 载力 ; 也 可采 用倒 塌 全 过程 分 析进 行
设计 。

363
. .
当进行 偶然作用下结构 防连续倒塌 的验 算 时 , 作用 宜考
虑结构相应部位 倒 塌 冲击 引起 的动力 系数 。 在抗 力 函 数 的计 算
中 , 混凝 土 强度取强度标 准值 fck
; 普通钢筋强度取 极 限强度标
准 值 fstk
预应力筋 强度取极 限强度 标 准 值 几tk并 考 虑锚 具 的影

响 。 宜考虑偶然 作用下 结构倒塌对结构几 何参 数的影 响 。 必要时


尚应考虑材料性能在动力 作用下 的强化和脆性 , 并取相应 的强 度
特征值 。

37
. 既 有结构 设 计原则

37 1
. . 既有结构延长使用 年 限 、 改 变用 途 、 改建 、 扩建 或需 要
进行 加 固 、 修复 等 均应对 其进行评定
, 、 验算或重新设计 。

372
. . 对既有结 构进 行 安全性 适用 性 、 、 耐久性及 抗 灾害能力
进行评定时 , 应 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工 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 一


准 》 GB 50 的原则要求
153 ,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根据评定结果 、 使用要求 和后续使用年 限确定 既有结


构 的设计方案 ;
2 既有结构改变用途或延长使用年 限时 , 承载能力极 限状
态验 算宜符合本规范 的有关规定 ;
3 对既有结 构进 行 改建 、 扩 建或 加 固改造 而 重新 设 计 时 ,

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 的计 算应符 合本规范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


4 既有结构 的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算及构造要求 宜符合本
规范 的规定 ;
5 必 要 时可 对 使 用 功 能 作 相 应 的调 整 , 提 出 限制 使 用 的
要求 。

37 3
. .
既有结构 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优化结构方案 保证 结构 的整体稳 固性 ;

2 荷载可按现行规范 的规定确 定 也 可根据 使用 功能作适 ,

当的调整 ;
3 结构既有 部分混凝 土 、 钢筋 的强度设计值 应根据 强度 的
实测值确定 ; 当材料 的性能符合原设计 的要求 时 , 可按原设计 的
规定取值 ;
4 设计 时应考虑既有结构构 件实际的几 何尺寸 、 截面配筋 、

连接构造和 已 有缺陷的影响 ; 当符合原设计 的要求 时 , 可按原设


计 的规定取值 ;
5 应考虑既有结构 的承载历史及施 工 状态 的影 响 ; 对 二 阶
段成形 的叠 合构件 , 可按本规 范第 9 5节 的规定进行设计


4 材 料

41 混

凝 土

411
. .
混凝土强度 等级应按 立 方体抗 压 强度 标准 值确 定 。 立方
体抗压强度标准 值 系指按 标准方法 制 作 养护 的边 长 为 、 150mm

的立 方体试件 , 在 或设计规定龄期 以 标准试验方法测得 的具


28d

有 %保 证 率 的抗压强度值
95 。

4 12
. .
素混凝 土 结构 的混凝 土 强 度等级 不 应低 于 C15
; 钢筋混
凝土 结 构 的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应 低 于 C20
; 采用强度 等级
及 以上 的钢筋时 ,
40OMPa 混凝 土 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 C25 。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的混凝 土 强度 等级不宜 低于 , 且 不应


C40

低 于 C3O 。

承受重复荷 载 的钢 筋 混凝 土 构件 ,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应低
于 C3O 。

4. 1 3

混 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 度 的标 准值 凡 应 按表 4. 1 3 1 采 用 ;

轴 心 抗拉 强 度的标准值 九 应 按表 4 1 3 2 采 用 . .

表 4 1 3 1 混 凝 土 轴 心 抗压 强 度标准值 【
. .

N/n切 矛 )

混凝 土 强 度 等级
虽度
C15C20C25C30C35C40以 5 C50C55C60C65C70C75 C80

爪 100 134 16720 1234268296324355385415445474 502


. 。 。 , 。 . 。 。 。 。 。 。 。 。

表4 . 1 3 2 混 凝 土 轴 心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 (

N/~ 勺
混 凝 土 强 度等级
强度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 C80

五k 1 271 541 782 012 202 392 512 642 742 852 932 993 053 11
。 。 。 。 . 。 。 。 。 。 。 。 。 。

4 14
. . 应按 表 4 1 4 1 采 用 ;
混 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 度 的设计值 fc . .

轴心抗拉强度的设计值 ft
应 按表 4 1 4 2 采用 . .

表 4 1 4 1 混 凝 土 轴心 抗压 强 度设 计值 【
. .

N/m时 )

混 凝土 强 度等级
强度
C15C20C25C30C35以 0 C45C50C55优 0 肠 5 C70C75 件 0

fc 7 2 9 6 119 143 16719l21 123 12532752, 7318338 359


。 。 。 。 。 。 。 。 , 。 。 。 。 。

表 4 1 4 2 混凝 土 轴心 抗拉 强 度设 计值
. .

混 凝土强 度等级
强度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口 0 C75 C80

五 0 911 10l 271 43l 571 71l 80l 891 962 042 092 142 182 22
。 。 。 . 。 。 。 。 。 。 。 。 。 。

4 15
. . 混凝 土 受压和受拉 的弹性模量 Ec宜按表 4 1 5采用
. .

混凝 土 的 剪 切 变 形 模 量 Gc可 按 相 应 弹 性 模 量 值 的 %
40

采用 。

混凝 土 泊松 比 u 可按 。 0 2采用


呀 . 15 .
混凝 土 的弹性模量 (Xl少N/m 耐 )
} 一

混凝 土 强
C15 90
曰 C25
f C30
1 1
C35 {
C40 !
C45 }
C50 {
C55 }
C60 {
C65 {
C70 1C80
C75
度等级

Ec ”5" "5“
一 卫些性且些坐四 塑坐 }: }451"
:551
子 :户
91
子“5}

:职}

}: }
“ 753 80


. .

注 : 1 当有可 靠试 验依据时 , 弹性模量可 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


2 当混 凝土 中掺有大量矿物掺合料时 , 弹性模量可按规定龄期根据实测数据
确定 。

4 16

混凝 土 轴 心 抗压疲劳强度设 计 值 灵 轴 心 抗拉疲 劳强度

设计值 只 应分别按表 4 1 4 1 表 4 1 4 2 中的强度设计值乘疲 . .


、 . .

劳强度修 正 系数 咋 确定 。 混凝 土 受 压 或受拉疲 劳强度修 正 系数


咋 应 根 据疲 劳应力 比值 戍分别按 表 4 1 6 1 . .

、 表 4 1 6 2采用 ;
. .

当混 凝 土 承 受 拉 压 疲 劳 应 力 作 用 时 一

, 疲 劳 强 度 修正 系 数 荞
取 0 60

疲劳应力 比 值 汉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 :


20

4 1 6)
. .

C, n 脸IX

式中 : 义 屹 , min 、
Ynax 构 件疲劳验算 时 , 截面 同 一

纤 维 上 混凝 土
的最小应力 、 最大应力 。

表 4 1 企 1 混 凝 土 受压 疲 劳强 度修 正 系 数 凡
. .

护 0成 此< 0 10 1簇 此< 0 20 2蕊

. . . .
碑< 0 30 3成 越< 0 40 4( 建< 0 5此)0 5
. . . . . .

0 74 0 80 0 86 0 93 1 00
咋 0 68. . . . . .

表41 .
混 凝 土 受 拉疲 劳 强 度 修正 系 数 凡

} 0 3、 戍< 0 4}
成< 0 3{
气辫
fPc < 0 2 。 2、
. . .0 4、 此< 0 5. . . .

0 66 0 69 0 72 0 74
称 . . . .

尺 0 5( 灌< 0 6}
}. 0 6镇 建< o川0 7蕊 澳< 0 8} 耳弄。 8
. . . . ,

0 76
。 0 80。 0 90. 0O

直接承受疲 劳荷 载 的 混 凝 土 构 件 , 当采 用 蒸 汽 养 护 时 , 养护温度不 宜高

于 60 。

4 17. . 混凝 土 疲劳变形模量 斌 应按表 4 1 7采用 . .


表 4 1 7 混 凝 土 的疲劳变形 模量
. . (只 104N
/nlmZ

强度
C3O}C35}C4O}C45}C50}C551C601C651C701C751 C80
等级

耳 . 30!1 40}1 50}1 5511 60!1 65}1 70}1 7511 8011 8511 90
. . . . . . . . . .

4 1 8 . .
当温度在 。℃ 一
。℃ 范 围内时 , 混 凝 土 的热 工
10 参数 可按
下列规定取值 :


线膨胀系数 lx10 /℃

a。 : ;

导热系数 (m

人: 106kJ .

h ・
℃ );

比 热容 。: ( kg ℃ )

0 96kJ


42 .
钢 筋

4 2 1 . .
混凝 土 结构 的钢筋应按下 列规定选用 :

21
1 纵 向受力普通 钢筋宜 采用 HRB400 HRB500 、 、


HRBF400 HRBFSOO 、 筋 , 也可采用 HPB300 HRB335、 、

钢筋 ;
HRBF335RRB400 、

2 梁 、 柱 纵 向受 力 普 通 钢 筋 应 采 用 HRB400 HRB500、 、

钢筋 ;
HRBF400 HRBFSOO 、

3 箍筋宜采用 HRB400 HRBF4oo HPB300 HRBSOO


、 、 、 、

钢筋 ,
HRBFSOO 也可采用 钢筋 ;
HRB335 HRBF335 、

4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 丝 、 钢绞 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

4. 2 2

钢筋 的强 度标准值应具有 不 小 于 %的保 证 率 。
95

普 通 钢筋的屈 服 强 度标准值 几 、 极 限 强 度标准值 凡 应按表


4 2. 2 1采 用 ; 预 应 力钢 丝 、


钢绞线 和 预 应 力螺纹钢筋 的 屈 服 强
度标准值 几业 、 极 限 强 度标准值 几tk应按表 4 2 2 2 采 用 . .

表 4 2 2 1 普通 钢筋强 度标准值 (
. .

/ nun勺

亡1 仁二
公称直径 屈服强 度标准值 极 限 强 度标准值
牌 乍亨 符 黑了
d ( mm ) 介 fstk
HPB300 中 6

22 300 420

H丑丑335 尘


50 335 455
HRB玛 35 必

HRB400 业
400

HRBI 妙 6

50 400 540

RRE400 妙

H卫丑500 亚
6 50

500 630
HRBF500 砂

表 4 2 2 2 预 应 力 筋强 度 标 准 值 (
. .

N/mn12

公 称 直径 屈 服 强 度 标准 值 极 限 强 度标准值
种 类 符号
d ( )
1llnl 几yk 几tk
一 一

620 800
光面 甲

PMHM
中强 度预 应 力
5、 7、 9 780 970
钢丝
螺旋肋 剥 980 1270

22
续表 4 2 2 2 . .

亡二
公称直径 屈服强 度标准值 极 限 强 度标准值
种 类 符芍
. 月

d (
mm ) 介yk 几tk

785 980
18
、 25

预 应 力 螺纹
螺纹 中T 32
、 40
、 930 1080
钢筋
50
1080 1230

1570

光面 中P
1860

消除 应 力 钢丝 7 1570

1470
螺旋 肋 中H

1570

1570
X乃 8 6、 108、
. .




1860


‘ 汀
股 .

129

1960

钢绞线 中s 1720
9 5、 127、
. .

lX

( 1860
152、 178. .

才 、


、 创股 .


1960

216 。 1860

注 : 极 限 强 度标 准值 为 1960N 的钢 绞线 作 后 张 预 应 力 配 筋 时 , 应 有 可 靠的工
/mlll2
程 经 验。

4. 2 3

普 通 钢筋的抗拉 强 度 设 计值 几 、 抗 压 强 度 设 计值 兀应
按表 4
. . 3 1采用 ; 预应 力筋 的抗拉 强 度设 计值
2 一

九 、 抗 压 强度
设 计值 f备应按表 4 2 3 2 采用 。 ・

. .

当构件 中配 有 不 同种类的钢筋时 , 每种钢筋 应 采用各 自的 强


度 设 计值 横 向钢筋的抗拉 强 度 设 计值 九 应 按 表 中 介 的数值 采

用; 当用 作 受 剪 受 扭 受 冲 切 承 载 力 计 算 时 其 数 值 大 于
、 、 ,


/?
360N 时应取 /mmZ
360N 。

23
425
. . 普通钢 筋和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Es应按表 4 2 5采用 . .

表 4 2 5 钢筋的弹性模量 (x 105N
. .
/n邢 勺

牌号或种类 弹性模量 凡
钢筋
HPB300 2 10.

HRB335
、 HRB4OO 钢筋
、 HRB50O

HRBF335
、 HRBF400 钢筋
、 HRBFSOO
2 00.

钢筋
RRB400

预应力螺纹钢筋
消除应力钢丝 、 中强度预应力钢丝 2 05.

钢绞线 1 95.

注 : 必 要时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 。

426
. .
普 通 钢筋 和 预应力筋 的疲劳应力 幅限值 △井 和 △ 儿 应根y

据钢 筋疲 劳应 力 比值 成 、
栋 , 分 别按 表 4 2 61
. .

、 表 4 2 6 2线
. .

性 内插取值 。

表 4 2 6 1 普通 钢筋疲劳应力幅 限 值
. .

mn12
(N/ )

疲劳应力幅限值 △兀
疲劳应力 比值 式
HRB335 HRB4OO

0 175 175

0 1
. 162 162

02
. 154 156

03
。 144 149

04
. 131 137

05
. 115 123

06
. 97 106

07
. 77 85

08
. 54 60

09
. 28 3l

注 : 当纵向受拉钢筋采用闪光接触对焊连接时 其接头处的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 ,

应按表中数值乘 以 0 8取用 . 。

25
表 4 2 6 2 预 应 力筋疲劳应力幅 限 值 (N/
. .

扩)
nir

钢绞线 消除应力钢丝
疲劳应力 比 值 弓
介tk =
1570 几tk =
1570

O7
。 144 240

08
。 118 168

09
。 70 88

注 : 1 当 从 不 小于 ,
0 9时 , 可 不 作预应力筋疲劳验算 ;

2 当有充分依据时 可 对表中规定的疲劳应力幅限值作适当调整 , 。

普通钢筋疲劳应 力 比 值 成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 :



51n



(4 2 6 1)
. .

S X

式中 : 代 代


min ,?
构件疲劳验算时 , 同

层钢筋 的最小应力 、

最大应力 。

预应力筋疲劳应力 比值 戌应按下列公式计 算 :


4 2 6 2)
. .

式中 :
代 代


min , max
构件疲 劳验算 时 , 同 一

层 预应力 筋 的最小
应力 、 最大应力 。

4 27
. .
构件 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 的配 置 形式 。 直径 28mm及 以
下 的钢筋并筋数量 不 应超过 3根 ; 直径 32mm的钢筋并筋 数量宜
为 2根 ; 直径 36mm及 以上 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 并筋应按 单根
等效钢筋进行计 算 , 等效钢筋 的等效直径应按 截 面 面积相等 的原
则换 算确定 。

428
. .
当进行 钢 筋代 换 时 , 除应 符合设 计 要求 的构 件 承载 力 、

最大力 下 的总 伸长率 、 裂缝宽度验算 以 及抗震规定 以 外 , 尚应满


足 最小 配 筋率 、 钢筋 间距 、 保护层厚度 、 钢筋锚 固长度 、 接头 面
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 等构造 要 求 。

429
. .
当构件 中采用 预制 的钢筋 焊接 网片或 钢筋 骨架 配筋 时 ,

26
应 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

4 2 10
. .
各种公称直径 的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 的公称截面面积及
理 论重量应按本规范附录 A 采用 。
5 结 构 分 析

51 . 基 本 原 则

5 11
. .
混凝 土 结构应进行整 体作用效应 分析 , 必 要 时 尚应对结
构 中受力 状况特殊部位进行更 详细的分析 。

512
. . 当结构在施 工 和 使用 期 的不 同阶段 有 多 种受 力 状 况 时 ,

应 分别进行结构分析 , 并确定其最不利 的作用组 合 。

结构可能遭遇火灾 、 咫风 、 爆炸 、 撞击等偶然作用时 , 尚应
按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要求进行相应 的结构 分析 。

5 13
. .
结构分析 的模 型 应符 合下列要求 :

1 结构 分析采用 的计 算简 图 计算参数 边 界 、 几 何尺 寸 、 、

条件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 以 及构造措施等应 符合实际 工 作状况 ;


2 结构 上 可 能 的作 用 及 其组 合 初 始应 力 和变形 状 况 等 、 ,

应符合结构 的实际状况 ;
3 结构分析 中所 采 用 的 各种 近 似 假定 和简 化 , 应有理 论 、

试验依据或 经 工 程实践验 证 ; 计算结果 的精度应符合 工 程设计 的


要求 。

5 14
. . 结构分析应符合下列要 求 :
1 满足力学平衡条 件 ;
2 在不 同程度 上 符合变形协调条件 , 包括节点 和边 界 的约
束条件 ;
3 采用合 理 的材料本构关 系或构件单元 的受力 变形关 系 一

5 15
. . 结构分析时 , 应根据结 构类 型 、 材料性 能 和受 力特点 等
选择 下 列分析方法 :
1 弹性分析方法 ;
2 塑性 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 ;
3 弹塑性 分析方法 ;
28
4 塑性极 限分析方法 ;
5 试验分 析方法 。

5 16
. . 结构分析所采用 的计算软件应 经 考核 和验 证 , 其技术 条
件应符 合本规范和 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 的要 求 。

应对 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校核 在确认 其合理 , 、 有效后方可


应用 于 工 程设计 。

5 2 .
分 析 模 型

521
. .
混凝 土 结构宜按空 间体 系进行结构整体 分析 , 并 宜考虑
结构单元 的弯曲 、 轴向 、 剪切 和 扭转等变形对结构 内力 的影响 。

当进行 简化分析时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体形规则 的空 间结构 , 可沿柱列 或墙轴线分解 为不 同方


向的平 面 结 构 分 别 进 行 分 析 , 但 应 考 虑 平 面 结 构 的空 间协 同
工 作;
2 构件 的轴 向 、 剪切 和扭转变形对结 构 内力分析影 响不 大
时 , 可不予考虑 。

5. 2 2 .
混凝 土 结构 的计 算简图宜按下列方法确定 :
1 梁 、 柱 、 杆等 一

维 构件 的轴线 宜取 为截 面 几 何 中心 的连
线 , 墙 、 板等 二 维构 件的中轴面宜取为截面 中心 线组成 的平 面或
曲面 ;
2 现 浇结构和装 配 整 体式结构 的梁柱节点 、 柱 与 基 础 连接
处等可作为刚接 ; 非整体浇筑 的次梁两端及板跨两端可近 似作为
铰接 ;
3 梁 、 柱 等杆件 的计算跨度或 计算高度可按其 两 端 支承长
度 的中心 距或净距确定 并应根据支承节点 的连接 刚度或支承反

, .

力的位 置 加 以 修正 ;
4 梁 、 柱等杆件间连接 部分 的刚度 远 大 于杆件 中间截 面 的
刚度时 , 在计算模型 中可作为刚域处 理 。

5 23
. .
进行结构整 体分析时 , 对 于 现浇结构或装配整体式结构 ,

可假定楼盖在 其 自身平面 内为无 限刚性 。 当楼盖开有较大洞 口 或


其局部 会 产 生 明 显 的平 面 内变 形 时 , 在 结 构 分 析 中应 考 虑 其
影响 。

524
. .
对现浇楼盖和装 配整 体式楼盖 , 宜考虑楼板 作为翼缘 对
梁 刚度和承载力 的影 响 。 梁受压 区 有 效 翼缘计 算宽度 民 可按表
5 2 4所列情况 中的最小 值取用 ; 也 可采用梁 刚度增大 系数法 近
. .

似考虑 , 刚度增大系数应根据梁有效翼缘 尺 寸与梁截面 尺 寸 的相


对 比 例确定 。

表 5 2 4 受 弯构 件受压 区 有效 翼 缘计算宽度 民
. .

T 形 、 I形截面 倒 L 形截面
情 况
肋形梁 (板 ) 独立 梁 肋形梁 (板 )
1 按计算跨度 l。 考虑 。/
l 3 。/
l 3 。/
l 6

2 按梁 (肋 ) 净距 ,。 考虑 b+
sn b十‘n /

3 按翼缘高度 居 考虑 b+ 12hl b {
b+ 5h

表中 b为梁的腹板厚度 ;
肋形梁在梁跨内设有间距 小 于 纵肋间距 的横肋时 可 不 考虑表中情况 , 3的

规定 ;

加腋的 T 形 、 I形 和 倒 L 形截面 , 当受压 区 加腋的高度 坑 不 小 于 从 且 加


不大于 3hh
腋的长度 bh 时 其翼缘计算宽度可按表中情况 3的规定分别增 ,

加 Zbh
(T形 、 I形截面 ) 和 bh(
倒 L 形截面 );
独立 梁受压 区 的翼缘板在荷载作用下经 验算沿纵肋方 向可能产生裂缝时 ,

其计算宽度应取腹板宽度 b 。

525
。 。
当地 基 与结构 的相 互 作用对结构 的 内力 和变形有 显 著影
向日寸,
日 结构分析 中宜考虑 地 基与结构相 互 作用 的影 响 。

53 .
弹 性 分 析

53 1
. . 结 构的弹性 分析方法 可用 于 正 常 使用极 限状态 和承载能
力极 限状态作用效应 的分析 。

532
. . 结构构件 的刚度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

1 混 凝 土 的弹性模量 可 按本规范表 4 1 5采用 ; . .

2 截面惯性矩可按匀质 的混凝 土 全截面计算 ;


3O
3 端部加腋 的杆件 , 应考虑其截面变化对结构分析的影 响 ;
4 不 同受力状 态 下 构 件 的截 面刚度 , 宜 考 虑 混凝 土 开 裂 、

徐变 等因素 的影响予 以 折减 。

533
. . 混凝 土 结构弹性分析宜采用结构力学或弹性力 学 等分析
方法 体形规则 的结构
。 , 可根 据作用 的种类和特性 , 采用适 当的
简化分 析方法 。

534
. . 当结构 的二 阶效应 可 能使作用效应 显 著增大 时 , 在结构
分析 中应考虑 二 阶效应 的不利影 响 。

混凝 土 结构 的重力 二 阶效应可采用有 限元分析方法计 算 , 也


可 采用本规 范 附 录 B 的简化 方 法 。 当采 用 有 限元 分 析 方 法 时 ,

宜考虑混凝 土 构件开裂对构件刚度的影响 。

535
. .
当边界支 承位 移对 双 向板 的 内力 及 变 形 有 较 大影 响 时 ,

在分析 中宜 考虑边界支承竖 向变形及扭 转等的影 响 。

54
. 塑性 内力重分布分析

54 1
. . 混凝 土 连续梁 和 连续单 向板 , 可 采用塑性 内力 重分布方
法进行分析 。

框架 剪力墙结 构 中的现 浇梁 以及
重力荷载 作用下 的框架 、

双 向板 等 经 弹性分析求得 内力后 可对支座或节 点弯矩进行适


, ,

度调幅 并确定相应 的跨 中弯矩


, 。

542
. .
按考虑塑性 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 的结构 和构件 应 ,

选用符合本规范第 4 2 4条规定 的钢筋 并应满足 正 常 使用极 限


. .

状态要求 且 采取有效 的构造措施 。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的构件 , 以及 要求 不 出现裂缝或处于


三 a、 三 b类 环 境情况下 的结构 , 不应采用考虑塑性 内力重分布
的分析方法 。

54 3
. .
钢筋混凝 土 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 面 的负弯矩 调 幅幅度不
宜大 于 25% ; 弯矩调整后 的梁 端截 面相对受 压 区 高度 不应超 过
0 35

, 且 不宜小 于 0 10 .

钢筋混凝 土 板 的负弯 矩 调 幅幅度不 宜 大 于 20% 。


预应力混 凝土 梁 的弯矩调 幅幅 度应 符合本规范第 101 8条
. .

的规定 。

544
. . 对属 于 协调扭转 的混凝 土 结 构构件 , 受相邻 构 件约束 的
支承梁 的扭矩宜考虑 内力重分布 的影 响 。

考虑 内力重 分 布后 的支 承梁 , 应 按 弯剪 扭 构 件 进 行 承 载力
计算 。

注 : 当有充分依据时 也 可 采用其他设计方法 , 。

55

弹 塑 性分析

551
. .
重要或受力复杂 的结构 , 宜采用 弹塑性分 析方 法对 结构
整体或局部进行验 算 。 结构 的弹塑性分析宜遵循下列原 则 :

1 应预先设 定 结构 的形状 、 尺寸 、 边 界条件 、 材料性 能和


配筋 等 ;
材料 的性 能指标 宜取 平 均值
2 , 并 宜 通 过试 验 分 析 确 定 ,

也可 按本规范 附录 C 的规定确定 ;
3 宜考虑结 构 几 何非线性 的不 利影响 ;

分析结果用于承载力设计 时 , 宜 考虑抗力模 型 不 定性 系
数对结构 的抗力进行适 当调整 。

552
. . 混凝 土 结构 的弹塑性 分析 , 可根 据 实 际情 况采用静 力或
动力分析方法 。 结构 的基本构件计 算模 型 宜按下列原 则确定 :

1 梁 、 柱 、 杆 等杆 系构件 可 简化 为 一

维 单元 , 宜采用纤 维
束模 型或塑 性铰模型 ;
2 墙 、 板等构件 可 简化为 二 维单元 , 宜 采用膜单 元 、 板单
元或 壳单 元 ;

复杂 的混凝 土 结构 大体积混凝 土 结 构
3 、 、 结构 的节 点或
局部 区 域需作精细分析时 宜 采用 三 维块体单 元 , 。

553
. .
构件 、 截面或各种计算单元 的受力 变形本构关 系宜符 合 一

实际受力 情况 。 某 些 变形 较 大 的构件 或 节 点进 行 局部 精 细 分析
时 , 宜考虑钢 筋与混凝 土 间的粘结 滑移本构关 系 一

钢筋 混 凝 土 材料 的本构关 系宜 通 过试验分析确定
、 , 也可按
本规范附录 C 采用 。

56
. 塑性极 限分析

561
. . 对不承受多次重 复荷载作用 的混凝 土 结构 , 当有 足够 的
塑性 变形能力时 , 可采用塑性极 限理 论 的分析方法进行结构 的承
载力计算 , 同时应满足 正 常使用 的要求 。

562
. .
整 体结构 的塑性极 限分析计算应符 合下列规定 :
1 对可预测结构破坏机制 的情 况 , 结 构 的极 限承载力可根
据设定 的结构塑性屈服机制 , 采用塑性极 限理 论进行 分析 ;
2 对难 于 预测结构破坏机制 的情况 , 结构 的极 限承载力 可
采用 静力或动 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确定 ;
3 对直接承受 偶然 作用 的结 构构件或部位 , 应根据偶 然作
用 的动力特征考虑 其动力效应 的影 响 。

563
. . 承受均布荷载 的周边 支承 的双 向矩形板 , 可采用 塑性 铰
线法或条带法 等塑性极 限分析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 的分析
与设计 。

57
. 间接作用分析

571
. .
当混凝 土 的收缩 、 徐 变 以 及温度变化等 间接作用在结构
中产生 的作用效应可能危及结构 的安全或 正 常使用时 , 宜进行 间
接作用效应 的分析 , 并应采取相应 的构造措施 和 施 工 措施 。

572
. .
混凝 土 结构进行 间接作用效应 的分析 , 可 采用本规 范第
5 5节 的弹塑性 分析方法 ;
. 也可考虑裂缝 和徐变对 构件 刚度 的影
响 , 按弹性方法进行近似分析 。
6 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 计算

61 .

般 规 定

6 11
. .
本章适用 于 钢筋混凝 土 构件 、 预应 力混凝 土构件 的承载
能力极 限状态计 算 ; 素混凝 土 结构构件设计应 符合本规范附录 D
的规定 。

深受 弯构件 、 牛腿 、 叠 合式 构件的承载力 计算应 符合本规范


第 9章的有关规定 。

6 12
. . 对于 二 维或 三 维非杆 系结构构件 当按弹性 或 弹塑性 分

析方法得到构件 的应力设计 值分布后 , 可根据主拉应力设计 值的


合力在 配 筋方 向的投影确定配筋量 按主拉应力 的分布 区 域确定 ,

钢筋布置 并应 符 合相应 的构造 要 求 ; 当混 凝 土 处 于受 压 状 态


时 可考虑受压钢筋 和 混凝 土 共 同作用 受 压 钢筋 配 置应 符合构


, ,

造要求 。

6 13
. . 采用应力表达式进行混凝 土结构构件 的承载能力极 限状
态验 算时 , 应 符合下列规 定 :
1 应根据设计状况 和构件性 能设计 目标确定混凝 土 和 钢筋
的强度取值 。

2 钢筋应力 不 应大 于 钢筋 的强度取值 。

3 混凝 土 应力不应 大 于 混凝 土 的强度取 值 ; 多轴 应力状 态


混凝 土 强度取值 和验算可按本规范附录 C . 4 的有关规定进行 。

62
. 正 截 面 承载力计算

(工) 正 截 面 承载力计 算的 一
般规定

621
。 。
正 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
1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
不考虑混凝 土 的抗拉强度
23

混凝 受 土 压 的应力与应变关 系按下列规定取用 :
当。 蕊 。
。。 时

一 fc,
「 ( 昌)
门 一

, 一

(6 2 1 1)
. .

当 。。 < 。。 砚 。。。 时

fc (6 2 1 2
). .

n1
n 二二二

丁丁 (fcu
k 50
) ,

(6 2 1 3)
. .

bU


0 002
+ 0 5 (fcu 50
)X 10 (6 2 1 4)

c。 =

k .

. .


0 0033 (
fcu )X 10
50 (6 2 1 5)

“。。 = .


. .

式中:氏 混凝 土 压应变为 。 时的混凝 土 压应力 ; 。

fc 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强 度设 计值 , 按本 规 范表 4 1 41
. .

采用 ;
。。 混凝 土 压 应力 达 到 fc
时 的混 凝 土 压 应 变 , 当计 算
的 育。 值小于 0 002
时 .
, 取为 0 002
; .

乓。 正 截 面 的混凝 土 极限压应 变 , 当处 于 非均匀受压 且


按公式 (
6 . 2 15
) .

计 算 的值大 于 .
时,
0 0033 取为
. 。。33
0 ; 当处 于 轴心 受压 时取为 。。 ;
fcu
k , 混凝 土 立 方 体抗 压 强度 标准 值 , 按本 规 范第 4 . 11 .

条 确定 ;
n 系数 , 当计算 的 n 值大 于 2 0时,

取为 2。

4 纵 向受拉钢筋 的极 限拉应变取为 。 . 01 。

5 纵 向钢筋 的应力取钢筋应 变与其 弹性模量 的乘 积 , 但其


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

几 ( 氏*镇 几 6 216
( ) . .

, ‘

f二簇 丐* 毛 几 y , 6 217
( ) . .

式中 : 氏‘、 丐* 第 i层纵 向普 通 钢筋 、 预应力筋 的应力 , 正值


代表拉应力 , 负值代表 压 应力 ;

物 , 第 i层纵 向预应力 筋截面重 心 处混凝 土 法 向应


力 等于零 时 的预 应 力筋 应 力 , 按 本规 范 公式
(101 6 3) 或公式 (101 6 6) 计 算 ;
. .

. .

几 九, 、 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 值 , 按本规


范表 4 2 31 . .

、 表 4 2 3 2采用 ;
. .

几 几 、 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抗压强度设计 值 , 按 本规
范表 4 2 31 . .

、 表 4 2 3 2采用 ;
. .

622 . . 在 确定 中和 轴位置 时
其 内 外 弯矩 , 对 双 向受 弯构件 , 、

作用平 面应相 互 重 合 ; 对 双 向偏心 受 力构 件 其轴 向力 作用 点 , 、

混凝 土 和受压钢筋 的合力点 以 及受拉钢 筋的合力点应在 同 条 直 一

线 上 当不符合 上 述条件 时 尚应考虑扭 转 的影 响


。 , 。

623 . .
弯矩作用平面内截 面对称 的偏 心 受 压构件 , 当 同 一
主轴
一 一 , ~ 、... 一 。一 二 林 一 : 、 . ? , 一 , , 一 .

方 向的杆端弯矩 比 署 0 9且 轴压 比不大于 0 9时 , 若构
一 _ _ _ ~ . _ _ _ _

不大 于
_

一 一
一 ’
. ’
. ‘
” ' " " / 、 一 一

月 , ’ llU 了 “ ? ’ ’ ~ ,肖 ~ 卜“ ’ / 、 ’ 一
” 曰 ‘刁
M 乏
件 的长细 比 满足公 式 (
6 . 23
) .
的要求 , 可不考虑 轴 向压力 在 该
方 向挠 曲杆 件 中产 生 的 附 加 弯矩 影 响 ; 否 则 应 根 据 本 规 范 第
6 2 4条 的规定 ,
. .
按截面 的两 个 主轴方 向分别考虑轴 向压力在挠
曲杆件 中产生 的附加弯矩影响 。

l八 毛 34

12
(呱 /
M户 (6 2 3) . .

式中 从 : 、 呱 分别为 已 考 虑侧移影 响 的偏 心 受 压 构件 两 端
截面按结构弹性分 析确定 的对 同 一

主轴 的组
合弯矩设 计值 , 绝对 值较大 端为 城 , 绝对 值
较小 端 为 呱 , 当 构 件按 单 曲 率 弯 曲时 ,

呱 取 正 值 , 否 则取负值 ;
呱 /
l 。 构件 的计算 长度 , 可 近似 取偏 心 受 压 构 件相
应主轴方 向上 下支撑点之间的距 离 ;
艺 偏 心 方 向的截面 回 转半径 。

624 . .
除排架结构柱外 , 其他偏 心 受压 构件考虑轴 向压力 在挠
曲杆件 中产生 的二 阶效应后控 制截面的弯矩设 计值 , 应按下列公
式计 算 :
M 一
Cm
叭城 S 6 241
( )
. .

36
cm 一 0 :+ 。 3
. .

ZV12
(6 2 4 2)
. .


1 /l 、
, 。

弘 1十
}节 ) Sc (6 2 4 3)
? ~

不不弄万下7不又7下咒下 万了

. .
,s
IOVU 、i似 2/ IV 夕/ILO
付 Ca \ IL /

_
鱼亘二鑫 (6 2 4 4)
, .

当 Cm叭 小 于 S 1 0 时 取 1 0;
. .
对剪力墙及核心 筒墙 , 可取
叭 等于 1 0
Cm 、 .

式中 公 : , 构件 端截面偏 心 距 调 节 系数 , 当小 于 07时 .

取 0 7;.

叭, 弯矩增大系数 ;
N 与 弯矩设计值 呱 相应 的轴 向压力设计 值 ;
e。
一 一

附加偏 心 距 , 按本规范第 6 2 5条确定 ;


. .

氛 截 面 曲率修 正 系数 , 当计算值大 于 1 。 时取 1 0;
. .

h 截面高度 ; 对 环 形截 面 , 取外直径 ; 对 圆形截 面 ,

取直径 ;
ho 截面有 效高度 ; 对环形 截 面 , 取 h。 一
介 + rs; 对
圆形 截面 , 取 h。 一
r +r 、 ; 此处 , r、 rZ和 r, 按本规

范第 E 0 3条和第 E 0 4条确定 ;
. . . .

A 一

构件截面面积 。

625
. .
偏 心 受 压 构件 的正 截 面承载力计算 时 , 应计 人 轴 向压 力
在偏 心 方 向存在 的附加偏 心 距 e。 , 其值应取 20mm和偏 心 方 向截

面最大 尺 寸 的 1/3。 两 者 中的较大值 。

626
. .
受弯构件 、 偏 心 受力构件 正 截 面承载力计算 时 , 受压 区
混凝 土 的应力 图形可简化为等效 的矩形应力 图 。

矩形 应力 图的受 压 区 高度 x 可 取截 面应 变保 持平 面 的假定
所确定 的中和轴高度 乘 以 系数 月1 当混凝 土 强度等级 不 超过 。 C50

时 八取为 0
, . 80
, 当混凝 土 强度等级为 C80时 八 取为 0 , . 74
, 其
间按线性 内插法确定 。

矩形应力 图的应力值可 由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度设计值 f


c乘

以 系数 a
, 确定 。 当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超 过 C50时 , a
, 取为
1 0,

当混凝 土 强度等级 为 C80时 , a
, 取为 0 94,

其 间按 线 性
内插法确定 。

627
. .
纵 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 区 混凝 土 破坏 同时发生 时 的相
对界 限受压 区 高度 氛应按下列公式计 算 :
1 钢 筋混凝 土 构 件
有屈服点普 通 钢筋

(6 2 7 1)
. .

1丰‘

一 立
Es
乓 u

无 屈服点普通钢筋

氛 -
(6 2 7 2)
. .

0 002
. , fv
1+ 十 节丫甲
Ecu 乙 s
£cu

2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gb一 火O 乙
一 一 - - - - 一 - 一 一

下尸下二二丁 下 吧 。 。 I Oj

1+ 生生卫兰+ 二 挤毕巴
乞cu 乙 s
乞cu

式中 氛 : 相对界 限受压 区 高度 , 取 xb /h。 ;

xb 界 限受压 区 高度 ;
h。 截面有效 高度 : 纵 向受 拉钢筋 合力点 至 截面受压边
缘 的距 离 ;
E、 钢筋弹性模量 , 按本规范表 4 2 5采用 ;
. .

蜘 受拉 区 纵 向预 应力筋 合力点 处 混 凝 土 法 向应力等 于


零 时的预 应 力 筋 应 力 , 按 本 规 范 公 式 (101 6 3
) . .

或公式 (101 6 6
) 计算 ; . .

乓。 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 土 极 限 压 应变 , 按本规 范公式


(6 2 1 5.
. . ) 计算 ;

几 系数 , 按本规范第 6 2 6条 的规定计算
. .

注 : 当截 面 受拉 区 内配 置 有 不 同种类或 不 同预 应力值 的钢筋时 , 受弯


构件的相对 界限受压 区 高度应分别计算 , 并取 其较小值 。

38
628
. .
纵 向钢筋应力应按下列规定 确定 :

纵 向钢筋应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

普通钢筋
。 /八ho
, 1 、
(6 2 8 l)
_ _


051 乃 七
cut 11
一 一

. .

、 沉了 /

预应力筋

、、 一 : 5
・cu
竿
( 一

1 +、
) £ (6 2 8 2,
・ ・

2 纵 向钢筋应力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 算 :

普 通 钢筋

as

汽 (
悬 风)

(6 2 8 3)
. .

预应力筋

ani 一

策 剖 念 几+

、 (6 2 8 4)
. .

按公 式 ( 公式 ( 计 算 的纵 向钢 筋

3 6 . 2 81
).


6 . 2 84
. ) 一

应力应符合本规范第 6 2 1条第 5款 的相关规定


. .

式 中 : h0
, 第 i层纵 向钢筋截面重 心 至 截 面受压边缘 的距离 ;
x 等效矩形应力 图形 的混凝 土 受压 区 高度 ;
氏‘ 、 丐, 第 i层纵 向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 的应力 , 正 值代表
拉应力 , 负值代表压应力 ;
物 、 第 i层纵 向预应力筋截面重 心 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等

于 零 时 的 预 应力筋 应 力 , 按本 规 范公式 (10 1 . . 6


3) 或公式 (101 6 6) 计算 . .

629
. .
矩形 、 I形 、 T 形截 面构件 的正 截 面 承载力 可按本 节规
定计算 ; 任意截面 、 圆形及环形截面构件 的正 截 面 承载力 可 按本
规范附录 E 的规定计算 。

(且) 正 截 面 受弯 承 载力计算

6 2 10
. . 矩形 截 面或翼 缘 位 于 受拉 边 的倒 T 形 截 面受 弯构 件 ,

其 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图 6 2 10
) . .

A飞


只 A飞


叮 ‘



」 一 -

尸 协一 p〕月; 、



几了

、 A

_

卜 一 一 ,
几 A。
lwe


关月
卜 一 一 。



卜 一


图 6 2 10 矩 形截面 受弯构件正 截面 受弯承载力计算
. .

、 镇 。, 、 {
fc h 。

普) vA飞(
斗一 f
' ll 。

。 加
、 乙 /

f认)A 乍(h a乍)




场 一


(6 2 101
. ) .

混 凝 土 受 压 区 高度应按 下 列公式确定 :

fcbx几A ,
al ~ 一

A 飞十 几yAI
f愁 + (a补 ,

vy

f A乍

(6 2 102)
. .

混凝 土 受压 区 高度 尚应 符合下列条件 :
x 蕊 氛h。 .
(6 2 103)
. .


二 ) 2a 6 2 104
(. ) .

式中 : M 弯矩设计值 ;
al 系数 , 按本规范第 6 2 6条 的规定计 算 ;
. .

f 。 混凝 土 轴 心 抗压 强度设 计 值 , 按本 规范 表 4 1 41
. .

采用 ;
A 、 、 A飞 受拉 区 、 受压 区纵 向普通钢筋 的截面面积 ;
A。 、 A飞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截面 面 积 ;

知 受 压 区 纵 向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等于
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
b 矩形截面的宽度 或倒 T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 ;
h。 截面有效高度 ;
试 a

' 、 受 压 区 纵 向普 通 钢筋合力点 、 预应力筋合 力点 至 截
面受 压 边缘 的距离 ;
40

a 受 压 区 全部 纵 向钢 筋 合 力 点 至 截 面受 压 边 缘 的距
离 , 当受 压 区 未 配 置 纵 向预应力筋或受 压 区 纵 向预
应 力 筋 应 力 (, 知 f, P)
v为 拉 应 力 时 一

, 公式
6 2
( ) 中的 a
. 104
・ ’用 a 飞代替 一

62n
. . 翼缘位于受压区 的 T 形 、 I形 截 面 受 弯 构 件 (图
. .),
6 2 11 其 正 截 面受弯承载力计 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月 可东 了 同声

‘ 长 阵 } 玉 竺i 一 」



卸 ,

a)x 蕊 h
; b)x > h;

图 6 2 nl 形截 面 受弯构件受压 区 高度位置
. .

当满足下列条 件时 , 应按宽度为 从 的矩形 截面计算 :


九A + 几yA
。毛,
a, 从从 + f
fc vA飞 (试刃
' 一 一

vy

f A乍

(6 2 111)
. .

2 当不 满 足 公 式 (
6 . 2 111
. ) 一

的条 件 时 , 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

/ , x 、 . , , , , , 、 , , / , .、


工 (九。
V1乓 al1cox 万 十 all
l 。 又仇 川 九 以 九。 育 }
一 一 一

、 自 , 、 乙 ,

vA飞(
+f
' h。 一

a 飞
) 一

(。知 一

f协)A 乍(
h。 一

a 乍

(6 2 112)
. .

混凝 土 受 压 区 高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

bx+ (
alfc b h今
b几 ) 〕 几A 一


vA几+ 几 A。 + (心

f 一

fy

' A乍

(6 2 113)
. .

式中 从 : T形 、 I形截面受压 区 的翼缘 高度 ;

必 T形 、 I形截面受 压 区 的翼缘计算 宽度 , 按本 规范
第 6 2 12条 的规定确定
. . 。

41
按 上 述公式计算 T形 、 I形截 面 受弯构件 时 , 混凝 土 受压 区
高度 仍 应 符 合 本 规 范 公 式 (
6 . 2 103
. ) 一

和公式 6 2 104
( ) . .


要求 。

6 2 12T
. . 形 、 形截面受 弯构件位 于受 压 区 的翼缘 计
I形及倒 IJ

算宽度 从 可按本规 范表 5 2 4所列 情况 中的最小 值取用 . .


6 2 13 受 弯 构 件 正 截 面 受 弯 承 载 力 计 算 应 符 合 本 规 范 公 式
. .

6 2 103
( ) 的要 求 当由构造要 求或按 正 常使用极 限状 态 验 算
. .

要求 配 置 的纵 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大 于 受 弯承载力要求 的配筋面


积时 , 按本规 范公式 6 2 102
( . ) .

或公 式 (
6 . 2 113) 计算 的混

凝 土 受 压 区 高度 x , 可仅计 人 受 弯承载力条件所需 的纵 向受拉钢


筋截 面面积 。

6 2 14
. . 当计 算 中计 人 纵 向普通 受 压钢 筋时 , 应满足本规范公式
( ) 的条件 ; 当不满 足此条件 时 , 正 截 面受 弯承载力应
6 2 1介 4. .

符 合下列规定 :

M 镇 几yAh
( 。 飞)+ 几A (h as a 飞)

a。

a ,
一 一

a知 f
+( ny
' ) 乍

A ( 乍 或)
a 6 2 14
( ) 一

. .

式中 : a、 、 a
。 受拉 区 纵 向普通钢筋 预应力筋 至 受拉边缘 的 、

距离 。

)正 截 面 受压 承载 力计 算
(111

6 2 15
. .
钢筋混凝 土 轴 心 受 压 构件 , 当配 置 的箍筋符合本规范第
9 3节 的 规 定 时 ,

其 正 截 面 受 压 承 载 力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图
.):
6 2 15 .

N ( 0 9抓fcA

十 vA几)

f 6 2 15
( .) .

式中 : N 轴 向压 力设计值 ;
沪 钢脚 昆凝 土 构件 的稳定 系数 , 按表 6 2 15采用 ;
. .

fc 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度设 计 值 , 按 本 规 范表 4 1 41
. .

采用 ;
A 构件 截面 面积 ;
A几 全部纵 向普通钢筋 的截面面积 。
当纵 向普通钢筋 的配筋率 大 于 3%时 , 公式 (
6 . . ) 中的
2 15
A 应改用 (
A 一

A二)代替 。

表 6 2 15 钢筋 混凝 土 轴 心 受压 构件的稳定 系 数
. .

。/
l ,
l (8 10 12 l4 l6 18 20 22 24 26 28

。/
l d 镇7 85 . 105 . 12 l4 155 . 17 l9 2l 225 . 24

。/
l i 蕊28 35 42 48 55 62 69 76 83 90 97

华 1 00 0 98 0 95 0 92 0 87 0 81 0 75 0 70 0 65 0 60 0 56
. . . . . . . . . . .

/b
10 3O 32 34 36 38 4O 42 44 46 48 50

。/
l d 26 28 295 . 31 33 345 365
. . 38 40 415 . 43


、)/i 104 111 118 125 132 139 146 153 160 167 174

甲 0 52 0 48 0 44 0 40 0 36 0 32 0 29 0 26 0 23 0 21 0 19
. . . . . . . . . 。 .

注: 12 为构件 的计算长度
。 , 对钢筋混凝 土 柱 可 按本规范第 6 2 20条 的规定
. .

取用 ;
Zb 为矩 形 截 面 的短 边 尺 寸 , d 为 圆 形截面 的直径 , f为截面 的最小 回 转半径 。

图 6 2 15 配 置 箍筋的钢筋混凝 土 轴心 受压 构件
, .

6 2 16
. . 钢筋混凝 土 轴 心 受压构件 , 当配 置 的螺旋式或焊接 环式
间接钢筋 符合本规范第 9 3 2条 的规定时 . . , 其正 截面受压承载力
应符 合下列规定 (图 6 2 16
) . .

N 镇 0 9(
fcAoor

+ 仁+ vA

f 6 2 16l
) (
ZafyvAsso ) . .


耗 dcorAssl (6 2 162) 一



. .

43

勺臼口


口口
口口
.抽.
.臼.


尸 尸
口口
'.口
.,
.匆




口 口
口口
...
...
勺如

.口口

图 6 2 16 配 置 螺旋式间接钢筋的钢筋混 凝 土 轴 心 受压 构件
. .

式中 方
: .
- 一

间接 钢筋 的抗 拉 强 度设 计 值 , 按 本 规 范第 423 . .

条的规定采用 ;
A 川 r
- 一

构件的核 心 截 面面积 , 取 间接 钢筋 内表 面范 围 内
的混凝 土 截面面积 ;
AS 以) 螺旋式或焊接环式 间接钢筋 的换算截面面积 ;
dc 。, 构件 的核 心 截 面直 径 , 取 间接 钢筋 内表 面之 间 的
距离 ;
A 、、 1 螺旋式或焊接环式 单根 间接钢筋 的截面面积 ;

、 间接钢筋沿构件 轴线方 向的间距 ;


" 间接钢筋对混凝 土 约 束 的折 减 系 数 : 当混凝 土 强
度等级 不 超 过 C50时 , 取 1 0,

当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为 C80时 , 取 0 85

, 其 间按线性 内插法确定 。

注: 1 按公式 6 2 161
( .) .

算得 的 构件受 压 承 载 力 设计值 不 应 大 于 按
本规 范 公 式 (6 2 15
.) .
算得 的构件受压 承 载力设 计值 的
1 5倍 ;

2 当遇 到下列任意 一
种情 况 时 不 应计人 间接钢筋的影 响
, , 而应
按本规范第 6 2 1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 . .


1 当 Z。 /d > 12时 ;

2 当按公式 6 2 161
( .) .

算得 的受 压 承 载力小 于 按本规范公
式 6 2 15
(. ) .
算得 的 受压 承载力时 ;

44

3 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 面 面 积 A 、 。 小 于 纵 向普 通 钢筋 的全部
截 面 面 积的 25%时 。

6 2 17
. .
矩形截面偏 心 受 压 构件 正 截面受压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
定 (图 6 2 17
) . .

可 诉:


1众

名{
卜止 一
图 6 2 17 矩形截面偏心 受压 构件正 截面 受压 承载力计算
. .

1 一

截面重心 轴

N 毛 a飞f
cbx
' + ' tA仁


' 一

sA
。 、

(试刃

f:)A :
, 。

丐 Ap
(6 2 17l)
. .

Ne镇 。1x (

fclh ,

普)+ f
tA 飞
' (h _



。 协
、 乙 /

(殊 一



f ,
y )A :(h。 。

a :)
〕 (6 2 172)
. .



ei寸 下犷
一 一

a (6 2 173)
. .

e* = e。 +e 。 (6 2 174)
. .

式中 : 。
- -

轴 向压 力作用点 至 纵 向受拉普 通 钢筋 和受拉 预应力


筋 的合力点 的距离 ;
氏 、 丐 受拉边或受 压 较 小边 的纵 向普通钢 筋 、 预应力筋 的
应力 ;
e,
一 一

初始偏 心 距 ;

一 一

纵 向受拉普通 钢筋 和受拉预 应力筋 的合力 点 至 截 面


近边缘 的距离 ;
e。 轴向压力对 截面重 心 的偏心 距 取 为 M 厂N 当需要 , ,

考虑 二 阶 效 应 时 M 为 按 本 规 范 第 5 3 4 条 第 , . .

6 2 4条规定确定 的弯矩设计 值 ;
. .

e。 附加偏 心 距 , 按本规范第 6 2 5条确定


. .

按 上 述规定计算时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 :

1 钢筋 的应力 a 丐 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 、 :


1 当 宁不大于 右b 时为大偏 心 受压构件 取, 为'
, f
v , 、 吼 , 为
几 此处 右为相对受 压 区 高度 , , , 取为 x /h ; 。

) 当 宁大 于 宁b 时为小偏 心 受压 构件
2 , 氏 、 丐 按 本 规 范第
6 2 8条 的规定进行计算
. . 。

当计算 中计 入 纵 向受 压 普通钢筋 时 受 压 区 高度应满 足


2 ,

本规范公式 ( ) 的条件 ; 当不满 足此条件时 其 正 截面


6 2 104 . .

受 压 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 6 2 14条 的规定进行计算 ,


. .
此时 , 应
将本规范公式 (
6 . ) 中的 M 以 N 。 几代替 ,
2 14

此处 欲 为 轴 向 ,

压 力 作用点 至 受压 区 纵 向普通钢筋 合力点 的距离 ; 初 始偏 心 距应


按公式 (
6 . 2 174
. ) 一

确定 。

3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 的小偏 心 受 压 构件 , 当 N 大于 f 从 。

时 , 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

一 , , , l, , h、 . 、 , , , , 、 , , 、 、 .
里犯 气 Jt
.仇 ” 十 八
ly L" 0 “・ ’ 又, ’八 p又九 。
IyP “p '
又O 万少
一 一 一 一 一

(6 2 175)
. .



戈了


Le
(、

氏 (6 2 176)
. .

式中 : e 轴 向压 力作用点 至 受 压 区 纵 向普 通 钢筋和预应力筋
的合力点 的距 离 ;
h,
0 纵 向受 压 钢筋合力点 至 截面 远 边 的距 离 。

4 矩形截面对称 配 筋 (A 飞 A ) 的钢筋 混凝 土 小偏 心 受 一

压 构件 , 也 可按下列 近 似公式计算纵 向普 通 钢筋截面面积 :


介汾 一
言(1 一

0 5豹 alfc
. 从
(6 2 177)
. .

此处 , 相对受 压 区 高度 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N 一
氛alfc
从。
+ 氛 (6 2 178
) . .

奈黯 嘿 + "’ 大从 O

6 2 181
. .
形截 面 偏 心 受压构件 的受压翼缘计算宽度 从 应按本规
范第 6 2 12条确定 ,
. .
其 正 截面受 压 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受压 区 高度 x 不大 于 h飞时 , 应按宽度为受 压 翼缘计算


宽度 b
'f 的矩形 截面计 算 。

2 当受 压 区 高度 x 大于 h今时 (图 6 2 18
) , . .
应 符合下 列
规定 :
刀,
月 、
~ 一 』‘ .- ..

一 、 ,

。 勺

一 乓月. 、


酬 、

图 6 2 18 I形截面 偏心 受 压 构件正 截面受 压承载力计算



. .


截面重 心 轴

N 镇 [bx+ (从
alfc 一

h飞
b) A几
」+ f忿

氏 A、 (a
l、
' n

f )A ; 丐 Ap (6 2 181)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1ve
勿 、

回 h0 一

着)

+ 、 一



b ; 怀 一


vA飞(h。
+f
' 一

a 飞
) 一

(a
l、
' 一

rv

f )A 乍(h。 一

武)

(6 2 182)
. .

公式 中的钢筋应力 。 、 、 以及 是 否 考虑纵 向受 压 普 通 钢筋 的
al ,

作用 , 均应按本规范第 6 2 17条 的有关规定确定


. . 。

3 当 x 大于 (h 一

) 时 , 其 正 截 面 受 压 承载力计算应计
hf

47
人 受 压 较小边翼缘受压部分 的作用 , 此 时 , 受压较小边翼缘计 算
应按本规范第
宽度 bf 6 2 12条确定
. .

4 对采用 非 对 称 配 筋 的小 偏 心 受 压 构 件 , 当 N 大 于 fcA .

时 , 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 算 :

礼 (乞 韵十 ( 鲁

、 、 品 h 一

hf “几
(bf “) 一 一

誓 )
( 〕

+ 。。; 。)



} 一

A (h,
+ f,
. 0 、

a、 ) 一

(蜘 一



f ,

A ; (h{
) , ,

a。 )
(6 2 183)
. .

' ‘ ‘
e =


(e() 一

e。 ) (6 2 184)
. .

式中 犷 :
- - 一

截面重 心 至 离轴 向压 力较近 一

侧受压边 的距离 , 当
截面对称时 , 取 h/
2 。

注 : 对 仅在离轴向压 力较近 一

侧有翼缘的 T 形截 面 , 可 取 b「 为 b ; 对
仅在离轴向压 力较远 一
侧有翼缘的倒 T 形截面 ,
可取 从 为 b 。

6 2 19
. .
沿截面腹部均匀 配 置 纵 向普通钢筋 的矩形 、 T 形或 I形

截面钢筋混凝 土 偏 心 受 压构件 (图 6 2 19
), . .
其正 截 面受压 承载
力宜 符合下列规定 :

N [勃 h + (从
毛 alfc (

h今
b) ,A 几 氏 A + N
」+ f

' 一

、 、

(6 2 191)
. .

l h, 、门
〔 b”若+ 'b飞 “)
“今112

Ne、 al
、 ,(, 一

O 5,

) 门


一 一

份 }}
\ 艺 /」

+f
vA几(h。
' 一

。 几)+ 从 w (6 2 192)
. .

N一

,+

流 卜 Asw (6 2 193)
. .

从 W

锹 )〕
「 ( 5

0、 孤 一

“ - (6 2 194). .

式中 : A , 沿截 面 腹 部 均 匀 配 置 的全 部 纵 向普 通 钢 筋 截 面
面积 ;
几 r
一 一

并乍截 面腹部均匀配 置 的纵 向普 通 钢筋强度设计值 ,

按本规范表 4 2 3 l采用 ;
. .

N *w
一 一

片宝
宁 钱面腹 部均匀配置 的纵 向普通 钢筋所 承担 的轴
向压 力 , 当 宁大 于 月1 时 , 取为 月l 进行计算 ;
从 w
一 一

沿 截 面 腹 部 均 匀 配 置 的纵 向普 通 钢 筋 的 内力 对
八 、 重 心 的力 矩 , 当 子大 于 月1 时 , 取为 几 进行
il算 ;
一 一 ・


一 一

均匀配 置纵 向普通钢筋 区 段 的高度 h 与截 面 有效 、

高度 l) 的比值
,、 /h:, ),
(hsw 仁
宜取 hsw
) 为 (h (

a 。

卜 一 二 - 一 -

受拉边或受 压 较小边 普通
钢筋 A 中 的应 力 a 以 及在 计

丽习
、 、

算 中是否考虑受 压 普通 钢筋 和
受 压 较小边 翼 缘 受 压 部分 的作




1 ・

和第
确定
, 应按本规 范第


6 2 18条
. .

注 : 本条适用 于 截面腹部均匀
的有 关规 定
6 2 17条
. .

图6
. 19 沿截而 腹 部均匀配 筋 配 置 纵 向普 通 钢筋 的数量
的 I形 截 面 4根 的情 况 。
每侧不 少 于
6 2 20
. 。
轴 心 受 压 和 偏 心 受 压 柱 的计 算 长 度 Z
。 可按下列规定
确定 :

1 刚性 屋 盖 单层房 屋 排架柱 、 露 天 吊车柱 和栈桥柱 , 其计


算长度 。 可按表 6 2 201取用
l 一

, . 。

表 6 2 20l 刚 性屋 盖单层 房屋 排架柱


. .

、 露天 吊车
柱 和 栈桥柱的计算长 度
lo

柱的类另l】 垂 直排架方向
排架方向
有柱间 支撑 无 柱间支撑

单跨 1 SH. 1 OH
. 1 ZH.

无 吊车房屋 柱
两 跨及多跨 1 25H
. 1 OH
. 1 ZH.
续表 6 2 201 . .

lo

柱的类别 垂直排架方向
排架方 向
有柱间支撑 无柱间支撑
上 柱 2 0 Hu
. 1 25Hu
. 1 5Hu

有吊车房屋柱
下柱 1 OHI
. 0 8 HI
. 1 0 HI

露 天 吊车柱 和 栈桥柱 2 0 HI
. 1 0 HI

注 : 1 表中 H 为从基 础顶面 算起 的柱 子 全高 ; H ‘为从 基 础顶 面 至 装 配 式 吊车梁

底面 或现 浇式吊车梁顶 面 的柱子下部高度 ; H 为从装配 式吊车梁底面或从 。

现浇式 吊车梁顶 面 算起的柱子上 部高度 ;


2 表中有吊车房屋 排架柱的计算长度 , 当计算 中不 考虑 吊车荷载时 可按 无 ,

吊车房屋 柱的计算长度采用 , 但 上 柱的计算长度仍 可 按有 吊车房屋 采用 ;


3 表 中有吊车房屋 排架柱的上 柱在排架方 向的计算长度 , 仅适用 于 Hu/H ,
不 小 于 0 3的情况 ; 当 H 。 /H , 小于 0 3时 , 计算长度 宜 采用 2 SH 。
. . . 。

2 一

般多层房 屋 中梁柱 为 刚接 的框架 结构 , 各 层柱 的计算


长度 。 可按表 6 2 202取用
Z 一

. .

表 6 2 202 框架结 构各层 柱的计算长度


. .

楼盖类 型 柱的类别 l

底层柱 1 OH

现浇楼盖
其余各层柱 1 25H

底层柱 1 25H

装 配 式楼盖
其余各层 柱 1 SH.

注 : 表中 H 为 底 层 柱 从 基 础 顶 面 到 一
层 楼 盖 顶 面 的 高度 ; 对 其余各层 柱 为上 下 两
层 楼盖 顶面 之间的高度 。

6 2 21
. .
对截 面 具有 两 个 互 相垂直 的对称 轴的钢筋混凝 土 双 向偏
心 受 压 构件 (图 6 2 21
), 其 正 截面受压承载力 可选用下列 两 种 . .

方法之 一

进行计算 :

1 按本规范附录 E 的方 法 计 算 , 此时 , 附录 E 公式
(E 0 1 7
.) 和 公 式 (E

叽 应 分 别 用 Nei
. 0 18
. )一

中的 从 、 、 、

Ne,, 代替 , 其中 , 初始偏 心 距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5O

胜剑
图 6 2 21 双 向偏心 受压 构件截 面
. .


轴向压 力作用点 ; 2 一

受压 区

e,


e。、 + ea 、 (6 2 211)
. .

e,


十 eay
eoy (6 2 212)
. .

式 中 : eoxe0 、 , 轴 向压力对通过截 面重 心 的 y 轴 、 x 轴 的偏 心
距 , 即 从 /N 呱 /N
x 、 y ;

从 x 、 呱 , 轴 向压 力在 x 轴 、 y 轴方 向的弯矩设计 值 为按

本规范第 5 3 4条
. . 、 6 2 4 条 规 定 确 定 的 弯矩
. .

设计 值 ;
ea
、 eay、

x 轴 、 y 轴方 向上 的 附加偏 心 距 , 按本规 范 第
6 2 5条 的规定确定 ;
. .

2 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

N 镇 一

(6 2 213)
. .

11

一 - 一 一

又下 不下
X 里丫 uy 丈Vuo

式 中 Nuo
: 构件 的截面轴 心 受压承载力设计 值 ;
Nu 、 轴 向压 力 作用 于 x 轴并考虑相应 的计算偏 心 距 。*

后 , 按全部纵 向普通钢筋计 算 的构件偏 心 受压承


载力设计 值 ;
Nu
, 轴 向压 力 作用 于 y 轴并考虑相应 的计算偏 心 距 。,

51
后 , 按全 部纵 向普通钢 筋计 算 的构 件 偏心 受 压 承
载力设计 值 。

构 件 的截 面 轴 心 受 压 承载 力 设 计值 N 以, , 可按本 规范公式
.) 计算
6 2 15
( . , 但应取等号 , 将 〕代替
N 以 NLI 。 .
且 不考 虑稳定
系数 甲 及 系数 0 9。 .

构件 的偏心受 压 承载力设计值 Nu 、 , 可按 下 列情况 计算 :

1) 当纵 向普通钢筋沿截面两对边配 置 时 , N

。、 可按本规范
第 6 2 17条或第 6 2 18条 的规 定进 行计 算 ,
. . . .
但 应取
等号 将 , N 以N 、,
、 代替 。

) 当纵 向普通钢筋沿 截面腹部均匀配置 时 , Nu 可按本规


2 、

范第 6 2 19条 的规 定 进 行 计 算
. . , 但 应 取 等号 , 将 N
以 Nu 代替 、 。

构件 的偏 心 受 压 承载力设计 值 Nu可采用与 从 相 同的方法 , l


计算 。

(W ) 正 截 面 受拉承载力计 算

6 2 22
. .
轴 心 受拉构件 的正 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N 毛 >
fA
. . 、 + , AI

j '

) , 6 2 22
( .) .

式中 : N -

轴 向拉力设计值 ;
A 、 、 A。 一 一

纵 向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 的全部截 面面积 。

6 2 23
. . 矩形 截面偏心 受拉 构件 的正 截面受拉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
规定 :

1 小偏 心 受拉构件
当轴 向拉力 作用在钢筋 A 与 AI
的合力点 和 A 几与 A :的合 、 ) ,

力点之间时 (图 6 2 23a
) . , :

Ne成 九A 飞(h。 一

。 飞)十 几yA
乍(h。 一

a)

'〕

(6 2 23 l)
. .


Ne .AS(从
镇f
, ,

。、 (h,
)+ 九yAI 0 〕

。,
, )
(6 2 232)
. .

52
2 大偏 心 受拉构件
当轴 向拉力不作用在钢筋 A 与 成 的合力点 和 A 仁与 A :的 、 ) ,

合力 点之间时 (图 6 2 23b
) . .

N 镇 九A + 几yA f忿 s+ (。协 厂 )A 乍
A, , 。
一 一

),

a, fcbx
(6 2 233)
. .

Ne钱 。1
. fc
加 (


鲁卜 几A ,
。 ( h0

乙 ,

(。认 一

vy

f )A 屯(h 。

武) , 6 2 234
( . ) .

此时 , 混凝 土 受压 区 的高度应满 足本规 范公 式 6 2 103


( ) . .

的要 求 。 当计算 中计 人 纵 向受 压 普通钢筋时 , 尚应满足本规范公


式 (6 2 104

. .

的 条 件 ; 当不 满 足 时 , 可 按 公 式 (6 2 232
) . .

计算 。

3 对称配筋 的矩形截 面 偏 心 受拉构件 , 不论 大 、 小偏 心 受


拉情况 , 均可按公式 6 2 232
( ) . .

计算 。

A:

大川

司翅

瓜不

一 . - . 门口口匕
再月 、

. ... . ..口口口.

大注

) 小 偏心 受拉 构件

卜一 }
) 大偏心受拉构 件


图 6 2 23 矩 形 截面 偏心 受拉构件正 截 面 受拉 承 载力计算
. .
6 2 24
. .
沿截面腹部均匀配 置 纵 向普通钢筋 的矩形 、 T 形或 I形

截面钢筋混凝 土 偏 心 受拉构件 , 其正 截面受拉 承载力应符合本规


范公式 6 2 251
( .) .

的规定 , 式 中正 截 面受 弯 承载力设计 值 风
可按 本规范公式 (
6 . 2 191) 和公式 (6 2 192

) , .

进行计 算 , 但
应取 等号 , 同时应 分别取 N 为 O和 以 风 代替 Ne, 。

6 2 25
. .
对称配 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 土 双 向偏 心 受拉 构件 , 其
正 截面受拉 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

N 毛 下
二 一 - ,

6 2 25 1
(. ) .


二 、 UO
+斋
孟 Y孟 U

式 中 : Nuo 构件 的轴 心 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
轴 向拉力 作用点 至 截面重 心 的距离 ;
按通过轴 向拉力作用点 的弯矩平 面计 算 的 正 截 面
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

构件 的 轴 心 受 拉 承 载 力 设 计 值 Nuo 按 本 规 范 公 式 ,

( ) 计 算 , 但应取 等号 , 并 以 Nuo
6 2 22 . .
代替 N 。 按通 过轴 向拉
力作用 点 的 弯矩 平 面计算 的正 截 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从 , 可按
本规范第 6 2节 (工)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公式 (
6 . 2 251


中的 。。/
从 也可按下列公 式计算 :


从 l

*/(架 丫+ (今
勺 \风 xZ \从




(6 2 252,
・ ・

式中 : e0
、 、 e0
, 轴 向拉力对截面重 心 y轴 、 x 轴 的偏 心 距 ;
从 x 、 从 ,

x 轴 、 y 轴 方 向的 正 截 面 受 弯 承 载力 设 计 值 ,

按本规范第 6 2节 (fl
. ) 的规定计算 。

63

斜截 面 承载 力计算

63 1. .
矩形 、 T 形和 I形截 面受 弯构件 的受剪 截面应符合下列

条件 :

/b毛
当 hw 4时

V 镇 0 25
风fc
从。 .
(6 3 1 1)
. .


当 hwb妻 6时

V 簇 0 2几fc
.从。 (6 3 1 2)
. .

/b<
当 4< hw 6时 , 按线性 内插法 确定 。

式 中 :V 构件斜截面上 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
风 混凝 土 强 度 影 响 系数 : 当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超 过
CSO时 , 风 取 1 0; 当混凝 土 强度等级 为 C80时 , 风 .

0 8; 其间按线性 内插法确定 ;

取 .

b 矩形截面的宽度 , T 形 截面或 I形 截面 的腹板宽度 ;


h。 截面的有效高度 ;
hw 截面的腹板 高度 矩形截 面 : , 取有效 高度 ; T 形截
面 , 取有效 高度 减 去翼缘 高度 ; I形 截 面 , 取腹板
净高 。

, 注: l 对 T 形或 I形截 面 的简支受弯构件 , 当有实践 经 验时 公式 ,

6 3 11
( ) . .

中的系数可 改用 0 3; .

2 对受拉边倾斜的构件 , 当有实践经 验时 其受剪截面的控制条 ,

件可适当放宽 。

632
. . 计 算斜 截面受剪 承载力 时 , 剪力设 计 值 的计算截面应按
下列规定采用 :
1 支座边 缘处 的截面 (图 6 3 2a . .
、 b截面 1 1
) 一

2 受拉 区 弯起 钢筋 弯起 点处 的截 面 (图 6 3 2a截 面 2 2 . .

3 3);

()弯起钢筋
a ) 箍筋

图 6 3 2 斜截 面 受剪承载力剪力设计值 的 计算截 面
. ,

1 1 支座边缘处 的斜截面 ; 2 2 3 3 受拉 区 弯起钢筋弯


一 一


起点的斜截面 ; 4 4 箍筋截面 面 积或间距 改变处的斜截面 一


3 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 (图 6 3 2b截面今 4
);
. .

4 截 面尺寸改变处 的截面 。

注: 1 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 , 尚应包括梁的高度 开 始变化处 、 集中


荷载作用处 和 其他不 利的截面 ;
2 箍筋的间距 以及 弯起钢筋前 一
排 (对支座而 言 ) 的弯起点 至 后

排的弯终点的距 离 , 应符合本规范第 9 2 8条和第 . . 9 2 9条
. .

的构造要求 。

633
. .
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的 一
般板类受 弯构件 , 其斜 截 面
受剪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

V 砚 0 7风ft
加,。,
. (6 3 3 1)
. .

只 一

了 (6 3 3 2)
. .

\ho

式 中: 风 一 一

截 面 高度 影 响 系 数 : 当 h。 小 于 800mm时 , 取
80Omm
; 时,
当 h。 大 于 Z000mm 取 Z000mm 。

634
. .
当仅配置箍筋 时 , 矩形 、 T 形和 I形 截 面受 弯构 件 的斜

截 面受剪承载力应符 合下 列规定 :
V ( Vc+ 矶 、 (6 3 4 l)
. ,

A 。 、, ,

从 ,

气 从 。+ 方
ft 一
力。 (6 3 4 2)
. .

矶 0 05N冈 (6 3 4 3) 一 . . .

式 中 Vc : , 构件斜截面上 混凝 土 和箍筋 的受剪承载力设计 值 ;




‘ 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 值 ;
C、 斜截面混 凝 土 受剪 承载力 系数 , 对于 一

般 受 弯构
件取 0 7;

对集 中荷载作用 下 (包括作用有多种荷

载 , 其 中集 中荷 载对 支 座截 面或 节点边 缘 所 产 生
的剪力 值 占总剪力的 75%以上 的情况 ) 的独 立 梁 ,




。cv



L 为毕
/ “


" 、为计 一算截 面 的剪跨

/ 甲 ~ 比,r ’ ~ 四 ” " ? 卜“ " 可取
, ? 久等


+1
于 a ll 当 久小于 1 5时
/ 。 , .
, 取 1 5,

当 入大 于 3时 ,

取 3, “ 取集 中荷载作用点 至 支座截 面 或节点边缘


的距离 ;
A 二

一 一

配 置在 同 一

截 面 内箍 筋各 肢 的全 部截 面 面积 , 即
nA 、 1, 此处 , ,
, 为在 同 一

个 截 面 内箍 筋 的肢 数 ,

,为单肢箍筋 的截面面积 ;
Asv

一 一

沿构件长度方 向的箍筋间距 ;
f,
yV 箍筋 的抗 拉 强 度设 计 值 , 按 本 规 范第 4 2 3条 的
. .

规定采用 ;
N, 计 算截面上 混凝 土 法 向预应力 等于 零时 的预加力 ,

按本 规 范第 101 13 条
. .
计 算 ; 当 Nl 大 于 。

0 3关汽, 时 ,

取 0 3关A 。 ,

此处 , A。 为 构件 的换
算 截面面积 。

注: l 对预加力 NI
(,引起的截面 弯矩 与外弯 矩 方向相同的情 况
, , 以及
预 应力混 凝 土 连续梁 和 允许 出现 裂缝 的预 应力混 凝 土 简支梁 ,

均应 取 矶 为 。; 〕

2 先张法预 应 力混凝 土 构件 , 在计算预加力 Nl


、 时 应按本规范 ,

第 7 1 9条的规定考虑预 应力筋传递长度的影响 。
. .

635
. . 当配置箍 筋 和弯起 钢 筋时 , 矩形 、 T 形和 I形 截 面受 弯

构件 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V 镇 V + V + 0 8几 A hsina
+ 0 8五yAp
。、 ,sin
ap ,


、 , .
, ,

(6 3 5) . .

式中: V 一 一 一

配置 弯起钢筋处 的剪 力设 计 值 , 按本 规 范第 636 . .

条的规定取用 ;
VI ,
一 一

由预加力所提高 的构件受剪 承 载力设计值 , 按本规


范公式 6 3 43
( .) .

计 算 但计算 预加力 , N训 时不考


虑弯起预应力筋 的作用 ;
A劝 , 、 A尽 , 分别为 同 一

平 面 内的弯起 普通 钢筋 、 弯起 预应力筋
的截面 面 积 ;
a、 、 al

一 一

分别为斜截面上 弯起普 通 钢筋 、 弯起 预应力筋 的切


线与构件纵轴线 的夹角 。

636
. .
计 算 弯起 钢 筋 时 , 截 面剪 力设 计值 可按 下列 规 定 取 用
(图 6 3 Za
): . .
1 计 算第 一

排 (对支座而 言) 弯起 钢筋时 , 取 支座边 缘处


的剪力 值 ;
2 计算 以 后 的每 一

排 弯起钢 筋时 , 取前 一

排 (对 支座而言 )
弯起 钢筋 弯起点处 的剪力值 。

637
. . 矩形 、 T 形 和 I形截 面 的 一

般受 弯构件 , 当符合 下式要


求时 , 可不进行斜截 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 其箍筋 的构造要求应
符 合本规范第 9 2 9条 的有关规定
. .

V 镇 act从 。 + 0 OSN
ft , 冈 . (6 3 7.
.) .

式 中 : ac 、 截面混凝土受剪 承载力系 数 , 按本规 范第 6 3 4条 . .

的规定采用 。

638
. .
受拉边倾 斜 的矩形 、 T 形 和 I形 截面受 弯构件 , 其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 6 3 8
) . .

之之


图 6 3 8 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的斜截面 受剪承载力计算
. .

V镇 Vc+ 珠 + 0 8九Asb
、 sina .
, (6 3 8 1)
. .

VsP 月
tan
z 刀
+ ctan
(6 3 8 2)
. .

式中 : 胭件 - 一

构件斜截 面受 压 区 末端 的弯矩设计 值 ;
Vc 、 构件斜截面 上 混凝 土 和箍 筋 的受 剪 承载力设 计 值 ,

按本规范公式 (6 3 4 2
. .
) 一

计算 , 其 中 h。取 斜 截 面
受拉 区 始端 的垂直截 面有 效 高度 ;
58
vs
。 构件截面上 受拉边倾斜 的纵 向非预应力 和预应力受
拉钢筋 的合力设计 值在垂直方 向的投影 : 对钢 筋混
凝 土 受 弯构件 其值 不应 大 于 几As 月; 对 预应
sin

力混 凝 土 受 弯 构 件 其 值 不 应 大 于 (几yA + , 。

几AS 月, 且 不应小于 队 Ap
)sin 月;
sin

纵 同 一

截面 内箍 筋 的 合力 至 斜截 面受 压 区 合力 点 的
距离 ;
zsb 同 弯起平面内的弯起 普通钢筋 的合力至 斜 截面受

压 区 合力点 的距离 ;
z 斜截面受拉 区 始端处纵 向受拉钢筋合力 的水平分力
至斜 截 面 受 压 区 合 力 点 的 距 离 可 近 似 取 为 ,

0 9ho

月 斜截面受拉 区 始端 处 倾斜 的纵 向受拉钢筋 的倾角 ;


。 斜截面 的水平投影长度 可近 似取为 h。 , 。

注 : 在梁截面 高度开始变化处 , 斜截 面 的受剪承载力应按等截 面 高度


梁 和 变截面 高度梁的有关公式分别计算 , 并应按 不 利者配 置 箍筋
和 弯起钢筋 。

639
. .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 6 3 9
) , .

M 镇 (九人 + 几 人 )
z +艺 九孤 +万
zsb 几标 命 +艺 方 A * zsv


6 3 9 1) . .

此时 , 斜截面的水平投影长度 。 可按下列条 件确定 :

V =
艺 sina
几Asb 、 + 艺 方 Asv
+ 艺 几yApbsin
ap

(6 3 9 2)
. .

式中 : V 一 一

斜截面受 压 区 末端 的剪力设计值 ;
z 纵 向受拉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 的合力点 至 受 压 区 合
力点 的距离 , 可 近 似取为 0 . gh。 ;

氛b 、
孙b 分别为同 弯起平面 内的弯起普通钢筋 弯起预应

力筋 的合力点 至 斜截面受 压 区 合力点 的距离 ;


熟, 同 一

斜截面上 箍筋 的合力点 至 斜截 面受 压 区 合力点


的距 离 。

在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 凝土 构件端部锚 固区的斜截面 受弯承


载力 时 , 公式 中的 九 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 锚 固 区 内的纵 向预应
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 固起点处应取为零 , 在锚 固终点处应取
为 几 在 两 点 之 间可按线性 内插 法 确定 此 时
,, 。 , 纵 向预应力 筋
的锚 固长度 z 应按本规范第 8 3 1条确定 ,
; . .

图 6 3 9 受弯构件斜截面 受弯承载力计算
, .

6 3 10
. .
受 弯构件 中配 置 的纵 向钢筋 和 箍 筋 , 当符 合本 规 范第
8 3 1条
. .

第 8 3 5条
. .
、 第 9 2 2条
. .

第 9 2 4条
. .
、 第 9 2 7条
. .


第 9 2 9条规定 的构造要求时 ,
. .
可不 进行构件斜截面的受 弯承
载力计算 。

63 n. .
矩形 、 T 形 和 1形截 面 的钢筋 混 凝 土 偏 心 受 压 构件 和 偏

心 受拉构件 , 其受剪截 面 应符 合本规范第 6 3 1条 的规定 . ,


6 3 12
, .
矩形 、 T 形和 I形截面的钢筋混凝 土 偏 心 受 压 构件 , 其
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 , 一 1 75 A,

几 之 hU。 +
. , , . , 以 ,
, . _ _ , 、 ,

V镇

一 书一号二" 从 。 + " , 0 07N
’一 ’ '
" ' " - ・
. - … 6 3 12

、 U )・
. U 一
. ,
入+ 1 yVs

式中 : 入 偏 心 受 压 构 件计算截面的剪跨 比 , 取为 M 刃(
Vh。) ;

6O
N 一 一 一 一

与剪力设 计 值 V 相 应 的 轴 向压 力 设 计 值 , 当大 于
.A 时 ,
0 3fc.
取 , 此 处 , A
0 3fcA

为 构 件 的截 面
面积 。

计算截面的剪跨 比 人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

1 对框架结 构 中的框 架 柱 当其 反 弯点 在层 高范 围 内时 , ,

可取为 Hn
/(
2h 当 入大 于 3时 取 3
。 ) 。 当 几小 于 1时 , 取 1; , 。

此处 , M 为计算截面上 与剪 力设计 值 V 相应 的 弯矩设计 值 Hn ,

为柱净高 。

其他偏 心 受 压 构 件 当承受均 布荷 载 时 取 1 5; 当承
2 , , .

受 符合本规范第 6 3 4条所述 的集 中荷载时 取为 a/ h。 且 当 几 . . , ,

小于 1 5时取
. 1 5, .
当 久大 于 3时取 3 。

6 3 13
. .
矩形 、 T 形 和 1形截面的钢筋 混凝 土 偏 心 受 压构件 , 当
符合下 列要 求时 , 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其箍筋构 造
要求应符 合本规范第 9 3 2条 的规定
. . 。

二 , / 1 75 , ,, . 八 八 。 、 了
(6 3 13

v 气 : 不 万万 1tmo十 U u (工、

. ) . .

I 1
A -

式中 : 剪跨 比 久 和轴 向 压 力设 计 值 N 应按本规范第 6 3 12条
. .

确定 。

6 3 14
. .
矩形 、 T 形 和 I形截面的钢筋 混凝 土 偏 心 受拉构件 , 其
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75 , A
(6 3 14

, , / , ,, . , ,v ,

镇 书兴 h) 0 ZN

V ’

入 l

f从
. t +f


' " '’ 一

” ' " "、


',

. . .

+ s

式中 : N 与剪力设计 值 V 相应 的轴 向拉力设计 值 ;
久 计 算截面的剪跨 比 按本规范第 6 3 12条确定 , . . 。

当公式 (6
.3 ) 右边 的计 算值 小 于
. 14 、 夸 “。 时 , 应取等

A 一 A * 一 、 , 一 八 。 。 , ,,
0 “6ft
从 。。
、 、尹 ,

值不应小 于
守“
_ _ 。、, , ,

且 九
于几 。 , ・
弩” 。 ・

6 3 15

圆形截面钢筋 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和偏 心 受压 受拉构件
. 、 ,

其截面限制 条件和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 6 3 1条 第



. .

6 3 14条计算 但 上 述 条文公式 中的截 面宽度 b和截 面有效 高


. . ,
度 h。 应 分别 以 1 76r和 1 6: 代替 此处 r 为圆形 截面的半径
. .
, , 。

计 算所得 的箍筋截面面积应 作为 圆形箍筋 的截面面积 。

6 3 16 矩形 截面双 向受 剪的钢筋混凝 土 框架柱 其受 剪截面应


. . ,

符合下列要 求 :

V 、 镇 0 25.从 。coSO
风fc (6 3 161)
. .

砚 毛 0 25 。sino
风fchb (6 3 162) 一

. . .

式 中 : Vx -

x 轴 方 向 的剪 力 设 计值 对 应 的截 面有 效 高度 为 ,

h。 , 截面宽度为 b;
从 y 轴方 向的剪 力 设 计值 , 对 应 的 截 面有 效 高度 为
, 截面宽度为 h;
b0
0 斜 向剪力设 计值 V 的作用方 向与 x 轴 的夹角 , 夕 一

Vy/
Vx) (
arctan 。


矩形 截面 双 向受剪 的钢筋混凝 土 框架柱
6 3 17

, 其斜截 面 受剪
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

V Vux
、 镇 . 一 (6 3 171)
. .

'万牙


/1 时eel 万下
从 、 tan夕\
一 一 一


甲 \ V uy /

从 ( Vuy (6 3 172)
. .

:+ 沪毕
( 泊/
uxTan
\V 口

轴 y 轴方 向的斜截 面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u Vu应 按下


x 、
、 、 ,

列公式 计算 :

vU

岩各、 从 。+ 、
夸 、。 + 0
. O7N (6 3 173)
. .

Vuy
抬五 一
hb
。+ 、
夸b0+ . O7N
0 (6 3 174)
. .

式中 : 久 入,、 、 分别为框架柱 x 轴 y 轴方 向的计 算剪跨 比 、 , 按


本规范第 6 3 12条 的规定确定 ; . .

人 v、 、 As
、 分别为 配 置 在 同 一

截 面 内平行 于 x 轴 、 y 轴 的箍
筋各肢截 面面积 的总和 ;
N 与斜 向剪 力 设 计 值 V 相 应 的轴 向压 力 设 计 值 ,
当 N 大于 。 3fcA

时, 取 。.
3 fcA此 处 , , A 为
构件 的截面面积 。

在计 算截 面箍 筋 时 , 可在公 式 (
6 . 3 171) .

、 公式 6 3 17
( . .

) 中近 似取 Vux
2 /
Vu, 等于
1计算 。

6 3 18
. . 矩形截面 双 向受剪 的钢筋混凝 土 框架柱 , 当符合下列要
求时 , 可 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 算 , 其构造箍筋要求应符合
本规范第 9 3 2条 的规定
. .

粉关 + )0

Vx
蕊 '


从。 。 。7N
・ cos (6 3 181)
. .

粉 ft + )' 0

砚 镇



"“。 。 。7N

sn (6 3 182)
. .


6 3 19
. . 矩形截面 双 向受剪 的钢筋混凝 土 框架柱 , 当斜 向剪力设

计 值 V 的作用方 向与 x 轴 的夹角 0在 0o 10或 800 900


时, 一 一

仅按单 向受 剪构件进行截面承载力计 算 。

. .钢筋混凝 土 剪力墙 的受剪 截面应 符合下列条 件 :


6 3 20
V 镇 0 25 从。
风fc . 6 3 20
( .) .

6 3 21
. .
钢筋混凝 土 剪力墙在偏 心 受压时的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 , / 1 , 八 , , ,, . 。 , 。 、 , Aw 、 , , A日

、,
V 气 下 火U 勺 ft
份 10月 U lj义V 夕 弓 f。 no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之 不 只 .
_


蕊 _
一 ‘

八 一

U , O 广1 sv

(6 3 21
. ) .

式中 : N 与剪力设计 值 V 相应 的轴 向压力设计值 , 当N 大
于 0 Zfc
从 时 取 0 . , . 2大从 ;

A 剪力墙 的截面面积 ;
Aw -

T形 、 I形截 面剪力墙腹板 的截 面 面积 , 对矩形截


面 剪力墙 , 取为 A ;
A众 配置 在 同 一

截 面 内 的水 平 分 布 钢 筋 的 全 部 截 面
面积 ;
s、 水平 分布钢筋 的竖 向间距 ;
久 计 算截面的剪 跨 比 取为 M 八讯 。); 当 几小 于 , 15

时 取 1 5 当 入 大 于 2 2 时 取 2 2; 此 处
, . , . , .
, M

63
为与 剪力设 计值 V 相 应 的 弯矩设 计值 ; 当计算截
面与墙 底 之 间 的距 离 小 于 h。/
2 时 , 入可按距墙底

h。 /
2 处 的弯矩 值与剪力值 计算 。

当剪力设 计 值 V 不 大 于公 式 ( ) 中右 边 第
6 3 21 . ,

项时 ,

水平分布钢筋 可 按本 规范第 9 4 2条
. . 、 9 4 4条 . .
、 9 4 6 条 的构
. .

造要求配置 。

6 3 22
. .
钢筋混凝 土 剪力墙在偏 心 受拉 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
符 合下列规定 :

二 , / 1 , 八 , 。 ,, 八 , 。 、 了 Aw 、 , , A

、 h,
V 乓乏 下 . 一

下了下 戈U 口It
敬 。 ・


U 1创 丫 下 厂 夕 十 Iyv n。

U 。 O 广1 万v

(6 3 22
) . .

、 ,, . 一 一 A 、 . _ 上 。 、 , 一 ~ . _ , 。 卜 , _ ,
. ? ? _ A , 。 卜 ,

白 上 武 妇 迈 阴 计 异 但 小 士 IyV ”。 ”丁 , 联 寺 寸 IyV ”。
了 丁 。

式中: Ne 一 一

与剪力设计值 V 相应 的轴 向拉力设计值 ;
久 计算截面的剪跨 比 按本规范第 , 6 3 21条采用
. .

6 3 23
. . 剪力墙洞 口 连梁 的受 剪截面应 符合本规范第 6 3 1条 的
. .

规定 , 其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v( 0
. 从 。+ 、
7ft 夸 。。 (6 3 23
) . .

64 .
扭 曲截 面 承 载力计算

641
. .
在 弯矩 、 b 不 大于

剪力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hw , 6 的矩形 、

T形 、 I形 截面和 hw
/tw不大 于 6 的 箱形 截面构件 (图 6 4 1), . .

其截 面 应符合 下 列 条件 :

当 hw /
tw) 不大 于 4 时
或 hw
/b (
、 T / 八 八 尸 八 ,
一 一


气 二 乙。从 Ic (6 4 1 1) 一

正百不
. .

口 hCV

当 hw
/b(或 hw
tw) 等 于
/ 6时
V . T 一 八

十 . 2凤fc (6 4 1 2)
丁丽瓦 气


. .

/b (或 hw
当 hw tw) 大 于
/ 4但 小 于 6时, 按 线 性 内插 法
确定 。

式中: T一 一 一

扭矩设 计值 ;
b 矩形 截面的宽度 , T 形或 I形截 面取腹板 宽度 , 箱
形截面取 两 侧壁总厚度 Ztw

Wt
一 一

受 扭 构 件 的截 面受扭 塑 性 抵 抗 矩 , 按本规范第
. 4 3条的规定计 算 ;
6 .

hw 截 面的腹板高度 : 对矩形截面 , 取有效高度 h。 ; 对


T 形截 面 , 取有效 高度减去翼缘 高度 ; 对 I形 和 箱

形 截面 , 取腹板净 高 ;
tw 箱形截面壁厚 , 其值不应小 于 bll
7 此处
/ , , 为箱
bll
形截 面 的宽度 。

注: , 大于 6或 h* /tw大于 6时 ,
当 hw/
l 受扭构件的截 面 尺 寸要求 及 扭
曲截面 承 载力 计算应 符合专门规 定 。

) 矩形截 而

il b)T 形 、 l形截而
( c)箱形 截面 (
( )
t 《 I: 、、 、

图 6 4 1 受扭 构件截面
. .


弯矩 剪力作用 平面

642
. . 在 弯矩 、 剪 力 和扭 矩 共 同作 用 下 的构 件 , 当符 合 下 列
要求 时 , 可 不 进行构 件受剪扭 承载力计算 , 但应按本规范第
9 2 5条
. .
、 第 9 2 9条 和第 9 2 10条 的规 定 配 置 构 造 纵 向钢
. . . .

筋 和箍 筋 。

V T N团
+ 0 05分 卫
/ 八 , 厂 . 八 八 尸

;于 + 洽 镇 0 7ft (6 4 2 l


一 .
” - . 一 . .
一 "

‘ "
bh。 Wt 从 。

V T N / 。 , 八 八 P
, , 。 月 。 。 、

十 0 07六牛 (6 4 2 2
. 八 .

汁 十 斋户 毛

父 0 7
."ft
‘ 一 ’
. '

一 ’
. 一 ’ .) .

bh
。 W, bho
式 中: N 冈 计算截面上混凝 土 法 向预应力 等于零时的预 加力 ,

按本 规范第 101 13条 的规 定计算 当 N 冈 大于 . . ,

时 取 。 3fcA
. 3fcA
0 。 此处
。 A 。 为构件 的换 算
, .
, ,

截面面积 ;
N 与剪力 、 扭矩设 计值 V 、 T 相应 的轴 向压 力设 计

值 , 当 N 大于 0 .
时 取
3fcA , 0 .
此处
3fcA , , A

为构件 的截面面积 。

643
. .
受扭构 件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可按下列规 定计算 三
1 矩形截面

wt 一
琴(3、O

。) 。
(6 4 3 l)
. .

式中 : b h
、 分别为矩形截 面 的短边 尺 寸 、 长边 尺 寸 。

ZT 形 和 I形截面
Wt 一
+W ,
Wtw t+fWtf (6 4 3 2)
. .

腹板 、 受压翼缘及受拉 翼缘部分 的矩形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WtwW 几 , 可按下列规定 计算 :
f 和 wtf

1 ) 腹板

Wtw 今 (3h b) 一

(6 4 3 3)
. .

2 ) 受 压 翼缘
对子 ,
tf

, ,

W 一 -

才 吸Of

口) (6 4 3 4)
. .

3 ) 受拉翼缘
h矛 , ,

Wtf =
甘 吸口f

0) (6 4 3 5)
. .

式中 : b h
、 分别为截面的腹板宽度 、 截 面高度 ;
从 bf
、 分别为截面受 压 区 、 受拉 区 的翼缘宽度 ;
从 hf 、 分别为截面受 压 区 、 受拉 区 的翼缘高度 。
计算时取用 的翼缘宽度 尚应符合 从 不大 于 b+ 6从 及 bf
不大
的规定
于 b+ 6hf 。

3 箱形截面

wt 一
答(3。00

。h) 一 恤 共丛 兰 「3、 一

。,
( 、

:艺 )刁
w 一

(6 4 3 6)
. .

式 中 : bl hh 、、 分 别为箱形截面的短边 尺 寸 、 长边 尺 寸 。

644 . .
矩形 截面纯扭 构件的受扭承 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T 蕊 0 35 .
丛 里渔
五w , + 1 2援fyv . (6 4 4 1)
. .

:一 一 业丛 生 (6 4 4 2)
. .

f AStlu 二 二

偏心 距 勺 / 6 的预应力混凝 土 纯扭 构件
不 大 于 11 , 当计 算 的
爹值不小 于 1 7时 , .
取 1 7,

并 可 在公式 6 4 41
( ) . .

的右边增 加
二 *。 。 、 n。 ,
? ? / " ?




一 ’
门;

丛 w





h卜
? ' '
、,


, 。 ,
卜‘" ~ 阵
。 竹 二 * *m 、 。
~ '” 曰 丁

产翔 ’自 / .'
A。
6 4 2条 的规定
. .

式中 夸 : 受扭 的纵 向普通钢筋与箍筋 的配 筋强度 比 值 参值 不 ,

应小 于 0 6,

当 g大 于 1 7时 ,

取 1 7;.

A 、, 受扭计 算 中取 对 称 布 置 的全 部 纵 向普 通 钢 筋 截 面
面积 ;
Astl 受扭计 算 中沿截面周边配置的箍筋 单肢 截面面积 ;
几 受扭箍筋 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按本 规范 第 4 2 3条 . .

采用 ;
AcoT 截 面 核 心 部分 的面积 , 取 为 bcor, 此 处 , bco
hcor hcor
一 一

, 、

分别为箍筋 内表面范 围 内截 面核 心 部 分 的短边 、 长


边尺 寸 ;
uco
。 截 面核 心 部分 的周长 , 取 2(
bco )
十 hor , 。

注 : 当 夸小于 1 7或 枷

大于 h6
/ 时 不 应考虑预加力影响项 , , 而 应按
钢筋混 凝 土纯 扭构件计算 。

6 4 ST
. . 形和 I形截面纯扭 构 件 , 可将 其截面划分为 几 个矩形
67
截面 , 分 别按 本规 范第 6 4 4条进 行受 扭承 载力计算 . . 。 每个矩 形
截面的扭矩设计 值可按下列规定计 算 :
1 腹板

Tw
箫 T (6 4 5 l) 一
一 . .

2 受 压 翼缘

叭 一

黔 T (6 4 5 2). .

3 受拉翼缘
_ W ,;?
If 一 二 户 1 (6 4 5 3)
. .

Wt

式 中 : Tw 腹板所承受 的扭矩设计 值 ;
叭 、 Tf 分别为受 压 翼缘 受拉翼缘所承受 的扭 矩 设计 值
一 一

、 。

646
. .
箱 形截 面 钢筋混凝 土 纯 扭 构件 的受扭 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
规定 :

A tl Ac
, + 1 2在才yv
、 〔,r
T 镇 0 35al
ftw .
、 . (6 4 6 1)
. .

a:


/b!
2 5tw

、 (6 4 6 2)
. .

式中 : al
、 箱 形 截 面壁 厚影 响 系数 , 当 a、
、 大于 10 .
时 ,

取 10 .

彗 同本规范第 6 4 4条 . .

64 7
. . 在轴 向压力和扭 矩共 同作用下 的矩形截 面钢 筋混 凝 土 构
件 , 其受扭承 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_ 一 N\

八 n 二 A IA
尸 , . 八 八 , , , , . , _ 户 。, ,.,、,

T毛

及 (0 35
五 + 0 07A
“ 份 }
一 W" , 十


" 1 2丫


浏厂
乞兰翌匕二竺二
' ‘ 一 .
’ 一 ’ r .
' " v vv
火 / yVs
(6 4 7) . .

式中 : N 与扭 矩 设计值 T 相应 的轴 向压 力设 计 值 , 当 N 大
于 0 3大A

时 , 取 0

3fcA ;

芬 同本规范第 6 4 4条 . .

648
. .
在剪力 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的矩形 截面剪扭 构 件 , 其受剪
扭 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般剪扭构件

1 受剪承载力
, . _ 八 、 , _ , , , 二 _ _ _ 、 , , A " . ,

V 镇 (’ 5 双) (0 7五从 + O OSN
半h
, 、 .

。 )+ 凡

・ ・
。 ・
; 、 。

(6 4 8 l) . .

八 一 - 巡 边 - -
一 (6 4 8 2) . .

,柳 ・ 5

式 中 Asv

一 一

受剪承载力所需 的箍筋截面面积 ;
八 一

般剪扭构件 混凝 土 受扭 承 载力 降低 系数 : 当尽
小于 0 5时 ,

取 0 5; .
当 双大 于 1 0时 ,

取 10


2 受扭 承载力

T钱 粼 。 .
t + 0 05
35f
' .
华 )wt+ : :仃 .

丑四 丑丝
广 iOJ

(6 4 8 3) . .

式中 苔 :

同本规范第 6 4 4条 . .

2 集 中荷载作用下 的独 立 剪扭构件

1 受剪承载力
1 75 A

. , ,, 、 、, 1

OSN

: 八

V 毛 (1 5 .

双) 了

厂下 _

口 20十
ft U ,・ +几 ・


八 十 1

(6 4 8 4)
. .

15 .

(6 4 8 5)
. .

八犷t

1+ 0 2 (人十 1) .

Tbh

式中 : 久一 一

计 算 截 面 的剪 跨 比 , 按本 规 范第 6 3 4 条 的规 定
. .

取用 ;
月 集 中荷载 作用下剪扭 构 件混凝 土 受扭 承载力 降低 系
数: 当尽小于 0 5时 , .
取 0 5;.
当 八 大于 1 0 时,

取 10 .


2 受扭承载力
受扭承载力 仍应按公式 (6 4 8 3
) . .

计算 , 但式 中的 尽 应按
69
公式 (
6 计算 . 4 85
. ) 一

6 4 gT 形 和 I形 截 面 剪扭 构件 的 受剪扭 承 载力应符合 下 列
. .

规定 :

1 受剪承载力 可按本规范公 式 (6 4 8 1
) . .

与公式 (6 4 8 . .


2 或公式 6 4 84
( ) . .

与公 式 6 4 85
( ) . .

进行计算 , 但 应将公
式 中的 T 及 Wt分别代之 以 Tw及 Wtw

2 受扭承载力可根据本规范第 6 4 5条的规定划分为 几 个矩
. .

形截 面 分别进行计 算 其 中 腹板可按本规范公式 。 , 6 4 8 3)
( . .

、 公
式 (
6 . 4 82
. ) 一

或公式 6 4 8 3)
( . .

、 公式 (6 4 8 5
) . .

进行计算 ,

但应 将公式 中的 T 及 Wt分别代之 以 虱 及 Wtw


; 受 压翼缘 及受拉

翼缘可按本规范第 6 4 4条纯扭构件 的规定进行计 算 ,


. .
但应将 T

及 Wt分别代之 以 T今及 W ,
t或f Tf及 Wtf 。

6 4 10
. .
箱形截面钢筋混凝 土 剪扭构件 的受剪扭承载力可按下列
规定计算 :

1 一

般 剪扭构件
) 受 剪承载力

一 _ ? , . _ 。 、 , , , . 。 A 。 ,,

v O 7( (“ 4 101)
镇 . 5
1 八)ft
从 0+ 方
半“
一 一


。 ・ ・


2 受扭 承载力
~ 一 _ _ _ 。 , , , , 二 。 二 , A

IA

。, , 、,

T 镇 0 “sa + 1 2了盯 ”
,八ftwt (" 4 ’。 2'

・ ・ , , ・

式中 双 : 按本规范公式 (
6 . 4 82
).

计算 但式 中的 Wt应 代 ,

之 以 ahw; ,

伪, 按本规范第 6 4 6 条 的 规定确定 ;
. .

梦 一 一

按本规范第 6 4 4条的规定确定
. .

2 集 中荷载作用 下 的独 立 剪扭构件

1 受剪承载力

, : / , , 尸 。 、 1 75 . , 一
,,
玉 。 (6 4 103)
v 是溉 火1 。 八 夕 不 下 干jt陇 。十 1,
一 一 一 一




( . .

八 一

卜1

式中 双 : 按本规范公式 (
6 . 4 85
).

计算 , 但式 中的 W 应代 ,
之 以 ahw ,。

) 受扭承 载力

受扭承载力 仍应按公式 (6 4 102
) 计算 . .

, 但式 中的 八值应
按本规范公式 (
6 . 4 85
. ) 一

计算 。

64n
. . 在轴 向拉力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 土 构
件 , 其受扭 承载力可按 下 列规定计 算 :
? / / , 八 , , 八 。N、 二 A IAI
竺 四 二坦 £
, , , . , _ , 叶 _ ,

T镇 0 35f O
【 2份 } " + 1 2丫
Wt 汀 yVs



一 ・
’ 一

“ ’
一 ,
’ 一
丫 习 "
二 ' . “

火 A /

(6 4 11
) . .

式中 夸 : 按本规范第 6 4 4条 的规定 确定 ; . ,

Astl 受扭计算 中沿截面周边配置 的箍筋单肢截面 面 积 ;


Ast
, 对称布 置 受扭用 的全部纵 向普 通 钢筋 的截 面 面 积 ;
N 与扭矩 设 计 值 相 应 的轴 向拉 力 设 计 值 , 当 N 大于

时 , 取 1 75
1 75ftA 二A ; .

Acor 截面核 心 部分 的面积 , 取 纵 rh 。。r , 此处 bcor 为箍


hcor 、

筋 内表面范 围内截 面 核 心 部分 的短边 、 长边尺寸 ;


uoo

截面核 心 部分 的周长 , 取 2( + h印 )
bcor r 。

6 4 12
. . 在弯矩 、 剪力 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的矩形 、 T形 、 1形 和

箱形截面的弯剪扭构件 , 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承载力计算 :
1 当 V 不大于 0 35
二从 。 .
或 V 不 大 于0 . 从 。/以 + 1
875ft )

时 , 可 仅计 算受 弯构件 的正 截面受 弯承载力和纯扭构 件的受扭承


载力 ;
2 当 T 不大 于 关W
0 175.
, 或 T 不 大于 0 .
时 可
175allftw , ,

仅验 算受弯构件 的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 和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6 4 13
. .
矩形 、 T形 、 I形 和 箱形截 面弯剪扭构件 , 其纵 向钢筋
截 面 面 积应分别按受弯构件 的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 和 剪扭构件 的受
扭承载力计 算确定 并应配置在相应 的位置 ; 箍筋截面面积应分 ,

别按剪扭构件 的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 , 并应配置在


相应 的位置 。

6 4 14
. .
在轴 向压 力 、 弯矩 、 剪力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的钢筋混凝
71
土 矩形截面框架柱 , 其受剪扭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 算 :

1 受剪承载力
1 75, , ,
. . 、 ,\
P . 八 八 A 、 ,. ,

l 5
V砚 ( 双) )l义丫 j十 l。
胡 。十 U L
下 了 万It

九 (,

. ・ ,

入 时 1 一

/ S

(6 4 14l) . .

2 受扭 承载力
T毛 尽( +。
。 35ft . . 。7 今)
wt十 1 2援厂 ,


全型 丛
\ Z飞 / -

(6 4 142) . .

式中:入 一 一

计算截面的剪跨 比 按本规范第 6 3 12条 确定 ; , . .

双 按本规范 第 6 4 8条计 算并 符合相关要求 ; . .

参 按本规范第 6 4 4条的规定采用
. .

6 4 15
. .
在 轴 向压 力 、 弯矩 、 剪力 和扭 矩共 同作 用 下 的钢 筋 混
凝 土 矩 形截 面框 架 柱 , 当 T 不 大 于 (0 175ft /
+ 。 035NA )Wt . .

时 , 可仅 计 算偏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正 截 面 承 载 力 和 斜 截 面 受 剪 承
载力 。

6 4 16
. .
在轴 向压 力 、 弯矩 、 剪力和扭 矩 共 同作用下 的钢 筋混凝
土 矩形截面框架柱 , 其纵 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偏 心 受 压
构件 的正 截面承载力和剪扭构 件的受扭 承载力计算确定 , 并应 配
置在相应 的位 置 ; 箍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剪扭构件 的受剪承载力
和 受扭 承载力计算确定 , 并应 配 置 在相应 的位 置 。

6 4 17
. . 在轴 向拉力 、 弯矩 、 剪力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的钢筋混凝
土 矩形 截面框 架柱 , 其受剪扭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

l 受剪 承载力
v ( (1 5 .

双) ( 毕 关从 。

0 ZN .
卜f


丛 、。

、I‘ 门 11 万

(6 4 17 1). ,

受扭 承载力
0 2华) Astl
Acor
T( 双(
0 35ft

wt+ 1 2仃


了飞 /


(6 4 172) . .

当公 式 . 土 ‘7 ,,
‘6 一

右 边 的 计 算值 小 于 、
夸 。。 时 , 取


1 2 彼厂
' ,, ,

f认 一
。; 白
11 公 双 6
( . 4 172


右 边 的计 算 值 小 于 .
yv


丝 。
、, A业 , ? 二 A
塑 门 A
’ 2了汀 /
。 ,、, ,. , 八 , 。 。 、,

时 取
岁 锣
_

, ・

式 中:入 一

计算截面的剪跨 比 , 按本规范第 6 3 12条确定 ;


. .

A 、 受剪承载力所需 的箍筋截面面积 ;
N 与剪力 、 扭矩设计 值 V 、 T 相应 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

八 按本规范第 6 4 8条计 算并符合相关要求 ;


. .

彗 一

按本规范第 6 4 4条 的规定采用
. .

6 4 18
. .
在轴 向拉力 、 弯矩 、 剪力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 的钢筋混凝
土 矩形截面框架柱 , 当 T 镇 (
0 175



* .

。 IN/
A)W

, 时 , 可 仅计
算偏 心 受拉构件 的正 截面承载力和斜截 面 受剪承载力 。

6 4 19
. .
在 轴 向拉力 、 弯矩 、 剪力和扭矩共 同作用下的钢筋混凝
土 矩形截面框架柱 ,其纵 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偏 心 受拉
构件 的正 截面承载力和剪扭 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 算确定 并应配 ,

置 在相应 的位 置 ; 箍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剪扭构件 的受剪承载力


和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 , 并应配 置 在相应 的位 置 。

65 .
受冲切 承 载力计算

6 5 1
. .
在局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 作用下 , 不 配 置 箍筋或 弯起 钢筋
的板 的受 冲切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 6 5 1): . .

F, 镇 (O 7月If
, + O 25

pc。 )脚 h。・ ・
, , n、 (6 5 1 1)
. .

公式 6 5 11
( .) .

中的系数 甲, 应按 下 列 两 个 公式 计算 , 并
取其 中较小值 :

12 .

(6 5 1 2)

功 一
. 任十
U - - 一

万 . .

尸s

_ _ , a 。 hn
孕 一 U 匕十 ・
育 士

(6 5 1 3)
. .

任 Um

) 局 部荷载作用下

a ) 集中反力 作用下

图 6 5 1 板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 .


冲切破坏锥体的斜截面 ; 2一

计算截面 ;

计算截 面 的周长 ; 4

冲切 破 坏锥体的底 面 线

式中: 凡 局部荷载设计 值或集 中反力设 计值 ; 板柱节点 , 取


柱所承受 的轴 向压力设计 值的层间差 值减去柱顶 冲
切破 坏锥 体范 围内板所承受 的荷载设计 值 ; 当有不
平衡 弯矩时 , 应按本规范第 6 5 6条 的规定确定 ;
. .

月 、 截面高度影 响系数 : 当 h 不大 于 时,
800mm 取风
为 1 0;.
当 h 不 小 于 ZOoomm
时, 取 月为
, 0 9,


间按线性 内插法取用 ;
几 c, m 计算截面周长 上 两个方 向混凝 土 有效预 压 应力按长
度的 加 权 平 均 值 , 其值宜控制在 1 ON/
. mmZ 一

3 SN/
.mmZ
范 围内 ;
un
、 计算截 面 的周长 , 取距离局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作用
面积周边 h。/
2 处板垂直截面 的最 不 利周长 ;
h。 截 面有效高度 , 取 两 个方 向配 筋 的截面有效高度平
均值 ;
场 局 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作用 面 积形状 的影 响系数 ;

74
块 计算截面周长与板截 面 有效 高度之 比 的影响系数 ;
风 局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 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
边 尺 寸 的 比值 凤 不宜大于 4; 当 风 小于 , 2时取 2;

对 圆形 冲切面 风 取 , 2;
a。 柱 位置影响系数 : 中柱 , a、 取 40
; 边柱 , a、 取 30

角柱 , a。 取 20 。

652
. .
当板开有孔洞且 孔 洞 至 局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作用 面积边
缘 的距离 不 大 于 6h。 时 , 受 冲切 承载力计算 中取 用 的计算截 面
周长 um 应扣 除局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作用 面 积 中心 至 开孔外边 画

出两 条切线之间所包含 的长度 (图 6 5 2
) . .

簇 6h

, 11 :

l蒸 lz





_




当牡
图 6 5 2 邻近 孔洞 时的计算截 面 周长
. .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 面 ; 2 计算截面周长 ; 一


孔洞 ; 4 应扣除的长度 一


注 : 当图中 z, 大于 22 , 用 丫而 乒
孔洞 边长 12 代替 。

653

在局部荷载或集 中反力作 用下 当受 冲切 承载力不满 足
. ,

本规范第 6 5 1条 的要求 且 板厚受到限制时 可 配 置 箍筋或弯起


. . ,

钢筋 并应符合本规 范第 9 1 n 条 的构造规定 此 时 受 冲切
, . . 。 ,

截面及受 冲切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要求 :

1 受 冲切截面

专u h。
凡 镇 1 Zft ・
:1, (6 5 3 1)
. .

2 弯起钢筋时的受 冲切承载力
配置箍筋 、

Fl
毛 (o sft
+ O 25・ 。+ 0 8
丐 )专umh 介 Asvu
+ 0 8九A 、 usina

c, m
. .

(6 5 3 2)
. .

75
式 中: 介 箍筋 的抗 拉强 度设 计值 按 本规 范第 4 2 3 条 的 , . .

规定采用 ;
45冲切破坏锥 体斜 截面相交 的全部箍 筋截面

Asvu 与呈
面积 ;

A而 。 与呈 45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相交 的全部 弯起钢筋

截 面面积 ;
a 弯起钢筋与板底面的夹角 。

注 : 当有条件时 可 采取配置 栓钉 , 、 型 钢剪力架等形式的抗冲切措施 。

654
. . 配置抗 冲切钢筋 的冲切破坏锥体 以 外 的截 面 , 尚应按本
规范第 6 5 1条的规定进行受 冲切承载力计算 ,
. .
此时 , 断 应取 配
置 抗 冲切钢筋 的冲切破坏锥体 以 外 。处 的最 不 利周长 。
o sh

655
. . 矩形截面柱 的阶形基础 , 在柱 与基础交 接处 以 及基 础变
阶处 的受 冲切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 6 5 5) . .


Fl 0 7

风五瓦,h0 (6 5 5 1)
. .

) 柱与基础 交接处

a ) 基础变阶处

图 6 5 5 计算阶形基 础的受冲切承载力截 面 位 置
. .

1 一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 利 侧的斜截 面 ; 2 冲切破坏锥体的底 面 线


一 一
FI psA一
(6 5 5 2)
. .

bt
+ bb
(6 5 5 3)
. ,

式 中 : h。 柱与基础交接处或基础变阶处 的截面有效 高度 , 取
两个 方向配 筋的截面有 效高度平均 值 ;

。 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计算并考虑结构重要性 系数 的
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 值 (可扣除基础 自重及其 上
的土 重 ) 当基础偏 心 受力 时
, , 可取 用最 大 的 地 基
反力设计 值 ;
A 考虑 冲切 荷载时取用 的多边形面积 (图 6 5 5 中的
. .

阴影面积 );
ABCDEF

b, 冲切破坏锥 体最不 利 侧斜 截面 的上边长 : 当计算 一

柱与基础交接处 的受 冲切承载力时 , 取柱宽 ; 当计


算基础变 阶处 的受 冲切承载力时 取 上 阶宽 ; ,

bb 柱与基础交接处或基础变阶处 的冲切破坏锥体最 不
利 一

侧斜 截面的下边长 , 取 b + 2h
。, 。

656
. .
在竖 向荷载 、 水平荷载 作用 下 , 当考虑板柱节 点计算截
面上 的剪应力 传递 不 平衡 弯矩 时 其集 中反力设 计值 Fl
, 应 以等
效集 中反力 设 计 值 凡 , eq 代 替 凡 可 按 本 规 范 附 录 的规 定
, eq

计算 。

6 6

局 部 受 压 承 载 力 计算

661
. .
配置间接钢筋 的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其局部受 压 区 的截 面
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

风八fcAln
只 成 1 35. (6 6 1 1)
. .

(6 6 1 2)
. .

式中 : Fl 局部受 压 面上 作用 的局部荷载或 局部 压 力设计值 ;


77
fc 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 强度设计 值 ;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的张拉 阶段验 算 中 , 可根据相应 阶段 的混凝
土 立 方体抗 压 强度 c 值 按本 规范表

f 。 4 1 4 1 的规
. .

定 以 线性 内插法确定 ;
风 混凝 土 强度影响系数 , 按本规范 第 6 3 1条 的规定 . .

取用 ;
几 混凝 土 局部受 压 时 的强度提 高系数 ;
A: 混凝 土 局部受 压 面积 ;
Aln 混凝 土 局部 受 压 净面积 ; 对后张法构件 应在混凝

土 局部受 压 面积 中扣除孔道 凹 槽 部分 的面积 ; 、

Ab 局 部 受 压 的计 算 底 面 积 , 按本规范第 6 6 2条
. .

确定 。

662
. . 局 部受压 的计算底面积 Ab 可 由局部受压 面积 与计算底 ,

面积按 同心 、 对称 的原则确定 ; 常用情况 , 可按 图 6 6 2取用


. .

窿




刀了别 b

注压 刁h b Lb

严 鬃安
搏一

图 6 6 2 局 部受压 的计算底 面 积
. .

A, 一

混凝土 局 部受压 面 积 ; A 、 局 部受压 的计算底 面 积 一

663
. .
配置方格 网式 或 螺旋式 间接 钢筋 (图 663
.) .
的局 部受
压 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9 毛
( 风月f + 2甲 凡 方 )
Fl 0 AI

6 631
( ) 。 v r 。 . .

当为方格 网式配筋 时 (图 6 6 3a
) , 钢 筋 网两 个方 向上 单位 . .

78
图 6 6 3 局 部受压 区 的间接钢筋
. .

A, 混凝土 局部受压面积 ; Ab 局部受压 的计算底面积 ;


一 一

Aco

: 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 范围内的混凝土 核心 面积

长度 内钢筋截面面积 的 比值不 宜大于 1 5,.


其体积配筋 率 尸 应按 v

下列公式计算 :


2 + nZA
IA:11 212
(6 6 3 2)
、 、 一

Pv- . .

Acors
) 其体积配筋率
当为螺旋式配筋 时 (图 6 6 3b . . , 八 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
4As51
(6 6 3 3)
. .

dcors
式 中 Pcor配 置 间接钢筋 的局 部受 压 承 载力 提 高 系数
: , 可按
本规范公式 6 6 12
( .) .

计算 , 应 代之
但公式 中 Ab
时 , Acor
大 于 Ab
, 且 当 Acor
以 Acor 取 Ab 不
; 当 Acor

大于混 凝 土 局 部 受 压 面 积 A, 的 1 25倍 时 ,

Pcor
取 1 0;.

a 间接钢筋对 混凝 土 约 束 的折减 系数 , 按本 规 范 第
6 2 16条 的规定取用 ;
. .

79
方 间 接钢 筋 的抗 拉 强 度设 计 值 , 按本 规 范 第 .23
4.

条 的规定采用 ;
Aor 方格 网式或螺旋式 间接 钢筋 内表 面范 围 内的混 凝
土 核 心 截面面积 , 应大于混凝土局 部受 压 面积 A,,
其重 心 应与 A ,的重 心 重合 , 计 算 中按 同心 、 对称
的原则取 值 ;
Pv 间接钢筋 的体积 配 筋率 ;
nl、 Asl 分别 为方格 网沿 21
方 向的钢筋 根数 、 单根 钢筋 的
截面面积 ;

nZ、 方 向的钢筋根 数
AsZ 分 别 为方格 网沿 22 、 单根 钢筋 的
截 面面积 ;
Assl单根螺旋式 间接钢筋 的截面面积 ;
dcor 螺旋式 间接钢筋 内表面范 围内的混凝 土 截 面 直径 ;
s 方格网式 或螺旋 式 间接 钢筋 的间距 , 宜取 30

SOrrml

间接钢 筋应配置在 图 6 6 3所规定 的高度 h 范围内 . .


, 方格 网
式钢 筋 不应少于 , 4片 ; 螺旋式钢筋 , 不应少 于 4圈 。 柱接 头 ,

h 尚不应小于 15d
, d 为柱 的纵 向钢筋直径 。

67

疲 劳 验 算

67 1
。 。
受 弯 构 件 的 正 截 面疲 劳 应 力 验 算 时 , 可采 用 下 列 基 本
假定 :

1 截 面 应变保持平 面 ;
2 受 压 区 混凝 土 的法 向应力 图形取为 三 角形 ;
3 钢筋混凝 土 构件 , 不 考虑受拉 区 混凝 土 的抗 拉强度 , 拉
力全部 由纵 向钢筋承受 ; 要 求不 出现裂缝 的预应力混 凝 土 构件 ,

受拉 区 混凝 土 的法 向应力 图形取为 三 角形 ;
4 采用换算截 面计算 。


.2
67 在疲劳验算 中 荷载应取用标准值 ; 吊车荷载应乘 以 动力

圣 』料
刁 衍刃 ,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 50009的规


定 跨度不大于 12m的吊车梁 可取用 台最大 吊车的荷载
。 ,

6 7 3 钢 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疲 劳验算 时 应计算 下 列 部 位 的混


. .

凝 土 应力 和 钢筋应力 幅 :

1 正 截面受压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应力 和纵 向受 拉钢筋 的

应力 幅 ;
2 截面 中和轴处混凝 土 的剪应力和箍筋 的应力 幅 。

注 : 纵向受压 普通 钢筋可不 进行疲劳验算 。

674
. .
钢 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 土受 弯构 件正 截 面疲 劳应力应
符合下列要求 :

1 受压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压 应力
镇式 . 7

( .41
) ,


a max

2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受拉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拉应力





a rnax 镇 式 . 7

( .42
) 一

3 受拉 区 纵 向普通钢筋 的应力幅
( △尤 以 , . 7

( .43
) 一

4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应力 幅
代镇 △几
△ 6 7
( .44


式中 :

, tna
、 疲劳验算 时截 面受 压 区 边 缘 纤 维 的混凝 土 压 应
力 , 按本规范公式 (
6 . 7 51
).

计算 ;

t, max 疲劳验 算 时预应 力混凝 土 截 面受拉 区 边缘 纤 维
的混凝 土 拉应力 , 按本规范第 6 7 n 条计 算 ; . .

斌 * 疲劳验 算 时截 面受 拉 区 第 i层 纵 向钢筋 的应力

幅 , 按本规范公式 6 7 52
( .) .

计算 ;
△代 一

疲劳验算 时截 面受 拉 区 最外 层纵 向预应力 筋 的
应力幅 , 按本规范公式 (
6 . 7 113
. ) 一

计算 ;
大 式 、 分别为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 抗拉疲 劳强度设计 值 、 ,

按本规范第 4 1 6条确定 ; . .

△ 尤 钢筋 的疲 劳 应 力 幅 限 值 按本规范表 2

4 61
一 一

, ・

采用 ;
△ 几 预 应 力 筋 的疲 劳 应 力 幅 限值 , 按本规范表
4 2 6 2采用
. .

注 : 当纵 向受拉钢筋为同 钢种时 可 仅验算最外层钢筋的应力幅 一


, 。

675
. .
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正 截面 的混凝 土 压 应力 以 及 钢 筋 的
应力 幅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1 受 压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压 应力


呱 xx 。
(6 7 5 1)

一 一 一

. .
, rna


2 纵 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幅
△ 代 代


,Tna
, 、

代 ,* n,
(6 7 5 2)
. .

吠 a


飞n 、 (
。。, 一

x。 )
(6 7 5 3)
. .






呱 x
(。。、 一

x。 )
(6 7 5 4)
. .



式 中 : hax
吠lin 、 疲劳验算 时 同 一

截 面 上 在 相 应 荷 载组 合下
产生 的最大 最小 弯矩 值 ; 、

弋 ,

min 义 *tnax

由弯矩 吠lin呱 引起 相应 截面受拉 区 第 、



层纵 向钢筋 的应力 ;
雌 钢筋 的弹性模量 与混凝 土 疲 劳变形模 量 的
比值 ;
此 疲劳验 算时相应 于 弯矩 呱 x 与 呱 in为相 同
方 向时的换 算截面惯性矩 ;
x。 疲劳验 算时相应于 弯矩 呱 x 与 呱 111
为相 同
方 向时的换算截面受 压 区 高度 ;
h0
, 相应 于 弯矩 呱 : 与 呱 、 为相 同方 向时的截 n

面受 压 区 边 缘 至 受 拉 区 第 i层 纵 向钢 筋 截

面重 心 的距 离 。

当弯矩 吠lin
与弯矩 呱 .
x 的方 向相反时 , 公式 (
6 . 7 53
. ) 一


人。, 、 x。 和 此应 以 截面相反位 置 的,, 0和 耳代替
0 , ,、 x 。

676
. .
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 件疲 劳验算 时 , 换 算截 面 的受 压 区 高
度 x0 、 x 0和惯性矩 此
, 、
耳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矩形及翼缘位 于 受拉 区 的 T 形截面

bx

份 乙 + a补

A ~
(x 。 一

a s

) 一



As(h 。

x。 ) 一

(6 7 6 1)
. .


bx
几 一
万口

+ 蛇A (
x。

。 ,2 + a毛

s AS(h。 一

)2
x。

(6 7 6 2
). .

21 形及翼缘位 于 受压 区 的 T 形截面
1) 当 x 。大 于 从 时 (图 6 7 6
) . .

从x : b
(今 b
) (
x。
一 一

)2
h,
t f 人 , / , 、
as夕

十 气八 , 、xo
22


As(h 一

a 。

x。 ) 一
O (6 7 6 3)
. .

b飞: (b飞 x 一
b)(x 。 一

h飞



If

O 十 吐A ,
s(x 。 一

。 s )2
33

+ a县
As(
h。 一

x。 ) (6 7 6 4)
. .


2 当 x 。 不 大于 从 时 , 按宽度为 从 的矩形截 面 计算 。

动:



朴妈

图 6 7 6 钢筋混凝 土 受弯构件正 截面 疲劳应力计算


, .

3x'
0 、
叮的计 算 , 仍 可采用 上 述 x。 、
此的相应公式 ; 当
弯矩 呱 in与 呱 的方 向相反时 与 x ,
0 x
, 、 x。 相应 的受 压 区 位置分
别在该截 面 的下 侧 和 上 侧 ; 当弯矩 呱 in 与呱 x 的方 向相 同时 ,

83
可取 x ,
0 一
x。 、
叮 此 一

注: 当纵 向受拉钢筋沿截 面 高度分 多层 布 置 时 , 公式 6 7 6 1)、


( . .

公式 (
6 . 7 6 3)

中 雌As(
h。 一

x0) 项 可 用 吐习 Ash0
,( ;

x0)
i二 l

代替 , 公式 6 7 62
( .) .

、 公式 6 7 64
( )
, .

中 吐A , h。
( 一

二 )

项 可 用 吐习As
'(
h 。: 一

x0)

代替 , 此处 , n 为纵 向受拉钢筋 的
i= 1

总层数 As
,为第 i层 全 部纵 向钢筋 的 截 面 面 积 ;

纵向受压 钢筋的应力应符合 姨义( 几 的条件 ; 当 雌义> 几


时 , 本条各公式中 姨A, s/义代替
s应 以 几A , , 此处 , 几 为纵 向
钢筋的抗 压 强 度设 计值 ,
义为纵向受压 钢筋合力点处的混 凝 土
应力 。

677
. .
钢筋混凝 土 受弯构件斜 截 面 的疲 劳验 算及 剪力 的 分配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截面 中和轴处 的剪应力 符合下列条 件 时 该 区 段 的剪 ,

力全部 由混凝 土 承受 , 此时 , 箍筋可按构造要求配 置 ;


尸成 0 6

式 (6 7 7 1)
. .

式中: 护 截 面 中和 轴 处 的剪 应 力 , 按本规范第 6 7 8条
. .

计算 ;
式 混凝土 轴心 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 , 按本规范第
4 1 6条确定
. .

2 截 面 中和 轴处 的剪应 力不 符合公 式 (
6 . 7 71
),

的区段 ,

其剪力应 由箍 筋 和混 凝 土 共 同承受 。 此时 , 箍 筋 的应 力 幅 △ 心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 v 镇 △几

a 6 7
( .72
)・

式中:城 箍筋 的应力 幅 , 按本规范公 式 (


6 ・ . 91
7 ) 一

计算 ;
△ 几 箍 筋 的疲 劳 应 力 幅 限 值 , 按本规范表 4 “ “1
・ ・

采用 。

678
. .
钢筋混 凝 土 受 弯构 件 中和轴 处 的剪 应 力 应 按 下 列 公 式
计算 :
(6 7 8)
. .

式中 :
呱 x 疲劳验 算时在相应荷载组合下 构件验 算截面 的最
大剪力 值 ;
b 矩形截 面宽度 , T形 、 I形 截面的腹板 宽度 ;
z。 受压 区 合力 点 至 受拉 钢筋 合力 点 的距 离 , 此时 ,

受 压 区 高度 x。 按本 规 范公 式 (6 7 6 1
) 或公 式 . .

(6 7 6 3) 计算
. .

679
. . 钢筋混凝 土 受弯构件斜截 面 上 箍筋 的应力 幅应 按下列公
式计算 :


凸 as
( 州 汾 x

0 1丫 从 。)
. s
: 了八
气 7 9 1) 一

On


,、 20

州 呱 呱

祖 x


in

气 匕 . 9 2)



△礁 /呱 x 、
(6 7 9 3)
. .

式中 : △呱 x 疲劳验算时构件验算截 面 的最大剪力幅值 ;
v众 n 疲 劳验 算 时在相应荷载组 合下构件验 算截 面 的
最小 剪力 值 ;
专 最 大剪力 幅相对 值 ;
, 箍 筋的间距 ;
As 、 配 置在 同 一

截面 内箍筋各肢 的全部截面面积 。

6 7 10 预 应力 混 凝 土 受弯构件疲劳验算时 ,
. .
应计算下列部位的
应力 、 应力 幅 :

1 正 截面受拉 区 和受压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应力及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 普通钢筋 的应力幅 ;


2 截面重 心 及截面宽度剧烈改变处 的混凝 土 主拉应力 。

注: 1 受压 区 纵 向钢筋可 不进行疲劳验算 ;
2 一
级裂缝控制等 级 的预 应力 混 凝 土 构件 的钢筋 可 不 进行疲劳
验算 。

6 7 11
. . 要求不 出现裂缝 的预应力混凝 土 受弯构件 , 其正 截 面 的
混凝 土 、 纵 向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 的最小 、 最大应力和应力 幅应
按下列公式计算 :

1 受拉 区 或受 压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应力

呱 n 或、 ,一 x

、 + 。

黔 y0


,一 x 或 、min ,

二 + c

黔 y0

2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应力及应力 幅 '

{ { f



气 , Tnax

气 min

(6 7 113)
. .

呱 ;





Pe ‘ 一
£ 7Up (6 7 114)
. .

p, m
10
n ,

呱 ,,
(6 7 115)
十 “pE
alw
犷 yop


an
~ 一

. .

3 受拉 区 纵 向普通钢筋 的应力及应力幅
△试 试 一
,。 x

试 , 。 in
(6 7 116)
. .

, _

与 十 aE币 拼 yos
. 吠 、
(6 7 117)
as
= .

mir , ,

1 〔



- J确
_




a 。

七拼

二 :
勺八 。
一 “ (6 7 118)
. .

", n 砚 x ‘
乙 ‘

10

式 中:a
,而
: n


, max 疲 劳验 算时受拉区 或 受压 区 边 缘纤维混 凝
土 的最小 、 最大应力 , 最小 、 最 大应力 以
其绝对 值进行判 别 ;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 , 由预加力在受拉
区 或受 压 区 边缘纤维处产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
应力 , 按本规 范公式 (101 6 1
. ) .

或公 式
(101 6 4) 计算 ;
. .

呱 x

呱 in 疲劳验算时同 一

截面 上 在相应荷载组合下
产生 的最大 、 最小 弯矩值 ;
a ,
p匕
预应力钢 筋弹性模量 与混凝 土 弹性模 量 的
/Ec;
比 值 : aPE Es 一

换算截 面的惯性矩 ;
y0
一 一

受拉 区 边缘或受 压 区 边缘 至 换算 截 面 重 心
的距 离 ;



min 代 ,max

疲 劳验 算 时 受拉 区 最 外层 预 应 力 筋 的最
小 、 最大应力 ;
城 一

疲劳 验 算 时受 拉 区 最 外 层 预 应 力 筋 的应
力幅 ;
队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受拉 区 最外层预应
力筋 的有效 预应力 , 按本规范公式
(101 6 2) 或公式 (
, 101 6 5) 计 算 ;

. .

y0
、 、 y0
。 受 拉 区 最 外层 普通钢 筋 、 预应力筋截 面重
心 至换算截面重 心 的距离 ;

, min

试 , 二 x
- 一

疲劳 验 算 时 受 拉 区 最 外 层 普 通 钢 筋 的最
小 、 最大应力 ;
△ 试 - 一

疲劳 验 算 时受 拉 区 最 外 层 普 通 钢 筋 的应
力幅;
as0 消压弯矩 喊 幻 作用下受拉 区 最外层普通钢
筋 中产生 的应 力 ; 此 处 喊 刃 为受 拉 区 最 ,

外层 普通钢筋重 心 处 的混凝 土 法 向预加应


力 等于 零时的相应 弯矩 值 。

注: 公 式 (6 7 11l)、 . .

公式 (6 7 112) 中 的 队
, .

、 呱
( 、
n /10
),。 、

城 /10
( )y。 当为拉应力时 以正 值代 人 ; 当为 压 应力时 以 负值代
。x

人 ; 公式 6 7 n 7
( . ) .

、 公式 (
6 . 7 118


中的 勃 以 负值代人 。

6 7 12
. . 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件斜截面混凝 土 的主拉应力应符合
下列规定 :

试毛 式p
(6 7 12
, .)

式 中:试。 预应力混凝 土 受弯构件斜截面疲劳验算纤维处 的混


凝 土 主拉应力 , 按本 规 范 第 7 1 7条 的公式计 算 ; . .

对 吊车荷载 , 应计 入 动力 系数 。
7 正 常使用极 限状 态验 算

71
. 裂缝控制验算

711
. . 钢筋混凝 土 和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 应按 下 列规定进 行受
拉边缘应力或 正 截 面裂缝宽度验 算 :

1 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 在荷 载标 准 组 合下

, , 受拉 边缘
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ack 丐。

簇 O (7 1 1 1)
. .

2 二 级裂缝 控制等级构 件 , 在 荷载标 准组 合下 , 受 拉边缘


应力应 符合下列 规定 :
aek 队

蕊 ftk (7 1 1 2
. ).

3 三 级裂缝控制 等级 时 , 钢筋混凝 土 构 件 的最 大裂缝 宽度


可按荷载准永久组 合并考虑长 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 , 预应力混
凝 土 构件 的最大裂缝 宽度可按荷载标准组 合并考虑长期 作用影 响
的效应计 算 。 最大裂缝宽 度应 符合下列规 定 :
双 铀 x 簇 wlim (7 1 1 3)
. .

对环境类别为 二 a 类 的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 在荷载准永久组


合下 , 受拉边缘应力 尚应 符合下列规定 :

钱 ftk
气 (7 1 1 4)

丐 。 . .

式中 : 、 气
ack 荷载标准组合 准永久 组 合下抗裂验 算边缘 的 、

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
气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 土
的预压应力 , 按本规 范公式 (101 6 1
) 和公 . .

式 (101 6 4
). .

计算 ;
ftk 混 凝 土 轴 心 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 , 按本规范表
4 1 3 2采用 ;
. .

wrna
、 按荷载 的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 作
88
用影 响 计 算 的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 按本规范第
7 1 2条 计算 ;
. .

二 lim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限值 , 按本规范第 3 4 5条
. .

采用 。

7. 1. 2 在矩形 、 T 形 、 倒 T 形和 I形 截 面 的钢 筋 混凝 土 受拉 、

受弯和偏 心 受 压 构件及预应力混凝 土 轴 心 受拉和受弯构件 中 , 按


荷载标准组合或准永久 组 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
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
. a 。 / - - . _ _ _ d _ 、 , _ _

钦场

ax
TnaX
= a
一 必 1
了 苦 【 gc+
0 08婴 }
一 ’
. 一

” ’ 一 ’
. 一 (7 1 2 1)
. .

Es\ 八 /
。,

沪 ~
11

0 65五

..

(7 1 2 2)
. .

Pte

. d:
习 nz
deq习 n , (7 1 2 3)
. .

, id

As
+人
_

(7 1 2 4)
. .

Ate
式 中: acr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 按表 7 1 2 1采用 ;
. .

少 一 一

裂缝 间纵 向受拉钢筋 应变不 均匀 系数 : 当 沪< 。 2 .

时 , 取必 一
。 2;

当必q , 0时 , 取必 一
1 0;.
对直接
承受重复荷载 的构件 , 取必 ~
1 0;.

as 按荷载准永 久 组 合计 算 的钢 筋 混凝 土 构 件 纵 向受
拉普 通 钢 筋 应力 或按 标 准 组 合 计 算 的预 应 力 混凝
土 构件纵 向受拉钢筋等效应力 ;
Es 钢筋 的弹性模量 , 按本规范表 4 2 5采用 ;
. .

cs 最外层纵 向受 拉 钢筋 外 边 缘 至 受 拉 区 底 边 的距 离
( < 20时 , 取
mm ): 当 cs cs

20
; 当。 s > 65时 , 取
c, =
65



按有效受 拉 混 凝 土 截 面 面积计 算 的纵 向受 拉 钢筋
配筋 率 ; 对无 粘 结 后 张 构 件 , 仅 取 纵 向受 拉 普 通
钢筋 计 算 配 筋 率 ; 在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计 算 中 , 当
时,
尸te< 0 01 .
取 Pt 。

o 01

Ate 有效受 拉 混凝 土 截 面 面积 : 对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 取
构件截面面 积 ; 对 受 弯 偏 心 受 压 和偏 心 受 拉 构 、

0 5从 + (
件 取 Ate , 乙f b)hf 此处 bf hf

为受 .

, , 、

拉 翼缘 的宽度 、 高度 ;
As 受拉 区 纵 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
Ap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
deq 受拉 区 纵 向钢 筋 的等 效 直 径 (mm ); 对 无 粘 结 后
张构 件 仅 为受 拉 区 纵 向受 拉 普 通 钢 筋 的 等效 直

径 (mm );
d' 受拉 区 第 i种纵 向钢筋 的公称直径 ; 对 于有粘结预
应力钢绞线束 的直径取为 抓蔺姚, 其 中 姚,为单根 ,

钢绞线 的公称直径 , nl 为单 束钢绞线根 数 ;


n' 受拉 区 第 i种纵 向钢筋的根数 ; 对 于 有粘结预应力
钢绞线 , 取为钢绞 线束数 ;
,, 受拉 区 第 i种纵 向钢筋 的相对粘结特性 系数 , 按表
7 1 2 2采用
. .

注: 1 对承受 吊车荷载但不需作疲劳验算的受弯构件 , 可 将计算求得


的最大裂缝宽度乘 以 系数 0 . 85

2 对按本规范第 9 2 15条 配 置 表 层 钢 筋 网 片 的梁 ,
, .
按公式
7 1 2l
(. ) .

计 算 的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可 适 当折 减 , 折 减 系数 可
取 0 7;

3 对 。。/
h 。镇 0 . 55的偏 心 受压 构件 , 可 不 验算裂缝宽度 。

表 7 1 2 1 构 件受力 特 征 系 数
. .

acr
类 型
钢筋混 凝土 构件 预 应力混 凝土 构件

受弯 偏 心 受压
、 19
. 15 .

偏 心 受拉 24

轴 心 受拉 27
. 22 .
表 7 1 2 2 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 系 数
. .

钢筋 先张法预 应力筋 后 张法预应力筋


钢筋
光圆 带肋 带肋 螺旋肋 带肋 光面
类别 钢绞线 钢绞线
钢筋 钢筋 钢筋 钢丝 钢筋 钢丝

竹 07
. 10
. 10
. 08 . O6
。 08
. 05
. 04 .

注 : 对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 其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应按表中系数的 80%取用 , 。

7 13
. . 在荷载准永久组 合或 标准 组 合下 , 钢筋混凝 土 构 件 、 预
应 力混 凝土 构件开裂截面处受压边缘混凝 土 压应 力 、 不 同位 置 处
钢筋 的拉应力及预应力筋 的等效应力宜按下列假定计算 :

1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
2 受 压 区 混凝 土 的法 向应力 图取为 三 角形 ;
3 不考虑受拉 区 混凝 土 的抗拉强度 ;
4 采用换 算截面 。

7 14
. .
在 荷载准永久组 合或 标准组 合下 钢 筋混凝 土 构 件受拉 ,

区 纵 向普通钢筋的应力或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受拉 区 纵 向钢筋 的等


效应力 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1 钢筋混凝 土 构件受拉 区 纵 向普通钢筋 的应力



1 轴 心 受拉构件


S口
_

月 (7 1 4 1)
. .

八 、

) 偏 心 受 拉构 件

(7 1 4 2)
, .


3 受弯构件

氏、1 (7 1 4 3)
. .


4 偏 心 受 压 构件

asq (7 1 4 4)
. .

Asz

二 一

〔 。 87

。 12(卜

式) 鲁)〕
( “ 。 (7 1 4 5)
. .


味e0+ 丛 (7 1 4 6)
. .

b今 b)
( h飞 一

(7 1 4 7)
. .

从。

1 /l
。 \


土十 (7 1 4 8) 一

面丽 不呱 、
万)
. .

式 中 As
: 受拉 区 纵 向普 通 钢筋截 面 面 积 : 对轴 心 受拉 构件 ,

取全部纵 向普 通 钢筋 截面面积 ; 对偏 心 受拉构件 ,

取受拉较大边 的纵 向普通钢 筋截 面面积 ; 对 受弯 、

偏 心 受压构件 , 取受拉 区 纵 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


N。
。 、 城 按荷载准永久组 合计算的轴 向力 值 、 弯矩 值 ;

。 轴 向拉力作 用 点 至 受 压 区 或受 拉较 小边 纵 向普 通
钢筋 合力点 的距离 ;
e 轴 向 压 力 作 用 点 至 纵 向受 拉 普 通 钢 筋 合 力 点 的
距离 ;
e。 荷载准永久组 合下 的初 始偏 心 距 , 取为 城 /N 。 ;
z 纵 向受拉普 通 钢筋 合力 点至 截 面受 压 区 合力 点 的
距离 , 且 不 大于 。 87h
。; .

认 使用 阶段 的轴 向压力偏 心 距 增 大 系数 , 当 几/
h不
大于 14时 , 取 1 0;.

ys 截面重 心 至 纵 向受拉普 通 钢筋合力点 的距离 ;




' 受压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 效截面面积 的 比 值 ;
从 从 、 分别为受压 区 翼缘 的宽度 、 高度 ; 在公式 (
7 . -7
14 ).

中 当 h今大于 。 2h。 时 取 。 2h。


, .
, .

2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受拉 区 纵 向钢筋 的等效应力



1 轴 心 受拉构件
Nk N 凶 一

(7 1 4 9)
. .

Ap十 As
) 受弯构件

M咬 一

N (z 一


(7 1 4 10
. ).

a1A
( )
。 + As

。 _ 。尸
n +

些 (7 1 4 11
. ) .

仪萝

ep= yp

e冈 (7 1 4 12
. ) .

式 中 A。 :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截面面积 : 对轴 心 受拉构 件 ,

取全部 纵 向预应力 筋 截 面 面积 ; 对 受 弯 构 件 , 取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
N凶 计 算截 面上 混凝 土 法 向预应力等于零 时 的预加力 ,

应按本规范第 101 13条 的规定计算 ;


. .

Nk 呱 、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 的轴 向力 值 、 弯矩值 ;
z 受拉 区 纵 向普通 钢 筋 和预 应 力 筋 合力 点 至 截 面受
压 区 合力点 的距 离 , 按公式 7 1 45
(. ) .

计算 其 ,

中 。 按公式 (
7 . 1 4 n )计算 ;

al 无 粘结预应力 筋的等效折减 系数 , 取 a, 为 0
. 3; 对

灌浆 的后张预应力筋 , 取 a, 为 . 。;

e。 计算截面 上 混凝 土 法 向预应 力 等 于 零 时 的预加 力
从 刃 的作用点 至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和 普 通 钢筋合
力点 的距离 ;
为、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 合力点 的偏 心 距 ;
彻 计算截 面 上 混凝 土 法 向预应 力 等 于 零 时 的预加力
N 冈 作 用 点 的偏 心 距 , 应按本规 范第 10 1 13条 的
. .

规定计算 。

71 5
. .
在荷载标准 组 合 和准永久组合下 , 抗裂验算 时截 面 边缘
混凝 土 的法 向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 算 :

1 轴 心 受拉构件

二、 一

瓮 (
7 1 5 1) 一

. .

、 一

釜 (7 1 5 2)
. .

93
2 受弯构件

、 一

箫 (7 1 5 3) 一

. .



缺 (7 1 5 4)
, .

3 偏 心 受拉和偏 心 受压构件

箫+ 绘 (7 1 5 5)
. .

箫+ 箫 (7 1 5 6)
. .

式中 : A。 构件换算截面面积 ;
Wo 构件换 算截面受拉边 缘 的弹性抵抗矩 。

7 16
. . 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件应分别对截 面 上 的混凝 土 主拉应
力 和主 压 应力进行验 算 :
1 混凝 土 主拉应力

1 一
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氏p 镇 0

85ftk (7 1 6 l)
. .

) 二 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 , 应 符合下列规定 :

(0
atp .
95ftk (7 1 6 2
. ) .

2 混凝 土 主压应力
对 一
、 二 级 裂缝控制等 级 构件 , 均应符合 下 列规定 :

几 毛 0 6Ofck . (7 1 6 3)
. .

式中 : 氏p 、 acn 分 别 为混 凝 土 的主拉 应 力 、 主压 应 力 , 按本
规范 第 7 1 7条确定
. .

此时 , 应选择跨 度 内不利位 置 的截面 , 对该截面的换 算截 面


重 心 处和截面宽度突变处进 行验 算 。

注 : 对允许 出现 裂缝的吊车梁 , 在静力计算 中应符合公式 7 1 62


( ) . .

94
和 公式 (7 1 6 3
) 的 规定
. .

7 17
. .
混凝 土 主拉应力和主压 应力应按 下 列公式计算 :

叫 赎鱼
几 、 )


么 /


玉于 黝
、 乙 /
+* (7 : 7 1)
. .

. 从 y0
_

ux
_


_

Upc


(7 1 7 2)
. .

1O


vk 习气:典。。51
拜气 少


_

(7 1 7 3)
. .

Iob
式中 : 久 由预加力 和弯矩 值 肠 在计算 纤维处 产生 的混凝 土 ‘

法 向应力 ;
ay 产生 的混凝 土 竖 向压 应力 ;
由集 中荷载标准值 Fl 、


由剪力 值 叭 和 弯起 预应力 筋 的预 加力 在计 算 纤 维
处产生 的混凝 土 剪应力 ; 当计 算截面上 有扭矩 作用
时 , 尚应计 人 扭矩引起 的剪应力 ; 对超静定后张法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在计算剪应力 时 , 尚应计
人 预加力 引起 的次剪力 ;

al
c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 , 在计算纤维处 由预加力产
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应 力 , 按 本 规 范公 式 (101 6 1
) . .

) 计算 ;
或公式 (101 6 4 . .

y。 换算截面重 心 至 计算纤维处 的距离 ;


I。 换算截 面 惯性矩 ;
叭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 的剪力 值 ;
S。 计算纤维 以上 部分 的换算截面 面 积对构件换算截面
重 心 的面积矩 ;
队 弯起预应力筋 的有效预应力 ;
Apl 计算截面上 同

弯 起平面 内的弯起预应力筋 的截面


面积 ;

ap 计算截面上 弯起预应力筋 的切线 与构件纵 向轴线 的


夹角 。

注 : 公式 7 1 71
(. ) .

、 公式 7 1 72
( .) .

中的 。 、 、 丙 、 ‘ 和 从 y0/I
。,

当为拉应力时 , 以正 值代入 ; 当为压 应力时 , 以 负值代人 。


7 18
. . 对预应 力混凝 土 吊车梁 , 在集中力 作用 点两 侧各 o 6h的 .

长度范 围内 由集 中荷载标 准值 Fk 产 生 的混凝 土 竖 向压应力 和


剪应力 的简化分布可按 图 7 1 8确定 其应力 的最大值可按下列 . . ,

公式计算 :


as 一 x

黔 (7 1 8 1)
, .

尸 一



- 一 一

(7 1 8 2) 一



乙 一
代S0 (7 1 8 3) 一

甲厂万
. .

LO口

, 一

架 (7 1 8 4)
. .

式中: 尸 、 铲 分 别为位于集 中荷载 标准值 凡 作用点左侧 、 右


侧 0 6h处截面上 的剪应力 ;

介 作用截面上 的剪应力 ;
集 中荷载标准值 Fk
代 代 分别为集 中荷载标准值 Fk
作用点左侧 、 右侧截
面上 的剪力标准值 。

认 nl:、

FL

卜 些 纽刁 卫丝 4 一 . -

()截面
a )竖 向压 应力认 分布

b )剪应 力 T分布

图 7 1 8 预 应力混 凝 土 吊车梁集 中力作用 点附近 的应力分布


. .

7 19. .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端部进行 正 截面 斜截面抗裂 、

验算时 应考虑预应力筋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 ltr


, 范围内实际应力值
的变化 。 预应力筋的实际应力可考虑为线性分布 , 在构件端部取为
零 , 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末端取有效预应力值 斗 (图 7 1 9) 预 . . ,

应力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 ltr
应按本规范第 101 9条确定
. .


户二 曰

图 7 1 9 预 应力传递长 度范围内有效预 应力值的变化


. .

72 .
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72 1
. .
钢 筋混凝 土 和预应力 混凝 土 受 弯构 件 的挠度 可按照结构 飞.

力学方法计 算 , 且 不 应超过本规范表 3 4 3规定 的限值 . .


在等截面构件 中 , 可假定各 同号弯矩 区 段 内的刚度相等 , 并


取用该 区 段 内最大 弯矩处 的刚度 。 当计算跨度 内的支座截 面 刚度
不大 于 跨 中截面刚度 的 2倍或 不 小 于 跨 中截 面 刚度 的 1/
2时 , 该
跨 也 可按等刚度构件进行计 算 , 其构件刚度可取跨 中最大弯矩截
面的刚 度 。

722
. .
矩形 、 T 形 、 倒 T 形 和 I形 截面 受弯构 件考虑 荷载 长期

作用影 响的刚度 B 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


1 采用荷载标准组 合时

丈〕

二 二二 - -
Mk

- - -

卫〕 , (7 2 2 1) 一

下钾丁 丁下犷 犷 丁 气尸 . .

戈U
IVlq

1)十 IVlk

2 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
刀 、 退 (7 2 2 2)
. .

式中: M味 按荷载 的标 准组合计 算 的弯矩 , 取计算 区 段 内的


最大弯矩 值 ;
城 按荷载 的准永久组合计 算 的弯矩 , 取计 算 区 段 内
的最大 弯矩值 ;
Bs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 算 的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或
按标准组合计 算 的预应 力混凝 土 受 弯构 件 的短期
刚度 , 按本规范第 7 2 3 条计算 ;
. .

O 考虑 荷载长期 作 用 对 挠 度增 大 的影 响系数 , 按本
规范 第 7
. 2 5条取用
' .

723
. 按裂缝控制 等级要求 的荷载组 合作用下 钢筋混凝 土 受 弯
. ,

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 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1 钢筋混凝 土 受弯构件
。《
EsA
(7 2 3 1)
. .

6aE


沪+ 0 2+
1 15 .

1+ 3 5式 .

2 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 件
) 要求不 出现裂缝 的构件

B 、
= 0 85Ec

10 (7 2 3 2)
. .

) 允许 出现裂缝 的构件

0 .
85Ecl

(7 2 3 3)
. .


Kcr (1 长 )。 一

性r


些 (7 2 3 4)
. .


0 21
( )

。 一 ’ O+ ・
’ 07
(,+ O 45yf ・

: (7 2 3 5)
. .

aEP
从 r

( 。)
W。
丐 + yftk (7 2 3 6)
. .

bf b)hf
( 一

(7 2 3 7)
. .

从o

式中: 少 一 一 ~

裂缝 间纵 向受拉普 通 钢筋应变 不 均匀 系数 , 按本规


范第 7 1 2条确定 ;
. .

a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 土 弹性模量 的比值 , 即 ES


/E 。 ;

产 纵 向受拉钢筋 配 筋率 对 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取


- - 一

: ,

为 As
( bh
/ 。 ); 对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受 弯 构 件 取为 ,

a IAp
( 十 As)/
( 。 ) 对 灌 浆 的后 张 预 应 力 筋 取
bh , ,




1 0,

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筋 , 取 a


0 3; .

I。 换算截 面 惯性矩 ;
若 受拉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 的 比值 ;

bfhf 、 分别为受拉 区 翼缘 的宽度 、 高度 ;
从r 预应力混凝 土 受弯构 件正 截 面 的开裂 弯矩 从 与 弯 r

矩 从 的比值 , 当‘ > 1 0时 ,.
取从 r

. 0;

丐 c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 , 由预加力在抗 裂验 算边缘


产生 的混凝 土 预 压 应力 ;
芳 一 一 -

混凝 土 构件 的截 面 抵抗矩 塑性影 响系数 , 按本 规 范


第 7 2 4条确定
. .

应降低
注 : 对预压 时预拉 区 出现裂缝的构件 Bs , %。
10

724
. .
混凝 土 构 件的截面抵抗矩 塑性影 响系 数 了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

下一

7 +


半)
ym (7 2 4)
. .

式中: ym

混凝 土 构 件 的截 面抵 抗 矩 塑 性 影 响 系数 基 本 值 ,

可 按 正 截 面应 变保持 平 面 的假 定 , 并 取 受拉 区 混
凝 土 应力 图形 为梯 形 、 受 拉 边 缘混 凝 土 极 限拉应
E 确定 ; 对常用 的截 面形状

变为 Zftk 。 , 值 可按
ym

表 7 2 4取用 ;
. .

h 截面高度 (? 时 , 取 h 400
): 当 h< 400 ; 当 h>

时,
1600 取h =
; 对圆形
1600 、 环 形截面 , 取 h Zr

此处, r 为圆形截面半径或环 形截 面 的外环半径 。

表 7 2 4 截面 抵 抗矩 塑 性影响 系 数基 本值 汽
. .

项次 3 4

对称 I形截面 或 翼缘位于 受拉 区
翼缘位 于 箱形截 面 的倒 T 形截 面
截面 矩形 圆形 和
受压 区 的 /b镇 2
bf 、 /b镇 2
bf 、

形状 截面 /b> 2
bf 、 /b> 2
bf 、
环 形截面
T 形截面 l
'f/l
' hf
/h
hf
/h< 0 2 . /h< 0 2
hf .

为任意值 为任意值

汽 1 45 1 50
16 O娜
. /犷

. .

注 1 对 必> bf
的 I形截面 , 可按项次 2与项次 3之 间的数值采用 ; 对 从< bf
的I
形截面 可 按项次 3与项次 4之 间的数值采用 ;

2 对 于 箱形截面 b系指各肋宽度的总和 ; ,

3 为环 形截面 的内环 半径 对圆形截面取 rl为零


rl , 。

99
725
. . 考虑荷载长期 作用对挠 度增 大 的影 响 系数 0可按下列规
定取用 :

1 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当汀 一
。时 , 取O

2 0;.
当声 一
P时 , 取 O 1 6; 当


衬为 中间
数值 时 , 0按 线 性 内插 法 取 用 。 此处 , 衬 一
A仁
( bh
/ 。), 夕

A,/

bh
( 。) 。

对翼缘位 于 受拉 区 的倒 %
T 形截 面 , 0应增加 20 。

2 预应力 混 凝 土 受弯构件 , 取 夕 一
20

726
. .
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在使用 阶段 的预加力反拱值 , 可
用结构力学方法按 刚度 Ecl
。 进行计算 , 并 应考 虑预 压 应力 长期
作用 的影响 , 计 算 中预应力筋 的应力应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 。 简
化 计算时 , 可 将计 算的反拱 值乘 以 增大系数 2 0 .

对重要 的或特殊 的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的长期反拱 值 , 可


根据专 门的试验分析确定或根据配筋情况采用考虑收缩 、 .
徐变影
响的计算方法分析确定 。

727
. .
对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应采取措施控 制反拱 和挠度 , 并宜
符 合下列规定 :
l 当考 虑 反 拱 后 计 算 的 构 件 长 期 挠 度 不 符合 本 规 范 第
3 4 3条 的有关规定时 ,
. .
可采用施 工 预先起拱等方式控 制挠度 ;
2 对永久荷 载 相 对 于 可 变荷 载较 小 的预应 力 混 凝 土 构 件 ,

应考虑反拱过大对 正 常使用 的不利影响 , 并应采取相应 的设计和


施 工 措施 。

100
8 构 造 规 定

81 .
伸 缩 缝

811
. .
钢筋混凝 土 结构伸缩缝 的最大间距 可按表 8 1 1确定
. .

表 8 1 1 钢筋混 凝 土 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m )
. .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 中 露 天

排架结构 装配 式 100 7O

装配 式 75 50
框架结构
现 浇式 55 35

装配 式 65 4O
剪力墙结构
现浇式 45 30

装配 式 4O 3O
挡土 墙 、 地 下 室墙壁等类结构
现浇式 30 20

装配 整 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 , 可 根据结构的具体情 况 取表 中装配 式结构


与现 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
框架 剪力墙结构或框架 核心 筒结构房屋 的 伸缩缝间距
一 一

, 可 根据结构的具
体情况取 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
当屋 面无 保温或隔热措施时 框架结构 , 、 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 宜按表
中露 天 栏 的 数值取 用 ;
现 浇挑檐 、 雨 罩等外露结构的局部伸缩缝间距 不宜大于 12m。

8 12
。 。
对下列情况 , 本规范表 8 1 1 中的伸缩缝 最 大 间距 宜适
. .

当减小 :
1 柱高 (从基础顶 面 算起 ) 低 于 sm 的排架结构 ;
2 屋 面 无 保温 、 隔热措施 的排架结构 ;
3 位 于 气候干燥地 区 、 夏季炎热 且 暴雨频繁地 区 的结构或
经 常处 于 高温作用下 的结构 ;
4 采用滑模类 工 艺施 工 的各类墙体结构 ;
101
5 混凝 土 材料收缩较大 , 施 工 期外露时间较长 的结构 。

8 13
. . 如有充 分依据对下 列情 况 , 本规范表 8 1 1 中的伸缩缝
. .

最大 间距可适 当增 大 :

1 采取减小混凝 土 收缩或温度变化 的措施 ;


2 采用专 门的预加应力或增配构造钢筋 的措施 ;
3 采用低收缩混凝 土 材料 , 采 取跳仓 浇筑 、 后 浇带 、 控制
缝等施 工 方法 , 并加强施 工 养护 。

当伸缩缝 间距 增大较多时 , 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 土 收缩


对结构 的影 响 。

814
. .
当设 置 伸缩缝时 , 框架 、 排架结构 的双 柱基础可不 断开 。

82

混 凝 土 保护 层

821
. .
构件 中普 通 钢筋及预应力筋 的混凝 土 保护层厚 度应 满 足
下列要求 。

1 构件 中受 力 钢 筋 的保 护 层 厚 度 不 应 小 于 钢 筋 的公 称 直
径心
2 设计使用年 限为 50年 的混凝 土 结构 , 最外层钢 筋的保护
层厚度应符 合表 8 2 1的规定 ;
. .
设计 使用年限为 年 的混凝 土
100

结构 , 最外 层 钢 筋 的保 护 层 厚 度 不 应 小 于 表 8 2 1 中数 值 的
. .

1 4倍.

表 8 2 1 混 凝 土保 护层 的最 小 厚 度 c
. . (? )

环 境类别 板 、 墙 壳 、 梁 柱 杆
、 、

15 2O

一 a 20 25

二 b 25 35

立二 a 30 40

三 b 40 5O

注: 1 混 凝 土 强 度等级 不 大 于 C25时 , 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 smm;


2 钢筋混凝土 基础宜设 置 混凝 土 垫 层 , 基 础中钢筋的混 凝 土 保护层厚度应从
垫 层顶面 算起 , 且 不 应小于 40mm。

102
822
. .
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 下列措施 时 , 可适 当减小 混凝 土 保
护层 的厚度 。

l 构件表面有 可 靠 的防护层 ;
2 采用 工 厂 化 生 产 的预制构件 ;
3 在混凝 土 中掺加 阻锈剂或采用 阴极 保护处理 等防锈措施 ;
4 当对地下室墙 体采取 可 靠的建 筑防水 做法或 防护措施时 ,

与土 层 接 触 一

侧钢 筋 的保 护 层 厚 度 可 适 当减 少 , 但不应小
于 25mmo
823
. .
当梁 、 柱 、 墙 中纵 向受力钢筋 的保护层 厚度 大 于 50mm

时 , .
宜对保 护 层 采 取 有 效 的构 造 措 施 。 当在 保 护 层 内 配 置 防
裂 、 防剥 落 的 钢 筋 网 片 时 , 网 片 钢 筋 的保 护 层 厚 度 不 应 小
于 25mm 。

83 . 钢筋的锚 固

83 1
. .
当计算 中充分利用钢筋 的抗拉强度 时 , 受 拉 钢筋 的锚 固
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基本锚 固长度应按 下 列公式计 算 :

普通钢筋

101q


(8 3 1 1)
. .

预应 力 筋



赞 d (8 3 1 2)
. .

式中: Z
、 受拉钢筋 的基本锚 固长度 ;
. 九y
fs 、
一 一

普通钢筋 、 预应力筋 的抗 拉强度设 计值 ;


ft 混凝 土 轴 心 抗拉强度设计值 , 当混凝 土 强度 等级高
于 C6O时 , 按 C60取值 ;
d 锚 固钢筋 的直径 ;
a 锚 固钢筋的外形系数 , 按表 8 3 1取用
. . 。

103
表 8 3 1 锚固钢筋的外形 系数 a
. .

钢筋类型 光圆钢筋 带肋钢筋 螺旋肋钢丝 三 股 钢绞线 七 股钢绞线

a 0 16
. 0 14. 0 13
. 0 16
. 0 17.


注 : 光圆钢筋末端应做 弯钩 ,
180 .

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 于 3d, 但作受 压 钢筋时


可 不 做弯钩 。

2 受拉钢 筋 的锚 固长度 应 根 据 锚 固条 件按 下列 公 式 计 算 ,

且 不应小于 Zoomm

l 。

氛lab (
8 3 1 3)
. .

式中 : la 受拉钢筋 的锚 固长度 ;
氛 锚 固长度 修正 系数 对 普通钢筋 按本 规 范第 , 832 . .

条 的规定取用 , 当多 于 一
项时 , 可 按连乘计算 , 但
不应小 于 0 6; .
对预应力筋 , 可取 10

梁柱节 点 中纵 向受 拉 钢 筋 的锚 固要 求应 按 本 规 范 第 9 3节 .

(11
) 中的规定执行 。

3 当锚 固钢筋 的保 护层厚 度 不 大 于 sd时 , 锚 固长度 范 围


内应 配 置横 向构造钢筋 , 其直径不应小 于 d/
4; 对梁 、 柱 、 斜撑
等构件 间 距 不 应 大 于 sd, 对板 、 墙 等 平 面 构 件 间距 不 应 大 于
, 且 均不应大 于 100
10d ? , 此处 d 为锚 固钢筋 的直径 。

832
. .
纵 向受拉普 通 钢筋 的锚 固长度修 正 系数 氛应按下列规定
取用 :

1 当带肋钢筋 的公称直径大于 25mm时取 1 10


; .

2 环 氧树脂涂层 带肋钢筋取 1 25; .

3 施 工 过程 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取 1 10

4 当纵 向受力钢筋 的实际配筋面积大 于 其设计计算面积时 ,

修 正 系数取设计计算 面积与实际 配 筋 面 积 的 比值 , 但对有抗震设


防要求及直接承受 动力荷载 的结构构件 , 不 应考虑此项修 正 ;

S 锚 固钢筋 的保 护层厚度 为 3d时 修正 系数 可 取 0 80


, .

护层厚度为 sd时修 正 系数可取 0 70
, .
中间按 内插取值 , 此处 d
为锚 固钢筋 的直径 。

833
. .
当纵 向受 拉 普 通 钢 筋末 端 采 用 弯 钩 或 机 械锚 固措 施 时 ,

104
包括 弯钩或锚 固端头在 内的锚 固长度 (投影长度 ) 可取为基 本锚
的 60% 弯钩 和机械锚 固的形 式 (图 8 3 3
固长度 lab ) 和技 术
。 . .

要求应 符合表 8 3 3的规定


. .

表 8 3 3 钢筋弯钩和 机械锚 固 的形 式和 技术要 求


. .

锚固形式 技术要求

900
弯钩 末端 90弯钩 弯钩内径 4d 弯后直段长度
, , 12d

弯钩
135 末端 1350
弯钩 弯钩内径 4d 弯后 直段 长度 sd
, ,


侧贴焊锚筋 . 同直径钢筋
末端 侧贴焊长 sd

两 侧贴焊锚筋 末端两 侧贴焊长 3d同直径钢筋


焊端锚板 末端与厚度 d 的锚板穿孔塞焊
螺栓锚头 末端旋人 螺栓锚头

注: 1 焊缝和螺纹长度应满足 承载力要求 ;
2 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承压 净面积不应小于 锚固钢筋截面积的 4倍 ;
3 螺栓锚头的规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 求 ;
4 螺栓锚头和 焊接锚板的钢筋净间距 不 宜小于 4d, 否 则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

利影响 ;
5 截面 角部的弯钩 和 一
侧贴焊锚筋的布筋方向宜 向截面 内侧偏置 。

摊里
卜勿


户勺

弯钩

()90 弯钩





侧贴焊 锚筋

荟乙
十鱼铸


d)两 侧贴焊锚筋
( ) 穿孔塞焊锚板

e ) 螺栓 锚头

图 8 3 3 弯钩和机 械锚固的形式 和 技术要求


. .

834
. .
混凝 土 结构 中的纵 向受压钢筋 , 当计算 中充分利用其抗

压 强度时 , 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相应受拉锚 固长度 的 70 。

受 压 钢筋不应采用末端弯钩和 侧贴焊锚筋 的锚 固措施 一


受 压 钢筋锚 固长度 范 围 内的横 向构 造 钢 筋 应 符合 本 规 范 第


105
8 3 1条 的有关规 定
. . 。

835

承受动力荷载 的预制构件 应将纵 向受力普 通 钢筋末 端
. ,

焊接在钢板或角钢 上 钢板或角钢应可靠 地锚 固在混凝 土 中 钢 , 。

板或角钢 的尺寸应按计算确定 , 其厚度不宜小 于 10mm 。

其他构件 中受力普 通钢筋 的末端也可通过焊接钢板或 型钢 实


现锚 固 。

84

钢筋的连接

84 1

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 机械连接或焊接 机械 连接
. 、 。

接头 及焊接接头 的类 型 及质量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

混凝 土 结构 中受力钢筋 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在 。

同 一
根受力钢筋 上 宜少设接头 。 在结构 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
位 , 纵 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连 接接头 。

842 . .
轴心 受拉及小偏 心 受拉杆件 的纵 向受力钢 筋不得 采用 绑
扎搭接 ; 其他构件 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 受拉钢筋直径 不 宜 ,

大 于 25mm 受 压 钢筋直径 不 宜大 于 28mm , 。

8 4 3 同 构件 中相邻纵 向受力钢筋 的绑扎搭接接头 宜 互 相错


. .

开 。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 区 段 的长度为 1 3倍搭接长度 ,



凡搭
接接头 中点位 于 该连接 区 段长度 内的搭接接头均属 于 同 一

连接 区
段 (图 8 4 3
) . .
。 同 一

连接 区 段 内纵 向受力 钢筋搭 接接 头面 积百

图 84 . . 3 同 连接 区 段 内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

注 : 图中所 示同 连接 区 段内的搭接接头钢筋为两 根 一
, 当钢筋直径
相同时 , 钢筋搭接接头面 积 百 分率为 50% 。

106
分 率为该 区 段 内有搭接接头的纵 向受力钢 筋与 全 部纵 向受力钢筋
截面面积 的比值 。 当直径不 同的钢筋搭接时 , 按直径较小 的钢 筋
计算 。

位于同 连接 区 段 内的受拉钢筋搭 接接头面积 百 分 率 : 对梁


类 、 板类及墙类构件 , 不宜大于 %;
25 对柱类构件 , 不 宜大 于

50 当工 程 中确有 必 要增大受拉钢筋 搭 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时
。 ,

对梁类构件 不 宜大 于 50% ; 对 板 墙 柱 及 预 制 构 件 的拼接


, 、 、

处 , 可根据实际情况 放宽 。

并 筋采用绑扎 搭接连 接时 , 应按每根 单筋错开搭接 的方式连


接 。 接头面积百分 率应按 同 一

连接 区 段 内所有 的单根钢 筋计 算 。

并 筋 中钢筋 的搭接长度应按单筋 分别计 算 。

844 . . 纵 向受拉钢 筋绑扎搭接接头 的搭接长度 , 应 根据位 于 同


连接 区 段 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 率按下列 公式计算 , 且不


应小 于 3O0mm 。




奋l
。 (8 4 4) , .

式 中: Z' 纵 向受拉钢筋的搭 接长度 ;
公 纵 向 受拉 钢 筋 搭 接 长 度 修 正 系 数 , 按表 8 4 4取
. .

用 。 当纵 向搭接钢筋接头 面 积百分 率为表 的中间值


时 , 修 正 系数可按 内插取值 。

表 8 4 4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 度修正 系数
. .

纵向搭接钢筋接头面 积百 分率 (%) 毛 25 50 100

奋 12
. 14 . 16 .

845 . . 构件 中的纵 向受压 钢筋 当采用搭 接连接 时 , 其受压搭 接


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 . .
写,
8 4 4条纵 向受拉钢筋搭接 长度 的 70

且 不应小 于 200
~ 。

84 6. . 在梁 、 柱类构件 的纵 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 范 围 内的横 向


构造钢筋应符合本规范第 8 3 1条 的要求 ;
. .
当受压钢筋直径大 于
25mm时 , 尚应在搭接接 头 两 个 端 面外 的范 围 内各设 置
100mm

两道箍筋 。

107
847
. .
纵 向受力钢筋 的机械连接接头宜相 互 错 开 。 钢筋 机械连
接 区 段 的长度为 5d , d 为连接钢 筋 的较小 直径

3 。 凡接 头 中点 位
于 该连接 区 段长度 内的机械连 接接 头均属于同 连接 区 段

位于 同 连接 区 段 内的纵 向受拉钢 筋接头面积百 分率不宜 大


于 50% ; 但对板 墙 柱及 预 制 构 件 的拼 接 处 可根 据 实 际情 、 、 ,

况放宽 纵 向受压钢筋 的接头百分率 可不受 限制


。 。

机械连接 套筒 的保护层厚度宜满足有关钢筋最小 保护层厚度


的规定 。 机械连接套筒 的横 向净 间距 不宜小 于 25
? ; 套筒处箍
筋 的间距仍应满足相应 的构造 要求 。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构件 中的机械连接接头 , 除应 满足设


计要求 的抗疲劳性能 外 , 位于 同 一

连接 区 段 内的纵 向受力钢筋接
头面积百 分率不应 大于 50% 。

848
. .
细 晶粒热 轧带肋 钢筋 以 及 直 径 大 于 28mm的带肋 钢 筋 ,

其焊接应 经 试验确定 ; 余热处 理 钢筋不宜焊接 。

纵 向受力钢筋 的焊接接头应相 互 错开 。 钢筋焊接接头连接 区


段 的长度 为 35d且 不 小 于 500mm
, d 为 连 接 钢 筋 的较 小 直 径 , _

凡接头 中点位 于 该 连接 区 段 长度 内的焊接 接 头均属 于 同 一

连接
区段 。

纵 向受 拉钢筋 的接头 面积百 分率不 宜大 于 %,


50 但对 预 制
构件 的拼接处 , 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 纵 向受 压 钢筋 的接头 百 分
率可不受 限制 。

849 . , 需进行疲劳验算 的构件 其纵 向受拉 钢筋 不 得 采用绑扎


搭接接头 , 也 不 宜采用焊接接头 除端 部锚 固外不得在钢筋 上 焊 ,

有 附件 。

当直接承受 吊车荷载 的钢筋混凝 土 吊车梁 、 屋 面 梁及屋架下


弦的纵 向受拉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 , 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采用 闪光接触对焊 , 并去掉接头 的毛刺及卷边 ;
同 连接 区 段 内纵 向受拉钢筋焊接接 头面积百 分率 不 应
2 一

大 于 25% 焊接接头连接 区 段 的长度应取为 45d d 为纵 向受力


, ,

钢筋 的较大直径 ;
108
3 疲劳验 算时 , 焊接接头应 符合本规 范 第 4 2 6条疲 劳应 . .

力 幅限值 的规定 。

85 . 纵 向受力钢筋的最小 配 筋率

851
. .
钢筋混 凝 土 结构构 件 中纵 向受 力钢筋 的 配 筋 百 分 率 几 面
不 应小 于 表 8 5 1规 定的数值 。 . .

表 8 5 1 纵向受 力钢筋的最小配 筋百 分率 丙
. .
。 %)

受 力 类 型 最小配 筋百 分率
强度等级 500MPa 0 50

全部纵
强 度等级 400MPa 0 55

受 压 构件 向钢筋
强度等级 300MPa335MPa 、 0 60


侧 纵向钢筋 0 20

受弯构件 偏心 受 拉 轴心 受 拉构件 侧的受拉钢筋


、 、

. 20和
0 /
介 中的较大值
45ft

注: 1 受压 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 筋百分率 , 当采 用 C60以上 强 度等级的混 凝


土 时 , 应 按表中规定增加 0 10
; .


2 板类受弯构件 (
不 包括悬臂板 )的受拉钢筋 , 当采 用 强 度等级 400MPa 、

的钢筋时 ,
500MPa 其最小配 筋百 分率应 允许 采 用 0 15和

/几 中的较
45ft
大值 ;
3 偏 心 受 拉构件中的受压 钢筋 应按 受压 构件 侧 纵 向 钢筋考虑 ; ,

4 受压 构件的全 部纵 向钢筋和 一
侧纵向钢筋的配 筋率以及 轴 心 受 拉构件和 小
偏心 受拉构件 侧 受 拉钢筋的配 筋率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 面 积 计算 ;

5 受弯构件 大偏心 受拉构件 侧 受 拉钢筋的配 筋率应 按全截面 面 积 扣 除受



风 b
压 翼缘面 积 ( ) h
r 后的截面 面积 计算 ;
' 一

“ ”
6 当钢筋沿 构件截面 周 边 布 置 时 ,

侧纵 向钢筋 系 指 沿 受力方 向两 个对

边中 边 布置 的纵向钢筋

852
. .
卧置 于 地 基 上 的混凝 土 板 , 板 中受 拉钢筋 的最小 配 筋 率
可 适 当降低 但 不 应小 于 0 15 %
, .

853
. .
对结构 中次要 的钢筋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 当构造所需 截 面
高度 远 大 于 承载 的需求时 , 其纵 向受拉钢筋 的配筋率 可 按下列公
式计 算 :
109
续表 9 1 2 . .

板 的 类 别 最小厚度
双 向板 8O

面板 5O
密肋楼盖
肋高 250

悬臂长度不 大于 500mm 60
根部 )
悬 臂板 (
悬臂长度 1200mm 100

无 梁楼板 150

现浇空 心 楼盖 200

9 13
. .
板 中受力 钢筋 的间距 , 当板 厚 不 大 于 时不 宜 大
15Omm

; 当板厚大 于 150mm
于 20Omm 时不宜大 于 板厚 的 1 5倍 , 且 不 .

宜大 于 25Omm 。

9 14
. .
采用分离 式 配筋 的多跨 板 , 板 底 钢筋 宜 全 部伸 人 支 座 ;
支座负弯矩钢筋 向跨 内延 伸的长度应根据负 弯矩 图确定 , 并满足
钢 筋锚 固的要 求 。

简支板 或连 续板下 部纵 向受力钢 筋伸人 支座 的锚 固长 度不应


小于钢筋直径 的 5倍 , 且 宜 伸过支座 中心 线 。 当连续 板 内温度 、

收缩应力较大时 , 伸 人 支座的长度宜适 当增加 。

9 15
. .
现浇混凝 土 空 心 楼板 的体积空 心 率 不 宜大 于 %
50 。

采用箱型 内孔 时 , 顶板厚度不应 小 于肋 间净距 的 1/15且 不


应小 于 50mm 当底 板 配 置 受 力 钢 筋 时 其 厚 度 不 应 小 于
。 ,

50mm 。 内孔 间肋宽与 内孔 高度 比不 宜小 于 14/ 且 肋 宽不 应小 ,

于 6Omm, 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 SOmm 。

采用管型 内孔 时 , 孔顶 、 孔底板厚均不应小 于 40mm, 肋宽


与 内孔径之 比不 宜小 于 15
/ , 且 肋 宽 不 应小 于 50mm, 对预应力
板不应小 于 6Omm 。

(n) 构 造 配 筋

916
. .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 计 的现浇混凝 土 板 , 当与混凝 土
112
梁 、 墙整 体浇筑或嵌 固在砌 体墙 内时 , 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 , 并
符合下列要 求 :

1 钢 筋直径 不 宜小 于 smm, 间距 不 宜 大 于 , 且 单
200mm

位宽度 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 于 跨 中相应方 向板底钢筋截 面 面积 的


1/
3 。 与混凝 土 梁 、 混凝 土 墙 整 体浇筑单 向板 的非受力方 向 , 钢
筋栽面面积 尚不宜小 于 受力 方 向跨中板底钢 筋截面面积 的 1/3 。

2 钢筋从混凝 土 梁边 柱边 墙边 伸入 板 内的长度不宜小 于 、 、

/4 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人 板边的长度不宜小 于 10
10 , /7 其中计算跨 ,

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 对双 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度 10 , 。

3 在楼板角部 , 宜沿 两 个方 向正 交 、 斜 向平行或放射状 布
置 附加钢筋 。

4 钢 筋应在梁 内 、 墙 内或柱 内可 靠锚 固 。

9 17

当按 单 向板设计 时 应 在垂直 于受力 的方 向布置分 布钢
. ,

筋 单位宽度 上 的配 筋不宜小于 单位宽度 上 的受力 钢筋 的 15


, % ,

% ; 分布钢筋 直径不 宜小 于 6mm 间距


且 配筋 率不 宜小 于 。 15 .

不宜大 于 250? ; 当集 中荷 载较 大 时 分布钢筋 的配 筋 面积 尚 ,

应增加 , 且 间距 不 宜 大 于 200
~ 。

当有实践 经 验或 可 靠措施 时 , 预制 单 向板 的分 布钢筋可不受


本条 的限制 。

9 18
. .
在温度 、 收缩应力较大 的现浇板 区 域 , 应在板 的表面双 向
配 置防裂 构造 钢 筋 。 配 筋率 均 不 宜 小 于 %,
0 10.
间距 不 宜 大 于
20
。~ 。 防裂构造钢筋 可 利用原有钢筋贯通 布置 , 也 可 另行设 置 钢
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

楼板平 面 的瓶颈部位 宜适 当增加板厚 和 配 筋 沿板 的洞边 。 、

凹 角部位宜加 配 防裂构造钢筋 , 并采取 可 靠 的锚 固措施 。

919
. . 混凝 土 厚板 及 卧 置 于 地 基 上 的基础筏板 , 当板 的厚度 大
于 Zm 时 , 除应沿板 的上 、 下表 面布 置 的纵 、 横方 向钢筋外 , 尚
宜在板厚度不超过 lm 范 围 内设 置与板 面平行 的构造钢筋 网片 ,

网片 钢 筋 直 径 不 宜 小 于 12mm, 纵 横 方 向 的 间距 不 宜 大
于 300mmo

113
于 IOOmm

按计 算所需弯起钢筋 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 的厚度在 30


3 一

之 间选 取 ; 弯起 钢 筋 的 倾 斜 段 应 与 冲切 破 坏 锥 面 相 交 (图
450
9 1 nb
) . .
其 交 点 应 在 集 中荷 载 作用 面 或 柱 截 面 边 缘 以 外

(1/2 ?
2/) h 的 范 围 内 弯起 钢 筋直径 不 宜 小 于 12mm 且 每
3 。 ,

方 向不宜少 于 3根 。

9 1 12 . .
板柱节点 可 采用带柱帽或托板 的结构形式 板柱节点 的 。

形状 、 尺 寸应包容 45的冲切破坏锥体 并应满 足 受 冲切 承载力 ,

的要求 。

柱帽的高度不应小 于 板 的厚度 h; 托板 的厚度不应小 于 h/


4 。

柱 帽或托板在平面 两个方 向上 的尺寸均不宜小于 同方 向上柱截面


宽度 b与 4h的和 (图 9 1 12
) . .

) b十4h





铸音
、、


= 二 二



, 尸

过十


众 丰
/ \


谙共 仁
兮二

12
(a
) 柱帽 b )托板

图 9 1 12 带柱帽或托板的板柱结构
. .

92

(工) 纵 向 配 筋


了 1 梁 的纵 向受力钢 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伸人梁支 座范 围内的钢筋 不应少 于 2根 。

2 梁高不小 于 300
~ 时 , 钢筋直径不应小 于 10mm; 梁高
小于 300
~ 时 , 钢筋 直径不应小 于 8~ 。

梁 上 部钢筋水平方 向的净 间距不应小 于 30mm和 1 sd;


3 .

梁下部钢筋水平方 向的净 间距不应小 于 25mm和 d 当下部钢筋 。

115
多于 2层 时 , 2层 以 上 钢筋水平方 向的中距应 比下面 2层 的中距

增大 一

倍 ; 各层钢筋 之 间的净 间距 不应小 于 25mm和 d, d 为钢

筋 的最大直径 6
4 在梁 的配 筋密 集区 域宜采用并筋 的配筋形式 、
922
. .
钢筋混凝 土 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 的下部纵 向受力钢筋 ,

从 支座边缘 算起 伸入 支座 内的锚 固长度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 V 不大于 0 . 从。 时
7ft , 不小于 5必 当 V 大于

. 从。时
7ft , 对 带肋 钢 筋不 小 于 12d
, 对 光 圆钢 筋 不 小 于 1sd,
d 为钢筋 的最大直径 ;
2 如纵 向受力钢筋伸 人 梁支座范 围内的锚 固长度不符 合本
条第 1款要求 时 , 可采取 弯钩或机械锚 固措施 , 并应满足本规范
第 8 3 3条 的规定采取有效 的锚 固措施 ;
. .

3 支承在砌 体结 构上 的钢筋混凝 土 独立梁 , 在纵 向受力 钢


筋 的锚 固长度 范 围 内应 配置 不 少 于 2个 箍 筋 , 其直径不 宜小于
d/
4 , d 为纵 向受力 钢筋 的最 大直径 ; 间距不 宜 大 于 10d
, 当采
取机械锚 固措施 时箍筋 间距 尚不 宜 大 于 sd, d 为纵 向受 力 钢筋

的最小直径 。

注 : 混 凝 土 强 度等级为 C25及 以下 的简支梁 和 连续梁 的简支端 , 当距


支座边 1 5h范围内作用有集 中荷载 , 且 V

大 于 0 7五从 。

时 , 对
带肋钢筋宜采取有效 的锚 固措施 , 或取锚 固 长度 不 小 于 15d
, d

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

923
. .
钢筋混凝 土 梁支座截 面 负弯矩纵 向受拉钢筋不 宜在 受 拉
区 截断 , 当需要截断时 , 应符 合 以 下规定 :
1 当 V 不 大于 0
. 从。时
7ft , 应 延 伸 至 按 正 截 面 受弯承载力
计算不需要该 钢 筋 的截 面 以 外 不小 于 处 截 断 , 且 从该 钢 筋
20d

强度充分利用 截 面 伸 出的长度不应小 于 1 21;



2 当 V 大 于 0 7五从 。 时 ,

应延 伸至 按 正 截面受 弯承载力计算
不需要该钢筋 的截 面 以 外不小 于 h。 且 不小 于 ZOd
处截断 , 且 从该
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 于 1 2几 与 h。 之和 ;

3 若按本条第 1 2款确定 的截断点仍位 于 负弯矩对应 的受


116
拉区内 , 则应延伸 至 按 正 截 面 受弯承载力计算 不 需要该钢筋 的截
面 以 外不小 于 处截断 , 且 从该钢筋强度充 分
。 且 不小 于 20d
1 3h

利用 截面伸 出的长度不应小 于 .
。 之和
1 21与 1 7h 。

924
. .
在钢筋混凝 土 悬臂梁 中 , 应有不少 于 2根 上 部钢筋 伸至
悬臂梁外端 , 并 向下 弯折不小于 12d
; 其余钢筋不应在梁 的上 部
截断 , 而应按本规范第 9 2 8条规定 的弯起点位置 向下 弯折 ,
. .

按本规范第 9 2 7条 的规定在梁 的下边锚 固
. .

925
. .
梁 内受扭纵 向钢筋 的最小 配 筋率 Ptl应 符合下列规定 :
min ,

。,min

一 0

蠕矢 (9 2 5)
. .

当 T/(Vb)> 2 0时 ,

取 (饰 )
T/ 一
2O

式中 : P。 rnin
, 受扭纵 向钢筋 的最小配筋 率 , 取 AsU
(从 );

b 受剪 的截面宽度 , 按本规范第 6 4 1条 的规定取 . .

用 , 对箱形截面构件 , b应 以 bh
代替 ;
Astz 沿截 面 周边布 置 的受扭纵 向钢筋总截 面 面积 。

沿截 面周边布 置 受扭纵 向钢筋 的间距不应大 于 及梁


200mm

截面短边长度 ; 除应在梁截面 四 角设 置 受扭纵 向钢筋外 其余受 ,

扭纵 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 称布置 受扭纵 向钢筋应按受 拉 。

钢筋锚 固在支座 内 。

在 弯剪扭构件 中 , 配 置 在 截面弯 曲受拉边 的纵 向受力 钢筋 ,

其截 面面积 不 应小 于 按本规范第 8 5 1条 规定 的受弯构件受拉钢 . .

筋最小 配 筋率计算 的钢筋截 面 面 积与按本条受扭纵 向钢筋 配 筋率


计算并分配到弯 曲受拉边 的钢筋截面 面 积之和 。

9 2 6 梁 的上 部纵 向构造钢筋应符 合下列要求
. . :

当梁端按简支计 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 应在 支座 区上
1 ,

部设 置 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 不应小于梁跨 中下部纵 向受力 。

钢筋计 算所需截面面积的 1/
4 , 且 不应少于 2根 。 该纵向构造钢筋
自支座边缘 向跨 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 于 Z。/5, Z。 为梁的计算跨度 。

2 对架立 钢筋 , 当梁 的跨 度 小 于 4m 时 , 直径不 宜小 于
smm; 当梁 的跨度为 4m 一
6m 时 , 直径不应小 于 10mm; ,
当梁 的
117
跨度大 于 6m 时 , 直径不宜小 于 12
~ 。

)横
(11 向 配 筋

927 . . 混凝 土 梁宜采用箍 筋作为承受剪力 的钢筋 。

“ 。

当采用 弯起 钢筋 时 弯起 角宜取 45或 60; 在 弯终 点 外 应 ,

留有平行于梁 轴线 方 向的锚 固长度 且 在 受拉 区 不应小 于 20d , ,

在受 压 区 不 应小 于 10d d 为 弯起钢筋 的直径 ; 梁底层钢筋 中的 ,

角部钢 筋不 应 弯起 顶层钢筋 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 。

928 . . 在混凝 土 梁 的受拉 区 中 弯起钢筋 的弯起点可设在按 正 截 ,

面受 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 的截面之前 , 但 弯起钢筋与梁 中


心 线 的交点应位 于 不需要该钢 筋的截面之外 (图 9 2 8); 同时 弯 . .

起点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 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 于 h。/2 。

王 aJ 产 b

'/
孙 0

/ , 乓

图 9 2 8 弯起钢筋弯起点与弯矩图的关系
. .

受拉 区 的弯起点 ;

按计算不需要钢筋

1 2 b 的截面 ;
一 一


3 正 截 面 受弯承 载力图 ; 4
一 一

或按计算充分利用 钢筋 a

" ,
' 强 度的截 面 ; 5

l 一

按计算不 需要钢筋 ,
a 的截面 ; 6 梁中心 线
‘ ” 一

当按计算需要设 置 弯起钢筋时 从支座起前 排的弯起点至 后 ,



排的弯终 点 的距 离 不 应 大 于 本 规 范 表 9 2 9 中 ,
V > 0 7ft
从。 . . .


+ 0 05N
刃 时的箍筋最大间距

。 弯起钢筋不 得采用浮筋 。

118
929
. . 梁 中箍 筋的配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按承载力 计算不需要箍筋 的梁 , 当截面 高度大 于 300mm

时 应沿 梁 全 长 设 置 构 造 箍 筋 ; 当 截 面 高 度 h
, 150mm 一 一

时 可仅在构件端 部 l。 /
3oomm ,4 范 围内设置构造箍筋 l。 为跨 ,

度 。 但当在 构件 中部 。 /
l 2 范 围 内有集 中荷载作用 时 , 则应沿梁
全长设置箍筋 。 当截面 高度小于 时,
150mm 可 以 不设置箍筋 。

截 面 高度大 于 800mm的梁 箍筋 直径 不 宜 小 于 8? ;
2 ,

对截面 高度不大于 soomm的梁 不 宜小 于 6mm 梁 中配有 计算 , 。

需要 的纵 向受压 钢筋时 箍筋 直径 尚不应小 于 d/ 4 d 为受压钢 , ,

筋最大直径 。

3 梁 中箍筋 的最大间距宜符 合表 9 2 9 的规定 ; 当 V 大于 . ,

0 7ft

。时
乙人。+ 0 o5N 箍 筋 的配筋 率 八 [

户 Asv/(bs
)〕 尚不 , 、 S、

应小 于 0.
/几
24ft 。

表 9 2 9 梁中箍筋的最大 间距
. . (?

梁高 h V> 0 .
7ft
从 。 + 0 05N冈
. V蕊 0 .
7ft
从 。 + 0 05N
卯 .

< h 毛 300
150 150 200

< h 镇 500
300 200 300

< h 毛 800
500 250 350

h > 800 300 400

4 当梁 中配有按 计算需要 的纵 向受压 钢筋 时 , 箍筋应符 合


以 下规定 :

) 箍筋应做成封 闭式 , 且 弯钩直线段 长度 不应小 于 sd,



d 为箍筋直径 。

) 箍筋 的间距不应大于 15d
2 , 并不应大 于 400
~ 。 当 一

层 内的纵 向受 压 钢筋 多 于 5 根 且 直 径 大 于 18mm时 ,

箍筋 间 距 不 应 大 于 10d
, d 为 纵 向受 压 钢 筋 的 最 小
直径 。

) 当梁 的宽度 大 于 400mm且
3 一

层 内的纵 向受 压 钢筋 多
于 3根时 , 但
或 当梁的宽度不大于 400mm 一

层 内的纵
119
向受压钢筋多于 4根时 , 应设置 复合箍筋 。

9 2 10
. . 在 弯剪 扭 构 件 中 , 箍 筋 的配 筋率 不
Psv 应小于

0 /介
28ft 。

箍筋 间距应 符合本规 范表 9 2 9 的规定 ,


. .
其 中受扭所需 的箍
筋应做成封 闭式 , 且 应沿截面周边布置 。 当采用复合箍筋时 , 位
于 截面 内部 的箍筋不应计人受扭所需 的箍 筋面积 。 受扭所需箍筋

的末端应做成 弯钩 ,
135 弯钩端 头平直段 长度 不 应小 于 10d
, d

为箍筋直径 。

在超静定结构 中 , 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 , 其间距不宜


大于 0 75b 此处 .
, b按本规范 第 6 4 1条 的规定取用 , . .
但对箱形
截面构件 , 代替
b均应 以 bh 。

)局 部 配 筋
(111

9 2 11
. .
位 于 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 围内的集 中荷载 , 应全部 由
附加横 向钢筋承担 ; 附加横 向钢筋宜采用箍筋 。 .

箍筋应布置在长 度为 2hl
与 3b之 和 的范 围 内 (图 9 2 11

. .

当采用 吊筋 时弯起段应 伸至 梁 的上 边缘 , , 且 末端水平段长度不


应小于本规范 第 9 2 7条 的规 定 . .

附加横 向钢筋所需 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附加箍筋 (b) 附加 吊筋

戮 n 梁截 面 高度范 围 内有集 中荷载作用时附加横向钢筋 的 布置


注 : 图中尺 寸单位 ~ 。

1 一

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 ; 2 一

附加箍筋 ; 3 附加吊筋 一


20

Asv
、 赢
‘矛 J
(9 2 11
) . .

式 中 : Asv 承受 集 中荷 载 所 需 的 附加横 向钢 筋 总 截 面 面积 ;
当采用附加 吊筋时 As应 为左 , , 、 右弯起段截 面面
积之和 ;


作用在梁 的下 部或梁截 面高 度范 围 内的集 中荷载
设 计值 ;
一 附加横 向钢 筋与梁 轴线 间的夹角 。

9 2 12
. . 折梁 的内折角处应增设箍 筋 (图 .)
9 2 12 .
。 箍筋应 能承
受未在压 区 锚 固纵 向受拉钢筋 的合力 , 且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
全 部纵 向钢 筋合力 的 35% 。

卫 业
十 十 牙

灵 }


七 ,



乎 A 摊 、
注 刁

图 9 2 12 折梁内折角处 的配 筋
. .

由箍筋承受 的纵 向受拉钢筋 的合力按下列公式计 算 :

未在受压 区 锚 固的纵 向受拉钢筋 的合力为 :

N 。 , = 2汽

Jy
A,一
缸1 -
、 CoS 一 答 (9 2 121)
、 - .
- - .
- - -


全部纵 向受拉钢筋合力 的 35%为 :

N 。 , =
0 7汽
一 .

" y
A ;‘ 一 。 -
” cos 一 尽 (9 2 122)
、 一 .
’ - .
- - -

一 ’

式 中 As : 全部纵 向受拉钢筋 的截 面 面积 ;
Asl 未在受压 区 锚 固的纵 向受拉钢筋 的截面面积 ;
a 构 件的内折角 。

按上述条 件求得 的箍筋 应设 置 在 长 度 5 /8


(3a
等 于 htan ) 的
范 围内 。

12

, 2 13
. . 梁 的腹板 高度 hw不小 于 45Omm时 , 在 梁 的两个 侧 面
应沿 高度配 置 纵 向 构 造 钢 筋 。 每侧 纵 向构 造 钢 筋 (不 包 括 梁
上 下部 受力 钢 筋 及 架 立 钢 筋 ) 的 间距 不 宜 大 于 200mm 截
、 ,

面面积不应 小 于腹 板 截 面 面 积 (bhw ) 的 0 1% 但 当梁 宽 较 . ,

大 时 可 以 适 当放 松 。 此处 , 腹 板 高 度 hw按 本 规 范 第 6 3 1条
. .

的规定取用 。


薄腹梁或需作疲劳验算 的钢筋混凝 土 梁 应在下部 1/
9 2 14 . 2 ,

梁 高的腹板 内沿 两侧 配 置 直 径 8~ 14mm的纵 向构 造 钢 筋 一

其 间距 为 并 按 下 密 上 疏 的方 式 布 置
10Omm 15Omm

。 在上 部
1/2梁 高的腹板 内 , 纵 向构造钢筋可按本规范 第 9 2 13条 的规定 . .

配置 。

9 2 15
. . 当梁 的混凝 土 保 护 层 厚度 大 于 50
~ 且 配 置 表层钢筋
网片时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表层钢筋宜采用焊接 网片 , 其直径不宜大 于 smm, 间距


不应 大于 150mm
; 网片应 配置在梁底 和梁侧 , 梁 侧 的 网片钢 筋
应延 伸至梁 高的 / 3处
2 。

2 两 个方 向上 表层 网片钢 筋 的截 面积均 不 应小于相应混凝

土 保护层 (图 9 2 15阴影部分 ) 面积的 1% . .


图 9 2 15 配 置 表层 钢筋 网 片的构造要 求
. .


梁侧表层钢筋网片 ; 2 梁底表层钢筋网片 ; 一

3一

配 置网片钢筋 区 域

9 2 16
. .
深受弯构件 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G 的规定 。

122
93

柱 、 梁柱节点及牛 腿

(I) 柱

93 1
. .
柱 中纵 向钢筋 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纵 向受力钢筋直径不 宜小 于 12mm; 全 部纵 向钢 筋 的配
筋率不宜大于 5% ;
2 柱 中纵 向 钢 筋 的 净 间 距 不 应 小 于 50
? , 且 不宜大
于 3O0mm

3 偏 心 受 压 柱 的截 面高 度不 小 于 时,
600mm 在 柱 的侧 面
上应设置直径不小 于 10mm的纵 向构造 钢筋 , 并 相 应设 置 复 合
箍筋或拉筋 ;
4 圆柱 中纵 向钢筋不宜少 于 8根 , 不应少 于 6根 , 且 宜沿

周边均匀 布置 ;
5 在偏 心 受压柱 中 , 垂 直 于 弯 矩作用平 面 的侧 面 上 的纵 向
受力钢筋 以 及轴 心 受压柱 中各边 的纵 向受力钢筋 , 其 中距不宜大
于 3O0mmO
注 : 水平浇筑的预制柱 , 纵 向钢筋 的最小净 间距 可 按本规范第 921
. .

条关 于 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

932
. .
柱 中的箍筋应符 合下列规定 :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d/
4 , 且 不 应小 于 6? , d 为纵 向钢

筋 的 最 大直径 ;
箍筋 间距 不应 大 于 400
2 ~ 及 构件 截 面 的短边 尺 寸 且 ,

不 应大 于 15d d 为纵 向钢筋 的最小直径 ;


3 柱及其他受 压 构件 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 闭式 ; 对 圆柱

中的箍筋 , 搭接 长度 不应 小 于 本 规 范第 8 3 1条 规定 的锚 固长
. .

度 , 弯钩 , 弯钩末端平直 段长度不应小 于 sd,


且 末端应 做成 135
d 为箍筋直径 ;
4 当柱截面 短边 尺 寸大 于 400mm且 各边纵 向钢筋多 于 3根

时 , 或 当柱截面短边 尺 寸不大 于 400


~ 但各边纵 向钢筋 多 于 4

123
根 时 应设置 复合箍筋 ; ,

柱 中全 部纵 向受力钢筋 的配 筋率大于 3%时 箍 筋直径


5 ,

不应小 于 smm 间距 不应大 于 10d 且 不应大 于 200mm 箍筋


, , 。

末端应做成 弯钩 , 且 弯钩末端平直 段 长度不应小 于 10d


135 , d

为纵 向受力钢筋 的最小直径 ;
6 在 配 有螺旋式或焊接 环 式箍筋 的柱 中 , 如在 正 截 面受 压
承载力计算 中考虑间接钢筋 的作用时 , 箍筋 间距不应大于 80mm

5 且 不宜小于

及 dcor , 40
? , 为按箍筋 内表面确定 的核 心 截
dcor
面直径 。

9 3 31
. .
形截面柱 的翼缘 厚度 不宜小 于 120mm
, 腹板厚度不 宜
小于 10omm 。 当腹板开孔 时 , 宜 在孔洞周边每边设 置 2

3根直

径 不 小 于 smm 的补强钢筋 , 每个方 向补 强 钢筋 的截 面面积 不 宜


小 于 该方 向被截断钢筋 的截面面积 。

腹板 开孔 的 I形截面柱 , 当孔 的横 向尺寸小 于柱截 面 高度 的


半 、 孔 的竖 向尺寸小于相 邻两孔之间的净 间距 时 , 柱 的刚度可


按实腹 I形截面柱计 算 , 但在计 算承载力时应扣 除孔洞 的削弱 部
分 。 当开孔 尺 寸超过 上 述规定时 , 柱 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 双 肢柱
计算 。

(11
)梁 柱 节 点

934 。 。 梁纵 向钢筋在框架 中间层端节点 的锚 固应 符合下列要 求 :

1 梁 上 部纵 向钢 筋伸人 节 点的锚 固 :
) 当采用直线锚 固形式 时 , 锚 固长度不应小 于 Z
1 。 , 且应
伸过柱 中心 线 , 伸过 的长度不宜小 于 sd, d 为梁 上 部
纵 向钢筋 的直径 。


2 当柱截 面 尺 寸 不 满 足 直线锚 固要求 时 , 梁 上 部 纵 向钢
筋可采用本规范第 8 3 3条钢筋端部加 机 械锚 头 的锚
, .

固方式 。 梁上部纵 向钢筋宜伸 至 柱外 侧纵 向钢筋 内边 ,

包括 机 械 锚 头 在 内 的 水 平 投 影 锚 固 长 度 不 应 小 于
0 41

油 (图 9 3 4a
. ).

124
) 梁上部纵 向钢筋也 可采 用 900
3 弯折 锚 固 的方 式 , 此 时
梁 上 部纵 向钢筋应 伸 至 柱外 侧纵 向钢筋 内边并 向节点
内弯折 , 其 包 含 弯 弧 在 内 的水 平 投 影 长 度 不 应 小 于
, 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 内包含弯弧段 的投影长度
0 4lab

不 应小 于 15d(图 9 3 4b
) . .

) 04疏

) 04lab


卜 丛曰
(a ) 钢 筋端部加锚头锚 固 (b) 钢筋末端 900
弯折锚 固

图 9 3 4 梁上 部纵 向钢筋在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
. .

2 框架梁下部纵 向钢筋伸 人 端节点 的锚 固 :

) 当计算 中充分 利用该钢筋 的抗 拉强度 时 , 钢筋 的锚 固



方式及长度应与 上 部钢筋 的规定相 同 。

) 当计 算 中不利用该钢筋 的强度或仅 利用该钢 筋 的抗 压



强度时 , 伸人 节 点 的锚 固长 度 应 分 别 符 合 本 规 范 第
9 3 5条 中间节点梁下部纵 向钢筋锚 固的规定
. .

935
. .
框架 中间层 中间节点或连续梁 中间支座 , 梁 的上 部纵 向
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 。 梁 的下部纵 向钢筋宜贯穿节 点或支座 。

当必须锚 固时 , 应符合下列锚 固要求 :

1 当计算 中不利用该钢筋 的强度时 , 其伸 人 节点或 支座 的


锚 固长度对带肋钢筋不小 于 12d
, 对光 面钢筋不小 于 , d 为
15d

钢筋 的最大直径 ;
2 当计 算 中充分利用钢筋 的抗 压 强度 时 , 钢筋应按受压钢
筋锚 固在 中 间 节 点 或 中 间支 座 内 , 其 直 线 锚 固长 度 不 应 小 于
0 71

。 ;

125
3 当计 算中充 分利用钢 筋 的抗 拉强 度时 , 钢筋可 采用直 线
方 式锚 固在节点或支座 内 , 锚 固长度 不应小 于 钢筋 的受拉锚 固长
度 。 );
l (图 9 3 sa . .

4 当柱截面 尺 寸不 足时 , 宜按本规范第 9 3 4 条第 1款 的
. .

规定采用钢筋端部加锚头的 机械锚 固措施 , 也 可采用 90弯折锚


固的方式 ;
5 钢筋可在节 点或 支座外 梁 中 弯矩 较 小处 设 置搭 接 接 头 ,

搭接长度 的起始点 至 节点或支座边缘 的距离不应小 于 。 (


1 5h.

. .)
9 3 sb 。

》 11
. 》 1sho

) 下 部纵向钢 筋在 节点 中直 线锚 固

( ) 下部纵 向钢 筋在节点 或支 座范围外的搭接

图 9 3 5 梁下 部纵 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 围 的锚 固 与搭接
. .

936
. .
柱纵 向钢筋应贯穿 中间层 的 中间节点或端 节点 , 接 头应
设在节点 区 以 外 。

柱纵 向钢筋在顶层 中节点 的锚 固应 符合 下列 要 求 :

1 柱纵 向钢筋应 伸至 柱顶 , 且 自梁底 算起 的锚 固长度不应


小于 l 。 。

2 当截 面尺 寸不 满 足直线锚 固要 求 时 , 可 采 用 900
弯折锚
固措施 。 此 时 , 包括弯弧在 内的钢筋垂 直投影锚 固长度 不 应小 于
, 在弯折平面 内包 含 弯弧段 的水平投影 长度 不宜小 于 12d
0 slab

(图 9 3 6a

. ,

3 当截面 尺 寸不 足 时 , 也 可 采 用 带锚 头 的机 械 锚 固措 施 。

此时 , 包 含 锚 头 在 内 的竖 向锚 固长 度 不 应 小 于 0 . (图
slab
9 3 6b
. .) 。

126
》 12d 》 12d

才 J
的 .
的 .

OA
\ OA

a)柱纵 向钢 筋900
( 弯折 锚 固 ) 柱纵 向钢筋端头加锚板锚 固

图 9 3 6 顶层节点中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
. .

4 当柱顶有 现浇 楼 板 且 板 厚 不 小 于 时,
100mm 柱纵 向钢
筋 也可 向外 弯折 , 弯折后 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 于 12d 。

937
. .
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 向钢筋 可 弯人 梁 内作梁 上 部纵 向钢
筋 ; 也可将梁 上 部纵 向钢筋与柱外 侧纵 向钢 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
搭接 , 搭接 可 采用下列方式 :
1 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 部布 置 , 搭接长
度 不应小 于 (图 9 3 7a
1 slab
. ) . .
。 其中 , 伸 人 梁 内的柱外侧 钢 筋
截面面积不宜小 于 其全部 面积 的 65写 ; 梁 宽 范 围 以 外 的柱外侧
钢 筋宜沿节 点顶部伸 至 柱 内边锚 固 当柱外侧纵 向钢筋位 于 柱顶 。

第 一

层时 , 钢筋伸 至 柱 内边后宜 向下 弯折 不小 于 sd后截断 (图

) , d 为柱纵 向钢筋 的直径 ;


9 3 7a
. .
当柱外 侧纵 向钢 筋位 于柱顶
) 15练


卜 .


) 搭 接接头沿顶层 端节点 外侧及梁端顶 部 布置



a ) 搭 接接头沿节 点外 侧直 线布置

图 9 3 7 顶 层 端节点梁 、
. . 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 固 与搭接

127
第 二 层时 , 可 不 向下 弯折 。 当现浇板厚度 不小于 时,
100mm 梁
宽范 围 以 外 的柱外侧纵 向钢筋 也 可伸 入 现浇板 内 其长度与伸 入 ,

梁 内的柱纵 向钢筋相 同 。

2 当柱外侧纵 向钢筋 配 筋率大 于 1 2%时 ,



伸人 梁 内的柱
纵 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 1款规定 且 宜 分两批截断 , 截断点之间的
距 离不 宜小 于 , d 为柱外侧纵 向钢 筋 的直径
20d 。 梁 上 部纵 向钢
筋应伸 至 节点外侧并 向下弯 至 梁下边缘高度位 置 截断 。

3 纵 向钢 筋搭 接 接 头 也 可 沿 节 点 柱 顶 外 侧 直 线 布 置 (图
. ), 此 时 ,
9 3 7b .
搭接长度 自柱 顶算 起 不 应 小 于 当梁 上
1 7lab .

部纵 向钢筋 的配筋 率大 于 1 2%时 ,



弯入 柱外 侧的梁 上 部纵 向钢
筋应满足本 条第 1款规定 的搭接长度 , 且 宜分两批 截断 , 其截 断
点 之 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 d 为梁 上 部纵 向钢 筋 的直径
20d 。

4 当梁 的截面高度较 大 , 梁 、 柱 纵 向钢筋相对 较小 , 从梁
底算起 的直线搭接 长度未延 伸 至 柱 顶 即 已 满 足 的要 求 时 ,
1 slab

应将搭接长度延伸 至 柱顶并满 足搭接长度 的要求 ;


1 7lab

或者从
梁底算起 的弯折搭接长度未延伸 至 柱 内侧边缘 即 已 满足 的
1 slab

要求 时 , 其 弯折后包括 弯弧在 内的水平段 的长度不应小 于 15d


d 为柱纵 向钢筋 的直径 。

5 柱 内侧纵 向钢筋 的锚 固应符 合本规 范第 9 3 6条关 于 顶


. .

层 中节点 的规定 。

938
. .
顶层 端 节点 处 梁 上 部纵 向钢筋 的截 面面积 A 应符 合 下 、

列规定 :

/ 0 35
尽 汽b一卜hn

浅 飞
- 一

(9 3 8)
了户
. .

式 中 : bb 一 一

梁腹板宽度 ;
h。 梁截面有效 高度 。

梁 上 部纵 向钢筋 与柱 外侧 纵 向钢 筋 在节 点 角部 的弯 弧 内半
径 , 当钢筋直径 不 大 于 25mm时 , 不宜小 于 6d; 大于 25mm时 ,
不 宜小 于 sd 钢筋弯弧外 的混凝 土 中应 配 置 防裂 。 、 防剥 落 的构
造钢筋 。

128
939
. .
在 框 架节 点 内应 设 置 水 平 箍 筋 , 箍 筋 应 符 合 本 规 范第
9 3 2条柱 中箍 筋 的 构造 规 定 ,
. .
但 间距 不 宜 大 于 25omm
。 对四
边均有梁 的中间节点 , 节点 内可只设置沿周边 的矩形箍 筋 。 当顶
层端节点 内有梁 上 部纵 向钢筋 和柱外侧纵 向钢 筋 的搭接接头 时 ,
节点 内水平箍筋应符合本规范第 8 4 6条 的规定
. .

(111
)牛 腿

9 3 10
. .
对于 a 不大 于 h。 的柱 牛腿 (图 9 3 10
. ) ,.
其截 面尺寸
应 符合下列要 求 :
) 04la

只k(
只)

图 9 3 10 牛腿 的外形及 钢筋配置
. .

注 : 图中尺 寸单位 mm 。

1 上柱; 2
一 一

下柱 ; 3

弯起钢筋 ; 4 水平箍筋 一

1 牛腿 的裂缝控制要求
压 、
卫立丛上
F帐 、 ,, ( 0 5F (9 3 10

一 .

・ . .


、 2
八 , . a
U 勺月 石 - 一

儿 0

129
式 中:凡k 作用 于 牛腿顶部按 荷载效 应标 准组合计算 的竖 向
力值 ;
Fhk 作用 于 牛腿顶部按荷 载 效应标准组合计算 的水平
拉力 值 ;
月 裂缝控制 系数 : 支 承 吊车梁 的牛腿取 0 65
;.
其他
牛腿取 0 80


一 一

竖 向力作用 点 至 下 柱边 缘 的水 平 距 离 应 考 虑安 ,

装偏差 20mm; 当考 虑安 装偏 差 后 的竖 向力 作 用
点仍位 于 下 柱截面 以 内时取等 于 叭
b 牛腿 宽度 ;
h。 牛 腿 与下 柱 交 接 处 的垂 直 截 面 有 效 高 度 , 取
。 "

h, 一

as+ 。

tana
, 当 。 大于 45时 , 取 45 , 。 为下
柱边缘到牛 腿 外边缘 的水平长度 。

2 牛 腿 的 外 边 缘 高 度 hl不 应 小 于 h/
3 , 且 不 应小
于 ZOOmm 。

3 在 牛 腿 顶受 压 面 上 , 所 引起 的局部压应力不
竖 向力 Fvk
应超过 0 .
75fc 。

9 3 11
. .
在 牛腿 中 , 由承受竖 向力所需 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和承
受水 平拉力所需 的锚筋 截面面积所组成 的纵 向受力钢筋 的总截面
面积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Fva 凡
妻 不 佘号下 十 1 一 一

(9 3 11
) . .

U ・
OOjy。 几

当 a 小于 0 3h 时 .
。 , 取 a 等于 0 3h

。 。

式 中 Fv : 作用在牛腿顶部 的竖 向力设 计值 ;
凡 作用在牛腿顶部 的水平拉力设计 值 。

9 3 12
. . 沿牛腿 顶 部 配 置 的纵 向受 力 钢 筋 , 宜采 用 级
HRB400

或 级 热轧带肋钢筋
HRB500 。 全 部纵 向受 力钢筋 及 弯起 钢筋宜
沿牛腿外边缘 向下伸 人 下柱 内 150mm
后截断 (图 9 3 10
) . .

纵 向受力钢筋及 弯起钢筋伸 人 上 柱 的锚 固长度 , 当采用直线


锚 固时不应小 于 本规范第 8 3 1条规定 的受拉 钢筋锚 固长度 l ;
. .

130
当上 柱尺 寸不足时 , 钢筋 的锚 固应 符合本规范第 9 3 4条梁 上 部
. .

弯折 的锚 固规定
钢筋在 框架 中间层端节点 中带 900 。 此时 , 锚固
长度应从 上 柱 内边 算起 。

承受竖 向力所需 的纵 向受 力 钢 筋 的配筋 率 不 应 小 于 0 20% .

/几 也不宜大 于 0 60% 钢筋数量 不 宜少 于 4根直径


及 0 45ft. , . ,

12mm的钢筋 。

当牛 腿 设于上柱柱顶 时 , 宜将牛腿对边 的柱外侧纵 向受力钢


筋沿柱 顶水平 弯人牛腿 , 作为牛腿纵 向受拉钢筋 使用 。 当牛腿顶
面纵 向受拉钢筋与牛腿对边 的柱外 侧纵 向钢 筋分开配置时 , 牛腿
顶面纵 向受拉钢筋应 弯人 柱外侧 , 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8 4 4条有
. .

关钢筋搭接 的规定 。

9 3 13
. . 牛腿应设 置 水平箍筋 , 箍筋直径 宜为 6mm 一
12mm, 间
距宜为 10omm 150mm;

在上 部 。/
2h3 范 围 内的箍 筋 总截 面 面
积不宜小 于 承受竖 向力 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的 1/2 。

当牛腿 的剪跨 比不小 于 O 3时 宜设 置 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 , , 。

宜采用 HRB400 级 热轧带肋 钢 筋 并 宜使 其与 集


级或 HRB500 ,

中荷载作用点到牛腿 斜边下端点连线 的交点位 于 牛腿 上 部 1 /6 一

) 弯起 钢筋截
/2之间的范 围内 Z为该连线 的长度 (图 9 3 10
1 , . .

2 且 不宜
面面积 不 宜小 于 承受竖 向力 的受拉钢筋截 面面积 的 1/ ,

少 于 2根直径 12mm的钢筋 纵 向受拉钢筋 不 得兼作 弯起钢筋 。 。

94 .

94 1
. .
竖 向构件截面长边 、 短边 (厚度 ) 比 值大 于 4时 , 宜按
墙 的要求进行设计 。

支撑 预制楼 ; 对
其厚度 不 宜小 于 14omm
(屋 面 ) 板 的墙 ,

剪力墙结构 尚不 宜 小 于 层高 的 1/25 对框架 剪力墙结 构 尚不 宜


小于层高 的 1/
2o 。

当采用预制 板 时 , 支承墙 的厚度应满足墙 内竖 向钢筋贯通 的


要求 。

942 . .
厚度大 于 的墙 应 配 置 双 排 分 布钢 筋 网 ;
16omm 结构 中
131
重要部 位的剪力墙 , 当其厚度不大 于 时 , 也 宜 配置 双 排
160mm

分布钢筋 网 。

双 排分布钢筋 网应 沿 墙 的两 个 侧 面 布置 , 且 应 采用拉 筋连 .

系 ; 拉筋直径 不宜小于 6mm, 间距不宜大于 600mm 。

94 3. .
在平行 于 墙面 的水平荷载 和竖 向荷载作用下 , 墙体 宜根
据结构分析所得 的内力和本规范第 6 2节 的有关规定 ,

分别按偏
心 受压或偏 心 受拉进行 正 截面承载力计 算 , 并按本规范第 6 3节 .

的有关规定进行斜 截面受 剪承载力计 算 。 在集 中荷载 作用处 , 尚


应按本规范第 6 6节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在承载力计 算 中 , 剪 力 墙 的翼 缘 计算 宽 度 可 取 剪力 墙 的间
距 、 门窗洞 间翼墙 的宽度 、 剪力墙厚度 加两 侧各 6倍 翼墙 厚度 、

剪力墙墙肢总高度 的 1/10四 者 中的最小值 。

94 4. . 墙水平及竖 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 于 smm, 间距 不 宜大


于 300mm 可 利用焊接钢筋 网片进行墙 内配筋 。 。

,、 . 一 ,、 一 一 一 '
I , , 一 一 /A 。 卜 、 , : ? ,、 一 ~ 一 , , 。, ,尸 、、 _

墙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Psh

、尝 和
为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 /)
_ _ _ _


曰 ‘ J 一
’ 八 ’ '
' ',J川 子 ” 砂 曰 “ ~


‘, , ,一 、
’ vs / " '
J 一
’ 刀 ”' " "? ” 廿 ‘ J ?

" n

份 、


lIv、~ , 了态 * 二、 。 * 止 :l
二 、 ,、 、 编 。 二、 。 。。 、丫 。 ,、
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 Psv

、粤 为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
曰)不宜小 于
_ . 二
一 ’ “八 ”一 ‘ ,J? " “ 曰 “ ~ 下

‘翻 , sh
’ 一 11 / 甲 一 ’ J/J "' ' ,切 ~ ” 节 ” , ‘ 『
‘ ?

, 切

纵 、

. 20
0 线; 重要部位的墙 , 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 当提高 。

墙 中温度 、 收缩应力较大 的部位 , 水平分布钢筋 的配筋 率宜


适 当提高 。

945 . .
对于房屋 高度不大于 10m且 不超过 3层 的墙 , 其截面厚
度不应小 于 120mm , 其水平 与竖 向分 布钢筋 的配筋率 均 不 宜小
于 %
0 15 .

946 . .
墙 中配 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墙 竖 向分 布 钢 筋 可 在 同 一

高度 搭 接 , 搭接长度不 应小
于 1 21 .
。 。

2 墙水平分布钢筋 的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 1 21.


。 。 同排水平分
布钢筋 的搭接接头之 间 以 及 上 、 下相 邻水平分布钢筋 的搭接接头
之间 , 沿水平方 向的净 间距 不宜小于 50omm 。

132
3 墙 中水平 分布钢 筋应 伸至 墙 端 , 并 向内水平 弯折 10d
, d

为钢筋直径 。

4 端部有翼墙或转角 的墙 , 内墙 两 侧 和 外墙 内侧 的水平 分
布钢筋应伸 至 翼墙或转角外边 , 并分别 向两 侧水平 弯折 15d 在 。

转角墙处 , 外墙外侧 的水平分 布钢筋应在墙端外 角处 弯 入 翼墙 ,

并与翼墙外侧 的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

带边 框的墙
5 , 水平 和竖 向分布钢 筋宜分 别贯穿柱 、 梁或
锚 固在柱 梁 内 、 。

947
. .
墙洞 口 连梁应沿全长配置 箍筋 , 箍筋直径不应小 于
6mm, 间距不宜大 于 150mm 。 在顶层 洞 口 连梁 纵 向钢筋伸 人 墙
内的锚 固长度范 围 内 , 应设 置 间距 不 大 于 的箍 筋 ,
15omm 箍筋
直径宜与跨 内箍筋直径相 同 。 同时 , 门窗洞边 的竖 向钢筋应满足
受拉钢筋锚 固长度 的要求 。

墙洞 口 上 、 下 两 边 的水平钢筋除应满足洞 口 连梁 正 截面受 弯
承 载力 的要 求外 , 尚不应少 于 2根直径不小于 12mm的钢筋 。 对
于计算分析 中可忽略的洞 口 , 洞边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
口 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截 面面积 的 一

半 。 纵 向钢筋 自洞 口 边 伸
人 墙 内的长度不应小 于 受拉钢筋 的锚 固长度 。

94 8
. .
剪力墙墙肢 两 端应 配置竖 向受力 钢筋 , 并 与墙 内的竖 向
分布钢筋共 同用于墙 的正 截面受 弯承载力计算 。 每端 的竖 向受力
钢筋不宜少 于 4根直径为 12mm或 2根直径为 16mm的钢筋 , 并
宜沿该竖 向钢筋方 向配 置 直径 不 小 于 6mm 、 间距 为 250mm的箍
筋或拉筋 。

95

叠 合 构 件

(工) 水 平 叠合构件

951 二
. . 阶段成形 的水平叠合受弯构件 , 当预制构件高度 不 足
全 截 面高度 的 40%时 , 施 工 阶段应有可靠的支撑 。

施 工 阶段有可靠支撑 的叠合受 弯构件 , 可 按整体受弯构件设

133
计计 算 但其斜 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叠 合面受 剪承载力应按本规 范

附录 计 算 H 。

施 工 阶段 无 支撑 的叠 合受 弯构件 应对底 部预 制构件及 浇筑 ,

混凝 土 后 的叠 合 构 件 按 本 规 范 附 录 H 的要 求 进 行 二 阶段 受 力
计算 。

9. 5 2

混凝 土 叠 合梁 、 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叠合梁 的叠合层混凝 土 的厚度 不 宜小 于 10Omm


, 混凝 土
强度等级不宜低 于 C30 。 预制梁 的箍筋应全部 伸人叠 合层 , 且各
肢 伸人 叠 合层 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 于 , d 为箍筋直径
lod 。 预制
梁 的顶面应 做成 凹 凸差不小于 6mm 的粗糙面 。

2 叠合板 的叠合层 混凝 土 厚 度不应小 于 40mm, 混凝 土 强


度等 级 不 宜低 于 C25 预制板表 面应做成 凹 凸差 不 小 于 4mm 的 。

粗糙 面 承受较大荷载 的叠合板 以及 预应力叠 合板 宜在预制底


。 ,

板 上 设 置 伸人 叠 合层 的构造钢筋 。

953
. . 在 既有结构 的楼板 、 屋盖 上 浇筑混凝 土 叠 合层 的受 弯构
件 , 应符 合本规 范第 9 5 2条的规定 ,
. .
并按本规范第 3 3节 . 、 第
3 7节 的有关规定进行施 工

阶段 和使用 阶段计算 。

(n) 竖 向叠合构件

954
. .
由预制构件及后浇混凝 土 成形 的叠合柱 和墙 , 应按施 工
阶段及 使用 阶段 的工 况 分别进行预 制构件及整 体结构 的计 算 。

955
. .
在既有结构柱 的周边 或墙 的侧 面浇 筑混凝 土 而成形 的竖
向叠合构件 , 应考 虑承载历史 以 及施 工 支顶 的情况 , 并按本规范
第 3 3节 . 、 第 3 7节规定 的原则进行施 工 阶段 和使用 阶段 的承载

力计 算 。

956
. .
依托 既 有 结 构 的竖 向叠 合 柱 墙 在 使 用 阶段 的 承 载 力 、

计算 中 , 应根 据 实 测 结 果 考 虑 既 有 构 件部 分几 何 参 数 变化 的
影响 。

竖 向叠合柱 、 墙既有构件部分混凝 土 、 钢筋 的强度设计 值按


本规范第 3 7 3条确定 ;
. .
后浇混凝 土 部分混凝 土 、 钢筋 的强度应
134
按本规范第 4章 的规定乘 以 强度利用 的折减系数确定 , 且 宜考虑

施 工 时支顶 的实际情况适 当调整 。

957
. .
柱外 二 次浇筑混凝 土 层 的厚度不应 小 于 60mm, 混凝 土
强 度等级不应 低于既有柱 的强度 。 粗糙结 合面 的 凹 凸差不应小 于
6mm, 并宜通过植筋 、 焊接 等方 法设 置 界 面构 造 钢 筋 。 后 浇层
中纵 向受力 钢 筋直径 不应小 于 14mm; 箍筋直径不 应小 于 smm

且 不应小 于 柱 内相应箍筋 的直径 , 箍筋间距 应与柱 内相 同 。

墙外二 次浇筑混凝 土 层 的厚度不应小 于 50


? , 混凝 土 强度等
级不应低于 既有墙的强度 粗糙结合面的凹 凸差应不小 于 。 4? , 并
宜通过植筋 焊接等方法设置界面构造钢筋 、 。 后浇层 中竖向 水平 、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 且不应小于墙中相应钢筋的直径 。

96 . 装 配 式结构

961
. . 装配式 、 装配整 体式混凝 土 结构 中各类 预制构件及连接
构造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设计 :
1 应在结构方案和 传力途径 中确定预制构件 的布 置 及连接
方式 , 并在此基础 上 进行整 体结构 分析和构件及连接设 计 ;
2 预 制 构 件 的设 计 应 满 足建 筑使用 功 能 , 并 符 合标 准 化
要求 ;
3 预制构件 的连接宜设 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 , 且 宜便 于施
工 ; 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构造应满足结构传递 内力 的要求 ;
4 各类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构造应按从 生产 施 工 到使用 过 、

程 中可 能产 生 的不 利 工 况进行验算 , 对预制非 承 重构件 尚应符合


本规范 第 9 6 8条 的规定 . . 。

962
. , 预制混凝 土 构件在生产 、 施 工 过程 中应按实 际 工 况 的荷
载 、 计算简 图 、 混凝 土 实体强度进行施 工 阶段验算 。 验算时应将
构件 自重 乘 以 相应 的动力系数 : 对脱模 、 翻转 、 吊装 、 运 输时可
取 1 5, ,
临时固定时可取 12 .

注 : 动力系数尚可 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增减 。

963
. .
装配 式 、 装 配 整体式混凝 土 结构 中各类预制构件 的连接
135
构造 , 应 便于构 件安装 、 装配整 体式 对 计算时不 考虑 传递 内力 。

的连接 , 也应有 可 靠 的固定措施 。

964
. .

装配整体式结构 中框架 梁 的纵 向受力钢筋 和柱 、 墙 中的


竖 向受力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 、 焊接等形式 ; 板 、 墙等构件 中的
受力钢筋可采用搭接连接形式 ; 混凝 土 接 合面应进行粗糙处理或
做成齿 槽 ; 拼 接 处 应 采 用 强 度 等 级 不 低 于 预 制 构 件 的混 凝 土
灌缝 。

装配整 体式结构 的梁柱节点处 , 柱 的纵 向钢 筋应贯穿节点 ;


梁 的纵 向钢筋应满足本规范第 9 3节 的锚 固要求

当柱采用装配式桦式接头时 , 接头附近 区 段 内截面的轴 心 受


压 承载力宜为该截 面计算所需 承载力 的 1 3 1 5倍 .


。 此 时, 可
采取在 接头及 其附近 区 段 的混凝 土 内加设横 向钢筋 网 、 提 高后浇
混凝 土 强 度等级和设置附加纵 向钢筋 等措施 。

965
. .
采 用 预 制 板 的装 配 整 体式 楼 盖 、 屋 盖应 采 取 下 列 构 造
措施 :

1 预制板 侧 应 为 双 齿 边 ; 拼缝 上 口 宽 度 不 应 小 于 30mm;

空 心 板端孔 中应有堵头 , 深度 不 宜 少 于 60mm; 拼缝 中应浇灌强


度等级 不 低 于 C30的细石混凝 土 ;

2 预 制板端宜 伸 出锚 固钢筋 互 相连接 , 并 宜 与板 的支 承结


构 (圈梁 、 梁顶或墙顶 ) 伸 出的钢 筋及板端拼缝 中设 置 的通长钢
筋连接 。

966
. .
整体性要求较 高 的装 配整体式楼盖 、 屋盖 , 应采 用 预制
构件加 现 浇 叠 合 层 的形式 ; 或在 预制板 侧设 置 配 筋 混 凝 土 后 浇
带 , 并在板端设 置 负弯矩钢筋 、 板 的周边沿拼缝设 置 拉结钢筋与
支座连接 。

967
. .
装配整 体式结构 中预制 承重墙板沿周边设 置 的连接钢筋
应与支承结构及相邻墙板 互 相 连接 , 并 浇筑混凝 土 与周边楼 盖 、

墙体连成整 体 。

968
. .
非承重 预 制构件 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与支承结构之 间宜采用柔性连接方式 ;
136
2 在框架 内镶嵌或采用焊接连接 时 , 应考虑其 对框架抗侧
移刚度 的影 响 ;
3 外挂板与主 体结构 的连接构造应具有 一

定 的变形适应性 。

9 7 预 埋 件 及 连接件

971
. .
受力预埋 件的锚板宜采用 Q235Q345
级钢 、 , 锚板厚度
应根据受力情况 计 算确 定 , % ; 受拉
且 不 宜小 于 锚 筋 直径 的 60
和受弯预 埋 件 的锚板厚度 尚宜大 于 b8
/ , b为锚筋 的间距 。

受力预 埋 件 的锚筋 应 采 用 钢筋 , 不 应
或 HPB300
HRB400

采用冷加 工 钢筋 。

直锚筋与锚板 应 采 用 T 形 焊接 。 当 锚筋 直径 不 大 于 20mm

时宜 采用压力埋 弧 焊 ; 当锚筋 直径 大于 20mm时宜采 用 穿孔 塞

焊 。 当采用 手 工 焊 时 , 焊缝 高度 不 宜小 于 6mm, 且 对 300MPa

级钢筋 不 宜小 于 0 . sd, 对其他钢筋不 宜小 于 0 6d, d 为锚筋 的


直径 。

97 2
. .
由锚 板 和 对 称 配 置 的直 锚 筋 所 组 成 的受 力 预 埋 件 (图

其锚筋 的总截面面积 A 应符合下列规定
9 7 2), .
、 :

1 当有剪 力 法 向拉力 和 弯矩 共同作用 时 应按下列 两 个


、 ,

公式计 算 并取其 中的较大值 , :

、 V N 入丁
9 721

. .




。 妻 a, 于下 + 二
了 一 二 +下 箭答下 ,z ’

’ (. .

九 0 sab
rav 九 1 3arab
几 . .




群 斗与
图 9 7 2 由锚板和 直锚筋组 成的预埋 件
. .

1一

锚板 ; 2 一

直锚筋


13

? N
八 s 笋 只 万了 厂 十
一 一

(9 7 2 2)
. .

U Oabjy 0 ・ .
九z
4arab
2 当有剪力 、 法 向压力 和 弯矩共 同作用 时 , 应按 下列 两 个
公式计算 , 并取其 中的较大值 :

\ V 一

0 3N. . M 一

0 4入反
. , 。 ,
P n 八 、
八 多多 十下 气日 1 乙 j夕
一 - . 一 - 一

艺 兮甲 万 下下 万厂
~ 一 一

s 。 .

a 。arabjyz
ravjyl ・

\ 八J 0 4N之 一

八 s 芳 下了甲厂罗甲尸尸井
一 ,

(9 7 2 4)
. .

u 任arablyz .

当 M 小于 0 4Nz时 ,

取 0 4Nz .

上 述公式 中的系数 a、 、 ab,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一 “ ・ O 一

0 Osd

嗯 (9 7 2 5)
. .


o 6+ o 25
吞 ‘9 7 2 6, 一

ab0
・ ・ , ・

当 a 大于
, 0 7时 ,

取 . 7; 当采取 防止锚板 弯 曲变形 的措施 时 ,

可取 ab等 于 1 0。 .

式 中: 几 锚筋 的抗拉 强度设 计值 , 按本 规范第 4 2节采用 ,


但 不 应大 于 /m 耐
300N ;

Ve 一 -

剪力设计 值 ;

N 法 向拉力 或法 向压力设计 值 , 法 向压 力设计 值不应
大于 0 .
sfcA此处 , , A 为锚板 的面积 ;
八手 - 一

弯矩设计值 ;
ar 锚筋层数 的影 响系数 ; 当锚筋按等 间距 布 置 时 : 两
层取 1 0; 三 层取 0 9; 四 层取 0 85;
. . .

av 锚筋 的受剪承载力系数 ;
d 锚筋直径 ;
ab 锚板 的弯 曲变形折减系数 ;
t 锚板厚度 ;
一 沿剪力作用方 向最外层锚筋 中心 线之间的距 离 。

973
. .
由锚板和对 称配置 的 弯折锚筋及直锚 筋共 同承受剪 力 的
138
预埋 件 (图 其弯 折 锚 973
) . . ,

筋的 截 面 面 积 Asb
应 符 合下 列
规定 :
、 , , V , 。 尸

八 sb‘已 1 任 于二 ・

1 . 八
乙 口av s

jy

(9 7 3)
. .

式 中系 数 a, 按 本 规 范第 972 . .

图 9 7 3 由锚板 和 弯折锚筋及
. .

条取 用 。 当直 锚 筋 按 构 造 要 求 直锚筋组 成的预埋 件
设置时 , A 、 应取为 O 。

。 ”

注 : 弯折锚筋与钢板之间的夹角不 宜小 于 15, 也不 宜大于 45。

974
. .
预 埋 件 锚 筋 中心 至 锚 板 边 缘 的距 离 不 应 小 于 Zd和

20mm 。预 埋 件 的位 置 应 使锚筋 位于构件 的外层 主筋 的内侧 。

预埋 件 的 受 力 直 锚 筋 直 径 不 宜 小 于 smm 且 不 宜 大 于 ,

25
~ 。 直锚筋数量 不 宜少 于 4根 , 且 不 宜多 于 4排 ; 受剪预 埋
件 的直锚筋可采用 2根 。

对受拉和受 弯预埋件 (图 9 7 2
) . . , 其锚筋 的间距 b bl
和锚 、

筋至构 件边 缘 的距 离 ‘ 、 。: , 均不应小于 3d和 45mm 。

对受剪预 埋 件 (图 972
) . . , 其锚筋 的间距 不应大于
b及 bl

30Omm 不 应小 于 6d和 70mm;


, 且 bl 锚筋 至 构件边缘 的距离 。1

不应小 于 6d和 70
? , b、 。 均 不 应小 于 3d和 45
~ 。

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 的锚 固长度不应小 于 本规范第 8 3 1 , 、

级 钢 筋 时末
条规定 的受拉 钢 筋锚 固长 度 ; 当锚 筋 采 用 HPB300
端 还 应有 弯钩 。 当无法满足锚 固长度 的要求时 , 应采取 其他有效
的锚 固措施 。 受剪和受压直锚筋 的锚 固长度不应小 于 , d为
15d

锚筋 的直径 。

97 5

预制构件宜采用 内埋式螺母 内埋式 吊杆或预 留吊装孔
. 、 ,

并采用 配 套 的专用 吊具实现 吊装 也可采用 吊环 吊装 , 。

内埋式螺母或 内埋式 吊杆 的设计与构造 应满足起 吊方便和 ,

吊装安全 的要求 专用 内埋 式螺母 或 内埋式 吊杆及 配 套 的 吊具 。 ,

应根据相应 的产 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定选用 。

]39
976
. .
吊环应采用 级 钢筋制作 ,
HPB300 锚 人 混凝 土 的深 度 不
应小 于 并应 焊 接 或绑 扎 在钢 筋 骨 架 上
30d , d 为 吊环 钢 筋 的直

径 。 在构 件 的 自重标准值 作用下 , 每个 吊环 按 2个截面计 算 的钢

筋应 力 不 应 大 于 /m 耐
65N ; 当在 一

个 构件 上 设 有 4 个 吊环 时 ,

应按 3个 吊环进行计 算 。

97 7
. . 混凝 土 预 制构 件 吊装设 施 的 位 置 应 能 保 证 构 件 在 吊装 、

运 输过程 中平稳受力 。 设 置预埋件 、 吊环 、 吊装孔及各种 内埋 式


预 留吊具 时 , 应对构件在该处承受 吊装荷载作用 的效应进行承载
力 的验算 , 并 应 采 取 相 应 的构 造措 施 , 避 免 吊点 处 混凝 土 局 部
破坏 。

140
10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构件

101 .

般 规 定

101 1
. . 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 除应根据设计状 况 进行承载力
计算及 正 常使用极 限 状态验算外 , 尚应对施 工 阶段进行验 算 。

101 2
. . 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设计应计 人 预应力作用效应 ; 对超静
定结构 , 相应 的次弯矩 、 次剪力及次 轴力等应参与组合计算 。

对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 , 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 预


应力 作用分项系数 沁 应取 1 0 不利时 养 应取 .
, 1 2;.
对 正 常使用
极 限状态 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 炸 应取 1 0
, .

对 参与组 合的预应力作用 效应项 , 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载


力有利时 , 结 构重要性系数 兀 应取 1 0;.
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
载力不利 时 , 结构重要性 系数 凡 应按本规范第 3 3 2条确定
. .

101 3
. . 预应力筋 的张拉控制应力 ‘ 。 应符 合下列规定 :
1 消除应力钢 丝 、 钢绞线
氏即 簇 0 75
几tk

(10 1 3 1)
. .

2 中强度预应力钢丝
' n 镇 0 70
几tk. (10 1 3 2)
. .

3 预应力螺纹钢筋
。 毛 0 85
aco 几k . (10 1 3 3)
. .

式 中 : 几tk 预应力筋极 限强度标准值 ;


几殊 预应力螺纹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

消除应力钢 丝 钢绞线 中强度预应力钢丝 的张拉控制应力 、 、

值不应小 于 0 4几tk; 预应力 螺 纹 钢筋 的张拉应 力 控 制值 不 宜小


于 0 5九沙 。

当符合下列情况 之 一

时 , 上 述张拉控制应力 限值可相应提高


或 0 05
05fntk 几亦 .

141
) 要 求提高构件在施 工 阶段 的抗裂性 能而 在使用 阶段 受

压 区 内设置 的预应力 筋 ;
) 要 求部分抵 消 由于 应力松 弛
2 、 摩擦 、 钢 筋分批 张拉 以
及预应力筋与张拉 台座之 间 的温差 等 因素产 生 的预应
力损失 。

101 4
. .
施加预应力时 , 所需 的混凝 土 立 方体抗压 强 度应 经 计算
确定 , 但不宜低 于设计 的混凝 土 强度等级值 的 75% 。

注 : 当张拉预应力筋是为防止 混 凝 土 早期 出现 的收缩裂缝时 , 可不受


上 述限制 但应符合局 部受压 承载力的规定
, 。

101 5
. .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 超静定结 构 , 由预应力引起 的内力
和变形 可 采用弹性 理 论分析 ,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

1 按 弹性分析计算 时 , 次 弯矩 呱 宜按下列公式 计算 :

M艺 一
M { 几么

(101 5 1
. ) .

Np ep 从 =
。 (101 5 2)
, .

式中 凡 : 后张法预应 力混凝 土 构 件 的预加 力 , 按本规范公


式 (101 7 3) 计算 ;
. .

‘。 净截面重 心 至 预加 力 作用 点 的距 离按 本 规 范公 ,

式 (101 7 4
) 计算 ;
. .

从 预加力 姚 对净截面重 心 偏 心 引起 的弯矩值 ;


从 由预加力 N。 的等效荷载在结构构件截面 上 产生 的
弯矩值 。

次剪力可根据构件次 弯矩 的分布分析计 算 , 次轴力宜根据结


构 的约 束条 件进行计 算 。

2 在设计 中宜 采取措施 , 避免 或减 少 支座 、 柱 、 墙 等 约束
构件对梁 、 板预应力作用效应 的不利影 响 。

101 6
. . 由预加力产 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及 相应 阶段预应力筋 的
应力 , 可 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
1 先张法构件
由预加力产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毕 士邹 勺
了飞 0 10
。 (10 1 6 1)
. .

142
相应 阶段预应力 筋的有效预应力
队 一
acon伪
一 一

aE
几。 (101 6 2)
. .

预应力筋 合力点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等 于 零 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吩 一
气 。

al (101 6 3
). .

2 后张法构件
由预加力 产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华士 竿 场
了工 n 里n
n 十、 (101 6 4)
. .

相应 阶段预应力筋 的有效预应力
队 ~
几 。

al (101 6 5
). .

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等 于 零 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吩 一
aco
。 氏

+处 丐 。 (101 6 6
). .

式 中 :A 。 净截 面 面积 , 即扣 除孔 道 、 凹 槽 等削弱 部 分 以 外
的混凝 土 全 部截 面 面积及 纵 向非 预 应 力 筋截 面 面
积换算成 混凝 土 的截 面 面积 之 和 ; 对 由不 同混凝
土 强度等 级 组 成 的截 面 , 应 根据 混 凝 土 弹性 模 量
比值换算成 同 一
混凝 土 强度等级 的截面面积 ; ,

A。 换算截面 面积 : 包 括 净 截 面 面 积 以 及 全 部纵 向预
应力筋截 面面积换 算成混凝 土 的截面面积 ;
10 In 、 换 算截面惯性矩 、 净截面惯性矩 ;
e。 、 饰n 换 算截面重 心 、 净 截 面重 心 至 预加 力 作用 点 的距
离 , 按本规范第 101 7条 的规定计算 ;
. .

y。 、 yn 换算截面重心 、 净截面重心 至 服 十算纤维处的距 离 ;


al 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 , 按本规范第 102 1条 第 . .

102 7条 的规定计 算 ;
・ .

aE 钢 筋 弹性 模 量 与 混 凝 土 弹 性 模 量 的 比值:
aE一 /E
Es 。 , 此处 , E
, 按本 规 范表 4 2 5采 用 ,
. .

E。 按本规范表 4 1 5采用 ;
. .

N。 、 Np 先张法构件 、 后 张 法 构 件 的预 加 力 , 按 本 规 范第
101 7条计 算 ;
. .

143
吩 由预 应力次内力 引起 的混 凝土截面法 向应力 。

注 : 在公式 (
10 1 61
) . .

、 公式 (101 6 4
) 中 右边第 二 项与第 . .




的应力方 向相同时取加号 , 相反 时取减号 ; 公式 (101 6 2
. ).

、 公
式 ( ) 适 用 于 丐。
1 0 1 66. ,

为 压 应力 的情 况 , 当 队 为拉应力 时 ,

应 以 负值代人 。

101 7 . .
预加力及其作 用 点 的偏 心 距 (图 101 7
) . .
宜按 下列 公
式 计算 :

。,
' _ 川5从
一 lsA

乐 '


l _
巨 。 详Ap


叫 ,
' ‘
a 冈A 。 入 }人
》 、l 》 、

二二 退汇 戈
~ 一

耳习勺又 二 …

阵 江

又二 万 嵘
城 }淆 A
0沙 Ap :二二二 二 0, 。
二匕 ‘ 一
三= = = 三日 a乃 A ,
o乃A,

) 先张 法构件

a )后张法 构件

图 101 7 预加力作用点位 置 . .

1 一

换算截面重 合轴 ; 2 净截面 重心 轴 』

1 先张法构 件
N, 一
, + a补A ,
AI p)

丙SA

,5A

a 几 (10 1 7 1

. .

^ , 几 , , 人 . , 孟 , ,
气 〕八 pyp

a冈 八 pyp

八 sys
als 八 , ys
十 als
, A。 + a协A 飞 巩SA 硫A
一 一

(101 7 2)
. .

2 后张法构件 :

Np 队 A。 + a
rvA
' P
, al5A试SA仁 (10 173

二 一 一 一

. .

, ,

a . A 、,
~ 犷 pT

als + 必。A 飞
Asys 厅

y认 U吧 名
A [)。护,


队 A。 + 试 A P
, dl5A试SA万 。


(10 1 7 4)
. .


式中 : 蜘 、
与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预应 力 筋合 力 点处 混凝 土 法
向应力等 于 零 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

队 、 队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预应力筋 的有效预应力 ;

AA 、
" ‘ 二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截面面积 ;
P P

A 、 、 A,
s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纵 向普通钢筋 的截 面面积 ;

yp yp 、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预应 力 合力 点 至 换 算 截 面重
心 的距离 ;

144
y、 、 义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普 通 钢筋 重 心 至 换算 截 面重
自的距离 ;

巩: 、 试5 一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预应力 筋 在各 自合 力 点处 混
凝 土 收缩 和徐 变 引起 的预应 力 损 失 值 , 按本
规范第 102 5条的规定计 算 ; . .

为。 、 y认 、 受拉 区 、 受 压 区 预应 力合 力 点 至 净 截 面 重 心
的距 离 ;
ys
。 、 叭 。 受 拉区 、 受 压 区 普 通 钢筋 重 心 至 净 截 面重 心
的距 离 。

注: 1 当公式 1 0 1 71
( ) . .
一 一
公式 1 ) 中的 A乍
(。 1 74 . .


O时, 可取
式 中 成: 一

2 当计算次 内力 时 , 公式 (101 7 3)、
. .

) 中的
公 式 (101 7 4 . .


als t5

a 可 近 似取零 。

101 8
. .
对允 许 出现 裂缝 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 框架梁及
连续梁 , 在重力荷载作用下按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计 算时 , 可考虑
内力重分布 , 并应满足 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 算要求 。 当截面相对
受 压 区 高度 泞不小 于 0 1且 不大于 0 3时 ,
. .
其任 一

跨 内的支座截
面最大负 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
M =
(1 一

尹)(加九Q + 呸 ) (101 8 l) . .

刀 = 0 2 (1

2 5分)
. (10 1 8 2) . .


且 调幅幅度 不 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 的 20 。

式 中: M 支座控制截 面弯矩设计值 ;
从 双 控制截面按弹性分析计 算的重力荷载弯矩设计 值 ;
普 截面相 对 受 压 区 高 度 , 应按 本 规范第 6 章 的规 定

计算 ;
月 弯矩调 幅系数 。

101 9
, . 先张法构件预 应力筋 的预 应力 传递 长度 ztr
应 按 下 列公
式计算 :

ltr

先“ (101 9) . .

145
许大 于 f 但 不应 大 于
tti
' , 1 2f
tk
' .

截面边缘 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Nk 从 认 . ,3

(101
, .

或 act 队 +
甫士 袱
_ _

气 一 ・

式 中 : ac , 相应施 工 阶段计算截面预拉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拉


应力 ;
氏。 相应施 工 阶段计算截 面 预 压 区 边缘纤维 的混凝 土 压
应力 ;
tk f

f ct
' 、 与各施 工 阶段混凝 土 立 方体抗 压强度 c 相应 的抗

f 。

拉强 度 标 准 值 、 抗压强度标准值 , 按本规范表
4 1 32
. .

、 表 4 1 3 1以线性 内插法 分别确定 ;


. .

Nk 呱 、 构件 自重及施 工 荷载 的标准组合在计算截 面产生 的


轴 向力值 、 弯矩值 ;
W。 验算边缘 的换算截面弹性抵抗 矩 。

注: 1 预拉 区 、 预压 区 分别系指 施加预应力时形成 的截 面 拉应力 区 、

压 应力 区 ;
2 公式 ( ) 中
1 0 1 113. .

, 当 几 为压应力 时取 正 值
。 , 当 ‘ 为拉 c

应力时取负值 ; 当 从 为轴 向压 力时取 正 值 , 当 从 为轴 向拉
力时取 负值 ; 当 九几 产生 的 边缘纤维应力为压 应力时式 中符 号
取 加号 , 拉应力时式 中符号取 减号 ;
3 当有可 靠的工 程 经 验时 叠 合式受弯构件预 拉 区 的混 凝 土 法 向 ,

拉应力可 按 ac不 大于 2抓k 控制 , 。

101 12

施 工 阶段预拉 区 允许 出现拉应力 的构件 预拉 区 纵 向
. ,

钢筋 的配 筋 率 (A飞+ A飞 % 对后 张法构件不
A 不宜小 于 。 15
)/ .

应计 人 A 乍, 其中 , A 为构件截面面积 。 预拉 区 纵 向普 通 钢筋 的
直径不宜大 于 14mm, ・

并应沿构件预拉 区 的外边缘均匀配 置 。

注 : 施 工 阶段 预 拉 区不 允许 出现 裂缝 的板类构件 , 预拉 区 纵 向钢筋的
配 筋 可 根 据具体情况 按实践经 验确定 。

101 13
. .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 应力混凝 土 结构构件 , 在 承载力 和
裂缝宽度计 算 中 , 所 用 的混凝 土 法 向预应 力 等 于 零 时 的预加力
从刃 及其 作用点 的偏 心 距 均应按本规范公式 (101 ) 及
. 71 一

彻 , ・

147
公式 (101 7 2
) 计算 . .

, 此时 , 先张法和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筋 的
应力 吩 、 a
补均应按本规范第 101 6条 的规定计 算
. .

101 14
. .
无 粘结预应力矩形截 面受 弯构件 , 在进行 正 截 面承载
力 计算时 , 无粘结预应力 筋 的应力设计 值 丐 宜按下列公式 计算 。 :

aI
〕,,

+ △aP
ape (101 141) . .

、 一 。
‘24 一

、, o 45+ 5 5立
335
10
、鱼
/ 11 ( ・ ・

(101 142) . .

良 丛人 土 五生
一 .

(101 143) . .

j从 p


对 于 跨数不少 于 3跨 的连续 梁 、 连续单 向板 及连续 双 向板 ,

, 取值不应小 于 50N
△al /mmZ 。

无 粘结预应力筋 的应力设 计 值 丐 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 。

五 al毛 川 二 (101 144) . .


式中 : ,
al
。 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 , 无粘结预应力筋 中的有效
预应力 (N/mmZ);

△丐 无 粘结预应力筋 中的应力增量 (N/mm );

昆 一 一

综 合配 筋 特 征 值 , 不宜大于 0 4;

对于连续梁 、

板 , 取各 跨 内支 座 和跨 中截 面综 合 配 筋 特征 值 的
平均值 ;
h 一 一

受弯构件截 面 高度 ;
hp
一 一

无粘结预应力 筋合力点 至 截面受 压 边缘 的距离 ;


11 连续 无 粘结预应力筋 两 个锚 固端 间的总长度 ;
22 相关 的 由 活 荷 载最 不 利 布 置 图 确定 的荷 载跨
与 21
长度 之 和 。

翼缘位 于 受 压 区 的 T 形 、 I形 截面受 弯构件 , 当受 压 区 高度


大 于 翼缘高度 时 , 综合配筋特征值 气 可按下式计算 :

氛 二

从p
(101 145) . .

fc
式中 从 : T形 、 I形截 面 受 压 区 的翼缘高度 ;

从一 T形 I形截面受 压 区 的翼缘计算宽度 。

148
101 15
.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的受拉 区 , 纵 向普通 钢
筋截面面积 A 的配 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 :

l 单 向板
A 、 妻 0 002

. (101 151)
. .

式中 : b 截面宽度 ;
h 截面 高度 。

纵向普通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 , 间距不应大于 20On


丫n 。

2 梁
A 、 应取下列两式计算结果 的较大值 :

As、
钊粉 ) "p (101 152)
. .

A 、 ) 0 003

. (101 153)
. .

式 中 : hs 纵 向受拉普通钢筋合力点 至 截面受 压边 缘的距离 。

纵 向受 拉普通钢筋直径不宜小 于 14mm 且 宜均匀 分布在梁 ,

的受 拉边缘 。

对按 一
级裂缝控制等级设计 的梁 当无粘结预应力筋 承担不 ,

小 于 75%的弯矩设计 值 时 , 纵 向受 拉普通 钢 筋 面积应满 足承载


力计算和公式 (101 153
. ).

的要求 。

101 16
.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 板柱结构 中的 双 向平板 , 其纵 向
普通钢筋截 面面积 A 及 其分布应符合 下列规定 、 :

1 在柱边 的负弯矩 区 每 方 向上 纵 向普通 钢筋 的截 面 面 ,


积应符合 下 列规定 :

) 0 00075hl (101 161)


A 、 . . .

式中 : Z 平行 于 计算纵 向受力钢筋方 向 板 的跨度 ;



h 板 的厚度 。

由上 式确定 的纵 向普 通 钢筋 , 应分布在各离柱边 1 sh 的板

宽范 围内 。 每 一

方 向至 少应设 置 4根直径 不 小 于 16mm的钢筋 。

纵 向钢筋 间距不应 大 于 300


? 外伸 出柱边 长度 至 少 为支 座 每 ,


边净跨 的 1/
6 在承载力计算 中考 虑纵 向普通 钢筋 的作 用 时。 ,

其伸 出柱边 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 , 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8 3节对锚


固长度 的规定 。

149
2 当正 弯矩 区每 方向上 抗裂验算边
在荷载标准组 合下 ,

缘 的混凝 土 法 向拉应力满足下列规 定时 正 弯矩 区 可 仅按构造配 ,

置 纵 向普通钢 筋 :

4ftk (10 1 162) ack 丐。


毛 0
. . .

3 在荷载标准组 合下 当正 弯矩 区 每 个方 向上 抗裂验算 ,

边缘 的混凝 土 法 向拉应力超过 0 4ftx


且 不 大 于 1 oftk
时 纵 向普 . .

通钢筋 的截面面积应符 合下列规定 :


? N: ,
八 s 多 又 言卞
一 .

(101 163)
. .

U . 刁Jy

式 中 Ntk
: 在荷载标准组 合下构 件混凝 土 未 开裂截 面受拉 区
的合力 ;
几 钢筋 的抗 拉 强 度 设 计 值 , 当 九 大于 /m 耐
36ON
时 取 36ON
, /mmZ 。

纵 向普通钢筋应均 匀分布在板 的受拉 区 内 , 并应 靠近受 拉边


缘通长 布置 。

4 在平板 的边 缘和拐角处 , 应设 置 暗圈梁或设 置 钢 筋混凝


土 边梁 。 暗圈梁 的纵 向钢筋 直径不应小 于 12mm, 且 不应少 于 4
根; 箍筋直径不应小 于 6? , 间距 不 应大 于 150mm 。

注 : 在 温 度 收缩应力 较 大 的 现 浇 双 向平板 区 域 内 应 按 本规 范第
、 ,

9 1 8条 配 置 普通 构造钢筋 网
. .

101 17
. .
预应力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的正 截 面受 弯承载力设 计 值应
符 合下列要 求 :

从 )M{ , r (101 17
.) ,

式中 从 : 且 构件 的正 截 面受 弯 承载力设 计值 , 按本 规 范公 式
(6 2 101) 公 式 (6 2 112) 或 公 式 (6 2 14
. .

、 ) . .

. .

计算 但应取等号 并将 M 以 M 代替 ;
, , 。

从 r 构件 的正 截 面开裂 弯 矩值 按 本 规 范 公 式 ,

(7 2 3 6) 计算
. .

102 . 预应 力损失值计算

102 1
. .
预应力筋 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表 102 1的规定计算
. .

150
当计算求得 的预应力 总损失 值小 于 下列数值时 , 应按下列 数
值取用 :


先张法构件 /
100N? ;

后张法构件 /mmZ
80N 。

表 102 1 预 应 力损失值 (
. .
/ nlmZ
N )
引起损失的因素 . 符号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 构件
按 本 规 范 第 按本规范第 102 2 . .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 all 102 2条的规定计 条和 第 102 3条的规


. . . .

算 定计算
与孔道壁之 按本规范第 102 4
. .

间的摩擦 条的规定计算
预应力筋
张拉端锚 口 摩擦 al


按实测值或厂 家提供 的数据确定
的摩擦
在转向装置
按实际情况 确定
处的摩擦
混凝土 加热养护时 预应力筋 ,
电 2少
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
消除应力钢丝 、 钢绞线
普通 松弛 :
/以闰 n 、
0 4 (矛巴
八 , 八 尸
0 5)
_

认加

. .

\ jptk ,

低松弛 :


当 际 ( 0 7fntk .

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 啾 /气 拍,。 、
(谬竺
八 , 八 尸
0 125
. 0 5】 吓阴

、 ,
jpth
当 0 7几tk<
. ha 蕊 。 8介tk时 .

八 。 /吓图巴n 八 、 尸 。 尸
0 2 {矛

0 575
)吓潮 .

\ jptk ,

中强 度预 应力钢丝 0 08
‘ : .

预 应力螺纹钢筋 0. 03ha :

混凝土 的收缩和徐变 伪5 按本规范第 102 5条的规定计算 . .

用螺旋式预应力筋作配筋的环
形构件 当直径 d 不 大于 3m时
, , 鲡 3O
由于 混凝土 的局部挤压

注: 1 表 中 △t 为 混 凝 土 加 热养 护 时 , 预应 力 筋 与 承受 拉 力 的设 备 之 间 的温
差 (℃ );
2 当甄 。 /几水 镇 。 5时 , 预 应力筋的应力松弛损失值可 取为零

151
102 5
. . 混凝 土 收缩 、 徐变引起受拉 区 和受压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
预应力损失值 巩5 、 试。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1 一

般情况
先张法构件

+ 3'O
60
光 (102 5 1) . .

1+ 15P


J 15

+ 3'O
60
先 (102 5 2) , ,

后张法构件

als

+ 300
55
竞 (102 5 3) . ,

1+ 15


口 15

+ 300
55
先 (102 5 4) . .

式中 : 队 、 。
ic 受拉 区 受 压 区 预 应力 筋合 力 点处 的混 凝 土
, 、

法 向压应力 ;
f飞 u 施 加预应力时的混凝 土 立 方 体抗 压 强 度 ;
P 、 汀 受 拉区 、 受 压 区 预应 力筋 和普 通 钢 筋 的配 筋
率 对先 张法 构 件 P (A 。 + As)/
: A。 衬 ,


(A乍十 A飞)/
A。 ; 对 后 张 法 构 件 P ( A。 + ,

As)/A 衬 ( 乍+ 飞)/ ; 对 于 对 称 配 置
A A 。A ,

预应力筋 和 普 通 钢筋 的构件 配筋率 P 汀应 , 、

按钢筋总截面 面 积 的 一

半计算 。

受拉 区 、 受压 区 预应力筋合力点处 的混凝 土 法 向压 应力 丐 。 、

式 应按本 规 范 第
c 101 6 条 及 第 101 7 条 的规 定 计 算
. . . .
。 此时 ,

预应力损失值仅考虑混凝 土 预 压 前 (第 一
批 ) 的损失 , 其普通钢
筋 中的应力 als
、 t5

a 值应取 为零 ; 几c 、 nc

a 值 不得 大 于 0 .
5f
c ;当
' 。

弓 为拉应力时 公式
c , (102 5 2). .

、 公式 (102 5 4
. ) .

中的 。 公应
取 为零 。 计算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丐。 、 式时 c , 可 根据 构件 制作 情 况

154
考虑 自重 的影响 。

当结 构处于年平均相对湿 度低 于 %的环 境下 , al
40 。和 试。值
应增加 %
30 。

2 对重要 的结构构件
当需要 考虑与 时间相关 的混凝 土 收 ,

缩 、 徐变及预应力筋应力松弛预应 力损失值 时 宜按本规范附录 ,

K 进行计算 。

102 6
. . 后张法构件 的预应力筋采用分批张拉时 , 应考虑后批张
拉预应力 筋所产生 的混凝 土 弹性压缩或 伸长对 于先批张拉预应力
筋 的影响 可将先批张拉预应力筋 的张拉控制应力 值 几 增加或
, 。

减小 aE队 , 此处 anc
*为后批张拉预应力筋在先批 张拉 预应力筋
。 ,

重 心 处产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应力 。

102 7
. .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构 件 在 各 阶 段 的预 应 力 损 失 值 宜 按 表
102 7的规定进行组合
. .

表 102 7 各阶段预 应 力损失值的组 合


. .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混 凝土 预压 前 (第 一
批 ) 的损失 吸1+ alZ
+久3+巧4 伪1+ 氏2

第二 批 ) 的损失
混 凝土 预压 后 ( 吃 如 + 丙5+ 甄

注 先张法构件由于 预 应力筋应力松弛引起的损失值 伪4在第




批 和 第 二 批损失 中
所 占的 比例 , 如需 区 分 , 可 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 。

103 .
预应力 混 凝土构造规定

103 1
. .
先张法预应力 筋 之 间 的净 间 距 不 宜 小 于 其 公 称 直 径 的
2 5倍 和混凝 土 粗骨料最大粒径 的 1 25倍 , 且 应符 合下列规定飞
. .

预应力钢 丝 , 不 应小 于 15mm; 三 股 钢 绞线 , 不应小 于 20mm;

七 股 钢绞线 , 不应小 于 25mm 当混凝 土 振捣密实性具有 可 靠保 。

证 时 , 净 间距可放宽为最大粗骨料粒径 的 1 0 倍 .

103 2
.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端部 宜 采 取下列构造措施 :
1 单根配置 的预应力筋 其端部宜设置螺 旋筋 ; ,

2 分散 布 置 的多根 预 应 力 筋 在 构 件 端 部 10d且 不 小 于 ,

100
~ 长度范 围 内 , 宜设 置 3 一
5 片与 预 应 力 筋 垂 直 的钢 筋 网

155
片 , 此处 d 为预应力筋 的公称直径 ;
3 采用预应 力 钢 丝 配 筋 的 薄板 , 在板端 长度范 围
100mm

内宜适 当加密横 向钢筋 ;


4 槽形板类 构件 , 应在构件端部 长 度 范 围 内沿 构
10Omm

件板 面设 置 附加横 向钢筋 其数量 不 应 少 于 2根 , 。

103 3 预制肋形板 宜设 置 加强其整体性 和横 向刚度 的横 肋


. . , 。

端横肋 的受力钢筋应弯 人 纵肋 内 。 当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横


肋 的预应力混凝 土 肋形板 时 , 应在设计 和制 作上 采取 防止放张预
应力 时端 横肋 产生裂缝 的有效措施 。

103 4
. .
在预应力混凝 土 屋面梁 、 吊车梁等构件 靠近支座 的斜 向
主拉应力较大部位 , 宜将 一

部分预应力筋弯起 配 置 。

103 5
. .
预应力筋在构件端部全部 弯起 的受弯构件或直线 配 筋 的
先 张法构件 当构件端部与 下 部支承结构焊接时 应考虑 混 凝 土
, ,

收缩 、 徐变及温度变化所产生 的不利影响 宜在构 件端部可能产 ,

生裂缝 的部 位设置纵 向构造钢筋 。

103 6
. .
后 张法预应力筋所用锚具 、 夹具和连接器 等的形式和质
量应符 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

103 7
. .
后张法预应力筋及预 留孔道布置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 :

1 预制构件 中预 留孔道 之 间的水平净 间 距 不宜小 于 50mm,


且 不 宜小 于 粗骨料粒径 的 1 25倍 ; 孔 道 至 构件边缘 的净 间距 不 .

宜小 于 %;
30mm, 且 不宜小 于 孔道直径 的 50
2 现浇混凝 土 梁 中预 留孔 道在竖直方 向的净 间距 不应小 于
孔道外径 , 水平方 向的净 间距不宜小 于 1 5倍孔道外径 , 且 不应

小 于 粗骨料粒径 的 1 25倍 ;

从 孔 道 外 壁 至 构 件 边 缘 的净 间距 ,

梁底不宜小 于 50mm, 梁侧 不 宜小 于 40mm, 裂缝 控制等级 为 三


级 的梁 , 梁底 、 梁侧分别 不 宜小 于 60mm和 50mm 。

3 预 留孔道 的内径宜 比 预应力束外径 及需 穿过孔 道 的连接


器外径大 6mm 一
15mm, 且 孔道 的截面积宜为穿 人 预应力 束截 面

积的 3 0 .

4 0倍

4 当有可 靠经 验并 能 保证混 凝 土 浇筑质量 时 , 预 留孔 道 可


156
水平并列贴 紧布置 但并排 的数量不应超过 2束 , 。

5 在现浇楼板 中采 用扁形锚 固体系时 穿过 每个 预 留孔道 ,

的预应力 筋数量宜为 3 5根 ; 在 常用荷 载情况下 孔道 在水平 一


方 向的净间距 不 应超过 8倍板厚及 1 sm 中的较大值 .


6 板 中单根 无 粘结 预应力筋 的 间 距 不 宜 大 于 板 厚 的 6倍 ,

且 不宜大 于 lm; 带 状 束 的无 粘结 预应 力筋 根 数 不 宜 多 于 5根 ,
带状束 间距 不 宜大 于 板厚 的 12倍 , 且 不 宜大 于 2 4m .

7 梁 中集 束布置 的无 粘结 预应力筋 , 集 束 的水平净 间距不


宜小于 50mm, 束至 构件边缘 的净距不宜小 于 40mm 。

103 8 . . 后张法预应 力混凝 土 构 件的端 部锚 固区 应按下列规定 ,

配置 间接钢筋 :

1 采用普 通 垫板 时 , 应按本规 范第 6 6节 的规定进行 局 部


受压 承 载 力 计 算 , 并 配 置 间接 钢 筋 , 其 体积 配筋率 不应小 于

0 5% ,

垫板 的刚性扩散角应取 45;
2 局 部受压承载力计 算时 , 局 部压力设计 值对有粘 结预应
力混凝 土 构件取 1 2倍 张拉 控 制力 ,

对 无 粘 结 预应 力 混凝 土 取
1 2倍张拉控制力 和 (
. ) 中的较 大值 ;
几tkAp
3 当采用整体铸造 垫板 时 , 其局 部受 压 区 的设 计 应符合相
关标准 的规定 ;
4 在局部受 压 间接钢筋 配 置 区 以 外 , 在构件端部 长度 l不

小 于 截面重 心 线 上 部或下 部预应力 筋的合力点 至 邻近 边缘 的距离


。 的 3倍 、 但 不 大 于 构件端部截面高度 h 的 1 2倍 .
, 高度为 2。 的
附加 配 筋 区 范 围 内 , 应 均 匀 配 置 附 加 防 劈 裂 箍 筋 或 网片 (图
103 8), . .
配筋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八 , 。 / , l八 尸
八 sb
‘多 U
. 1611 护 厂万 一

(103 8 1)
. .

、 Lb/Jyv

且 体积 配 筋率 不 应小 于 。 5% 。

式中 : 尸 作用在构件端部截面重 心 线 上 部或下部预应力筋 的
合力设计值 , 可 按本条第 2款 的规定确定 ;


、 zb 分别为沿构件高度方 向 Az Ab的边长或直径 、 , A, 、

257
戍 按本规范第 6 6 2条确 定 ;
. .

介 附加 防劈 裂 钢 筋 的抗 拉 强 度 设 计 值 , 按本规范第
4 2 3条 的规定采用
. .

三问刁

曝 井


P 1

图 103 8 防止 端部裂缝的配 筋范围


. .


局部受压 间接钢筋配置 区 ; 2 附加防劈裂配 筋 区 ; 一


附加防端面裂缝配筋 区

5 当构件端部预应力筋需集 中布置在截 面 下部 或集 中布 置
在 上 部 和下 部 时 , 应在构件端部 o Zh范 围 内设 置

附加 竖 向防端
面裂 缝 构 造 钢 筋 (图 103 8
) . . , 其截 面 面 积 应 符 合 下 列 公 式
要求 :
、 T 。

八 sv 多 下

(103 8 2)
. .

I尹

Ts 一

(25 李
O (103 8 3)
一 一

・ . .

式中 : Ts 锚 固端端 面拉力 ;
尸 作用在构 件 端 部 截 面重 心 线 上 部 或 下部 预应 力 筋
的合力设计 值 , 可按本条第 2款 的规定确定 ;
e 截面重 心 线 上 部 或下 部 预 应 力 筋 的合 力 点 至 截 面
近边缘 的距 离 ;
h 构件端部截面高度 。

当 “ 大 于.
0 2h时 , 可 根 据 实 际情况适 当配置构造 钢 筋 。 竖
向防端 面 裂缝钢筋宜 靠 近 端 面 配 置 , 可 采用焊接钢 筋 网 、 封 闭式
箍筋或其他 的形式 , 且 宜采用带肋钢筋 。

158
当端部 截面上 部和下部均有预应力筋时 , 附加竖 向钢筋 的总
截面面积应按上 部和下 部 的预应力 合力分别计 算的较 大值采用 。

在构件端面横 向也应按 上 述方法计算抗端面裂缝 钢筋 , 并与


上 述竖 向钢筋形成 网片筋配 置 。

103 9
. .
当构件在端部有局部 凹 进
时 , 应 增 设 折 线 构 造 钢 筋 (图
103 9

・ .
或其他有效 的构造钢筋 。

103 10
, .
后 张法 预应 力 混 凝 土 构
件中 , 当采用 曲线预应力 束时 其 ,

图 103 9 端部 凹进处构造钢筋
曲率 半 径 宜按下列公式 确定
. .

介 ,
1 一

折线构造钢筋 ; 2

竖向构造钢筋
但不宜小 于 4m 。

、 P
几p一) 厂

器卞 二 (103 10
) . .

0 3sfcdp

式中 : 尸 预应力 束 的合力设 计 值 , 可按 本 规 范 第 103 8 条


. .

第 2款的规 定确定 ;

' 预应力 束 的 曲率半径 (m );
dp 预应力 束孔道 的外径 ;
fc 混凝 土 轴 心 抗压强度设计值 ; 当验算 张拉 阶段 曲率
半径时 , 可 取 与施 工 阶段 混 凝 土 立 方 体 抗 压 强 度
cu

f 对应 的抗 压 强度设计 值 f
c 按本规范表 4 1 4 1
' , . .

以 线性 内插法确定 。

对 于 折线 配 筋 的构 件 , 在预应力束 弯折处 的曲率半径 可适 当


减小 。 当曲率半径 rP不 满足 上 述要 求 时 , 可在 曲线 预应力 束弯
折处 内侧设置钢筋 网片或螺旋筋 。

103 n
. .
在预应力混凝 土 结构 中 , 当沿构件 凹 面布 置 曲线 预应
) 应进行 防 崩裂设计
力束 时 (图 103 11 ・ ・
, 。 当曲率半径 r。 满足
下列公式要求时 , 可仅 配 置 构造 U 形插筋 。

\ 尸
几 ‘ 己丁下万万万瓦 厂石丁二下 一
(103 111)
. .

U d"
jt、 一
p ILpj

当不满 足 时 , 每单肢 U 形 插 筋 的截 面 面 积 应 按 下 列 公 式
159
确定 :

、 尸s 、,

八 svl
多 万 子,

(103 112)
. .

' rPJyv

式中 : 尸 预应力 束 的 合力设 计 值 , 可按本 规 范第 103 8 条


. .

第 2款 的规定确定 ;

ft 混凝 土 轴 心 抗拉强度设计值 ; 或与施 工 张拉 阶段混


凝 土 立 方 体抗 压 强 度 f
c 相 应 的抗 拉 强 度 设 计 值
' 。

f认 按本规范表 4 1 4 2 以 线性 内插法确定 ;

. .

。p 预应力 束孔道净混凝 土 保护层厚度 ;


Asv
, 每单肢插筋 截面面积 ;
sv

U 形插筋 间距 ;
方 U 形插筋抗拉强度设 计值 , 按本 规 范表 4 2 3 1采
. .

用 , 当大 于 /m 时
36ON 时取

妈舟 ) 抗 崩裂 U 形插筋布置


b)
( l I剖面

图 103 11 抗崩裂 U 形插筋构造示 意


. .


预应力束 ; 2

沿曲线预 应力束均匀布置 的 U 形 插筋

U 形插筋 的锚 固长度 不 应小 于 Z; 。 当实际锚 固长度 Z 小 于 la 。

时 , 每 单肢 U 形插 筋 的截 面 面积 可 按 A * k 取值

1 。 其中 , k取

1 sd和 le

le /200中的较小值 , 且 k不大 于 1 0 .

当有平行 的几 个孔道 , 且 中心 距 不 大 于 Zd
。 时 , 预应力筋 的

合力设计值应按相邻全部孔道 内的预应力筋确定 。

103 12
. .
构件端部 尺 寸应考虑锚具 的布 置 、 张拉设 备 的 尺 寸 和
160
局部受 压 的要求 , 必 要时应适 当加大 。

103 13
. .
后张预应力混凝 土 外露金 属锚具 , 应采取可靠 的防腐
及 防火措施 , 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

1 无粘结预应力筋 外露锚具应采用 注有 足量 防腐 油脂 的塑
料 帽封闭锚具端头 , 并应采用无 收缩砂 浆或细石混凝 土 封闭 ;
2 对处于 二 b
、 三 a、 三 b类环境条 件下 的无粘结预应力锚

固系统 , 应采用全封 闭的防腐蚀体 系 , 其封锚端及各连接部位应


能承受 的静水 压 力而 不 得透水 ;
IOkPa
3 采用混凝 土 封 闭时 , 其强度 等级宜 与构件混凝 土 强度 等
级 一

致 , 且 不 应 低 于 C30 。 封 锚 混 凝 土 与构件 混 凝 土 应 可 靠粘
结 , 如锚具在封 闭前应将周 围混凝 土 界面凿毛并 冲洗 干净 , 且宜
配置 1 2片钢筋 网 ,

钢筋 网应与构件混凝 土 拉结 ;
4 采用无收缩砂浆或 混凝 土 封 闭保护 时 , 其锚具 及预应力
筋端部 的保护层 厚度不应小 于 类 环 境 时 20mm :

, 二 a、 二 b

类 环 境时 50mm 三 a 三 b 类 环 境时 80mm
, 、 。

161
n 混凝 土 结 构构件抗 震设 计

111 .

般 规 定

111 1
. . 抗震设 防 的混 凝 土 结 构 , 除应 符 合本 规 范 第 1章 一

10章 的要 求 外 , 尚应 根 据 现行 国家 标 准 《建 筑抗 震设 计 规 范 》
规 定 的抗震设计 原则 ,
GB 50011 按本 章 的规定进行 结 构构件 的
抗震设计 。

n 12. . 抗震设 防的混凝 土 建筑 , 应按 现行 国家标准 《建 筑工 程


抗震设 防分类标准 》 GB 502
23确定 其抗 震设 防类 别和相 应 的抗

震设 防标准 。

注 本章 甲类 : 、 乙类 、 丙 类建筑分别为现 行 国家标准 《建筑 工 程 抗 震


中特殊设 防类
设防分类标准 》 GB 50223 、 重 点设防类 、 标准设 防类建筑 的
简称 。

n . 13

房 屋 建 筑 混 凝 土 结构 构 件 的抗 震 设 计 , 应 根 据 设 防类
别 、 烈度 、 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 不 同的抗震等级 , 并应符合
相应 的 计 算 和 构 造 措 施 要 求 。 丙 类建筑 的抗震等 级应 按 表
111 3 确定 。
. .

表 111 3 混 凝 土 结 构的抗震等级
. .

设 防 烈 度
结构类型
6 7 8 9

高度 (
m ) ( 24> 24 蕊 24 > 24 毛24 > 24 成 24
框架
普通 框架 四
结构
大 跨 度 框架

> 24且 > 24且 > 24且


高度 (
m ) ( 60> 60< 24 > 冈 < 24 > 60镇 24
框架 -
镇 60 成 60 镇 50
剪力墙
结构 框架 四 四

剪 力墙

162
续表 111 3 . .

设 防 烈 度
结 构类型
6 7 8 9

> 24 > 24且
剪力墙 高度 (
m ) 镇 80> 80燕 24 ( 24
> 80 > 80( 2424 60 ?

且 ( 80 ( 80
结构
剪力墙 四 四

> 24且 > 24且
高度 (
m ) 毛 80> 80毛 24 镇 24
> 80
(80 ( 80
部分框
般部位
支 剪力 剪

四 四 一


墙 结构 墙 加强部位 一

框支层 框架

框架 框架

核心 筒 核心 筒
筒体
结构 内筒
筒中筒
外筒
m ) 镇35> 35 镇35
高度 ( > 35 (35 > 35
板柱 -

板柱及
剪力 墙
周边 框架
结构
剪力墙
单层 厂
铰接排架 四
房结 构
注 : 1 建 筑场 地 为 I类时 , 除 6度设 防烈 度 外应 允许按表 内降 低 一
度所对应的抗
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但相应的计算要 求不 应 降低 ;

2 接 近 或 等于 高 度分 界 时 , 应 允 许 结 合房屋 不 规 则 程 度 及 场 地 、 地 基 条件 确
定抗 震等级 ;
3 大 跨度 框架 指跨 度不 小 于 18m的框 架 ;
4 表中框架 结构不 包括异 形 柱框架 ;
5 房 屋 高度 不 大 于 60m的框架 核心 筒结构按框架 剪 力 墙结构 的 要 求设 计 时 ,
一 一

应 按表中框 架 剪力 墙结 构确定 抗 震等级 。


n 14
. .
确定钢筋 混 凝 土 房屋结构构件 的抗震等级时 , 尚应符合
下列要求 :
1 在规定 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 框架
对框架 剪力墙结构 一

, ,

底部所承担 的倾 覆 力矩 大 于 结构底部 总倾 覆 力 矩 的 50写时 其 ,

163
底面纵 向受 力 钢 筋 中较 大截 面 面积 的 1
/4; 对 三 、 四 级 抗震 等
级 , 钢筋直径不应小 于 12
~ 。

n 38. .
梁箍筋加密 区 长度 内的箍筋肢 距 :

级抗震等级 , 不宜
大于 200
~ 和 20倍箍筋直径 的较大值 ; 二 、 三 级抗震等级 , 不

宜大 于 和 20倍箍筋直径 的较大 值 ;
25omm 各抗震等 级下 , 均不
宜大于 300mmO
n 39. .
梁 端 设 置 的第 一

个 箍 筋 距 框架 节 点 边 缘 不 应 大于
50mm 。 非加密 区 的箍 筋 间距 不 宜 大 于 加 密 区 箍 筋 间距 的 2倍 。

沿梁全长箍筋 的面积配筋 率 Psv


应符合下列规定 :


级抗震等级
ft
) 0 30
Psv .

(113 9 1)
. .


二 级抗震等级
ft
) O 28
Psv ,

(11 3 9 2)
. .


三 、 四 级抗震等级
_ \ 八 。。 ft (113 9 3)
险 夕

U 乙”

. . .

n 4

框架柱 及 框支柱

114 1
. .
除框架顶层柱 、 轴 压 比小 于 0 15的柱 以 及框 支梁 与框

支柱 的节 点外 , 框架柱节点 上 、 下端 和框 支柱 的中间层节 点 上 、

下端 的截面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 求 :

1 一
级抗震等级 的框 架结构 和 9度设 防烈 度 的 一
级抗 震等
级框架
艺M 已 1 2习晒


川 。 (n 4 1 1
. ) .

2 框架结构
二 级抗震等级
习从 一
1 5习呱 .
〕 (n 4 1 2
. ) .

三 级抗震 等级
又Mc 1 3习呱 一

〕 (n 4 1 3
. ) .

四 级抗震等级
云从 一
1 2习城 .
】 (n 4 1 4
. ) .

170
3 其他情况

级抗震等级
习M { 1 4习从 一

〕 (11 4 1 5) . .

二 级抗震 等级
名八工 一
1 2习肠

, (11 4 1 6) . .

三 、 四 级抗震等级
习从 一
1 1习肠

〕 (n 4 1 7
) . .

式中 : 名从 考 虑 地 震 组 合 的节 点 上 、 下 柱 端 的弯矩设 计 值
之和 ; 柱端弯矩设计值 的确定 , 在 一

般情况 下 ,

可将公式 (n . 4 11
).


公式 (n . 4 1 5) 计 算

的弯矩 之 和 , 按上 、 下 柱 端 弹性 分 析 所 得 的考
虑地震组合 的弯矩 比 进行分配 ;
云八甄 a 同 一

节 点左 、 右 梁 端 按 顺 时针 和逆 时针 方 向采
用实配钢筋 和 材 料 强 度 标 准 值 , 且 考 虑 承 载力
抗震调整 系数 计 算 的 正 截 面受 弯 承载 力 所 对 应
的弯矩 值 之 和 的较 大值 。 当有 现 浇板 时 , 梁端
的实配钢 筋 应包 含 梁 有 效翼 缘 宽 度 范 围 内楼 板
的纵 向钢筋 ;
习肠 〕 同 一

节点 左 、 右梁 端 , 按 顺 时针 和逆 时针 方 向
计算 的两 端 考 虑 地 震 组 合 的弯矩 设 计 值 之 和 的
较大 值 ; 一

级抗震等级 , 当两 端 弯 矩 均 为 负 弯
矩时 , 绝对 值较小 的弯矩值应取零 。

n 42. .

、 二 、 三 、 四 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 的底层 , 柱下端截
面组 合 的弯矩设 计 值 , 应 分 别 乘 以 增 大 系数 17

、 15 .


1 3和.

12

。 底层柱纵 向钢筋应按柱 上 、 下端 的不利情况配 置 。

注 : 底层 指无 地 下 室 的基 础 以上 或地 下 室 以上 的首层 。

114 3
. .
框架柱 、 框支柱 的剪力设计值 v 。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1 一
级抗震等级 的框架结构 和 9度设 防烈度 的 一
级抗 震等
级框架

城 + 几众 ) 。
(114 3 1)
u。

Vc 1 2 一
. . .

Hn

171
2 框架结构
二 级抗震等级
城 +硬 )

V 。

13
. (114 3 2)
. .

Hn
三 级抗震 等级
城 +瞬 )

V 。

12
. (114 3 3)
. .

Hn
四 级抗震等级
城 十硬 )

Vc 1 1 一
. (114 3 4)
. .

Hll
3 其他情况

级抗震 等级
十硬 )
(M 乏
Vc 1 4 一
. (11 4 3 5)
. .

Hn
二 级抗震等级
斌 +衅 )

V 。

12
. (114 3 6)
. .

月 n

三 、 四 级抗震等级

斌 +衅 )
V 。

11 . (114 3 7)
. ,

月 n

式中: 衅 ua 、 几疏 框架柱 上 、 下端 按 实 配钢筋 截 面面积 和材


料强度 标准 值 , 且 考虑承 载力抗 震 调 整 系
数计 算 的 正 截 面 抗 震 承 载 力 所 对 应 的 弯
矩值 ;
城 、 衅 考虑 地 震 组 合 , 且 经 调 整 后 的框 架 柱 上 、

下端 弯矩设计 值 ;
Hn 柱 的净高 。

在公式 (n . 4 31
. )一

中 城 , ua 与 人甄 之 和应分别按顺 时针 和
逆 时针方 向进 行 计 算 , 并 取其 较 大值 ; N 可取 重 力 荷 载 代表 值
产 生 的轴 向压 力设计 值 。

在公式 1 1 4 32
( . ) .


公式 11 4 3 5
( , ) .

中 , 城 与 硬 之和
应分别按顺 时针 和 逆 时 针 方 向进 行 计 算 , 并 取 其较 大值 。 城 、

硬 的取 值应符合本规范第 n 4 1条和第 n 4 2条的规定


. . . .

172
114 4
. .

、 二 级抗震等级 的框支柱 , 由地震作用引起 的附加轴
向力应分别乘 以 增 大 系数 15 .
、 1 2; .
计算轴压 比时 , 可不考虑
增大系数 。

n 45.
各级抗震 等级 的框架角柱 其弯矩 剪力设计 值应在按
. , 、

本规范 第 n 4 1 条 第 n 4 3 条调 整 的基 础 上 再乘 以 不 小 于
. .

. .

1 1 的增大系数
. 。

114 6
. .
考虑地震组合 的矩形截面框架柱 和框支 柱 , 其受剪截面
应符合下列条件 :

剪跨 比 入大 于 2的框架柱

1 一

。) (114 6 1)
, ,

Vc
芝岌不, ( b,
0 2凤fcl 目

. , .

/RE

框支柱和剪 跨 比 几不大于 2 的框架柱


/ 1
。) (11 4 6 2)
, ,

V 。 乓 之:二
一 -

(0 15
. bh
风fc . .

/RE

式中 : 几 框架 柱 、 框 支 柱 的计 算 剪 跨 比 , 取M 八讯 。 ); 此
处 , M 宜取柱 上 、 下端考 虑地震组 合 的弯矩设计 值
的较大 值 , V 取与 M 对应 的剪力设计 值 , h。 为柱截

面有效高度 ; 当框架结 构 中的框 架 柱 的反 弯点 在柱


层 高范 围 内时 , 可取 几 等于 H :
飞 。) 此 处
/(2h , , Hn
为柱净高 。

n 47 . .
考虑地震组合 的矩形截 面框架柱和框支柱 , 其斜截面受
剪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规定 :

1 厂1 05 Asv 门
n 47
h。。+ 0 O56N! ( )
, / . , , . 尸 。 、
丝 .

镇子 1一辉 叼 、+ "
fvv
, , , , 八 八

Vc ftb


. . .
' c 一 ’一 ’ ‘ ” ‘ 一 - 一 ’

八EL 几十 1 yVs 」
_ .

式中 : 久 框架 柱 、 框 支 柱 的计 算 剪 跨 比 ; 当 入小 于 1 0 时 , .

取 1 0;.
当 久大 于 3 0时 取 3 0; . , .

N 扁 一

考虑地 震 组 合 的框 架 柱 、 框 支柱 轴 向压 力设 计 值 ,

当 N 大于 0 .
时 取
3fcA , 0 .
3fcA 。

n 4 8 . .
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和框支柱 , 当出现拉力
时 , 其斜截面抗 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规定 :

173
, , / 1 厂1 05 . . A , 二v 。 、 门
(114 8)
, , , , 八

V 。 哭 :石 I万 万万Jt 一
口ho I, 万 九。 U 乙工丫 }
- 一 一 - 一

・ . .

/REL八 广 i 口

式中 : 人匕 一 一

考虑 地 震组合 的框架柱轴 向拉力设计值 。

.、 A , _ 、 , ,, ? , ,, 、 , 一 一 , _ 。 。。 , _ , ~ 一 _

尝 上 式 石 边 拈 亏 内 阴 甘 异 沮 小 士 Iyv 场 盯 取 寺 士
寸 ,

_ A 。 、, . ? _ A 。 . 一 _ 一 , _ _ _ _ , ,

九 半“。 值不应小 于 O

_

“。 ,且 “6五bh
九 半 ・
。 。

114 9
. .
考虑 地 震组 合 的矩形 截 面 双 向受 剪 的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柱 , 其受剪截 面 应符合下列条件 :


Vx
众 。coso
O 2风fcbh (114 9 1) 一

・ . .

、镇
众 ,
。sino
O 2风fchb (114 9 2) . .

式 中 Vx :

x 轴 方 向的剪 力设 计 值 , 对 应 的截 面有 效 高度 为
h。 , 截面宽度为 b;
从 y 轴方 向 的剪 力 设 计 值 , 对 应 的 截 面 有 效 高度 为
b。 , 截 面 宽度为 h;
拼 - - 一

斜 向剪力设计值 V 的作用方 向与 x 轴 的夹 角 , 取
为 (

arctan /
Vx) 。

n 4 10
. .
考虑地震组合 时 , 矩形截 面 双 向受 剪 的钢 筋混凝 土 框
架柱 , 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条件 :

Vux

Vx (114 101) . .

/ , , 犷税 而 \
Z 02
/1十 l 弋 ;- l
一 - 一

以 \ V uy /

Vu

从镇 (114 102) . .



1+ (乒毕
“ 价/
tano
火Vux

Vu

缸撰 五 + 、 赞 + bh 。。 。 o56N
〕( 114 103) 一

。 ・ . .

V一
梯 ft + 、 赞 +
众〔 "“。 。。 。 。56N ・

〕 (114 104) . .

式中 : 久二 、 心 框架 柱 的计 算 剪 跨 比 , 按本规 范 6 3 12条 的
. .

174
规定确定 ;
AsvAsvy配置 在 同
、 、

截面 内平行 于 x 轴 、 y 轴 的箍筋 各

肢 截面面积 的总和 ;
N 一
与 斜 向剪力设计值 V 相应 的轴 向压 力设计 值 ,

当N 大于 时 取
3fcA 0

, 0 3五A ,

此处 , A

为构件 的截面面积 。

在计算截 面箍筋 时 , 在公式 (n 4 101)


. ,

、 公式 (n . 4 10.

) 中可近 似取 Vux
2 / 等 于 1计 算
Vuy 。

n 4 11
. .
框架柱 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矩形截面柱 , 抗震 等级为 四 级或层数不超 过 2层 时 , 其
最小截面 尺 寸 不 宜小 于 300mm


、 二 、 三 级抗 震 等级 且 层 数
超过 2层 时 不 宜小 于 400mm
; 圆柱 的截 面直径 , 抗 震 等级 为 四
级或层数不超过 2层 时不 宜小 于 350mm


、 二 、 三 级 抗震 等
级 且 层 数超过 2层 时不宜小 于 450
? ;

2 柱 的剪 跨 比宜 大于 2;
3 柱 截面长边 与短边 的边长 比不 宜 大于 3 。

114 12
. . 框架柱和框支柱 的钢筋 配 置 , 应符合 下 列 要 求 :
1 框架柱和框支柱 中全部纵 向受力钢筋 的 配 筋 百 分 率 不 应
小于表 n 4 121规 定 的数值 ,
. .

同时 , 每 一

侧 的 配 筋 百 分率 不 应
小于 0 ;
2 .
对 W 类场地 上 较高的高 层 建 筑 , 最小 配 筋 百 分 率应增
加 0 1;

表n . 4 121


%)
柱全部纵向受 力钢 筋最小 配 筋百 分率 (
抗 震 等 级
柱 类 型

级 二 级 三级 四级

中柱 、 边柱 09


1 0) . 07 (
0 8)
. . . 0 7)
06 《 . 05


0 6).

角柱 框支柱、 11
。 09 。 08 . 07

注 : 1 表中括号 内数值用 于 框架 结构的柱 ;


2 采 用 335MPa 级纵向受 力钢筋时 , 应分别按表中数值增加 0
级 、 400MPa .

和 0 05采 用 ;

3 当混 凝 土 强 度 等级为 C60以上 时 应 按表中数值增加 , 0 1采用 。


175
2 框架柱和框支柱 上 、 下 两 端 箍筋应 加 密 , 加 密 区 的箍筋
最大 间距 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 n 4 122 的规定 ;
. .

表 114 122 柱端箍筋加密 区 的构造要求


. .

箍筋最大间距 箍筋最小直径
抗震等级
(n切 n ) (
rn幻n )


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 6倍和 中的较小 值
100 l0

二 级 纵向钢筋直 径的 8倍和 100中的较小 值 8

三 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 8倍和 150(


柱根 ) 中的较小 值
100 8

四级 纵向钢筋直径的 8倍和 150( ) 中的较小值


柱根 100 6 柱根 8)

注 : 柱根 系 指底层 柱 下 端的箍筋加密 区 范围 。

3 框支柱和剪跨 比不 大 于 2 的框 架柱 应 在柱全 高范 围 内加

密箍筋 , 且 箍筋 间距 应 符合本条第 2 款 一

级抗震等级 的要 求 ;
4 一

级抗震等级框 架柱 的箍筋直径大 于 12mm且 箍筋肢 距

不 大 于 150
~ 及 二 级抗震等 级框 架柱 的直径 不 小 于 10mm且 箍
筋肢 距 不 大 于 时,
200mm 除底 层 柱 下 端外 , 箍筋 间距 应 允许 采
用 150
? ; 四 级抗震等级框 架柱 剪跨 比不 大 于 2 时 , 箍筋 直径
不 应小 于 8~ 。

n 4 13
. .
框架边柱 、 角柱及 剪力墙 端柱在地震 组 合下处 于 小 偏
心 受拉 时 , 柱 内纵 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 比 计算值增加 25% 。

框架柱 、 框 支柱 中全部纵 向受力 钢筋配筋率不应大 于 5% 。

柱 的纵 向钢筋 宜 对 称 配 置 。 截 面 尺 寸 大 于 400
~ 的柱 , 纵向
钢筋 的间距 不 宜 大 于 20Omm 当按 。

级抗 震等级设 计 , 且柱
的剪跨 比不 大 于 2时, 柱 每 侧 纵 向钢 筋 的 配 筋 率不 宜 大 于
1 2%

114 14
. .
框架柱 的箍筋加 密 区 长度 , 应取 柱截 面长边 尺寸 (或
圆形截 面 直径 ) 柱净 高的 1
/ 6和 、 500mm中的最大值 ; 一
、 二 级
抗震 等级 的角柱应沿柱全 高加 密箍筋 。 底层柱根箍筋加密 区 长度
应取 不 小 于 该层柱净高 的 1邝 ; 当有 刚性 地 面时 , 除柱端箍筋 加
密 区 外 尚应 在 刚 性 地 面 上 、 下各 500mm的 高 度 范 围 内加 密
箍筋 。

176
114 15
. .
柱箍筋加密 区 内的箍筋肢距 : 一
级抗 震 等级不宜大 于
200mm
; 二 、 三 级抗震 等级 不 宜 大 于 250mm和 20倍 箍 筋 直径
中的较大值 ; 四 级抗 震 等级不 宜大 于 300mm 。 每隔 一
根纵 向钢
筋宜在 两 个方 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 ; 当采用拉筋 且 箍筋与纵 向钢
筋有绑扎时 拉筋宜紧靠纵 向钢 筋并勾住箍筋, 。

n 4 16
. . 二 三 四 级抗 震 等级 的各类结 构 的框 架柱 框

、 、 、 、

支柱 , 其轴压 比不宜大于表 n 4 16规定的限值


. , 。 对 IV
类 场地 上
较高 的高层建筑 , 柱轴压 比 限值应适 当减小 。

表 114 16 柱轴压 比限 值
. ,

抗 震 等 级
结 构 体 系

级 二 级 三级 四级

框架结构 0 65. 0 75
. 0 85 . 0 90.

框架 剪力墙结构一

、 筒体结构 0 75. 0 85
. 0 90. 0 9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 O 60 ! 。 70 }
・ ・

二 一 - -- 」
注: 1 轴压 比指柱地 震作用组 合的轴向压 力设计值与柱 的 全截面面 积 和 混凝 土 轴
心 抗 压强 度设计值乘积之 比值 ;
2 当混 凝土 强 度等级为 C65 C70时 轴 压 比 限值宜 按表 中数值减小 0 05;
、 , .

时 轴压 比 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 0
混凝 土 强度等级为 C75 C80 、 , . 10

3 表内限值适用 于 剪跨 比 大于 2、 混凝 土 强度等级不高 于 C60


的柱 ; 剪跨 比
不大 于 2 的柱轴压 比 限值应降低 0 肠 ; .
剪跨 比小于 1 5 的柱 ,

轴压 比 限值
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
4 沿柱全 高采用 井 字复合箍 , 且 箍 筋 间 距 不 大 于 100
~ 、 肢距不大于
20Omm
、 直径不 小于 12
? , 或沿柱全 高采用复合螺旋箍 , 且 螺距 不 大 于
100
~ 、 肢距 不 大于 200mm 、 直径不 小于 12mm, 或沿 柱 全 高采用 连续复
合矩 形螺旋箍 , 、 直径 不 小
且 螺旋净距 不 大于 80mm、 肢距 不 大 于 200mm

于 10mm时 轴压 比 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
, . 10

5 当柱截 面 中部设 置 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 , 且 附加纵向钢筋的总截 面


面积不 少于 柱截面 面积的 0 8%时 轴 压 比 限值 可 按表 中数值增加 。 05;. , .

此 项措施与注 4 的措施同时采 用 时 , 轴 压 比 限值 可 按表 中数值增加 0 . 15


但箍筋的配 箍特征值 久、 仍应按轴压 比增加 0 10的要求确定 ;


6 调整后的柱轴 压 比 限值不 应大 于 1 05
. 。

n 4 17
. .
箍筋加密 区 箍筋 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

177
1 柱箍筋加密 区 箍 筋的体积配筋 率 , 应符 合下列规定 :

_ \ 、 fc 一

(114 17

林 多乡 八 v 丁 . .

jyv

式中 : Pv 柱箍筋加密 区 的体积 配 筋 率 , 按本规范第 6 6 3条


. .

的规定计 算 , 计 算 中应扣除重叠部 分的箍 筋体积 ;


九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 值 ;
fc 混凝 土 轴心 抗 压 强度设 计值 ; 当强度 等级低 于 C35

时 , 按 C35取值 ;

凡 最小配箍特征 值 , 按表 n 4 17采用
. .

表n . 4 17.
柱箍筋加 密 区 的箍筋最 小 配 箍特征值 入

抗震 轴 压 比
箍筋形式
等级 毛0 3 n

淤 糕 糕 器 巴谬
. 甘

l 一

普通箍 、 复合箍 0 10

八、
曰八


级 螺旋箍 、 复合或
0 081
. 0 09}
0 11
}0 13
. } 0 18
0 15} }0 21
. . . . .

连续复合矩 形螺旋箍

普通 箍 、 复合箍 0 081
. 0 09} }
0 11 . }
0 13 】
0 15 }
0 170 1910
. 22】0 24 . . , . . .

二级 螺旋箍 、 复合或
0 06}
. 0 07}
0 091
0 11
. }0 13
}0 15
!0 17
. }0 20!0 22 . . . . . .

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普通箍 、 复合箍 0 06}


. 0 071
0 09}. 1
0 11 }
0 13 }
0 150 17}
. 0 20}0 22 . . . . . .

螺旋箍 、 复合或
四级 0 05}
. 0 06}
0 07}
0 09!
. !
0 11 1
0 13 1
0 15
. }0 20
0 18 . . . . . .

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注 : 1 普通 箍指单个矩 形箍筋或单个圆形箍筋 ; 螺旋箍指单个螺旋箍筋 ; 复合箍

指 由矩形 、 多边形 、 圆形箍筋或拉筋组 成的箍筋 ; 复合螺旋箍指 由螺旋箍


与矩 形 、 多边形 、 圆 形箍筋或拉筋组 成的箍筋 ; 连续复合矩 形 螺旋 箍指 全
部螺旋箍为同 根钢筋加工 成的箍筋 ; 一

2 在计算 复合螺旋 箍 的体 积 配 筋率 时 , 其 中非 螺旋箍 筋 的体 积应 乘 以 系


数 0 8;

3 混 凝 土 强度等级高 于 C60时 , 箍筋宜采用复合箍 、 复合螺旋箍或连续复合


矩 形 螺旋箍 , 当轴压 比不 大于 0 6时 , 其加密 区 的最小配 箍特征值 宜 按表 .

中数值增加 0 02; 当轴压 比 大于 . 0 6时 ,



宜按表中数值增加 0 03 . 。

178
2 对 一
、 二 、 三 、 四 级抗震 等级 的柱 , 其箍 筋加 密 区 的箍
筋 体积配 筋率分别不应小 于 0 8%

、 0 6%.
、 。 4%和 0 4% ;
. .

3 框 支柱宜采用复 合螺旋箍 或井 字复合箍 , 其最 小 配箍特


征值应按表 n 4 17中的数值增 加 0 02采用 , 且 体积 配筋 率 不
. . . .

应小 于 1 5写 ;

4 当剪 跨 比 久不大于 2 时 宜采用 复合螺 旋箍或井字复 合 ,

箍 , 其箍 筋体积配筋 率不应小 于 1 2写 ; 9度设 防烈度 级抗震 .


等级时 不应小于 1 5%, .


114 18 在箍 筋加密区 外 箍筋 的体积配筋 率不宜小 于 加 密 区


. .

配筋 率 的 半 ; 对 二 级抗震 等级 箍 筋 间 距 不应 大 于 10d



、 ,

对三 四 级抗震等级 箍筋间距 不应 大于
、 15d 此处 d 为纵 向 , , ,

钢筋直径 。

115 . 铰接排架柱

n 51. .
铰接 排架柱 的纵 向受力钢筋和箍 筋 , 应按地震组合下 的
弯矩设计 值及剪力设计值 并根据本规 范第 n 4节 的有关 规定 , .

计算确定 ; 其构造除应符 合本节 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本规范 ,

第 8章 、 第 9章 、 第 111节 以 及第 n 2节 的有关规定
. . 。

115 2
. .
铰接排架柱 的箍筋加密 区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箍筋加密 区 长度 :

) 对柱顶 区 段 , 取柱顶 以 下 500


1 ? , 且 不小 于 柱顶 截面
高度 ;

2 对 吊车梁 区 段 , 取 上 柱 根 部 至 吊车 梁 顶 面 以 上
30Omm


3 对柱根 区 段 , 取 基 础顶面 至 室 内地坪 以上 50Omm

) 对牛腿 区 段 , 取牛腿全高 ;

) 对柱间支 撑 与柱 连接 的节 点 和柱 位 移受 约束 的部 位 ,

取节点 上 、 下各 300mm 。

2 箍筋加密 区 内的箍筋最大间距为 10Omm


; 箍筋 的直径应
符合表 n 5 2 的规定 . .

179
表 115 2 铰接排架柱箍筋加密 区 的箍筋最小直径 (?
. .

抗震等级和场地 类别

级 二级 二 级 三级 三级 四级
加密 区 区 段
各类 ili
W 类 1、 11 W 类 1、 11
类 111
、 类 、 各类
场地 场地 场地 场地 场地 场地

般柱顶 、 柱根 区 段 8 (10
) 8 6

角柱柱顶 10 10 8

吊车梁 、 牛腿 区 段
1O 8 8
有支撑的柱根 区 段

有支撑的柱顶 区 段
10 10 8
柱变位受约束的部位

注 :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 于 柱根 。

115 3. .
当铰接排架 侧 向受约束 且 约束点 至 柱顶 的高度不大 于 柱
截 面在该方 向边长 的 2倍 , 柱顶预埋钢板和柱顶箍筋加密 区 的构
造 尚应符 合下列要求 :

1 柱顶预埋钢板沿排架平 面方 向的长 度 , 宜取柱顶 的 截面


高度 h 但在 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 h/
, 2及 30Omm

2 当柱顶轴 向力在 排架平 面 内的偏 心 距 e。 在 h6


/ 一
h/
4 范
围内时 柱顶箍筋加密 区 的箍筋体积 配 筋率 : 级抗震等级 不 宜

小 于 1 2% ; 二
级抗震 等级 不 宜小 于 1 。% ; 三 四 级抗 震 等级
. . 、

不宜小于 0 8% .

115 4. . 在地震组 合的竖 向力和水平拉力作用下 , 支承不 等高厂


房 低跨屋面梁 、 屋架等 屋 盖 结构 的柱 牛 腿 , 除应按 本规范第 93

节 的规定进行计 算和配筋外 , 尚应 符合下列要 求 :

1 承受水平拉力 的锚筋 :

级抗 震等级 不应 少 于 2根 直径

为 16mm的钢筋 , 二 级抗震 等级不应少 于 2 根 直径 为 14mm的

钢筋 , 三 、 四 级抗震等级不应少 于 2根直径 为 12
~ 的钢筋 ;
2 牛腿 中的纵 向受拉 钢筋 和锚 筋 的锚 固措 施及锚 固长度 应
符合本规范第 9 3 12条 的有关规定 . .
, 但 其 中的受拉 钢筋锚 固长
度 l 应 以 zaE
代替 ;

180
3 牛腿水平箍筋最小直径为 smm 最大间距为 , 100
~ 。

115 5
。 。 铰接排架柱柱顶 预埋件直锚筋 除应符合本 规范第
111 9条的要求外 ,
. .
尚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一
级抗震等级时 , 不应小 于 4根 直径 16mm的直锚钢筋 ;

2 二 级抗震 等级时 , 不应小 于 4根直径 14mm的直锚钢筋 ;

3 有柱间支撑 的柱子 , 柱顶预埋件应增设 抗剪钢板 。

n 6 .
框架梁柱节点

116 1
. .

、 二 、 三 级抗震等级 的框架应进行节点核 心 区 抗震受
剪承载力验算 ; 四 级抗震等级 的框架节点 可不进行计 算 但应符 ,

合抗震构造措施 的要求 框支层 中间层节点的抗震受剪 承载力验 。

算方法及抗震构 造措施与框架 中间层节点相 同 。

n 62
. .二 三 级抗震 等级 的框架梁柱节点核 心 区 的剪力设

、 、


计值 Vj 应按下列规定计 算
, :

1 顶层 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1 一
级抗震等级 的框架结构 和 9度设 防烈度 的 一
级抗震
等级框架 :

习风
1 15
(116 2 1)

ua

Vj

。仁
. .

hho


2 其他情况 :

二 一

黔 (116 2 2) 一

. .

2 其他层 中间节点 和 端节点



1 级抗震等级 的框架 结构 和

9度设 防烈度 的 一
级抗震
等级框架 :

习呱
1 15 .
犯 a
h 。

a 几
Vj


下令



(116 2 3) 一

硫 仁
. .

。 月 翔,
一 一


2 其他情 况 :

v; 一
伞旦 峰
伪刃 a



: 粤二
月 。






(116 2 4). .

181
式中 : 习从 ua 节点左 、 右两侧 的梁端反 时针 或顺 时针方 向实
配 的正 截面抗震受 弯承载力所对应 的 弯矩值 之
和 , 可 根据 实 配 钢 筋 面 积 (计 入 纵 向受 压 钢 .

筋 ) 和材 料强度标准 值确 定 ;
习肠 〕 节点左 、 右两侧 的梁端反 时针或顺 时针方 向组
合弯矩设 计值之和 级抗 震 等级 框架节 点左 ,

右梁 端均 为 负弯 矩 时 绝 对 值 较 小 的 弯 矩 应 ,

取零 ;
马b 节点剪 力 增 大 系 数 , 对 于框 架 结 构 ,

级取
1 50
. , 二 级取 , 三 级取 1 20
1 35

; .
对 于 其他结
构 中的框架 ,

级取 1 35
. , 二 级取 , 三 级
1 20

取 1 10
;.

h加 、 坑 分别为梁 的截面有效 高度 截 面 高度 、 , 当节 点
两侧梁 高不相 同时 取其平均 值 ; ,

Hc 节点 上 柱和下柱反弯点之 间的距离 ;


' 梁纵 向受 压 钢筋合力点 至 截 面 近 边 的距离 。

116 3
。 。
框架梁柱节点核 心 区 的受剪水平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

, , 1 /

飞 :万 又U 3场月fcbjh
Vj ,)


。 (116 3) . .

IRE

式中: 气 框架节点核 心 区 的截面 高度 , 可取验 算方 向的柱 截


面 高度 h 。 ;

匀 框架节点 核 心 区 的截 面有 效 验算 宽 度 , 当 bb
不小
/2 时 , 可 取 b ; 当 bb小 于 b /2 时 , 可 取
于 bc 。 。

bb+ 。 sh)和 b 中的较小值 ; 当梁 与柱 的 中线 不


( .
。 。

重合 且 偏 心 距 e。 不 大 于 bc
/4 时 , 可 取 (bb


。)
0 sh 、 (0 sbb .
+ 0 25hc
+ 0 sbc eo)和 b 三 . .

。 者中
的最小值 。 此处 , 为验 算方 向梁截面宽度 , b。 为
bb
该侧柱截面宽度 ;
马 正 交梁对节点 的约 束影 响系 数 : 当楼板 为现浇 、 梁
柱 中线重合 、 四 侧各梁截 面宽度 不 小 于 该侧柱截 面

J82
宽度 1/2 且 正 交方 向梁高度不 小 于 较高框架梁高度

的3
/4时 , 可取 马 为 1 50
, .
但对 9度设 防烈度宜取

当不满足上 述条件时 应取 场 为 1 00
马为 1 25
;.
, .

116 4
。 。
框架梁柱节点 的抗震 受剪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9 度设 防烈度 的 级抗震 等级框架 一

1 / h a认

, / 。

砚 镇价 (
, _ _ _ . , . _ ,


八E \
0 ~ - .
一 9马ft
IjJ 岛

h少 + 九汉 Asvj
’ , ‘一
svjs ) (n 6 4 1

) 一 ’
沙 v一 . .

2 其他情况

复+ 、 冲 勺
, , 一 1 / _

V 、芝荟 二 11

。 1。了t、、,+ 。 05
;N .

,RE 、

(11 6 4 2)
. .

式 中: N 对应于考虑地震组合剪力设 计值 的节点 上 柱底部 的


轴 向力设计 值 ; 当 N 为压力 时 , 取轴 向压 力设计
值的 较 小 值 , 且 当 N 大 于 0 sfcbch
时, 取 .

; 当 N 为拉力 时
sfcbch 取为 。;
0 .
。 ,

核 心 区有效验 算宽度范 围 内同 截 面验算方 向箍筋


Asvj 一

各肢的全 部截面面积 ;
h、 框架梁截面有效 高度 节点 两 侧梁截 面 高度不等 时 ,

取平均值 。

n 65
. . 圆柱框架 的梁柱节点 , 当梁 中线与柱 中线重 合时 , 其受
剪水平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

, , / 1 , 八 。 。 , . 、
乓 ;万
vj

又U d劝户clc
八 j夕 ・ (116 5) . .

IRE

式中 : A, 节点核 心 区 有 效截 面 面 积 : 当梁 宽 bb
妻0 . SD 时 ,

取人 一
08
.口 ; 当 o 4D镇瓦< 0 SD时 取 Aj0 SD
・ .



瓦+ 0 SD
) ; .

D 圆柱截面直径 ;
bb 梁 的截 面宽度 ;
劝 正 交 梁 对 节 点 的约 束影 响 系 数 , 按 本 规 范 第
n 6 3条取用 . .

116 6
. . 圆柱框架 的梁柱节点 , 当梁 中线与柱 中线重合时 , 其抗
183
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19 度设 防烈度 的 一
级抗震等级框架
, , / 1 / _
h、 一

a 飞 h印 一


V ‘芝炭不 11
, 一

. 2马ftAj
+ 1 57
介 Ash . + 方 Asvj
,RE 、 S S


(116 6 1) . .

2 其他情况
, , 一 1 / . N , . , , .
P 。
h、 一

a 乞
Vi乓之 二 .I,构 十 U
. 口”节 土 ”'IyV

11 。vj
J街 十
- -

,RE 、

hLn一a 几 一

+ 加 As (116 6 2)

一 一


. .

式中 : h、 梁 截面有效 高度 ;
A劝 、 单根 圆形箍 筋 的截面面积 ;
Asvj同 截 面 验算方 向的拉筋和非 圆形 箍筋各 肢 的全 一

部截面面积 。

116 7
. .
框架梁和框架柱 的纵 向受力钢筋在框架节点 区 的锚 固和
搭接应符合 下 列要求 :

1 框架 中间层中间节点处 , 框架梁 的上 部纵 向钢筋应贯穿 中


间节点 。 贯穿 中柱 的每根梁纵 向钢筋直径 , 对于 9度设 防烈度 的

各类框架和 一
级抗震等级 的框架结构 , 当柱为矩形截 面时 , 不宜
大 于 柱在该 方 向截面尺寸 的 1/25 当柱为 圆形截面时 , , 不宜大于
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 1/25; 对 一
、 二 、 三 级抗震等级 ,
当柱为矩形截面时 , 不宜大 于 柱在该方 向截 面 尺 寸 的 1/20 对 圆 ,

柱截面 , 不 宜 大 于 纵 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 面 弦长的 1/20 。

2 对于框架 中间层 中间节 点 、 中间层 端节 点 、 顶 层 中间节


点 以 及顶层端节点 , 梁 、 柱纵 向钢筋在节 点 部位 的锚 固和搭 接 ,

应符合 图 n 6 7 的相 关 构 造 规 定
. .
。 按本规范第
图 中 llE n 17 . .

条规定取用 , 按下式取用
latiE :

la
二 巍 l山

(116 7) . .

式中 : 巍 纵 向受拉钢筋锚 固长度修 正 系数 , 按第 111 7条 . .

规定取用 。

184
》 04人b; .



锚板)
()中 间层端 节点梁 筋加锚头( 锚固 ) 中 间层端 间节点梁 筋90弯折 锚固

a (b

户与
亡乏三三三三三二杯二 二 ‘

> 几。 未
一 . .

》 1sh
, '

c)中间层 中 间节点 梁筋在节点内直 锚 固


( ()中 间层 中间节点梁 筋在节点 外搭接

. 12d 二 12d .



‘ 至
嘴 心
喃 , 哟
O O

f)顶 层 中间节点柱筋加锚头(
锚板)
锚固

e)顶 层 中 间节点柱筋90弯折锚固
( (
) 1Slat
, ,

pOOA


卜 .

g)钢 筋在顶层端 节点 外侧 和梁端顶部 弯折 搭接


( ) 钢筋在 顶 层端节点外侧直线 榨特妾
(h

图 116 7 梁和柱的纵 向受力钢筋在节点 区 的锚固和搭接


. .

185
n 68
. .
框架节 点 区 箍筋 的最 大 间距 、 最 小 直径 宜按 本规 范表
n 4 122采用
. .

。 对 一
、 二 、 三 级 抗 震 等级 的框 架 节 点核 心 区 ,

配箍特征 值 入 v 分别 不宜小 于 . , 且 其箍 筋体积


0 12 0 10和 0 08 、 . .

配 筋率分别 不 宜小 于 0 6% 、 0 5%和 0 4% 。
. . .
当框架柱 的剪跨 比
不大 于 2时 , 其节点核 心 区 体积配箍率 不 宜小 于 核 心 区上 、 下柱
端体积配箍率 中的较大值 。

117 . 剪 力墙及连梁

n 7 1
. .

级抗震 等级剪力墙 各墙肢截 面考虑地震组 合的弯矩设
计值 , 底部加强部 位应按墙肢截面地震组 合弯矩设计 值采用 , 底
部加强部位 以上 部位应接墙肢截面地震组合弯矩设计 值乘增大系
数 , 其值可取 1 2;

剪力设计值应作相应调整 。

117 2
. .
考虑剪力墙 的剪力设计 值 Vw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

1 底部加强 部位
) 9度设 防烈度 的
1 一

级抗震等级剪力墙

vw 1 : 一

噪 1V1
v (117 2 1
. ) .


2 其他情况

级抗震等级
Vw 1 6V 一

(n 7 2 2

) .

二 级抗震等级
Vw 1 4V =

(11 7 2 3)
. .

三 级抗震等级

今瑞 =
1 ZV. (11 7 2 4)
. .

四 级抗震等级取 地 震组合 下 的剪力设计值 。

2 其他部位
Vw V 一
(117 2 5)
. .

式中 : 几瑞 a 剪力墙底部截面按 实配 钢筋截面面积 、 材料强度


186
标准值且 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 的正 截 面
抗震承载力所对应 的弯矩值 ; 有翼墙 时应计 人 墙
两 侧各 倍翼墙厚度范 围内的纵 向钢筋 ;

九卜 一 -

考虑 地 震组合 的剪力墙底部截 面 的弯矩设计值 ;


V 一 一 一

考虑地震组 合的剪力墙 的剪力设计 值 。

公 式 (n 值 可 按 本 规 范 第 6 2 19条 的
. 7 21
. ) 一

中 , 卉瑞 l . .

规定 采用 本规 范 第 114 3 条 有 关 计 算框架 柱 端 从 值 的相
, . .
ua

同方法 确定 但其 阮 值应 取 剪 力 墙 的 正 截 面 承 载力 抗 震 调 整

系数 。

117 3
. .
剪力墙 的受剪截 面应符合 下 列要求 :

当剪跨 比 大 于 2 5时 .

/ 1
Vw乓 之只丁


0 2风fcbh
。). (117 3 1) . .

,RE

当剪跨 比不大于 2 5时

/ 1
Vw气 之二
- -


0 15.bh
风fc 。) (117 3 2) . .

/RE

式中 : Vw 考虑地震 组 合 的剪力墙 的剪力设计值 。

n 74
. .
剪力墙在偏 心 受 压 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 合 下
列规定 :

一 1厂 1 / _ 。 , , , . _ . 、 , A 、。

、 , _ 。 , A卜

。 , 刁
Vw芝岌 万 1下 下厂下 IU 4 广t口九。 十 U 月 丫 瓜 】十 U 匕 广, 九。 }
一 一

. . .
一 一

/RE 七人
- 一

U 。 0 \ 了1 / rs 」

(117 4) . .

式中: 入升 一 一

考虑 地 震 组 合 的剪 力 墙 轴 向 压 力 设 计 值 中 的较 小
者 ; 当 N 大于 时取 0 Zfcbh
Zfcbh ; 0 . .

几 计 算 截 面 处 的剪 跨 比 几 M 八 诵 。 ); 当 ,
一 几小 于

1 5时取 1 5;
. .
当 几大 于 2 2 时取 2 2;
. .
此处 , M

为与设计 剪力 值 V 对应 的 弯矩设 计 值 ; 当计 算 截
面与墙底之 间的距离 小 于 h。/2 时 应按 距离墙 底 ,

h。/
2 处 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计 算 。

187
n 75
. . 剪力墙在 偏心 受拉时的斜截面抗震 受剪承 载力 应符合下
列规定 :

一 1厂
Vw乏灸 二尸 月 拱 U 口(。 4。。、井 .


。 IN

丛、〕
今 )+ 0 srvv .



“ ”
了i /
一 一

/RE 匕 八 、 。 S J

(11 7 5) . .

式中: N 一 一

考 虑 地 震 组 合 的 剪 力 墙 轴 向拉 力 设 计 值 中 的 较
大值 。

、 ,一 ~ , , , 、 . 一 ~ . _ _ _ A 。 卜,

当公式 (117 5) 右边方 括号 内的计算值 小 于


_

・ ・ 。 8九・

号“ 。

一 一 一 _ _ A 1
' 、 ,

时 取等 于
_

, O 8九・

半“ 。。

117 6
. .

级抗震 等级 的剪力墙 , 其水平施 工 缝处 的受剪承载力
应符合下列规定 :

/ 1
Vw飞 :二丁
- 一

(0 6几A + 0 SN)

、 . (117 6) . .

/RE

式中 : 入八 一 一 -

考虑地震组合 的水平施 工 缝处 的轴 向力设计 值 , 压


力时取 正 值 , 拉力时取负值 ;
A 、 剪力墙水平施 工 缝处全部竖 向钢筋截 面 面 积 , 包括
竖 向分布钢筋 、 附加竖 向插筋 以 及边缘构件 (不 包
括两侧翼墙 ) 纵 向钢 筋的总截面面积 。

117 7. .
筒 体及剪力墙洞 口 连梁 , 当采用对称配筋时 ,

其 正 截面
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呱 镇 , 拼 〔几As(、
,RE

。 s)+ 几dA
, 灿 二 对 cosa〕 (117 7) . ,

式中 从 : 考虑地震组合 的剪力墙连梁梁端弯矩设计值 ;

几 纵 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 值 ;
九d 对角斜筋抗拉强度设计 值 ;
As 单侧受拉纵 向钢筋截 面面积 ;
A、 单 向对角 斜筋截面面积 , 无 斜筋时取 O;

188
匈 计算截 面 对角 斜筋 至 截面受 压 区 合力点 的距 离 ;
a 对角斜筋与梁纵轴线夹角 ;
h。 连梁截面有效高度 。

117 8
. .
筒体及剪力墙洞 口 连梁 的剪力设计 值 Vwb
应按下列规定
计算 :
19 度设 防烈度 的 一

级抗震等级框架

vwn 1 1

磐叽 +呱 (11 7 8 1
. ) ,

2 其他情况

vwn 朴 一

鹦严十呱 (117 8 2)
. .

式 中: M乱 a 、
M硫 分别为连梁左 右端顺 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 、

实配 的受 弯承 载力所对应 的 弯矩 值 应按 ,

实配钢筋 面 积 (计 人 受 压 钢筋 ) 和材料强

度标 准 值 并 考 虑 承 载 力 抗 震 调 整 系 数
计算 ;
风 、 M乙 分别为考虑地震组合 的剪力墙及筒体连梁
左 右梁端 弯矩设计 值 应分别按顺 时针
、 。

方 向和 逆 时 针 方 向计 算 风 与 风 之 和 ,

并取其较大 值 对 级抗 震 等级 当两 端 。

弯矩 均为负弯 矩 时 , 绝对值较小 的弯矩值


应取零 。

Zn 连梁净跨 ;
姚 b 考虑 地 震组 合时 的重力荷 载代表值产生 的
剪力设计值 , 可按简支梁计算确定 ;
认b 连梁剪 力 增 大 系数 。 对 于 普通箍筋连梁 ,

级抗 震 等 级 取 1 3, 二

级取 1 2, 三 级

取 1 1, 四 级 取 1 叭
. .
配 置有 对 角 斜 筋 的
连梁 从b取 1 0 .

189
n 79

各抗震 等级 的剪力墙及 筒体洞 口 连梁 当配置 普通 箍筋
. ,

时 其截面 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 定
, :

1 跨 高 比 大 于 2 5时 .

) 受剪截 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

一 1
Vwb
气 ;二厂
~ 一


0 20 。)
风fcbh. (117 9 1)
. .

/RE

) 连梁 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要 求 :

/ 1 / _ 。 八 , , , . A 。 , 。 , 、

vwh 4乙 " 十 “ 。 (117 9 2)
蕊 气 Ith0 寸 I二 。 )

・ . .

2 跨高 比 不大 于 2 5时.

) 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

一 1
Vwb
气 ;万


0 15.
。)
风fcbh (117 9 3)
. .

/RE

) 连梁 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要求 :

/ 1 / _ _ 。 , , , . _ _ A 。 、, _ , \
Vwb
飞 不 IUd匕It
口h。一 U 甘份

I, h。 ) (117 9 4)

・ . . .

IRE \ 含 Z

式中 : ft 混凝 土 抗拉强度设计 值 ;
九 箍筋抗拉强度设 计值 ;
Asv 配置在 同 一

截面 内的箍筋截 面面积 。

n 7 10
. .
对于 一
、 二 级抗 震 等级 的连梁 , 当跨 高 比不 大 于 25 .

时 , 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置 斜 向交 叉 钢筋 , 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
截 面 受剪承载力 可 按下列规定计算 :

1 当洞 口 连梁 截 面宽 度 不 小 于 250mm时 , 可采用交叉 斜
筋配 筋 (图 n 7 101),
. .

其 截 面 限制 条 件 及 斜 截 面 受 剪 承 载 力
应符合下列规定 :

) 受剪截面应符 合下列要求 :

/ 1
Vwh
气 之不 气U 25 。)
风fcbh (11 7 101)
一 -

. .

IRE

190
) 斜截 面 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


vwtr 拼[。 4ftbh
,RE
+ (2 Osina .

+ 0 6砂九 Asd 。 . .

(117 102). .



( 。)/(sf
fsvAsvh 州A州 ) (11 7 103)
. .

式中: 个
- 一 一

箍筋 与 对 角 斜 筋 的配 筋 强 度 比 , 当小 于 0 6时取

0 6, .
当大 于 1 2时取 1 2;
. .

一 对角斜筋与梁纵 轴的夹角 ;
九 对角斜筋 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Asd 单 向对角 斜筋 的截面面积 ;
ASv 同 一

截面 内箍筋 各肢 的全部截面面积 。

矛 尹




. 一
1月.....,. ?? .

卜 司l
卜 ll . l
准三 乓弓 l
卜=

~ - - r .. eseeweeel 。

一 eseses
… . r? ? ? ? ? ~ 一

? ? eswe
】 l

目比}




」 眯尸 、 卢
率液


洲阵 队 险


res

仔阅
洲p
: 泛.

因 巨卜
泳截
卜 }

曰 』

resL

碑 洲次


= == = 名 ~


月片目 :卜目
巨lip
」 长卢 队 r,

- ??????


. 一

口口 一

一?
. ......,.
口-
??, 一




,一





2、

沪尸 、 气

图 n 7 101 交叉 斜筋配 筋连梁


, .

1 一

对角斜筋 ; 2 一

折线筋 ; 3 纵向钢筋 一

2 当连梁截 面宽 度不 小 于 400
~ 时 , 可 采 用集 中对 角 斜
筋 配 筋 (图 n . 7 102
. ) 一

或对角 暗撑 配 筋 (图 n 7 103

) .

, 其截
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规定 :

) 受剪截 面 应符合式
1 (n 7 101
) . .

的要求 。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要求 :

191
附录 B 近 似计算偏压 构件侧移
二 阶效应 的增 大系数法

B 0 1
. .
在框架结构 、 剪力墙结构 、 框架 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

中 , 当采 用 增 大 系 数 法 近 似计 算 结 构 因侧 移 产 生 的 二 阶 效 应
(产 △ 效应 ) 时 , 应对未考虑 - △
P 效应 的 一

阶 弹性 分 析 所 得 的
柱 、 墙肢端 弯矩和梁端 弯矩 以 及层 间位移 分别按公式 (B 0 1 1
. ).

和 公式 (B . 0 12
. ) 一

乘 以 增大系数 叹 :

M 一
从 s + 叹呱 . 11
(B 0. ) 一

△ 一
从△1 (
B . 0 1 2)

式 中 :从 引起结构 侧移 的荷 载 或作 用所 产生 的 一

阶弹性 分
析 构件端弯矩设 计值 ;
城 ” 不 引起结构 侧移荷 载产 生 的 一

阶弹性 分 析构 件端
弯矩设计 值 ;
△1 一

阶弹性分析的层 间位移 ;
孕 - △ 效应增大 系数 ,
P 按第 B 0 2条或第 B o 3条
. . . 。

确定 , 其中 梁端 认 取 为相应节 点处 上
, 、 下 柱端
或上 、 下墙肢端 从 的平均 值 。

B 02
. .
在框架结构 中 , 所 计 算楼 层 各柱 的 从 可 按 下 列 公 式
计算 :

伙 ~ -


组 一
(B 0 2)
. .



式中 : D 所计算楼层 的侧 向刚度 。 在计算结构构件 弯矩增大


系数与计算结构位移增大 系数 时 , 应分别按本 规 范
第 B 0 5条 的规定取用结构构 件刚度 ;
. .

Nj 所 计算楼层第 j列柱轴力设计值 ;
204
H。 所计算楼层 的层高 。

B 03
. .
剪力墙结 构 、 框架 剪 力墙结 构

、 筒 体结 构 中的 从 可按
下列公式计算 :


(B 0 3) . .

HZ习G
1 一

0 14

ECJd

式 中 : 艺G 各楼层重力荷载设 计值之和 ;
EJ 。 与所设计结构 等效 的竖 向等截 面悬 臂受 弯构件 的
弯曲刚度 可按该悬臂 受 弯构件 与所设计结构在

倒 三 角形分布水平荷载 下顶点 位移相等 的原则计


算 。 在计算结构构件 弯矩增 大 系数 与计算结 构位
移增大系数时 , 应分别按本规范 第 B . 0 5条规定

取用结构构件刚度 ;
H 结 构总 高度 。

B 04
。 。 排架结 构 柱 考 虑 二 阶效 应 的 弯矩 设 计 值 可 按 下 列 公 式
计算 :

M 一
从从 (B 0 4 l)
. .


1 /l
。 \ ,
土十 (B 0 4 2)
味 万 少s

元玩丽 瓦 火
. .

0 5fcA


B 0 4 3)
. .

e, = e。 +e 。 . (B 0 4 4)
. .

式中 : 认 截面 曲率 修正 系数 ; 当 彗> 1 0时 ,

取彗 一 10

e,

初始偏 心 距 ,
M0 一

阶弹性分析柱端弯矩设计 值 ;
e。 轴 向压力对截 面重 心 的偏 心 距 e。 ,

从 /N;

e。

附加偏 心 距 , 按本规范 第 6 2 5条规定确定 ;


. .

Z 排 架 柱 的计 算长 度 按本规范表 6 2 201 一

。 , . .

取用 ;
205
h,h。 分别为所 考虑弯曲方 向柱 的 截面 高度 和 截 面 有
效高度 ;
A 柱 的截 面 面 积 。 对于 I形 截 面 取 : A 一
bh+
2(
b, 一

b)h乡 。

B 05
. .
当采用本规范第 B 0 2条
. .
、 第 B 0 3条计算各类结构 中
. .

的弯矩增 大系数 从 时 宜对构件 的弹性抗 弯刚度 Ecl 乘 以 折减


系数 : 对梁 取 0 4; 对 柱 取 0 6; 对剪力墙肢及 核 心 筒壁墙
, .
, .

肢 , 取 0 45

; 当计算各 结构 中位移 的增 大 系数 认 时 , 不对 刚度
进行折减 。

注 : 当验算表明剪力墙肢或核 心 筒壁墙肢各控制截面不 开 裂时 , 计算
弯矩增大系数 从 时的刚度折减系数 可 取为 0 . 7。

206
附录 C 钢筋 混 凝土 本构关 系 与 、

混凝 土 多轴强度准则

C 1 . 钢筋本构关 系

C 11

普通钢 筋的屈服强 度及极 限强度 的平均 值 拓 fs可按
. 、 、

下列公式 计算 :
/(1 1 645
了协 fyk 氏) (C 1 1 1) = 一

. . .

二 几 k八 1 1 645
戈) (
C 1 1 2) 一
= 一

tm . . .

式中 几 : 、 凡 钢 筋屈服强度 的标准值 平均值 ; 、

fstk
fs 、 、 钢筋极 限强度 的标准值 、 平均值 ;
戈 钢 筋强度 的变异系数 , 宜根据试验统计确定 。

C 12
. . 钢 筋单调加载 的应力 应变本构关 系 曲线 (图 C 一

. 12
) .

按下列规定确定 。

今a .口

瓜 瓜
寿 天

O 气 几y 几
) 有屈 服点钢筋

a b)无屈服 点钢筋

图C . 12

钢筋单调 受拉应力 应变曲线 一

1 有屈服点钢筋
Es 镇 ey

C ',

几 汀

y < ‘。 毛‘ uy

C 1 2 1)
成九
一 一

久 一 . .

汀 + k(
。 、


。 ) c、 < ‘。 簇 eu

1 O £, > 6u

2口7
2 无屈服点钢筋
'凡 e

£、 成 。

了 Z 飞

. +龙

f 汀

飞 C 一






y < 。、 毛 6u (
C 1 2 2). .


to e、 > eu

式中 凡 : 钢 筋的弹性 模量 ;
氏 钢 筋应力 ;
。、 钢筋应变 ;
介 , r 钢筋 的屈 服 强 度代 表值 , 其值 可 根据 实 际 结 构 分
析需要分别取 九 几 或 凡 ; 、

养 t, r 钢筋极 限强 度 代 表 值 其值可 根 据 实 际结 构 分 析 ,

需要分 别取 fs 大 、或 大 ,、 t tm ;


, 与 九 相应 的钢筋屈服应变
,r , 可取 几 /
Es; ,r


uy 钢筋硬化起点应变 ;
。u
一 一

与 养 相应 的钢筋峰值应变 ;
t, ,

k 钢筋硬化段斜率 , k 一
(fst 几 )/(eu 气 y )
,r

,r

C 13
. .
钢筋反复加载 的应力 应 变本构关 系 曲线 图 (C 一

. 13
) .

按下列公式确定 , 也可采用简化 的折线形式表达 。


。 , 、 /e、 一

e。 \ 二 。 , 、 二
氏 乙 八 £一 £・ ’ L乙 八 吼 e・ ’ 几J
瓦少


一 一 一

可二
(C 1 3 l)
. .





及 月双



Il 几 0)
( ,

Il
II
} 矛
II






上 一

图C . 13 .
钢筋 反 复加载应力 应变曲线 一

208

E 、

k)(
£b 一

。a )

C 1 3 2)
. .

E (。b

e:, ) 一

a、

式中 : 。。 再加载路径起点对应 的应变 ;
氏 、 。b 再 加载 路径终点对应 的应力和应变 , 如再加 载方
向钢筋未 曾屈服过 , 则 几 、 eb取 钢筋初始屈 服点

的应 力应变 。 如再加载 方 向钢筋 已 经屈服过 , 则


取该方 向钢筋历史最大应变 。

C 2. 混 凝 土 本构关 系

C 21
. . 混凝 土 的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 的平均值 几 飞、 可按下
ftrn
列公式计算 :

几 1

/(1
fck 一

民)
1 645
. (C 2 1 1)
. .

几 一
/(

ftk 一

氏)
1 645
. C 212
(. ) .

式中 : 几 混凝 土 抗压强度 的平均值 标准值 ;


fctr 飞 、 、

tk 混凝 土 抗 拉强度 的平均 值 标准 值 ;


ftn ,、 、

氏 混 凝 土 强度 变异 系数 , 宜根据试验统计
确定 。

C 22
. .
本节规 定的混凝 土 本构模型 应适用于下列条件 :
1 混凝 土 强度 等级 C20 C80

2 / /m3;
m3 2400kg
混凝 土 质量密度 2200kg 一

3 正 常温度 、 湿度 环 境 ;
4 正 常加载速度 。

C 23
. . ) 可 按下列
混凝 土 单轴受拉 的应力 应变 曲线 (图 C 2 3 一

. .

公式确定 :

J =
(1 一

)Ece
dt (C 2 3 1)
. .

'1 一

[1
Pt.2 一

0 2x5

. x 毛 1


d 一

K (C 2 3 2). .

草 ’7
:1‘ x > 1
一 - 一 , , .

: 二 ~
a, (x 一

1) + ・


X 二二二
(C 2 3 3
). .

Et
r ,

209
ft ,r
C 2 3 4)
(. .

E et。 ,,

式中 : a, 混凝 土 单轴 受 拉 应 力 应 变 曲线 下 降段 的 参 数 值 一

按表 C 2 3取用 ;
. .

ft ,r 混凝 土 的单 轴抗拉强度代表 值 , 其值可根据实 际结
构分析需要 分别取 ftftu
或 ftm
; 、

气,r 与单轴抗拉强 度代表 值 ft相应 的混凝 土 峰值拉应 ,r

变 , 按表 C 2 3取用 ;
. .

d, 混凝 土 单轴受拉损 伤演化参数 。

表C 23

混 凝 土 单轴 受 拉应 力 应 变 曲线的参数取 值 一

ft (N/mmZ
,r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10 ) 65 81

ct:
, 95 107 118 128 137

口t 0 31
. 0 70. 1 25
. 1 95
. 2 81. 3 82. 5 00.

0毓 .
,r

二二
O 风 rsc
, 。

、 ~

天 r

图C , 2 3

混 凝 土单 轴应 力 应 变曲线 一

注 : 混 凝土 受拉 、 受 压 的应力 应 变 曲线 示 意 图 绘 于 同 一 一
坐 标系中 ,


但取不 同的 比例 符号取 受拉为负 受压 为正

。 、 。

C 24
. . 混凝 土 单轴受压 的应力 应变 曲线 (图 C 一

. 23

) 可按下列
公式确定 :
J =
(1 一

)Ec
dc 。 (
C 2 4 1)
. .

210
x ( 1
d 。 )
C 2 令2
( . .


x > 1
a。 (

) +x

fc ,r

Pc
一 C 2 4 3)
( 一

不二
. ,

E ec
C 2 4 4)

。 ,r

. .

E 。
。c ,,

fc ,r


x 一
C 2 45
( )
. .

ec
,r

式中 : ac 混凝 土 单轴受 压 应 力 应 变 曲线 下 降段 参数 值 一

, 按
表 C 2 4取用 ;
. .

fc ,了 混凝 土 单轴抗压强度 代表 值 , 其值可根 据实际结构


或几
分析 的需 要 分别取 fcfck 、 n ;

ec
r , 与单轴抗 压强度 fc相应 的混凝 土 峰值压应变 ,,
, 按
表 C 2 4取用 ;
. .

d 混凝 土 单轴受 压 损伤演化 参数 。

表C. 2 4 混 凝 土 单轴受压 应力 应 变曲线的参数取 值



fc ,r

20 !25 }30 }35 }40 }45 {50 155 !60 }65 }70 }75 } 80

N/mmZ

(10 “)} }
1470 }
1560 } } }
1790
1720
1640 1920

1850 } } 2130
203012080
1980 } } }2240
2190

。。, r

鑫 锹 黑架筹料狱号罚豁架群
注: 'u 为应力应变曲线下 降段应力等于 . r 时的混凝 土 压 应变
。 sfc , 。

C 25
. . 在重复 荷载作用下 , 受 压 混凝 土 卸载及再 加载应力 路径
) 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
(图 C 2 5 . .

' =

Er£ 一

£: ) (
C 2 5 1)
. .

Jun
Er - C 2 5 2)
(. .

e皿 ez

211

。 )aun
+ eea
u。
ez= e (C 2 5 3)
. .

氏 + Ec气

/ £。 0 0ge \ 一
. 二。
C。 =
maXI



了 e。 e.,n
! - 一
(C 2 5 4)
. .

\E。 一 Eu
:、 ecl

式中 : 一 受 压 混凝 土 的压 应力 ;
一 受 压 混凝 土 的压应变 ;
。: 受 压 混凝 土 卸载 至 零应力 点时的残余应变 ;
Er 受 压 混凝 土 卸载/再加载 的变形模量 ;
,un 、 气。 分别为受 压 混凝 土 从 骨架线 开始卸 载 时 的应力 和
应变 ;
。。。 附加应变 ;
。c 混凝 土 受 压 峰值应力对应 的应变 。

、. }
叮 - - 一




/ -



十 {




- /


澎 乓 气n

图C . 25

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 土 应力 应变曲线 一

C 26
, .
混凝 土 在 双 轴加载 、 卸载条件下 的本构关 系可采用损伤
模 型 或弹 塑 性 模 型 弹塑性 本 构关 系 可 采 用 弹塑性 增 量 本 构 理

论 , 损伤本构关 系按 下 列公式确定 :

1 双 轴受拉 区 (a
l< O a
' z< 0
' ) ,

1) 加载方程


及} 一
(1 一


dt

{} (
C 2 6 1)
. .


,e

了尚 〔(。1) +
2 2
'"2 , + 2龙 1一 〕 ‘C ・ 2 6 2,

212

{}态 一


〕:
;} (
C 2一 3, ・

式中 : d, 受拉损 伤 演化 参数 , 可 由式 (C . 2 32
. ) 一

计算 ,

其中 二 二 睡 .

:t 。 , 受拉能量等效应变 ;
城 姨 , 有效应力 ;
。 混凝 土 泊松 比 , 可取 0 18


0 22

) 卸载方程

fJ a 、 , (
e e 1

一 一

El
, , , ,
’ un ” ‘ "”
''

弓 卜 }
弓 卜


又1 口t 夕丁 }
一 一 一 一


1 一

犷 L 习 }E 乞 }

t aun
。j

。 .、
, 又 乙 tll
、, 乙 j

(C 2 6 4). .

式中 : attn
1 , 2 气
au


飞,

n, ,、

un , 2 二 维卸载点处 的应力 、 应变 。

在加载方程 中 , 损伤演化参数应采用 即时应变换算得到的能


量 等效应变计 算 ; 卸载方程 中的损伤演化参数应采用卸载 点处 的
应变换 算 的能量 等效应变计 算 , 并 且 在整个卸载和再加 载过程中
保持不变 。

2 双 轴受压 区 (
城》 q长 妻, )

1) 加载方程


及卜 (1 一


dc

{} (C 2 6 5). .

e一
万耳 壳二 而 仁
二(,+ ・,(一 + eZ

+丫(
。 + 二
, 2 )+(2

。 + 岭
、 )2 一

(气 + 、 2 )(。2 + 、 ,)〕
(C 2 6 6). .

r 1 一

as一 (C 2 6 7). .

Zr 1 一

式中 : d。 受压损 伤演化参数 , 可 由公 式 (C 2 4 2
). .

计算 ,

其中 x 一

213
。。,e 受压能量 等效应变 ;
a, 受剪屈服参数 萝
r 双 轴受压 强 度提 高 系 数 , 取 值 范 围 1 15 .

1 30
,.

可根 据实验 数据确定 , 在 缺乏 实验 数据 时 可
取 12
. 。

) 卸载方程

凤 一

气 , 1) 。 几 闪 卜1 一

气 , 1 )
代 卜


( 一
)户
%dc 上

魂 }


代 卜(c . 2 68
).


ZJ
aun ,
L" 1
」 {

气 , 2 }

(C 2 6 9)
乳 学百
一 一


. .


C, e Ca

式中 : 乳 塑性 因子 ;
附加应变 , 按公式 (C . 2 54
).

计算 。

3 乙 < o,
双 轴拉压 区 ( z) 0

a 乙 ) o, 了2 < 0
) 或( )
) 加载方程

了 ,
吼、
f (1 一

d,) 「


: aa
lse


人 卜


- K 卜 ( )
C 2 6 10. .

入 l - ,
气J
L (1 一

d C2

口 1

、 2 产


气,e


e (
'1 + 作 2 ) ( )
C 2 6 11 一

可二 不

. .

式 中: d, 受拉损 伤演 化参 数 , 可 由式 (C 2 3 2
) 计算 , . .

廿 击月
苏 一

et e
多夸 气 ;
Et

d。 受 压 损伤演化 参数 , 可 由式 (C . 2 42
).

计算 ,

其中x -

气 ,e

气 ,e
能量 等 效 应 变 , 其中 , 。 按 式 (C . 2 66
. ) 一


算 , 气。 ,
可按式 (C . .) 计算
2 6 11 一

214
2) 卸载方程
厂 、 '
气 Ju

(, “t) (, dt
), 「 -el


一 一


nn 119
nn
UU

吠 卜 一
' 之
1 沪 L(1


、 几


u J

和 d ), 。 (1 一

)习 l
和 dc £
2 ,


l 自

( . )
C 2 6 12 .

式中: 乳 塑性 因子 。

C 3 . 钢筋 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 系 一

C 31 . 混 凝土 与热轧 带肋钢 筋之 间的粘结应力 滑移 (: 一 一

)本

构关 系 曲线 (图 C . 31
.) 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 曲线特征 点的参数
值可按表 C 3 1取用
. .


Tcrr
书{

瓦。「
一 一

于 卜 一 - 一

丫竺 圣不 一

{ !
osc , Su 鲡 sr

图C . 3 1 混 凝 土 与钢筋间的粘结应力 滑 移曲线

线性段 : = 50 簇
kl s 镇 scr (
C 3 1 1)
. .

劈裂段 T 一
几 s

+ kZ 一

) scr
scr < 、 毛 s。 (
C 312

. .

下 降段 二 =
几 + (s
k3 一


su s。 < , < ,r (C 3 1 3)
. .

残余段 : =
ft
rs , > sr C 3 1 4)
( . .

卸载段 : =
、 (:
+ kl 一

:un ) (
C 3 1 5). .


式 中: r 混凝 土 与热轧带肋钢筋 之 间的粘结应力 (N/mm );
, 混凝 土 与热轧带肋钢筋 之间的相对滑移 (mm );
kl 线性段斜 率 , /
:cr 、cr ;

kZ 劈裂段斜 率 (l , 。

几 )/(
, 。

,cr );
k3 下降段斜 率 (几 几)/(,r ,u );
一 一

N/
lan 卸载点 的粘结应力 ( m 耐 );

215
sun 卸载点 的相对滑移 (mm ) 。

表C . 3 1 混 凝 土 与钢筋 间 粘结应 力


滑移 曲线的参数值

特征点 劈裂 (cr) 峰值 (u ) 残余 (r)

粘结应力 (N/? "
) rcr 2 .
5f

' ,, 爪1 3ft ,r rr t

f ,r

相对滑移 (mm ) Scr 0 O25d



Su 0 04d

Sr 0 55d

注 表中 d 为钢筋直径 (mm ); ft为混 凝土 的抗拉强 度特征值


: ,r (N/mm

) 。

C 32
. .
除热轧带肋钢筋外 , 其余种类钢筋 的粘结应力 滑移本构 一

关系 曲线 的参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 。

C 4

混 凝 土 强 度准则

C 4 1
. .
, 当采用 混 凝 土 多轴强度准则进行 承载力计算 时 , 材料 强
度参数取值及抗力 计算应符合下列原则 :

1 当采用弹塑性方法确定 作用效应 时 , 混凝 土 强度 指标宜


取平均值 ;
2 当采用 弹性方法或 弹塑性方法分析结果进 行构件 承载力
计算时 混凝 土 强 度指 标可根 据需要
, , 取 其强度设 计 值 (fc

) 或标准 值 (fck
ft 或 ftk
) 。

3 采用弹性分析或弹塑 性分析求得混 凝 土 的应力 分 布 和主


应力 值后 , 混凝 土 多轴强度验 算应符合下列要 求 :

} 川
划簇 } i
( ?
123
) 、 、 c 41
( ) . .

式中 : 气 混凝 土 主应力 值 , 受拉 为负 , 受压 为 正 , )几
且 al
)气 ;
关 混凝 土 多轴强度 , 受拉 为负 , 受压为 正 , 且 九) .
fz
)九 。

C 4 2
. .
在 二 轴应力状态下 混凝 土 的二 轴 强度 由下列 4 条 曲线 ,

连成 的封 闭 曲线 (图 C 烤 2 ) 确定 ; 也 可 以 根据表 c 4 2 1 表 . .
. .

C 4 2 2 和表 C 4 2 3所列 的数值 内插取值


. .

. .

强度包络 曲线方程应符合下列 公式 的规定 :

216
乙2
儿肛 } . ,

L,



l0
L。 匡{
犬/ r

儿/
1关} r

图C . 42 .
混凝 土 二 轴应力的强度包络图

'毛
- 上

厂+ 几 一
2汀 1几 二
(ft) ,r



-L夕
- 曰 厂+邓 一

力介 一

as(五 +介) 一

( 一

)}
as fc


击 击
悦 八 一

LL








击 击 一


C 4 2)
. .

式中 : a、 受剪屈服参数 , 由公式 (C . 2 57
).

确定 。

表C . 4 2 1 混 凝 土 在二 轴 拉 压 应 力 状态下 的 抗 拉 强 度

一 一

九/
fc .r 0 一

0 1 .

O2 ,

03 .

04 .

05

06 .

0 7 .

08 .

09 .

10 .


fl五 ,r
1 00 0 90 0 80 0 70 0 60 0 50 0 40 0 30 0 20 0 10
. . . . . . . . . . 0

表C . - 2 混凝 土 在 二 轴受压 状态 下 的抗拉 强 度
42 .

/fc
fl ,r

10

1 05 .

1 10.

1 15 1 20


1 25.

1 29.

1 25

1 20.

1 16

介 /fc ,r 0 一

0 074 0 16 0 25



0 36.

0 50 0 88


1 03

1 11.

1 16

217
表C 4 23 .

混 凝土在 二 轴受拉状态下 的抗拉强度


flft ,r
0 79. 07 . 06
. 05 . 04 . 03 . 02
. 0 1 . 0

介/
ft ,r
0 79. 0 86. 0 93. 0 97
. 1 00 . 1 02. 1 02. 1 02. 1 00.

C 43. .
混凝 土 在 三 轴应力状态下 的强度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

1 在 三 轴 受拉 (拉 拉 拉 ) 应 力状 态下 一 一

, 混 凝土 的三 轴 抗
拉强度 九 均可取单轴抗拉强度 的 0 9倍 ; .

2 拉拉 压
三 轴拉压 ( 一 一

、 拉 压 压 ) 应力状态下混凝 土 的 三
一 一

轴抗 压 强 度 f, 可根 据应 力 比 气 /al和 几 /。, 按 图 C 4
. 3 1确 定 .

或根据表 C 4 3 1 内插取 值 其最 高强度不宜超过 单轴抗 压强度 . .


的 1 2倍 ;

表C , 4 3 1 混 凝 土 在 三 轴拉 压 状态 下 抗 压 强 度 的调整 系 数 (


r)
五 /fc 一

1 '

' : /。l } { { } } } } } { }} } }

! 0 50
0 75. } 0 25
! 0 10
} 0 05

}O }
0 25
.}0 35}0 36旧 50

0 70


0 75
}1 00 .


. . . . . . . .

气/

1 00! O


〕 l O } 0 O }O ! O } O } 0 } O } 0 10
一 一 一

0 75}0 10}0 11
. nU 0 10}0 10
. . . . . 0 10
. }0 05
}0 05}O 05O 05
. 0 05
} 0 05
! }0 05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 八

0 50 1U 0 1010 10 0 1010
10】0 10}0 10

摧署羔 )
. . . . . .

0 25
. 20

0 12
. 300 30

0 30

0 30
}0 30
. . . .

0 10 0 40}0 40}
0 40
}0 40n 40

淄默器
. . . . . 以


0 08 50

黔默
. 〕

0 05
. O 60}
, 0 60
0 60
} 】
0 60
】0 60 . . . .

O。 04 0 70
. }O 70 0 70}
0 70
. }
0 7010
701
0 70 . . . .

一 一

0 02
. 0 80
. }0 80 0 80}0 800 80
. 0 8010
} .80
8010 . . . .

0 01 90 0 90}0 90 90

瑞默器
. . .

一 一

20 1 20}1 20
. . 加

注 : 正号 为压 , 负号为拉 。

218
14 ,


、、


巩/
alO

12 .

10 .

02
08 .

04

06 .

04 .

马/ O


巧/
华 O

O2 _

马/

二 一
05

巧/al司 75

00杏 . 一



尸 一 一 丫 一
一 一




一 一



住6 一
04


02
, 00
. 02 . 04
. 06 . 081
. . 0 12 .

a,

aZ

图C . 4 3 1 三 轴拉 压 应力状态下 混 凝 土 的三 轴抗 压 强 度

一 一

3 三 轴 受 压 (压 压 压 ) 应 力 状 态 下 混 凝 土 的 三 轴 抗 压 一 一

强度 f1
可根据应力 比 气 /
a1和 叽/al按 图 C 4 3 2 确定 , . .

或根
据表 C . 4 3 2 内插取 值 ,

其最 高强度不宜超过单 轴抗 压 强 度 的
5倍 。

表C . 4 3 2 混 凝 土 在 三 轴 受压 状态下 抗压 强 度 的提高 系 数 (


fl/
fcr) ,

\ O
0 0 05 0 10 0 15 0 20 0 25 0 30 0 40 0 60 0 80 1 00

1 00 1 05 1 10 1 15 1 20 1 20 1 20 1 20 1 20 1 20 1 20
, .







. .
. .

0 05
.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 . . . . . . . . .

0 08
. 1 64 1 64 1 64 1 64 1 64 1 64 1 64 1 64 1 64
. . . . . . . . .

0 10
. 1 80 1 80 1 80 1 80 1 80 1 80 1 80 1 80 1 80
. . . . . . 。 . .

0 12
. 2 00 2 00 2 00 2 00 2 00 2 00 2 00 2 00
. . . . . . . .

0 15
. 2 30 2 30 2 30 2 30 2 30 2 30 2 30 2 30
. . . . . . , .

0 18
. 2 72 2 72 2 72 2 72 2 72 2 72 2 72
. . . 。 . . .

0 20
. 3 00 3 00 3 00 3 00 3 00 3 00 3 00
. . . . . . .

219

写 4nU

35









爪/
,=
a0 2


30 30
. .

_ .


/ 坏/
,旬 18
a .

272

25 .

讯杯二 0 15


护 .

23

20

20

18

164



马峨 O

05

00

00 _ 02
. 04
. 06
. 08

口2/
a.

图C . 4 3 2 三 轴受压 状态 下 混凝 土 的三 轴抗 压 强度

220
附录 D 素混凝 土 结 构构件设计

D 1

般 规 定

D 11
. .
素混凝 土 构件主要用 于 受 压 构件 。 素混凝 土 受 弯构 件仅
允许用 于 卧置 在 地 基 上 以 及不承受活荷载的情况 。

D. 1 2

素混凝 土 结构构件应进行 正 截 面承载力计算 ; 对 承受局
部荷载的部 位 尚应进 行局 部受 压 承载力计 算 。

D 13
. .
素混凝 土 墙和柱 的计 算长度 l。 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

1 两 端支承在刚性 的横 向结构 上 时 取 Z。 H; ,

2 具有弹性移动支座时 , 取 z


1 25H 1 50H;


3 对 自由独立 的墙和柱 , 取 Z


ZH 。

此处 , H 为墙或柱 的高度 , 以 层高计 。

D 14
. .
素混凝 土 结构伸缩缝 的最大间距 , 可 按表 D 1 4 的规定 . .

采用 。

整片的素混凝 土 墙壁式结 构 其伸缩缝宜做成贯通式 , , 将基


础断开 。

表D . l4

素 混 凝 土 结 构伸 缩 缝最 大 间距 (m )

结构类 别 室 内或 }
月,
_ 露 天

装配 式结构 n0

4O

现 浇结构 (配 有构造钢筋 ) 3O 少

00


现 浇结构 (未配 构造钢筋 ) 2O .

D 2
. 受 压 构 件

D 21
. .
素混凝 土 受压构件 , 当按受 压 承载力计算 时 不 考虑受 ,

拉 区 混凝 土 的工 作 , 并假定受 压 区 的法 向应力 图形为矩形 ; 其应


力值取素 混 凝 土 的轴 心 抗 压 强 度设计值 , 此 时 , 轴 向力作用点与

221
受压 区 混凝 土合力点相重 合 。

素 混凝 土 受压构件 的受压承载力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对称 于 弯矩作用平面 的截面
N c

镇 汀 ccA D 2 1 i)
( . .

受 压 区 高度 x 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
ec

e。 D 2 1 2)
( . .

此时 , 轴 向力作用点 至 截面重 心 的距离 e。 尚应符 合下列要 求 :


e。 簇 0 9夕飞 (D 2 1 3) 一

. . .

2 矩形截 面 (图 D . 21
) .


成 叮 ccb
( N 一

2eo
) D 2 1 4)
( . .

式中: N 一 一

轴 向压 力设计值 ;
素混凝 土 构件 的稳定系数 按表 D 2 1采用 ;

一 一 一

, . .

fcc 素 曝凝 土 的 轴 心 抗 压 强 度 设 计值 按 本 规 范 表 ,

4 1 4 1规定 的混凝 土 轴心 抗压强 度设 计值 fc



值乘

以 系数 0 85取用 ; .

A几 混凝 土 受压 区 的面积 ;
。。 受压 区 混凝 土 的合力点 至 截面重 心 的距离 ;
叭 截面重 心 至 受压 区 边缘 的距离 ;
吞 一 一

截面 宽度 ;
h 截面 高度 。

当按公式 (D 2 1 1 ) 计算 时 ,
) 或公式 (D 2 1 4 . .

. .

对 。。 不小于
0 45

叭 的受 压 构 件 应在混凝 土 受拉 区 配 置 构造 钢筋 其配筋 , 。

率不 应 少 于 构 件 截 面 面 积 的 %。
0 05.
但 当符 合 本 规 范 公 式
( ) 或公式 (
D 2 2l
. . ) 的条件时 , 可 不 配 置 此项构造钢筋
D 2 22一

. .

表D . 21 .
素 混 凝 土 构件的稳定 系 数 毋
10
/b < 4 4 6 8 10 12 14 16 18 2O 22 24 26 28 30

八 < 14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70 76 83 90 97 104
10

甲 1 000 980 960 910 860 820 770 720 680 630 590 550 510 47 0 44
. . . . . . . . . . . . . . .

注 : 在计算 l。/
b时 , b的取值 : 对偏 心 受压 构件 , 取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 高度 ; 对
轴心 受压 构件 , 取截 面 短边 尺 寸 。

222

下 之万

卜二 月

矩形截面的素混凝 土 受压 构件受压 承载力计算



重心 ; 2 重心 线 一

D 22
. . 对不允许开裂 的素混凝 土 受压构件 (如处 于 液体压力下
的受压构件 、 女儿墙 等) 当 。。 不小 于 , 0

0时

45y , 其受 压 承载
力应按 下列公式计 算 :

1 对称 于 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

、 一 万 ctA
丈丫 乓 之 甲

兀厂
一 一


D 2 2 1)
. .

仑n了1 ,

六丁 一


2 矩形截面



N 镇 甲
一 一 一

(D 2 2 2)
. .

6e

一 二
11

式 中 : fc , 素混凝土 轴心 抗拉强度设计值 , 按本规范表


4 1 4 2规定 的混凝 土 轴 心 抗 拉 强度设 计 值
. .


ft
乘 以 系数 0 55取用 ;

了 截面抵 抗 矩 塑 性 影 响 系数 , 按 本 规 范第 7 2 4条
. .

取用 ;
W 截面受拉边缘 的弹性抵抗矩 ;
A 截面面积 。

D 23
. .
素混凝 土 偏 心 受 压 构 件 , 除应 计 算 弯矩 作 用 平 面 的受
压承载力外 , 尚应按轴 心 受 压 构件验 算垂 直 于弯矩 作 用平 面 的
223
受压 承载 力 此 时 不 考虑 弯矩 作用 。 , , 但应考 虑 稳定 系 数 甲 的
影响 。

. 3
D 受 弯 构 件

D 3 1
。 .
素混凝 土 受 弯构件 的受弯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

1 对称 于 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
M ( yfctw (D 3 1 1)
. .

2 矩形截面

, , / 万 。t 从
丈V1哭 (D 3 1 2)
. .

式中 : 几介 一 一

弯矩设计值 。

D 4

局部构造钢筋

D 41
. .
素混凝 土 结构在下列部 位应配置局部构造钢筋 :

1 结构截面 尺 寸急剧变化处 ;
2 墙壁 高度变化处 (在不小于 lm范 围内配置 );
3 混凝 土 墙壁 中洞 口 周 围 。

注 : 在 配 置 局 部构造钢筋后 , 伸缩缝 的间距 仍应按 本规范表 D , 1 4中 .

未配 构造钢筋的现 浇结构采 用 。

D 5 . 局 部 受 压

D 5 1. .
素混凝 土 构件 的局 部受 压 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局部受 压 面上 仅有局部荷载作用
蕊 甲 zfccAz
Fl (D 5 1 1)
・ ・

2 局部受 压 面 上 尚有非局部荷载作用
F, 毛
甲 , (fc a )A , (D 5 1 2) 。

. .

式中 : Fl 局部受 压 面 上 作用 的局部荷载或局部 压 力设计值 ;


Az 局部 受 压 面 积 ;
一 荷载分布 的影响系数 : 当局部受压面上 的荷载为均
224
匀分布时 , 取 。 一
1; 当 局部 荷 载 为非 均匀 分 布 时
(如梁 、 过梁 等的端部支承面 ) 取 。 ,

0 75

一 非局 部荷载设 计值产生 的混凝 土 压应力 ;


月 混凝 土 局 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 按本规范公式
(6 6 1 2) 计算
. .

225
附录 E 任意 截面 圆形及 环形 构 件 、

正 截 面承 载力计算

E 01
. .
任意截 面钢筋混凝 土 和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 其 正 截 面承
载力 可 按下列方法计算 :
l 将截面划 分为有 限多个混凝 土 单元 、 纵 向钢 筋单元 和预
应力筋单元 (图 E , ),
o la .
并近 似取单元 内应变和应力 为均匀分
布 其合力 点在 单元重 心 处 ;

2 各单 元 的应变按本规 范第 6 2 1条 的截 面应 变保 持平 面
. .

的假定 由下 列公式确定 (图 E . 0 . lb
):
。d =
势 巨(x *sin

夕+ 夕 *cos夕)
。 。

r 」 (
E . 0 1 1)



一 一

势[(x 、si
u 叨 + y、 coso
) 司 一


E . 0 12
. )一

纵 一 一

势[x , sino
( + yPk
u ) 司 十 。P0
coso , E
( 一

. 0 13
. )一

3 截面达到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时的极 限 曲率 势 应按下列 两 。

种情况确定 :

) 当截面受压 区 外边缘 的混凝 土 压 应变


1 。。 达到混凝 土 极
限压 应变 乓 且 受 拉 区 最 外 排 钢 筋 的应 变 u 气1小 于 0 01 .

时 ,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一 丛 (
E 0 1 4)
. .

Xn

) 当截 面受拉 区 最外排钢筋 的应变


2 气: 达 到 0 01且 受 压 .

区 外边缘 的混凝 土 压 应变 。。 小 于 混凝 土 极限压 应变 气

时 ,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卫 卫上 (E 0 1 5)
. .

hol xn

4 混凝 土 单元 的压 应力 和普通钢筋单元 、 预应力 筋单 元 的
应力应按本规范第 6 2 1条 的基本假定确定 ;
. .

226
5 构件 正 截面承载力应按 下 列公式计算 (图 E . 0 1):

1 mn

N 砚 艺仍
艺 1
。;

万 asjA
、 万 队A 球
Ik


E 0 1 6)
( .


j 一 二

l 2陀 n

从 镇 万 气A
艺 1

。xC*

万 气A、 二 、

艺临 A、 ,


E O 1 7)
. ,

l 州 n

叽 簇 艺lj气 A


。,‘

艺 as

'A 、,、
Ik

万 队 A ,,,

(E 0 1 8)
. .

式 中: N 匕 一 一

轴向力设计 值 当为压力 时取 正 值 当为拉力 时 , ,

取 负值 ;
Mx 呱 、 偏 心 受力 构 件 截 面 x 轴 y 轴 方 向 的弯矩 设 计 、

值 : 当为偏 心 受压时 , 应考虑 附加偏 心 距 引起 的


附加弯矩 ; 轴 向压力作用在 x 轴 的上 侧 时 M 取 ,

正值 , 轴 向压力 作用在 y 轴 的右侧时 M 取 正 值 ; 、

当为偏心 受拉 时 不考虑 附加偏 心 的影响 ; ,

。。 、 ‘ 分别为第 i个混凝 土 单元 的应 变 应力 受压 时 、 ,

取 正 值 受 拉 时 取 应 力 ac
, O; 序 号 艺为 1


2 ,Z 此处 Z为混凝 土 单元 数 ;

, , ,

Ad 第 i个混凝 土 单元 面积 ;
xc£、 如 分别为第 i个混凝 土 单 元 重 心 到 y 轴 x 轴 的距 、

离 x 。 在 y 轴右侧 及 y ‘在 x 轴 上 侧时取 正 值 ;
, 。

气 、 气 分别为第 j个普通钢筋单元 的应 变 、 应力 , 受拉
时取 正 值 , 应力 火 应 满足本规范公式 (6 2 1 6
) . .

的条件 ; 序号 j为 1, 2, …
, m , 此处 , m 为钢
筋单 元 数 ;
A、 第 j个 普通钢筋单元面积 ;
勒 、 .

ys 分别为第 j个普 通 钢筋单元重 心 到 y 轴 、 x 轴的
距离 在 y 轴右侧及 y、在 x 轴 上 侧时取 正 值 ;
, x 、

眼 、 吩 分别为第 k个预应力筋单 元 的应变 应力 受拉 、 ,

227
时取 正 值 , 应力 气 应 满足本规范公式 (
6 . 2 17
).

的条件 , 序号 k 为 1, 2, …
, n , 此处 , ,
, 为预
应力筋单元数 ;
知。
一 一

第 k个预应力筋 单元在 该单元重 心 处混凝 土 法 向

应力等 于 零 时 的应变 其值取 物 。除 以 预应 力 筋 ,

的弹性模量 当受 拉 时取 正 值 ; 蜘 *按 本规 范 公 ,

式 (101 6 3) 或公式 (101 6 6) 计 算 ;


. .

. .

A, 一 一

第 k个预应力筋单元 面积 ;
二I
、 、 y琳 分别为第 k个预应力筋单 元 重 心 到 y 轴 、 x 轴的
距离 , x , 在 y 轴右侧 及 在
yPk x 轴上 侧 时取
正值;
x 、 y 分 别为 以 截面重 心 为原点 的直角 坐 标 系 的两个坐
标轴 ;
, 截 面 重 心 至 中和轴 的距 离 ;
h。1 截 面 受 压 区 外边缘 至 受拉 区 最外排普通钢筋之 间
垂直 于 中和轴 的距离 ;
拼 - 一

x 轴与 中和轴 的夹角 , 顺 时针方 向取 正 值 ;


xn
一 一

中和轴 至 受 压 区 最外 侧边缘 的距 离 。


乒\
£。 蕊 £ 11

产万若 巨

A办 \一 公淡 .1

\ 、

a)截面 、 配 筋及 其单元划 分
( b)应 变分 布
( c)应力分 布

图 E 0 1 任意截面 构件 正 截面 承 载力计算
. .

E 02
. .
环 形 和 圆形截 面 受弯构件 的 正 截 面受 弯 承载 力 , 应按本
规范第 E 0 3条 和 第 E 0 4 条 的规 定 计 算
. . . .
。 但 在计 算 时 , 应在

228
公 式 (E . 0 3 1)

、 公式 (E 0 3 3
). .

和 公 式 (E . 0 41
. ) 一

中取 等
号 , 并取轴 向力设计值 N 一
。; 同时 , 应将公式 (E 0 3 2)
. .

、 公
式 (E 0 3 4
). .

和公式 (E 0 4 2
. ) .

中 Ne, 以 弯矩设计值 M 代替 。

E 03
. .
沿周边均匀 配 置 纵 向钢筋 的环 形截 面偏 心 受 压 构件 (图
E 0 3),
. .
其正 截面受压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

1 钢筋混凝 土 构件
N 镇 Qa1 +(
fcA a 一


at九A 、 (E 0 3 1
) . .

(sin
兀a + sin
穴a, )
, 今 lfcA
Ne (rl+ rz

鄂 卜fvA 一

一 eses eeseseseses 一 一

s 5

'E 0 3 2) . .

2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N 镇 嘶 认A
fcA 与 A + af一

。 、

a, (人二 一

气 )Ap
(E 0 3 3) . .

Sln
兀 al 尸 人 Sln
兀a
Ne* 镇 al
人A (rl+ r: ) 一

二二

,, . .
J .
一 一 ~

卜 I互 八


。 、了

7r
,、 r ,、
卜 一
乙 诩L 谈t

兀仪t
Slfl
+ (几, 一





A ,rp 〕 (E 0 3 4) . .

在 上 述各公式 中的系数 和 偏 心 距 ,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at =
1 一

1 sa
. (E 0 3 5) . .

e* = e。 +e 。 (E 0 3 6) . .

式中 : A 环形截面面积 ;
A 、

全 部 纵 向普 通 钢筋 的 截 面 面 积 ;

A。 一 一

全 部纵 向预应力筋 的截 面 面积 ;
rl、 r2 环形截 面 的内 、 外半径 ;

?、

纵 向普 通 钢筋重 心 所在 圆周 的半径 ;

rl 纵 向预应力筋重 心 所在 圆周 的半径 ;
e。 轴 向压 力对截 面 重 心 的偏 心 距 ;
e。 附加偏 心 距 , 按本规范第 6 2 5条确定 ;
. .


受 压 区 混凝 土 截面面积与 全截面面积 的 比 值 ;
a, 纵 向受拉 钢筋截 面 面积 与全部纵 向钢筋截 面 面
229
积的比值 当 a 大于 2/3时 取 a 为 O, , , 。

3 当 。 小于 。rccos
、rl
粤什牛
( r2
)/ 一


时 , 环形截 面偏 心 受压构件 可按本 规 Z }



范第 E 0 4条规定 的圆形截 面 偏 心 受
. .
\ 、 泛 a



压 构 件正 截 面受压承载力公式计算 。

注 本条适 用 于 截面 内纵 向钢筋数量

不 少 于 6根 且 /
rl 八 不 小 于 0 5的 .

情况 。

E 04
. . 沿周 边 均 匀 配 置纵 向普通 钢
图 E 0 3 沿周边均匀配
. .

筋 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 土 偏心 受压构
筋的环 形截面
件 (图 E 0 4
) . . , 其正 截面 受压 承载
力宜符合下列规定 :

, , , /, sinZ
兀a 、 . , 、 , . , 一 _

周 熟 aa 1 八 (1
Ic }十 〔a 八
)Iy
at 火么 U
. 4 1

~ -

不二丁
一 一


\ ,L以乙 /

2 才 7ra
si , , sin7ra
+ sin
兀at
介伦, 蕊 。了勺
二 all
- 月 .

飞 srs
十 fvZ

O 7r


E O 4 2). .

at一 1 25 Za


E . 0 4 3)

e: = e。 + ea (E 0 4 4)
, .

式 中 :A 圆形 截面面积 ;
As 全 部纵 向普通钢 筋的截面面积 ;
r 圆形 截面 的半径 ;
rs 纵 向普通钢筋重 心 所在 圆周的半径 ;
已o

轴 向压力对截 面重 心 的偏 心 距 ;
仑;
吸 附加偏 心 距 , 按本规范第 6 2 5条确定 ;
. .


. 对应 于 受 压 区 混凝 土 截 面 面积 的 圆 心 角 (rad
)与
2二 的 比值 ;
a、 纵 向受拉普通钢 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 向普 通 钢筋截
面面积的 比值 , 当 a 大于 时,
0 625

取 at为 O 。

注 : 本条适用于 截 面 内纵 向普通 钢筋数量不 少 于 6根的情 况 。

230

兀a /

几 才丈 斌

图 E 0 4 沿周边 均匀配筋 的 圆形 截面
. .

E 05
. .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 向钢 筋 的环 形 和 圆形截面偏 心 受拉构
件 其正 截面 受拉 承 载力 应 符合本 规 范公 式 (
, 6 2 251
) 的规 . .

定 式 中的正 截 面受 弯承载力设 计值 风 可按本规范 第 E 0 2条


, . .

的规定进行计算 , 但应取等号 , 并 以 从 代替 Ne,


231
附录 F 板柱节点计 算用 等效集 中反力设计 值

F0 1
. .
在竖 向荷载 、 水平 荷 载作用下 的板柱节 点 , 其受 冲切 承
载力计 算 中所用 的等效集 中反力设计值 F,。 , 可按下列情况 确定 :

1传递 单 向不平衡 弯矩 的板柱节点


当不平衡弯矩 作用 平 面 与柱矩 形 截 面 两 个轴 线 之 一

相重合
时 , 可按下列 两 种情况进行计算 :

) 由节点受剪传递 的单 向不平衡 弯矩
l a。 从 nb, 当其 作用
的方 向指 向图 F 0 1 的 AB 边 时 ,
. ,
等效集 中反力设 计
值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

氏、Mttnl
' a 川、

凡 , 。

+二
Fl 气

unlh
。 (F 0 1 1)
. .

I':

从 nh

从 nbc ,

F,e。 (F 0 1 2)
. .


2 由节点受剪 传递 的单 向不 平衡 弯矩 a
。 从 nb, 当其 作用
的方 向指 向图 F . 0 1 的 CD 边 时 ,

等效集 中反 力设 计
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_ _ _ 气从 气
nb
厂‘。,,

瓦+ 一 一 一

二,
一 -

um气 (
F 0 1 3)
. .

1c
从 mb 一
从 n 。。
, + 凡 。。 (F 0 1 4)
, .

式中 : Fl 在竖 向荷载 水平荷载作用 下 柱所承受 的轴 向压


、 ,

力设计值 的层 间差值减去柱顶 冲切破坏锥体范 围内


板所 承 受 的荷载设计值 ;
a。

计算 系数 , 按本规范 第 F , 0 2条计算 ;

从 nb 竖 向荷 载 、 水 平 荷 载 引起 对 临界 截 面周 长 重 心 轴
(图 F 0 1 中的轴线 2

) .
处 的不平衡 弯矩设计值 ;
从 ) 。
nl
, 竖 向荷 载 、 水 平 荷 载 引起 对 柱 截 面 重 心 轴 (图
F 0 1中的轴线 1
. . ) 处 的不平衡 弯矩设计值 ;
232
l2
, 21


一 一 一
丰 一 一 一
A厂 一
}4 一 一




3 十 一 一



} -
B匕 一 一 一


a) b)

C广 一 一 一
4 一 一


2 一


灌 王…
… 甲封 口 入n ! 口 ( l)

d)

图F . 0 1 .
矩 形柱 及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的几 何参数
a ) 中柱截 面 ; (
( )
b 边柱截面 (弯矩作用平 面 垂直于 自由边 )
(c) 边 柱截 面 (弯矩 作用 平 面 平行 于 自由边 ); (
d ) 角柱截面

1 一

柱截面 重心 G 的轴线 ; 2

临界截面 周长重心 g 的轴线 ;



不 平 衡 弯矩 作用 平 面 ; 4 一

自由边

a 、。 、 气 临界截面周长重 心 轴 至 AB 、 CD 边缘 的距 离 ;

Ic 按 临 界 截 面 计 算 的类 似 极 惯 性 矩 , 按本 规 范第
F 0 2条计 算 ; . .

eg 在弯矩 作用平面 内柱截面重 心 轴 至 临界截 面周长重


心 轴 的距 离 , 按 本 规 范 第 F . 0 2条 计 算 ;

对 中柱
截 面 和 弯 矩 作 用 平 面 平 行 于 自由边 的边 柱 截 面 ,

233
eg O

传递 双 向不 平衡弯矩 的板柱节点

当节点受剪 传递 到 临界 截 面周 长 两 个 方 向的不 平衡 弯矩 为
几甄 b
aox 从 nb 时 等效集 中反力设计值 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aoy ,x 、 ,, , :

凡 eq


F,十 几nb
, Inaxumh
。 (
F 0 15
) . .

aoxMunb

xax aov 从 汕 ya , , ,
份二 孟 二 + 一 一 二 二
. / _ _ . _ 、

双u一、,
,。 _ 。_


F 0 1 6)


. .

rnaXJ IOy 。x

式 中: 气b ,?
由受剪 传递 的双 向不 平衡 弯矩 在 临界 截面 上 产
生 的最大剪应力设计 值 ;
从 nh
,、 、 从 nb
,y

竖 向荷载 、 水平荷 载引起对 临界截 面周 长重 心


处 x 轴 、 y 轴方 向的不平衡 弯矩设计 值 , 可按
公式 (F 0 1 2 ) 同样 的方
) 或公 式 (F 0 1 4 . .

. .

法 确定 ;
aoxaoy 轴 y 轴 的计 算 系数 按本 规范 第 F

. 2条
. 0x 、 ,

和第 F 0 3条 确定 ; . .

Icy 对 x 轴 y 轴按 临界截面计 算 的类似极惯性矩


Icx 、 、 ,

按本规范 第 F 0 2条和第 F 0 3条确定 ; . . . .

ax、 内 最大剪应力 瑞 x 的作用点 至 x 轴 、 y 轴 的距离 。

当考虑不 同的荷载组合 时 应取 其 中的较 大 值作为板 柱


3 ,

节点受 冲切承载力计算用 的等效集 中反力设计 值 。

F 0 2 板柱节 点考虑受剪 传递 单 向不平衡 弯矩 的受 冲切 承载力


. .

计算 中 与 等 效 集 中反 力 设 计值 凡 eq有 关 的 参数 和 本 附 录 图
, ,

F 0 1 中所示 的几何尺寸 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 .
, :

1 中柱处 临界截面 的类 似极惯性矩 几 何 尺 寸及计算 系数 、

可 按 下 列公式计算 (图 F 0 la
): . .

h。a {

I。

一 + Zho
aml
誉 } (
F 0 2 1)
, .

6 、乙 /

at

AB



CD




F 0 2 2)
. .



F 023
) . .

234
a0二 卜 一

一 卫 一 一 一
(F 0 2 4) . .

1+ 粤


压晒 勺b+ 。 h八
2 边柱处 临界截面 的类 似极惯性矩 、 几何 尺寸及计 算 系 数
可按下列公 式计 算 :
) 弯矩作用平 面 垂直 于 自由边 (图 F
1 . )
o lb

h a3 。



一 一

升 + h。ama忿 + Zh
。a !于 ‘ 一 ‘?
? 。 ’ 一 ,

a 、。
才、。 】 (F '
- . 0 2 5)
- . 一

6 、2 /

at
aAB


F . 0 2 6)

am+ Zat
acD at
一 一


超 (
F 0 2 7) . .

hc
e _



a ~ ,,


F . 0 2 8)



八 1 一
一 (F 0 2 9) . .


2 厉 不瓦兀
十 茸丁 /一

勺 b + h。

2) 弯矩作用平 面平行
平行 于 自由边 (
(图
图F . Ic
F 0 ) .

13
no以 , ,月 \2

二了

1 乙几 O以

一 ,
“ ‘
l l

( )
F 0 2 10 . .

12 、少 l

at
aAB


a CD



F 0 2 11
) . .

eg (F 0 2 12) . .



一 1 一

(F 0 2 13
) . .

3 角柱处临界截 面 的类 似极惯性矩 、 几何 尺寸及计 算 系数


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 F , 0 . ld
):

hn 。 /a , 、

_

I。 - 一

丁二

+ h。ama认 + h。at }份 ‘ 一

a 、。
‘ 一
1 (F . 0 2 14)

1艺 \艺 /

235

at
aAB
: F 0 2 15
( .
) .

2(
am + at)

acD

at

aAB (
F . 0 2 16
.) 一

hc




a。 。
.b

( . )
F 0 2 17 .



二 卜 - -
一 - - - - - - 七 一 -

(F . .


0 2 18

,+ 粤

渔三 亚 勺 b + h /2 。 。

F 03
. .
在按本 附录公式 F 0 15
( ) . .

、 公式 (F . 0 16
. ) 一

进行板柱
节点考虑传递 双 向不 平衡弯矩 的受 冲切承载力计算 中 , 如将本 附
录第 F 0 2条 的规定视作
. . x 轴 (或 y 轴 ) 的类 似极 惯性 矩 、 几
何尺寸及计 算系数 , 则 与其 相应 的 y 轴 (或 x 轴 ) 的类 似极惯
性矩 、 几 何 尺寸及 计 算 系数 , 可将 前 述 的 x 轴 (或 y 轴 ) 的相
应参数进行置换 确定 。

F 04
. .
当边柱 、 角柱部位有悬臂板 时 ;临界截 面周 长 可计 算至
垂直 于 自由边 的板端处 , 按 此 计算 的临界截面周长应与按 中柱计
算 的临界截面周长相 比 较 , 并取 两 者 中的 较小值 。 在此基础 上 ,

应按本规范第 F 0 2 条 和第 F 0 召
. . . .
条 的 原则 , . 确定板 柱节 点考
虑受剪 传递不平衡 弯矩 的受 冲切承载力计 算所 用等效集 中反力设
计值 只 的有关参数 , eq 。

236
附录 G 深受弯构件

G 01
. . 简支钢筋混凝 土 单跨深梁可采用 由 一

般方法计 算 的 内力
进行截面设计 ; 钢筋混凝 土 多跨连续深梁应采用 由二 维弹性 分析
求得 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 。

G 02
. .
钢筋混凝 土 深受弯构件 的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 下列
规定 :

M 镇 几Asz (
G. 0 2



z 一

ad h。 一

. )
0 sx G 0 2 2)
(. .

l 。

气 一
0 80+ 0
. . 04' (
G. 0 2 3)

当 Z。< h 时 , 取 内力臂 z一 0 61
。。.

式中 : x 截面受 压 区 高度 , 按本规范第 6 2节计 算 ;



当x<
。 时 ,
0 Zh 取x 0 Zh


。 ;

h。 截 面有效高度 : h。 一

a。 , 其 中 h 为截面高度 ; 当
。/
l h 毛 2时 , 跨 中截 面 a、 取 。 lh

, 支座 截 面 a, 取
。 2h
;.
当 l。/
h> 2时 , a。 按受拉 区 纵 向钢筋截 面重
合至 受拉边缘 的实际距 离取用
』 。

. 3
. 0
G 钢筋混凝 土 深受弯构件 的受剪截面应符合 下列条件 :

当 hwb不大 于 4时

v〔 一
尖(1。+ z/。)风fc
OU
从 。 。 (G 0 3 1)
. .


当 hwb不 小 于 6时

7+l
( h )风fc
。/ 从。 (
G . 0 3 2)


当 hwb大 于 4且 小 于 6时 , 按线性 内插法取用 。



式中 : V 一

剪力设计值 ;
237

。 计算跨度 当 z。 小于 2h时 取 2h; , ,

b 矩形截面 的宽 度 以 及 T 形 I形截面的腹板厚度 ; 、

h 、 h。 截 面高度 截面有效 高度 ; 、

hw 截 面的腹板高度 : 矩形截 面 , 取有效高度 h。 ; T 形


截面 , 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 高度 ; I形 和箱形截 面 ,

取腹板净 高 ;
风 混凝 土 强度影响系数 , 按本规 范第 6 3 1条 的规定
. .

取用 。

G 04
. .
矩形 、 T 形和 I形 截面 的深受 弯构件 , 在均 布荷载 作用
下 , 当配 有竖 向分布钢筋 和 水平分布钢筋时 , 其斜截面的受剪承
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

(8 。/
l h) (Z h
。/ )
2 鱼 h0
一 一

V毛 07 . 从 。十
ft 几
3 3

(5 。/
l h) Ash

, ,

(G 0 4 1)

十 Ivh h0
- 一

. .

b sv

对集 中荷载 作用下 的深受 弯构件 (包括 作用有多种荷载 , 且


其 中集 中荷载对支座截 面 所 产 生 的剪力值 占总剪力 值 的 写以
75

上 的情况 ), 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
(l h 2) (5 。/
毕 鱼h l h)

一 一


v镇 、 。+
ft 九 。 + jyh


,LO
八 寸 1 3 6

Sv


G , 0 4 2)

式中 : 人 计算 剪 跨 比 : 当 z。/
h 不 大于 2 0时,

取 入一
O 25
; ・

当 Z/
h大于 。 2且 小 于 5时 , 取久 a
/h 一
。 , 其中 , a 为
集 中荷载到深 受 弯构 件 支 座 的水 平 距 离 ; 入 的上 限
值 为 (0 .
。/
921 h 一

1 58
),

下 限 值 为 (0 4210
/h .

);
0 58

。/
lh 跨高 比 , 当 Z。/
h 小于 2时 , 取 2 0;.

G 05
. .

般要求不 出现斜裂缝 的钢筋混凝 土 深梁 , 应 符合下列


条件 :

叭 镇 0
. 从。
sftk (
G 05
) . .

238
式中 认 : 按荷载效应 的标准组 合计 算的剪力 值 。

此时可 不 进 行 斜 截 面 受 剪 承 载 力 计 算 , 但 应按本 规范第


G 0 10条
. . 、 第 G 0 12条 的规定配 置 分布钢筋
. .

G 06

钢筋混凝 土 深 梁在承受支座 反 力 的作用部位 以 及集 中荷

载 作用部位 应按 本 规 范第 6 6节 的规定 进 行 局部 受 压 承 载力
, .

计算 。

G 07
. .
深梁 的截面宽度不应小 于 140mm
。 h 不小 于
当 Z。/ 1时 ,

h/
b不宜大 于 25
; 当 l。/
h 小于 。/
1时 , l b 不 宜大 于 25 。 深梁 的
混凝 土 强度 等 级 不 应低 于 C20 。 当深梁 支 承在 钢 筋混凝 土 柱 上
时 , 宜将 柱 伸 至 深 梁 顶 。 深 梁 顶 部 应 与 楼 板 等水 平 构 件 可 靠
连接 。

G 08
. . 钢筋混凝 土 深梁 的纵 向受拉钢筋 宜采用较小 的直径 , 且
宜按下列规定布置 :

1 单跨深梁和连续深梁 的下部纵 向钢筋宜均匀布置在 梁下


边缘 以上 o Zh的范 围内 (

图 G 0 8 1及 图 G 0 8 2
) . .

. .






叫 .


户斗

图G . 0 81

单跨深梁的钢筋配 置
1 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及 弯折锚 固 ; 2 水平及 竖向分布钢筋 ;


拉筋 ; 4 拉筋加密 区 一

239
2 连续深梁 中间支座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宜按图 G
. 0 子3规定

的高度范围和配 筋 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 对 于 Z。/h 小于 。

。 高度范围内的纵向
0 62
1的连续深梁 在中间支座底面 以上 0 210 一
, . .

受拉钢筋配筋率 尚不 宜小于 。 5% 水平分布钢筋可 用作支座部位的 .


上 部纵向受拉钢筋 不足部 分可 由附加水平钢筋补足 附加水平钢


, ,

筋 自支座向跨 中延伸的长度不 宜小于 0 . (图 G


410 . 0 子2
. ) 。

图G . 0 82

连续深梁的钢筋配 置

下部纵向受拉钢筋 ; 2 一

水平分布钢筋 ; 3 竖 向分布钢筋 ; 一

4 一

拉筋 ; 5 拉筋加密 区 ; 6 支座截面 上 部的附加水平钢筋


一 一

. 卜 之 广刘

2As , 。 ! 寸 卜

3J

八 51 l 〔〕 .

IJA
} 一

才 l勺 I , 之
月,'
s 勺 3

l 咬 白

曰 了


C勺


a)15< l

。/h《 25 , b)l< I
( 。/h《 15 . c)l
( 。 /h《 l

图G . 0 83

连续深梁中间支座截面 纵 向受拉钢筋在
不 同高度范围内的分配 比例

240
G 09
. .
深梁 的下部纵 向受拉钢筋应 全部 伸 人 支座 , 不应在跨 中
弯起或截断 。 在 简支 单跨深梁支 座及 连续 深 梁梁 端 的简支 支 座
处 , 纵 向受拉钢筋应 沿水平 方 向弯折锚 固 (图 G 0 8 1),
. .

其锚
固长度应按本规范 第 8 3 1条 规定 的受拉 钢 筋锚 固长度 Z 乘 以
. .

系数 1 1采用 ;

当不能满足 上 述锚 固长度要求 时 , 应采取在钢筋
上 加焊锚 固钢板或将钢筋末端焊成封 闭式等有效 的锚 固措施 。 连
续深梁 的下部纵 向受拉钢筋应 全部 伸过 中间支座 的中心 线 , 其自
支座边缘 算起 的锚 固长度不应小于 Z 。。

G 0' 10 深梁应配置 双排 钢 筋 网 水 平 和竖 向分布钢 筋直径均


. ,

不应小于 smm 间距不应 大于 ZOOmm , 。

当沿深梁端部竖 向边缘设柱 时 , 水平 分布钢筋应锚 入 柱 内 。

在深梁 上 、 下边缘处 , 竖 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 闭式 。

在深梁 双 排钢筋之间应设 置 拉筋 , 拉筋沿纵横 两 个方 向的间


距 均 不 宜大 于 600mm
, 在支座 区 高度 为 o 4h
. , 宽度 为从 支座伸
出0 . 4h的范 围内 (图 G 0 8 1和 图 G 0 8 2 中的虚线部分 ),
. .

. .


应适 当增加拉筋 的数量 。

G 0n

当深梁 全跨 沿下边 缘 作用有 均 布荷 载 时
. , 应 沿梁 全跨
均匀布 置 附加竖 向吊筋 , 吊筋 间距 不宜大 于 20omm 。

当有集 中荷载作用 于 深梁下部 3


/ 4高度范 围内时 该集 中荷 ,

载应全部 由附加 吊筋承受 吊筋应采用竖 向吊筋或斜 向吊筋 竖 , 。

向吊筋 的水平分布长度 ,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图 G . ):


0 11a

2 时
当 h: 不 大 于 hb

s =
+ hb
bb (
G . 0 111)

2时

大 于 hb
当 hl
s =
+ 2hl
bb (
G . 0 112)

式中 : bb 传递集 中荷载构件 的截面宽度 ;


hb 传递集 中荷载构件 的截 面 高度 ;
hl 从深梁下边缘到 传递集 中荷载构件底边 的高度 。

竖 向吊筋应沿梁 两 侧布 置 , 并从梁底伸到梁顶 , 在梁顶和梁


底应做成封 闭式 。

241
附加 吊筋总截面面积 As应按本规范 第 9 2节进行计算 、
. , 但
吊筋 的设计强度 几 应乘 以 承载力计 算附加系数 00

〕 O

一 一 一


万 r J


夕 l

L 刁




l 月 .

L J

季卢刃

()竖 向吊筋
a b)斜向吊筋

图G . on .
深梁承受集 中荷载作用时的附加 吊筋
注 : 图 中尺 寸单位 ~ 。

~ 一 ,, , 二 二 一 .、 一 一 ~ _ 一 一 / A 。 、
J 水平分布钢筋
_ _

G 0 12 沐 果 四 纵 回 觉 拉 俐 肋 配 肋 毕 P{
. 。
尸 一
片 、
\ Ul乙 /

配筋 率 Ps
。 Ps
、 ( 一

瓮 为水平分布钢筋 的间距 )和竖 向分布钢筋


,‘・

配筋 率 。 Sv (
Psv

瓮 为 竖 向分 布 钢 筋 的 间距 )不 宜 小 于 表
,万h

G . 12规定 的数 值
. 0 。

表 G0 . 12 深 梁中钢筋的最 小 配 筋百 分 率 (%)

钢筋种类 纵向受拉钢筋 水平分布钢筋 竖向分布钢筋

HPB300 0 25. 0 25
. 0 20

HRB40O HRBF400
、 、 RRB40O 、

0 20. 0 20
. 0 15

HRB335
、 HRBF335

HRBSOO HRBFSOO
、 0 15. 0 15
. 0 10

注 : 当集 中荷载作用 于 连续深梁上 部 /
1 4 高度范 围内且 Z。l
/l大 于 1 5 时 , 竖 向分 .

布钢筋最 小配 筋百 分率应增加 0 05 . 。

242
G 0 13
. .
其纵 向受力 钢筋 箍 筋及
除深梁 以 外 的深 受弯构件 , 、

纵 向构造钢筋 的构造规定与 般梁相 同 但 其截面下部 1/



2 高度

2 高度范围内布置 的纵 向构造钢筋宜较
范围内和 中间支座 上 部 1/

般梁适 当加强 。

243
附录 H 无支撑叠 合梁板

H 01
. .
施 工 阶段 不 加支撑 的叠 合受 弯构件 (梁 、 板 ) 内力 应

分别按下列 两 个 阶段计算 。

1 第 一

阶段 后浇 的叠 合层混凝 土 未达 到强度设 计 值之前


的阶段 。 荷载 由预制构件承担 , 预制构件按简支构件计 算 ; 荷载
包括预制构件 自重 、 预 制楼板 自重 、 叠 合层 自重 以 及本 阶段 的施
工 活荷载 。

2 第二 阶段 叠 合层混凝 土 达到设计 规定 的强度值 之后 的


阶段 。 叠合构件按 整体结构计算 ; 荷载考虑下列 两 种情况并取较
大值 :

施 工 阶段 考虑叠 合构件 自重 、 预制楼板 自重 、 面层 、 吊顶


等 自重 以 及本 阶段 的施 工 活荷载 ;
使用 阶段 考虑叠 合构件 自重 、 预制楼板 自重 、 面层 、 吊顶
等 自重 以 及使用 阶段 的可变荷载 。

H 02. .
预制构件 和 叠合构件 的正 截 面受 弯承载力应按本规 范第
6 2节计算 ,

其中 , 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

预制构件
从 一
从 G 十从 Q (H 0 2 1

) .

叠 合构件 的 正 弯矩 区段
M 一
从 G +呱 G +城 Q (H 0 2 2)
. .

叠合构件 的负弯矩 区 段
M 一
呱 G +呱 Q (H . 0 2 3


式中 从 : G 预制构件 自重 、 预制楼 板 自重 和 叠合层 自重在计


算截面产生 的弯矩设计值 ;
呱 G 第 二 阶段 面 层 、 吊顶等 自重在计算截 面产生 的弯
矩设计 值 ;
244
从 Q 第 一

阶段 施 工 活荷 载 在 计 算 截 面产 生 的弯矩 设
计值 ;
呱 Q 第 二 阶段 可 变 荷 载 在计 算截 面 产生 的 弯矩设 计
值 取本 阶段施 工 活荷载和使用 阶段可变荷 载在

计 算截面产生 的弯矩设计值 中的较大值 。

在计 算 中 正 弯矩 区 段 的混凝 土 强度等级 按 叠合层取用 ;


, ,

负弯矩 区 段 的混 凝 土 强 度 等级 , 按计算 截 面受 压 区 的实 际情 况
取用 。

H 03
. . 预制构件和叠 合构件 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应按 本规范
第 6 3节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 算

。 其 中 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

取用 :

预制构件
Vl =
VIG
+ VIQ (H . 0 3 1)

叠合构件
V =
十矶G 十矶Q
VIG (H 0 3 2)
. .

式 中 : VIG 预 制构件 自重 、 预制楼板 自重 和叠合层 自重在计


算截面产生 的剪力设 计值 ;
矶G 第 二 阶段 面层 吊顶 等 自重在计 算截 面产生 的剪、

力设计 值 ;
VIQ 第 阶段 施 工 活 荷 载 在 计算 截 面 产 生 的 剪 力 设

计值 ;
矶Q 第 二 阶段 可 变荷载产 生 的剪力 设计值 , 取本 阶段
施 工 活荷载和使用 阶段可变荷载在计 算 截 面 产生
的剪力设计 值 中的较大值 。

在计算 中 , 叠合构 件斜截 面上 混凝 土 和箍筋 的受剪承载力设


计值 Vc应取叠合层和预制构件 中较低 的混凝 土 强度 等级进行计

算 , 且 不 低 于 预制构件 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 对预应力混凝 土 叠


合构件 , 不 考虑预应力对受剪承载力 的有利影 响 , 取 砚 一
。。

H 0谬
. .
当叠合梁符合本规范第 9 2节梁 的各项构造要求 时 ,


叠合 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245
v 到 . 从 。+
2ft 0 . 85

鱼 ho H
( . 04 1

) 一

此处 , 混凝 土 的抗拉 强 度设计值 ft
取 叠合层 和预制构件 中的较
低值 。

对不配箍筋 的叠合板 , 当符合本规范叠合界面粗糙度 的构造


规定 时 , 其叠合面 的受剪强度应符合下列公式 的要求 :

V /
(H

0 4 2

不厂 岌 之 U 任 戈土
丫/mm 少
一 一

. . .

OnO

H 05
. .
预应力混凝 土 叠合受弯构件 , 其 预制构件 和叠 合构件应
进行 正 截面抗裂验算 。 此时 , 在荷载 的标准 组 合下 , 抗裂验算边
缘混凝 土 的拉应 力 不应 大 于 预制 构件 的混凝 土 抗 拉 强 度 标 准 值
抗裂验算边缘混凝 土 的法 向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ftk 。

预制构件
从 k
(H 0 5 1)
_
0 ,
二 二二 二二贯丁
一 一

. .
CKI 月/
y 7 01

叠合构件
从 Gk , 姚 k
。 一
十 (H 0 5 2) 一

瓦丁 而
. .
ck

式 中 MIGk 预制构件 自重 预 制楼板 自重和叠合层 自重标准 、

值在计算截面产生 的弯矩 值 ;
从 k 第 阶段荷载标准组合下在 计算截面产生 的弯矩

值 , 取从 k

阶 从 Gk +从 Qk, 此处 , 呱 Qk 为第 一

段施 工 活荷载标准值在 计算截面产 生 的弯 矩 值 ;
从 k 第 二 阶段荷载标准组 合下在计算截 面 上 产生 的弯
矩值 取 城 k 城 Gk+呱 Qk 此处 呱 Gk为 面层


, 、

吊顶 等 自重 标 准 值 在 计 算 截 面 产 生 的 弯 矩 值 ;
呱 为 使用 阶段可变荷载标准 值在计算截面产生
Qk

的弯矩值 ;
W 。1 预制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 的弹性抵抗矩 ;
W。 叠合构 件 换 算 截 面 受 拉 边 缘 的弹性 抵 抗 矩 此 ,

时 叠 合层 的混 凝 土 截面面积应按弹性模量 比 换

24

算成预制构 件混凝 土 的截面面积 。

H 0 6 预应力混凝 土 叠 合构件 应按本规 范第 7 1 5条 的规定


. . , . .

进行斜截面抗裂验 算 ; 混凝 土 的主拉应力及主压应力应考虑叠 合
构件受力特点 并按本规范第 7 1 6条 的规定计 算 , . ,

H 0 7 钢筋混凝 土 叠合受 弯构件在荷载准永久 组 合下


. . 其纵 向 ,

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钢筋 的应力 asq :

气。 簇 . 9九
0 (H ・ . 7
0 一


气。

卜气 。
aslk

(H 0 7 2
. ) .

在 弯矩 从 Gk 作用下 , 预制构件纵 向受拉钢筋 的应力 可按


aslk
下列公式计算 :

从 Gk
气Ik (H 0 7 3)
. .

0 87A, h。l

式中 : h01 预制构件截面有效 高度 。

在荷载准永久 组 合相应 的弯矩 呱 作用下 q , 叠 合构件纵 向受


拉钢 筋 中的应力增量 %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JsZq
o 5 1+

( 冬) " 2・

(H 0 7 4)
. .

0 .
87Asho

/ hl

当从

- -
Gk
火 Un
< 0 35


- . - -
上 u
“ 时 ' ,
‘ 公 式 (H
一 一
” '
. 0 74
).


" 5、 1+ 子 /)
中的 0 ( ’


值应取等于 1 0;

此处 , 从 为预制构件 正 截 面受 弯承载力设计

值 , 应 按 本 规 范第 6 2 节计 算 ,

但 式 中应 取 等号 , 并以 从 代 u

替M 。

H 08

混凝 土 叠合构件应验算裂缝宽度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 或
. ,

标准组合并考 虑 长期 作 用影 响所计算 的最 大裂缝 宽度 叨 不 皿 、 ,

应超过本规范第 3 4节规定 的最大裂缝宽度 限值


. 。

按荷载准永久组 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 长期作用影 响的最大裂


缝宽度 钦 偏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x :

247
钢筋混 凝土 构件


沪(久Ik+ aSZ
(H 0 8:l)

切 rnax
一 2 1 gc
+ 0 08
. . . .

Es

0 6sftkl

沪 一 11 .

(H 0 8 2)
. .

:氏Ik+ Pte
Pte 气Zq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沪( )
+ 口SZk
1 9。 + 0 08鱼
aslk
叨 ma 、
一 16 . . .

Es Pte1

(H 0 8 3
. ) .

0 65ftkl

功 一
11 .

(H 0 8 4)
. .

:氏Ik+ Pte
Pte 口
sZk

式中 : deq 受拉 区 纵 向钢 筋 的等 效 直 径 ,

按本规 范第 712 . .

条 的规定计算 ;
Pte
: Pte 、 按预制构 件 、 叠 合构 件 的有效 受拉 混 凝 土 截 面 面
积计 算 的纵 向受拉钢筋配筋 率 , 按本规范 第 7 1 2 . .

条计算 ;
ftk
: 预制构 件的混凝 土 抗拉强度标准值 。

H 09
. . 叠合构件应按本规范第 7 2 1条 的规定进行 正 常使用极 . .

限状态下 的挠度验算 。 其中 , 叠合受弯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或


标准组 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 可按下列公式计 算 :

钢筋 混 凝 土 构件

B 一
- 一 一 一 竺七 一 一 一

Bsz (H 0 9 1). .

会 1)
( 、 一

、 、叭

预应力混凝 土 构件
_ 从 _

廿 -
廿 蛇 又月 U 日 乙) 一

. .

/月 。 。 .、 。 、 , . ,

{育
二 一

1}丈 IGk+ 又
Vl U 一

1)丈
V1。 + Vlk

、Dsl /

248
肠 ‘

呱 Gk +呱 k (H . 0 9 .



从一 从 Gk +城 Gk + 么呱 Qk (H . 0 94
).

式中 : 夕
一 - ・・・・・・ ・ -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 对 挠度增 大 的影 响系数 , 按本 规


范第 7 2 5条采用 ;
. .

从 叠 合构件按 荷载 标准组 合计 算 的弯矩 值 ;


从 叠合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 合计算 的弯矩值 ;
BS
, 预制构件 的短期刚度 , 按本规范第 H O 10条取用 ;
. ,

BSZ 叠合构件第 二 阶段 的短 期 刚度 , 按本规范第 H . 0 10


条取用 ;
汽 第 二 阶段可变荷载 的准永久值 系数 。

H 0 10
. .
荷载准永久 组合 或 标准组合下 叠合 式受 弯构件 正 弯矩
区段 内的短期 刚度 , 可按下列规定 计算 。

1 钢筋混凝 土 叠 合构件

1 预制 构件 的短 期 刚度 Bs
,可按 本 规 范公 式 (
7 . 2 31
).

计算 。

) 叠合构件第 二 阶段 的短期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EsA
瑞 ,

Bs2 (H . 0 101)

h1 45aEP
0 7+ 0
. . 6一 +
h 1+ 3 5式 .

式中 : 气 钢筋弹性模量与叠合层混凝 土 弹性模量 的 比 值 : %


EsEc
: 。

2 预应力混凝 土 叠合构件
) 预制 构 件 的短期 刚度 Bsl
l 可 按本规范公式 (
7 2 32
) . .

计算 。

) 叠合构件第 二 阶段 的短期 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BsZ = 0 7E

。:I。 (H 0 102)
. .

式中 : Ecl 预制构件 的混凝 土 弹性模量 ;


10 叠合构件换 算 截 面 的惯性 矩 , 此 时 , 叠合层 的混

249
凝 土 截面面积应 按 弹性 模量 比 换 算成 预 制构件混
凝 土 的截 面 面积 。

H 0 n
. .
荷载准永久组合 或标 准 组 合 下 叠合 式受 弯构 件 负 弯矩
区 段 内第 二 阶段 的短 期 刚度 BsZ
可 按 本 规 范公 式 (
7 2 31
) 计 . .

算 , 其中 , 弹性模量 的 比值取 /Ecl


aE Es

H 0 12
. .
预应力混凝 土 叠 合构 件在 使用 阶段 的预应 力 反拱 值 可
用结构力学方法按预 制构件 的刚度进行 计算 。 在 计算 中 , 预应力
钢筋 的应力应扣除全部预应力 损失 ; 考虑预应力长期影 响 , 可将
计算所得 的预应力反拱 值乘 以 增大系数 1 75 . 。

250
附录 J 后 张 曲线预应力筋 由锚具变形 和
预应力 筋 内缩 引起 的预应力损失

J 0 1 在后张法构件 中 , 应计算 曲线 预应力筋 由锚具 变形 和预


. .

应力筋 内缩 引起 的预应力损失 。

1 (
反摩擦影 响长度 Zf
mm ) )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图 J0 1 . .


J 0 1 1)
. .

△凡

几 吼

△几 J 0 1 2)
( . .

式中 : a 张拉端锚具变形 和预应力筋 内缩 值 (mm ) 按本规 ,

范表 102 2采用 ;
. .

△气 单位长度 由管道摩擦弓}
起的预应力损失 (州田a/? );
气 张拉端锚下控制应力 按本规范 第 101 3条 的规定 , . .

采用 ;
气 预应力筋扣除沿途摩擦损失后锚 固端应力 ;
Z 张拉端 至 锚 固端 的距 离 (mm ) 。

毛 l时 预应力筋离张拉端 x 处考虑反摩擦后 的预应


当 lf
2 ,

力损失 气,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Z, 一



叮,, =
仓口 = 丁

J 0 1 3)
( . .

lf
△J =
2△adlf J 0 1 4)
( . ・

式中 : △一 预应力筋 考虑反 向摩擦 后 在 张拉 端 锚 下 的预 应力


损失值 。

3 > l时 预应力 筋离 张拉端 x
当 If , ’ 处考 虑反 向摩 擦后 的
预应力损失 试, 可 按下列公式计 算 , :

‘ ,

,,
a 一
夕 一

Zx△丙 J
(. 0 15
. ) 一

251
式中 : △a
' 预应力筋考虑反 向摩擦 后 在 张拉端锚下 的预应力
损失值 , 可按 以 下方法求得 : 在 图 J0 . . 1 中设
" ”
ca bd 等 腰梯形 面 积 A
, 一
a ・
凡 , 试算得 到 cd


则 , 一

。 。

a }

与}} 百
切l ! 、
阅 l 奋 ,
. 玉~ 匕


? .


, 卜 ,


张拉 端 锚 固端

图 J0 . . 1 考虑反 向摩擦后 预应力损失计算



注: 1 caa 表示预应力筋扣除管道正 摩擦损失后的应力分布线 ;

2 eaa 镇 l时 预 应力筋扣除管道 正 摩擦 和 内缩 (考虑反摩擦 ) 损失后
表示 lf ,

的应力分布线 ;
3db 表示 If
> z时 预 应力筋扣除管 道 正 摩擦 和 内缩 (
考虑反摩擦 ) 损失后的应

力分布线 。

J 0 2 两 端张拉 (
. .
分次张拉 或 同时张拉 ) 且 反摩擦损 失影 响长
度有重叠 时 , 在重叠范 围内同 一

截 面 扣除 正 摩擦和 回 缩反摩擦损
失后预应力筋 的应力可取 : 两端分别张拉 、 锚固 , 分别计算 正 摩
擦 和 回 缩反摩擦损失 , 分别将张拉端锚下控制应力减去 上 述应力
计算结果所得较大值 。

J 0 3 常用 束形 的后 张 曲线 预应力 筋或折线 预应力筋 , 由 于 锚


. .

具变形 和预应力筋 内缩 在反 向摩 擦 影 响长度 Zf


范 围 内的预应力
损失 值 吼, 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 :

1 抛物线 形 预 应 力 筋 可 近 似 按 圆 弧 形 曲线 预 应 力 筋 考 虑

(图 J 0 3 1)
. .

。 当其对应 的圆心 角 O簇 45时 (对 无 粘结 预应 力筋



决奏90), 预应力损失值 ,可按 下 列公式 计算 :
al

252
n Z产, , 、八 x \
IC
吼1 乙 } 十
aion
tf 111 了 ) 戈J U j 1少

= 一 一

. .

、rc /\ 坷 j

反 向摩擦影 响长度 Zf
(m )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aEs

J 0 3 2)
. .

(拜/r + 二 )
I000aco 。 。

式中 : rc 圆弧形 曲线预应力筋 的曲率半径 (m );


一 一 一

预应力 筋 与孔 道 壁 之 间 的摩擦 系 数 , 按 本 规 范表
102 4采用 ;
. .

一 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 的摩擦 系数 , 按本 规范
表 102 4采用 ;
. .

x 张拉端 至 计算截 面 的距离 (m );


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 内缩值 (mm ) 按本规 ,

范表 102 2采用 ;
. .

Es 预应力筋弹性模量 。


图J
.0. 31

圆弧 形曲线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 吃

端部 为直线 (直线 长度 为 Z ) 而 后 由两 条 圆 弧 形 曲线
2 。 ,

。 "

(圆弧对应 的圆心 角 0( 45 对无粘结 预应力筋取 O( 90) 组 成 ,

的预应力筋 (图 J 0 3 2) 预应力损失 值 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 :

当 x 镇 l。 时
氏: =

211 。)
11 l (If 11
+ 212 )一 一

J 0 3 3)
( . .

253
当 Z。< x 镇 21

氏: =
1(
2艺 11 一

x )+ 21
:(If l:) 一


J 0 3 4)
. .

当 l:< x 成 Zf

吼: 一
(lf x )
212 一

J 0 3 5)
( . .

反 向摩擦影 响长度 Z
,(m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aE , ;


11 一


z )

+Z J 0 3 6)
( . .

1000

2 12
i 一 K + 产/
久( )
rcl J 0 3 7)
( 一

: . .




气(
Ic+ 产/ )
rcZ (
J 0 3 8)
. .

式中 : 11 预应力 筋张拉端起 点至 反 弯点 的水平投影长度 ;


i,、 12 第 二 段 圆弧形 曲线预应力筋 中应力近似直线变

化 的斜率 ;
rclrcZ
、 第 一
、 二 段 圆弧形 曲线预应力筋 的曲率半径 ;

aa 气、 预应力筋在 。 、 b点 的应力 , ,

十 .

.. 3 2 两 条 圆弧 形 曲线组 成 的预 应力筋 的预 应力损失 all


图 J0 一

3 当折线形预应力筋 的锚 固损失 消失 于 折 点 。 之 外 时 (图
.0
J . 3 3), 预应力损失值 al

,可 按 下 列公式计 算 :

当 x ( l。 时
254
图 J 0 3 3 折线形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 all
. .

all =
+ 2艺:(
Zal l:

。)+ 2a2
l (If 11
+ 212 )(J 0 3 9) 一

. .

当 Z。< x 毛 21

:(
all 21 11 )+ 2气 + 212 ) (
(If 11 )
J 0 3 10


一 一

. .

< x 簇 Zf
当 21 时

吼: =
(If x )
212

(. )
J 0 3 11 .


反 向摩擦影 响长度 If
m )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


aE ,(,
艺 l 。) + 2
l £ 。(
11 l 。)+
l 。 + 2J2
Zall 11
一 一



+l
100012 12

J 0 3 12
(. ) .

11

ac(1。。

产夕)、 (. )
J 0 3 13 .


12 [l ‘ (
l 。)
l 」(1 产0)、 ( )
J 0 3 14 一

acon
一 一 一

: . .

a ,

一 a
COn口
以 0 (. )
J 0 3 15 .

255



ac[
。n
1 一

、 (11 l

。)](1 一

产0)
产0 (. . )
J 0 3 16 一

式中 : 11 预应力筋 bc段 中应力 近 似直线变化 的斜 率 ;


12 预应力筋在折点 ‘ 以 外应力近 似直线变化 的斜 率 ;
21 张拉端起点 至 预应力筋折点 ‘ 的水平投影长度 。

256
附录 K 与时间相关 的预应力损失

K 01
. .
混凝 土 收缩和徐变引起预应力筋 的预应力损失 终极 值可
按下列规定计算 :

1 受拉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预应力损失终极 值 气


气 汽 + Es
gap c

(K 0 1 1)
. .

1十 15P

式中 气 :
c 受 拉 区 预 应力 筋 合力 点处 由预加力 (扣 除相 应 阶
段预应力 损 失 ) 和梁 自重 产生 的混凝 土 法 向压 应
力 , 其值不得 大 于 。 .
sf,
c; 简支梁 可取跨 中截 面

与 1/4 跨度处截面的平均值 ; 连续梁和框架 可 取若


干有代表性截 面 的平均 值 ;
代 混凝 土 徐变系数终极值 ;

。 混凝 土 收缩应变终极 值 ;
ES 预应力筋弹性模量 ;


预应力筋 弹性模量与混凝 土 弹性模量 的比值 ;

一 一

受拉 区 预应 力 筋 和 普 通 钢筋 的配筋 率 : 先 张法 构
件 , P 一
/A。 ; 后 张 法 构 件 ,

A 。 + AS
( P

A。 +

A )A
/, 。 ; 对 于 对 称 配 置 预应 力 筋 和 普 通 钢 筋 的构
件 , 配筋率 P取钢筋总截面 面 积 的 一

半 。

当无 可 靠 资 料 时 , 怅 、 气 值可 按表 K 0 1 1及 表 K 0 1 2
. .

. .

采用 。 如结构处 于 年平 均相对 湿度低 于 %的环 境 下 ,


40 表列数
值应增加 %
30 。

257

表K 0 1 1 混 凝 土 收缩应 变终极值 ‘ (只 10 )


. .

年平均相对 湿 度 RH %蕊 RH < 70%
40 %成 RH 毛 99%
70

理 论厚度 ZA/t' (mm ) 100 200 300 ) 600 100 200 300 ) 600

3 4 83 4 09 3 57 3 09 3 47 2 95 2 60
. . . . , . . 2 26

7 4 35 3 89 3 44 3 01 3 12 2 80 2 49
. . . . . . , 2 18

预加应力时的 1O 4 06 3 77 3 37 2 96 2 91 2 70 2 42
. . . . . . . 2 14

混凝土 龄期 t0 14 3 73 3 62 3 27 2 91 2 67 2 59 2 35
. . . . . . . 2 10

d)
( 28 2 90 3 20 3 01 2 77 2 07 2 28 2 15
. . . . . . . 1 98

6O 1 92 2 54 2 58 2 54 1 37 1 80 1 82
. . . . 。 。 . 1 80

) 90 1 45 2 12 2 27 2 38 1 03 1 50 1 60
. . . 。 . . . 1 68

表K . 0 12


混凝 土 徐变 系 数终极 值 振

年平均相对湿 度 RH %毛尺H < 70%


40 %(RH 镇 99%
70

理 论厚度 ZA/
u (
? ) 100 200 300 )600 100 200 nj
OO 多 600

3 3 51 3 14 2 94 2 63 2 78 2 55 2 43
. . . . . . . 2 23

7 3 00 2 68 2 51 2 25 2 37 2 18 2 08
. . . . . . . 1 91

预加应力时的 10 2 80 2 51 2 35 2 10 2 22 2 04 1 94
. . . . . . . 1 78

混 凝 土 龄期 t0 14 2 63 2 35 2 21 1 97 2 08 1 91 1 82
. . . . . . . 1 67

d)
( 28 2 31 2 06 1 93 1 73 1 82 1 68 1 60
. . . . . . . 1 47

60 1 99 1 78 1 67 1 49 l 58 1 45 1 38
. . . , 。 . . 1 27

)90 1 85 1 65 1 55 1 38 1 46 1 34 1 28
. . . . . . . 1 17

注: 1 预加力时的混 凝土 龄期 先张法构件可取 3d ,

, 后 张法构件可 取 7d 28d
7d ;

ZA 为构件截面 面 积 , u 为该截 面 与大气接触 的 周边长度 ; 当构件为变 截 面


时 , A 和 ,。 均可 取其平均值 ;
3 本表适 用 于 由 般的硅酸盐类水泥 或快硬水 泥 配 置 而 成的混凝 土 ; 表中数

值系按强度等级 C40混凝土 计算所得 对 C50


及 以上 混凝 土 , , 表列数值应

乘以
探 , & 为混凝土 轴心 抗压 强度标准值 ‘淤
式中 fc ・ ,;

4 本表适用 于 季节性变化的平均温 度 一


20 一
℃;
+ 40
5 当实际构件的理 论厚度 和 预加力时 的 混 凝 土 龄期为表列数值 的中间值时 ,

可 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

258
2 受 压 区 纵 向预应力筋 的预应力损失终极值 试 5



,尸
::二


屯孔 + Es6
gap 。

(K . 0 1 2)

'O
1+ 15P
式中 :
礼C 受压 区 预应力筋合力点处 由锄 日力 (
扣除相应阶段预
应力损失 ) 和梁 自重产生的混凝 土 法向压 应力 , 其值
不 得大于 。5.
大 当 长为拉应力时 取 味
u , ,

O;

衬 受压 区 预应力筋和普通 钢筋 的配筋率 先张法构件 : ,

声 代 一
+从)
/ ;后张法构件 , 汀
A0 一
凡 + 从 )/An
( 。

注 : 受压 区 配 置 预 应 力 筋 A仁及 普通 钢筋 A 乞的构 件 , 在计 算公 式
(K . 11
. 0 )、 一

公式 (K
. . 1 2) 中的
0 一

队及 礼时 应 按截 面 全 部 预

加力进行计算 。

K 02
. .
考虑时 间影 响 的混 凝 土 收缩 和 徐 变 引起 的预应 力 损失
值 , 可 由第 K . 0 1条 计 算 的预应 力 损 失 终 极 值 气。 、

t5

a 乘 以表
K 0 2 中相应 的系数确定
. .

考虑时间影 响的预应力筋应力松弛引起 的预应力损失值 , 可


由本规范第 ) 2 1条计算 的预应力损失值 吼4乘 以 表 K

l ・ . . 2 中相
. 0

应 的系数确定 。

表K . 02

随时间变化的预 应 力损失 系 数
时间 (d) 松弛损失系数 收缩徐变损失系数
2 0 50

10 0 77
. 0 33

2O O 55
, 0 37.

3O 0 95
. O 。 吐O
4O 0 43.

6O 0 50.

9O 0 60.

1 00

180 0 75.

365 0 85.

1095 1 00

注 : 1 先张法预应力混 凝土 构件的松弛损失时间从张拉完成 开 始计算 , 收缩徐变


损失从放张完成开 始计算 ;
2 后 张法 预应力 混 凝 土 构件 的 松弛损失 、 收缩徐变损失 均 从张拉完成开始
计算 。

259
表 7 混凝 土 10年徐变 系 数终极值 礼

年平均相对湿 度 RH % 毛 尺H < 70%
40 % 簇 RH 成 99%
70

理 论厚度 ZA/
u (
mnl ) 100 200 300妻 600 100 200 300 ) 600
3 3 51 3 14 2 94 2 63 2 78 2 55 2 43
. . . . . . . 2 23

7 3 00 2 68 2 51 2 25 2 37 2 18 2 08
. . . . . . . 1 91

10 2 80 2 51 2 35 2 10 2 22 2 04 1 94 1 78
预加应力时的 . . . . . . . .

混 凝 土 龄期 t0 14 2 63




Qd
口 2 21 1 97 2 08 1 91 1 82
. . . . . 1 67

d)
( 28 2 31 2 06 1 93 1 73 1 82 1 68 1 60
. . . . . . . l 47

60 1 99 1 78 1 67 1 49 1 58 1 45 1 38
. . . . . . . 1 27

)90 1 85 1 65 1 55 1 38 1 46 1 34 1 28
. . . . . . . 1 17

425






……



…}



… 黝
统 一
书号 : 151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