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9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太 空 科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電離層地震前兆與震源機制

研 究 生:蘇泳誌
指導教授:陳明桂 博士
劉正彥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誌謝

感謝陳明桂老師與劉正彥老師犧牲自己的時間並耐心的指導,使

我的碩士論文得以順利地完成。接著,感謝淵峻、恩旖、楊軼和和展

等好友在研究期間的陪伴,讓我的研究生活多彩多姿。最後,感謝我

的父母和弟弟對我的關心與支持,使我在研究中充滿信心。因此,我

要將完成論文的喜悅與我的父母家人、師長以及好朋友們一同分享。
摘要

本論文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地面

接收機觀測電離層全電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統計分析

1999-2008 年全球 143 筆規模(M) ≥ 7.0 地震期間電離層全電子含量的

變化,並進一步探討不同的震源機制(focal mechanism)之異常現象。

結果顯示震前 7-5 日期間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的機會增大。此外,

異常減少之現象以逆斷層與走向斷層地震最為顯著。

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utilize the ground based GPS receivers to measure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d statistically analyse the ionospheic TEC

variations during the periods of 143 Magnitude ≥ 7.0 earthquakes occurred

between 1999 and 2008. Furthermore, we explore the anomalous phenomena

of the different focal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anomalous decrease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could lift 7-5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 In addition, the phenomenon of ionospheric decreased

anomaly is most significant to the reverse fault and the strike-slip fault

earthquake.

II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圖目錄……………………………………………….…………………..V

表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1.1 緒論……..……………….………………….…………………..1

第二章 電離層與全電子含量…………………….…………………….5

2.1 電離層…………………………………….…………………….5

2.2 全球定位系統………………………….……………………….6

2.3 全電子含量…………………………….……………………….8

2.4 資料來源…………………………………….………………...12

第三章 震源機制…………………………………….………………...16

3.1 P 波輻射型態…………………………………………………..16

3.2 震源機制………………………………………………………17

第四章 分析方法與統計結果………………...……………………….21

4.1 地震參數來源…………………………………………………21

4.2 分析方法………………………………………………………24

III
4.3 不同規模統計…………………………………………………29

4.4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35

4.5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43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51

附錄 1 1999 年二月~2008 年五月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目錄

…………………………………………..……………………53

附錄 2 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之電離層減少異常日的時間分布

………………………………………………………………..58

附錄 3 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之電離層增加異常日的時間分布

……………………………………….……………………….62

參考文獻……………………………………………………………..…66

IV
圖目錄

圖 1:集集地震前六天中壢的 TEC 和 NmF2 變化。……………………3

圖 2:1998/5/1~2008/5/11 中 國 35 筆 M ≥ 6.0的 地 震 前 後 電 子

濃 度 異 常 。 ……………………………………………………....4

圖 3:典型中緯度電漿濃度垂直剖面。……………………………….5

圖 4:全球定位系統衛星軌道分布。……………………………….…7

圖 5:電碼調制載波示意。………………………….…………………8

圖 6:電離層電子濃度單層模式示意。……………….……………..12

圖 7:CODE 全球定位系統 GPS 衛星追蹤站分布。…...………………14

圖 8:典型之全球電離層圖。………………………………………….15

圖 9:任一斷層周圍的 P 波初動極性。……………………………...17

圖 10:P 波射線自震源機制球到測站的路徑。………………….….19

圖 11:不同斷層類型的震源機制球和投影示意。………………….20

圖 12:斷層面的位態和斷層的滑移示意。…………………......…...20

圖 13:1999 年 2 月~2008 年 5 月全球 143 筆M ≥ 7.0 地震分布。


………………………….…….…………………………………21
圖 14:TEC 上界與下界示意…………………………………….…….26

圖 15:1999/9/20 Mw7.6 集集地震期間全球電離層圖全電子含量變化。

………………………….…….…………………………………26

V
圖 16:2006/12/26 Mw7.0 屏東地震期間全球電離層圖全電子含量變化。

……..……………………………………………………………27
圖 17:台灣地區 GPS 接收站紀錄 2006 屏東地震期間全電子含量變化。

……………………………….………………………………….27
圖 18:2008/5/12 Mw7.9 汶川地震期間全球電離層圖全電子含量變化。

…………………………………………………………………..28
圖 19 全球 143 M≥7.0 地震發生電離層減少異常日的時間分布。
………………………….…….…………………………………31
圖 20 全球 143 M≥7.0 地震發生電離層增加異常日的時間分布。
………………………….…….…………………………………32
圖 21 不同規模統計。……………………………………………...…33

圖 22 M ≥ 7.0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37

圖 23 M ≥ 7.5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39

圖 24 M ≥ 8.0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41

圖 25 M ≥ 7.0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45

圖 26 M ≥ 7.5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47

圖 27 M ≥ 8.0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49

VI
表目錄

表 1:McNemar’s test 方法。………………………………….………29

VII
第一章 緒論
1.1 緒論

地震是自然界中具有強烈破壞性的一種災害。在古代,世界各國

都有關於地震的傳說,譬如:日本認為地震是因鯰魚作亂而引發,在

中國則有「地牛翻身」的俗諺。現今研究顯示多數地震的發生是因斷

層附近的地殼,受應力壓迫發生斷裂和位移,將部分的彈性應變能量

轉為彈性波所造成。過去不少大地震曾導致嚴重的傷亡,1976 年

M=7.6 (本論文規模以 M 表示)的唐山大地震,估計死亡人數高達二十

四萬 [新華網],1999 年 9 月 21 日 LT,發生在台灣 Mw=7.6(Mw 為地

震矩規模,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的集集大地震,也造成 2415

人死亡,11305 人受傷和大量的房屋、設施損毀 [內政部消防署]。

因為地震對人類的威脅極大,世界各國開始投入地震預測的研究,期

望能在空間和時間方面達到一定程度上的預測。

我國在集集大地震發生後,開始進行「台灣地震前兆整合研究」

(integrated Search for Taiwan Earthquake Precursors, iSTEP)

計畫,調查岩石圈、大氣層和電離層中的地震訊息 [Liu et al., 2008]。

Freund [2000] 實 驗 室 模 擬 發 現 岩 石 在 受 壓 形 變 的 階 段 , 微 破 裂

(microfractures)可激發移動性正電洞(positive holes)之產生,正

電洞的擴散和外流則能引起電流、電磁輻射或地表的電、磁場。綜合

1
地震前出現之相關電場、磁場、電磁輻射異常訊號稱為地震電磁訊號

(seismo-electromagnetic signals, SES),由於 SES 可能經由大氣

層傳至並影響電離層,造成其中異常,因此監測電離層為新進的地震

探測方法。

電離層觀測儀(ionosonde)是觀測電離層的主要儀器,其可探測

距地約 90 至 300-500 公里之電子濃度分布[Hunsucker, 1991]。近年

來,人造衛星開始應用於各種地球物理探測,由於人造衛星的觀測可

涵蓋全球,因此能夠實行空間範圍較大的觀測。其中以全球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之 電 離 層 全 電 子 含 量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觀測最為普遍。TEC 為衛星和地面接收器間,

訊號傳播路徑上的總電子濃度。

過去有不少電離層地震前兆的研究,例如:Liu et al.[2001]

觀測台灣 Mw 7.6 集集地震(1999 年 9 月 21 日 01:47 LT)發生期間,

電離層電子濃度的變化,觀測的結果顯示:TEC 與 F2 層峰電子濃度

(NmF2) 在地震發生前第 4 和第 3 天顯著減少 (圖 1) 。 Liu et

al.[2006]統計 1994-1999 年間,台灣地區 184 筆 M ≥ 5.0 地震,發

現電 子濃 度 異常 減少 的機 率 在地 震 前 1-5 天 顯著 增 加。Liu et

al.[2009]分析 1998-2008 中國 35 筆 M ≥ 6.0 地震結果發現 17 筆

M ≥ 6.3 地震前 3-5 日,電子濃度呈異常減少的趨勢。(圖 2)。

2
本論文利用 GPS TEC 統計研究 1999 年 2 月~2008 年 5 月期間全

球 143 筆規模 ≥ 7.0地震前、後 15 天電離層 TEC 的變化。進一步探討

不同震源機制下電離層的變化。論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 緒論,

簡述地震危害性、電離層觀測及研究動機。第二章 介紹電離層和簡

介全球定位系統、全電子含量的觀測方法,以及資料來源。第三章 說

明地震的震源機制。第四章 定義全電子含量異常並說明全電子含量

異常的統計結果。第六章 解釋並討論統計的結果。

圖 1 集集地震前六天中壢的 TEC 和 NmF2 變化。實線:TEC,虛線:NmF2。[Liu et


al., 2001]。

3
圖 2 1998/5/1~2008/5/11 中國 35 筆M ≥ 6.0地震前後 15 日電子濃度異常增加(灰
虛線)和減少(黑實線)的筆數。[Liu et al. 2009]。

4
第二章 電離層與全電子含量
電離層與全電子含量
2.1 電離層

地球 50 公里以上的高空,中性大氣受到太陽 X 射線、紫外線(UV)

和超紫外線(EUV)的照射,或受到宇宙中高能粒子的轟擊,會游離成

正離子和電子,這些游離的氣狀體稱為電漿(plasma),而形成自地表

約 50 公里至數千公里的電離層(圖 3)。電離層以電漿濃度分層,一

般而言高度 150 公里以上的範圍稱為 F 層,白天 F 層可能出現兩個峰

值,可再細分成 F1 層(位置較低,最大電子濃度較小)和 F2 層(位置

較高,最大電子濃度較大),F2 層白天電子濃度可達2 × 10 cm,

夜間也有2 × 10 cm [Davies, 1990]。高度在 90-150 公里間亦有

一個層峰,這個範圍稱作 E 層,E 層白天電子濃度約2 × 10 cm,

夜間約2 × 10 cm [Davies, 1990]。高度在 70-90 公里之間為 D 層,

D 層無明顯層峰,在夜間,D 層的電子濃度會降到很小,可被忽略。

圖 3 典型中緯度電漿濃度垂直剖面 [Kelly, 1989]。實線代表日間電漿濃度,


虛線代表夜間電漿濃度。
5
2.2 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GPS)為美國軍方所發展的衛星系統,除了提供美

軍作為軍事導航和定位,也應用在民間的定位測量上。GPS 的架構可

分成三個部分:太空部分、控制部分和使用者部分。太空部分包含所

有的衛星和衛星訊息方面;控制部分包含地面上的主控制站、監視站

和天線等;使用者部分即接收器和衛星訊號的處理以及所衍生的相關

研究等 [蔡和芳, 1999]。

GPS 由 24 顆衛星組成,平均分布在 6 個軌道面上,每顆衛星距離

地表約 20200 公里(圖 4),傳送兩種頻率的右旋圓極化載波訊號

(L1=1575.42 MHz 和 L2=1227.60 MHz),並以電碼調制載波。L1 載波

調 制 兩 種 頻 率 的 電 碼 , 分 別 是 C/A 電 碼 (Coarse/Acquisition,

1.023MHz)和 P 電碼(Precision Code, 10.23MHz),L1 載波調制的 P

電碼稱為 P1 電碼;L2 載波只有調制 P 電碼,稱為 P2 電碼。圖 5 為

GPS 在載波上調制電碼的示意圖,當電碼為+1,載波的相位不變,電

碼為-1,載波的相位反相。因為頻率愈高,波長愈短,鑑別率較大,

GPS 量測以載波相位的精度最高,P 電碼次之,C/A 電碼的精度最低。

美國軍方能對 P 電碼加密,也就是在 P 電碼上再加一個 W 電碼以達到

干擾的作用,這種措施稱為反愚(Anti-Spoofing, AS) [Hofmann-

Wellenhof, 1994],反愚啟動(AS on)期間,只有授權的使用者可以

6
利用精度高的 P 電碼。民間必須利用人為措施和 C/A 電碼,量測的精

度較低。

GPS 接收器接收的衛星資料都以統一的格式儲存,稱為 RINEX

(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格式。轉換成 RINEX 格式之後,

衛星資料成為三個資料檔,即量測資料(observation data)、廣播星

曆和天候資料(meteorology) (參見 TurboRogue 使用手冊)。量測資

料主要記錄每一顆衛星的電碼虛擬距離和載波相位,是應用最廣泛的

資料 [蔡和芳, 1999]。

圖 4 全球定位系統衛星軌道分布。

7
圖 5 電碼調制載波示意。[Hofmann-Wellenhof, 1994]。

2.3 全電子含量

傾斜全電子含量(Slant TEC, STEC)的定義為:GPS 衛星-接收器

間電波路徑上電子濃度的積分(3)式,代表單位面積、軸為傾斜電波

路徑的圓柱內,所含有的總自由電子數量:

R
 = S   (3)

Ne 為電離層電子濃度,Sat、Rx 分別是 GPS 衛星、接收站的位置。單

位為 Total Electron Content Units (TECU),1TECU 等於1016 electrons/m2。

因電離層為頻散介質 (dispersive medium),可折射電磁波,影響

電波在電離層中的折射指數(refraction index)的因子主要是載波

頻率和電 子濃 度。衛 星訊號 中與 載波 有關的相 折射 指數 (phase

refraction index) np 和 與 電 碼 有 關 的 群 折 射 指 數 (group

8
refraction index) ng 可簡化為:
$.%&
!" = 1 − (4)
'(


-./ $.%&
!) = !" + 2+, =1+ (5)
-(12') '(

,:載波頻率。

電離層的相折射指數小於 1,表示相速度大於光速,載波相位通過電

離層所需要的時間比在真空傳播相同距離為短。群折射指數大於 1,

表示群速度小於光速,電碼通過電離層所需要的時間相對真空傳播為

長。訊號傳播時間因電離層而變化的量,稱作電離層影響量,其他影

響 GPS 訊號傳播時間的因子包括:對流層影響量、衛星和接收器的時

鐘不準誤差以及硬體偏差…等。時間的變化量通常用長度單位表示,

也就是虛擬的距離(傳播時間乘以光速)減去真實的距離。載波和電碼

受電漿介質影響的虛擬傳播距離可表式為:

R
4" = S !"  (6)

R
4) = S !)  (7)

4" 和4) 分別是載波和電碼的虛擬距離。則電漿介質(電離層)對載波和

電碼傳播時間的影響量(換算成長度單位)為:

9
R $. R
5"678 = 4" − s$ = S (!" − 1)  = − S   (8)
'(


R $. R
5):;<" = 4) − s$ = S (!) − 1)  = S   (9)
'(

最後的積分項即為 STEC。

衛星的量測資料記錄電碼虛擬距離和載波相位,無法得知載波的

虛擬距離,換言之,載波傳播路徑中的總周波(cycle)數為未知,此

未知的整數稱為相位模稜(phase ambiguity),是一個固定的常數。

相位模稜最簡易的求法是將電碼觀測量與載波相位觀測量以線性組

合的方式,累積一段時間的資料後求得 [蔡和芳, 1999],求出相位

模稜之後,便知載波的虛擬距離。反愚啟動期間,載波虛擬距離求出

的 TEC 精度較高。影響載波虛擬距離的因子包括:電離層和對流層的

影響量、衛星和接收器的時鐘不準誤差、硬體偏差、以及其他來源的

誤差。觀測的兩不同頻率 L1、L2 載波虛擬距離相減後,即除去了真

實的距離和與頻率無關的影響量,譬如:對流層的影響量、時鐘不準

誤差…等,只剩下電離層的影響量和衛星與接收器的硬體偏差(10

式)。

A A 'E (
Φ>,@ − Φ>,1 = −40.3 D1 − F STEC + K(LMA − LM> ) (10)
'( (

A A
Φ>,@ 、Φ>,1 :L1、L2 載波虛擬距離,上標N與下標O分別代表對應的衛

星與接收器。,@、,1:L1、L2 載波頻率。c:光速。LMA 、LM>:衛星、

10
接收器硬體線路上的偏差,通常為數個奈秒(nanoseconds)。計算 STEC

時,硬體偏差必須估計以降低誤差。

因電波路徑通過電離層的長度隨衛星的天頂角而改變,一般會將

STEC 換算成垂直地面的垂直 TEC(Vertical TEC, VTEC),將 STEC 轉換

成 VTEC 常利用一個映射函數 (mapping function),例如:Single Layer

Model (SLM)和 Modified Single Layer Model (MSLM)。SLM 是假設電

離層為一個薄球殼[Ya’acob, 2008](圖 6),高度常設在 300-450 km 之間,

電波路徑穿過電離層球殼的點稱為電離層穿刺點(Ionospheric Pierce

Point, IPP),電離層穿刺點的天頂角 χQ 與接收站天頂角 χ 的關係為:


RT
sinχQ = sinχ (11)
RT UVW

R Y :地球半徑,h[:IPP 高度。STEC 與通過 IPP 的 VTEC 之間作變換

的 SLM 映射函數為:
^_`a @ @
\ (]) = = = (12)
b_`a c;8dQ RT
ijkl)(
e@(R
T ghW

R Y 和h[ 典型的值分別是 6371 和 450 km [Ya’acob, 2008]。MSLM 調整

接收站的天頂角 χ (乘上一個 α)和 IPP 高度h[ , (11)式變更為:


RT
sinχQ = sin (αχ) (13)
RT UVW

對應的映射函數:
^_`a @ @
\ (]) = = = (14)
b_`a c;8dQ RT (
e@n ijk (ol)p
RT ghW

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11
extended slab model (ESM) 最相符的 α 值和 h[ 分別是:α = 0.9782 和

h[ = 506.7 km (參考 http://aiuws.unibe.ch/ionosphere/mslm.pdf )。

圖 6 電離層電子濃度單層模式(Single Layer Model)示意。[Ya’acob, 2008]。

2.4 資料來源

使 用 的 VTEC 資 料 來 源 為 歐 洲 定 軌 中 心 (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CODE)提供的全球電離層圖(Global Ionosphere

Maps, GIMs) , CODE GIMs 是 利 用 國 際 全 球 導 航 衛 星 系 統 服 務 網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 。 GNSS 為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的簡稱) 和其他機構約 150 個 GPS 接收站所生產,

STEC 與 IPP VTEC 之間轉換的映射函數為接近 JPL ESM 的 MSLM。CODE

12
GIMs 是在太陽-地磁參考座標(solar-geomagnetic reference frame)

下,以球面調和函數展開 (spherical harmonics expansion)到最大

次數 N = 15 製出全球 VTEC 模型 (參見 CODE GIMs 檔頭)。內插

(interpolate)全球 VTEC 的球面調和函數展開為:

{| } }
.€$ ∑|€$ z. (4O!w)(.| cos(x ) + .| sin(x))
v (w, x) = ∑% .
(15)

w: 地磁緯度(geomagnetic latitude)。

x: sun-fixed 經度。地理經度減去 Local Time (LT) 12 時

的經度。

: 球面調和函數展開的最大次數。

z{.| : 標準化後相關勒讓得函數(associated Legendre function)。

} , .|
.| } :須估計的球面調和函數展開係數。

圖 7 為 CODE 考慮的 GPS 衛星追蹤站分布。一日的 CODE GIMs 檔含有

13 張全球 VTEC 圖 (0-24 小時,每 2 小時一張),緯度範圍為-87.5°N

~87.5°N,緯度間隔 2.5°,經度範圍為-180°E~180°E,經度間隔 5° ,

一張全球 VTEC 圖有 73 × 71 個VTEC 格點。圖 8 為 CODE GIMs 2008/01/01

Universal Time (UT) 00:00 的全球 VTEC 圖,可以看到日間(約 10:00

~17:00 LT)在磁赤道兩側的 VTEC 最大,磁赤道的 VTEC 相對較小,

這個現象為赤道異常(equatorial anomaly)現象。(CODE GIMs 檔案

下載位置:ftp://ftp.unibe.ch/aiub/CODE/)。

13
圖 7 CODE 全球定位系統 GPS 衛星追蹤站分布。(http://aiuws.unibe.ch/ionosphere/codnet_abbr.pdf)。

14
圖 8 典型之全球電離層圖。白線為磁赤道。日間磁赤道兩側的電子濃度最大,此
現象為赤道異常現象。

15
第三章 震源機制
震前地震電磁訊號之產生可能與震源機制有關。由震源周圍之 P 波

(P-wave)輻射 的空 間分 布, 可以 推 知一 地震 的震 源機 制(focal

mechanism),其顯示了一斷層的特性。

3.1 P 波輻射型態
輻射型態

P 波為縱波,質點振動方向平行波的傳播方向。P 波最先傳達的

質點運動,指向離開震源(hypocenter)的方向代表 P 波初動(first

motion)為壓縮的(compressional)密波,指向震源的方向代表 P 波

初動為膨脹的(dilatational)疏波。任何斷層突然滑移,斷層周圍的

P 波 輻 射 型 態 (P-wave radiation pattern) 可 用 球 座 標 系 下

(spherical coordinate) 描 述 。 引用 原 點位 為 震 源 的卡 式 座 標系

(Cartesian coordinate) (x1 軸沿斷層滑移方向,x2 軸位於斷層面

上,x3 軸垂直斷層面)和球座標系(r, θ, w)(見圖 9a) ,斷層周圍 P

波的位移場可描述為:

" ∝ sin 2ƒ cos w (16)

" :P 波位移,∝:正比符號。斷層面和與滑移方向正交的輔助面

(auxiliary plane)將 P 波的極性分為四等分。在斷層面與輔助面上,

P 波的振幅為 0,P 波振幅最大的方向,在四等分的中間 (w =

2 2
0 或+,且ƒ = 或 )。圖 9b 顯示斷層周圍 P 波初動的極性分為四等
 

16
分,壓縮記為+號,膨脹記為-號,兩組滑移方向的 P 波輻射型態相

同,因此無法由 P 波輻射型態區分斷層面和輔助面,必須利用地表破

裂、餘震分布…等資訊決定斷層面。

(a) (b)

圖 9 任一斷層周圍的 P 波初動極性。(a)原點為震源的卡式座標系(x1 軸沿斷層


滑移方向,x2 軸位於斷層面上,x3 軸垂直斷層面)和球座標系(r, θ, w)。(b)斷
層周圍 P 波初動極性分為四等分。

3.2 震源機制

地震的震源機制提供了斷層面的位態(orientation)和滑移角

(angle of slip)…等資訊,經常以震源機制球(focal sphere)表示。

震源機制球是想像一個包圍震源的極小、均質球體。任一 P 波射線穿

過震源機制球,會有一個方位角(azimuth) w8 和一個 take off angle O6

(與鉛直向下的夾角),如圖 10a。P 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速度隨深度

變化,因此震源-地震站間 P 波的傳播路徑為曲線(圖 10b),若知道

地震站相對震源的方位、地震站與震源的距離、和地球內部的 P 波速
17
度構造,可求出震源-地震站之 P 波射線穿過震源機制球的點

(w8 、O6 )。若地震站記錄的 P 波初動向上代表壓縮的初動,向下代表

膨脹的初動,大量地震站記錄的極性標記回震源機制球上 (一般壓縮

記以著色的點,膨脹記以中空的點),可找到兩個相互正交的節面

(nodal plane)劃分不同的 P 波初動極性,即斷層面和輔助面。兩組

可能的斷層滑移方向(圖 9b 的箭號),其平行其中任一個節面,並垂

直另外一個節面。通常震源機制球的下半球會投影至赤道面表示,一般

利用等面積投影(equal-area projection),震源機制球上一點的 take

off angle O6 ,與赤道面上投影點和原心的距離 r 的關係為 :


r = a√2 sin (17)
1

a:赤道面半徑。震源機制球和節面相交的圓,下半球投影為一條弧

線,代表節面,區分極性為+和-的投影點。圖 11 為不同斷層類型

的震源機制球和投影示意圖。斷層面的位態以走向(strike)w' 和傾角

(dip)‰ 表示,走向為北方至斷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夾角(順時針方向

計算),傾角為水平面與斷層面的夾角。斷層面上方的岩盤稱為上盤

(hanging wall),下方的岩盤稱為下盤(foot wall)。上盤相對下盤

移動的向量定義為滑移向量(slip vector),滑移向量的方向以滑移

角(rake(λ)或 slip)表示,滑移角為走向至滑移向量的夾角。圖 12 為

斷層面的位態和斷層的滑移向量示意圖。rake = 90°,上盤相對下盤

18
向上移動,為逆斷層(reverse fault)。rake = 270°,上盤相對下盤

向下移動,為正斷層(normal fault)。rake = 0°, 180°,兩岩盤相對

水平移動,為走向斷層(strike-slip fault) [Lay and Wallace, 1995]。

本論文利用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網站

Source Parameter Search ( http://neic.usgs.gov/neis/sopar/ )地震目

錄的震源機制解參數:節面 1 和節面 2 滑移角(slip),將 1998 年 2

月~2008 年 5 月間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的震源機制分為上述三類。

方法有二種,第一種較為廣義,是將三種斷層類型的 slip ± 45° 做分類,

如:節面 1 和節面 2 的 slip 皆在範圍:−90° ± 45°分類為偏正斷層

地 震 。 90° ± 45° 分 類 為 偏 逆 斷 層 地 震 。 0° ± 45° 或 135°~180° 或

−180°~ − 135° 分類為偏走向斷層地震。第二種較為狹義,是將三種斷

層類型的 slip ± 30° 做分類。

(a)

(b)
w8

O6
station

圖 10 P 波射線自震源機制球到測站的路徑。(a)P 波射線穿過震源機制球的方位角w8
和 take off angle O6 。(b)震源輻射的 P 波初動傳播至地震站,路徑為曲線。

19
(a) (b) (c)

正斷層 逆斷層 走向斷層

rake = 270° rake = 90° rake = 0°, 180°


(d)

斜移斷層(oblique fault)

圖 11 不同斷層類型的震源機制球和投影示意。(a)正斷層。(b)逆斷層。(c)走
向斷層。(d)斜移斷層。

strike

w'

slip vector
λ
‰

圖 12 斷層面的位態和斷層的滑移示意。w':走向, ‰:傾角,λ:滑移角(rake)。

20
第四章 分析方法與統計結果
4.1
4.1 地震參數來源

全球 143 筆地震的發生時間、震央位置和規模之參數取自 USGS

網站 Earthquake Search (http://neic.usgs.gov/neis/epic/epic.html )。

地震參數詳見附錄一。圖 13a 為 143 筆地震的震央分布,其中大部分

震央的位置分布於 GPS 接收站附近(圖 7)。圖 13b, c 和 d 分別是依

震源機制分類的正斷層、逆斷層和走向斷層的地震分布。

(a)

圖 13 (a)1999 年 2 月~2008 年 5 月全球 143 筆M ≥ 7.0 地震分布。7.0≤M≤7.5:


82 筆,7.5≤M≤8.0:43 筆,M≥8.0:18 筆。

21
(b)

圖 13 (b)正斷層地震分布。藍色為狹義正斷層地震,紅色為其餘的廣義正斷層
地震。廣義正斷層地震:18 筆,狹義正斷層地震:13 筆。

圖 13 (c)逆斷層地震分布。藍色為狹義逆斷層地震,紅色為其餘的廣義逆斷層
地震。廣義逆斷層地震:66 筆,狹義逆斷層地震:54 筆。

22
(d)

圖 13 (d)走向斷層地震分布。藍色為狹義走向斷層地震,紅色為其餘的廣義走
向斷層地震。廣義走向斷層地震:30 筆,狹義走向斷層地震:25 筆。

23
4.2 分析方法

為了比較觀測的 TEC 相對連續幾日是否異常地增加或減少,本論

文 設 定 一 組 TEC 的 上 界 和 下 界 , 方 法 簡 介 如 下 : 圖 14 為

2008/1/1-2008/1/7 連續 7 日時間 12:00-24:00 UT 期間的 TEC 變化,

觀測地點為緯度 12.5°N,經度-30°E。圖中的紅點為此 7 日時間=t

(14:00 LT)的 TEC 中位數(median)•–,上、下之藍點分別是上四分位

數(upper quartile) —˜– 和下四分位數(lower quartile) ™˜– ,則觀

測天時間=t 的 TEC 觀測值 šM4– 對應的上界—›– 和下界 ™›– 設為:


—›– = •– + 1.5 × (—˜– − •– ) (18)
™›– = •– − 1.5 × (•– − ™˜– )
本論文實際是利用連續 15 日 TEC 的中位數與上、下四分位數來設定

上界和下界 [Liu et al. 2000],觀測天為第 16 日。若這 16 日時間

=t 的 TEC 出於同一個常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則šM4– 落在下

界和上界之間的機率約 65%。當šM4– 小於下界或大於上界,宣稱此刻

的 TEC 為異常減少或增加的訊號。若一日之 TEC 小於下界或大於上界

的時間超過 8 小時,則宣稱此日為減少異常日或增加異常日。以下為

利用 GIMs TEC 觀測 3 筆地震期間電離層異常的例子。圖 15 為

1999/9/20 17:47 UT Mw7.6 集集地震,地震前後 15 日的 GIMs TEC

變化,結果顯示集集地震之震前異常主要為第 4 日之顯著減少。Liu et

al.[2001]則是利用台灣地區 GPS 接收站觀測到集集地震之震前第 3、

24
4 日 TEC 明顯減少(圖 1)。GIMs TEC 未觀測到震前第 3 日異常減少的

現象,原因推測是由於 GIMs TEC 經由球面調和函數展開內插而平滑後

所導致。圖 16 為 2006/12/26 12:26 UT Mw7.0 屏東地震期間 GIMs TEC

的變化,結果顯示震前第 1、4 日 TEC 異常減少。Liu et al.[2008]

利用台灣地區 GPS 接收站觀測屏東地震期間 TEC 變化,研究顯示震前

第 4 日之異常減少與地震有關(圖 17),此現象 GIMs TEC 亦有觀測到。

Liu et al.[2009]觀測 2008/5/12 06:28 UT Mw7.9 汶川地震期間 GIMs

TEC 的變化,結果顯示汶川地震之震前異常為第 4-6 日之顯著減少(圖

18)。3 筆地震的 GIMs TEC 觀測顯示,若地震電磁訊號對電離層電子

濃度的影響與範圍夠大,GIMs 可用於電離層地震前兆的統計。

25
圖 14 TEC 上界與下界示意。紅點為連續 7 日時間=t 之 TEC 的中位數,藍點為
連續 7 日時間=t 之 TEC 的上和下四分位數,星號為設定的 TEC 上界和下界。

圖 15 1999/9/20 Mw7.6 集集地震期間全球電離層圖全電子含量變化。紅線為觀


測值,黑虛線為前 1-15 日的中位數,黑實線為對應的下界和上界,黑色和紅色
陰影分別是下界減觀測值和觀測值減上界,黑色和紅色三角形分別代表減少異常
日和增加異常日。

26
圖 16 2006/12/26 Mw7.0 屏東地震期間全球電離層圖全電子含量變化。紅線為觀
測值,黑虛線為前 1-15 日的中位數,黑實線為對應的下界和上界,黑色和紅色
陰影分別是下界減觀測值和觀測值減上界,黑色和紅色三角形分別代表減少異常
日和增加異常日。

圖 17 台灣地區 GPS 接收站紀錄 2006 Mw7.0 屏東地震期間全電子含量變化。列 1


為 Dst 指數,顯示期間有磁爆發生。列 2-4 為觀測結果,紅線為觀測值,灰線為
前 1-15 日的中位數,黑線為對應的下界和上界。[Liu et al., 2008]。

27
圖 18 2008/5/12 Mw7.9 汶川地震期間全球電離層圖全電子含量變化。列 1 為 Dst
指數,其顯示地磁活動較安靜。列 2-4 為觀測結果,紅線為觀測值,灰線為前
1-15 日的中位數,黑線為對應的下界和上界,黑色和紅色陰影分別是下界減觀
測值和觀測值減上界,黑色和紅色點分別代表減少異常日和增加異常日。[Liu et
al., 2009]。

28
4.3 不同規模統計

圖 19、20 為偵測每一筆地震前後 15 日的 GIMs TEC 減少和增加

異常日,圖中最下列為每一日(Day to Earthquake)減少和增加異常

日的加總筆數,並計算所占的比例。圖 21a 為不同規模減少異常日和

增加異常日的加總。圖中由上而下分別為 143 筆M ≥ 7.0 地震、61

筆M ≥ 7.5 地震和 18 筆M ≥ 8.0 地震。結果顯示M ≥ 7.0 與M ≥ 7.5

地震前第 6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M ≥ 8.0 地震之減

少異常日的比例則是普遍大於增加異常日。圖 21b 為比較只出現減少

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只出現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Lu and

Bean, 1995],其 z-value 為:

x@$ − x$@
z= Ÿžx + x (19)
@$ $@

x@$ 與 x$@ 定義於表 1。在顯著水準(significant level) α = 0.05的考慮

減少異常日

yes no

x@@ x$@
增加異 yes

常日 x@$ x$$
no

表 1 McNemar’s test 方法。x@@ 為該日是減少異常日也是增加異常日的筆數,x@$ 為


該日只為減少異常日的筆數, x$@ 為該日只為增加異常日的筆數, x$$ 為該日非
異常日的筆數。

29
之下,若z > 1.645,則結論: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結

果顯示M ≥ 7.5 與M ≥ 8.0 的地震前第 6 日z > 1.645。M ≥ 8.0 地震

後第 2 日z 亦 > 1.645,推測原因是規模較大的地震常伴隨著許多餘

震,震後之異常減少與餘震有關。圖 21c 為減少和增加異常日比例(圖

21a)之 3 日移動平均,觀察其變化的趨勢。M ≥ 7.0 的地震前,減少

異常日比例有上升的趨勢至震後,而增加異常日的比例相反,為下降

的趨勢。M ≥ 7.5 和M ≥ 8.0 的地震前,減少異常日比例的上升趨勢

更加明顯。針對減少異常日,亦統計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

少異常日的加總(圖 21d),圖中橫軸為連續三日的平均,在此簡寫為

D。結果顯示M ≥ 7.0 的地震,D = −6(震前第 5-7 日期間)出現減少

異常日之比例最大,且規模愈大其值也愈大。

30
圖 19 全球 143 M≥7.0 地震發生電離層減少異常日的時間分布。縱軸為地震編號,
橫軸為相對地震發生的日,紅點代表該日為減少異常日。最下列為每一日之減少
異常日加總的比例。

31
圖 20 全球 143 M≥7.0 地震發生電離層增加異常日的時間分布。縱軸為地震編號,
橫軸為相對地震發生的日,紅點代表該日為增加異常日。最下列為每一日之增加
異常日加總的比例。

32
(a)

圖 21 不同規模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的比例,黑
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如:M≥7.0 地震前第 6 日之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為 0.2657,
代表 143 M≥7.0 的地震有 38 筆在震前第 6 日為減少異常日。
(b)

圖 21 (b) 減 少 異 常 日 的 比 例 是 否 大 於 增 加 異 常 日 之 McNemar’s test 。 若


z − value > 1.645,結論: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

33
(c)

圖 21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
(d)

圖 21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如:D = −6 代表震前第 5-7 日。

34
4.4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

廣義震源機制定義的地震數目較多,但斷層滑移角的範圍較大。

圖 22a 為M ≥ 7.0 廣義震源機制之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圖 22b 比較

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McNemar’s test 的結果顯示

30 筆M ≥ 7.0 的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6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

常日。此外,143 M ≥ 7.0 的地震前第 6 日之 z-value 亦為 1.645 的

邊界值,此結果似乎說明走向斷層地震前可能出現地震電離層異常。

圖 22c 為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其中 66 筆M ≥ 7.0 的

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比例之上升趨勢與 143 M ≥ 7.0 的地震較

相近,然而逆斷層地震前增加異常日比例普遍高於減少異常日。走向

斷層和正斷層地震則是地震當日和地震剛過期間異常減少比例較高。

圖 22d 為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結果顯示

18 筆正斷層地震與 30 筆走向斷層地震,D = 0(震前第 1-震後第 1 日

期間)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的比例最大。66 筆逆斷層地震前的極

大值出現在D = −6,此結果與 143 M ≥ 7.0 的地震相符合。

圖 23a 為M ≥ 7.5 廣義震源機制之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比較減

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的結果顯示

(圖 23b),26 筆M ≥ 7.5 的逆斷層地震前第 6、3 和 1 日減少異常日

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17 筆M ≥ 7.5 的走向斷層地震則在震前第 8

35
和 6 日,震前第 6 日之現象與 61 筆M ≥ 7.5 的地震相同。圖 23c 為

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趨勢顯示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

常日比例較高的時間分布較晚,走向斷層地震則較早。7 筆M ≥ 7.5

的正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為下降的趨勢。圖 23d 為每連續

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結果顯示逆斷層地震前減

少異常日之出現在D = −6 和 − 7最為頻繁,走向斷層之震前最大值

為D = −7。此外 61 筆M ≥ 7.5 的地震,D = −6 之最大值與正斷層地

震較無明顯的關係。

圖 24a 為M ≥ 8.0 廣義震源機制之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M ≥ 8.0

的地震筆數少,結果不具統計意義,不過走向斷層地震前異常減少日

的比例仍有較高的現象。圖 24b 顯示M ≥ 8.0 的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12、

10、9 和 6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電離層異常日比

例之 3 日移動平均顯示(圖 24c),M ≥ 8.0 的走向斷層地震之電離層

電子濃度異常減少出現的時間較早。此外,5 筆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12-9 日期間都至少出現一次減少異常日(圖 24d)。

36
(a)

圖 22 M ≥ 7.0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
的比例,黑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由上而下分別是 143 筆 M≥7.0、正斷層、逆
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
(b)

圖 22 (b)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37
(c)

圖 22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比例之
上升趨勢與 143 M ≥ 7.0 的地震較相近。
(d)

圖 22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

38
(a)

圖 23 M ≥ 7.5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
的比例,黑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由上而下分別是 61 筆 M≥7.5、正斷層、逆
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
(b)

圖 23 (b)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39
(c)

圖 23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趨勢顯示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
常日比例較高的時間分布較晚,走向斷層地震則較早。

(d)

圖 23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

40
(a)

圖 24 M ≥ 8.0 廣義震源機制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
的比例,黑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由上而下分別是 18 筆 M≥8.0、正斷層、逆
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
(b)

圖 24 (b)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41
(c)

圖 24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
(d)

圖 24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

42
4.5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

狹義震源機制定義之斷層滑移角的範圍較小,更接近三種斷層類

型的原始定義。圖 25a 為M ≥ 7.0 狹義震源機制之電離層異常日的加

總 。 圖 25b 為 比 較 減 少 異 常 日 的 比 例 是 否 大 於 增 加 異 常 日 之

McNemar’s test。結果顯示 13 筆M ≥ 7.0 的正斷層地震前第 9 和 2 日,

其 z-value 為顯著水準α = 0.05 的邊界值(< 1.645)。25 筆M ≥ 7.0

的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6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此現象

可能是M ≥ 7.0 的走向斷層地震之特性。圖 25c 為電離層異常日比例

之 3 日移動平均,其中 54 筆M ≥ 7.0 的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的

比例有明顯上升的趨勢。13 筆和 25 筆M ≥ 7.0 的狹義正斷層和走向

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相對M ≥ 7.0 的廣義正斷層和走向斷

層地震都有升高之現象(圖 22c)。圖 25d 為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

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13 筆正斷層地震在 D = −1 (震前第 2-地震

當 日 ) 出 現 異 常 減 少 日 的 比 例 最 大 。 54 筆 逆 斷 層 地 震 , 震 前 在

D = −3 (震前第 4-2 日 )的比 例最大 。25 筆 走向斷層 地震則 在

D = 0 (震前第 1-震後 1 日)的比例最大。

圖 26a 為M ≥ 7.5 狹義震源機制之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比較減

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圖 26b)的結

果與M ≥ 7.5 廣義震源機制的統計相近(圖 23b)。20 筆M ≥ 7.5 的逆

43
斷層地震前第 6、3 和 1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加異常日。14

筆M ≥ 7.5 的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8 和 6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大於增

加異常日。圖 26c 為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M ≥ 7.5 的

狹義逆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比例的變化趨勢與M ≥

7.5 廣義震源機制的統計相近(圖 23c)。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

比例較高的時間分布較晚,走向斷層地震較早。圖 26d 為每連續三日

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結果顯示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

常日之出現在D = −5 (震前第 6-4 日)最為頻繁,此結果較廣義震源

機 制 的 結 果 ( 在 D = −7 和 − 6 ) 晚 ( 圖 23d) 。 走 向 斷 層 地 震 則 在

D = −7 (震前第 8-6 日)最為頻繁,此結果較廣義震源機制的結果顯

著(圖 23d)。

圖 27a 為M ≥ 8.0 狹義震源機制之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圖 27b

顯示M ≥ 8.0 的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10、9 和 6 日,減少異常日的比例

大於增加異常日,此結果與M ≥ 8.0 廣義震源機制的統計相近(圖

24b)。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顯示(圖 27c),M ≥ 8.0 的

走向斷層地震,電離層減少異常日比例較高的時間分布較早,其與廣

義震源機制的統計相近(圖 24c)。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相

對廣義機制的統計有提高的現象(圖 24c)。此外,與廣義震源機制的

統計一致地,4 筆走向斷層地震前第 12-9 日期間都至少出現一次減

少異常日(圖 27d)。

44
(a)

圖 25 M ≥ 7.0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
的比例,黑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由上而下分別是 143 筆 M≥7.0、正斷層、逆
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
(b)

圖 25 (b)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45
(c)

圖 25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常日的比例
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d)

圖 25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

46
(a)

圖 26 M ≥ 7.5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
的比例,黑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由上而下分別是 61 筆 M≥7.5、正斷層、逆
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
(b)

圖 26 (b)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47
(c)

圖 26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趨勢顯示逆斷層地震前,減少異
常日比例較高的時間分布較晚,走向斷層地震較早。

(d)

圖 26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

48
(a)

圖 27 M ≥ 8.0 狹義震源機制統計。(a)電離層異常日的加總。紅線為增加異常日
的比例,黑線為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由上而下分別是 18 筆 M≥8.0、正斷層、逆
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
(b)

圖 27 (b)減少異常日的比例是否大於增加異常日之 McNemar’s test。

49
(c)

圖 27 (c)電離層異常日比例之 3 日移動平均。藍虛線區域顯示,逆斷層地震前
減少異常日的比例相對廣義機制的統計有提高的現象。
(d)

圖 27 (d)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橫軸代表連續三日
的平均,本論文簡寫為 D。

50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Mw7.6 集集地震為狹義逆斷層地震,觀測顯示震前第 4、3 日(LT) TEC

異常減少最劇烈的區域為震央周圍半徑 100-200 km 之範圍[Liu et al.,

2001]。Mw7.0 屏東地震為狹義正斷層地震,觀測顯示震前第 4 日 TEC 異常

減少為震央周圍的區域性現象 [Liu et al., 2008]。Mw7.9 汶川地震為具

有較大走向方向滑移的逆斷層地震,觀測顯示震前第 6-4 日之 TEC 減少於

震央周圍最顯著 [Liu et al., 2009]。此三筆地震的研究顯示震前電離層

電子濃度異常減少可能和地震有關。

不同規模的統計結果發現 1999 年 2 月-2008 年 5 月全球 143 筆

M ≥7.0 的地震前第 7-5 日期間出現為減少異常日的機會最大,且規

模愈大機會愈大。此外,McNemar’s test 顯示M ≥ 7.5 的地震前第 6

日,出現減少異常日的機會大於增加異常日。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

地震前 1~5 天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Liu et al., 2000, 2004,

2006, 2009]相吻合。

震源機制的統計結果顯示,地震前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以逆

斷層與走向斷層地震較明顯,其中走向斷層地震之異常減少出現較早,

而逆斷層地震出現較晚(圖 23b、23c、26b、26c、26d)。此外,走向

斷層地震之每連續三日期間出現一次以上減少異常日的加總顯示,規

模愈大的走向斷層地震,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出現愈早,如:

51
M ≥ 7.0 的狹義走向斷層地震的最大值在 D = 0 (圖 25d),M ≥ 7.5

的狹義走向斷層地震的最大值在 D = −7 (圖 26d),M ≥ 8.0 的狹義

走向斷層地震的最大值則在D = −11 和 − 10 (圖 27d)。

Freund [2000]實驗室模擬擠壓岩石發現,岩石在形變的階段,

微破裂(microfractures)可激發移動性正電洞(positive holes)的

產生,正電洞的擴散和外流則能引起電流、電磁輻射或地表的電、磁

場。此實驗模擬接近於受地殼強烈擠壓的逆斷層地震,說明逆斷層地

震前可能出現地震電磁訊號。統計亦顯示,逆斷層地震之電離層電子

濃度異常減少的現象明顯。相反地,地殼強力拉張的正斷層地震則不

明顯。

統計結果顯示,M ≥ 7.0 的地震前第 7-5 日期間 TEC 異常減少的

機會增大,且規模愈大機會愈大。M ≥ 7.5 的地震前第 6 日 TEC 異常

減少的機會大於異常增加。

震源機制的統計結果顯示,震前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減少的現象

以逆斷層和走向斷層地震較明顯,其中走向斷層地震之異常減少出現

較早,逆斷層地震出現較晚 。

52
附錄 1 1999 年二月~2008 年五月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目錄
地震參數取自 USGS ( http://neic.usgs.gov/neis/epic/epic.html )。

編號<134 的節面滑移角(slip1, slip2)來自 USGS Source Parameter Search

(http://neic.usgs.gov/neis/sopar/),編號 ≥134 的滑移角來自

The Global CMT (Centroid Moment Tensor) Project 網 站

(http://www.globalcmt.org/CMTsearch.html)。斷層類型:1-偏正斷層,

2-偏逆斷層,3-偏走向斷層。

由於震源機制分類是依據節面 1 和節面 2 的滑移角,無法將 143

筆地震全部分類,其中未分類的地震有 29 筆。

53
編號 時間(UT) 緯度(°N) 經度(°E) 規模 slip1 slip2 斷層類型
廣義 狹義
1 1999/2/6 21:47 -12.85 166.70 Ms 7.3 41 116
2 1999/3/4 08:52 5.40 121.94 Mw 7.1 84 94 2 2
3 1999/3/8 12:25 52.06 159.52 Mw 7.0 101 84 2 2
4 1999/3/20 10:47 51.59 -177.67 Me 7.0 116 76 2 2
5 1999/3/31 05:54 5.83 -82.62 Me 7.0 -176 -5 3 3
6 1999/4/5 11:08 -5.59 149.57 Mw 7.4 65 97 2 2
7 1999/4/8 13:10 43.61 130.35 Mw 7.1 160 67
8 1999/5/16 00:51 -4.75 152.49 Mw 7.1 96 87 2 2
9 1999/6/15 20:42 18.39 -97.44 Mw 7.0 -83 -96 1 1
10 1999/7/11 14:14 15.78 -88.33 Me 7.0 -170 -11 3 3
11 1999/8/17 00:01 40.75 29.86 Ms 7.8 3 164 3 3
12 1999/9/20 17:47 23.77 120.98 Ms 7.7 96 87 2 2
13 1999/9/30 16:31 16.06 -96.93 Ms 7.5 -103 -78 1 1
14 1999/10/16 09:46 34.59 -116.27 Ms 7.4 174 101
15 1999/11/12 16:57 40.76 31.16 Ms 7.5 -167 -36 3
16 1999/11/15 05:42 -1.34 88.98 Me 7.7 -11 -166 3 3
17 1999/11/17 03:27 -5.98 148.82 Ms 7.0 103 81 2 2
18 1999/11/26 13:21 -16.42 168.21 Mw 7.5 67 103 2 2
19 1999/12/6 23:12 57.41 -154.49 Mw 7.0 -180 -27 3 3
20 1999/12/11 18:03 15.77 119.74 Mw 7.3 -169 -77
21 2000/1/8 16:47 -16.92 -174.25 Mw 7.2 -13 -98
22 2000/2/25 01:43 -19.53 173.82 Me 7.5 169 16 3 3
23 2000/3/28 11:00 22.34 143.73 Ms 7.6 -127 -86 1
24 2000/4/23 09:27 -28.31 -62.99 Mw 7.0 -150 -86
25 2000/5/4 04:21 -1.11 123.57 Mw 7.6 172 26 3 3
26 2000/5/12 18:43 -23.55 -66.45 Mw 7.2 -62 -96 1 1
27 2000/6/4 16:28 -4.72 102.09 Me 8.3 152 38 3
28 2000/6/18 14:44 -13.80 97.45 Me 8.0 -5 -153 3 3
29 2000/7/16 03:57 -7.75 150.92 Me 7.3 -62 -114 1 1
30 2000/7/30 12:25 33.90 139.38 Me 7.1 175 8 3 3
31 2000/8/4 21:13 48.79 142.25 Ms 7.1 60 110 2 2
32 2000/8/6 07:27 28.86 139.56 Mw 7.4 -142 -68
33 2000/8/28 19:29 -4.12 127.03 Me 7.1 116 75 2 2
34 2000/10/4 16:58 -15.42 166.91 Mw 7.0 94 87 2 2
35 2000/10/6 04:30 35.46 133.13 Me 7.4 1 173 3 3
36 2000/10/29 08:37 -4.77 153.95 Mw 7.0 90 90 2 2
37 2000/11/16 04:54 -3.98 152.17 Ms 8.2 3 133
38 2000/12/6 17:11 39.57 54.80 Ms 7.5 136 65
54
39 2001/1/1 06:57 6.90 126.58 Mw 7.5 60 117 2 2
40 2001/1/9 16:49 -14.93 167.17 Mw 7.1 160 47
41 2001/1/10 16:02 57.08 -153.21 Mw 7.0 74 92 2 2
42 2001/1/13 17:33 13.05 -88.66 Ms 7.8 -95 -86 1 1
43 2001/1/26 03:16 23.42 70.23 Ms 8.0 136 60
44 2001/2/13 19:28 -4.68 102.56 Mw 7.4 103 86 2 2
45 2001/2/24 07:23 1.27 126.25 Mw 7.1 78 100 2 2
46 2001/6/3 02:41 -29.67 -178.63 Mw 7.2 138 57
47 2001/6/23 20:33 -16.26 -73.64 Mw 8.4 63 98 2 2
48 2001/7/7 09:38 -17.54 -72.08 Mw 7.6 52 99 2
49 2001/8/21 06:52 -36.81 -179.57 Ms 7.1 116 68 2 2
50 2001/10/12 15:02 12.69 144.98 Ms 7.3 31 116
51 2001/10/19 03:28 -4.10 123.91 Mw 7.5 176 13 3 3
52 2001/10/31 09:10 -5.91 150.20 Mw 7.0 95 88 2 2
53 2001/11/14 09:26 35.95 90.54 Ms 8.0 -12 -150 3 3
54 2001/12/12 14:02 -42.81 124.69 Mw 7.1 6 172 3 3
55 2001/12/18 04:02 23.95 122.73 Ms 7.3 -135 -53 1
56 2001/12/23 22:52 -9.61 159.53 Ms 7.0 54 104 2
57 2002/1/2 17:22 -17.60 167.86 Ms 7.5 22 106
58 2002/3/3 12:08 36.50 70.48 Mw 7.4 85 92 2 2
59 2002/3/5 21:16 6.03 124.25 Mw 7.5 70 99 2 2
60 2002/3/31 06:52 24.28 122.18 Ms 7.4 121 72 2
61 2002/4/26 16:06 13.09 144.62 Mw 7.1 11 93
62 2002/6/28 17:19 43.75 130.67 Mw 7.3 105 86 2 2
63 2002/8/19 11:01 -21.70 -179.51 Mw 7.7 -141 -72
64 2002/9/8 18:44 -3.30 142.95 Ms 7.8 43 116
65 2002/10/10 10:50 -1.76 134.30 Ms 7.7 4 173 3 3
66 2002/11/2 01:26 2.82 96.08 Ms 7.6 73 95 2 2
67 2002/11/3 22:12 63.52 -147.44 Ms 8.5 171 19 3 3
68 2002/11/17 04:53 47.82 146.21 Mw 7.3 30 98
69 2003/1/20 08:43 -10.49 160.77 Ms 7.8 140 41 3
70 2003/1/22 02:06 18.77 -104.10 Ms 7.6 110 86 2 2
71 2003/3/17 16:36 51.27 177.98 Mw 7.1 137 73
72 2003/5/26 09:24 38.85 141.57 Mw 7.0 70 97 2 2
73 2003/5/26 19:23 2.35 128.85 Ms 7.1 60 110 2 2
74 2003/6/20 06:19 -7.61 -71.72 Mw 7.1 -65 -114 1 1
75 2003/6/23 12:12 51.44 176.78 Ms 7.0 142 69
76 2003/7/15 20:27 -2.60 68.38 Ms 7.6 1 159 3 3
77 2003/8/4 04:37 -60.53 -43.41 Mw 7.6 -23 -124
78 2003/8/21 12:12 -45.10 167.14 Ms 7.5 95 88 2 2
55
79 2003/9/25 19:50 41.81 143.91 Mw 8.3 132 83 2
80 2003/9/27 11:33 50.04 87.81 Ms 7.5 20 158 3 3
81 2003/10/31 01:06 37.81 142.62 Mw 7.0 80 92 2 2
82 2003/11/17 06:43 51.15 178.65 Mw 7.8 122 80 2
83 2003/12/27 16:00 -22.01 169.77 Mw 7.3 95 87 2 2
84 2004/2/7 02:42 -4.00 135.02 Ms 7.5 -7 -158 3 3
85 2004/7/15 04:27 -17.66 -178.76 Mw 7.1 137 55
86 2004/7/25 14:35 -2.43 103.98 Mw 7.3 -129 -57 1
87 2004/9/5 14:57 33.18 137.07 Mw 7.4 72 107 2 2
88 2004/10/9 21:26 11.42 -86.67 Ms 7.0 98 86 2 2
89 2004/11/11 21:26 -8.15 124.87 Mw 7.5 72 99 2 2
90 2004/1/15 09:06 4.70 -77.51 Mw 7.2 114 85 2 2
91 2004/11/22 20:26 -46.68 164.72 Ms 7.1 103 81 2 2
92 2004/11/26 02:25 -3.61 135.40 Ms 7.2 0 -124
93 2004/11/28 18:32 43.01 145.12 Mw 7.0 122 75 2
94 2004/12/23 14:59 -49.31 161.35 Mw 8.1 167 16 3 3
95 2004/12/26 00:58 3.30 95.98 Mw 9.0 110 87 2 2
96 2005/2/5 12:23 5.29 123.34 Mw 7.1 -114 -84 1 1
97 2005/3/2 10:42 -6.53 129.93 Mw 7.1 176 55
98 2005/3/28 16:09 2.09 97.11 Mw 8.6 118 86 2 2
99 2005/6/13 22:44 -19.99 -69.20 Mw 7.8 -81 -94 1 1
100 2005/6/15 02:50 41.29 -125.95 Mw 7.2 175 7 3 3
101 2005/7/24 15:42 7.92 92.19 Ms 7.5 -2 -158 3 3
102 2005/8/16 02:46 38.28 142.04 Mw 7.2 81 93 2 2
103 2005/9/9 07:26 -4.54 153.47 Mw 7.6 91 89 2 2
104 2005/9/26 01:55 -5.68 -76.40 Mw 7.5 -92 -88 1 1
105 2005/10/8 03:50 34.54 73.59 Ms 7.7 123 65 2
106 2005/11/14 21:38 38.11 144.90 Mw 7.0 -104 -78 1 1
107 2005/12/5 12:19 -6.22 29.83 Ms 7.2 -122 -58 1
108 2006/1/2 06:10 -60.96 -21.61 Mw 7.4 -168 -13 3 3
109 2006/1/2 22:13 -19.93 -178.18 Mw 7.2 -40 -107
110 2006/1/27 16:58 -5.47 128.13 Mw 7.6 -44 -123
111 2006/2/22 22:19 -21.32 33.58 Ms 7.5 -114 -78 1 1
112 2006/4/20 23:25 60.95 167.09 Ms 7.6 76 101 2 2
113 2006/5/3 15:26 -20.19 -174.12 Mw 8.0 123 78 2
114 2006/5/16 10:39 -31.81 -179.31 Mw 7.4 58 100 2
115 2006/7/17 08:19 -9.28 107.42 Mw 7.7 102 88 2 2
116 2006/8/20 03:41 -61.03 -34.37 Mw 7.0 -176 -8 3 3
117 2006/11/15 11:14 46.59 153.27 Mw 8.3 92 89 2 2
118 2006/12/26 12:26 21.80 120.55 Ms 7.3 -76 -98 1 1
56
119 2007/1/13 04:23 46.24 154.52 Ms 8.2 -54 -115 1
120 2007/1/21 11:27 1.07 126.28 Mw 7.5 108 78 2 2
121 2007/3/25 00:40 -20.62 169.36 Mw 7.1 89 91 2 2
122 2007/4/1 20:39 -8.47 157.04 Mw 8.1 121 69 2
123 2007/8/1 17:08 -15.60 167.68 Mw 7.2 79 96 2 2
124 2007/8/8 17:05 -5.86 107.42 Mw 7.5 155 62
125 2007/8/15 23:40 -13.39 -76.60 Mw 8.0 63 104 2 2
126 2007/8/20 22:42 8.04 -39.25 Me 7.0 176 13 3 3
127 2007/9/2 01:05 -11.61 165.76 Ms 7.3 101 86 2 2
128 2007/9/12 11:10 -4.44 101.37 Ms 8.5 114 86 2 2
129 2007/9/28 13:38 22.00 142.65 Mw 7.4 50 126 2
130 2007/9/30 02:08 10.45 145.72 Ms 7.1 167 15 3 3
131 2007/9/30 05:23 -49.27 164.12 Ms 7.4 123 69 2
132 2007/10/31 03:30 18.90 145.36 Mw 7.2 152 33 3
133 2007/11/14 15:40 -22.25 -69.89 Mw 7.7 98 87 2 2
134 2007/11/29 19:00 14.97 -61.26 Mw 7.4 -32 -144 3
135 2007/12/9 07:28 -26.00 -177.51 Mw 7.8 38 110
136 2007/12/19 09:30 51.36 -179.52 Ms 7.1 118 80 2 2
137 2008/2/20 08:08 2.77 95.96 Ms 7.5 80 92 2 2
138 2008/2/25 08:36 -2.49 99.97 Ms 7.3 102 89 2 2
139 2008/3/20 22:32 35.49 81.47 Ms 7.3 -110 -74 1 1
140 2008/4/9 12:46 -20.07 168.89 Ms 7.3 101 84 2 2
141 2008/4/12 00:30 -55.66 158.45 Ms 7.1 102 79 2 2
142 2008/5/7 16:02 36.18 141.55 Ms 7.4 87 91 2 2
143 2008/5/12 06:28 30.99 103.32 Ms 8.0 138 63

57
附錄 2 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之電離層減少
異常日的時間分布
縱軸為地震編號,橫軸為相對地震發生的日,○代表該日為減少

異常日。

58
59
60
61
附錄 3 全球 143 筆 M ≥ 7.0 地震之電離層增加
異常日的時間分布
縱軸為地震編號,橫軸為相對地震發生的日,○代表該日為增加

異常日。

62
63
64
65
參考文獻
Davies, K., 1990: Ionospheric Radio, Peter Peregrinus Ltd., London.
Dobrovolsky, I. P., Zubkov, S. I., Miachkin, V. I., 1979: Estimation of the size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zones.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17, 1025–1044.
Freund, F., 2000: Time-resolved study of charg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igneous
rocks. J. Geophys. Res., 105, 11001-11019.
Hofmann-Wellenhof, B., H. Lichtenegger, and J. Collins, 1994: GPS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version, Springer-Verlag, Wien, New York.
Hunsucker, R. D., 1991: Radio Techniques for Probing the Terrestrial Ionosphere,
Springer-Verlag, Berlin.
Neter, J., W. Wasserman, and G. A. Whitmore, 1988: Applied Statiatics, 3rd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Boston, USA.
Kelley, M. C., 1989: The Earth’s ionosphere.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USA.
Lay, Thorne and Terry C. Wallace, 1995: Modern Global Seismology.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USA.
Liu, J. Y., Y. I. Chen, S. A. Pulinets, Y. B. Tsai, and Y. J. Chuo , 2000:
Seismo-ionospheric signatures prior to M _ 6.0 Taiwan earthquakes, Geophys. Res.
Lett., 27, 3113– 3116, doi:10.1029/2000GL011395.
Liu, J. Y., Y. I. Chen, Y. J. Chou, and H. F. Tsai, 2001: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during the Chi-Chi earthquake. Geophys. Res. Lett., 28,
1383-1386.
Liu, J. Y., Y. I. Chen, H. K. Jhuang, and Y. H. Lin, 2004: Ionospheric foF2 and TEC
anomalous days associated with M _ 5.0 earthquakes in Taiwan during 1997–1999,
Terr. Atmos. Oceanic Sci., 15, 371– 383.
Liu, J. Y., Y. I. Chen, Y. J. Chuo, C. S. Chen, 2006: A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f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anomaly. J. Geophys. Res., 111, A05304, doi:
10.1029/2005JA011333.
Liu, J. Y., S. W. Chen, Y. C. Chen, H. Y. Yen, C. P. Chang, W. Y. Chang, L. C. Tsai, C.
H. Chen, W. H. Yang, 2008: Seismo-Ionospheric Precursors of the 26 December
2006 M 7.0 Pingtung Earthquake Doublet. Terr. Atmos. Ocean. Sci., 19,751-759.
Liu, J. Y., Y. I. Chen, C. H. Chen, C. Y. Liu, C. Y. Chen, M. Nishihashi, J. Z. Li, Y. Q.
Xia, K. I. Oyama, K. Hattori, and C. H. Lin, 2009: Seismoionospheric GPS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omalies observed before the 12 May 2008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J. Geophys. Res., 114, A04320, doi:10.1029/2008JA013698.

66
Lu, Y and J. A. Bean, 1995: On the sample size one-sided equivalence of sensitivities
based upon McNemar’s test. Statistics in Medicine 14, 1831-1839.
Opperman, BDL, 2007: Reconstructing Ionospheric TEC over South Africa Using
Signals from a Regional GPS Network. Doctor Thesis of Philosophy of Rhodes
University. South Africa.
Shearer, P. M., 1999: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Cambridge, New York.
Ya’acob, Norsuzila, M. Abdullah, M. Ismail, 2008: Determination of GPS Total
Electron Content using Single Layer Model (SLM) Ionospheric Mapping Function.
IJCSNS, VOL.8 No.9.
Yeh, K. C., and C. H. Liu, 1972: Theory of Ionospheric Wave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林鈺翔, 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觀測電離層地震前兆, 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

科學研究所, 中壢, 2004.

莊皓琨, 台灣地區地震前之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 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

科學研究所, 中壢, 2004.

蔡和芳, 全球定位系統觀測電離層赤道異常之研究, 博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太

空科學研究所, 中壢, 1999.

劉程艷, 基於 GPS 研究大地震前震中上空電離層全電子濃度異常, 碩士論文, 北

京工業大學, 北京, 2008.

[CODE GIMs 檔案下載]


ftp://ftp.unibe.ch/aiub/CODE/
[CODE, Modified Single Layer Model]
http://aiuws.unibe.ch/ionosphere/mslm.pdf
[CODE 考慮的 GPS 衛星追蹤站分布]
http://aiuws.unibe.ch/ionosphere/codnet_abbr.pdf
[USGS, Earthquake Search]
http://neic.usgs.gov/neis/epic/epic.html
67
[USGS,Source Parameter Search]
http://neic.usgs.gov/neis/sopar/
[內政部消防署]
http://www.nfa.gov.tw/index.aspx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3.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7/28/
content_4888384.htm

6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