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二九)法因人興(30)

法海本 惠昕本 契嵩本 宗寶本


1 “一切經書及 “善知識!一切 “善知識!一切 “善知識!一切修
文字,小大二 經書,及諸文字, 修多羅,及諸文 多羅,及諸文字,
乘,十二部經, 大小二乘,十二 字,大小二乘,十 大小二乘,十二部
皆因人置,因智 部經,皆因人置, 二部經,皆因人 經,皆因人置,因
惠性故,1故然能 因智慧性,2方能 置,因智慧性,方 智慧性,方能建
建立。 建立。 能建立。 立。
3
2 我若无智人,一 若無世人,一切 若無世人,一切 若無世人,一切萬
切万法,4本亦不 萬法,本自不有。 萬法本自不有。 法,本自不有。故
有。5故知万法, 故知萬法,本因 故知萬法,本自 知萬法,本自人
本從人興。6一切 人興。一切經書, 人興。一切經書, 興。一切經書,因
經書,因人說 因人說有。 因人說有。 人說有。
有。
3 緣在人中有愚 緣其人中有愚有 緣其中有愚有 緣其人中有愚有
有智, 7 愚為小 智,愚為小人,10 智,愚為小人,智 智,愚為小人,智
故,8智為大人。 智為大人。愚者 為大人。愚者問 為大人。愚者問於
問迷人於智者, 問於智人,智者 於智人,智者與 智人,智者與愚人
智人与愚人說 與愚人說法,11令 愚人說法,愚人 說法,愚人忽悟解
法,令使愚者悟 其悟解心開。愚 忽然悟解心開, 心開,即與智人無
解心開。9迷人若 人忽悟解心開,12 即與智人無別。 別。
悟心開,与大智 即與智人無別。
人无別。
4 故 知 不 悟 即 善知識!不悟即 善知識!不悟,即 善知識!不悟,即
[是]佛是眾生, 佛是眾生,一念 佛是眾生;一念 佛 是 眾 生 , 一 念
13
一念若悟即眾 悟時眾生是佛。15 悟時,眾生是佛。 悟,時眾生是佛。
生是佛。14
5 故知一切万法, 故知萬法,盡在 故知萬法盡在自 故 知 萬 法 盡 在 自
盡在自身(心) 自心,何不從自 心,何不從自心 心,何不從自心中
中, 16 何不從於 心中頓見真如本 中 頓 見 真 如 本 頓見真如本性。
自心,頓見真如 性。 性。
本性。17
6 《菩薩戒經》 《菩薩戒經》云: 《菩薩戒經》云: 《菩薩戒經》云:
云:18‘我本源自 ‘我本元自性清 ‘我本元自性清 ‘我本元自性清
性清淨。’19識心 淨。’ 22 若識自心 淨。’若識自心見 淨。’若識自心見
見性, 20 自成佛 見 性 , 23 皆 成 佛 性,皆成佛道。 性,皆成佛道。
道。(底本空兩 道。
字)21
24
7 ‘即時豁然, 《淨名經》云: 《淨名經》云: 《淨名經》云: ‘即
還得本心。’ ‘即時豁然,還 ‘即時豁然,還 時 豁 然 , 還 得 本
得本心。’ 得本心。’ 心。’

按,首句中,法海本、惠昕本的 “經書” 在契嵩本和宗寶本中作音譯詞,或許


惠昕本並非契嵩本編纂的直接依據。
第二句“我若无智人,一切萬法,本亦不有”云若我自性不能顯現成佛智慧,也
就不能顯現萬法。“法”此句中含義比較模糊,似既可指經,也可指相。根據對
“法”的不同理解,“智”也有不同的含義。“法”若指經,則“智”指成佛的智
慧,即“四弘大願”中“自有本覺性”的“覺”和“覺智生般若”的“覺智”。
這種“智”與傳統佛學的“智”很不相同。如在唯識學中,修習止觀到通達位方
起根本智等無漏智,之前只有有漏智;再如天台宗《摩訶止觀》認為二乘人有一
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是道種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
智;又如禪宗北宗認為修行時證六根不起為根本智,見聞覺知自在為後得智。
第三句法海本、天寧寺本、大乘寺本“愚為小故”,難解。
第五句,卷子本一“故知一切万法,盡在自身中”,可能較早,
“三身佛”中說“令
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世佛”,在色身中見法性,並不言心。法海本“何
不從於自心,頓見真如本性”,惠昕本以降作“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頓
悟的方式,前者是“自”從“心”,心頓悟;後者是“心”從“自”,自頓悟。
第六句,《梵網經》原作“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
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
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
戴奉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戒體,受戒時生發於心,使受戒者得以在受戒後不犯戒,根據發心高下不同有不
同的效用。“戒”在《壇經》中更為“我”,是惠能為了強調“自性自度” 的解
釋。

1
“人置因”,卷子本一行間校補。
2
“慧”,天寧寺本、大乘寺本作“惠”。
3
“我”,旅博本行間校補。
4
“万”,旅博本行間校補。
5
“本亦不有”,旅博本、卷子本一同,敦煌本作“本无不有”。
6
“本從”,敦煌本行間校補。
7
“有愚”,旅博本、卷子本一同,敦煌本重“有”字。
8
“小”,旅博本、卷子本一同,敦煌本作“少”。
9
“悟解心開”,旅博本、卷子本一同,敦煌本作“悟解深開”。
10
“愚為小人”,天寧寺本、大乘寺本作“愚為小故”。大乘寺本“故”旁校
“人”。
11
“與”,大乘寺本作“為”。
12
“愚人忽悟節心開”,天寧寺本作“愚人若悟解心開”,大乘寺本作“愚人若
悟心開”。
13
“即”字下旅博本行間校補“是”,敦煌本亦有“是”。
14
卷子本一同底本。“生”字下旅博本行間校補“不”,敦煌本亦有“不”。此二
句旅博本、敦煌本作“故知不悟即是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不是佛”。
15
“一念悟時眾生”,天寧寺本行間校補。
16
“心”,卷子本一無。
17
“性”,旅博本、卷子本一同,敦煌本作“姓”。
18
“菩薩戒經云”,卷子本一作“艹艹戒云經云”。“經云”,旅博本同,敦煌
本乙。
19
“性”,旅博本、卷子本一同,敦煌本作“姓”。
20
“性”,卷子本一同,旅博本作“姓”。
21
此處底本、卷子本一有空格,旅博本、敦煌本無。
22
“元”,天寧寺本、大乘寺本作“源”。
23
“若識自心見性”,天寧寺本、大乘寺本作“識心見性”。
24
“淨名經云”,天寧寺本、大乘寺本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