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第 43 卷 第3 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Vol. 43 No. 3

2021 年 6 月 344 - 355 页 WORLD SCI-TECH R&D Jun. 2021 pp. 344 - 355

基于文献计量的凝聚态物理理论
*
重要研究机构分析
1 1,
2 1,
2
吕凤先 刘小平 **, 赵 建
(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北京 100190)

摘 要: 凝聚态物理学是物理学一个较大的分支学科 ,被美国、欧盟、英国作为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数字技术、磁性材料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凝聚态物理在高温超导、拓扑物态领域取得了重要进
展。文章将聚焦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方向 ,基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遴选出 4 个重要的机构,从机构
组织结构和产出能力基本情况、机构的合作模式、资助机构、机构学术影响力 4 个维度分析,由点及
面,反映我国在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能力 ,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在该领域需要提升的
方面提出建议。建议我国围绕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领域的优势成果 ,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基
于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在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推动军事资助机构在凝聚态物理理论
研究领域的投资。在提升核心科学家能力的基础之上 ,继续壮大发展研究队伍。 继续拓宽国际合
作的范围,争取能和更多国家、更多世界著名院校机构开展交流 、合作。
关键词: 凝聚态物理理论; 重要机构; 比较分析; 文献计量
DOI: 10. 16507 / j. issn. 1006 - 6055. 2020. 12. 028

Analysis on Important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Theory Based on Bibliometrics*

LV Fengxian1 LIU Xiaoping **,1,2 ZHAO Jian1,2


( 1.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2. Department of 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Management,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Abstract: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s a large branch of physics,which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digital technology and magnetic materials by the United States,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Research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has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in the fields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and topological stat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direction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and selects four important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e paper,and analyzes
from five dimensions: the number of core scientists and professional richness,the cooperation mode of institutions,funding
institutions,output capacity,and academic influence,reflecting the academic ability of China in the field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th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e existing advantages in the field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theory,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research
are expanded. Based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n quantum information

* 2021 年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问题情报研究专项( 2021XM59)


**E-mail: liuxp@ mail. las. ac. cn

第 344 页 www. globesci. com


2021 年 6 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科技评价与评估

science and other fields,the paper suggests to promote the investment of military funding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core scientists,the paper suggests to
continue expanding and developing research teams,as well as expanding the scop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triving
to carry ou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more countries and more world-famous institutions.
Keywords: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Theory; Important Institu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Bibliometrics

凝聚态物理学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相互 出凝聚态物理-磁性和磁性材料是重要的发展材
作用多粒子系统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和动力 料科学的物理学研究领域之一。2017 年英国皇
[1]
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的关系 ,研究对象 家学会发布《磁学路线图 》,由领域专家为子领域
包含液体、固体、液晶、玻璃、溶胶、分子间距较小 制定了未来发展方向。EPSRC 在凝聚态物理领
的稠密气体等,这些材料可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 域资助了电子结构、磁和磁性材料两个研究领域,
[2]
生产、航空航天、信息、能源等多个领域 ,具有 依据 EPSRC 官网数据进行的统计显示,截至 2019
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 年底累计资助金额约 3. 3 亿美元。中国重视凝聚
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国家 / 组织重视凝聚态物 态物质与新效应、高温超导技术的研究,在 2006
理领域的研究。美国将其作为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年 2 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的重要 基 础 之 一。 美 国 能 源 部 ( Department of 纲要( 2006—2020 年 ) 》中,将高温超导技术作为
Energy,DOE) 在量子信息科学资助计划中对凝聚 前沿技术之一,将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作为基础
态物理进行资助,还向量子材料研究中心提供资 研究的科学前沿问题之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凝聚态相关研究。 在 2019 财年预算中, 金委 员 会 (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DOE 在量子信息科学预算中,将“凝聚态物理和 NSFC) 资助范围包含凝聚态物性: 结构、力学和热
材料物理”子计划的预算从 2017 财年的 1. 0 亿美 学性质,以及凝聚态物性: 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
元增加到 1. 2 亿美元,增长 20% 。 欧盟若干促进 光学性质两个类别,2009—2018 年,资助金额约
数字化单一市场的大型计划中包含了凝聚态物理 为 7. 7 亿元,其中,2017—2018 年,累计资助金额
的研究内容,例如,2017 年发布的量子旗舰计划 约为 0. 6 亿元。
与 “地 平 线 2020 ”计 划。 欧 洲 研 究 理 事 会 凝聚态物理在高温超导、拓扑物态领域取得
(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 是欧盟基础研 了重要进展。2020 年 10 月,研究人员报道了在
究的主要资助机构,2017—2019 年,在凝聚态物 相当于地心压力 3 /4 的环境下碳硫氢化物室温
[3]
理领域 ERC 资助了 115 个项目 。其中法国 ( 20 ( 15℃ ) 的超导电性[4]。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
个) 、英国 ( 16 个 ) 、瑞士 ( 16 个 ) 、德国 ( 15 个 ) 获 等国 科 学 家 发 现 了 氧 化 镍、Al-Zn-Mg 准 晶 体、
资助的项目较多。法国获资助项目数量占总项目 Ba2 CuO[4-5]
y 等超导材料 ,原理上阐明 ( 氢化镧、转角
数的 17. 4% ,获资助金额 4510 万美元。英国将凝 石墨烯 ) 等 的 超 导 现 象。 在 拓 扑 物 态 领 域,继
聚态物理-磁性和磁性材料作为发展材料科学的 1980 年克劳斯 · 冯 · 克利钦 ( Klaus von Klitzing)
重要研究领域之一。2013 年,英国工程与自然科 教授在高质量半导体界面中的二维电子气里发现
学研究理事会 (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了量子霍尔效应之后,拓扑物态领域取得了系列
Research Council,EPSRC) 发布材料科学报告,指 进展。1987 年,哈佛大学从理论上预言了三维体

www. globesci. com 第 345 页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1 年 6 月

系中可能存在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并给出了它的 DDA) 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计


物 性 特 征。2005 年,美 国 科 学 家 凯 恩 ( C. L. 量分析。
Kane) 、张首晟等提出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开启了 2010—2019 年,全球共发表凝聚态物理相关
拓扑绝缘体研究。2010—2013 年,中国科学院物 论文 294636 篇。从图 1 看,全球凝聚态物理的发
理研究所( 以下简称为物理所 ) 、清华大学等机构 文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19 年的发文量是
提出磁性离子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以实现量子反 2010 年的 1. 2 倍。
常霍尔效应的方案,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
效应。2013—2015 年,物理所、牛津大学、普林斯
顿大学等机构通过理论预测和实验测量,发现了
狄拉克半金属、外尔半金属等拓扑半金属体系,把
拓扑物态分类从绝缘体推广到了金属。2018 年
底,中国科学家观测到基于外尔轨道的新型三维
量子霍尔效应。2019 年,中国科学家与新加坡﹑
美国的科学家合作,在五碲化锆块体单晶材料中
图1 2010—2019 年凝聚态物理发文量年度变化
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中国、美国科学家 趋势
设计自动化流程,在自然界中筛选出可能具有拓 Fig. 1 Trend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n the World
扑结构的材料。
from 2010 to 2019
本文将聚焦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方向,遴选
2010—2019 年,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发文量
出 4 个重要的研究机构,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比较,
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
由点及面,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状况。
印度、韩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 ( 图 2 ) 。
1 凝聚态物理 2010—2019 年论文产
出基本情况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 2010—2019 年国际
凝聚态物理研究论文进行初步分析,展示该领域
的国际发展态势与整体发展状况。文献数据来自
美 国 信 息 科 学 研 究 所 (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 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 数 据 库,以 WC =
( Physics,Condensed Matter) 作为检索式,文献类 图2 2010—2019 年凝聚态物理发文量排名前
型为研究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综述和快报,数据 10 位的国家
Fig. 2 The Top 10 Countries in Condensed Matter
采集时间为 2020 年 3 月 17 日。利用数据分析工
Physic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apers
具德 温 特 数 据 分 析 家 ( Derwent Data Analyzer, from 2010 to 2019

第 346 页 www. globesci. com


2021 年 6 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科技评价与评估

发文量排 名 前 10 位 的 国 家 共 发 表 论 文 281624 家的论文数据检索自 Web of Science 的 SCIE 数据


篇,
占凝聚态物理总发文量的 95. 58% 。 其中,中 库,论文发表时间为 2010—2019 年,文献类型包
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体量较大,其发文量占总发文 含研究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综述、快报,检索时间
量的 25. 68% ,是排名第二位的美国发文量的 1. 4 为 2020 年 9 月 3 日。 考虑到机构内部名字重复
倍,表明中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科研活动相当 的可能性,采用人工校对的方式剔除了与核心科
活跃。 学家名字相同的非核心科学家的文献,资助机构

2 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重要机构遴选 的数据清洗以机构的全称和简称为关键词进行筛
选。在机构组织结构与产出能力的基本情况、机
与深入分析
构的合作模式、资助机构、机构学术影响力 4 个维
基 于 Web of Science 数 据 库 对 凝 聚 态 物 理
度建立了分析指标,见表 1。
2010—2019 年 SCI 论文的高被引论文的排名,锁
表1 机构比较分析指标
定了中国科学院、DOE、南洋理工大学、加州大学、
Tab. 1 Comparative Analysis Index for Institutions
清 华 大 学、斯 坦 福 大 学、麻 省 理 工 学 院
分析维度 指标 指标含义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等 机 机构 核 心 科 学 家
核心科学家数量
规模
构 / 系统。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加州大学系统内的
核 心 科 学 家 专 业 机构 核 心 科 学 家
机构组织 类别 专业的丰富度
高被引论文进行排序,并结合近年来凝聚态物理 结构、产
出能力的 SCI 论文数量 机构 产 出 能 力
领域的重要进展 ( 物理所在高温超导等领域获得 基本情况 评价
机构 产 出 能 力 评
重要进展,获得 2014—2015 年度叶启孙物理奖, 人均 SCI 论文数量 价———排 除 人 员
数量的影响
2019 年在拓扑量子材料筛选方面发表重要成果;
核心科学家之间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光子晶体领域获得重要进 合作———发 文 量 前
机构 内 部 合 作
十的作者中核心科
模式
学家之间的合作论
展,获得 2016 年奥利弗. E 巴克利奖 ) ,进一步选 文数量
合作模式
择了物理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根据这些机 分析
机构合作产出论文
重要合作机构
数量
构的凝聚态物理的学科部署方式,选择了大部分
国际合作产出论文
主要合作国家
数量
机构共同设置的凝聚态物理的理论研究的方向作
基于 论 文 数 量 的
为切入点,进行机构的深入对比分析。 最后确定 资助机构分析 TOP 资助机构 资助机构类别

的研究机构为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 篇均被引次数
[6] 位于发文量前十位 机构影响力
实验室 、DOE 阿贡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凝 的核心科学家的篇
[7] 机构学术 均被引次数
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 影响力 被引次数最高的文
章的研究主题
理系的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理论研究 机构优势领域
《科 学》《自 然 》论

[8]
、MIT 物理系的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9]。 文数量及研究主题

机构的学术竞争能力分析主要基于上述选定 2. 1 机构组织结构与产出能力基本情况分析
机构的核心科学家展开。数据包含核心科学家的 对 4 个机构的核心科学家的数量、专业丰富
论文数据和核心科学家的专业类别的数据。科学 程度、SCI 论文产出进行比较,以对 4 个机构的组

www. globesci. com 第 347 页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1 年 6 月

织结构、产出能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质理论研究组的生物领域的交叉研究、软凝聚态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设 物质的研究( 表 2) 。
立学术委员会、
6 个研究组、
1 个量子模拟科学中 2. 2 资助机构分析
心,共计 25 名核心科学家 ( 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 ,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的
是其他 3 个机构的核心科学家平均数量的 2 倍 主要 资 助 机 构 是 NSFC、科 技 部 ( Ministry of
多; 核心科学家多为物理专业,也包含材料专业,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SCI 论文产出数量较多 ( 852 篇 ) 。DOE 阿贡国家 China,MOST) 和中国科学院 ( Chinese Academy of

实验室材料科学部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的核心 Sciences,CAS) 。 美国的 3 家机构的主要资助机

科学家 9 人( 1 名团队负责人、
8 名研究人员 ) ; 伯 构均包含 DOE 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 National
克利分校物理系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理 Science Foundation,NSF) 。值得注意的是,私人基

论研究组隶属于物理系的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 金会和军方的资助也较大地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产
科学实验室,有 10 位核心科学家,上述两个机构 出。西蒙斯基金会在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
的核心科学家的专业包含了物理和数学。MIT 物 料科学理论研究组的成果产出中,发挥了重要的
理系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有 10 位核心科学家 作用。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在士兵纳米技
( 教职( Faculty) ) ,专业种类较为丰富,除了物理、 术研究 所 的 支 持 下,也 产 出 了 较 多 的 文 章 ( 138
数学之外,还包含了化学、电气工程,另外,人均 篇) ( 表 3) 。
SCI 论文数量较多( 57. 9 篇) 。4 个机构的核心科 2. 3 合作模式分析
学家的研究方向有共同聚焦的研究主题———低维 2. 3. 1 国际合作

凝聚态系统、纳米材料物理性质研究、量子材料与 对 4 个机构的国际合作情况进行比较,以分

系统; 也有侧重点,较为明显的是,MIT 凝聚态物 析其国际合作的广度。

表2 核心科学家分析
Tab. 2 Analysis of Core Scientists
核心科学家 核心科学家 核心科学家 SCI 论文数量 人均 SCI 论文
机构名称
数量 / 人 专业类别 研究方向 /篇 数量( 篇 / 人)
物理; 光学; 材料物理; 凝 低维多体凝聚态系统; 固体与
物理 所 凝 聚 态
聚态物理理论; 金属物理 纳米材料物性; 凝聚态物质奇
理论 与 材 料 计 25 852 34. 1
学; 应 用 物 理; 核 物 理; 异性质;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
算重点实验室
材料 量子信息; 关联量子系统

阿贡 材 料 科 学 理论 物 理; 物 理; 工 程 物 超导性; 磁性; 低维系统; 量子


部凝 聚 态 物 质 9 理; 金 属 物 理 学; 物 理 和 介观现 象; 拓 扑 物 质; 非 平 衡 225 25. 0
理论研究组 应用数学 和驱动系统; 活性自组装材料

伯克 利 凝 聚 态
量子信 息; 纳 米 材 料 物 理; 磁
物质 物 理 和 材 10 物理; 数学 学; 量子材料; 光学性质; 光电 547 54. 7
料科 学 理 论 研
发射; 超导电性和新材料
究组

强相关材料; 电子被限制在纳
米尺寸的结构中的行为研究;
纳米光子学; 应用统计物理学
MIT 凝 聚 态 物 物理; 物 理 与 化 学; 物 理
10 的工具和概念研究生物分子、 579 57. 9
质理论研究组 与数学; 电气工程 细胞和网络的结构、功能和演
化; 其他复杂形式的软凝聚态
[10]
物质

第 348 页 www. globesci. com


2021 年 6 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科技评价与评估

表3 论文资助机构分析 学进行研究( 见表 5) 。合作论文数量分别占凝聚


Tab. 3 Analysis of Funding Institutions 态物理理论研究组核心科学家论文的 27. 3% 和
主要论文资助机构
机构名称 ( 产出论文数量 / 篇) 25. 4% 。值得一提的是,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
物理 所 凝 聚 态 理 论 与 材 NSFC ( 764) ; MOST ( 598) ; 中心是 2012 年由物理所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
料计算重点实验室 CAS( 404)

DOE( 208) ; NSF( 48) ; EPSRC


合启动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松山湖材料实验
阿贡 材 料 科 学 部 凝 聚 态
物质理论研究组 ( 18)
室也是物理所和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
伯克 利 凝 聚 态 物 质 物 理 DOE( 412) ; NSF ( 301 ) ; 西蒙
和材料科学理论研究组 斯基金会 ( 60) 理研究所共建的广东省省级实验室,重点研究内
NSF( 298) ; DOE ( 226 ) ; 陆军 容为新材料和未来物质科学。 在国外合作机构
MIT 凝 聚 态 物 质 理 论 研
研究办公室 ( 通过士兵 纳 米
究组
技术研究所资助) ( 138)
中,物理所与普渡大学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合作,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 合作发表论文占核心科学家发表 SCI 论文总量
的重要合作国家是美国,且其合作产出论文数量 的 6. 7% 。
规模大( 241 篇 ) ,其次为日本 ( 50 篇 ) 和德国 ( 49 阿贡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保持
篇) 。阿贡材料科学部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与 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另外,西北大学-阿贡联合科
英国、法国合作产出论文数量较多,分别是 35 篇、 学工程研究所是由阿贡实验室与西北大学联合
32 篇。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 建立的,合作产出论文 27 篇( 表 6) 。
研究组、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均与中国、以 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研
色列合作产出论文数量较多 ( 均大于 40 篇 ) ,其 究组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伯克利卡维
中,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和中国合作产出 能源纳 米 科 学 研 究 所 合 作 发 表 论 文 数 量 较 多。
论文数量规模较大( 111 篇) ,另外,这两个机构还 这两个机构都设立在伯克利大学,但同时与其他
分别与德国和加拿大有较多合作,分别是 50 篇、 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
57 篇( 表 4) 。 室隶属于 DOE,由伯克利大学负责管理; 卡夫利
[11]
2. 3. 2 机构合作 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伯克利 由卡夫利基金
对 4 个机构的机构间合作进行比较,以分析 会设立,获得了卡夫利基金会、加州大学伯克利
与世界著名研究机构之间合作的广度。 分校等机构的资助( 表 7) 。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与世界多家著名
主要依托物理所参与共建的重大项目、中科院大 院校合 作 ,包 括 加 拿 大 Perimeter 理 论 物 理 研 究
表 4 4 个机构的 TOP10 合作国家———基于论文数量
Tab. 4 Top 10 Partner Countries of Four Institutions Based on Number of Papers
机构名称 合作国家( 论文数量 / 篇)
物理所 凝 聚 态 理 论 与 材 料 计 美国 日本 德国 澳大利亚 法国 加拿大 瑞士 俄罗斯 新加坡
算重点实验室 /241 /50 /49 /18 /16 /15 /14 /12 /9
阿贡材 料 科 学 部 凝 聚 态 物 质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罗斯 中国 西班牙 日本 瑞典 印度
理论研究组 /35 /32 /20 /16 /13 /13 /12 /12 /10
伯克利 凝 聚 态 物 质 物 理 和 材 中国 德国 以色列 日本 韩国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瑞士
料科学理论研究组 /67 /50 /43 /33 /30 /25 /21 /20 /20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 中国 加拿大 以色列 新加坡 法国 日本 德国 克罗地亚 土耳其


/111 /57 /56 /32 /29 /28 /19 /18 /18

www. globesci. com 第 349 页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1 年 6 月

表 5 物理所核心科学家的主要论文产出合作机构 所、中国的清华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以色列理
Tab. 5 Main Cooperation Institutions of Core
工大学( 表 8) 。
Scientists in Institute of physics,CAS
表8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核心科学家论文
Based on Papers
合作机构 合作产出论文数量 / 篇 的主要合作机构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233 Tab. 8 Mai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of Core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6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66
Scientists of MIT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60 Research Group Based on Papers
普渡大学 57
合作机构 合作产出论文数量 / 篇
人民大学 52
加拿大 Perimeter 理论物理研究所 62
西北大学 37
清华大学 35
数学与信息交叉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24
哈佛大学 33
普林斯顿大学 22
以色列理工大学 32
表6 阿贡材料科学部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核心 香港科技大学 20
耶鲁大学 19
科学家论文的主要合作机构
土耳其萨班奇大学 18
Tab. 6 Mai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of the Core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 16
Scientists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Group 中国科学院 15
of Condensed Matter,Argonn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Based on Papers 2. 3. 3 作者合作情况

合作机构 合作产出论文数量 / 篇 对各机构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核心科学家


芝加哥大学 47 进行作者合作分析,以确定核心科学家的合作模
西北大学 29
式。综观这 4 个机构的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均
西北大学-阿贡联合科学工程研究所 27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17 呈现了机构内部以独立研究为主,部分核心科学
剑桥大学 17
家重视多学科合作的特点,能够体现出凝聚态物
伊利诺伊斯大学 17
理理论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广泛联系的特点。
表7 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研究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
组核心科学家论文的主要合作机构
Tab. 7 Mai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of Core 核心科学家合作发文数量较少,仅有翁红明和方
Scientists of Berkeley Condensed Matter 忠研究组、曹俊鹏和王玉鹏研究组的合作发文数
Phys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Theory
量较多,分别为 52 篇和 27 篇。
Research group Based on Papers
阿贡材料科学部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核
合作机构 合作产出论文数量 / 篇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27 心科学家之间合作发表论文数量较少。Olle G.
伯克利卡维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 139 Heinonen 发表论文数量最多,与计算、材料科学、
哈佛大学 29
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有合作。
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 24
斯坦福大学 24 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研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21
究组 核 心 科 学 家 之 间 的 合 作 集 中 在 Jeffrey B.
加州理工大学 18
哥伦比亚大学 15 Neaton 研究小组与 Steven G. Louie 研究小组之间
MIT 14 ( 合作论文数量 17 篇 ) 、Steven G. Louie 研究小组

第 350 页 www. globesci. com


2021 年 6 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与 Marvin L. Cohen 研究小组之间 ( 合作论文数量 表9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核


30 篇) 。其中,Jeffrey B. Neaton 研究小组与其他 心科学家 SCI 论文 TOP10 作者的篇均被引次
数( 次 / 篇)
领域的科研人员保持着广泛的合作关系,专业领 Tab. 9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Article of Key
域涵 盖 了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化 学、计 算 材 料 科 Laboratory of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and
学等
[12]
。 Material Computing,Institute of Physics
among TOP 10 Authors Based on Papers
MIT 凝 聚 态 物 质 理 论 研 究 组 仅 有 两 个 小
( Times / Paper)
组———John D. Joannopoulos 小组和 Marin Soljacic 核心科学家 篇均被引次数

小组的合作较为紧密,合作论文数量为 94 篇。其 刘伍明 14. 1


胡江平 32. 6
中,John D. Joannopoulos 小组不仅与凝聚态物理 陈澍 16. 5
方忠 172. 0
理论研究组有合作,也与材料科学、应用数学、电
翁红明 108. 0
气工程专业、士兵纳米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保 向涛 26. 8
[13] 王建涛 23. 3
持着合作关系 。
曹俊鹏 14. 9
2. 4 学术影响力分析 王玉鹏 17. 1
孟子杨 15. 4
学术影响力分析将从机构篇均被引次数、发
文量 TOP10 作者中核心科学家的篇均被引次数、 表 10 阿贡材料科学部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核

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核心科学家的论文主题 3 个角 心科学家 SCI 论文 TOP10 作者的篇均被引

度进行分析,以反映机构的整体影响力和核心竞 次数( 次 / 篇)
Tab. 10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Article of Core
争力。另外,还将对 4 个机构发表在《科学》《自
Scientists of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然》的论文主题进行分析,作为反映机构核心竞
Research Group of Argonne Materials
争力的补充材料。
Science Department among Top 10 Authors
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
Based on SCI papers ( Times / Article)
核心科学家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是 35. 3 次 / 篇。
核心科学家 篇均被引次数
在 TOP10 作者中,有两位科学家 ( 方忠、翁红明 )
Olle G. Heinonen 29. 4
篇均被引次数远远高于平均篇均被引 次 数 ( 表 Michael R. Norman 40. 8
Peter B. Littlewood 20. 5
9) 。
Valerii M. Vinokur 11. 7
阿贡材料科学部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的 Ivar Martin 21. 7
Andreas Glatz 11. 1
核心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是 25. 7 次 /
篇。在这些论文中,位列发文量前十位的核心科 者有 7 位,Ashvin Vishwanath 与 Steven G. Louie 的

学家有 6 位,其中,Olle G. Heinonen 与 Michael R. 篇均被引次数较高( 表 11) 。

Norman 的篇均被引次数较高( 表 10) 。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核心科学家发表

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研 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是 58. 0 次 / 篇。核心科学家

究组的核心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是 中有 7 位排在发文量前十,John D Joannopoulos 和


64. 1 次 / 篇。 核心科学家位列发文量前十位的作 Fu Liang 的篇均被引次数较高( 表 12) 。

www. globesci. com 第 351 页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1 年 6 月

表 11 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材料科学理论研 和材料科学理论研究组在拓扑、石墨烯、超导体
究组 SCI 论文 TOP10 作者中的核心科学家 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
的篇均被引次数( 次 / 篇) 组在拓扑、石墨烯、量子霍尔效应、超导体等领域
Tab. 11 Citation Times of Core Scientists of Berkeley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均具有较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d Materials
高的学术影响力。
Science Theory Research Group among Top
表 12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核心科学家 SCI
10 Anthors Based on Papers ( Times /
论文 TOP10 作者的篇均被引次数( 次 / 篇)
Article)
Tab. 12 Citation Times of Core Scientists of MIT
核心科学家 篇均被引次数
Jeffrey B. Neaton 46. 9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Research Group
Steven G. Louie 83. 8 among Top 10 Authors Based on SCI
Ashvin Vishwanath 116. 2
Papers ( Times / Article)
Marvin L. Cohen 47. 0
Joel E. Moore 46. 3 核心科学家 篇均被引次数
Dung-Hai Lee 37. 9 Marin Soljacic 67. 3
Ehud Altman 56. 9 John D. Joannopoulos 74. 1
Fu Liang 75. 5
基于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的主题分析以及
Wen Xiao-Gang 57. 8
《自然》《科学》研究主题的分析( 文章题目的原始
Patrick A. Lee 44. 5
数据见补充材料 ) ,对 4 个机构的优势领域进行 Mehran Kardar 30. 1
Leonid S. Levitov 69. 0
分析( 表 13) 。可以看到,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
表 13 4 个机构的优势研究领域———基于被引频次、《科学》《自然》论文
Tab. 13 Outstanding Research Areas of the Four Institutions—Based on Cited Frequency and Publications from
Science and Nature

《科学》发表 《自然》发表 被引频次最高


机构名称 研究主题
论文数量 论文数量 的文章的主题
拓扑量子物质、拓扑电子材料遴选、超导电
物理 所 凝 聚 态
性、磁拓扑绝缘体中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人 狄拉克半金属和拓扑相变 、
理论 与 材 料 计 5 3
工光子晶体外尔点和螺旋面表面态、CoSi 非 外尔半金属相
算重点实验室
传统手征费米子

阿贡 材 料 科 学
部凝 聚 态 物 质 3 2 CePd3 相干带激发、绝缘体-金属转变 磁斯格明子、高温超导
理论研究组

石墨烯( 人工核中原子塌缩共振、双层石墨
伯克 利 凝 聚 态
烯可调谐激子、光散射量子路径、纳米带拓
物质 物 理 和 材 拓扑 半 金 属 和 费 米 弧 表 面
7 7 扑能带) 、铁基超导体电子配对、铜酸盐超导
料科 学 理 论 研 态、二维材料
体库珀对、狄拉克半金属 Cd3 As2 输运性质、
究组
拓扑相时空超对称性等

石墨烯( 电子回音壁、本征光响应、单个原子
缺陷、量 子 点、人 工 核 ) 、ZrTe5 ( Zr: 锆,Te:
MIT 凝 聚 态 物 碲) 中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二维过渡金属 应用 在 电 磁 模 拟 领 域 的 软
16 7
质理论研究组 二羟基化合物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量子物 件、拓扑光子学
质的拓扑态、拓扑晶体绝缘体狄拉克结的形
成等

第 352 页 www. globesci. com


2021 年 6 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科技评价与评估

作用,推动军事资助机构在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
3 启示与建议
领域的投资。 通过发展优势领域等途径提升核
本文从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产出能力、合作模
心科学家能力并继续壮大发展研究队伍。 继续
式、资助机构、学术影响力 4 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凝
拓宽国际合作的范围,争取能和更多国家、更多
聚态物理理论的 4 个重要研究机构的竞争力。 世界著名院校机构开展交流、合作。
相比于选定的美国的 3 个机构,选定的中国 基于我国在超导、拓扑物理等领域的优势,
机构具有核心科学家规模大、SCI 论文数量多的 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高温超导领域的挑战
特征,这与我国在该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发表 SCI 在于机理研究,有待准确判断是电声相互作用、
论文数量多的特征一致。中国、美国的机构的国 电子与磁涨落的耦合、还是电子与其他元激发的
际合作的国家不同。 中国机构合作发表论文的 相互作用导致了电子的超导配对
[14]
。 在拓扑超
主要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 美国机构合作发 导体理论中,重要的遗留问题之一是对拓扑晶体
表论文的 国 家 主 要 有 中 国、德 国、以 色 列、加 拿 超导电性的完整理解———研究是否存在新的奇
大。美国的 3 个机构与世界著名院校之间实现了 异的拓扑曲面、无序和相互作用对拓扑晶体超导
较为广泛的合作,尤其是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 体的影响、拓扑量子相变等
[15]

究组,与多个世界著名院校有着较多的合作。 美 推动军事资助机构在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
国的资助机构还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了美国 领域的投资。与原子分子物理学和光学物理、数
两家著名的基础研究资助机构———NSF、DOE 之 学物理、计算及科学等学科一起,凝聚态物理可
外,慈善基金、军方的资助也是该领域美国这 3 个 以通过推动量子技术的发展应用于军事领域,提
机构论文产出的主要支撑力量。从人均 SCI 论文 升并行计算、通信安全、高精度导航、抗干扰成像
数量、机构篇均被引次数的角度看,选定的中国 等能力
[16]
。建议军事资助机构明确各相关学科
机构并不占有优势,这两个指标的数值均低于伯 的基础研究对量子技术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对应
克利凝 聚 态 物 质 物 理 和 材 料 科 学 理 论 研 究 组、 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各学科基础研究的资助比例
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究组的相应数值。从《科 进行统筹,基于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对量子信息
学》《自然》上发表文章的主题所揭示的优势领域 科学的影响规划部署投资。 凝聚态物理理论与
看,我国的选定机构在拓扑和量子研究中取得了 量子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领域主要包含
[17-18]
: 1)
部分高水平研究成果,而伯克利凝聚态物质物理 对相位相干性的理解。 当电子被限制在纳米尺
和材料科学理论研究组、MIT 凝聚态物质理论研 寸的结构中时,电子波的相位相干性导致了电子
究组在拓扑、超导、石墨烯的领域取得了较为广 新的行为。2) 在各种各样的固态系统中受控地
泛且深入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产生两个粒子和最终的多个粒子纠缠,理论探索
基于上述情况,建议我国在凝聚态物理理论 描述不同形式的纠缠以及它们在与各种类型的
研究的领域,围绕现有的在凝聚态物理理论领域 固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停留时间。3) 量子测
的优势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基于凝聚 量: 非破坏性测量、构造磁性半导体异质结构进
态物理理论研究在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 行灵敏量子测量等。4) 理解和抑制 1 / f 噪声现

www. globesci. com 第 353 页


科技评价与评估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1 年 6 月

象。5) 非阿贝尔物质。 373-377.

和更多国家、更多世界著名院校机构开展交 [5]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发现一类不同寻常的

流、合作。通过深入研究优势领域、积极参加或 铜基高温超导新材料[EB / OL]. ( 2019-08-06) .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等 http: / / www. iop. cas. cn / xwzx / kydt /201908 /

方式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影响力。 与美国 t20190806_5355792. html.

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美国伯克利大学、美国 MIT、 Institute of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加拿大 Perimeter 理论物理研究所、以色列理工大 Discovery of an Unusual Copper based High

学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EB / OL]. ( 2019-08-


06 ) . http: / / www. iop. cas. cn / xwzx / kydt /

致谢: 在论文研究撰写过程中,中国科学院 201908 / t20190806_5355792. html.

物理研究所翁红明研究员对文稿提出了宝贵的 [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理

意见和建议,特此致谢。 论与计算重点实验室[EB / OL]. [2020-08-19].


http: / / theory. iphy. ac. cn / chinese / index. htm?

参考文献 area = index1. htm.

[1]冯端. 凝聚态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科 Key Laboratory of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and

学院院刊, 15( 6) : 407-412.


2000, Calculation,Institute of physics,Chinese Academy

FENG Duan.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ondensed of Sciences [EB / OL]. [2020-08-19]. http: / /

Matter Physics [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theory. iphy. ac. cn / chinese / index. htm? area =

of Sciences, 15( 6) : 407-412.


2000, index1. htm.

[2]罗会仟. 凝聚态物理: 寻找自然美学中的真谛 [7]Argonne National Library. Condensed Matter

[J]. 物理, 43( 8) : 555-558.


2014, Theory[EB / OL]. [2020-08-19]. https: / / www.

LUO Huiqia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l. gov / msd / condensed-matter-theory.

Searching for the Essence of Natural Aesthetics. [8]Berkeley.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nd Materials

Physics, 43( 8) : 555-558.


2014, Science [EB / OL ]. [2020-08-19 ]. https: / /

[3]ERC. ERC Funded Projects[EB / OL]. [2020-08- physics. berkeley. edu / research / condensed-matter-

19]. https: / / erc. europa. eu / projects-figures / erc- physics-and-materials-science.

funded-projects / results? f% 5B0% 5D = tid% [9]MIT.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Group[EB / OL].

253Aparents _ all% 3A64&f% 5B1% 5D = call _ [2020-08-19 ]. http: / / web. mit. edu / physics /

year% 3A2018&f% 5B2% 5D = call _ year% cmt / .

3A2017&f% 5B3% 5D = call _ year% 3A2019&f% [10]MIT. Atomic,Biophysics,Condensed Matter,

5B4% 5D = country% 3AFrance. &Plasma Physics[EB / OL]. [2020-12-14]. http: / /


[4]SNIDER E,DASENBROCK-GAMMON N,MCBRIDE web. mit. edu / physics / research / abcp / areas. html.
R,et al. 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11]Berkeley. Kavli Energy NanoScience Institute [EB /
Carbonaceous Sulfur Hydride[J]. Nature,
2020,
586: OL]. [2020-08-19]. https: / / vcresearch. berkeley.

第 354 页 www. globesci. com


2021 年 6 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科技评价与评估

edu/ research-unit / kavli-energy-nanoscience-institute. [16]高 东 广. 量 子: “黑 马 ”出 世 超 凡 脱 俗 [EB /


[12]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The OL]. ( 2019-02-15) . http: / / www. mod. gov. cn /
Neaton Group at UC Berkeley and the Molecular photos /2019-02 /15 / content_4836273. htm.
Foundry [EB / OL]. [2020-08-19 ]. https: / / GAO Dongguang. Quantum: An Extraordinary "
commons. lbl. gov / display / neatongroup / Black Horse" [EB / OL]. ( 2019-02-15) . http: / /
Collaborators. www. mod. gov. cn / photos /2019-02 /15 / content _
[13]MIT. Members of the Ab-Initio Physics Research 4836273. htm.
Group [EB / OL]. [2020-08-19 ]. http: / / ab- [17]MIT. Research[EB / OL]. [2020-08-19]. http: / /
initio. mit. edu / people. html. web. mit. edu / physics / cmt / research. html.
[14]向涛,薛健. 高温超导研究面临的挑战[J]. 物 [18]NSF.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EB / OL].

理, 46( 8) : 514-520.
2017, 1999-10-28 ~ 1999-10-29) . https: / / www. nsf. gov /
XIANG Tao,XUE Jian. Challenges in the Study of pubs /2000 / nsf00101 / nsf00101. htm.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Physics,
46( 8) : 514-520.
2017, 作者贡献说明
[15]SATO M,ANDO Y.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s: 吕凤先: 文章撰写与修改;
a review [J].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刘小平: 文章框架设计;
Physical Society, 80( 7) : 076501.
2017, 赵 建: 文章第 1 部分的定量分析。

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 ( UNIDIR) 报告《生命科学领域的


科技进步对生物安全和军备控制的影响 》

2021 年 4 月 8 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 SPRU) 网站发布《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进步:


对生物 安 全 和 军 备 控 制 的 影 响 》(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LifeSciences: Implications for
Biosecurity and Arms Control) 报告。该报告由联合国裁军研究所 ( UNIDIR) 于 2020 年 8 月 19 日完成。 生命
科学领域的多种技术正在快速进步和融合 ,为全球经济、社会和人类后代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 然而,同样
的技术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问题 。报告展望了未来十年的生命科学发展图景 ,概述了促进生命科学各领
域进步的三大技术趋势: 不断增长的 DNA 读取、写入和编辑能力; 在纳米尺度上操纵生命机理的工具的研
发; 以及日渐重要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并研究了上述三大技术趋势对免疫学、神经科学、人类遗
传学与生殖科学、农业( 动植物) 、传染病等生命科学的 5 个不同领域带来的有益影响与潜在风险 。
报告总结,生命科学领域多种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融合为社会 、全球经济和人类后代带来可观的潜在利
益,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与保障问题 。未来,生命科学的决策将更加复杂化。在不断演变的全球安全形势
下,各国和利益相关方需要进一步参与对话 、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学进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采取行动、动员
科学家将技术进步用于和平目的 ,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起的伦理、安全和保障问题。
唐璐、张志强(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编译自
https: / / unidir. org / publication / advances-science-and-technology-life-sciences

www. globesci. com 第 355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