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27 卷 第 4 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Vol. 27 No. 4

2014 年 12 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Dec. 2014

古建筑修缮技术研究
石 会, 雍振华
(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

摘 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古建筑遗存正在消失殆尽。 因而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日益重要,如何对
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成为古建筑保护的一门重要课题 。 文中结合实践经验,对古建筑的修缮原则、修缮程序以及修
缮技术做出总结。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0679 (2014 )04-0068-05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它是物质和文明的遗产,是历史
变迁的见证。 这些古建筑年代已久,在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受到自然及人为的损坏,在慢慢消失殆尽。
因而,对破坏的古建筑进行及时的保护修缮,使得这些古建筑得以发展和传承非常重要。

1 古建筑修缮基本原则
1.1 原真性原则
建筑虽然是满足使用者使用要求的“容器”,但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能传递出当年的历史、文化、经济
信息。 “修旧如旧”是保持传统建筑真实的历史信息的主要原则。 对“旧”的理解应该是回复其健康状态,而非
作为造作而修饰成“旧”貌。 修旧是一种修葺;而做旧则是装饰 [1]。
1.2 整体性原则
修葺需要对传统建筑的整体特征具有深刻的理解。 建筑单体的完整性表现在:整修存在“病害”的构件,
去除影响整体风貌的改造,有可能补充恢复的局部,如檐口、屋脊等。 建筑组群的完整性表现在:去除影响整
体风貌的搭建,在条件许可下恢复部分已毁损、消失的建筑 [2]。 对传统建筑的修葺、补充应建立在深刻理解乡
村文脉、肌理的前提下展开,以保证村落的整体性。
1.3 可逆性原则
在理解、尊重传统建筑结构方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原有建筑予以维持、修复、加固的前提下,引入现
代生活元素 [3]。 利用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的特性,对建筑空间作具有可逆性的调整,以提高居住者的生
活质量。

2 古建筑修缮程序
(1)修葺任务书编制:传统建筑修葺工程应根据建筑残损情况综合确定,确定了修葺工程后编制相关的
修葺任务书。
(2)残损调研与分析:修葺之前需要对残损建筑进行充分的调查,有条件的需要进行建筑测绘,以了解残
损部位、构件,分析其出现“病害”的原因,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修缮方案 [4]。 调研与分析还应包括修缮建筑在
古村落中的地位,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以保证古村落的整体风貌的完整。
(3)明确修葺范围: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是局部维修还是整体修缮,从而明确维修工程的工作范
围。
(4)修缮方案论证:维修方案确定之后需要进行论证,以了解承担修葺方案设计、施工工程者的能力,评
——
——
—— ——
——
————
——
———
[收稿日期 ] 2014-07-05
[作者简介 ] 石 会(1990- ),女,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
第4期 石 会,等:古建筑修缮技术研究 69

判方案的合理性、 维修工程的深度, 以及预测修葺工程的效


果。 分析造成毁损的原因。 修缮措施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否则
会得不偿失。

3 古建筑修缮技术
3.1 阶台修缮
阶台即建筑的台基,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建筑的上部荷
载通过墙、柱以及延伸到台基之中的磉石和绞脚石传至地下。 
阶台四周的地面以下依次有领夯石、绞脚石和土衬石;地面以 图1 阶台构造

上为侧塘石、阶沿石。柱础之下则有领夯石、磉墩、磉石,如图 1 所示。室内地坪在方砖之下是砂土垫层以及层
层夯实的三合土垫土层,阶台之前设可供上下的副阶沿。
3.1.1 常见阶台残损
(1)室内地坪砖碎裂:室内地坪砖碎裂的原因是垫土不实及使用过度,而古村落中传统民居的地坪砖碎
裂大多是后者引起的。
(2)室内地面洼陷:引起室内地面洼陷与地坪砖碎裂的原因基本相同。
3.1.2 阶台修葺技术
(1)地面揭除:残损地坪揭除前需要对原地坪做好原状记录,然后逐块顺序撬起揭除,将原砖按顺序码
放,清除灰迹,以备旧料的充分利用。
(2)垫层铺设:重新铺筑地坪前,需要清理旧垫层,铺设新垫层。 垫层铺设需要按《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予以验收,以防使用中再度出现地面洼陷与地坪碎裂的问题。
(3)砖面砍磨:铺地方砖应尽量使用原有转料。 若需补充,则应对新砖予以砍磨,以保证地面光洁、平整,
灰缝细密整齐。
(4)地坪铺筑:用细土或湖砂铺底,厚约 1~2 cm 。 拉线,按原样顺序铺筑,砖与砖之间可用白灰砂浆(或掺
灰泥)作为粘结材料,需控制灰缝宽度,满足平整度要求。
(5)表面加固:对于要求稍高的厅堂,在地坪方砖铺筑完成,检验合格后,需要在地面涂刷桐油,以提高砖
面强度。
3.2 大木构架修缮
传统木构建筑的屋架中主要由梁、柱、枋、桁等构件组成,其最大的特点是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相分离。
建筑中的大木构架主要承载着建筑的荷载,并顺梁柱等构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地下,因此构成梁架的构件出
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
3.2.1 常见大木构架残损
(1)构架歪闪:木构建筑年久失修,其榫卯出现松脱,在突遇巨大的外
力作用,就容易出现建筑整体或局部变形,这被称之为构架歪闪。 出现歪
闪,若不及时处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2)构件开裂:木构件长期处在干湿交替环境中,由于木料缩涨,常会
引起开裂,如图 2 所示。 若构件开裂不大,对于安全影响不大,但当开裂长 
图2 柱头开裂
度超过总长的 1/2 ;或深度大于直径的 1/4 时,就有可能影响安全。
(3)蛀蚀:易蛀蚀是木材的一个重要缺陷,尤其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更
易于白蚁的生长,故蛀蚀就更为常见,而蛀蚀对于木构建筑的危害极大,且
不易发现。
(4)糟朽:腐朽也是木材的一个重要缺陷,在潮湿环境下,木构件的糟
朽也经常发生,如图 3 所示。 糟朽易发生在各种构件的端部,并逐渐向纵深

发展。 当糟朽深度不大时对于建筑的危害不是太大,但达到一定深度就有 图3 糟朽
70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4

安全隐患 [5]。
(5 )弯垂:弯垂主要发生在桁条类构件上,由于桁条断面通
常较细,且跨度较大,天长日久之后因屋面的荷载,会发生弯垂
现象。 在圆堂中,一些断面尺寸较小的大梁也会发生弯垂,但这
样的情况不是太多。
3.2.2 大木构架修缮技术
(1)拔榫维修:传统建筑主要采用榫卯结构,图 4 是一些榫
卯结构的连接方式。 由于构架木料的逐渐干燥,原先结合紧密
的榫卯会逐渐变松,其结果将引起建筑病害,构架歪闪常常是
因榫卯问题导致的。 对于构架歪闪,临时性的措施是在建筑外
面的歪闪一侧架设支撑,这样的方法只是临时加固,要彻底解
决问题,需要揭除屋面、清除横向构件如桁条、大梁等与其他构 
件交接处榫卯间的碎屑、杂物,若有榫卯损坏,需要修补。 最后 图4 榫卯连接方式

用起重设备予以扶正、归安、加固,即北方所谓“打牮拨正”。 若歪闪除卯松脱之外还有诸如构件糟朽、劈裂等
问题,需要同时解决。
(2)开裂修补:柱类构件中,若出现细小的裂缝(5 mm 以内),传统方法可用腻子嵌补,现在用环氧树脂
等高分子腻子修补,堵严抹平即可;若开裂大于 5 mm ,可将裂缝修整,在其内嵌入木片,粘牢补严即可;大于
30 mm 且深度达直径的 1/4 时,应考虑加装铁箍;如果开裂情况更为严重,则应考虑更换构件。 梁、枋、桁的受
力不同于柱类构件, 主要是抗弯与抗剪, 所以当发现构件有明显裂缝
时,应考虑在嵌补的同时加设铁箍。 一些桁条出现开裂而影响承载屋面
又不能及时揭除屋面进行更换时,可采用侧接的措施,以取得临时加固
的效果,如图 5 所示。
(3)挖补:挖补是对糟朽的修葺,因木材的特性,糟朽大多从构件端
部开始蔓延,所以在梁、柱糟朽尚轻,深度未达中性线时,可用凿子、扁 
铲挖去腐朽部分,将其雕凿成三角、矩形、多边形等容嵌孔槽,然后将相 图5 侧接的桁条
应形状的木块嵌入、粘牢、补严即可 [6]。
(4)墩接:当柱类构件的柱脚糟朽严重,而柱身质量尚好时,可以采
用墩接的方法。 即截去柱脚的糟朽段, 寻找与截去柱脚尺寸一致的材
料,两者做成聚鱼合榫拼接,外加铁箍两道加固,如图 6 所示。
(5 )翻转安装:受构件自重作用,正常的梁、桁也都有一定的弯垂,
但当弯垂大于一定 幅 度 时 ,就 属 病 害 了 ,一 般 若 下 垂 与 跨 度 之 比 超 过 
1/120 时就需要进行处理了。 大梁的弯垂通常可以在梁底加设支撑柱, 图6 墩接

甚至砌筑墙体予以加固;桁条则最好在屋面大修时揭除瓦片,将其翻转 90° 重新归安。


(6 )构件更换:木构件虽然有易燃、易朽、易蛀蚀的缺陷,但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耐久性却非常强,所以
在我国至今还保留着上千年的古老建筑。 在古建筑修缮中,尽可能地利用原有构件不仅出于所谓“原真性”
的需要,其实在结构强度方面,旧有构件修补后的利用,也依然能保证结构强度,不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只
有在构件已经完全不能使用时,才考虑进行构件的更换。
3.3 屋面修缮
椽子以上为屋面部分,屋面主要起着遮阳避雨的作用,最简单的民居在椽子上直接铺仰瓦,上盖覆瓦,称
之为冷摊瓦。 但大多数建筑自椽子之上分别有基层、垫层和面层,以获得更好的保温效果。
3.3.1 屋面保养
为避免屋面损坏而引起建筑产生更大的问题,需要对屋面作经常规保养,其方法就是常性的拔草和及时
捉漏 。 [7]
第4期 石 会,等:古建筑修缮技术研究 71

(1)拔草:传统建筑屋面漏水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原因是鸟类在使
用草木果实后,其中的种子会随粪便排出。 当这些种子落入瓦垄缝隙,不久就
会萌发、生长。 若不及时清除,草木的根须扎入灰砂垫层,就会使垫层碎裂,从
而引起雨水渗漏,如图 7 所示。 所以及时拔去屋面杂草会对建筑保持健康带
来帮助。 拔草需要考虑草木的生长规律,一般在春天或初秋比较合适,因为春
天种子刚刚萌发,拔除较易,而初秋种子还未成熟,不会造成二次播种。 
图7 屋面长草(图片来源:网络)
(2)捉漏:若发现有雨水渗漏需要及时处理。 由于瓦片的弯曲以及仰瓦覆
瓦的叠合,理论上雨水会顺势泄出屋面,但一旦瓦片发生碎裂或移位,则难免出现渗漏。 因渗漏不仅会影响
生活,更会造成大木构架的朽蚀,所以及时处理可避免更大问题的发生。 由于传统建筑兴建之初,瓦片的铺
设采用“压七露三”的要求予以叠合,故捉漏只需在渗漏位置将碎裂的瓦片去除,再均匀调整瓦片排列即可。
若发现灰砂垫层破碎,则需要用灰砂在破碎处进行勾抹。
3.3.2 屋面维修
瓦件更换:瓦件更换方法与新铺屋面相仿,需要按图施工。 所不同的是屋面瓦件揭除需要小心进行,因
为不少瓦件还能重新使用,尤其对于一些重要建筑更应如此,所以需要顺序揭除,小心堆放,在铺筑前清初瓦
片上残留的灰迹、垃圾。
3.4 墙垣修缮
在传统建筑中,墙垣只是围护结构,由于大部分墙体只是起到分隔空间、防寒隔音的作用,承受荷载不
大,所以多采用空斗砌筑方法,只是在墙裙高度为防盗而使用条石或砖料实砌。
3.4.1 常见墙垣残损
(1)坍塌:墙垣在年久失修之后,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坍塌 [8]。
(2)裂缝:墙垣的裂缝缘于墙脚(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3)酥碱:墙体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之中,其靠近地面的部分会出现酥碱现象。
(4)鼓凸:鼓凸是墙体的变形,其原因既有墙脚(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有外力作用,再加上潮湿所形成
的。
(5)墙皮脱落:浑水墙的墙皮在长期受潮后会出现脱落。
3.4.2 墙垣修缮技术
(1)墙体重砌:墙体出现问题,可予以重新砌筑,且用料和砌法都未必沿用旧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原先
墙体所以的旧砖也应当充分利用,也就是拆除已经毁损的旧墙时需要收集旧砖,挑拣后予以堆放,在砌墙前
清除旧砖表面的灰迹、杂物,以便砌筑更为结实。
(2)砖细维修:对于构件缺损的砖细,可以采用重新雕制予以补上,图
案线脚须符合设计要求,雕制需遵循传统工艺次序。 对于风化的构件需要
采用剔凿挖补方法,也就是现将损坏部分挖去,若挖去部分不大,可用砖
粉(即将旧砖磨成细粉),调入诸如环氧树脂类的粘合剂,形成腻子,对损
坏部位进行嵌补,塑出线脚、图案即可;若挖去面积较大,则需要嵌入与挖 
去尺寸相近的新砖块,然后按原图案进行雕刻,以恢复旧有的图案花纹, 图8 经过修补的砖细
图 8 为经过修补的砖细。
3.5 装折修缮
装折主要是梁、柱、桁、枋、椽子之外的木构件,类似于北方所谓“装修”。 在北方装修分内檐装修和外檐
装修两大类,在南方地区通常不予区别,统称装折。
3.5.1 常见装折残损
(1)裂缝:各种装折若缺乏必要的保养,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漆膜一旦消失,处于干湿交替的环境中,也会
出现开裂。
(2)变形:变形的原因是榫卯干缩后出现松脱,在门窗、挂落等自重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
72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4

(3)糟朽:在漆膜缺失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潮湿也会使装折构件出现糟朽。
(4)蛀蚀:白蚁等对木构件的蛀蚀在苏地十分常见,若长期无人使用,门窗之类的装折也会遭受蛀蚀,所
以在很久以前的古人就发现了“户枢不蠹”的规律。
3.5.2 装折修缮技术
(1)拆卸补齐:对于发生各种出现问题的装折构件,首先需要予以拆分,将有问题的构建重新制作,以备
替换(像窗户边梃之类的构件也可以采用墩接方法的)。
(2)重新组装:将修补、新作的构件重新组装,若构件榫卯尚好,可将榫头插入原孔,但卯眼内需灌放胶
料、榫端打入楔子,以使榫卯结合牢固。
(3)钉补:若构件榫卯损坏,则可以归安方正后用 L 形及 T 形铁件予以钉补。

4 结语
总之,对古建筑遗存予以实质性的关注及实践性的保护,使古建筑这一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发展及
传承下去,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9]。 同时,完善古建的保护修缮技术,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还
需要各界学者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柴王斌,赵敏,周绍云 . 关于古建筑修缮原则的理解与把握 [J]. 价值工程,2010 ,29 (34 ):68-69.
[2] 马炳坚 .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 [J]. 古建园林技术,2007 ,26 (3 ):34-38 ,57.
[3] 祁伟成 . 中国古代建筑的修缮原则及技术传承 [J]. 建筑,2011 ,58 (11 ):27-28.
[4] 余军 . 浅谈古建筑修缮 [J]. 施工技术,2004 ,47 (6 ):56-57.
[5] 洪根宝 .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 [J]. 中国园林,2011 ,27 (7 ):85-86.
[6] 李建文 . 浅谈古建筑修缮技术和施工管理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19 (23 ):189.
[7] 祁伟成 . 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修缮技术的发展 [J]. 科学之友,2011 ,32 (7 ):139-140.
[8] 马炳坚 .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 [J]. 古建园林技术,2002 ,20 (4 ):58-61 ,64.
[9] 陈勇苗 . 谈发掘、传承传统工艺技术的重要性 [J]. 中国园林,2013 ,29 (12 ):131-132.

Study on ancient architecture reparation technology

SHI Hui, YONG Zhenhu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SUST, Suzhou 215011,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many ancient architecture remnants are disappearing
gradually,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he way
to repair and improve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principles, program and technology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reparation based on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reparation; protection; technology
(责任编辑:卢文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