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2021/10/15 上午5:34 全文閱讀--XML全文閱讀--中國知網

繁體版 手機版 產品與服務 服務中心 歡迎 香港教育大学 充值中心 我的記錄

我的CNKI
HTML閱讀開放試用階段,
退出

云舒云卷 人格飞升——由《终南别业》浅说禅诗中“云”的
意象
付冰
大连市育明高中
導出/參考文獻
關注

摘要:从王维《终南别业》独特的抒情视角和写景况味, 挖掘其以禅入诗, 以禅喻诗, 诗与禅相互交融的特点, 引发出“云”是维系禅诗共同

想中介的判断。继而从唯物主义观点来论证分析“云”与“人”的思想个性、诗人的生活经历、文章的审美意境的关系。

關鍵詞: 禅诗;
意象云;
思想个性;
审美意境;

作者簡介:付冰 (1978-) , 女, 辽宁铁岭人, 大连市育明高中高级教师。

王维, 字摩诘, 名与字均取自佛教《维摩诘经》的维摩诘居士, 虔诚信佛, 精通禅理, 以禅入诗, 成为中国文学圣殿中自成一家的“诗佛”。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行,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还无期。”尤其这首《终南别业》, 抒发了


别业、悠然自得的情怀, 极尽诗人淡薄清闲、随遇而安的意致。禅机与理性相映成趣, 令人回味绵长, 成为传世佳作。

王维晚年, 正值大唐由“开元盛世”走向衰退, 政局反复变化, 他便吃斋念佛, 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南山陲”是他辋川别墅的所在地。辋川别墅是在宋之问的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园林。山貌水态林姿, 既富自然之趣, 又有画意诗情。


分为南北两片宅院, 北宅的山冈尽处, 峭壁陡立, 壁下就是欹湖。从这里到南宅、到“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的竹里馆等
隔必须舟渡。所以在“空阔湖水广, 青荧天色同, 舣舟一长啸, 四面来清风”的欹湖上泛舟, 循着和暖而微醺的风侧过头去, 那将是“湖上一回首, 青山卷

从抒情角度看, 《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堪称诗眼。随意而行, 不知不觉, 竟走到流水的尽头, 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

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寻水之趣乍尽, 观云之趣又生”, 尽显诗人安适洒脱之态。白云轻舒漫卷, 自由自在, 来去无踪, 在佛家眼里, 恰是悠闲


定性、无常心的象征。“水穷”而“云起”, 二者巧妙结合, 互生文意, 以至理玄机展示无穷的自然、人生哲理。

这种通过白云渗透出来的豁达人生态度, 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经过淬火之后获得的坚韧。当年阮籍“时率意独驾, 不由径路, 车迹所穷,

返。”尽管魏晋风月甚佳,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宇宙无穷, 品类甚盛, 但他的痛苦依然深沉。比照之下, 王维处在政治动荡的时代, 在人人极尽阿谀

能事的时候, 还能在纷纷扰扰之外, 保有如此淳朴宁静, 该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实际上这里面蕴藏着与“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的宇宙人生观———否极泰来, 绝处逢生, 处变不惊。自古“天下熙熙, 皆


下攘攘, 皆为利往”, 唯动以溯流, 静以观云, 既有出得尘世的洒脱, 让自然天地仿佛沐浴在澄明的道德月亮之下, 开阔而清新;又有入得凡俗的气度,

相与谈笑, 有一点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纯朴与热情。在自然山水中安放劳顿的灵魂, 冷眼观照, 平和投入, 谁能说这不是真正的

正如俞陛云《诗境浅说》中所言“行到水穷处、若已到尽头, 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见处世事变之无穷, 求学之义理义无穷。此二句有

之妙。”

从写景角度看, 诗人笔触看似轻描淡写, 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自然天成、空灵高远的山水画。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手法, 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刻领


利的离弃与超脱, 寄予凝练文字得最深入。而“白云无尽”中又正蕴含了灵性的最高本性, 这一幅高远悠长的自然画卷, 有佛祖“拈花一笑”的效果, 需

领悟力与之完成最默契的对接。所以在这样的一种跨越时空的二度创作中, 优美的意蕴, 玄妙的人生, 在重新的领悟和深入地体味中一点点深入中

年的血脉, 不但诗篇流芳百世, 更使蕴藉与其间的恬淡、悠扬人格得以与云相偕, 乃至飞升。而其中的玄妙便是难以一语道破的禅意。

禅是东方文化和精神的代表, 它以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 以对自然形态的执着追求, 一一征服了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成为智者心中的


神, 甚至宇宙人生的总源泉。由于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 甚至在今天, 物质生活渐趋浮华, 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 提高生命境界的禅, 已然成为不少

活空虚, 精神焦虑的灵丹妙药。

在中国文学史上, 诗与诗人及诗论家都与禅有着不解之缘;而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禅衡诗、以禅论诗, 则更是诗与禅的相互渗透, 是禅的自

旷同中国诗歌固有的冲和淡薄、唯美艺术风格上的完美结合。在两者的交融渗透中, 云作为飘忽、灵性、自由的个性载体, 一直是维系他们共有特

https://tra-oversea-cnki-net.ezproxy.eduhk.hk/KXReader/Detail?dbcode=CJFD&filename=HHXK201009021&uid=WEEvREcwSlJHSldSdmVqelcx… 1/2
2021/10/15 上午5:34 全文閱讀--XML全文閱讀--中國知網
的绝好中介。

禅诗中以“云”寄托个人乃至集体品格的心志理想, 借云抒怀的诗句屡见不鲜。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中有两句“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无心出山, 鸟儿飞累了而回家。用来表达自己无意出仕, 厌倦官场而隐, 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

王维在他的《送别》写到“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劝友人不必问世间的得失烦恼, 歆慕闲云一般悠闲散逸的感情和禅意一起, 故一线清流从


间汩汩而来。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言此二句“白云无尽足以自乐, 勿言不得意也”。到此我们的眼前仿佛掠过欹湖边的那句“山青卷白云”, 在鲜明的色

舒卷的白云比之凝重的青山, 轻盈尽显;此一卷, 又仿佛云为山所牵掣, 叫人茅塞顿开。在诗中, 在飘忽舒卷、超乎外物的云上, 得到诗人本心的解脱

升华。

王维诗歌喜写云。“在其现存的489首诗中 (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 据初步统计有83首诗中有‘云’的意象, 这表明王维诗中‘云’是一个中心

从唯物的观点看, “云”无非是自然界的普通物质, 为何如此深得诗人禅者钟情, 寄予如此高的精神象征, 以至戴上神秘圣洁、空灵极品的面纱呢

为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 源于人的思想个性与云的特质的相似。人是社会的人, 同时又是思维的载体, 甚至是感情动物。人的思想是相当活跃而丰富的。无论是


的联想, 再造新形象的想象, 还是超越表象、深入本质的冥思, 大有去留无意、飘渺无痕、灵动自由之色。这既是认识探究世界的好奇, 又是对世

律的挣脱;即是天性, 又是后天的学习。总之, 恰恰合于云流动多变, 散逸不拘的特质。因此, 这种人品与云品的默契, 看似偶然, 实在必然。

因此王维诗中“云”的个性虽有差异, 但都同他精通音乐绘画、广涉佛学以及儒、道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才情品性密切相关。

其次, 源于诗人经历与生活沉淀的必然。如果说白云贵在空灵幻妙之轻, 那么大多数钟情于它的人都曾承受过生活不可言说之重———人生坎


失意、壮志难酬。

陶渊明本“洪族”出身, 有“猛志逸四海”的宏愿, 倔强得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只好到南山下悠然采菊, 即便环堵萧然、樽酒难继, 也深心所愿。王

士及第, 历监察御史类迁尚书右丞安史之乱后的连连重创, 使他“焚香独坐, 以诵禅为事”, 亦官亦隐, 聊慰平生。苏轼世代书香, 21岁举进士, 仕主薄


贬, 足迹有如飞鸿雪泥, 然而“儒”、“释”、“道”的合力把他锻炼成山般厚重, 云般轻盈, 人生本以禅境。可见, 诗人的经历与生活沉淀恰是其倾慕云品
志的纽带。

再次, 源于意境与审美认知的必然。意境, 是中国美学体系中一个特有的概念, 而营建唯美意境, 更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大要素。情与景的结合

玄妙的意境。其或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开阔壮丽,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清新宁谧,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冲淡闲适, 或有“无


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杀沉痛, “蹴罢秋千, 忙把青梅嗅”的温婉别致。抒写不同的情, 便要造不同的境, 自然要选取不同的景物。从审美角度讲
作主体为了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而借助于美的形态作为媒介与载体, 进而营建美的境界, 达到美的共识。

流水纵使曲折不腐, 却缺少彻底的自由;风来去自由, 却又少了净洁飘逸。唯有云, 美而自由, 洁净而空灵, 不但符合创作要求, 更容易与读者受


契合。因此, 在禅诗里, 云在制造非同凡俗的意境上, 在揭示自由闲适, 豁达超然的情绪以及人生取向上, 有着得天独厚乃至不可取代的优势。应该
主客体长期寻找与探索之使然, 更是人心与世界本源于一的必然。

要之, 云无论作为美好理想的化身, 还是回避苦痛自我安慰的寄托, 在禅诗里的, 无不显示着一种积极的导引与心理暗示。为沦陷于黑暗中的心

得的亮色与勇气, 把人带到一种至高的空寂之境, 如同歌德在《浮士德》中歌颂的“永恒的女神”一样, 帮助人们完成人格的完善与升华。葺

© 1998-2020 中國知網(CNKI)

建議採用IE 10.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辯率瀏覽本頁面

京 ICP 證 040431 號 網路出版服務許可證 (總)網出證(京)字第 271 號 經營性網站備案資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460 號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
KDN 平臺基礎技術由 KBASE 11.0 提供。

https://tra-oversea-cnki-net.ezproxy.eduhk.hk/KXReader/Detail?dbcode=CJFD&filename=HHXK201009021&uid=WEEvREcwSlJHSldSdmVqelcx…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