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第二十二章

词语填充:《我的宠物》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或文句。

蹦蹦跳跳 支持 心爱 忘怀 舒服

日趋恶化 圆圆 生气 欠佳 雪白

我的宠物是只小狗,整个身子(1)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一个雪球似的。

一双(2)___________________的眼睛滴溜溜直转,头顶上正中央有一个小黑痣,可

爱极了。我为它取名叫波波。波波似乎听懂了我的话,一看到我会快活地跑来跑去,

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好。我好开心哪!”我见了小狗那么又灵气,不禁爱上它。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考试成绩(3)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家,闷闷不乐

的,怎么也不敢把考试的成绩告诉妈妈。我不知道我的苦水该给谁倒,只好躺在床上

看书。这时波波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它在地上(4)___________________的,还

“汪汪”直叫,仿佛在说:“小主人,你为什么那么不开心呢?”我望着波波,说:

“波波,你说,我应不应该把考试考不好的事告诉妈妈呢?”波波望着我,像是在对

我说:“小主人,我觉得你应该告诉妈妈,我相信妈妈不会骂你的。”在波波的鼓励

下,我终于把考试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原来是很(5)___________________的,

但由于我的诚实,非但没有挨骂,妈妈还夸奖我是个勇敢坦诚的孩子呢!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半年,波波得了重感冒。妈妈看波波不太(6)__________,

就一个劲地打电话叫兽医上门来给小狗治病,可是等了两三天也不见兽医的人影。我

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带波波到兽医诊所诊断。后来波波的病情(7)________________,

最终连药也不吃了。“这可怎么办?”我每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差点哭了。

后来,波波终于(8)___________________不住,绝望地死去了。我按捺不住悲

痛的心情,嚎啕大哭。我和妈妈难过地把波波埋在家门口的树下,还给她立了个墓碑

——爱犬波波之墓。
以前,我养过许多宠物,唯独波波让我不能(9)___________________。波波调

皮可爱的样子一直埋藏在我心里。我永远记着我(10)___________________的波波。

(二)试写上正确的词性。

1. 我已经在这里做了多少年了? _________________

2. 他就是那么不通人情世故。 _________________

3. 科学研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学科。 _________________

4. 伟大的人只想到他人,不想自己。 _________________

5. 自从经过上次失败的挫折后,他变得谦逊多了。 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修辞手法的例子,仿写句子。

1. 假期到了,学生们快乐得犹如飞出牢笼的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杨柳在风中婆娑起舞,真是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今天的天气真冷,我都快结成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失败乃成功之母,您别气馁,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理解,是心灵的花朵》

谁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理解,就像在无助时别人伸给你的有力臂膀;被人理
解,犹如在你心灵饥渴时为你注入的一缕清泉,当你渴望别人理解时,你可曾想过首
先去理解别人?

伫立山谷,你只有主动呼唤才能得到空旷而悠远的回声;身处闹市,你只有心装
他人才能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避免磕碰。别人理解你,就像缕缕清风拂面,带给你的
是一种惬意与清爽;你理解别人,好比花朵次第开放,给别人的是一派美丽和妖娆。

有一位花匠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夏末秋初,葡萄个个晶莹饱满令人垂涎欲
滴,他便摘了一些给邻居品尝。当他送给一位商人时,商人一边尝一边说:“的确不
错!多少钱一斤?我多买些。”花匠觉得自己的好意被亵渎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
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觉得自己
的良好心愿被侮辱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诚惶诚恐,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
警惕……
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误解?

一番好心因为不被理解而使花匠失望、痛苦,他这种善意的行为在别人的眼里成
了世俗的交换或别有企图,怎能不让人心有不爽?如果你是这个好心的花匠,心里会
是什么滋味?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一定要以推己及人的心胸;多给他人一些理
解;多做一些换位思考;辩证地去分析问题。这样,就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美好。

被别人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别人是一种高尚,能够折射出你的道德素养;让你
在人际交往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一个善于理解学生的老师,总是能够受到学生的爱
戴;一个善于理解老师的学生,也总能够得到老师的器重。在这里,理解就是改善师
生关系的一种良方。在班级里,你对同学在某些情境下的言行多一些理解,同学就会
对你多一份信任和感激。在这里,理解就是一把钥匙,在你向同学打开心门的同时,
你也能够看到同学掩藏于心的风景。在家里,你理解父母的生活、经济乃至心理压
力,父母就会感觉到一种温情盈溢在胸,从而更加关爱你,对你学习、交友、心理多
一些理解。在这里,理解是让亲情更浓、使亲子关系更和谐的黏合剂。

理解是慈悲者盛开在心灵的花朵,美丽了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怡心之美。

理解是睿智者紧握在手中的钥匙,打开了心门,也为自己减轻了碰壁之痛。

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非常频繁,而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
着巨大差异,心与心之间横亘着看不见的墙,有许多人成了心灵世界里的孤独猎手,
有一些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感觉到了窒息和挤压感,有许多人觉得心灵是一片沙漠,看
不到生活的亮色……只有理解,才能消除隔阂与歧见;只有理解,才能让心灵的压抑
感得到释放。只有理解,才能走向沟通和团结。

不要光渴望别人理解你,你也要主动理解别人。主动给别人以理解,就像为心灵
盛开美丽,纯净,热烈而馨香四溢的花朵。这种馨香,不仅会感染别人,也能够陶醉
自己。

1. 作者如何比喻“你理解别人”?

A 就像在无助时别人伸给你的有力臂膀。

B 犹如在你心灵饥渴时为你注入一缕清泉。

C 好比花朵次第开放,给别人的是一派美丽和妖娆。

D 就像缕缕清风拂面,带给你的是一种惬意与清爽。

2. “理解是心灵的花朵”想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A 渴望别人理解。 B 主动理解别人。

C 渴望别人理解,拒绝理解别人。 D 主动理解别人,也渴望别人理解。
3. “他这种善意的行为……”花匠善意的行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A 把自己种的葡萄卖给商人。 B 给干部送了一些自己种的葡萄。

C 为了讨好少妇让他尝新鲜的葡萄。 D 别有企图地让邻居尝他种的葡萄。

4. 花匠的一番好心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怎样?

I 被亵渎 II 被侮辱 III 诚惶诚恐 IV 失望痛苦

A I 和 II B III 和 IV C I,II 和 IV D II,III 和 IV

5.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理解

A 才能消除隔阂与歧见。 B 才能让心灵感到压抑。

C 不能走向沟通和团结。 D 才能与人交往得频繁。

6. 作者为什么说“理解别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A 能够受到学生的爱戴。 B 能够得到老师的器重。

C 感觉到一种温情盈溢在胸。 D 能够折射出你的道德素养。

7. “理解是慈悲者盛开在心灵的花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拟 B 比喻 C 仿拟 D 引用

8. “别人理解你,就像缕缕清风拂面,带给你的是一种惬意与清爽。”
以下哪一个词语最适合取代句中的“惬意”?

A 称心 B 写意 C 舒服 D 欢畅

9. “这种馨香,不仅会感染别人,也能够陶醉自己。”

句中的“馨香”指的是什么?

A 手中的钥匙 B 心灵的花朵 C 主动理解别人 D 渴望别人理解

10. 文末“馨香四溢”中“溢”的含义是什么?

A 流露 B 散发 C 过分 D 流出来

现代文:赵雅婷《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期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
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

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
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
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是我们今
天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
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
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中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
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
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
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
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
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
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
老板娘不忍心地说。“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
答。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
看……”

一念善心助长一颗幼苗,颗颗幼苗可以成林,人人有爱、社会有情。

1. “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

上面画线的词可以用什么词取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
吗?”

2. 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祖孙俩的关系如何?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板为什么心急如焚地打电话请人吃面?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

4. 你如何诠释这个句子?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第一百个客人》

概述老奶奶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经过,字数不可超过 65。文后须注明确实的字数。

中午尖峰时期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
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

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
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
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是我们今
天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说苑·建本》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③矣。”师旷曰:“何不

炳烛④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

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

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②师旷:晋国的乐师。因为他是盲音乐师,
世称"师旷"。
③暮:晚,迟。 ④炳烛:燃烛照明。炳,(动词)点燃。
⑤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 师旷对晋平公劝学时用了哪三个比喻?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师旷用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 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何其芳《新月》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1. 第一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出其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睡着了么?”这里的“你”指的是什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三章
词语填充:《夕阳》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或文句。

光芒 笼罩 傍晚 少女 影子 无限 晚风 余晖

我很爱看夕阳,每到【1】________________,我总喜欢走到大门前,在落日柔和

的【2】________________里,静静伫望西沉的斜阳,任它拖长我身后的【3】

________________,拖长我无尽的思绪。夕阳的确【4】________________好,收敛了

白天耀日的【5】________________,褪去了正午炙人的炎热,在夜晚的静谧中显出一

份如水的柔美。【6】________________轻拂,树枝徐徐摇摆着,天地在夕阳的亲吻下

【7】________________在一片恬静温馨的氛围中。夕阳就在这份宁馨中,如一个羞涩

【8】________________,红着小脸儿,徐缓从容地走向山后。

(二)写出以下句子的短语类型。

1. 春花秋月 ________________

2. 舞蹈员 ________________

3. 树倒了 ________________

4. 下雨了 ________________

5. 看不透 ________________

(三)试根据以下的意思填上正确的成语。

缘木求鱼 迎刃而解 一视同仁 相得益彰 以卵击石

1. 比喻因为怕出问题,而索性不做某件事。 ________________

2. 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________________

3. 对人平等,不厚此薄彼。 ________________

4. 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现长处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

5. 比喻徒劳无功,用错方法而无法达到目的。 ________________

(四)试从以上的成语中,选出正确的成语填在横线上。

1. 老师一向对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从不在处理问题时有所偏袒。

2. 你这种盲目而又不科学的做法,有如________________,那是徒劳无功的。
3. 这朵红玫瑰别在王小姐的衣襟上,可说是________________,鲜花美人。

4. 你经营的只是小本生意,竟要与大财团相对抗,根本就是________________,自取
其辱。

5. 惠萍精明能干,只要把这项计划交给她负责,一切问题都可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笑林广记·贪吝部》

有客馋甚,每入座,辄饕餮①不已。一日,与之同席,自言曾会过一次,友曰:
“并未谋面,想是老兄错认了。”及上菜后,啖②者低头大嚼,双箸不停。彼人大
悟,曰:“是了,会便会过一次,因兄只顾吃菜,终席不曾抬头,所以认不得尊容,
莫怪莫怪。”

注释:①饕餮(tāo tiè):大嚼豪饮。 ②啖(dàn):吃。

1. 为什么有个人一入座就吃个不停?

A 他肚子饿 B 他爱吃菜

C 他很贪吃 D 他不爱说话

2. 同座的人因何故说他认错人了?

A 他说自己与同座的人是朋友。

B 他说自己曾见过同座的人一面。

C 他说同座的人只顾着吃菜没理他。

D 他说自己曾与同座的人秘密会面。

3. 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 同座的人在席间不曾抬头说话。

B 那人虽贪吃但人缘还是很好的。

C 那人的容貌不雅所以从不抬头看人。

D 同座的人最终记起了曾会面的情况。

及上菜后,啖者低头大嚼。

4. 给上面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和 B 又 C 等到 D 趁着

彼人大悟。

5. 给上面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 这个 B 那个 C 那里 D 他们
有客馋甚,每入座,辄饕餮不已。

6. 哪项是上面句子的正确翻译?

A 有客人很馋嘴,每次入座,都不停地吃。

B 有个人很馋嘴,每次入席,就大嚼不已。

C 有个客人很贪吃,每次入座,都大嚼豪饮不停。

D 有个人很贪吃,每次入酒席,就大嚼豪饮不停。

是了,会便会过一次

7. 哪项是上面句子的正确翻译?

A 对了,见面确实见过一次。

B 真的,会晤确实会过一次。

C 就是,会上真的见过一次。

D 这倒是,见面确实有一次。

8. 文中哪个举动证明了贪吃者确实贪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为什么那个人不认得贪吃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篇文章讽刺了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张丽钧《浇花》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
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
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美——她用清水、微笑
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
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茁壮的杂草。她笑了,
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
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
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
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些哪儿
是花儿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杂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料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上
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想说:“这也配叫花儿,你看它们
多丑啊!”但是,不知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抱起了
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
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
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

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
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
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jílí)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
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
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1. 上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抱起了孩子。

2. 妈妈的心为什么而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3. 一个“漾”字表达了妈妈的什么心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

4. 你认为妈妈为什么对孩子道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如何诠释文中“花儿”的含义?[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薛福成《庸庵笔记》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
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
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
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俛(fǔ)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biāo)
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gǔ)盥(guàn)①其
脑,果腹而去。

注释:①盬盥:吸饮。

1. 蜘蛛怎样使蛇生气?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最后,蜘蛛怎样把蛇杀死了?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蜘蛛乃盬盥其脑,果腹而去。

3. 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诗:陈克华《窗》

空调进行中

一种淡色的情绪

循环

循环

循环

无法飘散,或稀释

我开窗呐喊

整栋建筑如肺叶般陡然塌陷

世界失声

1. 诗中“窗”象征着什么情绪?【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整首诗想要表达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四章
词语填充:《仙人掌》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或文句。

绵长 后悔 卑微 伟大 浇水

明媚 放弃 土壤 汲取 生机

十一二月的季候雨,向来【1】__________________,又带有丝丝凉意,实在不

讨人喜欢。不像其他日子的雨,润物而细无声。

我突然想起我家的仙人掌来,它连我半个月不【2】__________________都忍受

得住,怎会怕这季候雨?只是那年它就怕了,季候风夹着季候雨,染得天地都变了

色,它本来就单薄的身子再也支撑不住,无力地倒下了,倚着沿上,一副垂死的模

样,苟延残喘着。

我本就不喜欢它的样子,此后更加厌恶起它来。它拼尽了力在贫瘠(jí)的【3】

__________________中长成了这么个头大身小的奇怪模样。可我不喜欢它,一点也

不。我常常懒于给它浇水,甚至,索性将它丢在了角落里。

这【4】__________________的植物,你不是满身都长着细细长长的刺吗,怎

么,竟妄想以此来保护自己?

过了很久,突然发现,它已不再是当初的颓唐模样,略略有了些【5】

__________________。暗红的刺,稍大了些的身子多了几分绿意。甚至,还钻出了几

个小仙人掌球,嫩嫩的,绿绿的,新生儿一般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比它们的母亲要可

爱得多。

不久,小仙人掌球挂得更多了。

“把它们弄下来吧。”妈妈说。
听到这话,我并没有什么行动,只站在阳台上,享受着【6】________________

的阳光。我知道,它们的母亲一定很辛苦,忙着【7】__________________养料,喂养

这一群伏在它身上的小宝贝。它大概会有些力不从心吧。但我还是有一些别的打算,

不想把它们弄下来,毕竟这样会好看些。

我做了一个令我【8】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定。我本想知道结果的。但我还

是……

再看时,仙人掌球已是挂了十几个了,一个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更加的可爱

了。只是它们的母亲,已是完全不行了,它再没有开过花,作为一颗会开花的仙人

掌,这是一个太大的悲剧。它身上像蒙了一层灰一样,是暗绿色,它病了,或许再也

好不了了,它将所有的养分都给了自己的孩子,可它自己呢,它为何不考虑一下自

己,它不该如此的。

可它又如何【9】__________________呢,一个一个,都是它的孩子,它的宝贝

啊,它怎能放弃?它,是一个母亲啊。

在这绵长又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中,我想起了那个【10】__________________的

母亲,想起了它的美丽与勇敢,柔弱与坚强,想起了我的母亲以及天下所有的母亲:

她们,如春雨一般,润物而细无声,用绵绵爱意,催开孩子的幼小心扉。

(二)写出下列画线词语的词性。

1. 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_______________

2. 主角一出场,会场只听见哇哇的欢呼声。 _______________

3. 柔州政府部门的周休日落在星期五与星期六。 _______________

4. 只要肯努力、愿意付出,就能取得成果。 _______________

5. 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够达到成功? 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二十四孝》

汉 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①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②
以奉之。又嗜鱼脍③,夫妇常作之。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
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注释:

①姑:婆婆,即丈夫的母亲。 ②出汲:去江边取水。

③鱼脍:用鱼做成的菜。脍(kuài),切得很细的鱼或肉。

1. 与姜诗的孝顺相比,妻子庞氏有什么长处?

A 侍奉姑母特别谨慎。 B 照顾姑姑更加小心。

C 侍奉婆婆尤其谨慎。 D 照顾婆婆更加周到。

2. 庞氏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到离家六七里的江边去取水?

A 因为家里只有井水。

B 因为江水煮鱼比较可口。

C 因为婆婆喜欢喝长江水。

D 因为院子旁边还没涌出泉水。

3. “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

上面句子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A 再 B 还 C 但 D 却

4. “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

姜诗的母亲不愿意“独食”的后果极可能是

A 姜诗和庞氏要经常做鱼给母亲吃。

B 夫妻俩要准备更多的鱼肉,负担增加。

C 庞氏须要去更远的江边取更多的水回家。

D 每天要有两条鲤鱼从中泉中跃出才能应付。

5. 姜诗家院子旁边忽然涌出的泉水,有什么特别之处?

A 泉水的味道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中跃出。

B 泉水的味道很像江水,每天有两条鲤鱼在水中跳来跳去。

C 泉水的味道不如江水,每天都有成双的鲤鱼在水中游泳。

D 泉水的味道与长江水相同,水中每天都跳出双尾的鲤鱼。
6. 院子旁边的泉,对庞氏有什么帮助?

I 不用再到长江去取水。 II 不用再到长江去买鱼。

III 每天有泉水可以给婆婆喝。 IV 每天有鱼可以做菜给婆婆吃。

A I 和 II B I 和 IV

C II 和 III D III 和 IV

7. “涌泉跃鲤”这个故事宣扬的是什么?

A 善有善报

B 至诚之孝感动天

C 尊老敬老的孝亲文化

D 婆媳之间应该互相理解

8. 文中哪一句可以显示姜诗和妻子庞氏经常孝敬母亲?

A 召邻母共食

B 汉姜诗,事母至孝。

C 妻庞氏,奉姑尤谨。

D 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

9. 根据本文,庞氏是个怎样的人?

A 任劳任怨 B 愚孝至极

C 胆小懦弱 D 任人摆布

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

10. 哪项是上面句子的正确翻译?

A 前往屋舍六七里路,妻子亲自到江边喝水再奉养婆婆。

B 距离住处六七里路,妻子亲自去到江边取水来奉养婆婆。

C 离开后舍弃六七里,妻子亲自去江边取水来奉养婆婆。

D 距离家里六七里路,妻子亲自出门取水以便捧给婆婆。

现代文:刘正权《搭桥》

市里举办幼儿搭积木比赛,市电视台正在现场直播。

现在进行的,是大班组的比赛。摄像机镜头下,孩子们像小大人一样,叽叽喳喳
地议论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他们都想搭出心中最漂亮的图型,赢得评委和观众最
热烈的掌声。
既是直播,就得有互动,于是主持人开始在他们中间走动,不时即兴采访和介
绍。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大教堂,还有……
还有什么呢?主持人走到一组作品前,不知该如何表达了。

在她眼前出 现的,是三个用积木搭成的圆拱。与前面那些造型精美的作品相比,
它们简直简陋得不像个作品了。

在它们旁边,它们的创造者——一个看上去有些土气 的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
她。

主持人愣了片刻,还是把话筒递了过去:“能告诉阿姨你搭的是什么吗?”

“桥!”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三座桥!”

主持人笑了笑。如果说两座桥的话,她还可以理解,那个第三座能算桥吗?有那
么微型的桥吗?它还没有小男孩的两根手指长呢!

“能告诉阿姨为什么要搭三座桥吗? ”她忍不住问。

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他指着那个中号的桥说:“我家住在大山的腰
上,四面都是沟,一下大雨,就不能出门。我想在沟上架座桥,好把妈妈背出大山,
让她看看山外面的样子。妈妈腿不能动,一辈子没下过山!”

主持人鼻子一酸,眼光移向另一座桥。小男孩指着那座大号的桥自顾自说了下
去,“这座桥我想搭在山脚下的小河边,我们山里人出门都得靠一条渡船。去年爸爸
跟村里的那些伯伯、叔叔进城打工,我们几个小朋友也跟着到城里上幼儿园,渡船坏
了,我们十几个人等了两天两夜,船才修好,大家又冷又饿,有的小朋友还哭了
呢……”小男孩顿了顿,冲主持人一笑,“不过,阿姨我没哭,真的没哭!”

主持人点点头:“阿姨相信你没哭。那这个干什么用呢?”她用手指指那个小到
两指长的微型小桥。

“这个吗?”小男孩又顿了顿,“我们村有个小妹妹有先天性心脏病,她家就住
在我家旁边,可是不能像我一样开心地玩。听爸爸说她得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想把这
座桥搭在她的心脏上!”

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小男孩给弄得莫名其妙:“阿
姨,我对门的小妹妹太瘦太小,这座桥挤在胸口会不会让她心脏更难受呀?”

“不,不会的!”主持人再也忍不住了,一滴泪从她的眼眶中滚落下来。

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最后定格在这三座桥上。在一座座精美的作品中间,它们却
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小男孩年底回家时,意外地发现两座桥架起来了:一座在山脚下的小河边,一座
在自家门口。并且,小男孩还发现,他的妈妈竟坐在轮椅在桥上等他,而推着轮椅
的,是那个有心脏病的小妹妹。

小男孩还小,比赛那天,他没注意到主持人在直播结束前对观众说的关于桥的一
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心中搭起这样的桥!”他只记得,在场的很多大
人都哭了。
孩子们像小大人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板有眼地忙碌着。

1. 上文句子中的“有板有眼”说明了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什么原因使主持人对小男孩所搭的桥深感兴趣?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个小男孩正怯生生地望着她。
 小男孩看了看镜头,脸红得不行。

3. 为什么文中的小男孩会有这样的表现?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不说话了,只是使劲将小男孩搂在怀里。

4. 为什么主持人会有此举动呢?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什么小男孩要搭三座桥?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心中搭起这样的桥!

6. 从上文中,你有什么感悟?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积木作品中,有豪华的宫殿,有漂亮的四合院,有欧式的大教堂,还有……

7. 写出上述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妈妈竟坐在轮椅在桥上等他,而推着轮椅的,是那个有心脏病的小妹妹。

8. 写出画线词语的短语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hān),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

(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

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huái)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

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

善盗耶(yé)?”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晏子和楚王喝酒之时,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解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曷、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试写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韵文: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

簌簌①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④,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①簌簌(sù):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②缫(sāo)车:纺车。缫,一作“缲(qiāo)”,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③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④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màn)”。

1. 词中哪些事物可以表现出淳厚的乡村风味?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象征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认为词人为何要“敲门试问”呢?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