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0

ISSN0335-3931

法语规范 XP ENV1997-1
1996 年 12 月
分类索引 :P 94 -250 -1
ICS :91.060.20;91.120.20

欧洲标准 7

土工技术设计
第一部分:一般规则

E 英语标题:欧洲标准 7—土工技术设计—第一部分:一般规则
D 德语标题:欧洲标准 7—土工技术设计—第一部分:一般规则

欧洲试行标准
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1996 年 12 月公布本欧洲试行标准。

应在 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向法国标准化协会提出和本欧洲试行标准有关的
评论和意见。

对应性 本文件合并了欧洲试行标准 ENV1997-1:1994 以及匹配的法国国家附件(DAN)。

分析 目前发表的一般规则文件可应用在土工技术设计计算和建筑物和民用土建构
造物验证。

关键词 国际技术术语:基础土壤,计算,设计规则,计算规则。

更新

修正

通过法国标准化协会编辑和发布,巴黎 德芳斯区 欧罗巴大厦(企业特投)邮政编码 92049


电话号码:01 42 91 55 55 –国际电话号码:+33 1 42 91 55 55

法国标准化协会 1996 法国标准化协会 1996 96 年 12 月第一次印发

1
土工技术设计 BNSR CCNG
标准化委员会成员

主席:MAGAN 先生
秘书处:AMAR—BNSR 先生

BAGUELIN 先生 TERRASOL 或者 BNSR(土工学协会)


BIGOT 先生 LREP (BNSR)
BLONDEAU 先生 SOCOTEC(COPREC)
BOLLE 先生 道路和土方工程 BNSR
CANEPA 先生 LREP(BNSR)
CAQUEL 先生 LREP Nancy(BNSR)
CHAILLOT 先生 SNCF
DELMAS 先生 BIDIM GEOSYNTHETICS SA 或者 BNSR
DUBOIS 先生 CETU
DURVILIE 先生 LCPC
FERNQNDEZ 小姐 法国标准化协会
FRANK 先生 CERMES(ENPC∕LCPC)
GOUVENOT 先生 SOLETANCHE(SOFFONS)
GROSJEAN 先生 FNB∕BNTEC(UNM)
HAIUN 先生 SETRA
HOONAKKER 先生 STRM
HRABOVSKY 先生 FNB∕BNTEC
HURTQDO 先生
ISNARD 先生 VERITAS
JALIL 先生 SOCOTEC
JOSSEAUME 先生 LCPC
JOUBERT 先生 SETRA
KOVARIK 先生 STCPMVN
MAGNAN 先生 LCPC
MANOJLOVIC 先生 CEMAGREF
MARTIN 先生 EDF—SQR—TEGG
MICHALSKI E-R 先生 ANTEA(BRGM)
MILLAN 先生 SETRA
MONNET 先生 BACHY(SOFFONS)
PAREZ L 先生
SALGUES 先生 UNIMETAL
SCHLOSSER 先生 TERRASOL
SCHMOL 先生 FNB∕BNTEC( SNBATI)
VEZOLE 先生 SAE( SNBATI)

2
目录

AP.1 简介....................................................................................................................... 4
AP.2 ENV1997-1 法国国家附件(DAN)总体介绍 ...................................................... 4
AP.2.1 目标 ................................................................................................................... 4
AP.2.2 ENV1997-1 法国国家附件(DAN)具体介绍 .................................................. 4
AP.3 参考标准 ............................................................................................................... 4
AP.4 应用模式 ............................................................................................................... 5
AP.4.1 应用范围 ........................................................................................................... 5
AP.4.2 试验模式 ........................................................................................................... 5

3
ENV1997 -1 欧洲试行标准法国国家附件前言

(欧洲标准:第 1 部分一般规则和法国国家附件)

AP.1 简介

本文件,命名为 XP ENV1997-1(分类索引 :P 94 -250 -1),是对欧洲试行标准 ENV 1997-1


的整体复制, 1993 年 5 月 25 日由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批准它作为欧洲欧洲试行标准(ENV),
该欧洲试行标准得到针对法国的改编内容的补充,此根据成员国的改编称之为欧洲标准之国
家附件(DAN)。

AP.2 ENV1997-1 法国国家附件(DAN)总体介绍

AP.2.1 目标

欧洲试行标准《ENV 1997-1土工技术设计》定义土工构造物的各种验证规则,并没有给
出具有操作性的各项元素,而法国设计人员习惯了适用于公共工程合同的(《通用技术条款
手册》 (CCTG)之62分册—第5卷和《统一技术文件》 (DTU):P 11-201 (DTU 12),P 11-211
(DTU 13.11),XP P 11-212 (DTU 13.2),P 11-711 (DTU 13.12)中找到这些操作性元
素。

为此,ENV1997-1 法国国家附件(DAN)有两个如下目标:

--明确适用于法国的局部系数的数值,确定局部系数数值是欧洲标准化协会正式成
员国家的(请参考前言 4(1)段落)的责任;
--以如下正文中所引用参考文件的具体描述为依托,指出允许应用《欧洲标准 7:
第一部分一般规则》的步骤。

AP.2.2 ENV1997-1 法国国家附件(DAN)具体介绍

在和其有关的段落结尾处,用方框形式将组成法国国家附件的内容插入到本规范正文
中。

AP.3 参考标准

参考的法国标准

《参考标准》一节中提到的各项规范标准和有相同应用领域的法国标准之间的对应性,
但有不一致的标准如下:
1)
ISO 3898:1987 :法国标准 NF P06-005
ISO 1000:1981: 法国标准 NF X02-004(1985)和法国标准 NF X02-006(1983 版,后更新
为 1985 版)

4
在参考这些标准规范时,本规范法国国家附件(DAN)还提到如下法国标准 :

P 11-201(DTU 12 ): 建筑物土方工程
P 11-201(DTU 13.11): 浅表基础
XP P11-211(DTU 13.2): 建筑物深基础(由 1992 年 9 月批准发布的 XP P 11-212 和 1994
年 11 月批准发布的 NF P 11-212-2 组成。)
P 11-711(DTU13.12): 浅表基础的计算规则
《通用技术条款手册》(CCTG)之 62 分册—第 5 卷。

AP.4 应用模式

AP.4.1 应用范围

《欧洲标准 7 :第 1 部分 一般规则》 适用于如下范围的土工技术设计, 即建筑物基


础和桥隧工程基础,挡土工程基础和地面构造物基础的土工技术设计。其实际应用模式应该
在本规范正文的试用期间得以明晰。在此试用期间,有必要同时进行《欧洲标准 7:第 1 部
分一般规则》的验证,并且是用法国现行规范和标准定义的各种方法来验证。

AP.4.2 试验模式

欧洲标准化协会(CEN)1993 年 5 月 25 日批准通过了本欧洲试行标准 ENV 1997-1。1994


年 10 月 30 日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成员得到本欧洲试行标准的正式英文版本,此日期索
引着 ENV 1997-1 试用期间启动。

在三年试用期结束时,欧洲标准化协会(CEN)国家成员将有两种选择,一是将本欧洲
试行标准的试用状态至少延长两年,或者是将该本欧洲试行标准变成欧洲标准。这个决定将
和本欧洲试行标准的一次修正相协调。在这个前景下,邀请目前的使用者向法国标准化协会
(AFNOR)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与之相应的理由。这些意见建议将通过负责土工学
方面标准化协调委员会来检验,此委员会负责欧洲标准 7 的阐述制定。

1)更新中。

5
欧洲试行标准 ENV 1997-1
1994 年 10 月

ICS 91.060.00;91.120.20
关键词:基础土壤,计算,设计规则,计算规则

法语版本

欧洲标准 7 —

土工技术设计—

第 1 部分:一般规则

本欧洲试行标准于1993年5月25日经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批准作为试行规范而试行。
其有效期暂定为三年。两年之后,将邀请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成员来发表他们的评论,
特别是就该欧洲试行标准(ENV)可能转化为正式欧洲标准(EN)一事发表意见。

欧洲标准化协会(CEN)的成员负责按照公布欧洲标准(EN)一样的方式来宣布本欧洲试
行标准(ENV)已经面世,并负责以恰当的形式在各个国家级别上迅速应用本欧洲试行标准
(ENV)。

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成员是如下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
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岛、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联
合王国、瑞典和瑞士。

CEN
欧洲标准化协会
中央秘书处:布鲁塞尔 B-1050 ,斯塔斯阿特(Stassart)路 36 号

欧洲标准化协会(CEN) 1994 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成员国家保留复制权利


Réf . ENV 1997-1:1994 F

6
目 录

前言 ................................................................................................................................................ 13
1 欧洲标准的目标 ................................................................................................................. 13
2 欧洲标准计划的历史背景 ................................................................................................. 13
3 欧洲标准计划..................................................................................................................... 13
4 法国国家附件(DAN) ........................................................................................................... 14
5 本欧洲试行标准的特殊点 ................................................................................................. 15
第 1 章 概述................................................................................................................................... 16
1.1 应用范围......................................................................................................................... 16
1.1.1 《欧洲标准 7》的应用范围 .............................................................................. 16
1.1.2 ENV 1997-1 的应用范围 .................................................................................... 17
1.1.3 欧洲标准 7 的其他部分 ..................................................................................... 17
1.2 参考的标准..................................................................................................................... 17
1.3 原则和应用规则间的区别 ............................................................................................. 17
1.4 假设................................................................................................................................. 18
1.5 定义................................................................................................................................. 18
1.5.1 所有欧洲标准的通用术语 ................................................................................. 18
1.5.2 ENV 1997 -1 所使用的专用术语 ...................................................................... 18
1.6 国际计量单位 SI ............................................................................................................ 18
1.7 所有欧洲标准的通用符号 ............................................................................................. 19
1.8 ENV1997-1 中所用符号 .................................................................................................. 19
1.8.1 大写拉丁字母 ..................................................................................................... 19
1.8.2 小写拉丁字母 ..................................................................................................... 19
1.8.3 小写希腊字母 ..................................................................................................... 20
1.8.4 指数..................................................................................................................... 20
第 2 章 土工技术设计 ................................................................................................................... 21
2.1 计算要求......................................................................................................................... 21
2.2 计算时的各种情形 ......................................................................................................... 23
2.3 耐久性............................................................................................................................. 24
2.4 设计计算得到的土工尺寸 ............................................................................................. 24
2.4.1 介绍..................................................................................................................... 24
2.4.2 土工设计计算中的各项作用力 ......................................................................... 25
2.4.3 土地的各项特性 ................................................................................................. 29
2.4.4 结构材料的计算设计强度 ................................................................................. 30
2.4.5 几何数据 ............................................................................................................. 30
2.4.6 各种运动的极限数值 ......................................................................................... 31
2.5 规定措施确定的尺寸 ..................................................................................................... 32
2.6 试验模型上的试验和荷载试验 ..................................................................................... 32
2.7 观察方法......................................................................................................................... 32
2.8 岩土工程尺寸报告 ......................................................................................................... 33
第 3 章 土工学数据....................................................................................................................... 34

7
3.1 概述................................................................................................................................. 34
3.2 土工勘测......................................................................................................................... 34
3.2.1 介绍..................................................................................................................... 34
3.2.2 初步勘测 ............................................................................................................. 34
3.2.3 为确定设计尺寸进行的勘测 ............................................................................. 35
3.3 土工学参数的评估 ......................................................................................................... 37
3.3.1 概述..................................................................................................................... 37
3.3.2 岩土类型特征 ..................................................................................................... 37
3.3.3 容重..................................................................................................................... 38
3.3.4 密度指数 ............................................................................................................. 38
3.3.5 压实度 ................................................................................................................. 38
3.3.6 粘合性土壤的非排水抗剪强度 ......................................................................... 39
3.3.7 土壤的排水抗剪强度参数 ................................................................................. 39
3.3.8 土壤的刚性 ......................................................................................................... 39
3.3.9 岩石和岩石群的质量和特性 ............................................................................. 40
3.3.9.1 岩石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变形 ................................................................. 41
3.3.9.2 结合缝处抗剪强度 ......................................................................................... 41
3.3.10 渗透性参数和固结性参数 ............................................................................... 41
3.3.11 针入度试验的各项参数 .................................................................................... 41
3.3.12 标准贯入度(SPT)试验和动触探试验结果 ................................................. 42
3.3.13 压力确定的参数 ............................................................................................... 42
3.3.14 膨胀确定参数 ................................................................................................... 42
3.3.15 可压缩性 ........................................................................................................... 42
3.4 土工勘测报告 ................................................................................................................. 43
3.4.1 土工学岩土信息介绍 ......................................................................................... 43
3.4.2 土工学岩土信息评估 ......................................................................................... 44
第 4 章 工程施工监理,后续跟踪和维护 ................................................................................... 45
4.1 总的要求......................................................................................................................... 45
4.2 监理................................................................................................................................. 45
4.2.1 监理计划 ............................................................................................................. 45
4.2.2 检查与质检 ......................................................................................................... 45
4.2.3 对设计的核验 ..................................................................................................... 46
4.3 地表状况的核验 ............................................................................................................. 46
4.3.1 土壤和岩石 ......................................................................................................... 46
4.3.2 地下水 ................................................................................................................. 47
4.4 工程施工质量检查 ......................................................................................................... 47
4.5 仪表和跟踪(对构造物的观察监测) ......................................................................... 48
4.6 维护................................................................................................................................. 49
第 5 章 填方,降水,土地改善和加固 ....................................................................................... 50
5.1 概述................................................................................................................................. 50
5.2 基本要求......................................................................................................................... 50
5.3 填方作业......................................................................................................................... 50
5.3.1 原则..................................................................................................................... 50
5.3.2 对填方材料的选择 ............................................................................................. 50

8
5.3.3 填方施工程序选择和填方夯实选择 ................................................................. 51
5.3.4 填方施工质量检查 ............................................................................................. 52
5.4 降水................................................................................................................................. 52
5.5 土地的改善和加固 ......................................................................................................... 53
第 6 章 浅表基础........................................................................................................................... 54
6.1 概述................................................................................................................................. 54
6.2 极限状态......................................................................................................................... 54
6.3 各种作用力和计算时的各种情形 ................................................................................. 54
6.4 与计算和施工有关的注意事项 ..................................................................................... 54
6.5 最终极限状态(ELU)的计算 ........................................................................................... 55
6.5.1 总体稳定性 ......................................................................................................... 55
6.5.2 失去承载力 ......................................................................................................... 55
6.5.2.1 概述 ................................................................................................................. 55
6.5.2.2 分析的方法 ..................................................................................................... 56
6.5.2.3 近似经验法 ..................................................................................................... 56
6.5.3 滑坡造成的断裂 ................................................................................................. 56
6.5.4 强偏心荷载 ......................................................................................................... 58
6.5.5 由于基础运动导致的结构断裂 ......................................................................... 58
6.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ELS)的计算 ................................................................................... 58
6.6.1 沉降..................................................................................................................... 58
6.6.2 对振动的分析 ..................................................................................................... 59
6.7 岩质基础确定尺寸时补充注意事项 .............................................................................. 60
6.8 浅表基础的结构计算 ...................................................................................................... 60
第 7 章 桩基础............................................................................................................................... 62
7.1 概述.................................................................................................................................. 62
7.2 极限状态......................................................................................................................... 62
7.3 各种作用力和计算时的各种情形 ................................................................................. 62
7.3.1 概述..................................................................................................................... 62
7.3.2 土壤移动施加的作用力 ..................................................................................... 62
7.3.2.1 概述 ................................................................................................................. 62
7.3.2.2 沉陷(负摩擦力) ......................................................................................... 63
7.3.2.3 隆起 ................................................................................................................. 63
7.3.2.4 侧向荷载 ......................................................................................................... 63
7.4 计算方法以及关于计算的考虑 ..................................................................................... 64
7.4.1 计算方法 ............................................................................................................. 64
7.4.2 关于计算的考虑 ................................................................................................. 64
7.5 桩荷载试验..................................................................................................................... 65
7.5.1 概述..................................................................................................................... 65
7.5.2 静态荷载试验 ..................................................................................................... 66
7.5.2.1 加载程序 ......................................................................................................... 66
7.5.2.2 试验桩 ............................................................................................................. 66
7.5.2.3 主动桩 ............................................................................................................. 67
7.5.3 动态荷载试验 ..................................................................................................... 67
7.5.4 荷载试验报告 ..................................................................................................... 67

9
7.6 受压桩............................................................................................................................. 67
7.6.1 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 ..................................................................................... 67
7.6.2 整体稳定性 ......................................................................................................... 68
7.6.3 承载力 ................................................................................................................. 68
7.6.3.1 概述 ................................................................................................................. 68
7.6.3.2 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承载力 ................................................................. 69
7.6.3.3 根据土壤试验结果的最终承载力 ................................................................. 70
7.6.3.4 根据打桩公式推算出的最终承载力 ............................................................. 72
7.6.3.5 根据应力波扩展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承载力 ................................................. 72
7.6.4 桩基础的沉降 ..................................................................................................... 72
7.7 受拉桩............................................................................................................................. 73
7.7.1 概述..................................................................................................................... 73
7.7.2 最终抗拉强度 ..................................................................................................... 73
7.7.2.1 概述 ................................................................................................................. 73
7.7.2.2 根据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抗拉强度 ..................................................... 74
7.7.2.3 根据土壤试验结果推算出的最终抗拉强度 ................................................. 75
7.7.3 垂直向位移 ......................................................................................................... 75
7.8 侧向受荷载的桩 ............................................................................................................. 76
7.8.1 概述..................................................................................................................... 76
7.8.2 抗侧向荷载的最终强度 ..................................................................................... 76
7.8.2.1 概述 ................................................................................................................. 76
7.8.2.2 根据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抗侧向荷载强度 ......................................... 76
7.8.2.3 根据土壤试验结果和桩强度参数推算出的最终抗侧向荷载强度 ............. 76
7.8.3 侧向位移 ............................................................................................................. 77
7.9 桩的结构计算 ................................................................................................................. 77
7.10 工程施工监理 ............................................................................................................... 77
第 8 章 挡土墙构造物 ................................................................................................................... 79
8.1 概述................................................................................................................................. 79
8.2 极限状态法..................................................................................................................... 79
8.3 作用力,几何数据和计算情形 ..................................................................................... 80
8.3.1 作用力 ................................................................................................................. 80
8.3.1.1 填方材料的重量 ............................................................................................. 80
8.3.1.2 超载 ................................................................................................................. 80
8.3.1.3 水的重量 ......................................................................................................... 80
8.3.1.4 波浪作用力 ..................................................................................................... 80
8.3.1.5 支撑的作用力 ................................................................................................. 80
8.3.1.6 碰撞的作用力 ................................................................................................. 80
8.3.1.7 温升效应 ......................................................................................................... 81
8.3.2 几何数据 ............................................................................................................. 81
8.3.2.1 地表 ................................................................................................................. 81
8.3.2.2 水位 ................................................................................................................. 81
8.3.3 计算情形 ............................................................................................................. 81
8.4 挡土墙构造物施工和尺寸确定的相关考虑: ............................................................. 82
8.5 土层压力和水压力的确定 ............................................................................................. 83

10
8.5.1 土层压力的计算数值 ......................................................................................... 83
8.5.2 堆放土的压力数值 ............................................................................................. 84
8.5.3 土层压力的极限数值 ......................................................................................... 85
8.5.4 土层压力的中间值 ............................................................................................. 85
8.5.5 压实效应 ............................................................................................................. 85
8.5.6 水压力 ................................................................................................................. 86
8.6 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 ................................................................................................. 86
8.6.1 概述..................................................................................................................... 86
8.6.2 总体稳定性 ......................................................................................................... 87
8.6.3 重力式挡土墙基础的土壤断裂 ......................................................................... 87
8.6.4 锚固墙的旋转断裂 ............................................................................................. 88
8.6.5 锚固墙的垂直断裂 ............................................................................................. 88
8.6.6 挡土墙结构部件的计算 ..................................................................................... 89
8.6.7 失去锚固引起的断裂 ......................................................................................... 90
8.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90
8.7.1 概述..................................................................................................................... 90
8.7.2 位移..................................................................................................................... 90
8.7.3 振动..................................................................................................................... 91
8.7.4 用于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91
8.8 锚固................................................................................................................................. 92
8.8.1 概述..................................................................................................................... 92
8.8.2 锚固尺寸确定 ..................................................................................................... 92
8.8.3 锚固施工的相关注意事宜 ................................................................................. 93
8.8.4 锚固试验 ............................................................................................................. 93
8.8.5 适应性试验 ......................................................................................................... 94
8.8.6 验收试验 ............................................................................................................. 95
8.8.7 施工监理和后续跟踪 ......................................................................................... 96
第九章 路堤与边坡....................................................................................................................... 97
9.1 概述................................................................................................................................. 97
9.2 极限状态......................................................................................................................... 97
9.3 各种作用力和各种计算情形 ......................................................................................... 97
9.4 路堤与边坡尺寸确定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 98
9.5 最终极限状态(ELU)计算 ........................................................................................... 99
9.5.1 整体不稳定性 ..................................................................................................... 99
9.5.2 变形................................................................................................................... 100
9.5.3 表层侵蚀,内部侵蚀和液压抬升 ................................................................... 100
9.5.4 岩体滑坡 ........................................................................................................... 100
9.5.5 塌方................................................................................................................... 101
9.5.6 徐变................................................................................................................... 101
9.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ELS)计算 ................................................................................. 101
9.7 后续跟踪....................................................................................................................... 101
附录 A (资料参考性附录)工程监理和构造物性能后续跟踪纪录 ..................................... 103
A.1 施工监理 ....................................................................................................................... 103
A.1.1 有待检查的总体要点 ....................................................................................... 103

11
A.1.2 孔隙压力和水流动 ........................................................................................... 103
A.2 性能后续跟踪 ............................................................................................................... 104
附录 B (资料参考性附录)荷载能力的数学解析法 .............................................................. 105
B.1 概述............................................................................................................................... 105
B.2 无排水条件................................................................................................................... 105
B.3 排水条件....................................................................................................................... 106
附录 C (资料参考性附录)用于估计承载力的近似经验方法 ............................................. 107
附录 D (资料参考性附录)沉降评估方法 .............................................................................. 108
D.1 应力-变形法 ................................................................................................................. 108
D.2 弹性适应法................................................................................................................... 108
D.3 无排水沉降................................................................................................................... 108
D.4 固结引起的沉降 ........................................................................................................... 109
D.5 随时间沉降的表现变化 ............................................................................................... 109
附录 E (资料参考性附录)假设岩底浅表基础接触面压力的确定方法 .............................. 110
附录 F (资料参考性附录)单桩或群桩抗拉强度的计算模型 .............................................. 113
附录 G (资料参考性附录)土压力极限数值确定程序 ......................................................... 115

12
前言

1 欧洲标准的目标

(1)欧洲行业结构标准总体是由土木工程和民建构造物的结构设计计算和土工设计计算组
成。

(2)欧洲标准作为参考文件,为了:
a)证明土木工程和民建构造物和《建筑产品指令(DPC)》的要求在本质上一致;
b)建立建筑产品间协调的技术规范,充当平台框架。

(3)欧洲标准不以一种尺度讨论建筑施工和质量控制,这种尺度要求对建筑产品数量和必
要的施工水平做出明确说明,此必要施工水平是为了符合计算规则中采用假设而必要的施
工水平。

(4)只有具备和涉及建筑产品和其性能质量控制方法协调一致的总体技术规范,某些欧洲
行业结构标准论述了资料参考性附录中的某些方面。

2 欧洲标准计划的历史背景

(1)欧洲共同体委员会(CCE)创建了涉及民建房屋和土木工程构造物设计计算的相互协
调的技术规则的整体阐述工作,最初,这些规则的用途在于不同成员国家之间的现行使用
规则之外充当第二方案,以及后期用于代替不同成员国家之间的现行规则。这些技术规则
以《欧洲行业结构标准》名称而公布。

(2)1990 年,在征求成员国家意见之后,欧洲共同体委员会(CCE)把继续制定、传播和
更新欧洲行业结构标准的任务移交给了欧洲标准化协会(CEN),并且欧洲自由贸易协会
(AELE)秘书处已经接受支持欧洲标准化协会(CEN)的工作。

(3)欧洲标准化协会(CEN)/TC 250 技术委员会对所有的欧洲行业结构标准负责。

3 欧洲标准计划

(1)如下欧洲行业结构标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每个欧洲行业结构标准通常由几个部
分组成:
ENV 1991 :欧洲标准 1—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
ENV 1992 :欧洲标准 2—混凝土结构计算
ENV 1993 :欧洲标准 3—钢筋结构计算
ENV 1994 :欧洲标准 4—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
ENV 1995 :欧洲标准 5—木制结构计算
ENV 1996 :欧洲标准 6—砖石砌筑结构计算
13
ENV 1997 :欧洲标准 7—土工技术设计
ENV 1998 :欧洲标准 8—结构抗震强度
ENV 1999 :欧洲标准 9—合金结构计算

(2)负责如上所列不同欧洲标准的各个小组委员由欧洲标准协会(CEN)/TC250 技术委员
会组成。

(3)本欧洲行业结构标准是关于土工技术设计,并在欧洲共同体委员会(CCE)指导下,为
出版已经最终定稿和得到批准,已由欧洲标准化协会(CEN)作为欧洲试行标准(ENV)而
发表,试行极限暂定三年。

(4)本欧洲试行标准用于试验性应用,应用范围包括土木工程和建筑尺寸确定,相关应用
范围见 1.1.2 段落和观察报告汇总。

(5)在大约 2 年内,将邀请欧洲标准化协会(CEN)成员发表正式观察意见,并在决定将
来行动时考虑进这些观察意见。

(6)在此期间,对本欧洲试行标准的反应和意见应该交给下面欧洲标准化协会(CEN)/TC
250/SC 7 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NNI
邮政信箱 P.O.Box 5059
NL-2600 GB Delft
荷兰
或者交到你们所在国家的标准化组织机构。

4 法国国家附件(DAN)

(1)鉴于在《建筑产品指令(DPC》主体要求所涵盖给安全、健康和其他方面,各成员国家
主管部门的各项责任,给予了本欧洲试行标准(ENV)中某些安全部件各种指示性数值,这
些数值圈在【】中以作区别。每个成员国家主管部门掌握着给予这些安全部件永久性数值
的权利。

(2)在本欧洲试行标准公布时,其附属协调规范的数目,包括给予设计计算时需考虑的数
值的标准,消防保护措施标准并没有准备好。因此,《法国国家附件》(DAN)中预计并将给
定安全部件的永久性数值,同时参考配套附属规范,并明确规定本欧洲试行标准适用的国
家附件,并应该通过每个成员国家或者其标准化组织机构来公布此国家附件。

建议和民建建筑和土工工程构造物所在国家的现行国家附件一起使用此欧洲试行标
准。

14
5 本欧洲试行标准的特殊点

(1)1.1.1 段落定义了《欧洲标准 7》的应用范围,1.1.2 段落则定义了本《欧洲标准 7 第


1 部分一般规则》的应用范围。1.1.3 段落指出了《欧洲标准 7》预期的补充部分。这些补
充部分阐述了各种技术或者补充应用和/或者对第 1 部分的补充。

(2)在使用本欧洲试行标准时,应格外尊守 1.3 和 1.4 段落中指出的假设和应用条件。

(3)用 7 份资料参考性附录来补充本欧洲试行标准的全部 9 个章节。

15
第1章 概述

1.1 应用范围

1.1.1 《欧洲标准 7》的应用范围

(0)DAN 在其目前状况下,《欧洲标准 7 :第 1 部分》不能视作土工学工程设计中可参考


的充分文件,因为它通常局限在对总体原则的阐述,而对这些总体原则的应用
模式只字未提。因此, 应该用可操作性的应用规则和某些最低要求的建筑措施
来补充本欧洲试行标准。在等待补充文件期间,国家附件各项条文的目的是为
了规范或类似文件正文的衔接提供必不可少的补充,即为比如标准规范, 《通用
技术条款手册(CCTG)》和《统一技术文件(DTU)》各分册提供补充。

(1)P 本欧洲试行标准适用于民建建筑和土木工程构造物的土工学设计计算方面。本欧洲
试行标准分为多个相互不同的章节,正如 1.1.2 的描述。

(1 重复)DAN 欧洲标准 7 适用于如下类别土木工程构造物的土工学设计计算方面:


--所有房屋;
--桥隧工程,比如说桥,挡土墙,暗沟,铁塔,等等。
--自然的和人工的斜坡(路堑),加筋土构造物,填方。

为了确定大坝,隧道,地下工程(除了暗沟)和海洋工程构造物的尺寸,应该应用其
他核验方法来补充欧洲标准 7。

欧洲标准 7 不适用于公路和铁路的土方工程,不适用于海洋和河流航道疏浚工程问题。

(2)P 本欧洲试行标准讨论了对强度,稳定性,构造物使用适应能力和构造物耐久性的各项
要求。没有论及其他的要求,比如隔热和隔音要求。

(3)P 本欧洲试行标准应该与 ENV 1991-1《设计计算基础》(欧洲标准 1—结构上作用力和


计算基础)共同使用,后者在安全要求和使用适应能力方面建立了原则和要求,描述了构造
物设计计算和核验所用基础的原则,并且提供了关于它们可靠性方面的指令。

(4)P 本欧洲试行标准提供了源于如土层压力类土作用力的计算规则。建筑物和土木工程构
造物设计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各种作用力在 ENV 1991-1《计算基础》(欧洲标准 1—结构上作
用力和计算基础)得到了明确。

(5)P 在本欧洲试行标准中,没有以一种尺度来讨论工程施工,该尺度是指为了满足和计算
规则中采用的各种假设保持一致,有必要明确工程施工所应使用的有关材料和产品质量,和
明确工地现场建筑施工质量。大体上讲,可以将施工和工程实施质量的相关规则视为继特殊
类型建筑物或者土木工程构造物或者施工工艺之后应该阐述的最低要求。

(6)P 本欧洲试行标准不讨论关于地震计算的特殊要求。
《欧洲标准 8,结构的抗震强度》明
16
确了用于地震设计计算的补充规则,它补充了或者对本欧洲试行标准规则做出适应调整。

1.1.2 ENV 1997-1 的应用范围

(1) 本欧洲试行标准详述了民建建筑和土木工程构造物的土工学设计计算方面的总体原则。
(2) ENV 1997-1 欧洲标准 7《土工技术设计》讨论了如下主题:
第 1 章:概述
第 2 章:土工技术设计基础
第 3 章:土工学数据
第 4 章:工程施工监理,后续跟踪和维护
第 5 章:填方,降水,土地改善和加固
第 6 章:浅表基础
第 7 章:桩基础
第 8 章:挡土墙构造物
第 9 章:路堤与边坡

1.1.3 欧洲标准 7 的其他部分

(1)P 本欧洲试行标准将后续有其他部分,其他部分在于补充或适应调整,调整是为了适应
某些建筑物和土木工程构造物特殊类型,适应特殊施工和适应有广泛应用实践的设计计算。

1.2 参考的标准

本欧洲试行标准包括有日期或者没有日期的参考文件,其他出版物中的条文。这些参考
标准化是如下列举在正文和出版物中恰当引用。对于有日期的参考文献,其修正版或者今后
发表的更新版或者今后无论以修正版或更新版形式出版,都不适用于本欧洲试行标准。

ISO 1000: 1981 国际计量单位 SI 和对于他们同上使用和使用某些单位的建议


ISO 3898:1987 建筑计算基础—注释—通用符号

1.3 原则和应用规则间的区别

(1)P 根据每个条文的属性,本欧洲试行标准中区别了原则和应用规则。

(2)P 原则包括:
--总体指示和没有其他选择的定义;以及
--分析模型和要求,这些模型和要求不允许有任何选择,除非有相反的指示。

(3)P 原则文前有字母 P 打头。

(4)P 应用规则是通常公认的规则,它们代表了遵守对其要求的原则。
17
(5)P 允许使用本欧洲标准中给出的应用规则中的不同规则,前提是该规则显示出和其对应
原则的相符性。

(5)DAN 除非国家附件有相反的规定,在本欧洲试行标准中所含应用规则是在法国适用。

1.4 假设

(1)P 允许进行下面的假设:
-- 设计计算所需数据经过收集,登记和解释;
-- 构造物的设计计算是由一个拥有资质和适当经验的人士来进行的;
-- 负责数据收集、设计计算和施工的不同人士之间有充分的沟通交流;
-- 在工厂、施工企业和在工地上都实施了监督和适当的质量控制;
-- 根据相应规范和规格标准,由拥有资质和一定经验的人式进行的施工;
-- 建筑产品和材料符合本欧洲试行标准使用的技术规范,或者符合材料或者使用产品
固有的技术规范;
-- 构造物将以适当方式进行维护;
-- 构造物将根据计算定义的目标进行运行。

1.5 定义

1.5.1 所有欧洲标准的通用术语

(1)P ENV 1991-1《欧洲标准 1—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定义了所有欧洲标准使用的通


用术语。

1.5.2 ENV 1997 -1 所使用的专用术语

(1)P 如下术语按下面含义出现在 ENV 1997-1 中:


-- 类似的经验:在计算中使用的文件或考虑过的关于土地的所用其他明确信息,它
们牵涉到相同类型的岩土,在类似结构中为这些岩土设计了相似的土工学性能。
认为现场取得的信息有特殊关联信息。
-- 土地:建筑工程实施前在工地上业已存在的土壤,岩石和填方材料;
-- 结构,构造物:诸如 ENV 1991-1《欧洲标准 1—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定义
的结构和构造物,包括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回填的填方。

1.6 国际计量单位 SI

(1)P 所用国际计量单位 SI 和 ISO 1000 相符合。

18
(2) 用于土工技术计算,推荐使用如下单位:
-- 作用力 kN, MN;
-- 弯矩 kNm;
-- 比重 kg/m³, Mg/m³, (t/m³);
-- 容重 kN/m³;
-- 应力、压力和强度 kN/m² (kPa);
-- 刚性 MN/m² (MPa);
-- 渗透系数 m/s, (m/an);
-- 固结系数 m²/s, (m²/an)。

(2)DAN 帕斯卡(Pa)在法国是应力,压力,强度和刚性的正式单位(而不是 kN/m²)。

1.7 所有欧洲标准的通用符号

(1)P ENV 1991-1 中《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定义了所用欧洲标准通用的符号。

1.8 ENV1997-1 中所用符号

(1) ENV 1997-1 中如下段落定义了常用符号。其他的符号在下面正文中随其使用逐渐的进


行定义。符号注释的基础是 ISO 3898:1987。

1.8.1 大写拉丁字母

B 宽度
D 直径
F 桩轴向或侧向所受的荷载
H 水平向作用和作用力
K 地面压力系数
N 承载力系数
R 基础部件的立向强度(在单位作用力上)
V 立向作用和作用力

1.8.2 小写拉丁字母

a 粘附力
c’ 有效粘附力
cu 无排水粘附力
i 液压刻度
k 渗透性系数
q 土重量或超载引起的立向压力
s 沉降
19
u 孔隙压力

1.8.3 小写希腊字母

γ 容重
δ 土和结构间的摩擦角
σ 法向总应力
σ’ 法向有效应力
τ’ 剪切应力
φ 内摩擦角
φ’ 有效内摩擦角

1.8.4 指数

a 土的推力
a 锚固力
b 桩的基础
c 压缩
d 计算值
k 特征值
p 土挡块
s 桩的柱身
t 拉力
t 合计
tr 横向的(侧向的)
w 水
o 静止条件或初始条件

20
第 2 章 土工技术设计

2.1 计算要求

(1)P 所有构造物的设计和计算应该符合 ENV 1991-1《欧洲标准 1-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


尺寸确定上给出的总体原则。

(2)P 为了建立设计如下方面的最低要求,即涉及土工学勘查规模和质量,工程施工的计算
和质量控制。应该确定每阶段土工学设计的复杂性,和确定对财产和生命的危险。尤其应该
区别如下:
-- 轻便简单构造物和土方工程中小工程间的区别,在土方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和量
化的土工勘测结果,在满足主要要求的同时,允许接受对财产和生命的可忽略风险。
-- 其他岩土工程构造物间的区别。

(3)对于含有一定岩土复杂性和如上文定义的轻微危险,允许使用简化计算方法。

(4)P 应该在确定土工技术设计计算相关要求时考虑如下因素:
—构造物和其部件的属性和尺寸大小,包括可能有的特殊要求;
—涉及构造物邻近地区的条件 (相邻构造物,交通,各种管网,植物,危险化学品,
等等);
—土地条件;
—地下水状态;
—地方地震频率;
—环境的影响(水文学,地表水,沉陷,湿度季节性变化) 。
(5)为了建立土工技术设计计算的要求,引入 3 类岩土类别(1 类,2 类和 3 类)。

在岩石勘测开始之前,通常应该初步将一个构造物归类在其中一个类别。后期应该可以
修改此类别。在施工设计计算的每个阶段,应该核验所选的岩土类别,并且可以改变此类别。

一个项目的计算不同方面可以需要和不同岩土类别对应的处理对策。根据这些岩土类别
中的最高级别,并不需要处理项目的整体。

为证明项目的经济性,或者当负责确定尺寸的工程师视为最适当时,可以使用最高类别
所用的计算程序。

岩土类别 1

这个类别仅仅包括即小又相对简单的构造物:
— 对于这些构造物,可以在满足主要要求的同时,允许使用已取得经验和土工学勘测量
化结果;
— 有可以忽略的财产和生命危险。

岩土类别1的设计计算程序将只适用一足够简单的构造物,即在土地条件下类似经验来
表明可以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基础施工设计和计算。
21
岩土类别1设计计算程序将只适合一构造物,即该构造物没有潜水层下方挖掘或者现场
类似经验表明可以预期毫无困难地进行潜水层下方挖掘施工。

如下构造物是归类在岩土类别1中的构造物或构造物局部的示例工程:
— 一层或者两层的住房和简单农业建筑物,其最大计算荷载,对于柱来说是250kN,对
墙来说是100 kN/m ,建在典型浅表基础和桩基础之上;
— 挡土墙和加筋基础,其上下标高之差不超过2米;
— 排水工程,设置渠道等等时所需的小型挖掘。

岩土类别 2

这个类别包括标准经典构造物和基础工程,它们不含缺陷风险或者土地条件风险和异常
或极罕见的荷载。岩土类别2的构造物需要的数据和量化土工计算,它们可以证明构造物主
要要求将得到满足,但是可以在原位试验和实验室试验以及在工程施工设计和计算中使用常
规设计计算程序。

如下构造物是归类在岩土类别2中的构造物或构造物局部的示例工程:

标准经典构造物:
— 浅表基础构造物;
— 筏式基础构造物;
— 桩基础构造物;
— 拦水或挡土墙和其他拦水或挡土构造物;
— 巷道构造物;
— 桥墩和桥台;
— 填方和土方工程;
— 锚固和其他锚杆系统构造物;
— 无断裂,无特殊密封防水条件或者其他要求坚硬岩石隧道。

岩土类别 3
这个类别包括岩土类别1和2中不涉及的构造物或构造物部分。

岩土类别3包括超大型和不太常见的构造物,这些构造物牵涉到异常风险危险,或者在
异常或极罕见荷载土地条件上建筑和在多震带上建筑的构造物。

(5重复)DAN 为在法国应用ENV 1997-1,用如下方式来明确各岩土类别的定义:


--岩土类别1是简单构造物,对于它们,特别的验证程序适用。岩土类别1涉及
到小规模立基在已知土地上的传统结构,对于它们,通过参考类似经验或者
凭借单一量化土工学调查,对它们的主要要求可以得到满足,尤其是和稳定
性和变形相关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
--岩土类别2 是其他构造物。一方面,包括我们能通过常规程序确定尺寸的构
造物,欧洲标准7中定义了这些常规程序原则,另一方面,严格遵守欧洲标
22
准7而需进行的补充证明的构造物[在前面段落(5)岩土类别3]。
每个构造物的岩土类别应该分别通过合同专用文件来规定。如果构造物或
者其中一部分核验属于岩土类别1,将定义它为岩土类别1构造物;如果业主
或者监理希望实施补充调查,他应该在合同专用文件中加以注明。

(6)P 在土工设计计算的每种情形下,应该核实该情形没有达到相应的极限状态。

(7)通过如下,可以满足这个计算要求:
— 使用比如2.4段落中描述的计算;
— 采用2.5段落中描述的规定测量方法;
— 在2.6段落描述的试验模型和荷载试验;或者
— 2.7段落所描述的观察方法。

可以组合运用这四个手段。在实践中,经验经常表明是何种极限状态主导构造物的设计
和计算,和有助于核实没有达到极限状态的质量检查控制。

(8)P 应考虑构造物和土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9) 应考虑在达到极限状态时,受力材料变形的相容性,尤其是易碎材料或者含有塑性软化
特性的材料的变形相容性。我们可以举例如下:配筋过度的混凝土,密级配土,掺混水泥土
和残余强度低的红粘土。考虑到构造物的刚性和土的刚性,在可能出现结构各部件和土的混
合断裂时,将需用进行详细计算。我们能引用如下例子:筏式基础构造物,受侧向荷载桩和
柔性挡土墙构造物,都需要详细计算。

(10)P 建筑物应该设计有防地下水渗透,水蒸气穿过或者气体进入到建筑内部表面的保护。

(11)P 只有可能,每次计算结果应该和类似经验对比核验。

2.2 计算时的各种情形

(1) 在设计和土工技术设计计算时,依据具体情况,计算情形的详细说明应该包括:
— 构造物所在位置土地的大体适合性;
— 不同区岩土的分类和处置,计算模型中所考虑的构造物的各部分;
— 倾斜地质层理图;
— 已开发矿场,岩穴和其他地下构造物。
— 如果构造物基础是岩石或在岩石附近,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 坚硬层和软薄层的相互夹层;
- 断层、结合缝和裂纹;
- 洞穴的溶蚀,比如漏斗形溶蚀,或者湿软材料填满裂纹和正在进行的溶蚀;
- 作用,作用力的组合和荷载情形;
— 计算中考虑的环境属性,包括下述几点:
- 冲刷,侵蚀和挖掘的影响,这些引起地表面积几何性改变;

23
-
化学腐蚀影响;
-
地质蚀变影响;
-
霜冻影响;
-
地下水标高的改变,包括降水,可能发生的洪水,排水系统的断裂,等等;
-
地面是否涌出煤气;
-
其他随时间和随环境对材料强度和材料其他特性的影响,比如,动物活动造成孔洞
带来的影响;
- 地震;
— 开矿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地表沉陷;
— 构造物对变形的允许公差;
— 新构造物对现在已存构造物或管网的影响。

2.3 耐久性

(1)P 在土工技术设计计算中,在确定构造物尺寸阶段应该预估内外部环境条件,以便评估
相对耐久性尺寸所起的重要性,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证保护或者获得足够的材料强
度。

(2) 在研究放进在土里材料的耐久性时,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 对于混凝土:孔隙水中腐蚀介质,比如说酸性条件或者硫酸盐;
— 对钢筋来说: 在基础构件完全埋地情形下,周围土壤有足够渗透性以便地下水或氧
气的滤出,要考虑化学腐蚀;钢板桩墙表面面对流水,要考虑腐蚀,特别是在水位
中间部位的腐蚀;要考虑«点腐蚀»类型腐蚀侵蚀,如果钢筋埋在多细孔或者裂纹混
凝土中,尤其是轧制钢筋,其氧化皮担当阴极,有利于没有氧化皮钢筋段上的电解
行为,此段无氧化皮钢筋担当阳极;
— 对木头来说:氧气的存在意味着蘑菇和需氧真菌的出现;
— 对于合成纤维织物:在紫外线曝晒下或者由于臭氧层而降解,或者温度和应力的联
合影响,以及化学降解的次要影响造成的老化效应。

2.4 设计计算得到的土工尺寸

2.4.1 介绍

(1)P 应该根据ENV 1991-1《欧洲标准1—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中第9章《用局部系数


法核验》,来进行土工技术设计计算。

此局部系数法需要借助:
— 计算模型;
— 涉及各种作用,可以是强制荷载作用或是强制位移作用;
— 岩土和其它材料的特性;
— 几何学数据;
— 变形,龟裂深度,振动等的极限数值。

24
(2) 对土工学岩土条件的认知取决于土工地质勘测的覆盖面和质量。为满足构造物主要要
求,相比计算模型和局部系数的精度,以下两点更为重要,即对土工学岩土条件的认知和构
造物施工质量的控制。

(3)P 计算模型应该代表所考虑极限状态下土壤的行为特性。

(4) 用局部系数法较易于验证牵涉到土壤中力学断裂形成的极限状态。对于考虑变形而定
义的极限状态,使用局部系数法时,应该计算或估计此变形。

(5)P 计算模型应该包括:
— 常以简化分析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 如果有必要,一种计算结果的修改程序,以保证计算模型的结果或者足够精确,或者
足够安全。

(6) 在修改计算结果时,应考虑下面因素:
— 依据计算模型的一种计算方法得到结果的不确定程度;
— 所有我们知道与计算方法相联的错误。

(7)P 当对应某一特定极限状态不存在任何可靠的计算模型,为确信不太可能出现此极限状
态,应该使用系数来进行分析其他极限状态。

(8)P 每次只要可能,计算模型应该与对先前确定尺寸构造物的观察相关,通过在模型上进
行实验或者进行更可靠的计算。

(9) 计算模型由一个实验结果和计算要求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组成,用此经验关系式来代替分
析模型。在这种情形下,应该明确建立经验关系式,使得土地条件与设计构造物所需土壤条
件相符合。

2.4.2 土工设计计算中的各项作用力

(1)P 对于所有的计算,作用力数值是已知大小。在计算模型中已知各种作用力。

(2)P 在进行计算前,负责确定构造物尺寸的工程师应该选择各项作用力力和强制性位移,
在计算中将视它们为作用力。在某些计算中应该将作用力力和强制性位移视作作用力,在另
一些计算中不用视它们为作用力。桩的负摩擦力和土层压力就是此类作用力的例子。

(3) 对于构造物施加在其基础上的作用力,有必要分析构造物和土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
确定在基础计算中考虑哪些作用。

(4)P 对于土工设计计算,应研究如下指出的压力作用,压力或者位移:
— 岩土重量和水的重量;
— 土地中已存的各种应力;
— 流水的压力;
25
— 地下水的压力;
— 水流动作用;
— 来源于构造物的恒载,运营荷载和环境荷载;
— 超载;
— 系留作用;
— 荷载解除或转移到土地中;
— 交通荷载;
— 矿石开采造成的移动;
— 植物、气候或者潮湿改变造成的膨胀和收缩;
— 大面积土壤滑坡造或徐变造成的移动;
— 降解、分解、自动压实和溶蚀造成的移动;
— 地震、爆破,振动和动荷载造成的移动和加速度;
— 温升效应,包括冰冻造成的隆起;
— 冰的荷载;
— 对锚固器具或螺栓的强制预应力。

(5)P 应该参考时间对土壤各项特性的影响来估计作用持续时间,尤其要考虑时间对细粒土
壤排水特性和压缩特性的影响。

(6)P 应该确认重复性作用和密度变化作用,以针对土壤移动的追踪,土壤液化和土壤刚性
变化,用特定方式处理这些重复性作用和密度变化作用。

(7)P 应该确认高频率周期性作用,以从其动态效应角度出发,用特定方式处理它们。

(8)P 我们应该尤其注意评估岩土构造物的安全性,这些构造物中水静力作用占优势。这种
评估需要考虑岩土变形,龟裂和多变的渗透性,这些为土壤流失带来了固有的风险,这些会
引发水平面的变化,进而导致安全上的巨大风险后果。

(9)P 应该考虑如下可以影响水压力的各项因素:
— 流动水或潜水层的水位标高;
— 考虑到后期构造物的维护,对排水有利或不利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因素;
— 降雨,洪水和水管道爆裂或者其他方式带来的水;
— 植物生长或者被清除带来的水压力变化。

(10)P 对于极限状态,其后果很严重(通常是最终极限状态),水压力和水流动作用的计算
数值应该代表在极端情形下产生的最不利的数值。对于后果不很严重的极限状态来说(通常
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数值应该代表正常情形产生的最不利的数值。

(11) 应该考虑到不利水位标高的风险,它是提取水和排水可能性减少(原因是管道堵塞或
上冻)等因素造成的水位变化带来的风险。
除非可以展示出排水系统的充足性和有可靠的维护,通常将需要接受在极端情形下潜水
层能达到自然地表标高。在这种情形下,这个被当作偶然作用。

(12)P 在适用时,应对ABC三种情形分别逐一确定构造物尺寸。

26
(13) 引入ABC 三种情形是为了保证构造物和土壤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符合ENV 1991-1
《欧洲标准1—结构上作用力和计算基础》的表格9.2。

(14)P 表格2.1中给出的恒载荷活载对应的局部系数数值,应该通常用于持久和过渡情形下
标准经典构造物以及基础的最终极限状态的核验。在考虑过大风险或土壤条件或异常荷载或
罕见困难时,为局部系数取最严格的数值。当根据极限状态可能的后果,证明局部系数合理
时,对于临时构造物或者过渡情形,可为局部系数取较不严格的值。对于偶然情形,所有局
部系数数值应该等于1.0。
表格 2.1:局部系数 —
持久和过渡情形下的最终极限状态
作用 土壤特性
1)
情形 恒载 活载 Tan c’ CU qu
不利的 有利的 不利的
情形A 1.00 0.95 1.50 1.10 1.30 1.20 1.20
情形B 1.35 1.00 1.50 1.00 1.00 1.00 1.00
情形C 1.00 1.00 1.30 1.25 1.60 1.40 1.40
1) 岩石或土壤的抗压强度。

(14重复)DAN 在浅表基础或者深基础情形下,在表格2.1 中设想的情形通过验算设计中基础


下面土壤的承载力分两步得到核实,即用由恒载和活载导致的构造物和土壤接
触面的各种应力来对比由土壤力学特性和物理特性事先推算出的各种应力。这
两个核实步骤可分开进行。

(14)P段落中局部系数值和表格2.1在法国适用。请注意2.4.3(1重复)DAN段落中
指出预防措施。

当应考虑A情形时,在B和C情形下水作用力有时应该限制引起构造物隆起的
极限值。

(15) 对土壤各项特性来说,不同局部系数应该分别用在在A, B 和C三情形中(请参考段落


2.4.3以及表格2.1)

当这三种情形中的一个很明显对计算来说更为关键时,则不用为另外两情形再进行计
算。不过,不同的情形对于计算的不同方面可以是关键的。

在本欧洲试行标准中,A情形仅仅适用于阿基米德浮力问题,此时水静力作用组成不利
主要作用。这种情形下,表格2。1给出的各项数值是唯一有效的数值。对于阿基米德浮力问
题,通常需要使用结构性方案(比如,布置排水孔),其局部系接近个位数,而不是计算最
大数值,最大值不是太合适。

情形B经常对在基础或者挡土墙构造物结构部件强度的确定来说很关键。在任何没有涉
及到结构材料强度时,情形B 都不适用。

27
情形C一般在如下情形中很关键,如斜坡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上 ,不涉及结构部件强度要
求。情形C通常在基础和挡土墙构造物中结构部件尺寸确定上很关键,并且有时对结构部件
强度的下降很关键。当验算核验不涉及土壤强度时,情形C不适用。

不是在每种情形下,都必需同时进行结构材料强度计算和土壤强度计算。

在比如条形基础、桩基础、挡土墙,等等,这些结构部件的计算方面,模型系数 γsd 系数
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16)P 应该认为结构和非结构零部件的自重,以及土壤,地下水和流水施加的作用是恒载。

(17) 在情形B 下土地压力的计算,在表格2。1中给出的局部系数适用于土壤特征压力。土


壤特征压力包括特征水压力和可允许应力,这些应力是和土壤特征特性和地表特征特定荷载
的允许应力。

当结果总作用是不利作用时,作用在挡土墙两面的所有特征持久土壤压力需乘以1,35 ,
在当结果总作用是有利作用时,则乘以1,00。由此,将所有土壤特征压力视作来自唯一的起
源,如同ENV 1991-1中所定义的那样。

在某些情形下,在特征土壤压力上应用局部系数会提供不合理的计算数值,甚至在物理
层面上是不可能的数值。在这些情形下,可将表格2。1给出的各作用的局部系数视作为模型
系数。直接在由土壤特征压力推导出作用的应力中(即结构内部的弯矩和作用力)应用这些
局部系数。

为了在情形C下确定的土壤压力,表格2。1中提供的局部系数适用于土壤特征强度和特
征浅表荷载。

(17重复) DAN 段落(17)的局部系数值适用于法国。

(18)P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核验验算,除非有相反指示,应在所有恒载和活载作用上使
用等于1的局部系数。

(19)P 不使用局部系数的其他方法也同样可以算出来自土地和地下水作用的计算值。表格
2.1中所给局部系数指出了安全水平,此安全水平,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常规尺寸确定中认为
是合适的安全水平。当没使用局部系数法时,需要确定安全水平时,局部系数可以充当参考
的基础。

(20) 当关于最终极限状态下的验算核验所用计算数值是直接估计出来的数值时,应该按如
下方式进行选择这些估计数值,即选择的是最不可能引发最终极限状态的最不利数值。

当使用表格2.1中推出数值显然不适用于作用或组合作用时,计算数值直接估计法尤为
合适。

28
2.4.3 土地的各项特性

(1)P 土地的各项特性Xd 的计算数值应该根据特征数值Xk推算出来,推算时使用如下方程


式:
Xd = Xk /γm (2.1)
式中:
γm 是计算中土地各项特性相关的局部系数,即由直接估计而得到。

(1重复)DAN 在直接确定计算数值情形下,请特别注意:和之前在(尤其是《通用技术条款
手册CCTG》,《统一技术文件 DTU》各分册)给出数值不同的土壤各项特性的计算数值,原
因是利用这些数值进行的计算不包括和ENV 1997-1中加权系数相同的加权系数。

(2)P 应该根据在实验室和工地现场上试验结果来选择岩土特性的特征数值。我们应该考虑
试验过程中测量得到的特性和岩土特性之间可能的不同点,岩土特性在岩土构造物性能中起
主导作用,又受到下面因素的影响:
— 裂缝的存在,裂缝在试验和在土工构造物中起到不同作用;
— 时间效应;
— 试验下土壤和岩石的易脆性性或者延展性。

(3) 如果必要将使用转换系数,即将实验室试验结果和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转换,可以假设所
用数值代表了岩土的力学行为。

(4)P 在选择岩土特性特征数值时,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 土工学文件和其他信息,比如以前项目的数据;
— 所考虑特性数值的可变性;
— 在拟议极限状态下主导岩土工程构造物性能的土壤区域的大小;
— 工程施工质量对外借土或经处理土壤的影响;
— 施工活动作用对现场土壤特性的影响。

(5)P 选择岩土一项参数的特征数值时,应该如同对数值慎重的评估,此数值是极限状态发
生与否的临界值。

(6) 在拟议极限状态下,主导岩土工程构造物性能的土壤区域的范围通常大于对岩土所做试
验土壤区域,因此,控制构造物性能的参数通常是某一土壤面积或某一体积土壤上的一平均
值。特征值是对此平均值的慎重的评估。

主导土壤性能的区域也可取决于其上构造物的性能。例如,当我们考虑立基在多个条形
基础上楼房的承载极限状态时,主导性能的参数是与每个条形基础相关区域的强度的平均
值,在这种情形下,此楼房经不起一次局部断裂。相反的,如果楼房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
主导楼房性能的参数可以是楼房施载区域全部或部分区域上平均数值的平均值。

为确定土壤特性的特征值,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这些统计方法能有助考虑已知土壤各项
特性的类别经验,比如使用贝斯统计方法。

29
当使用统计学方法时,应该建立的特征数值要做到控制极限状态发生与否的最不利数值
的出现率不超出5%。

(7)P 特征数值可以比最不利数值更小或更大。对每个计算来说,我们应该使用最不利数值
组合,这些数值数值小于和大于各独立参数。

(8)P 特征数值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土工学数据和计算模型有关的不确定性,如果在计算模型
中没有直接考虑它们的话。

(9)P 在核验验算持久或过渡情形下的最终极限状态的构造物时,在A, B和C情形下,表格


2.1中局部系数的数字数值通常和同样情形下常规计算中作用的局部系数一起使用。对于偶
然情形,所用土壤特性的局部系数的数字数值应该是等于1.0。

(10)P 对于土壤强度以不利方式作用时的最终极限状态来说,所用γm 的数值要小于1.0。

(11) 可以考虑极限状态下土壤强度的响应程度,同时取小于上限特征数值,该上限特征数
值被小于1.0的γm系数除。

(12)P 桩或者锚固强度的局部系数,根据土壤强度参数,桩夯实公式,桩荷载或者锚固试
验来确定,第7章和第8章中提供了桩或者锚固强度的局部系数。

(13)P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有γm的数值等于1.0。

(14)P 可以使用局部系数以外的其他方法来确定土壤特性的计算数值。表格2.1中给出的局
部系数指出一种安全水平,在常规计算中认为此安全水平是合适的。在没使用局部系数法时,
应该使用它们作为所要求安全水平的参考。

(15) 当拥有验算最终极限状态的计算数值是直接估计的,选择这些计算数值时要做到导致
出现极限状态情形的最不利数值极不可能被选中。

2.4.4 结构材料的计算设计强度

(1)P 结构材料的计算强度特性和结构部件的计算强度应该根据ENV 1992 版,1996版 和


1999版来进行计算。

2.4.5 几何数据

(1)P 几何数据包括土地表面水平度和坡度,水位标高,各地层之间界面的标高,挖掘的标
高,基础几何数据,等等。

(2)P 在几何数据变化不大的情形下,在为材料特性或作用特性选择计算数值时,应该考虑
这些几何数据。在其他情形下,通常推荐直接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

30
(3)P 对于有严重后果的极限状态,几何数据的计算数值应该代表实践中可能产生的最不利
的数值。

2.4.6 各种运动的极限数值

(1)P 一给定变形的极限值是一数值,我们认为它是在最终极限状态或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下达到的数值。

(2)P 对于基础计算,极限数值应该为基础的移动而选择。

(3) 我们能考虑到的基础中移动组成成分主要是沉降,相对沉降(或者差别沉降),旋转,
倾斜,相对挠度,相对旋转,水平面位移和振动。

(4)P 应该在负责土地上构造物计算工程师同意的情况下,规定各种运动极限值的计算数
值。

(5)P 选择运动极限值的计算数值时应考虑到如下几点:
— 可以定义允许移动极限的把握;
— 构造物类型;
— 建筑材料类型;
— 基础类型;
— 土壤类型;
— 变形方式;
— 构造物设计用途。

(6)P 应该估计基础的差别沉降和相对旋转,以确信它们不会引发最终极限状态的情形或者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如在构造物中不允许的龟裂或者无法打开其中的门扇。

(7) 对于敞开框架,空的门窗洞和承重墙或者连续砌筑墙,不太可能有可允许最大相对旋转,
即便是这些最大相对旋转处在近1/2 000和1/300之间,以预防构造物不会遭受一种极限状态
的损害。1/500的最大相对旋转被许多构造物接受。可能达到最终极限状态的相对旋转大约
是1/150。

对于常见独立基础构造物来说,总体沉降达到50 mm和在邻近的支柱之间20 mm的差别沉


降通常可以接受。如果相对旋转保持在可接受的限界内和如果总体沉降不会对构造物所连管
网造成任何问题,也不会造成翻转的话,等等,可以允许更大的总体沉降和差别沉降。

如上关于沉降极限值的指示适用于常见构造物。不能应用于非常规建筑或者构造物,这
些非常规建筑或构造物荷载密度的分布非常不均匀。

(8)P 差别沉降的计算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 土壤各项特性变化的随机性或系统性;
— 荷载的分布;
— 施工方法;
31
— 结构的强度。

(9) 在大部分土地条件下,包括冲积土,淤泥,黄土,填方土,泥煤和残留土壤,应该检查
是否存在一个差别沉降成分,此差别沉降是由于横贯工地的土壤各项特性变化所造成的沉
降。

2.5 规定措施确定的尺寸

(1)P 在不存在计算模型或者不需要计算模型的情形时,可使用规定措施来避开极限状态。
这些规定措施包括对项目各细节的常规选择和总体安全裕度,并且特别注意了材料的技术规
范和质量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维护和保护程序方面典型和普遍安全的选择。

(2) 当使用类似经验,如段落1.5.2(1) 的描述,使得不用进行尺寸确定计算时,可以使用


规定措施确定尺寸。同样可以使用规定措施确定尺寸来防范霜冻作用和化学或者生物腐蚀作
用,一般尺寸确定的直接计算不适用于这些作用。

2.6 试验模型上的试验和荷载试验

(1) P 可以使用试验模型上的试验和荷载试验来证明构造物尺寸的合理性,前提是如下
几点被考虑:
—试验中和实际构造物的中土壤条件的差异;
—时间的影响,尤其是当试验持续时间远比实际构造物荷载时间更短时;
—比例的影响,尤其是用到模型时。还要考虑到应力影响以及土壤特定尺寸的影响。

(2) 试验可以在实际构造物的一个样板上进行,或可以在按和构造物同样比例或按缩小
比例的模型上进行。

2.7 观察方法

(1)P 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构造物的力学性能通常是困难的,有时候适时地采用一些公认
手法如观察方法是恰当的,观察法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对尺寸进行检查。如果采用这种观察
方法,那么在施工前应该充分做好如下四个准备:
— 应为构造物的力学性能建立可允许极限值;
— 应该估计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化的性能,并且应该演示出实际构造物的一种可能
性是可以接受的,即它发生性能变化在可允许极限值之内的可能性。
— 为确信实际性能在可允许极限之内,应该建立一份构造物跟踪观察计划。跟踪
观察措施应能足够提前地发现出工程进行中的问题,并以足够高的观察频率来
保证我们采取一些紧急对策。相对构造物系统的可能的变化,使用的观察仪器
的响应时间和结果分析方法的响应应该尽可能地迅速。
— 定义一份紧急措施计划,这个计划在监测结果表明有超出性能可允许极限存在
时将启用紧急预案。
32
(2)P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已建立的跟踪观察计划实行跟踪。需要的话还将实施补充性的
或替换性的观察跟踪措施。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要对观察跟踪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启
用预备的紧急措施。

2.8 岩土工程尺寸报告

(1)P 岩土工程尺寸报告应收集了所做的假设、数据、计算和安全系数和服务适应性审核
结果。

(2)随着项目设计类型的不同,岩土工程尺寸报告的详细程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
些简单项目设计来说,也许一页纸就足够了。在递交地面岩土勘测报告(参见 3.4)和其
他给出具体细节的文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入以下几点的报告:
— 对工地和周围环境的描述;
— 对地质条件的描述;
— 对预期构造物及其施加作用的描述;
— 岩土特性的计算数值,必要时,包括其证明;
— 适用标准规范清单;
— 陈述可接受风险水平;
— 岩土工程的各种计算和图纸;
—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构造物需要维护或跟踪观察的重点部位清单。

(3)P 报告中还应该包含有一个质量控制和监理计划,这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的
质量检查和施工结束后的维护都是应该的,这个观点在报告中很清楚地体现出来。由于检查
措施已经在施过程中实施,应在附加报告中记录这些检查措施。

(4)对于监理和跟踪观察,应在在报告中指出:
— 每个观察或各项测量的目标;
— 应该跟踪的工程各个部分和应观察的工程各个阶段;
— 记录观察监理结果的频率;
— 测量结果的评估方法;
— 对结果数值进行分析后的领域;
— 工程结束后的跟踪观察持续时间;
— 负责观察和测量,负责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监测以及负责监测仪表维护的
单位或个人。

(5)P 由业主/所有人保存报告的摘要,其中包含有对监理监测和工程结束后维护等方面的要
求。

33
第 3 章 土工学数据

3.1 概述

(1)P 应该一直认真收集、登记和分析岩土工程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地理学、形态学,地震
学、水文学以及工地历史等内容。应考虑土壤可变性的描述。

(2)P 编制土工勘测计划应考虑进施工要求和构造物的预计性能。随着勘测的进程,取得了
更多新信息后,适时重新审核土工勘测内容。

(3)P 我们应该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和国际规范来进行常规原位现场勘测和实验室试验。应该
记录下和这些标准规范的差距和这些试验有关的额外要求。

(4)P 抽样、运输和储存程序都应有所记载,这关系到对试验结果的解释。

3.2 土工勘测

3.2.1 介绍

(1)P 为了正确描述土壤基本主要属性和对将用于计算的土壤基本特性参数值做出可靠的估
计,土工勘测应提供涉及工地及其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的全部数据。

(2)因为自然条件和勘测范围大小与构造物的岩土类别相关,所以应尽早确定土壤条件,这
些土壤条件将影响岩土类别的选择。

对于岩土类别 1,最低要求是:在工程监测过程中,最后才进行所有计算假设的核验。
设计研究中应该包括工地目视检查,浅表挖方检查,渗透试验或用螺旋钻孔探。

岩土类别 2 和 3 的土工勘测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初步勘测(详见 3.2.2);
—为确定设计尺寸进行的勘测(详见 3.2.3);
—控制勘测(详见 4.3) ;

3.2.2 初步勘测

(1)P 初步勘测是为了:
— 估计工地整体适用性;
— 必要的时候,与其他工地作比较;
— 预测由于工程将会引起的变化;
— 规划确定设计尺寸,质量控制所需进行的勘测,其中包括确认会对构造物性能发生
主要影响的土地范围;

34
— 必要时,确定借土场的区域。

(2)在初步勘测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 对土地的勘测;
— 地形测量;
— 水文学,特别是孔隙压力的分布;
— 检查附近的构造物和挖方;
— 绘测地质图和岩土工程图和勘测数据记录。
— 以前的土地勘测结果和在邻近地区的工程施工经验;
— 航拍照片;
— 以前的地图;
— 现场的地震频率;
— 还有其他与项目计划有关的信息。

3.2.3 为确定设计尺寸进行的勘测

(1)P 进行确定设计尺寸所需的勘测是为了:
—为确定合适设计尺寸和做到暂时性和永久性构造物的经济性,提供所需的信息;
—为确定建筑方法提供所需的信息;
—指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2)P 确定设计尺寸的勘测应该为所设计构造物或预期工程涉及的土地,可靠地确定其土壤
特性和处置措施。

(3)P 在最终计算开始前,应该建立会影响构造物满足其性能标准能力方面的参数。

(4) 在进行用于确定构造物或工程涉及土地尺寸的勘测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地质地层;
—所有相关土地的强度特性;
—所有相关土地的变形特性;
—孔隙压力在所有土地间的分布;
—渗透性条件;
—地下可能存在的不稳定性;
—土地的密实度;
—土地和地下水可能存在的侵蚀性;
—改善土壤的可能性;
—对霜冻的敏感性。

(5)P 为了保证用于确定设计尺寸的勘测涵盖相关土地的所有信息,应将格外重视如下的地
质特征:
—洞穴;
—岩土或填方材料的退化;
—水文地质的作用;
—断层、接缝及其他间断;
—土壤和岩石块的徐变;
35
—膨胀性和可下陷岩土;
—有无垃圾或人为留下的材料。

(6)P 常规勘测的各种方法的合理组合将会应用在辨认相关土地岩土特征的勘测中。根据已
知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这些勘测方法应该参考在工业实验室中所做的常用试验。

(7) 通常应该在原地试验的常规勘测中加入在实验室中试验和钻孔勘探。在使用孔探和其它
间接方法时,为了鉴别使用这些方法的土地,通常需要进行钻探。如果已知工地的地质特征,
则可略去钻探。

(8)P 应该至少在认为项目设计会涉及的地质构造层中进行勘测,并且这些地质构造层以下
土壤将不会对构造物的表现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9)P 各勘测点间的距离和勘测深度将根据已知现场的地质信息、土壤状况、工地面积和构
造物的属性来选择。

(10) 对于岩土类别 2 的岩土勘测,应注意以下几点:


— 如果构造物面积较大的话,勘测点将按照网状排布。各勘测点间的法向距离一般为
20 米到 40 米之间。当土地条件均一时,可以用渗透试验或地球物理孔探来代替一
部分勘测钻孔或勘测井。
— 对于独立条形基础和圈梁基础,在预设基础标高以下的孔探或钻探深度通常是基础
构件宽度的 1 到 3 倍。为了估计沉降条件以及和地下水相关可能存在的问题,通常
都会把勘测点的勘测深度放大。
— 对于板桩基础,应该采用等于或者大于基础宽度的原位试验深度和钻孔深度,前提
是此深度没有触及岩石下部地层。
— 对于回填和填方区域,最小勘测深度应包括各压缩性土层,这些可压缩性土层是造
成沉降的重大起因。勘测深度可能被限制在某个标高以下,在这个标高以下造成沉
降的比例小于总沉降的 10%。两个勘测点间的距离通常为 100-200 米。
— 对于桩基础,为了解能保证构造物安全的在一定深度的土壤条件,通常要进行钻孔、
渗透试验和其他原地试验,这个深度通常为桩直径的 5 倍。然而,还是有些地方进
行的孔探和钻探时,需要更大的深度。勘测深度也同样要大于处在桩尖处基础桩群
矩形最小边的长度。

(11)P 应该确定勘测时现存地下水的压力。我们应该确定自流水整个延伸范围两端标高,这
会影响到地下水的压力,并且应该记录在勘测过程中自流水的标高。

(12) 对于岩土类别 2 的勘测,如下几点适用:


通常应该孔隙压力分布研究报告中包括以下几点:
— 在钻孔和测压计中观察到的水位标高,和其标高随时间的波动变化;
— 工地水文地质评估,通常包含有自流式潜水层或滞水层或潮汐变化等信息。
— 为了确保挖方在压力下的稳定性,应该研究挖方处的孔隙压力,挖方深度将至少等
于地下水以下挖方的深度。当上面土层容重较小时,就需要进行更大深度的勘测。

(13)P 应该确定工地周围所用采水井或降排水井的位置和容量。

36
(14)P 对于非常巨大的或非常构造物,对于有不确定风险的构造物,对于土壤的条件中包括
承受罕见或特别困难的荷载,对于在强地震带的构造物,勘测内容应至少要满足以上几点要
求。

(15) 对于岩土类别 3 的勘测,以下几点适用:


— 在需要时,通常还需要并应该进行一些更特定属性的补充研究;
— 每次使用特别或不常用试验程序时,应描述试验操作模式和试验结果解释方法。另
外,还需提供一些和这些试验相关的参考资料。

3.3 土工学参数的评估

3.3.1 概述

(1)P 岩土和岩石块的各种特性都被在计算时会用到的岩土工程学参数量化了。应该用原位
试验和实验室试验结果和其它可用的数据推导出这些特性。在考虑的极限状态下用合适的方
法来解释这些特性。
(2) 涉及地质工程学参数评估的如下段落中,只考虑了那些最常见实验室试验或原位试验。
只有在其它类似经验表明可行时,才应用其它的试验。
(3)P 为了建立可靠的岩土工程学参数值,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 许多土壤参数不是总在变化,而是取决于诸如应力大小,变形模式等因素。
— 在解释试验结果时,还应考虑在相适应的土壤条件方面已公布的使用每种试验的信
息。
— 为了提供可以确定不同参数的数据,实验计划中因该包含有足够多数目的试验,计算
和参数的变化需要这些数据。
— 每个参数值都应该和已公开数据以及现场的相关经验作比较。如果需要,同样也应该
考虑到各参数间已公布的联系。
— 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分析每次实验的结果以及和实物大小一样的实验性构造物的测量
结果。
— 如果可能的话,应掌握检查每次不同类型试验结果之间的联系。

3.3.2 岩土类型特征

(1)P 在解释其它实验结果之前,应鉴别土壤或岩石基础组成成分的不同特性。

(2)P 应目视检查材料和根据公认的专业名称来描述。还应进行对地质描述。

(3) 除了以上提及的目视检查外,在鉴定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特性:

— 对于土壤:
-粒度级配曲线;
-颗粒形状;
-颗粒表面粗糙度;
-密度指数;

37
-容重;
-天然含水量;
-阿太堡(Atterberg)塑性极限;
-碳酸盐含量;
-有机物含量;

— 对于岩石:
- 矿物学;
- 岩类学;
- 含水量;
- 容重;
- 孔隙度;
- 声波速度;
- 快速渗水的系数;
- 膨胀性;
- 刚性指数;
- 单轴抗压强度。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推断出的强度可以用最简单程序对各种岩石做出分类,例如可以使用
峰值荷载试验(essai de chargement a la pointe)。

3.3.3 容重

(1)P 为建立作用力衍生出的作用力计算值,应以足够精度确定出容重。

(2)P 在进行容重确定试验时,应该考虑人为原因的自然变化和成层现象。

(3)当我们了解土壤类型和土壤粒度级配时,根据实验结果能以足够精度估计出沙子和砾石
的容重,试验结果是渗透试验的结果或是指出土壤强度的观察试验的结果。

3.3.4 密度指数

(1)P 根据标准的实验室试验操作模式定义的最松散和最密实条件,密度指数表达出粉末状
土壤的密实程度。

(2) 通过精确对比原位容重测量数据和根据标准化实验在实验室中的测量值,得到土壤密度
指数的直接测量值。土壤密度指数的间接确定值将可以通过渗透实验推断出来。

3.3.5 压实度

(1)P 压实度是从标准密实度试验中得到的最大干燥容重和干容重之比。

(2) 最经常使用的密实度试验是标准的或过改良的普罗克特击实试验,该试验对应了各种密
实标准化能量。密实试验同样提供了最佳含水量,即对于某个密实能量最大干容重时土壤的
含水量。

38
3.3.6 粘合性土壤的非排水抗剪强度

(1)P 在确定饱和细密土壤的非排水抗剪强度时,以下因素都有着重要影响,应该加以考虑:
— 试验时原位应力状态之间的不同;
— 试样扰动与否,特别是在实验室中所用从钻孔中提出的样本;
— 强度的各相异性,特别是低塑性红粘土而言;
— 裂缝处,特别是硬红粘土上的裂缝。试验结果能显示出裂缝的强度或未扰动红粘土
的强度,这两种强度结果能使我们检验原位土壤的性能。样本大小也有着重大影响。
— 速度的影响。过快的试验速度会导出过大的强度;
— 巨大变形的影响。大部分的红粘土在巨大变形时和在事先形成的滑坡表面会显示出
强度的下降;
— 时间的影响。不受其渗透性,是否存在自流水,和研究对象的几何大小,在试验过
程中土壤将是非排水性的时间长短;
— 样本的非均质性,例如在一个含有沙或是砾石的岩芯样本;
— 饱和度;
—为从试验结中推导出非排水抗剪强度,特别是对原位试验,使用的理论的可信度。

3.3.7 土壤的排水抗剪强度参数

(1)P 当用有效应力 c’和φ’来评估抗剪强度的参数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构造物运行时的应力水平;
—确定原位容重时的精确性;
—在提取样本期间是否有扰动。

(2)P 只有在已经估计土壤内部的应力时,才假设 c’和φ’值是在土壤应力之间是恒定的。

(3)P 当是从非排水试验用孔隙压力测量值推导出的排水强度参数 c’和φ’时,我们要注


意样本是否完全饱和。

(4)在进行平面变形试验时,土壤的φ’值通常略高于三轴仪试验结果数值。

3.3.8 土壤的刚性

(1)P 在估计土壤刚性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 排水条件;
— 平均有效应力水平;
— 强制性剪切变形水平或引发剪切应力的水平,后者还通常对照断裂抗剪强度进行规范
化;
— 应力和变形的历史记录。

(2)对土壤的刚性值来说,这些因素最为重要。其它影响土壤变形模式的因素,和应考虑到
的情形有:
— 相对于土壤固结主应力方向,施加在土壤上各种应力的方向;
— 时间影响和变形速度的影响;
— 相对土壤颗粒尺寸和土壤宏观纹理,试验用样本的尺寸。

39
利用原位试验和在实验室试验来准确测量土壤刚性通常都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样本的
扰动和其它影响,比如:在实验室中对试样的测量经常低估现场土壤刚性。因此建议对旧构
造物的观察进行分析。

有时,在应力变化限制领域内变形和应力间建立一种线性关系或半对数关系是有利的。
然而在通常土壤实际表现是非线性的,应慎重决定是否建立此线性或半对数关系。

3.3.9 岩石和岩石群的质量和特性

(1)P 在估计岩石和岩石群的质量和特性时,应区别对待从岩芯样本上测量得到岩石材料的
性能和对较大岩石群上测量得到的性能,较大岩石群包括结构的不连续性,如地层面,接缝,
截断地区和溶洞等。我们应该考虑到接口接缝处的如下特征 :
—间隔;
—走向;
—开口;
—连续性;
—防水性;
—粗糙度,包括以前沿接口处运动的影响;
—填料。

(2)P 另外,在估计岩石和岩石群特性时,必要时,也应考虑到如下因素:
—现场的各种应力;
—水压力;
—不同岩层间特性的重大变化。

(3)使用岩石质量指数(IQR)对岩石质量进行量化,岩石质量指数是民建工程中对岩石群的描
述性参数。

估计岩石的全部特性,比如强度和刚性,可以使用在岩石群分级概念来估计其特性,岩
石群类别分级是为了建造隧道而阐述制定的。

(4)P 应该估计岩石对气候,对应力变化的灵敏性。应该考虑到岩石化学退化对岩石基础表
现性能的后果。

(5)在估计岩石和岩石群的质量时,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 有些柔软多孔性的岩石很快退化,形成了强度低的土壤, 特别是遭到风化影响的
多孔柔软岩石;
— 某些显示出有地下水溶蚀速度过大的岩石,溶蚀形成了沟槽、洞穴和漏斗形洼地。
这些沟槽、洞穴和洼地会一直向地表扩展;
— 当某些岩石被解除荷载并暴露在露天下时,由于黏土性矿物的吸水性,它们就会明
显地膨胀。

40
3.3.9.1 岩石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变形

(1)P 在估计岩石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变形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相对样本的各向异性,荷载方向的走向,例如地层平面和叶状结构;
— 取样的方法,储存和环境等因素;
— 试验样本的数量;
— 样本的几何尺寸;
— 试验时的含水量和饱和程度;
— 试验持续时间和应力变化的速度;
— 确定杨氏模量和轴向应力水平的方法,已确定采取该确定方法。

(2)单轴抗压强度和变形主要用来对未受损的土地进行描述和分类。

3.3.9.2 结合缝处抗剪强度

(1)P 在估计岩石材料的接口接缝处强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 相对岩石群和预测性作用力,样本的方向走向;
— 抗剪强度试验的方向;
— 试验样本的数量;
— 剪切区域的大小;
— 孔隙压力条件;
— 主导地下岩石性能的渐进性断裂的可能性。

(2)通常和岩石易碎表面(接口接缝、层状平面、页岩,片理和劈理),或和土壤和岩石间界
面或混凝土和岩石界面重叠的剪切面。为分析岩石群的平衡极限,通常测量接口接缝的抗剪
强度。

3.3.10 渗透性参数和固结性参数

(1)P 在估计渗透性参数和固结性参数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土地条件不均质的影响;
—土地各向异性的影响;
—土地上特别是岩石上的裂缝或断层的影响;
—在预设荷载下应力变化的影响。

(2)实验室中对小样本进行的渗透性测量不代表施工现场的土地条件。如果可能的话,应优
先在现场试验。这个试验可以测量较大体积的土壤平均特性。尽管如此,由于现场实际应力
增加比现场试验数值大,我们还应考虑到渗透中可能的变化。有时渗透性取决于颗粒的大小
和粒度级配曲线。

3.3.11 针入度试验的各项参数

(1)P 在估计抗锥度坍落强度,对锚固系留杆摩擦强度,以及估计可能的在渗透过程中孔隙
压力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 锥度设计和摩擦套管详细设计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常用标准锥
度;
41
— 只有当已经明了地层连续性时,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在许多情形下,在渗透试验的
同时还需要钻孔;
— 在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时,应考虑到地下水和周围土壤压力条件;
— 在发现结果变化剧烈的非均质性土壤,在计算过程中应该取用主导土壤矩阵部分的渗
透参数值;
— 还应改考虑到,当这些数值可用时,要建立与其它试验结果的相互联系。比如密度测
量和其他渗透试验形式。

3.3.12 标准贯入度(SPT)试验和动触探试验结果

(1)在解释记载的动触探次数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试验类型;
—对试验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质量记录方法、桩靴和锥度体的使用、塌落质量、坠
落高度、防护管和系留杆的直径,等等);
—地下水条件;
—附近土壤压力的影响;
—土壤自然属性,特别是遇到大砾石或卵石时。

3.3.13 压力确定的参数

(1)在估计极限压力值和压力模量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设备的类型和其它更重要的因素;
—在土壤中安装压力计的操作模式。

不能使用代表过渡扰动过的曲线图。

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得到极限压力值时,可通过合理的推断和对曲线图的保守分析来做出
推导出此极限压力数值。对于只初步确定了部分压力确定曲线图的试验,只有在试验中确定
了总体关系,或更好的是,确立同一工地上的局部关系时,才能被保守地用于推断,以估计
压力确定模量上的极限压力。

3.3.14 膨胀确定参数

(1)在估计平面膨胀参数值时,应该考虑到安装的操作方式。当应该先估计强度参数值时,
应该考虑到抗渗透强度。通常膨胀模量充当确定阻止土壤变形的模量时的基础。

3.3.15 可压缩性

(1)P 在估计填方材料可压缩性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 土壤或岩石的类型;
— 粒度级配曲线;
— 颗粒形状;
— 材料的异质性;
— 饱和度或含水量;
— 压实中使用设备的类型。

42
(2)为了得到对土壤或岩石性填方的可压缩性的直接测量结果,应该用同样的填方材料类型
和填方厚度以及预计使用压实装备类型进行同样尺寸的压实试验。这样获得的密度和如下
结果相关:实验室中标准化压实试验的结果、用预计在工地上采取的同样设备和控制操作
模式(例如钻孔、动态压实试验、平板荷载实验和对沉降的测量)所取得的结果。

3.4 土工勘测报告

(1)P 土工勘测结果应该汇集在岩土勘测报告中。此岩土勘测报告应充当岩土工程尺寸报告
(在 2.8 节有说明)的基础。

(2)通常应该把土工勘测报告分为两个部分:
— 对可用地质信息的介绍,包括地质特征以及和项目设计有关的重要信息;
— 对这些信息进行的地质评估,提出建立地质参数值的合理假设。

这两个部分可能会收录在同一份报告中,也可能会分成好几份报告。

3.4.1 土工学岩土信息介绍

(1)P 土工学岩土信息介绍应包括现场工程和实验室中的所有工作的陈述汇报,以及在现场
进行勘测和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的一份文件。

(2)另外,当和项目设计有关时,在陈述汇报中应包含以下信息:
— 土工勘测的目标和内容;
— 为了建立地质报告,对项目的概要描述,提供项目尺寸大小和几何学、设计荷载、
结构部件、建筑材料等的说明;
— 按经验事先对构造物的岩土类别的划分;
— 现场和实验室中试验工作的日期;
— 样本采集,运输和储存的操作方式;
— 在土壤中所使用设备的类型;
— 地形地貌数据;
— 各设计事务所和其分包商的名称;
— 项目地区实地踏勘总体考察报告,特别指出:
— 有无地下水;
— 附近构造物的性能和表现;
— 有无断层;
— 采石场和取土场的露头;
— 不稳定区域;
— 挖方过程中的困难;
— 工地的历史背景;
— 工地地质情况;
— 从现有航天照片中得到的信息;
— 现场人在工程区域的经验;
— 现场的地震频率的信息;
— 一份表格,里面注明已实行现场和实验室试验的数量,在勘测钻探过程中监理人
员对工地现场观察的介绍;
— 在勘测工程实施过程中钻探孔中潜水层随时间变化而波动的数据,以及工程结束
后测压计的起伏变化资料;

43
— 编写的钻探勘测日记,包括岩芯样本照片,和对土壤观察和实验结果做出的地层
描述;
— 在附录中对现场和在实验室中的试验结果的汇总和介绍。

3.4.2 土工学岩土信息评估

(1)P 根据具体情况,岩土工程信息评估应包括:
— 在现场和在实验室中试验工作小结。当某些数据有限或不完整时,应加以指出。
如果所得数据有缺陷、不相关、不充分或不精确时,应注明和加以探讨。解释试
验结果时应该考虑样本采集、运输和储存的程序。为了确定是否存在差错或这些
试验结果代表一些实际现象并且在确定尺寸时应该考虑的现象,应对试验结果,
特别是不利的实验结果,进行仔细核验。
— 在现场和实验室中试验工作的补充建议,必要时,还有对补充工作合理性进行说
明。这个建议应附有一个待进行勘测工作的详细计划,并同时指出一些需要解决
的问题。

(2)另外,当适用时,还应在地质数据评估过程中加入下面几点内容:
— 对于项目设计要求,用表格和示意图来介绍现场和实验室试验工作结果。必要时,
用矩形统计图表现出最重要的数据间的变化范围及其分布情形;
— 确定潜水层的深度及其季节性变化。
— 土层断面图,显示不同结构构造层,详细描述所有构造层,包括对其物理特性、可
压缩性和强度特征的描述。对不规则地形(比如:采矿巷道和溶洞)的说明。
— 对所有地质数据的变化范围的汇总和介绍。应用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以便选择计算
中可用到最合适的土壤参数值。

44
第4章 工程施工监理,后续跟踪和维护

4.1 总的要求
(1)P 为了保证构造物的质量和其安全性,需要时,应实施以下操作:
—监督建筑工程的进展和施工质量;
—对施工中和施工后构造物的性能进行监理;
—对构造物进行适当的维护。

(2)P 对工程进展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中和施工后构造物性能的监测,应按照
岩土工程尺寸报告所含技术规范来实施。

(3) 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的监理,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形来实施以下操作:
— 核实计算假设的有效性;
— 鉴别土壤实际状态和计算假设之间的差别;
— 核实工程和项目设计的一致性。

对施工中和施工后构造物性能的监测,根据不同情形,应实施:
— 为了及时找出采取纠正措施,修改工程实施阶段,等的必要性,建立在施工中能
够做到对构造物性能及其附近地区跟踪监测的观察和测量;
— 有助于评估构造物和附近长期的性能表现而进行的观察和测量。

(4)P 监理监测和跟踪质量至少应达到项目准备时考虑的预设水平,还应该和所选择的计算
参数和安全系数各数值匹配。在阐述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清楚辨别出受跟踪和监督监
测结果影响的各项决定。

(5)从项目准备时起,应该确定实行施工监理和构造物性能监测跟踪所需的施工现场检查现
场质检和试验,实验室试验计划。在碰到一些意料外因素时,应增加测量范围和频率。
附录 A 提供了拥有施工监理和构造物性能跟踪监测的一份典型表格。

4.2 监理

4.2.1 监理计划

(1)P 附入岩土工程尺寸报告中的监理计划应指出在监理过程中得到结果的可允许极限。

(2)在监理计划中应规定监理的类型,质量和频率。监理类型,质量和频率要和以下几点相
适应:
— 计算假设的不确定性程度;
— 土地条件和荷载条件的复杂性;
— 施工过程中的断裂风险;
— 施工过程中更改项目设计或应用弥补纠正措施的可能性。

4.2.2 检查与质检

(1)P 应对构造物进行连续的目视检查,并记录其结果。

45
(2) 对于岩土类别 1 来说,监理计划可以局限于目视检查、简单的质量检查和对构造物性
能的质量评估。

对岩土类别 2 来说,通常需要测量土地特性和构造物性能。
对岩土类别 3 来说,通常需要在建设各阶段进行一些补充性的测量。

(3)P 根据具体情况,应该保存对以下几点内容的记录:
— 土壤和地下水的重要特征;
— 工程施工的阶段性划分;
— 材料的质量;
— 相对项目设计的偏差;
— 构造物图纸,例如已施工构造物的图纸;
— 测量结果及对其分析的结果;
— 对环境状况的观测;
— 一些意外事件。

(4) 同样应该保存临时工程的记录。应记录工程的中断和复工条件。

(5)P 应在负责计算尺寸工程师做出决定前,将检查和质量检查结果报送给他。

4.2.3 对设计的核验

(1)P 应核验建筑工艺程序和各种作业的阶段性与所遇到土地条件的适应性,并且应该比较
构造物设计性能和观察到的性能结果。应根据检查和质量检查结果对项目进行控制。必要
时,对构造物进行重新计算。

(2)在评估项目设计时,应对建设中遇到的最不利条件加强查看。其中涉及:
— 地表状况;
— 地下水的状况;
— 构造物受到的作用;
— 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包括土地滑坡和岩石坍塌。

4.3 地表状况的核验

4.3.1 土壤和岩石

(1)P 在工程中应对工程施工所处或之下的岩土地质土工特性和对其描述进行核实。

(2)对岩土类别 1 来说,应该通过如下手段来核验岩土描述:
— 工地踏勘;
— 确定构造物影响区域内土壤和岩石的类型;
— 记录在挖掘中发现的土壤和岩石特性特征。

对岩土类别 2 来说,同样要对构造物下土壤和岩石的岩土特性进行核验。可能还需要
进行补充性现场勘测。为了确定岩土识别特性,强度以及变形性而需试验,应采集代表性
样本。

岩土类别 3 同样要求进行补充性勘测和对地表或填方某些方面进行检查,这些方面对
尺寸确定有重要影响。

46
应记载和使用对地表岩土特性的间接估计(例如,打桩的记录),以加强对地表条件的
理解。

(3)P 相对于构造物计算中采用的土地特性和类型,实际施工中发现的不同应立即报告项目
负责人。

(4)P 应核验计算中所用原则是否和遇到的地表岩土地质特征相符。

4.3.2 地下水

(1)P 在恰当时,应核验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下水标高、孔隙压力和化学成分,并和项目
设计时采用的数值进行比较。对和已知或预计土地类型和渗透性等有重大变化的工地来说,
需要更加完整的核验。

(2)对岩土类别 1 来说,核验的依据通常是该地区先前的经验报告或间接信息。

对于岩土类别 2,3 来说,如果地下水特别关系到建筑方法或构造物的性能,直接观察


地下水是普遍做法。

地下水流动特点和孔隙压力体系可通过水压探测计而获得。水压探测计应应该在施工
前先设置。有时会根据需要,在离工地较远的,在地下水观察系统范围内设置水压探测计。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孔隙压力的变化的产生会影响构造物性能。应对孔隙压力进行
测量,直到工程结束或是孔隙压力减小到被认定为在安全数值范围内。

对于建立潜水层下面构造物,此构造物可浮动,应该跟踪孔隙压力直到构造物重量可
以阻止可能发生的浮动为止。

对可能遭受化学侵蚀严重影响的临时或永久构造物部分,应该对其流动的地下水进行
化学分析。

(3)P 应控制建筑作业对地下水系的影响(包括降水工艺,灌浆和开挖隧道)。

(4)P 相对构造物计算中采取的地下水的特征,如实际施工发现有偏差时,应立即向项目负
责人报告。

(5)P 应对应在施工所遇到地下水的特征,核验计算中使用的原则。

4.4 工程施工质量检查
(1)P 应该核验实际作业方法是否和计算中预计工地施工方法保持了一致,并在岩土工程尺
寸报告中指出。

(2)P 对岩土类别 1 来说,无需在岩土工程尺寸报告中附入正式的施工计划。工程施工阶段


划分通常由承包人规定。

对岩土类别 2,3 来说,岩土工程尺寸报告应给出计算中预定的工程各施工阶段。同时


也要指出施工阶段的划分是由承包人确定。

47
(3)P 应对计算中允许的建筑方法和岩土工程尺寸报告中指出的建筑方法的差异进行核验,
并以明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落实,同时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4)P 应核验所用的施工阶段划分和运算中应用的原则是否对应。

4.5 仪表和跟踪(对构造物的观察监测)
(1)P 仪表和跟踪(对构造物的监测)的目标是:
— 核验构造物预期性能表现的有效性,这些性能表现是项目阐述中所预测的;
— 确保在工程竣工后构造物继续按规定的性能要求运转。

(2)P 对在施工结束后构造物性能跟踪所需的监测和测量,应向业主/客户详细说明。

(3)P 应根据岩土工程尺寸报告来制定跟踪观察计划。

(4) 对构造物真实性能的记载在测量中非常重要,这样做会建立起可类比经验的资料库。
可以下几点来进行测量:
— 构造物引起的土地变形;
— 各作用力数值;
— 构造物和土地间接触面压力数值;
— 孔隙压力和它的季节性变化;
— 结构部件中的应力和变形(包括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旋转和扭曲)

测量的结果可以和质量化观察,其中包括构造物建筑外观相联系。

工程结束后的跟踪观察监测时间长度应根据施工中所得到的观察来决定。对工程中的
那些会周围的物理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部分,或是一个断裂就会使生命和财产遭到意外损
失的部分来说,需要在工程结束后的十年以上或在构造物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对其进行监测。

(5)P 监测的结果都需要经过评估和解释,通常还应该建立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6)对岩土类别 1 来说,构造物性能评估可以是简化的、定量分析和以目视检查为依托。
对岩土类别 2 来说,构造物性能评估应建立在对构造物中所选的几个点运动测量的基础上。
对岩土类别 3 来说,通常应该在对位移的测量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构造物性能进行评估。这
些测量和分析考虑了施工的阶段性。

(7)P 至于对其下土地或是地下水系造成不利影响的构造物,在定义跟踪观察监测计划时
应考虑如下因素:改变地下水的水流方式或地下水滴漏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细土中的水流
方式或滴漏。

(8)我们可以列举典型构造物示例如下:
— 拦水构造物;
— 控制渗透的构造物;
— 隧道;
— 较大地下构造物;
— 大深度地下室;
— 护坡和挡土墙构造物;
— 改善土壤工程。

48
4.6 维护
(1)P 为保证构造物的安全性和服务适用性,应向业主/客户详细说明所需要进行的维护工
作。

(2)在维护技术规范中,应提供以下信息:
— 构造物中需要定期检查的关键部位;
— 核验的频率。

49
第 5 章 填方,降水,土地改善和加固

5.1 概述
(1)P 当通过如下手段获得充足的地表状况时,本章节条文适用:
— 用级配土壤或材料进行的填方;
— 降水;
— 地表处理;
— 地表加固。

(2)在民用构造物的施工中,使用级配土壤或颗粒材料的情形有:
— 基础和板基础下的填方;
— 挖方回填和在挡土墙构造物之后的填方;
— 总体上技术性蕴藏水中心(包括水力填方,景观整治填方和钻孔中取出材料);
— 运输网和堤坝的填方。

地表降水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为改变其特性而处理的土壤,可以是自然地表土,也可以是外来的填方土。土壤的改
善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

(3)P 第 6 到第 9 章讨论了如何确定包含有如下土壤处理措施的构造物的尺寸:填方、降水、
及地表改善和加固。

5.2 基本要求
(1)P 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不论是地表经过降水或经过改良和或经过加固,填方土壤能承受
荷载、水渗透、振动,温度和雨水等因素的作用。

(2)P 填方下面的地表也同样要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5.3 填方作业

5.3.1 原则

(1)P 判断填方适用性与否的依据,一是材料是否能使用,二是压实后是否能得到合适的
岩土特性。

(2)在准备项目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材料的运输和使用问题。

5.3.2 对填方材料的选择

(1)P 对材料的选择的标准应根据其用途,如填方材料应根据其被压实后能否得到足够的土
壤强度、刚性和渗透性来选择。这些标准应该考虑到填方的目标以及填方上整个构造物的
要求。

(2) 合适的填方材料包括大部分级配天然颗粒材料和一些废料(如,煤的分类废料和粉碎

50
燃料的粉灰料)。在某些情形下同样也会使用一些加工材料(如较轻的碎石料)。某些粘合
性材料可能是合适的填方处理,但需要特别细心的处理。

(3)P 选择填方材料时,应考虑到以下方面:
— 级配粒度;
— 抗压强度;
— 密实度;
— 塑性;
— 有机物含量;
— 化学侵蚀性;
— 污染作用;
— 溶解性;
—(可膨胀红粘土或可下陷材料)发生体积变化的可能性;
— 冻结作用;
— 抗风化强度;
— 挖方、运输和施工的影响;
— 施工后,材料发生胶结的可能性,比如高炉的炉渣。

(4)自然状态的现场材料不适合用作填方材料时,就需要采用以下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
— 调整含水量;
— 掺混水泥和石灰或其它材料;
— 碎石,筛分和冲洗;
— 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保护;
— 使用排水层。

(5)P 为了防止对结构或对服务设备的侵蚀和对地下水的污染,对包括有侵蚀性和污染性的
化学产品的材料应有适当的预防措施。只有在工地上有持续跟踪时,才能在施工中使用大
量的此类材料。

(6)P 有疑问的时候,为了保证填方土壤适用于其预计用途,对填方材料的来源地进行试验。
试验类型,数量和频率都应该根据材料的非均质性和混合性以及项目属性来选择。

(7)对岩石类别 1 来说,通常只需要对材料进行目视检查。

(8)P 填方材料不能含有过多杂质,比如雪、冰、泥煤等。

5.3.3 填方施工程序选择和填方夯实选择

(1)P 根据其用途和要求的性能,应该为每个填方区或填方层建立压实标准。

(2)P 在选择施工程序和材料压实度时,应做到选择那些能保证填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
定性或自然土壤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序和压实度。

(3)P 对填方的压实程序的选择,取决于压实标准和以下几点:
—材料的产地和属性;
—施工方法;
—施工时的含水量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地层的厚度,起始和结束时的厚度;
—空气温度和雨量;
—压实的均匀性。

51
(4)为了阐述一个合适的压实程序,应对材料和预备用压实设备进行同比例大小的试验。这
样就可以确定接下来的压实程序(包括地层厚度、压实趟数、充分的运输技术、在施工材
料中加水的数量)。同样可以利用同比例大小试验来确定质量检查用标准。

(5)P 由于在粘性材料填方施工过程中,存在来自雨水的危险,填方表面应该在每个阶段进
行处理,以保证适当的排水。

(6)P 通常不能用冻土、膨胀土和溶解性土充当填方材料。

(7)在零度以下进行填方作业时,需要对现场的填方土进行加温和进行保护性措施来消除其
表面的冰块。

(8)P 当填方土壤都布置在基础周围时,压实程序的选择应该做到对基础周围的压实并保证
基础下面的地层不受损害。

5.3.4 填方施工质量检查

(1)P 为了保证填方材料属性、现场含水量和保证压实程序符合规定,压实工程应该通过检
查或试验来核验。

(2)对一些材料的组合和压实程序来说,无需在压实后再进行试验。特别是,这些试验可以
被核验所代替。这个核验可以体现出压实是否依照程序进行。而这个程序是根据同比例大
小的试验或类似经验得出的。

为了对压实进行核验,应该使用以下方法:
— 测量干燥密度,当项目要求时,还应测量它的含水量;
— 对抗渗透强度、刚性模量等特性进行测量。如果粘合土壤的压实已经令人满意,
就不需要进行这些测量。

为了得到合适的密度,在基础下的填方应选用一些适合的材料。 (见 5.3.2(1)P) 应该
保证 100%的普罗克特密度(2.5kg,0.3m 高的夯锤)时合适密度的平均数值和 97%的普罗
克特(Proctor)密度时,合适密度达到最小极限值,和避免塌陷和明显差别沉降的风险。

对岩石性填方和含有大量粗颗粒成分的填方来说,不适用普罗克特(Proctor)密度来
对压检查压实。此时用如下方式检查压实度:
— 核验压实是否根据同比例试验和类似经验推断出的压实程序来进行的压实;
— 核验夯实机器补充压实次数带来的附加沉降是否小于一特定值;
— 使用地震法。

(3)P 在不允许超限压实时,应明确规定一最大极限值。

(4)超限压实会引起下面这些不良后果:
—堤坝和护坡土壤纹理化和过大的土壤刚性;
—对地下构造物和挡土墙构造物产生太大的土壤压力;
—软岩石、炉渣和火山岩等较轻填方材料的粉碎化。

5.4 降水
(1)P 所有抽出土壤中水分和降低水压的方案都应建立在土工勘测结果的基础上。

(2)应通过重力排水和对截水井、水井和渗透性钻孔用泵或电渗等方法来排出土壤中的水
分。采用哪种方案取决于:
52
— 土地和地下水的现实状态;
— 项目的特征:比如挖方深度和降水程度。
降水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是在离挖掘处有一定距离的排水井系统。

(3)P 根据具体情况,降水方案应满足以下条件:
— 在挖方时,地下降水结果应该做到挖方各边一直保持稳定,还不会因为例如渗透性
较差层下流水的过分压力而引起过分隆起,也不引起基面断裂;
— 采用的方案应该不会造成邻近构造物过分沉降或损害;
— 采用的方案应该能阻止挖方面各边和底面的过多土壤被流水带走。
— 除了填方材料颗粒级配足够均匀这种情形,此时填方材料起到和过滤器一样的作
用。为了保证抽水过程中不造成大量土壤流失,应在截水井周围设置适当的过滤材
料。
— 来自挖方的抽水通常在经过净化后在挖方工地倒掉。
— 为了保持在计算预设水位和孔隙压力不产生急剧变化,来设计、修改和布置降水方
案。
— 应该预测泵抽水能力的充足裕度和准备好泵的备用能力,以在出现泵损坏时有利于
进行维修。
— 在使地水下恢复到它原先水位时,我们应该注意避免敏感结构的土地的下陷等问
题。比如松散沙地等。
— 采用的方案不应造成已污染的水流入挖方中。
— 采用的方案不应造成对饮用水蕴藏层中水的过渡抽取。

(4)P 视需要,应该通过对地下水位、孔隙压力和土地运动的监测来检查降水效率。为了确
定降水对土壤状态和对施工过程中构造物以及邻近构造物特征的影响,应该经常检查和说
明收集到的数据。

(5)P 当抽水持续很长时间时,应该对地下水中的盐份和水溶煤气进行核验。这些物质的存
在将对水井壁造成侵蚀,盐的沉积也会成造堵塞。从长远看,细菌的作用同样会造成沉积
物堆积对降水系统造成问题。

5.5 土地的改善和加固
(1)P 在选择和使用任何一个土地改善和加固方法时,为了获得对土地原始状态的正确认
识,应进行土工勘测。

(2)P 根据具体情况,在为一特殊情形选择土地改善和加固方法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 各土层或填方材料的厚度和特性;
— 在各土层中地下水的压力密度;
— 地表上要建设构造物的属性、体积大小和地理位置;
— 预防对构造物的损害和对周围服务设备的损害;
— 土地改善的暂时性或永久性;
— 在预期变形上,土地改善办法和实施阶段性间相互关系;
— 环境的影响,包括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和地下水位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 材料降解退化带来的长时间影响。

(3) 在许多情形下,应该将土壤改善和加固工程分类在岩土类别 3 中。

(4)P 针对验收标准来检查核验土壤改善的效率,通过确定土地特性合适与否或检查所采用
土壤改善方法导致土壤状态的变化来检查效率。

53
第 6 章 浅表基础

6.1 概述
(1)P 本章节条文适用于浅表基础,包括独立条形基础、圈梁基础和筏式基础。某些条文同
样适用于深基础如沉箱基础。

6.2 极限状态
(1)P 应列出要考虑的极限状态。应考虑到的极限状态有以下这些:
—整体不稳定性;
—失去承载力;
—滑坡断裂;
—构造物中和地面中出现的断裂;
—基础物质运动造成的结构断裂;
—过分沉降;
—过分隆起;
—过大的振动。

6.3 各种作用力和计算时的各种情形
(1)P 在选择极限状态计算所用的各种作用时,第 2.4.2 段中例举的各种作用力都应该要考
虑在内。

(2)当结构刚性很大时,会需要分析构造物和土地间的相互作用,以便确定各作用力的分布。

(3)P 应按照第 2.2 段中所说的原理来选择各种计算情形。

(4)在为浅表基础选择计算情形时,应重视对潜水层标高的估算。

6.4 与计算和施工有关的注意事项
(1)P 在选择浅表基础深度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达到有合适承载力地层的可能性;
—会因随气候季节变化和树木灌木引起明显运动而收缩或膨胀的红粘土所在深度。
—会因冰冻而导致损害的高度;
—土壤中潜水层标高和如果在此标高以下的基础进行挖方施工时各种可能碰到的问
题;
—由水流、气候条件和施工程序引起的土壤可能的运动和承载层强度的减少;
—建筑所需挖方对构造物和邻近构造物的影响;
—为在基础旁安装服务设备而进行的后期挖方;
—建筑物传播的高或低温度;
—可能的冲刷。

(2)P 除了满足构造物性能要求,在选择基础宽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挖方工程经济性,
挖方误差,基础上工程所需空间,墙尺寸确定或支柱所需的空间。

54
(3)P 为进行浅表基础计算,应使用以下计算方法之一:
—直接法,其中分析是确定各种作用力和土壤参数,对每种极限状态使用各种计算模
式和计算数值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最终极限状态的核验,计算应表现预计断裂的最
可能的力学机制。在核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应该使用变形分析。
—根据类似经验和实验结果,或对现场试验结果或实验室试验结果的观察,以惯例经
验方式来估计承载力,使用此承载力估计数值,并且在选择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
载的考虑中,要做到满足所有相关极限状态的要求。

6.5 和 6.6 段落中给出了各种计算模型,这些模型涉及浅表基础的最终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为确定岩石基底上浅表基础的尺寸,6.7 段落给出了对岩石承载力的估算数值。

(3 重复)DAN 在第 3P 段中指出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应适用于 DTU13.12 的公式中,同时还应


适用在:
3.1《从经验中推断出的计算的应力》和
3.2《最大 qu (原状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值的确》中。

在 3.2 情形下,土壤的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没有像在 ENV 1997-1 的 2.4.3(1)


中那样定义。

同样认为《通用技术条款手册》62 分册第 5 卷的应用符合欧洲标准 Eurocode


7 这章的规定,同时注意 ENV 1997-1 中 2.4.3(1 重复)DAN 中的意见。

6.5 最终极限状态(ELU)的计算

6.5.1 总体稳定性

(1)P 对于总体不稳定引起的断裂,应该对稳定性进行核验,尤其是对以下情形下的基础的
核验:
—在倾斜地面(包括自然斜坡和填方边坡)的上面或旁边的基础;
—在挖方和在承重墙的旁边的基础;
—在水流、沟渠、湖水、水库旁边或是海边的基础;
—在矿井或地下构造物旁边的基础。
在这些情形下,根据第 9 章描述的原理,应该指出基础下整块土壤不稳定导致的断裂是几乎
不可能的。

6.5.2 失去承载力

6.5.2.1 概述

(1)P 在失去承载力时,为了证明基础能承受以足够安全度计算出的荷载,对于所有情形下
的荷载和最终极限状态下荷载的组合,应满足如下不等式:

Vd≤Rd (6.1)

式中:
55
Vd 是对最终极限状态的计算荷载,和基础底部垂直,并包括基础和可能需要的填方材料

的重量。在排水条件下,水的压力通常应该看作在 Vd 的计算中的作用力之一。

Rd 是正常荷载下基础的计算承载力, 并考虑了倾斜或偏心荷载的影响。应在对应参数值

的基础上,对 Rd 进行计算。应该根据 2.4.3 和 3.3 选择各参数值。

(2)由于基础周围的水压是水静力学压力,利用潜水层标高之上结构部件的浮升重量,对 Vd

计算进行简化。

6.5.2.2 分析的方法

(1)P 评估分析浅表基础的垂直承载力 Rd 的计算时,应对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进行分析。特

别是在细土中,孔隙压力的变化会引起抗剪强度的变化。

(2) 附录 B 中提供了一个对承载力计算的分析方法示例。

(3)P 在由基础下大块土壤或岩石表现出分层现象或普遍存在不连续网状结构,考虑土壤结
构特征时,应考虑假设的断裂力学机制、抗剪强度参数和选择的变形。

(4)P 在计算分层严重成层沉积物上基础的承载力时,应确定每层土壤参数的计算值。

(5)当一个较弱构造层下面存在一个结实的构造层时,应利用其中强度较弱构造层的抗剪强
度参数来计算承载力。

6.5.2.3 近似经验法

(1)P 应该根据在现场试验结果,并结合类似经验,应用近似经验法来估计浅表基础的承载
力。

(2)附录 C 提供了利用近似经验法法进行承载力估算的例子。

6.5.3 滑坡造成的断裂

(1)P 当荷载不垂直于基础底部时,应该核验滑坡断裂风险下的基础。

(2)P 为了滑坡断裂风险下水平基础底面的安全性,应满足下面的不等式:

Hd≤Sd+Epd (6.2)

式中:

Hd 是所计算荷载的平面分力,包括土壤推力的计算值;

56
Sd 是基础底部和土地之间的计算抗剪强度;

Epd 是底板周围的坚硬土壤的压力。这个压力因设计中极限状态对应的位移而产生,并

在整个构造物寿命期间都起作用。

(3)应该根据考虑到的荷载极限状态下预设运动大小来采用 Sd 和 Epd 两个计算值。对于剧烈

的运动来说,应该考虑到峰值后《post-pic》性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4)P 对于表面倾斜的基础地面,(6.2) 中提到的不等式的类似条件应适用。

(5)P 对于建在红粘土上的基础,我们应该考虑这个事实:对于遭受潜水层季节性运动的地
带,黏土会从基础垂直表面剥离而流失。

(6)P 应该考虑由人类活动,水土流失造成基础前面土壤消失的可能性。

(7)P 在排水条件下,应该根据下面的等式来计算抗剪强度 Sd 的值 。

Sd = V’d tan δd

式中:

V’d 指垂直于基础底部的有效荷载的计算值;

δd 指在基础底部计算的摩擦角;

(8) 对于现浇混凝土基础,其计算摩擦角 δd,可以选为等于抗剪强度角度的计算值;对于

预制光滑基础中可以等同于 φ’d 的三分之二。不需要考虑任何一个有效粘合力 C’d 。

(9) 在没有排水的情形下,抗剪强度的计算值 Sd 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限定:

Sd=A’Cu (6.4)

式中:
A’是 6.5.2.2 中所说的基础有效表面积;

Cu 是无排水的粘附力。

当水和空气可以达到基础和没有排水的红粘土层界面时,应进行下面的验算:

Sd ≤0.4Vd (6.5)

当基础与土层界面压力没有阻挡它们之间的变形时,不能撤消(6.5)的要求。

57
6.5.4 强偏心荷载

(1)P 当荷载离心力超过矩形基础 1/3 的宽度时,或者超过圆形基础半径的 0.6 倍时,应该


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这些特殊预防措施包括:
—按照 2.4.2 段落认真检验各作用力计算数值;
—在考虑工程可能偏差的情形下,计算基础边缘位置;

(2)应该考虑达到 0.10 m 的差别, 除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特殊预防措施。


(3)P 当检验荷载力时,应该利用上面计算出的基础边缘位置的保守值。

6.5.5 由于基础运动导致的结构断裂

(1)P 应该分析极限状态下土壤变形参数和计算荷载下计算得出的基础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差
别位移,以确保建造在基础上的构造物,这些运动不会导致极限状态。

(2) 可以采用 6.4 (3)P 段落讲述的第二种方法,即采取计算的承载力,在此承载力下的移


位不会产生构造物的极限状态。

(3)P 在膨胀土里,应该估算有可能的差别隆起,为了抵制或者适应此隆起,应该计算构造
物和基础的尺寸。

6.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ELS)的计算

(1)P 应该检查由于上部结构造成的基础的位移,包括整个基础以及基础不同部分的差别位
移。

(2)P 应使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计算出的荷载以计算基础的位移,荷载计算应和服务能力
标准进行比较。

(3)P 估算基础水平或者垂直位移可能数值之间的差距值时,应该比较 2.4.6 中的极限值。

(4)P 应该分析 2.4.2 段落中提到的由于基础各种作用力而引起的位移。

(5)P 在 6.6.1 段落中给出了计算方法,可以使用这些计算方法来计算因施加在基础上各种


荷载引起的垂直位移(沉降)。

(6) 沉降计算得到的数值只是近似值。不应将其视为精确值。

6.6.1 沉降

(1)P 沉降计算中既要考虑即时沉降也要考虑滞后沉降。

(2) 对于饱和土壤里的沉降计算,我们应考虑沉降以下三个组成方面:

58
—无排水沉降,是因为在常量体积 S。下剪切变形造成的完全饱和土壤的沉降;
—由于固结导致的沉降,S1;
—由于徐变导致的沉降,S2。

应特别注意含有机土质和敏感性红粘土的土壤,由于徐变,沉降可能延长很长时间。

应该考虑可压缩性土层的深度,该土层深度取决于基础的面积和形状,以及基于基础各
部件深度和空间间隔上土壤刚性的变化。

通常可以将此深度选为由于基础荷载导致的垂直向应力达到由土壤重量而导致的有效
应力的百分之二十时的深度。

在大多情形下,这个深度也可以大概估算为:等于基础宽度的一到两倍,但对于荷载小
的筏式基础,此深度数值可能减小。此种粗略估计法不适用于太湿软的土壤。

(3)P 同样应该考虑土壤自压实可能引起的补充性沉降。

(4) 应考虑如下几点:
----自重,洪水,填方施工用的振动,以及可下陷土壤可能带来的影响;
----易碎砂石应力变化产生的影响。

(5)P 根据具体情形,采取线性模型或非线性模型。

(6) 附录 D 提供了沉降评估示例。

(7)P 在考虑土层可变性和荷载分布的同时应估算差别沉降和相关旋转,以便确保它们不会
引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8)在计算差别沉降时如果没考虑结果的刚性可能会过高估计计算值。可以使用土壤-结构的
相互作用分析来解释差别沉降值的减小。

应该考虑土层可变性造成的差别沉降,前提是构造物的刚性不能阻止差别沉降。对自然
地表上的浅表基础,差别沉降数值可以典型地达到十毫米,但在通常情形下不会超过计算沉
降总值的一半。

应该估算基础遭受偏心荷载作用而发生的倾覆,估算时假设接触面压力为线性分布,然
后计算基础角尖的沉降,计算时应该利用在各个角尖下面分布的竖直应力和上面提到的沉降
计算方法。

6.6.2 对振动的分析

(1)P 受到振动或者振动荷载的构造物基础尺寸确定要做到振动不引发过大的沉降和振动。

(2)应该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荷载振荡频率与地层-基础系统临界频率之间不产生共振,以及
59
地层不产生液化现象。

(3)P 由于地震产生振动的取值应该按照 ENV1998-1 进行。

6.7 岩质基础 确定尺寸时补充注意事项

(1)P 对于浅表岩质基础尺寸确定计算应该考虑以下特征:
—石块的变形性和强度以及基础上构造物的可以接受的沉降;
—在基础下面,有无脆弱层,溶蚀迹象,以及断层带等的出现;
—成层现象以及其他不连续性的出现以及它们的特征。(比如,填充,连续性,宽度,
空间间隙);
—岩石的风化,分解,断层状态;
—由于基础附近邻建造的构造物(地下构造物,斜坡等等)导致对岩石原本状态的干
扰。

(2)对岩石上浅表基础通常可以根据章节 6.4 (3)中所说的接触面压力法进行计算。

对于未变质的火层岩,片麻岩,石灰岩和坚固的砂岩,所谓接触面压力被混凝土基础的
抗压强度所限制。

附录 E 提供了一种方法示例,即如何确定岩石上浅表基础其接触面压力。

可以根据岩土类别(详情请见 3.3.9)方面的类似经验来评估基础的沉降。

6.8 浅表基础的结构计算

(1)P 应该按照章节 2.4 来验算浅表基础的结构断裂。

(2) 对于刚性底板基础,可以假定接触面压力是线性分布。可以根据章节 2.1 (4)使用地层


-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来验证更经济的计算。

对于柔性基础,可以选择建筑于有合适刚性和强度的可变形连续体或者一系列弹簧上的
梁或者条板作为基础计算模型,来建立接触面压力的分布。

(3)P 我们可以利用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对应荷载,以及与地层和基础变形对应的接触力
压力来检验筏式基础和条形基础上服务特性。

(4) 通常可以假设接触面压力是呈线性分布。

假如估算情形中出现一种集中作用在条形基础或者筏式基础上的作用力,可以用土层下
弹性线性作用力计算模型来确定结构上各作用力和弯矩。可以通过沉降分析对土层作用力系
数进行估算,这个沉降分析中包括对接触面压力分布的适当估算。也可以采取一些模量,比
60
如计算出的接触面压力没有超过一数值,对应此数值,可以采取线性表现性能。

可以按照章节 6.6.1 来计算结构的整体沉降和差别沉降。在大多数情形下,不宜使用土


层下面反应力计算模型。

当地层-结构相互作用起决定性作用时,应该使用更精确的方法,例如有限元计算法。

61
第 7 章 桩基础

7.1 概述

(1)P 本章条文适用适于端承桩,浮式桩,受拉桩,或者由于打夯,液压挤桩,螺丝固定桩
或者钻孔等承受侧向荷载的荷载桩。

7.2 极限状态

(1)P 应建立一份需要考虑的各种极限状态。应该考虑如下所列的极限状态:
—总体不稳定性;
—桩基础承载力缺失;
—由于桩基础抗拉强度不够或者隆起;
—由于桩基础侧向荷载造成的土层断裂;
—由于受压,受张拉,挠曲,纵向弯曲或者剪切引起的桩结构断裂;
—土层和桩基础的混合断裂;
—土层和构造物的混合断裂;
—过大的沉降;
—过多的隆起。
—不允许的振动。

7.3 各种作用力和计算时的各种情形

7.3.1 概述

(1)P 对于极限状态下的计算,应考虑章节 2.4.2 列举的各种作用力。

(2)P 按照章节 2.2 提到的原则,应该确定各种计算情形。

(3) 有必要对构造物和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构造物桩基础计算中可
能采取的作用力。在分析相互作用力时候有必要考虑变形参数的最大或者最小性特征值。

7.3.2 土壤移动施加的作用力

7.3.2.1 概述
(1)P 包含桩的土层中可以遭受到固结,膨胀,邻近荷载,土壤徐变,滑坡或者地震带来的
位移。这些现象通过使它们沉陷(负摩擦),受张拉,使它们侧面受到荷载或者使桩位移来
影响桩。总之,运动土壤的强度和刚性计算值通常应该取上限值。

(2)P 在计算中可以采取下面两种办法的一种:
—土壤位移可以看作是一种作用力,因此进行相互作用力的分析以确定桩的各种作用

62
力,变形以及位移;
—这种可以通过土壤传递的作用力的界限可以引入作为计算作用力。 对此计算作用力
的估算应该考虑土壤强度和此作用力的来源,是来自土壤重量或者运动土壤造成的压
力还是来自产生这种干扰的作用力密度。

7.3.2.2 沉陷(负摩擦力)
(1)P 当将负摩擦导致的沉陷力视作一种作用力,进行计算时,其数值可以是最大,此最
大值是相对桩土壤产生的剧烈沉降引起的数值。

(2) 在计算负摩擦最大力时,应该考虑土壤的抗剪强度,以及可压缩土壤的深度,土壤重
量和引起沉降各个桩所受浅表荷载。

对于群桩,由负摩擦引起的沉降力的上限可以通过引起沉降的超载重量计算出来,同
时要考虑由于降水,固结或者沉桩带来的孔隙压力的变化。

(3)P 当打桩结束后预计土壤沉降并不明显时,在把土壤沉降作为作用力以及分析相互作
用力时,可以得到较经济的桩尺寸。按照章节 2.4.3,计算土壤沉降数值时可以考虑使用
容重和材料的压缩性。

(4) 当计算相互作用力时,应该考虑桩相对于土壤的位移,沿桩身土壤的抗剪强度,以及
土壤重量和各个桩周围预计的浅表荷载,这些都能引起负摩擦。

7.3.2.3 隆起

(1)P 当我们分析隆或者会施加在桩身的上拔力的影响时,通常可以将土壤运动看作一种
作用力。

(2) 土壤膨胀或者隆起可以是邻近桩的拔桩,挖方,冻结或者沉桩引起的。同时它可能是
其他原因,比如伐树,潜水层中泵的停用,防止蒸发(通过新建筑)或者其他事故引起的
土壤含水量增加造成的。

隆起可能发生在建筑过程中,发生在构造物的桩荷载之前,它可能造成不允许的桩隆
起或者桩结构断裂。

7.3.2.4 侧向荷载
(1)P 土地的侧向运动在桩基础施加了侧向荷载。在下列情形之一或混合中要考虑此侧向
荷载:
—桩基础一边或者另一边的超载的不同密度;
—桩基础一边或者另一边挖方的不同标高;
—填方周围的桩基础;
—位于已变形坡面上的桩基础;
—沉降土壤中的倾斜桩;
—位于地震带的桩。

(2) 通常应该将桩视作大面积沉降中土壤上的梁来评估桩基础的侧向荷载。
63
当软土层表面水平变形非常明显而且桩之间间隔非常大时,带来的侧向荷载取决于湿
软土层的抗剪强度。

7.4 计算方法以及关于计算的考虑

7.4.1 计算方法

(1)P 计算应该以如下方法中一种为基础 :
—静态荷载的试验结果,通过各种计算或一种方法证实对于可对比情形,这些试验结果
充足;
—根据经验计算或者分析计算方法,它的有效性已经被类似的情形下的静态荷载试验所
证实;
—动态荷载试验的结果,它的有效性已经被类似的情形下的静态荷载检验所证实。

1(重复)DAN 认为应用《通用技术条款手册 CCTG》第 62 分册—第 5 卷 或《统一技术文件》


第 11-12 页(DTU 13-2)是和 ENV 1997-1 中本章节是一致的,它同时考虑了章节 2.4.3(重
复)DAN 中的说明。

(2) 应该根据章节 3.3 中选择参数的计算数值,但是选择参数值时也应该考虑荷载试验的结


果。

在进行最终计算前的以试验为目的的试验桩上或者在构成基础部分的桩上进行静态荷
载试验。

有时候可用已知对桩基础观察得到的类似性能来代替荷载试验,前提是这种方法可通过
对土壤的试验和工地的地质勘测来验证。

假如已知桩的类型和土壤条件,或者已经核验了土壤条件并且是按照第 4 章规定的原则
进行的打桩,我们也可以依据类似经验对属于岩土类别 1 类的构造物桩基础进行计算。

7.4.2 关于计算的考虑

(1)P 应该考虑与桩有关的构造物刚性和强度以及单桩与群桩的性能。

(2)P 当选择计算方法与参数值时,当使用荷载试验结果时,应该考虑荷载试验过程中荷载
的变化以及持续时间。

(3)P 在计算和使用荷载试验结果时,我们应考虑预设的后期超载的施加与消失以及地下水
动态的可能性变化。

(4)P 关于桩的种类选择,包括桩的材料的质量,下桩的方法,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工地土地条件,包括土壤是否存在障碍或有障碍的可能性;

64
—下桩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保留和检验已经完工桩完整性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完工桩和构造物和设备附近下的桩,下桩不同阶段和下桩方法的影响;
—为已经完工桩定义的公差;
—地层中所含化学物质的危害效应。

(5)当考虑以上列举的几点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群桩中各桩之间的距离;
—由于下桩引起的邻近构造物的振动或者位移;
—打桩机或者振动器的类型;
—在打桩过程中的动态应力;
—对于那些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流体的钻孔桩来而言,有必要使流体的压力维持在一定
的水平,以便保持钻孔不会坍陷,同时底部不会有裂痕;
—整理桩底或者偶尔整理下桩的中央部分,以便能除掉那些使用过的材料,特别是使
用过膨润土这种材料时;
—下钻孔灌注桩的不稳定性,它可能导致桩中央夹杂泥土等杂;,
—在选择水泥桩时水与泥土的混合;
—由于地下水流动导致混凝土未固定前的振动;
—桩四周的未饱和沙层由于吸取混凝土中的水而产生的影响;
—土层化学物质的阻碍作用或者地下水流过钻孔灌注桩里凝固混凝土的效果;
—由于沉桩积压土块而导致土层压缩;
—由于钻孔桩中央钻孔而导致的土层积压。

7.5 桩荷载试验

7.5.1 概述

(1)P 应在以下情形下进行桩的荷载试验:
—当在桩并不为类似经验所已知或者并不是类似土壤条件和荷载的实验对象情形下使
用某种桩或者下桩情形时候,
—当对工程承包商来说是新的下桩方法的时候,
—当桩遭受到一荷载,而该荷载的理论和经验方面都不能可靠验证尺寸的确时候;
—当在下桩过程中的观察显示出一种桩的性能,而此性能与先前以勘测结果为依据预
设的桩性能偏离太远或者补充岩土勘察不能解释这种偏差的时候。

(2)桩的荷载试验可以用来:
—评估施工方法的恰当性,
—在沉降或极限荷载方面,确定代表性桩或者邻近土壤荷载的回应性;
—逐一检验桩的表现性能并对桩基础作出整体上的判断。

由于在建立荷载变化(比如,循环荷载)模型有关的困难导致荷载试验并不具有实用性
时,应该小心使用材料特性的计算值。

65
(3)P 当只进行了一次桩荷载试验时,通常此桩应处在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人们估计土
壤条件最为不利。当这是不可能的时候,在估算承载力的特征值时应该考虑它。
当在两根或多跟试验桩上进行荷载试验时,试验位置应代表桩基础工地的特性并且这些试验
桩中的一根应处在认为土壤条件最为不利之处。

(4)P 在试验桩下桩与荷载试验开始前这段间隔时间中,我们应该留出一段合适的时间以保
证桩材料已经达到必要的强度,孔隙压力已经达到其初始值。

(5) 在某些情形下,有必要记录下由于下桩引起的孔隙压力和后期孔隙压力的消耗,以便在
启动荷载试验时做出正确的决定。

7.5.2 静态荷载试验

7.5.2.1 加载程序
(1)P 桩荷载试验程序,特别是关系到桩荷载间隙平台数目时,这些荷载平台的持续时间和
循环荷载的施加,应该做到可从一桩基础在变形,徐变,卸载时表现出的性能和对桩的测量
而得出的结论。对于试验桩,施加荷载应做到也可从断裂的最终荷载中得出得出结论。

(2) 应该根据负责在现场试验与实验室试验 SIMSTF 委员小组推荐的程序《桩的轴向荷载试


验及建议方法》进行荷载试验, 此程序发表于 ASTM1985 年六月的《岩土工程测试杂志》第
79-90 页上。

在试验以前,应该对用于确定压力,应力,变形和位移的仪器工具进行核验校准。

桩的纵轴应该和施加压力或张拉力的方向重合一致。

大体来说,桩荷载试验应该进行到直至试验桩发生断裂为止,用于计算桩基础在受张拉
下的性能。通常,特别是在严重瞬时荷载情形下,不对受压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外推
法计算。

7.5.2.2 试验桩
(1)P 在计算验证中所需桩的数量应该在下列条件下进行选择:
—土壤条件和它们在工地上的可变性;
—构造物的岩土类别;
—以前记录的类似土壤条件情形下同类型桩性能的例子;
—基础工程中桩的类型和总数量。

(2)P 应该仔细研究在试验现场土壤条件情形。在工地上试验或钻孔要有足够的深度以便我
们可以确定土壤属性和桩尖周围土壤的属性。深度应该包括容易对桩变形表现产生很大影响
的土层,至少达到底部桩尖以下桩直径五倍处,前提是我们没碰到在完整的岩石或较小深度
处的非常硬实的土壤。

(3)P 根据章节 7.10,应用详细的报告来描述试验桩下桩方法。

66
7.5.2.3 主动桩
(1)P 在对构造物桩上进行荷载试验的数目的选择基础是下桩工程施工过程的仔细观察。

(2)可在合同文件中定义选择进行过测试的主动桩。这种选择取决于下桩施工记载的结果。

(3)P 构造物中已测试桩上所受荷载至少应等于控制桩基础大小的计算荷载。

7.5.3 动态荷载试验

(1)P 只要进行过恰当的工地岩土勘察,并且这种方法是在类似土壤条件中和在同类型,相
似断面和和长度的桩上进行过静态荷载检验的话,在此桩上所进行的动态荷载的结果可以用
来确定桩的尺寸。

(2)P 应该相互比较各个动态荷载试验的结果。

(3)动态荷载的试验可以用作桩施工同质均匀性的证明,也可以用来检测出不坚固的桩。

7.5.4 荷载试验报告

(1)P 应该建立荷载试验报告。根据具体情况,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对工地的描述;
—地质岩土勘察后的地层条件;
—桩的类型;
—荷载工具,测量工具和反应装置的描述;
—荷载测量设备,千斤顶和量规的校准记录报告;
—试验桩下桩施工记录;
—关于试验桩和试验工地的影像记录;
—用数字表示的试验结果;
—当使用分阶段平台施加载程序时,在每个荷载施加时沉降示意图,;
—荷载结束和沉降结束时所测量得到的性能;
—对使用以上推荐做法进行特例放行的理由和其合理解释。

7.6 受压桩

7.6.1 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

(1)P 计算应该证明以下类型极限情形是很可能不会发生的:
—总体不稳定性的最终极限状态;
—桩基础承载力缺失最终极限状态;
—桩基础位移引起的构造物的坍塌和严重损坏最终极限状态;
—由于桩位移引起所在构造物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应该根据章节 7.6.2 来验算整体稳定性。在计算过程中,通常应该参考相对承载力不足

67
来考虑安全裕度。在承载力不足情形下,桩以一可以忽视的增长的强度无限制地下沉。这将
是章节 7.6.3 讲述的内容。

将在章节 7.6.4 讲述桩的沉降。对于在达到最终承载力之前需要大幅沉降的桩,在各桩


得到全部的承载力之前,构造物会出现最终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也应该采用全面
的荷载-沉降曲线图,在章节 7.6.3 提过的这种方法是为了用同样的数字系数选择桩的特征
值和计算值。

7.6.2 整体稳定性

(1)P 应该检验受压桩基础整体部稳定性引起的断裂。

(2) 当可能存在不稳定性时,应该考虑经过桩下方和剪切物质的断裂。

(3)P 章节 6.5.1 提到的关于浅表桩基础整体部稳定性的条文同样也适用于受压桩基础。

7.6.3 承载力

7.6.3.1 概述
(1)P 为了论证在承载力缺失引起断裂情形下,桩基础将能以足够的安全性承受计算荷载,
此时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或荷载组合应该满足以下不等式:
Fcd ≤Rcd (7.1)
式中:
Fcd 指最终极限状态下计算的轴向压荷载,
Rcd 指在考虑所有偏心荷载或倾斜荷载效应的同时,桩基础在轴向荷载下计算承载力各
分力的总和。

(2) 原则上,在 Fcd 里应包括桩的自重,在 Rcd 中应包括与桩基础底部同一标高的土壤压力。


然而,假如这两个值相互抵消时,可以忽略它们,此时:
—负摩擦力很大;
—土壤非常轻;或
—桩超过土壤表面。

(3)P 对于群桩而言,应该考虑两种断裂力学机制情形:
—每个桩的承载力不足;
—各桩之间和桩于土壤之间承载力不足,各桩或桩于土壤作为一个整体作用。

可以选择这两个值中比较小的值作为计算承载力。

(4)总体而言,作为整体一样起作用的群桩承载力的计算,可把这个整体看作一直径很大的
单桩。当桩被用来减少筏式基础的沉降时,可以用各桩的抗徐变荷载的强度来分析构造物的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68
(5)P 对于桩的最终承载力的估算,如果单独考虑,得把邻近桩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计算进
来,

(6)P 当支撑桩的土层处在非常脆弱土壤层之上时,应该考虑该层脆弱土壤层对桩基础承载
力的影响。

(7)P 当确定群桩的计算承载力时,应该考虑与群桩有关的构造物的属性。

(8)当桩承载着柔性构造物时,应该允许桩在极限状态发生时能采取的最小承载力。

当桩支撑刚性构造物时,我们可以利用构造物在各桩分别荷载的能力。只有当许多桩一
起断裂时才将会发生一种极限状态。因此,不需要为一根桩来单独验算考虑其断裂方式。

应该特别考虑群桩基础边缘桩可能产生的断裂,此时群桩上构造物对桩施加了离心荷载
或者倾斜荷载。

7.6.3.2 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承载力
(1)P 桩荷载试验方式应该按照章节 7.5 进行,并在岩土工程尺寸报告中进行详细说明,

(2)P 应该以桩基础的相同荷载试验方式来测试试验桩,并且此基础桩沉落在在相同土壤层
上。

(3)如果试验桩的直径与基础桩中桩的直径不同,在为评估计算桩荷载力取值时,应该考虑
不同直径桩之间性能的不同。

如果桩的直径太大,实际上不可能对其进行有同样直径试验桩的荷载试验。直径小些的
桩的荷载试验也可以接受,只要
—试验桩直径与实际桩的直径之间的比例不低于 0.5;
—按桩基础施工使用的相同方式制造并沉桩更小尺寸的试验桩;
—试验桩上测量仪表的安放做到可以分别探测出桩尖端和桩身的强度。

由于在桩直径对桩内土柱承载力反应的影响,在外部打入管桩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小心。

(4)P 如果桩基础遭受负摩擦,桩的抗断裂强度,或者对于在极限状态下位移对应的验算标
准,此标准是由荷载试验推导而来,应该改正桩的抗断裂强度。应该在所记录的桩顶部测量
压力值中减去由压缩层正摩擦力引起压力中最不利的计算值或测量值。

(5)在荷载试验的过程中,要按照章节 7.3.2.2。在桩总长度上产生的一个表面正摩擦力,
应该在试验桩上施加一最大荷载,此荷载至少等于外加荷载加上 2 倍负摩擦力的总和。

(6)当从桩的一个或者多个荷载试验测得值 Rcm 中推导最终承载力 Rck 的特征值时,应该考


虑下桩效应的可变性和土壤的可变性。运用如下等式时,至少要满足表格 7.1 中的两个条件
(a) 和 (b) :
Rck = Rcm / ξ (7.2)

69
表格 7.1 : 计算 Rck 用ξ
荷载计算的数量 1 2 >2
a) ξ表示 Rcm 的平均值 1.5 1.35 1.3
b) ξ表示 Rcm 的最小值 1.5 1.25 1.1

(6 重复)DAN 表格 7.1 的系数值适用于法国。

(7) 当解释桩荷载试验时,应该区分土壤可变性的系统组成和随机偶然组成。

在考虑土壤可变性的系统组成时,应该同时考虑均质条件下不同区域或者随工地位置不
同土壤条件的变化。可以检验试验桩下桩时记录的数据,并考虑相对正常施工条件所用的差
异。应该通过试验桩的正确选择来部分处理这些差异。

(8)为了确定最终承载力值,应该将特征值 Rck 分成桩尖强度总和 Rbk ,和桩身强度值 Rsk ,


正如以下等式所示:
Rck = Rbk + Rsk (7.3)

(9) 两组成部分的比例可以从试验桩的结果中推导出来,比如当用章节 7.6.3.3 的方法计算


或估计这些组成部分时:

(10)P 应该可以用如下表达式推导出计算承载力 Rcd,表格 7.2 中包含了γb 和γs 的取值:


Rcd= Rbk/γb +Rsk/γs (7.4)

表格 7.2 : γb, γs , γt 的数值


系数 γb γs γt
沉桩 1.3 1.3 1.3
钻孔桩 1.6 1.3 1.5
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 1.45 1.3 1.4
(CFA)

(10 重复)DAN 表格 7.2 的系数值适用于法国。

(11) 在正常情形下,桩荷载试验仅仅与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或者时间与沉降的关系有关,而没
有区分桩尖压力和侧向压力。因此,不可能在估算桩尖强度计算值与桩身计算值时区分其局
部系数。不是桩极限强度值特征值的局部系数,而是表格 7.2 提出的γt 值与 Rck 值相等。

7.6.3.3 根据土壤试验结果的最终承载力
(1)P 应该从如下关系式中推导出桩的承载力 Rcd:

式中:
Rbd 指桩尖计算强度;
Rsd 指桩身侧表面的计算强度。

70
(2)P Rbd 和 Rsd 应从下列表达式中推导出来:

(7.6)

(7.7)

下面符号是指代:
Rbk 和 Rsk: 桩身和桩尖的强度特征值;
Ab 桩底部断面的公称面积;
Asi 在<<i>>土壤层桩的表面面积;
qbk 桩底部表面积单位强度特征值;
qsik 在<<i>>土壤层桩身表面单位强度特征值。

(3)P 表格 7.2 中已经包含了γb 和 γs 的取值。

(4)P 应该按照计算规则来推导 qbk 和 qsik 的特征值,而这种计算规则是建立静态荷载试


验结果和在试验室或者现场试验结果的关系式基础上。 此计算规则的设计应做到,以便在
应用 qbk 和 qsik 特征值时最终承载力不超过测量的最终承载力,此测量最终承载力是被
1.5 除后的平均值,用于建立关系式。

(4 重复)1.5 系数适用于法国。

(5)P 计算标准应该以类似经验为基础,比如在 1.5.2 中定义的类似经验。

(6)当估算计算规则的有效性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土的类型,包括颗粒级配曲线,矿物性,棱角度,密度,预固结度,可压缩性和渗
透性;
—桩的下桩固定,包括钻孔桩和沉桩的方法(或者所有下桩方法),长度,直径和材料;
—为确定土壤特性的试验方法。

(7)P 在计算桩尖的强度时候应该考虑在桩底上面和下面的土壤的强度。

(8)影响桩尖强度的桩尖上面和下面的土壤涵盖好几倍桩直径的范围。在计算中,应该考虑
在此范围内存在的最软土层,此层软土对桩尖强度有相对大的影响。

71
如果低强度土壤层出现在桩底部以下小于桩直径 4 倍的深度处,应该考虑冲压断裂的力
学构造性。

(9)P 对于在每个方向都有大于 500 毫米开口的管桩或者方孔桩----没有装置来形成堵盖形


状,应该将桩尖强度限制在如下数值中的最小值:
—在土柱和桩身内表面之间的抗剪强度;
—使用桩底部横段面面积计算出的桩尖强度。

(10)P 在安装扩大基础型桩基础时应考虑桩底部强度和桩身强度扩大后可能有的不良影响。

7.6.3.4 根据打桩公式推算出的最终承载力
(1)P 如果我们使用打桩公式来评估基础中受压独立单桩的最终承载力时,公式的有效性应
该被以前的例子验证过。在这样的例子中,如此计算或静态荷载试验出桩的性能优良,此类
静态荷载试验是在相同类型,有相似断面和长度的桩上,在相似土壤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2)P 只有已经知道地层出现成层现象时,才可以使用打桩公式。

(3)P 当计算的时候,应明确指出待沉打桩的数目。如果重新打桩得出更弱的结果时,这个
结果应该用来作为最终承载力的估算。如果它得出的结果偏高时,应该考虑这种情形。

(4)总的来说,可以在淤泥质土壤中再打桩,除非当地的类似经验显示这没有必要。

7.6.3.5 根据应力波扩展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承载力
(1)P 当我们为了评估受压单桩的最终承载力应用应力波扩展分析法时,从分析法的有效性
应该是经以前示例子证实过。在这样的例子中桩的表现性能优良,或经过静态荷载试验验证
过,此静态荷载试验是在相同类型,有相似断面和长度的桩上,在有相似土壤条件上进行的。

(2)P 如果我们在试验桩上进行的是动态试验,则在应力波扩展分析中引入的参数应该得到
修改。

(3) 试验桩动态荷载试验可以更好有助于理解打桩锤的性能和地层的动态参数。

(4)P 只有对现场试验和钻孔确定的成层现象,才能应用应力波扩展分析法。

7.6.4 桩基础的沉降

(1)P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最终极限状态条件下的沉降应该是通过比较章节 2.4.6 中提


到的运动对应的极限数值来评估。

(2)P 在承载结构的桩完全达到桩的最终承载力前,发生了最终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形下,
在章节 7.6.3 中提到的用来确定计算值和特征值的程序也可以整体应用于荷载-沉降曲线图
中,应用时使用相同数字系数和同样的负摩擦力处理方法。

(3)P 沉降的评估应该包括以下组成方面:
72
—单桩的沉降,独立来考虑;
—群桩影响导致的额外沉降。

对沉降的分析应该包括可能产生的差别沉降。

7.7 受拉桩

7.7.1 概述

(1)P 在计算规则适用时,受拉桩的计算应该与章节 7.6 提到的计算规则是相兼容的。本章


将呈述用于基础的特殊计算规则,而这些基础中的某些桩受到张拉。

7.7.2 最终抗拉强度

7.7.2.1 概述
(1)P 为了论证基础在张拉断裂情形下将能以足够的安全性承载计算荷载,对于最终极限状
态下所有荷载或者荷载组合,都应该满足如下不等式:
Ftd ≤ Rtd (7.8)
式中:
Ftd 指在最终极限状态下轴向张拉荷载的计算值;
Rtd 指在最终极限状态下桩基础抗拉强度的计算值。

(2)P 对于受拉桩,应该考虑两种断裂力学机制:
—相对地面,桩被拔出;
—包含有桩的土块的隆起。

(3)对于受拉作用下独立桩或者群桩,由土壤锥体的剥落可能会产生断裂,特别当桩立在岩
块或者扩大基础者中的情形下。

(4)P 为了论证由于包含桩的土块隆起受拉桩的产生断裂相对应的安全系数是足够,正如图
形 7.1 显示的那样,在最终极限状态下所有的荷载或荷载组合的应该满足下面的不等式:

Fcd ≤ Wd - (U2d - U1d ) + Fd (7.9)

在不等式中下列符号用来表示:

Fcd 指作用于群桩的拉力的计算值;

Wd 指桩和土块(包括水)的重量的计算值;

Fd 指土块边界上抗剪强度的计算值;

U1d 指由桩基础顶部水压造成的朝下压力的计算值;
73
U2d 指由土块底部水压造成的朝高处压力的计算值。

图 7.1 : 受拉作用下群桩隆起造成的断裂

(5)通常情形下,当桩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小于桩长度和直径乘积的平方根时,整块的效应
将决定着抗拉强度的计算值。

(6)P 当估算群桩的抗拉强度时,应该考虑可以减少土壤中有效垂直应力的群桩效应,并且
因此通过桩群中每根桩柱上的摩擦减少强度的群桩效应。

(7)P 应该考虑周期性荷载的最不利效应和抗拉强度上的荷载反演。

(8)应该利用荷载试验提供的类似经验来评估此效应。

7.7.2.2 根据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抗拉强度
(1)P 应该按照章节 7.5,同时考虑章节 7.6.3.2,来进行桩荷载试验,此试验旨在确定一受
拉独立桩的最终抗拉强度 Rt。

(2)P 当依据测量的 Rtm 值,它是从一个或者多个桩荷载试验中得到的值, 确定桩抗最终拉


强度特征值 Rtk 时,应该考虑地层土壤的可变性和下桩效果的可变性。如下表达式至少应该
满足表格 7.3 中的两个条件(a) 和 (b):

Rtk = Rtm / ξ (7.10)

74
表 7.3 : 计算系数 Rtk

填桩试验的数量 1 2 > 2
a) 适用于平均 Rtm 值的系数 ξ 1.5 1.35 1.1
b) 适用于最小 Rtm 值的系数 ξ 1.5 1.25 1.1

(2 重复)DAN 由表格 7.3 提供的系数值适用于法国。

(3) 正常情形下,当桩必受到拉力作用时,应该在多个桩上进行荷载试验。如果许多桩都受
到拉力作用时,至少要对这些桩的 2 % 进行试验。

当阐述桩荷载试验结果的时候, 应该考虑试验桩时引起的隆起,同时考虑与正常条件
操作下的差异。

(4)P 抗拉强度的计算值 Rtd, 应该按照下面的表达式推导:

Rtd = Rtk / γm (7.11)


其中
γm = 1,6
(4 重复)DAN 值, γm = 1.6,适用于法国。

(5)P 对于群桩,当从单桩的桩荷载试验结果中推算抗拉强度的时候,应该考虑它们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

7.7.2.3 根据土壤试验结果推算出的最终抗拉强度
(1)P 只有在相同类型,相似长度和断面桩上以及在相似土壤条件下进行的桩荷载试验证实
使用以土壤试验结果推导计算方法可行的时候,才可以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2)P 在由土壤强度参数推导出的在受拉单桩或者受拉群桩上的抗拉强度的计算数值时。应
该考虑处在对桩抗拉强度起帮助作用土壤层中对桩和土壤之间的抗剪强度。

(3)附录 F 为单桩或者群桩的抗拉强度计算模型提供了一示例。

7.7.3 垂直向位移

(1)P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垂直向位移应该与运动对应的极限值进行比较与估算。

(2) 当分析时,应该遵循章节 7.6.4 的总体要求来进行。总的来说,与最终抗拉强度相对应


的检验确保垂直向位移并不造成对构造物的损害,并且不会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然而,
在某些情形下,应该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提出严格的标准,有必要时分别进行位移的验算。

75
7.8 侧向受荷载的桩

7.8.1 概述

(1)P 当适用时,受到一侧向荷载作用的桩的计算应该与 7.6 中的计算规则一致。本章节讲


述了包含有侧向荷载桩的桩基础的特殊计算规则。

7.8.2 抗侧向荷载的最终强度

7.8.2.1 概述
(1)P 为了证明桩具备一与断裂相对应的恰当安全性来承载计算的侧向荷载,对应最终极限
状态下的所用荷载或者荷载组合,都应该满足下列不等式:
Ftrd ≤ Rtrd (7.12)
式中,
Ftrd 指最终极限状态下的侧向荷载的计算值;
Rtrd 在考虑受压或者受拉作用下,在最终极限状态下抗侧向荷载强度的计算值。

(2)可以考虑下面断裂机制中的一种:
—对于短桩,旋转或刚性桩体平移;
—对于竖直的长桩, 伴随局部塑性和桩头端附近土壤的位移,桩的挠曲断裂。

(3)P 当估算桩的抗侧向荷载强度时,应该考虑群桩的影响。

(4) 在群桩上施加侧向荷载可能会造成每个桩上轴向压力,拉力和侧向荷载的组合荷载。

7.8.2.2 根据桩荷载试验推算出的最终抗侧向荷载强度

(1)P 在适用时,应根据章节 7.5 和同时考虑 7.6.3.2,进行桩顶部的水平位移试验。

(2)与章节 7.5 描述的荷载试验程序相反,通常没有必要把荷载试验持续到直至侧向荷载使


桩断裂为止。可以在荷载试验应用水平和密度上模拟桩的计算荷载。

(3)P 当选择多根试验桩,当根据荷载试验结果确定侧向强度的计算值时,应该考虑土壤的
可变性,特别是桩上部几米处的土壤。

(4)当根据在单个试验桩中进行的荷载试验结果时来确定侧向强度大小时,在解释桩荷载试
验结果时,应该检查试验桩下桩时的数据,并且考虑与工程实施的正常状态相比的差异。应
该考虑桩头的相互作用和固定。

7.8.2.3 根据土壤试验结果和桩强度参数推算出的最终抗侧向荷载强度

(1)P 应该使用轴向力的兼容体,弯曲时间,抗剪强度,地层的强度参数来进行单个桩或者
群桩的侧向强度试验;

(2)P 对于侧向荷载桩的分析应该按照章节 7.9 考虑在地表上面地带的地层桩构造的断裂的

76
可能性。

(3)对竖立的桩的侧向荷载强度的计算可以使用在它顶端梁的计算方法进行,也可以借助于
一个以水平反应力系数为特征的变形中心。

(4)P 当计算桩的侧向强度时,应该考虑与构造相连的桩的旋转自由度。

7.8.3 侧向位移

(1)P 估计桩顶部侧向位移时,应该考虑:
—土壤刚性和应力变化;
—单个桩挠曲刚性;
—与结构相连的桩锚固弯矩;
—群桩的影响;
—循环荷载或荷载倒置的效应。

7.9 桩的结构计算

(1) 应该按照章节 2.4 进行桩结构断裂的验算。

(2) 桩结构设计应做到可适应桩可能遇到的所用情形,这些情形来自工程施工过程,包括桩
的运输,沉桩,也来自正常使用时有可能的遇到的情形。

(3)P 桩结构计算应该考虑桩的施工下桩公差,比如对于桩类型,作用力的组成部分和基础
性能上的公差都应详细说明。
(4)P 对于穿过水或者含厚沉积物脆弱土壤层的细直桩,应该验算其纵向弯曲。

(5) 对于完全锚固在土壤中的桩,没有产生纵向弯曲断裂的风险。
当在非排水时具有一低于 15 kPa 强度的土壤层中下桩时,根据既定的实际做法,应该检验
桩的纵向断裂风险。

7.10 工程施工监理

(1)P 应该在下桩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打桩工程。

(2)应该在该下桩计划中指出以下信息:
—标准化桩的类型以及名称,或者在其它情形下桩的技术合格证;
—每个桩的倾斜度和位置以及它位置所允许的公差;
—桩的横断面;
—桩的长度;
—桩的数量;

77
—要求桩具备的承载力;
—桩尖的标高(相对于位于工地内部或者工地附近的固定基点),或者要求的贯透强度;
—下桩的阶段性;
—已知的阻碍物;
—下桩时遇到的所有其它应力。

(3)P 在下桩过程中要在现场跟踪和记录所有行数据。 每根桩应该有工程质检员和桩生产家


签名的报告单。

(4)根据具体情况,各个桩的报告中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桩的类型和下桩打桩设备;
—桩的号码;
―桩的断面,长度和加固(用于混凝土桩);
―下桩时间和日期(包括打桩工程的中断);
―混凝土的配比,所用混凝土的体积,现场浇注桩所用的方法;
―容重,PH 值,马氏漏斗粘度(Marsh);膨润土泥浆中细颗粒含量(假如有使用膨润土
的话);
―灰浆或者混凝土浇注泵的压力 ,内外直径,搅拌螺旋的步距和每圈的渗透性(对于持
续性螺钻钻孔桩或者其他灌注桩),
—对于沉桩而言, 计算的沉桩强度的数值,例如桩锤下落的重量和高度或者打桩机的力
度,打桩的频率,打桩的次数;
—振动器的力度(如果使用振动器时);
—钻孔工具的配套联轴(如果使用钻孔设备时);
—对于钻孔桩,当在钻孔中或者入孔底部的土层所经过土壤层对桩尖性能要求很高时;
—下桩过程中的阻碍物;
—相对项目设计,方位偏差,桩的标高和方向。

(5)P 在工程结束后至少五年之内应该保留打桩记录。下桩工程完成后应该建立实施工程图
纸,并且同打桩工程的实施文件一同保留。

(6)P 如果对工地的观测或者对施工报告的分析,发现已下桩的质量有误差时,应该进行补
充研究以了解已下桩的真正情形和决定纠正措施是否有必要。这些研究应该包括:重新打桩
或试验桩整体质检和对在质量不可靠桩附近的土壤进行力学试验,以及进行桩的静荷载试
验。

(7)P 当程序不能以可靠的方式跟踪桩质量完整性时,应该进行对下桩程序比较敏感的桩的
质量进行完整性检查的试验。

(8)可以用有轻微变形的完整性动态试验来评估来避免桩总体上的严重质量缺陷或者避免在
下桩过程中可能引起土壤强度下降的打桩方法。对于质量缺陷,;偶尔那些长期影响桩性能
的混凝土质量不好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太薄,也不能总是通过动态试验来发现这些质量缺
陷。则需要用其它诸如声波试验,振动试验来或者钻取岩芯样本来监控打桩工程的施工。

78
第 8 章 挡土墙构造物

8.1 概述

(1)P 本章节条文主要适用于挡土,挡类似材料或者挡水的构造物。用构造物挡住的材料,
如果被保持在一过大坡度,如果没有使用任何构造物,被材料将会采用挡土墙。挡土墙构造
物包括所用类型的墙和所用支撑系统,它们中的结构组成部分与土壤或岩石混在一起。

(2)对于挡土墙构造物的尺寸确定来说,有必要区别下面三种挡土墙构造物主要类型:
—重力式挡土墙是石墙,混凝土墙或者钢筋混凝土墙,有水平底板,底板带有或者没有
趾板,护墙,扶跺。对重力式挡土墙自己本身而言,它包括稳定性土壤或岩石块,它
们对被挡撑的材料的作用很大。我们可以引用下面这些墙的例子,比如恒定厚度或者
可变厚度混凝土重力挡土式墙,有垫底的夯实混凝土挡土墙,带护墙挡土墙等。
—锚固式挡土墙指用钢材,钢筋混凝土或者木材砌成的相对较薄的墙。它被锚拴,混凝
土或者土垛所锚固。正如重力式挡土墙发挥的作用一样,这些墙抗弯曲强度对被撑挡
材料起着很大作用。我们可以例举一些这样的墙,比如钢板桩的悬臂式墙,用混凝土
或者螺栓锚固的钢板桩挡土墙,或者隔墙挡土墙。
—复合挡土墙构造物指包含以上两种材料组成的墙。有许多这种类型的墙存在。我们可
以例举这种类型的墙,由两排钢板桩组成的围堰,由加筋土层筑成的墙,由锚固或者
土工布或灌浆加固的挡土墙构造物,包含许多排锚拴或多排锚固土钉的构造物,等等。

8.2 极限状态法

(1)P 应该建立一份应考虑极限状态清单。至少应该为所用类型挡土墙构造物考虑如下极限
状态:
—总体部稳定性;
—结构部件的断裂,比如墙,锚拴,角撑,锚杆螺栓,或这些部件联结的断裂;
—在土壤与结构部件之间的组合断裂;
—容易引起塌陷或者影响构造物外观火使用效率,邻近构造物或者依赖构造物服务的
挡土墙构造物的运动;
—从墙下面或者横穿过墙的不能接受的渗透;
—墙下面或者穿过墙的不能接受的土壤细粒的沉积;
—不能接受地下水流向的改变。

(2)P 另外,应该为重力式或者复合挡土墙构造物考虑如下极限状态:
—构造物下土壤承载力不足;
—墙基滑坡断裂;
—墙倾覆断裂;
对于锚固式挡土墙构造物来说:
—墙或其某部分旋转断裂或者平移断裂;
—墙垂直平衡不足引起的断裂。

79
(3)P 对于所有挡土墙构造物类型,应该考虑出现以上多种极限状态的组合情形。

(4) 重力式挡土墙构造物的计算与设计通常会遇到与浅表基础,与填方和护坡相同的问题。
因此,当研究重力式挡土墙构造物的极限状态时,假如合适的话应该按照第 6 章的原则进行。
应该仔细考虑受强倾斜荷载或者强偏心荷载的墙基下土壤承载力缺失的可能性(参考章节
6.5.4)。

8.3 作用力,几何数据和计算情形

8.3.1 作用力

(1)P 当为计算极限状态选择作用力时,应该考虑章节 2.4.2 列举的各项作用力。

8.3.1.1 填方材料的重量
(1)P 应该根据已知对填方材料的认识来估算填方材料的容重计算值。 岩土工程计算报告应
该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以便核实工地上实际值比计算采取值要好。

8.3.1.2 超载
(1)P 确定超载的计算值时,应该考虑在土层表面或者附近有无建筑楼房,车辆或静止吊塔
或者运动中的起重机,颗粒材料的沉积,货物或者包装箱等。

(2)应特别留意重复的表面荷载,比如由码头的起重机轨道。此种超载带来的压力可能明显
超过最初荷载带来的压力或者使用相同强度静态荷载带来的压力。

8.3.1.3 水的重量
(1)P 考虑到水是否是淡水,咸水或者含有化学物质或者是否被污染到一定程度,因此要修
改它的正常值,应该确定水容重的计算值 。

(2)现场土壤条件,比如水的含盐度或者淤泥含量,对水的容重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8.3.1.4 波浪作用力
(1)P 应该根据工程建筑现场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已有数据来选择波浪作用力和冲击强度的
计算值。

8.3.1.5 支撑的作用力
(1)应该考虑由进行预加应力作业导致作用力的各项分力为荷载作用。应该在考虑锚固施加
大张力和锚固的卸除张力的影响来选择分力荷载的计算值。

8.3.1.6 碰撞的作用力
(1)P 对于碰撞荷载计算值的确定,应该考虑碰撞时挡土墙构造物所吸收的能量。

(2) 对于挡土墙侧向碰撞,当土壤经得起对墙面的碰撞时,在正常情形下需要考虑土壤积累
的刚性。另外,应该检查锚固墙受侧向碰撞而发生液化的风险。

80
(3)P 应该在考虑冰块抗压强度与冰块厚度的基础上计算撞击挡土墙构造物浮冰块的碰撞荷
载。在计算抗压强度时,应该考虑冰的盐度和均质性。

8.3.1.7 温升效应
(1)P 确定挡土墙构造物的尺寸时,应该考虑在时间过程中与空间中温度非正常变化的影响。

(2)在计算撑杆与支柱中荷载时,应特别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欧洲标准对于材料的规定中已经说明了怎样对待火的影响。

(3)P 在水被冰层覆盖的情形下,对施加在挡土墙构造物上冰的作用力的计算值应该考虑以
下因素:
—在重新升温前冰的初始温度;
—温度上升的速度;
—冰层的厚度。

(4)P 应该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比如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建筑排水或者隔离系统,以便
避免在挡土墙构造物后冰淩层的形成。

8.3.2 几何数据

(1)P 应该按照章节 2.4.5 提到的原则建立几何数据的计算值。

8.3.2.1 地表
(1)P 关于在挡土墙构造物后面填方的几何数据计算值,应该考虑现场实际值的变化。计算
值应该同时考虑在挡土墙构造物前土壤可能受到的冲刷或者预计挖方。

(2)当挡土墙的稳定性取决于结构前土拱敦时,在进行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时,土拱墩标
高应该减少一个数量 Δa。对于悬臂式墙,应该把 Δa 值等同于它高度的[10 %],对于土支柱
墙,应该把 Δa 值等同于位于最低土支柱下面墙的高度的[10 %],同时 Δa 的最大值 d 是 0,5
m。

8.3.2.2 水位
(1)P 在确定自由水体系和地下水体系几何数据计算值,选择计算值时应该考虑在建造挡土
墙构造物工地的水文的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和已知的地方性数据。

(2)P 应该考虑地下水体系渗透性的可变性。同时应该考虑由于栖息石块层和自流水面导致
水压不利条件出现的可能性。

8.3.3 计算情形

(1)P 对于挡土墙构造物的尺寸计算,应考虑以下因素:
—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各层土壤属性的变化;
—随着时间变化孔隙压力和标高的变化;

81
—它们组合的方式和作用力的变化;
—在挡土墙构造物之前土壤的挖方,侵蚀与冲刷;
—在挡土墙构造物后的填方;
—对未来构造物的预估影响以及预计的超载;
—由于沉陷,冰冻等引起的土壤运动。

(2) 对于位于海边的结构,没有必要同时在同一点应用由于冰作用力和波浪作用力造成的作
用。

8.4 挡土墙构造物施工和尺寸确定的相关考虑:

(1)P 在挡土墙构造物的设计中,在组合使用章节 2.1 (7)提到的各方法时,我们应该考虑


最终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 在实施工程没有开始之前,土壤与挡土墙构造物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得挡土墙构造物的
具体设计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形下,利用观察到的方法来进行支撑土壤的尺寸计算是恰当的。

对于大多数挡土墙构造物,当墙移动大到足够引起对结构或者邻近设备损坏的时,会达
到临界极限状态。尽管不会立即发生墙的损毁,如此造成的损毁程度可能会大大超过挡土墙
构造物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然而,只要相关土壤至少有中等密度和强度,同时采取恰当的
工程施工顺序和方法时,这计算方法和规范要求的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方法和安全系数是
足够的。但是应该特别认真地研究某些特别固结度红粘土的沉积情形,此时静止的水平应力
很大可以在挖方周围大片区域内造成土壤大规模的运动。

(3)P 当合适的时候,挡土墙构造物的尺寸计算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墙施工的影响,包括:
-挖方周围临时支撑;
-由于墙的建筑和安置所引起对应土壤的运动和现场应力的应力变化;
-由于沉桩或钻孔造成的土壤的扰动;
-进入工地的必要性;
—已完成墙有关防水性的要求;
—在可以几乎不渗水深度建筑墙的可能性和修建一密封护墙的可能性。要考虑在这种
新布局下地下水持续流动带来的困难;
—在相邻地层安放锚固系留杆的可能性;
—在挡土墙的锚固系留杆之间开展挖方工程的可能性;
—墙支撑垂直性荷载的能力;
—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延展性;
—墙上便道和与挡土墙配套的排水系统维护的必要性;
—墙和锚固系统的外观和耐久性;
—对于钢板桩护墙,断面有足够刚性的必要性,以便钢板桩能沉放到位而不损失相互联
结;
—在烂泥中开挖的壕沟中基础预制板或者钻孔的稳定性,当开挖壕沟或孔时;
—对于填方,按照章节 5.3,可使用材料的属性和为使填方材料与墙贴合而使用的压

82
实夯实工具和方法。

(4)只要可能,应该如此确定挡土墙构造物的尺寸,使得通过可视符号发出一恰当的预警通
知(也就是说快达到最终极限状态了)。应该确定挡土墙构造物尺寸以杜绝脆弱断裂风险,
也就是说阻止不经可见初步变形就发生突然损毁。

(5)P 如果项目服务能力和安全都取决于能满足排水的性能,应该排水系统性能恶化造成的
后果,即考虑人命损失和重修费用。如下条件之一(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应适用:
—应该详细说明维保排水系统的计划,并且挡土墙构造物的设计要为排水系统维护预留
便道;
—应该根据以往类似经验和流动水的数量来同时验证:排水系统在无维护情形下也能以
恰当的方式运行;

(6)应该考虑水流量,压力和从土层中流出的水可能含有的化学组成成分。

8.5 土层压力和水压力的确定

8.5.1 土层压力的计算数值

(1)P 确定土层压力的计算值应该考虑土壤变形和运动的方式和幅度,即挡土墙构造物内可
允许的土壤变形和运动和在所研究极限状态下挡土墙构造物内可能发生这些土壤变形和运
动。

(2)在如下章节中,《土层压力》将指代风化松质石块施加的压力并且包括地下水的压力。

储存在料斗中的颗粒级配材料压力的计算应该按照 l’ENV 1991-4 —<<结构上作用力和计


算基础—第 4 部分:在料斗和储集层的荷载>>进行计算。

(3)P 土层压力的方向和密度的计算应该同时考虑:
—在地表和此表面斜坡上的超载;
—与垂直相比,墙的倾斜;
—地层中流动作用力和潜水层;
—与地层相比,墙相关移动的方向和幅度;
—挡土墙构造物整体水平和垂直平衡性;
—土层的容重和抗剪强度;
—支撑系统和墙的刚性;
—墙的粗糙度。

(4)和墙接触引起的摩擦力和粘附力数值取决于:
—土层强度参数值;
—墙和土层界面的摩擦特性;
—与地层相比,墙运动的方向和墙和土层各自的运动幅度;
—挡土墙支撑垂直性作用力的能力,这些垂直性作用力是由与墙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

83
和粘附力带来的作用力。

土层和挡土墙界面可以引起剪应力数值由土壤-挡土墙界面参数值δ 和 a 限定。对于
一完全平滑的挡土墙,δ = 0 和 a = 0,对于以完全粗糙的挡土墙,δ = φ 并且 a = c 。
对于支挡细沙或者砾石材料的混凝土墙或者金属钢板桩挡土墙,通常可以假设其有δ= k φ
和 a = 0, 角度 φ 在临界状态下不能超过土层的摩擦角,原因是土壤和挡土墙界面间土壤的
扰动。就它而言,系数 k 不能超过预制混凝土或者钢板桩数值的三分之二,同土壤接触的现
浇灌混凝土中可以把系数 k 等同于 1。对于在没有排水条件红粘土中的金属钢板桩,在正常
情形下,我们可以假定夯实后δ= 0 而 a = 0。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重新产生摩擦力。

(5)P 使用所考虑的极限状态下土层参数计算值,应该按照表 2.1 给出各项特定值来计算土


层压力的密度和方向。

(6) 一般而言, 对于最终极限状态下土层压力的计算值与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计算


值不同。这两个值是由根本不同的两种计算来确定。因此,当视土层压力为一作用力时,不
能用单一的特征值来定性此土层压力。

(7)P 当挡土墙构造物为许多大岩石块组成时,计算土层压力时应该考虑间断性的影响,同
时特别注意它们的走向,直径,粗糙度和填方材料可能的力学特征。

(8)P 当挡土墙构造物的土壤膨胀时,计算土层压力时应考虑土壤膨胀的潜力。

(9)粘附性土壤的膨胀压力取决于它们的塑性,所在位置水含量和水利极限状态。

8.5.2 堆放土的压力数值

(1)P 相对土层而言,当不产生任何墙相对运动时,应该根据静止应力状态计算土层压力。
确定静止土层应力状态时,应该可考虑土层中应力的变化历史。

(2)通常对于固结土壤而言,当挡土墙构造物的运动低于 5 x 10-4 H 时,上面说到的静止应


力条件通常存在于挡土墙构造物后面土层中。

对于水平表面的土壤,静止土层压力系数 K 阐明了水平和垂直有效应力的关系,可以通
过下式来确定:

式中 :
Roc 指超固结比。 超加固结比太高的值不能使用这个公式。

从墙开始土层朝上方倾斜,与水平面所成的角β ≤ ,有效土层压力的水平分力σho 可
以通过如下公式与土层有效垂直压力联系起来:

Kοβ = Kο (1 + sin β) (8.2)

84
土层压力作用力的方向可以假定与地表平行。

8.5.3 土层压力的极限数值

(1)P 土层压力的极限数值指当引起全部土层抗剪强度,并且不存在对墙或者土层运动所需
障碍时,产生的主动压力(推力)或者被动压力(阻挡力) 。

附录 G 例举了计算土层压力极限数值的程序。
(2)P 当支柱,锚固装置或者类似部件强制要求构造物具备运动学条件时,极限数值只导致
可能的分布,但是不一定导致土层压力最不利(或者最经济)的分布。

(3)P 应该论证为了所采取压力的分布可以保证垂直平衡。如果不是这种情形,那么应该将
墙摩擦参数减小至墙的一面。

8.5.4 土层压力的中间值

(1)P 当墙的运动不足引起极限数值时就存在土层压力的中间值。土层压力的中间值的确定
应该考虑墙运动的规模以及相对土层墙的运动方向。

(2)在并不坚固但至少是中等密度土层极限状态推力产生所需的运动大小顺序如下:
—墙顶周围的旋转: 0,002 H;
—墙根周围的旋转: 0,005 H;
—平移运动 0,001 H。

H 指墙的高度。

土层压力中间层值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经验规则,反作用模量计算方法,已完工部件计算
方法等来进行计算。

8.5.5 压实效应

(1)P 当由各层填方并且每层填方均被压实建筑成的挡土墙,会发生补充性土层压力。确定
补充性土层压力时应考虑压实施工程序。

(2)测量表明补充性压力取决于所施加的能源,每个压实层的厚度,碾压机械移动的路线。
然而,当下一层填方材料放置并被压实,会减少压实度。当填方工程结束时,超压通常只与
挡土墙上表面部分有关。

(3)P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运用恰当的压实程序。以便避免可能产生过大的土层压力,此过
大土层压力会导致挡土墙构造物过大的运动。

85
8.5.6 水压力

(1)P 确定计算的水压力时,应该考虑土层之上自由水(外层)的标高和地下水的标高。

(2)P 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最终极限状态验算时,在多种作用力组合的情形下应该根
据章节 2.4.2 和 8.4 (5) 考虑水压力。

(3)P 对于支撑着中等或者较低渗透性土壤(淤泥和红粘土)的挡土墙构造物,作用于墙后的
水压力应该假设为处在一至少位于低渗水性材料上面的标高处,除非没有安装可靠的排水系
统或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阻止水的渗透。

(4)P 当外层自由水的标高突然变化时, 应该检查验算如下两个条件:即在水位标高变化后


仍存在的瞬时条件和最终平衡条件。

(5)P 当没为土壤排水或未阻止水流动采取任何特殊措施,应该考虑受拉裂缝或者回缩裂缝
被水填满后的可能影响。

(6) 在这种情形下,在挡土墙构造物围挡粘附性土壤中,通常可以取一个至少等于水静力学
压力的压力总计算值,这个水静压力在地表从零开始呈线性增长。

8.6 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

8.6.1 概述

(1)P 应该检查验算在最终极限状态下挡土墙构造物的尺寸,应用在最终极限状态下计算的
作用力和计算情形,正如章节 8.3 中详细说明的那些计算作用力和计算情形。

(2)P 应该考虑采取的极限状态的所用模式。

(3) 为最常用的挡土墙构造物,至少应该考虑在图 8.1 至 8.6 中显示的各种极限模式。

(4)P 应用如章节 2.4.2 和 2.4.3 中详细说明的计算强度,为最终极限状态下的计算应该建


立可以达到的平衡。应考虑出现在计算中材料变形的匹配兼容性。

(5)P 对于土层强度,应该使用最大或最小计算中最不利数值。

(6)P 可以使用计算方法,这些计算方法根据相对位移,土壤刚性和结构部件的刚性重新分
土层压力。

(7)P 对于细密土壤,应该考虑其短期性能和长期性能。

(8)P 对于承受不同水压作用的挡土墙,应该检验水利不稳定性(内部侵蚀)引起的断裂所
对应的安全性。

86
8.6.2 总体稳定性

(1)P 应该恰当地应用第 9 章中提到的原则,以便证明总体部稳定性将不发生,并且与之相


应的变形足够小。

(2) 至 少 , 考 虑 液 化 逐 渐 断 裂 风 险 时 , 应 该 考 虑 图 8.1 中 显 示 的 极 限 模 式 。

图 8.1 : 对于挡土墙构造物整体稳定性,极限模式的示例

8.6.3 重力式挡土墙基础的土壤断裂

(1)P 应该恰当地应用第 6 章中提到的原则,以便论证:基础土壤断裂条件不会出现,并且


与之相关的变形足够小。同时应该考虑由于挡土墙滑坡造成的承载力缺失。

(2)至少应该考虑在图 8.2 中所显示的极限模式。

图 8.2 : 对于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土壤断裂极限模式示例

87
8.6.4 锚固墙的旋转断裂

(1)P 应该通过锚固墙平衡计算证实:锚固墙(隔板式和幕式)在土壤中锚固深度足够以避
免旋转性断裂。

(2) 至少应该考虑在图 8.3 显示的极限模式。

图 8.3 : 对于锚固墙的旋转断裂,极限模式示例

(3)P 在墙和土壤之间剪切应力计算方向和密度应该和在所考虑计算情形下产生的相对垂直
位移相匹配兼容。

8.6.5 锚固墙的垂直断裂

(1)P 应该证明使用土壤抗剪强度计算和作用在墙上的垂直作用力的计算,可以得到垂直平
衡。

(2) 至少应该考虑在图 8.4 显示的极限模式。

图 8.4 : 对于锚固墙垂直断裂,极限模式示例

(3)P 当我们考虑挡土墙向下运动时,我们应该使用预应力的最大计算值,比如:由锚固产
生的预应力的计算值,它有指向下方的垂直分力。
88
(4)P 在土壤与墙之间剪切应力计算的方向与幅度应该和用来检验旋转断裂的方向和幅度匹
配兼容。

(5) 垂直和旋转平衡应该通过检验挡土墙剪切应力计算中相同的数值来检验。

(6)P 当挡土墙作为结构的基础时,应该按照第 7 章的原则来检验它的垂直平衡。

8.6.6 挡土墙结构部件的计算

(1)P 挡土墙构造物和它们承重结构部件,比如锚固和支柱应该按照章节 2.4.2 的计算说明


进行结构部件断裂的检验。应该证实:可以达到其平衡性,且没有超过墙的计算强度和其承
重结构部件比如锚固和支柱的计算强度。

(2) 至少应该考虑在图 8.5 显示的极限模式。

图 8.5 : 对于挡土墙构造物结构部件断裂,极限模式示例

(3)P 对于每个最终极限状态,应该论证: 在土壤中和在构造物中可以产生所要求或者所需


的强度,它们和各种变形匹配。

89
(4) 在结构部件中,根据有关材料的《欧洲标准》的规定,应该考虑随变形而减少的强度,
这些变形可能是由下列影响造成,比如未加筋区域裂缝的影响,塑性球形联轴节强烈旋转的
影响,或者在钢筋断面的局部性纵向弯曲的影响。对于土壤,应该考虑由密实细粒粒土壤的
膨胀和在红粘土中产生光滑表面的膨胀引起的强度损失。

(5)P 对于在挡土墙构造物结构部件中计算作用力(弯矩,内力等等)影响,它应该在计算

的土层压力,土壤强度参数的基础进行计算,接着乘以模量系数γsd。 挡土墙构造物结构

部件的计算强度应该根据有关材料的欧洲标准的要求进行计算。

8.6.7 失去锚固引起的断裂

(1)P 应该证实在没有失去锚固之前的可以得到平衡。

(2)应该按照章节 8.8.的计算规则对灌浆式锚固进行计算。至少应该考虑图 8.6 (a), b), c))


显示的断裂模式。
对于“沉锚式”的锚固系统,应该考虑图 8.6 d)中显示的断裂方式。应该在不考虑墙
摩擦力δ的情形下,根据土壤消极强度(阻挡板)计算锚固系统的抗拔锚强度能力。

图 8.6 失去锚固引起的断裂时极限模式示例

当锚固件间隔很小并且组成平行锚固层或者相互重叠时,应该考虑锚固件之间的相互作
用力和锚固组整体断裂的可能性。

8.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8.7.1 概述

(1)P 应该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来检验为挡土墙构造物确定的尺寸,使用章节 8.3.3 描

述的相关计算情形。

8.7.2 位移

(1)P 应该根据章节 2.4.5,同时考虑在挡土墙发生位移时挡土墙构造物能承受的的结构误差


90
和设备误差,来确定挡土墙与毗邻土层可允许位移的极限数值。

(2)P 应该根据类似经验,慎重评估挡土墙的变形和位移,这些变形和位移对挡土墙支撑结

构和设备的影响。此评估应弄清楚挡土墙建筑施工的影响。应该在估计位移不超过极限数值

时进行验算检查。

(3)P 当初始慎重评估值超过位移极限值时,在进行位移计算在内的深入研究后,来验算证

明所确定的挡土墙尺寸。

(4)P 在预计位移超过极限值 50%时,需要对以下情形,进行包括位移计算在内的更详细深

入的研究:

—在构造物和临近设备对位移异常敏感时;

—当挡土墙支撑高于 6 米低塑性土壤或高压 3 米的强塑性土壤时;

—当挡土墙处在湿软红粘土之上或和湿软红粘土接触时;

—在没有充足可靠类似经验时。

(5)P 位移计算应将土壤刚性和构造物结构部件刚性,以及工程施工阶段性也考虑在内。

(6)位移计算允许的材料性能应该用同一计算模型使用的类似经验进行审校核对。如果允许

线性性能,可归于土壤的刚性和结构材料的刚性应和所计算的变形相适应。也可以为材料使

用完整的性能模型。

8.7.3 振动

(1)P 章节 6.6.2 的条文同样适用于挡土支撑构造物。

8.7.4 用于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P 应该使用土壤所有参数特征值来建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构造物结构部件检验中所用

的土层压力的计算数值。

(2)在评估土层压力计算时,应该考虑初始应力、土壤刚性、土壤强度以及结构部件的刚性。

应在考虑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结构可允许的变形来确立土层压力计算值。但这不并是

计算推力极限值和阻挡力的极限值。
91
8.8 锚固

8.8.1 概述

(1)P 这部分涉及传递拉力到承压层上来保护支护构造物的各类锚固。

(2)锚固包括:

—由锚头、锚杆净长、锚固固定长度组成,压注加固。

—由锚头与锚固固定长度组成,没有锚杆净长(钉固)。

—由锚头,锚杆净长,混凝土或钢质锚定物构成。

—由螺旋锚具及锚头构成。

锚固可作为支护构造物的临时或永久构件。

8.8.2 锚固尺寸确定

(1)P 锚固尺寸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锚固预计寿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腐蚀和徐变对永

久性锚固的作用应预计在内。

在性能和耐久度在较长阶段内得到实际验证的情况下,锚固体系可以优先应用。性能和

耐久性得到长期验证的锚固系统应优先采用。

(2)P 当锚固区位于建筑工地之外时,土壤勘测先于计算,同时锚固施工应包括承导锚固力

的地层(土质或岩石)。

(3)P 凡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的锚固必须按永久性锚固的标准制定尺寸。

(4)P 在极限状态测试中检验锚固时须分析三个断裂的机理:

— 锚杆断裂或高强度材料锚头的断裂,或者内部分界面结合处断裂。

— 拉杆—灌注灰浆面的锚固断裂,或灌注灰浆—土壤处锚固断裂。锚固的抗拉强度应

高于承载力。

— 8.6 段所原理描述的包括锚固在内的结构的总稳定性损耗。

(5)抗拉强度的计算取决于锚固的几何形态,但应力从固定部位至邻接地基的传输则受锚固

施工工艺影响。

92
此特性涉及到使用压注锚固,压注工艺,钻孔工艺和钻孔清理工艺也十分重要。

(6)P 锚固所用用的拉杆和金属杆同样需要计算。 需符合 ENV 1993-1,《欧洲标准 3—钢结

构计算—第 1 部分》。

(7) 锚固最小净长以大约 5m 为宜。

8.8.3 锚固施工的相关注意事宜

(1)P 拉杆与挡土墙间的结合部应能承受使用载荷下所产生的运动。

(2)P 永久性锚固的拉力杆和锚头应全部抗腐蚀。环境条件应预计在锚固使用年限之内。

(3) 为防止水流对混凝土或硬化水泥灰浆的侵蚀,以下标准可作为特殊预防措施的必要参

考。

— PH 值 低于 5,5 ;

— 二氧化碳 CO2 高于 40 mg/l ;

— 氨水 NH4 高于 30 mg/l ;

— 镁 高于 1 000 mg/l ;

— 硫酸盐 SO4 高于 200 mg/l ;

— CaO 一氧化钙 低于 de 30 mg/l。

在防腐措施之外,为避免在运输、安装及拉杆加压时受到的腐蚀,对于永久性锚固的机

械保护通常也是必要的。

8.8.4 锚固试验

(1)P 锚固强度须由试验结果或当地经验做出评估。

可对锚固采用如下的现场载荷试验:

—适应性试验

—验收试验

(2)P 适应性试验应在主合同之前实施,或在施工期间对所选的锚固进行,以确认锚固体系

93
能提供工地土壤环境中必要的锚固性能。其同样亦应符合验收试验的标准。

(3)P 验收试验应证明每一个锚固都能承受项目中计算的荷载。

(4)P 锚固的方法应根据工地适配试验详细陈述,参考 8.8.7.段规定。

(5)P 在锚固施工和荷载试验开始之间,应保证留一段适当的时间。以便获得拉杆与灰浆(或

灰浆与罩壳)及灰浆与土壤间连结的质量要求。

(6)P 应确保所有锚固试验中使用的测量设备和仪器都灵敏、精确,运行状态良好。

8.8.5 适应性试验

(1)P 除非有类似经验,每一种地基和施工,至少要进行一次适应性试验。

(2) 对于锚固众多的项目,宜根据地基情况确定适应性试验的次数。针对存在少数断裂后果

临时锚固,试验次数至少为 1%;而对断裂后果要严重的临时锚固或永久性锚固,试验次数

至少为 2% 。

(3)P 试验应持续充分的时间以确保预应力或徐变变化在正常极限下的稳定性。

(4)P 从一次或多次适应性试验值 Ram 中得出的锚固强度试验特征极限值为 Rak,计算中需要

将地基变化性和打桩效果变化性考虑在内。在公式运算时,最低限度必须满足表格 8.1 中 a

与 b 的条件量。

Rak=Ram/ξ  (8.5)

表格 8.1 Rak 的折算系数 ξ 

适应性试验次数 1 2 >2

a)   ξ 对应 Ram 的平均值 (1.5) (1.35) (1.3)

b)  ξ 对应 Ram 的最小值 (1.5) (1.25) (1.1)

94
适应性试验得出的锚固强度 Ra 应等于章节 8.8.2(4)中所指的 2 个最初的机械断裂最

小载荷和徐变极限荷载相符。

4(bis)DAN,表格 8.1 中的系数适用于法国。

(5)宜在阐述适应性试验时区分对地基的变化系统和随机成分做出判别。

通过区分同类条件的不同地区或根据工地地基条件的变化规则,对地基变化的系统成分

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锚固安装的相关数据应在控制之下,并且所有施工正常条件下的

相关偏差也应考虑在内。此类变化为局部的,受适应性试验的选择影响。

(6)P 对计算强度 Ra 的公式

式中,

γm=[1.25],临时锚固

γm=[1.5],永久性锚固

计算强度要与极限状态下锚固承受的最大计算荷载相比较。

(6bis)DAN 临时锚固 γm=1.25, 永久性锚固γm=1.5,此二值适用于法国

(7)P 适应性试验的程序,尤其是涉及到一定数量的承重轴时,轴承和荷载循环的期限应从

残余的最初载荷,徐变临界载荷及拉杆的净长中得出。

8.8.6 验收试验

(1)P 所有压注锚固在使用和锁闭前应经过接收试验。

(2)P 验收试验应依照标准程序和从适应性试验结果得出的验收标准实施,以证明每个锚固

都能在极限状态下承受最大荷载。

(3)P 试验程序应确认拉杆净长度,证明锁定后锚固压力的释放很小。

(4) 验收试验时施加的载荷可用于对锚固进行预施载,以便将锚固压力的释放减到最小。

95
8.8.7 施工监理和后续跟踪

(1)P 工地应制订整体锚固计划,计划应包含要使用的锚固系统的技术规格。

(2) 锚固计划应包括以下信息,据情况不同分别为:

—锚固类型及其名称,以欧洲技术标准为准;

—锚固数量;

—每个锚固的定位和方向,及位置偏差;

—锚固长度;

—每个锚固的安装日期和时刻;

—压注锚固:材料、压力、压注量、压注长度,压注时间;

—锚固抗拔性能;

—防腐措施;

—安装技术(钻孔,施工,固定,施压);

—已知障碍物;

—锚固施工中所有其他限制。

(3)P 所有锚固施工都应跟踪监测并建立工地记录。保留每个锚固的签字报告。

(4)P 如检测出锚固存在质量误差,进行补充研究以便确定锚固的真实状况。

(5)P 工程结束后,仍应保存施工报告。锚固后进行工程的检测,并保存工地文件。所有相

关材料的及其特性的证明同样应该保留。

96
第九章 路堤与边坡

9.1 概述

(1)P 本章规定适用于路堤和边坡,但防堤和路坝除外。

(2)P 路堤材料的使用和夯实已在第五章中有所阐述,用作边坡支撑的支护构造物则在第八

章中有所阐述。

9.2 极限状态

(1)P 为符合路堤和边坡的各种基本要求,如稳定性,变形极限,耐用期限,工程对毗邻地

区的损害限度等,以下的极限状态应给予考虑:

—普通的不稳定性或荷载能力缺陷;

—内部侵蚀断裂;

—表层侵蚀或冲蚀引起的断裂;

—液压升高引起的断裂;

—可能会对附近的工程、道路、服务设施造成结构性损害的路堤或边坡以及地基的变形

(亦包括徐变);

—岩石塌方;

—可能对使用造成损失的路堤或边坡变形,包括徐变;

—表面侵蚀。

9.3 各种作用力和各种计算情形

(1)P 选择极限状态计算的作用力时,应考虑 2.4.2 段中所例举的作用力。

(2)P 应考虑以下因素:

—施工方法,诸如边坡挖掘或路堤施工;爆破进行土方工程,打桩等所造成的振动影

响……;

—预计完工后,路堤、边坡上或附件构造物的影响;

—新边坡对现有构造物的影响;

—先期或现有边坡的位移影响;
97
—淹水、波浪和降雨对边坡及堤顶的影响(侵蚀);

—温度对路堤边坡的影响(收缩);

—动物活动造成的排水管淤积或地基出水孔淤积。

(3)P 边坡面对的净水位计算水平和地下水位计算水平,或二者的结合,应根据可用的水文

数据做出选择,以便模拟计算情况中的最不利因素,排水管、过滤装置或接缝的断裂也应考

虑。

(4)针对水边的路堤,最不利的水文条件为路堤最高水位处及路堤前水位降低出现的永久性

水流。

(5)P 测定孔隙压力计算的分布时,应考虑各向异性和土壤的变化性的数值。

9.4 路堤与边坡尺寸确定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P 路堤和边坡的设计和施工应参考相似地基上的边坡及填方工程的现有经验。

(2)在柔软黏土上的路堤施工通常分层施工。宜在项目筹备期间测定层的厚度和施工速度以

避免边坡不稳定或地基土壤在施工期间下陷。加固时间可估算。因此,宜通过测量土方工程

在施工控制柔韧土层的加固速度。同样需测定间隙压力,当间隙压力降低到土工计算报告规

定值以下时,以便后续路堤层的施工。使用沉降测定结果以便控制此过程。

安装垂直排水设备以加速加固和施工,宜特别注意间隙压力测量设备的位置。设备应位

于垂直排水网中心。宜采用 2.7 段中描述的观测方法。

(3)P 位于重侵蚀条件下的边坡表面需加以防护。

(4)边坡可铺面,绿化或人工防护。对包含沟肩或路肩的边坡,需要在沟肩内建立排水系统。

对沿河湖的路堤,通常不宜种植树木或小灌木。

98
9.5 最终极限状态(ELU)计算

9.5.1 整体不稳定性

(1)P 在分析路堤或边坡(土质或岩质)稳定性时,应顾及所有可能的断层模式。

(2)断裂面限定的土块或岩块通常被当作一个刚性体或几个同时移动的刚性体。可通过测定

容许静态应力场或使用成型构件的方法来检测稳定性。断裂表面或刚性体内接面可以有不同

形状,包括平面,圆形或更复杂的形状。

当土壤或路堤填方材料在强度上具有同质同一性,通常需要选择圆形断裂面。

对于位于成层土壤中的边坡,其剪应力强度变化很大。宜特别留意剪力抗性低的层次。

在此种情况下,对非圆形断裂面的分析就尤为必要。

对于裂隙材质,特别是硬岩和某些土壤,断裂形状取决于材料的非间断性,同时也能穿

透完整的材料。此种情况下,需进行立体岩块断裂分析。

(3)P 受断裂面限制的主体平衡可通过作用力计算值和 2.4.2 和 2.4.3 段规定的土壤抗剪强

度参数值来检测。

(4)对于未达到有效强度向异性的土壤和软质岩石可使用切片法。该方法须核查力矩的稳定

性和移动整体的垂直平衡。如果水平平衡无法得到控制,则宜假设切面内作用力为水平作用

力。

为安全考虑,通过在路堤中施加第八章规定的压力、并根据第 6 章中地基主体承载能力

法来实现分析。

(5)P 路堤与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时,2.4.3 中的情况 A 可以忽略不计。

(6) 除非土壤密度出现不确定异常情况,否则不需要区别边坡稳定性计算中的有利和不利重

力。

99
9.5.2 变形

(1)P 计算须证明计算作用力影响下的路堤或边坡变形不会引起当地或邻近工程、通信网络

和设施的严重损害。

(2)P 路堤的变形应和土壤地基同时进行分析。

(3) 可压缩土壤地基的路堤沉降应按照章节 6.6.1 的原理计算。宜特别留意沉降——时间的

关系,也应注意在二次沉降时进行修复。同样宜对各种意外沉降加以注意。因各种分析法通

常无法可靠地在断裂出现前预见边坡变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避免最终极限状态变化:

— 限制流动抗剪应力强度;

— 观测位移和在必要情况下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9.5.3 表层侵蚀,内部侵蚀和液压抬升

(1)P 如存在永久性或临时性水脉,则计算须证明此处不存在由表层侵蚀,内部侵蚀和液压

抬升形成的断层。

(2) 最常用的确认不存在表层侵蚀,内部侵蚀和液压抬升的方法如下:

—控制地基或路堤上的水流

—设置防护滤网

—在使用适当的防护滤网条件下使用分散黏土;

—边坡保护层

—设置倒向滤网

—安装排水井

—复原水文梯度

此外,可观测含水层表面和流速以确保边坡如预计运作。

9.5.4 岩体滑坡

(1)P 应考虑岩体滑坡风险。岩石主体结构中的岩体滑坡可以是平滑或翻滚形式。

(2) 可依据以下措施预防岩体滑坡:边坡稳定倾斜度,锚固,栓固,地表或内部引流排水

100
9.5.5 塌方

(1)P 应考虑倾覆、角落断裂或剥落引起的岩体塌方。

(2) 岩石的塌方可通过锚固、栓固或水泥喷射等方法避免。同样,也可使用接收使用并限制

崩落岩块。

9.5.6 徐变

(1)P 应考虑因地层徐变而导致路堤位移的风险。

(2) 徐变移动通常很难预计,最佳的防范措施为避开易发生徐变地段。

9.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ELS)计算

(1)P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ELS)计算必须表明,计算应力下的路堤或边坡变形不会造成其临

近工程、道路等设施的服务中断。

(2) 9.5.2(3)段中关于可压缩地基上的路堤沉降计算规则在此处亦适用。可避免极限状态

下路堤发生意时,试验路堤可用于预计路堤性能。

如果路堤材料是经过夯实且地基载荷不大,路堤材料自重或地基载荷作用下的压力很

小。宜考虑因地下水环境变化造成的变形。宜特别留意因路堤材料或路堤土壤含水量变化而

一汽的长期加固沉降。

9.7 后续跟踪

(1)P 路堤和边坡应使用适当设备加以监测,即:
—无法通过计算或有效评测证明 9.2 段中举出的所有极限状态都不会产生,
—计算假设未建立在确凿可靠的数据之上。

(2) 宜根据第 4 章规定的原则实施后续跟踪。


宜在需了解以下内容时实施跟踪监测:
—路堤或边坡及以下的地下水水位或孔隙压力,以便分析和检验应力 ;
—土壤或岩体的纵向变形和垂直变形,以估算日后的变形;
—在滑坡多发地区, 须掌握滑坡形状及深度,以确定设计校正措施的地基强度参数;
—变形速度以防止突发险情。在此种情况下,可采用远距电子监视或远程警报系统等
装置。

101
位于透水性差的软土地基上的施工需通过软夹层中的孔隙压力和路堤沉降测量进行监
测和控制。

通常宜以地质工学列表 3 中的路堤性能分级作为标准。

102
附录 A

(资料参考性附录)

工程监理和构造物性能后续跟踪纪录

以下的清单包含了施工监测与竣工工程性能跟踪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几点要素。注意点的
侧重随项目实际情况而定。清单并不完备。涉及工程土工问题或特定工程问题的要点在欧洲
标准 7 本部分(ENV1997-1)的相应章节中有相关叙述。

A.1 施工监理

A.1.1 有待检查的总体要点

1. 核实地质条件、定位以及工程总体安排。

2. 地下孔隙压力和地下水流,泵汲对含水层的影响;控制渗水量流量措施的效果;内部侵
蚀进程和裂隙现象;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潜在侵蚀。

3.移动,塑化,基坑基底与隔墙稳定性;临时支撑体系;对临近建筑和设施的影响;挡土墙
构造物中地基压力的测量;基坑或荷载下的孔隙压力变量测算。

4.顾及到土工极限状态下的工人安全问题。

A.1 .2 孔隙压力和水流动

1. 当超压影响施工中的基坑地基和边坡的稳定性时,系统性能应确保在所有含水层中对孔
隙压力的控制,亦包括位于基坑下方的含水层自流压力;应确保含水层泄降系统的排水;确
保基坑水位的降低以避免水饱和情况,避免由施工设施引起的内部侵蚀和土壤再沉积,并避
免雨水及其他地表水流的侵蚀与偏移。

2. 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含水层降泄系统有效功能同时需考虑 井口滤网与泄水井的淤塞、泵
的堵塞和磨损等问题。

3. 控制含水层降泄系统以防止对邻近工程或区域形成干扰;如有必要,对液压面、效能、
运营及回灌系统养护进行观察。

4. 工程或毗邻地层沉降。

5. 水平钻井引流排水系统的效率。

103
A.2 性能后续跟踪

1. 一定期间内建筑与其他工程的沉降,包括振动影响和亚稳定土壤引起的沉降。
沉降的观测应在固定点进行。

2. 横向位移和畸变,尤其是路堤和材料存储处;土层上的构造物,诸如建筑物或大型水库;
深挖运河等等。

3. 建筑物之下或邻近区域的测压面,尤其当含水层永久泄降体系或深层排水系统安置于此
或地基之下。

4. 挡土墙构造物的偏移和位移,同时考虑路堤、材料存储以及其他表面负重和水压的标准
载荷。

5. 测量引水沟的排水量。

6. 特殊问题
—针对诸如锅炉房、热水管道等高温构造物……;
- 黏土和粉土的干化;
- 温度跟踪监测;
- 位移;
—针对诸如制冷设施或封冻区等的低温构造物;
- 温度跟踪监测;
- 土壤冻胀;
- 日后冻胀引发的位移和影响。

7. 密封防水

104
附录 B

(资料参考性附录)

荷载能力的数学解析法

B.1 概述

据可塑性理论和实验结果演绎得出的近似方程可用来确定垂直承载能力的值。宜考虑以下影
响:
— 地基强度,通常用计算值 Cu,C’, φ’表示。

— 估算荷载的偏差;

— 地基形状,深度和坡度;
— 地表倾斜度;
— 地表水流压力和流体梯度;

— 地基的变化,尤其是成层现象。

除 1.6, 1.7 及 1.8 中例举的之外,常用计算符号如下:


δ 表示地基基底摩擦角的值,如 6.5.3 中所指。
q 表示地基基底平面上总应力的值
q’ 表示地基基底平面上有效垂直应力的值
γ' 表示地基基准面之下的土壤有效容重值,在流体梯度趋向于高度的情况下简化为γ’ =
γ – γ (1 + i)
B’ 表示地基有效宽度值
L’ 表示地基有效长度值
A’= B’L’ 表示路基有效面积的值,定义为路基基底;如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载荷偏心的情
况下,则缩减为外力作用的那部分路表中心。
s, i 为特定设计标准缺省时地基剖面与荷载倾斜系数的值。下标的 c、q 和 γ分别代表黏
性、土壤重量超荷载的影响。这些系数仅在剪应力参数独立于方位时可变。

B.2 无排水条件

荷载能力的计算值由以下赋值得出

对无量纲的系数,应采用下列计算值:
—地基形状:

适用于矩形:Sc= 1 + 0,2 ( B’/L’ )


适用于正方形或圆形:Sc= 1,2

—倾斜度系数, 由水平荷载 H 创建
105
B.3 排水条件

荷载能力的计算值由以下赋值得出:

对无量纲的系数,应采用下列计算值:
—荷载能力:

(粗糙基底)
—地基形状:
适用于矩形:

适用于正方形或圆形:

适用于矩形:

适用于正方形或圆形:

适用于矩形、正方形或圆形:

—倾斜度系数, 由与 L’平行的水平荷载 H 创建

—倾斜度系数, 由与 B’平行的水平荷载 H 创建

同样,此处宜把嵌固深度、地基基底倾斜度以及地表倾斜度等的互补影响同样预计在内。

106
附录 C

(资料参考性附录)

用于估计承载力的近似经验方法

在以近似经验方法计算位于土壤上的地基荷载能力值时,可使用诸如压力测定法等现场
试验。当使用此方法时,垂直载荷下的地基的荷载能力值取决于下列土壤极限压力线性函数。

式中:
A’ 为附录 B 中所列举之地基有效表面的计算值 ;
q 为地基基底层面的垂直总应力之值 ;
k 为荷载能力系数,根据土壤类型、嵌固深度和地基形状不同,该赋值在 0.8 与 3 之间变
化;
* *
p l 为极限净压力当量值。极限净压力 p l 由压力测定法试验定义。比如当变化值(pl-po)

介于极限压力 pl 地表水平静止压力 po 之间时,po 来自地表水平静止压强系数的评估值 Ko 和



有效垂直应力的值 q’,以及自公式 po=koq +u 得出的孔隙压力值 u。

107
附录 D

(资料参考性附录)

沉降评估方法

D.1 应力-变形法

位于黏性土或非黏性土上的地基总沉降可以通过计算应力-变形的方法估算,如下所列:

1) 可计算地基载荷应力在土壤中的分布。其原理为假设同质土壤和连接压力的线性分布条
件下的弹性定律。

2) 通过使用刚性模数、其他由实验室试验得出的变形与应力间联系、或地表试验等方式,
来计算土壤中由应力导致的变形。

3) 可把垂直变形纳入沉降计算之内。应力-变形法允许在地基下的土壤中选择充足的点,并
在这些点间计算应力-变形。

D.2 弹性适应法

位于黏性土或非黏性土上的地基总沉降可以通过使用弹性定律和以下公式估算。

式中:
P 为极限状态下线性分布于地基基座的连接压力。在正常加固的黏土中,p 值须随地基下
的土壤挖方重量而减弱。阿基米德浮力的效果也应纳入计算之中;
Em 为在排水条件下变形层杨氏模数的赋值。若不具有相似工程和类似条件下测量得出的沉
降值,亦可使用实验室试验的结果来估算 Em 值;
f 该系数的值由地基表面形状面积、随深度变化的刚性变量、压缩层厚度、泊松系数、沉
降测量点的连接压力分布等值决定;
B 为地基宽度。

只有在不会大量塑化的土壤和土壤沉降应力成线性分布的情况下,才适用以弹性适应
法。在异质土壤中使用此方法尤要特别注意。

D.3 无排水沉降

短时间内,无排水条件下所产生的地基沉降构成可以以应力-变形法和弹性适应法估算。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刚性常数和泊松系数的恰当值来表述无排水条件。

108
D.4 固结引起的沉降

为了计算固化所引起的沉降,需要假设与土壤相接的线性变形和压缩曲线。无排水沉降和固
化加成经常导致对总沉降估算过高,根据经验对此调整就显得较为必要。

D.5 随时间沉降的表现变化

对于黏性土,固结沉降的速度要先于初期固化结束,可由压缩试验取得的固化参数大致
确定。

不过按照 3.3.10 里提到的μ试验获取的渗透性参数来确定固化沉降速度要更为适宜。

109
附录 E

(资料参考性附录)

假设岩底浅表基础接触面压力的确定方法

对于那些包括封闭结点的柔软易碎质岩石,比如白垩孔隙率在 35%以下的,预估连接压
力应参考图 E.1。图 E.1 中所给出的岩石分类等级在实际工程或假设中允许存在相当于地基
宽度 0.5%的沉降。其它作用于沉降预计连接压力可通过沉降等比计算得出。对含有开放性
结点或填充的柔软易碎质岩,应使用缩减了的预估连接压力计算。

表格 E.1 : 质软易碎岩石的分级
分组 岩石种类

1 石灰岩和纯白云岩
低孔隙碳酸砂岩

2 火成岩
鲕石和泥灰岩
高水泥化砂岩
硬化碳酸泥质岩
变质岩,包括页岩和板岩
(纵向解理和叶状结构)
3 高泥灰石灰岩
弱水泥砂岩

4 石板与页岩 (纵向解理和叶状结构)
泥质岩与未水泥化黏土页岩

110
单轴抗压强度(MPa)

图 E.1:单个地基基于岩层上正方形接触面的预计接触压强,
(对沉降不超过地基宽度 0.5%)
对于符合四组岩石特征皆符合的,请参考表格 E.1。画影线部分的预计接触压强应在核查和
(或)岩层试验之后估算。

对于孔隙率高于 35%的白垩,预计接触压强可据表格 E.2 推断。

111
表格 E.2:高孔隙率白垩的预计接触压强分级
预计接触压强
类型 简述
(kPa)
V 无结构白垩包含了完整的白垩岩体,以及含水层下的干白垩 125 至 250
部分砂化的白垩岩和连接处,在口径到达 20mm 情况下,连接 250 至 500
IV
间间距在 10-60mm 之间,通常为软白垩与碎石填充
口径达到 3mm 时,白垩岩或未蚀变岩体,连接间距在 60 至 500 至 750
III
200mm 之间,通常为碎石填充
中等硬度(软度)的白垩或岩层,连接间距在 200mm 以上以 750 至 1 000
II
及闭合
I 类同于类型 2,但更为坚硬易碎 1 000 至 1 500

112
附录 F

(资料参考性附录)

单桩或群桩抗拉强度的计算模型

如下图 F.1 所表示的计算模型可用于核实单桩或群桩抗拉强度。


常用运算符号,参见 1.7 和 1.8:

Ft 每个桩所受的拉力

Ft(z) 位于深度 z 的桩所受的拉力

qs (z) 位于深度 z 的杆的计算强度

u(z)为深度 z 下的间隙压力
p 为桩的周长

Seq 为规则分布的桩间距或不规则放置桩的等距间距

图 F.1:单桩或群桩抗拉强度的计算模型

当预应力 Ft(z)的分布可满足如下条件,则设计基准为合格

—在桩头(z=0), Ft(0)=Ft

—在桩尾(z=L) Ft(0)=0

—对群桩而言,在所有的深度 z,Ft(z)受深度 z 之上的土壤重量限制

113
— 群桩周长的摩擦力效果也应包括在内

— 在所有的深度 z,Ft(z)梯度受拉杆的强度限制。

— 在同质土壤中,土层强度总是向桩底基扩散。

— 关于 qs(z)的计算,宜考虑其对土壤中各桩间的纵向应力的依赖性。这些应力受拉力 F

的不利影响。

— 受拉桩的 qs(z)比受压桩的值要低,对此应给予考虑。

114
附录 G

(资料参考性附录)

土压力极限数值确定程序

定义三种土壤压力系数:
—Kγ 为比重 γ 定义的土壤重量

—Kq 为 q 的表面纵向荷载

—Kc 为取决于土壤内摩擦角的土壤凝聚力

墙表距土壤净表面距离为 z 的一点(或纵深 z cosθ),当土壤对墙压力趋于高值为τ


时,总应力组成为σ (普通) 和 τ (切线)。

在排水条件和未饱和土壤条件下:

式中:
σ’ 为深度 z 上墙的标准有效应力
δ 为土壤与墙之间的摩擦角
a’ 为墙的有效附着力

对于饱和土壤中的排水条件,近似公式如下:

式中:
q’ 为有效超荷载

Uz 为位于墙的净表面下的深度 z.cosθ 之上的断层表面的有效间隙压力,

Uo 为深度 z=0 之时的间隙压力


115
σ’为深度 z 上墙的标准有效应力
δ 为土壤与墙之间的摩擦角
a’ 为墙的有效粘附力

对无排水条件:

式中:

Kγu = K qu= 1,即墙为垂直而土壤净表面为水平

q 为总超荷载(包括水压)。
au 为对墙的无排水粘附力。

在层迭土壤中,系数 K 通常只由深度 z 的摩擦角决定,其他深度的值则与此无关。

在压力下,绝不能将拉力作为承重墙的作用力。

地基压力系数的阐述公式不能一概而论。以下举两个例子(垂直承重墙图解和数字程序)
以测定地基压力系数。

— 纵向承重墙简图

对于垂直墙,可参考图 G.1, G.2, G.3 和 G.4 求出数值。

图 G.1:净土壤表层水平的 图 G.2,净土壤表层水平的
地基推力系数(水平构成) 地基压力系数图(水平构成

116
摩擦角 (度)(a) δ=0 摩擦角 (度)(b) δ=
图 G.3,与墙体摩擦的倾斜路堤下的自由土壤表层水平的地基压力系数图(水平构成)

摩擦角 (度)(a) δ=0 摩擦角 (度)(b) δ=1/3 φ’

摩擦角 (度)(c) δ=1/2 φ’ 摩擦角 (度)(d) δ=2/3 φ’

117
摩擦角 (度)
图 G.4 与墙体摩擦的倾斜路堤下的土壤静止压力系数(水平构成)

—数字程序

以下程序包含了若干安全方面的近似值,可在所有情况中通用。

此工序可用于推力。在这种情况下,摩擦参数(由 ,c, δ, a 表示)为正数。

以下符号作为 1.7、1.8 相关内容的补充,通常在计算中得到应用。(参见图 G.5)

mt 为离向墙体的地表和朝向土基外部并限定疏松土基的滑动切线间的内角。

mw 为墙和外部滑动切线间的角度,切线与墙的连接。当切线朝墙的方向向下时,角度为正
值。
β 为水平面与土表间的角度,墙体垂直时取正值。
θ 外部滑动线上的切线回转,滑动线上土基凸出时,取正值。
v 为外部边坡线的旋转切线长,当位于边坡线下的土基为凸面时取正值。
q 为统一超荷载,表现为实际表面压力。
p 为纵向统一超荷载,表现为水平压力。

分界面参数δ与 a 应由以下择定:
a/c = tanδ/tanφ

土壤表面的条件限制需引入 βo,即表面等效荷载入射角。该角由二者的总向量得出。(参

见图 G.5):
— 单位面积 q 上分布的表面载荷,但并非一定垂直。
— c cot φ, 通常作为正常荷载。
当 q 的正切分力朝向承重墙,同时普通分力朝向地表时,角βo 为正值。如 c=0,并且表面
荷载为纵向或无时,通常βo = β,用于计算地基压力。

118
图 G.5 表面荷载与滑动线几何定义

角 mt 由地表极限条件确定;

已知墙的极限条件,可用公式求得 mw 值:

如图 G.5 所示,如 sinδ/sinφ间比值足够大,则推力(φ > 0)时角 mw 为负值。

疏松土壤地基外部滑动线的旋转切线长由表述为 v 的角得出(见图 G.5)

系数 Kn 标准表层载荷(即是说,地基对承重墙的正常压力源自对表面的统一压力)可通过
如下表述确定,角 v 用弧度表达。

垂直荷载系数等同于水平平面上投的投影

粘附系数为:

土壤重量近似公式 :

119
该公式涉及安全。其误差对地基压力影响不大,但当角β值为正值时,须纳入拱墩的考虑之
中。
已知φ= 0, 极限值如下:

(V 以弧度表示),以下列公式求 Kγ的最佳近似值 :

(G.15)
对于地面压力,可在以下变化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此算法:
— 强度系数 ,c, δ 和 a 引入负值。因为 Kγ的近似值,表面力等入射角等于βo = β。
— 对推力,凸角大于等于零:V≥0;
— 当此条件未被满足或近似达到时,举一光滑墙面和光滑地面为例,当β 和φ为对立值时,
有必要使用另一种方法。此点在不规律的表面荷载的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1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