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9

汉语语法基础与教学

(下)
北京语言大学 杨玉玲
yangyuling705@126.com
句子成分及其教学
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 和 宾语

• 我叫维麦,我今年20岁,我来自美国,我很喜欢打球,我也很喜欢看电影。
• 我叫维麦,今年20岁,来自美国,我很喜欢打球,也很喜欢看电影。

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 “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有何不同?
——主语的有定性和宾语的无定性
补语及其教学
• 结果补语:吃完、 洗干净、做对、来早、收拾干净等

• 可能补语:吃不完、听不懂、看得见、看不见、记不住

• 趋向补语:走出来、跑出去、挤进来、热起来、爬上去

• 程度补语:好极了、热得不得了、挤得很、憋得慌

• 数量补语 动量补语:去了一次、批评了几回、打了一顿
时量补语:睡了十个小时、住了半年

• 状态补语:兴奋得睡不着、高兴得跳起来

• 介宾补语:走到前台、放在桌子上、生于1881年
结果补语常见偏误
• 表示动作的动词的遗漏: *她坏了我的笔。

• 结果补语的遗漏:*老师听我们说英语,很生气了。

• 补语和宾语同现时,重复性动词的遗漏:*他打球累了。

• 错序:*他们吃饭完了。

• 否定形式有误:*昨天我不做完作业就睡了。

• “没”“了”共现:*我没听懂了。
动作演示法

• yínhánɡ rénmín qīmò cānɡuān

• 很⾏ ⼈民 期未

• 很⾏ ⼈民 期未 参观
动作演示法

操练

词 自 ⼰
⽣ 查
听写 检
桌 的
检 查 同
并 或
作业
图片法

• 安娜吃完了。
V.+C(完/……) +了

• ⼤卫吃完了吗/没有?

V.+C(完/……) +了吗/没有?

• 萨沙没吃完。

没(有)V.+C(完
/……)
课堂活动 我要买气球
趋向补语及其教学
来 去
上 上来 上去
下 下来 下去
进 进来 进去
出 出来 出去
回 回来 回去
过 过来 过去
起 起来 —
开 开来 —
“来”和“去”

来 来

说话人

去 去
“起来”的引申用法

某一特定的时间点 (热起来了/哭起来了)

组织起来 捆起来 扎起来


“起来”常见偏误

• 他胖起来了。

• *客人还没走,她就拖地起来。

• *他刚感冒就发烧起来。

• *正上课他们就聊起来天。
“下去”的引申用法

说话时间
“下来”引申用法
• “V+下来”表示“使固定”。如:
那辆车在他的旁边突然停下来不走了。 我想录下来回家听。

• “V+下来”表示“使脱离”。如:
快把湿衣服脱下来吧,别感冒了。 把旧挂历摘下来,换上新的吧。

• “V+下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如:
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坚持下来了。 现在
这些美丽的传说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进入新的状态,由动态到静态,由强到弱。如:
等她心情平静下来再说吧。
老师拿着试卷一进教室,我们马上都安静下来了。
才5点,天已经暗下来了。
趋向补语偏误

1.*因为他家里没有钱,所以没办法让他继续下去学习。

2.*这么漂亮,你快照起来吧!

3.*虽然很难,但他没有放弃,坚持下去了。
4.*放心吧,我不会放弃,我会坚持下来的。
5.*刚开始,他很生气,我们劝了他很长时间他才冷静起来。
“下来”和“下去”的区别
“下来”和“起来”的区别
“过来”的引申用法

• 表示从不正常的状态变成正常的状态。
快点把作业里的错误改过来。
经过抢救,他终于醒过来了。

• 用在可能补语中,表示很好地完成某个动作量较大或对象较多的
动作。
你来帮帮我吧,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一个班50个学生,老师确实照顾不过来。
“醒过来”和“昏过去”
表示从非正常状态到正常状态的过渡的“过来”可图示为:

非正常 正常
状态 状态

表示从正常状态到向非正常状态的过渡的“过去”可图示为:

正常 非正常
状态 状态
可能补语及其教学

• 动词1+得/不+动词2/形容词:表示有没有条件或能力完成某个动作实现某个结果。
刚到北京我什么也听不懂。 你看得清楚吗?
• 动词+得/不+了:表示是否有实现某个动作的可能性。
这种活儿你干得了吗?
对不起,我去不了了。
• 动词/形容词+得/不得:表示考虑到后果,做出可否实行某个动作的判断。
这种书,小孩子看得看不得?
• 否定:肯定=30:1
“能吃完”和“吃得完”有何区别?

• “能+V+结果补语”说话者的把握性比“V+得+……”要大,语
气更肯定。如:
今天你能干完吗?——能干完。
今天你干得完吗?——干得完。

• 有时意思完全不同:
这是女厕所,男孩子不能进去。(不允许进去)
没有钥匙,我也进不去。 (没有进去的条件)
可能补语偏误
• 不该用可能补语而用了:
*我已经走得了了,让我出院吧。 (能力恢复)
*她通不过考试以后,哭了很长时间。(多用于未然)
*这种东西很危险,你带不了。(不允许)
*他把这本书看得懂。
• 错序:
*我现在很紧张,每天都睡觉不着。
*我现在听京剧不懂。

• 该用可能补语而没用:
*老师,你写的字太小,我不看。
状态补语及其教学

• “他打球得特别棒”对吗?

• “你要学习得很认真”对吗?
一般是先有动作发生,我们看到了某种状态才可以使用状态补语 ,如
用来警告、劝告、提醒的祈使句或者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一般不能使用状
态补语。如:
*到人家那儿,你一定要工作得非常认真。
状态补语的偏误
• 状态补语位置有误:
*他说法语得很流利。 *我跑步得很累。

• 该用状语而误用成状态补语:
*你一定要工作得很刻苦。*希望你能接待他们很热情。

• 该用状态补语而误用成状语:
*她漂亮地打扮了。 *他快快地跑,差点儿摔倒。

• “得”误用成“着”或“了”:
*他学习着很认真。 *北京变化了很快。
时量补语及其教学
“睡了三天了”和“死了三天了”中“三天”一样吗?

• 用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我们等了半天了。
等 等 等

开始等 说话时还在等
• 用在非持续性动词后表示从动作发生到某一时间点(或说话时)
之间的一段时间:
他死了十年了。

死的时间 说话时
时量补语和宾语的位置

• 看了一天书。
• *教了一年我。

为什么?
定语及其教学
能否说“定语就是名词前的修饰成分”?

“我买了一本书毛泽东写的”对吗?

①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
②这是一本毛泽东写的书。
③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杂志。
④学校周围有很多饭店。

而这一点和英语等其他语言是不同的。对比如下:
• the books on the shelf 书架上的书
• a man who came from France 一个来自法国的男人
• a stu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
• the restaurant in front of our school 我们学校前边的餐厅
定语和“的”的使用
我的妈妈=我妈妈,我的书 ≠我书 ?
• 必须用“的”的情况:
Ø 词组作名词的定语:
这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让他发言的时刻到了。 |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很多。 | 他是个非常认真的学生。
Ø 指示代词“这样”“那样”作定语:这样的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留了。

• 一定不能用“的”的情况:这本书不错。|这种减肥方法很好。
• 可用可不用“的”的情况:
Ø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不用,但表示强调时可用
Ø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要加,但有些常用的形容词加不加两可
Ø 名词作定语加不加“的”意思略有不同:牛脾气 牛的脾气
实物法

sb的N
失物招领(lost & found)
状语及其教学

• *我到北京六点。

• *我学习汉语在首师大。

• *你别说这么。

• *我想说话跟中国人。

• *我想生活在一起跟她。

• *我每天吃早饭在食堂。
状语和补语的区别

• “激动地说”和“说得很激动”有何不同?

• “认真准备” 和 “准备得很认真”有何不同?

• “多+V ”和“V+多”有何不同?

• “我七个小时学习了”为什么不对?
汉语教学重要句式

• 比较句及其教学 :“比”字句

• “把”字句及其教学

• 被动句及其教学 :“被”字句
式 • “是……的”句及其教学

• “连”字句及其教学

• 存现句及其教学
“比”字句偏误

• *他的汉语水平比以前差不多。

• *我们国家的习惯比中国的不一样。

• *我高比他。

• *北京的东西便宜比温哥华。

• *哥哥大比我。

• *我比姐姐不好看。

• *我的成绩比他不好。
“把”字句及其教学

• 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 。 对吗?

• 孩子把故事听高兴了 。 对吗?

•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处置说”,主语通过动作行为使某个事物发生一定的变化。可以
是位置移动,性质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形式上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是在别人的认识中发生变化。

施事 动作

受事 结果/变化
孩子 听

故事 高兴了

我 吃

在五道口食堂 饺子
“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 光杆动词不可充当“把”字句的谓语,其后一般要出现补语
*请你把这封信寄。| *我恨不得把他杀。

• V和adj不可单独充当“把”字句的谓语
*风把我的自行车倒了。|*他把被子破了。 | *我把衣服干净了。

• 非动作性动词不可充当“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妈妈把这件事知道了。| *我一进门就把饭香闻到了。|*去年我就把他认识了。

• 能愿动词、否定副词和时间词语的位置
*你把这件事不应该告诉妈妈。| *我把今天的作业没带来。

• “把”字句动词后面不能带可能补语
*我把衣服洗不干净。| *我把这本书看得懂。
“把”字句的特点

及物动作性动词

主语 + 把 +宾语+动词 + 补语

确指
可能补语除外;宾语在动作之后的情况
“把”字句偏误

• *她常常放衣服在沙发上。

• *她把烤鸭吃在全聚德。

• *我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了。

• *我把那本书没有放在桌子上。

• *你把那张照片不应该送给他。

• *我把我的钥匙找不到。
垃圾
分类

jīnshǔ sùliào bōli zhǐ


金属 塑料 玻璃 纸
metal plastic glass paper

• 我们应该把报纸放在4号箱⼦里。
S+应该+把+O+V.在+ P
视频创造情景法

操练 我说你做大家说

老师/一个同学发出命令

u 请你把钱包放在老师的桌子上。
u 请你把桌子搬到前面。
u 请你把书放在同桌的头上。
u ……

一个同学按照命令做动作

其他同学一起说TA刚才做了什么?
教学活动
布置教室

课堂活动 学生1: ……放在哪儿?

对话 学生2: ……吧。
教学活动
搬家

两人一组 搬家公司人员: ……放在哪儿?

扮演 搬家的人:请……
教学活动

我是大厨师

• 告诉学生在家做自己最拿手的菜,并录成视频

• 在课堂上边放视频边告诉大家这个菜是怎么做的

• 先把……切成……,然后把……放到……,再把……
教学活动
堆雪人/帮妈妈做家务
“被“字句结构特点
• *孩子被哭了。| *我那条裙子被他脏了。
• 及物动词

• *他又被老师批评。|*我女朋友被四个女孩子打,学校还没处理了。
• 光杆动词

• *一本书被爸爸扔了。|*一个人将被开除。
• 主语确定

• *我的钥匙被我找不到了。|*他被老师教育不好。
• 可能补语

• *你被妈妈应该批评。| *我被经理没看见。
• 能愿动词、否定、时间词语
“被”字句常见偏误
• 不该用“被”字句而用了
*信被我写好了。
*这个圣诞节被我们过得很愉快。
*我是被俄罗斯教育部推荐来的。
*小时侯我经常被挨打。 *昨天我又被上当受骗了。

• 该用“被”字句而没用
*2007年,我派到上海工作。
*从她拒绝那天开始,就再也不敢和他说话。

• “被”字句结构方面出了问题
*我的笔弄坏了被弟弟。
*刚才她又被别的孩子打。
*老师说得很快,我们都被他糊涂了。
*我的自行车被他修不好。
*那个坏人被我终于吓跑了。 *你被他不应该批评。
*他被我们所看见。
“被”字句教学

• 分阶段

• 有标志的“被”字句 无标志的意念被动句

• 对“被”、“叫”和“让”字被动句采取分离教学

• 从“被”字句的不如意色彩入手,然后介绍中性色彩的“被”字句,
突出“被”字句的语篇功能

• 教学
“是……的”句结构特点
• 他是昨天来的=他昨天来的≠ 他是昨天来
“是…的”句中“是”可省略,“的”不可省略

• 我爸爸是上周来北京的=我爸爸是上周来的北京
“的”经常位于句尾,但也可位于宾语之前

• 他不是开车来的。
否定式是“不是……的”

• 我是上周三和姐姐一起打的去的书店。

• 我是上周三和姐姐一起打的去的书店。

• 我是上周三和姐姐一起打的去的书店。

重音和“是”的位置
“是……的”句强调什么?
• 你是怎么来的? 我是骑自行车来的。 (方式)
• 你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我们是下午三点出发的。 (时间)
• 你是为什么来中国的? 我是为了学习汉语来的。 (目的)
• 这种雨衣是用什么做的? 这种雨衣是用生物化纤做的。 (材料)
• 你的水杯在哪儿买的? 在超市买的。 (地点)
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方式、条件、目的、工具

• 是谁叫你写的这封信? 是张老师叫我写的这封信。
强调施事者的“是……的”句

• 这花是给谁的? 这花就是给你的。
强调动作受事者或与事

• 他的视力已经严重下降,都是玩电脑游戏玩的。
强调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
用“的”或“了”填空,并根据这些材料总结其不同
A:她男朋友去英国( )。
B:是吗?什么时候去( )?
A:两星期前。
B:和谁一起去( )?
A:好像是和他同事一起去( )。
B:回来( )吗? A:不知道。

“他是去年退休的”和“他去年退休了”一样?
“了”句 “的”句



“是…的”句常见偏误

*(看见一个女孩穿的裙子,问:)你这裙子在哪儿买?

*院子里的果树都是我亲手种。

“的”缺漏

*我是明天出发的。

*我们是明年参加的。

误用于将来尚未完成的动作

*我妈妈是昨天来了。

*这块表你是在哪儿买了?

“的”和“了”混淆
“是…的”句教学

• 情景举例法:周末去哪儿了?

• 对比

• 图片法
“连”字句语用:强调什么
知识最少 小孩子
A
B
C
D
E
F
G
……
知识最多 老师

• 1+1=?连小孩子都会,我们当然也会。
• “馕”这个字连老师都不认识,学生当然也不认识了。
• 强调:极端对象、典型代表尚且如此,其他对象更是如此。

• 通过否定极小量,从而否定所有;通过肯定极大量,从而肯定所有。

• 他连一个面包都买不起。

• 他连飞机都买得起。

• 这个极端的代表可以是名词、动词、词组充当。
“连”字句常见偏误
• *弟弟出国后连一封也没写信。
• *他连吃饭也没吃就去上课了。
• *他连一口都没吃饭。
• *她出国后,连一封也没写信。
整个宾语应该放在“连”的后面。

• *我朋友身体非常好,连什么运动都喜欢。
“连”后应是典型代表

• *他现在很有钱,连自行车也买了。
• *北京的冬天很冷,连雪都下了。
• *他在北京生活了三年,连“你好”都会。
正常现象,非极端代表
教学活动

看谁补的句子多

• 他不会汉语,……
• 他的汉语非常好,……
• 他很有钱,……
• 我很穷,……
• 他病得很厉害,……
• 他又困又累,……
• 她很聪明,……
• 他很笨,……
• 我今天⼼情特别不好,……
两个转化

理论语法——教学语法

教学语法——语法教学
总结

• 要做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在语法方面至少具备:深厚
的汉语功底;把这些语法知识掰开揉碎深入浅出,以一
种润物细无声、不露语法痕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教学
能力。

•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免费下载图片和资源
http://www.morefunchinese.com

免费下载资源,但仅限于自己上课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马真《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和基本功》,外研社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陆庆和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和生《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 ,商务印书馆
•杨玉玲 吴中伟《国际汉语教师语法与语法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玉玲《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高教出版社
•杨玉玲 孙红玲《国际汉语教师中级语法教学手册》,高教出版社
•杨玉玲《现代汉语语法答问》,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语出版社
谢谢!欢迎提问!

扫码加入华文教学直播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