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Answer 解答篇

E 當波形向右移 ∆x = 9 m,
第1 章 波 動 ∆t =
∆x
v
=
9 1
= (s)
36 4
1 3 3
1-1 波的傳播 因 = T,故 P 點振動了 次,即從波
4 2 2
4 二、1 力學波,電磁波 2 橫波,縱波 峰到波谷,故位移為 4 cm 向下。
5 範例 1 ABC 範例 2 55 cm/s
D 縱波的質點振動方向與波傳遞的方向平行。
E 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應屬於縱波。
類題 AB
C 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動傳遞的方向可垂
直亦可平行。 如上圖所示,在 ∆t = 1 s 內,
D 力學波的波源停止振動,傳遞的力學波可繼 3
波形向右移動了( + n)λ,
續傳播。 4
E 力學波的傳遞過程,介質質點只在原處振 n = 0,1,2,……。
動,不隨波動遷移。 3
故1= T + nT,n = 0,1,2,……
4
1-2 振動與週期波
4
!T= (s)
6 二、12振幅 4n + 3
7 範例 1 CDE
又因 0.3 s < T < 0.4 s,故 n = 2,T =
4
s
A 此繩波的振幅為 2 cm。 11
B 此繩波的波長為 4 m。
! v = 20 = 55(cm/s)
v 4 4
C v = f.λ,f = = = 1(Hz)
11
λ 4
D 根據題意,此波形 類題 ABE
正向右移動,故 P A 由題圖可知 λ = 40 cm
點正接近波峰處, T
BC 若波速向右,∆t = 2.5 − 1 =
如右圖所示。 4
E 2 s 內 P 點完成 2 40 20
   ! T = 6(s),v = = (cm/s)
次振動 6 3
 路徑長 l = 2 ×(4 × 2)= 16(cm) 3
DE 若波速向左,∆t = 1.5 = T
l 16 4
 平均速率 vs = = = 8(cm/s)
∆t 2 40
   ! T = 2(s),v = = 20(cm/s)
類題 BDE 2
A 根據題意 f = 6 Hz,由題圖可知 9 範例 3 CD
λ = 6 m,v = f.λ = 6 × 6 = 36(m/s) 由題圖1可知此週期波的週期 T = 0.4 s,由題
B P 點此刻正振動到最高點,振動速率恰為 圖2可知此週期波的波長 λ = 4 m
零。 5
由 t = 0 到 t = 0.5 s 經過了 ∆t = 0.5 s = T
C Q 點此刻的振動方向向上。 4
1 1 5
D ∆t = s = T,故 P 點由波峰到波谷 故波形可能向右或向左移動 λ = 5(m)
12 2 4
l 2×2 選項中,C選項是對應向左移,D選項是對應
平均速率 vs = = = 48(cm/s)
∆t 1 向右移。
12

−2−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

10 類題 B 14 6AD 7C 8D∥9C 0A qA 
由題圖可知,t = 0 時,介質 A 點的 y = 0,且因 wBCD eAE 
波形向左移動,故 A 點應先向上振動到波峰再 歷屆大考題
往下,故選B 。 15 rA tC yC 
範例 4 A 解 析

√ µF = √ M/L
k∆x
=√
k∆xL 1 波速與介質的性質有關,與波源的振動頻
v= ∝ √∆xL
M 率、波長、振幅皆無關。以彈性繩為例,

√ Fμ ,F 為繩張力,μ 為繩的線密
其中 ∆x 是形變量,L 為全長。
波速 v =

v
故 1 =
√ L8 × 98 L = 9 ,故選A。 度,故 F 增大,v 也會變快。
v2
√ L3 × 43 L 16 2 由題圖可知振幅 A = 2 cm,λ = 12 cm,
故波速 v = f.λ = 2 × 12 = 24(cm/s)
類題 C 由 x = 3 cm 傳遞到 x = 27 cm,

√ µF = √ M/L =√
k∆x k∆xL ∆x = 27 − 3 = 24(cm)
v= ∝ √∆xL
M ∆x 24
∆t = = = 1(s)
其中 ∆x 是形變量,L 為全長。 v 24
v1 √∆x1 × L1 √L0 × 2L0 1 3 如右圖,設 P 點的位移為 y
= = =
v2 √∆x2 × L2 √2L0 × 3L0 √3 由題圖可知:
11 範例 5 A y
=
∆Y
=
5
x ∆X 10
1
!y= × 4 = 2(mm)
2
4 如右圖,當波形向右移
動時,P 點會向下移動。
如上圖所示,通過 p 點的切線斜率 5 簡諧運動的週期

tanθ =
20
600
=
1
30
T = 2π √ mk = 2π√ 100π
0.25
2 =
1
10
(秒)

1 最大振動速度即簡諧運動通過平衡點的速率
故振動速度 u = tanθ × v = × 15 = 0.5(m/s)
30 2πR 2π × 0.1
v= = = 2π(公尺/秒)
= 50(cm/s),方向向下 T 0.1
類題 E 同理,最大加速度即簡諧運動在最高點(或
u = tan60°× v = √3 × 10√3 最低點)的加速度
= 30(cm/s) 4π2R 4π2 × 0.1
a= 2 = = 40π2(公尺/秒2)
方向向上,如右圖所示。 T 0.01
12 觀念辨析 1× 2× 3×  1 1
再經 秒 = T,故 P 點恰在最低點,
解 析 40 4
1 每振動一次,質點都要經過 4 倍振幅的路徑 其振動速率恰為零。
長。 6 由題意可知:λ = 4 公分 = 0.04 公尺,
2 在同一介質中波形移動的速率 v 為一定值, 10
v= = 2(公尺/秒)
與波源的振動頻率無關,因此當振動頻率變 5
快,則波長會變短。 v 2
v = f.λ,f = = = 50(赫茲)
3 在同一均勻介質中,不論是波速、頻率與波 λ 0.04
長皆為定值,與離波源遠近皆無關。 1 1
!T= = = 0.02(秒)
1-1 波的傳播 ~ f 50
1-2 振動與週期波 7 A 如右圖所示,因 F
各校段考題 點向下移動,故波
13 1D 2B 3C 4C∥5ACE  形向左移動。
4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B 如右圖所示,H 點的移動方向與 F 點相 e AB 如右圖所示,


反。 A、F 兩點振
1 動速度向上,
C C 點再經 T 就回到平衡點,B 點要先
4 C、D 兩點振
1 動速度向下。
上升到波峰再經 T 才回到平衡點。
4 C 通過 B、E 兩點的切線斜率為零,故 B、
DE 質點 C、G 在此瞬間的振動速度皆為 E 兩點的振動速度為零。
0。 D 通過 G 點的切線斜率之絕對值最大,故
8 設甲、乙兩站離震央分別為 x 公里、y 公里 G 點的振動速度最大。
x x y y E 因 B、E 兩點離開平衡點最遠,所受回
根據題意: − = 10, − = 30
4 6 4 6 復力最大,故加速度的量值也最大。
解出 x = 120(公里),y = 360(公里) r 因 P 點的振動速度向下,故可知此波形向
y−x 左,如下圖所示,即 a 點正向下移動,b 點
故 P 波到達甲、乙兩站的時間差 ∆t =
vP 正向上移動。
240
! ∆t = = 40(秒)
6
故 P 波抵達乙站的時刻應為 9:25:30 再加
40 秒,即為 9:26:10
9 由題圖可知
3
∆t = 1 = T + nT,n = 0,1,2,……
4
4
!T= n = 0,1,2,……
4n + 3 ,
又因,P、a、b 三點皆作同頻率、同振幅的
4 簡諧運動,故如下圖所示的參考圖,等速圓
當 n = 1,T = = 0.57
7
周運動投影到 y 軸的運動恰為此三點之運動
符合題意的 0.5 < T < 0.7 情況
λ 8
故v= = = 14(m/s)
T 4
7
0 先由題圖2可知,在 t = 3 s 時,此質點的
y = 0,故由題圖1可知,此質點可能位於 x
= 0,x = 2,x = 4,x = 6 等位置。
又已知此波是向
右傳播,所以 由上圖可以看出,當 P 到達最低點,需時
x = 0,x = 4 應向
1
上移動,x = 2, T 在這段時間內,a 點恰到達 y = − 2 m
6 ,
x = 6 應向下移動,如上圖所示。由題圖2 處,b 點恰到達最高點 y = 4 m,故選A。
可知,當 t = 3.1 s,y > 0,故該質點在 t 因波形向 − x 方向傳播,故 P 點在 t = 0.2 s
t = 3 s 的瞬間應向上振動,因此選擇 x = 0 時的振動速度 u 應向上,如下圖
或 x = 4。
q 坐標原點 O 在 t = 0 時,
y = 0,且因波形向左,
故 O 點的振動速度向
下,如右上圖所示,因此 O 點的 y-t 圖形應 λ λ 2
選A。 且由 v = , T= = = 0.4 s
T v 5
w A 波動只傳遞能量,不傳遞介質。 故 P 點的振動週期 T = 0.4 s,且在 t = 0.2 s
E 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屬於縱波。 時振動速度向上,故選C。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5

y 根據題意波形向右,故 t > 0 之後,P 點的位 第二次的透射波形向下、反射波形也向下,如


移 y 應該是下圖中實線的部分。 下圖所示。

故選ACD。
又愈靠近 P 的波形愈早經過 P 點,故可畫出
類題 BCE
y-t 圖如下圖,此圖可視為將實線部分水平
由題圖可知:
翻轉。
由 A 到 B,反射波上下顛倒,故 μ1 < μ2。
由 B 到 C,反射波上下不顛倒,故 μ2 > μ3。
若脈衝由 C 向左行進,則在 C 的反射波與在 A
的透射波應如下圖所示。

1-3 繩波的反射與透射
16 J21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2上下不顛倒,左右相反
18 範例 1 C 經典題 2.1 C
此脈衝先遇到自由端,故其波形應如丙圖(上 由題圖2反射波與透射波波形的正立或倒立可
下不顛倒、左右相反)。 知:A 繩的線密度小於 B 繩的線密度,B 繩的
再遇到固定端,丙圖的波形再變為乙圖(上下 線密度大於 C 繩的線密度,故 B 繩的線密度最
顛倒、左右相反)。 大。
再遇到自由端,乙圖再變為丁圖。故選C。 又由題圖2可以看出,在 A、B、C 三繩中脈衝
類題 CD 的長度為 λA > λC > λB,因 v = f.λ ∝ λ(頻率

√ Fμ ∝ √μ1 (張力相等),故
1 如果兩端皆為自由端,波形出現的先後順序
不變),v =

2 如果兩端皆為固定端,波形出現的先後順序 1
λ∝ 因此可知 C 繩的線密度大於 A 繩的
√μ ,

線密度。
3 如果先遇到自由端,再遇到固定端,波形出 20 觀念辨析 1× 2○ 
現的先後順序為 解 析
1 因為在同一介質中,反射波與入射波的波速
相同。
2 因為輕繩的線密度較小,所以雖然只傳遞原
4 如果先遇到固定端,再遇到自由端,波形出 入射波的部分能量,其振幅可以比原入射波
現的先後順序為 大。
 
1-3 繩波的反射與透射

各校段考題
故選CD。 21 1E 2B 3C∥4B 5A 6E 7A
19 範例 2 ACD 8AD 
第一次的反射波形向下、透射波形向上,兩者 解 析
的振幅皆小於原振幅,如下圖所示。 1 根據題意可知此繩波先遇到自由端再遇到固
定端:
6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2 先遇到固定端,再遇到自由端: 同理,在 t = T 時,甲、乙兩


波疊加如圖2,此刻兩波恰
完全同相疊加,每一點的位
移均變為 2 倍,故選D。 圖@
故選B。 5
同理,在 t = T 時,甲、乙
3 當 μ1 = μ2 只有透射波,而無反射波。 4
4 先遇到固定端,再遇到自由端: 兩波只在 Q、R 之間疊加如圖
圖#
3,故合成波如A選項。
類題 B
5 根據題意可知左端為固定端,右端為自由 如右圖所示,此三角形脈衝的
端,如圖1所示。故此兩脈衝再反射一次的 前部(淺色虛線)先遇到固定
波形如圖2所示,故選A。 端,故反射後,波形上下顛
倒、左右相反。後部(淺色實
線)尚未遇到固定端的波形會與反射波的波形
圖! 圖@ 疊加,故合成波的波形應選B。
6 反射波上下不顛 25 範例 2 E
倒,但左右相反; 如右圖所示,向右行進的波
透射波的波形與入射波一致,振幅變大,如 形在 A、C 間的振動速度 u
右上圖所示,故選E。 向下,在 C、B 間的振動速
7 第一次通過 X 點時,鉛直方向位 度 u 向上,同理,向左行進
移 S 對時間 t 的圖形如右圖所 的波形在 A、C 間的 u 也是向下,C、B 間的 u
示。 也是向上,故兩者疊加後,雖然位移 y 相互抵
遇到固定端反射後,因波形上下 消,但振動速度 u 的量值卻是倍增,在 A、C
顛倒、左右相反,因此第二次通 間方向向下,在 C、B 間方向向上。
過 X 點時,鉛直方向位移 S 對 類題 E
時間 t 的圖形如右上圖所示。故選A。 如下圖所示,兩三角脈衝在 P 點的振動速度量
8 AB 透射波與反射波的頻率與原入射波相
4
同,由 v = f.λ,v ∝ λ,故可知兩者 值皆為 tan53°× v = × 6 = 8(cm/s),且方
3
的波長比亦為 1:4。 向皆向上,故疊加之後 P 點的振動速度量值應
C 由v= √ F
μ

1
√μ ,
1
μ ∝ 2 ,故兩者的
v
為 8 + 8 = 16(cm/s)

線密度比為 16:1。
D 由重繩到輕繩,反射波的波形上下不顛
倒,振幅小於入射波,波速與原入射波
26 觀念辨析 1○ 2× 
相同(因為在同一介質)。
E 透射波形大致與入射波相同,但振幅變 解 析

大,波速大於原入射波(因線密度變 1 兩波雖然存在干涉現象,但兩波動原來的波
小)。 形在兩波分離後,依然保持不變。
2 如下圖所示,在兩波完全重疊的瞬間,兩波
1-4 波的疊加原理 形完全抵消,但振動速率倍增。
24 範例 1 A,D,A
3
在t= T 時,甲、乙兩波各
4
自向右、向左前進 3 格,故如
圖1所示,只在 Q、R 之間兩 圖!
波疊加,且各點的位移均為零,故選A。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7

t = 4 s 時,兩脈衝已經沒有重疊,如下圖所
1-4 波的疊加原理 示,故選4。
各校段考題
27 1D 2E 3D∥4C 5C 6D 
28 7ACE

歷屆大考題 7 B 合成波質點的振動速度不一定為零。
8C 9D  D 兩波交會後,各自的振幅不會改變。
解 析 8 A 介質振動的方向在 y 軸方向,與波形移
1 波形相互抵消,但 A、 動方向垂直。
B 間各點的振動速率皆 B 介質在 y 方向有振動動能。
倍增。 C 兩波形完全重疊時,
3 兩波在同一質點的位
2 兩正三角形脈衝在 t = s 時重疊如下圖,
4 移恰好抵銷,如右圖
在 D 點的振動速度 u 皆為 tan60°× 40 = 40√3 所示,故成一直線。
(cm/s),方向向上,故合成波在 D 點的 D 在合成波的左半部,振動速度方向向
振動速度為 40√3 + 40√3 = 80√3(cm/s) 下,在合成波的右半部,振動速度方向
向上,動能皆不為零。
E 兩波交會之後,仍維持原波形繼續前
行。
9 在 t = 0.9 s 時,兩脈衝各自前行
3 如下圖所示,t = 0.75 s 時,甲、乙兩波在
∆x = v × ∆t = 10 × 0.9 = 9(m)
1
P 點的位移均為 y = 3√3 × cm,故疊加後 故此瞬間兩波形在 − 1 < x < 1 之間有重疊,
2
利用疊加原理可求出其合成波如下圖所示。
在 P 點的總位移
3√3 3√3
yP = + = 3√3(cm)
2 2

1-5 駐 波
29 一、2二分之一 3二分之一

4 根據疊加原理,a、b、c nv nv
30、31 二、12  22 ∥3音色
2L 4L
三點均在其平衡位置,但
a、c 的振動速度不為零,
32 範例 1 x = 0、4、8 為腹點,x = 2、6 為節點
b 的振動速度為零。a 的 在題圖所示的瞬間,每一點的位移皆為零,但
振動速度方向向下,c 的 節點的定義是永遠不振動,即位移恆為零。讓
振動速度方向向上,如右上圖所示。 T
時間經過一小段 ∆t(t ≤ ) 如下圖所示。
4 ,
5 在 t = 0.8 秒時,兩脈衝在 A、C 兩點間重疊
如下圖所示。

在 B 點的合成波位移 yB = 0,故合成波形應 觀察兩波形在 x = 4 的疊加位移 y4,會發現 y4


為C選項。 T
逐漸增大,當 ∆t = y 達最大值(即兩分波
6 t = 2 s 時,兩脈衝的波形圖如下圖所示,恰 4, 4
完全相互抵消,故選3。 的和),故 x = 4 為腹點。
! x = 0、4、8 為腹點
! x = 2、6 為節點
8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類題 E 類題 L

√ Tμ
11 3 3
因t= T = 2T + T,故可以思考丙圖經 T
4 4 4 vA 1
= =


之後的駐波波形即為答案,如下圖所示。 vB 2T 2
μ
2

vB 2v
B 的基頻 f1 = , A 的第二諧音 f2 = A
2LB 2LA
33 範例 2 BDE 因 f1 = f2
AB 因串聯固定在兩牆間,兩繩的張力 T 必相 vB 2v L 1
= A ! A = ! LB = LA = L
等,故兩繩上的波速比 2LB 2LA LB 1

√ μT :√ μT = 1:2
經典題 3.1 B
   v1:v2 =
1 2
兩端固定的弦,形成駐波時之頻率為

√ Fμ ,n = 1,2,3,……
C 在不同線密度的繩上所產生之透射波與反射
nv n
波,其頻率(週期)皆相等,因此 f= = .
2L 2L
f1:f2 = 1:1 根據題意,將 n = 6 代入上式,
λ 3 v1
D L1 = 3( 1 )=
2 2 f1 f=
6v 3
= .
2L L √ Fμ ! L1 √ LF = 3f
λ2 v 當張力 F 變為 4F,則駐波頻率
  L2 = 2( )= 2
2 f2
L 3v
  ! 1 = 1 =
3×1
=
3
f' = √
n 4F n
2L μ
=
L √ Fμ = n( L1 √ Fμ )= n( 3f )
L2 2v2 2×2 4
f 2f
即 f' = f ……。故選B
E 由題圖可見兩繩連接處為節點。 3、 3 、 、
類題 4:9 35 觀念辨析 1× 2○ 3× 
λA 解 析
LA 1 2 λ λ 3 1 只有在這兩列繩波前進方向相反時,才會形
= = = A ! A =
LB 2 λB 3λB λB 2
×3 成駐波。
2
λ
2 相鄰腹點(或節點)的距離為 相鄰的
v
因 fA = fB,v = f.λ ! A =
3 2,
vB 2
λ
腹點與節點的距離為 如下圖所示。
√ √ 4,
F 1 v μB 3
又v= ∝ ! A = =
μ √μ vB μA 2
! μA:μB = 4:9
34 範例 3 E

v甲
=
√ Fμ 甲


=
√ 1
2
=
1
v乙
√ Fμ 乙


√ 21 2
3 第一泛音的頻率是基音的 3 倍,第二泛音的
頻率是基音的 5 倍,依此類推。
v 3v
甲的基音 f1 = 甲 ,乙的第三諧音 f3 = 乙
2L甲 2L乙 1-5 駐 波
f1 = 2f3
各校段考題
v 3v 36 1C 2A 3BD 4D 5ABE∥6B
! 甲 = 2( 乙 )
2L甲 2L乙 37 7ACD 8D 9C 0A∥qADE
L v 1 1 wACE eABC 
! 甲= 甲 = =
×
L乙 6v乙 6 2 12
歷屆大考題
38 rB tBCDE yC uBD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9

解 析 5 AB 串聯成一條的細繩,不論其線密度,
1 根據題意 振動頻率與張力必相同。
F = kx = 6 ×(0.4 − 0.2)= 1.2(牛頓) CDE 根據題圖
0.03 λ1 λ λ
μ= = 0.075(公斤/公尺)     = 1, 2 × 3 = 2, 3 × 2 = 3
0.4 2 2 2

v= √ Fμ = √ 0.075
1.2
= 4(公尺/秒)     ! λ1 = 21,λ2 =
2
 λ =
3 2, 3 3
因為共有 5 個節點,如下圖所示,所以 n = 4     已知 1:2:3 = 1:2:3
    ! λ1:λ2:λ3 = 6:4:9

f=
nv
2L
=
4×4
2 × 0.4
= 20(赫茲)
    因 v = √ Fμ ∝ √μ1 ,
    又因 v = f.λ ∝ λ
√T


vA μ 2 1 1
2 = =     故 λ ∝ 或μ∝ 2

vB 3T 3 √μ λ
2μ 1 1 1
v 3v     ! μ1:μ2:μ3 = : :
B 的基頻 f1 = B ,A 的第二泛音 f3 = A 36 16 81
2LB 2LA
          = 36:81:16
v 3v
因 f1 = f3 ! B = A 1 1 1
2LB 2LA     ! v1:v2:v3 = : : = 6:4:9
6 9 4
LB v √3 L √6
! = B = ! LB = = L T
LA 3vA 3√2 √6 6 6 由題圖可知兩張相片之間的 ∆t = 將腹
8,
v 40
3 λ= = = 8(cm) 點的簡諧運動投影到參考圓上可得如下圖所
f 5
示的對照圖,當 t = 0 從 b 點出發(t = 0),
固定端必為節點,
3
相鄰節點間的距離為半個波長,故可畫出如 經過 t = T 時,恰好又投影到 b 點。
4
右上圖所示的駐波。將題目中的 A、B、C、
D、E 五點標示在右上圖中可以看出 B、D
為節點,A、C、E 為腹點。
4 如果在兩邊的水面要同時起伏,則兩側必是
腹點,且中間夾著偶數的節點,如下圖所
示。

7 v= √ Fμ = √ 4 ×8.110 −3 = 45(公尺/秒)

λ
n 個波節 ! L = (n − 1)= 18(n − 1)
2
λ
(n + 1)個波節 ! L = n = 15n
2
18(n − 1)= 15n,n = 6
λ λ λ L = 18 × 5 = 15 × 6 = 90(公分)
!L= + + (2n − 1),n = 1,2,
4 4 2
nv n × 45
f= = = 25n ! 基頻 f1 = 25 赫茲
   3,…… 2L 2 × 0.9
λ λ λ λ
  = + × 2n − = nλ 6 個波節, = 18 公分是第四泛音(第五諧
2 2 2 2
v nv n × 1
!f= = v = = = 2n 音),如下圖所示。
λ L L 0.5
n
故 f = 2 赫茲,4 赫茲,6 赫茲,……
10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λ E 因 x = 50 cm 處為節點,若 x = 60 cm 處
7 個波節, = 15 公分,是第五泛音(第六
2 為腹點,則必有
諧音),如下圖所示。 λ 3λ 5λ
60 − 50 = ……
4, 4 , 4 ,
40
所以 λ = n = 1,3,5,……
n,
8 設前後兩次此繩上的波速分別為 v1、v2,因
又由D選項已知
v= √ T
μ
v
∝ √T, 1 =
v2 √ 200 2
50
=
1 λ=
100
n' ,
n' = 1,2,3,……
因波源振動的頻率不變
40 100
v = f.λ ∝ λ 因此 =
n n'
λ1 v1 2
! = = ! 10n − 2n' = 5,但兩個
λ2 v2 1
偶數相減不可能得出奇數,故無解
λ λ
L= 1 ×2= 2 ×n 即 x = 60 cm 處不可能為腹點。
2 2
nv
λ1 w A f= n = 1 對應基音,n = 3 對應第三
2λ1 = nλ2 = n( ) 2L ,
2
  諧音或第二泛音。
! n = 4,故選D
B 乙、丙、丁皆為甲的泛音,故甲、乙、
9 v= √ Fμ = √ 0.02
98
= 70(公尺/秒) 丙、丁之合成波仍為甲的頻率。
C 由題圖可知:
v = f.λ
  λ甲 = 2L,λ乙 = L,
v 70
λ= = = 0.4(公尺) 2 1
f 175   λ丙 = L λ = L
3 , 丁 2
根據題圖,
1 1 1
λ λ 5   ! λ甲:λ乙:λ丙:λ丁 = 1: : :
L = × 2 + = λ = 0.5(公尺) 2 3 4
2 4 4
0 若節點少一個,駐波的波形圖應如下圖所 D v= √ Fμ ,同一條琴弦的張力 F 與線密度
示。此圖為第一泛音(第三諧音)
  μ 皆不變,故波速應相同。
3v 3 × 70
f= = = 105(赫茲) E v = f.λ
4L 4 × 0.5
v 1
  f= ∝
λ λ
  ! f1:f2:f3:f4 = 1:2:3:4
v
e A 一個波腹對應的是 f = 的基音。
2L
q AB 因 x = 50 cm 處的位移始終為零,故此
波不可能為行進波,應該是一駐波, λ
B 兩個波腹對應的 L = ×2=λ
2
且 x = 50 cm 處為節點。
C 因每隔 1.2 s,在 x = 60 cm 處的位移數據 C 固定端不能振動,必為節點。
就會重覆一次,所以此波的週期 T = 1.2 λ
D L= × n,n = 1,2,3,故弦長亦可能
2
s。
D 因 x = 0 與 50 cm 處皆為節點,故   為波長的 1.5 倍、2.5 倍、3.5 倍等。

λ E 節點數應比腹點數多 1。
50 = .n
2 λ
r 如右圖所示, × 3 = L
2
100
!λ= n = 1,2,3,……
n , !λ=
2
L
3
因此波長不可能為 30 cm。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11

t AB 根據題圖可知:
4v 2v 3v 2v 3v
1-6 惠更斯原理
   f甲 = = ,f乙 = ,f丙 = =
2L L L 2L L 39 J2垂直 3點波源
3 40 範例 1 BC
v 2v A 惠更斯原理適用於各種形狀的波動。
   f丁 = = 故 f乙 = f丙 > f甲 = f丁
L L, D 惠更斯原理也可以解釋波的直線傳播。
2 E 惠更斯原理亦可用來解釋光波(電磁波)的
   因此A錯誤,B正確。 傳播。
2 1 類題 ACE
C λ甲 = 2L,λ乙 = L,λ丙 = L,λ丁 = L
3 2 A 因各點的水深相同,所以各點的水波波速亦
  故 λ甲 = 2λ乙,λ乙 = 2λ丁 相等,波前上每一點在一小段時間 ∆t 內,
D 出現下一個波峰各需時: 往各方向輻射出的子波半徑 r = v∆t 必相
3 1 等,所以波前仍是圓形。
  ∆t甲 = T ∆t = T
4 甲, 乙 4 乙, B 同A,因溫度不同,聲速亦不相等,所以子
3 1 波半徑 r = v∆t 在不同位置會不同,因此原
  ∆t丙 = T ∆t = T
4 丙, 丁 4 丁 波前會慢慢變成不是球面。
  又已知 T甲:T乙:T丙:T丁 = 3:2:2:3 D 應用惠更斯原理時不需要知道波源的位置,
  故可知乙最早出現下一個波峰。 只要知道某一瞬間波前的位置與波前進方
1 3 向,就可以透過惠更斯原理推理接下來波如
E 同D,∆t甲 = T甲,∆t乙 = T乙,
4 4 何傳播。
1 3 E 若不知道波的前進方向,則在下一瞬間波前
  ∆t丙 = T ∆t = T 故可知丙最
4 丙, 丁 4 丁, 的推進方向有兩個完全相反的可能方向。
  早出現下一個波谷。
T 1 1
1-7 水波的干涉
y 根據題意: ≤ T ≤ (s),f ≥ 10(Hz)
2 20 , 10 41 一、2亮紋,暗紋

v v 1
又f= ≥ 10, ≥ 20 二、2灰紋,亮紋,暗紋 3(n − )λ 
2L L 2
在 5 個選項中只有C符合所求。 d 1
42 41 nλ 2 中央腹線 63 +
√ F λ 2
u AB v = 故 F 愈大,v 愈大;μ 愈
μ, 43 範例 1
1 3 cm 2 4.5 cm 3 5 4 6
   大,v 愈小,因此A錯誤,B正確。 1 腹線的路程差 ∆x = nλ,n = 0,1,2,……
CD 基頻的駐波波形如右下圖所示, 第一腹線
λ ! n = 1,∆x = λ = 3(cm)
   × 1 = ,λ = 2
2 2 節線的路程差
v v 1
   f = = 故C錯誤,D正確。 ∆x =(n − )λ,n = 1,2,3,……
λ 2 , 2
E 每一質點通過平 第二節線
衡點的動能如右 3
! n = 2,∆x = λ = 4.5(cm)
圖所示 2
1 d 8.4
  ∆Ki = (∆mi)v2 3 n≤ = = 2.8,n = 0,1,2
2 λ 3
1 故腹線共有 5 條。
    = (2πfri)2
(∆mi)
2 d 1 8.4 1
4 n≤ + = + = 3.3,
    = 2π2f 2∆mi.ri2 λ 2 3 2
  ! 總動能 K = Σ∆Ki = 2π2f 2Σ∆miri2 ∝ f 2 n = 1,2,3
2
  故應正比於 f1 故節線共有 6 條。
12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類題 10 類題 E
1 5 1
路程差 ∆x =(n − )λ, n≤ + = 3 ! n = 1,2,3
2 2 2
5 注意:n = 1,2 是雙
當 n = 3 時,∆x = 4 = λ ! λ = 1.6(cm)
2 曲線,n = 3 是射線。
d 1 8 1 畫出靠近 S1 那一側
n≤ + = + = 5.5
λ 2 1.6 2 的三條節線如右圖所
故 n = 1,2,3,4,5 ! 共有 10 條節線 示,故共有 5 個節點。
44 範例 2 CDE 46 範例 4 B
A S1a S2a = 3.5λ − 2.5λ = λ
− 由題圖可知總共有 4 條雙曲線的節線
1 d 1
B S2b − S1b = 3λ − 2.5λ = λ 故 n = 1,2 ! 2 < + <3
2 λ 2
! b 點位於第一節線,同理,a、c 點位於第 d 1 d 1
由上式可得: >2− , <3−
一腹線 λ 2 λ 2
d 1 3 d 5
C n≤ + = 3.5,n = 1,2,3,故共有 6 條 因此 < <
λ 2 2 λ 2
節線。 類題 BC
D 若振動頻率加倍,波長減半,則兩波源到 b 1
因 P 點位於第一節線 S1P − S2P = λ = 1.5
點的路程差為 λ,到 a、c 點的路程差變為 2
2λ,因此都變成腹線。 ! λ = 3(cm)
E 若兩波源反相,中央線變成中央節線,節線 由題圖可知共有 6 條節線、5 條腹線,故
的路程差是 ∆x = nλ,腹線的路程差 d 1 5 7
n節 = 1,2,3 ! 3 < + <4! λ<d< λ
1 λ 2 2 2
∆x =(n − )λ,n = 1,2,3
2 d
n腹 = 0,1,2 ! 2 < < 3 ! 2λ < d < 3λ
故 b 點變成腹點,a、c 點變成節點。 λ
類題 AD 綜合以上兩式,2.5λ < d < 3λ,
d 3.5λ 即 7.5 cm < d < 9.0 cm
AB n腹 ≤ = = 3.5,n腹 = 0,1,2,3
λ λ 故選BC。
! 共有 7 條腹線 47 觀念辨析 1○ 2× 

d 1 解 析
n節 ≤ + = 4,n節 = 1,2,3,4
λ 2 1 振動頻率愈高,波長愈短,當兩波源距離不
! 共有 8 條節線,其中 n = 4 的兩條節線 變時,波長變短,節線與腹線的總數也會隨
是以波源為起點的射線 之增加。
C S1A = 5λ,S2A = 2λ ! S1A − S2A = 3λ 2 腹線上的疊加情形不只是波峰遇波峰或波谷
故 A 點位於第三腹線。 遇波谷的重疊,還有其他很多種可能:只要
D S1B = 3.5λ,S2B = 3λ ! S1B − S2B = 0.5λ 是兩波振動位移相同的點都可能出現在腹線
故 B 點位於第一節線。 上。
E S1C = 1.5λ,S2C = 3.5λ ! S2C − S1C = 2λ 1-6 惠更斯原理~
故 C 點位於第二腹線,可能為亮紋或暗紋。 1-7 水波的干涉
45 範例 3 4 各校段考題
20 48 1A 2B 3C 4A 5B∥6C 7C
由題意可知:d = 4 m,λ = = 2(m)
10 49 8C 9D 0A∥qBCE

d 1 4 1 歷屆大考題
n≤ + = + = 2.5 ! n = 1,2
λ 2 2 2 wE eA 
畫出靠近波源 A 那一 解 析
側的兩條節線如右圖所 1 同一水波槽的波速 v 為一定值,
示,故在 x 軸上共有 4 故 v = f λ = 10
個節點。 頻率加倍則 10 = 20λ ! λ = 0.5(公分)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13

2 由題目條件可知: 3
7 因 P 點位於第二節線,故 S1P − S2P = λ
S1Q 2 = S1S2 2 + S2Q 2 = 52 + 122 2
! S1Q = 13(公尺) 8 因總共有 6 條節線,n = 1,2,3
又根據題意可知:Q 點必位於第一節線上 d 1 d
!3< + < 4,2.5 < < 3.5,
1 λ 2 λ
! S1Q − S2Q = λ
2   其中 d = 0.35 m
1 ! 0.1 < λ < 0.14,又已知 f = 10 Hz
! 13 − 12 = λ
2 ! 1 m/s < v < 1.4 m/s,故選C
! λ = 2(公尺) 9 如右圖所示,
d 1 5 1 QB 2 = QA 2 + AB 2
由n≤ + = + = 3 可知 n = 1,2,
λ 2 2 2 = 4.52 + 62
3,共有 3 條節線如右上圖所示,故沿著 x ! QB = 7.5(cm)
軸向右移動,最多還能遇到 1 個節點。 QB − QA = 7.5 − 4.5
3 腹線上任意點 P 到兩波源 S1、S2 的路程差必 = 3.0(cm)
須滿足 v 50
λ= = = 2(cm)
│S1P − S2P│= nλ,n = 0,1,2,…… f 25
故只有 PS1 − PS2 = − λ 符合。 3
故 Q 點到 A、B 的路程差恰等於 λ
4 先扣除中央腹線(n = 0)與圓圈的兩個交 2
點,表示左右兩側各有 7 個交點。 ! Q 點位於第二節線上
因每一條腹線會割出 2 個交點,故必有一條 0 由題意可知 AQ = √7202 + 9602 = 1200(m)
雙曲線的腹線退化成 由題意可知 Q 位於第二節線上,故
射線,如右圖所示, 3
AQ − BQ = λ
n = 0,1,2,3,4, 2
d λ 1 3
故 =4! = ! 1200 − 960 = λ
λ d 4 2
d 1 7 1 ! λ = 160(m)
5 n≤ + = + =4
λ 2 2 2 q A 深水區波速較快,淺水區波速較慢,故
n = 1,2,3,4,其中 n = 4 退化成一射線, 若頻率不變,深水區的波長較長。
不在兩波源之間,不符題意所求。 B 圓形波經直線邊界反射後仍為圓形波。
故總共有 2 × 3 = 6 條節線在兩波源之間。 C 兩反射波與入射波只有前進方向相反,
d 1 其餘條件皆相
6 A 因n≤ + = 3.5,n = 1,2,3
λ 2 同,重疊之後形
故有 6 條節線。 成駐波。
B 原來 B 點到兩波源的路程差 ∆xB = D 亮紋代表波峰的
1 位置。
λ 若頻率減半,波長 λ' 會增為 2λ,
2 , E 利用波的反射定
1 律可知反射波可
故路程差會變為 ∆xB = λ' B 點不是
4 , 以視為由假想波
節點。 源 O'' 發出,如右
C C 點到 S1、S2 的路程差 ∆xC = 0,頻率減 圖所示。
少後,仍然維持 ∆xC = 0,故仍為腹點。 w A 長方形木條起波器是產生直線波。
D A 點原來的路程差 ∆xA = λ,頻率增倍後 B 調整電流的大小是用來調整起波器的振
1 動頻率。
λ' = λ ∆x = 2λ',仍然是腹點。
2 , A C 因光源並不是鉛直往下射的平行光,故
1 1 白紙上的兩亮紋間距不一定會等於水波
E ∆xB = λ ∆x = 0,因 λ' = λ
2 , C 2 的波長。
! ∆xB = λ',∆xC = 0 D 四周的海綿條是用來吸收入射波的能
故 B、C 點皆為腹點。 量,避免四周有反射波產生。
14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e AD A 位於腹線上,故應產生完全建設性 3 在波前 bd 中各點中,b 點最早抵達交界面,


干涉,振幅加倍,音量也最強。 d 點最晚抵達交界面。
B A、C 雖然都位於腹線,但 C 點離兩波
源較遠,振幅也較小,故音量較 A 點
小。
CE B 點位於腹線上,音量不是最小的,
D、E 兩點位於節線上,音量才是最小
的。
當 d 點抵達 e 點時,b 點早已經發展出一個
子波,此圓形波以 b 點為圓心,以 r = de ×
50、51 1AD 2B 3見詳解∥4ADE 5D 
1
6D 7 9,85,5  為半徑。
n
解 析 v
de bf 1
1 AB 在 t = 0 時,第二個波峰位於 x = + 6 (因 = ! bf = r = 2 × de = × de)
v1 v2 v1 n
(公尺),故當 P 第二次位於波峰時, 然後自 e 向此圓作切線,切點在 f,然後連
波形圖已經向左傳遞 7 公尺,所以波 結 b、f 即為折射波的前進方向。
∆x 7 4 A 正確,由圖中可知 a 為腹點,故 a 點到
速v= = = 10(公尺/秒)。
∆t 0.7
達兩點波源的路程差必為水波波長的整
Q 質點第一次位於波峰,此列波向左 數倍(n = 1,2,3,……)或為零。
9 B 錯誤,由圖中可知 c 為節點,故 c 點到
傳播 9 公尺,故需時 t = = 0.9(秒)

10
達兩點波源的路程差必為半個水波波長
故A正確,B錯誤。 的奇數倍(n = 1,3,5,……)。
C 因為波形圖的前半波長內的質點都在平 C 錯誤,D正確,因 c、d 為節點,故這兩
衡位置的上方,故一開始應該先向上振 點的水面始終不振動。
動。 E 正確,此刻 a 正處於最低點(波谷遇
DE 因 P、Q 間的距離 波谷),b 正處於最高點(波峰遇波
3λ 峰),再經過四分之一週期,a、b 兩點
等於 故當 Q
2,
都會恰回到平衡點。
  位於波峰,P 必位 5 中垂線為中央腹線,腹線上的重疊狀態可能
於波谷,如右圖所示。故D正確,E 是波峰遇波峰,或波谷遇波谷,也可能是平
錯誤。 衡點遇平衡點。故ABC錯誤,但D振幅加
2 根據題意此橫波波長大於 3 公尺,又波速需 倍是正確的。
為最小值,故可知橫波的波形如下圖所示 6 BC = √AC 2 + AB 2 = 10(cm)
(實線為 t = 0,虛線為 t = 0.1 秒)。 CB − CA = 10 − 8 = 2(cm)= 2λ
故 C 點位於第二腹線
d 1 6 1
n≤ + = + = 6.5
λ 2 1 2
故 n = 1,2,3,4,5,6,中央線左側共有
6 條節線,但 n = 1,2 兩條節線不會與 AC 相
故由上圖可以看出: 交,如下圖所示,故 AC 上共有 4 個節點。
波長 λ = 4(公尺),
3 2
週期 T = 0.1 秒 ! T = (秒)
4 15
λ
故波速 v = = 30(公尺/秒)
T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15

7 由題意可知 d = 45 cm、λ = 10 cm 通過 a 點的速率為最大速率 v0 = π m/s


d 通過 b 點的速率為
代入 n ≤ = 4.5,故 n = 1,2,3,4
λ 4π
vb = v0 cosθ = π.cos37°= (m/s)
共有 8 條雙曲線的腹線,再加上 AO 兩點的 5
中垂線為中央腹線,所以由 B 沿著圓周移動 3 這兩波會疊加成一駐波,且 x = 2 m、
到 A,共有 9 個腹點。 x = 4 m 為腹點,x = 1 m、x = 3 m 為節點,
第一個腹點與最後一個腹點皆是由 n = 4 的 在 t = t0,合成波為一水平線,因此當
腹線與圓周的交點,因此: T
t = t0 + 0.05 s(即再經 ) x = 2 m 處的質
若 P 為第一個遇到的腹點,則必有 4 ,
AP − OP = 4λ = 40 ! AP = 85(cm) 點應上升到最高點,y = 20 cm,x = 4 m 處
如圖1所示。 的質點應下降到最低點,y = − 20 cm,x = 1
同理,若 Q 為最後一個遇到的腹點,則必有 m、x = 3 m 處的質點位移恆為零。
OQ − AQ = 4λ = 40 ! AQ = 5(cm) 4 若波源移動的速度 v 小於水
如圖2所示。 波波速 u,因波源(蜻蜓)
向東等速移動,故圓形波的
圓心也會等速向東移動,因
此波源東方的波長會變短,波源西方的波長
會變長,如右上圖所示。
圖! 圖@ 若波源移動的速度 v 與水波
波速 u 相等,則在波源東方
的波長會趨近於零,也就是
4π 不同時刻產生的所有圓形波
52 1 4 m,5 Hz,20 m/s 2 0 π 0
5 , , , 前全部都會相切於一點(波源處),如上圖
3 20 cm,0,− 20 cm,0 4見解析 所示。
5 見解析 6 3 m 5 當波源速率大於波
解 析 速,在相同時間內,
1 由題圖可知: 波源移動的距離 vt 大
3 於水波移動的距離
λ = 4 m, T = 0.3 ! T = 0.2(s)
2 ut,且所有波前的公
1 切線形成一個夾角 θ,如右上圖所示,此角
因此頻率 f = = 5(Hz)
0.2 ut u
的一半 α 滿足以下關係:sinα = = ,
波速 v = f.λ = 20(m/s) vt v
2 因通過 c、e 兩點的切線斜率為零,故 c、e v v
其中 被稱為馬赫數,當 愈大時,sinα
兩點的振動速率皆為零;d 點的振動速率最 u u
大(斜率絕對值最大),其值恰等於簡諧運 愈小,θ 也愈小。
動通過平衡點的最大速率 6 如右圖所示,設每
2πR 2π × 0.1 一方格邊長為 a,找
v0 = = = π(m/s)
T 0.2 出半徑為 5a 的圓形
波之圓心為 O,找
出半徑為 2a 的圓形波之圓心為 O',由圖可
以看出
3a 3 u u
sinα = = = =
5a 5 v 500
! u = 300(m/s)
v 300
b 點的振動速率可利用如上圖所示的參考圓 故此波的波長 λ = = = 3(m)
f 100
上之等速圓周運動投影到 y 軸求得:
16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E 當兩波源也是節點

實驗 3 水波槽實驗 時,會有節線從波源處往左右兩側射
出,如右上圖。
五 問題與討論 5 A 折射角不可能為零度。
60 1 在水波槽四周布置的阻波器(海綿條)主要 B 入射線與折射線應該在法線的兩側。
的功能是吸收傳播到水波槽四周的入射波, D 若 v1 = v2,則直線波的前進方向應該不
避免來自水波槽四周器壁的反射波,干擾實 變。
驗想要觀察的現象。 6 A 由深水區進入淺水區,前進方向應該偏
2 在水波槽中水面波的波速 v 與水深 h 有關 向法線。
(v ∝ √h),水深愈深,波速愈快。所以如 BC 波前進方向應該與波前垂直。
果希望水波的波速為一定值,就必須將每一 E 由深水區進入淺水區,前進方向不應該
點的水深調整成一樣。 保持不變。
3 如果水波槽的水深維持不變,即 7 因 v2 ∝ h ! v ∝ √h
波速 v = f.λ = 定值,則降低起波器的振動 折射定律:
頻率 f,水波的波長 λ 就會增長。 sinθ1 v1 √h1 √1 √2 sinθ1
= = ! = =
61 4 如果入射角不為零,則水波自深水區進入淺 sinθ2 v2 √h2 √2 2 sinθ2
水區時,波前進的方向會偏向法線,即入射 只有A選項的 θ1 = 30°、θ2 = 45°符合所求。
角會大於折射角。
5 如果兩點波源的距離維持不變,調高起波器
的振動頻率,使水波波長變短時,水面上的
節線總數會增加。
第2 章 聲 波
練習題
62 1BD 2CD 3A 4D∥5CE 6D 2-1 聲波的傳播
7A 64 二、1縱波 3位移為零

解 析 65 三、3 331 + 0.6t 


1 A 要使水波波速有快慢的差別,在這個實 範例 1 ADE
驗中是使水波槽具有兩種不同的水深。 B 相鄰疏部與密部之間的距離是半個波長。
C 如果波前進的方向偏向法線,表示水波 CD 密部的中線或疏部
是由波速較快的區域進入波速較慢的區 的中線皆為空氣分
域,故波長應該變短。 子振動位移為零之
E 水波如果由波速較快的區域進入到波速 處,如右圖所示。
較慢的區域,波前進方向應偏向法線, 類題 BCD
所以入射角應大於折射角。 A 此聲波的振幅為 y0。
2 A 起波器只須與水面稍微接觸即可。 D 右圖為此瞬間空氣
B 節線投影在下方白紙上是形成不亮亦不 壓力 P 對位置 x 的
暗的灰色帶。 關係圖。
E 水波波長 λ 愈小時,節線與腹線的總數 E 如右圖所示,B 為
可能愈多。 密部、壓力最大,D 為疏部、壓力最小。
3 根據題意畫出如右圖所 66 範例 2 B
示的折射過程,可以看 設鐵管長度為 L,根據題意
出入射角 θ1 = 30°,折射 L L
− = 0.5 ! L0183.80184(公尺)
角 θ2 = 45° 343 5130
sin30° v1 1 √2 類題 C
= = =
sin45° v2 √2 2 設兩船艦相距 x,則
4 AB 兩波源可同相振動亦可以反相振動。 x x
− = 13.25
C 整個水面上都會產生干涉現象。 340 1433
D 只有兩波源是同相振動時,中垂線才是 ! x05906.405906(公尺)
中央腹線。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17

經 典 題 2.1 112.5 4 如下圖所示,設兩峭壁間的距離為 d,則


設震央與觀測站的距離為 d v = 331 + 0.6 × 15 = 340(m/s)
2d =(1.5 + 2.5)× 340 ! d = 680(m)
d d
− = 10
4500 7500
! d = 112500(m)= 112.5(km)
67 範例 3 D 5 B 介質(空氣分子)不隨波動向四方傳
設與峭壁間的距離為 D,6 秒拍手 20 次,拍手 播。
C 空氣中的聲波是縱波,故空氣分子的振
6 3
的週期 T = = (秒) 動方向應與聲波傳遞方向平行。
20 10
在此段時間內,聲波所行 6 A 振動中的物體不一定會發出聲音,還需
距離為 2D,如右圖所示。 要介質傳播。
B 空氣振動方向與聲波傳播方向平行。
3 2D
故T= = C 聲波振動頻率與聲速傳播快慢無關,聲
10 340
! D = 51(公尺) 速快慢是由介質的性質決定。
類題 C E 聲波在水中的速率比在空氣中快。
7 根據題圖可知,x = 2、x = 6 處為密部,
10 1
連續兩次敲擊的時距 ∆t = = (秒) x = 4 處為疏部,故空氣壓力在 x = 2、x = 6
21 − 1 2
處有極大值,在 x = 4 處有極小值。
2L 1 2 × 80
∆t = = ! v = 320(公尺/秒)
v ,2 v 8 BC 不論是疏部中點或密部中點,皆為介
68 觀念辨析 1× 2×  質位移恰為零之處。
解 析 9 根據題意,設地面到石板上表面的距離為

1 在真空中無法傳遞聲波是正確的,但是聲波 x1,則 2x1 = 1 × 108 ×(50 × 10 9)
不是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也可以在液態或固 ! x1 = 2.5(m)
態的介質中傳播。 0 B 如下圖所示,設墓室內的高度為 h,則

2 不論是密部或疏部,都是空氣分子振動位移 2h = 3 × 108 ×(80 − 60)× 10 9
為零之處。 ! h = 3(m)

2-1 聲波的傳播

各校段考題
1E 2D 3D 4B 5ADE 6D 
69、70 7A 8ADE 9A 0B∥qBDE 
wE 
歷屆大考題
71 eACE rD∥tD yC uB  CD 設上方石板厚度為 d1,下方石板厚度
解 析 為 d2,則

1 由題圖可知 3λ = 12,λ = 4(公尺) 2d1 = 8 × 107 ×(60 − 50)× 10 9
v = f.λ = 75 × 4 = 300(公尺) ! d1 = 0.4(m)
−9
2 A 甲非密部,乙才是密部。 同理,2d2 = 8 × 107 ×(90 − 80)× 10
B 乙的壓力最大。 ! d2 = 0.4(m)
C 丙的振動位移最大,即恰振動到左端 E 改為地點 B,雷達波的反射情況如下圖
點,故其瞬間的振動速率為零。 所示,故應接收到兩次反射波訊號。
E 此為向右行進的縱波,並無節點。
3 如右圖所示,因
位移 S 的方向定
向右為正,故 B
為疏部,D 為密
部,因此 D 點
的壓力最大。
18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q A 空氣分子不隨聲波前進。 nv nv
73 二、1 ∥2
C 壓力變化極大(± ∆p0)處應在密部或疏 4L 2L
部中點處,而密部或疏部的中點處皆為 74 範例 1 ABC
振動位移恰為零之處。 DE 節點處可能
D 振動位移極大之處,恰在相鄰的密部與 為疏部也可
疏部的中點處,故壓力變化值為零。 能為密部。如上圖所示,當駐波的波形為
w 實線時,節點 N 是密部,經過半個週期,
駐波波形圖會變成圖中的虛線,此時節點
N 變成疏部中點,故節點處應為空氣壓力
的變化值最大之處。
如上圖所示的瞬間,x = 40、x = 80 恰處於 類題 BC
振動的最左側與最右側,故振動速率皆為 AB 由題圖可知 λ = L = 2.0 m
零。x = 20、x = 60 則處於振動位移為零之    v = 331 + 0.6 × 15 = 340(m/s)
處,此時的振動速率最大,而 x = 20 處正向 v 340
   ! f = = = 170(Hz)
右運動,x = 60 處正向左運動(請參考上圖 λ 2
中虛線的波形)。 nv n × 340
CD f = = = 85 × n
e B 聲波在水中的波速大於在空氣中,故由 2L 2×2
水中傳到空氣時,其波長應變短。    當 n = 2,f = 85 × 2 = 170(Hz)
D 聲源的頻率高低不影響聲速,在同一性    此為第一泛音。
質的介質中傳播的聲速應處處相等。故 4v v
E 第三泛音(n = 4),fA = =2
甲、乙所發出的聲波會同時抵達丙處。 2L L
E 日常生活中聲波的波長與一般物體的尺 6v v
  第五泛音(n = 6),fB = =3
度較接近,故較易發生繞射現象,可見 2L L
光的波長則太短,不易發生繞射。   ! fA:fB = 2:3

r v = f.λ,λ =
v
=
1500
= 0.045(m)
75 範例 2 B
f 33 × 103 nv
已知閉管的駐波頻率 f = n = 1,3,5,……
L L 4L ,
t − = 12
5000 9000 分析:258 Hz = 86 Hz × 3,430 Hz = 86 Hz × 5,
! L = 135000(公尺)= 135(公里) 602 Hz = 86 Hz × 7
y AB 在甲、乙兩球面處的 ! 可知此閉管的基音為 86 Hz
波長應相等。 v v 344
f1 = !L= = = 1.0(m)
DE 每週期通過甲、乙兩 4L 4f1 4 × 86
球面的總能量是相等 類題 C
的,但乙球面的表面積是甲的 4 倍, 閉管的駐波頻率由低至高的比為
故甲、乙單位面積通過的能量比應為 1:3:5:7:……
4:1。 故此管可發出的駐波頻率為 50 Hz,150 Hz,
u 250 Hz,350 Hz,……。
76 範例 3 A
nv nv
開管:fA = , 閉管:fB =
2LA 4LB
介質移動的速度會影響聲速,但波源移動的
速度並不影響聲速,故對觀察者而言,聲速 2v v
A 管的第一泛音,n = 2,fA = =
2LA LA
應為 v0 + w。
L 5v
故 ∆t = B 管的第五諧音,n = 5,fB =
v0 + w 4LB
v 5v LB 5
因 fA = fB, = ! =
2-2 空氣柱的駐波 LA 4LB LA 4
72 一、2節點,腹點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19

類題 C
2-2 空氣柱的駐波
3v
閉管:第三諧音 n = 3,fA =
4LA 各校段考題
2v 79 1C 2D 3A 4A 5E∥6A 
開管:第三諧音 n = 2,fB =
2LB 80 7BD 8A 9B 0BCE∥qC wA

3v 2v LA 3 eC rBC
fA = fB ! = =
4LA 2LB , LB 4 歷屆大考題
經 典 題 3.1E 81 tB yD∥uD iBCE oA pE

nv aACE
開管 f = 當 n = 3(第三諧音)時,
2L , 解 析

3v v 1 A 由題圖可知週期 T = 2 × 10 3 s
f = 600 = ! = 400
2L L 1
故頻率 f = = 500(Hz)
若將一端封閉則成閉管,其駐波頻率 T
nv v 340
f= n = 1,3,5,…… B v = f.λ ! λ = = = 0.68(m)
4L , f 500
5v 5 1
故其第五諧音 f5 = = × 400 = 500(Hz) C 相鄰兩波腹的距離 = λ = 0.34(m)
4L 4 2
77 範例 4 AB
D 開管 f =
v
!L=
v
=
340
= 0.34(m)
A 因其駐波頻率的比為 2L 2f 1000
170:510:850:1190:…… E 形成駐波時,開管
= 1:3:5:7:…… 中至少存在一個節
  故為一端開口、另一端閉口的管子。 點,如右上圖所示。
v 340 v v
B f1 = = 170,L = = 0.5(m) 2 開管基頻 f = = 400 ! = 800
4L ×
4 170 2L L
nv v 1
C 因f= ∝ v,故 v 下降時,各頻率的數值 改為閉管後,基頻 f = = × 800
4L 4L 4
  也會隨之下降。          = 200(Hz)
D 音色(或聲音的波形)是由基音與所有泛音 v v
3 開管基頻 f = = 100 ! = 200
共同決定的。 2L L
E 1700 Hz 是基音 170 Hz 的 10 倍,但此管不 根據題意,後來閉管長
可能出現偶數倍的泛音。 度只有原來的一半,如
類題 AB L
右圖所示,即 L' =
A 音叉只會發出單一頻率。 2,
B 此三種發音體的基音相同,故其音調相同。 故此一閉管的基頻
C 乙、丙的泛音不同,故音色也不同。 v v v
f' = = = = 100(Hz)
D 乙的泛音頻率是基音的 2 倍、3 倍、4 4L' L 2L
4( )
倍、……,故應為兩端開口的開管。 2
E 丙的泛音頻率是基音的 3 倍、5 倍,故應是 v
4 開管的基頻 f = = 300
一端為固定端、一端為自由端的弦。 2LA
78 觀念辨析 1○ 2× ! 第一泛音 fA = 600 Hz
解 析 3v
閉管的第一泛音 fB = = fA
nv 4LB
1 兩端開口的管子之駐波頻率 f = 第二泛
2L , 3v 2v L 3
= 600 = ! B =
音 n = 3,故為基音頻率的 3 倍。 4LB 2LA LA 4
2 因為節點處可能是密部或疏部(每隔半個週 5 由題圖可知空氣柱長度大小順序:丙 > 乙 >
期由密部變成疏部,反之亦然),故節點處 甲 > 丁,故空氣柱的駐波頻率由低至高的順
的空氣壓力變化最大。 序:丙→乙→甲→丁。
20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6 分析:516 Hz = 172 × 3,688 Hz = 172 × 4, q 根據題意,A、B 為相鄰的腹點,如下圖


800 Hz = 172 × 5 λ
所示 ! L = ,λ = 2L
v 2
故此開管的基頻 f1 = 172 =
2L
344
!L= = 1(m)
2 × 172
牆面上的 O 點必為節點,故 A、O 之間的最
7 AB 根據題圖可知,
λ
基音 f1 = 0.5 × 1000 = 500(Hz)、 短距離應為
4。
第一泛音 f2 = 1.0 × 1000 = 1000(Hz)、
λ 1 L
第二泛音 f3 = 1.5 × 1000 = 1500(Hz), = 2L × =
4 4 2
 故 f1:f2:f3 = 1:2:3,所以此管應為
345
兩端皆開口的開管。 w λ= = 1.5 × 10− 2(m)= 1.5(cm)
23 × 103
C 空氣聲速 v = 331 + 0.6 × 15 = 340(m/s)
1
開管的駐波頻率 相鄰兩腹點間的距離 d = λ = 0.75(cm)
2
nv 1 × 340
fn = f = 500 = 3v
2L , 1 2L e fA = (第 3 諧音)
2LA
340
!L= = 0.34(m)= 34(cm) 5v
1000 fB = (第 5 諧音)
4LB
D 當 n = 6 ! f6 = 500 × 6 = 3000(Hz)
3v 5v LA 6
此為第五泛音(第六諧音)。 fA = fB, = ! =
2LA 4LB LB 5
E 聲音的基音與所有泛音之組合決定此聲
r A 應該是兩密部的中間處
音的音色。
之壓力最小,如右圖所
8 AC 由題圖可知 λ = L = 2.0(m)
示。
B 此為第一泛音(n = 2)。
BC 此時右端閉口處是密
2v v 340
D f= = = = 170(Hz) 部,壓力最大,也是節點處,位移等
2L L 2
於零。
v 340
E 基頻 f = = = 85(Hz) D 左端開口處是腹點,位移量值最大。
2L 2 × 2
5 4 4
9 A 如右圖所示,應為兩 E L = λ,λ= L,v = f.λ = f L
4 5 5
個波腹、一個波節。
v
C 泛音頻率應為基頻的整數倍,即為 t 根據題意,長笛的基音 fA = 單簧管的
2LA ,
1:2:3:4:……。
3v v 3v
D 泛音的頻率應為基頻的奇數倍,即為 第一泛音 fB = f =f =
4LB , A B, 2LA 4LB
1:3:5:7:……。
LA 2
v ! =
E 開管的基頻 fA = 閉管的基頻 LB 3
2L ,
y A 開口處為波腹。
v
fB = 故 fA:fB = 2:1 B 閉口處為波節,故應發生完全破壞性干
4L ,
涉。
0 A B 點處永遠都不是密部。
C 相鄰兩波節的間距為半個波長。
BC 如右圖所示,當
E 駐波是由兩個沿相反方向的行進波重疊
駐波處於圖1
圖! 而成。
時,A 為疏部,
u 升高兩個八度音的中央 C 之頻率
C 為密部;反
f = 262 × 22 = 1048(Hz)
之,如圖2時, 圖@
v 340
A 為密部,C 為疏部。 f= 1048 =
2L , 2L
D 當 A 點為密部時,此處的壓力比 B 點處
! L = 0.16(m)= 16(cm)
大。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21

i A 音色應與基音及全部泛音皆有關係。 84 經典題 1.1 10 m/s


BC 觀察題圖,此空氣柱的各頻率比為
1:3:5:7:9:……,故應為一端開
口、一端閉口的情況。
如上圖,當汽車與凸起物的碰撞頻率與車身的
   基音的頻率 f1 = 1000 赫茲
自然頻率相等時,共振的現象最為明顯。
340
   λ1 = = 0.34(公尺) 1 1
1000 1.25 = = ! v = 1.25 × 8 = 10(m/s)
T 8/v
   = 34(公分)
範例 2 D
nv 340
D f= 1000 = 如右圖所示,根據題意
4L , 4L
  ! L = 0.085(公尺)= 8.5(公分) 1 1 v
0.60 λ = ……1
4 A 4 fA
E 空氣溫度下降,聲速 v 也會下降,因
3 3 v
nv 0.90 λB = ……2
f= ∝ v,故各頻率皆隨之下降。 4 4 fB
4L
1 2 f f 1
v = = B ! A =
o f= = 390 2 3 3fA fB 2
2L
類題 B
340
!L= = 0.44(公尺) 1 1 v
2 × 390 44 − 14 = λ = ………………1
2 A 2 fA
= 44(公分)
1 1 v
v v 50.5 − 16.5 = λB = ……………2
p fA = f = 2 2 fB
4lA , B 2lB
1 30 fB 30
v v = = ! fB = × 510 = 450(Hz)
因 fA = fB, = 2 34 fA 34
4lA 2lB
85 觀念辨析 1× 2×
l 1
! A = 解 析
lB 2
1 要使兩音叉發生共鳴現象的前提是兩者的自
nv
a A 因為是閉管,駐波頻率 f = 基音頻 然頻率必須相等。
4L ,
2 因為音叉的頻率是固定的,所以不論哪一次
v
率 f1 = 共鳴時,空氣柱的駐波頻率皆等於音叉頻
4L
率。只是第一次共鳴時的空氣柱長度等於
v
B 因為基音頻率是 f1 = 其餘泛音頻率 1
4L , 個波長,第二次共鳴時的空氣柱長度等
4
都必須是 f1 的奇數倍。
3
CD 開口端是波腹,縱向振動位移最大, 於 個波長。
4
閉口端是節點,縱向振動位移為零。
v 2-3 共振與共鳴
E 改為開口端,基音頻率 f1 = 增為原
2L ,
各校段考題
基音頻率的兩倍。
86 1A 2B 3B 4D∥5B 6BDE 

2-3 共振與共鳴 7C 8B 9AE 


歷屆大考題
82 二、1共振 
87 0E q1 見解析 2 347.2 m/s 
83 範例 1 B
3音叉波長太長、頻率太低 wC 
共振發生條件是兩音叉的自然頻率須相等。因
解 析
fA = fC = 280 Hz,故敲擊 A 音叉後,只有 C 音叉
1 A 音箱的自然頻率與弦線的頻率相同,兩
會產生共鳴。
者產生共振,再由音箱振動空氣放大聲
類題 C
音。
因 A、D 兩單擺的擺長相等,兩者的自然頻率
2 B 兩發音體要發生共鳴必須兩者的自然頻
相等,故只有單擺 D 會產生共振。
率相等。
22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 A 外力驅動頻率需要等於某一特定頻率。 7 v = 331 + 0.6 × 15


C 共振現象不限於固體物質。 = 340(公尺/秒)
D 是否能產生共振,不是視材質而定,而 v 340
λ= = = 0.5(公尺)
是視兩者的自然頻率是否相等。 f 680
E 不是視振幅而定,而是視頻率而定。 = 50(公分)
n 50
4 根據題意,此管為閉管,故 f = v 150 −
4L 4
n= = 5.5
分析: 25
400 Hz = 80 × 5,560 Hz = 80 × 7 故共有 6 個共鳴點,如右圖所示
! 基頻 f1 = 80 Hz λ
8 連續兩次共振的管長差 ∆L = = 34
v 320 2
80 = =
4L 4L ! λ = 68(cm)
! L = 1(m) v = 331 + 0.6 × 15 = 340(m/s)
5 ABC 根據題意 v 340
f= = = 500(Hz)
λ 0.68
nv
500 = (n = 1,2,3,……)…1
2L 9 B 同一介質中,聲源的頻率不會改變聲
   
mv 速。
750 = (m = 1,3,5,……)…2
4L C 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是由聲源向四面八
1 2 2n 方輻射。
    = =
2 3 m D 共振的條件不是兩音叉的振幅相同,而
   若取 n = 1,m = 3,代入1、2可求 是頻率相同。
出最短管長 0 當管笛的頻率與吉他音箱產生共振時,吉他
   L = 0.34(m)= 34(cm) 就可以發出聲音。
   下一個可能的解: q 1
   n = 3,m = 5,代入1、2
   求出 L = 102(cm)
    故AC正確,B錯誤
D 如右圖所示,在管中的節點數
可能為奇數,也可能為偶數。
nv mv
E 開管 fA = 閉管 fB =
2L , 4L λ
2 41 − 13 = 28 =
n m 2
  若 fA = fB, = ! 2n = m
2 4   λ = 56(cm)
 因 n、m 皆為正整數,且 m 為奇數,無 λ
  69 − 41 = 28 =
法滿足上式。 2
6 連續兩次共鳴位置間的距離恰為半個波長   λ = 56(cm)
λ  由以上數據可知,波長應為 56 cm
= 80.95 − 48.45
2   ! v = f.λ = 620 × 0.56 = 347.2(m/s)
= 48.45 − 15.95 = 32.5 3 若音叉頻率太小(波長太長),以致
! λ = 65(cm)= 0.65(m) 於四分之一的波長仍然大於 75 cm 的管
故空氣中的聲速 長,則無法找到任何共鳴位置。
v = 540 × 0.65 = 351(m/s) w 分析:400 Hz = 100 × 4
最後一次共鳴時腹點到節點的距離為    500 Hz = 100 × 5
λ 65    600 Hz = 100 × 6
= = 16.25(cm)
4 4 可知這幾個頻率的比是 4:5:6,故應為兩
故腹點與管口的距離 端均開口的開管,且基頻為 100 Hz。
d = 16.25 − 15.95 = 0.3(cm)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23

n 1
綜合以上兩式, = !n=1
n+1 2
88 11密部中點:3、11,疏部中點:7  故 √T = 12 ! T = 144(N)
 2向左位移最大:5,向右位移最大:1、9
速率最大:3、7、11,加速度量值最大:
 3
1、5、9 91 1 0.68 2 頻率不變、波長變長 3E 
89 2B 3D∥4D 5 144 N 4 261、435
解 析 解 析
1 1 密部中點在 x = 3、 1 v = 331 + 0.6 × 15 = 340(公尺/秒)
x = 11 v 340
λ= = = 0.68(公尺)
 疏部中點在 x = 7, f 500
如右圖所示。 2 當溫度上升,聲速會變大,但頻率不變,故
2 向左位移極大處在 波長也隨之變長。
x = 5,向右位移極 3 要使聲波產生器與玻璃管產生共振,必須使
大處在 x = 1、x = 9。 聲波產生器的輸出頻率等於玻璃管的自然頻
3 振動速率最大應發生在位移為零處,故 率。
應在 x = 3、x = 7、x = 11。 4 此玻璃管類似於一端開口、一端封閉的閉
 加速度的量值最大應發生在離平衡點最 管,其駐波頻率
遠處,即振動的兩端點,故應在 x = 5、 nv n × 348
f= = = 87n(n = 1,3,5,……)
x = 9。 4L 4×1
2 由題圖1可以看出基音的波長 λ = 6(單位) 當喇叭的頻率與此管的固有頻率相等就會產
泛音的波長 λ' = 2(單位) 生共鳴。
因 v = f.λ = f '.λ' 因 100 < f < 500,故 f = 87 × 3,87 × 5
f' λ 6 即 f = 261 赫茲、435 赫茲
! = f ' = × 100 = 300(Hz)
f λ' , 2
3 經過半個週期之後,
此駐波的位移 y 對位
置 x 關係圖應如右圖
實驗 4 氣柱的共鳴

所示。在此瞬間, 五 問題與討論

x = 2 與 x = 6 處應為疏部,疏部的空氣壓有 95 1 分別找出已知頻率音叉與未知頻率音叉的波
極小值,x=4 處應為密部,密部的空氣壓力 長(利用連續兩次共鳴位置相減即為半個波
有極大值,故應選D。 長),因聲速為一定值,故波長倒數比即為
4 背景中本來就存在各種頻率的聲音,當其頻 兩音叉的頻率比,代入已知音叉頻率就可以
率恰與海螺殼的自然頻率相等時,殼內的空 求出未知頻率。
氣就會與之發生共鳴。 2 若整根玻璃管的空氣柱恰為四分之一的聲波
5 假設琴弦的張力為 T 牛頓,則弦上的波速 波長,此為最長的聲波波長,其對應的頻率

√ 0.4 ×T10 √T v v
y= = − = 50√T(m/s) 即為最低頻率 f = = v 為當時空氣中
−3
2 × 10 2 λ 4L ,
又兩端固定的琴弦上之駐波頻率 的聲速。
nv 50√T 250n 3 因為管口處並不是精準的腹點處,事實上透
f= =n = √T
2L 2 × 0.3 3 過實驗可知,第一次共鳴時的空氣柱長度 L1
250n λ
令 f = 1000 ! √T = 1000 ! n√T = 12 總是比 略短,換言之,腹點處一般都是
3 4
250(n + 1) 在管口外一小段距離。
令 f = 2000 ! √T = 2000
3 4 不是,同一支音叉的頻率或波長都是固定
!(n + 1)√T = 24 的,所以空氣柱共鳴時的頻率一定是音叉的
頻率。
24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練習題 λ
2 = 30 − 10,λ = 40(cm)
96 1C 2E 3D 4A 5CDE 6AB 2
71 646 2 84 8 fA = fB,50 cm   故第三次共鳴點約距管口:
解 析 40
  30 + = 50(cm)
λ 2
1 第一次共鳴:y = ! λ = 4y
4
λ λ 3 3
第二次共鳴:
4
+ =
2 4
λ = (4y)= 3y

2 聲速 v = f.λ,其中 f 為音叉的頻率,至於
4 第3 章 光的折射及其應用
波長 λ 則可由連續兩次共鳴點的距離求得。
λ
3-1 光的折射與司乃耳定律
3 第一次共鳴:L =
4 1 sinθ
98 二、22
λ λ 3 sinθ2
第二次共鳴:L = + = λ
4 2 4 99 三、7 n1 sinθ1 = n2 sinθ2

λ λ λ 5 100 四、1光疏,光密 2偏向,偏離
第三次共鳴:L = + + = λ
4 2 2 4 101 範例 1 B
依此類推,故選D 如右圖所示,
4 因 A 音叉的共鳴點較多,可見 A 音叉的頻率 入射角為 θ1,折射角為 θ2
較高,或波長較短。 OB
在△OCB 中,sinθ1 =
5 A 音叉不可接觸管口,以免玻璃管破裂。 OC
BC 應有 4 處共鳴點。 OB
在△ODB 中,sinθ2 =
v 340 OD
   由題意可知 λ = = = 0.5(公尺)
f 680 sinθ1
根據折射定律: = 定值
   = 50(公分) sinθ2
   第一次共鳴發生在 OB
λ OC OD
   L = = 12.5(公分), ! = 定值 ! = 定值
4 OB OC
  第二、三、四次分別發生在 OD
L = 37.5、62.5、87.5 公分處。 類題 C
6 溫度升高,波速增大,波長亦增大,相鄰兩 sin i AC DB
= 定值,其中 sin i = sin r =
λ sin r OA , OB
共鳴點的距離 也隨之增大,故若管長的
2 sin i AC
又已知 OA = OB,故 = 定值 =
熱膨脹效應可以不計,則可以找到共鳴的位 sin r DB
置可能會減少。 故選C
7 1 由甲音叉可知聲速 102 範例 2 D
v = 400 ×〔2 ×(0.62 − 0.2)〕 n乙
根據題意:n甲 = n1, = n2 ! n乙 = n1n2
= 336(m/s) n甲
  故乙音叉的頻率 c
又根據絕對折射率的定義 n =
v v
  f=
λ c c
! v乙 = =
336 n乙 n1n2
  = 0646(Hz)
2 ×(0.38 − 0.12) 類題 C
2 此共鳴管可產生共鳴的最低頻率 n乙 n
根據題意 n1 = , n2 = 丙
v 336 n甲 n乙
  f= = = 84(Hz)
4L 4×1 n丙 n丙 n乙
! n甲丙 = = × = n2 × n1
8 1 在 A 水面或 B 水面發出的聲音頻率皆等 n甲 n乙 n甲
於音叉的頻率,故 fA = fB。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25

經 典 題 2.1 C c c
DE 因 n = !v=
v n
設水中綠光的光速為 vG,頻率為 fG,波長為 λG
c 1 1 1
! vG = = fG.λG ! v1:v2:v3 = : : = 1:√3:√2
4 n1 n2 n3
3  又因頻率在折射過程不變,
 故 v = f.λ ∝ λ
3c
! λG = v1:v2:v3 = λ1:λ2:λ3 = 1:√3:√2
4fG
故 λ1 < λ3 < λ2
c
設真空中紫光的頻率為 fP,波長為 λP = B
fP 類題

3c c f 3 4
因 λG = λP ! = ! G = 設折射角為 r,sinθ × 1 = sin r × ! r = 37°
4fG fP fP 4 3
103 範例 3 D l
設入射角為 θ1, SA cosθ l
由 S → A 的時間 t1 = = =
c c c cosθ
折射角為 θ2,
則根據題意 θ1 + θ2 = 90°, d
如右圖所示。 AB cos r d
由 A → B 的時間 t2 = = =
v v v cos r
已知 θ1 = 60°,則 θ2 = 30°
l d l cosθ.c
√3 因 t1 = t2, = ! =
c cosθ v cos r d cos r.v
sinθ1 2
!n= = = √3
sinθ2 1 c 4 l cos53° 4
其中 = n = ,故 = × =1
2 v 3 d cos37° 3

類題 A ! l = d = 10(cm)
→ 105 觀念辨析 1× 2○ 
根據題意,入射線 SA 經液
→ 解 析
體折射後,折射線為 AO,
故入射角為 θ1,折射角為 θ2 1 根據定義,由介質一到介質二的相對折射率
設直徑與高度皆為 L n2
n12 = 由介質二到介質一的相對折射率
n1 ,
L
L 2 n1
sinθ1 = sinθ2 = n21 = 兩者應該互為倒數。
AB , AO n2 ,
2 光疏介質與光密介質是兩相鄰介質相互比較
L
sinθ1 下,折射率較大的為光密介質,折射率較小
AB 2AO
!n= = = 的為光疏介質。
sinθ2 L AB
2
AO 3-1 光的折射與司乃耳定律

各校段考題
√5
2× L 106 1CDE 2A 3A 4E 5E∥6B 
=
2
√2L
= √ 52 = √10
2 7D 8ACE 9B 0C 
104 範例 4 BCE 歷屆大考題
107 qB wD eE rE tC 
A n1 sin30°= n2 sin60°= n3 sin45°
解 析
1 1
! n1:n2:n3 = 1: : = √6:√2:√3
√3 √2 sin i
= n12 = 定值,此定值可大於 1 或小於
1
sin r
故 n1 > n3 > n2
n2 √2 √3 1,故CD正確,此值也與入射角 i 無關,
BC n12 = = =
n1 √6 3 故E正確。

n3 √3 √6 2 設第一次的折射角為 r,則第二次的入射角
n23 = = = 應為 90°− r,如下圖所示。
n2 √2 2
26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7 如右圖所示,設第一次
的折射角為 r,則:
sin30°× √6 = sin r × √2
√3
sinα × 1 = n sin r sin r = r = 60°
2 ,
n × sin(90°− r)= sinβ × 1
由右圖可知
n sin r = sinα ……………1
! 第二次的入射角 = 30°
n cos r = sinβ ……………2
設第二次的折射角為 α,則:
將12 + 22 ! n2 = sin2α + sin2β
√2
! n = √sin2α + sin2β sin30°× √2 = sinα × 1 ! sinα =
2
3 如右圖所示,由 A 點發出
8 根據題意,入射角 θ1 相同,但在乙中的折
的光在 C 點的入射角為
sinθ1
i,折射角為 r,則: 射角 θ2 較小,根據司乃耳定律: = n,
sinθ2
sin i × n = sin r × 1
故乙的折射率較大。
sin r
!n= c
sin i 又已知 v = 故可知甲中的光速較大,波
n,
從圖中可知∠CAD = i,∠CDO = r
長較長,但頻率不變。
CO 9 根據題意射出三稜鏡的折射角
sin r CD CA 20 4
故n= = = = = r = 30°+ 7°= 37°
sin i CO CD 15 3
CA 故 n × sin30°= 1 × sin37°
6
4 入射角 i = 90°− 37°= 53° !n=
5
4
sin53°× 1 = sin r × 故光在此介質中的波長
3
λ 6000
! r = 37° λ' = = = 5000(埃)
n 6
如右圖所示 5
池底影長 = x1 + x2
0 sin60°× 1 = sin r × √3
3 4
=(1.6 × )+(0.6 × ) 1
4 3 sin r = ! r = 30°
2
= 1.2 + 0.8 = 2.0(公尺)
AC
5 如右圖所示,B 光穿 由下圖可知 cos r =
AB
過圓柱不發生折射,A
光以入射角 60°入射,
折射角設為 r,則:
1
sin60°× 1 = sin r × √3 ! sin r = r = 30°
2,
故 A 光發生第二次折射的位置恰在 B 光的
出射點,且入射角為 r = 30°,根據光徑的可
√3 d 2d
逆性,其折射角必為 60°。 ! = AB =
2 AB , √3
6 sin45°× 1 = sin r × √2
又由△ABD 中可以看出橫向位移
1
! sin r = r = 30° S = BD = AB sin(i − r)
2,
2d
如右圖所示 = sin30°= 1(cm)
√3
由圖可知第二次的入射角 = 60°− 30°= 30°,
q 若灰色區的折射率等於三角形玻璃塊,則光
故第二次的折射角為 45°
線不折射,如下圖中的光線 5。若灰色區的
總偏向角 δ
折射率小於玻璃塊,則折射光向下偏折如下
= 第一次的偏向角 + 第二次的偏向角
圖中的光線 6,反之,若灰色區的折射率較
=(45°− 30°)+(45°− 30°)= 30°
大,則如下圖中的光線 4。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27

110 類題 D

因在 AC 面的入射角為 60°> θc
w 由空氣進入水中應偏向法線,故甲、乙錯。
1
由圓心射出的光線抵達半球面的入射角為 ! sin60°> sinθc =
n
零,不發生折射,故丙、戊錯。
2 2√3
c c !n> = ……………1
e 因n= v = = f.λ(f 不變) √3 3
v, n
在 BC 面的入射角為 30°,30°< θc
1
v ∝ ! v2 < v1 ! sin30°< sinθc =
1
n n
!
1
λ ∝ ! λ2 < λ1 ! 2 > n ………………………2
n
2√3
故E正確 綜合1、2可得: <n<2
3
r 從題圖可以看出:
πh2 πh2 4ha
由空氣進入 n1 介質 範例 2 1
n2 − 1
 2
n2 − 1
+
√n2 − 1
+ a2
的折射角小於由空
1
氣進入 n 介質,故 sinθc =
n
n1 > n。
r
利用光徑的可逆 1 如圖1所示,tanθc = ! r = tanθc.h
h
性,若光由空氣進
1
入 n2 介質的折射角大於由空氣進入 n 介質, 又已知 sinθc =
n
故 n > n2,綜合以上分析:n1 > n > n2。
1
3 則 tanθc = 如圖2所示。
t sinθ × 1 = sinφ × √n2 − 1 ,
2
r 3
! sinθ = ×
OP 2
r 3
= 2 ×
√r d
2
+ 2
3 3 9 圖! 圖@
= × =
√3 + 42 2 10
2
h 2 πh2
故r= ,面積 A = πr =
√n2 − 1 n2 − 1
3-2 光的全反射
2 右圖為由空氣中看水面上
108 一、全反射 的透光面積的形狀。此面
1 n 積可分解為一個半徑為 r
二、1  2 2
n n1 的圓加上四個長方形面積
√6 (a × r)再加上一個正方
109 範例 1 2 形面積(a2)
第一次的折射角與第二次的入射角互餘 ! A = πr2 + 4ar + a2
√2 πh2 4ha
sin45°× 1 = sin r × n ! sin r = ……………1 = + + a2
√n2 − 1
2
2n n −1
因在 B 發生全反射:(90°− r)> θc 類題 C
1 1 πh2 1
sin(90°− r)> sinθc = ! cos r > ………2 透光面積 A = 2∝ 2
n n n −1 n −1
2 2
1 +2 !1≥
1
+
1
2n2 n2
!n≥ √ 32 = √62 ! AA:AB =
9
1
−1

16
1
−1
= 28:45
4 9
28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111 經 典 題 2.1 π 解 析
1
1
sinθc =
√2
sin i × 2 = sinθc × √2
√2 1 1
sin i = × =
2 √2 2
第一次全反射的入射角為 θ
√3 r 1
i = 30°,tan i = = 2 sinθ > sinθc = ……1
3 √3 n
2
第二次全反射的入射角為 90°− θ
1 1
! r2 = (cm) sin(90°− θ)> sinθc =
2 n
又 r1 = 0.5 × tanθc = 0.5 × 1 = 0.5(cm)
1
! R = r1 + r2 = 1(cm) cosθ > ……………2
n
! A = πR2 = π(cm2)
3
由1式:sinθ > θ > 37°
R 5,
範例 3 d≥
n
3
由2式:cosθ > θ < 53°
過入射線與圓洞的交點作 5,
出法線 N,入射線與法線 故C選項符合所求
的夾角即為入射角 i,如 2 只須考慮與圓形相切的入
右圖所示。 射光,因為此條光線若可
為了使光線不射入圓洞 以全反射,所有的入射光
1 皆可。
! 入射角 i ≥ θc ! sin i ≥ sinθc =
n
1
sinθ > sinθc =
d 1 R n
≥ !d≥
R n n
r 1
>
類題 B r+d n
如右圖所示,光線2是由截 ! rn > r + d
面上入射的光線中,在圓弧
d
面的入射角最小的,如果光 !r>

n 1
線2可在圓弧面發生全反
1
射,則所有的入射光線必皆 3 sin30°= ! n甲 = 2
n甲
可以發生全反射。
1 5
sin37°= ! n乙 =
1 R R+D n乙 3
sinθc = = !n=
n R+D R
n甲 2 6
112 觀念辨析 1○ 2○  ! = =
n乙 5 5
解 析 3
1 根據光徑的可逆性,θ2 必小於由水中到空氣 4 因為入射光是由空氣(n = 1)出發,而空氣
中的臨界角。 的折射率皆小於下面各層介質的折射率,所
2 因為臨界角將變小。 以不論 θ1 如何調整,皆不會發生全反射。
1 3
3-2 光的全反射 5 sinθc = =
n 4
各校段考題 3
113 1C 2B 3B 4E∥5E 6B 7D ! tanθc =
√7
114 8C 9B∥0A qA wE eD rA
因此右圖中的
tC  x = √7 tanθc = 3
歷屆大考題 ! R = 1.2 + 3 = 4.2(cm)
115、116 yC uE iA oE∥pE aD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29

6 如右圖,根據題意 1
0 sinθc =
1 2 n
sinθ > sinθc = =
1.5 3 1 r
! tanθc = =
3 4 √n − 1
2
d
sinθ × = sinφ ×
2 3 1 √3
=
8 2 √ n2 − 1 1
! sinθ = sinφ × >
9 3 2 2√3
!n= =
3 √3 3
! sinφ >
4 q sin60°× 1 = sin r × n
又水膜與空氣間的臨界角 θc' 須滿足 √3
! sin r =
1 3 2n
sinθc' = =
4 4 又由右圖中可以看出
3
6 3
tan r = = ,r = 37°
故 sinφ > sinθc',因此在水膜與空氣的界面會 8 4
發生全反射。故選B 3 √3
故 sin37°= =
7 兩次反射的入射角皆為 45° 5 2n
n2 5
45°> θc,sin45°> sinθc = !n=
n1 2√3
1 5 5 故全反射臨界角 θc 的正弦值
n2 < × =
√2 3 3√2 1 2√3
sinθc = =
8 由題圖可知在Ⅰ、Ⅱ界面可發生全反射 n 5
! v1 > v2 w E 當入射角大於臨界角時,光已無折射行
在Ⅱ、Ⅲ界面發生部分反射、部分折射,且 為,故此時司乃耳定律不成立。
折射線偏離法線 e 全反射發生的條件是由光密介質(n 較大)
! v3 > v2 到光疏介質(n 較小),故 c、d 界面皆不可
由題圖可知,以相同的入射角 θ 由介質Ⅱ入 能發生。
射介質Ⅰ、Ⅲ時,分別發生全反射與偏離法 r 「恰能發生全反射」意指在長方體內的第一
線的折射,故 次入射角為臨界角 θc
n1 n 1
sinθ > sinθ < 3 ! n3 > n1 sinθc = 由右圖可看出光
n2 , n2 n,
! v3 < v1 在水平方向的速度
故 v1 > v3 > v2 vx = v cos(90°− θc)
9 1 × sin60°= n乙 × sin30°! n乙 = √3 c 1
= v sinθc = ×
√6 n n
n甲 × sin45°= n乙 × sin30°! n甲 =
2 L n2L
故共歷時 ∆t = =
若恰在乙、丙界面發 vx c
生全反射,光徑應如 t 如右圖所示,光線1的
右圖所示,則: 入射角為 45°,折射角
1 為 r,則
sinθc =
√3 1 × sin45°= √2 × sin r
sinφ × n甲 = sinθc × n乙 ! r = 30°
2 光線2在圓弧面上的入射角若恰為臨界角
sinφ =
√6 θc,則無法折射出此玻璃體
2 1
故若欲發生全反射,sinφ ≥
√6 , sinθc =
√2
! θc = 45°
√2 1
sinθ1 < =
√6 √3 因 θc + 30°+ 90°+ φ = 180°! φ = 15°
因此在此圓弧面上可以透出光線的角度

只有 90°− φ − r = 45°,故占 AB 弧的一半
30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y AB

sin45°× 1 = sinθ × n 4
sin37°× = sinθ2 × 1
sin45° s 3
n= 其中 sinθ =
sinθ , √d2 + s2 4 4 l
sinθ2 = ! tanθ2 = =
1 √d2 + s2 5 3 18
故n= ×
√2 s ! l = 24 > 6 × 3

√ d 2+ s ,AB均錯
1 2 2
故 5 個位置皆可以看見。
=
s a 如右圖所示,若光線1
C 經界面反射而回原空氣入射區的光線如 恰在圓弧面上發生全反
上圖中的光線1與光線2,故兩者平 射,則只有光線1與光
行。C正確。 線2之間的光線可以折
D 由空氣中射入長方磚,不論入射角多 射到 S 上,且其半徑為
大,都不會發生全反射。 r。
E 厚度 d 不會影響其折射率。 1
因 sinθc =
u AB 光纖的折射率為一定值。 n
C 光纖傳播的訊號可以利用全反射的原理
! cosθc =
√n2 − 1 tanθ = 1

√n − 1
c
在彎曲的導管中前進。 n 2

D 纖芯的折射率應比包層大,故若以真空 在△OAB 中:
(n = 1)取代,將無法發生全反射。 OB R
cosθc = =
E 包層的折射率應小於纖芯的折射率才會 OA d1
發生全反射。 n
! d1 = R.
i ABCD 光在光纖中傳播是利用光的全反 √n − 1
2

射與光電效應無關。 nR
! d2 = D − d1 = D −
E 若要在光纖中發生全反射,則軸心部分 √n2 − 1
的折射率應比外圍部分大。 在△ACE 中:
o sin30°× n乙 = sin60°× 1 d2
tanθc =
! n乙 = √3 r
sin45°× n甲 = sin30°× n乙 1
! r = d2.
√ 32
tanθc
! n甲 =
=(D −
nR
).(
√n2 − 1 )
p 設由水中至空氣的臨界角為 θc, √n2 − 1 1
1 3 = D√n2 − 1 − nR
sinθc = =
n 4
由下圖可知在碗邊緣入射的入射角 3-3 光的色散與彩虹成因

3 3 117 一、2紅光,紫光
θ1 = 37°,sin37°= < ,
5 4 三、1紫光,紅光
故不會發生全反射 118 四、3紅光,紫光 4紫光,紅光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1

119 範例 1 ADE
B 如下圖所示,若紅光與紫光以相同入射角經
三稜鏡折射,紫光的偏向角較紅光的偏向角
較大,故波長愈短的光,偏向角也愈大。

C 不同頻率的色光在經三稜鏡折射時,其頻率
皆不會發生改變。
D 如下圖所示,因藍光的偏向角較大,故藍光
121 觀念辨析 1× 2○ 
的焦距較短。
解 析
1 同一介質的折射率是光波波長的函數,同一
片透鏡的焦距也會隨著不同色光而有不同的
焦距。
2 在地面只能看到局部的彩虹,在高空中沒有
地平線的限制,有機會看到一個完整圓弧的
類題 A
虹與霓。
3 色散現象與光的全反射無關。
4 三稜鏡的折射率比空氣大。 3-3 光的色散與彩虹成因
範例 2 AC
各校段考題
根據題意,A 的偏向角比 B 大,故 A 必為藍
122 1B 2D 3AE 4A∥5D 6AC
光,B 為頻率比 A 小的色光。
7B 8BCE 9DE 0ADE 
120 類題 E
歷屆大考題
由題中所提供對玻璃的折射率可知:
123 qA wC eACE
C 的頻率 > B 的頻率 > A 的頻率。
解 析
AB 因為沒有發生色散現象。 →
1 因綠光的折射率 > 紅光的折射率,故 OD 為
D 因由空氣進入玻璃時應偏向法線。 →
綠光,OC 為紅光。又在 O 點兩光束都發生
C 因 A 的頻率小於 C 的頻率,故從空氣進入 →
部分反射、部分折射,故 OB 為複色光。
玻璃時,A 的偏向角應小於 C 的偏向角,故
2 如下圖所示,紫光的折射角應較小,但紫光
選E。
的偏向角應較大,故選D。
範例 3 E
E 虹的顏色分布是紅光在外環(仰角較大),
紫光在內環(仰角較小),而霓恰好相反。
類題 AE
B 因為在水滴中多了一次反射(同時也增加了
一次部分折射),所以霓的光度較虹弱。
3 如右圖所示,因紅
C 如果天空的背景太明亮,則往往只看到虹,
光在平行玻璃板中
看不見霓。
的光速大於紫光的
D 因為平行地面的日光所形成的虹仰角 θ 大約
光速,故其偏向角
在 40°附近,所以當日光從比較高的位置斜
較小,故其側向位
射時,虹的仰角也隨之漸減,如下圖所示,
移也較小。折射出玻璃板後,不論紅光或紫
因此可以在地面上看見虹的比例會漸少,在
光,入射光與出射光皆須平行,故 a > b。
中午附近的 11 點將無法看見彩虹。
4 彩虹與光的1反射、3折射與4色散有關,
故選A。
5 A 虹與霓皆出現於背向陽光的天空,東、
西方皆有可能。
32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B 虹的仰角較低,霓的仰角較高。 q 如下圖所示,入射角 θQ > θP。因從空氣中進


C 虹的光線是經雨滴反射與折射所形成。 入水滴中,故不會發生全反射,會發生部分
E 當背景的天空太亮時,往往只能看見 反射、部分折射。
虹,但看不見霓。
6 ABC 如右圖所示,當入射
角 θ1 都相等時,紅光
的折射角最大,紫光
的偏向角最大,這是
因為在玻璃中的紅光光速最大,紫
w 各色光在不同介質界面間發生折射時,光
光光速最慢。
速、波長與前進方向都可以發生改變,但頻
D 同一種介質的折射率以紫光的最大。
率不會改變。
E 在折射過程,各色光的頻率皆不改變。
e B 在水滴中,霓比虹只多了一次反射。
c D 霓的色彩中,紫光的仰角比紅光大。
v n c λ
7 B 在介質中的波長 λ' = = = =
f f nf n 3-4 薄透鏡成像與應用
 故在水中的波長 λ' 與真空中波長 λ 的比
124 一、1會聚 2發散
λ' 1
值應為 = 但已知紫光的 n 較 125 五、1物距,像距,焦距
λ n水 ,
127 範例 1 B
λ'
大,故紅光的 較大。 物體若在凸透鏡的焦點內
λ
所成之像為與物同側的正
D 如下圖所示,紫光由水中折射到空氣
立虛像,且像距應比物距
中,因折射角 r1 較紅光的 r2 大,故其虛
長,故由 P 點發出的兩條
像 S' 的位置較高,視深較淺。
光線1、2,其延長線應交於比 P 更遠的 Q
點,如右上圖所示。
故選B。
128 類題 E
凹透鏡是發散透鏡,光線
8 A 因在玻璃中紫光光速最慢,而回到空氣
穿過凹透鏡後應往偏離主
(真空)後,所有色光的光速皆相同,
軸的方向偏折,選項中只
故紫光速率改變最多。
有E符合所求。
n2
D 由水中到空氣中的相對折射率 n12 =
n1
範例 2 見解析
因所成之像為正立縮小虛像,故此薄透鏡必為
其中 n1 = n水,n2 = n空氣 = 1
凹透鏡,物與像必在同一側,且像距應小於物
1
故 n12 = 又已知在可見光中水對紫光 距,故可知凹透鏡必在像的右側。連接 B、B'
n水 ,
所成直線與主軸相交於 O,如下圖所示,O 必
的折射率最大,故其相對折射率最小。
為凹透鏡的鏡心。
9 D 不論走近或遠離虹(霓),看見虹
(霓)的仰角均不變,故高度亦不變。
E 虹在下,霓在上。
0 AB 不同的觀察者所見的虹皆不同一條,
但與不同觀察者的相對角度均相同。
D 雖然在地面上因地平線的限制無法觀察
到一整個圓形的彩虹,但在高空中就有 →
再由 B 畫出一平行主軸的光線 BD,經凹透鏡
此可能。 →
折射成 DE,此射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主軸的 F
E 中午因日光幾乎鉛直下射地面,所以無
點,此即為凹透鏡的焦點。
法看見彩虹。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3

類題 見解析 130 經典題 4.1 B


連接像與物的頂端成一直線與主軸交於 O 點, 根據題意,比較靠近
O 即為鏡心,由物的頂端發出一平行主軸的光 凸透鏡的光源必成虛
線與透鏡交於 A,再連接 A、像頂端成一直線 像,與光源同側(如
交主軸於 F,此即為焦點,如下圖所示。 右圖中的 S1),反之,比較遠離凸透鏡的光源
必成實像,與光源異側(如右圖中的 S2)
設此像距透鏡 q,則:
1 1 1
+ = (S1 成虛像)
6 −q f
1 1 1
+ = (S2 成實像)
18 q f
129 範例 3 π
!
1 1
− =
1
+
1
! q = 18
1 1 1 6 q 18 q
+ = ! q = 60
30 q 20 1 1 1
! = − f = 9(cm)
設屏上圓形亮光的直徑為 D,則: f 6 18 ,
D
=
q − 40 20
= D=
1
× 6 = 2(cm)
範例 5 9
BC q 60 , 3
故其半徑 r = 1(cm),面積 A = πr2 = π(cm2)

1 1 1
第一次成像: + =

x 100 x f
類題 20 cm 1 1 1
第二次成像: + =
x + 50 50 − x f
100 100
聯立上面兩式 =
x(100 − x) (x + 50)(50 − x)
解出 x = 25(cm)
75
第一次的橫向放大率 m1 = − = −3
25
25 1
q q + 30 第二次的橫向放大率 m2 = − =−
如上圖所示: = ! q = 10(cm) 75 3
5 20
h1 m1 3
1 1 1 故 = = =9
+ = ! f = − 20(cm) h2 m2 1
20 − 10 f
3
範例 4 D
類題 A
1 1 1
+ = ! q = − 15(公分)
30 q − 30
q (− 15) 1
m=− =− =
p 30 2
故為正立縮小一半的虛像。
類題 B
比實物大一倍,故其像距為物距的 2 倍
1 1 1 3 1 1 1
+ = ! p = f,此物在 F 與 2F 之間 + = . .……………………1
p 2p f 2 x D−x f
1 1 1
3 1 + = ………………2
故距焦點 F 的 ∆x = f−f= f x−d D−x+d f
2 2
34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D+d
聯立1、2,解出 x = 代回1式 3-4 薄透鏡成像與應用
2
2 2 1 各校段考題
+ =
D+d D−d f 133 1B 2A 3E 4C 5C∥6BCE 

D2 − d2 134 7E 8E 9B 0A∥qAD 
!f=
4D 135 wCDE eD rB tC∥yBCD 
131 範例 6 BE uACE iB
AB 出現在底片上的像永遠是倒立的像。 歷屆大考題
C 也與快門的時間有關。 136 oBD pC∥a見解析

1 1 1 解 析
D 根據 + = ,因 f 為固定的,當 p 減
p q f 1 凸透鏡所成實像的位置為與物異側的焦點外
  小,q 應該要增大。 至無限遠處;所成虛像的位置為與物同側的
1 1 1 f.p 鏡面前到無窮遠處,故選B。
E 根據 + = ,q =
p q f p−f 1 1 1
2 + = ! f = 20(cm)
−q 30 60 f
橫向放大率│m│= │ p │= p −f f 2 s 後的物距 p = 30 + 5 × 2 = 40
故當 f 減少時,│m│也隨之減小。 1 1 1
! + = ! q = 40(cm)
類題 5 cm 40 q 20
設人的身高為 h cm,透鏡的焦距為 f cm 故像移動的路徑長 ∆x = 60 − 40 = 20(cm)
3.6 ∆x 20
第一次放大率│m1│= !v= = = 10(cm/s)
h ∆t 2
! q1 = 255 ×│m1│ 3 透鏡的孔徑變小,不會改變透鏡的焦距,故
1 1 1 成像的位置、大小皆不變,惟穿越透鏡的光
+ =
255 255 ×│m 1│ f 線減少,故成像的亮度減弱。
h 255 4 根據題意可知 f = 10(cm)
!1+ = ………………1
3.6 f 當物距減為 p = 20 − 5 = 15(cm)時
2 1 1 1
同理,第二次的放大率│m2│= ! + = q = 30(cm)
h 15 q 10 ,
! q2 = 455 ×│m2│ 30
!m=− = − 2,故像的邊長為物的 2 倍
1 1 1 15
+ =
455 455 ×│m2│ f ! 像的面積為物的 4 倍
h 455 5 由題意可知,當物愈靠近透鏡所成的像也愈
!1+ = .
.………………2
2 f 大,因此符合此情況的有:
聯立1、2 1 凸透鏡產生實像
解出 f = 5(cm),h = 180(cm) 1 1 1
132 + =
觀念辨析 1○ 2×  30 q1 f q 60 − 2f
  ! 2 = ………1
解 析 1 1 1 q1 60 − 3f
+ =
1 不論是凸透鏡或凹透鏡,實物折射成實像 20 q2 f
時,物與像必在透鏡的兩側,成虛像,則物 q1
與像必在透鏡同一側。 30 1 q 3
  又已知 = ! 1 = ……………2
1 1 1 q2 2 q2 4
2 根據成像公式: + = = 定值,因此拍 20
p q f
攝遠物時,p 大則 q 應減小,故透鏡應靠近   聯立1、2,解出 f = 10(cm)
底片,反之,拍攝近物時,p 小則 q 應增 2 凹透鏡產生虛像
大,透鏡應遠離底片。 1 1 1
+ =
30 − q1 −f q 60 + 2f
  ! 2 = .
.…3
1 1 1 q1 60 + 3f
+ =
20 − q2 −f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5

q1 0 根據題意的要求,像距(q)不變,但放大
30 1 q 3 q
  又已知 = ! 1 = ……………4 率須變大,即│m│= 變大,故可知 p 須
q2 2 q2 4 p
20 變小。
  聯立3、4,解出 f = − 10(此答案不合) 1 1 1
又 + = ,其中 q 不變,故當 p 變小
故選C。 p q f
6 A 根據題意,S' 應為 S 的虛像,凸透鏡成 時,f 也須變小。
虛像時,像距一定大於物距,故光點移 q B 應修正為:
到 S' 時所成虛像必距鏡心更遠,不可能
為 S。
 
B 根據光徑的可逆
性,會聚光線若
D 因物 P 在一倍焦距內,所成的像 Q 應為
成像於 S,則取
與物同側的虛像像距應大於物距,如下
走透鏡應會聚於
圖所示。
S',如右圖所示。
D 凹透鏡所成虛像一定比物更靠近鏡心,
 
故不可能成像在 S' 處。
1 1 1 75
7 + = !f= E 應修正為:
25 75 f 4
設將凸透鏡向屏移動 x 時,恰可成另一實像
 
1 1 4
+ =
25 + x 75 − x 75
w A 應修正為光線經折射後平行主軸射向無
解出 x = 50(公分)
限遠處。
8 設第一次的物距為 x,則:
q q 1
1 1 1 B │m│= = =
+ = p 2q 2
x 20 − x f
1 1 1
1 1 1 CD + = ! q = 2f
+ = 2f q f
x + 10 10 − x f
2f
15    │m│= =1
解出 x = 5,f = 2f
4
1 1 1 3
故第一次的橫向放大率的量值 E + = !q= f
3f q f 2
−q
│m1│=│ p │= 155 = 3 3
f
2 1
  m=− =−
3f 2
f
e 根據題意可知 OC = 想像一束會聚光線
2,
本來會交於 C 點,將此光點視為一虛物,
則:
1 1 1
9 由題圖可知,此入射光可以想成是在主軸 S + = − ,q = f
f q f
點所發出的光線。而 S 點位於兩倍焦距外, −
2
故對凸透鏡所成的像應在另一側的一倍焦距
故成一實像於 D 點,如下圖所示。
與兩倍焦距之間,如下圖所示,故選B。
36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r 根據題意:筆尖 A 點的物距為 30 cm,筆的 u A 因水的折射率較空氣大,故光線穿過透


末端 B 的物距為 40 cm,如下圖所示。 鏡時,偏折的程度會不一樣,如下圖所
示。
 

B 如果凹透鏡周圍介質的折射率比透鏡還
大,則凹透鏡會變成會聚透鏡。
C 因紫光的偏向角比較大。
1 1 1 D 凹凸透鏡是凸透鏡,而凸凹透鏡是凹透
+ = ! qA = 60(cm)
30 qA 20
鏡,兩者不可能互換。
1 1 1
+ = ! qB = 40(cm) E 同一透鏡的兩側焦距相等。
40 qB 20
i A 當物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與兩倍焦距內
故像的長度 20 cm,筆尖背向透鏡。
移動時,像速大於物速。
t 由題圖可知 p = 5,放大率為 2,且 p = 0,
B 不論凸或凹透鏡,不論是實像或虛像,
放大率為 1,可知此像必為與物同側的正立
物、像的移動方向皆相同。
放大虛像。
C 以凸透鏡為例,當物距 p 不變,焦距 f
q q
m=− , 2 = − ,q = − 10 變大時,像距 q 應減小,故放大率
p 5
q
1 1 1   │m│= 應變小。
! + = ,f = 10(cm) p
5 − 10 f
D 應修正為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內沒有實像
1 1 1
+ = ! q = 35(cm) 的存在,但凸、凹透鏡的一倍焦距內皆
14 q 10
有可能出現虛像。
q 35 5
│m│= = = E 上下不顛倒,左右也不相反。
p 14 2
o A 應為凸透鏡才能在感光元件上產生倒立
y
縮小實像。
B 根據題意可知像距 q 在 4.0 mm ∼ 4.5
mm 之間變動,其中最小的 q 應對應最
大的 p,即 p = ∞,q = 4 mm,故
1 1 1
  + =
∞ 4 f
凸透鏡共軛成像第一次的物距即為第二次像
  ! f = 4(mm)
距,反之,第一次的像距即為第二
C 倒立實像。
L−d
次的物距,即 p1 = q2 = 1 1 1
2 , D + =
p 4.5 4
L−d L+d
q1 = L − = = p2   ! p = 36(mm),即為最短的物距
2 2
1 1 1
1 1 1 2 2 1 E + =
+ = ! + = 4000 q 4
p1 q1 f L−d L+d f
  ! q ≈ 4(mm)
L2 − d2
!f= 50 50
4L p f= = 2,D = = 25(mm)
D 2
q1 q
m1 = − m =− 2 1
p1 , 2 p2 曝光時間 ∆t = (s)
450
q1 q2
! m1 × m2 = × =1 50 25
p1 p2 若 f' = = 6,則 D' = (mm)
D' 3
h1 = m1.ho ……1
設物的長度為 ho,則 因(孔徑面積)×(曝光時間)= 入射光能
h2 = m2.ho ……2
2 2 量應為一定值
1 × 2 ! h1h2 = m1 × m2.ho = ho
! ho = √h1h2,故選BCD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7

1 25   
! 252 × =( )2 × ∆t'
450 3
1
! ∆t' = (s)
50
1 1 1 CDE 當折射界面旋轉
a 1 + = ! f = 10(cm)
20 20 f 15°,入射角增為
− 20 60°,如右圖所示,
  m= = −1
20 根據折射定律可知,
 故為倒立等大的實 新的折射角 r' 必大於
像。 原折射角 r,因此光
 由 C、D 之間向 D 束 2 轉過的角度 φ 應小於 15°。
屏看,應看到如右 2 如下圖所示,分別畫出靠近 A 側、B 側的光
圖的實像。 線在球面上折射情形,即可以看出 A 所見的
2 對同一透鏡的焦距 f 應為定值,即不論 虛像約在 SA 處,而 B 所見的虛像大約在 SB
1 1 1 處。
 p、q 為何值, + = = 定值
p q f

1 1 1 1 1 1
( ) ( ) +
p BC q CD p q
1 0.050 0.050 0.100
2 0.040 0.059 0.099 3 如右圖所示,S
3 0.033 0.067 0.100 發出的光線穿過
4 0.025 0.077 0.102 A 立方體後形成
 
5 0.020 0.080 0.100 虛像 S',故視深
比實深小。但在
B 半球體底部 S
發出的光線在球界面都不偏折(入射角為
  零),故視深等於實深。故ADE正確。
4 根據光槓桿原理可知,
3 要產生虛像,物應在一倍焦距之內,故 當平面鏡 M 轉動 θ,反
BC < 10(cm) 射光將轉動 2θ,如右圖
 視差法:將一支細長鐵絲(參考物)立 所示,故由水中到空氣
於 B、C 之間,觀察者單眼透過凸透鏡 的入射角為 2θ。
觀察虛像並同時不透過凸透鏡觀察鐵絲 又已知紫光的臨界角比
(高出透鏡的部分),左右擺動視線, 1
紅光小(因 sinθc = ) 故若要使全部色光
調整鐵絲的位置,使鐵絲與虛像不再產 n ,
生左右的相對運動,則鐵絲的位置距透 α
都全反射,則:2θ > α,θ >
鏡的長度即為像距。 2
5 當入射角 i 由大漸小至 0°時,第二次的入射
角 φ 會逐漸增大到 41.3°,如下圖所示。因
137、138 1BC 2D 3ADE 4A∥5BDE  紫光的臨界角最小,若發生全反射時,一定
6AC 7A 8D 9 7.5°  是紫光最先消失。
解 析
1 AB 根據光槓桿原理:入射光方向不變,
反射面旋轉 θ,則反射光將旋轉 2θ,
如下圖所示。故光束 1 應旋轉 2 ×
15°= 30°

38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若臨界角為 41.3° 9 sin45°× 1 = sin r × √2 ! r = 30°


1
對應的折射率 n = = 1.515
sin41.3°
故可知當 i = 0(φ = 41.3°)時,紫、藍、綠
與黃光皆已發生全反射,只剩下橙、紅光還
在屏上。
1 1 1
6 + = ! q = 30
6 q 5
30 又參考上圖可知,射到平面鏡的入射角 φ 須
m=− = −5
6 滿足 φ = r + θ = 30°+ θ
因射到水面時的入射角 i 為 2φ − 30°,
故若要發生全反射,2φ − 30°> θc = 45°
2(30°+ θ)> 75°,故 θ > 7.5°

故為放大 5 倍的倒立實像,對上半透鏡(主 140 1圖a S1 是移近透鏡,圖b S2 是遠離透鏡。 


軸 T1)而言,物為倒立的 h1 = 0.2 cm 25f 25f
141 2 ≤p≤  3BD
故其像長 h1' = 0.2 × 5 = 1(cm) 7 3
! 像的坐標:(30﹐1.2) 解 析
同理,對下半透鏡(主軸 T2)而言,物為正 1 題圖a中的像 S1 出現在 Q 的後方,可見
立的 h2 = 0.2 cm 1 1 1 1 1
q1 > q,因 + = = + 故
故其像長 h2' = 0.2 × 5 = 1(cm) p q f p1 q1 ,
! 像的坐標:(30﹐− 1.2) p > p1,因此光點 S 應移近透鏡。
故選AC 同理,題圖b中的像 S2 出現在 Q 的前方,
7 根據題意可畫成如 1 1 1 1 1
可見 q2 < q,因 + = = +
右的光徑圖, p q f p2 q2
其中 OS1 = 24, 故 p2 > p,因此光點 S 應遠離透鏡。
S1S2 = 18 2 如下圖所示,利用相似形可知:
故 OS2 = 24 − 18 = 6
可將 S2 視為一虛物對凹透鏡產生一實像 S1
1 1 1
! + = ,f = − 8(cm)
− 6 24 f
8 設郵票距透鏡 p,如下圖所示
d q −q
= 1 …………………………1
D q1
1 1 1 1 1
又 + = = + …………2
p q f p1 q1
d q 1 d 1
由1: =1− ! =(1 − )
D q1 q1 D q
1 1 1 代入2
+ =
p q 5 1 1 1 d 1
! + = +(1 − )
1 1 1 p q p1 D q
! + =
p − 23 5 1 1 d 1 1 d 1 1
! = + × = + ( − )
5 × 23 p1 p D q p D f p
!p=
28 d 1
將 p = 5f, = 代入上式
q 28 D 10
故│m│= = = 5.6
p 5 1 1 1 1 1 25
= + ( − ) 求出 p1 = f
p1 5f 10 f 5f , 7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39

同理,如下圖所示,由相似形可知: 3 可,如右圖所示,觀察
者位於半圓盒的直徑那
一側,觀察插在圓弧面
那一側的大頭針經液體
折射所生的影像,量出
入射角 i 與折射角 r,
d q − q2
= …………………………3 如右圖所示。逐漸增加入射角 i 直到觀察者
D q2
覺得折射角 r = 90°(或幾乎看不見折射後的
1 1 1 1 1
又已知 + = = + ……4 影像),此時的入射角 i 即為臨界角 θc,則
p q f p2 q2
1
聯立3、4兩式 液體的折射率 n = 但此方法的誤差會
sinθc 。
1 1 d 1 1
求出 = − ( − ) 很大,其主要原因是要判定看不見折射影像
p2 p D f p
的入射角 i 並不容易,因此臨界角 θc 的取值
d 1
將 p = 5f, = 代入上式: 無法精確。
D 10
4 可,玻璃磚的兩邊不平行只是會造成兩側的
1 1 1 1 1 25
= − ( − ) 求出 p2 = f 入射光與出射光不再平行,但是利用本實驗
p2 5f 10 f 5f , 3
的插針法,只要插針緊貼著玻璃磚,仍然可
25f 25f
故 p 的範圍可取為 ≤p≤ 以求出兩側分別的入射角 i 與折射角 r,故
7 3
sin i
1 1 d 1 1 代入 n = 還是可以求出透明板的折射
3 利用2的結果: = + ( − ), sin r
p1 p D f p
率。
1 1 d 1 1
= − ( − )
p2 p D f p

5
當 D 變大,其餘條件不變時,p1 會變大,p2
會變小,因景深 ∆L = p2 − p1,故 ∆L 也隨 實驗 B薄透鏡成像
之變小。
五 問題與討論
反之,當 D 變小,景深 ∆L 會變大。
147 1 否,當物體位於一倍焦距之內,折射光線就
同理,當 f 變大,其餘條件不變時,p1 會變
無法在鏡後匯聚成一實像。但觀察者若在鏡
大,p2 會變小,故景深 ∆L 亦隨之變小。
後透過凸透鏡往鏡內看會看到一個正立放大
的虛像。

5
2 凸透鏡所成的實像與物相較有放大、等大與
實驗 A折射率的測定 縮小三種可能,像的性質一律是倒立。凸透
鏡所成的虛像與物相較只有放大(或等大)
五 問題與討論
的可能,像的性質一律是正立。
145 1 否,因為此實驗中的光線是由空氣中射向半
練習題
圓盒的鏡心,故折射後的光線是沿著半徑方
148 1D 2CD 3BCE 4C 5E
向射出圓弧面的,其入射角為 0°,故不會發
解 析
生偏折。
1 A 此實驗至少需要用到 3 根大頭針。
2 可,根據折射定律,液體的折射率
B 應該是透過液體折射的大頭針影像與另
AC 一側的大頭針排成一直線。
sin i OA
n= = C 不一定要量出角度,可以用對應邊長的
sin r DB ,
OB 比值表示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正弦值。
E 入射角愈大,所見的影像也愈模糊。
如右圖所示。因此只要
sin i
利用方格紙量出相對應 2 = n = 定值,故選CD。
sin r
的長度比代入上式,就
3 A 同一側的兩針之間的距離不宜太近,否
可以求出液體的折射率。
則光徑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40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C 折射光徑如右圖 類題 B
所示,只是入射 B 波動說以惠更斯原理亦可以成功解釋光的反

光 AB 與出射光 射與折射。

CD 不再平行, 155 範例 2 900 nm、1200 nm
故兩側的入射角 此雷射色光的波長
與折射角皆不相同。 c 3 × 108
λ= = = 6 × 10− 7(m)= 600(nm)
D 如果兩側是平行的,入射光與出射光應 f 5 × 1014
該平行,即下圖中的 θ1 與 θ2 應該相等。 第二暗紋到兩狹縫的光程差
3
d sinθ = λ = 900(nm)
2
若兩狹縫為反相線光源,則雙狹縫到亮帶中線
或暗紋的光程差公式須對調,即 d sinθ =
1
(n − )λ,n = 1﹐2﹐3﹐…… ! 第 n 條亮帶中線
2
nλ,n = 1﹐2﹐3…… ! 第 n 條暗紋
E 折射的光徑較長,測量角度的誤差較
故第二暗紋的光程差 ∆y = 2λ = 1200(nm)
小。

4 A 正立必為虛像,故觀察者與光源必為異 類題 2λ,
2
側。
至第二亮帶中線的光程差 = 2λ
B 虛像無法呈現在屏上。
1 5
D 凸透鏡可成正立放大虛像。 至第三暗紋的光程差 =(3 − )λ = λ
2 2
E 觀察者須與物異側,透過透鏡才可以看
到正立虛像。
範例 3 B

5 凸透鏡要產生實像,物與屏之間的距離 L 必 由題意可知 ∆y = 3.2(mm)=
d
須大於 4f,故此題中的 L = 60 < 4f
3.2 × 0.2 。
! f > 15(cm) !λ= (mm)= 5.3 × 103(A)
1200
類題 B

4

Lλ 2000 ×(6.5 × 10 4)
第 章 光的干涉與繞射 ∆y = = = 13(mm)
d 0.1
= 1.3(cm)
4-1 光的干涉 156 範例 4 E
1 Lλ 5Lλ
150 一、1 直線傳播 3 法線 第三暗紋的位置 y3 =(3 − ) =
2 d 2d
151 四、2 相位差 3 暗紋,亮帶中線
設中央線左右兩側的第三暗紋
152 4 中央亮帶
對雙狹縫中點 O 的張角
Lλ Lλ
153 五、3 為 θ,如右圖所示,
d , d
因 L ≫ d,故
λ
154 六、3 4 彩色條紋
n 5Lλ
2( )
2y 2d 5λ
範例 1 ACD θ� 3 =
L L
=
d
B 微粒說主張光微粒在介質交界面的切線方向
類題 A
不受力,故切線方向的速度維持不變,但在

法線方向因有受力作用,故法線方向的速度 由題意可知 ∆y = = 0.5 cm
d
量值會發生變化。
1 Lλ
E 光的干涉與繞射現象只能以光的波動說解 ! 第一暗紋距 O 點 OP = y1 = ( )
2 d
釋。
= 0.25(cm)
OP 0.25
因 L ≫ d,故 θ � = = 2.5 × 10− 3(rad)
L 100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41

157 範例 5 BCE 解 析
AB 光源 S 移至 S',干涉條紋完全沒有發生任 1 A 針孔成像的原理是因光的直線前進,此
何改變。 現象可用光的微粒說加以解釋。
C 光源 S 移至 S'',S1 與 S2 的相位差可發生變 B 肥皂泡表面的色彩是光的干涉現象,須
化,即光屏上產生亮帶或暗紋的位置會發 以波動說解釋。
Lλ C 物體在背光面會出現陰影,亦是光的直
生改變,但條紋的寬度 ∆y = 仍然維持
d 線前進所形成,故光的微粒說可以解
不變。 釋。
Lλ D 凸面鏡成像可用幾何光學中的光線反射
D 因 ∆y = 故當 d 變大時,∆y 將減小,
d , 加以解釋。
即亮暗條紋會變得更密集。 E 以光的微粒說解釋,玻璃中的光速會大
類題 BD 於空氣中的光速。
Lλ 2 要有清楚兩光源的干涉結果,兩光源的相位
A 因 ∆y = 故 d 變大,∆y 將變小。
d , 差必須維持固定不變,即兩者須是同調光
C 狹縫 S 要愈小愈能保證到達 S1 與 S2 的光波 源。而題目中的兩獨立點光源之間的相位差
是同調光。 可能隨時在發生變化。
E 白光光源仍然可見干涉條紋,只是變成更複 3 垂直入射只是使兩狹縫的光波之相位差等於
雜的彩色條紋。 零,使中央線出現中央亮帶;但若不垂直入
經 典 題 5.1 C 射,兩狹縫的光波之相位差不等於零(例如

1 Lλ1 1
暗紋位置 yn =(n − 相位差 = 即反相),干涉條紋依然存
2

d 2,

Lλ2 在,只是中央線不一定會出現亮帶(例如反
亮帶中線的位置 ym = m 相時,中央線出現的是中央暗紋)。
d
因兩者位置重合 ! yn = ym Lλ 1
4 A 因 ∆y = ∝ ,故當 d 變小,間距應
d d
1 λ 2m
(n − )λ1 = mλ2, 1 = 變大。
2 λ2 2n − 1
158 觀念辨析 1× 2×  C A、B 之間的距離不會影響屏幕上的干涉
解 析 條紋。
E 只有 A 存在,入射至此單狹縫的光波就

1 雙狹縫干涉條紋的寬度 ∆y = ∝ λ,因綠 不是同調光源,因此看不到繞射圖案。
d
光的波長小於紅光波長,故干涉條紋的寬度 5 A S1 與 S2、S3 的距離不一定要相等。
應該變得較窄。 B 白光光源依然有干涉條紋。
2 雙狹縫的線光源只要相位差固定(不隨時間 E A、B 屏之間的距離不會影響干涉條紋。
發生變化)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清晰的干涉 6 第三暗紋的光程差
條紋,但雙狹縫的中垂線與屏幕的交點處不 1 5
= d sinθ =(3 − )λ = λ
2 2
一定是亮帶中線。
7 在理想的雙狹縫干涉條紋中,每一條亮帶的
4-1 光的干涉 寬度與亮度皆相等,故選A。
1 Lλ
各校段考題 8 根據題意 y1 = = 0.25
159 1BE 2E 3C 4BD∥5CD 6E 2 d
160 7A 8E 9C 0A qD∥wA  Lλ
! = 0.5(公分)
161 eCDE rE tC yB uB∥iE d

oE  第三暗紋距中央線
1 Lλ
歷屆大考題 y3 =(3 − )
162 pD aD sA dB∥fE gACE  2 d

hACE 5
= × 0.5 = 1.25(公分)
2
42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9 如右圖所示,雙狹縫 Lλ
D 亮帶的寬度 ∆y = ∝ λ,故這兩種光
S1、S2 至第三亮帶中 d
線的光程差 的干涉條紋寬度比應為 4:7。
d sinθ = 3λ,其中 θ 即 1 L × 400
E 紫光的第七暗紋 y7 =(7 − )
為本題所求的夾角 2 d
3λ 3λ 3 1 L × 700
sinθ = = = 紅光的第四暗紋 y4 =(4 − )
d 5λ 5 2 d
! θ = 37° 15
×4
0 雙狹縫 S1、S2 至第八 y7 2 60
故 = = ! 兩位置不重合
暗紋之光程差 y4 7 49
×7
2
1
d sinθ =(8 − )λ
2 e 入射光轉動 θ0 之後,只是使雙狹縫的光波
15 可能不再同相位,故中央線有可能出現暗
= λ
2 Lλ
紋,但對於條紋寬度 ∆y = 則完全沒有
15λ 15 2 3 d ,
! sinθ = = × =
2d 2 25 5 影響,故選CDE。
! θ = 37° Lλ1
r λ1 的第二亮帶中心 y2 = 2
Lλ d
q A 因 ∆y = ∝ λ,水中的光波波長只有
d 1 Lλ2
λ2 的第二暗紋 y2' =(2 − )
3 2 d
空氣中的 故條紋寬度應變小(題圖
4, 3
因兩者在同一位置,故 y2 = y2',2λ1 = λ
丙)。 2 2
B 轉動後對原入射光而言,雙狹縫的間距 4 4
! λ2 = λ1 = × 4200 = 5600(埃)
由 d 變成 d cosθ,如下圖所示,故 3 3
Lλ 1 t 根據題意
∆y = ∝ 條紋寬度應變寬(題圖
d d 1 Lλ d
y1 =(1 − ) = (兩狹縫間距之半)
甲)。 2 d 2

d2 (0.4 × 10 3)2
!L= = − = 3.6 × 10− 1
λ 440 × 10 9
= 0.36(m)
y 如右圖所示,兩夾
緊的刀片所割出的
C 題圖甲的條紋是雙狹縫干涉的圖案,不 兩狹縫間距 d 恰等
是單狹縫繞射的圖案。 於每一片刀片的厚
Lλ 度
E 因 ∆y = ∝ L,故拉近屏幕與狹縫片
d Lλ
∆y =
的距離,條紋寬度應變窄(題圖丙)。 d
L × 400 2
w A 紫光的第七亮帶 y7 = 7 × ×(0.1 × 10− 1)
d ∆y.d 4
!λ= = (cm)
L × 700 L 100
紅光的第四亮帶 y4 = 4 × 。
d = 5 × 10− 5(cm)= 5000(A)
故 y7 = y4 Lλ1
u 甲光的第 12 條亮帶位置 y12 = 12 ×
B 中央亮帶的正中心應重疊強度相等的紫 d
光與紅光,其結果不是白光。 Lλ2
乙光的第 n 條亮帶位置 yn = n ×
C 屏幕上為紅光與紫光的干涉條紋重疊之 d
結果,不是紫光與紅光均勻相間的條 y12 = yn,12 × λ1 = n × λ2
紋。 λ1 5
!n= × 12 = × 12 = 10
λ2 6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43

i 第四暗紋的位置 f 由題圖可知丙、丁兩光線的光程差
1 Lλ ∆r = 2d,d 為凹點深度,因兩光可成破壞性
y4 =(4 − )
2 d 干涉,故
−5
7 100 × 6 × 10 1
= × − (公分) ∆r =(n − )λ,n = 1﹐2﹐3﹐……
2 5 × 10 2 2
= 4.2 × 10− 1(公分) 1
! 2d =(n − )λ,n = 1﹐2﹐3﹐……
= 4.2 × 10− 3(公尺) 2
o 由題圖可知:綠光的第 5 暗紋與此單色光的 d 1 1
! = (n − ),n = 1﹐2﹐3﹐……
第 5 亮帶中線重合 λ 2 2
1 L × 5000 L×λ d 1 3 5
!(5 − ) =5× 即 = ……
2 d d λ 4,4,4,
9 g A 同一束雷射在不同介質中,其頻率維持
× 5000 = 5.λ
2 不變。

λ = 4500(A)= 450(nm) B 因甲膜的折射率比乙膜的折射率小,故
Lλ 甲膜中的光速較大。
p x1 = λ 為綠光在空氣中的波長
d , CD 因 v = f.λ ∝ λ
Lλ' 由B選項知 v甲 > v乙,故 λ甲 > λ乙
x2 = λ' 為綠光在水中的波長
d , 故C正確,D錯誤。
λ λ 3 E 穿過甲、乙兩膜後,這兩道雷射光的等
λ' = = = λ
n水 4 4 效光程差
3 ∆r =(1.60 − 1.52)× 2.7 × 10 6

x2 λ' 3 = 0.216 × 10− 6(m)= 216(nm)


! = =
x1 λ 4 432 1
= = λ
a A 光在水中的頻率與空氣中相同。 2 2
λ λ 3 故此兩光束重疊後會發生破壞性的干涉。
B 水中光的波長 λ' = = = λ
n水 4 4 h B 兩狹縫所發出的光,應視為相干光源
3 (即同調光源)。
比在空氣中的波長 λ 短。 CD 如下圖所示,
c c 3
C 水中的光速 v = = = c
n水 4 4
3


DE 中央亮帶寬度 ∆y = ∝λ
d
故 ∆Y1 > ∆Y2,D正確,E錯誤。
1
s 光程差 d sinθ =(5 − )λ
2
√ d2 ) + D
S1P = (y − 2 2

S P = √(y + ) + D
d 2 2
9 λ 2
2
! sinθ = .
2 d
! 光程差 ∆r = S2P − S1P
9 λ
√ √
= . d 2 d
2 9λ = (y + ) + D2 − (y − )2 + D2
2 2
1
= 若 D ≫ d,則
2


! θ = 30° d
y+
2
Lλ ∆r = D〔 1 +( )2
d 干涉條紋間距 ∆y = ∝ λ, D
d


因 λ紅 > λ綠 > λ藍,故選B d
y−
2
− 1 +( )2〕
D
44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d 類題 C
y+
1 2 第一亮帶中線的位置
0D〔1 + ( )2
2 D 3 Lλ
y1 =
2 W
d
y−
1 2 第三暗紋的位置
−1− ( )2〕
2 D Lλ
y3 = 3
D 2yd yd W
= 〔 2 〕=
2 D D 3 Lλ
! 兩者相距 ∆y =
故C正確,D錯誤 2 W

E 當 ∆r =
5
λ 對應的 P 點應該是第三暗
168 範例 3 A
2 , Lλ
第一暗紋的位置 y1 = 1 ×
紋,故屬於破壞性干涉。 W
π y
4-2 光的繞射 θ = 1°= (rad)0 1
180 L
163 二、1無窮遠 2平行 π λ
! =
164 三、1兩倍 3紫光 180 W
165 四、1W sinθ 2反相,暗紋∥3亮帶中線 π
!λ= W
5 3 180
166 範例 1 1
2
λ 2 λ
2 類題 3.1 × 10
−3

1 狹縫邊緣到第二亮帶的光程差 Lλ

1 5 π y W λ
∆r =(2 + )λ = λ,如圖1所示。 θ= = 1 = =
2 2 160 L L W
 縫邊緣到第三暗紋的光程差 ∆r = 3λ,故
2 狹 160
!W= ×(6000 × 10− 8)(公分)
狹縫中點 O 與任一邊緣到第三暗紋的光程差 π
∆r 3 160
應為 = λ,如圖2所示。 = × 6 × 10− 5
2 2 π

03.1 × 10 3(公分)
169 觀念辨析 1× 2× 
解 析
1 因左右邊緣的點光源到達遠方屏幕上的光程
圖! 圖@
差為 λ 時,此點為第一暗紋,故光程差為
類題 B 1
λ 的點應該還位於中央亮帶的區域內。
A、B 兩點到達第四暗紋的光程差 ∆r = 4λ 2
故 A、C 兩點到達第四暗紋的光程差應為 2 除了中央亮帶之外其他的亮帶寬度相等,但
∆r 是亮度並不相等,會隨著愈偏離中央線其亮
= 2λ
2 度愈低。
167 範例 2 E
4-2 光的繞射
設光波長為 λ,狹縫至屏幕的距離為 L,單狹縫
Lλ 各校段考題
的縫寬為 W,則 p =
W 170 1A 2E 3B 4E∥5C 6A 7B

W 171 8E 9B 0A∥qC wBCE eA 
因 L → 2L,W →
2 rE tD yCDE 
(2L)λ Lλ 歷屆大考題
故第一亮帶的寬度 p' = =4 = 4p
W W 172、173 uAB iE oA∥pABD aD sE
2 dA fC 
但中央亮帶的寬度恆為其他亮帶的 2 倍。
故選E。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45

解 析 Lλ Lλ
9 由題圖可知 4 = 16(cm), = 4(cm)
1 根據題圖可知甲為第二暗紋、乙為第三亮帶 W W

的中心,故到達甲、乙兩點的光程差分別為 Lλ 200 ×(6000 × 10 8)
!W= =
∆r甲 = 2λ 4 4
1 7 = 3.0 × 10− 3(cm)
∆r乙 =(3 + )λ = λ
2 2 rλ
0 中央亮帶的寬度 = 2 = 8W
故選A W
2 如右圖所示,假設這些平 ! rλ = 4W2

√ rλ4 = √rλ
行光會聚在屏幕上的 P 點
!W=
2
λ
ab 1 2 q 如右圖所示,滿足到第
= = ! ∆r = 3λ
ag 6 ∆r n 條亮帶的光程差
故 P 點應為第三暗紋。 1
W sinθ =(n + )λ
3 由題圖可知 x 處應為第一亮帶,故單狹縫兩 2
3λ 1 λ
邊緣抵達 x 處的光程差應為 故選B。 ! sinθ =(n + ) ≤1
2, 2 W
4 由題意可知: 1 W
!n+ ≤ =4
3 2 λ
狹縫兩邊緣抵達 P 點的光程差 ∆l = λ
2 7
!n≤
又 ∆l = a sinθ 2
3 故 n = 1、2、3,左右各有 3 條亮帶,再加
λ = a sinθ = a × 0.01
2 上中央亮帶,故最多有 7 條。
3 Lλ
!a= ×(6000 × 10− 8)× 102 w AB 由題意可知 y1 = 1 × = 0.4(公分)
2 W
= 9 × 10− 3(公分) 故中央亮帶的寬度
5 A 中央亮帶的寬度是其他亮帶的兩倍。 Lλ
2∆y = 2 = 0.8(公分)
B 中央亮帶的中線亮度最大,其餘亮帶的 W
亮度由中央往兩側逐漸遞減。 CD 除了中央亮帶,其餘亮帶的寬度皆為
3 Lλ
D 光在水中的波長減為空氣中的 故干 ∆y = = 0.4(公分)
4, W
Lλ E 第一亮帶的位置
涉條紋的寬度 ∆y = ∝ λ 將減小。
d 3 Lλ 3
y1 = = × 0.4 = 0.6(公分)
E 滿足此光程差的某點應該是暗紋。 2 W 2
6 繞射條紋應沿著縫寬的方向展開,且中央亮 Lλ
e 第二暗紋的位置 y2 = 2
帶的寬度是其他亮帶的兩倍,故選A。 b
Lλ 2Lλ
7 中央亮帶的寬度 2 = 2(mm) 2( )
W 2y b 4λ
! θ0 2 = =
! W = Lλ = 1000 ×(600 × 10− 6) L L b
= 0.6(mm) b 4 4 144
= = = = 45.8
8 第二亮帶中線的位置 λ θ π π

180
1 Lλ 5 Lλ
y2 =(2 + ) =
2 W 2 W
Lλ Lλ y
由題意可知 2 =y! =
W W 2
5 y 5
代入上式 y2 = × = y
2 2 4
46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r 如右圖所示 B 由題目所附表格可知 S1 的干涉條紋寬度


W sinθ = 2.λ 52
∆y = = 4(mm)
π 14 − 1
! W sin( )= 2.λ
6 26
S3 的 ∆y' = = 2(mm)
! W = 4λ 14 − 1
t 由題意可知: Lλ 1
因 ∆y = ∝ ,故 S1 與 S3 的狹縫間
d d

2 =1
b 距為 1:2。
(L + 10)λ Lλ
2 = 1.2 C S4 的中央亮帶寬度 2∆y = 2 = 12
b W4
由上面兩式可得: Lλ
S5 的中央亮帶寬度 2∆y' = 2 = 48
L 1 5 W5
= =
L + 10 1.2 6 W4 48 4
! = =
! L = 50 cm W5 12 1
再代回最上面任何一式: Lλ
D 因干涉條紋寬度 ∆y = ∝ L,故
50 × λ d
2 − = 1(cm)
0.06 × 10 1  L → 2L,則 ∆y → 2∆y,故在 P3 ∼ Q3
−5
! λ = 6 × 10 (cm)= 600(nm) 之間的條紋數目會減半。
y 同一點 P 由第一暗紋變成第二暗紋,由此可 Lλ
E 因中央亮帶 2∆y = 2 ∝ L,當
Lλ W
知繞射條紋的寬度 ∆y = 必減為一半,
a L → 2L,中央亮帶寬度會加倍,故
如下圖所示。 P5Q5 = 48 × 2 = 96(cm)

i 單狹縫繞射的中央亮帶寬度 = 2∆y = 2
W

雙狹縫干涉的亮帶寬度 = ∆y =
d
Lλ Lλ
根據題意:2 =8
W d
1
! 4W = d,W = d
a 4
A 狹縫兩邊各加寬 後來狹縫寬增為
4, Lλ
o 雙狹縫兩相鄰暗紋間距 ∆y = = 0.6(cm)
a 3 2 d
a+ × 2 = a,故 ∆y 減為原來的 。
4 2 3 Lλ
單狹縫兩相鄰暗紋間距 ∆y = = 6.0(cm)
a W
B 狹縫兩邊各遮住 ,後來狹縫寬減為
4 W 1
綜合上面兩式: =
a a d 10
a− × 2 = ,故 ∆y 增為原來的 2 倍。
4 2 1
!W= × 1.6 = 0.16(mm)
λ 1 10
C 因λ→ 故 ∆y → ∆y。
2, 2 p A d ≫ λ,單狹縫縫寬大太,繞射現象不明
L 1 顯,在屏幕上只看到與單狹縫形狀相同
D 因L→ 故 ∆y → ∆y。
2, 2 的光斑。
E 因在 n = 2 的液體中,光波波長由 B 設第一暗紋的方位角 θ1,d sinθ1 = 1 × λ
λ 1 λ λ
λ→ 故 ∆y → ∆y。 sinθ1 = 因 d sinθm < λ,即 sinθm <
2, 2 d, d
u A 由題圖可知,S1、S3 屬於雙狹縫,  故 sinθ1 > sinθm,θ1 > θm,即第一暗紋的
S2、S4、S5 屬於單狹縫。 位置超出屏幕的邊緣 Q 點,因此整片屏
幕都是亮帶。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47

C 入射光的亮度太亮不影響繞射現象的形 1
2 AB 如下圖所示,當狹縫的右邊 被遮住
成。 3
D 入射光不具有同調性,則看不見明顯的   後,此單狹縫的中央線就從圖1變為
干涉條紋。 圖2,因此繞射圖案的中央亮帶之中
E 單一波長的色光不影響繞射現象的形 b b b
  線向左移動 ∆x = − =
成。 2 3 6
a 因 P 為第二暗紋,故光程差 甲 P − 乙 P = 2λ
Lλ y.d
s 因兩暗紋間距 y = λ=
d , L2
故還需要測量 y、L2。
d 先做單狹縫繞射實驗:
Lλ Lλ
5.93 = 2 =2 −
W 3.2 × 10 3
圖! 圖@
! Lλ = 9.48 × 10− 3(cm2)

Lλ CE 中央亮帶的寬度 = 2 故當
再做雙狹縫干涉實驗:0.6 = b ,
d
2
Lλ 9.48 × 10
−3
b→ b 中央亮帶及其餘每條亮帶的
!d= = = 1.58 × 10− 2(cm) 3 ,
0.6 0.6
3
f 設第一暗紋到單狹縫 寬度應增為原來的 倍。
2
中點 O 與中央線夾角 θ
1
如右圖所示。 D 因有 的波前被擋住無法射到屏上,故
3
d sinθ = 1 × λ
屏上的中央亮帶的中點之亮度應減為原
λ λ 1
! sinθ = = = 2
d 2λ 2 來的 倍。
3
故 θ = 30°
3 S' 為 S 對平面鏡 AB 所成的像,故
中央亮帶對單狹縫中點 O 所張開的角度
SO = OS'   = 2 mm
2θ = 60°> 45°
將 S 與 S' 視為兩個同調光源,間距
故遮闌 B 內均為亮帶,故選C。
d = 4 mm
則屏上的干涉條紋寬度
−4
Lλ 1500 × 4.8 × 10
174、175 1ABE 2ADE 3 0.18 mm∥4 0.1  ∆y = = (mm)

d 4
5 8 × 10 4 6E 
= 0.18(mm)
解 析
4 設 S 對上下兩半的凸透鏡所形成的像距為
1 A 因要使入射狹縫 S 的
q,則:
光為平行光,故須要
1 1 1
將狹縫 A 置於透鏡 B + = ,q = 20
5 q 4
的焦點,使經過 B 之
q 20
後的光變成平行光,如右圖所示。 放大率 m = − =− = −4
p 5
C 屏 D 上的繞射條紋是經狹縫 S 所形成
故此兩實像 S1、S2 分別位於上、下兩半凸透
的。
鏡主軸的上、下方且距主軸
D 狹縫 S 與透鏡 C 之間的距離只要不太遠
0.01
皆可。 × 4 = 0.02(公分)
2
E 為了使從單狹縫所射出
如下圖所示。
的平行光皆能會聚在屏
D,故透鏡 C 與屏 D 的
距離必須等於 C 的焦距
fC,如右上圖所示。
48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將 S1、S2 視為兩個同調點光源,其間距 7
因d= b 故
d = 0.02 × 2 + 0.01 = 0.05(公分),兩點光 2 ,
源距屏幕 L = 125 − 25 = 100(公分) 1 7
2n = 7(m + )= 7m +
故干涉條紋寬度 2 2

Lλ 100 × 5 × 10 5 7
∆y = = (公分) ! 2n − 7m =
d 0.05 2
= 0.1(公分)  此式 n、m 無正整數解,故甲、乙兩者
5 根據題意可知由 S1、S2 出發抵達屏上中央線 的亮帶中心不可能重合。
的光程差由零變成 5λ。 E 若 d ≫ b,則乙條紋的第一暗紋位置會
趨近 x 坐標正、負無窮遠處,即乙的中
央亮帶寬度會趨近於無限長,故只會留
下甲條紋,即理想的雙狹縫干涉條紋。

參考上圖可知,兩條光徑的光程差來自在玻 177、178 1C∥2AC 3D 


璃中的等效光程:5λ =(t × 1.7 − t × 1.4), 解 析
t 為玻璃的厚度。 1 原來中央亮帶中央 O 到 S1、S2 的光程差等
5 於零,即 S1O − S2O = 0
! 5λ = 0.3t,t = × 4800 = 80000(埃)
0.3 現在因透明容器內的氣體 n > 1,故
−4
= 8 × 10 (公分) S1A = nl > S1B = l
Lλ 因此 S1、S2 到達 O
6 A 坐標 A 的單位長度 ∆xA =
d 點的光程差不再為
Lλ 零且 S1O > S2O,如
坐標 B 的單位長度 ∆xB =
b 右圖所示。
∆xB d 3.5b 故在屏上滿足 S1O'   = S2O'   的點 O' 必在 O 的
= = = 3.5
∆xA b b 上方。
B 甲的第四暗紋位置 2 因在上表面反射時,光波的相位相反,在下
1 Lλ 7 Lλ 表面反射時,光波的相位不變,故可知此兩
y4 =(4 − ) =
2 d 2 d 反射光處於反相的狀態,若重疊之後要形成
乙的第一暗紋位置 建設性的干涉,兩者的波程差必須是半個波
Lλ Lλ 7 Lλ 長的奇數倍。
y1 = 1 × =1× =
b 2d 2 d 1
7 ! 2 × 1.52 × 500 =(n − ).λ,
2
故兩暗紋重合。 n = 1,2,3,……
C 如B選項,在乙條紋中央亮帶的左右兩 1520 3040
!λ= = (nm)
側各有甲條紋 n = 1、2、3 的亮帶,再加 1 2n − 1
n−
上 n = 0 的中央亮帶,故共有 7 條。 2
D 甲的亮帶中心位置 當 n = 1,λ = 3040(不合)
Lλ n = 2,λ = 1013(不合)
yn = n n = 1,2,3,……
d , n = 3,λ = 608(合)
乙的亮帶中心位置 n = 4,λ = 434(合)
1 Lλ n = 5,λ = 338(不合)
ym =(m + ) ,m = 1,2,3,……
2 b 故選AC。
1 3 因由薄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波皆相位相
m+
n 2 反,故此兩反射光處於同相的狀態,故光程
設 yn = ym ! =
d b 差必須是半個波長的奇數倍才能形成破壞性
1 的干涉。
! b.n = d(m + )
2
互動式教學講義.選修物理Ⅲ 解答篇 49

1 Dλ 1
! 2 × 1.38 × d =(n − )× 500 D 因y=n ∝ ,故 y 與 d 成反比。
2 d d
500 1 Lλ 4
!d= (n − ),n = 1,2,3,…… 2 因 ∆y = ∝ λ,在折射率為 的液體
2.76 2 d 3
故 n = 3,d = 452.8(nm) 3
中,光的波長將減為 故干涉條紋亦等
4,
比例減小

實驗 6 光的干涉與繞射 ! 3.6 ×
3
4
= 2.7(mm)

五 問題與討論 3 AB 因圖1與圖2中的條紋間距皆相等,
182 1 雷射光源、雙狹縫片、屏幕。其相對位置如 故必為雙狹縫干涉的圖形,只是圖1
下圖所示。 的條紋間距比圖2大,根據

 ∆y = ∝ λ,故圖1的波長應較長。
d
故A正確,B錯誤。
CD 干涉條紋展開的方向是與狹縫寬平
行,故由題圖可知這些狹縫的方向應
2 亮暗相間的條紋間隔出現,沿著雙狹縫的縫 在 y 方向。故C正確,D錯誤。
寬方向展開。每一條亮帶或相鄰暗紋間距皆 E 使用白光,將會得到寬窄不一的彩色干
相等,在中央線附近的亮帶的亮度也幾乎相 涉條紋。
同。 Lλ1
3 利用已知間距 d 的雙狹縫進行干涉實驗,然 4 λ1 的第一暗紋位置 y1 = 1 ×
W
後在屏幕上量取一小段干涉條紋所占據的長 λ2 的第二亮帶中央的位置
度 ∆x,仔細計算在這一小段長度內的亮帶
1 Lλ2 5 Lλ2
數目 N,再量取狹縫片與屏幕的距離 L,則 y2 =(2 + ) =
2 W 2 W
∆x d Lλ1 5Lλ2
雷射光的波長 λ =( ) 。 因 y1 = y2, =
N L W 2W
4 單狹縫繞射的中央亮帶寬度是其他亮帶寬度 λ1 5
的兩倍,中央亮帶中線的亮度也遠遠大於其 ! =
λ2 2
他亮帶中線的亮度,離中央線愈遠的亮帶其 5 1 a如下圖所示。
亮度愈暗。但雙狹縫干涉的中央亮帶與其他
亮帶的寬度相等。
5 利用已知縫寬 W 的單狹縫進行繞射實驗,
然後在屏幕上量取一小段繞射條紋所占據的
長度 ∆x,仔細計算在這一小段長度內的亮 b在屏幕上測量一小段干涉條紋的長度
帶數目 N(注意,若有此段長度橫跨中央亮 ∆x,計算在此段長度的亮帶數 N,則
帶,中央亮帶要算成兩段亮帶),再量取狹 ∆x Lλ
=
N d
縫片與屏幕的距離 L,則雷射光的波長
∆x W ∆x d
λ =( ) 。 ! λ =( ).
N L N L

練習題
故還須測出雙狹縫至屏幕的距離 L
183 1ABE 2C 3AC 4D  Lλ
2 測量中央亮帶的寬度 D = 2∆y = 2
a
51a見解析 b見解析 2見解析
2Lλ
解 析 !a=
D

1 C 因y=n ∝ λ,故 y 與 λ 成正比。
d
− 50 −
− 5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