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圆桌会议

如不同 意“丈夫 应 和 妻 子 共 同 承 担 抚 养 孩 子 的 责 任 ”、
刻板化: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别发展 “男女在社会上应公平竞争”、“女性应该与男性有同等的
机会担任领导职务”类似表述的青少年比例不到10%;在
□楼超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 性关系领域,仅有10%~23%的青少年认可女性在情感表
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达、性行为、避孕方面的被动和顺从角色。在校学生随着
近20多年来,我国就青少年 年龄的增长对家庭内性别角色印象一般更趋于刻板,对社
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已开展了大 会领域的性别角色印象无明显变化,而对两性关系领域的
量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性别 性别角色印象则趋于平等。
是影响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最显 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
著的因素之一。但以往这些研究, 的行为系统, 同时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
多是基于男/女二元论,从生物医 基本态度和情感。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则是人们对男性或
学的角度看待青少年性与生殖健 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
康问题,未充分重视不同年龄、性别、生长环境的青少年 看法。与生理性别不同,社会性别规范和观念随不同的文
在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故得出的结论常 化、社会、时间而改变,它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
有失偏颇,对指导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实践具有 素。由于不同社会性别,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经常不能享
局限性。根据社会建构理论,男/女性的大多数差异并非天 有同等的权力,社会性别不平等和歧视进而影响着人们接
生,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模仿,尤其是被传统性别 受教育、就业、参与公共事务、享受公共服务等机会。
规范建构和塑造形成;从差异心理学角度来看,男孩与女 值得关注的是,公众普遍对文化背景下的某些社会性
孩的差异,远小于男孩与男孩、女孩与女孩间的差异。因 别规范的不平等本质缺乏足够的敏感。男女基于生理差异
此,仅关注生理性别的差异是不够的,有必要将青少年社 的传统角色定位和性别刻板印象根深蒂固,被广泛认可和
会性别发展 (角色、特征、观念) 等内容纳入进来。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男主外,女主内” 的观念和
2010年,我们在全国不同经济发 展水 平的 6个 省对 现象普遍存在,即使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男主外,女主
6500名6~24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性 内” 的传统性别不平等观念,不仅导致目前我国家庭男
与生殖健康状况监测”
,数据和结果显示: 女家务分工的极不平等 (女性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劳
动),也大大减少了女性在就业、升迁等方面的机遇和参
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性别观念、性与生殖健康
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机会等,而某些制度/规范 (婚姻、
在男孩最喜欢的玩具、游戏或运动中排在前五位的 家庭、媒体、宗教、学校) 实质上又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
是:游戏机、汽车/飞机/轮船模型、变形金刚、玩具手枪、 强化着这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如父母对男孩女孩在学
踢球,都具有明显的男性特质;女孩最喜欢的依次为:洋 业、职业、收入等方面的不同期望;社会对男孩女孩在行
娃娃、唱歌、电子琴、跳舞、游戏机,除游戏机外,都具 为举止上的不同角色期待和不平等对待;学校对不遵从主
有明显的女性特质,家庭和社会正潜移默化地培养着男孩 流社会性别规范的学生予以边缘化或歧视等;大众媒体报
和女孩不同的性别角色特征。 道中通常将男性刻画为英雄,将女性刻画为受害者,把女
如果用简易量表衡量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看法,各有 性描绘为柔弱的、依赖他人的、逆来顺受的、情绪化的、
60%和1/3的小学生分别认为成年女性应具有女性化和双性 虚荣的和忍辱负重的,以男性欣赏为标准将女性的外在美
化特征,各约半数的小学生分别认为成年男性应具有男性 作为商品来迎合男性的需求等。
化和双性化特征;认为成年男性和女性应具有与自身生理 研究结果提示,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和性别刻板
性别相反的性格特征的比例不到5%,小学生对性别角色 印象要从幼儿 (观念形成初期) 开始,家庭、学校、社会
持较刻板的印象。在性别角色分工方面,刻板印象同样存 应纠正性别刻板化的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打破传统的性
在。约半数的小学生同意“妈妈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家 别角色规范的束缚,突破传统的两性社会期待与限制,在
庭”、“爸爸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外赚钱、工作出色”、“女 一个更平等、更自由、更宽松的环境氛围中成长,有更多
孩更应从小学习做家务”
。 的机会去发展他/她的全部能力,这将会对他们成年后的生
而较大年龄 (12岁及以上) 的青少年对社会家庭及两 活乃至一生产生巨大影响。
性关系等领域的传统性别角色开始持不同的认可度。他们
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特征及其与自我悦纳、性态度的关系
对家庭内性别角色印象最为刻板,半数到2/3的青少年同意
“女性最大的幸福是找个好丈夫”。相对而言,青少年对社 如果采用简化修订的Bem性别角色量表来评价青少年
会领域和两性关系领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则略显弱化, 的性别角色分类,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被划分为

31
圆桌会议

双性化型,得分都很低的被划分为未分化型,在一个量表 次,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双性化”教育,创造机会培
上得分高但在另一个量表上得分低的分别属于男性化或女 养其“双性化人格”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
性化两种类型,可以发现:无论男性、女性,不论群体、 其“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汲取异性身上的优点,克服
个体之间,都存在着性别气质多元化现象;不同性别、不 自身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青少年在四种性别角色上的分布不
同。在男性青少年对象中,双性化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 性/别框架下的“性与生殖健康”①
为37%~43%;其次是未分化组,比例在27%~35%;典型
的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的比例分别在8%~15%和12%~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
20%之间。在校学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典型男性化和 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分化的比例下降,而典型女性化和双性化的比例上升。 近20年来,“性与生殖健康”
性别气质多元化是性别自然特征的多样性与性别社会 成为公共卫生及人口发展领域的重
文化的复杂性综合作用,以及个体对其认识、态度、意愿 要概念。然而,审视相关政策及服
千差万别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之一。上世纪70 务实践,这个概念中的“性”却或
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是对立 者缺失,或者被误读。“性病、艾
的 (传统的性别模式),而一个人的性别角色行为越符合 滋病、生殖道感染、生育”等主题
自身的生理性别,心理就越健康。70年代以后,国外开展 词构成的“性与生殖健康”极大地
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既有男子气、又有女子气的双性化 局 限 在 对 于 “性 ”的 行 为 学 及 疾 病 化 理 解 , 以 及 对 于
个体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双性化个体一般要比单一性别 “性”与“生殖”概念的捆绑式混淆使用。与此同时,在
角色类型的个体在行为的灵活性、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 日常生活中,中国社会的性之变已然呈现出性及性别的多
水平等方面更具优势。比如,美国的调查发现,那些兼有 元现状,缤纷复杂地表现在性行为、性关系、性认同、性
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 语言等方面。正面的性权利及性别主体的声音不断涌现。
孩,在智力、体力和性格上发展更全面、学习成绩更好、 现实中呈现出来的性及性别的多元现状及需求,倒逼我们
人际关系更佳。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去反思现有的“性与生殖健康”认知框架,审视其局限
在大学生中的研究表明,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最佳,其次为 性,并尝试在“性/别”框架下扩宽“性”的想象、真正把
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提示双性化或许是当代中国 “性”纳入到“性与生殖健康”的理解与实践之中。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理想模式。由于双性化是同时兼具男性
Sexuality及性/别框架
和女性气质优势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心理特征,被认为是
一种顺应时代进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心理特 性研究的范式经历了从sex到sexuality的过渡,从性的
质,也是信息化、多元化时代性别角色发展的趋势。目前 科学主义到性的历史社会建构视角的转变。 [ 1]
对应于
社会上沸沸扬扬的“男孩危机”、“拯救男孩”推崇的仍 sexuality的“全性”概念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解读: [2]

是性别刻板化的教育,是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悖的。 第一,它涵盖生物学、行为学意义上的性 (sex),但


研究还发现,无论男女,男性气质、女性气质都与自 绝不仅于此,还包括性认同、性关系、性观念、性语言、
我悦纳呈正相关 (也即与生理性别相反的气质特征不影响 性仪式、性欲望、性幻想等内容。即便是性行为,也不仅
自我悦纳)。男性对象中,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都与性开 仅指与生殖相关的异性间性行为,还包括各类被主流规范
放态度、与异性和同性发生亲密行为和性行为呈正相关。 所排斥、处于性等级低端的性行为。第二,“性”是一个
女性对象中,性别气质特征与性开放态度及性行为发生没 独立但非孤立的概念。它不等于性别,也不等于生殖,但
有明显关联,这可能与其受社会性别规范的强烈影响以及 与性别、身体、生殖、婚姻、情感等有着甚为亲密的关
性行为对女性健康危害较强 (妊娠、人流等) 有关。 系。第三,“性”不能简化为“唯性主义”,如同性别分
就此而言,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 析不能流于“唯性别主义”,它与年龄、阶层、流动、习
求,推动“双性化”和性别气质多元化教育。首先,有职 俗、宗教、国家权力 (政治法律)、 经济、社会运动/发展
责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认识性别气质多元化现象及其存在的 等因素之间存在复杂且多变的相互构建关系。
合理性,使之尊重多元性别气质的特征差异,尊重不符合 在此脉络之下,台湾学者更为本土地提出了“性/别”
主流社会性别规范的性别气质个体 (如被认为是“娘娘 的中文概念。用斜线更为明确地画出了性别本身的多元流
腔”的男孩或被称为“假小子”的女孩) 及性少数群体 动及其间的暧昧复杂,指出性与性别的不同及复杂关联,
(如同性恋、跨性人),尊重每个人操演自己性别的方式, “别”则道出了性的多元异质和内部差异以及其中的压迫
理解和宽容不同性别气质个体的机会差别和结果差距。其 与宰制的关系,也表达出性与其他社会差异 (阶级、年龄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