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1]何怀文,吉日木图.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05):207-216.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FX161);
本文先从作品的表现形式入手,初步确定视听作品可能涵盖的最大范围。
(画面、影像;“相关”画面、“叙述”画面)。然后,以独创性为限定条件
限缩视听作品的涵盖范围,并将录像制品排除上述范围之外。最后,以 “固
定”为限定条件确定视听作品的范围,并将 “未完成之视听作品”以及 “戏
剧、舞蹈作品的表演”排除。
首先,就视听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视听作品”是一种系列空间叙述性
画面,此处的 “画面”既可以是二维平面的呈现,也不排除三维立体的形式,
“系列” “空间叙述性”则是对 “画面”的进一步阐述。其次,对于视听作
品独创性的评判,不应限于 “画面”表观,而应着重考察其通过 “画面”将
时间性的故事或客观事件转换为空间性叙事的创作过程。就视听作品与录像制
品的区分问题而言,录像制品形成过程仅为单纯地机械录制,并未发生视听作
品那样的时间空间化的转换过程。最后,视听作品应当满足 “固定”要求,因
为其不但是视听作品创作完成的标志,也是明晰戏剧、舞蹈作品表演与视听作
品之间界限的关键。此处对 “固定”的理解应当包含 “同步固定”,进而确
保直播画面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对 “载体”的理解应限于 “有形物质载体”
进而确保固定在载体之上的要求不被架空。

[2]宋倩.论游戏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类型化——以游戏的本质特征为考量 [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05):101-108.
关于视听作品,现行《著作权法》并未给出直接定义,而《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典型规定草案》和《视听作品国际注册条约》则将其定义为“由一系列相
关的固定图像组成,带有或不带伴音,能够被看到的,并且带有伴音时,能够
被听到的任何作品”[19](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300.)。

[3]宋蓓娜.著作权保护中对短视频作品属性的认识误区与重构[J].传播与版
权,2022(06):122-124.
基金资助: 2021 年度首都师范大学创意产业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新媒体
视域下短视频的著作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swc21002)成果;
在形式逻辑上,我们对作品的判断依据应当参照作品的要件而非具体某一
作品类型。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用“视听作品”替代了原法中
的“电影及类电作品”,并且进一步说明了视听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及其他
视听作品。由此可知,“视听作品”不等同于“类电作品”,而是除了“类电
作品”,还包含了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型作品。
[4]郝明英,冯晓青.从合规管理看广播音频节目的著作权保护与运营[J].编辑之
友,2022(06):86-93.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
域问题研究”(17ZDA139);

[5]冯晓青.我国著作权客体制度之重塑:作品内涵、分类及立法创新[J].苏州大
学学报(法学版),2022,9(01):80-96.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
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139)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模式,对于视听作品的定义,则留待《著作权法
实施条例》予以明确。当然,在本次修法过程中,也有草案直接对各类作品的
定义作出规定。例如,2014 年《送审稿》第 5 条第 2 款规定,视听作品是指
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画面组成,并且能够借助技术设备被感知的
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以及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与 2013 年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③相比,取消了“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的要求。
这一修改具有合理性,应当在下一步修改该条例时予以吸收。在视听作品
创作的技术手段不需要一定“摄制在一定介质上”时,对于视听作品的要求即
不再需要这一要件。(网络游戏)

[6]陆昊飏.视听作品分类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兼评《著作权法(2020 修
正)》第 17 条[J].河南科技,2022,41(04):136-140.
基金资助: 2021 年度大学生省级创新训练项目“数字版权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
司法适用路径研究”(S202110497040); 2022 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数
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数据合规法律问题研究”(001);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基于视听作品大定义的前提,新《著作权法》第 17 条中首次以电影作品、
电视剧作品和其他视听作品三个概念进行划分。依据新《著作权法》第 17 条
的划分逻辑,划定各类主体采取列举加排除的模式,即考察作品是归属于电影
作品、电视剧作品以及除电影作品和电视剧作品外的其他视听作品此三类客体
中的哪一类。此种划分在法条中显得尤为突兀,存在界限不明、逻辑不周延的
问题,并且新《著作权法》并未对三类客体作出明确的定义。
纵观各国立法例,凡规定单一视听作品的国家大多未再进行下位二次划分:
美国于 Widmay Mfg Co. V. Artic In⁃ternational,Inc. 案确立了视听作品
的概念和保护范围,并于 1976 年美国《版权法》中明确作出系统性的规定;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规定,视听作品不论作品原始的或后续的固定方式如何
[19],基于视听作品平行创立多媒体产品概念,明确将电子游戏产品纳入多
媒体产品而非下位划分[20];我国台湾地区采取列举式,在有关条例中开放
性列举雷射影碟、影音光碟、数位影音光碟几种典型的视听作品⑫。以上表明,
二次划分并非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与国际接轨,采用视听作品大概念为宜。
[7]兰昊.认真对待视听作品之创作[J].西部法学评论,2022(01):1-12.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成本优化研
究”(18BFX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8]丛立先. 新修改《著作权法》视野下 如何加强视听作品版权保护[N]. 中国


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12-16(005).

[9] 怀 鹏 飞 . 数 字 时 代 我 国 视 听 作 品 的 分 类 标 准 探 析 [J]. 传 播 与 版
权,2021(12):119-121.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1.12.035.
基金资助: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时代大数据平台经营者滥用市场支
配地位的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CYS21146); 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
新中心专项课题“知识产权中的恶意问题研究——以惩罚性赔偿为视角”(项
目编号:21IPZX015)的阶段性成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