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實驗報告 都卜勒效應

江宇峻 B10502126
同組組員 陳瑋翔
B10502141
指導助教 蕭俊彥 簡靖
實驗日期 2021.12.29

摘要

本實驗以超聲波進行都卜勒效應現象觀察,利用超聲波系統(訊號產生器、超聲波
發收子、訊號接受器及計頻儀)以及迴轉系統(迴轉盤、電源供應器,紅外線發收子
及 8748 計時器)進行實驗,誤差為
V ST

一.簡介
若一個波之波源與觀察者在靜止介質中有一相對運動,則所觀察得之頻率便會與
波源所發出之頻率不相同,此現象即都卜勒效應,此頻率的改變即都卜勒偏移。
我們考慮三種情形:

1) 波源在動,觀察者靜止
2) 波源不動,觀察者以 V0 速度運動
3) 波源與觀察者皆在運動態
考慮情況 1),由都卜勒效應,令觀察者量得波長及頻率分別為 λ’及
f’, 但由於波速 V 只與介質有關,所以不變,即 V=f’λ’。
從圖可知,λ’=VT-VST=( V-VS)T (T 為物體振動周期 / VS 為波源波速)

f’/f = λ/λ’= V
V/(V- V −V S
VS) → f
f’=
V 波對觀察者
可由上面公式推得:f’= (
V 波對波源 )f

考慮狀況 V +V 0
V 。
2),f'=f
考慮狀況 3),因為波源和觀察者皆在運動,依狀況 1)和 2)來推導,其
V +V 0
頻率即為:f'=f 。
V −Vs
在實驗中,超聲波發射子與接收子都固定不動,真正運動的只有反射超聲波
的迴轉盤曲面,迴轉盤簡圖:

L
因為迴轉盤的形狀為兩個 180 度蝸線函數所構成,只要在角速度維持常數的
狀態下且半徑和旋轉的角度是成比例關係,則反射面之徑向速度也維持常數。此
L
外在迴轉半週時,反射面之位移= L→反射面之運動速度 V’= t =2L/ t (t:轉
2
盤迴轉一週所需時間)
V 波對觀察

我們可由 ) f 推得頻率差 Δf,再將此值與由計頻儀量得的
f’= ( V 波對波源

f、f’相減所得比較,便可驗證都卜勒效應。

(二)駐波與波長之關係
當一振動弦(或空氣柱)的長度(d)與波長(λ)有著 d=n(λ/2)的關係時,
便會形成駐波。而從下圖中可以知道,駐波上的節點與腹點相差
λ/4。

d
而由於聲波靠著空氣振動來傳送,所以我們可以將實驗中的反射面、發射子
和接收子的系統比擬成一振動空氣柱。如果在接收端為波腹或波節,那麼這個訊
號就會轉為電壓訊號,在三用電表上顯示最大值與最小值。在實驗中,我們利用
轉 盤兩 半徑 差 L 當 作位移 ,並 記錄 在位移 中, 三用 電表出 現極 值 次 數
m,L=(
λ
)m,所以,λ=4L/m。
4
三、實驗步驟

一、以計量駐波的方測量波長
二、以計頻儀測量都卜勒偏移
1. 取下三用電表,開啟電源將電壓開一定伏特數,以提供實驗時迴轉盤等速迴轉所需之電
流。
1. 將發射子及接收子分別連於訊號放大及接收器上。(其中發射子為 Tx ,接收子

Rx )

2.將三用電表之兩測試棒與超 2.連接計頻儀。*註
聲波接收子的輸出端相連,
調整三用電表至 ACV 檔。
3. 調整發射子和反射盤適當距離並將訊號產生器至 40KHz 附近,開啟接、發射

* 3. 接收器輸出端接到(14),按
下(11)(13)(1),調整(8)使紅色
小燈均勻閃爍,由(20)讀出頻率
值 f’。若轉盤未轉,則計頻儀
所讀應和訊號產生器頻率相同
*註

4.此時調整訊號放大及接
收器的放大旋鈕,並觀察
三用電表上的讀數不至於飽 *註:計頻儀
和。

5.以手非常非常緩慢的轉
動迴旋盤,由其最長半徑
旋轉半圈至最短半徑。

6.記下三用電表出現極值
(及大和極小)的總次數
m,並計算 λ 和 f。

(1)(3) (20) (8) (11) (14)


三.實驗結果
一、利用駐波的原理測量超聲波的波長,並推算其頻率
(1) 室溫 T =21.6 ,聲速 V =343.96 m/sec。
(2) 轉盤的最長半徑與最短半徑相差值 l =12mm 。
(3) 利用三用電表測量接收器的訊號,利用手緩慢地旋轉
轉盤半圈, 觀察波腹或波節(訊號為極大或極小值)出
現的總次數 M = 6 次。
(4) 超聲波的波長 λ= 4l / M = 8mm
(5) 超聲波的頻率 f = V /λ= 37895Hz = 42.995kHz
二.數據
三、誤差討論
1. 實驗室內溫度隨著同學們在實驗室內待的時間而有所改變,造
成速度隨時間不斷改變,沒有一個定值。
2. 同學們不斷呼出二氧化碳,使空氣的組成產生變化,介質改變
使聲波的傳導速度也出現變化。
3. 測量頻率時,可能因為對轉盤或接收子不經意的微小碰撞而產生另外的速
度,
使測量到的時間間隔不甚準確,形成誤差。
4. 若電流還未穩定即開始測量轉盤的週期,會取到較大的週期數據,形成誤
差。
5. 接轉盤的電線接觸不良,造成電流不穩定,轉盤呈現週期不穩定
的轉動,形成誤差。

四.思考問題
(一) 本實驗為何使用超聲波,而非一般的聲波?
Ans:
若使用普通聲波,整個實驗室將因眾多同學們一起做實驗,產生嘈雜
的聲響,十分不悅耳,影響我們做實驗的心情。同時,超聲波的定義
為超過 20KHz 的聲波, 較大的 f 值使我們的測量較易進行,若
產生誤差,誤差的計算上也會容易許多。

(二) 若迴轉盤的正負兩極互換,對於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Ans:
若在實驗中將轉盤的正負極交換,推測轉盤旋轉的方向會變為相反,
但實驗結果的數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三) 風速會影響聲速,試分析實驗中轉盤轉動產生的風造成實驗結果的影響。
Ans:
實驗中轉盤轉動時所產生些微的風,有可能影響到實驗測量出來的數
據結果,進而成為實驗誤差的原因之一。

(四) 試分析超聲波接收子的位置如何影響實驗結果。
Ans:
超聲波接收子距離轉盤的遠近在都卜勒效應的實驗中將會影響其所量測到的
波長,
進而影響實驗數據。

五.實驗心得
江:這次的實驗我個人覺得在操作上並不是很困難,主要的重點在於理解實驗

且熟悉儀器的操作,在經過一些摸索與詢問同學之後,我跟我的組員便能夠
順利的完成實驗並記錄數據,並在向助教詢問的過程中,對於器材以及阿基
米德螺線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