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3 導讀課使用

單元 3 歷史文化(說明事物)

導讀 《鏡子小史》課本練習參考答案
【版邊問題】
(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頁 3.27~3.33)

1. 作者以甚麼話題帶出鏡子的歷史?

作者以人們日常清晨照鏡子,整理儀容的生活事例,帶出鏡子的歷史。
2. 從哪些方面可看出中國的青銅鏡擁有悠久的歷史?

從古時中國的鏡子流通至海外、唐太宗的名句、李商隱的詩句、《木蘭辭》、磨

鏡工匠叫喊磨鏡的史料等,都可看出青銅鏡擁有悠久的歷史。
3. 為甚麼古時歐洲的水銀鏡子屬於名貴物品?

威尼斯是當時惟一製造水銀鏡子的地方,而製造方法是絕對保密的,因此在興起鏡

子搶購熱潮的情況下,水銀鏡子就成為名貴的物品。

4. 鍍銀鏡子在哪方面較水銀鏡子優勝?

鍍銀鏡子製作時間較短,又不含有毒的水銀,鏡面也較亮。

5. 從甚麼地方可看出人們剛開始用「銀鏡反應」製鏡時十分費勁?

從玻璃銀層不均勻,鏡中所照出的人臉不清晰可以看出。

6. 鍍銀鏡子的製作祕訣是甚麼?

祕訣是把玻璃仔細沖洗乾淨,再拿去鍍銀,銀子才能鍍得牢固。

7. 為何「哈哈鏡」能把人照出怪模樣?

因為「哈哈鏡」的鏡面不平滑,玻璃的凹凸使人在鏡中的模樣扭曲變形。

8. 「新式鏡子」的「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新」體現在它從一面看去是透明的玻璃,另一面看去是鏡子,而且可遮擋強烈陽

光的刺激,有保護眼睛的作用。

9. 作者對鏡子有何評價?

作者認為鏡子能隨着科技進步,不斷發展創新,讚美鏡子能忠實反映人的容貌。

【篇章探究】
(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頁 3.34~3.36)

1. 本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鏡子?它們的製作方法有何特點?試根據文章內容,在橫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1 頁,共 5 頁 © 2015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3 導讀課使用

線上填寫合適的答案。

種類 製作方法

水面 是天然的鏡子,毋須製作。

青銅鏡 工匠用磨石把青銅磨平,作為鏡子。

先在玻璃上緊貼 錫箔 ,然後倒上水銀,使錫變成
水銀玻璃鏡
銀白色的液體(錫汞齊),黏在玻璃上,成為鏡
子。

鍍銀玻璃鏡 利用 「銀鏡反應」 原理,在硝酸銀溶液中倒入


葡萄糖或甲醛溶液,使硝酸銀還原成 金屬銀 ,析
出並附在玻璃上。

把附在玻璃表面的銀層 變薄 ,一面看去是鏡子,
新式鏡子
另一面看去是透明玻璃。

彩色鏡子 製作時加入金子、鋁合金及其他金屬。

2. 總結作者的描述,我們可以用哪些標準判斷造鏡技術是否向前發展?試舉出三
個。
一,製作成本是否更低廉;二,鏡片是否更耐用,不易生銹;三,鏡子是否更明

亮。(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3. 作者在介紹不同種類的鏡子時,運用了哪種說明順序?運用這種順序有何效果?

(1) 說明順序: 時 間 順序
日 日
土 土
(2) 效果:由古至今,依照各種鏡子出現的先後次序作出說明,能令讀者明白
尸 尸
造鏡技術的發展進程。

4. 在第 5 段,作者引用了不少名言、詩詞說明中國的青銅鏡。試回答以下問題。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2 頁,共 5 頁 © 2015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3 導讀課使用

(1) 文中引用唐太宗的名言、李商隱的詩句及《木蘭辭》說明甚麼內容?

A 青銅鏡的用途廣泛

B 青銅鏡的歷史悠久

C 青銅鏡盛行於中國 A B C D

D 青銅鏡曾揚名海外 ○ ● ○ ○

(2) 承上題,假若刪去這些名言、詩詞,對文章的說明效果會帶來甚麼影響?試
加以說明。

引用名言、詩詞的好處是令說明內容更富權威及清晰,如果刪去這些名言、

詩詞,則不能確切而有力地證明青銅鏡的歷史悠久。

5. 本文第 16 至 17 段剖析了運用「銀鏡反應」製造鏡子的祕訣,試回答以下問
(1) 判斷以下陳述,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作者通過對比不理想玻璃鏡及好鏡子的效果,帶出現今造
○ ○ ●
鏡術的圓熟,是源自人們對不理想鏡子的不滿。
題。

(2) 試分析這兩段內容如何運用描述說明的方法,並簡述其表達效果。

作者先描述不理想玻璃鏡的問題,帶出製鏡的祕密,然後再描述製作好鏡子

的關鍵,將兩者作對比,呈現出現今製鏡技術的圓熟與進步。

6. 本文共有22段,我們可按內容分成三個層次。試指出各層次由哪些段落組成,並
概括各層次的內容大意。

層次 段落 內容大意

一 第 1~22段 指出人們每天在鏡子前整理容妝的習慣,帶出鏡子的歷史。

45
二 第3 ~ 21段 介紹鏡子從古到今的歷史,說明由水面,到青銅鏡、銀鏡、鋼鏡、
玻璃鏡的演變,以及當中的製作原理及特點。

三 第 22 段 展望造鏡技術的發展,對鏡子能真實反映人的樣貌表示讚美。

7. 試根據文章內容,概括本文的主旨。(字數不得多於45,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3 頁,共 5 頁 © 2015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3 導讀課使用

本 文 介 紹 了 鏡 子 從 古 代 到 現 代 的 發 15

展 史 , 說 明 不 同 造 鏡 技 術 的 原 理 ,
30

並 讚 美 鏡 子 能 真 實 反 映 人 的 樣 貌 。

8. 試根據以下引文,說明本文的引題和收結方法對主題的表達起了甚麼作用。

甲 然而,你可曾知道你的這位老朋友的「履歷」嗎?哈,鏡子卻有着一段十
分有趣的歷史。(第 2 段)
乙 科學技術在不斷向前發展,鏡子的歷史也正在寫着嶄新的一頁。(第 22
段)

本文起首點出鏡子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接着,作者運用設問法帶出鏡子有

其獨特發展史的主題。這能使讀者產生疑問,引領他們閱讀下文,增加其閱讀興

趣。結尾讚美鏡子,並預視造鏡技術將不斷發展,回應了鏡子發展史的主題,為

文章增添正面色彩。

【比較閱讀】
(見《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第二版)頁3.36)

1. 《鏡子小史》及《漢字的結構》(節錄)的首段分別是這樣的:

鏡子,該算是你的老朋友了,每天清晨,當你刷完牙,洗完臉,總是習慣
地走到鏡子前面,梳梳頭,整整衣服,結好領帶。(《鏡子小史》)

我們知道,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字義有着密切的關係。倘
若我們能對漢字的形體結構作出正確的分析,那麼對於我們了解和掌握漢
字的本義和引申義,特別是對於我們閱讀古代文化典籍有着極大的幫助。
(《漢字的結構》(節錄))

(1) 兩篇文章的起筆法是否相同?試加以說明。
兩篇文章的起筆法並不相同。《鏡子小史》運用了冒題法(或隱題法),先

敍述鏡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傢具,以生活事例引入,卻不直接點明主

題重點,旁敲側擊,令文章引人入勝;《漢字的結構》則運用了開門見山的

方法, 概述「六書」的含義,引出下文的說明,起提綱挈領之效。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4 頁,共 5 頁 © 2015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單元 3 導讀課使用

(2)《鏡子小史》以第二人稱「你」展開說明,《漢字的結構》(節錄)則運用第
一人稱「我們」,你認為哪種表達效果更佳?為甚麼?
我認為《鏡子小史》的第二人稱效果更佳。《鏡子小史》作者從生活入手,

如同與讀者閒話家常,富有親切感,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而《漢字的結

構》以「我們」起筆說明漢字的特點,但當其中有些概念讀者未必完全了解

時,容易造成距離感。╱我認為《漢字的結構》的第一人稱效果更佳。《漢

字的結構》運用「我們」引入主題,帶給讀者真誠的感覺,如一個引路人般

逐步引導讀者。而《鏡子小史》以「你」展開說明,缺乏這種引導的效果。

(學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2. 試比較《鏡子小史》與《漢字的結構》(節錄)兩篇文章的收結有何異同。
《鏡子小史》與《漢字的結構》均以呼應前文收結,揭示文章主題。《鏡子小史》

直抒胸臆,展望造鏡技術的進步,表達了對鏡子的讚美,帶有抒情色彩,為文章

增添了感染力。《漢字的結構》則重申說明重點,客觀指出「六書」是後人對文字

進行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加深讀者對「六書」的印象。

《新高中中國語文新編》
(第二版) 第 5 頁,共 5 頁 © 2015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