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运行与维修 !

"#$%&’() * +%’)&#)%),# 运行与应用

筒袋泵效率下降的
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大连苏尔寿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工程部 (辽宁 !!""##) 潘立斌 张 东
大连石化分公司 (辽宁 !!"#$%) 王瑞金

【摘 要】 就多级离心泵设计过程中对泵效率的影响提出见解和建议,保证泵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多级离心泵 设计 效率 高效

目前,大连苏尔寿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卧式 一、单层壳体泵和筒袋泵介质流动过程
多级泵主要是 !"、 #$ 多级泵,其中 !" 泵使用的是苏 和比较
尔寿系图样,结构形式是单层壳体节段式, #$ 泵是借
单层壳体泵的介质流动过程是:进口段 ! 叶轮 ! 导
用 !" 泵的水力过流部件,在此基础上独立开发的卧式
叶!下一级叶轮!下一级导叶!下一级叶轮 ! 最后进入
多级筒袋泵,结构形式是双层壳体,因此在结构上是与
末级导叶!出口段。
!" 泵有差别的。 筒袋泵的介质流动过程是:入口法兰 ! 进口压盖 !
%&&’ 年,对出厂泵性能作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发 叶轮!导叶!下一级叶轮!下一级导叶! 下一级叶轮 !
现多级筒袋泵的效率普遍不高,基于多级筒袋泵的设计
最后进入末级导叶!出口压盖!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 !
工作,现对多级筒袋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作一分析。
出口法兰。

图 ( !" 泵剖面图

图 % #$ 泵剖面图

!""# 年第 # 期 *)
!!! + "#$% + &’"
运行与应用 运行与维修 !"#$%&’() * +%’)&#)%),#

由此可以看出:筒袋泵比单层壳体泵多了几个过流 #" 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


部件,出口压盖和外筒体。 轴功率去掉机械损失功率的剩余功率用(水力功
二、水力部件和性能曲线的比较 率)来对叶轮的液体作功,因为叶轮出口处液体的压力
由于筒袋泵借用的单层壳体泵的叶轮、导叶、中段 高于进口压力,出口和进口的压差,使得通过叶轮的一
等过流部件,因此每个叶轮的性能曲线都借用单层壳体 部分液体从叶轮口环处向叶轮进口逆流。这样,通过叶
泵,因此筒袋泵在叶轮和导叶的效率损失值应相同(每 轮的流量(泵的理论流量)并没有完全输送到泵的出
个叶轮由于铸造误差,即使相同直径、相同规格的叶轮 口,存在一部分泄漏量,叶轮获得的能量有部分消耗于
实际损失是不一样的,现忽略,暂不考虑)。 泄漏的流动过程中,即从高压液体变为低压液体,所以

三、效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容积损失实质是能量的损失,多级泵除了叶轮口环泄漏
外,还有级间泄漏,另外泵的平衡轴向力装置,密封冲
泵把机械能转化为液体能量的过程中,伴有各种损
洗等也算在容积损失之中。
失,这些损失用相应的效率来表示,因此,为了提高泵
的效率,必须分析泵功率的平衡情况,为减少损失提高 (!)容积损失的原因

效率指明方向。 !)口环间隙过大。
")口环材料配对不佳,过快磨损。
!" 机械损失和机械效率
#)转子的刚性差。
原动机传到轴上的功率(轴功率)首先要消耗一部
还有其他间接原因在此不考虑。
分去克服轴承和密封装置的摩擦,剩下的轴功率用来带
(")提高容积效率的方法
动叶轮旋转,但是叶轮旋转的机械能并没有全部传给通
!)口环间隙适当(严格按照图样加工)。
过叶轮的液体,其中一部分要克服叶轮前后盖板表面与
")口环材料配对不佳,过快磨损(严格按照 *+,
液体的摩擦,这部分损失功率称为圆盘摩擦损失。
材料配对和硬度要求执行)。
(!)机械损失主要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转子的刚性差(严格按照图样和 *+, 转子的刚
!)轴承对中准确性差。
性要求和跳动要求执行)。
")轴承润滑效果不好。
$)口环表面增加螺旋槽,凹槽。
#)转子和叶轮的平衡等级低。
$)密封安装过紧。 $" 水力损失和水力效率

%)叶轮直径大。 通过叶轮的有效液体(除去泄漏)从叶轮中接收的
&)叶轮前后盖板的加工精度低。 能量也没有完全输送出去,因为液体在泵过流部分(从
还有其他间接原因在此不考虑。 泵进口到出口的通道)的流动中伴有水力摩擦损失(沿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程阻力)和冲击、脱流,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等引起的
!)提高轴承对中的准确性(提高组装车间的业务 水力损失(局部阻力),从而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单位
水平)。 重量液体在泵过流部分流动中损失的能量称为泵的水力
")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参考 ’() 轴承手册的轴 损失,由于存在水力损失,单位重量液体经过泵增加的
承维护和安装方法)。 能量要小于叶轮传给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
#)提高转子和叶轮的平衡等级(严格按照 *+, 关 (!)水力损失的原因
于转子和叶轮的平衡等级执行)。 !)过流部分铸造尺寸偏差及表面粗糙度值过大。
$)密封安装过紧(提高现场安装密封的业务水平)。 ")过流部分不符合流线形,造成冲击、脱流,速
%)叶轮直径大(在能满足客户性能的前提下,尽 度方向及大小变化等。
量使用直径小的叶轮)。 #)偏离最佳效率点过大。
&)叶轮前后盖板的加工精度低(提高叶轮前后盖 还有其他间接原因在此不考虑。
板的加工精度)。 (")提高水力效率的方法

%$ #%%& 年第 & 期
!!! - "#$% - &’"
运行与维修 !"#$%&’() * +%’)&#)%),# 运行与应用

!)严格控制过流部件的尺寸偏差,改进铸造工艺 性,设计中更改了原图样的设计,把出口压盖和末级导
提高铸造质量。 叶设计成一体,减少了速度方向的改变,实践证明效果
")设计出符合流线形的过流部件。 是显著的,目前 -.!// 已采用了这种结构方式,效率下
#)选择最佳的水力模型,工作点在允许工作范围 降比较小,如图 * 所示。
内工作(在 $%& 要求的允许工作区运行)。
四、改进措施和方法
!"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提高轴承对中的准确性(提高组装车间的业务
水平)。
")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参考 ’() 轴承手册的轴
承维护和安装方法)。
#)提高转子和叶轮的平衡等级(严格按照 $%& 关
图 # 原出口压盖设计结构形式
于转子和叶轮的平衡等级执行)。
*)密封 安 装 过 紧(提 高 现 场 安 装 密 封 的 业 务 水
平)。
+)叶轮直径大(在能满足客户要求性能的前提下,
尽量使用直径小的叶轮)。
,)叶轮前后盖板的加工精度低(提高叶轮前后盖
板的加工精度)。
#" 提高容积效率的方法
!)口环间隙严格按照 $%& 要求间隙执行。 图 * 新的出口压盖设计结构形式
")严格按照 $%& 材料配对和硬度要求执行。 下表是更改设计后总的效率数值与苏尔寿泵原曲线
#)严格按照图样和 $%& 转子的刚性要求和跳动要 效率数值的比较结果。
求执行。 表 总效率与原曲线效率的参数比较
*)口环表面增加螺旋槽或凹槽。 直径 流量 扬程01 效率( 3 )
型号 编号
+)在平衡鼓表面上加工螺旋槽。 0 # 02) 实测
011 (1 曲线 实测 曲线
-.!//—+$ /!*!!4 ",/ 4/ *5# *5+ ,! ,/
$" 提高水力效率的方法 -.!//—+$ /!*!"/ ",/ 4/ *56 *5+ ," ,/

!)严格控制过流部件的尺寸偏差,形位公差、表 -.!//—57 /!"4!! ",/ !"/ ,"" ,+! 5! 5"

面粗糙度值,加大检查力度,改进铸造工艺提高铸造质 通过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更改效果是显著的。
量(如叶轮和导叶采用熔模铸造等先进的方法)。 五、结束语
")设计出符合流线形的过流部件。因为筒袋泵比 通过以上方法的介绍,可以看出通过局部设计的更
单层壳体泵多了几个过流部件,出口压盖、外筒体,因 改,泵的总效率是可以提高的。使之更加符合节约能源
此水力效率降低(相对于单层壳体对应水力模型的水力 的目的。以上方法只是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方
效率)。主要是由于出口压盖水力部件设计不合理造成 法,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改进。
的。由于液体从末级导叶流出方向是沿导叶曲线切线方
参考文献
向,出口压盖径向分布圆孔,液体的流动方向是径向,
[!] 关醒凡 8 现 代 泵 技 术 手 册[9]: 北 京:宇 航 出 版 社
因此从末级导叶到出口压盖液体的流动方向发生的改
!44+8
变,造成冲击、速度方向和大小的变化见图 #。
(收稿日期:"//50/+0!/)
为了提高泵的总效率,使得流道更加符合流体的特

#%%& 年第 & 期 ++
!!! 8 "#$% 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