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人大附中 2020 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说明:1.全卷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Ti-48 Fe-56 I-127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瓷器是硅酸盐,陶瓷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铝,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A 正确。B、丝绸有要可

怜人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 错误;C、茶叶主要含有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

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属于有机物, C 错误;D、中药所含

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 、

挥发油、生物碱、甙类等,主要成份是有机物,D 错误。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 NH4Cl 溶液中, 的数量为 0.1

B. 2.4gMg 与 H2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C. 标准状况下,2.24LN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

D. 0.1mol H2 和 0.1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

【答案】D

【解析】
A、NH4 +是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NH4 ++H2O NH3·H2O+H +,因此 NH4 +数量小于 0.1NA ,故 A 错误;

B、2.4gMg 为 0.1mol,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4×2/24mol=0.2mol,因此转移电子

数为为 0.2NA ,故 B 错误;C、标准状况下,N2 和 O2 都是气态分子,2.24L 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

0.1NA,故 C 错误;D、H2+I2 2HI,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为 0.2mol,分

子数为 0.2NA,故 D 正确。


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NaHSO4 溶液与 Ba(OH)2 溶液混合 B. NH4Cl 溶液与 Ca(OH) 2 溶液混合


C. HNO3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D. Na2HPO4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 A、NaHSO4 溶液与 Ba(OH)2 溶液混合: H + +SO42—+Ba2 + +OH - =BaSO4↓+H2O,A 不合题意;

B、NH4Cl 溶液与 Ca(OH) 2 溶液混合:NH4++OH-=NH3·H2O,B 不合题意;

C、HNO3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H++OH−=H2O,C 符合题意;

D、Na2HPO4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HPO42—+OH-=PO43—+H2O,D 不合题意。

答案选 C。

4.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 二氧化碳使 Na2O2 固体变白 B. 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 乙烯使 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氨气使 AlCl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A、二氧化碳使 Na2O2 固体变白,发生反应 2CO2+2Na2O2=O2+2Na2CO3,CO2 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过氧化钠既

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 错误;B、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发生反应 2KBr+Cl2=2KCl+Br2,Cl 元素化合价

降低,被还原,B 正确;C、乙烯使 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Br 元素化合价

降低,Br2 被还原,乙烯被氧化,C 错误;D、氨气使 AlCl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 NH3 化

合价没有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
5.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 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 的

D. 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 CO2、H2;

B.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 CO2,转化为甲醇;

C.由反应④可以知道,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

D.由盖斯定律可以知道,②×2+③×2+④ 得到 。

【详解】A.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 CO2、H2,由反应可以知道,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所以 A 选

项是正确的; 

B.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为 CO2,转化为甲醇,则反应③也是 CO2 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所以 B 选项是正确

的; 

C. 由反 应④ 可以 知道 , 物质 的量 与热 量成 正比 ,且 气态 水的 能量 比液 态水 的能 量高 , 则反 应反 应

的 ,故 C 错误;
D. 由 盖 斯 定 律 可 以 知 道 ,②×2+③×2+④ 得 到 ,则

,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选 C。

6.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a、d 处试纸变蓝;b 处变红,局部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 处


现象
褪色;c 处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a、d 处:2H2O+2e-=H2↑+2OH- B. b 处:2Cl--2e-=Cl2↑

C. c 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 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 m 处能析出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a、d 处试纸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破坏了水的电离

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造成的,A 正确;

B、b 处变红,局部褪色,说明是溶液中的氢氧根和氯离子同时放电,分别产生氧气和氯气,氢离子浓度增

大,酸性增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 错误;

C、c 处为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C 正确;

D、实验一中 ac 形成电解池,db 形成电解池,所以实验二中也相当于形成三个电解池(一个球两面为不同

的两极),m 为电解池的阴极,另一球朝 m 的一面为阳极(n 的背面),故相当于电镀,即 m 上有铜析出,

D 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电

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与外接电源正极连

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
是活性电极(除 Au、Pt、C 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

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 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

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 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因此掌握电解池反应

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应。

7.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A. 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 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 0.10 mol·L-1 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 pH 分别为 4.5 和 2.1

D. 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符合强酸制备弱酸的特点,可说明亚硫酸

的酸性比氢硫酸强,A 正确;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可说明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大,则亚硫酸的酸性强,B 正确;

C.0.10mol•L-1 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 pH 分别为 4.5 和 2.1,可说明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大,酸性较强,C 正

确;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不能用于比较酸性的强弱,D 错误。答案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注意电解质是弱电解质的证明方法的使用是关键,即弱电解

质的证明,是基于与强电解质对比进行的。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最大的区别就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而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只要证明有电离平衡存在,就证明了弱电解质。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
8.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NOx 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 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 NH3 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 反应器中 NH3 还原 NO2 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 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SO2 在 O2 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H4)2SO4 的形成:__。

④ 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NO2 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g 尿素溶液,将

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NH3,所得 NH3 用过量的 v1mLc1mol·L-1H2SO4 溶液吸收完全,剩余 H2SO4 用

v2mLc2mol·L-1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

(2)NSR(NOx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 a 所示。

① 通过 BaO 和 Ba(NO3)2 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 的储存和还原。储存 NOx 的物质是__。

② 用 H2 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Ba(NO3)2 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 b 表示该过程相

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2 与 Ba(NO3)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

③ 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 NO 有关。在有氧条件

下 15NO 与 NH3 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

□15NNO+□H2O___。

【答案】 (1). CO(NH2)2+H2O CO2+2NH3 (2). 8NH3+6NO2 7N2+12H2O (3).

2SO2+O2+4NH3+2H2O=2(NH4)2SO4 (4). (5). BaO (6). 8∶1 (7). 415NO+4NH3+3O2

415NNO+6H2O

【解析】
【分析】
结合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原子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再结合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

程式;测定溶液中尿素含量时,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NH3,用过量的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后剩余的硫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整个过程中的,硫酸与氨气、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H2SO4=2(NH4)2SO4,2NaOH+H2SO4=2Na2SO4+2H2O。
【详解】(1)①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H2O CO2+2NH3

②NH3 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 NO2 生成 N2 和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NH3+6NO2 7N2+12H2O;

③ 二氧化硫在氧气作用下与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此反应中二氧化硫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4NH3+2H2O=2(NH4)2SO4;

④NH3 用过量的 v1mLc1mol·L-1H2SO4 溶液吸收完全,剩余 H2SO4 用 v2mLc2mol·L-1NaOH 溶液恰好中和,过

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2(NH4)2SO4,2NaOH+H2SO4=2Na2SO4+2H2O,反应中

n(H2SO4)=c1×v1×10-3mol,n(NaOH)=c2×v2×10-3mol,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O4),则

n(NH3)=(2c1×v1×10-3-c2×v2×10-3)mol,n[CO(NH2)2]= n(NH3)= ×(2c1×v1×10-3-c2×v2×10-

3
)mol,m[CO(NH2)2]=60g·mol-1× ×(2c1×v1×10-3-c2×v2×10-3)mol=(0.06c1×v1-0.03c2×v2)g,所以尿素的质量分

数是: = ;

(2)①由图可知 BaO 和 NOx 反应生成 Ba(NO3)2,Ba(NO3)2 再被还原为 N2,则存储 NOx 的物质是 BaO;

② 第一步反应中 H2 被氧化生成水,氢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升高到+1 价,Ba(NO3)2 中的 N 元素的化合价由+5

价降到-3 价,生成氨气,则 1molBa(NO3)2 生成氨气得到 16mol 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8mol,故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2 与 Ba(NO3)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8:

1;

③ 在有氧条件下 15NO 与 NH3 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NNO,由 N 元素守恒可知,15NO

与 NH3 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1:1,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415NO+4NH3+3O2 415NNO+6H2O。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结合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在

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时,要结合相关数据的处理,通过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来计算相
关的量。

9.高锰酸钾( )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 1∶1 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 K2MnO4 转化为 KMnO4 的生产有两种工艺。

①“ 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 K2MnO4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 发生歧

化反应,反应中生成 K2MnO4,MnO2 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 K2MnO4 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③“电解法”和“ 歧化法”中,K2MnO4 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______________。

(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 1.0800 g 样品,溶解后定容于 100 mL 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 0.2000

mol·L−1 的 H2C2O4 标准溶液 20.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 KMnO4 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

24.48 mL,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答案】 (1). 扩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2MnO2+O2+4KOH 2K2MnO4+2H2O (3).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4). K2CO3 (5). MnO42--e-

=MnO4- (6). H2 (7). 3:2 (8). 95.62%

【解析】
【详解】(1) MnO2 的状态是固体,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增大其反应接触面积的方法提高

反应速率,故要将其粉碎成细小的颗粒;
(2) 根据流程图可知,在“平炉”中 MnO2、KOH、O2 在加热时反应产生 K2MnO4,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另外一种物质是 H2O,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2+O2+4KOH 2K2MnO4+2H2O ;

(3)由于上述反应中氧气是气体,在“平炉”中加压,就可以使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增大,根据外界条件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任何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增大

压强,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4) ①在 K2MnO4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 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

KMnO4,Mn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是 K2CO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及

反应的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K2MnO4+ 2CO2= 2KMnO4+MnO2+K2CO3;②“电解法”为

现代工艺,即电解 K2MnO4 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 MnO4-。电极

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 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

=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 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 2KMnO4+2H2↑+2KOH;

③根据“电解法”方程式 2K2MnO4+ 2H2O 2KMnO4+2H2↑+2KOH 可知 K2MnO4 的理论利用率是 100%;而

在“CO2 歧化法” 3K2MnO4+2CO2 = 2KMnO4+MnO2+K2CO3 中,K2MnO4 的理论利用率是 2/3,所以二者的理

论利用率之比为 3:2;

(5)根据离子方程式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可知 KMnO4 与草酸反应的关系式是:2

KMnO4~5H2C2O4。配制的溶液的浓度为: 。则 1.0800g 样品中含 KMnO4 的物质的

量为:n= KMnO4 的质量为:m=" 0.006536mol" × 158g/mol

=1.03269g。故其纯度为: ×100%=95.62%。

10.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 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 ΔH1
已知:② C4H10(g)+ O2(g)= 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 O2(g)= 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 ΔH1 为________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

x_____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

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

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

产率在 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

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123kJ·mol-1 (2). < (3). AD (4). 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 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

应速率增大 (5).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6).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7). 丁烷高温

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解析】
( 1 ) 根 据 盖 斯 定 律 , 用 ② 式 -③ 式 可 得 ① 式 , 因 此 △ H1=△H2-△H3=-119 kJ/mol +242 kJ/mol

=+123kJ/mol。由 a 图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由 0.1MPa 变化到 xMPa,丁烷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

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反应前气体系数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因此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即 x<0.1。提高丁烯的产率,要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因为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

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丁烯转化率增大,故 A 正确;B、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丁
烯的转化率降低,故 B 错误;C、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丁烯的转化率降低,故 C 错误;D、根据 C 选项分析,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丁烯

转化率提高,故 D 正确;(2)因为通入丁烷和氢气,发生①,氢气是生成物,随着 n(H2)/n(C4H10)增大,

相当于增大氢气的量,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增加;(3)根据图(c),590℃之前,温度升

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

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而温度超过 590℃时,由于丁烷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所以参加反应①的丁烷

也就相应减少。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


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
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小题计分。
1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 K 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nm(填标号)。

A.404 4 B.553.5 C.589.2 D.670.8 E.766.5

(2)基态 K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

为___________。K 和 Cr 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 K 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

Cr 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 中存在 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

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4)KIO3 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 a=0.446nm,晶胞

中 K、I、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 与 O 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nm,与 K 紧邻的

O 个数为__________。

(5)在 KIO3 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 K 处于______位置,O 处于______位置。

【答案】 (1). A (2). N (3). 球形 (4). K 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 (5). V

形 (6). sp3 (7). 0.315 (8). 12 (9). 体心 (10). 棱心

【解析】
(1)紫色波长 400nm~435nm,因此选项 A 正确;(2)K 位于第四周期 IA 族,电子占据最高能层是第四层,

即 N 层,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子在 s 能级上,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K 的原子半径大于 Cr 的半径,且价电子


数较少,金属键较弱,因此 K 的熔点、沸点比 Cr 低;(3)I3+与 OF2 互为等电子体,OF2 属于 V 型,因此 I3

几何构型为 V 型,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3;(4)根据晶胞结构,K 与 O 间的最短距离是面对角线的

一半,即为 nm=0.315nm,根据晶胞的结构,距离 K 最近的 O 的个数为 12 个;(5)根据 KIO3

的化学式,以及晶胞结构,K 处于体心,O 处于棱心。


12.反-2-己烯醛(D)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下列合成路线是制备 D 的方法之一。根据该合成路线回答下列

问题:

已知: RCHO+R'OH+R"OH

(1)A 的名称是__________;B 分子中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C 分子中与环相连的三个基团中,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__________种。
(2)D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写出检验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E 为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

a.聚合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4)B 的同分异构体 F 与 B 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写出 F 所有可能的结构:________。

(5)以 D 为主要原料制备己醛(目标化合物),在方框中将合成路线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问题(5)的合成路线中第一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 正丁醛或丁醛 (2). 9 8 (3). 醛基 (4). +2Ag(NH3)2OH

+2Ag↓+3NH3+H2O 或 +2Cu(OH)2+NaOH
+Cu2O↓+3H2O ; (5). cd (6). CH2=CHCH2OCH3 、 、

、 (7).

; (8). 保护醛基

【解析】
【详解】(1)根据流程图,A 为 CH3CH2CH2CHO,是丁醛;B 为 CH2=CHOC2H5,分子中共面原子数目最

多为 9 个(如图: ),C 分子中与环相连的三个基团中,8 个碳原子上的氢

原子化学环境都不相同,共有 8 种,故答案为丁醛;9;8;

(2)D 为 ,其中含氧官能团是醛基,检验醛基可以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

浊液,故答案为醛基; +2Ag(NH3)2OH

+2Ag↓+3NH3+H2O 或 +2Cu(OH)2+NaOH

+Cu2O↓+3H2O;

(3)根据流程图,结合信息,C 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CH3CH2CH2CHO 和

CH3CH2OH 以及水,因此 E 为 CH3CH2OH,属于醇,能发生的反应有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故选 cd;

(4)B 的同分异构体 F 与 B 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 F 可能的结构有:CH2=CHCH2OCH3 、


、 ,故答案为 CH2=CHCH2OCH3 、 、

(5)D 为 ,己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2CH2CHO,根据信息和己醛的结构,

首先需要将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即可,故答案为

(6)醛基也能够与氢气加成,(5)中合成路线中第一步反应 目的是保护醛基,故答案为保护醛基。

【点晴】本题为信息推断题,解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看懂信息,明确各类有机物的基本反应类型和相互转化

关系。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

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

推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

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

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特别是有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平时要

多加训练。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 900 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