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商事法筆記

公法(英語:Public law)是指規範政府與人民之間關係的法律,特色在於,其規範
的是國家權力一方對人民一方下命式的關係。
涉及公共利益,如刑法
 狹義的公法:憲法、行政法、稅法
 廣義的公法: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法
 公私法混合類型:勞動法
原則:
 比例原則:比例原則隱含於各個領域法律的重要概念,也是判斷法律是否違反憲
法的審查基準。
1. 目的性:指手段必需能夠達成目的。
2. 合適性:指應選擇所有能達成目的的方法中,對人民權利侵害最小的手段。
3. 狹義比例性:謂手段與所欲達成的目的間不能過度失衡。
 平等原則:人人於法律面前均為平等,無論性別、種族、宗教、階級、職業、文
化與性傾向,不得因之而有差別待遇。
 信賴保護原則:信賴保護是指人民對於法律或公權力措施,因其所附帶或衍生的
法律效果受有利益者,則人民對於該法律或措施之信賴應該受到保護。
不溯及既往原則
 法律優位原則:指下位階的法律不得牴觸違反上位階的法律。
 法律保留原則:又稱「積極的依法行政」,大略指限制人民權利的事項,必需經
由國會通過的法律層級授權,不得單以行政命令制定規範。
1. 授權明確性
2. 憲法保留事項
3. 法官保留原則
 不當連結禁止原則:所謂「不當聯結禁止」是指行政行為對人民造成不利益所使
用之手段,必須與行政行為所欲追求之目的間有合理之聯結關係存在。

私法 :相對於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規範私權關係的法律。
目前區分公、私法並未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理論,但比較多數人採的是所謂的「新主體
說」,這一個說法的區分標準是:如果一個法律關係中,出現的法律主體其中一方是
以公權力姿態出現的國家主體,那麼適用在這個法律關係中的法律,就是公法;反之,
如果雙方沒有出現這樣的主體,就是私法。

法人(英語:Juridical Person):是依據法律所創設的一種權利主體,相對的概念為
自然人(Natural Person)。
 公法人:指依據公法規定而成立之法人
1. 公法社團
2. 公法財團
3. 公共營造物
4. 行政法人
 私法人:指依私法(如民法、公司法等)所成立之法人者。以其設立之基礎為標
準,又可區分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兩大類。
1. 社團法人:乃多數人集合成立之組織體,其組成基礎為社員,無社員即無社團
法人。
(1) 營利社團法人:如公司(含公有營業機構)、銀行等。
(2) 中間社團法人:如同鄉會、同學會、聯誼會、藥師公會等謀求特定多數人
利益提供服務的團體。
(3) 公益社團法人:為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提供服務。如農會、漁會、工會等
人民團體。
2. 財團法人:乃多數財產的集合,其成立基礎為財產,若無財產可供一定目的使
用,即無財團法人可言。

權利能力(英語:Legal capacity):是一個民法的法律術語,指可以享受權利、負
擔義務的能力。享有權利能力者即為權利主體,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得為私法上權利
義務關係的主體。

行為能力(capacity):乃指為法律行為之資格,亦即個人以獨自的意思表示,使其
行為發生法律上效果的資格而言。
 未滿 7 歲之人為無行為能力人
 年滿 7 歲之未成年人為限制行為能力
 18 歲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普通法:法律上指在一般的情況下,凡全國各地、任何個人、或任何事項均可適用的
法律。如:民法、刑法等。相對於特別法而言。也稱為「一般法」。

特別法:為相對於普通法而言,特別法指的是在同一事項中,如同時可適用兩種以上
之法律時,應優先適用者,而特別法未規定的事項,則可透過普通法補充

商法(英語:Commercial law),或稱商事法,是關於企業與商業交易規範的總稱。
廣義的商事法包含所有與商業運作有關的法律、命令、判例以及解釋等,狹義商事法
則僅指以商業登記法、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等。

一般法及特別法是相對的
 股東會:公司法 170 條、證券交易法 26-3
 經理人:民法 553 條、公司法 29、30 條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
 股東人數不超過五十人
 章程定有股份轉讓限制
 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司
公開發行(Public offering):是指在公開市場上發行一間公司的股票,或類似股份
的公司份額。

間接融資:由銀行接受一般大眾的存款(或是其他類型的存款),再貸放給資金需求
者(企業),銀行以賺取存款、放款的利率差為獲利的主要來源。

直接融資:指的是資金需求者(企業)不透過中間機構,而直接與資金提供者(一般
個人)籌資,常見的方式有發行有價證券(股票)。

由於企業很難直接找到個人販售證券,這時就會透過證券承銷、證交所等平台,將其
股票能有管道讓有錢想購買的民眾購買。
台灣:篇章節款目條項款目
中國:篇章節目條款項目

公開發行公司:募集、私募
公司法
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人。
1. 無限公司
2. 有限公司
3. 二合公司
4. 股份有限公司

票據法:為規範票據關係之法律。匯票、本票以及支票(文義證券)三種

海商法:海商法是調整海上運送關係和船舶關係的法律,屬於商事法,在採「民商合
一」立法例的國家(例如中華民國)則屬民事特別法。
在海上航行,或在與海相通之水面或水中航行之船舶。
船舶法

保險法:規定保險關係及保險人監理的商事法。法律位階為民法的子法。

保險契約(英語:insurance policy):商業保險中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約定權利義務關
係的契約。
公司法:主管機關經濟部
公司:公司是依公司法完成設立登記的組織,未完成不得以公司名義營業。
總則 1~34
1. 公司型態
2. 關係企業
3. 外國公司
4. 登記

企業 ESG 資訊揭露
GRI:GRI 準則(GRI Standards)是將 GRI G4 指南解構後重新組合,是因考量到將來的
修訂之便,所以 GRI 準則將眾多內容模組化,依主題分開成獨立的檔案,因此未來修
訂時,只需變更特定檔案的內容即可,這對於已經習慣 GRI 架構的組織而言是個好消
息。

SASB
全名為「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於 2011 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立,是一個非營利永續會計準則機構。
為了使投資者更加了解企業價值並減少評價的落差,SASB 制定出更全面、完整,且
值化與量化並行的永續資訊揭露標準。
更加滿足投資者的資訊需求,有利於企業更全面性的展現績效與價值

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工作
小組於 2015 年由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所成立,其任
務為擬定一套具一致性的自願性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協助投資者與決策者瞭
解組織重大風險,並可更準確評估氣候相關之風險與機會。工作小組所提出的建議可
適用於各類組織,包含金融機構等,目的為收集有助於決策及具前瞻性的財務影響資
訊,其中更高度專注組織邁向低碳經濟轉型所涉及的風險與機會。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第一家跨國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指公開而非特權股份),
世界上第一間證券交易所也在阿姆斯特丹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創立。

企業組織型態:公司、獨資或合夥、有限合夥
1. 獨資
2. 合夥:無法人人格
3. 有限合夥(有限合夥法)
公司法第 2 條
公司分為左列四種:
一、無限公司:指二人以上股東所組織,對公司債務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之公司。
二、有限公司:由一人以上股東所組織,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其責任之公司。
三、兩合公司:指一人以上無限責任股東,與一人以上有限責任股東所組織,其無限
責任股東對公司債務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有限責任股東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
其責任之公司。
四、股份有限公司:指二人以上股東或政府、法人股東一人所組織,全部資本分為股
份;股東就其所認股份,對公司負其責任之公司。

公司治理(英語: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套程式、慣例、政策、法律及機
構,影響著如何帶領、管理及控制公司。

董事:通常稱董監事,是一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他們受股東大會的委任並授以特定
權力,有關權力與責任受制於公司的章程細則或受聘合約當中。

總經理(英語:General Manager,縮寫:GM)在單一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
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統籌各業務部門的事務,位階僅次於董事長。

監察人(英語:Supervisor):是採雙軌制公司之職務,其單獨代表著公司監察權,
負責公司業務執行的監督及公司會計的審計。
公司設立(成立)
1. 特許主義:即公司設立須經國家元首以命令特許,或立法機關制定特別法律予
以特許後,方可成立。例如:依立法院制定之中國農民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條
例所設立之農銀、交銀。

2. 自由設立主義(亦稱放任主義):即公司之設立,全憑當事人之自由,法律不設
限制。

3. 準則主義(條件):即法律預先規定成立公司所需要件。凡公司之設立符合此等
法律要件者,即可取得法人之資格,不須主管機關積極核准,即可取得。

4. 核准主義(許可):除須具備一般法規所定之條件外,並須主管機關(積極)核准方
可成立(如商業銀行、第一類電信、證券商之設立)。
核准主義與特許主義之差別:在於前者係基於已存在之法律而由行政機關核准之;後
者在於每設立一公司,須由元首命令成立或經制定一定之特別法律而成立。
Ex:證券交易法第 60 條
證券商非經主管機關核准,不得為下列之業務:
一、有價證券買賣之融資或融券。
二、有價證券買賣融資融券之代理。
三、有價證券之借貸或為有價證券借貸之代理或居間。
四、因證券業務借貸款項或為借貸款項之代理或居間。
五、因證券業務受客戶委託保管及運用其款項。
證券商依前項規定申請核准辦理有關業務應具備之資格條件、人員、業務及
風險管理等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此種主義又分為嚴格及單純準則主義。前者對公司成立之程序嚴格加以規定,並特別加
重發起人責任,以防止濫設公司,造成假公司之名行詐欺之實的弊病;後者則程序較為寬
鬆,亦未特別加重發起人責任。

分公司與子公司差別:
1. 分公司之法律上地位係公司此一營利性社團法人之分支機構,理論上,分公司
是公司整體人格之一部分,本身不具有獨立人格,所以不能為權利義務主體。

2. 子公司係指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或出資額超過半數為他公司(即控股公司,或
稱母公司)所持有,或公司之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受到他公司直接或間接控
制之公司。具有法人人格,有自己的公司名稱、章程、董事會、財產等,皆與
一般公司無異。

國籍:
1. 廢除外國公司認許制度(公司法第 4 條、第 371 條以下):依外國法令合法設
立之外國公司不須再經認許程序,而係透過直接承認其法人人格使其在我國可
成為具有權利能力之主體,而在辦理分公司登記後便可以外國公司名義在台灣
經營業務。
本國公司
外國公司
紙上公司

商標:
1. 專用權 10 年
2. 登記註冊主義
使用主義:

註冊主義:

一人公司:
1. 有限公司(自然人)
2. 股份有限公司(獨資,法人股東或政府)

公司人格之否認

轉投資:公司不得為他公司無限責任股東或合夥事業之合夥人。不得超過本公司實收
股本百分之四十

普通決議:除公司法另有規定外,應以普通決議為之。
1. 決議: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
同意行之。
2. 假決議: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一股東以上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過
半數之同意。

特別決議:依據公司法特別規定的事項,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
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
股東表決權不是以股東人數作為依據,而是以股份作為依據。由此可知,股東會
決議因著出席股東人數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之多寡不同,分成不同的決議種類。
而關係越是重大的,需要越多的股份股東出席為其意見發聲。

庫藏股條件:得經董事會以董事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
於不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之範圍內,收買其股份

意義股東的收買請求權:股東不接受公司併購時,可以要求公司以「公平價格」收買
其持有的股份,也就是通稱的股份收買請求權
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

當然負責人:在無限公司、兩合公司為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在有限公司、股
份有限公司為董事。

職務負責人:是指公司之經理人或清算人,股份有限公司之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
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在執行職務之範圍內,也屬於公司負責人。

影子董事:則為公司法 101 年修法新增的觀念,指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之非董事,雖形


式上並非公司負責人,但實際上控制公司財務、業務、人事等職務,對於公司具有實
質上控制權,也必須負擔相關之民事、刑事、與行政責任。

證券交易法第 26-3 條
公司除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外,董事間應有超過半數之席次,不得具有下列關係之一:
一、配偶。
二、二親等以內之親屬。

出名營業人:隱名合夥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對於他方所經營之事業出資,而分受
其營業所生之利益,及分擔其所生損失之契約。

隱名合夥: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對於他方所經營之事業出資,而分受其營業所生之利
益,及分擔其所生損失之契約。

併購:意即合併與收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縮寫 M&A),是策略管理、企


業財務及管理的術語,指不使用創建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的方式,通過購買、售賣、
拆分以及合併不同公司或者類似的實體,以幫助企業在其領域、行業或者產地等方面
快速成長。實際操作中,「合併」以及「收購」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
1. 吸收合併:A+B = A or B
2. 創設合併:A+B=C

正三角合併(forward triangular merger) A 母公司,B 子公司,C 被併購公司 B+C=B


反三角合併(reverse triangular merger) A 母公司,B 子公司,C 被併購公司 B+C= C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英文: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又


譯空白支票公司,是一種投資基金,允許公共股票市場投資者投資私募股權交易,特
別是槓桿收購。SPAC 是空殼公司或空白支票公司,它們沒有業務但是上市的目的是
與 SPAC 首次公開募股(英語:IPO)的收益合併或收購公司。

公司之設立
1. 可分批
不得少於第一次發行股份四分之一。
單純授權資本制
資本原則:
1. 確定:章程規定
2. 維持
(1) 不得低於票面價格
(2) 發起人募資
(3) 不可買回自家股票
(4) 無盈餘不得配股配息
(5) 提撥 10%作為資本公積
3. 不變:減資
(1) 法定秩序
(2) 修改章程

員工持股信託

企業所有權的分離經營權
董事 合
監察人 離

設質 超過一半 沒有表決權

設立中的公司:訂定章程到 登記
發起人
1. 自然人
2. 法人

股東權
1. 共益權
2. 自益權:配股配息

公開發行的公司 禁止轉換票券價格為無價格
因為證券交易法

權利質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