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實驗一:Monohybrid crosses 單性雜交

實驗目的:藉由單一性狀的果蠅與野生型交配,產生的第一子代與第二子代,
來觀察其表現型比例是否能符合於孟德爾的遺傳學第一定律—分離
律。
實驗原理:
由孟德爾的豌豆單性雜交實驗所得出之結論
一、生物的遺傳性狀是由基因所控制。
二、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有兩種形式,一為顯性、一為隱性。
三、個體內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當形成配子時,這
兩個基因會互相分離至配子中。
四、當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相遇時,只有顯性性狀才能表現出來。
實驗對象:

Fig.1 Wt 野生型雌果蠅 Fig.2 M1 白眼雌果蠅

Fig.3 M3 黑眼雌果蠅
實驗結果:

Fig.4 親代交配圖譜以及子代 F1 之基因型


Fig.5 F1 自交圖譜以及子代 F2 之基因型
1-1-1 卡方分析 G2 的 X2=0.396825 全班的 X2=22.24956
G2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75 138 141.75 -3.75 14.0625 0.099206
白眼 0.25 51 47.25 3.75 14.0625 0.297619

全班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75 1201 1122 79 6241 5.562389
白眼 0.25 295 374 -79 6241 16.68717

1-2-1 卡方分析 G2 的 X2=1.782716 全班的 X2=6.675534


G2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75 193 202.5 -9.5 90.25 0.445679
黑眼 0.25 77 67.5 9.5 90.25 1.337037

全班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75 1286 1240.5 45.5 2070.25 1.668883
黑眼 0.25 368 413.5 -45.5 2070.25 5.006651

1-3-1 卡方分析 G2 的 X2=2.597402 全班的 X2=3.276668


G2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5 87 77 10 100 1.298701
白眼 0.5 67 77 -10 100 1.298701

全班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5 761 726.5 34.5 1190.25 1.638334
白眼 0.5 692 726.5 -34.5 1190.25 1.638334

1-4-1 卡方分析 G2 的 X2=1.386724 全班的 X2=0.003683


G2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75 181 173.25 7.75 60.0625 0.346681
黑眼 0.25 50 57.75 -7.75 60.0625 1.040043

全班 預期比例 o e o-e d2 d2/e


紅眼 0.75 1087 1086 1 1 0.000921
黑眼 0.25 361 362 -1 1 0.002762
全班 X2 值 G2 X2 值
1-1-1 22.24956 0.396825
1-2-1 6.675534 1.782716
1-3-1 3.276668 2.597402
1-4-1 0.003683 1.386724

全班 P 值 G2 P 值
1-1-1 0.00000239414 0.528733531
1-2-1 0.009774522 0.181816171
1-3-1 0.070271459 0.107039051
1-4-1 0.951607907 0.238959118

討論:

1. 實驗中有遭遇何問題?有無解決?怎樣解決?

問題一:一開始收蟲時,常常收錯蟲,常常混到其他性別的果蠅。
解決方法:一開始我們本來都是腹部的節數及顏色來分辨雌雄,導致管子裡
都會有卵,會有分錯的情形發生,於是我們就以生殖器以及性梳
來更嚴謹的方式來分蟲,後來就少有分錯的情形發生了。

問題二:明明都分對性別,為甚麼還是會有卵?
解決方法:一開始我們都是用八小時為單位去收蟲,但是會發現還是有卵的
出現,明明性別都一致,因此我們判定是收蟲時間過長,導致我
們收的蟲已經不是處女蟲了,所以我們就改成六小時收一次,結
果發現有卵的情形大幅減少了,超讚。

2. 實驗結果是否符合分離率?若不符合請說明可能原因

H0 虛無假設:假設觀察值與期望值相同
若 P<0.05,則觀察值與期望值有顯著差異→拒絕虛無假設
若 P>0.05,則觀察值符合期望值,無顯著差異→接受虛無假設
除了全班 1-1-1、1-2-1 的 P 值小於 0.05 以外,其他都大於 0.05→接受
虛無假設,推測是人為的誤差,因為我們這組在分果蠅時,有飛走一些
果蠅,且不排除其他組也有同樣狀況,包括大家可能有數錯、看錯之類
的人為疏失,因此導致不符合期望值。
3.本組結果與全班結果是否有差異,若有差異請說明可能原因

本組在 1-1-1、1-2-1、1-3-1 中都比全班的數據更符合期望值,但在


1-4-1 中卻較不符合期望值,在 1-4-1 中全班的數據只跟期望值差一
隻,而我們卻差了 7.75 隻,也許只是我們數錯而已,因為沒有到差很
多隻,推測就是人為誤差,要是我們更嚴謹一點就能拉近差距。

心得:
這實驗做了 2 個月,真的超累ㄟ,每次到要收果蠅的那幾週時都超早起
床與超晚睡覺,然後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竟然要做整個學期,對於這個實驗
我只能說太水了拉,超級推薦學弟妹來做這實驗,能讓作息變得超級規律。
剛開始時光是一堆卵就真的快瘋了,不太會分辨雌雄的後果就是一直拿
新管收蟲,然後在實驗課時要分紅眼、白眼、黑眼加雌雄真的超累,上百隻分
一管就要一小時,然後途中果蠅還一直飛走,我只能說前人在做這實驗時真的
很有耐心,但這實驗就把我們所學的應用在這上面了,然後也辛苦助教們,剛
開始我們的問題真的超多哈哈,還好你們很有耐心地解答我們的問題,真的太
水了拉。
然後我忘記拍 Wt、M1、M3 的公蟲了,只能說三個字,超級拍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