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簡介不確定度

4
不確定度的組合 1
3
物理量的因次 18

  菲菲老師教不確定度時,打算用 A4 紙張   菲菲老師露出微笑:「不是誤差,是不
大小當例子,問道:「看老師手上的紙,我 確定度。你查到的資訊是正確的,但是你手
們如何知道它的長度與寬度呢?面積大小又 上的紙真是這般大小嗎?沒有測量的話,你
是多少呢?所有的測量都一定有不確定度, 怎 麼 知 道 呢?」 到 底 不 確 定 度 該 如 何 定 義
我們該如何估算呢?」小智露出一臉疑惑, 呢?這可是目前全球通用,且科學園區工程
拿出手機查到的資訊給菲菲老師看:「可是 師必備的知識,讓我們學習估算不確定度的
網路上說 A4 紙張長 29.7 公分、寬 21.0 公分, 標準方法吧!
相乘就會得到面積,哪會有誤差呢?」

2
A4 紙張長
網路上說
、 寬 21.0 ,是不確
29.7 公 分 不是誤差
乘就是面 有測量
公 分, 相 定度喔 ! 沒
誤差呢 ? 麼知道數
積,哪會有 過,你怎
的?
據是不是對

3
測量與不確定度

簡介不確定度

一 從誤差到不確定度
測量是自然科學的基石,更是科技產業設計與品管的依據 。當我們想針
對特定現象進行定量分析時,就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測量,再藉由實驗數據分
析,得到可信的測量結果 。如圖 1-1 所示,過往分析數據時,多採用測量值
與真值 true value 的差值,也就是誤差 error,來標定測量值的可信度:

1.1 誤差  測量值  真值

上式中的測量值,可以是單次測量的結果,或是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 。
但在多數實際的情形下,真值是未知的,並無法由實驗數據推得 。試想你今
天試著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每次的測量結果都有些許不同 。我們可以藉由
測量數據,得出鉛筆長度的測量平均值,然而無從得知其真值,故「誤差」
無從定義,也無法有效估算 。

表 1 - 1 誤差與不確定度的比較。

測量
誤差 不確定度
物理量 x

意涵 測量值與真值的差 測量值的分散程度

數值 正負值皆有可能 恆為正值

符號 無規定 以 uX 表示

分類 系統誤差、隨機誤差 A 類評估和 B 類評估

圖示

圖 1-1 圖 1- 2

4
測量與不確定度

原先國際上對於誤差分析並無共識,一直到了 1993 年,才由國際標準


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聯合其他國際組
織,以不確定度 uncertainty 的觀念取代誤差,並建立量測不確定度的評
估與表示規則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ISO -
GUM。其後不確定度的分析逐漸為各界接受,成為比對分析量測結果的國際
標準 。
舉例來說,如圖 1-2 所示,測量某物理量 x(如鉛筆長度)時,在取得
數次的測量數據後,可將測量結果表示為:

1.2 測量結果  最佳估計值 X ± 標準不確定度 uX

上式中 uX 為標準不確定度,簡稱不確定度,一般至多保留兩位的有


效數字,而最佳估計值 X 的有效數字,則與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 。在本章討
論物理量 x 的不確定度時,用大寫符號 X 代表其最佳估計值,而 uX 則代
表此最佳估計值的不確定度 。為協助釐清誤差與不確定度的概念,兩者間的
差異簡單整理於表 1-1。由於不確定度背後的統計學理相當艱深,以下做適
度的簡化,並以實例說明如何由測量數據,得到最佳估計值與不確定度 。

二 不確定度的 A 類評估
標準不確定度根據國際標準分為 A、B 兩類 。不確定度的 A 類評估,乃
是依據多次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而來,而 B 類評估則是依其他資訊來源
(材料或儀器特性、製造商提供的規格、校正證書等等)研判而來 。
以下先解釋不確定度的 A 類評估該如何估算 。若對某物理量 x 進行 n
次測量,得到測量數據 x1、x2、…、xn。在高一數學中,已經學過如何計算
平均值 x 與標準差 s:
n
1.3 x
1

n i1
xi

n
1.4 s 1 ∑xix2
n1 i1

5
測量與不確定度

利用測量數據的平均值與標準差, 就可以得到最佳估計值與不確定
度 。根據 ISO - GUM,不確定度的定義如下:

s
1.5 uX 
n

一般來說,A 類評估的計算流程如下:

求出 x 與 s
將測量數據 xi 代入公式 1.3 與 1.4,
分別算出 x 與 s,可暫時不需擔心保
留位數,將計算結果寫下即可。

求出不確定度 uX
s
將 uX  的 計 算 結 果, 以 無 條 件 進 位
n
法,至多保留 2 位有效數字,即為不確定度。

求出最佳估計值 X
將 x 的計算結果,以四捨五入進位法,保留到
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即為最佳估計值。

小百科
使用木尺測量身
高時,若其最小 寫出測量結果
刻度為公分 , 測量結果=最佳估計值 X ± 不確定度 uX
最後記錄測量值
時,可再加入一
位 估 計 值, 如
178.3 公 分。 需
讓我們舉實例說明,如圖 1-3 所示,菲菲老師拿了兩把一模一樣的木尺
特別注意,依照
課文公式估算的
(最小刻度是公分)到班上,請兩位同學測量小智的身高 。第一位同學將
不確定度,不見 木尺固定在鉛垂的牆上,輔以標定頭頂位置的水平壓板(可上下滑動),進
得等於測量工具
行 4 次長度測量後,得到數據 x 1、x2、x3、x4。第二位同學則是用目測測量
的最小刻度。
小智的身高,同樣進行 4 次測量後,得到數據 x1'、x2'、x3'、x4'。

6
測量與不確定度

圖 1 - 3 即便用相同刻度的木尺量身高,測量的方法不同,所測得的結果也不同。

不確定度計算表 (第 1 位同學) 不確定度計算表 (第 2 位同學)

x1  178.4 cm x1'  176.7 cm


x2  179.0 cm x2'  181.4 cm
數據 數據
x3  178.5 cm x3'  177.2 cm
x4  178.8 cm x4'  179.4 cm

178.4  179.0  178.5  178.8 176.7  181.4  177.2  179.4


x x' 
平均值 x 4 平均值 x' 4
 178.675 cm  178.675 cm

x1  x2 x2 x2 x3 x2 x4 x2 x1'x'2 x2'x'2 x3'x'2 x4'x'2
標準差 s 標準差 s' 
41 41
s s'
 0.275378… cm  2.162367… cm

s s'
uX   0.137… cm, uX'   1.08… cm,
4 4
不確定度 以無條件進位法保留 不確定度
以無條件進位法保留
uX uX'
2 位有效數字 2 位有效數字
uX  0.14 cm uX'  1.1 cm

最佳估計值 最佳估計值
178.68 cm 178.7 cm
X X'

測量結果 178.68 ± 0.14 cm 測量結果 178.7 ± 1.1 cm

7
測量與不確定度

s
將 兩 位 同 學 的 測 量 數 據 代 入 公 式, 其 不 確 定 度 分 別 為 uX 
4
s'
 0.137… cm 與 uX'   1.08… cm 。 一般來說, 不確定度以無條
4
件進位法,至多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因此不確定度應表示為 uX  0.14 cm
與 uX'  1.1 cm。
  那最佳估計值又應該保留到哪個位數呢?如圖 1 - 3 所示,依據 ISO-
GUM 使用四捨五入進位法,保留到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雖然兩位同學
測量數據的平均值相等,x  x'  178.675 cm,但由於不確定度的末位不同,
所對應的最佳估計值分別為 X  178.68 cm 與 X '  178.7 cm,其數值與保留
位數皆不相同。利用求得的最佳估計值與不確定度,兩位同學的測量結果分
別寫為 178.68 ± 0.14 cm 與 178.7 ± 1.1 cm。

想一想
林同學和王同學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各 5 次,數據如下(單位為公釐):
林同學:48、48、50、52、52
王同學:46、50、50、50、54
兩人測得數據的平均值都是 50 公釐,但兩人的測量結果一定相同嗎?

小百科
有效數字
有效數字是用來標示測量時有意義的位數。簡單的判定法則如下:
1 非零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如 16.72 共有 4 位有效數字。
2 非零數字間的零是有效數字,如 2009.1704 共有 8 位有效數字。
3 前綴零不是有效數字,如 0.0049 僅有 2 位有效數字。
4 小數點後綴零是有效數字,如 173.400 共有 6 位有效數字。
在此「前綴零」指的是最左位數的非零數字前方出現的零,而「後綴零」指的是最右位
數的非零數字後方出現的零。要特別注意,不需小數點的數,其後綴零是否為有效數字,
需要額外標記或藉由其不確定度方能判定。建議採用科學記號,即可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如 7000 無法直接判別其有效數字,但 7.00 × 103 可直接看出其有效數字為 3 位。

不確定度的進位法
依據 ISO-GUM 的規定,計算不確定度時,採用「無條件進位法,保留 2 位有效數字」的
原則。但在實際計算時,亦需配合常理判斷。舉例來說,若初步計算結果為 u0.1407 cm
時,應將不確定度記為 u0.14 cm。也就是說,2 位有效數字的下一位數為零時,應該
捨去才較為合理。

8
測量與不確定度

圖 1 - 4 由於測量方法不同,不確定度也不同。

如圖 1-4 所示,比較兩種測量結果,可以清楚看出第一種測量方法所得
的不確定度較小,故其「質」較佳 。這是因為第一種測量方法較為精確,而
第二種方法則夾雜太多不確定性(目光是否對齊頭頂、木尺是否垂直等等因
素),故兩者測量結果的「質」有明顯的差異 。

知 識延長線
標準差
同學們或許會好奇,為何 (1.4) 式不是除以樣本數 n,而是除以 n  1 呢?這背後的原
因還蠻深刻的,統計學中的標準差可以分成兩類:母體標準差 σ(pop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以及樣本標準差 s(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當統計資料包含母體所有
數據時,可利用以下公式計算母體標準差 σ:

     σ  1 ! N
 xi  μ2
N i  1

上式中 N 為母體數據的數目,而 μ 是母體所有數據的平均值。


但在多數實際運用上,不太可能知道母體所有的數據,只能從抽樣的數據估算其標準
差。此時就應該利用 (1.4) 式,來計算樣本標準差 s。根據 (1.3) 式,x 是由抽樣數據計
算其平均值而來,因此樣本僅剩下 n  1 個獨立的自由度(也就是從 x 與 n  1 個抽
樣數據,即可推出剩下的那一個數據)。此推論與嚴謹的數學推導相符,故 (1.4) 式必
須除以 n  1 才對。再者,x 是由抽樣數據計算得來,並不見得等於母體數據的平均值
μ 喔!

9
測量與不確定度

KEY
A 類評估的測量結果:

測量結果  最佳估計值 ± 不確定度 X ± uX

A 類評估測量結果
範例 1-1
在探究實作課中,林同學設計一組簡易單擺 (擺長為 測量序號 週期 Ts
100 cm,擺角 θ  5°)來測量擺動週期 T,並記錄到小 第1次 2.00
數點以下第二位,且重複 4 次。所測得的數據結果,以
第2次 2.02
及測量數據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如右表所示。試問此單
第3次 1.97
擺週期的測量中:
1 不確定度 uX =? 第4次 1.96
2 最佳估計值 X =? 平均值 x 1.9875
3 測量結果如何表示? 標準差 s 0.027537

s
1 利用標準差求出不確定度:uX ,並取兩位有效數字。
n
2 取平均值四捨五入,保留到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即為最佳估計值。
3 測量結果  最佳估計值 ± 不確定度。

1 共測量 4 次,故 n  4
s 0.027537
由 uX  & 不確定度 uX   0.014 s(取兩位有效數字)。
n 4
2 最佳估計值 X  1.988s)(四捨五入保留至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
3 測量結果  X ± uX   1.988 ± 0.014 s。

10
測量與不確定度

三 不確定度的 B 類評估
除了測量統計分析外, 藉由其他資訊來評估不確定度, 即是 B 類評
估,這包括儀器製造商的規格說明、過往類似數據的統計分析、數據隨附的
不確定度等等 。因此 B 類評估的計算流程如下:

求出不確定度 u (X)
依據規格說明、過往數據分析、數據
隨附資料等等估算,至多保留 2 位有
效數字,即為不確定度 u X。

求出最佳估計值 X
將測量值以四捨五入進位法,保留到與不
確定度的末位一致,即為最佳估計值 X。

寫出測量結果
測量結果=最佳估計值 X ± 不確定度 uX

舉例來說,小智早上起來量體重,前後量了 10 次,電子體重計都顯示
一模一樣的數值 60.5 kg。若是由 A 類評估方法,所得不確定度為 0,但如
何進行 B 類評估呢?實際上儀器測量結果不可能每次都一模一樣,其測量
數據的統計特性可由儀器精確度描述,坊間儀器規格常見的精密度、精準
度、精度等等,雖然名稱稍有不同,都是相同的意思 。小智翻閱說明書後,
發現其儀器精確度為 0.1 kg,也就是說,體重可能是介於 60.4500… kg 與

11
測量與不確定度

60.5499… kg 之間 。若假設測量值在此區間均勻分布,依據統計計算可得 B
類不確定度與儀器精確度(最小刻度)間的關係為:

儀器精確度
1.6 B 類不確定度  . 0.2887儀器精確度
2 3

此例中儀器精確度為 0.1 kg,計算可得 0.1 kg/2 3 0.028867… kg,


以無條件進位法保留 2 位有效數字,故 B 類不確定度為 0.029 kg。小智測
量體重的結果可記作 60.500±0.029 kg。

KEY
B 類評估的測量結果:
儀器精確度
測量結果  最佳估計值 X ± 不確定度 uX  儀器顯示的讀數 ±
2 3

B 類評估測量結果
範例 1-2
林同學利用一把電子式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
如圖所示。已知此溫度計的儀器精確度為 0.1 ℃,則
此杯水的溫度測量結果應如何記錄?

B 類評估的測量結果  最佳估計值 X ± 不確定度 uX


儀器精確度
 儀器顯示的讀數 ±
2 3

儀器精確度 0.1
不確定度 uX  . 0.029℃(無條件進位保留 2 位有效數字)
2 3 2 3
最佳估計值 X  儀器顯示讀數  27.200 ℃(保留至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

故測量結果 T  27.200 ± 0.029 ℃。

12
測量與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的組合

一 A 類與 B 類的組合不確定度
若測量時同時存在 A 類與 B 類的不確定度,根據 ISO - GUM 評估準
則,其組合不確定度可表示為:

1.7 u  u A2  u B2

上式中 uA、uB 分別代表 A 類與 B 類的不確定度。雖然上式的嚴謹推導並不


容易,但是結果十分容易理解:將不同來源的不確定度平方加總再開根號,
即得到結合後的不確定度,就跟之前在直角坐標系計算距離的公式一樣。
舉例來說, 利用指針式的三用電表測電阻, 可由儀器規格推得 B 類
不確定度,而重複進行多次測量後,亦可求得 A 類不確定度 。利用 (1.7)
式,即可求出組合後的不確定度 。由 (1.5) 式可知,我們可以藉由增加測量
次數,讓 A 類不確定度變小,但組合後的不確定度,必定還是比 B 類不確
定度來得大:u  uB。
接下來我們介紹兩物理量加減乘除後,其組合不確定度亦可利用類似的
公式求得 。

二 物理量加減後的不確定度
物理量的相加相減情形十分常見,但最後的不確定度該如何估計呢?如
圖 1-5(1) 所示,分別對紅蘋果與青蘋果的質量,進行獨立的測量,測得紅
蘋果的質量為 263 g,而兩顆青蘋果的質量則為 608 g。這樣若想要求得三顆
蘋果的總質量,似乎只要將測量結果相加即可:263  608 g  871 g。這
樣的表示法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夠用,但由於無法保證測量結果的「質」,對
於精密工業與科學實驗並不適用 。

13
測量與不確定度

若 獨 立 測 量 物 理 量 x、y 後, 加 總 所 得 的 物 理 量 為 z  x  y, 根 據
ISO - GUM 評估準則,不確定度 uZ 可表示為:

1.8 uZ  uX2  uY2

而最佳估計值 Z  X  Y,其有效位數的取法,則需依照組合後的不確
定度 uZ 來計算 。同樣地,若獨立測量物理量 x、y 後,相減所得物理量
z  x  y,其組合不確定度 uZ 依然可用 1.8 式計算,而其最佳估計值
則為 Z  X  Y。

圖1-5 

小百科
嚴格來說,電子秤並非直接測量物體的質量 m,而是物體的重量 W  mg(地球施予物體
的重力大小)。由於地表重力場強度 g 相對均勻,質量 m 與重量 W 之間的比例幾乎為常
數。加上電子秤出廠前,均先經過砝碼校正其測量結果,因此可視為藉由測量物體的重
量,間接測出物體的質量。

14
測量與不確定度

延續之前的例子,紅蘋果的質量為 x,兩顆青蘋果的質量為 y,質量總


和為 z  x  y。圖中電子秤的儀器精確度是 1 g,亦即 B 類評估的不確定度
為 0.29 g,故 uX  uY  0.29 g 。代入組合不確定度的公式,質量總和
的不確定度為 uZ  uX2  uY2  0.4101… . 0.41 g。因此測量結果應
寫成 871.00 ± 0.41 g,此處最佳估計值需補二位零,如此才會與不確定度
的末位一致 。
有趣的是,若是將三顆蘋果放在一起測時,如圖 1-5(2) 所示,得到的
想一想
測量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假設此時電子秤的讀數為 872 g,因其不確定度為
以游標尺來測量
0.29 g,因此蘋果的質量總和應表示為 872.00 ± 0.29 g。與之前分開測量 十張紙的總厚

再相加的結果 871.00 ± 0.41 g 相比,我們發現兩者的最佳估計值並不相 度,是疊起來一


起測量比較好?
同 。而且當蘋果全部一起測時,其質量總和的不確定度較小,也就是說,
還是分開測量再
測量結果的「質」較佳 。 加總比較好?

三 物理量乘除後的不確定度
我們可以進一步考慮物理量相乘 z  xy 或相除 z  x / y 的情形,由於
uX、uY 的因次不見得相同,組合後的不確定度 uZ 將較為複雜 。此

時可引入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relative standard uncertainty 的概念,其定義

為不確定度 uX 除以最佳估計值的絕對值 | X | :

uX
1.9 urX 
|X|

注意上式中出現的絕對值,如此方能讓相對不確定度 urX 恆正。物理量相


乘或相除後,其相對不確定度的組合公式十分簡單:

1.10 urZ  urX2  urY2

15
測量與不確定度

將 1.10 式中的相對不確定度,依 1.9 式的定義代入,即可得到物理量相


乘 z  xy 後,其組合不確定度為:

uX2 uY2
1.11 uZ  | XY | 2  2  Y 2uX2  X 2uY2
X Y

x
而物理量相除 z  後,其組合不確定度為:
y

1.12 uZ  | |
X
Y
uX2
X2

uY2
Y2

uX2
Y2

X 2uY2
Y4

表 1 - 2 A4 圖畫紙的寬度與長度測量結果。
物理量 最佳估計值 不確定度 測量結果表示法

寬度 X  21.03 cm uX  0.11 cm 21.03 ± 0.11 cm

長度 Y  29.68 cm uY  0.13 cm 29.68 ± 0.13 cm

接下來以章首 A4 圖畫紙為例,說明兩個物理量相乘時,其不確定度該
如何估算 。根據矩形面積公式 a  xy,故採用 1.11 式來計算組合後的不
確定度 uA。如表 1-2 所示,根據寬度 x 與長度 y 的測量結果,可以算出
不確定度 uA 為:

uA  Y 2uX2  X 2uY2  29.6820.112  21.0320.132 4.25… cm2

之 前 已 經 說 明, 不 確 定 度 以 無 條 件 進 位 法, 僅 保 留 2 位 有 效 數 字, 故
uA  4.3 cm2。
而紙張面積的最佳估計值,等於寬度與長度最佳估計值的乘積:
A  XY  21.03 cm × 29.68 cm  624.1704 cm2

其有效位數以四捨五入原則,與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故組合後的最佳
估計值為 A  624.2 cm2。總結以上所有計算,A4 圖畫紙面積的測量結果可
表示為 624.2 ± 4.3 cm2。
由前面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不確定度是量測結果「質」的指標 。在章首
小智提到 A4 紙張的標準規格,並不能直接當成測量結果,因為廠商製作紙

16
測量與不確定度

張時,難免會有不確定的因素介入,成品不會與標準規格一模一樣 。必須
依上述步驟,進行寬度與長度的量測,才能求出紙張面積的不確定度(A 類
評估)。但如果採購時,紙張製作規格有詳細的說明,亦可直接依此資訊估
計其不確定度(B 類評估)呢!

KEY
1 物理量 z  x  y 時:測量結果  X  Y ± uX2  uY2。

2 物理量 z  x  y 時:測量結果  X  Y ± uX2  uY2。

uX2 uY2
3 物理量 z  xy 時:測量結果  X Y ± | X Y | 2
 。
X Y2

4 物理量 z 
x
y
時:測量結果 
X
Y
±
| |
X
Y
uX2
X2

uY2
Y2

面積測量結果
範例 1-3
王同學拿捲尺測量學校籃球場的長度和寬度以求得面
積,已知其長度的測量結果為 27.96 ± 0.43 m、寬度
的測量結果為 15.05 ± 0.16 m。試問此籃球場的面積:
1 不確定度。
2 最佳估計值。
3 測量結果如何表示?

1 最佳估計值 A =長度最佳估計值 × 寬度最佳估計值 XY。


2 面積測量結果=最佳估計值 ± 不確定度。

uX2 uY2
1 不確定度 uA  | XY |   Y 2 · uX2  X 2 · uY2
X2 Y2


 15.052 × 0.432  27.962 × 0.162 . 7.86  7.9 m2(以無條件進位法保留 2 位有效數字)

2 最佳估計值 A  XY
 27.96 × 15.05  420.798  420.8 m2 (保留至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

3 測量結果  A ± uA   420.8 ± 7.9 m2。

17
測量與不確定度

物理量的因次

一 因次的概念
在測量自然界的物理量時,如表 1-3 所示,必須同時包含數值與單位,
小百科 才具有定量分析的意義 。 分析力學問題時, 常會碰到如時間、 位移、 速
國際單位制中
的 7 個基本物理
度、加速度、質量、力……等等物理量,這些無法僅用數值表示,還必定同
量,其因次表示 時包含單位的物理量,稱為具有因次(dimension)的物理量 。
法分別為:
在力學中以長度、時間、質量來作為基本量,其因次分別表示為 L、
長度(L),
質量(M), T、M,稱為基本因次,其他物理量的因次都可依此推導出來 。可進行加減
時間(T), 運算的物理量,必定有相同的因次,運算結果亦具有相同的因次 。但並非
電流(I),
因次相同即可進行加減,如功與力矩的因次相同,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理量,
溫度(Θ),
物量(N), 自然不可相加或相減 。
光強度(J) 物理量間乘除運算而導出的因次,必可以表示為長度、時間、質量等
基本因次的冪次組合 。舉例來說,速度 v 是單位時間內的位移,故其因次
為 [ v ]  LT  1,此處 [ ] 代表括弧中物理量的因次 。但有些物理量是沒有

因次的,如圖 1-6 所示,角度 θ 定義為所張的弧長 S 除以半徑 r,其單位


為弧度 。但由於弧長與半徑的因次均為長度,相除後的角度為無因次的物
理量,其因次表示為 1。須注意因次與單位是不同的概念,一個人的身高為

圖 1-6  角 度 180 公分,也可以說是 1.80 公尺,當然也能表示為 1800 公釐,只是很少人


的定義。
使用而已 。使用公分、公尺、公釐等不同的單位來表示身高,所對應的數值
也不同,但其因次並無不同 。

表 1-3 力學中常見物理量的單位與因次。

物理量 時間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質量 力 力矩

SI 單位 s m m/s m / s2 kg kg ∙ m / s2 kg ∙ m2 / s2

因次 T L LT  1 LT  2 M MLT  2 ML2T  2

18
測量與不確定度

二 因次分析
不同物理量間的關係式,有時可以藉由因次分析推得 。
舉例來說,小智站在距地面高度 H 處,將質量為 m 的小球
自靜止釋放,若想要求得小球落地時間 T,可以認真解出運
動方程式(詳見第二章),即可得到精確解 。但若只是想求
得各個物理量間的關係,因次分析就十分好用 。
首先找出與落地時間 T 有關的物理量:若略去空氣阻力
的效應,這可能包含初始高度 H、小球質量 m 與地表重力
加速度 g,其因次分別為:[H ]  L,[m]  M,[g]  LT  2。
將高度除以重力加速度,其因次 [H / g]  T 2 恰好為時間
平方,由此可以推得小球落地時間為:

H
1.12 Tc
g 想一想
小智思考一個問題(如圖),
藉由簡單的因次分析,即可推論小球落地時間可由上式
a1  a 2
最後解出答案為 a  ,
描述, 與其質量無關 。 若是跟第二章的公式相比對, 可知 a1a2
如果用因次分析的方法檢查答
因次分析得到的關係式是正確的,但無法求得無因次的常數
案,此答案是否正確?
c  2。當面臨複雜的物理問題時,有時不容易直接算出解
問題:
答,此時藉由因次分析的方法,通常可以先找出各個物理量 光滑水平面上,分別施 F
的關係,簡化看似複雜的難題 。 的水平力作用於甲和乙,
產生的加速度分別為 a1 和
a2。如圖,若今 F 的水平
力同時施於甲和乙,則加
KEY 速度 a =?
1 在力學中,物理量的因次可以表示為 M、L、T 的冪次組合。
2 因次分析的用途:
1 不同物理量間的關係,可藉由因次分析的方法推導得知。
2 利用因次分析,有時候可以檢查出物理題目答案的合理性。

19
測量與不確定度

因次分析
範例 1-4
欲瞭解聲波如何在金屬中傳播,可利用簡化的一維模型:將金屬原子視為質量 m 的小球,以
間距 d 排列成一直線,且相鄰兩個小球間以彈性常數 k 的彈簧連結,藉以模擬原子間的作用
力。在此簡化模型的假設下,應用因次分析來判定,下列何者可能為金屬中的聲速?
k dm dk mk
Ad  B d mk C     D  E 。 【105 指考】
m k m d

1 此指考試題旨在應用因次分析方法,來判定哪一個答案的因次與速度因次符合,以找出最可能
的聲速公式。
2 先列出 d、k、m 的因次,再做因次分析。

F
由虎克定律:F  kx & k  & 因次 [ k ]  [Fx  1]  MLT  2L  1  MT  2
x
k MT  2
A [d ]  L    LT  1
m M

B [d mk ]  L M.MT  2  LMT  1

dm LM
C [  ] 1/2
 LT 2  L T
k MT  2
dk L.MT  2
D[ ]  LT  2
m M
mk M.MT  2
E[ ]  M 2 T 2 L 1
d L

k
答案中僅 A 的因次與速度的因次相同,故 A d 可能為金屬中的聲速。
m

20
測量與不確定度
重點整理

重點概念圖

不確定度取代誤差 測量結果  最佳估計值 X ± 不確定度 uX

不確定度的 A 類評估
測量與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 兩類評估
不確定度的 B 類評估

A 類和 B 類的不確定度組合 物理量相加或相減的
不確定度組合 不確定度
物理量四則運算的不確定度組合
物理量相乘或相除的
不確定度

基本因次 力學:長度 L、時間 T、質量 M


物理量的因次
因次組合 基本因次的冪次組合,例如:速度 LT  1

1-1 簡介不確定度
1 測量是物理學和科學的基礎,過往進行測量時, 2 物理量 z  x  y 時:

常將「測量值與真值的差」定義為誤差,但因 測量結果  X  Y ± uX2  uY2。


真值無法確切得知,致使誤差無從定義。 3 物理量 z  x  y 時:
2 國際上目前則以不確定度 uncertainty 的觀念 測量結果  X  Y ± uX2  uY2。
取代誤差,並訂定詳細規則。
4 物理量 z  xy 時:
3 A 類評估的測量結果 uX2 uY2
測量結果  X Y ± | X Y | 2
 。
X Y2
 最佳估計值 ± 不確定度  X ± uX
x
s 標準差 5 物理量 z  時:
1 不確定度 uX   y
n 測量次數
  (以無條件進位法,至多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測量結果 
X
Y
±
X
Y | | uX2
X 2

uY2
Y2

2 最佳估計值:X  x(平均值)(四捨五入保
留到與不確定度的末位一致) 1-3 物理量的因次

4 B 類評估的測量結果 1 物理量除數值之外還包含有單位者,稱為具有

 最佳估計值 X ± 不確定度 uX 因次的物理量。可進行相互加減運算的物理量,


儀器精確度 必定有相同的因次。
 儀器顯示的讀數 ±
2 3 2 在力學中長度、時間、質量的因次,分別表示
為 L、T、M。力學中其他物理量的因次,都可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表示為 L、T、M 的冪次組合。

1 A 類與 B 類不確定度的組合:u  uA2  uB2。 3 不同物理量間的關係式,有時可藉由因次分析


的方法推導得知。
21
習題

基礎題 1-3 物理量的因次


4 根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公式:
1-1 簡介不確定度
力=質量  加速度,力的因次可以表示為:
1 實驗時,某一組同學用直尺測量一支鉛筆 A MLT B ML / T C MT / L
的長度,共進行 9 次測量,測量的 9 筆數 2 2
D ML / T E ML / T 。
據 經 組 員 計 算 後, 得 到 平 均 值 為 10.7575
5 物理學上,長度、時間、質量的因次分別
cm、標準差為 0.07588 cm,試問此次測量
以 L、T、M 來表示;而在之前物理課程的
的:
能量單元中,作功公式 W  FS、動能公式
1 不確定度為多少? 1
K mv2、重力位能公式 U  mgh。根據
2 最佳估計值為多少? 2
上述內容,試回答下列問題:
3 鉛筆長度的測量結果為多少?
1 功的因次如何表示?
2 在金屬比熱實驗中,老師取出一臺電子秤 1
A MLT  B ML 1 T C ML2 T  2
(又稱電子天平,儀器精確度為 0.01 g), 2
D ML T 2 E M 2 L 2 T 2。
請林同學測量鋁塊的質量,結果電子秤上
2 動能的因次如何表示?
顯示的讀數為 30.15 g,則鋁塊的質量應記
1
A MLT  B ML 1 T  C ML2 T  2
為多少 g ?
2
D ML T 2 E M 2L 2 T 2。
3 重力位能的因次如何表示?
1 1 2 2
A MLT  B ML T  C ML T
2
D ML T 2 E M2L 2 T 2。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3 承第 2 題,林同學測得另一銅塊,在電子
秤上的讀數為 99.32 g,則鋁塊和銅塊的總
質量應表示為多少 g ?

(已知 0.292  0.292 . 0.4101)

22
測量與不確定度

3 劉同學改用數位式三用電表的安培檔來
進階題
取 代 毫 安 培 計, 重 新 測 量 電 路 中 通 過
LED 燈的電流,結果螢幕上顯示的電流
1-1 簡介不確定度
讀數為 3.1 mA,已知此三用電表安培檔
1 如圖所示,林同學和王同學在實驗室將電 的儀器精確度為 0.1 mA,則劉同學的測
池、LED 燈、電阻以電路板相連接,電路 量結果應表示為多少 mA ?
開通後,兩人用指針式的毫安培計,測量
通過 LED 燈電流各 4 次,並求得實驗數據
的標準差,數據如下表,試回答下列問題: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標準差 s

林同學 3.0 mA 3.2 mA 3.1 mA 3.6 mA 0.26299 mA

王同學 3.2 mA 3.0 mA 2.9 mA 3.8 mA 0.40311 mA


1-3 物理量的因次
2 將 彈 簧 一 端 固 定, 另
一端繫著質量為 m 的
物 體 後, 可 以 進 行 振
動 實 驗。 已 知 彈 簧 的
彈性常數為 k、圓周率為 π,請利用因次分
1 請將林同學和王同學的測量結果填入下
m
表中。(表格單位為 mA) 析,推論算式 2π  最可能為下列哪個物
k
理量?
最佳估計值 不確定度 測量結果
A 時間 B 速度 C 加速度 
林同學
D 長度 E 力。 
王同學
3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1905 年提出狹義相對
2 哪一位同學的測量品質較佳? 論,指出若將物體質量 m 和真空中光速 c
的平方相乘,可以得到一個物理量。試問
此物理量的因次為下列哪一個組合?
1 1 2 2
A MLT  B ML T C ML T
2
D ML T 2 E M 2 L  2 T 2。

23
習題

探究實作題
1 建築老闆阿貝師使用精密的雷射數位測距儀(儀器精密度為
0.1 cm),測量一間兩層樓透天厝的高度,先測得一樓的高度
為 320.6 cm、再測得二樓的高度為 313.2 cm,最後把兩次測
量結果相加得到透天厝一、二樓的總高度,試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測量結果,一樓的高度可以表示為多少 cm ?
2 根據測量結果,一、二樓的總高度可以表示為多少 cm ?
3 已 知二樓的空間為長方形,阿貝師用相同的工具測得二樓
地板的長度為 840.1 cm、寬度為 621.3 cm,則二樓的地板
面積測量結果可以表示為多少 cm2 ?(本題實作題,建議
同學可用計算機做數值運算)

24
測量與不確定度
素養題

硬幣疊疊樂

  即便運用相同的測量工具,也可以藉由不同的測量設計,有效降低測量的不確定度。
舉例來說,在測量 10 元硬幣的厚度時,徐同學與張同學都是用最小單位為 mm 的直尺來
進行測量,也都是測量 4 次。徐同學瞇著眼睛認真測量單一硬幣的厚度,而張同學則是
將 10 個幣值相同的硬幣疊在一起測量,再將總厚度除以 10,所得數據如下表所列:

硬幣厚度(徐同學) 1.2 mm 1.9 mm 1.5 mm 1.7 mm

10 個硬幣總厚度(張同學) 18.5 mm 18.7 mm 18.3 mm 18.9 mm

硬幣厚度(張同學) 1.85 mm 1.87 mm 1.83 mm 1.89 mm

  徐同學的數據處理後可得:平均值為 1.575 mm,而標準差約為 0.2986 mm。而張同


學的數據處理後可得:平均值為 1.86 mm,而標準差約為 0.02582 mm。即便尚未用正確
的方式表達測量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張同學測量的方式較好,可以有效降低測量的不確
定度呢! 【混合題】

1 利用題幹提供的數據分析,將張同學與徐同學的測量結果,以(最佳估計值)±(不
確定度)形式寫下來。

2 鄭同學得知後,決定分別採用徐同學與張同學的方式測量,但是將測量次數從 4 次增
加到 40 次,希望藉此了解不確定度如何隨著測量次數變化。若略去個人操作所造成
的差異,當鄭同學大幅增加測量次數後,關於兩種不同測量方式所得的不確定度變化,
下列敘述何者最為合理?
兩種方式的不確定度皆維持不變
A
兩種方式的不確定度皆下降
B
徐同學方式的不確定度維持不變,但張同學方式的則下降
C
徐同學方式的不確定度下降,但張同學方式的則維持不變
D
資料不足,無法判斷不確定度的變化。
E

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