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ER

1
AP
CH

測量與不確定度
1-1 不確定度與有效數字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1-3 因次與因次分析

4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5
PERSPECTIVE of SCIENCE
科學
觀點 測量總有不確定度
將小球從樓頂由靜止
釋 放, 並 用碼 錶 測量 落 地
時 間, 如 果 重 複 幾 次 , 會
發現每次測量的結果總是
不盡相同。
如果換用其他測量時
間 的 儀 器(如 手 錶)重 新
測量, 測量 結 果 仍 然 會 出
現差異。
從這個結果可發現測
科學研究常常需要進行測
量 都 會 有 不 確 定 度, 而 儀
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測量也
器的操作方式也會影響到 測量時間儀器―碼錶
是很普遍的經驗。然而要完成測
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量,工具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測量嬰兒的體溫時,
需要利用體溫計;量取木板長度

PHYSICS
時,需要使用米尺或捲尺。

實驗物理與理論物理密切相
關,搞實驗沒有理論不行,但
只停留於理論而不去實驗,科
學是不會前進的。
—丁肇中

測量長度工具――捲尺
6 高中選修物理1

導讀
科學的最大特點 (以下簡稱 ISO)於 1993 年發表「量 1

就是實證,任何主張 測不確定度表示指引」(以下簡稱
都要通過實驗檢驗才 GUM) , 如今已成為數據分析的國際
能確立 , 而測量經驗告訴我們 , 對同 標準。
一物理量重複測量的結果總是難以 本章將介紹導致測量值難以確定 5

一致,這就顯示測量都有不確定度 的原因 , 認識如何表示測量值與評估


(uncertainty)。 不確定度 , 並討論測量值作運算後 ,
為了建立一套表示測量結果與不 不確定度該如何表示 , 最後討論物理
確定度的共同規則,國際標準組織 量的因次與因次分析的應用。

1-1 不確定度與有效數字
10

一 真值與不確定度
測量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某物理量在特定條件下的值,稱為待測值
(measurand)。由於許多原因,使得測量值未必與待測值吻合。
例如:
1 2
想利用落體公式 h = gt 測量實驗室裡面的重力加速度 g 時: 15
2 ,
例 1:在測量落體高度 h 時,由於直尺不易確保鉛直,常會高估落點與
地面之距離,如此算出的 g 就會偏高(圖 1-1)。
例 2:若碼錶未校準走得偏快,落體時間 t 總是高估,如此算出的 g 就
會偏低(圖 1-2)。
例 3:即使碼錶校準好,碼錶的運作方式、測量者的反應、環境的溫溼 20

度、氣壓等的微小變動,使得每次落體時間 t 的測量值都不盡相
同,算出的 g 也不一致。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7

未校準

圖 1-1 直尺不鉛直會高估 h 圖 1-2 碼錶走得快會高估 t

1
縱使謹慎地將例 1 與例 2 中的失誤都排除,從例 3 中可看出測量的不確定度
仍不可避免,這種不確定度並非來自犯錯,它和被測量物與測量儀器的特性都有
關係,而且也會受到測量者及環境的影響。為了避免與錯誤或偏差等概念混淆,
GUM 改以不確定度取代傳統的「誤差」一詞,並逐漸成為數據分析之主流。
5
GUM 將標準不確定度評估分成 A、B 兩類,其中 A 類評估是依據多次重複
測量結果的統計研判來評估不確定度,而不屬於 A 類的其他評估方式都歸屬於
B 類,本節將簡介相關內容。

探究 小活動 不確定度
將橡皮擦自固定高度由靜止釋放,並用手機
碼錶測量落地所需的時間,重複測量五次,

看看測量結果是否一致?

00:00:00
開始
8 高中選修物理1

二 不確定度的 A 類評估 1

若對同一物理量重複測量 N 次,得到測量值分別為 x1、x2、……、xN 時,其


平均值為

Σxi
x̄ = 1.1
N

此平均值即為待測值的最佳估計值。 數學上將測量值分散的程度以樣本群標準 5

差 s 表示,其中標準差的平方
N 2
Σ i =1(xi - x̄)
s2 = 1.2
N-1

而標準不確定度(standard uncertainty)的 A 類評估則定義為

s
aN
uA = 1.3

透過測量次數 N 的增加,可逐漸降低標準不確定度之 A 類評估 uA。 10

三 不確定度的 B 類評估
不是來自重複測量的統計評估稱為標準不確定度的 B 類評估,包括其中兩
種類型:
1 若引用書上、文獻或網頁等的數據時,直接引用其標準不確定度 uB。
2 測量不確定度若由估讀數據引起時,在沒有不確定度的分布訊息時,假設測 15

1
量值均勻分布的結果下,取儀器最小刻度之 倍作為標準不確定度 uB。
2a3
例如:
1
讀取最小刻度為 1 mm 之直尺時,取 uB = 1 mm × = 0.29 mm
2a3

四 組合不確定度
一般測量的不確定度 u 為 A 類與 B 類的組合 20

u = al uA2 + uB2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9

1
五 有效數字
在計算過程中 , 不確定度的位數可多保留幾位 , 但在記錄不確定度時一般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通常是最小刻度以下兩位,原則上遵循無條件進入法,遇
0 則不進一。
5
例如:
1 不確定度 u = 0.036 17 s 時,記為 u = 0.037 s
2 不確定度 u = 0.036 07 s 時,記為 u = 0.036 s
記錄待測量的最佳估計值時,其末位應與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一致,遵循四捨
五入原則。
10
例如:
最佳估計值 t̄ = 3.581 42 s,u = 0.037 s 時,記為 t̄ = 3.581 s

六 測量結果的呈現
呈現測量結果時 , 除了指出待測量的最佳估計值之外 , 應該也評估其對應
測量的不確定度才算完整。按 GUM 的規範,測量結果表示成

15 待測量 X = x ± ∆ x 1.4

其中 x 是待測量 X 的最佳估計值,在 A 類評估中就是 N 次測量值的平均


值 。 不特別註明時 , 取 ∆ x = u , 在待測值遵守常態分布下 , 此時待測值大約
有 68.3 % 的機率會落在(x̄ - ∆x)至(x̄ + ∆ x)的範圍內。
實用上,表示測量結果的常見方式有以下兩種,舉例說明如下:
20 1 t̄ = 3.581 s,u = 0.037 s 2 t =(3.581 ± 0.037)s

思概念辨析
不確定度源於被測量物 、

測量時只要謹慎小 測量儀器的特性,並受測量
心,就不會有不確定度。 者及環境的影響 , 無論如何謹
慎,都會存在不確定度。
10 高中選修物理1

範 例 1-1 素養題

以碼錶測量一小球自樓頂落地所經歷的時間,共測量 5 次,所得的數據如下表:

編 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飛行時間 2.73 s 2.89 s 2.84 s 2.82 s 2.77 s
則飛行時間的:1標準不確定度為何?2如何表示測量結果?

【相關練習:習題1、6、7】

分析 1 測量值標準差的平方 s = Σ i =1(ti - t̄ )
N 2
2

N-1

aN ,
s
2 標準不確定度 u = 記錄時取不超過兩位有效數字。

3 最佳估計值即為平均值 t̄ = Σ i ,其末位需與不確定度末位對齊一致。
t
N
2.73 s + 2.89 s + 2.84 s + 2.82 s + 2.77 s
解 1 平均值 t̄ = = 2.810 00 s
5
(-0.08 s)2 +(0.08 s)2 +(0.03 s)2 +(0.01 s)2 +(-0.04 s)2
標準差的平方 s2 =
5-1
= 0.003 85 s2

標準差 s = al 0.003 85 s2 = 0.062 048 s

aN a5
s 0.062 048 s
標準不確定度 u = = = 0.027 75 s,記為 u = 0.028 s

2 記錄最佳估計值時,其末位與不確定度末位對齊,記為 t̄ = 2.810 s

測量結果表示為 2.810 s ± 0.028 s

思概念辨析
當測量結果表示成 x ± ∆ x

當測量結果表示成 時,表示待測值 x′ 大約有


x ± ∆ x 時,表示 待測值 68.3 % 的機率會落在下列範
x′ 一定會落在下列範圍: 圍: x - ∆ x < x′ < x + ∆ x
x - ∆ x < x′ < x + ∆ x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11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1

一 兩測量值作加減時不確定度的表示
將兩個已知不確定度的測量值作加減運算時 , 該如何評估其不確定度呢?
例如:若甲、乙兩物體的重量分別為 x ± ∆ x 與 y ± ∆y,表示甲、乙兩物體重
5 量的真值 x′、y′ 分別有 68.3 % 的機率落在下列範圍

x - ∆ x < x′ < x + ∆ x 1.5

y - ∆y < y′ < y + ∆y 1.6

甲與乙兩物體重量和的真值 x′ + y′ 之可能最大值會發生在 x′ 與 y′ 同時為最大值


時,而可能最小值會發生在 x′ 與 y′ 同時為最小值時,即

10 (x + y)-(∆ x + ∆ y)< x′ + y′ <(x + y)+(∆ x + ∆y) 1.7

若甲與乙是相同物體時,x 與 y 是相同的變數,重量和記為 2x ± 2∆x,其不確


定度直接相加。同理

z = ax 時(其中 a 為定值),z 的表示法為 ax ± | a | ∆ x 1.8

若甲與乙是不同的物體時 , x 與 y 是不同的變數 , 當對甲 、 乙兩物體重量分別


15
測量 N 次時 , 兩者不大可能同時偏大或同時偏小 , 因此其和的不確定度應該
比 ∆ x + ∆y 小。國際上有一個標準的估計方法 , 若物理量 z 與測量值 x 、 y 的

思概念辨析
兩測量值分別測量 N 次

兩測量值相加時 , 其 時 , 兩者不會同時偏大或同時
不確定度也是直接相加。 偏小 , 因此其和的不確定度應
該比個別不確定度直接相加來
得小。
12 高中選修物理1

關係為 z = x +y 或 z = x - y 時,則 z 的不確定度 ∆ z = al(∆ x)2 +(∆y)2 。 1

也就是說

z = x + y 時,z 的表示法為 (x + y)± al(∆ x)2 +(∆y)2 1.9

z = x - y 時,z 的表示法為 (x - y)± al(∆ x)2 +(∆y)2 1.10

範 例 1-2
如右圖,藥師在調配中藥時用到了 A、B 兩種藥材,其
中 A 、 B 兩藥材重量的測量值各為(20.00 ± 0.40)gw 與
(15.00 ± 0.30)gw,試回答下列問題:
1 A、B 兩藥材總重量的不確定度為何?
2 A、B 兩藥材總重量應如何表示? 【相關練習:習題3、8】

分析 1 測量值表示成 x ± ∆ x 時,∆ x 為不確定度。

2 z = x + y 時,則 z 的不確定度 ∆ z = al(∆ x) +(∆y)


2 2

3 z = x + y 時,則 z 的表示法為(x + y)± al(∆ x) +(∆y)


2 2

解 1 A、B 兩藥材總重量的不確定度為
al(0.40 gw)2 +(0.30 gw)2 = 0.50 gw
2 A、B 兩藥材總重量為
(20.00 gw + 15.00 gw)± 0.50 gw =(35.00 ± 0.50)gw

二 兩測量值作乘除時不確定度的表示 5

若將兩個測量值作乘除運算時,也有一個國際標準的不確定度估計方法。設
∆z ∆x ∆y
物理量 z = xy 或 z = x/y 時,z 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 zx( )2 +( )2 ,
z x y
也就是說

∆x 2 ∆y
z = xy 時,z 的表示法為 (x y)±(x y)zx(
) +( )2 1.11
x y
∆x ∆y
z = x/y 時,z 的表示法為(x/y)±(x/y)zx( )2 +( )2 1.12 10
x y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13

範 例 1-3
試回答以下關於導出量的問題:
1 一長方形之長與寬的測量值各為(20.00 ± 0.30)cm 與(10.00 ± 0.20)cm,則

其面積應如何表示?
2 某人等速沿一直線跑步,位移為(100.00 ± 0.30)m,歷時(25.00 ± 0.10)s,

則其平均速度應如何表示? 【相關練習:習題4 、 9】

∆x
分析 1 測量值表示成 x ± ∆x 時,∆ x 為不確定度, 為相對不確定度。
x
∆z
= zx( )2 +( )2
∆x ∆y
2 z = xy 或 z = x/y 時,則 z 的相對不確定度 y
z x

3 z = xy 時,z 的表示法為(xy)±(xy)zx( )2 +( y )2
∆x ∆y
x

4 z = x/y 時,z 的表示法為(x/y)±(x/y)zx( )2 +( y )2


∆x ∆y
x
解 長與寬以相對不確定度表示各為 20.00 cm ± 1.5 % 與 10.00 cm ± 2.0 %
1 
面積為長與寬之乘積,即面積為 20.00 cm × 10.00 cm = 200.00 cm2

面積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zx(
0.30 cm 2 0.20 cm 2
) +( ) = 0.025 = 2.5 %
20.00 cm 10.00 cm
面積的不確定度為(200.00 cm2)× 2.5 % = 5.0 cm2

所以面積可表示為(200.0 ± 5.0)cm2。

位移與時間以相對不確定度表示各為 100.00 m ± 0.30 % 與 25.00 s ± 0.40 %


2 

平均速度為位移與時間相除,即平均速度為 100.00 m/25.00 s = 4.0000 m/s

平均速度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zx(
0.30 m 2 0.10 s 2 = 0.50
) +( ) %
100.00 m 25.00 s
平均速度的不確定度為(4.0000 m/s)× 0.50 % = 0.020 m/s

所以平均速度可表示為(4.000 ± 0.020)m/s。
14 高中選修物理1

知識
探索 不同測量值相乘除時的不確定度 知識延伸

若一個長方形之長與寬的測量值分別記為 x ± ∆ x 與 y ± ∆y,表示長與寬的
真值 x′、y′ 分別有 68.3 % 的機率落在下列範圍
x - ∆ x < x′ < x + ∆x 1.13

y - ∆y < y′ < y + ∆y 1.14

面積的真值 x′y′ 的可能最大值會發生在 x′ 與 y′ 同時為最大值時;而可能最小值


會發生在 x′ 與 y′ 同時為最小值時。
得 (x - ∆x)(y - ∆ y)< x′ y′ <(x + ∆x)(y + ∆y) 1.15

即 xy - x∆ y - y∆ x + ∆ x∆y < x′ y′ < x y + x∆y + y∆ x + ∆x∆y 1.16

一般來說 ∆ x << x 且 ∆y << y , 上式左右兩側的第四項 ∆ x∆y 比起其他三項甚


小,可以忽略。
得 xy -(x∆y + y∆x)< x′ y′ < x y +(x∆y + y ∆x) 1.17

∆x ∆y
長方形面積似乎應記為 x y ±(x ∆y + y∆ x),相對不確定度似乎應為
+ 。
x y
但實際上,對長與寬分別測量 N 次時,兩者不大可能同時偏大或同時偏小,因
∆x ∆y
此面積的相對不確定度應比 + 小。
x y
按國際標準的估計方法 , 若物理量 z 與測量值 x 、 y 的關係為 z = xy 或
∆z
= zx( )2 +( )2 。
∆x ∆y
z = x/y 時,z 的相對不確定度
z x y

1-3 因次與因次分析
1

在高中物理必修課程中,學過 SI 的七個基本物理量,利用這七個基本物理量
可以組合出許多導出量,例如密度就是質量與體積相除而得。以密度這個物理量
為例,如果採用不同的單位系統,其單位可以是 g/cm3、kg/m3,甚至是 lb/in3。縱
使單位不同,可是其本質仍是質量與長度立方的比值 , 此種以七個基本物理量 5

表示出物理量的單位,稱為該物理量的因次(dimension)。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15

1
在力學中,分別以 L、M、T 表示長度(length)
、質量(mass)與時間(time)
三個物理量的因次,以符號 [ ] 代表因次。例如密度 D 之因次為 [D] = ML-3,
速度 v 之因次為 [v] = LT-1,力 F 之因次為 [F ] = [ma] = [m][a] = MLT-2。 很明
顯地,一個物理定律表示式,等式兩側的因次必須相同。
5 引入因次的觀點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幫助甚大 , 有時只要檢查等式兩側的
因次是否相等,便可快速判斷該公式或解答是否正確,這種檢查稱為因次分析
(dimensional analysis)。

範 例 1-4 素養題

小全在考試時,有一道考題如下,小全知道選項C al2gh 與選項D zx g 中有一個


2h

可能是答案,但不確定是哪一個,試利用因次分析幫小全找出答案。
【相關練習:習題5、0、q】

( )將小球自高度為 h 的樓頂靜止釋放,若重力加速度為 g,請問小球落地所需


時間為何?
A ag B ah C al2gh D zx g
2h

分析 1 L、M、T 分別表示長度、質量與時間三個物理量的因次。

2 以 [ ] 表示取物理量之因次。
解 [al2gh ] = [g] 1/2 [h] 1/2 =(LT-2)1/2(L)1/2 = LT-1

[zx g ] = [h] 1/2 [g]-1/2 =(L)1/2(LT-2)-1/2 = T


2h

由因次分析知 zx g 具有時間因次,故小球落地所需時間應為 zx g 。
2h 2h

思概念辨析
速度與速率有相同的因

物理量的因次相同 , 次,功與能量也有相同的因
就是相同的物理量。 次,卻都不是相同的物理量。
16 高中選修物理1

點整理

1
1-1 不確定度與有效數字
不確定度源於被測量物、測量儀器的特性,並受測量者及環境的影響。
標準不確定度的 A 類評估是依據多次重複測量結果的統計研判。
不屬於 A 類的評估方式都歸屬於 B 類 , 主要是依據文獻 、 資料 、 測量 、 儀器
5
特性的評估。
記錄不確定度時一般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通常是最小刻度以下兩位,原則上遵循
無條件進入法,遇 0 則不進一。
記錄待測量的最佳估計值時,其末位應與不確定度的末位對齊一致,遵循四捨
五入原則。
測量結果記為 x ± u,待測值約有 68.3 % 的機率會落在 x - u 至 x + u 之間。 10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若 z = ax 時(其中 a 為定值),則 z 的不確定度為 | a | ∆ x。
若 z = x + y 或 z = x - y 時,則 z 的不確定度為 ∆ z = al(∆ x)2 +(∆y)2
∆z ∆x 2 ∆y 2
若 z = xy 或 z = x/y 時,則 z 的相對不確定度為 z = zx( x ) +( y )
物理量 z 與測量值 x、y 的關係,及物理量 z 的表示法如下表︰ 15

z 與 x、y 的關係 z 的表示法


z = ax ax ± | a | ∆ x

z=x+y (x + y)± al(∆ x)2 +(∆y)2

z=x-y (x - y)± al(∆ x)2 +(∆y)2


∆x 2 ∆y
z = xy (x y)±(x y)zx( ) +( y )2 20
x
∆x 2 ∆y
z = x/y (x/y)±(x/y)zx( ) +( y )2
x

1-3 因次與因次分析
以七個基本物理量表示出物理量的單位,稱為該物理量的因次。
可以藉由因次分析比較等式兩邊之因次來檢驗等式是否有誤。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17

基本演練
1-1 不確定度與有效數字
1 簡要說明 A 類與 B 類的標準不確定度評估。
2 一根木棒長度的測量結果表示為(40.30 ± 0.40)cm 時,則:
1 標準不確定度為何?
2 木棒的待測值有 68.3 % 的機率會落在什麼範圍?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3 A
 、 B 兩物體質量的測量結果各為(68.0 ± 1.6)g 與(42.0 ± 1.2)g ,
則 A、B 兩物體總質量的標準不確定度為何?
3
4 一塑膠塊之質量與體積的測量值各為(60.0 ± 1.8)g 與(40.0 ± 1.6)cm ,
則其密度的標準不確定度為何?

1-3 因次與因次分析
5 如何表示位能的因次?
18 高中選修物理1

理解分析
1-1 不確定度與有效數字
6 對某一單擺週期 T 進行多次測量,計算得最佳估計值 T = 2.375 42 s,標準
不確定度 u = 0.045 19 s 時,應如何表示:
1 標準不確定度。
2 最佳估計值。
7 以碼錶測量一單擺的週期,共測量 5 次,所得的數據如下表:

編 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單擺週期 3.78 s 3.68 s 3.64 s 3.54 s 3.46 s

則應如何表示此次測量的結果?

1-2 不確定度的組合
8 A 、 B 兩物體質量的測量值各為(68.00 ± 0.80)g 與(42.00 ± 0.60)g ,
則 A、B 兩物體的質量差應如何表示?
9 一
 塑膠塊之質量與體積的測量值各為(30.00 ± 0.90)g 與(20.00 ± 0.80)cm ,
3

則其密度應如何表示?

1-3 因次與因次分析
0 功與動能的因次為何?是否相同?
第 1 章 測量與不確定度 19

養題

q 戰繩(Battling Rope)是在繃緊繩子的一端上下揮動繩子 , 繩上會產生波動


往另一端傳播,產生的波動會造成我們的身體不穩定,除了依靠核心肌群維
持穩定外 , 全身的肌肉也將做出對抗反應 , 是一種全身性高強度的訓練 ,
能提高新陳代謝與燃脂效率。運動員在健身的過程中,發現影響訓練強度的
波速 v 與繩上繃緊的張力 F、繩子的密度 d、繩子的截面
積 A 似乎都有關係,於是他大膽假設 v ∝ F xd yAz,請
利用因次分析幫忙運動員找出 x、y、z 各為何?
趣聞 20 高中選修物理1

科普
SPEED OF LIGHT
最早測出
光速的方法
羅默觀察木星的衛星埃歐
1675 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Ole Romer, 地球;反之,當地球靠近木星時,就少走一
1644 ∼ 1710)觀察木星的衛星埃歐(Io) 段路 。 測量這個時間差 , 加上地球在一個
離開木星陰影的時間,前後埃歐兩次離開 埃歐週期中走的距離 , 就可以測出光速 。
陰影的時間差,就是埃 歐繞木星的週期。 當然這個時間差很小,必須累積許多週
但在長期的測量後,羅默發現,當地球 期才能測量到,所以羅默測量整個地球由 E1
因自己的公轉而遠離木星時所測得的週期, 經 E2 到達 E3 的過程中之埃歐週期的累積,
比靠近木星時所測得的週期來得長 。 這個 首先成功地測出光速大約的數值。
現象是因為當地球遠離木星時 , 埃歐離開
木星陰影時反射出的光,要多走一段路(在
一個週期中地球遠離木星的距離)才到達

地球公轉軌道

E2

E1

E3

太陽 E4
木星軌道

木星陰影區

埃歐衛星軌道

木星
埃歐衛星

羅默測出光速的方法
地球從離木星最近的 E1 運行至離木星
最遠的 E 3 時,累計埃歐週期較平均值總共多
出 1320 秒,這相當於光從 E1 沿地球公轉軌道直
徑傳至 E3 所需的時間,後人以今日所知的地球公
轉軌道直徑(2.99 × 108 公里)來計算,測得的光
2.99 × 1011 公尺
速為 = 2.27 × 108 公尺/秒,
1320 秒
約為光速準確值的四分之三。雖然這個測量方法
因為沒有考慮到木星位置的變動,以致測量結果
仍有相當程度的偏差,但羅默仍是歷史上第一個
成功測得光速並非無限大的人。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