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考試規則

A. 獨立/力完成以下題目的作答,可以翻閱資料,若需引用文獻,必須改寫原文,並依 APA 格式註明出處,


請勿原文照抄。
B. 請勿與他人討論期中考題目與答案。若題目有不清楚之處,可詢問鍾老師。
C. 請存成 PDF 檔
D. 請於 4/23(日) 23:59 前上傳期中考答案至數位學習網作業區。

期中考題目
班級:幼教碩一 學號:G11108006 姓名:楊翊瑄

1. 請說明質性研究的特質(至少五點),以及適合使用質性研究探究的現象,並舉研究範例(可以是
上課的研究報告或自行閱讀的研究報告)來說明你所談到的特質與適用的現象。 20%
我以張美約(2021)。益智區同儕互動之問題事件及其解決策略。﹝碩士論文。臺北市立
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4t46ep。為例,來敘
述質性研究的特質,包含:
a.自然主義的探究傳統-例如:
文獻中第 23 頁,研究方法便說明「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探究幼兒在益智區與同儕互動
時所發生的現象及其互動的歷程,以錄影作為資料搜集的方式」顯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研究
者本身,且在不影響幼兒園及幼兒間互動的狀況下,以自然情境作為研究場域,研究歷程途中
也可以清楚看見研究者並無任何介入或影響幼兒園,而是在教室中的自然情境之行動,並以文
字形式呈現觀察資料,符合質性研究之「自然主義的探究傳統」特點。

b.對意義的「解釋性理解」
文獻中研究結果的部分,可以看到研究者對於所觀察到的
事件作出解釋性的理解,研究者將研究結果分為兩節,分別是
「幼兒在益智區互動時較常遇到的問題事件」,以及「幼兒在

益智區遇到的問題時所運用
的解決策略」。我們舉第 52-53 頁的部分作為例子,研究者針對西西與小葳之間的互動提出解
釋,並將此段互動命名為「物品使用權」的事件。研究者首先將呈現觀察紀錄給讀者閱讀,並
以自身觀點去詮釋紀錄中幼兒的互動背後的
意義,解釋其中幼兒的想法、情感和感受。

c.研究是一個演化的過程
我們可以從文獻中看見,研究者設定的研究問題為「幼兒與同儕在益智區中,較常發生的
問題事件為何?」以及「幼兒與同儕在益智區中遇到問題時,運用哪些解決的策略」。在第三
章研究方法的部分,研究者說明進行入班觀察的時間,從 3 月 4 日到 6 月 18 日,耗時近三個月,
總共入班觀察 25 次,研究過程中的時間流動、幼兒成長、因事件的發生而影響可能的未來,都
是在質性研究中一種演化的過程,另外,在第五章研究結果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研究者緊扣
著研究問題進行對事件的整理及解釋、分類,在此章節研究者呈現出用來舉例的觀察資料都有
註明發生日期,因此我們可以得知這篇文獻是在一個演化的過程中進行的。

d.使用歸納法
在第三章研究方法的部分,研究者針對資料的
整理進行說明,可以看到研究者將各項資料進行編碼,包含錄音資料代碼及轉譯符號表;第三
章第四節的部分也說明資料編碼及歸類的方式,並以表 7 問題事件編碼表、表 8 問題解決策略
編碼表呈現;第四章研究結果的部分研究者將所觀察到幼兒在益智區中的互動觀察紀錄進行歸
類,分為問題事件(權益問題、協商問題)以及問題解決策略(正向策略、負向策略)將所有
觀察紀錄進行整理及解釋。這些部分可以看見研究者使用歸納法進下資料的整理。
e.重視研究關係
文獻中第三章第二節研究現場的部分,研究
者提及自己與研究參與者的關係、自己與教
師的關係、研究者在班級中的角色定位。研
究者在進行研究前已經與研究對象們建立的
一定程度的關係,並以記住幼兒的名字,與
幼兒有良好的互動關係,研究者也與班級教
師建立的良好的溝通及互動關係,雙方是建
立信任且相互幫助的;第三章第六節研究倫
理中,研究者提到本研究以向研究對象及研
究對象之監護人說明研究目的、方式、時間
及用途,同意此研究後簽下研究同意書;並
且也說明本研究中所提到之研究對象皆以化
名方式處理,並且研究中所蒐集到的照片、
影片等資料都僅限於研究使用,並不會外流。
2. 請說明何謂參與觀察法?其特質、適用之研究類型以及進行方式為何? 請舉一研究實例(可以是
上課的研究報告或自行閱讀的研究報告)說明上述要點。20%
參與式觀察指的是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所在的自然情境中,與被研究者進行互動,與其建
立關係且密集地參與被研究者的生活,並從中觀察、搜集關於被研究者的生活背景、行為背後
的意義以及其想法和態度等資訊,同時在這些 互動
中研究者必須保持研究所需的心理和空間距離, 另外
在參與式觀察中研究者會有雙重身份,既是研 究者
又是
參與
者。
(陳
向明,
2009
,第七章)本題我將以梁瓊惠(2011)。幼稚 園的
生活:田野工作、大人和小孩。台北:五南。作為舉例。
(1)參與式觀察有五項特質(潘淑滿,2003):
a.研究者是融入在自然情境中的參與者,在自然情境與環境中與被研究者/研究對象進
行互動、建立關係
在文獻第二章開始上學的部分,研究者以自然觀察法作為研究方法,並請幼兒將麥
克風及攝影機帶在身上,利用這樣的方式去捕捉小孩一天生活的自然情景;第三章也說明了研
究者進入現場是以「小孩」的身份進入幼兒園現場,在自然情境中,自己作為被研究者全體的
一員,與被研究者(小孩們)進行互動、建立關係。
b.研究者以自然情境、日常情境脈絡為基礎,直接參與進研究對象之生活,融入研究
場域。
第三章研究者進行角色塑造,為了拉近與被研究者的關係,研究者進行角色塑造,
讓自己能融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情境,直接參與被研究者在幼兒園的生活及活動,並請教室老師
也將研究者當做小孩的角色一樣,可謂盡力融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情境脈絡及場域中,連行為模
式都進行調整,成為了被研究者群體的一員。
c.研究過程保持開放與彈性,著重在了解與詮釋研究對象的行為及背後的含義。
在第四章、第五章中,研究者以自身的體驗與觀察進行反思,觀察過程保持開放彈性
的態度,以被研究者說出的話與、行為作為主要分析的重點,再去拆解其背後的意義,例如研
究者提到幼兒的地下生活靠的是幼兒抓緊零碎時間進行;幼兒的玩是一種內在動機……等。
d.研究者進行密集式的觀察,也可以輔以日常對話的紀錄、訪談內容、問卷內容等。
在本研究前言中,研究者提到此項田野調查,研究者花費三年的時間進行觀察及紀錄,
並且有使用正式與非正式訪談、觀察、錄影及錄音的方式搜集資料。
e.僅於特定(研究者所選定)的時空,進行小範圍(目標對象為一或是一個群體)進
行研究。
在本研究前言中,研究者提及本研究於台灣中部鄉下某間私立幼兒園所,以及台北
市中某私立幼兒園中進行,並比較兩間園所的差異。符合此於特定時空進行小範圍的研究。

(2)參與式觀察適用之研究類型
當研究者想要研究特定人群及、行為、行為背後的意義及其想法時,使用參與式觀察
可以讓研究者親身經驗研究對象所處的環境,以及拉近與被研究者之間的距離,讓研究者能夠
從與被研究者的互動之間了解目標人群所在的自然情境的生活,研究者將在目標群體中尋找並
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去捕捉動態的歷程。可觀察到行為或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且
研究者可以將研究的個案放到當時的社會文化情境中,對事件的發生以及社會成員之間的行為
互動關係獲得較全面且直接的了解、研究者也可以以局內人的行為規範和建構意義。
因此參與式觀察適用之研究類型包含針對社會現象所進行的研究、無法進行量化統計
之現象、針對某個人或群體之生活情境的深入探究,或是無法進行語言交流的研究對象、也可
以對一些少為世人所知現象進行研究、從日常生活中發掘人們的實踐理性提出新的觀點。

(3)參與式觀察之進行方式
a.我們從觀察前準備開始說起,進行參與式觀察前需要先制定觀察計畫,確定觀
察的內容、對象、範圍(觀察的原因、觀察到的現象要回答的問題)、地點,以及方式手段、
時間長度或次數,以及效度和研究倫理(倫理道德);再來要設計觀察提綱,從誰?(什麼人、
群體、角色定位等等)、什麼?(發生什麼事、有什麼行為互動、哪些是日常行為、不同參與
者間的差異)、何時(事件或行為的發生時間、持續時間、頻率)、地點(事件是哪裡發生的、
發生地有什麼特色)、如何(事情如何發生、個件事情之間的關係、有什麼規範或運作機制)、
為什麼(促使事件發生的原因、相關人員的看法目的及動機)。
b.在現場進行觀察時觀察焦點會從開放到集中,我們會從全方位的觀點逐步聚焦,
在觀察時我們要用五感去感受情境,並且觀察的視野是可以變化的;並且還可以採取不同的程
序或步驟。再來在進行觀察時可以利用回應式反應來與觀察對象互動,觀察者對被觀察者發起
的行為作出相應的反應,而不是自己採取行動;最後要選擇觀察的內容,確定研究問題才能確
定觀察的重點。
c.在做觀察紀錄時我們可以從現場的地圖開始畫起(紀錄的程序)並且觀察紀錄
依時序撰寫;紀錄的格式有一基本的原則是清楚、有條理、便於找查,通常觀察紀錄的內容會
有觀察者姓名、觀察內容的標題、地點、時間、本筆記的標號、此筆記的名稱且段落不宜過長,
通常紙本紀錄會分三個部分,從左到右依次是時間、觀察到的事件、觀察者的解釋及疑問;記
錄的語言要求具體、清楚、實在,不要用抽象的或概括性的語言;研究者在進行觀察筆錄時會
需要為事件、事物命名,此時要考慮撰寫的用詞、語言是從誰的角度、使用誰的語言來命名,
這裡起碼要注意到三種人群:觀察者本人及研究者群體、被觀察者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群體、讀
者。
d.觀察後的自我反思是在觀察後的反省,並且從觀察者的敘事角度出發。在進行
觀察後的推理時,我們要使用理性思考來進行分析,但要避開將自己的私人情感帶入現實中,
觀察者個人的推論和想法可以寫在觀察事實旁作為個人筆記;敘事角度應保持第三人稱視角,
從客觀事實進行如實記載。

3. 請問為何質性研究的學者傾向稱呼研究對象為研究參與者?5%
因為質性研究者需要融入研究對象的生活中,作為被研究群體的一員,才能貼近他們的生
活從而搜集到更多非肉眼可以觀察得到的資訊,並且質性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互動、共同建構
的過程、合作、溝通等等也都是質性研究中重要的一環,畢竟質性研究很重視被研究者的主動
性、自然情境及日常脈絡,因此面對研究對象,質性研究者更傾向於稱呼他們為「研究參與
者」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是體現研究者的尊重,還有重視研究對象的價值。

4. 請寫下你感興趣的研究主題,並說明引發此研究主題的動機(包含個人興趣、實務上的價值、
研究上的重要性)10%
a.個人興趣:我有興趣的研究主題為「幼兒幽默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我非常喜愛幽默
圖畫書,閱讀及探究其背後的含義、笑料是我的興趣,幽默圖畫書富有想像力、連結性、代表
多重意義的圖文,除了讓人哈哈大笑以外,也常讓我驚訝於其中所展現的創造力及聯想力。
在課後留園的期間我與幼兒進行圖畫書的共讀時,我發現幼兒對於幽默圖畫書的理解似乎有程
度上的不同,且平時喜愛開玩笑、玩性較高的幼兒對於圖畫書中的幽默刺激產生較為明顯的好
笑反應,在發現這個現象後,我針對這一群玩性較高、對幽默刺激產生較明顯反應的幼兒進行
幾次簡單的觀察,發現這一類型的幼兒在學習中也較常展現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想法,因而產生
我對於幼兒幽默與創造力之間關聯性的興趣。
b.實務上的價值:
(1)創造力的重要性
美國 OECD 於 2009 年針對 21 世紀的來臨,世界所需要的人才,以及現今應著重培養學生何
種能力提出了建議,其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技能包含:溝通、合作、創意思考、問題解
決、資訊素養、批判思考和自我管理;Trilling, B., & Fadel, C.(2009)提出 21 世紀學生
應習得的技能,其中也有極大篇幅講述創造力與創新之於推動國際社會成長的貢獻;幼兒園教
保活動課程大綱中也將「想像創造」列為課綱所欲培養之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教育部,
2017)。近年來,個人創造力的提升已然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趨勢,面對 AI 世代的到來,我們
得以預見未來將有部分工作被取代,創造與創新能力對於未來生活、創新創業、問題解決及社
會進步等方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綜觀國際社會及教育界對於創造力的重視,每三年舉行一次
的 PISA,除了評量閱讀、數學及科學能力外,2022 年也將創意思考列入非學科領域的測驗項目
中。
透過教育提升創造力儼然成為國內外局足輕重的議題,許多面向都與創造力之間具有相關
性,包含幼兒玩耍(playfull)與運動創造力中的流暢性及靈活性具有相關性(Trevlas, E.
et al., 2003);幼兒的玩性與整體創造力間存在相關性(Taylor, S.I., & Rogers, C.S.,
2001);幼兒科學課程中的腦力激盪活動與圖形創造力之間存在相關性,且對於提升幼兒創造
力中的流暢、靈活、獨創、闡述這四個方面有顯著成效(Mirzaie, R.A. et al., 2009);幽
默也具促進創造力的功能,楊翠凌(2003)的研究結果指出,(1)幽默感與創造力呈正相關:
即愈有幽默感的人,其創造力愈高。(2)幽默感具有預創造力的功效:幽默感可預創造力的表
現,特別是原創的、好玩的、富情感的幽默。(3)幽默感可幫助低創意者的學習:幽默對低創
造力組學生的有意學習(intentional learning)有幫助。
(2) 幼兒幽默與創造力的相關性
幽默訊息提供的「笑果」總能讓人感到愉快、驚奇,也讓人訝異於其中所呈現出天馬行空
的想像、連結以及創造性想法。邱發忠(2010)針對評定笑話的創意程度進行研究,發現好笑
刺激越高的笑話,被評定具有創意的程度也愈高,且幽默刺激引發的好笑反應會提升個體創造
表現;陳學志(2004)以 55 位大學生作為樣本,經過 30 小時的幽默創意課程後發現,實驗組
在多項幽默感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之結果亦然,顯示幽默是可以
經由後天培訓達到提升的,且幽默感的提升對於創造力存在顯著影響。
研究兒童幽默發展的 McGhee(1979)認為:「不一致性是任何幽默不可獲缺的必要特
質。」每一個個體對於幽默訊息的理解、賞析與感受不盡相同(Kuiper. et al., 1998;),
人類的個體差異使我們擁有不一致性,在未被社會化的孩童時期,這些個體差異尤為明顯,研
究者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觀察到幼兒的歡聲笑語常源自一些無釐頭的話語或事件,或是幼
兒自發性創造出的奇特動作、聲音,引發互動中的好笑反應。事實上,人類從嬰兒時期就已經
發展出幽默感知的能力,嬰兒接收到成人掩蓋著臉再掀開、搔癢或是做出奇怪表情的訊息時,
就已經有能力理解並產生出「笑」的反饋,幼兒對於幽默訊息的理解及反應,最早出現在一個
月的嬰兒身上(Hoicka et al., 2022)。二到四歲幼兒的幽默表現特性包含分享性、貶低性、
創新性、取代性、連續性、累加性、以及複合性七種不同的幽默表現,其中最常見的特性為分
享性,用以娛樂自己和他人,也就是說幼兒喜愛將自己發現或創造出的幽默笑料分享給他人
(張鐿霏 2006;陳巧湄 2011),另外我們可以發現在幽默特性中,創新性、取代性及複合性與
創造力認知方面的組成元素-變通性與獨創性相似。
上述提及幽默與創造力的相關性,以及幼兒所展現出的幽默,因此我認為雖然幽默是一種
較高層次的思維產物,但幼兒對於幽默仍存在理解、欣賞的能力,而上述研究也提及個體接收
幽默訊息後,產生而出的好笑反應能夠對個體的創造力產生影響,究竟是幼兒對於幽默訊息所
產生「笑」的反應降低自身壓力、調節了環境氛圍,使個體因為正向情緒的產生而影響了創造
力,還是因為增進了個體的幽默理解,接觸更多事物的不同表達方式、以及不同思維的激發,
而影響了幼兒的創造力,這是我在研究中所期待了解的。
c.研究上的重要性
過去關於幽默與創造力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多半以國高中、成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皆
呈現幽默感與創造力之間具有相關性,且發現可以透過幽默課程及討論,提升人們的創造力,
但目前國內外較少針對幼兒之幽默與創造力關聯性的研究,因此我萌發了想透過幽默圖畫書的
團討賞析與團體創作,探討幼兒的創造力是否會因幽默媒材的賞析與理解、創作而有所提升的
想法,以幽默圖畫書作為研究工具,與幼兒進行閱讀團討與創作,探究幽默圖畫書的賞析及自
編圖畫書的創作課程,是否會對於幼兒創造力產生影響?

5. 請回答有關三國的幼教-I (1989)的問題: 30%


1) 研究問題為何?是屬於陳向明(2009) 第 28 頁中所列的六類問題中的哪一類?試說明之。
此文章的研究問題是:研究三種不同文化的幼教學校,同時也解由他們的幼教學校來研究
他們的文化,並探究其中的含意以及未來的趨勢。探討不同文化的差異下扶養孩子的方式由家
族中心逐漸轉變到制度化的團體照顧,其中所含的意義是什麼
此研究問題與陳向明(2009) 第 28 頁中的第二項「解釋性問題」(意義類問題)較為相似,
此研究是為探討幼教學校的文化以及,以幼教學校探討國家、國民文化,因此我認為此研究問
題為解釋性(意義類)問題。
2) 此研究的研究動機為何【研究目的與意義,陳向明(2009),p. 32】?
希望藉由此研究成果有助於學者、幼教教師、行政人員與家長,從國外幼教學校中發現一
些熟悉而且也許是吸引人,甚至是有用的東西,同時也希望藉由閱讀自己的文化及他國幼教學
校的描述,能夠促進文化的再次熟悉過程,並使人了解各種視為理所當然的信念及實際做法。
對照陳向明(2009),p. 32。可以發現此研究的研究動機是基於一種實用的目的,透過三種
不同文化的幼教學校來了解、反思自己的文化及教育狀況和理念,研究結果甚至可以幫助到其
他現場教師或學者、行政人員及家長,藉由閱讀去檢視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實際作為。
3) 本研究的現況如何【文獻回顧-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本人的經驗、設計思路,陳向明
(2009),p. 35-40】?
3-1 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本人的經驗
此研究將文獻探討融入在敘述中,當研究者談到某一項議題時才會說明到相關的研
究成果及現況,進而一邊對照研究者的敘述,來支持研究者的發現
以研究一開始論述日本、中國與美國的幼教概況,此研究的研究方法以 1986 年林達
等人的俗民誌研究影片為基礎,並且希望做出跨文化的情境比較,三個影片是非常主觀
且具有獨特性並且受到文化限制的。

3-2 試著以設計概念圖來畫出三國的幼教的設計概念圖(如 p. 39, 圖 2-6)

4) 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透過觀察、訪談和對話來進行資料搜集並參照局內、局外人的解釋
進行詮釋
4-1 進入現場的方法?如何選擇研究參與者?如何與研究參與者交流?
進入現場的方法:敘述中似乎沒有特別寫出研究者進入現場的實際方法,我們只能
從一些段落中發現研究者選擇研究對象的原因以及解決各類限制的方法。但有敘述到研
究者與單位協調,對於他們所希望錄影的,與他們認為重要並適合我們兩者觀察的是什
麼、收集什麼,考量時間、金錢、距離之外,光線也是決定我們錄什麼的重要關鍵。
選擇研究對象的方法:尋找日本、中國、美國都市地區中好的中等階級的幼教學校,
並以能夠達成拍攝一個四歲班級一整天生活的學校,且教師能夠在未來一年裡能夠與研
究者見面幾次討論教學的策略要求,選擇日本的小松谷學校是因為他在一開始就看起來
像是一間典型的日本幼教學校,並選擇光線較好,錄影角度較佳,且易於進出的班級;
在代表性方面,研究者邀請不同國家或同國家不同城市的觀眾,來檢視他們拍攝的影片
是否足夠具代表性來解決。
如何與研究參與者交流:在文章敘述中,似乎沒有看到研究者直接與幼兒對話,主
要是以錄音錄影及紙筆記錄的方式紀錄幼兒的行為表現,但可以看到研究者會針對一段
事件或教師的教學方法對教師進行訪談或詢問、談話,在敘述中我認為研究者與被研究
者(教師)的關係是良好、客氣且相互尊重的。
4-2 研究關係對研究的影響?
4-2-1 研究者個人因素對研究的影響(年齡、性別、地位、個性、個人經歷、角色意識、
看問題的角度等)
研究者算是以一個團隊的形式來進行這項研究,因此團隊中包含中國、日本、美國
的學者,例如美國小組在錄影時會不自覺將焦點擊中在錯誤行為、攻擊性的以及大聲說
話的孩子;而中國小組在錄影及編輯時則將焦點放在大團體互動,較少集中於個別的孩
子。雖然三個影片的觀點都非常主觀、具有獨特性且受到文化限制,不過研究者的團隊
採取了一致的方法,在錄音及編輯上他們以尋找情感及引人注目的交互作用,因為此研
究的目的並不在於描繪一個國家的幼教學校,而是用他開始對話。
4-2-2 研究關係對研究的影響(局內人與局外人、熟人與陌生人)
研究者引導幼教學校中的教師、家長及行政人員發言,由他們來敘述他們自己的故
事,並將研究者對於其學校的解釋提出討論、解釋及批判的說詞。
研究者身為局外人,他們對於被研究者(局內人)的陳述完全抱持尊重的態度,當
被研究者變得沈默時,研究者才會提出看法或疑問。以研究關係來說,我認為研究者以
尊重的方式來對待研究關係,並且以討論、引導被研究者可以有更多敘述機會和內容,
對研究的幫助是很大的,並且研究者還邀請其他局外人一起分析討論。
4-3 蒐集資料的方法?
運用廣泛的現場紀錄,利用錄影帶、錄音、紙筆記錄,包含錄製幼兒園一整天的生
活,以幾位焦點幼兒的觀點出發,並搭配研究者的訪談(放映錄製好的影片給被研究者/
教師/家長/行政人員,回顧後再進行訪談)
4-4 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
研究者以問卷作為討論的起點,思考一個社會需要幼教學校的三個最重要的理由為
何等等,用來協助比較不同文化間對於幼教學校的功能所持的看法。研究者團隊搜集起
來的龐大資料,在文章中似乎沒有特別講到詳細的整理方法。
5) 研究者如何思考與處理代表性 typicality 的議題?
研究團隊在文獻第九頁就提及代表性的問題,他們表示本研究的學校無法代表整個
國家的民族性及觀點,因此他們將所拍下的紀錄影片播放給同一個國家其他城市的幼教
相關人員觀看,例如將京都小松谷保育園的影片播放給大阪、東京、廣島、千葉等的的
幼教相關人員觀看,並請這些從業人員針對影片中的內容提出哪些是他們國家中典型幼
教學校的代表,哪些是異常的地方。
利用這種方式研究團隊搜集了三個國家近三百位幼教相關人員(家長、行政人員、
兒童發展學家、大學生)的意見,以統計與敘述的方式來進行資料搜集,例如研究團隊
提供的問卷中,請填答者(這三百位幼教相關人員)針對影片中教師在規律方面「太嚴
厲」、「剛剛好」或者「不夠嚴厲」給予評分。問卷中也提及有關課程、設備、安全、
速度等等共十二個問題,另外還有詢問觀點性的問題,例如「社會設立幼教學校最重要
的理由是什麼?」、「幼教學校中幼兒要學習最重要的是是什麼?」、「好的幼教學校
教師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以上所提及的資料搜集方法及問卷內容,可以很好的將研究團隊所蒐集到的資料進
行民族性的確認與了解,能夠證實這些資料是否足以代表其國家的民俗性、特性。
6) 研究者如何確保此研究的品質? 【效度-陳向明(2009),p. 44)】
在進行研究品質的檢測時,研究者會遇到四個問題:效度問題、信度問題、推論問
題、道德倫理問題。
a.效度問題:為確保研究的真實性及錯誤的排除,研究者團隊利用錄音、錄影及現場紙
筆記錄等方式全面性的搜集資料,在針對事件進行解釋及描述時,研究者訪談影片中的
研究對象,邀請他觀看影片並詢問他當時的想法及行動的原因,再以局外人的觀點提問,
將這些資料反覆對話提升研究的效度。
b.信度問題:質性研究一般不討論信度問題,因無法複製一模一樣的「狀況」,他們會
隨著研究的進程不斷變化。
c.推論問題:在研究中我們僅能看出研究者將三個國家的幼教文化匯集整理成所有國家
都會遇到的問題,例如針對幼教學校與父母親、良好幼教師之特質……等等。可能能夠
讓讀者在閱讀時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此篇研究之推論僅限於此,並無將結果推論到整個
母群。
7) 此研究如何確保研究倫理?
本研究中並無特別說明研究者團隊如何確保研究倫理,但一般在進行質性研究時,
若研究對象包含或涉及孩子,必須請家長簽署研究參與同意書,並告知可能會有的影響。
另外則需注意自願原則、保密原則、公正合理原則、公平回報原則等

6. 請說明何謂深描(thick description)? 5% 並試著用幼教典範中第二章 Anna 的章節來說明與闡


釋。10%
深描指的是質的研究者對於研究現象進行「深入描寫」,讓讀者透過文字能夠身歷
其境,因此深描的撰寫需要將現場的觀察紀錄寫得完整、細密。(陳向明,2009)
幼教典範第二章中,研究者從研究的背景開始敘述,帶令讀者進入研究對象當時所
處的環境,例如 p.36 第二段,研究者描述人們對托兒照護的看法、以及托兒需求急劇增
加、發展快速的部分。接著,研究者以安娜和艾略特的互動紀錄帶出安娜作為托育人員
對自己認知的角色定位,即「媽媽」,除了安娜自己的描述之外,研究者也對此作出解
釋,並用敘述式的方式向讀者說明安娜的過去經驗並提出評論「成功的老師都是能夠回
憶的」、「他們有能力站在一個小孩的角度看待萬事萬物」。
接下來研究者繼續運用觀察安娜與孩子的紀錄、與安娜的訪談內容、研究者所做的
解釋,這三個部分來敘寫,逐步建構出安娜作為幼教老師、做為人的立體感,讓讀者能
夠透過文字瞭解安娜這個人、窺探他的生活和觀點。

參考資料:
Tobin, J., Wu, D., & Davidson, D. (1989).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 Japa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江麗美譯(1999)。幼教典範: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台北:桂冠。
張美約(2021)。益智區同儕互動之問題事件及其解決策略。﹝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灣博
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4t46ep。
梁瓊惠(2011)。幼稚園的生活:田野工作、大人和小孩。台北:五南。
陳向明 (2009)。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ISBN 957-702-565-X)。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