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中國語文科
中三級 單元七 《核工記》導學案

姓名: ( ) 班別: 日期:

甲、學習目標
① 能理解《核工記》的文言字詞及掌握文中的思想內容
② 能分辨《核工記》中運用的說明方法、順序、層次

乙、預習
基礎題
說明文語言的特色:
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言簡意賅的文字,把事物的性質、形態、特徵、成因、過
程、關係、功能等解說清楚,向讀者傳授知識
說明的方法 定義說明、舉例說明、描述說明、數字說明、分類說
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引用說明、圖表說明
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
說明的層次 總分、分總、總分總

進階題
一、短片:「500 年後再現古人的微雕神技,他在不到一寸的核舟上,開了 44 扇窗」

觀賞短片並回答以下問題:
1. 核雕始源於西漢,明代更是其鼎盛時期。
2. 影片中韓志耀的作品《揚帆》突破了以往的技術,於核舟上雕刻出 44 戶窗,更發展出
說字系列,以桃核的藝術形式表達中國的說字文化。
3. 核雕乃一門藝術傳承,而當藝術達到生活化時,它的責任也是一種生活。
二、請語譯課文中以下字詞:
1. 城巔具層樓(第 2 段) 具:設置
2. 若寒凍不勝者(第 2 段) 勝:抵受
3. 左右度之無不宜(第 3 段) 度:猜想
4. 似聞足音僕僕前(第 3 段) 僕:急忙
5. 有客憑几假寐(第 4 段) 寐:睡着
6. 形若漸寤然(第 4 段) 寤:睡醒

挑戰題
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核舟記》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及鳥獸、木石,罔不因
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
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一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
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
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
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
靈怪矣哉!
(文章經過刪減)
1. 文中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人物?蘇東坡、佛印禪師、黃魯直
2. 文中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數字說明、描述說明
3. 文中運用了哪種說明順序?空間說明
4. 上文與《核工記》表達了甚麼相同的主題?讚嘆雕刻技術神乎其技
丙、課堂討論
一、請根據文中內容完成下表。
季弟獲桃墜一枚,長五分許,橫廣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歷歷可數。城巔具層樓,樓門洞敞,中有人,類司更
卒,執桴鼓,若寒凍不勝者。
位置 建築物 人物
山城: 更卒
山坳  可清楚辨認出山城上的城牆  在高樓內敲打警鼓
 城牆上的高樓  像抵受不了寒冷的樣子
請根據文意畫出桃核上的雕刻:

枕山麓一寺,老松隱蔽三章。松下鑿雙戶,可開闔。戶內一僧,側首傾聽。戶虛掩,如
應門;洞開,如延納狀,左右度之無不宜。松下東來一衲,負卷帙踉蹌行,若為佛事夜歸
者。對林一小陀,似聞足音僕僕前。
位置 建築物 人物
寺廟:  一僧:門虛掩時寺內的僧人
 門前隱約見到三棵老松樹 好像在應門;門打開時僧人
 兩扇門可以開合 則好像迎進的樣子
山麓
 一納:從東邊的松樹下走過
來,走起來歪斜不穩的樣子
 一小陀:正在急急地走
請根據文意畫出桃核上的雕刻:
核側出浮屠七級,距灘半黍。近灘維一小舟,蓬窗短舷間,有客憑几假寐,形若漸寤
然。舟尾一小童,擁爐噓火,蓋供客茗飲也。艤舟處當寺陰,高阜鐘閣踞焉,叩鐘者貌爽爽
自得,睡足徐興乃爾。
山頂月晦半規,雜疏星數點。下則波紋漲起,作潮來候。取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
鐘聲到客船」之句。
位置 建築物 人物/景物
 核側刻有七級浮屠  舟上的客人憑几打瞌睡

 近灘有一小舟  舟尾的小童埋首吹火煎茶
 近山頂處刻有的月亮和的星
山頂 /

山下 /  山下可見海水波紋漲起

請根據文意畫出桃核上的雕刻:

計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宮室器具凡九:城一,樓一,招提一,浮屠一,
舟一,閣一,爐灶一,鐘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灘石四,星,月,燈火三。而人
事如傳更,報曉,候門,夜歸,隱几,煎茶,統為六,各殊致殊意,且並其愁苦、寒懼、疑
思諸態,俱一一肖之。語云:「納須彌于芥子。」殆謂是歟!

作者認為桃核墜子「納須彌于芥子」的用意是甚麼?
「納須彌于芥子」的意思是把須彌高山容納到芥子之中,即表示桃核墜子雕刻了人、物、景
和事,證明桃墜包羅萬有、巧奪天工。
二、分析說明的方法、順序及層次

季弟獲桃墜一枚,長
五分許,橫廣四分。/
說明方法 數字說明 例
計人凡七、宮室器具
凡九、景凡七、人事
統為六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
插一城,雉歷歷可
說明方法 描述說明 例 數。/
山頂月晦半規,雜疏
星數點。下則波紋漲
起,作潮來候。

語云:「納須彌于
說明方法 引用說明 例 芥子。」殆謂是

歟!
說明順序 空間說明 例
山坳→山麓→河灘

→山頂→山下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說明層次 山坳 山麓 河灘 山頂、山下

第六段:
總結桃墜包羅了豐富的人和事,維肖維妙,堪稱
「納須彌于芥子」
分總
丁、問答 日期: 分數: /24
1. 《核工記》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1 分)試根據文章內容加以說明。(4 分)
本文運用了數字說明(1 分),文章第六段寫出桃核上刻了八位人、九件宮室器具、七

處景、六件人事(2 分),見出雕刻工匠的精巧手藝。(2 分)

2. 《核工記》運用了哪種說明層次?(1 分)運用這種說明層次,有甚麼好處?(4 分)
本文運用了分總的說明層次(1 分),先能使文章井然有序(2 分),讓讀者更容易掌握

說明對象的特點(2 分)

3. 《核工記》運用了哪種說明順序?(1 分)試根據文章內容加以說明。(7 分)
《核工記》運用了空間順序(1 分)
,按山坳(1 分)
、山麓(1 分)、河灘(1 分)
、山頂

(1 分)至山下(1 分)的空間順序,說明桃墜上的人、物、景、事(2 分)。

4. 本文除了說明桃墜上所刻的人物外,還細緻地描述了人物的動態、表情,這對表達文章

主題有甚麼好處?(6 分)

這幾段文字把桃墜上人物的各種愁苦、懼寒、凝思的神態生動貼切地描寫出來(2

分),這樣寫既凸顯了桃墜的巧妙造工(2 分),也使文章生動傳神,避免平鋪直敍(2

分)。

戊、課後反思
我認為自己達到以下學習目標:
1 能理解《核工記》的文言字詞及掌握文中的思想內容 
2 能分辨《核工記》中運用的說明方法、順序、層次 

如果未達到,我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達到,我可以更上一層樓:
觀賞文章:《核舟記》
《核舟記》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及鳥獸、木石,罔不因
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
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一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
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
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
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
靈怪矣哉!

語譯
明朝有個特別手巧的人名叫王叔遠,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房屋、器具、人物,
以及鳥獸、樹木、石頭,沒有不順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
王叔遠曾經贈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來刻的是蘇東坡坐船遊覽赤壁。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並且有很多鬍鬚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他的右
邊,魯直在他的左邊。蘇東坡、黃魯直一起看一幅書畫橫幅。蘇東坡用右手拿著書畫橫幅的
右端,用左手輕按魯直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橫幅的末端,右手指著書畫橫幅,好像在說什
麼話。蘇東坡露出右腳,黃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個膝
蓋,各自隱蔽在書畫橫幅下面的衣褶裡面。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抬頭仰望,神態表情和蘇東
坡、黃魯直不相關聯。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並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
著念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總計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刻有窗戶八扇;刻有箬竹葉做的船篷,刻有船槳,刻有爐
子;刻有茶壺,刻有書畫橫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
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桃核中又長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藝也
真靈巧奇妙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