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Uniqlo 创始人柳井正是日本首富,优衣库的创始人。年轻时,游手好闲,但不同于周围人,柳井正

从小特别有自己想法。

父亲对他影响很深,告诉他:“当第一名,什么第一都可以”。这个观念,影响了柳井正一生。

25 岁毕业后,在父亲西装店工作,他发现做西装需要定制化,根本赚不到大钱。为此,他开始思索
如何能做大,如何规模化、可复制化。

当他按照想法对西装店进行改造时,员工全跑了,只剩下一个跟他继续工作。柳井正不认命,持续
探索服装店的改革之路。

经过反复市场调查,35 岁的柳井正,开了自己第一家店,也就是“优衣库”。由于洞察够深,优衣
库一炮而火,早上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

看到优衣库的成功,我觉得有一点特别打动我。柳井正要求店员“不能缠着顾客介绍这介绍那,而
是在顾客有问题咨询或需要帮助时,再给予热情的服务。”

这点打动我的原因是柳井正太懂人性,试想谁喜欢在购物或者消费时,总有个店员指这指那?这不
由得让我想起很多理发店的做法,每次理发,你是否愿意理发师一直在推销产品?

这也提醒我们,即使给别人提建议,也要等别人需要时候再给予帮助,且不可“好为人师”。

我发现,这些厉害的企业家,都是精通人性的高手。

就比如,柳井正“始终站在顾客立场”的方法,是他成功的关键要求。具体到细节,就是打造最舒
适的购物环境,例如通道要宽敞、店面要时时保持一尘不染,不在顾客需要的时候主动打扰。

“不能缠着顾客介绍这介绍那,而是在顾客有问题咨询或需要帮助时,再给予热情的服务”,这一点,
无论做啥,都要铭记在心

【模型解读 01】奥卡姆剃刀:简单才是王道!

奥卡姆剃刀是由 14 世纪奥卡姆的威廉提出。奥卡姆是个地名,这个定律常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
实体”。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简单就是王道,很多复杂的东西,往往暗藏骗人的勾当。

比如,2008—2009 年金融危机前,有人向巴菲特推销金融衍生品,巴菲特看了他们的说明书后,断
然拒绝了。理由是那说明书之所以要写成厚厚几百页没人看得懂的东西,里面多半藏了不可告人的
事情。

再比如,如何避免被骗,你只需要记住:【没事献殷勤,天上掉馅饼,往往暗藏骗人的把戏】

不去靠近,就不至于亏损,如此浅显的道理,正是奥卡姆剃刀带给我们的关键。

再比如,如果你懂点护肤知识,很多形形色色的产品,都是用概念来营造消费。我们真正需要的护
肤品,清洁-保湿-防晒,基本够用。这是一个从事几十年,护肤专家的“奥卡姆剃刀”。

再比如,“王者荣耀”为什么会成为全民游戏?其实,它也是“奥卡姆剃刀”的典型应用。“王者
荣耀”,同属于《DOTA》、《英雄联盟》类游戏,但“王者荣耀”利用“奥卡姆剃刀”,降低门槛,
更简单,迅速成为日活亿级的杀手游戏。

乐游科技 CEO,许怡然老师曾经分析过“王者荣耀”火爆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减法+两个武
器”,让游戏化繁为简,人人可上手,简化、休闲化和加速快乐。
“游戏的最终目的很简单,就是让玩家获得快乐”,只要你抓住这个目标,拿起你的”奥卡姆剃刀”,
简化、简化、再简化!

那么,奥卡姆剃刀对我们有哪些启发呢?

1. 做减法
彼得.德鲁克曾说:“没什么比高效地做一件根本不该做的事,更加徒劳的了。”

高手面对一件事时,首先想到的是“不做”,用减法。而普通人,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头来一
场空。

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想法,都最好做减法,使人生更高效。现实中,很多人烦恼的原因,无非是
想法太多,杂念太多。学会用奥卡姆剃刀,专注做好当前的事,才是核心关键。

现在年轻人,觉悟意识高,“断舍离”就是奥卡姆剃刀的延伸应用。

2. 做产品
无论你做任何产品,如果搞懂奥卡姆剃刀,无非就是让用户毫不费劲地使用。

比如,你发现购买苹果手机时,根本没有使用说明书。这是乔布斯的一贯理念,用奥卡姆剃刀保持
“极简”。

同样,我们在做课程时,会给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模板等,无非就是让方便用户,让用户快速获得
成长。

抓住奥卡姆剃刀,你做产品时,就能有法可循。

3. 抓本质
如何衡量一个老师厉不厉害?就看他是否能对自身领域的概念,进行本质化讲解。

我们看书、听课或者参加讲座,唯一的核心是抓住这个领域的本质元素,如此方能进步快速。就比
如,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都是用奥卡姆剃刀进行极简化的描述世界。

我自己有一个备忘录,上面写着各种概念的本质理解。如此,方能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每当听课或者看书,我遇到本质性的阐释,都会记录在备忘录上,比如:

“商业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是供需双方在特定的时空当中的活动”

“金融的本质,只有四个重要的概念:增值,杠杆,信用,风险。”

“调研的本质就是回答决策者的商业问题,帮决策者降低决策风险”

如果我们掌握抓本质的要领,学习任何领域都事半功倍,仿佛拥有“奥卡姆剃刀”,剪掉那些繁杂
无用的知识。

总之,奥卡姆剃刀是高效且幸福的法则,掌握它,你的人生简单而有魅力,高效又不失内涵。

【参考文献】
1. 吴军.信息论
2. 跟许怡然研究爆款游戏

关于概率论 vs 统计学
概率论和统计学,是决定每个人一生走向的两大元素。

所谓概率论,就是我们常说的偶然和运气。貌似,这个世界没有确定的事,都被【概率】来统领!

既然,世界是概率,是偶然,那我们怎么办?

统计学给出了方案。统计学是偶尔中的必然,是运气里面的定性。这也是为啥总有些人更有运气,
更容易成功!

举个例子,就拿抛硬币为例。
无论抛几次硬币,对于【单次】来说,都是随机的,你根本无法判断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

但由于硬币有自己的系统,从统计学来看,只要抛的次数够多,抛出正面的概率无限趋近 50%

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单次抛硬币,总会呈现运气成分;但你的系统结构,单反面结构,决定了从
长远看,正面获胜概率就是 50%

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人生,概率论让我们束手无策;但统计学,给出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升级自己的
系统,迭代结构,统计上来看成功概率是个必然数字。

什么是自己的系统和结构?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如果你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不改变,
过去你混得很惨,未来在统计学上胜率也不大。

所以,不要在乎当前的小得小失,努力升级系统,打造更先进的思考模式,更积极的行为方式,在
统计学上,未来你肯定无限趋近成功。

【模型解读 02】概率思维:面对当今世界的唯一解法!

说到概率,我首先想到的是数学,概率的专有名词是【数学期望】

关于概率,巴菲特曾给出坚定的拥护:

巴菲特讲自己赚钱的公司就是概率计算,他说:“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的
概率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盈利的结果减去亏损的,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办法。”

其实很好理解,假如我投资一个项目:可以赚 1000 元,可能性是 10%;亏钱 400 元,可能性是


90%,那我要不要投资呢?

简单的概率计算:1000*10%-400*90%=-260,不投资,整体亏损的期望是 260 元。

当今世界变化太快,普通人凭直觉做事,而厉害的人往往使用概率推演,从而胜算的可能性更大。

拥有概率思维,有啥用呢?老喻在书籍《人生算法》中,给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有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按第一个按钮,你直接会拿到 100 万元;按第二个按钮,你有 50%的概


率,会获得 1 亿元。请问你怎么选?

很多人其实会选择【确定性】的 100 万,不愿意承受一无所有的风险。

但你有概率思维,你会有更多决策的空间。这个话题,第二个按钮的数学期望是 1 亿*50%=5000 万
元。

当你有这个期望 5000 元数值时,即使厌恶风险,你可以如此做:


(1)将这个机会卖给愿意出 2000 万元的风险投资人,如此,这样风险投资人数学期望是 5000-
2000=3000 万元,他愿意购买

(2)你可以用投资人的眼光,投资这个机会。比如,你跟某个人签合同,首先将这个机会以首付
100 万卖给他,然后,承诺如果他真的中了这 1 亿,要跟你平分,也就是你至少获得 100 万,50%可
能拿到 5100 万。

你看,(1)和(2)的方法都是懂概率思维人的惯常行为,这两种都能让你获得更多回报,且几乎
没风险。

现实中,很多人的困境是【确定性思维】或者【线下思维】,而这个世界是快速运转的,【概率思
维】才是生存下来的法则。

当你有了【概率思维】,它会统领你整个人生,减少犯错的可能性。

比如,什么是时间复利?其实,就是从概率思维来看,重复越多,你的成功性越大。

对于写作来说,如果你写出一篇爆款的概率是 1%,当你重复 100 次,那你写出爆款的概率极大提升。

比如重复 10 次,你至少出现一篇爆款的概率是:1-(1-1%)^10=9.56%

也就是当你重复 10 次时,你原始只有 1%的爆款概率,此时至少写出一篇爆文的概率是 9.56%,提升


了 9 倍。

如果你懂概率思维,决策更理性;同样,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会消失,让你更踏实。你会更懂“慢
慢来,比较快”和“做时间的朋友”

很多人无法延迟满足,无法坚守长期主义,本质上来看,就是没搞懂概率思维。

就如,我们掷骰子,只要出现 1 次 6 我们就胜利。那么,此时你要做的不是“走捷径”想怎么一次搞
出 6,而是重复掷骰子 N 次,总会出现一次,你就胜利了。

很多朋友有创业想法,但创业成功的概率不足 1%,那么我们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就是不下牌桌,一个项目不行,连续创业,只要别把自己搞死,你就永远不会死。而
且,在概率思维的影响下,随着尝试的系数越多,你的能力越强,单次成功的概率越大;同时,多
次重复,整体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成功=1-(1—单次成功的概率)^重复的次数

举个例子,你每次成功的概率是 1%,那么重复两次,你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是:1-(1-1%)(1-
1%)=1.99%,成功率提升了 2 倍。

所以,对于我们人生来说,要想成功,需要两个维度:提升单次成功的概率+重复足够多的次数。

提升单次成功概率,靠的是提升自我、努力学习、实践,以及复盘经验等等;

重复足够多的次数,就是别每次都 all in,给自己留出失败的空间,不气馁,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干。

总之,当你懂概率思维,你会理性看待成败。不管成功或失败,只要学会复盘,都会加大单次成功
概率;然后,勇敢站起来,重新出发,你的成功概率又提高了。

不懂概率思维,真的是困难重重。愿你用概率来看世界,在不断尝试中迭代自我,用足够多的探索,
延迟满足,静待成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人生算法》-喻颖正
2. 刘嘉.概率论

【模型解读 03】统计学思维:多变的世界中抓住一些确定!

昨天我们解读了“概率思维”,与“概率思维”相对的是“统计学思维”。

因为世界是概率的,所以风险无处不在。风险对于个体都是 0 或者 1 的致命打击,但对于整体来说,
总会呈现出统计学的某种样态。

但不同的概率、风险,对应的解法又不一样。

我特别喜欢王烁老师对于风险的解析,他将风险分成 4 阶:
1. 一阶风险:是一种可预期的风险,比如乘坐交通工具失事的概率,人死亡的概率等。

2. 二阶风险:是一种偏离预期的风险,比如即使失业率是 5%,但这是统计学数据,实际情况总会有
偏差出现,在这个 5%上下波动。这个偏差,就是二阶风险。

3. 三阶风险:二阶风险之外,我们将面对三阶风险,就是那些我们对其知道得更少,只知道其存在,
但不知道其平均值,也不知道其个体数据偏离均值程度,因此无法形成预期的风险,一般称之为
【不确定性】

也就是是二阶风险虽是意料之外,好歹你还有个意料。三阶风险则是你只知道不妙,但你连该意料
什么都不知道。

4. 四阶风险:三阶风险已经够难对付,但在它之外还有四阶风险,就是那些我们对其真正、彻底、
完全一无所知的风险:没有预期,更不知道偏离预期的程度和范围,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其存在。

比如,对恐龙来说,陨石撞地球就是属于它的四阶风险。

我觉得王烁老师,对风险的阶梯划分很妙,因为只有将不同的风险区别开,我们才能找到统计学上
的针对性办法。

比如,对于一阶风险,我们要找其基础概率。坐飞机的基础风险比汽车小,所以坐飞机实际上比汽
车是安全的。这就是应对一阶风险的基础概率方案。

对二阶风险我们首先要找出标准差,也就是实际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标准差越小,这个风险越
容易用一阶风险的方案解决。

对于三阶风险,我们可以使用贝叶斯推断:你得准备好永远地告别确定性,你得随时更新自己的看
法,如果新的证据足够强,你随时更新你的预判。

对于四阶风险,我们要有多元化思维,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掌握统计学思维,对于我们来说有何用?
1. 应对不确定的世界,要用统计学抓住一些确定。

比如,对于死亡来说,其实它大部分有基础的概率,属于一阶风险。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对冲
掉一阶风险,不至于突然离世,妻儿孤苦无依,没有收入来源。

但死亡率只是一个基础概率,这里面也会有 2 阶风险,也就是当年的死亡率或高或低于预期数据。

如果低于预期数据,对于保险公司就有“死差”;如果死亡率高于预期,对于保险公司是不利的。
所以,保险公司要有准备金制度、再保险制度等防止二阶风险的产生。
所以,仅仅一个保险产品,就会显示出你对统计学理解有多深,对未来的可控性能有多强。

2. 不断迭代更新
贝叶斯推断,就是一个时时迭代自我的过程。所以,对于不确定来说,我们最好的做法是拥抱不确
定,时时保持更新,与时俱进。

比如说,火箭发射升空时,大部分时间是偏离轨道的,它能成功的原因,在于时时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自我,最后进入预定轨道。

一个不断学习,实时更新自我的人,即使三阶风险不可控,我们总能调整自我,适应新的环境。

人真的是适应环境超厉害的物种,只要你有勇气和魄力不断改变自我。

3. 多元化
未来究竟如何,由于四阶风险的存在,谁也不清楚。就比如,如果时光倒回 10 年前,你会惊讶于生
活完全与众不同,甚至很多职业都在这 10 年间消失了。

这也提醒我们,谁都不可能预测未来,我们要有多元化的意识。比如,不要单一技能化自我,你对
当前的职业越依赖,有可能未来越会是致命打击。一旦这个职业不存在,你只能从零开始另寻其他。

多学点东西,多提升与时代接轨的能力,如此,即使未来到来,你又有何害怕的呢?

总之,当你掌握了统计学思维,你对风险更有掌控感。当未来到来时,你会充满定力和信心,加油!

【参考文献】
1. 王烁.30 天认知训练营 2020

【模型解读 04】墨菲定律: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是稻盛和夫管理成功的秘籍,与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墨菲定律也有
关联。

稻盛和夫讲,我们要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就比如,设定目标时,你要乐观去畅
想未来,有远大抱负的驱使;同时制定计划时,要谨小慎微、考虑各种风险;最后,乐观、愉快执
行,往往有好的成效。

这里的“悲观计划”就是应对墨菲定律的关键。墨菲定律与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一起,并称为西
方管理学上的三大定律。

什么是墨菲定律呢?简单一句就是:“凡是有可能出错的地方,一定会出错”;在西方谚语里就是
“面包落地的时候,总是黄油的一面着地。”

甚至英国阿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罗伯特·马修斯做实验,验证出这个结论:“面包一共有 9821 次
有效的掉落,其中有 6101 次是抹着黄油的一面着地的,概率占到 62%。”

所以,我们在做计划时候,为了预防墨菲定律,最好是“悲观”,考虑到各种情况,如此,才能确
保万无一失。
搞懂墨菲定律,对我们有何用?

1. 小概率大损失的事情,要规避
不管概率多大,只要损失是致命的,我们就要当心“墨菲定律”,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就拿生老病死来说,意外死亡就是小概率大损失事件,“万一”是谁也无法承受的。所以,你要做
好防护。

对于大多数人,买份保险就是稳妥的方式。保险未必让你避免墨菲定律,但是能在小概率发生时,
有更好的策略将损失降到最小。

其实,生命中有很多小概率大损失事件,根据墨菲定律,你要“悲观计划与乐观防护”。

2. 心态上更从容
墨菲定律,有些悲观,但正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当我们不再心存侥幸,当我们潜意识中有墨菲定律悬挂,即使遇到再大困难,心态会更从容,不会
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总是我?”

心理成熟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一些厉害人物,在至暗时刻仍能绝地重生,正是因为早已“认
清生活的真相”。

人生苦难重重,没有任何人能幸免,正是墨菲定律让我们提前有预期,才不至于事情来临时手忙脚
乱。

总之,当你搞懂墨菲定律,知道苦难不会饶过任何人,你会更有同理心,为人更和善;同时,你也
能活出自己的英雄主义,看清生活真相却依然爱着这个世界!

愿你在悲观的现实主义中,依然有乐观的理想主义,加油!

【参考文献】
1. 卓克.科学思维课

【模型解读 05】彼得原理:为啥你当不上领导?

彼得原理和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一起,并称为西方管理学上的三大定律。我们 015 期解读过墨菲


定律,今天我们分享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最终他
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称为“向上爬”理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
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领导,导致无所作为。

彼得原理很简单,但给了我们重要启发,我的主要启发是如下 2 点:

1. 你当不上领导是有原因的
不是你个人业绩好就能当上领导,领导和员工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模型。

员工需要的是管理自我,高效完成任务安排;
领导需要的是管理别人,协助团队完成项目。

也就是韦尔奇说的:“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就是个人的成长;在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就是别
人的成长。”
很多人,难当上领导,因为他放不下自我,凡事想着“你们都不行,都给我闪开!”

能成为领导的人,多数时间在辅导和赋能给别人,通过团队的协作拿下更高的目标。这会让你放掉
自我,把时间花在组织和团队成员身上。

我周围很多超级个体,个人影响力很大,但当组建团队之后,面临种种困难,一时间很难完成身份
转变。

比如,你招了一个编辑,看着那“蹩脚”的文字,恨不得亲自上手。但凡事亲力亲为,而非赋能给
别人,始终还是“员工思维”。

在时间管理上,员工主要是分配好个人时间,而领导大部分时间在协调,统筹团队所有成员的时间。
所以,领导很忙,大部分时间在开会,或者跨部门沟通,或者处理团队内部的各种事情。

甚至在很多公司,你能否升职,取决于你有没有培养出完全替代你的接班人?如果没有,抱歉无法
升职。

还有一些公司,为了磨练领导的人性,把至少开除过团队一个成员,作为升职的标准。因为不会开
除人的领导,以后通常会陷入个人感情,而不从理性上为团队和公司去筹划。

所以,很多人当不上领导是有原因的。

2. 凡事提前预演
彼得原理,阐释每个人趋向于上升到最终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其实,阻碍不能胜任的原因,就是思考方式和行为逻辑是不一样的。

这也给我们反面提出要求,凡事提前预演,打磨所需的能力属性。

比如,如果你想当 COO(首席运营官),你需要提前把这个职业的能力要素都提炼出来,提前打磨
好,如此才不至于被彼得原理俘获。

如何知道你将升职那个岗位要求呢?
1)可以询问或者观察你的上级领导,深度拆解领导职位所有的能力元素,从而在工作之外,将这些
要素全部补齐,如此,才不至于一升职便成为瓶颈。

2)可以去招聘网站查询
你的上一级职位,通常在招聘网站都能找到岗位要求,多方对比和拓展,你便会提前拿到这个职位
的能力元素,好好补功课。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他的工作一路开挂,目前是公司副总裁。他的成长就是不断提取高一级职位的
能力要求,未雨绸缪,8 年左右成为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很迅速。

总之,彼得原理是管理上的“诅咒”,我们提前部署,打破成长的天花板,一路升级到向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彼得原理

【模型解读 06】帕金森定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帕金森定律和墨菲定律、彼得原理一起,并称为西方管理学上的三大定律,今天我们解读最后一个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西里尔·帕金森发表在《经济学人》杂志上的一句俗语: 在工作能够完成的时限内,
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时间都被填充为止。

帕金森定律,在管理学上解释了“大企业病”的缘由,并揭示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
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我们今天不谈组织管理那些积重难返的问题,我主要分享帕金森定律在时间管理上的应用:完成比
完美更重要!

我们都有一种体验,在截稿日期之前,貌似工作永远完不成,时间会被填满,一直持续到 deadline。
其实,这是帕金森定路作祟。

据我所知,无论是谁,都有拖延习惯,不到最后一刻,始终完不成工作。比如,我自己有个体会,
如果课程是一个月提交和一周提交,差不多主要的完成工作量都集中在最后一周。

当有更宽足的时间,我们总会想办法填满时间,我们认为是“准备充足”;但准备充足没有评判标
准,你会一直“准备下去”,直到最后一刻“不得不”动笔。

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先搞起来!另外,对每项任务都分配时间,避免时间被毫无意识去拖延。正
如扎克伯克警告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干起来再说,否则一直准备中。

就比如,我这个月都在解读思维模型,因为我知道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都是用模型在解决问题。
我想提升思考深度时,就直接这个月开始搞,而非留出太多“空闲去拖延”。

再比如,当前直播很火,你也可以说要准备买设备、学习脚本等等,但这都不如直接开干,发现问
题再去学习迭代更快。

我如果想做直播的话,直接先开搞,搞一个月再去说”还有哪些去提升”

总之,“在工作能够完成的时限内,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时间都被填充为止。”

时刻提醒自己“适合而止”,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翔知识内参

【模型解读 07】科斯定律: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今天聊聊科斯定律,这个定律张一鸣极为推崇。

比如,他在访谈中说到:“业务边界基本以【科斯定律】为基础,加上一些组织和系统角度的思考。
我们有一个原则-尽量不做别人已经做好的事,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不做,除非是业务防御关键
点。”(如图)

那么,科斯定律是啥?它的基本含义是:“只要交易费用足够低,无论资源归谁所有,资源的用途
都应该是一样的,谁用得好资源就归谁用;谁避免意外的成本更低,谁避免意外的责任就更大。”

科斯定律不好理解,也处处存在争议,但正是凭借超乎寻常的想法,科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
奖。

科斯定律,是超越个人利益,站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权衡利弊。

比如,一个经典案例:火车和亚麻。火车喷出火星烧掉亚麻,火车运营商应该赔偿亚麻吗?
按照个人利益的观点,肯定是火车运营商要赔偿,毕竟人家亚麻就晒在火车道旁,火车溅出的火花
是罪魁祸首。

但是从社会整体效益来看,火车运营商不应该赔偿:因为修改火车轨道的成本远远大于搬离亚麻,
将亚麻远离火车道才是防止意外成本最低的,理应承担责任。

也就是当你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时,你的决策视角会变,而非仅限于某个人的得失利益。

科斯本人,从来都拒绝清楚地写出什么叫科斯定律,这是后来其他的经济学家,尤其是 1982 年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乔治·斯蒂格勒,他把科斯的含义写出来并称之为科斯定律。

科斯定律指出“谁用得好就归谁”、“资源最终会从低效用途转向高效用途”、“谁避免意外所付
出的代价越低,谁的责任越大”......

搞懂科斯定律,对我们有何用?

1. 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不做
这也是张一鸣使用科斯定律的原则,资源总会流向能最大化利用的地方;如果我们做得不如别人好,
也留不住资源。

其实,这也提醒我们最好差异化定位,在自己能够做得比别人好的细分领域持续耕耘,最终,好的
资源包括金钱,都会涌向你。

昨天跟朋友聊天,我觉得大部分人穷困的原因是【不够极致】。所谓极致,就是你把某件事研究得
透透地,哪怕是非常细小领域,只要你比别人钻研得深,你就能获得资源,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很多人说,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就不做?这也太难了吧!其实也不难,你要找寻自己的特长,最好
是 2 个以上,将这两个能力融合在一起,就会叠加出你能做得更好的领域。

比如,你是【职场专家+漫画家】,你完全可以成为职场漫画系列的头部。

2. 让自己配得上
查理.芒格说:“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现实中,不是你得不到某样东西,而是你配不上它。就如科斯定律所言,资源会流向“谁用得好就
归谁”。

你想认识高端人脉?你想入职顶级公司?你想身家亿万?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配得上这些。

如果你是【员工思维】,如果你思维闭塞,如果你能力不够,这些顶级资源也很难流向你。

这也体现出,很多人所谓的梦想,其实仅仅是“梦”,因为从不行动,从不敢突破,从没那么急迫
高呼“我想要”。

3. 在现实生活中,搞懂科斯定律,你会更从容。

我认为一个朋友,特别敏感,认识某个高端人脉,她恨不得马上私聊并请教。结果,这位大牛 4 小
时没回复她,她就沮丧、自卑,甚至拉黑这位牛人。

我觉得她就是典型不懂科斯定律,如果我是她,没回复挺好的,反而激发我的斗志“总一天,我要
配得上你的回复!”

经常看到成功人士越挫越勇,本质上他们内心深处都懂科斯定律,因为,如果频频被拒,只说明自
己还不够强大,还配不上!单单“配不上”就能激发无穷的力量,总有一天让你们“不可忽视”。

总之,科斯定律,不论是辅助决策,还是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都能帮你度过难关。
希望有一天,你的能力可以配得上你的梦想,如此梦想自然会奔向你,一起加油!

【参考文献】
1.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模型解读 08】前景理论:你的幸福水平,取决于参考点!

前景理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非常有名,这个理论也奠定了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的基石。

前景理论是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并于 2002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前景理论解释了人们决策


时的非理性。

比如,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时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喜好的。

举个例子:
选项 A:你有 80%的概率,获得 5000 元,但有 20%概率一无所获;
选项 B:100%拿到 4000 元。

你会怎么选?大部分人选择 B,也就是对于获利我们倾向于见好就收,风险逃避。

例子 2:
选项 C:掷硬币,正面朝上,你要给别人 2000 元;
选项 D:直接给别人 1000 元;

你会再怎么选?大多数人选择 D,投硬币赌一把,而不是直接给别人 1000;当面临损失时,我们是


风险喜好的。

前景理论深刻揭示人们的决策逻辑,它最重要的是给我们一个【参考点思维】,参考点不同,人们
的决策结果有可能相反。

就比如,我们刚刚举的例子:对于损失和获利,改变评价事物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懂了前景理论,有了参考点思维,对我们有何帮助?

1. 理性消费
上周末,一个朋友准备购买豆浆机,在某平台页面上看到原价 699 元,现价 299 元,他果断下单了。

其实,页面还有很多其他价位,他都没考虑,潜意识里原价是 699,有种“获利”的感觉。

很多平台搞“双十一”、“618”等等,也是在用户心中打造参考点,果断非理性囤货。

当然,很多用户说,我在这些节日买东西是真比平时便宜?确实有可能,但你更应该反思,你的整
体消费水平上升了啊。

平时我们也就买个 200 元的必需品,但一到“双十一”你会买下很多非必需品,这些非必需品的价


格远远超过你认为的节日便宜。

理性消费,就是别去对比不同时间的价格,而是根据需要去采购。而且,如今直播如此火爆,又有
多少人在直播间大肆进行非理性消费呢?

2. 幸福水平,取决于参考点
同样是年薪 20 万,如果周围同事都是 30 万,和周围同事都是 15 万,你的幸福水平一样吗?
这就是参考点的不同,深度影响你感知幸福的水平。

前几天,一个朋友聊天,他说刚刚加了某美女好友,聊得也很好;但晚上突然被美女拉黑了,他悲
痛万分。

其实,我们发现一天之内,从睁眼到睡觉,他其实并无变化,但失去的痛苦远大于获得的快乐,原
因在于失去是以前面的获得作为参考点。

就比如,小时候你在地上捡了 100 元,一会儿又丢了,你肯定悲伤的情绪远大于快乐,虽然从数量


上你根本没啥得失。

幸福如何衡量?取决于财富的多寡,还是学历的高低,还是颜值的美丑?其实都不是,幸福取决于
你的参考点在哪里。

如果你每天对已拥有的满心欢喜,而不是攀比或者嫉妒,你的幸福度大大提升;而如果你天天盯着
比你好的人,无论是金钱上还是颜值上,你一辈子都无法幸福。

幸福来之不易,因为它深深刻在人性的贪婪上,所以,如果你试着调低幸福的参考点,人生呈现别
样的风景。

很多人可能问,参考点放低,会不会不思进取?其实不是的,把幸福的参考点放低,主要是明确幸
福的真谛,而人生是不断向前的,不断超越自我,是持续带来新鲜幸福的源泉。

希望你不要总跟别人比,从内心深处挖掘幸福,也就在自我内部建立参考体系。

总之,搞懂前景理论,让你更有智慧,活得更幸福。

【参考文献】
1. 陆蓉.行为金融学
2. 香帅.北大金融学
3. 百度百科:前景理论

【模型解读 09】人类误判心理学-查理.芒格

误判心理学,是查理.芒格开创的思维模型。查理.芒格说:“自己只浏览过 3 本心理学教材,对正式
的心理学了解就这么多。”

查理.芒格觉得学院派心理学,对自己帮助不大,从而效仿富兰克林,自己建立管用的心理学。

为啥我们要研究查理.芒格貌似“非科班”的心理学?因为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也被巴菲特
誉为“世界最聪明的人”。查理.芒格用自己的智慧,与巴菲特联合打造投资帝国,可谓是顶级大脑。

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主要包含 25 种心理倾向,如图 1-2。这 25 种心理倾向,会不自觉干扰


我们的判断。

限于篇幅,我不会对 25 种误判心理做详细拆解。感恩的是《芒格学院》已经将查理.芒格自己的阐释,
整理成 43 页 pdf,如图 3,希望大家可以自行阅读(如果搜索不到,可以私信我,我可以发给大家这
份资料)

好了,我说说自己对于误判心理学的收获吧!

1. 研究失败比学习成功更重要
查理.芒格有一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去那里。”

成功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原因大抵 相似。如果我们研究失败的企业或个人,避免类似行
为,更容易接近成功。
正如王兴说的:“美团不是我们打赢的,不是 我们打倒了对手,而是对手他们自己绊倒的。”

所以,防止自己绊倒,减少失败的决策,可能是成功的捷径。

突然意识到,我们上学时读过的很多故事,其实都有失败学的启发。比如,伤仲永的故事、项羽的
故事,以及各朝代灭亡的教训启发。

这也提醒我们,多留意导致我们平庸的要素,如果想有所作为,少去碰让我们平庸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要铭记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的两句话:
1)失败不是成功之母,高质量的复盘才是;
2)一个能做出高质量复盘的组织,差不多是可以做好所有事的。

总之,研究失败+高质量的复盘,可能更利于走向成功。

2. 多元的重要性
如果你去看查理.芒格的思想,他的知识体系里有个关键词就是【多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跨界。

很多问题的解法,并不局限在学科边界内,而是来源于多学科的跨界整合。查理.芒格摒弃学院派心
理学,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单纯在心理学内部建立知识框架,未必满足现实世界的需求。

当然,我也明白专注的重要性,但 80%时间用于专注,其他 20%时间学点“无用”知识,更利于拓


宽视野,找到问题的解法。

很多人是工具型人,或者学科型人,而查理.芒格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只要是人关心的问题,他都会
深度思考,而不局限在某个学科或者框架内。

正因为是以人为研究主题,看似毫无关联的经济学、心理学、金融学等都是芒格的研究对象,因为
他们都涉及到解决人的问题。

多元化,有更广的视角,容易解决更广泛的问题。希望我们不要沦为“锤子人”,看啥东西都是
“钉子”。

总之,查理.芒格不愧是大师,他不但给我们提供思想和工具,还教给我们元知识、元认知,让我们
懂得有比思考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思考思考本身。

【参考文献】
1. 王烁.大学.问
2. 芒格学院《查理.芒格:人类误判心理学》

【模型解读 010】博弈论思维:做自己才是最优策略!

博弈论,被认为是 20 世纪经济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1944 年冯·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的初步形成。

博弈行为,指的是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
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行动方案,并力图选
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下棋,打牌等。

在博弈论中,最典型的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描述的是,有甲、乙两名嫌疑犯被抓。
如果一人认罪并指证对方,而对方沉默,则此人无罪释放,沉默者被判 10 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 5 年,如图所示。

如果是你的话,你该如何抉择?
-如果对方沉默,你选择指证,你会无罪释放;
-如果对方指证你,你也要指控对方,否则你就会被判更长的 10 年。

所以,囚徒困境之下,博弈的结果是都选择指证,共同判 5 年。当然,这不是帕累托最优解,但这
是博弈下的最优选择。

也就是,在互相博弈的情景下,永远不要只想着自己这一步怎么走,永远要想着对方会怎么应对你
这一步。

具备博弈论思维,对我们有何用?

1. 信誉和品牌更重要
信誉和品牌,对一个人极为重要,因为人生不是单次博弈,而是重复博弈。

试想,你可以骗人一次,但下次就丢失合作机会。所以,具有博弈思维的人,绝不做“坑蒙拐骗”
的事。

当然,我们也会遇到单次博弈:比如你去某个旅游景点,街边商贩恨不得狠宰你一笔,原因是你人
生很难重复去某个旅游景点。

但如今科技发达,单次博弈的情况越来越少。比如,如果某个景点的酒店“讹你一笔”,你可以在
评论网站上给他差评,为后续旅游者指条明路。

所以,移动互联到来,让集体的声音成为重复博弈,无良的商家很难再下“黑手”。

数据越来越发展,信誉越来越重要,品牌也越来越有价值。如果你懂博弈思维,你所做的任何事都
要维护自己品牌,因为这是你在如今世界更好存活的最优解。

2. “一报还一报”策略
政治学家阿克斯罗德,有一个著名研究,他邀请了很多专家。他请大家提交不同的游戏规则,并用
计算机程序模拟出来,让这些策略互相博弈,看哪一种最终会胜出。

最后,胜出的策略是【一报还一报】。

心理学家拉波波特,提交的这个"一报还一报"策略其实很简单,一共就三条。

1)不主动作恶,也就是说,我不会首先背叛别人;
2)以牙还牙,也就是说,你要背叛我,我就会惩罚你。
3)如果你在背叛我之后又回心转意了,又愿意跟我合作了,那我不计前嫌,继续跟你合作。

“一报还一报”策略,是面对这个世界很好的策略思维。

看到这个策略,我突然想起应对这个世界的 3 句话:“与人为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
我我必还击”、“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 做自己是最优的策略
今天读到张维迎老师的一句话,深表赞同,他说:“人类社会的许多冲突,不是源自利益的冲突,
而是源自误解,也就是错误的预期。”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冲突来源于误解,误解多半来源于你的“不透明”。如何解决冲突?关键在于
频繁沟通,明确自己的原则和边界,做自己,保持透明。
在博弈论里,最佳的策略就是让别人知道你的策略,否则有些人会恶意揣测,反而误伤彼此。

很多人说,如果我透明、被别人陷害,怎么办?当然,有可能,但“吃亏是福”,人生是重复博弈,
你绝大概率还是获胜者。

就比如,身边人都知道你是愿意吹亏、愿意无私付出的人,反而会赢得更多合作,获得更广知名度。
古往今来,诚信、得人心者,最终会得天下。

另外,做自己,是很多牛人的标配,所谓“特立独行”、“偏执狂”,其实这些人是懂博弈论思维。

何帆老师讲过,“做你自己,我行我素,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更好的策略。你不可能讨好所有的人,
试图讨好所有的人,最后一定是得罪了所有的人。做人何必那么累呢?不如清清爽爽地做人,喜欢
我的跟我来,不喜欢我的拉倒。”

以上做自己的原则,反而是高效生存的法则。

所以,做人要明确自己的原则,告诉周围“我是啥样的人”;同时,极度坦诚和沟通,让别人看清
楚你的“策略”,反而是简单、高效、富足的人生。

总之,博弈论思维很关键,影响人生方方面面,注重信誉和品牌,真诚勇敢做自己,是最优的博弈
策略,希望你也活出精彩自我!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博弈论
2. 维基百科-囚徒困境
3. 王烁.认知训练营
4.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
【模型解读 011】复利思维:大成者的终极武器!

复利思维,很多人知道,但做不到。

谈到复利思维,两个人必绕不过: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巴菲特;一个缔造了科学王国,一个铸
就了商业帝国。

不管爱因斯坦有没有真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这句话成为【复利思维】风靡全球的
代言词。

巴菲特则是忠实践行复利思维的人。

巴菲特 30 岁的时候,资产只有 100 万美元左右;50 岁的巴菲特,只是个普通的富豪,而让巴菲特


成为世界首富的财富,99.8%都是他 50 岁之后累积的。

有一次 Airbnb 的 CEO 布莱恩·切斯基和亚马逊的 CEO 贝索斯坐下来聊天,两个人谈到了自己共同的


偶像巴菲特。

切斯基就问贝索斯:“你觉得巴菲特给过你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贝索斯说,有一次我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而且你是世界上第二有钱的人……为什
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所谓慢慢变富,就是复利思维的外在表现。复利,顾名思义是利滚利,数学表达是:收益=(本金+复
合利息)^时间。
搞懂复利思维,对我们有啥用呢?

✨1. 大局观
我读过万维钢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是事实: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是世界顶级搭档,殊不知当时公司是三个股东,另一个合伙人是里克·
古瑞恩。

但为啥后来,里克·古瑞恩消失了呢?因为没有复利思维,没有大局观。

事情是这样的:
1973 到 1974 年,美国股市有一波暴跌。古瑞恩在这波暴跌中贷款炒股,加了高杠杆,可股市还是在
两年之内跌了 70%。

里克·古瑞恩为了还钱没办法,把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以 40 美元一股的价格卖给了巴菲特,就此出
局。

那个股票现在是 34 万美元一股。

巴菲特对此是这么说的:
“查理和我,我们两个一开始就知道我们将来一定会极其富有的。因为我们知道那肯定会发生,所以
我们一点都不着急。里克跟我们一样聪明,但是他着急。”

没有复利思维,很难有大局观,目光短浅反而等不到慢慢变富,从而淘汰出局。

2. 商业成功的钥匙
谈到复利思维,在国内商业上知名的案例,莫过于【农夫山泉】。

农夫山泉,成立 20 来年,它的创始人钟睒睒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一个卖 2 元矿泉水,如何做到中国


首富的呢?

关于农夫山泉的成功,吴伯凡老师在《每周商业评论》里提出很有洞见的观点。

简单概括,农夫山泉就是采用的复利思维,主要体现在 2 个方面:

1) 高价购买高端生产线
农夫山泉听说在日本有一种百万级的无菌生产线,这种生产线能够保证生产一百万瓶水里都没有微
生物的污染,随即,钟睒睒在 2011 年做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鲁莽的决定,引进这种无菌生产线。

这种生产线很昂贵,过亿,当时显得没必要,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无菌生产线的优势逐渐显现
出复利优势。

2)占据稀缺水源
农夫山泉没有选择用城市的自来水来制作饮用水,而是翻山越岭寻找大自然水源。

农夫山泉坚持在千岛湖、长白山、峨嵋山等全国十多个地方取水,虽然意味着高成本,但是资源是
有限的,你占有了,别人就不再能占有。

寻找优质稀缺水源,看起来的确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夫山泉慢慢形成了一
条护城河,很大程度上封死了后来者进入的途径。

✨3. 个人成功的基石
不论你是谁,都有可能被“风口”吹得焦虑,恨不得三天两头去“捕风”,但如果你有复利思维的
话,你会把眼光放长,去抓本质不变的东西。
很多人说,年轻人一定要多赚钱,这无可厚非,但害怕的是一夜暴富。“一夜暴富”在财富上是胜
利的,但极易摧毁年轻人的心,变得对“小钱”和“慢事情”不再关注。

比如,美国金融界响当当的人物,杰西·利弗莫尔, 30 岁就已经拥有了相当于今天 1 亿美元的资产。

更恐怖的是,杰西·利弗莫尔的战绩上有过 1 天赚 30 亿美元的纪录,天文数字!

你可能会想,这么多钱一辈子都花不完?那你就 out 了,能赚这么多钱的人,心是浮躁的,人是膨胀


的。

果不其然,利弗莫尔继续搞这种冒险的大手笔。结果仅仅 4 年之后,他就输光破产。又过了几年没
意思生活,最后自杀了。

生命是一条长河,要把时间和视野拉长。一时的烟火虽然绚丽,但终抵不过细水长流的永恒。复利
思维,提醒我们活得久、够持续,才是人生最终赢家。

总之,复利思维,就是一种大局观、商业世界的钥匙,也是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越年轻时学
会,越早早享受复利的恩惠!

【参考文献】
1. 张潇雨.个人投资课
2. 刘润.商业洞察力
3. 万维钢.精英日课
4. 吴伯凡.每周商业评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