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批注 [W用1]: 来源于中国近代史中

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会指导近代革
命和建设的实践并取得成功

批注 [W用2]: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历史条件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时代
批注 [W用3]: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
开始形成的标志
批注 [W用4]: 改革 ×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在改革开放之
成熟的标志 前,没有“改革”这一实践基础)
过程 批注 [W用5]: 社会主义建设
(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

进一步发展 批注 [W用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写的文
章,合并起来
批注 [W用7]: 抗日战争后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批注 [W用8]: 考过,不看

包括诸多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 2、3、4 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批注 [Morgan9]: “食物中毒”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批注 [Morgan10]: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的思想 ×
批注 [Morgan11]: 写入党章,指导一
切思想

批注 [W用12]:
命名为“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
想,写入党章
批注 [W用13]: 【毛泽东去世后】
重新概括、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
1.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 历史条件
1) 外部
世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革命时期:
中国

批注 [W用14]: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
 帝国主义侵略
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
 十月革命 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
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
革命胜利后:
中国 的指导思想

 批注 [W用15]: 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
WWⅡ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
平演变
批注 [W用16]: 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国内 (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 革命和建设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批注 [W用17]: 社会主义建设


(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
 革命 建设 革命 建设 批注 [W用18]: 改革开放前
【改革(1978) × ([1893-1976])】

批注 [W用19]: 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
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
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
2.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 过程 己的指导思想
批注 [W用20]: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
1) 毛泽东思想的 形成 【土地革命战争早期(井冈山写的文章)】 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
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基本原则,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和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
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
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
批注 [W用21]:
2) 毛泽东思想的 成熟【遵义会议[1935.01]之后~抗日战争时期】 [1928.10、1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1930.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05]《反对本本主义》
3) 毛泽东思想的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批注 [W用22]: 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
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
[1956.04]♥ 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
革命具体实际,在[1937 年夏]《实践
【毛泽东 — “第二次结合” — 提出 √
论》、
《矛盾论》两篇著作中,运用马
完成 × 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
实现了 ×】 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
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的
来源。
批注 [W用23]: 2018 真题考过,不看

批注 [W用2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人民民主
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
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理论
批注 [Morgan25]: 见【04 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批注 [Morgan26]:
🔺现在仍然在进行中
批注 [W用27]:
【选择题(直接命题;干扰项)】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 [1945] 届 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易成为干扰项】 理论
③.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

④.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

⑥. 党的建设理论
🔺会议目的:
①. 重新概括、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指出贡献、失误】 批注 [W用28]: 🔺
这一章为了学和三个词(实事求是、
②. 对国家指导思想进行拨乱反正,并胜利完成 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有关的 “选项”:
大概率不会直接考“毛泽东思想”,但
是有可能成为“习思想”的干扰选项
批注 [W用29]: 批判王明
1. 实事求是【单选、多选-keywords】【=理论符合实际】 批注 [W用30]: 🔺周年纪念,很重要,
意义一定会考!!!!
(延申见 “05 邓小平理论”)
 [1941]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批注 [W用31]: 邓小平主导
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召开背景:
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当时部分社会思
潮不知道该怎样对待毛泽东思想。
批注 [W用32]:
1) 内涵: 建国以前,对毛泽东没有争议
建国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等,人们才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和发展真理
会对毛泽东思想有争议

 “实事”: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前提;出发点】 【历史分析法】得出,功绩是第一位
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 “求是”:
【目的;“实事求是”的重点、落脚点】
批注 [W用33]: 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实
 “求”:研究 践成功

 “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批注 [W用34]: 文化大革命因为没有


坚持“实事求是”,犯了“左”倾错误

批注 [W用35]: 找到规律性,才能真
正做到事情

2) 做法:
①. 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 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 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 基本国情

③.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 理论创新

【1st class keywords~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


3) ♥ 地位: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批注 [W用36]: 所以才能把马克思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 义中国化做得这么好
批注 [W用37]: 世界观、方法论
批注 [W用38]: 毛泽东去世之后,也
是中国共产党人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要坚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
是中国共产党 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事求是 √】 【为人民服务 ×】 √毛泽东思想影响的领域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是我们党的 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批注 [W用39]: 技巧:
说“重要法宝”的表述,都是对的
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不属于 keywords)
2. 群众路线
1) 内涵:
【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

 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

 把党的 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 做法

①. 坚持人民是 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②. 尊重人民 首创精神

③. ♥ 坚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批注 [W用40]:
“为了谁?”、出发点——人民群众
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一切行动、任何工作的
批注 [Morgan41]: 为了谁?人民

 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共享~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

3) ♥ 地位【过去、现在、将来】

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 重要传家宝
3. 独立自主 批注 [W用42]: 立在自己身上
♥【立足点】

1) 内涵【过去、现在、将来】 【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点】
独立思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

坚定不移地维护 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批注 [W用43]: 近代史告诉我们:


没有独立,哪来真正的发展?(不能
♥ 把立足点/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为别人做嫁衣)

2) 做法

①. 坚持中国的 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 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 立足点【对外开放、外交】
 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 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根本保障
 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

③.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 [1938·六届六中全会] 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

 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

 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

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宽广道路

 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1.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批注 [W用44]: 方法论:
辩证思维
1) 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思维

2)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毛泽东思想关于

批注 [W用45]:
♥ 来源于什么,就指导什么
【毛泽东思想指导不了“改革”的】
批注 [W用47]: 狭义的建设(毛时代)
中国革命、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批注 [W用48]:
:革命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次、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ed 完成

开始: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开始自主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1938 六届六
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

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

批注 [W用46]: 毛
批注 [W用49]: 邓、三、科、习

批注 [W用5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ing(“永远在路上”)

开始: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
后(毛泽东 1956.04 提出)

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次飞跃—邓三科
第三次飞跃—习思想
第 n 次飞跃……
2. 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是中国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
1) 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①. 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

②.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②.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建设:
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关于

3.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