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蒙古山水地图》部分地名考证

米热古丽。黑力力

长卷地图《蒙古山水地图》原为日本藤井有邻馆收藏, 2002 年被中国收藏家易苏


吴、樊则春购买并运回国内。此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受易苏昊委托,
历时八年研究该图,并撰写了同名专著《蒙古山水地图》 CD 。 2017 年 11 月 30 日,香港
企业家许荣茂将此图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入藏故宫后,此图更名为《丝路山水地图》,
并在2018 年2 月 15 日央视春晚上作为“归国国宝”展示给公众。
林梅村教授对《蒙古山水地图》中标记的地名做了非常详细的考订。但是,对于图
内地名的考证并不是巳经穷尽,也不是没有问题可以继续探讨了。对嘉峪关外西域至亚
训腹地的地名,应当考虑当地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族群生活过,留下了具
有不同发音的地名,更需要考虑的是那些地名很可能是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与地貌标志
物的某种称谓。
《蒙古山水地图》所描绘的自嘉峪关外至红海、地中海沿岸诸国,横跨整个中亚、
西亚和北非,是多种族群、语言交汇的广大地域,图上用中文书写的地名必定根据不同
语言的读音而转写,因此对《蒙古山水地图》地名的考订就必须参照可能在其中某一地
区居住或活动过的族群的语言来考证。
本文在林拇村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蒙古山水地图》所载嘉峪关至哈密间的 19个
地名展开深入研究,参照《委兀儿馆译语》《马可波罗行纪》与其他西域民族文献所载
地名以及西北地区现代地名,尝试对一些地名的词源提出新解。

1 .嘉峪关

明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人皆从嘉峪关进入中原。
林梅村提出,中亚入和波斯商人将嘉峪关通称“合勒瓦勒”,源于突厥语qara'ul" 哨
所”或derbend“ 门”@,但没有具体说是哪个文献里出现。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
载“他们进入了荒漠,在数日之后从中走了出来,然后进入了喀剌兀勒(qara'ul), 那
里有一条截断通道的极深堑壕严密封锁" @,鄂本笃称之为 chia (i u) cuon, 其正确的形

$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1 年。
@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1 页。
@ 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令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 38 页。
• 66 • 西域文史(第十五辑)

式由 1777年毛拉纳斯尔·穆罕穆德记录为tcha (yu) kuwen气


《委兀儿馆译语。地名门》中对应"嘉峪关”的是"叉剌兀尔”,庄垣内正弘还原
如arayur(?) 气其对应词还有"叉剌兀儿t创a-la-u-r" 。庄垣内正弘提出相似的蒙古
语词汇garayul" 哨兵,岗哨',同与“叉剌兀尔”对应。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载
的"喀剌兀勒” (gara'ul) 和《委兀儿馆译语》中的"叉剌兀尔”都反映了当时突厥语
对嘉峪关的称谓,而其词源应当是借自蒙古语qarayul 。

2 .大草滩

《蒙古山水地图》中大草滩标在回回墓与呢马城之间,所引《西域土地入物略》标
在嘉峪关与回回墓之间。 《西域土地入物略》记载: “嘉峪关西八十里,为大草滩。"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记载: "肃州是中国边陲地区的第一座城池,一直到那里,都需
要穿越一片辽阔的翰海,在这一站,有一片风景秀丽的草地。" @《委兀儿馆译语》
“大草滩”条对应”条故绿月栾tl1J ew-Ku-ly飞贮 bn”@ 。笔者据此认为《蒙古山水地
图》中的“大草滩”应可还原为古代维吾尔语*tUgUrbldlJ“发芽的草地”。现代维吾尔
语tUgUr为"芽、萌芽”之意气回鹘文、察哈台文 olalJ为“草地”之意气另外现代
维吾尔语础in 还有以下几种解释: “千枯的草原,荒芜的草原“气 ”一种有特殊香味
的草的根部“@,再说西域地名中也会有出现dlal] 一词,如*qolJur6lalJ,该地名在汉文
史料中记载为黄儿于最、晃忽儿月良、黄兀儿月良、黄忽儿玉良等多种形式气其意
为“黄草泊",又如 olal) mahalla” 乌梁买里”@。故笔者认为“大草滩"的古代维吾
尔语对应*出guro厮语义上也相互关联的。

3.骗马城

《蒙古山水地图》中骗马城标在嘉峪关之西。陈诚《西域行程记》说: “回回
墓……向西北行约五十里,地名骗马城,安营。" @《西域图志》卷八称: "骋马城
在玉门县治东七十里,西十里为火烧沟,又西为八楞墩。" @《辛卯侍行记》称“惠

@ 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一中国波斯文化交流》, 38 页。
@ 庄垣内正弘《(畏兀旯馆霹语〉仍研究一明代力才夕J v 口音吾勿再楷》, 《内隍了:/了言言吾0)研究》第 1 号,
1984年, 118 页。
@ 阿里·玛扎海里《丝绸之路一一中国波斯文化交流》, 36页。
岔 庄垣内正弘《(畏兀咒舵器韶〉0)研究—明代勹才夕儿口话幻再楷》, 118 页。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著《维汉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年, 337 页。
® Sir Gerard Clauson, An E tymologi cal D ic tiona ry Of Pre-Th i r teen th Centu汀 Turkish, Oxford: Oxford Un i vers ity Press,
1972, p. 146.
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著《维汉大词典》, 1104页。
@ 木哈拜提·哈斯木《现代维吾尔语方言语音、语法、词汇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3 年, 517 页。
@ 特木勒《蒙元纳怜站道上的黄兀儿月良》, 《中国史研究》 2015年第 5期, 94页。
@ 阿布都热西提.沙比提、图尔迪·纳斯尔《汉维新疆地名词典》,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481 页。
@ 陈诚著、周连宽校注《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 33 页。
吵 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汪》,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70页。
《蒙古山水地图》部分地名考证 。 67 •

回堡",刘满注: "骗马城,又名臼士梁。即今甘肃玉门市清泉乡东,甘新公路北的
腺马城。"吵《委兀儿馆译语》在"惶马城”的对应为"影聂赤J llJ -nj Ct泸",庄垣内
正弘复原为yil] n的(?) @,但没有提出依据。 《委兀儿馆译语》中"骗马”对应的
是"影纳阿忒jiJJ -na-:,-t勺",庄垣内正弘复原为yllJ商at (?)。在中古突厥语中,动词
enti-有"阉割”之意气土耳其语也保留了动词 ene-" 阉割,骗',@,和名词 enek" 骗
过得(牲畜),阉割过的“气李容成据此推测"影纳阿忒”可以还原为 enakat"骗
马”气 ”影聂赤”可以复原为 enag凸"骗马匠",是因为古代维吾尔语中心附加在
名词上,表示从事某种活动的人,或表示具有某种职业的人,如 axt沁i "骗马匠"。总
之,驹马城的古代维吾尔语对应应该是enagci"驹马匠",而不是yil]n的。

4 赤斤城t旷i-k{an

赤斤城在《蒙古山水地图》中标在嘉峪关与苦峪城之间。明代在嘉峪关以西建立
的“关西七卫”之中有赤斤蒙古卫,治所在今王门市赤金镇,管理范围约为今玉门市
全境、瓜州县东部和肃北东部、肃南西部的部分山区。陈诚《西域行程记》称: “向
西行约九十里,有古城一所,城南山下有夷人种田,城西有溪水北流,地名赤斤,安
营。" @《辛卯侍行记》记: “赤金,今图亦然,从骗马城至赤斤湖驿及军塘为五十一
里,从驿西北行二十里为赤金墩,又三十五里为赤金河,又四里半为赤金峡驿,驿稍
南为赤金堡。" @林梅村提出这是一个蒙古语城名,并说《马可波罗游记》作 chingin,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 chime h i m, ch i nch i m, ch i nch i n, chingin等形式出现的是人名,
这人是忽必烈次子真金 Chingim 的名字气跟地名赤斤无关。张德辉《岭北纪行》“忽
兰赤斤”一词下注曰: “山名,以其形似红耳也。“胡小鹏、丁杨梅据此认为地名
“赤斤“蒙古语“耳朵”之意,大概是指赤斤大草滩形似耳朵状气忽兰赤斤,即蒙
语xula'a的kin : xula'an“ 红”@,幻k (in)“ 耳朵"气笔者认为,根据马可波罗记载
的 chingintala, “赤斤“不应该还原为幻k (in), 而应还原为 c ingin, 据 19世纪的《蒙
法俄词典》, cingin 的意思为grandeur, quan tit e, proporti on, contenu, mesure; force,
吵@阀@因@

陶保廉著、刘满点校《辛卯侍行记》,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年, 202 页。


庄垣内正弘《(畏兀咒绾霖庙〉<7)研究—明代勹{夕几口话(l)再横》, 118 页。
Sir Gerard Clauson, An E tymologi cal D i ctionary Of Pre-Th i r teen th Century Tz1rk
ish, p.171
周正清、周运堂《土耳其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年, 604页。
周正清、周运堂《土耳其语汉语词典》, 604页。
LI Yong-Son g, The U ighur Word Materi als i n a Manuscr ipt of Hua- yi-yi-yu.in the L ibrmy of Seoul Na ti onal Un ivers ity
(II), The Revi ew of Cen tral Asian Stud i es Vol. 1 (May 30, 2009), Korea, Institu te of Central As i an Stud i es, Kan gnam
Un ivers ity, p. 148.
@@@@@@
陈诚著、周连宽校注《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 33 页。
陈诚著、周连宽校注《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 50 页。
P. Pell i ot, No tes 011 Marco Polo, Par i s: Impr imer i e na ti onale, li bra i.rie Adr i en-Ma i sonneuve, 1959, p. 278.
胡小鹏、丁杨梅《明代丝绸之路双语文献"委兀儿译语.地名“考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8 年第 2
期, 83 页。
黄宗鉴《(华夷译语〉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 2014年, 303 页。
黄宗鉴《(华夷译语〉研究》, 313 页。
• 68 • 西域文史(第十五辑)

即技
v ig eur, pu i ssance, lepouvo i r; facu lt e, capac it e, t alen t, hab i let e, adresse, sci ence,
伟大、宏大、巨大、数猷、比例、内容、测量;力量,活力;能力,天赋,技能,
能,科学气

5 苦峪城

《蒙古山水地图》中标在瓜州之东。林梅村说: “苦峪城故址在今甘肃瓜州县东北
部疏勒河水系的锁阳城遗址,……瓜州即治千此城。',气林梅村指出,该词在《西域使
程记》作“魁里”, 《辛卯侍行记》作“窟隆'',林先生没有提出自己的依据,因此
魁里、窟隆与苦欲的关系还得进一步考证。 "苦峪城”在《委兀儿馆译语》中的对应是
“若欲把里(应校正为苦欲把里) k证y-pa-li",庄垣内正弘复原为quyuybali'q气 《委
兀儿馆译语》中带“欲”的"苦欲qoyuy稠”和"速欲suyuy稀",因此“苦欲'可还原
为qoyuy"稠'或者quyuy"井"。 《突厥语大词典》中记载“样磨人、托合斯入、克普
恰克人、雅巴库人、勒鞋人、凯人、处磨人和乌古斯人任何时候都不用 2代替y,任何
时候都不发2音“气还有另一处记载"样磨人 托合斯人、乌古斯入和回鹘人qadit-、
qadut-、 badUt-、qid止等动词中都发y音,如qayi't-、qayut-、 b酰t-、qiy礼”@, 《突厥语
大辞典》中出现quduy和quyuy两种形式气 14— 16世纪编的克普恰克文文献中以quyuy、
quyu 的形式出现气 《高昌馆杂字》quduq气 《委兀儿馆译语》quduq气 《五体清文
鉴》quduq气西域地名中几乎不会出现带有qoyuy"稠"的名词,故将“苦欲”还原成
qoyuybali'q"稠密之城'似乎不大成立;回鹘语文献中也不出现“井"的quyuy形式,故
将其还原成quyuybali'q“井市之城'也似乎很难说通。因此,就如林梅村提出的那样,
该地名应为“汉语城名“气

6。阿拉秃城?a-lap-tuk

《蒙古山水地图》中标在瓜州的西南。林梅村认为“阿拉秃”与地名“兀儿秃"
有关。 《秦边纪略》记载: “西阿丹城西为兀儿秃、为牙儿卜剌。"岑仲勉提出兀
儿秃疑相当于突厥语 artuq“多、增长”@,林梅村也赞同他的看法气 《蒙古山水地
弱因因@g@@@@@国函@

Kowalews伈, Mongol sko-Russko-Francuzk ij Slovar, Kasan: Impr de l'Univers 此, 1849, p. 2134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4页。
庄垣内正弘《(畏兀咒绾踝语〉17)研究—明代勹才夕兀口捂l7)再楷》, 118 页。
B. At alay, D i van il luga t-it-til rk I ,知kara, 1939, p. 85
B. At alay, D i vam? lagat-it-tilrk !I,知kara, 1941, p. 141
B. At alay, D i vanil lugat丑-tiirk I, p. 485; JJI,p. 326.
R. Toparh & H. Vural &R. Karaat h, Kzp 9ak Til rk9esi Sozlil如, Ankara: TDK Yayml釭1, 2007, p. 166.
胡振华、黄润华《高昌馆杂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4年, 34 页。
庄垣内正弘《(畏兀旯储膘语〉17)研究—明代为才夕J口口捂l7)再横》, 90 页。
《五体清文鉴》(汉维部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35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4页。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 1962年, 648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5 页。
《蒙古山水地图》部分地名考证 • 69 •

图》中阿拉秃标在西阿丹城的东南,阿拉秃城和兀儿秃位置不符合,因此二者是否同
一个地名,不好判断。林梅村认为,阿拉秃有时音译为“阿赤”或“阿图什",此
词接近于突厥语artuc" 灌木"的读音,并阿拉秃城复原为 artucbaliq"灌木城"气林
梅村指出“阿拉秃"的别译有“阿赤”和“阿图什",但没有提到是哪一部文献出
现,并是否标在同一个地名。因此,我们没有依据关联“阿拉秃'和“阿图什"。笔
者认为,这里出现的 alatu是蒙古语ala“ 山丘"缀接附加成分-tu构成的气-tu是蒙古
语名词构成形容词的附加成分,此附加成分在西域地名中常见,如 almatu (即阿拉木
图) @<alma" 苹果”+tu, qalyayti<qalyaytu<qalyay"荨麻" +tu” 原意为荨麻多的地
方,该地名的汉语对应为白杨沟”,tomurti<tomur“ 铁”+tu” 原意为出铁的地方,
该地名的汉语对应为白板房沟”等气因此,本稿认为 alatu<ala“ 山丘”+tu, 是山丘
之地的意思。

7.义(叉)班t~hai-pan

《西域土地人物略》作文班, 《秦边纪略》作叉班,林梅村说应为叉班,并提
出复原于伊朗语词 cambar“ 圆圈"气柯普恰克文文献《智慧的注释》中婥mbar“ 圆
圈”@, 《五体清文鉴》中有悚nbar" 竹蔑子”,qomu碑nb且r "席蔑子"气西域地名
中没有出现camb且r“ 圆圈”一词,所以叉班复原为祖mbar是可疑的。 "叉班”可以复原
为 capan” 大衣",该词出现千 16世纪的纳瓦依作品中: kefs erti r usbu yaralmi:苍taban,
liil 'a ti m us eski y amayliy capan“ 破底的是我的鞋子。这破旧不堪的是我的上衣"气
capan在西域地名中也常见: capanqaldi”上衣留下了 “@,capanbasti”上衣压上了",
capankoydi”上衣烧了”等气

8.额失七thjcm-~i-m尥

《西域土地人物略》作"额失包”, 《秦边纪略》作"额失包"。林梅村以为"额
失包”源于波斯语esm" 柴"气雅琳整理塔里木盆地的地名时搜集了斯文赫定记录的

@@@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5 页。
F. D. Lessing, Mongolian-English Dictionar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60, p.26.
W. M. Thackston, Mirza H aydar Dughlat s Tarikh-i-Rashidi: a history of the khans of Moghulistan Pers ian text ed it ed
[and tr ansla ted], Harvard University, Dept. of 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 ons, 1996, p. 296.
@@@@@)
哈密市地名委员会《哈密市地名志》, 1986年内部印刷, 302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5 页。
R. Toparh & H. Vural & R. Karaath, Kzp9ak Tiirk9esi Sozlii炒, Ankara: TDK Yaymlar1,2007, p. 48.
《五体清文鉴》(汉维部分), 677页。
M. Ka yalin, El-Lugatu'N-Neva'I yye Ve'L-Is ti$hada tu 'L-Cagata'I yy e Nevayf 'nin Sozleri Ve 9嗳atayca Tanzklari.
Ankara: TDK Yaymlar1,2010, p. 502.
@刮刮

G. Jarrin g, Centr al AsianTur幻cPlace-Names, Stockholm: The Sven Hedin Foundation, 1997, p. 92.
阿布都热西提·沙比提、图尔迪·纳斯尔《汉维新疆地名词典》, 341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6页。
0 70 0 西域文史(第十五辑)

飞em一名气哈萨克草原中部有卤m河(北 52° ,东 66°) 气新疆地名中多处出现拯ma句


一词, 意为"泉,泉水”@,这里的额失包很可能是拯ma 。

9 .讨失干thau唱i-kan

林梅村以为"讨失干”源于粟特语ta§Kand“ 石城”,其依据是在波斯文《世界境域
志》中提到沙州附近有个多石之地 (sanglakh), 为沙州地区之一大村,居民为偶像崇
拜者气明代中亚地区的大城市 Taskiint称作达失干气《世界境域志》中,还记载“穿
过泉和草原后到达中国城市沙州, 7 日里程,从沙州到 sanglakh是 3 日里程”。 Minorsky
说这个居民为偶像崇拜者的多石之地可能是敦煌附近的千佛洞,他对这一地名的提出,
sanglakh可能是汉语的 sang-混合的词汇,这一名词很像和田出土的藏文文献出现的 sen­
ge-lag弱。由此可以看出,著于 10世纪未期的《世界境域志》 (Hudud-al-'Alam) 中提
到的这个 sanglakh没有确切的指“多石之地”,因此我们没法得出更多的信息,所以判
断讨失干与tashkend“ 多石之地“关联恐怕有点难。地名“讨失干”似乎更接近于西
域地名常见的tos qan" 兔子"。在《委兀儿馆译语》中兔年的对应为"讨失刊thau飞i­
khan" 匈,音译很像这里的"讨失干"。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词典有tovusyanog加“托
什干河:乌什边的河名“的,格儿迪齐 (Gardizi)在其著作中亦提到tfshkhan, 说其
为流往中国境内的河流,这地名可以还原为toyuskhan气这和马赫穆德·喀什噶里提
到的tovusyano guz是同一条河。 《西域图志》作“托什干达里雅”励, 《回疆志》作
“托什罕河“气 《新疆乡土志稿》作“托什罕里克河"气 《新疆图志》作“塔乌
什堪达尔雅河'气雅琳搜集的地名中有tos qan的 h "兔子荒地”,tosqansalyan" 抓
兔子的地方”的, 《汉维新疆地名词典》中还有tosqand61J"兔子坡”,tos qanyol" 兔
子河”,tos qanqudu q“兔子井”,tos qanla” 兔子”,tos qanliq“有兔子的地方”,
tosqanm酗llisi“兔子庄”等地名气
勃@秒弱弱励弱翎的圆励弱的弱的肋

G. Jarring, Central AsianTurki cPlace-Names, p. 186.


佐口透《 18— 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4年, 276 页。
阿布都热西提·沙比提、图尔迪·纳斯尔《汉维新疆地名词典》, 604页。
木哈拜提·哈斯木《现代维吾尔语方言语音、语法、词汇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3 年, 63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7 页。
陈诚著、周连宽校注《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 60 页。
Mi norsky, Hudud_al-'Alam, London: Gi bb Memor i al Seri es, 1938, p. 229.
庄垣内正弘《(畏兀咒绾膘捂〉仍研究一明代勺才夕 !v 口捂仍再梢》, 123 页。
B. At alay,D ivan il liigat-it-t证k I, p. 113
Mi norsky, Hudud_al-'Alam, p. 296
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 133 页。
永贵《回疆志》卷一,台北:成文出版社, 1968 年, 27页。
马大正等整理《新疆乡土志稿》,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年, 256 页。
王树楠、袁大化《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5 年, 25 页。
G. Jarr in g, Central AsianTurkicPlace-Names, p. 479.
阿布都热西提·沙比提、图尔迪·纳斯尔《汉维新疆地名词典》, 639 页。
《蒙古山水地图》部分地名考证 • 71 •

10 .阿子罕?a-zi-xan

林梅村认为,这个地名可能源千伊朗语azg”分支\支流”+语尾-un气笔者认为,
该词是回鹘文《金光明经》和《突厥语大词典》出现的 azyan“ 野蔷薇"函,由古代维吾
尔语动词 az-“ 迷失“加词缀-Gan构成的。

lL 吉尔马术灶rr-ma-d研

《西域土地人物略》作“乞儿把赤"。林梅村认为,这词可能来自伊朗语
kirbagig"虔诚的"气 《秦边纪略》《哈密分壤》作“克力把赤"。在《委兀儿馆译
语》中有"泥水滩"的地名,此词的回鹘语对应是"肯儿把儿赤 k11 .in-rr-p a-rr-t沪"。
“吉尔马术” “乞儿把赤" "肯儿把儿赤” “克力把赤“应该是一个地名不同的音译。
《委兀儿译语.地理门》分别记有词条"堤:肯儿K岭n-rr (q Yr) "和“泥:把儿赤p a­
吓砃( bal臼q)“气胡小鹏、丁杨梅据此认为"肯儿把儿赤”为此二词复合而成气此
二词在维吾尔语中分别作qi.r "沿、边;地埂;田野"句和bal臼q“泥疗“气在现代维吾
尔语哈密方言中, ba臣q作pac'iq"泥疗",有复合词qarapaciq“黑泥巴"。笔者认为这
词很可能是哈密方言的复合词qarapacYq“黑泥巴",是因为按回鹘语复合词的复合规矩
来看,不会构成qi'rbalci'q的词。

12. aL 失虎都phaj令i-xu-tu

林梅村认为, 飞 L,, 字"魄"的俗字。林梅村认为,魄失虎都源于突厥语


bosquduq"枯水井“气岑仲勉认为这里的魄失应还原bas“ 头"气笔者认为,岑仲勉
的 bas quduq“头一个水井”更有说服力。维吾尔语表示“枯水井“没有 boshquduq的复
合词,而用qurup ka tkan quduq。

13 .斡列海牙 u::i-lj e-xaj-ia

林梅村认为这是一个突厥语地名, 《西域土地人物图》作"斡鲁海牙",前一成
分"斡列" (突厥语Uirat),或称"瓦剌”或“卫拉特”,用来指西蒙古人,后一成
分“海牙"源于突厥语qoruq“城墙"气笔者认为,这里“海牙”是常见的古代维吾
命的面@@@@@@@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7 页。
Sir Gerard Clauson, An E tymologi cal D icti on a,y Of Pre-Th ir teenth Centw y Turkish, p. 283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7 页。
庄垣内正弘《(畏兀咒皖霖捂〉幻研究—明代为才夕} V 口言吾17)再惜》, 118 页。
胡小鹏、丁杨梅《明代丝绸之路双语文献"委兀儿译语。地名“考述》, 89 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著《维汉大词典》, 758 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著《维汉大词典》, 119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7 页。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 649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8 页。
. 72 。 西域文史(第十五辑)

尔语词汇qaya, 意为“山沟,悬崖",如:quruy qayada suv aqar“ 山沟流水”@,这


个词多有作为人名的例子: elik qaya气 ur qaya气 misir qaya雹。前一成分"斡列”,在
《华夷译语》中出现, "斡列额勒孙 or的son: 单”勉,由此可推, "斡列”可以复原
为中古突厥语or“ 高,高地”翎, "斡列海牙”可复原为 orqaya“ 高处的山崖",但还
未出现与 or配的专有名词。考虑《西域土地人物图》的"斡鲁海牙”是一个后元音和谐
的词,该词可以复原为 orqaya, or" 枣骄色 ”,or at"枣骑马,毛色介于深红与黄色之
间的马“气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的卜古可汗传说中,四子名字叫斡儿的
斤 (or tegin) 气考虑 6r 尚未出现专有名词的形式出现过,因此,本稿认为, "斡列海
牙“应复原为 orqaya 。

且卜答他思pu心ta-th:J-SZ,

林梅村认为,这是突厥语butatas" 灌木石”函,但没有标注哪一个突厥语资料中
参考了这一词。明代哈密有名叫卜答失里的忠顺王,该名可以复原为 Budas i r i<梵文
Buddha如“佛吉祥"励。由此可推, "卜答“可以复原为buda“ 佛”, “他思“应为
tas“ 石头”,这是"卜答他思“能复原的第一种可能性,即 budatas“ 像佛的石头”。
第二种可能性则是botatas" 驼恙石”,即“卜答“可以复原为古代维吾尔语botu" 驼
煞"弱, botu察哈台语时期开始变为bota 。今天哈密市回城乡买盖西村有一个园林,里

论§拦袋岱戎炉粒茫衣痔罚际沁"从沿t份飞过、七
面有一块石头,非常像骆驼,因而此园林名叫tog a t as bayca" 驼石园”,根据 botatas
与tog a t as 两个地名结构相似, "卜答他思”可以还原 bo tatas 。 《蒙古山水地图》中
"卜答他思”的位置标在两座大山上,哈密东北部的 bay das“ 巴格达什”可能与此相
对应。 bay das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境内,位于海拔 4800余米的东天
山主峰-一—喀尔里克雪山南坡之下。 1907 年,在哈密进行考察的马达汉记载: “在北

I$
偏东北方向,我们高兴地最后一次看到了天山的雪峰,它傲然挺立于 1司的ti也就是天
山山口以东的群山中,依旧如此巍峨雄壮,不可一世,当地老百姓管它叫巴格达什

比f?\入 8" ifg$\`!;t


(baydas) 。"函《哈密木卡姆》唱词中也出现巍巍群山中最高的巴格达什 (baydas) :
t aymu t aylardi n eg口, baydas dig annil] tayli r i, i.isti da qarlar yayadur, asti nda gi.ilbayliri“巴

oi '$!!"?1”!
@@的翻貂函的函函励函

Si r Gerard Clauson, An E tymologi cal D i c ti ona ry Of Pre-Th ir teenth Century Turkish, p. 675.
山田信夫&小田斋典《勹才夕儿文契约文曹集成》,吹田.大阪大学出版会, 1993 年, 49 页。
虚,

山田信夫&小田褥典《为 1 夕儿文契约文害集成》, 25 页。
,、
I',I'/\'~,',;',',1

山田信夫&小田焉典《'7 1 夕、儿文契约文害集成》, 36 页。
黄宗鉴《华夷译语研究》, 311 页。
Sir Gerard Clauson, An E tymologi cal D i c ti onmy Of Pre-Th ir teen th Century Turkish, p. 193
B. At alay, D ivan ii luga t-it-tii rk I, p. 45
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0年, 63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8 页。
P. Pe lli ot, "Le Hoj a et le Sayyi d Husa in de l'h i st oire de M ing", T'oun g Pao 39, 1949, p. 136.
R. Danko ff & K. James, Mahmit d Al-JG函garf: Comp end ium of the Turki c D ialec ts (D和加 Lugat At-Turk) II, Hm-vard
Un i vers ity Press, 1984, p. 262.
函 马达汉著、王家骥译《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年, 334 页。
《蒙古山水地图》部分地名考证 • 73 •

格达什的巍巍群山,层峦叠幛,高插云天,山头上终年白雪飘飘,山脚下花园锦绣灿
烂。" @,`卜答他思”与baydas是否一名,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没法确定。

15.也力帖木尔哈力je-li-tje-mu-盯-x千Ii

林梅村认为,这地名应为“包力帖木尔哈力",包力帖木尔是明代哈密卫忠顺王
免力帖木尔之讹,并提出免力帖木尔是波斯语malik“ 统治者”和突厥语帖木儿"帖木
儿”的看法,对千“哈力”认为,是阿拉伯语神职人员的头衔qari气首先,免力帖木
尔是人名 mal)ilig temur气 mal)ilig作为人名,从回鹘语时期到现在一直用,意为“幸
福的“气而不是阿拉伯语的 malik“ 国王”。其二,也力帖木尔不是误写,佐口透提
到过这个地名:长流水( altomilr), 说其旧称额铁木尔(也作额尔特木尔),蒙古
语“高坡,出泉”之意气其实 alt6mUr是古代维吾尔语词语,且l意为“人民”, t 6mUr
意为“铁"。哈密民歌中出现这个地名:聪yil hay dap harv i:ni:, i kk i qamca 出的rdilm,
alt6m缸da y atqanda, at a anamni: t邱 kordum.“ 御车三多年,丢鞭亦有三。偶睡安铁穆,
把父母梦见。" @《蒙古山水地图》中”也力帖木尔哈力”标在烽火台上,因此最后成
分“哈力”可能是“哈杂"的误写,这词应该是现代哈密土语的qaya" 烽火台”,早期
回鹘语形式为qarayu。

16. 引池克in-t~hi-k讨

林梅村认为这是突厥语yangichek, 但没有提出此词的意义和来源。笔者认为,这
一词可能是在新疆地名中常见的incika“ 细的"气

17.秃(委)兀尔把力 ui-u叮·-p a-Ii

林梅村指出,这里的"秃”是"委"的误写。明代的《西域土地人物略》《皇明
经济文录》,清朝的《西陲全册》记载“哈密市南三十里为畏兀尔把力城“气 20世纪
3 0-40年代所写的两篇察合台文土地文献中哈密市花园乡境内出现一个名叫 uruyuy bal i:y
eriyi"畏兀尔把力水渠"的地名,这里所出现的uruyuy bali:y是明代uyyur bali:y的变体包
现代维吾尔语口语中老一辈常常用uruyuy一词,而不用uyyur, 这里辅音r和丫出现交替现
象,维吾尔语方言中类似的辅音交替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如哈密土语 cigila< cilga, 罗

的 哈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哈密木卡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9年, 44页。


戟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29页。
@ P. Pelli ot, "Le Roj a et le Sayyid Husain de l'h istoire de Ming", T' oung Pao 39, 1949, pp.136.
翎J. Hamilton, Manuscr its ouigours du !Xe-Xe si仑cle de Touen-houang, Tome I-II, Paris, 1986, p. 243.
砂 佐口透著、章莹译《新疆穆斯林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39页。
弱 《哈密歌谣》,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451 页。
函 阿布都热西提·沙比提、图尔迪·纳斯尔《汉维新疆地名词典》, 845 页; G. Jarrin g, Central Asian Turkic
Place-Names, p. 184 。
酚 阿卜拉江.玉苏普《后中时期文献中出现的哈密地区地名》, 《哈密文学》 2017年第 1 期, 45 页。
函 阿卜拉江·玉苏普《后中时期文献中出现的哈密地区地名》, 45页。
• 74 • 西域文史(第十五辑)

布方言olyoq< oylaq, toyun<tonuy<tonur等。 《西域土地人物略》《皇明经济文录》等史


料都指出,畏兀儿把里 (uyyur bal"i们位于哈密南二十里,察合台文土地文献也证明此
说,但《蒙古山水地图》中错误地把委兀尔把力 (uyyur bal"i丫)标在哈密的东北处。

18.钵合思p于x::i-sz,

林梅村认为,是突厥蒙古语地名 baxs i“博士、书吏",故址似在哈密市东北庙儿


沟气东庙儿沟有个地名tarboyuz, 意为"窄的山峡"。《蒙古山水地图》中"钵合思”
标在哈密的正北处。 《西域土地人物略》中,写作“钵合寺城”的该地标在"畏兀儿把
里”之南,这符合于察合台文土地文献中uruyuy bal'iy"畏兀儿把里”之南的boyaz一地气
boyaz ,原型boyuz,本义为"喉,喉咙、喉管”,引申义“山口,狭道;海峡,海湾“气
boyaz 即“南湖”,是哈密市南33 于米的乡名。哈密作者阿皮孜·尼亚孜在历史著作《哈
密花园》(Qomul Gi.ilistanliqi)一书中写道 boyaz takli mikann i-,yboyuzi dur. boyaz maj ma'al-
bdhr indur, ydni taydin 知lgan sular bir lisip otidiyan boyuzdur“ 南湖是塔克拉玛干的咽喉,即
入口。南湖又是从山流入的河渠汇合的狭道“气总之, 《蒙古山水地图》中的"钵合
思”不是位于东北庙儿沟,而是位于哈密市南33 于米的boyaz 。

19 .速门哈六忽

林梅村认为,这地名可能源于突厥语subqarayu“ 水的前哨"气 《西陲全册》记载


“万历旧志云,......哈密城北 30 里速卜哈喇灰“气 ”该处共有五城,一名苏门哈尔
灰“气 《西域见闻录》为“苏木哈喇核,亦名头堡”, 《辛卯侍行记》中记载: “头
堡,缠回呼其地曰苏木哈喇灰,苏木,部落也,其地在前明为哈喇灰人所居地。“气叮
年前的国外探险家记载此地名为 sun1karga, sumka go, shumqargho等形式气这里的"速
门“应该是蒙古语sumun“ 行政区,区域;军营“气哈六忽是明代哈密居民之一哈喇
灰人,这一地应该是明代哈喇灰人聚居区或者军营区。现今汉文名为"头堡",维吾尔
文名 sumqaya ,现址位于哈密市二堡镇头堡村。

本文根据维吾尔语在不同历史时段中的演变规律及语言特征,试图还原《蒙古山水
地图》中嘉峪关至吐鲁番部分地名的原始面貌。还原《蒙古山水地图》中的地名帮助我
的包@@@@@@@@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30页。
阿卜拉江·玉苏普《后中时期文献中出现的哈密地区地名》, 45 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会编《维吾尔语详解辞典》( 1),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1 年, 468 页。
Hapiz N iy az, Qomul Galis tanliqi(手抄本), 152 页。
林梅村《蒙古山水地图》, 131 页。
佐口透《新疆穆斯林研究》, 140 页。
佐口透《新疆穆斯林研究》, 142 页。
佐口透《新疆穆斯林研究》, 156 页。
佐口透《新疆穆斯林研究》, 157 页。
F. D. Lessing, Mongo li an-Engli shD i cti ona,y, p.737
《蒙古山水地图》部分地名考证 • 75 •

们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明代西域历史地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对“丝绸之路“路线的进
一步追索,对历史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认知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一定的学
术价值。

附记:笔者曾在本文写作的不同阶段收获北京大学李孝聆教授和付马助理教授提出
虳许多宝贵意见,特此致谢。

Explana ti ons on Some Place Names on.the Menggu Shanshu i D it u

M ihr igul He li l

The Si lk Road play s a ver y import ant role in the cul ture and trade rela ti onsh ip be 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or the anc i ent s, it was necessar y t o draw a road map be tween Ch ina
and the West ern Re gions. Menggu Shanshu i D itu (or the Si lk Road Landsca p e Map) wh i ch i s
酶wn t o be drawn dur in g the M in g per i od, shows var i ous places from Ji ayuguan t o E gypt.
It i s an important fi rst-hand mater ial for the study of transportati on and mater ial and cultural
exchan ges be 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the 15th century. Wit h re ference t o some Chinese
and fore ign sources, thi s aiii cle stud i es 19 place names in the re gion from Jiayuguan to Turfan
on the Menggu Shanshu i D it u.
(K-3459.01)

DuanQing Two GU?.d iya Doc皿ents Discoveredby Huang Wenbi


Ed
Ching Chao-j ung Kuchaand Kushan:SomeMoreRemarkson a Huang Wenbi Document
it

Bai Yudong Interpretati on and Researchon Runic Inscriptions of No.5 Caveof ed


Yarghol Grottoes in Turfan by

►◄
ChenKen A New Study on QarYCor Tegin's Lineage:alsoon the Ancient Turkic Zhu
Kinship Tenn "atY"
M ihrig且I Helil Explanations on SomePlaceNameson the MengguShanshui Ditu Yu

Wang Binghua Fromtl1ePeacockRiver to the KunlunMountains: on the Archaeological


qi

一.,
Culture of the BronzeAge along the PeacockRiver
YangBo Story Painting and BuddhaAttending Assembly: Study on the Uighur
Avad助a Stot-yPaintings at Kumtura Cave 10 and Cave45

HeY iyun Khitan Custom and Han Style of the Khitan NoblesTombsin Early Liao
Dynasty: a Case-study of the BaoshanTombs
ChenXinyuan Notes on Keshig Occupati ons of the YuanDynasty
AbdusalamKerim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KohnaOrganchWater System betweenthe 16th_
19th Century

Ma Xiaohe&Wang Chuan ManichaeanChain of Apostles and N酕y叩


Mohammadba gher Vosooghi The Oldest Inscription of Sa'dI Shi razT's Poemin Hangzhou
(tr. Wang Yinhuan)
Zhang Jiamei Thoughts of Sufi sm in the Kutadgu Bilig: BalancebenveenPolitics and
Religion of Karakhani d D四asty in the 11tli Century
WuHuafong A Little奾own Talent of the Qing Dyimsty: Long Duo, an Exiled Poet to
the Western Regions

Matthias Mertens Did Richthofen Really Coin the "the Si lk Road"?


(tr.Jiang Xiaoli)
Justin M. Jacobs Gentlemenof Empire: Westem Archaeologists'In teractions with Chinese
(tr. ZhaoKai) Offi cials during Their Expeditions in Notihwest China
WangJiqing PaulPelli ot's Cataloging Workfor the British Collection of Chi nese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Aqui red by Aurel Stein
MaoXinyu A Review on the Studies of the Gem1anTurfan Expeditions (1902-l 9l 4)
ZhangTieshan Bi ograph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 Geng Shi min

www.s ci ence p.com


9787

4>
Is9

BN -10369
8: 70 -88
6 8-970
27

— _______

-Il
回 i·
l
科学出版社互联网入口
_______
=-20
文物考古分社 7 9 6

3

电话: 010-64009636
邮箱: arch@ma i l.science p .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