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溫習筆記1

CSD

⾹港問題由來
早期⾹港
地⽅⾏政區域
先後四個縣統治
番禺
寶安
東莞
新安
設置負責海陸治安的機構
屯⾨軍鎮
海關汛站
屯⾨巡檢司
官富巡檢司
⽂化
華南⾵俗
⾹港早與珠江三⻆洲有聯繫
問題由來
歷史遺留問題(殖⺠擴張)
清:閉關鎖國
⻄⽅:⼯業⾰命
軍事侵略→三條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1842)
北京條約(1860)
展拓⾹港界址專條(1898)
《維也納條約法公約》
軍事侵略領⼟→⾮法
聯合國把⾹港從殖⺠地名單刪除
「⼀國兩制」
1982年 鄧⼩平提出
⼀國:中華⼈⺠共和國
兩制: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
納⼊憲法
1984 成基本國策
《中英聯合聲明》
1982年9⽉談判
中⽅:鄧⼩平
英⽅:戴卓爾夫⼈
1984年12⽉19⽇簽訂
1985年4⽉10⽇通過
《基本法》
「起草」1985年7⽉
「諮詢委員會成⽴」同年12⽉
「草案公佈+ 諮詢⼯作」1988年4⽉
「草案V2公布」1989年2⽉
「通過」1990年4⽉4⽇
特別⾏政區
「⼀國兩制」
「港⼈治港」
「⾼度⾃治」
「通過」1990年4⽉4⽇
「成⽴」1997年7⽉1⽇
回歸意義
維護國家主權&領⼟完整
保持繁榮穩定
解決臺灣澳⾨問題提供示範
中港憲制關係
中國
單⼀制國家
⼀個最⾼權⼒機關:全國⼈⼤
⼀個國家機關體系
最⾼國家權⼒由全國⼈⼤統⼀⾏使
對全國⼈⼤負責
⼀部憲法
所有法律不得與其抵觸
最⾼權威
規定基本國策&制度
中央擁有對⾹港特別⾏政區的全⾯管治權
中央直接⾏使的權⼒
授權依法實⾏⾼度⾃治
⾏政管理權
⽴法權
獨⽴司法權&終審權
處理對外事務的權⼒
其他
《憲法》&《基本法》
共同構成憲制基礎
《憲法》
⺟法
「⼀國兩制」法律依據
確認「⼀國兩制」⽅針
落實「⼀國兩制」提供法律依據
為「⼀國兩制」⽅針政策法律化、制度化
最⾼權威性
《基本法》⽴法依據
《基本法》
⼦法
法律效⼒來⾃⺟法
授權法
規定中央全⾯對港管治權
中央授予的⾼度⾃治權
全國性法律+ 憲制性法律
訂明「⼀國兩制」「港⼈治港」「⾼度⾃治」
提供法律保障
履⾏憲制責任
維護國家主權
確⽴憲制秩序
保持繁榮穩定
積極融⼊國家發展⼤局
國家安全
定義
國家政權、主權、統⼀和領⼟完整
⼈⺠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
總體國家安全觀
富有中國特⾊概念
2014年4⽉由習近平提出
⽬標
維護國家安全
秉持國家利益⾄上原則
五⼤要素
以⼈⺠安全為宗旨
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以經濟安全為基礎
以軍事、⽂化、社會安全為保障
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
五對關係
發展問題vs安全問題
外部安全vs內部安全
國⼟安全vs國⺠安全
傳統安全vs⾮傳統安全
⾃身安全vs共同安全
重點領域
傳統安全
政治安全
主權
政權
政治制度
國⼟安全
領⼟
⾃然資源
基礎設施
軍事安全
軍事⼒量
軍事戰略
⾮傳統安全
經濟安全
經濟制度
經濟制度
⽂化安全
⺠族團結
⺠族精神傳承
社會安全
治安
輿論
公共衛⽣安全
科技安全
⼈才
設施設備
科技活動安全
網絡安全
網絡運⾏
網絡設施
⽣態安全
⾃然資源
⽣物物種
資源安全
可再⽣資源
不可再⽣資源
核安全
使⽤核能
核材料
核設施
海外利益安全
海外公⺠、機構,企業
新型領域安全
太空安全
太空空間安全進出,探索,開發利⽤
深海安全
深海區域和平進出,探索,開發利⽤
極地安全
南北極和平進出,探索,開發利⽤
⽣物安全
保護⽣物資源
促進⽣物技術健康發展
維護國家安全意義
「發展」「安全」同步推進
發展成果鞏固國家安全基礎
「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
所有中國公⺠義務
《國安法》
背景
⻑期未為第⼆⼗三條⽴法
內容
四類罪⾏
分裂國家罪
顛覆國家政權罪
恐怖活動罪
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危害國家安全罪
設⽴負責國家安全⼯作機構
國安委(⾹港特別⾏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
駐港國安公署(中央⼈⺠政府駐⾹港特別⾏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
意義
建⽴⾹港國家安全法律體系
履⾏憲制責任
由中央發揮指導&主導作⽤
體現中央對⾹港⾼度⾃治的尊重
平衡法治&⼈權
維護法治,保障和尊重⼈權
⾹港政治體制
三權合作
⾏政權:管理與提供公共事務和服務
⽴法權:制定 修改 廢除法律
司法權:依法審判
司法獨⽴
以⾏政⻑官為⾸(主動和主導地位)
⾏政⻑官
雙⾸⻑
⾹港⾸⻑
⾹港政府⾸⻑
雙重負責
對中央負責
對⾹港特別⾏政區負責
任期五年 可連任⼀次
滿40歲
在⾹港連續居住滿20年
在外國無居留權
選舉委員會
根據《基本法選出》
中央政府任命
任期五年
由⾹港永久性居⺠擔任
司法機關
五個界別 每個界別300席
⼯商、⾦融
專業
基層、勞⼯和宗教
議員、地區組織代表
⼈⼤代表,政協委員
⾏政會議
組成
主席:⾏政⻑官
成員:官守&⾮官守議員
運作
每週⼀次會議
提交法案、重要決策前諮詢意⾒
成員以個⼈身分提出意⾒
所有決議屬集體決議
⾏政機關
制定並執⾏政策
三司
政務司
政府⾸席
財政司
財政報告&預算案
律政司
刑事檢察⼯作
13決策局
56個部⾨
⽴法機關
⽴法會
任期四年
在外國無居留權
選舉
選舉委員會(40)
功能團體(30)
根據直接選舉(20)
星期三上午舉⾏會議
⾏政vs⽴法
兩相制約
⾏政機關
⾏政⻑官簽署法案⽅為⽣效
⾏政⻑官可解散⽴法會
⽴法機關
⾏政機關向⽴法會負責
⾏政⻑官在特別情況下須辭職
彈劾⾏政⻑官
兩相配合
⾏政機關提出申請
⽴法會會議有政府代表發⾔⼈
司法機關
獨⽴於⾏政機關與⽴法機關
獨⽴進⾏審訊,不受⼲涉
⾏為不受法律追究
法官
司法⼈員推薦委員會推薦
⾏政⻑官任命
終審&⾼等⾸席法官
無外國居留權⾹港居⺠的中國公⺠擔任
區議會
⾮政權性區域組織
負責區內福利問題
18區區議會
公務員
⾹港永久性居⺠
對⾹港特別⾏政區政府負責
「愛國者治港」規範
國籍限制
在外國無居留權
⾹港永久性居⺠
宣誓
擁護中華⼈⺠共和國⾹港特別⾏政區基本法
效忠中華⼈⺠共和國⾹港特別⾏政區
《國安法》規定
犯危害國家安全罪⾏不得參選和出任公職
任職⼈員即時喪失職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