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理论研究动态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红色血脉、
历史经验与未来启示
——“红色基因传承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贤明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关键词] 建党百年;伟大建党精神;精神谱系;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9-2528(2021)09-141-003
DOI:10.16580/j.sxlljydk.2021.09.025
为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
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 的,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都是对
重要讲话)精神,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都吸收和借鉴了
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成就以及红色基因传承的主要 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厚重的
内容与基本经验,2021 年 7 月 24 日,由《思想理 理论根基。赣南师范大学邱小云提出,“精神坐标”
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江西财经大学主办的“红色 是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之间的重要环节,中国
基因传承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江 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由一个个精神坐标组成,在不
西南昌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同历史时期形成且在时空维度都产生重大影响的
湘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70 余位专家学者参 伟大精神就是一个个精神坐标。与会学者普遍认
加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重大 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
新论断,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 富和发展,百年来形成了一系列涵盖领域极为广
系、红色基因传承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实践探索 泛、承载主体丰富多样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
与经验启示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
神的“源”和“流”。
一、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的源流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概括并提出伟大建党精
百年赓续
神和精神谱系是为了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使一代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 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砥砺奋进,续写新的辉煌。江
了伟大建党精神,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 西财经大学陈始发认为,“赓续红色血脉”可从主
产党的精神之源,引发了强烈共鸣。与会专家学者 体、内容、举措三个维度来思考。第一个层面的主
对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 体是党员和党组织,第二个层面的主体是军人和军
发。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 队,第三个层面的主体是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对
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精神谱系的精神之源, 于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内
是理论的源头、历史的源头,也是政党本色的源头。 容起到统摄和连通的作用。北京理工大学陈洪玲指
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之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 年第 9 期 / 总第 273 期 141


理论研究动态

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在革命、 革命性和共产主义是红色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
建设、改革的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不怕牺牲、 三大要素。这些精神内核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提供
英勇斗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中国人 了精神动力,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新时代青年爱党
民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巨大精神动力,是百 爱国的情怀,能够在面临危局困境时提供勇往直前
年来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主基调,是始终对党忠诚 的信心和勇气。有学者指出,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
不负人民的英雄赞歌,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赓 培育是实现现代工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工科大学生
续,也是新的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红色基因传承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传承红
源泉。 色基因应以思想引领为龙头,以党史学习为重点,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爱国爱党、成
二、红色基因传承的机制路径与时代思考
长成才为目标,在学生教育与管理、指导与服务、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 校园文化及活动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中展开。红色基
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习近平对全党提出的要求。 因中蕴含着培养时代新人所必需的丰富精神要素,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传承红色基因的理论与实践探 在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索,分享了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传承红色 兴战略全局的当下,红色基因与时代新人的培养要
基因长效机制等方面的成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吴 求高度契合。同时,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可以激活
晓荣指出,红色基因的传承要做好“六个结合”: 红色基因并不断丰富新内涵、焕发新生机。
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把革命文物保护好,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实践探索与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有形物质资源保护与无形精神
经验启示
形态资源传承相结合,加强对革命精神的宣传和阐
释;全员覆盖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用红色文化滋养 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
精神家园;守好夯实红色文化主阵地与开辟利用新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
渠道相结合,创新传播载体,让正能量发出最强声;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
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红 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与会专家学者一
色旅游和红色培训;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 致认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
合,形成统筹联动发展模式。浙江工业大学石东坡 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需要从不同领
认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持续性的红色文化保 域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晓华认
护法治化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具有重要意义。针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工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对部分红色文化资源面临的保护和开发难度大、基 包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重视工业的发
础设施落后、缺乏科学规划、损毁灭失不可逆等 展,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始终实
问题,红色文化立法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 事求是,能够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所面临的
途径和必然产物,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底线与 外部环境适时调整。浙江财经大学朱海城指出,在
护身符。 中国共产党百年货币政策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坚持
建党百年来,我们党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局困 党的领导是货币政策正确方向的保证,坚持按照实
境都能成功应对,这其中蕴含的重要“秘诀”就包 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制定货币政策,坚持把稳
括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 定货币、发展经济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坚持
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优良革命传统,包括信念 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坚持货币金融
坚定、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坚忍不拔、求真务实 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等宝贵经验,为今后党的
的精神风貌,公而忘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纪 重大货币金融决策提供了历史镜鉴。江西财经大学
律严明、清正廉洁的为民情怀,等等。有学者认为, 张定鑫认为,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
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独特标识,无产阶级领导、 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42 2021 年第 9 期 / 总第 273 期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理论研究动态

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重要原因之一是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
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能够始终 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是和平发展的文明形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是基于人类文明成果的新
的价值目标,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回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与会专家认为,我们要 “复兴”就是要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因为中华民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用历史映照现实、 族历史上的辉煌,就是建构了中华文明。二是人类
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 文明新形态回应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种种质疑,在
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 人类文明层面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挨骂”的
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 问题。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发挥引领时代的作
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上海财经大学刘光 用,从人类文明和全人类的高度思考人类未来发
峰就此指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对外宣传需要创新 展。湘潭大学李佑新指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理念,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对外宣传的时代价 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
值,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去认识;需要 来,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环境,需要我们坚持
构架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建设,重点加强对中国 问题导向,创造性解决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大
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 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
宣传和阐释;需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全媒体时代下国 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反对历史虚无
际传播工作新格局,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需要加 主义,坚持文化自信,把握传统文化的正确发展方
强对外宣传队伍和宣传阵地建设,积极“走出去”。 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学者们普
海南师范大学谢君君认为,从世界社会主义青年运 遍认为,“两个结合”阐明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
动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 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及其路径。
产党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观与中国传统、中国国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
情、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什么是青年、培养 总结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吹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怎样引领青年”的青 化强国新征程的号角,具有全局性、历史性的意义,
年思想观体系,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 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
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宝贵经验。 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
局、起好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接
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
续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闽江学院杨艳
赶考之路
春认为,应厘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逻辑、马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回望光辉历史、擘画 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同现实的反差,科学分
光明未来、发出庄严号召,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 析和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和发展规律,加强
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和改进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会专家对习近平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而言之,牢牢把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握百年主题才能科学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
“两个结合”等重大新论断进行了深入阐释。华南 规律,才能科学总结百年党史蕴含的宝贵历史经验,
师范大学陈金龙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谋 才能科学掌握开创新征程的历史主动。
求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 责任编辑:陈 娟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 年第 9 期 / 总第 273 期 1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