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颜 英 何爱国

摘 要 :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
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的阐述。党的二十大从领导、性质、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关系、文明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
重要阐述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构严谨 、内容完整的整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
重大创新,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关 键 词 :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502(2023)02-0076-12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宣告了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中国特色,提出
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提
出了到 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未来五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基 金 项 目 :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文明内涵、基本特点与重大
意义”,项目编号:21SKJD30。
作 者 简 介 :颜 英(1977—),女,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
何爱国(1970—),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专职研究员。

76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积极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展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其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阐述,是对中国
式现代化本质规定的高度概括。2023 年 2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了进一步深入的阐述。
讲话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
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
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目标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体现
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
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
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
生态观,打破了“现代化 = 西方化”的迷思 [1],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
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
要阐述,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和拓
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 、党 的 领 导 决 定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的 根 本 性 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
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先后经历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长期艰辛探索,吸收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用几十年
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的奇迹,成功开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
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
领导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式现代
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
力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成功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
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现代化建
设的稳定发展,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领导集体,需要坚定的现代化建设定力、科学

77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的现代化规划与实施能力。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代表中华民族
长远利益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具有坚定的现代化理念导向,具有无比坚定的建设
现代化的历史定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伟大
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党
始终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谋划和具体实施,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积极探索中国现
代化道路的历史,而一部改革开放史则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和拓展的历史。中国现代
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的现代化规划与实施能力,完全能够引领中国式
现代化走向成功。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成功的“法宝”,还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和推进拓展的“法宝”。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要坚持和加强党中
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懈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党
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
制度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二 、坚 持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是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本 质 要 求 之 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和中国国情属性,这
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
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
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
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2]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如坚持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如以公有制为
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等。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具有中国国情属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
模巨大,历史文化悠久,主张以民为本,崇尚社会和谐,追求公平正义,讲究实事求是,认同
道法自然,主张兼爱非攻,渴望天下太平,希慕世界大同,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具有举
世无双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目前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里,较
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人口规模均为千万级,如英国、法国,后来有了亿级规模,如美国、日

78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本,但却从没有出现十亿级以上人口规模的国家。中国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庞大规模,因
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史上人口规模空前的现代化,超过了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
总和,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其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而不是物质主义 、消费主义
膨胀却精神空虚的现代化。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3]现代
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现代化 。中国具有绵
延悠久的文明历史,有着无比灿烂辉煌的精神文明。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予以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创造丰富的物质文
明,更要创造灿烂的精神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
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不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两极分
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痼疾,是个人主义文化的特色。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后来有了福利制
度和社保制度,但由于存在诸多限制条件并没有得到普及,且其保障水平与其现代化水平
并不相称。“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享经济和共享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目标任务决定的,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大同”理想的反映,也是以
构建“橄榄型”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必
然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是严重破坏自然、污染环境、资源
枯竭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试图征服自然,把自然完全视为生产要素,视为资源和商
品,唯利是图,不计较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和资源的迅速枯竭。“人
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3]中
国式现代化吸取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深刻教训,总结了自身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传承了中
“ 天人合一”的合理元素,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道法自然”
生的现代化,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走生态文明之
路,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不是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道路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循着资本的逻辑,完全以利益为驱动,以掠夺为目的,把全
球变成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道路,结果是“东方从属于
西方”,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西方为标准和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式现代化通
过自身的改革开放和埋头苦干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和勤劳致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
动力。我们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出一条和平崛起的现代化道路。

79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三 、实 现 高 质 量 发 展 是 全 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的 首 要 任 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
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
和安全,引导经营主体增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
一要务,没有发展,现代化就缺乏物质基础。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4]从高速度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现
代化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符合经济现代化规律的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
根本方式,没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就难以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质量发展是具有科技、管理、文化创
新性的发展,而不是简单模仿别国的发展;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城
乡、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的发展;是具有可持续性的、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而不是严重破
坏和污染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而不是闭关锁国的发展。推动高
质量发展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质量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而不是社会严
重两极分化的发展;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发展却忽视安全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涵的新
发展理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科技
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坚持推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时代
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
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要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
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四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蕴 含 着 独 特 的 民 主 观 及 其 伟 大 实 践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

80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色。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民主观及其伟大实践,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
普遍规律和核心要义,但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从来没有抽象的民主,而只有具体的
民主。民主不仅是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实际内容,如人民的政治参与
权、投票权、监督权等。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具有最为广泛的政治参与性的民
主,是全链条(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全方位(贯通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各维
度)、全覆盖(覆盖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的民主,体现了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渠道的
多元性和民主形式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的民主,是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民主的显著特色,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充分激发全
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协商民
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是最
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因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治
国理政的全领域全过程必须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必须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来保障全体人民和社会成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使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实现全覆盖和全贯通。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
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合一切国家的政治模式,一切民主制度和民主权利都是
具体的、历史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
挥出来,同时注重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
度、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
与,拓展民主的渠道,丰富民主的形式,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
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社会治理
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81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五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是 日 益 丰 富 人 民 精 神 生 活 的 现 代 化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文化的鲜明特色,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
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
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丰
富多彩的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广大人民精神生活。
文化建设是民族团结、国家认同、社会凝聚、人生意义的需要,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
国家自信、社会自信、人民自信的来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
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
发展,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弘扬、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
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
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
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
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
人类丰富多彩的理论创新、思想争鸣和精神生活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反映。
“当代
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
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
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
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7]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
代”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风云激荡大
变局形势,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乃是当务之急,我
们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立足中国人民的
实际需求和美好期盼,立足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信心有能力解答
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六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是 实 现 全 体 人 民 共 同 富 裕 的 现 代 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 的现 代化 ,是全 体人 民共 同富

82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裕的 现代 化,既 要创 造比 资本 主义 更高 的效 率,又 要更 有效 地维 护社 会公 平,更 好 实 现


效 率 与 公 平 相 兼 顾 、相 促 进 、相 统 一 ,这 是 由 社 会 主 义 的 本 质 属 性 和 现 代 化 目 标 决 定
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致富 、勤劳致富
先富起来,走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之路 。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促进机会
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允许 多种 分配 方式 合理 存在 ,初次 分配 、再分 配、第 三次 分配
协 调 配 套 ,加 大 税 收 、社 保 、转 移 支 付 等 调 节 力 度 ,保 护 合 法 收 入 ,调 节 过 高 收 入 ,取 缔
非法收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
共享发展成果。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
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保障基本民生,注重民生建设,补齐民生短
板。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抚幼等各方面工作,实施就业
优先战略,健全保基本、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健
康中国建设,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发展差距问题,让广大人民群
众拥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加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蕴 含 独 特 的 生 态 观 及 其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实 践

人因自然而生,人亦在自然之中,人并不能征服自然、宰割自然、剥夺自然,完全以自
然为工具、为资源、为生产要素,而是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
现代化主张现代化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枯竭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而应该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该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之
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现代
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树立系统观、大局观、长远观和整体观,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
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尊重
自然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
间。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
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
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参与应对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
83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八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是 走 和 平 发 展 道 路 的 现 代 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地球不是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国家的世界,也不
是某一个地域、某一种文明的世界,而是全人类的世界。国际关系不应该是你死我活、你无
我有、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
“合作共赢”关系。在小小的“地球村”里,人类彼此相关、命运相连、生死与共、协作共生。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美好
前途所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
本准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
亲,坚持国际关系的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国际安全的共建共享,
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国际经济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
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存性,坚持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
的世界;坚持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旗
帜鲜明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
护主义,推动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

九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打 破 “现 代 化=西 方 化 ”的 迷 思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
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
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绵延至今的唯一从未中断
的文明,她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现代性中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文明的传统性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
与现代性不是断裂的,而是一体连续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
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
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
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
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
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
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6]。中华文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创造人类文
明新形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现代文明。

84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没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何来现代化的中国特
色;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何来中华现代文明。文明具有多元性,传统文明是多元的,现代文
明也是多元的,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改变人类文明的这种特性。首先,人类
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每个人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基于人类需求而创
造的文明的多样性;其次,由于地域的差异、生产力状况的差异和发展过程的差异,人类的
历史文化传统是多样的,故其传承创新也必然是多样的,这就造成了现代文明的多样性;
最后,任何文明都是具体的文明,具体的文明都是丰富多彩的,故具体的现代文明也是丰
富多彩的。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 = 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
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人
类对更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丰富了人类现代文明。文明具有平等性,
所有的文明都是等价的,传统的文明是平等的,现代的文明也是平等的,只有坚持文明的
平等性,才能超越“文明冲突论”,达到文明的交流互鉴、包容共存、和谐共处;只有坚持文
明的平等性,才能超越“文明单一论”,丰富多彩的文明才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只有坚持文
明的平等性,才能超越“文明优劣论”和“西方中心主义”,达到文明的“和而不同”
“ 美美与
共”;只有坚持文明的平等性,才能摈弃对“传统”的“劣等”化理解,
“ 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才会有价值上的合理性。

十 、结 语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
大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
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
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
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和
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
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
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
代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

85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
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消灭
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
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具体
任务,规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发展和主要目标,从领导、性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国际关系、文明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
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论述,具有内在联系和完整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其内在联
系而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所在,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
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因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
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可以说,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
功开辟和推进拓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全要依靠党的集中统一
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原则,因为只有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行,从而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不
改旗帜、不变颜色、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境界、实
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中国式现代
化全方位本质要求的展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则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 =
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另一幅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现代化领导、现代化性质,到现代化各方面,再到现代文明建构,对中
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了高度概括,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
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1]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 [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
讨 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 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 [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08. 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
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术研讨会 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
斗——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二 十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86
理论与现代化 2023 年第 2 期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NO.2,
2023

On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YAN Ying,HE Aiguo

Abstract: The theory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put forward and elaborated in depth at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s a maj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he latest major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important speech deliver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seminar on lear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further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 forward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terms of leadership,
nature,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ecolog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iviliz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as an indivisible whole with internal links, rigorous
structure, complete content, are major innovation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orld modernization,
and are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action guide for promoting and expanding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modernizati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essential requirements
责任编辑:邓 喆
■■■■■■■■■■■■■■■■■■■■■■

■■■■■■■■■■■■■■■■■■■■■■■■■■■■■■■■■■■■■■■■■■■
■■■■■■■■■■■■■■■■■■■■■■

《理论与现代化》杂志声明
近期,有读者和作者向《理论与现代化》杂志编辑部反映,有非法网站假冒本刊
网 站,以编辑部名义征稿、诱导投稿 并 收 取 版 面 费 、审 稿 费 ,从 中 非 法 牟 利 。 为 此 ,本
刊 郑 重 声 明 , 本 刊 网 站 尚 未 投 入 使 用 , xdhbjb@126.com 是 本 刊 唯 一 正 式 收 稿 邮 箱 ,
022-23307884 为 本 刊 编 辑 部 办 公 电 话 。 本 刊 不 以 任 何 形 式 收 取 版 面 费 、审 读 费 ,也 从 未
委 托 任 何 机 构 和 个 人 在 网 络 有 偿 组 稿 、约 稿 。敬 请 广 大 作 者 提 高 警 惕 ,谨 防 上 当 受 骗 。此
外 ,本 刊 已 加 入 《中 国 学 术 期 刊 (光 盘 版 )》等 期 刊 数 据 库 ,来 稿 凡 经 采 用 ,即 视 为 同 意 在
相关数据库无偿使用。

■■■■■■■■■■■■■■■■■■■■■■■■■■■■■■■■■■■■■■■■■■■

8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