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Reflecting the Presupposit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from Biblical Anthropology

doi:10.6272/JHE.2009.05.3
全人教育學報, (5), 2009

作者/Author: 胡淑琴(Shu-Chin Hu)

頁數/Page: 67-80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2009/06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6272/JHE.2009.05.3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67

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胡淑琴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助理教授
輔仁大學神學院講師

摘 要
從全人教育的觀點,如何理解和詮釋「人」這個奧秘,影響到生命的
學習、成長與發展,以及活出人性生活的品質,而教育者對於人的概念或
看法則可能影響到其教育的風格與實踐。如果我們接受這個預設,面對今
日台灣社會對全人教育的期待,教會學校的挑戰和貢獻之一在於:如何一
方面更清楚地理解基督信仰的人學概念,同時也反思以非宗教性的語言來
表達和溝通的可能性。本文從西方思想的脈絡,先提出聖經人學的基本概
念,即人是一個整體,且分別從四個向度—受造物、天主肖像、有罪的、
滿被恩寵的,以聖經語言來描述,提出簡單的表解與綜合;然後試以非宗
教性的、哲學或心理學的方式來表達,並提出某些建議,希望為全人教育
的工作者—無論是否有基督信仰,都可以是一種人學預設的參考。

關 鍵 詞 : 聖經人學、複雜的整 體、天主肖像
68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Reflecting the Presupposit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from Biblical Anthropology

Shu-Chin Hu
Lecturer and Researcher in Fu Jen Catholic Theologate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olistic Education Center,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Ph. D in Religious Studie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bstract

From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the way we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mystery
of “human being” will have tremendous influence toward our learning, growing and
develop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The concept or viewpoints
of educators may also affect the style and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 If we accept this
assumption, one of the challenges and contributions that Catholic universities may provide
to holistic education is to interpret anthropology in Christianity, and reflect the possibility
to communicate this religious concept in a non-religious way. This article tries to sketch
the basic biblical anthropology, starting with the human person as a complicated unity, then
to develop this mystery from four dimensions-as creature, image of God, sinful and graced;
later, try to describe it in non-religious, philosophical or psychological ways, hoping that
this balanced and integrated concept may serve for educators, both Christian and non-
Christian, as a valuable anthropological presupposition to perceive the mystery of human
person.

Keywords: biblical anthropology, complicated unity, image of God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69

壹、前言

在一次有關服務學習的研討會中,某位老師提出推動服務學習的困難,指
出在缺乏宗教信仰傳統的學校,很難以清楚的價值觀來引導學生認同服務學習的
概念與實踐。在價值體系多元與人格陶養需要加強的今日,全人教育的領域非常
廣,涉及人的全面成長和價值觀的內在化與付諸實踐的能力,而其核心概念就是
「人」本身。對於「人是什麼」這個大哉問,不同的文化脈絡、學術領域或宗教
傳統,有相當多元的理解與詮釋。 1從全人教育的觀點,如何理解和詮釋「人」
這個奧秘,影響到生命的學習、成長與發展,以及活出人性生活的品質,而教育
者對於人的概念或看法則可能影響到其教育的風格與實踐。如果我們接受這個預
設,面對今日台灣社會對全人教育的期待,教會學校的挑戰和貢獻之一在於:如
何一方面更清楚地理解基督信仰的人學概念,同時也反思以非宗教性的語言來表
達和溝通的可能性。本文從西方思想的脈絡,先提出聖經人學之人為整體的基本
概念,且分別從四個向度—受造物、天主肖像、有罪的、滿被恩寵的,以聖經語
言來描述,且試圖避免進到狹義的基督信仰內容或聖經神學的詳細探討,僅提出
簡單的表解與綜合來表達聖經的基本人觀;然後試以非宗教性的、哲學或心理學
的方式來表達,並提出某些建議,希望為全人教育的工作者—無論是否有基督信
仰,都可以是一種人學預設的參考。

一、聖經人學的基本概念 —人是一個「複雜的整體」

關於「人是什麼」這個問題,事實上,每個人都多少有其概念或看法,只
是很少浮現到意識層面來反省與批判。在說明人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之前,先
提出幾種常見的二元論與一元論的人觀,目的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瞭解其不同的
形式,例如:二元論主要是把肉體與靈魂分開,中東的波斯宗教傳統認為人是由
兩個相互衝突而對立的實體組成,並以此看法來解釋人類生存的情況,例如善惡

1 
關於人學反省的歷史,東西方各有其思想的脈絡,可參閱項退結,《人之哲學》,
(台北:中央文物,1982);趙敦華主編,《人學理論與歷史,西方人學觀念史卷》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李中華主編,《人學理論與歷史,中國人學思想史
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70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的對峙、黑暗與光明的衝突等。帶有柏拉圖色彩的希臘人觀則視靈魂為先存的永
恆觀念,肉體猶如靈魂的牢獄。另一種看法是從行動來區分,例如笛卡兒視人為
精神實體與物質實質實體的結合,精神實體的主要功能是思維,身體為具有外延
性的物質實體,其形態、重量和運動等,都可以用數學來精確計算。至於一元論
的人觀則以物質或精神的某一種向度將人化約,有的自然科學家僅從生理層次理
解人為化學原素或原子分子的組合;或從生物學的角度—例如遺傳、基因和本能
等,來理解與詮釋人的各種現象;突創論指不同的物質原素在某種條件下結合,
產生具有突創性質的靈魂或精神。 2
聖經本身不試圖提供一種符合今日自然科學或歷史主義的真理,而是從信
仰的角度提供一種信仰的理解與詮釋,聖經人學屬於一種「宗教人」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舊約時期的希伯來人並沒有希臘化的靈肉二元思想,也不認為宇
宙或人身上充滿善惡二元的對立。人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人是「肉體」(basar,
soma, flesh)、人是「靈魂」(nephesh, anima, soul)、人亦是「精神」(ruah,
pneuma, spirit) 。3這種三元人觀並非各自獨立而組合在一起的實體,而是人的
三種不同向度的呈現。有形可見的肉體是人外在最清楚可見的具體自我表達;
“nephesh”原指喉嚨或呼吸器官,後來轉而指向呼吸、氣息,是人與動物所共
有的生命現象,指出人與其他萬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在人的生命中還包括了理
智、情感、欲望等;“ruah”是專門用在與天主有關的希伯來文詞彙,指天主的
氣息: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
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4

2 
突創論(emergentism) 指新的性質綜合體(qualitative synthesis)按其一定的模式組
織產生,但不能由考察其整體的組成部分來預見其結構。例如水是兩個氫分子和一個
氧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結合而成,而具有突創性質的水則無法從氫和氧兩種分子中預
見。靈魂(或心靈、意識)被視為新的性質,由大腦以一種特別組織的過程而出現,
改變了物理組織的結構,突創性質的靈魂就出現了。參閱Peter A. Angeles著,《哲學
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頁118。
3 
聖經三元人觀有不同的中譯:「精神、靈魂、身體」,或「靈、魂、體」。參閱翟兆
平主編,《聖經人論精選》,(香港: 真理書房,2008)。
4 
本文的聖經譯文依據思高聖經學會譯,《聖經》(香港:思高聖經協會,1968初
版)。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71

表達人從天主所領受的特殊恩賜,人與天主之間有著特別的聯繫。基本上,聖經
而認為一切都是由唯一的天主所創造,人的身體、靈魂與精神是美善的整體。聖
經所啟示的人觀並非二元對立或分開,而是一個有限、複雜而統整的奧秘,既與
其它受造物一樣被賦予物質形體與生命氣息,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感,更能與全
能的創造主有特別的關係。這種宗教人觀的描述,雖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同
意,卻比較接近我們在生活經驗中對自我的理解。人的確經驗到某種內在的矛盾
與衝突,但是人的靈魂與身體並不完全分開或對立;人雖擁有物質向度的身體,
若僅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詮釋,則無法表達精神方面的事實。聖經的三元整體人
觀可以提供另一種人觀選擇。以下試從這整體人觀為出發點,進一步從四個向度
來反省人這個奧秘。

二、聖經人學的四個向度

天主教有不少著名的思想家曾對「人」這主題有深刻的洞察,例如多瑪
斯.阿奎那(約1225-1274),卡爾.拉內(1904-1984)或若望.保祿二世
(John Paul II, 1920-2005)。本文選擇西班牙著名學者孔若瑟(José Ignacio
González)在其著作《人的計劃》 5的觀點,因為他是少數從聖經的角度做詳細
的系統探討的神學家,注意到人的受造的本性和在歷史中的發展,其思考架構與
概念相當平衡、清楚,且具有動態性,這是本文選擇介紹其思想的主要原因。他
以四個向度來闡釋「人」這個奧秘:人是受造的、人是天主的肖像、人是有罪
的、人滿被天主的恩寵。從基督信仰的角度而言,這四個向度彼此密切聯關,不
可能獨立存在,下述的分別說明只是為幫助理解。在資料方面,聖經中有許多章
節,本文限於篇幅,以〈創世紀〉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古典經文為主,因為它包含
了人學的四個向度,聖經其它與人學有關的章節,多少都受到這段經文的影響。
至於《新約》的人學,基本上仍依循希伯來傳統,其至高的典範則是耶穌基督。

(一)人是受造的
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叫他管理海中
的魚、天空的飛鳥、牲畜、各種野獸、在地上爬行的各種爬蟲。」天

5 
孔若瑟(José Ignacio González),《人的計劃》Projecto de Hermano, Visión creyente
del Hombre.(Santender: Editorial Sal Terrae, 1987)
72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
女。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
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創一26-27)

經文將人是受造的與人是天主的肖像連在一起。從受造面而言,經文的目
的並非科學性地探討一切存在的起源,只試圖從信仰的角度肯定天主是萬有的來
源,整個受造世界 — 包括人在內,都是美好的,其受造的目的是為領受天主的
降福。人是天主最後的創造,是一切受造物的高峰,猶如萬有的中心;然而,人
同時亦是軟弱的,是天主由「地上的灰土」所形成(參閱創二7)。「灰土」表
達了人本質上的脆弱與有限的事實。因此,人並非萬物的主宰,而是與大自然和
其他受造物相互依存的存有者。6
早期基督徒深信天主是創造萬有的神,且天主救恩的許諾已經在耶穌基督
身上圓滿達成。耶穌多次在安息日治病,顯示救恩是一種新的創造。保祿在〈格
林多後書〉第五章17節更清楚提出:「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舊
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可見人的受造並不是一個靜態的、已完成的事
實,而是一個在動態中發展的過程,我們可以日日更新,邁向未來。

(二)人是天主的肖像

聖經只肯定「人是天主的肖像」,並沒有神學或哲學方面的說明。7若從經
文的詮釋來看,天主肖像是人性尊嚴的基礎,是人內在本質的一部分。人在所有
受造物中是最高貴的,因為只有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樣」8受造,只

6 
舊約聖經其它與人的創造有關的章節,可參閱智慧文學:〈聖詠〉8,33,136,
148;〈智慧篇〉十一25-十二1,十三1-5;〈德訓篇〉一1-6。
7 
由於聖經並未進一步提供「天主肖像」之含義的系統說明,為西方後來的神學與哲學
的人學反省留下開放的空間,有非常多元的解釋,例如人常追求更大的真善美聖,人
有理性與自由等,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另一主題。
8 
「肖像」(selem, homoiosis, image)和「模樣」(demut, homoisis, copy):是兩個類
似的詞彙,表達人與天主密切的關係,猶如子女是父母的肖像與模樣,人亦是天主的
肖像與模樣。人看鏡中人,雖與自己相似卻不同;人若要認識自我,不能封閉地只看
自己(所看到的將只是人的軟弱和限度),而應在天主內看到人的本質,在人的生命
中有天主的活力。肖像宜常與本體相連,否則不能是肖像。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73

有人可以與天主面對面地溝通交談,只有人可以給萬有起名字9,表達人在宇宙
的中心地位:人在天主之下,面對其它受造萬有時,猶如協助天主治理世界的合
作者。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言,則是平等的,性別本身是開放的象徵,不同性
別彼此有吸引與溝通表達的能力,是實現天主肖像的兩種不同方式,表達了天主
的豐富性,亦表達了人本身的開放本質。
《新約》的理想典型是耶穌基督。保祿在〈哥羅森書〉肯定:「一切都藉著
他,並且是為了他而受造的」(哥一16),基督「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哥
一15),天主父依照祂聖子基督的肖像創造我們,並預定我們與祂兒子的肖像相
同(羅八29)。耶穌基督成為創造的原因與目的,人存在於世界上已有一個預設
的目的,亦即為了基督,為更愛慕、肖似和跟隨祂,並在祂內成為新人。聖保祿
用「穿衣服」來表達:人必須脫下舊的肖像,穿上新的;捨棄舊人,穿上新人:

「但該穿上主耶穌基督;不應只掛念肉性的事,以滿足私慾」(羅
十三 14),「因為你們凡是領了洗歸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
(迦三27),「穿上新人,就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具有真實的正
義和聖善的新人」(弗四24),「且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既是照創造
他者的肖像而更新,為獲得新知識的」(哥三10)。

若望文學是用「大寫」的言語表達:耶穌啟示祂是「真理」(Truth)、
「生命」(Life)。〈伯多祿後書〉可能是《新約》最晚寫成的書信,作者用較
抽象的用語「性體」(nature)來表達,指出基督徒蒙召,藉著恩許,「成為有
分於天主性體的人」,為的是活出相似耶穌基督的一種圓滿的生命華。然而「有
分於天主性體」不等於「擁有天主的性體」,而只是分享天主性。
「天主的肖像」指出人內在一種向天主開放和自我超越的傾向,但似乎又
不完全內在於人的本性,而是天主白白自我給予的一種恩賜。人可以選擇與此肖
像認同或拒絕,其間有著張力與奮鬥,這可說是人性的一種特徵。

9 
參閱〈創世紀〉第二章18-20節:「上主天主說:『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
相稱的助手。』上主天主用塵土造了各種野獸和天空中的各種飛鳥,都引到人面前,
看他怎樣起名;凡人給生物起的名字,就成了那生物的名字。人遂給各種畜牲、天空
中的各種飛鳥和各種野獸起了名字;但他沒有找著一個與自己相稱的助手。」
74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三)人是有罪的10
關於「罪」的概念,首先導致誤解的乃是翻譯的問題。西方至少有兩個字
表達「罪」的概念:“crime”(犯法) 和“sin”(罪)。中國文化中的「罪」
等於西方的「犯法」(crime)。在司法意涵上,先要有法律、法典,或至少倫
理上的命令或誡律,而且情節重大者,才有所謂的犯法或犯罪。“Sin”一般指
違反道德規範,在宗教上指違犯天主的旨意或宗教戒律。綜合而論,「罪」是關
係的決裂,包括反抗天主的旨意、破壞自己內心的和諧、破壞自己與別人之間愛
的關係、破壞人與世界和諧共存的關係。 11儘管主體可能沒有觸犯具體的法律,
但是他意識到關係被破壞了,導致自己或他人陷入痛苦之中,從內心萌生懺悔之
情,建立自我與良知的交談,面對罪的事實和卸下各種面具的真實自我。若是基

10 
關於「罪」的進一步反省,可以參閱鐘鳴旦,<罪、罪感與中國文化>,《神學論
集》97 (1993秋),頁335-362。基督信仰中的「原罪」(original sin)概念,是後
來於聖奧思定(Augustine of Tagaste, 354-430)的時代,與白拉奇(Pelagius, ca. 354-
418) 論辯恩寵和本性的相關問題而發展出來的神學概念,主要的聖經依據正是〈創
世紀〉第三章以及《羅馬人書》第五章12-21節。原罪是一個複雜的主題,無法在本
文詳細探討。教會傳統關於原罪常引用的聖經章節包括:〈創世紀〉六5,八21;
申卅一21;〈聖詠〉五一7:「是的,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惡,我的母親在罪惡中
懷孕了我。」智慧文學中的〈約伯傳〉十四4,廿五4;〈智慧篇〉一13,二23-24,
十1-2;〈德訓篇〉十五11-14。先知文學中的〈耶肋米亞〉十七9等章節,都提到人
心的邪惡。《新約》可參閱若三33,羅七14,弗二3。系統神學以「果性原罪」和
「因性原罪」來理解。「因性原罪」(originating "original sin",拉丁文:peccatum
originale originans),即人類初始的罪惡行為,使後人精神生活與社會環境受到
惡性影響。「果性原罪」(originated“original sin”,拉丁文:peccatum originale
originatum),即人一出生即處於惡性氛圍中,是人類從開始所犯之罪的惡性後果。
「果性原罪」的根源並非受造物的本性,而是人在歷史中濫用自由的後果。「果性原
罪」不等於狹義的罪惡行為,不指犯罪的普遍性,也與個人在自由意志下所犯的本罪
不同。然而,「果性原罪」絲毫不影響天主的慈愛,天主仍照每人行為予以賞罰,由
於罪惡而軟弱的人,天主仍賜與他救恩。參閱《神學辭典》:591 <罪>,592 <罪咎
>,341 <原罪>,99 <本罪>,541 <結構性的罪>,620 <道德律>。溫保祿,《原罪新
論》(台中:光啟,1982);《原罪淺釋》(台北:光啟,1990)。
11 
在舊約聖經中猶太人以四種詞彙描述罪:1)污點,污穢,即不潔淨; 2)違法,即違
犯天主的法律與人的法規; 3)迷失,即偏離或迷失天主的道路。4)冒犯天主,即相
反天主美善及愛的救恩計畫。然而,舊約聖經更強調天主對罪人的寬宏大量、慈愛寬
仁(撒上三11;依一17;耶十二13)。《新約》時代,耶穌以多種比喻(路十五11-
32)及行為(路七36,若八10),描述天主對罪人的仁慈。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
《神學辭語彙編》(台北:光啟,2005),頁952-953。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75

督徒,他不只面對自己良知的呼聲,也面對天主。
〈創世紀〉第二章與第三章是同一單元,其主旨是反思人類痛苦的緣由。
第二章描述人在犯罪之前,人與天主和男性女性之間和諧共融的美好關係。第三
章描述亞當與厄娃受到蛇的誘惑而違反天主的旨意,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不僅
未向天主坦承過失,反而企圖遮掩。面對天主的詢問時,兩人又相互推委,最後
受到天主處罰而被趕出樂園。從此,女人要受生育之苦和受男人管轄,男人則要
一生勞苦工作直到歸於灰土,大地也與人為敵而生出荊棘和蒺藜。換言之,人與
天主、人與人、人與自然世界的關係都受到破壞,人陷於痛苦中。 (參閱創三
1-21)
神話故事常有很深的寓意,耐人尋味的是「知善惡樹」。事實上,人若能
以理智分辨是非善惡,原本是件好事,為何天主禁止呢?問題可能出在辨別是非
善惡的標準。「罪」在希臘文中是「偏離」之意,就像射箭未中的。 12如果衡量
善惡的標準是外在而客觀的,則可以成為我們思言行為之對照的標的,甚至可以
質問我們、引起自我與良知的對話、萌生懺悔的情愫,推動我們悔改、修正和調
整。倘若人抹殺或掩蓋外在客觀的判準,以自己為標準來評斷是非善惡,宛如以
天主自居時,很難產生具有建設性的罪惡感,倫理價值亦相對化,人與人之間易
陷入爭辯、恐懼和自我保護中。最後發現:真實的自我乃赤身露體,只是偶然、
有限而必死的存有者,並非評斷善惡之永恆不變的根基。

(四)人滿被天主的恩寵
聖經啟示天主以祂永恆不變的愛,絕對而無條件地愛了人類,祂不只把除祂
以外的恩典賜給人,尚且把祂自己給予我們。罪不是天主創造的開始,也絕不會
成為末世的終結。換言之,罪與罰並非人類的未來,天主之愛的救恩計劃一方面
需要人的合作與答覆,人類在歷史過程中濫用自由而造成各種關係的破壞,並不
能破壞天主的救恩計劃,只是延緩其完成。〈創世紀〉第三章的敘述提到:當亞
當厄娃與天主的關係被破壞時,天主並未捨棄他們,反而為他們做了件皮衣,給
他們穿上,且許諾女人的後裔必要踏碎蛇的後裔的頭顱。(參閱創三15,21)。

12 
希臘文“hamartia”常在《新約》中被譯為「罪」(sin),在古典希臘文意指射箭時
「未中的」或「未中目標」,古老英文也有同樣的用法。《新約》寫成時期所用的是
通俗的希臘語(Koine Greek),以此字來翻譯並不恰當。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n
76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這種象徵性的表達,在《新約》的光照下,有了更深的意涵。〈若望福
音〉在序言中闡明人滿被恩寵的事實,而最大的恩寵就是耶穌基督圓滿的自我給
予: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他的,正如父獨生者的光
榮,滿溢恩寵和真理。… 從他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
寵上加恩寵。因為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
而來的。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裏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
他給我們詳述了。(若一14-18)

在基督內的恩寵有其確定性,因為祂已戰勝了世界(若十六33),信友得
以在天主的恩寵內分享「子」的身分,成為天主的子女,以信望愛三德來度每天
的生活,並邁向生命末世性的圓滿。

(五)小結
下表可以綜合聖經人學的四個向度,同時看出四個向度之間的張力:

人在受造 層面的本質
人的來源是天主,為承受天主的降福 人是對話的主體,能與天主交談
人是天主因著愛而創造的 人是天主管理受造萬有的合作者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 人向天主和他者開放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來自土也歸於土 男性和女性是天主肖像的兩種表達
耶穌基督是天主肖像的具體典範

人是受造的 人是天主的肖像


人是有罪的 人滿被天主的恩寵

在歷史過程中, 天主的恩寵勝過罪,人乃天主的子女
人傾向封閉,以自己為中心來評斷 充滿愛的天主是人類絕對的未來
善惡,拒絕向客觀的善惡標準開放 人有能力面對真我與良知的提醒,與
人有能力破壞自己與自己、與天主、 自己、他人、世界、天主和好
與他人和與自然世界的關係,生 人在愛內可以建立愛的溫暖關係,答
活在分裂的痛苦中,且逃避責任 覆生命的召喚,懷著盼望邁向未來

人在歷史 中的事實

聖經所關注的,不在於探討人性本身究竟是性善或性惡,而是透過不同章
節和不同文體的敘述,揭露人這奧秘而複雜的整體,蘊含著先天受造的本質與
後天實現這本質的事實,不同向度之間隱含著張力,需要時常分辨與選擇。就
先天的受造層面而言,聖經肯定人出於天主愛的創造,然而由「灰土」受造的
人有其軟弱和限度,與崇高的天主肖像之間有著張力,且與大自然和其他受造
萬有相互依存。「天主肖像」既是人受造本質的一部分,卻似乎又在人之外,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77

聖經所關注的,不在於探討人性本身究竟是性善或性惡,而是透過不同章
節和不同文體的敘述,揭露人這奧秘而複雜的整體,蘊含著先天受造的本質與後
天實現這本質的事實,不同向度之間隱含著張力,需要時常分辨與選擇。就先天
的受造層面而言,聖經肯定人出於天主愛的創造,然而由「灰土」受造的人有其
軟弱和限度,與崇高的天主肖像之間有著張力,且與大自然和其他受造萬有相互
依存。「天主肖像」既是人受造本質的一部分,卻似乎又在人之外,其意義在西
方的思想脈絡中,有多元的理解,成為帶來挑戰和召喚的某種理想人觀,人可以
接受或拒絕。人具體的選擇是在後天的歷史過程中展開,而歷史的現實情況是:
人幾乎一出生就處於罪的氛圍,包括前人的錯誤決定和現今世界與社會上的各種
罪的結構。然而,人在天主的恩寵內仍擁有有限的自由,可以選擇開放於天主、
他人及客觀價值,承擔生命的召喚與責任,在接納自身有限的事實中,活出天主
肖像的圓滿;或是封閉於天主的恩寵,以 自我為中心、各種關係受到破壞,陷於
自身的限度和軟弱,生活在與自我、他人、大自然、天主分裂與痛苦的罪中。恩
寵與罪這兩個向度並非黑白分明,在人的具體生活中常交織在一起。然而,天主
的恩寵對有罪的人仍不離棄,且透過不同的管道來引導和協助,使人有機會重新
選擇面對真我,重建愛與和好的關係,在彼此互助中懷著盼望而邁向未來。
聖經所啟示的人學並不是一幅單純、和諧、寧靜、安詳的人學圖像,而是
一個複雜而具有多重張力的整體,頗接近我們現實生活的存在經驗,只是「受造
物」、「天主肖像」、「罪」和「恩寵」等詞彙帶有濃厚的信仰色彩。以下將試
以非宗教性的語言來表達類似的人學概念。

三、聖經人學之非宗教性語言的表達

當我們試圖以非宗教性的,尤其是哲學或心理學的語言來表達聖經人學的
內涵時,其連貫性的基礎在於西方文化和思想脈絡中的聖經啟示與哲學有很深
的淵源,心理學在成為獨立學科之前,亦屬於哲學的範圍。後兩者在今日雖屬於
俗世的現代科學,其根源仍與聖經有所聯繫。從教育的觀點,當試圖描述人學預
設時,猶如描繪一種理想的人觀願景,其詞彙與內涵的表達宜是活潑而多元的、
具有開放性,易與教育的對象溝通,清楚而易理解。下述描述和建議僅具參考性
質,教育者可以善用不同的學科、文學、影視媒體、名人演說、具體的生活實
例、小組討論和分享等,配合生活經驗來表達相近的人學概念。
78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1. 受造面:生命本身是美好而有限的禮物—培養自我接納、自我肯定、自我負責
的態度,走向自尊之道。
生命本身是一份禮物,蘊藏著許多天賦能力,也帶有不少生理、心理等各
方面的限度,猶如心理學上的「現實我」(real self)13。邁向幸福人生的出發點
在於真正地認識自我,接納並肯定自己的優長,同時也擁抱自己的軟弱和限度,
學習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瞭解自己所處的時刻,認識自己身心在承擔工作、角
色扮演、情緒和壓力等各方面的臨界點,並在面對真我的基礎上,認真地為自己
的生命負責,並肯定自我的價值。經由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人也需要向他人和大
自然開放,意識到一切存有本身都有其價值和脆弱的一面,需要彼此照顧、相互
依存。
2. 天主肖像面:生命是有意義和使命的—尋找值得投身的志業,成為關懷社會的

有用人才、發揮自我超越、追求傑出和更高的價值。
生命是有意義和使命的,挑戰之一在於引導學生尋找並找到值得自己努力
的方向與目標,並在過程中日益清楚地描繪出其理想的自我圖像,將他內在的
熱忱與潛能激發出來,在自我超越、追求傑出和更高的生命價值的過程中感到
喜悅和滿足 。人可以經由模仿而學習。《新約》提出耶穌基督為效法的典範,
對於一般的受教育者,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尋找一個值得自己效法、且會帶來長
久的快樂與幸福的典範,亦可以用「理想我」(ideal self) 這詞彙來替代「肖
像」這詞彙。然而,「理想我」不等同於佛洛依德式的「超我」(superego),
後者源於幼兒發展期中父母管教與社會化的結果;也不是「理想化的自我」
(idealized self),指個人憑空設想的、不可能實現的完美目標。在心理學上,
「理想我」指個人為自己設下的人生目標,希望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做出
什麼樣的事。 14如果從哲學的角度,「理想我」應具有更深的「內在目的性」
(entelechy)15的含義,意指一切存有物本身即擁有的內在的目的性,有其發展

13 
「現實我」(real self) 指個體潛在秉賦,個體的一切能力、性向、人格、成就等,
均由現實我發展而來。參閱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1991
年二刷),頁544。
14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1991年二刷)。<超我>,頁
637;<理想化形象>,<理想化我>,<理想我>,頁315。
15 
此詞源自希臘文的「en 在內」、「telos 目標」及「echein 擁有」,意指存有物本身擁
有的內在目的。在人類思想歷史中,某些思想家強調人的精神靈魂,視其為有機生物
胡淑琴:從聖經人學來反思全人教育的人學預設 79

的方向與目標,猶如「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諺語。「理想我」不完全是外在的
理想,也是內在於自我深處的本質與渴望,同時是吸引和推動我們在生活中實現
生命願景的動力與目標。然而,「理想我」與「現實我」之間存在著張力,需要
在面對真我的基礎上,包括接納既有的軟弱與限度中,面對價值體系的辨別,尋
找值得自己投身的志業,並尋找具體投身的方式。在辨別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
現實生活的不完美,這是下一個向度。
3. 罪的向度: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完美與具體的限度—尋找生活中對照的客觀價
值、培養健康的罪意識、有意識的反省、分辨、做抉擇、調整生活的能力。
我們可以不必用「罪」這詞彙,卻可以從現象的描述來反省。在我們今日
所處的世界中,雖有某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但更多的痛苦則源自人心的自私
與貪婪而產生的各種混亂,大至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戰爭,武器、毒品和色情
行業的猖狂,不正義的社會結構,資源分配不均,赤貧者、移工與難民等問題;
小至面對具體的家庭困難、工作場合中的不良競爭;或是面對自己內在的黑暗
面,包括生活與具體抉擇的不一致、思言行的過失、人際關係的破壞,以及生 命
中因自己或他人的錯誤所造成的破傷經驗等。我們可以將這一切歸結為「惡的氛
圍」,而我們之所以能辨認出「惡」,是因為我們內在仍隱含著某種「善的標
準」與期待,即來自內心深處的良知呼聲。
面對全人教育中品格教育這重要的一環,重要的也許不只是從外灌輸某些
誡命或教條,而是透過生活見證、書籍、影片、典範人物的介紹、生活實例的分
享等等,引導學生一方面正視現實生活中的不完美與惡的氛圍,同時也幫助他們
依循適當的方法或具體的步驟,學習有意識地反省與辨別,覺察自己所依循的價
值觀或評斷是否善惡的標準,並學習做選擇。這種練習不宜只停留在理性層面的
分析,如果可能,宜引導他們碰觸自己的感受,培養一種正確的倫理智商和倫理
情感,幫助他們體驗:當自己做正確的決定,在正確的時刻做正確的事時,內心
所湧出的平安、喜樂與自我價值感;以及當自己違背某些客觀價值時,也能正視
從內在萌生的罪意識,能夠重新選擇或調整自己的生活。倘若自己是由於他人 錯
誤而受苦,也宜培養拒絕受傷和寬恕的能力,重建自我價值感,尋找並確立新的

的內在推動力或目的,即行為的實現。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語彙編》,頁
336。
80 全人教育學報 第五期 2009.06

生活方向與目標。
4. 恩寵的向度:從生活經驗來肯定愛與被愛的事實—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
感恩、惜福、慈憫和健康休閒的習慣。
全人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健康地被愛與愛人。由於我們成長的
家庭、學校或社會環境並不完美,過去的生活可能帶有受傷經驗,可能未被無
條件地愛與接納,也影響了今日自己愛他人的能力。然而,我們仍然擁有選擇如
何詮釋自己生命經驗的自由,可以從過去經驗中肯定自己被愛的事實,選擇寬恕
過去曾傷害過自己的人,可以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可以為燦爛的陽光、真誠的
微笑、溫暖的問候、善意的肯定、擁有生活的基本所需所滿懷感恩,可以透過某
些無私的小小服務,讓身旁的家人和朋友高興,創造小小的驚喜、抱抱心愛的小
貓,就感到快樂!生活是否快樂或幸福,關鍵其實不在於很少發生的大事,或有
機會去做某些「偉大的事」,而是我們如何有意識地看待與詮釋生活中的各種小
事,包括生命所固有的生老病死、人際關係、工作的挑戰與壓力等。如果我們選
擇數算生命中的恩典並逐漸養成習慣,將越來越容易在平凡生活中發現許多微小
的恩典或禮物,可以累積充滿的心理能量,建立一個充滿善的氛圍的主觀世界,
客觀世界也會由於自己的努力而真正變得更好。然而,這並非一蹴可幾,常需要
漫長的奮鬥過程。或許是遇到某個契機,通常是遇到生命中的貴人,由於他們的
陪伴、協助或引導,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光與祝福;我們自己也成為別人生命中的
光與祝福,伴同他人懷著盼望邁向未來。

貳、結語

我們對世界或對人的概念或看法,常只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卻很深地影
響我們對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理解與詮釋。聖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宗教人的視
野,如果把信仰因素抽離,可以發現聖經啟示的人觀,乃是人真正的「所是」
(to be),而且是一個動詞,需要把先天的本質在後天的歷史過程中展開,接納
現實我的美好與限度,開放於理想我的召喚和挑戰,在具體生活中面對惡的氛
圍與充滿恩典的事實,學習分辨與選擇,懷著盼望來活出圓滿的人生。聖依雷
內(Irenaeus,約140-202)的名言:「天主的光榮在於人圓滿地生活」(Homo
vivens gloria Dei),可以幫助我們肯定這種整體性的人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