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 一 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重點 1 教育的意義
壹、字源義
一、中文
(一)起源
1.中國傳統重「教導」,以「品德教育」為主要目的。
2.「教」「育」二字連用,最早見於《尚書.堯典》,但無教育
意義。
3.「教育」,一詞合併最早出現在《孟子.盡心篇》;正式運用,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二)出處
1.《說文解字》:主要以文化觀點解釋教育的目的。「教,上所
施,下所效也(模仿);育,養子使作善也」(注重模仿,以
善為最後目的,強調道德,與孝有關,特徵在於明人倫)。
2.禮記.學記:篇輔正的功能。「教也者,長善而求其失也」。
3.禮記:強調治理國家須以教育民眾為基石的主張:「建國軍民,
教學為先」。
4.中庸:修養、重品德。「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
教」。
5.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6.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7.荀子修身篇:同皮德斯(R.S.Peters).教育的價值性規準。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三)教育的三個中文義涵
1.教育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影響過程。
2.教育的影響是藉由示範與模仿的過程。
3.教育的作用,在教人為善,品德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西文
 源於『educere』<拉丁文> —「引出」的原意。
 含「養育」之義,以兒童為主體,重發展與啟發
三、中西「教育」字義的差異
中國 西方
字源意 模仿、填鴨式 引出、啟發式
無目的、發展潛能、實現
目的 「善」、重道德教育
自我

四、教育與訓練的比較
教育 訓練
範圍 廣大、充實 較狹小
時效 低、長時間 高、短期
啟發、陶冶、 重結果的正確、
目標
覺識、模糊的 技巧的熟練、清晰的
方式 開展、啟發、鼓舞 控制、灌輸、模仿、制約

1. 針 對 中 國 古 代 「 教 育」字 義 的 解 釋 是 教 人 為善( 倫 理 性 的 觀 C
點),因此「使人為善」已經成為我國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其
中有「以善先人謂之教」語出何處? (A)尚書舜典 (B)孟子盡心
篇 (C)荀子修身篇 (D)說文解字。

3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

2. 西文「教育」(education)一詞,如從字源義分析,可解釋為: D
(A)養育 (B)教導 (C)開展 (D)引出。

貳、概念義
一、複合的概念:既抽象又具體。
二、爭議性的概念:教育的本質有很大的爭議空間。
三、多樣態的歷程:不同的歷程,可能走向相同的結果。
四、工作—成效的概念:重視過程,亦重視結果。

1. 「教育研究」一詞的概念包含「教育」與「研究」兩個概念的特 A
徵,此即為概念的哪一種性質? (A)複合性 (B)多樣性 (C)普遍性
(D)層次性。
2. 各級學校實施生活教育計畫應密切銜接,所以生活教育之實施應 D
具有 (A)全面性 (B)實踐性 (C)普通性 (D)一貫性。

參、學術義
一、生物學的觀點:幫助個人「適應」其生活環境
(一)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教育須參照個體身心發展的階
段而規劃。
(二)盧迪格(Ruediger):教育應使其適應環境增長經驗的歷程。
二、心理學的觀點:改善人類心智作為目的
(一)形式訓練說:洛克(John Locke)。與生俱來的能力,訓練心能,
產生遷移。
(二)形成說: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源於外界,新舊
經驗的貫通、建構統整的知識。
(三)行為養成說: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有系統的制約
刺激與反應,藉以改變行為的歷程。

4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三、社會學的觀點
(一)涂爾幹(E. Durkheim):自私的我,道德的我。調適自我,同化
於社會規範,傳遞社會文化。
(二)斯普朗格(E. Sprager):強調社會文化對人格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將社會文化的道德規準內化於個人人格,融貫於生命的活動。
四、哲學的觀點
(一)自然主義:以兒童為中心,重自然發展,順應本性,自然漸進,
有效發展潛能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裴斯塔洛齊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
(開展說)。
(二)理想主義:生而具有理性,只是受外物蒙蔽。重視自由意志與自
律道德的陶冶,進而開啟理性康德(Immanuel Kant)、拿托
普(Natorp)。
(三)實驗主義:教育是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歷程杜威。
(四)存在主義:鼓勵自我反省,勇於面對情境,涵養自我負責的主體
人齊克果(Sören Kierkegaard)、海德格(M. Heidegger)、亞
斯培(K. Jaspers)。
(五)分析哲學的邏輯實證論:透過教育釐清語言的真正涵意,以免混
淆 概 念 。  羅 素 ( Bertrand. Russell ) 、 維 根 斯 坦 ( Ludwig
Wittgenstein)。

1. 對於「教育」的概念,下列哪一個論述最「不」理想、最「不」 C
合適? (A)教育的歷程是多樣態的 (B)教育的過程與結果都要講
求成效 (C)教育的意義大家能一致肯定 (D)教育的本質是複雜也複
合的。

5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

重點 2 教育的本質:以「人」為中心
壹、非工具性的形上觀點
一、人為萬物之靈。
二、引導人類善性發展:教育的本質先天存在,可以引導人類善性發展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地之化育,可以
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
三、教育是使人成為人的作用或歷程(自然人理想人)。

貳、工具性的實際觀點
一、生長的必須(幼稚期長,可塑性大;杜威(John. Dewey):教育
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
二、個性超越、自我實現的必須:(自我實現為最高層級需求;福祿貝
爾、蒙特梭里(Montessori)、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
層級理論)。
三、文化繁衍與文明生活的必須(德.文化教育學派主張:教育就是文
化的保存或延續;斯普朗格(E. Sprager):六種人格類型)。
四、教育即社會化:涂爾幹、凱欣斯泰納:教育是引導個人走向道德的
生活及理性生活的有效手段。

重點 3 教育的功能
壹、功能的概念分析
一、教育的功能,指的是教育在本質上應該發揮的作用。
二、墨頓(Robert K. Merton):功能論代表人物。社會行動有「積極性
功能 - 經濟發展」與「消極性功能—貧富差距」。
三、教育對於社會文化,有積極性的功能—創造文化;消極性功能—文
化複製。

6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四、不強調社會運作的完美性,也不虛構一個社會運轉的抽象模型,而
是將功能論轉換成一個分析觀點,作為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切入點,
並且強調功能可能的負面影響。
提出顯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s)、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
反功能(dysfunction)的分類。

是指公開顯現並加以強調的功能,也是某一機制或制度所意
圖達到的功能,換言之,即是指那些有意識、計畫企圖設計
顯性功能
出來的,而廣為人知(公開的)的功能。例如教育的顯性功
能便是提高人民知識水準、促進社會進步。

則是隱藏在這個制度底下,不容易察覺、也不是去刻意追
隱性功能 求、或者說沒有事先預料到的功能,例如教育的隱性功能包
含成為社會階級篩選與維持既得利益的重要機制。

則是指某項社會現象事實上已經危及到整體體系的穩定運
作,甚至導致體系的瓦解,也就是指某社會過程或社會制度
產生副作用,而危害社會的運作,產生不穩定。反功能的評
反功能
估取決於人的價值與當時環境。例如教育的反功能是學校提
供校園幫派組織得以彼此串連、吸收與訓練新成員的場地與
機會。

1. 將教育的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加以區分 (A)墨頓 Mertan (B)柯林 A


斯 Collins (C)鮑爾斯 Boweles (D)金提斯 Gintis。
2. 下列何者係教育社會學衝突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 (A)涂爾幹 C
(E. Durkheim) (B)帕森士(T. Parsons) (C)艾波(M. Apple)
(D)墨頓(R. K. Merton)。

貳、微觀層面
一、增進生活知能。
二、發展個人潛能。
三、達成自我實現。

7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

四、提昇人生境界:康德(Immanuel Kant).教育論:兒童應受教育,
然而不是為現在,而是為將來;人可能改良到一境界,適合人類理
想與人生全部。

參、鉅觀層面
四大功能: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一、就政治而言
(一)教育是滋長民主政治的意識形態。
(二)教育可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三)教育可維護政治和平,促進民主政治發展。
二、就經濟而言
(一)教育可促進經濟成長。
(二)教育在適應社會結構,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
三、就社會而言
(一)教育可促進社會流動。
(二)教育的選擇功能。
(三)教育可導引社會變遷。
四、就文化而言:傳遞、繁衍、創造
(一)教育傳遞文化遺產。
(二)教育可選擇並繁衍文化。
(三)教育可創造文化遺產,協助文化更新。

肆、教育財的特性
一、沒有排它性:提供教育品質不因他人加入而減少。即所謂「邊際效
果」。
二、具有排它性:必須取得資格才能享有利益,如學區、年齡限制、考
試通過。
三、利益是內在的:由受教者享有。
四、利益是外延的:可提高社會整體水準。

8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重點 4 教育的規準
壹、教育的必要與可能
一、教育的必要性
人類的潛能需要仰賴有經驗的長者幫助他成長,這種依賴性使教育
成為必要。
二、教育的可能性
(一)幼稚期長:教育的可能性。
(二)可塑性—使教育成為可能。
(三)依賴性—使教育成為必要。
(四)人類可學習符號,操作符號,發明符號:卡西爾(Cassirer)。

貳、教育與反教育引例
一、教與學的過程或結果,貽害本人或人群,即為反教育。
二、有真、假,可核証與認知:有教育意義。
例 三角型的內角和是二個直角和。

三、形而上的玄思,難辨真假:與教育無關的活動,非教育。學習前後,
亦未發生轉變。
例 祖墳面積與後代子孫福禍有關。

四、玄思當真理:反教育。違背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的活動,學習後形
成負面的影響。
五、顛倒是非,以假亂真的教學—反認知,反教育。
例 臺北是臺灣島的最南端城市。

參、教育的規準
一、杜威:以經驗的「繼續性」與「互動性」,兩個規準來界定經驗的
教育或反教育。
二、皮德思在《倫理學與教育》一書中提出教育的三規準:認知、價值、
自願
(一)合價值性

9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

1.符合一切正向發展的活動。
2.有助個人潛能開展或知識道德之增進的一切內容。
3.教育價值應以「內在目的為重」成為「人」。
4.特別注重一切價值的核心價值:道德價值。
(二)合認知性
1.注重原理原則的了解與觀察,求真求實。
2.生活中可活用的知識。
3.有系統有組織的真知。
4.具有驗証性與否證性。
5.皮德思的認知教育三特性
(1)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2) 內在的改變,視野的提升。
(3) 博雅精神,培養通觀能力為志。
(三)合自願性
1.重視受教者的動機、意願、興趣、能力。
2.符合身心發展、自由意志的。

1. 可核證其為假的命題,如果教師把假當真來教,是何種教育? B
(A)非教育 (B)反教育 (C)教育 (D)以上均非。
2. 請以英哲皮德思(R. S. Peters)教育規準的觀點,判斷以下命題 D
何者為非教育? (A)子孫智慧的高低與祖先墓地面積大小成正比
(B)直角三角形兩股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C)善意的謊言因動機
出於善意,所以不論結果如何,都是道德的 (D)今天天氣晴朗,心
情愉悅。
3. 英哲皮德思(R.S.Peters)曾提出教育有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 A
認知性及合自願性,其中何者為一切教育規準的規準? (A)合價
值性 (B)合認知性 (C)合自願性 (D)以上皆是。
4. 哪一位學者主張「教育即啟發(initiation)」? (A)杜威(J. B

10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Dewey) (B)皮德斯(R. S. Peters) (C)哈伯瑪斯(J. Habermas)


(D)赫欽斯(R. M. Hutchins)。
5. 王老師在上課時喜歡講「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因果報應道 B
理,來告誡學生不應該作壞事。請問王老師這種上課方式,可能
違反了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 S. Peters)所提出的那一項教
育規準? (A)合價值性 (B)合認知性 (C)合準備性 (D)合自願性。

肆、廣義的教育與狹義的教育
一、狹義:學校教育。
二、廣義:學校、家庭、社會有形無形的教育作用。即非正式教育。
三、正式教育、正規教育、學校教育:有特定的場所(學校)、特定的
受教者(學生)、專門的施教者(教師)、特定的目的與特定的教
育內容。即是有計畫的教育。
四、非正規教育:正式教育外,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針對特殊對象的學
習需求而設計的教育活動。如:社會教育、社區大學、家庭教育、
補習教育、職訓或進修。
五、非正式教育:廣大社會對個人有正面價值的影響力、大自然對個人
有正面價值的影響力。
六、範圍比較:非正式>非正規>正式教育。
七、發展順序:非正式>非正規>正式教育。
八、教育活動的三個基本條件
(一)有施教者與受教者。
(二)雙方有交互作用的存在。
(三)達成行為良好的改變。

1. 有關教育意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狹義的教育是指學 B
校 教 育 ( 乙 ) 廣 義 的教育 是 指 個 人 從 出 生 後的所 有 學 習 歷 程
( 丙 ) 教 師 的 教 學 風格與 學 校 的 管 理 方 式 屬於非 正 規 的 教 育
(丁)教育是知識的學習、價值的傳承,也是能力的培養。 (A)

11
第一部分 重點整理

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 下列有關非正式教育的敘述,何者正確? (A)即學校教育 (B)有 D
特定的受教者與施教者 (C)只狹義的教育 (D)是非計畫性的教育活
動。
3. 各大學所開設的「碩士在職專班」是屬於那一種教育型態? (A) D
正規教育 (B)非正規教育 (C)正式教育 (D)回流教育。

伍、教育的口號與隱喻
一、教育的口號
(一)教育口號的涵意
教育口號不是著重在替教育下清晰的定義,而是在人心喚醒或情
緒的激發。
(二)教育口號的功能:情緒意義甚濃。
二、教育的隱喻:用他物譬喻教育,非教育本義
(一)教育隱喻的涵義:以具體比喻抽象。
(二)教育隱喻的功能:潛移默化功能強、效果要好。
(三)幾種教育隱喻
1.接生的隱喻:蘇格拉底(Socrates)。
2.塑造的隱喻:經驗主義、行為主義(無論本質如何,可塑造成
同一物)。
3.雕刻的隱喻:理性主義、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4.生長的隱喻:自然主義。教育即生長,將受教者當成有生命的
學習主題。盧梭、福祿貝爾、杜威等主張。
5.生態的隱喻:黃乃熒老師在其「隱喻的意義及其在學校行政問
題解決的應用」文章裡有提到,生態隱喻的概念係指要注重每
個人之間交織而成的依賴網路,尋找個人和集體目標間的平衡。
6.教師的隱喻:「教師即陌生人」隱喻為美國當代教育哲學家格
林 ( M. Greene ) 1973 《 教 師 即 陌 生 人 : 當 代 教 育 哲 思 》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中所提出,其主張教師須透過哲思來釐清自我意識,且應如返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