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

教育学原理

Deanna

1
目录
1. 教育的功能 3
2. 教育的活动 11
3. 教育过程 15
4. 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17
5. 课程 22
6. 教学 27
7. 参考文献 34

2
1.教育的功能
一、 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功能是指司法制度所规范和调整的司法机关活动对公民所具有的教育、
感化作用,它是司法制度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显著功能。在通常意义上,教育
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
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
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和多
方面性。
“功能”在日常用语中,常常是“作用”的同义词,但“作用”有积极和
消极之分,它是根据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来判断的。“功能”则指事物或方法内
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作用。功能是指一事物或方法对于其它事物的作用。某
一事物或方法的功能是它的自身所内含的。功能在具有功能的事物或方法未与
其作用对象发生关系时处于潜在状态。潜在状态的功能是否能变为现实还受对
象的状态及环境条件影响。教育看作是一个人为的事物,其功能是在“期望”
的、“潜在”的和“现实”的三个不同的功能存在形态上开展的。“期望”的
功能存在于人的意识和愿望之中;“潜在”的功能存在于教育的实际结构之中 ;
“现实”的功能存在各地方教育的实践之中。

二、 教育功能的种类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人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就是教育对人
和社会有什么作用,或者说,教育能够为人和社会做些什么。从这方面来说,
我们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
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上出现五种不同的生产关系,就有五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一个国
家通过它制订的教育方针政策来控制教育,教育又反过来为巩固其统
治服务,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发挥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
分,教育又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影
响,往往又是通过文化的发展反映出来。教育还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
特点。

3
社会发展一般表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
发展,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社会自身面临着众多的发展问题,社会的
人口增长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也
主要是从上述侧面来实现的。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现代社
会任何领域的问题,很快都会从自己狭窄的地段中出来,上升成为政
治问题。教育更是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政治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说,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政治资源,在影响社会政治发展方面有着独
特的作用。
第一,教育培养社会治理人才。长期以来,培养社会的各级治理
人才,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柏拉图曾主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
培养“看见善”并且达到了善德高度的“哲学王”,即国家的最高统
治者。当然,教育并不只是培养帝王或君主,政府的一般组成人员也
大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我国古代提倡“学而优则仕”,隋唐以至晚
清的各级官员队伍,基本是学校教育经由科举途径而选拔出来的。西
方国家的政治人物多出身于名牌的中学或大学。如英国的几大公学,
虽为私立却都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公职人人员的使命,英国的历任
首相绝大多数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现代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日新月异,社会结构和政治活动日趋复杂,要求社会的各级治理人才
都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较高的政治、法律素养,由教育来培
养、培训治理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任务尤其艰巨。培养、培训社会
治理人才虽然不是现代教育的唯一目的,但也是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
任务。
第二,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伴随着西方“民族——国家”政治形
态的出现和工业革命的不断进展,现代教育开始发展到普及阶段。国
家和民族认同、普选制、生产需求等社会变革,都对教育提出了培养
合格公民的任务。黑格尔针对卢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指出:
“教育人而不是教育公民的做法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这种人对法律
是个陌生人。”这种人可能会超越法律的限制而为所欲为,其一言一
行都不会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这种人也就是没有教养的人。而
有教养的人则首先是指“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
教育要培养的即是这种“有教养的”公民。詹姆斯·布莱斯(James

4
Bryce)就南美的情况曾经写道:“教育,如果说它不能使人成为好的
公民,它至少使人成为好的公民变得比较容易。”
第三,教育传播政治意识,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学校是一个宣
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一定社会文化体现着社会的政治要求和思想,
所以,学校通过文化的宣讲和传播,使社会正统思想由少数人掌握逐
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而且教育者的宣讲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其
不仅使受教育者了解这一思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相信这一思想。现
代社会,民主、平等的观念成为主流思想,教育在传播民主、平等思
想意识方面的作用尤其受到了重视。在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培养公
民的民主、平等意识和习惯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虽然不是根本性的
但也是极其重要且显而易见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随着社
会生产技术、手段和方式的飞速发展,教育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
用也在不断增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稳步提高。
首先,教育将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再生产
的重要手段。历史来看,并非任何教育对生产力都具有推动作用,因
而不同的生产力对教育的需求不同。传统社会,由于生产规模小,生
产水平相对落后,各项生产经验和技能基本上都靠简单的口耳相传进
行传递,社会上对教育提出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政治统治领域。现
代社会,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教育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中所
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国民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
长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与“教育”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教育与文化相互包含
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互为目的和手段。离开了文化,教育如同机器
生产缺少原料,缺少育人的凭借而无法进行;离开了教育,文化也无
法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文化的传递的功能。文化是人类在活动中创造的,对
个体来说是后天习得的,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
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借助于实体文
化,如文物、名胜古迹、媒介符号等;也可以通过物质实体的方式保
存下来,代代相传;也可以以法律、制度的方式将文化保存;可以通

5
过战争、贸易、旅游、移民来实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一方
面以物质实体和制度方式保存在的文化还需要人的理解,另一方面,
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是不可能通
过这些形式体现出来的,它只能通过人的培养,体现在每个人的思想
意识和认识中得以保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传递和保存社会文
化的重要手段。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够经济高效地占有
社会文化。
文化传递有两种情况: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
上的延续;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
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播、传承
的作用。而且相比其他文化传递的方式,教育传播的文化是人类文化
中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文化通过人的掌握而得以保存,保存的是
深层的精神文化。因此,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递方式。正因为有
了教育,文化才从一部分人传递给另一部分人,从一代人传递给另一
代人,人类的文化才得以积累,才得以普及。
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
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教育虽是文化
传递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因为教育不是对所有文化
的传播。教育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没有选择的文化传播,就不
称其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
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递形式,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
择, 没有选择,就无法决定传递什么。所以,选择文化是传递文化的
前提。当然,我们还不能只在传递文化的意义上认识文化选择的重要
性,文化选择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以优秀的人类经典文化,促进人的
发展。
第三,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教育
不仅负有对既有文化的传递功能,还具有更新、创造文化发展的功能。
首先,教育总是基于对既定的社会文化的一种批判和选择,根据人的
发展需要而组织起一种特定的文化, 这样一个选择、组织、生成、传
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的重组和更新的过程,教育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
社会文化因素。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当代社会,人口问题日益显著,“人口爆炸”已经成为困扰人类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紧要问题。尽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

6
长率在近些年都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仍
在不断攀升。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有很多,
教育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长远的作用: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劳动力素质有关,这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家庭
的教育需求,从而增加抚养孩子的费用。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转变
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提高人们对人口增长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认识。
妇女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其就业能力与机会,职业妇女普遍面临
着生育与职业的两难选择。教育程度的提高,客观上推迟了人们的初
婚年龄和生育时间,从而拉大了人们的代际年龄差距。
第二,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教育基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
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表现在对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方面,通
过教育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
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增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与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通过一定的教育使成年人掌握新的知识技
能,提高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掌握相关的优生优育知识和能力,为后
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更好的成长条件。
第三,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
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的是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社会结构是
指人口的阶层、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教育无论是对人口
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主要变
革: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生育观念,从而避免选择性生育带来
的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促进人口流动,使人口的地域分布更
加合理。

2. 教育的个体功能
人类个体的发展,既表现为一个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身心发展
方面自然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又是个体逐步承担社会角色,不
断增强自我意识,丰富人生世界的过程。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
挥着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增强个体享用意识和能力的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一员,不
存在脱离人类社会的所谓“纯粹”个人。“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到社会

7
活动主体的变化,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化的内
容非常广泛,凡是体现个体发展的社会性要求及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基
本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等,都是个体
社会化的内容。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个体的社会化主要包括四个
方面:
一是学习生活技能,主要包括个体所处时代和社会所要求的日常
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
二是内化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
三是完善自我观念,即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状况,对自我和他人
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是学会承担社会角色,就是通过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能够自
觉按照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这是社会化的本质和最终体
现。
(二)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人的发展,不仅是个体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个体
不断发展自我,凸显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
体选择成为他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形成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
特长等一系列个性特征。
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尽管在具体层面上有时矛盾的,如个性化
强调个性、自主选择性,社会化更注重共性、社会强制性,但两者本
质上是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的多样性也以统一性为基础
个性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同时完成的,两者不能分开。个性
的形成实际上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因为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相应
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社会化的过程使得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
个民族、同一个阶层中的人的个性有着共同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素质、特殊的生活环境、不
同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化的教化。个人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以不同的方式在适应社会,在适应社会过
程中也在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教育对个体个性化的作用和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提出个性发展目标,明确个体个性化的方向。许多学校都
在各自的办学目标中列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丰
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等内容,这是个体个性化发展要求在学校教育

8
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目标的个性化要求无疑为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产生
了强有力的牵引作用。
第二,充分挖掘个体潜能,为个体个性化创造条件。个体潜能的
充分挖掘是个体个性化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体现。通过因材施教、个性
化教学等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能为每个学生潜
能的充分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个体的个性
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提高个体基本素质,为个体个性化打下基础。个体个性的
发展是在个体积极的活动中进行的,活动的效果取决于个体的知识储
备和认识、情感、态度等基本素质水平。一个基本素质良好的个体更
能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用于社会环境,在社会化的同时
形成自己的良好个性。
第四,营造整体文化环境,为个体个性化提供保障。个体的个性
化发展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只有在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学
校教育的整体文化环境中,这种个性化发展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都是指个体的发展。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
时,还能使受教育者进一步获得一些特殊的享受:个体的生活需要得
到满足,求知欲得到实现,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并进而获得幸福感。
这是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9
2.教育活动
一、教育活动的定义
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施为或教育工作,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因此表现出
两种现象:一为与生活有关;一为教育实际。
较早期的教育偏重课程讲授,很少注重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活动不受重
视。自从美国实验主义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提倡「从做
中学」以后,教育人士开始注意到教育活动的问题。
德国文化学派主张: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因此教育应与生活配合,就
要重视教育活动。文化学派思想的重点是看重文化的教育价值,因为文化是用
来陶冶人的,并用来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文化有很高的价值。基于此,
他们便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是有价值的文化活动。
由于教育观念的改变,把过去教师不鼓励学生参加教育活动的想法,转
变为鼓励学生尽量参与教育活动,是一项重大转变;过去教师认为学生参与教
育活动会影响课业;现在则认为教育是多元化的,学生多参与教育活动,可以
培养兴趣、才能,甚至促进社会化,达到合群的教育目的。

二、 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1.受教者(学生)
2.施教者(教师)
3.教学目的
4.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
6.教学环境
7.教学设备
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
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
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后,施教者
和受教者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效果的选择和利用。

三、 教育活动形式

10
教学活动既然是指施教者(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通过恰当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对受教者进行传授客观性知识、锻炼技能、启迪智慧、引导
正确的价值实现和激发积极情感体验的教育活动,其形式多样,在教育实践中,
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1)讲授式。
教师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给学生留下深刻而清晰的知识结构。
(2)谈话式。
师生通过相互交流谈话,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3)研讨式。
师生和学生围绕一定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思考讨论,达到相互学习、启
迪智慧,加深理解的目的。
(4)实践活动式。
通过具体的实践或活动开展,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
发展。
(5)竞赛式。
通过考试或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当然,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形式有
很多,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都是值得肯定的。
(6)自由学习式
学生自己通过书本、多媒体、...多种渠道进行学习。

四、 教学计划
(1)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旨
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
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我将以《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2)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
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11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
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3)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
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将依据
学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4)教学措施
1. 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
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
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 ,
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
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2. 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
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
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
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3.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
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
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 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5)资源
在教学时、注意力用好手中的多种资源 。
(6)教学活动 - 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
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
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12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
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
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
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
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
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
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
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
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7)教学活动 - 基本组织形式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全班上课,
二是小组合作教学,三是个别教学;根据班额的多少可以分为:大班教

学和小班教学。

13
3.教育过程
一、 教育过程的概念
教育过程是指学校教育过程。即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下,运用各
种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标的进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影响,
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转化的过程。学校教育过程的主
要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需要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及
发展特点、水平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推动教育过程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 教育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也
是从感知到理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
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人类社会的认
识过程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知到完全知,由不精确的知到确切的
知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活动也遵循这样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
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
素质。因而,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实质
上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学生智力,体力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都
离不开对知识的掌握,都要受认识规律的制约。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认
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
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
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
相同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
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然而,教学这个认识
活动本身避免了前人的艰难摸索和失败的过程。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
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认识过程中的错误,少走弯路 。
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
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充分发展,使之成长为符合

14
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促
进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 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从
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
为主,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教学活动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
一定的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鉴于此,教学活动要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同时
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可
以使学生学得更快,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而学生的能力又是他们在学
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互为发展的条件,两
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只有通过教师来组织调节或指导活动,学
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德,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才能
起到应有的作用。(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
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而,知
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地处在统一的过程之中的。

15
4.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一、人的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包括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中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 心理素
质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现实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有德育、智育、体育 、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唯独没有心理素质教育。这种无“心”的教育,极不利
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是个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场
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青少年是重点,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素质
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近几年来许多调查研究明表,大中小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平均检出率大多在 20%左右,有的资料显示更高。而且存
在着这样一个趋势,学生年级越高,心理问题的平均检出率越高,总体情况是大
学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学。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
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滞后,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又表现出向低龄发展的趋
势。
陈永胜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人数约为 10-15%,情绪方
面的问题约在 10-20%之间。相关实验研究也发现,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绩存
在着正相关,即学业成绩高分组大部分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上,而学
业成绩中等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组,而学业成绩低分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
质不好的水平层次。可见,不但大中学应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小学甚至幼儿都必
须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但它们并非循
着生理——心理——社会的顺序发展的,而是三类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
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素质的结构越完善,整体的功能就越强,因此素质
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生理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
体育完成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来完成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来完成。

可见,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处于平
等地位,不是其他学科教育的补充和辅助手段。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心理素质
教育的独立地位,没有及时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这是造成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偏低,
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16
心理素质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教育或规范教育无法代替
的。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 消除学生
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专题训练、学科渗
透等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我们强调心理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并不是说它与其他学科教育是孤立的。实际上,开
展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提高心理素质这一中介环节,才能促进其他素质教育效率的
提高。

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分析
素质的内涵分析
心理素质由“心理”和“素质”这种关系构成的复合概念,要分析
心素质的内涵结构,也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素质及其本质。有研究者在
对已有素质概念的内涵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素质是指有机体在先
天生理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环境教育的交互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
动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
的品质。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
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
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心理素质好,主要遇到挫折,不
会逃避,而是面对。更重要是每天心情好,微笑待人,认真完成每一件
事,并在心理上持续展现自信,激情, 永不放弃的品质。心理素质差是
指在经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能承受,一般都会表现出焦虑、烦燥或者
是抑郁等消极情绪,临场就紧张,遇事就手忙脚乱,做事犹豫,想到由
不敢做,不敢说。

三、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分析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构成。
1.认知维度包括:
(1)反映性分为以下几个成分:
① 精致性:指在认知过程中敏锐地接受信息、有逻辑地加工信息,比较
准确地储存信息等特点。
② 全面性:主要指突破现实认知活动的局限性,把认知活动扩展到必要
的广度。

17
③ 深刻性:在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能够运用分析、概括、比
较、推理等认知方式,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
④ 敏捷性:指认知加工过程的速度。

(2)创造性则包括

① 开放性:具有开放的心态,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它为创造性的
认知活动提供前提性的心理空间。
② 好奇性:喜欢探索不熟悉的经验。它为创造性认知活动提供动力来源。
③ 发散性:能在短时间内给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为创造性活动
提供心理机制。
④ 冒险性:喜欢突破现成的规范和固有的框架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它保
证和维持创造性活动的方向。
(3)实践性包括
① 目的性:个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意识指向性,保证个体实践行为的
方向性和坚持性。
② 应对力:个体对问题情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个体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实践活动提供足够的心理空间。它主要表现在个体对问题 情境新异性
的把握和自动化加工程度上的差异。
③ 表现力:把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外在地表现出来,付诸于行为实践的能
力。它为实践活动提供心理机制。

(4)元认知特性包括
① 意识性:指个体能够意识到个人、任务和策略等因素对自己的认知过
程的影响,包括对个人变量的意识、对任务变量的意识和对问题策略的意
识三个方面。
② 监控性:指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以有效地达到认识目标,包括计划和准备、监视和调节、评价和总结三个
方面。
2.个性维度
(1)动力特征。就是指个体目标取向行为的动力性程度。
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① 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地去力

18
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② 求知欲:是积极渴望认知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及不断探索真理,
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愿望。
(2)意志特征,包括:
① 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
执 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
② 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
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
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
③ 自制: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
的行为两个方面。
(3)情绪特征,由以下两个主要成分构成:
① 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程度及其比例。
② 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
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4)自我特征即自我意识特征,
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
① 自我统合:指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包括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
和社会我与个体我的统一。
② 自尊: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对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反映,包括自我价
值感和自我效能感。
③ 责任感:指自觉地把应做的事做好的心理态度,亦即正确地认识个人
对社会所承担责任的信念和意志,包括主体义务意识、责任体验、责任行
为等。
3. 适应性(能力)
(1)自我定向适应性指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
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包括:
① 学习适应:对学习活动充满热情,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的变化
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的动力性、计划性和方
法性。
② 生活适应: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适应学校的新生活,包括新的学
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生活自理能力。
③ 生理适应:适应生理上的变化,具有合理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意

19
识和性行为,包括生理变化适应、性观念、性心理调适。
④ 职业适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调整择业的价值取
向,并主动学习,培养兴趣,增强能力,最终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满足。它
包括择业价值取向的自主调节、积极的求职准备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2)社会定向适应性指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
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包括:
① 社会环境适应: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较正确清晰的认识,采取现实
的态度,并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包括社会认同感、
社会参与性和社会接纳性。
② 人际环境适应:改善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异性关系。
③ 应激情境适应: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和自我调节
方式,包括应激反应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

5.课程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
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
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是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 ,
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
的教育活动。
课程最一般的含义是指有组织的教育内容,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
蓝图,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
培养的质量。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
对课程的改革,而要了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 首先必须了解课程的概念及其
演变过程。
(1) 中文里课程的字面意思
“课”指功课,也就是“教学内容”,“程”有程度、程序、进程的意思。
因此,从字面意思来看,课程就是指功课的进程。
(2)英文中课程的原始概念
英文“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课程原意是“跑马
道”(racecourse),对大多数人来说,学校课程就是一段接一段的像跑道那样
的东西,是一种标准的途径,学生通过它跑向终点, 就像骑手赛马需要沿着一
20
定的跑道前进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一样,学生跑完这个跑道,跑到终点, 才能
获得文凭。从这个方面看,“课程”与“学习过程”同义,可以互相替换。但是 ,
在现代课程文献中,这种最初的含义已经发生改变。
(3)课程概念的扩展——潜课程
1968 年,美国的杰克逊(Jackson,P.W.)首次提出“潜课程”(hidden
curriculum)一词。他认为,学生在读、写、算或者其他学术课程上的进步并没
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以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经验中获得了
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状态的发展。这些非学术的教育结果比学校教学
更具有影响力。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潜课程”。此后,许多学
者从理论上悉心探讨潜课程的定义、特点、内容、作用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人
从实践上做了研究。目前,在国际课程研究文献中,“潜课程”一词已经成为公
认的教育术语。 在英文中, 用的最普遍的词语是 hidden curriculum , 此外,
还有用 covert , latent , invisible , informal curriculum 等。在中国,
学者们常用“潜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等词语,
这些词语大多是从以上英文词语翻译过来。
目前,学者们对潜课程的定义的看法各有不同,不过这个定义中有几点
还是具有相同的一面。
a.潜课程存在于学校范围之内,与显课程(学校里有计划、有目的公开
的正式课程)相对。
b. 潜课程是以无意识、非计划的方式影响学生的。
c. 潜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限于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
规范、态度等方面。
d. 潜课程发挥作用时具有隐蔽性。
从上,可以给潜课程下这样的定义:潜课程是指在正规教学内容以外,
不知不觉地对学生起到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

二、课程的特点和作用
学科课程是当今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类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
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
(1) 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2)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3)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4)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21
课程的作用 :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三、课程内涵的发展
(1)课程即教材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
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
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
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2)课程即活动
  这种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
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通过研
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
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
的学科体系上。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
中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
(3)课程即经验
  在泰勒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
用,他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这种
观点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
是课程,强调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
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四、课程类型
  当代主要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类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
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
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

22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
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
(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1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基本观点: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
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所构成的。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
学科的基本结构。最后,提倡发提现法学习。布鲁纳很多思想体现了很强
的时代精神,对当前学校教育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足:如片面强调
内容的学术性,致使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将学生定位太高,好像要把每一
个学生都培养成这门学科的专家;同时在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关系上
也不很成功。但布鲁纳的思想对今天我们的课程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
2 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主
张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智力
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特
色在于:其一,以范例性的知识结构理论进行取材,其内容既精练又具体,
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二,范例性是理论同实际自然地结合的。其
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都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其四,范例教学能
更典型、具体、实际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把“一般发展”作为其课程论的出发点和归
宿,称为“发展主义课程论”。所谓“一般发展”,是指智力、情感、意
志、品质、性格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主要观点:第一,课程内容
应有必要的难度。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
识教给学生。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第四,教材的组织
要能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即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自觉
的学习者。第五,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2) 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
域的课程。综合课作用:第一是认识方面的作用,综合课程既可以提供整体观
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同领域;第二是心理方面的作用,综合课程是按儿童
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的,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

23
第三是社会方面的作用,综合课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有利于课堂间
的相互影响。
   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以下几种:一是相关课程
(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
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
穿插进行。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
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
进行学习。三是广域课程 (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
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
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
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前三种课程都是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
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课程的改进和
扩展;而核心课程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
“儿童中心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
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
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五、课程的发展趋势
(1)课程价值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课程目标关注人的综合
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并指向终身学习。
   (2)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
(3)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4)重视治理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建构的学习。
(5)强调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学校与教师在课程改革与研究中的作
用将越来越突出。
(6)课程设计、开发将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密切结合。

6. 教学
24
一、教学的概念
“教”与“学”作为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处于教学的统一
体中,各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教”是有对象的“教”,
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将失去其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因此,“教”
以“学”为依据并体现在“学”之中。而“学”离开了教师的“教”,“学”
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学生只 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学习。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教学永远包括
“教”与“学”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应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教学活
动中,一方得到发展,必然会影响并促进对方的发展, 即教师的教影响学生
的学,学生的学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媒体的普及和信息
交流的日益广泛,教师与教师之间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与
交流的互动,如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 使学校教学活动日益呈现多方互
动交流的多重色彩,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互联网。

总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
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
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 教育和教学的区别
教学和教育是相互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从逻辑的角度看, 二
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是个大概念,包括学校培养人的全部工作, 而
教学只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了教学之外,学校 还通
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实际上,在中文中,教学与教育没有太大区别,而在西方,教学主要针对知识
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教育主要针对个体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训练。教育注重过
程,教学注重结果。

三、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
始终。

25
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
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
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对教学中的各
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的概念首先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目的
性。教学活动永远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进行的,教学原则要能够指导教
学工作,必须与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一致,必须是有利于这些目的实现
的。
同时,教学原则的概念还表明了教学原则的合规律性。教学规律是客观
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需要通过人们的认识才能获得,而人们在认识规律时,
并不总是能够得到与之相符的结果,由人们提出的教学原则既可能是符合规律
的,也可能是不符合规律甚至完全与规律相悖的。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
确实能给予教学工作正确指导的原则,才可能是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的。历史
上的教育家提出了无数的教学原则,而真正能够保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
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容易成功 ;
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但由于
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
的教学原则与之相适应,因而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同于教学原理。这种反映不是对教学客观
规律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深刻程度,
从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

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

第二,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
相同。

第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

(1) 教学的整体协调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协调好教学过程中
各种要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原则是指从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来讲,
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

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从教学对象来讲,教学
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充分体现“教育机会人人平等”的义务教育宗旨和

26
原则;从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来讲,要充分发挥各要素在达成教学
目标过程中的基本作用。

1.要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即,教学要向学生传递反映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知识和实际有用的知
识技能,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要结合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具有教育性,并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2.要做到知识传授、发展智商和培养情商的统一,要特别注重学生
的能力,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
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情商因素,以便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
展。

(2)理论关系实际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
分析实际,以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与掌握
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
的矛盾。这一原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反映。

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点是: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联系实际;通讨积极引
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
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创造原则

启发创造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4)矛盾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
展的实际,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期使受教育者系统地掌握基础知

27
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教
学要求的反映,也是由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在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点是:

1.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按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

2.抓好教学过程的顺序,做好教学工作每个环节的工作,合理安
排教学过程;

3.抓好学生学习的顺序,做好知识系统化工作,培养学生对所学
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
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教育,以使每个学生都
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原则时要做到: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人和集体的详细情况。

2.把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结合起来,在按照教育目的和教科书的要求教
育学生的同时,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以便发挥学生个人的特长。

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6)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让学生直接观察所学
的事物或者事物的模型,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打好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性原则时要做到:

1. 要恰当地使用直观方式如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等。

2. 要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加强直观教学的目
的性和针对性。

3. 在使用直观教具时,要使语言指导与启发思考相结合。

28
4.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等活
动, 提倡师生自制直观教具。

(7) 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牢固地保持在记忆
中,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1.教师在讲授时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教给学生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3.要在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原有的知识中巩固提高。

4.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作业和其他实践活动,注意对学生知识质量的检查
与评定。

四、教学的作用
教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
术进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确实令人赞
叹不已。从远古时代 起一直是人们幻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空中
飞行”和“飞向太空”都在这一世纪成为现实。回顾二十世纪的重大科学技术
进步,以下几个项目无疑是影响最大的,而数学的预见和推动作用非常关键。

(1)先有了麦克斯韦方程让人们从教学上论证了电磁波,其后赫兹才有
可能做发射电磁波的实验,接着才会有电磁波声光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2)爱因斯但相对论的质能公式首先从数学上论证了原子反应将释放出
的巨大能量,预示了原子能时代的来临.随后人们才在技术上实现了这一预见,
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为发达国家电力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3)牛顿当年已经通过数学计算预见了发射人造天体的可能性,差不多
过了将近三个世纪,人们才实现了这一预见。

(4)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完全是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数学家图灵和冯诺依曼的研究对这一重大科学技术进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5)遗传与变异现象虽然早就为人们所注意。生产和生活中也曾培养过
动植物新品种。遗传的机制却很长时间得不到合理解释,十九世纪 60 年代,
孟德尔以组合数学模型来解释他通过长 达 8 年的实验观察得到的遗传统计资

29
料,从而预见了遗传基因的存在性。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 了遗传基因的实
际承载体,到了本世纪 50 年代沃森和克里发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
以 后,数学更深刻地进入遗传密码的破译研究。

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数学模型,数学研究和数学推断往往能作出
先于具体经验 的预见。这种预见并非出于幻想而是出于对以数学方式表现出
来的自然规律和必然性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预见的精确性和
可检验性日益显示其重意义。

五、教学的特殊功能
教学出现以来渐次形成的特殊作用是:
(1)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
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各种教学规
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
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经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
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这比起学生自己
选择,自发学习社会上散在的经验,无论其目标、内容、时间、效果都要优越
得多。
(3)教学又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可以避免自
学上的困难和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而且,教师又总是试图选择最优的方法去
完成教育的任务,这就保证了学习者学习上的每一步都能够顺利地进行。
(4)教学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它要完成的任务始终是全方
面的,既有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
善、基本技能的形成、个性特长的发展等等,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有教学才
能做到。

30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8%82%B2%E5%8A%9F%E8%83%BD
【2】https://yz.chsi.com.cn/kyzx/zyk/200710/20071008/1375891.html
【3】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7908e85c6b8d52af481ad2ab.html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8%82%B2%E6%B4%BB%E5%8A%A8
【5】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
%E6%95%99%E8%82%B2%E6%B4%BB%E5%8B%95
【6】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8%82%B2%E8%BF
%87%E7%A8%8B/23557673#:~:text=%E6%95%99%E8%82%B2%E8%BF%87%E7%A8%8B%E6%98%AF
%E6%8C%87%E5%AD%A6%E6%A0%A1,%E6%B0%B4%E5%B9%B3%E4%B9%8B%E9%97%B4%E7%9A
%84%E7%9F%9B%E7%9B%BE%E3%80%82
【7】https://wenku.baidu.com/view/21a86687ad02de80d5d840bc.html
【8】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E%E7%A8%8B#:~:text=%E8%AF%BE
%E7%A8%8B%E6%98%AF%E6%8C%87%E5%AD%A6%E6%A0%A1%E5%AD%A6%E7%94%9F,%E6%9C
%89%E8%AE%A1%E5%88%92%E7%9A%84%E6%95%99%E8%82%B2%E6%B4%BB%E5%8A%A8%E3%80%82
【9】https://zhuanlan.zhihu.com/p/117538372
【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60236d0101a3dt.html
【11】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5%AD%A6
【12】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1519889.html
【13】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5%AD%A6%E5%8E%9F%E5%88%99
【14】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5%AD%A6#2_2
【15】https://wenku.baidu.com/view/30a615ec0975f46527d3e131?pcf=2

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