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年第 11 期 ( 总第 77 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thly)


No. 11 ,2006 ( Serial No. 77)

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希利 3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北京 ,100875)

摘要   通过查阅 1994 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全纳教育研究的有关文章 ,发现全纳教育存


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全纳教育”这个术语的翻译并不是非常准
确 ,这影响了全纳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 各国千差万别的经济 、

化、教育背景注定了各国在实施全纳教育时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吸收 ; 十多年来
人们对全纳教育一直争论不休与全纳教育的理论假设不是非常准确和可靠有一定的
关系 。一切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又遵照普遍规律的安置形式就是该地某一残疾人
教育最恰当的形式 。
关键词   全纳教育  背景  理论假设
分类号   G760

  全纳教育自 1994 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宣言》 混淆 。这无疑会影响到我们与国际的交流 。因为 ,


中提出以来 ,至今已有十余年 。针对这一新的教育 目前国外对开展全纳教育的争论之一也就是围绕
思潮 ,各国学者都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 。究竟 是否要“全部纳入”的问题而进行[2 ] 。朴永馨教授
什么是全纳教育 , 要不要推行全纳教育 , 如何推行 倾向于将“inclusion”译为“包容”。台湾学者将“in2
全纳教育 ,在西方国家争论也是非常激烈的 。笔者 clusive education”
译成“融合教育”。
查阅了十几年来我国学者对全纳教育研究的有关 翻译不很准确除了影响我们与国际上的同行
文章 ,发现全纳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研 进行交流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对全纳教育尚
究和探索的问题 , 如“全纳教育”名称翻译的问题 , 没有一个确切定义的情况下 ,它容易在我国教育领
全纳教育的背景问题 ,全纳教育的理论假设问题等 域产生歧义 , 使人们难以把握其实质 , 甚至走向极
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全纳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 端 。比如 ,我国很多研究者认为“全纳教育”就是要
正确理解与把握 ,进而也就影响了我国如何对全纳 将所有特殊儿童“全部纳入”到普通学校中来 , 教育
教育有所选择 、
有所创新地吸收 。 体制上要从二元制逐步走向一元制等等 。十几年
来国际上对“全纳教育”的不断研究与探索显示 , 这
1  关于“全纳教育”
名称翻译的问题
一理解是狭隘的 ,与全纳教育的实质也是不完全相
“全纳教育”一词英语是“inclusive education ”, 符的 。
“inclusive”
是形容词 ,其动词“include ”含义是“包括 、 那么全纳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 目前 , 在国
包含 、 容纳”。 “全纳教育”一词既然属于外来语 , 在 际上较为流行的并被许多国家广泛接受的是英国
我国也就存在着如何翻译的问题 。1993 年在哈尔 全纳教育专家托尼・ 布斯 ( Tony Booth) 对全纳教育的
滨亚太地区特殊教育研讨会上有学者把“inclusive e2 解释 。他认为 : 全纳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
ducation”
介绍到中国 , 我国特殊教育专家根据教育 种过程 , 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 、 课
的人权精神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 ,将“inclusive ed2 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 。托尼・布斯的
译为“全纳教育”[1 ] 。这种翻译不是十分准
ucation” 这一概念 , 将全纳教育引入了更广 、 更深的领域 。
确 ,因为这种翻译虽然将“容纳”之意翻译了出来 , 他认为 , 全纳教育研究要探讨的不是“一体化”与
但“include“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全”的意思 , 而且与 “隔离”( integration - separation) 的问题 , 而应探讨的
真正的“全纳”( total inclusion 或 full inclusion) 一词相 是“全纳” 与“排斥”( inclusion - exclusion) 的问题 [3 ] 。

3 黄希利 ,教育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 : 教育管理 、


教育法学研究 。E - mail :xinyi990715 @sina. com 。
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希利 ・1 5 ・

  从托尼・布斯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 , 全纳教 的 。这也是全纳教育提倡者最有力的理由之一 。


育的实质是“要 加 强 学 生 的 参 与 , 减 少 学 生 被 排 但我们认识全纳教育 , 一定要全面认识它的哲
斥”,而将全纳教育仅仅理解为将特殊儿童全部纳 学基础 。既要看到人本主义重视人的尊严 , 发扬人
入到普通学校中来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产生这样 的个性 , 重视社会平等等合理的一面 , 又要认识到
的理解与《萨拉曼卡宣言》中并没有给全纳教育一 由于人本主义对人性和人权的片面理解 , 过分颂扬
个确切的界定有关 ,也与各国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 个人价值而带来的对社会需要的忽视和对社会制
有关 ,但“全纳教育”名称一词的翻译在我国不非常 约性的忽略 。我们知道 , 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缺
准确也是原因之一 。 一不可的 , 教育既要满足个人需要 , 也要促进社会
既然全纳教育研究的是有关特殊儿童的“参 发展 ;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 ,自由 、
平等是有阶段性
与” 与“被排斥”的问题 , 因此 , 我们不妨把“inclusive 的 ,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权利
education”
译为“接纳教育”或许更为合适一些 ( 本文 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
仍沿用“全纳教育”的名称 ) 。现实中 , 特殊儿童不 ”[5 ] 而在人本主义那里 , 我
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
能够很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实质上就是因为特殊儿 们得不到关于社会人的具体知识 ,只是关于抽象的
童还没有被学校 、
社区 、
社会所很好地接纳 。虽然 “一般人”
的概念 。所以 , 列宁指出 :“哲学中的‘人
目前我国很多残疾儿童以“随班就读”的形式被安 本主义原则’—
— —是狭隘的 , 无论是人本主义原则 ,
置在普通学校里 ,但实践中出现的“随班就坐”、
“随 还是自由主义 , 都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 、 肤浅的表
班就混”等现象说明他们并没有被普通学校所真正 ”[6 ] 美国文化和教育中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 , 实
述。
地接纳 。将“inclusive education”译为“接纳教育”,最 际上就深受这种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 。全纳教育
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全纳教育”名 称 翻 译 中 由 只强调权利与儿童的独特个性与需要 ,而完全忽视
“全”
而引发的争议和问题 。“接纳教育”作为一种 了社会的需要及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条件 , 实际上也
教育理念 , 不关注对特殊儿童如何进行教育的安 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反映 。
置 ,而关注如何使特殊儿童更好地被社会所接纳 。 2. 2  全纳教育的经济背景
实施全纳教育意味着普通学校中特殊儿童与
2  关于全纳教育的背景问题
普通儿童在同样的环境下受教育 ,这就需要配置相
全纳教育毕竟是西方的一种观点 , 有其赖以依 对数量的教师和专家 , 以及需要足够的技术帮助 ,
托的文化 、
经济 、
教育背景 , 要想深刻地把握全纳教 这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是非常昂贵的 。正如我国特
育的实质 ,还必须深入分析其所依托的背景 ,然后才 殊教育专家陈云英博士所认为的 : 全纳教育是一个
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
有所创新地吸收。 有能力的教育网络 ,全纳性学校是有能力办学的学
2. 1  全纳教育的文化背景 校 ,而 全 纳 性 课 堂 就 是 有 能 力 教 学 的 教 师 的 课
全纳教育与“回归主流”运动一脉相承 , 其哲学 堂 [7 ] 。
基础都是人本主义哲学 [4 ] 。 发达国家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 , 他们
人本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著 为每个特殊儿童提供的经费支持大大高于普通儿
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充 童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沈泓博士答上海特殊教育
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的精髓 。从文艺复兴到资 研究中心时指出 ,美国的特殊学生获得的经费支持
产阶级革命 , 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广泛传播 , “比普通学生大得多”。这样 ,他们就能够从经费上
在教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本主义以人 保证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机会[8 ] 。英国政府不仅通
为中心 , 个人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 。自由 、
平等是 过制定政策 , 给残疾人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 而
人所固有的 、
自然的 、
永恒的权利 。人本主义者反 且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 人力和物力 , 使残疾人教
对特权的存在 , 反对歧视和不平等 , 力图建立一个 育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9 ] 。
平等 、
友谊 、
忠诚 、
博爱 、
互敬的人类理想社会 。 从世界范围来看 , 难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国
基于这样一种哲学思想之上的全纳教育无疑 家大多是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 ,因为它们缺少
是具有合理因素的 。它承认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 经济的投入来保证特殊教育领域所需要的资源 。
利 ,反对歧视 ,创造受欢迎的社区 ,建立全纳性社会 相应地也就难以保证教育机会均等 。我国属于发
和实现人人受教育 , 体现人类尊严 , 是积极的合理 展中国家 , 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教育经费投入 , 同
・16 ・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年第 11 期 ( 总第 77 期)

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追求的是特殊教育的高质量 。而我国的随班就读


要》
中提出了到 2000 年底教育财政性经费要达到国 其出发点却是在传统的特殊学校教育发展薄弱 , 不
内生产总值的 4 % , 但该比例至 2001 年达到最高 , 能满足需要的基础上 , 以经济的手段 、
较快地速度
为 3. 19 % ,离 4 %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10 ] 。 将大量游离在学校外的特殊儿童招收进来 , 使他们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西方发达国家 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 。西方的全纳教育是要为特
正是由于经济的发达 ,在能够提供足够的教育经费 殊儿童提供平等的 、
适当教育的机会 , 而我国的随
的情况下 ,才提出了象全纳教育这样需要大量教育 班就读主要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11 ] 。
资源投入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对于发展中国
3  关于全纳教育的理论假设问题
家 ,与其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倒不如说是一种美
好的教育理想 。 验证一个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可靠 , 要在开展实
2. 3  全纳教育的教育背景 际研究的过程中 , 不断地同获得的实际材料 、
新的
60 年代对残疾人的措施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反 知识进行比较 。如果研究的过程与假设的推测相
思 ,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没把残疾人当正常人看待 , 符 ,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或可靠的 , 反之 , 便是不正
对他们所做的一切虽然出自善意 ,但没有用平等的 确或不可靠的 。
态度对待他们 ; 认为残疾人原本就应该同其他人一 从前面关于全纳教育的本质分析及背景分析
样获取社会中的平等权利 , 要还残疾人以本来地 中可以得出 ,全纳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积极参与 , 减
位 ,因此进入了正常化运动的时期 。正常化运动要 少被排斥”的问题 。全纳教育者认为所有特殊儿童
求残疾人的生活 、教育 、
就业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安 都应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 ; 隔离式的特殊教
排都应尽可能按普通人的标准落实 。 育使特殊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成功 , 是低效的 ; 特殊
由于残疾人的措施正常化与残疾人的全面参 儿童只有与普通儿童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
与社会 ,在 80 年产生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一体化 育才能不受到社会的排斥 。这三个方面就是全纳
的教育改革 。英国称之为“一体化”教育 ,美国称之 教育者所基于的基本的理论假设 。那么这些理论
为“回归主流”,中国称之为“随班就读”。该阶段主 假设是否都是完美无缺 、
完全能站得住脚的呢 ?
张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最少受限制的教 3. 1  所有特殊儿童都应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
育环境”,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活
提倡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回归主流”,实施一 全纳学校的基本原则是 : 只要可能 , 所有儿童
体化教育 ,反对将他们安置在具有隔离性质的特教 就应一起学习 ,而不论他们可能有的困难或差异如
学校中 ,使他们始终生活在残疾人这个狭小的圈子 何 。全纳性学校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不同需要并对
中。“一体化”教育打破了传统隔离式教育的围墙 , 此作出反应 ,并通过适当的课程 、
组织安排 、
教学策
在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方面做出 略、资源使用以及与社区的合作 , 来满足学生不同
了积极实践 ,开创了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 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 ,并确保每个人受到高质量
但是基于“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
——我们是“正 的教育 [12 ] 。
常人”,他们是“非正常人”这样一个出发点 ,学校注 应当说全纳教育的这一主张对保障每位特殊
重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 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 ,享有接受同等教育和过正常
文化 ,而忽视针对他们的需求施教 ,因此 , 其中仍存 社区生活的权利 ,在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接近与
在安置在普通学校的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不能得 融合上是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的 。但是 , 以美
到满足的隐形“被排斥”现象 。正缘于此 ,人们逐渐 国特殊教育学者考夫曼为主的一些西方学者 , 在批
不使用“一体化”教育这个词 , 而改用日益流行的 评全纳教育时指出 : 全纳教育的支持者相信让特殊
“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 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 、
生活 , 他们都能生成
由此可以看出 , 西方国家无论全纳教育 、
回归 好的行为 。其实不然 , 根据人类模仿的社会化理
主流或一体化教育 ,都是在隔离式教育发展到一定 论 ,人在群体中不会去模仿一个和自己差异太大的
阶段 ,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已得到实现的基础上发展 人 ,最好的模仿对象是和自己相似 , 但比自己略好
起来的 ,其目的是使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平等 一些的个体 。特殊儿童在和普通儿童相处过程中 ,
地在普通学校接受适合他们自己独特需要的教育 , 模仿的对象通常都是那个班级上表现较差的人 。
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希利 ・1 7 ・

也有学者在对聋人进行研究后表示 : 正常的社会 、 史地位和功绩是不可否认的 。世界各国许多自强


情绪发展需要个体与同伴间进行没有辅助设施干 不息 ,残而不废的楷模 , 正是传统教育的结果 。那
预的直接交流 。如果人们不能在同一团体中使用 种特殊教育的效果无论用什么标准来检验都不理
同一种语言 ,平等参与团体活动就不可能实现 。聋 想的看法 , 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 是有失客观和公
人也不可能拥有与普通人一样的机会参与社区活 正的 。
动 [13 ] 。 特殊教育学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它
全纳教育这一主张最致命的弱点还在于它的 从尊重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出发 ,以他们共同的认知
“一刀切” 的思想 。迄今为止 ,很少有学校能说它满 规律和特征为基础 ,其教育体制的形成是人们对长
足了该校所有普通学生的教育需要 ,而仅仅是程度 期教育实践经验和思想的总结 , 总体上是合理的 ,
较低的特殊儿童到普通班去接受教育就已经产生 它的存在符合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 。特殊学校的
了严重的师资问题 、同伴认同问题 、
家长态度问题 地位和作用也是普通学校所不能替代的 。特殊学
等 。要去满足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和特殊设施的严 校在专业知识 、
教学设备 、师资水平等方面具有普
重残疾儿童的教育又谈何容易 。香港真铎启喑学 通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尽管特殊教育的发展本
校鲍瑞美校长在实践融合教育后总结出 : 虽然融合 身也存在着不足 , 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新问题 , 但可
教育目前已受到各国认同与实践 ,但对听觉受损学 以通过提高认识来弥补和解决问题 。班级授课制
童来说不是全部都能有效地由第一阶段去接受融 这一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也经历了数百年的批评与
合教育的模式 。有些需在聋校接受幼稚园 、 小学或 指责 , 但始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不断被补充完
中学的密集教育 , 然后 , 于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才 善 ,这说明其存在与否并不由个人的意志所决定 。
能到普通班上进行融合教育的训练[14 ] 。日本特教 特殊教育是否有效 , 是否能实现人们的期望 ,
专家山口薰也指出 :“今后即使在普通班级中的特 决 定 因 素 是 多 方 面 的 。巴 拉 和 热 格 拉 ( Balla &
殊教育得以较大发展 ,也并不能由此来取代现行的 Zigler) 指出 , 在判断隔离式安置和特殊儿童发展之
[15 ]
盲聋 、
养护学校及特殊班级的特殊教育 。 ” 间的关系时 , 至少要考虑四个变量的影响 : 学生的
因此 ,所有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是 特点 ( 如年龄 、
性别 、
残疾程度) ,进入隔离安置以前
不现实的 。多数的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完全全纳 的经历 , 隔离式安置地点本身的条件 , 研究的特定
的观点过于极端 、理想化 , 大多支持特殊儿童在必 变量 。也就是说 ,隔离本身并不是造成特殊儿童发
要时到资源教室接受一段时间的教育与服务 。更 展不利的决定因素 。学者们相信 , 在现实中 , 对许
多的情况则是观念上 、 原则上支持完全全纳教育的 多孩子而言特殊学校特殊班的学习是有用的 , 如果
理想 ,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采取部分全纳即回 有适合特殊学生的教学 , 能让他们更自信 , 即使有
归主流计划的做法 [16 ] 。当今世界政治正在向着多 必要让他们离开普通的正常环境也是可行的[18 ] 。
极化的方向发展 ,各国文化也都在向着多元的方向 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 ( 包括中国 ) , 在普通儿
发展 ,一元的价值或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反对与 童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很多特殊儿童还没
批判 ,全纳教育倡导一元的教育安置形式毫无疑问 有被吸收到学校学习 3 [19 ] 。入学机会都没有 , 更谈
也要受到批判 。个体间的差异是千差万别 、 丰富多 不上接受适当的教育了 ,而产生这样的问题本身并
彩的 , 因此 , 教育的安置形式也必然会是灵活多样 不是隔离式的特殊教育的过错 。“教育机会均等的
的。 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 、 经济的 、
社会的或文化方
3. 2  隔离式的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的学习得不到 面的低下情况 ,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
成功 ,是低效的 偿。 ”[20 ] 这就是说对于特殊儿童等弱势群体来说 ,要
全纳教育推行者认为 : 残疾儿童隔离式教育效 想使之与普通儿童具有同等的机会 , 只有通过制
果是非常令人沮丧的 ,无论用什么标准来检验都不 度 ,运用不平等的原则给予他们额外的经济上 、 教
理想 [17 ] 。客观地说 ,全纳的推行者所做的判断有失 育上 、 政治上的利益倾斜才能做到 。
公允 。传统的特殊教育虽然也存在着弊端 , 但其历

3 截止到 2003 年底 ,全国未入学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总数 306 ,474 人 ,其中视力残疾 43 ,127 人 ,听力言语残 54 ,226 人 ,智力残疾 87 ,972 人 ,
肢体残疾 66 ,433 人 ,精神残疾 17 ,178 人 ,多重残疾 37 ,538 人 。
・18 ・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年第 11 期 ( 总第 77 期)

  英国开展的全纳教育研究曾得出一个初步的 不是仅仅以实施全纳教育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因
结论 : 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全纳教育中有社 此 ,认为特殊儿童受到社会的排斥是因为特殊儿童
会性效益 ,而学术效益不明显[21 ] 。由此可见 , 全纳 没有与普通儿童在一起受教育 , 这一论断是偏颇
教育的这一理论假设也不能说是非常可靠的 。 的 ,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应该说加强特殊教育与普
3. 3  特殊儿童只有与普通儿童在同一环境下受教 通教育的融合 ,对于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育 ,才能不被社会所排斥 非常有意义 ,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但以一种教育形
全纳教育的支持者认为隔离是对特殊儿童的 式取代另一种教育形式 , 想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 ,
标签 , 使他们处于不利境地 。但是马丁・索德和考 不但不会达到最初的目的 ,反而会走向极端甚至背
夫曼都指出 , 隔离和标签本身只是表示分开 , 没有 离最终的目标 。
任何什么好坏之分 。即使是全纳教育支持者也承 综上所述 , 可以看出 , 全纳教育为什么十几年
认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个体 , 都有特殊的教育需 来一直争论不休 ,一直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含义以
要 。关键问题不在于隔离和标签 ,而在于我们对残 及达成共识 ,与全纳教育的理论假设不是非常准确
疾、
障碍过于敏感 ,以至于不能完全接受特殊儿童 。 和可靠有关系 ,也与各国的经济 、
文化 、
教育情况千
这不是标签 ,甚至也不是隔离的问题 —
——是在 18 世 差万别有关系 。
纪人们决定把特殊人士转移到隔离式机构中之前 朴永馨教授认为 , 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
就存在的问题 [22 ] 。 况和趋势是 : 根据各地和各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 ,
特殊儿童能否被社会接纳 , 与特殊儿童的受教 选择和实施对残疾人最有利 、也是残疾人最需要的
育水平能否达到与普通儿童相当的水平是有直接 可能的安置形式 ,这种形式从长远讲要能使其有利
关系的 。要使特殊儿童能够达到与普通儿童相当 于充分参加到社会的生活中去 。形式应是多样化
的受教育水平 ,关键的问题又是我们对特殊儿童的 的 ,没有统一的 、
万能的安置形式 。过去强调残疾
教育是否能够真正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不论一体 人与普通人的共性而忽略了其特殊性是不妥当的 ;
化还是全纳教育都应是培养特殊儿童适应未来生 过分强调其作为残疾人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其作为
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 而不是教育的目的 , 只要适合 人的共性 , 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 必须二者兼顾并密
于特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采取何种的教育安置形 切结合 。安置的形式要为安置的目的 、 为特殊教育
式并不重要 。特殊学校有专业性较强的师资和硬 的目的服务并服从于此目的 。一切从当地的实际
件设施 , 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学习 , 是保障特殊儿童 情况 ( 经济 、
文化 、
传统 、
教育等) 出发又遵照普遍规
走上社会的基本途径 。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 、
生 律的安置形式就是该地或某一残疾人最恰当的教
活 ,对有能力跟上普通儿童学习的特殊儿童有积极 育形式 。
“正常化”、
“融合”、
“回归主流”等可以适
的作用 ,但却并不适合缺乏一般学习能力的特殊儿 合某些国家或地区 ,也有其对各地供参考借鉴的思
童。 想 ,但不是惟一的趋势和形式 。千差万别的国情在
特殊儿童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 实际上 普及义务教育时必然有多样化的形式[23 ] 。
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 。首先社会并没有给他
参考文献
们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很多残疾儿童在普
通儿童义务教育都普及很多年的情况下还被排斥 1  陈云英 . 全纳教育视角中的农村教育发展 . 教育
于学校之外 ,没有被吸收进学校接受教育 ; 其次 , 即 研究 ,2003 ,8 :13 - 15
使有的特殊儿童被吸收进学校接受教育 ,但学校并 2  黄志诚 . 全纳教育 —
——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
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身心特点的 、
高质量的教 参与 .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5
育 ,他们达不到与普通儿童相同的受教育水平 ; 第 3  黄志诚 . 全纳教育 : 21 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
三 ,社会并没有为特殊儿童提供足够的使他们很好 题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 :51 - 54
地融入社会的便利条件 ,社会中的很多公共设施都 4  孙钢 . 对全纳教育的思考 . 特殊教育研究 ,1997 ,
是为占绝大多数的健全人设计的 ,而很少考虑残疾 2 :13 - 18
人的需要 ; 第四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 民族的文化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3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素质 , 社会进步的水平等等 ,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 1972. 12
响到特殊儿童被社会接纳的程度 。而所有这些并 6  列宁 . 哲学笔记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3. 58
全纳教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希利 ・1 9 ・

7  陈云英 . 在中国发展全纳性教育 . 中国特殊教 13  18  22  张珉 . 西方学者对全纳教育的另一种


育 ,1997 ,2 :2 - 5 认识 . 现代特殊教育 ,2003 ,10 :35 - 36
8  雷江华 . 重读《萨拉曼卡宣言》— —
—解析全纳教 14  鲍瑞美 . 为听觉受损学童实践融入教育之各种
育的理念 : 教育机会均等 . 现代特殊教育 ,2001 , 措施 . 中国特殊教育 ,1997 ,3 :32 - 38
3 :4 - 6 15  山口薰 ,金子健编著 . 特殊教育的展望 . 辽宁 : 辽
9  韦小满 . 英国的残疾人与全纳性学习 . 现代特殊 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
教育 ,2001 ,1 :47 - 48 17  银春铭 . 是实行全纳还是坚持特殊教育 — ——两种
10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 从人口 相反观点的争论 . 特殊教育研究 ,1997 ,1 :1 - 7
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 19  陈云英主编 . 2004 中国特殊儿童教育权利报
社 ,2003. 391 告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5. 20
11  16  邓猛 ,潘剑芳 . 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 20  查尔斯・赫尔梅著 . 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
论回 顾 及 其 对 我 们 的 启 示 . 中 国 特 殊 教 育 , 界 . 北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68
2003 ,4 :1 - 7 21  钱丽霞 ,江小英 . 全纳教育在部分国家的实践 .
12  赵中建编 . 教育的使命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 现代特殊教育 ,2003 ,10 :34 - 35
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3  顾明远 ,梁忠义编 ,朴永馨著 . 世界教育大系・ 特
2003. 137 殊教育 . 吉林 : 教育出版社 ,2000. 279 - 280

Several Noticeable Issues in Researches


on Inclusive Education

HUANG Xili  ( College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The author has reviewed the domestic articles since 1994 related to researches on inclusive educa2
tion and finds that there indeed exist some issues worth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he inaccurate transla2
tion of“inclusive education”has a bad influence 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The diversified economic ,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determin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each country should be selective and
creative ; More than ten years’argument over inclusive education relates with the inaccurate and unreliable theo2
retical hypothesi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o some extent. The form which is based on the local situations and guid2
ed by universal principles is the best form to arrange the local paralyzed people.
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oretical hypothesis

( 责任编校 : 钟经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