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2021 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2.提出“教育是培养具有完美德行的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陶行知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不包括(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师的任免
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
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规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新加坡 D.德国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7.“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
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科学本位论
8.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以完成共同的学习

1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
A.掌握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
9.荀子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0.李老师在教《落花生》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该做什么样的人。李老
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11.某老师经常组织学生阅读文学名著、聆听名曲、欣赏名画、观看经典的影视作
品,或引导他们自己去创作、表演,使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受到教育。这位老师采用的
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自我修养法 C.榜样教育法 D.陶冶法
12.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 )。
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外显记忆
13.有的学生看书能够“一目十行”,这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4.问一名 3 岁的儿童“你有哥哥吗?”,他说“有”
,再问“你哥哥有弟弟吗?”,
他却说“没有”,这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 )。
A.形象性 B.相对具体性 C.可逆性 D.不可逆性
15.张良同学偏爱数学,喜欢个人钻研,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自信心强,他的
学习风格最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16.小魏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成绩却上不去,每逢考试都“屡战屡败”。小魏渐渐变
得对学习一点也不在乎,经常说“算了,听天由命吧,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这一类的
话,小魏的这种状态被称为( )。
A.焦虑 B.抑郁 C.习得性无助 D.认知功能障碍
17.将强化划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华生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18.从小说粤语的人很难在短期内讲好普通话,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 )
影响。

2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A.正迁移 B.原型 C.负迁移 D.心向


19.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在(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春期
20.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21.“将心比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3.现阶段,我国教学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24.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这是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

25.“边说边听”、
“一心二用”、
“似听非听”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3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7.请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28.简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9.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
30.材料:
师:丑小鸭伤心地离开了家,就是离家出走的意思,我们离家出走过吗?
生(齐寥):没有。
师:所以你们体会不到丑小鸭的伤心。现在我们起来朗读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谁来说说丑小鸭后来怎么了?(师随后指名回答,生 1,生 2,都答不上来。师表情严
肃)

4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生 3:丑小鸭很…很…悲惨。(紧张)
师:悲惨吗?你来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悲惨法?
生 3:不…不知道。(更紧张,声音更小)
师:还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全班鸦雀无声)
师:算了,我们还是回到课堂,先看看第四段是怎么说的,书上说小鸟讥笑他,猎
狗追赶他,这时候丑小鸭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紧张。(脱口而出)
师:不对,再猜一猜。(生,七嘴八舌,有学生喊出“害怕”

师:害怕,对了,就是害怕。(给予表扬)
师:现在我要请小 A 回答问题(走到小 A 面前)
。丑小鸭白天躲起来,到了晚上才
敢出来找吃的,他愿意吗?
小 A:不愿意。
师:那他有办法吗?
小 A:没办法。
师:丑小鸭会害怕吗?
小 A:可能会……(立时,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交头接耳,教师停下讲课,转
向批评学生)
问题:
(1)案例中的教师主要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
(2)结合案例分析该教师违背哪些教学原则。

5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31.材料:
王轩在老师眼中一直是一个问题学生,学习差、纪律差,坐在最后一排经常说话,
上课时间和别的同学打闹,影响大家学习,他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被叫家长,老师和父母
对他都很失望。但王轩脑子并不差,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很投入。比如近期他希望父母
能给他买一部新手机,但父母提出条件是在月考中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为了得到心仪
的手机,王轩下了不少功夫,在月考中成绩有了明显起色,尤其是数学成绩排进了班级
前几名。看到成绩王轩很高兴,满心欢喜地等着老师表扬和父母的奖励,可是出乎意料
的是,老师和父母抱着同样的态度质疑他:
“你这次考的不错,是不是抄的,
”听了这话,
王轩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
问题:
(1)请对案例中的老师和父母的做法做出评价。
(2)作为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你会如何对待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

6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2021 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
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选项 A,是否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是学校教育和广义的教育的区别。
选项 B,是教育对人的功能。
选项 C,是教育对社会的功能。
根据题干描述,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最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故本题答案为
D。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人物的教育思想。
A 选项,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
从周礼上,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强调忠孝和仁爱。
B 选项,杜威持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
它自己的目的。
C 选项,赫尔巴特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D 选项,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
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根据题干描述,提出“教育是培养具有完美德行的人”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故本
题选择 C 选项。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
约作用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
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因此,D 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
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

7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
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
控制。
选项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接
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都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
定的。
选项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
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
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
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选项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师的任免,统治者可以通过国家颁布的法令来规定教
育的宗旨和方针,并且可以采取强制手段监督执行。同时,统治阶级还可以通过对教育
机构领导人和教师的任免,对教育经费的调拨,通过对教科书的编定等途径来左右教育
活动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的任免并不是完全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政治经济制度可以
影响教师的任免。
因此,D 选项不符合题意。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
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互补性。
A 选项,个别差异性具体表现不同层次上。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
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
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
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B 选项,顺序性具体表现在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
C 选项,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
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
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D 选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
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8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综上,题干中考查的是阶段性的表现,ABC 均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择 D。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
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 1717 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
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
选项 A、B、C 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择 D。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基本思想
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
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
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 A。
B 选项,现代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
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
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
C 选项,网络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
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
D 选项,高等学校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 1999 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
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
1999 年开始的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综上,题干中考查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途径,BCD 均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择 A。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理论。
A 选项,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
值,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该观点强调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主义的教育
目的观,即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B 选项,个人本位论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
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
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C 选项,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
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
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
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9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D 选项,该项为干扰选项。
题干中“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
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这句话强调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属于社会本位
论观点。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8.【答案】B。解析: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的互助性学习,题干描述属于合作学习,故选 B。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常见的教学原则包括: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
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
教教学原则。
A 选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
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
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B 选项,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
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C 选项,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
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和保持旧知识之间的
矛盾而提出的。
D 选项,直观性原则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
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
知识。
题干中,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是指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
到的,强调直观感知。由此,ABC 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择 D 项。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
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A 选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B 选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
识的一种方法。

10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C 选项,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
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D 选项,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倡导的。
题干中让学生各抒己见,是讨论法的运用。因此,ACD 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本
题选择 B 项。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
A 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
行为习惯的方法。
B 项,自我修养法,又称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是教师指导
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C 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
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
D 项,情感陶冶法又称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
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
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题干中属于陶冶教育中的艺术陶冶。故本题选 D。
12.【答案】B。解析: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区别: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情描
述的记忆,如自我介绍,这是属于外显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是指技巧性的动作,如骑脚
踏车,这是属于内隐记忆。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
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品质主要包含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
意的转移。
选项 A,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选项 B,注意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这
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11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选项 C,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
的特性。
选项 D,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题干中“一目十行”的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范围非常
广。故本题选 A。
14.【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在前运算
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
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刻
板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
选项 A,形象性表现为儿童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儿童的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各样
颜色和形状的事物的生动形象。
选项 B,相对具体性指儿童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
儿童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选项 C,可逆性指皮亚杰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一种基本特征。儿童
能够在心理上设想一个动作的倒转顺序,而无须具体执行这些动作。
选项 D,不可逆性是儿童在前运算阶段出现的思维特点,在这期间儿童的思维只能
向前推理,不能向后推。
题干中的幼儿知道自己有哥哥,但不知道哥哥的弟弟就是自己,体现出这个时期的
幼儿只能顺向推理,不能逆向推理,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
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方式的分类。
选项 A,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选项 B,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
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选项 C,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
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
选项 D,冲动型个体则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
速度而非精度。
题干中,强调学生偏爱数学,喜欢个人钻研,属于场独立型。选项 A、C、D 均与

12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题意不符,故本题选 B。
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习得性无助。
选项 A,焦虑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
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选项 B,抑郁一般指抑郁发作。以抑郁为特征的疾病状态其特点为:情绪低落、思
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选项 C,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
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
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选项 D,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
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
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
力。
题干中,小魏从一开始很努力到后面听天由命,其实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了能力
低,是一种习得性无助。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强化理论。
选项 A,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其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
强化。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
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选项 B,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先行者,《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
义的诞生;华生主张直接研究外显行为,主张采用实验法进行客观研究。华生是外铄论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如果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
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训练成乞丐和强盗。”的观
点。所以他无视遗传对儿童的影响因素,过分夸大环境的决定作用。
选项 C,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指的是观
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性强化指的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
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指的是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
强化或处罚自己。
选项 D,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

13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即人
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他在研究中发现,由于这两种动机所占
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
选项 A、B、D 均与题意不符,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的是
班杜拉。故本题选择 C。
18.【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迁移的分类。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选项 A,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称为正迁移。
选项 C,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称为负迁移。
选项 B,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
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选项 D,心向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
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题干中,从小说粤语的人对讲好普通话造成了干扰,属于负迁移,故该题选择 C
选项。
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它始
于儿童 1 周岁,到 3 周岁左右基本成熟。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社会自我是儿童在 3 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
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
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 岁)、婴儿期(1-3
岁)、幼儿期(3-6、7 岁)、童年期(6、7-11、12 岁)、少年期(11、12-14、15 岁)、
青年期(14、15-25 岁)、成年期(25-65 岁)
、老年期(65 岁以后)。在每一个人生阶段
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选项 A,幼儿期的儿童仍然处在社会自我阶段,但是尚未成熟。
选项 B,婴儿期的儿童处于生理自我阶段。
选项 C,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14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选项 D,青春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此时的儿童处于心理自我阶
段。
题干中,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少年期,选项 ABD 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择
C。
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
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
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
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
21.【答案】D。解析: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
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
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
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
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不符合题干的描述,可以排除
ABC。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
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
,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
的言行和需要。符合题干描述,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D。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
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
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3.【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
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知,现阶
段,我国教学首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发展学生智力是现阶
段教学任务之一,但不是首要任务。故本题说法错误。

15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24.【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思维的类型按照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可以分为:直观动作
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
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是直观的、具体的。幼儿
利用掰手指来数数是直观动作思维。故题干说法错误。
25.【参考答案】
本题说法错误。注意分配指把注意力同时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的现
象。注意分散指对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话和活动缺少充分指向和集中的一种状态。题干中
描述的“边说边听”和“一心二用”属于注意的分配,而“似听非听”属于注意分散。
故本题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
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7.【参考答案】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16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有: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28.【参考答案】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依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予以恰当的评价;
(4)合理奖惩,维护学生的内部动机;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
(6)恰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努力与学习的关系。
29.【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
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
得发展。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1)间接性;
(2)交往性;
(3)教育性;
(4)引导
性;(5)简捷性。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案例中的教师采用了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
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
旧知识的方法。案例中的老师通过不断问答的形式来讲授课程的内容,体现了谈话法。
谈话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提问准备。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
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
个问题。材料中的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点,造成学生无法从浅入深,逻辑清晰掌握
知识。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

17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而异。材料中的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感觉到了“紧张”“害怕”
,但并没有感到兴奋。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
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
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材料中的教师,表情“严肃”,生硬地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没能做到因势利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
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材料中的教师并未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不利于
学生对正确知识的巩固。
(2)首先,案例中的教师违背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
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案例中的教师不仅没有
积极引导学生,同时也没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没有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
见解,也没有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并且在学生没有回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时呈现出不耐
烦、严肃等表情,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
其次,案例中的教师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严格按
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案例中的教师教学过
程随意,在讲授课程主要核心内容时,没有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教学过程没有体
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1.【参考答案】
(1)王轩父母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认识到孩子是发展中的人这一特点。
首先,父母激发学习动机的方式不恰当,过于注重外部动机的作用。外部学习动机
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题干中父母提出条件在月考中能够取得不错
的成绩,才会给王轩买心仪的手机,引发了王轩的学习动机。但外部动机需要转化为内
部动机才会让学习动机更持久,只通过外部奖励来激发其动机,这样激发的动机并不会
长久。
其次,父母忽视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在王轩取得好成绩后,家长又质疑成绩作假,
这忽视了学生是发展的人这一学生观,导致其自尊心受创,不利于王轩的健康成长。
再次,老师的做法不恰当,没有践行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老师认为王
轩一直是一个问题学生,学习差、纪律差,对他很失望,没有看到学生的潜能。

18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最后,老师没有针对王轩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面对王轩的问题,只是采用了叫家
长的方式,没有看到王轩身上的闪光点,未采取合理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王
轩的进步持怀疑态度,没有看到学生身上的发展潜力,导致学生的失望。
(2)作为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我会:
第一,要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对王轩这样的后进生
的错误严格要求,绝不姑息,另一方面,对待后进生本人要充满爱与尊重,严慈相济,
恩威并举。
第二,要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对待王轩这种后进生,应该帮助他们从自己的优势
方面入手,从基础做起,不断对后进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和帮助,逐渐激发和维持他们的
学习动机,从学习方面不断转化。
第三,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应
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鼓励后进生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发展了自己的优势,获得自信;
另一方面也为班级带来荣誉,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后进生在人格和道德方面
的转化。
第四,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每个后进生都有一段非同寻
常的“血泪史”
,教师要针对每个后进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与教学工作,确
保每一位后进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关心与成长。
第五,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对后进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要
摆正心态,不急不躁;要用心观察,耐心疏导,诚心以待,真心帮助。不断的给予后进
生以爱的鼓励,不断对他们的错误给予严格要求,促使后进生的身心不断转化。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