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0

第一部分

面试真题浅析
一、历年真题列举

 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您同意这种
观点吗?为什么?
 上课时,有学生指出你讲错了,你怎么办?
 什么是校园文化?怎么营造?
 什么是教学设计?
 现代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理想与梦想,请谈谈你的理
解。
 请谈谈教师的自我职业生涯设计。
 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责
任意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有人说:高校教师只要做好科研就行了。同意这种观点
吗?为什么?
一、历年真题列举
 怎样理解教师的科学精神、发展精神?
 如何理解师爱?
 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 青年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 如何看待青年教师要具备感恩之心?
 怎么看教师公正?
 教师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 关于教师的社会责任的看法。
 谈谈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理解。
 如何理解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 如何看待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生涯?
……………………
二、面试题目基本类型

第一类 判断辨析题
 “有人说:高校教师只要做好科研就行了。您同意
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 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大学生的国
家责任意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类 综合理解题
 “什么是学校文化?怎么营造?”
 “什么是教学设计?”

第三类 情境模拟题
 “上课时,有学生指出你讲错了,你怎么办?
第二部分
重点知识梳理
重点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殷商/“右学”;西周/“辟雍”;诸侯/“泮宫”
古代教育 春秋/私学:高教的萌芽
汉代/太学:高教的雏形
唐宋/书院:高教的发展,形成专门和独立
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国 近代教育——新式学堂与近代学制
京师同文馆:我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西学学堂:我国第一所近代分科大学
京师大学堂: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开端);
癸卯学制:系统的高教制度初步确立

现代教育——教育改革与大发展
结构调整、规模扩张、体制改革、教育立法
20世纪中国高教对外借鉴

借鉴德国 始于蔡元培改造北大

借鉴美国 始于清华大学建校

借鉴苏联 始于20世纪50年代

借鉴美国 20世纪80年代后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简史

古代教育—— 古罗马教育:希腊语学校、拉丁语学校
(奴隶社会—16世纪) 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等
中世纪:僧侣学校、大主教学校、
教会学校、行会学校、世俗学校等

近代教育—— 摆脱宗教的影响与控制;
注重人文学科与科技教育并重;
(17世纪—二战前)
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
教育制度的成熟;扩大教育功能

现代教育—— 高校数量扩大;政府重视投资增加;
(二战至今) 结构多层次化;功能多样化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教育国际化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构建
重点二: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

研究功能:学术无禁区、知识无国界

服务功能:为社会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产业功能:生产知识、人力资本、教育市场

交流功能:学术交流与文化传递
重点三:大学的管理体制

古代大学

稷下学宫 吕克昂学园
孔孟私学 书院 柏拉图学园
亚里士多德

以学者为核心的松散学术团体
大学的管理体制

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的起源

大学(university)一词由拉丁语universitas而
来,本意为“共同体”,大学在它诞生之初是教师
和学生的行业公会,学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
所有的教师联合成特殊的组织即专业行会,称为系
或教授会。学生则组成同乡行会,双方各有自己的
权利和义务。

大学自治
现代高等学校权力配置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一书中将高等
教育权力分为三个层次:国家政府权力、学校权
力和处于最基层的教授权力,据此欧美国家的高
等教育权力配置模式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欧洲大陆模式:意大利、法国、瑞典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现代高等学校权力配置

欧洲大陆模式(哑铃型): 处于基层的教授组织拥
有很大的权力,其次是国家在高等教育中拥有较大的
权力,

英国模式(金字塔型),教育行会权力十分强大,构
成金字塔的底部,学院和大学一直被特许成为自我控
制的自治机构,构成金字塔的中部,政府一般不直接
介于大学事务。

美国模式(纺锤型):政府和教授对学校的控制较弱,
院校董事和行政人员的影响较为强大。
现代高等学校权力配置

中国高校的权力配置

政府权力

学校行政权力

教授权力
高校权力配置的中西对比分析

西方 中国

学校本位 政府本位
学术本位 行政本位

政教分离的历史 政教合一的传统
大学自治的传统 中央集权的传统
立法在先,行政在后 以法治教尚未形成
政府通过拔款影响大学 政府通过政策影响大学
校长等由选举或招聘产生 校长等由任命产生(官员)
学术组织受控于行政组织
重点四:高等学校的“教师观”

现代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现代教学理念、良好的身心素质

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观
1.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2.以学生为本的民主观。
(1)承认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
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3)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3.个性化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不同才能、兴趣和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为学
生提供尽可能的自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若干课程,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观教学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在教学上需要转变的教育观念

(1)培养目标:从重育才向重育人转变;
(1)教学指导思想:以知识为
(2)教学目的:从重传授知识向重培养能力转
主,而不是以人的全面素质提高
变;
为本;
(3)教学内容:从繁、难、窄、旧向精、宽、
(2)教学模式:刚性而不是弹
复、新转变,从重结论性知识向重方法性、价值
性的教学计划,学生没有学习的
性知识转变;
选择权和自主权;
(4)教师角色:从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中心论转
(3)教学内容:存在繁、难、
变,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观;
窄、旧的弊端,人文教育薄弱;
(5)教学模式:从刚性向弹性转变,把统一性
(4)教学方法:存在单向的灌
与多样化、个性化教学结合起来;
输式教学,以教师、教材、教室
(6)教学方法: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
为中心;
开放性转变;
(5)考试内容:以考记忆性的
(7)考试方式:从考记忆性知识向考思维能力、
知识为主。
创新能力转变。
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身体素质是“皮”,其他素质是“毛”
心理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交
际能力。

创新精神

协作精神
交际能力
心理素质

坚强的意志力 心理承受能力
四 知识结构调整与扩充阶段
、 (参加工作初期)

独立工作积累经验阶段

(第一阶段后的4—5年)


工作成熟创造发明阶段

阶 (30—50岁)

知识经验总结阶段
(55岁以后)
不 青年教师的培养:立足国内、加强实践、坚持
同 在职进修为主、脱产进修为辅



中年教师的提高:主要分配给他们新的和重要的
段 教学与科研任务,安排在国内
教 或出国进修


老年教师的提高:完成职责外,要求指导中青年
培 教 师的成长。



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提高
重点五:高等学校的“学生观”

传统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封闭性
指定性

说教性
单一性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中的特点

人本性 现实性

层次性 开放性

现代性 主体理解性
德育中的消极观念

“从属论”观
“法德论”观

“智德论”观
“抵消论”观
如何理解德育首位?

独立地位 导向作用

主导地位 方向首位

育人第一 师德第一
德育工作的七个到位

领 导 队 伍

阵 地
目 标
管 理
内 容
政 策
大学德育的原则
育人为本 全方位育人
德育为先 提高德育实效性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情理相融 教管结合

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大学德育的方法

说服法 示范法

锻炼法
陶冶法

自我教育法
奖惩法
重点六:高等学校的“教学观”

一、高校学科设置的主要因素

 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性

 学科发展潜力与布局的整体性

 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二、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条件

所依托的学科发展水平;

社会的需要状况;

高校的发展方向与特色等。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改革与发展因素

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学科发展与繁荣;
(学科是专业设置的基础与依托;
专业是促进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动力)

与社会发展的进步需求相同步;

具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特性。
四、高校课程改革的原因

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影响

 影响高校课程门类

影响课程内容

影响课程结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影响
五、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 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个体认识社会化和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
六、高 校 教 学 原 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真善美)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独立学习与探索)
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教学内容的逻辑统一)
6、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共性与个性)
7、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七、选择高校教学方法的因素
外部因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政治经济体制;
文化传统的影响等

内部因素——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学的现实条件等
八、现代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教
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
由注入式转向启发式;

教学方法的结构上,由讲
授为主转向指导学生独立学
习与研究为主。
学分制 学年制
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学生被动接受课程

菜单式课程组合 统一性课程安排

适宜培养有个性与 适宜工业化时代同
有创造力人才、 规格人才的大批量
多样化的需求 需求
重点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一、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 大学有传授知识和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的职能,培养人才和出
研究成果是大学的双重职能。

提高师资水平
的基本途径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
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大学科研

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
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
的重要渠道 重要条件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三、面向世界学术前沿与面向国家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邓小平的教育的“三个面向”??)
四、自由探索与有组织重大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稳定的研究机
构适合于周期长、风险大的基础研究,而灵活的研究机构
则更适合于综合性的开发研究。
重点八:高等校园文化的功能

1.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功能。
2.导向功能。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发挥导向作用,将多元化的社会
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滤和改造,转化为大学生追求
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内在动力。
3.辐射功能。主要表现在:(1)校际间的辐射;(2)大学文化向
社会辐射。
4.调节功能。优秀的大学文化能调节校园人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
,使之保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
5.激励功能。优秀的大学文化能够激励师生强烈的创造欲望,激发
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6.凝聚功能。
7.整合功能。
高 育人功能 导向功能


园 辐射功能 调节功能


的 激励功能 凝聚功能

能 整合功能
第三部分
面试应答策略和
重点提醒
一、答题技巧
(一) 判断辨析题应答策略

“有人说:高校教师只要做好科研就
行了。您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 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强
化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对此你有
什么看法?
(一)判断辨析题应答策略

1. 第一步是表明态度,但不要直接用“对”、
“错”来表达,而是用“我同意这种看
法”,“我不太赞成这种观点”,“我认
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问题”来回答。
2. 对这一看法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指出其问
题所在。
3. 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有可能的话,给出修正性的看法。
(二)综合理解题应答策略

 “什么是学校文化?怎么营造?”

 “什么是教学设计?”
(二)综合理解题应答策略

1. 第一步是陈述你对其中关键概念的
理解,尽量表达正确的观点。

2. 对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解释和分析,
可以举例说明。

3. 进一步总结和概括你的观点。
(三)情境模拟题应答策略

 “上课时,有学生指出你讲错了,

你怎么办?
(三)情境模拟题应答策略
1. 无论何时,首先对情况进行分析,对事件的原因、现状和后
果进行评估(当然,并非所有情况都有必要分析原因)
2. 往往需要表明自己的职责和学生观。当然,大多数时候也要
反思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3. *有时,可以交代一下自己处理事情的原则。
4. 回应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双管齐
下;可以是个别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如班队活动)。要说
明这样做的原因。
5. 如果可能,你也许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给出几套方案。
6. 一切事件都既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你需要思考如何
将这件事做成好事。
7. 可能的话,进行一些反思。
主要考试重点知识

 1、高等教育基本概念、功能定位、发展趋势
 2、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教学观
 3、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观
 4、高等教育中的教师观
 5、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
校园文化建设等
 ……
二、面试的基本流程

抽题室 备课室 面试室

 身份确认  草稿纸、备课  草稿纸、备课纸

 电脑计时,一 纸各一张 各一张


分钟的时间,  提供相应的材  提供相应的材料
选一题  每人桌上一块橡

 考生选好题之 皮、一支铅笔、
 每人桌上一块 一支水笔
后,工作人员
在电脑上打勾 橡皮、一支铅
笔、一支水笔
 时间比较紧张
三、面试小窍门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体态语言,得体大方
这样一群考官有什么特点?
知彼:考官是一群怎样的人?

专业 专业 重视专业知识
副教授 教授
有强烈的专业自信
学科教
……
学精英
一言九鼎,经常引领年轻教师
学科带 学科
头人 骨干 受人尊重,很少受到质疑

看人很准
知识结构相对综合

看重师德
知己:我需要找到角色感

 我是一个心地善良、爱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

 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的老师

 我是一个有着专业自信的老师

 我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的老师

 我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老师

 我是一个谦逊的新老师
知彼:考官脚上的镣铐

 不能提问太隐私的内容

 考生在讲课的时候,考官不能相互交谈、
接电话等

 考官被要求尽量不要给出口头的评价

 要求保证一定的合格率

 他/她并不知道你的背景情况
知己:考生身上的镣铐

 不能主动问问题,只能针对考官问题作答,
更不能反问、反驳(但可以进行最简单的
辩护)

 你是一个缺乏教学经验的人(所以考官主
要考察你的潜力,而非已有的经验),有
时候可能很难把握考官问题背后的意图。
知彼:考官需要把握的原则

 考生是新教师,不是成熟教师。

 考生试讲是随堂课,不是观摩课。

 是看考生的潜能,重发展的可能性。
知彼:考官的心态
规定动作提问时:
 考官只是传声筒
规定动作回答时:
 基本对你除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之外的能力已经有了基本判断
你试讲时:
 关注你是否抓住了重点;试图挑毛病
试讲后提问时:
 希望了解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但同时可能是在指出你有问题的地方
试讲后的回答时:
 希望看到你的才能,但不希望你反驳他/她
知己:考生的心态

建立信心之“天时”
——我有一双“天眼”,知道整
个面试流程的信息
三、面试的问答环节主要考什么?

职业道德 心理素质 仪态仪表 言语表达 思维品质

爱教 乐观 自然 清楚 逻辑
职责 自信 大方 语速 要点
爱生 稳重 亲和 简洁 创新
应变 倾听 独特
四、面试应答环节的基本原则

 重基本教育素质,轻学科知识

 重师德、口语表达等一般性的能力,轻聪明、

个性、创造等高级别的能力

 重行动,轻理论

 重视整体形象,轻不熟练的细节

 重分析的过程,轻分析的结果
开场白

 开场白并不是必须的——因为第一个环节是考官的规定动作。

 准备一些语句以缓解临考的紧张气氛,或是展示你的谦逊。

 “老师好,我是考生XXX。”

 “这是我的教案,请您过目。”(按理教案应该先上交,
但要看具体情况)

 “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因为一直梦
想成为一名教师,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也多有思
考,但因为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的检验,如果
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教。”

 领会精神
 自己创造独特的开场白,做到烂熟于心
 千万不要照搬上文,否则你们一定会因为撞
车而牺牲。
应答时的身体语言
 放松站直,面向考官
 以眼神交流表示倾听,但不要一直瞪着对方的
眼睛。
 以眼珠的转动表示思考,但思考的时间不能超
过五秒。
 身体和眼神要不时变动面向不同的考官,不要
总是面向主考官。
 手、脚不要有多余的姿势。
营造应答的气场
 要有我是在搜索自己的经验的感觉,而不是让人
觉得你是在编答案。

 随时准备传递自己的学生观

 回答干脆,流畅,有节奏,但不妨碍短暂的停顿。

 我不需要你的情感支持,我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
看法,并且能够独立而有效的行动。
再举一些例子
 有学生暗恋你,并向你表达了爱慕之心,你怎么办?

 有人说,师生应该是良师益友的关系,你怎么看?

 “学生应该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 师生沟通交流可能会涉及学生某些隐私,你怎么对待这种情
况?

 小明对你偏爱其他同学有意见,你怎么办?

 学生给你取了一个绰号,已经在学生中传开了,你怎么办?

 教师是否应该在工作中扮演父母的角色?
有学生暗恋你,并向你表达了爱慕之心,你
怎么办?
 分析:学生对我的感情来自什么事情?现状:她的感情处于什
么状态?后果:其他同学是否知道,并对教师和那位同学是否
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 反思: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违师德?是否跨过了界限?
 原则:教师应该谨遵师德、洁身自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心理
和名誉,不要伤害他/她。
 行动:(1)坚持原则,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原则。(2)保密,
不伤害学生。(3)主题班会:探讨学生的恋爱问题。(4)如
果之前行动无效,只能是疏远学生,也许会暂时影响学生的学
习,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有好处。
有人说,师生应该是良师益友的关系,你怎么看?

 表明立场:我赞同这种观点

 解释“良师益友”:我对良师益友的理解是,即师生之间
也可以平等相处,建立友谊,而这种关系将会促进双方的
共同成长。

 解释原因(1)知识“闻道有先后”(2)教师需要主动用
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3)在平等的基础上,才可能
建立健康的对话和沟通关系。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身上学到
很多东西。

 补充:师生关系本身是很多关系的集合,除了良师益友外,
可能还有别的关系,如……作为教师,需要对此有全面的
认识。
“学生应该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1. 表明态度…………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
2. 对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我猜想之所以这种观点
会得到部分人的赞成,可能是因为几个原因(1)现在的学生普
遍缺乏自律的能力,(2)现在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3)
学生自身也有独立自主的需求。但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
3. 谈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我认为,首先,学生的自律和
自我管理能力的确需要提高,但不应该完全放任学生自己管理
自己,因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从教师
的责任来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对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自我管理,可能成为教师放弃责任的借口。
4. 因此,教师应该一方面充分意识到学生有独立自主的需求,同
时积极地、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引导,维护课堂和学
校的秩序,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正常开展,并有意识地为
其成长提供便利,逐渐放权,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实
现其自主发展。
小明对你偏爱其他同学有意见,你怎么办?
 分析:小明为什么有这种看法?现状:了解他有些什么样的
感受,他的感受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情况?他是直接对我表
达还是对其他人说?后果:是否造成了对教师的信任危机?
是否影响了班级氛围和学习?
 反思:我自己是否忽略了平等对待每个学生?除了小明,我
还可能忽略了谁?重视了谁?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 行动:
(1)如果小明的看法反映了真实情况:改正,并表扬他敢于
说出来。
(2)如果他的看法是偏见,那么通过充分沟通,让他知道具
体情况(比如自己对某个同学的特别关注是有特殊的原因。
(3)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减少这种看法对班级氛围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形象需要时刻维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