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

科学在于积累
脚踏实地
⾃自学能⼒力力终⽣生受⽤用
⾃自学的失败经历:急躁,导致夹⽣生饭
学习没有秘诀没有捷径
细嚼慢咽咽
掌握时间的⽅方法
数学的思维体操
什什么算”真懂“
天才就是坚持不不懈的努⼒力力
脚踏实地和加快速度
怎样学会读书呢?
要有锲⽽而不不舍的精神
对”懂“的要求
”由厚到薄“和”由薄到厚“
什什么叫消化
似懂⾮非懂,不不懂装懂⽐比不不懂还坏

No. 1 / 6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
科学在于积累
科学是累积性的东⻄西,如果第⼀一步不不了了解,第⼆二步就会发⽣生困难,⽽而第三步更更跟不不上去,也许原来的⽬目的想
跳过⼀一步,求快,但结果呢?反⽽而搞成了了不不能前进.我曾⻅见过好⾼高骛远的⼈人的失败的情况:对初级课程⾃自以
为念过了了,懂得了了,⽽而⾼高深的却钻不不进去,很窘.我以为学科学的要点在于⼀一步不不懂,不不要轻易易地去跨第⼆二
步;并要有坚持性,⼀一天不不懂再研习⼀一天.只有这样,科学的宝塔才会逐渐建筑得⼜又⾼高⼜又⼤大,不不然有如沙上
建塔,必塌⽆无疑.

脚踏实地
另⼀一部分则是为他⾃自⼰己的“雄⼼心”所害.因为想⼀一举成名,他们不不肯脚踏实地地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之所以不不可
能的论证,企图乱撞瞎碰,偶然得到成功,但实际上这样是根本不不会成功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力,如
果脚踏实地做去,有可能把⾃自⼰己提到更更⾼高的⽔水准.越级⽽而进和钻⽜牛⻆角尖,只会把⾃自⼰己送进不不可⾃自拔的泥泥坑.
唯有按部就班地前进,唯有步步踏实地钻研,才可化雄⼼心为现实.在这样基础上⽣生⻓长的雄⼼心,才不不是幻想,
才不不是⽩白昼梦.

⾃自学能⼒力力终⽣生受⽤用
⾃自修是学习⽅方法之⼀一.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了⾃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不尽的.
⾃自修是⼀一种⽐比较艰苦的学习⽅方法,但它的优点是⽆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可以采⽤用.只要我们能按部就班,
不不懈不不怠,继之年年⽉月,它是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科学的光辉的顶点的.凡是具备了了普通语⽂文修养的⼈人,就可以
运⽤用⾃自修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就我所熟悉的数学⽽而⾔言,只要我们肯于⾃自修,便便能够使我们进⼊入数学的堂
奥.

⾃自学的失败经历:急躁,导致夹⽣生饭
由于没有督促检查,没有领导指引,⾃自修往往⾃自流,以致有始⽆无终.我个⼈人就有过⼀一些痛苦的经验:由于急
躁,想⼀一蹴⽽而成,我常常逾规前进,在最初⼀一个时期看来似乎很有成绩,但⼀一旦运⽤用对却发现运⽤用不不灵,⽽而
是⼀一锅夹⽣生饭.这时,前进不不⾏行行,回头⼜又不不⽢甘⼼心,这种情况⼏几乎使我丧失信⼼心,中途⽽而⽌止.夹⽣生饭重新回锅是
件极不不愉快的事.我想,⼀一定有不不少苦⼼心⾃自修的⼈人有过同样苦痛的经验.因此,⽆无论⾃自修哪⼀一⻔门功课,最重要
的是避免焦躁,循序前进,才是上策.如果不不幸和我有相同的经验,唯⼀一补救办法就是重新从头做起.⾃自修时
的另⼀一缺点是往往⾃自以为通,⾃自以为懂,书上的习题会做,书上的定理理会背,但若⼲干年年后回顾⼀一下,以往所
谓的通和懂不不过是浮⾯面的、形式上的了了解,⼀一遇到原则性的变化就堕⼊入五⾥里里雾中,摸不不着头脑了了.这⼀一缺
点,虽然可能是学习过程中极难避免的,但如果⾃自修时能够认真思考,仍可能减轻它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
有⼀一些⼈人,对原理理、原则谈来似乎了了解了了,但在具体应⽤用时百⽆无⼀一能.此外,⻁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曝⼗十
寒”等⽑毛病就不不在话下了了.
总之,我觉得,⾃自修能有成绩的主要关键在于毅⼒力力和耐⼼心.应当正确地认识为了了什什么在⾃自修,也应当正确地
认识“⾃自修”较“参加正规学习”为艰苦,所需要的时间更更多,图快贪多是⾃自修成功的敌⼈人,必须⽤用“涓涓不不息,
⽽而成江河”的态度,持之有恒,⾏行行之有素,才能够完成⾃自修所要达到的⽬目的.

No. 2 / 6
学习没有秘诀没有捷径
学习科学不不能取巧,也没有什什么捷径或秘密的快速学习⽅方法.我们决不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把六年年中学的课
程融会贯通,必须认识科学知识学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一分努⼒力力⼀一分成就,唯有勤勤恳的耕耘,才能有丰富
的收获.但另⼀一⽅方⾯面,如果指导学习的⼈人能够把握住⾰革命⼲干部具有成熟的思考能⼒力力这⼀一特点,周密地考虑筹
划,那便便有可能适当地缩短学习的期限.但决不不能缩得太短.所以学习的⼈人务必要⾸首先认识学习的⻓长期性和艰
苦性,调匀步伐尽快地前进.如果趁⼀一时之勇,冲锋般地奋勇向前,将来必然会觉得难乎为继.学习科学虽然
没有取巧的⽅方法,但确也有⼀一些应当注意的事项,了了解了了这些,可以少⾛走弯路路.

细嚼慢咽咽
⾸首先应当提出的是不不急不不躁,细嚼慢咽咽,⼀一步不不懂不不轻易易⾛走下⼀一步.每⼀一⽅方法都⼒力力求运⽤用熟练.读⼗十本⼋八本,
不不甚了了解,反不不如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得精通烂熟.所谓烂熟不不只是会背会算,⽽而是能掌握基本精神、基本
原理理,能够灵活运⽤用.并且必须注意它的连贯性,依照深浅,⼀一本⼀一本地学习下去.例例如,在学数学的时候,
不不要在算术的基本运算还未掌握的时候,就去搞搞代数,摸摸⼏几何.这样做法会陷于⼀一事⽆无成的.学到新的、
⾼高⼀一级知识的时候,必须⼀一有机会就联系起旧有的、低⼀一级的知识来.换⾔言之,如果学了了代数忘了了算术,学
了了⼏几何忘了了代数,这样不不但会忘了了前⾯面的,⽽而后⾯面的也学不不好.⼀一⾔言以蔽之,我们必须认识科学知识的积累
性,学习科学知识有如筑塔,级级上升,每⼀一级都建筑在以下诸级之上,因之,⼀一级不不稳,就筑不不上去.

掌握时间的⽅方法
把握时间的⽅方法之⼀一,是利利⽤用间隙,特别是间隙中短暂时间的利利⽤用.举例例说,在公共汽⻋车站上经常有⼈人在看
书,这就是抓紧利利⽤用时间的⽅方法之⼀一.不不要轻看这样的时间,每天如果抓住了了三次⼆二⼗十分钟,⽇日积⽉月累,可
以学得不不少东⻄西.把学习的材料料经常带在⼿手头,⼀一有空便便翻开来看,据个⼈人的经验,这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的
⼈人,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数学的思维体操
数学的⽤用处还不不只这些.加⾥里里宁曾经说过,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体操能使你身体健康,动作敏敏捷.数学能
使你的思想正确,敏敏捷.有了了正确、敏敏捷的思想,你们才有可能爬上科学的⼤大⼭山.所以,不不论将来做什什么⼯工
作,数学都能给你们很⼤大的帮助.
数学的⽤用处还不不只这些.加⾥里里宁曾经说过,数学是锻炼思想的“体操”.体操能使你身体健康,动作敏敏捷.数学能
使你的思想正确,敏敏捷.有了了正确、敏敏捷的思想,你们才有可能爬上科学的⼤大⼭山.所以,不不论将来做什什么⼯工
作,数学都能给你们很⼤大的帮助.

什什么算”真懂“
所谓“真懂”,其中当然包括搞懂书本上的逻辑推理理,但更更重要的还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必须设身处地地
想,在没有这定律律(或定理理)之前,如果我要发现这⼀一条定律律(或定理理)是否可能.如果可能,那是经过怎样的实
践和思维过程获得它的.不不消说,在研究证明的时候,更更重要的是了了解其中的中⼼心环节.因为对中⼼心环节的了了
解,有时可以把这证明或这定理理显示得⼜又直觉⼜又简单.同时真正了了解⼀一本书或⼀一章书的中⼼心环节,对了了解全
部内容也往往是带有决定性的作⽤用的.不不但如此,它还可以帮助记忆,因为由了了解⽽而被记忆的东⻄西⽐比逐字逐
句句的记忆更更深刻,更更不不易易忘掉;⽽而逐字逐句句的记忆法,如果忘掉⼀一字⼀一句句就有极⼤大的可能使全局皆⾮非.

No. 3 / 6
学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还必须做些解剖⼯工作.对其中特别重要的结论,必须分析它所依赖的是本书上
的哪些知识.很可能⼀一条定律律是写在第⼆二百五⼗十⻚页上的,但实际上所需要的仅仅是其前的散⻅见各处的⼆二三⼗十
⻚页.这种分析⼯工作做得愈透彻,在做研究⼯工作时就运⽤用得愈⽅方便便.在研究中可能遇到同第⼆二百五⼗十⻚页相仿佛的
问题,如果没有做过解剖⼯工作的⼈人在解决这样问题时,就会牵涉到⼆二百五⼗十⻚页的考虑,⽽而做过解剖⼯工作的
⼈人,他只须考虑⼆二三⼗十⻚页就可以了了.
解剖固然重要,但不不要忘掉解剖后的综合.换⾔言之,中⼼心环节之间的关系不不可不不注意,就是能认识到它们之
间毫⽆无关联也好.因为这样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作⼀一个初步结论.如果在较⾼高阶段⼜又发现了了他们之间是有关联
的,那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到我们的认识⼜又提⾼高了了⼀一步.这⽐比囫囵吞其始,囫囵吞其终的好得多.读完了了⼀一本
书,还有必要把这本书的内容和已往所读的联系起来,例例如:在⼤大学数学系学代数中的⼆二次型的时候,就必
须和中学⾥里里所学的⼏几何的圆锥曲线联系起来看.在学习积分⽅方程对称核的时候,⼜又必须和代数的⼆二次型联系
起来看.

天才就是坚持不不懈的努⼒力力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不断的努⼒力力.有些同志也许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什么天才,其实从
我身上是找不不到这种天才的痕迹的.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不好就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能拿到⼀一张修业证
书.在初中⼀一年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但是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年级以后,就发⽣生了了⼀一个根
本转变,这就是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时间来学习.别⼈人只学⼀一个⼩小时,我就学两
个⼩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就不不断得到提⾼高.⼀一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小时.我就
花三个半⼩小时,经过⻓长时期的劳动积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绩来.并且在基本技巧烂熟之后,往往能够⼀一个
钟头就看完⼀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不透的⽂文章.所以,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力,在后⼀一段时间内却收得预
想不不到的效果.是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脚踏实地和加快速度
我觉得,循序渐进是和加快速度不不⽭矛盾的,正因为循序渐进,基础打得好,所以进军才能保证顺利利完成.
我⾃自⼰己从前就有过这样的痛苦经验.看⼀一本厚书的时候,头⼀一、⼆二章总觉得⼗十分容易易,⼀一学就会、⻢马⻁虎过
去,结果看到第三、四章就感到有些吃⼒力力,到第五、六章便便啃不不下去,如果不不愿半途⽽而废,就只好⼜又回过头
来再仔细温习前⾯面的.当然,我所谓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并不不是叫⼤大家⽼老老在原地⽅方踱步打圈⼦子,把同⼀一
类型的书翻来复去看上很多遍.譬如过去有些⼈人研究数学,把同样程度的⼏几本微积分都收集起来,每本都从
头到尾看,甚⾄至把书上的习题都重复地做⼏几遍,这是⼀一种书呆⼦子的读书⽅方法,毫⽆无实际意义,这样做当然就
会违反了了“快”的原则.我个⼈人的看法是:打基础知识的时候,同⼀一类型的科学,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一本好
书认真念完它就可以了了(在这种基础上再看同⼀一类型的书时只不不过吸收其中不不同的资料料,⽽而不不是从头到尾精
读);然后再进⼀一步看⾼高深的书籍.循序渐进决不不能意味着在原来⽔水平上兜圈⼦子,⽽而是要⼀一步⼀一步前进;⽽而且
要尽快地⼀一步⼀一步前进.

怎样学会读书呢?
我觉得,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
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理、定律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
道理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而且
还不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还没有作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恩格斯
曾经说过:“我们所需要的,与其说是⾚赤裸裸的结果,不不如说是研究;如果离开引向这个结果的发展来把握
结果,那就等于没有结果。”我们只有了了解结论是怎样得来的,才能真正懂得结论.只有不不仅知其然,⽽而且还
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问题有透彻的了了解.⽽而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我们对书本中的每⼀一个问题,⼀一天没有学

No. 4 / 6
懂,就要再研习⼀一天,⼀一章没懂,就不不要轻易易去学第⼆二章.这样学虽然慢些,但却能收到实效.我在年年⻘青时,
看书就犯过急躁的⽑毛病,⼿手拿⼀一本书⼏几下就看完了了.最初看来似乎有成绩,⽽而⼀一旦应⽤用时,却是⼀一锅夹⽣生
饭,不不能运⽤用⾃自如了了.好在我当时仅有很少的⼏几本书,我接受了了教训,⼜又将原书不不断深⼊入地学习(注意,并不不
是“简单地重复”),才真正有所进益.
如果说前⼀一步的⼯工作可以叫作“⽀支解”的⼯工作,那么,第⼆二步我们就需要做“综合”的⼯工作.这就是说,在对书中
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串连起来理理解,加以融会贯
通,从⽽而弄弄清楚什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
索,贯串串全书的精神实质.我常常把这种读书过程,叫做“从厚到薄”的过程.⼤大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一
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
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料,那就会觉得更更厚了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了透彻的了了解,抓住了了全书
的要点,掌握了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
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不是学得的知识变少了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了.⻘青年年同学读书要学会消化.我常⻅见有
些同学在考试前要求⽼老老师指出重点,这就反映了了他们读书还没有抓住重点,还没有消化.靠⽼老老师指出重点不不
是好办法,主要的应当是⾃自⼰己抓重点.

要有锲⽽而不不舍的精神
我们所以需要这种精神,⾸首先是因为科学研究中任何重⼤大的成就,都是需要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甚⾄至上千
次上万次的失败,才能取得的.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失败和成功⽐比较起来,失败是经常的,⽽而成功只是少量量
的.在他们的经验中,失败的经验是要⽐比成功的经验丰富得多.有些⻘青年年看⻅见⼀一些有名望的科学家,发表了了有
价值的学术论⽂文,以为他们⼀一定是什什么天才,不不必费什什么⼤大⼒力力⽓气就写出了了那些重要的论⽂文.这些⻘青年年同志哪
⾥里里知道,他们在报告上所看到的往往只是科学家研究成功的那⼀一部分.⽽而科学家在成功后⾯面的⼤大量量的失败的
经过,他们并不不知道.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过程,在这中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眼看
要成功了了,但⼜又失败了了.眼看已经失败,但经过⼀一番深思苦想以后,⼜又是“花明柳柳暗⼜又⼀一村”,呈现了了希望.诚
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
点。”

对”懂“的要求
做学问功夫,基础越厚,越牢固,对今后的学习就越有利利,越容易易登⾼高峰,攻尖端,得⼼心应⼿手地⼴广泛⽤用.有
⼈人说,基础宽些好,但到底多宽才好?有⼈人为此⽽而杂览群书.我的看法,打好基础的第⼀一要求是:对于⼀一些
基本的东⻄西,要学深学透,不不要急于看⼒力力所不不能及的书籍.什什么叫学深学透?这就是要经过“由薄到厚”、“由
厚到薄”的过程.
⾸首先是“由薄到厚”.⽐比如学⼀一本书,每个⽣生字都查过字典,每个不不懂的句句⼦子都进⾏行行过分析,不不懂的环节加上了了
注解,经过这⼀一番⼯工夫之后,觉得懂多了了,同时觉得书已经变得更更厚了了.有⼈人认为这样就算完全读懂了了.其实
不不然.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字每⼀一句句都懂了了,这还不不是懂的最后形式.最后还有⼀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必须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看出了了来⻰龙去
脉,抓住了了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弄弄清楚究竟添了了些什什么新内容、新⽅方法.这样以后,就会发现,
书,似乎“由厚变薄”了了.经过这样消化后的东⻄西,就容易易记忆,就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
例例如学数学,单靠记公式就不不是办法,主要是经过消化,搞懂内容.“三⻆角学”的公式很多,但主要的并没⼏几
个,其他公式都是由这些推出来的.其中主要的⼀一个sin2θ+cos2θ=1,也不不是新的,⽽而是“⼏几何学”上讲过的商
⾼高定理理.

No. 5 / 6
”由厚到薄“和”由薄到厚“
我看来,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
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
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个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并不不到此为
⽌止,“懂”并不不到此为透.要真正学会学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
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读⼀一本书或是看⼀一迭资料料的时候,如果
对它们的内容和精神做到了了深⼊入钻研,透彻了了解,掌握了了要点和关键,你就会感到这本书和这迭资料料变薄
了了.这看起来你得到的东⻄西似乎⽐比以前少了了,但实质上经过消化,变成精炼的东⻄西了了.不不仅仅在量量中兜圈⼦子,
⽽而有质的提⾼高了了.只有经过消化提炼的过程,基础才算是巩固了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练,那就不不是普通
的练功了了;再念书,也就不不是⼀一本⼀一本往脑⾥里里塞,⽽而变成为在原有的基础上添上⼏几点新内容和新⽅方法.经
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对所学的东⻄西做到懂,彻底懂,经过消化的懂,我们的基础就算是真正
的打好了了.有了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就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了学习和科学研究上循序渐进的规律律。

什什么叫消化
什什么叫消化?检验消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会⽤用不不会⽤用,不不是说空话,⽽而是在实际中考验.碰到这个问题
束⼿手⽆无策,碰到那个问题⼜又是⼀一筹莫展,即使他能写⼏几篇模仿性的⽂文章,写⼏几本抄抄译译著作,这同社会的
发展⼜又有什什么关系呢?当然我不不排斥初学的⼈人写⼏几篇模仿性的⽂文章,但决不不能局限于此,须发皆⽩白还是如
此.

似懂⾮非懂,不不懂装懂⽐比不不懂还坏
不不懂装懂好不不好?不不好!因为不不懂装懂就永远不不会懂.要敢于把⾃自⼰己的缺点和不不懂的地⽅方暴暴露露出来,不不要怕
难为情.暴暴露露出来顶多受⽼老老师的⼉儿句句责备,说你“连这个也不不懂’”,但是受了了责备后不不就懂了了吗?可是不不想受
责备,不不懂装懂,这就⼀一辈⼦子也不不懂.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是敢暴暴露露⾃自⼰己,说⾃自
⼰己这点不不清楚,不不清楚经过讨论就清楚了了.在⼤大的⽅方⾯面,百家争鸣也就是如此,每家都敢于暴暴露露⾃自⼰己的想
法,每家都敢批评别⼈人的想法,每家都接受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科学就可以达到繁荣、昌盛.
僵化是科学的死敌,科学就不不能发展.不不怕低,就怕不不知底.能暴暴露露出来,让⽼老老师知道你的底在那⾥里里,就可以
因材施教.同时,懂也不不要装着不不懂.⽼老老师知道你懂了了很多东⻄西,就可以更更快地带着你前进.也就是⼀一句句话,懂
就说懂,不不懂就说不不懂,会就说会,不不会就说不不会,这是科学的态度.

No. 6 / 6

You might also like